吖吖云播4.1破解版新版本在哪下载,官方和破解版都可以

帧中继常见问题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新闻与刊物
商业解决方案
网络解决方案
服务与支持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
培训、活动与会议
合作伙伴与代理商
中国:简体中文
TAC中文文档
原文件的链接(英语)
此文档是由人工智能自动翻译系统翻译的,请随时参考。
帧中继常见问题
帧中继是一个高性能的广域网协议,在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式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运行。 它被描述为X.25的一个效率化版本并且广泛用于可靠的广域网连接。 本文讨论某些帧中继常见问题。
Q. 为什么无法ping自己的接口地址?
答: 您在多点帧中继接口不能连接您自己的IP地址。 要在串行接口上成功ping通,必须发送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ICMP)响应请求包,并且必须接受ICMP回应信息包。 在点到点子接口或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链路上ping自有接口地址获得成功,因为链路另一端的路由器回送了ICMP回音,回音也向数据包发送回复信息。
同一个原理也适用与多点(子)接口。 要成功ping通您自己的接口地址,另一台路由器必须退还ICMP响应请求和回应数据包。 由于多点接口具有多个目的地,路由器必须为每个目的地提供第二层(L2)到第三层(L3)的映射。 由于我们的自有接口地址没有配置映射功能,所以路由器不能为自己的地址提供任何L2-L3映射,并且不了解如何封装信息包。 即路由器不知道使用哪个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 )向造成封装故障的IP地址发送 回音请求信息包。 为了能连接其自有的接口地址,静态映射的配置必须朝向能退还ICMP响应请求和回复信息包的帧中继链路的另一个路由器。
Q. 为什么无法从一连接与另一个spoke讲了话在星型结构里使用多点(子)接口?
答: 在使用多点接口的星型结构中,您不能从一个支路ping通另一个支路,
因为另一个支路不能自动完成IP地址映射。 仅集线器地址通过反向地址解析协议(INARP)自动地了解。 如果您使用帧中继映射命令为另一个支路的IP地址配置静态映射,以使用本地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那么您刻ping另一个支路的地址。
Q. 什么是帧中继广播队列?
答: 帧中继广播队列是大中型IP 或互联网包交换(IPX)网络的一个主要功能。在此,路由和服务广播协议(SAP)广播必须流经帧中继网络。 广播队列在正常接口队列中进行独立管理,有它自己的缓冲区、可配置大小和服务速率。 由于时钟灵敏度, Spanning Tree Protocol (STP)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没有使用广播队列传输。
Q.多少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s接口可以支持?
答: 此问题是类似于多少个PC的问题能您放置以太网。 一般来说,您比您应该,提供性能和可用性限制能更大量放置。 当度量一个路由器在大型网络时,请考虑以下问题:
DLCI地址空间: 使用10位地址,大约1000个DLCI可以配置在单个物理链路上。 由于某些DLCI是后备的(根据vendor-implementation),最大数量约为1000。 Cisco本地管理接口(LMI)的范围是16-1007。 美国国家标准局和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ANSI/ITU-T)的范围是16-992。 这些DLCI传送用户数据。
LMI状态更新: LMI协议要求所有永久虚拟电路(PVC)状态报告符合单个信息包,通常会将DLCI的数量限制到少于800,取决于最大传输单位(MTU)的大小。 这产生以下为4000个字节配置的接口MTU :
注: 默认MTU在串行接口是1500个字节,产生最多每个接口296个DLCI。
广播复制: 当路由器发送时,它必须在每个DLCI上复制信息包,从而导致接入链路上的拥塞。 广播队列减少此问题。 一般来说,网络的设计应该将路由更新负载保持在接入线路速率的20%以下。 考虑内存需求为广播队列也是重要的。 减少这种限制的一种良好技术是使用默认路由或扩展更新计时器。
用户数据流量: DLCI的数量取决于每DLCI上的数据流和性能要求。 通常,帧中继访问应在比路由器到路由器链路更低的负荷下进行,因为它的优先级功能通常不如后者严格。 一般来说,提高接入链路速度的边际成本低比对于专线。
如果要对Cisco路由器平台支持的实际DLCI数量进行评估,请参见帧中继配置和故障排除综合指南的DILI局限章节。
Q. 能否用帧中继使用未编号的IP ?
答: 如果您没有IP地址空间来使用许多子接口,您可以在每个子接口上使用未编号的IP。 您需要使用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您的数据流被路由。 并且您必须使用点到点子接口。 欲知更多信息,请参见在配置帧中继的点到点子接口示例部分中的未编号IP。
Q. 能否配置Cisco路由器作为帧中继交换机?
可以。 您可以将Cisco路由器配置成帧中继数据通信设备(DCE)或网络之间的接口(NNI)设备(帧中继交换机)。 路由器也可能配置支持混合数据终端设备/数据通信设备/永久虚拟电路(DTE/DCE/PVC)交换。 欲知更多信息,参见Cisco IOS广域网络配置指南版本12.1的“配置帧中继”部分。
Q. 能否桥接在帧中继链路的数据流?
可以。 在多点接口上,必须使用frame-relay map bridge命令配置帧中继映射语句,以识别桥接数据流的永久虚拟电路(PVC)。 Spanning(remove hyphen)Tree协议(STP)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根据被配置的桥接协议定期通过。
Q. 特别配置是否是必要连接Cisco路由器到在帧中继的其他供应商设备?
A. Cisco路由器使用专有帧中继封装默认情况下。 必须指定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封装格式与其他供应商设备互动。 IETF封装可以指定在接口或每个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基本类型。 欲知更多信息,请参见在Cisco IOS广域网络配置指南的版本12.1中配置帧中继的帧中继配置示例部分。
Q. 什么是帧中继自动安装和它如何运转? 需要一种另外的配置?
A.自动装置允许您自动和动态地配置一个新的路由器。 自动安装过程包括在已经预配置路由器的网络新连接一个路由器。具体操作是打开新路由器,用从TFTP服务器下载的配置文件启动。 欲知更多信息,请参见Using Configuration Tools。
为了支持在现有路由器用点到点子接口配置的链路上的自动装置,frame-relay interface-dlci命令要求添加。 与frame-relay interface-dlci命令一起提供的其它信息被用来对远程路由器的Bootstrap协议(BOOTP)请求进行响应。 给命令增加协议ip地址表明新路由器或接入服务器主接口的IP地址。在他们上面,将在帧中继网络中安装路由器配置文件。 只有当设备作为BOOTP服务器为帧中继上的自动安装时,请使用此选项。
如果要在现有路由器已配置多点(子)接口的链路提供自动装置功能,应该在现有路由器上配置帧中继映射命令,使新路由器的IP地址与用来连接该新路由器的本地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进行映射。
除此之外,现有路由器的帧中继(子)接口应与指向TFTP服务器IP地址的ip helper-address命令一起配置。
Q. 默认情况下帧中继反向地址解析协议(IARP)打开? 反向ARP命令在配置没出现。
Q. 帧中继反向地址解析协议(IARP)能否工作,不用本地管理接口(LMI) ?
A.第。 它使用LMI确定映射的哪些永久虚拟电路(PVC)。
Q. 在什么本地管理接口(LMI)之下调节Cisco路由器是否不发送在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的信息包?
答: 当永久虚拟电路(PVC)列出作为非活动或被删除。
Q. Cisco路由器是否将处理并且映射反向地址解析协议(IARP),如果遇到,当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发生故障时?
答: 是,然而路由器不会使用它,直到DLCI是活跃的。
Q. 当执行show frame map命令时,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被定义和激活。 当DLCI不工作时,这能发生。 什么定义和激活意味着?
答: 已经定义的且正在使用的信息告诉您DLCI能够传送数据,并且远端路由器正处于使用状态。
Q. 能否从点到点更改子接口到多点或撤消?
答: 不,在子接口的一种特定类型被创建之后,它不可能更改没有重新加载。 例如,您不能创建一个多点子接口Serial0.2,并且更改它到点到点。 更改它,删除现有子接口,并重新载入路由器或创建另一个子接口。 当配置时子接口,接口描述阻塞(IDB)是否是由Cisco IOS定义的? 软件。 为子接口定义的IDB不可能更改没有重新加载。 发出show ip interface brief命令,删除了no interface命令的子接口将显示删除。
Q. illegal serial line type xxx是什么意思?
答: 此消息显示,如果封装为接口是帧中继(或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 [HDLC]),并且路由器尝试发送包含未知信息包类型的信息包。
Q. 什么是前向显式拥塞通知(FECN)和后向显式拥塞通知(BECN)信息包? 他们如何影响性能?
答: 此拥塞通知通过更换位在帧的Address字段完成,当穿程帧中继网络。 网络DCE设备(交换机)将FECN位值更改为与数据流传输方向相同的信息包上的一个值。 这通知接口设备(DTE)应该被接受设备起动拥塞避免过程。 BECN位置于朝数据流相反方向移动的帧中,以通知网络拥塞的DTE传送设备。
帧中继DTE设备可能选择忽略FECN和BECN
信息或可能修改基于收到的FECN和BECN信息包的数据流速率。 当帧中继流量整形的配置允许路由器回应BECN信息包时,则使用frame-relay adaptive-shaping命令。 信息关于路由器如何调整数据流速率以回应BECN,请参见。
Q. 如何能改进在慢速帧中继链接的性能?
帧中继链路性能低通常是由于帧中继网络拥塞和传输中信息包丢弃引起的。 许多服务提供商在超出有保证的速率的数据流只提供最佳效果发送。 这意味着当网络变得拥塞时,将丢弃速率有保证的数据流。 该动作能导致低性能。
帧中继流量整形允许数据流被整形到可用的带宽。 流量整形频繁地被用于避免拥塞信息包丢失造成的性能降低。 如需了解帧中继流量整形和配置示例说明,请参见帧中继流量整形或帧中继配置和故障排除综合指南的帧中继流量整形章节。
如果要改进性能,请参见帧中继配置和排除故障综合指南的配置有效载荷压缩或配置TCP/IP报头压缩章节。
Q. 什么如何是增强的本地管理接口(ELMI)和它使用动态流量整形?
A. ELMI实现了思科路由器与思科交换机之间的服务质量(QoS)参数信息的自动交换。 路由器能根据已知QoS值,例如约定信息速率(CIR)、约定突发量(Bc)和超额突发(Be)制订拥塞管理和优先划分决策。 路由器从交换机上读取QoS值,并且可配置成使用整形数据流中的那些值。 此增进工作在Cisco路由器和Cisco交换机之间(BPX/MGX和IGX平台)。 启用ELMI支持在路由器通过发出frame-relay qos-autosense命令。 关于信息和配置示例,请参见配置帧中继和帧中继流量整形的启用升级的本地管理接口部分。
Q. 能否为某些应用程序保留带宽?
答: 最近被开发的Cisco功能被呼叫的(CBWFQ)允许预留的带宽为流的不同的应用程序根据访问控制表(ACL)或流入的接口。 关于配置细节,请参见。
Q. 能否使用优先级排队带有在帧中继的传输控制协议(TCP)报头压缩?
答: 为了使TCP报头压缩算法作用,信息包必须按顺序到达。 如果信息包不按顺序到达,重建看上去象是创建正常TCP信息包,但信息包不匹配原物。 由于优先级排队更改了信息包传输的命令,因此不推荐在接口上启用优先级排队。
Q. 帧中继能否优先安排语音流量在非语音信息包的被传送的IP信息包?
可以。 帧中继 ip rtp 优先权(Frame-relay ip rtp priority)功能在帧中继专用虚拟电路(PVC)中 提供严格的优先排队机制,适合对延迟敏感的数据(例如语音)。通过它实时传输协议(RTP)的端口数量识别。 此功能确信,制定语音流量在其他非语音流量的严格优先级。
Q. 帧中继专用的虚拟电路(PVC)接口优先级排队什么(PIPQ) ?
答: 帧中继PVC接口优先级排列(PIPQ)功能提供接口水准优先级划分,为一PVC提供相对于在相同接口上另一PVC的优先级。 当在相同接口上的独立PVC上承载数据流时,此功能也可用于指定在非语音流量上的语音流量优先级。
Q. Ip split-horizon如何被处理在帧中继接口?
A. 默认禁用IP水平分割检查,以便帧中继封装允许路由更新进/出相同接口。 例外是必须明确地禁用的增强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EIGRP)纵向隔离。
某些协议,例如AppleTalk、透明桥接技术和互联网络信息包交换(IPX)由于它们要求水平线分割(即使信息包在不同虚拟电路中接收和传输,在某个接口收到的信息包也不能通过相同接口传输),所以部分网格网络无法提供支持。
配置帧中继子接口保证一个单个物理接口被对待作为多个虚拟接口。 此功能使您解决水平分割规则,这样两个虚拟接口配置在同一物理接口,在一个虚拟接口上收到的信息包仍可以转发到另一个虚拟接口。
Q.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是否要求另外的配置运行帧中继?
默认情况下A. OSPF对待多点帧中继接口作为NON_BROADCAST。 这要求相邻明确配置。 有处理帧中继上的OSPF的多种方法。 被实施的那个取决于网络是否全连接。 欲知更多信息,请参见以下文件:
Q. 如何能在被计算的Frame-relay be的路由更新使用的带宽?
A.可靠的估计可能为发送定期更新的距离矢量协议只被计算。 这包括用于IP的信息协议(RIP)和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用于互联网络信息包交换(IPX)的RIP和用于AppleTalk的路由表维护协议(RTMP)。 这些帧中继协议所消耗的带宽请见帧中继配置和故障排除的RIP和IGRP章节。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
Q. 我能够向路由器发出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ping命令,要求它ping出所有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
合作伙伴。操作成功。 这说明了什么?
答: 这确认配置协议,并且协议对DLCI映射是正确的在两端。
Q.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是否是在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的变量可用(DLCI)能提供准确状态?
可以。 变量在和
帧中继数据终端就绪(DTR)管理信息库被找到。
电路状态的SNMP变量是fr CircuitState。 其抽象语法标记(ASN.1) Object Identifier (OID)表是1.3.6.1.2.1.10.32.2.1.3。 它在frCircuitTable驻留。 为了获得该值(在这种情况下的状态),索引和DLCI应当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个实例。 发出 SNMP Get或Getnext 命令,您可以查看系统的内部电路状态。 下面的表列出有效值:
对于Cisco,您会看到2或3。
声明:此文档是由为思科 TAC 网页内容翻译所开发的英汉机器自动翻译系统翻译的。在有疑问或作出重要的技术支持决策时,请随时参考英文原文。Updated:
Sep 06, 2004Document ID: 1416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HCNA-HNTD中文题库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HCNA-HNTD中文题库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帧中继(FRAME RELAY)配置实例
[作者: 来源: 时间:<font color="#12-11-22 【
  远程接入的方式有很多种,不过很多技术已经渐渐被淘汰,例如PPP,X.25等。目前有一种包交换广域网技术还比较流行,该技术是从X.25发展而来的,即我们本次讲解的帧中继(FRAME RELAY)。他是通过虚电路实现包交换的。    提到帧中继(FRAME RELAY)的配置即容易又复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配置帧中继时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DTE设备的配置,另一方面是DCE设备的配置。如果你和笔者所在公司一样是通过电信使用FR的话,在配置帧中继时只需要在本地器上设置即可,也就是说在DTE设备上添加命令,而DCE上的设置交给电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过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FR的概念和配置命令,本篇文章也将介绍部分DCE上配置FR的命令。    拓扑如图1所示路由器A和B。路由器A是公司的路由器,而路由器B是电信部门的路由器。我们在器A上  
  进行帧中继的配置工作。s0的IP地址为211.155.0.1,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配置命令:    器A    config t  进入器的配置模式    int s0  进入S0接口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cisco  在S0接口使用帧中继(FRAME RELAY)进行封装,封装类型采用的是默认的CISCO,这要求电信那边的路由器也必须是CIO公司的路由器,如果两边器的厂商不同则需要使用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tf命令替代上面的语句进行封装。    ip address 211.155.0.1 255.255.255.0  为S0设置IP地址与子网掩码    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16  设置帧中继的本地DLCI号为16,这个号码是由电信部分分配给我们的。    no shutdown  开启S0接口    小提示:由于CIO设备采用了自动LMI类型检测,所以在配置命令中我们不用添加任何关于LMI(本地链路管理协议)的语句。    器B    默认路由器都是工作在DTE模式下的,而在电信方便需要将路由器切换到DCE模式,并且与路由器A配置命令不同的是在器B上还需要加上frame-relay map信息将IP地址与DLCI号建立严格的一一映射关系。由于实际工作中用到的机会很少,这里只为大家简单介绍。    config t  进入器的配置模式    frame-relay switching  设置该器工作在转发模式    frame-relay intf-type dce  切换器工作模式为DCE模式。    frame-relay map ip 211.155.0.2 17 broadcast  该器上建立IP地址为211.155.0.2与DLCI号为17的映射关系    小提示:在电信的路由器上往往还需要添加DLCI的命令,例如frame-relay route 100 interfaces s0 101,这里就不详细展开说明了。    总结:总体上讲frame-relay在DTE上设置还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把DLCI号和IP地址一一对应好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DLCI号来说,他是一个本地有效的号码。路由器A上DLCI号15与器B上的DLCI号15指的是不同的链路。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吧方案专题
&&&&&&&&&&&&&&&&&&&&&&&&&
本文来源地址: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文章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联系邮箱:.,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
&&&&&&&&&&
&&&&&&&&&&
本站通过多款杀毒软件等安全工具检测无毒无害请大家放心浏览用户名:kingsir827
文章数:160
评论数:137
访问量:146067
注册日期:
阅读量:1297
阅读量:3317
阅读量:428955
阅读量:1117003
51CTO推荐博文
演示:思科设备基于物理接口帧中继(fame-relay)的配置对应的教学录像在:9.9发布,待管理员24小时审核后,便可观看,课程名称为《思科CCNA认证的帧中继专题分析(200-120) (9课时)》演示目标:配置基于物理接口半网状的帧中继。演示环境: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环境。演示工具:三台思科的路由器,一台帧中继交换机。演示背景:路由器R1是帧中继网络的总部接入端设备,路由器R2、R3是远程分支机构,它们分别通过帧中继交换机建立与R1的虚拟电路,完成远程分支机构到总部的接入。注意首先建立半网状的帧中继网络,路由器R2与R3之间没有流量交换,所有远程分支机构的流量都与总部进行交换。演示步骤:第一步:配置帧中继交换机,在这里使用一台具备4个同步串行接口的路由器来仿真帧中继交换机,所以在这里首先需要理解首帧继交换机的配置。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fr-switching(config)#frame-relayswitching开启帧中继交换功能。fr-switching(config)#intes1/0进入帧中继交换机的S1/0接口配置模式。fr-switching(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为该接口封装帧中继协议。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intf-type dce指示该接口类型为DCE端fr-switching(config-if)#clockrate 56000为DCE端封装时钟频率,DCE必须配置时钟频率,因为它要为同步串行链路提供时钟同步。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102 interface s1/1 201配置帧中继路由,指示S1/0通过S1/1接口到达R2的PVC 201。实际上就是在帧中继交换机指示路由器R1到达路由器R2的帧中继路径。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103 interface s1/2 301配置帧中继路由,指示S1/0通过S1/2接口到达R3的PVC 301。实际上就是在帧中继交换机指示路由器R1到达路由器R3的帧中继路径。fr-switching(config-if)#noshutdown激活该接口。注意:在上述配置中,需要特别说明关于帧中继路由的概念,所谓的帧中继路由并不是基于网络层的路由,而是指示帧中继的二层通路。关于在帧中继交换机上S1/1与S1/2接口下的配置与S1/0接口下的配置基本上相同,只是帧中继的DLCI号码与接口不同而已,所以不再重复作指令解释,S1/1与S1/2配置如下:fr-switching(config)#intes1/1fr-switching(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intf-type dcefr-switching(config-if)#clockrate 56000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201 interface s1/0 102fr-switching(config-if)#noshutdownfr-switching(config)#intes1/2fr-switching(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intf-type dcefr-switching(config-if)#clockrate 56000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301 interface s1/0 103fr-switching(config-if)#noshutdown第二步:配置帧中继网络的接入端设备(DTE),路由器R1、R2、R3。路由器R1的配置:R1(config)#inte s1/0进入路由器R1的S1/0接口配置模式。R1(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为该接口封装帧中继协议。R1(config-if)#ip address192.168.1.1 255.255.255.0为该接口配置IP地址。R1(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2 102 broadcast在该接口上配置到路由器R2的帧中继静态映射,这个所谓的静态映射是帧中继的二层DLCI号与三层IP地址的静态映射。其中命令关键字IP地址为目标设备(路由器R2)地址,命令关键字DLCI号码为路由器R1的本地DLCI号码,两个关键字结合成来的意义是路由器R1使用本地DLCI号码102到达目标192.168.1.2,命令关键字broadcast指示当组播不能正常工作时,进行广播。R1(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3 103 broadcast在该接口配置到路由器R3的帧中继静态映射,其指令意义同上所述。R1(config-if)#noshutdown激活该接口。注意:下述为路由器R2与R3的帧中继配置,其配置指令与路由器R1基本上一致,只是各自的IP地址和DLCI号码不同,所以不再重复作指令解释。路由器R2的配置:R2(config)#inte s1/0R2(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R2(config-if)#ip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R2(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1 201 broadcastR2(config-if)#noshutdown路由器R3的配置:R3(config)#inte s1/0R3(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R3(config-if)#ipaddress 192.168.1.3 255.255.255.0R3(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1 301 broadcastR3(config-if)#noshutdown第三步:检测路由器R1到路由器R2(192.168.1.2)和R3(192.168.1.2)的连通性,如下图8.54所示,可见路由器R1与R2、R3成功通信。第四步:使用show frame-relay pvc在路由器R1上查看到R2和R3的虚拟电路如下图8.55所示,可得知到路由器R2和R3的虚拟电路102、103的(STATUS)状态为ACTIVE,指示两条虚拟电路工作正常,为活跃状态。PVC一般有三种状态:nActive:表示链路为活跃,帧中继链路工作正常。nInactive:表示到帧中继交换机的本地连接是正常的,但是对端的帧中继路由器到帧中继交换机的链路有故障。nDeleted:表示帧中继接入设备没有从帧中继交换机收到任何关于帧中继的LMI管理信令,或者没有任何服务存在。第五步:在路由器R1上使用showframe-relay lmi指令查看LMI的类型如下图8.56所示,LMI TYPE=CISCO使用思科的LMI类型。第六步:在路由器R1上使用showframe-relay map指令查看帧中继虚拟电路的映射状态如下图8.57所示,指示出路由器R1与路由器R2、R3的DLCI与三层IP地址的映射关系,其类型为static静态映射。在帧中继DLCI号码与三层IP地址形成映射关系时,还有另一种映射方案叫动态映射,关于动态映射的原理将在“理解帧频中继的逆向ARP”部分描述。第七步:上面的步骤验证了路由器R1与R2、R3之间的通信。现在到路由器R2上去检测与路由器R3的连通性,如下图8.58所示。路由器R2无法与R3完成通信,因为在该实验环境中的帧中继是半网状的帧中继网络,从VC规划的格局来看,路由器R2和R3各自仅有到达R1的一条虚拟电路,可以分别在R2与R3上通过执行show frame relay pvc指令来查看各自的虚拟电路状态如下图8.59和图8.60所示,所以分别能与路由器R1通信,而R2和R3之间相互没有虚拟电路的规划,所以相互之间无法完成帧中继的通信。第八步:如果此时需要路由器R2与R3之间相互能通信有两个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方案是将路由器R1作为R2与R3交流交换的中转点,也就是说R2与R3的所有流量都必须经过路由器R1进行转发。如果使用这个方案不需要在电信运营商(帧中继交换机)为R2和R3开设一条独立的虚拟电路,就其投入成本而言会更低,但是因为路由器R1要承转R2和R3的流量所以路由器R1的流量压力会更大。另一个解决方案就是规划全网状的帧中继,关于规划全网状态的帧中继在后继的演示过程中会给出,现在首先来实现第一个解决方案让路由器R1作为R2与R3交流交换的中转点,完成R2与R3的通信。在路由器R2上的配置:R2(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3 201 broadcast在路由器R3上的配置:R3(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2 301 broadcast关于上述配置的理解:根据上述配置可以看出路由器R2和R3没有使用任何新的DLCI号码,而是使用原有到达路由器R1的DLCI号码,只是各自增补了一条到达对方IP地址的帧中继映射。换而言之,现在路由器R2使用DLCI号码201来到达R1,同时也使用了DLCI号码201来到达R3,在路由器R3上也是一样。第九步:现在重新检测路由器R2与R3的连通性,在路由器R2上ping R3如下图8.61所示,可看出成功完成通信,然后再在路由器R2上执行traceroute 192.168.1.3的路径跟踪指令,如下图8.62所示,可得知路由器R2到R3的流量是经过192.168.1.1(R1)中转后才到达路由器R3。演示:基于物理接口全网状帧中继的配置演示目标:上一个演示配置了基于物理接口半网状的帧中继,在该演示中将配置全网状的帧中继网络。演示环境:如下图8.63所示。演示工具:三台思科的路由器,一台帧中继交换机。演示背景:这里的背景与“演示:基于物理接口半网状帧中继的配置”的唯一区别在路由器R2与R3之间规划了一条新的虚拟电路来形成全网状的帧中继,路由器使用本地DLCI号码104来到达R3;路由器R3使用本地DLCI号码401来到达R2,所以在演示过程中需在帧中继交换机上增加一台帧中继路由。演示步骤:第一步:为了更直观的演示全网状帧中继的配置,首先需要删除上一个演示中路由器R2和R3使用R1作为流量中转站来完成通信的配置,并将帧中继网络环境恢复到R2与R3由于他们没有虚拟电路的存在,无法完成通信的状态,关于删除相关配置的具体命如下所示:R2(config-if)#no frame-relaymap ip 192.168.1.3 201 broadcastR3(config-if)#no frame-relaymap ip 192.168.1.2 301 broadcast第二步:如图8.63所示的环境配置帧中继交换机并新增让路由器R2与R3的虚拟电路,以完成全网状帧中继的配置,关于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如下.在帧中继交换机S1/1接口模式下的配置:fr-switching(config)#interfaces1/1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104 interface s1/2 401增加配置让路由器R2使用104的DLCI号码到达路由器R3在帧中继交换机S1/2接口模式下的配置:fr-switching(config)#interfaces1/2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401 interface s1/1 104增加配置让路由器R3使用401的DLCI号码到达路由器R2第三步:为路由器R2和R3配置新的DLCI号码与IP地址的静态映射关系,以完成全网状帧中继的接入配置。在路由器R2上新增到R3的PVC映射记录:R2(config)#interfaces1/0R2(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3 104 broadcast在路由器R3上新增到R2的PVC映射记录:R3(config)#interfaces1/0R3(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2 401 broadcast第四步:完成上述配置后,开始检测路由器R2与R3的连通性,如下图8.64所示,通信成功。跟踪到达目标所经过网络路径,其结果如下图8.65所示,可得知此时路由器R2到R3的流量不再经过R1进行中转,而是直接到达R3,因为现在是全网状的帧中继,路由器R2与R3之间已经存在一条直接通信的PVC链路。第五步:此时可以通过在路由器R2上执行show frame-relay pvc指令来查看R2上所存在的虚拟电路状态,如下图8.66所示,可看出R2上存在两台独立的PVC,DLCI编号为104的用于到达路由器R3,DLCI编号为201的用于到达路由器R1。同时也可以通过执行show frame-relay map指令来查看路由器R2的帧中继映射状态,如下图8.67所示,分别指示到路由器R1与R3的静态映射。本文出自 “” 博客,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了这篇文章
类别:┆阅读(0)┆评论(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吖吖云播破解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