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GPS内置电台台使用距离减少一般什么问题

杭州人注意!这种照片千万别发网上 太危险了!_网易新闻
杭州人注意!这种照片千万别发网上 太危险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重要提醒!这种照片千万别发到网上,太危险了!)
个人信息安全如今已是草木皆兵,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无时无刻都在担心自己的隐私会不会泄露。继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电信诈骗案之后,近日有人在网上指出另一种信息泄露方式:手持身份证照片泄露。日前有网友反映,用多个搜索引擎搜索“手持身份证照片”皆出现大量相关图片,人脸清晰,身份证等关键信息明白无误,不少网友担心“这么重要的信息就这么暴露,太危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要从一篇微博说起:▲为了不泄露个人信息,小编为上图加上了马赛克该条微博引发了很多网友转发和讨论,大部分网友都在感叹“感觉每天都在像裸奔,这么私密的信息都能找到”,也有网友抱怨“现在很多机构或APP注册或登录都需要手持身份证照片,很难避免泄露”。中新网记者在多个搜索引擎中以“手持身份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后发现,包括百度、必应等搜索引擎都能搜到大量“手持身份证”图片,大部分图片上身份证的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打上了马赛克或做了模糊处理,但确实有一些图片未做任何处理,有很多信息暴露,有的甚至在照片上附有个人电话号码或QQ号。北京晨报记者点击这些图片发现,其中大部分为示例照片,包含部分网站注册、发表手持身份证照片样本,也有博主发布的网店拍照认证技巧,还有部分求助信息等。这些照片都是哪来的?如今办理很多手续都需要手持身份证的照片,例如微信公众号认证、网店注册、投资理财类网站、招聘网站以及各种信息登记等都需要提交手持身份证的照片。“谁知道自己以前拍的照片,有没有被人贴在网上,或者被人利用去做非法的事情呢。”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利用闲暇之时开网店,曾拍摄同样的照片上传验证,网上大量类似图片让她十分担心。在另一张年轻男子的照片中有一个QQ号,记者添加该号码后,对方表示照片并非其本人。“朋友欠钱的时候拍给我的,后来一直不还钱,甚至失联了,我气不过就把他的照片放在网上想人肉他。”此外,有多张未打码照片是求助网站上的募捐信息,还有些点击后显示“存在未经证实网站”。这些照片信息被泄露有什么危害?人们四处提交自己的个人信息,却不知道不法分子可以利用手持身份证照片做很多种不法行为,例如:一些微信公众号平台公然打出“秒批2000元,手持身份证即可放款”、“随心贷再次升级,有身份证即可下款!”、“个人信息应急借款最高3000元”之类的信息;一些代办信用卡的公司只需要提交手持身份证的照片就可以办理很多张信用卡。此外,很多不正规的机构或组织也仅需要提交手持身份证照片就能注册。所以,一旦自己的身份信息泄露,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作他用。发现信息泄露了怎么办?很多网友表示已经将个人手持身份证照片上传给了各个网站,担心自己的信息已经泄露。就此情况,京衡律师事务所余超律师提醒网友,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等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投诉举报。如果有明确的侵权人,则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同时,我国《刑法》也有相关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怎样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余超律师表示,手持身份证照片暴露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短板,他提醒公民不要随意向不正规的网贷平台、社交网站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也尽量不要上传身份证照信息。如果用手机拍摄身份证信息,拍完用完后要尽快删除,关键证件照的照片一定不能留在手机里或者网盘中。同时要注意,本人的身份证无论如何都不能外借。虽然目前在搜索引擎上搜出的手持身份证照片多为示例照,但是网友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凡是需要个人信息的网站或者程序尽量避免使用,同时注意学会使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除了个人的手持身份证照片以外,生活中还有哪些信息不能轻易泄露呢?不要晒出生日期即使你很享受朋友们在社交网络上给你的生日祝福,但将出生日期发布在网络上,可能会为骗子及身份窃贼提供一份所需的关键信息,用来窃取你的身份并以你的名义开账户。不要晒度假计划当你在网上发布自己的度假计划时,那些潜在的罪犯们便知道何时去你家“洗劫一空”最合适了。不要晒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很多人出差、旅游都喜欢拍下火车票,登机牌,发到朋友圈里晒一晒。一些自我保护意识强的人会将姓名进行模糊处理,票面上的内容却未曾留心。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机票和火车票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含有乘客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等,有被人利用高科技窃取个人信息的可能。所以,为了安全,登机牌既不能晒,也不能随意丢,最妥当的处理方法就是撕!不要晒护照,家门钥匙,车牌含有这些信息的照片会透露你特定时间所处的特定位置,也会透露你的生活圈范围。不要晒位置春节期间大部分人会回老家。如果在朋友圈里发布了带有位置信息的图片,将会暴露非常真实的个人信息,使坏人的作案成功率直线飙升。不要晒孩子照片及姓名在现实中,很多骗子与被害人素不相识,如何能将孩子和妈妈的名字叫出来?还能有两人的照片呢?原因就在于微信中“附近的人”这个设置。爱晒孩子照片的父母们,不妨限制一个分享的范围,以分组的形式分享给亲人看。不要晒家中老人照片晒家中老人的照片,会让坏人有更高的几率把他们认出来。如果有人突然对老人说出他孙子的姓名,再附加任何一条谎言,都能轻易让老人掏出半辈子积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阅读下一篇房客留朋友住了一晚被处罚了 原因是朋友没带身份证 07:51:47
26岁的贵州小伙阿明(化名)在春江打工,在当地租房一年多了,上周五,阿明被公安机关处罚了,原因是他留宿了没带身份证的一位朋友,违反了今年1月1日施行的《杭州市居住房屋出租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当天晚上,阿明邀请哥们小王和小李到他租住的家中吃饭,因为太迟了,2位朋友就在阿明家留宿了。结果刚睡下,民警就来敲门,是城南派出所对出租房屋进行排查。在排查中,民警发现,小李没带身份证件,据小李表示,身份证在他的父亲身上。
根据《规定》第21条,房屋承租人“不得留宿无合法有效身份证件的人员”,同时“留宿他人的,应当在24小时内将留宿人基本情况告知出租人”。而阿明既没有事先提醒朋友带身份证件,也没有将留宿人情况告知房东,按规定,阿明被进行了处罚。
据公安部门统计,截至去年12月20日,富阳全区登记在册出租房屋1.8万余家,登记在册流动人口为18万余人次,登记在册人员比2014年同期上升了12.5%。
《杭州市居住房屋出租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为日杭州市人民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日起开始实施。对于房东,《规定》明确了居住出租房屋“最小出租单位”和“人均最小使用面积、租住人数限制”等标准,并新增了对“群租房”的管理条款。
同时,《规定》指出房东应为每一承租客配备口罩、报警哨、手电筒、灭火器等设备。出租居住房屋集中供他人居住的,还要安装视频监控、智能门禁装置,每个居室以及公共区域要安装火灾探测报警器或者智能火灾预警装置。
而对于房客,除了留宿他人必须提醒带身份证件,并向房东报备外,还规定了 “转租居住房屋的,应当经过出租人书面同意。”也就是说,如果要当二房东转租居住房,一定要经过房子主人书面同意。来源:青年时报&&&&作者:记者 汪帆 通讯员 朱建峰 汪波&&&&编辑:郑海云&&&&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在杭男子丢手机被盗12000元 手机里存有身份证和银行卡照片_新浪浙江_新浪网
  11月15日,在余杭打工的商某和朋友吃完饭后,将手机落在了小饭馆里。
  手机本来也不值什么钱,商某就没放在心上。可三四天后,他到银行取钱,银行却告诉他无钱可取——他存在卡里的大半年积蓄12000多元不翼而飞了!商某当场惊出了一身冷汗。
  商某今年40岁,安徽人,在运河镇上做建筑工,他的妻子则在一家毛巾厂打工。夫妻俩省吃俭用,供一双儿女上学,日子并不富裕。辛苦了大半年,一家四口好不容易从牙缝里省出了12000多元。
  那么,钱都去哪儿了呢?商某赶紧在银行柜面查询。
  银行工作人员调取账户记录后发现,商某银行卡里的钱全被他自己名下的支付宝、微信网络支付平台转到了他人的卡里。
  商某傻眼了:自己手机平时只是接打电话,连短信都不怎么发,哪里来支付宝、微信这样的网络支付平台?他赶紧向余杭区公安分局南苑刑侦中队报了案。
  “那天中午在小饭馆吃饭,当中还接了一个电话,后来就把手机落在那里了。”商某说,当晚,他还接到朋友的电话,说有人捡到手机准备还回来。不过,商某下了晚班再到那家饭馆,并没有等到还手机的人。手机价值不到1000元,商某便没在意,第二天自己又花了999元买了一部同品牌的新手机。
  只是丢了手机,怎么钱也会跟着不见了呢?民警细问后才知道,商某丢失的手机中,保存着他的身份证和银行卡的照片。难怪别人能以商某的名义注册网络支付账号了。
  商某如梦初醒,原来,为了平时在不同工地干活时方便和老板结账,他就将身份证和银行卡的照片存在了手机里,没想到就是这两张照片让他吃尽苦头。
  民警掌握商某银行账户资金流向后,很快确定两名贵州籍赵姓男子有作案嫌疑。前天,两名赵姓男子归案,并缴还了赃款12300元。据二人交代,他们捡到手机时本打算归还,可在翻手机时意外看到了商某的身份证和银行卡照片,又发现商某没有注册任何网络支付账号,于是萌生了作案念头。
  目前,两名嫌疑人已被余杭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警方提醒,市民务必保管好自己的身份和账户信息,不要在手机中保存身份证、银行卡等照片,以免手机意外丢失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1-03 15:01|分享
11-03 14:39|分享
11-02 11:46|分享
11-01 06:55|分享
10-31 19:23|分享
10-28 17:51|分享
10-26 11:49|分享
10-26 11:41|分享
10-26 10:45|分享
10-26 10:35|分享
新浪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方GPS内置电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