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求助啊,账号是手机号密码找不回来了

小白必看SSD手册 从挑选到安装全流程|固态硬盘_新浪科技_新浪网
& 知识 &&正文
小白必看SSD手册 从挑选到安装全流程
  适合升级SSD的笔记本
  SSD固态硬盘对于笔记本使用体验的提升非常明显,我们看到很多新上市的笔记本几乎都有SSD。当然型号比较老的笔记本也可以通过手动升级的方式实现,如何挑选和安装SSD便成为了很多小白用户头疼的事情。我们将挑选SSD注意事项及选购技巧整理出来给小白用户做参考,并以三星300E5K更换SSD流程为例为大家实机演示。
  在决定升级SSD之前,首先要对自己电脑是否适合安装SSD进行评估。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并不是说SSD插在电脑里面能用就代表适合安装,我们对适合安装的定义是要发挥出SSD至少70%以上的性能,如果达不到这个比例的话,选购一台新的笔记本可能更为合适。
笔记本太古老的话不如买新的
  评估主要分为两个层面,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软件层面比较简单,坚持使用XP系统的用户最好不要升级,由于XP系统不支持Trim(win7以上支 持),在对SSD进行写入时会事先进行擦除操作(原理自行百度),长时间如此反复的话会导致SSD出现大幅度掉速或顿卡情况,对使用寿命也有一定影响。
XP系统不适合SSD
  硬件层面也不复杂,首先看一下笔记本是否支持AHCI,因为传统的IDE模式无法满足SSD的新特性,SSD在IDE模式下工作性能会出现严重衰减。查 看笔记本是否支持AHCI,可在BIOS的‘SATA&Mode’中找到;然后看一下处理器的单核性能如何,因为单核性能太弱的话,会直接影响到SSD在 4K读写方面的表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与第一代酷睿i系列处理器比较一下,如果在其之前就果断放弃吧。
是否支持AHCI对SSD性能影响较大
  还有最后一点比较有争议,就是硬盘接口。建议SATA3接口的笔记本升级,SATA2接口可以升级但性能可能不如SATA3。想要将SSD装在光驱位的 用户也需要注意一下,由于光驱位大部分为SATA2接口,不建议将SSD装在光驱位。假如笔记本都能满足以上要求的话,就可以到选购SSD这一步。
  选购SSD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确定要买的SSD接口类型,目前主流笔记本都会有SATA或M.2接 口,有的机型则包含两种接口。同等容量下,因为M.2接口在传输带宽、容量、轻薄特性等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技术更为先进,所以M.2接口的SSD普遍要 比SATA接口的要贵一些。如果笔记本有M.2,建议选购M.2接口的SSD。
SATA接口与M.2接口
  接口确定之后就是选择容量。目前主流SSD的容量有128GB(120GB)、256GB、480GB、512GB等。选购的话建议从256GB起。首 先容量方面不会捉襟见肘,另外256GB的价格也处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巧合的是,本次用于拆解的三星300E5K的SSD容量就是256GB,在容 量方面比较充裕。
三星300E5K的SSD容量就是256GB
  选购SSD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品牌。因为SSD不同于机械硬盘,其组装成本相对较低,所以我们看到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低价、而且从未听说过的品牌。一些小 品牌只注重销量,在产品质量及耐用程度方面做的不是很到位,而且售后堪忧,数据损失之后几乎无法恢复。所以建议购买SSD选择大品牌,比如三星、等 知名厂商。
目前绝大部分SSD均为TLC闪存
  最后一点就是闪存颗粒。笔者经常会看到一些用户购买之后吐槽说买到的是TLC而不是MLC的颗粒,两种颗粒相比之下,MLC确实优秀很多,但目前家用级 别的SSD大部分都已经被成本更低的TLC所占领,MLC几乎买不着了,而且TLC的寿命和性能较以往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所以建议在闪存颗粒这一点上不 必过多纠结。
  实战拆机安装SSD过程
  购买SSD后就到了装机环节。在进行装机之前先 提醒一下,不同机型的安装方法会有所不同,建议动手能力一般的小伙伴可以事先百度一下机型的拆机教程,依照教程进行可确保安全。本次拆解的三星 300E5K比较特殊,该机同时具有SATA和M.2接口,SATA接口位于底部卡扣位置,升级比较方便,而M.2接口则需要将整个后盖拆掉才能看到。
三星300E5K底部设计方便更换硬盘
  在三星300E5K的底部预留了SATA接口硬盘仓的挡板,只需要将螺丝拧出后就可以看到。比较贴心的是该机内置了硬盘支架,更换SSD时可先固定于硬盘支架保持稳固。像该机这种延长SATA接口的设计并不多见,大部分SATA接口是固定的,安装比较容易。
底部安装硬盘位置
  如果想要更换M.2接口SSD的话需要将300E5K的后壳拆掉。将底部所有螺丝去除之后,利用翘棒打开四周的卡扣,后壳便可拿下来了。整个过程千万别 大力出奇迹,很容易损害机器内部。拆掉后壳后,在靠近USB接口的位置便看到了M.2接口。更换比较简单,注意插口的另一边有螺丝固定。固定好之后,即可 将后壳重新安装上。整个更换过程也就结束了。
300E5K内部的M.2接口
  目前固态硬盘的容量还不能与机械硬盘相比较,但像三星300E5K这样同时拥有SATA和M.2接口的笔记本,选择SSD+HDD的存储方式会更合理一些,这样既能保证系统的运行速度,又能提供大容量存储空间,是目前笔记本在硬盘方面比较不错的选择。
  总结:为笔记本升级SSD其实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外加细心就好,但如果觉得这样还是有点麻烦的话,不如直接选购像三星300E5K拥有双接口或双硬盘的版本,会比较省心一些。
iPhone 7系列在中国地区开售首日,亮黑配色被炒至2万。
不过具体此次手机召回的数量,我猜你一定不会想得到。
又是世界首批评测媒体,这次,我们体验了第二代苹果表。
为了防止小白用户刷完变砖,请看下这些细则。
参考价格6388元
A10 Fusionc处理器
亮黑新配色
外观变化不大
参考价格3999元
模块不便宜
参考价格1699元
64GB机身存储
参考价格5988元
配有手写笔检测U盘主控、U盘芯片型号、闪存、SSD固态硬盘的必备工具!
版本:1.5.6
大小:1.2M
热门技术分享
推荐技术分享
最新技术分享
随选技术分享
怎么正确使用你的SSD固态硬盘
来源:中关村在线编辑:冰幻 浏览量:
U盘问题,请到问答平台:
  核心提示:
所周知,SSD一直凭借着极高的4K随机性能(RANDOM)以及极强的顺序读写(SEQ)受到极多的性能控用户所追捧。然而有不少用户发现,买回去的SSD的性能表现却大大低于网站评测或是其他
&&& 所周知,一直凭借着极高的4K随机性能(RANDOM)以及极强的顺序读写(SEQ)受到极多的&性能控&用户所追捧。然而有不少用户发现,买回去的SSD的性能表现却大大低于网站评测或是其他平台的成绩,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今天的内容也将讲述几条关于掉速的原因。
勿折磨你的SSD 如何正确使用固态硬盘
&&& 我们使用的是一块240GB的固态硬盘做为测试产品,具体的测试方案如下:
GALAXY Laser GT 240GB
&&& GALAXY Laser GT 120GB采用了SandForce SF-2281主控,采用了25nm同步MLC颗粒,官方公布的最高读写速度为560MB/S和510MB/S。
1:没有开启AHCI功能:
BIOS 开启AHCI
&&& BIOS开启AHCI是一项必然的,当开启后SSD支持,当队列深度(QD)增大,性能也会以几何级别上升,而IDE则是不支持NCQ,队列深度增大性能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 当主板上的AHCI没 有开启,很自然地没有了NCQ技术,在大于QD1的情况下只有极少的上升,在此情况下QD越高对SSD性能提高并没有什么帮助,而我们日常使用通常QD都 在0-3之间浮动,当QD提升到2或3后,性能提升会比IDE模式要大得多(更何况AHCI模式中4K性能已经大大超越了IDE模式)
节能模式:导致4K性能大大减弱
2:主板开启节能模式导致4K性能大大减弱
2600K OC 4GB Crsytal Disk Mark 节能全关
GB Crsytal Disk Mark 节能全关
GB 开启C1E、EIST Crystal Disk Mark
&&& 我们可以看出CPU的频率高低会大大影响SSD的4K
QD1性能而其他性能类似没受什么影响。通俗地打一个例子吧,我们通常复制一个1MB的连续文件(必须连续而不是分开的)我们则算一个IOPS,而复制一 个1MB但是全是零碎的4KB文件,即为1024KB/4KB=256IOPS。而每个IOPS都需要发出都需要占用系统的总线带宽,说到这里很明显了, 打个比方:节能时CPU频率减弱10%,发送指令时则是慢了10%,故测试时理论SSD性能会减弱了10%。
&&& 现在的SSD都非常高速,4K QD1随意都能上几千。而在高负载的跑分软件下(AS SSD Benchmark、Crystal Disk Mark等)测试SSD的极限速度,当减弱了10%的性能后成绩自然非常&杯具&了。而我们的机械硬盘4K IOPS也不过在70-150之间,所以使用机械硬盘的朋友自然不会感觉到节能对其产生性能上的影响了(系统完全能满足其需求)。
&&&& 而为了使SSD发挥出全部实力,我们建议将主板的节能设置(如AMD的CnQ、Intel的C1E、EIST等)关闭,以使节能技术对SSD性能影响减到最小。
误接第三方SATA3接口影响性能
第三方SATA3接口
主板原生SATA3接口
&&& 由我们上面测试可以发现,第三方SATA3接口方案的测试成绩几乎完败给原生SATA3的成绩,特别在Starting
Applications速度上足足差了20MB/s。(Starting Applications:用IE打开PCMark 7
specification 1.0
document等待完全有响应的硬盘操作记录。其中有85%都是随机读取。)从而导致分数大大下滑,采用了第三方SATA3芯片方案大大拖累了随机速 度,从而导致其性能急剧下降。
&&& INTEL现 在大多数中高端芯片(H67、P67、Z68)均只带有2个原生的SATA3接口,然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主板拥有4个SATA3接口,故有2个为第三方芯 片提供的SATA3接口,然而第三方提供的SATA3接口延时高且技术限制的原因,往往在性能表现上比原生SATA3接口差很远。
&&& 而当碰到拥有2个以上SATA3接口的主板,我们需查看主板说明书,里面会明确说明原生以及第三方SATA3接口的位置,让用户不会接错接口而导致性能大大下降。
总结:理性使用,不做&跑分党&
理性使用,不做&跑分党&
&&& 现时很多朋友很喜欢使用Crystal Disk Mark等暴力软件进行跑分测试(或者理解为炫耀?),这种行为其实很不妥当。
暴力党跑分测试软件之一:Crystal Disk Mark
&&& 像Crsytal Disk
Mark这样的测试会生成大量的垃圾文件,如上图默认时测试5次,测试模型数据大小为1000MB,默认模型全是随机数据,即一次测试将会生成:4(4个 测试项目,SEQ、512K、4K、4KQD32)*5(5次测试)*1000(测试模型大小)=20000MB,数次下来,大量垃圾随机不可压缩数据将 会充满整个SSD,而这次进行垃圾收集清理大量无用数据时将会大量占用主控的性能,不仅影响写入性能,更会影响读取性能。(这时由于占用了主控大量的性能,估计用户在使用电脑时也会卡得跳舞。)并且写入大量数据,也会严重影响SSD NAND的寿命。
&&& 如果你非常想炫耀,跑个成绩给人看,那还是选择个比较小的模型大小吧。(AS SSD Benchmark为生成2G的测试数据,1G读、1G写)。毕竟SSD是放数据的地方,大量暴力测试使寿命减少而导致到时数据丢失,到时不是更加得不偿失吗?
主板上的AHCI没有开启,很自然地没有了NCQ技术,在大于QD1的情况下只有极少的上升,在此情况下QD越高对SSD性能提高并没有什么帮助,而我们日常使用通常QD都在0-3之间浮动,当QD提升到2或3后,性能提升会比IDE模式要大得多。
怎么正确使用你的SSD固态硬盘:http://www.upan.cc/ssd/share/2567.html
,是一个集、、、于一体的专业指导性网站,请牢记我们的域名:www.upan.cc
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管理可以直接删除恶意评论、广告或违禁词语):
已引用盖楼,
copyright (C)
upan.cc. all rights reserved .同为入门级SSD
性能竟也有如此差异?
  SSD固态硬盘,说白了就是由主控芯片、闪存颗粒和缓存单元组合而成的一块电子集成板。在这三大部件中,最有技术含量以及核心技术的莫过于主控了,它决定着SSD性能的优劣;缓存单元,由于不同厂商对于不同型号的产品的定位,存在着内外置缓存的区分。而采购成本最高的无疑是闪存颗粒,大约占据了70%的份额。  然而随着闪存颗粒的价格不断飞涨,所有品牌的固态硬盘从2016年开始市场价也是一路&高歌猛进&,这让许多有装机打算但预算不足的玩家不得不选择了入门级SSD。那么市面上入门级SSD产品有很多,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呢?今天我们就从几款同级别产品的对比测试中一探究竟。参测产品  趁着618电商折扣的时机,我们购入了6款电商销量较高、同样定位入门级的SSD产品,它们都使用了主流的SATA接口,容量也均是入门的120GB。产品外观  6款产品分别是金士顿UV400、金泰克S300、台电S500、联想SL700闪电鲨、七彩虹SL300、影驰铁甲战将120。PCB布局  在测试前我们对6款产品进行了拆解,以确定其主控、闪存等元器件型号(所有产品在拆解后都失去了保修&&)。&主控信息  通过拆解我们发现,6款产品中慧荣SM2258XT主控占据多数,另外还有金士顿所采用的Marvell 88SS1074以及影驰采用的群联PS3111-S11主控。其中除金泰克S300与金士顿UV400外,其他产品均采用了内置缓存的方案。  在完成所有产品的拆解后,测试环节将从连续读写、4K随机性能等多个角度出发来检验6款入门产品的性能。  第一项:CrystalDiskMark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但测试项目非常全面,涵盖连续读写、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 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队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盘能够同时激活的最大IO值,队列深度越大,实际性能也会越高。连续读写性能  在连续读写性能测试中,所有产品的连续读取均达到550MB/s左右的顶尖水平,差距主要体现在连续写入环节,影驰铁甲战将120、台电S500与其他四款产品拉开了较大差距。&4K随机读写性能  在4K随机读写性能测试中,所有产品水平基本相当。可以看出当前群联、慧荣等内置缓存的主控方案已经相当成熟。  第二项:AS SSD Benchmark  AS SSD Benchmark与CDM测试软件类似,涵盖了持续性读写、单线程4KB随机读写、64线程4KB随机读写以及磁盘寻道时间等关键数据的测试,最后还会根据公式将成绩标准化,能比较科学的反映固态硬盘的真实性能。连续读写性能  6款产品在ASSSD连续读写测试中的表现与在CrystalDiskMark基本保持一致。&4K随机读写性能&AS SSD总分  而在更加严苛的4K-QD64随机读写测试中,6款的产品的差距着实让我们惊讶,采用群联PS3111-S11主控方案的影驰铁甲120 4K读取、写入竟与其他产品拉开了很大差距,呈现在总成绩上则是铁甲战将120突破1000大关,而其他5款产品则旗鼓相当在600-700分左右。  第三项: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除了基本的读写性能测试外,还可设置数据的压缩率,以此检验SSD处理压缩数据的能力,是否会在读写被压缩数据时增加延时。  我们将软件的数据压缩率设置为46%,模拟应用程序的压缩率。软件将最终成绩分别以读取分数、写入分数以及总分的形式呈现。6款产品的三项成绩与AS SSD的水准持平。  经过三轮测试我们可以看出,基本所有参测的入门级120G SSD在性能上都达到了合格水平。比较让人惊艳的是影驰铁甲战将120,在几项测试尤其是4K性能测试中保持了较大的领先优势。  经历市场的检验和企业运作的变化,目前市面上的SSD主控品牌阵营基本稳定下来了:美系Marvell、韩系三星、台系群联、慧荣。各大品牌不断有新的技术与产品诞生,经过这次6款产品的测试,希望能够为大家选购入门SSD时提供一些帮助。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