S8+这苹果耗电快好不好

移动与性能兼顾,ORICO 3518S3硬盘盒与西数1T蓝盘
在05年的时候,笔者跟几个朋友架了一个资源型论坛,最开始是用自己的电脑做服务器架FTP,但是后来的资源越来越多,硬盘空间不足,就转向新兴的网盘,那时候的网盘都是开始免费,下载速度极快,而且稳定。到了用户数量多了以后,就开始限速,限制任务,然后限制会员,转型收费。到了最后基本上每个都关闭了。见证了几个网盘的兴亡,笔者就知道网盘不是100%可靠,毕竟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空间,哪天说倒就倒,说关就关了。从那以后,笔者就开始自己收藏。几年来,硬盘价格不断下降,价格非常实惠。所以笔者不断增加自己的硬盘,机箱内的硬盘位装满了,就转向移动硬盘。笔者偏爱3.5英寸的移动硬盘,因为2.5英寸的虽然比较便携,但是硬盘的价格和性能远不如3.5英寸的移动硬盘。而3.5英寸虽然体积较大,但是性能好,也兼具了移动性,是一种比较折衷的方案。笔者之前用的都是原厂的移动硬盘,而这次笔者体验的是硬盘盒家装台式机硬盘的方案,这种方案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随意搭配,所以笔者对这种方案的整体表现也是非常感兴趣。
产品细节与安装:
这次笔者体验的是ORCIO 3518S3硬盘盒以及西数蓝盘1T 3.5英寸台式机硬盘。
ORCIO 3518S3硬盘盒的外包装设计是ORICO产品一贯的包装风格,笔者用过奥睿科的许多产品了,包含散热垫,读卡器,USB HUB,硬盘座,排插等产品,都是如出一辙的包装设计风格。正面同样是一点中文都没有的全英文介绍,左上角是ORICO的品牌Logo,右侧是产品的实体图形。背面主要是厂家信息。内层包装盒上面同样印有ORICO的Logo
ORICO 3518S3硬盘盒的包装清单包含:ORICO 3518S3硬盘盒一个,USB3.0数据线一条,电源适配器一个,螺丝8枚,垫脚4片,螺丝刀一支,纸质文件2份。
数据线采用的USB3.0 B型口,线材长度约有1米,做工不错。
电源适配器采用的是DC接口供电,输出的电压电流是12V/2A,这种规格的电源适配器还是很容易能找到替代产品的。
使用说明书做得很详尽,图文并茂,手把手引导用户如何连接使用,但是没有安装图示。不过笔者相信不会有人被卡在安装问题上的,敢用这种设备的,起码都会百度了吧。
附件比较多,螺丝刀一把,螺丝8枚,分别是4枚自攻螺丝,4枚平底螺丝。还有4枚垫脚。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螺丝刀强度不足,拧松螺丝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磨损的情况,所以安装的时候要注意,最多自备螺丝刀。其中平底螺丝是用来固定硬盘的,自攻螺丝是用来固定硬盘仓的。
ORICO 3518S3硬盘盒采用铝合金机身加ABS高度防火材料打造,加上大面积散热孔设计,给硬盘提供了良好的散热环境。铝合金机身经过阳极金属氧化和喷砂工艺处理,手感非常细腻。四个边缘都具有一定弧度,比较圆润,这样就不会有尖锐的感觉。左下角是ORICO的品牌LOgo,右下角是官方网址和“EASY YOUR PC”的标语。
硬盘仓采用的是ABS高度防火材料,两侧分别是散热孔和接口。从左到右分别是工作指示灯,B型USB3.0接口,DC供电接口,关开按键。
硬盘盒的底部预留了4个螺丝孔位,分布在四个边角。
铝合金壳体的做工整体来说相当的不错。
硬盘仓有4个大面积开孔,用来增加硬盘的散热空间,中间的四个螺丝孔位,是用来固定硬盘的。
接口是SATA3的,
四周的四个螺丝孔,是用来固定硬盘仓的。
ORICO 3518S3硬盘盒的主板就在硬盘仓的盖子下面,通过2个三角形的螺丝固定,需要自备工具。拧开就可以取下。
ORICO 3518S3硬盘盒采用的是JMicron JMS578主控方案,性能方面略输ASMedia祥硕 ASM1153方案,但是支持TRIM指令,这是其他方案不具备的。
搭配的硬盘是西数蓝盘1T 3.5英寸台式机硬盘,SATA3接口,64MB缓存。西数的硬盘类型是通过颜色来划分,黑红紫蓝绿,绿盘属于仓库盘,已经退市;黑盘是游戏盘,价格最高;红盘是NAS网络盘,专为网络存储而设计;紫盘是监控盘,兼容各种安保系统;蓝盘是普通版,应付日常存储应用。因为是要搭配移动硬盘盒使用,也就是日常存储的范围,所以蓝盘足以。
硬盘的安装简单至极,只需要将硬盘的接口朝向硬盘仓的插头,放平,推入,推紧即可,轻松完成,然后转到背面,将中间的四个螺丝孔锁紧就可以固定硬盘。这种安装方式,虽然要比一些免工具的硬盘盒要繁琐,但是稳定性更高,能更有效的保护硬盘安全。
硬盘仓安装完成后,将硬盘仓装入硬盘盒,再用那4枚自攻螺丝拧紧,并且贴上防滑垫脚,这就完成了全部安装。有趣的是,这个硬盘盒没有正反面的问题,硬盘朝向可以自由掌握。
硬盘到手后,扫描坏道,这是笔者一贯的做法,匆匆忙忙就使用,到时候发现硬盘有坏道之后,那是会欲哭无泪的。硬盘坏道检测,笔者通常用2种工具,一种是MHDD,一种是HDTUNE。其中笔者更喜欢MHDD,这个软件是DOS运行的,对于硬盘的干扰会更少,测试的结果会更加准确。这个软件的操作可能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因为现在的主板和硬盘模式可能是AHCI,这种模式下,MHDD是检测不到硬盘的,需要换成IDE,但是切换检测完成后记得换回原来的模式,不然有可能会蓝屏。MHDD的主要作用是检测硬盘每个扇区的读写速度,并且统计各种读写速度性能的扇区总数,通常来说,有色块就表示该扇区的性能较差,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速度越慢质量越差,再恶化下去,就是坏道了。色块以下就是已经出问题了,? TIME 表示超时略过,x UNC表示错误无法纠正,! ABRT表示命令非正常退出,S IDNF表示ID未找到,A AMNF表示地址掩码未找到,0 T0NF表示0磁道未找到,* BBK表示逻辑块损坏。不会使用这个软件的,可以使用windows下的victoria,功能类似。经过检测,笔者手上这款蓝盘1T质量相当不错,50ms的才10个,通常来说,只要没有色块,就说明硬盘质量还不错。
笔者的测试分2部分,先裸盘接主板测试用盘性能,然后再装入硬盘盒测试移动硬盘盒家装硬盘连接USB3.0的性能。测试移动硬盘盒是否能完全发挥硬盘性能。笔者的测试平台是上次测阵列移动硬盘盒的时候截的,这段时间硬件没变动,所以直接套用。
HD Tune Pro是一款小巧易用的硬盘工具软件,其主要功能有硬盘传输速率检测,健康状态检测,温度检测及磁盘表面扫描存取时间、CPU占用率。另外,还能检测出硬盘的固件版本、序列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当前的Ultra DMA模式,AAM控制、磁盘擦写、文件基准测试等。
所有的测试,左图为裸盘模式,右图是移动硬盘模式
基准测试读取速度基本都一样,仅有突发速率和CPU占用移动硬盘模式下稍逊。
基准测试的写入速度基本都一样,同样突发速率和CPU占用移动硬盘模式下稍逊。
文件基准测试差距也是很小,不过4KB多重随机就差的比较多。
随机存储也是非常接近,移动硬盘的1MB最大存取时间比较长。
附加测试的结果也是类似,突发速率移动硬盘模式较弱,跟基准测试里是一样的。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硬盘,U盘, 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从测试对比图来看裸盘的表现,要比移动硬盘略好。但是整体差距不大。
CrystalDiskMark是一个测试电脑硬盘检测工具,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随时可以测试存储设备,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还可测试可读和可写的速度。测试结果也是很接近。
FastCopy是一款速度非常快的文件拷贝软件。笔者用来测试文件的真实读写,用来测试的文件都是放在固态硬盘上,这样不会因为源文件所在硬盘的瓶颈影响到测试结果。笔者分两次测试,第一次是用18G的单个大文件测试,第二次是用文件总数2980个,总大小366MB的零碎小文件测试。测试结果跟之前几个软件相似,非常接近。
从以上测试来看,移动硬盘模式虽然不如裸盘接主板,但是整体性能差距甚小,几乎可以忽略,日常使用几乎是感受不到差距的。而且ORICO 3518S3采用的JMS578方案的性能极限,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估计需要SSD硬盘来测试才能体现的出来。以ORICO 3518S3的表现来看,应付各种机械硬盘绰绰有余了。
ORICO 3518S3最大支持8T容量的硬盘,用来装1T的西数蓝盘是完全不在话下,而ORICO 3518S3铝合金的壳体,以及散热孔也给硬盘的散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虽然笔者测试了许久,但是硬盘盒整体温度不高,不会烫手。这样也有助于保证硬盘的稳定性,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西数蓝盘虽然是普通系列,但是一直以来,表现都相当不错。用ORICO 3518S3来装西数1T蓝盘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当然,这次体验也发现了随机附带的螺丝刀强度不足,容易磨损的问题,希望未来ORICO官方可以提供质量更好的螺丝刀。整体而言,笔者对于ORICO 3518S3及西数1T蓝盘 3.5英寸台式机硬盘的表现很满意。现在电脑上的资源很多,特别是影视资源,通过移动硬盘将影视资源在电视上播放,绝对会有更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请问2.5寸不带电源移动硬盘好还是3.5寸硬盘加硬盘盒好
654浏览 / 8回复
怎么选择都有什么优点,主要用于看1080p电影和存无损音乐用
笔记本硬盘不带电源的方便点,不过容量小
3.5的速度要快些。
仙德法歌 发表于
笔记本硬盘不带电源的方便点,不过容量小
不小吧几T的都有了,想入手2T或3T的
2.5的方便,速度不用去考虑,是USB3.0接口就行。
如果没有必要,不要买移动硬盘这是最容易坏的硬件之一.
看电影用2.5的就行,无瓶颈
不经常用就买移动硬盘,经常用还是买硬盘盒好些。移动硬盘的转接板故障率莫名地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耗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