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打过乙肝疫苗会感染乙肝吗了,怎么会被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疫苗接种产生抗体后,仍会感染吗?
乙肝疫苗接种产生抗体后,仍会感染吗?
09-01-20 &
注射疫苗后怎么还会患乙肝   不少人注射乙肝疫苗后,在体格检查时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于是有人问:“乙肝疫苗不是预防乙肝的吗?为什么已经注射了疫苗还得乙肝?”有的人因此怀疑检查结果有误或是疫苗有假,要状告医院。那么接种乙肝疫苗后到底还会不会得乙肝呢?   大量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证明,注射乙肝疫苗的确是预防乙肝的好方法。但是乙肝疫苗的保护率为90%~95%,对少数人可能无效。影响乙肝疫苗效果的因素很多,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的保护作用。   注射疫苗后能否预防乙肝,取决于疫苗能否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以及抗体产生的多少(用滴度表示)。一般认为,血清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时才能预防乙肝。约有30%的人注射乙肝疫苗1个月后出现抗体,完成全程注射1个月后抗体达到最高水平。因此,在完成全程注射前,抗体未产生或滴度比较低时,仍有感染乙肝的可能。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仍须注意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据研究,人体对乙肝疫苗产生抗体滴度的高低可分为四组:1.无反应组,约占注射人数的5%。人对乙肝疫苗无反应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遗传因素。注射疫苗产生抗体的能力是由Ⅱ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控制的,属于显性遗传。2.低反应组。注射疫苗后产生血清抗体的滴度小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约占注射人数的10%。这与遗传、年龄大、肥胖、免疫抑制、免疫耐受等因素有关。3.中反应组。注射疫苗后产生血清抗体的滴度为10~100国际单位/毫升者,约占注射人数的65%。4.高反应组。血清抗体滴度大于100国际单位/毫升者约占注射人数的20%。无反应组和低反应组的人仍有可能在注射疫苗后得乙肝。   另外,有的人在注射疫苗前未检查“两对半”,在全程注射完成后,经检查发现表面抗原阳性,便认为是注射疫苗引起了乙肝,这是误解。注射乙肝疫苗是绝对不会引起乙肝的。事实上,即使注射疫苗前做了检查,肝功各项指标正常,仍有可能因处于感染的潜伏期而检查不出来。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只对血液中的病毒有效,对已经进入肝细胞的病毒无效。所以,如果注射乙肝疫苗前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注射乙肝疫苗无效。   乙肝疫苗不宜冰冻,冰冻可破坏其结构。37℃保存不宜超过1个月,4℃保存不宜超过1年。保存时间过长,疫苗效价会降低。另外,乙肝疫苗宜在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注射,不宜在臀部注射。因为臀部脂肪组织多,免疫活性细胞少,注射后产生的抗体滴度低,抗体下降速度快。可见,疫苗保存和使用不当,影响抗体的产生,也是接种疫苗失败的原因之一。   即使注射疫苗产生了高滴度的抗体,少数人仍有得乙肝的可能。这是因为乙肝病毒可以发生变异,而现有的乙肝疫苗是针对正常乙肝病毒的。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发生了突变,注射疫苗的人不幸感染了这种变异病毒,就仍有可能得乙肝。   鉴于少数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仍然可发生乙肝,而其主要原因是未产生抗体或抗体滴度不高等。因此,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不能以为万事大吉了,而应进行乙肝全套检查。如果没有产生抗体,还应重新接种疫苗。为了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应加大疫苗剂量,如每次15微克(重组疫苗),并且最好另选生产厂家的产品。有些专家认为,补充锌、IL-2或胸腺素有可能增加抗体滴度,不妨一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乙肝疫苗接种产生抗体后就不会感染乙肝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  乙肝病毒通过某种途径进入人体后,会因为其带有的抗原性而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一种叫做抗体的蛋白质来杀死病毒,抗体杀毒时会伤害肝脏,就好像杀毒软件杀毒时不得不把染毒的文件破坏。向人体注射的乙肝疫苗并非这种抗体蛋白质。  那么,什么是乙肝疫苗呢?  前面提到,乙肝病毒带有抗原性,乙肝疫苗是通过现将乙肝病毒杀死但是却包括其抗原性而形成的。这种无病毒而具有抗原性的乙肝疫苗一经进入人体,仍然会因其抗原性而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在人体中先于乙肝病毒出现,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将其消灭,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  因此,乙肝疫苗是被杀死的乙肝病毒。  乙肝疫苗的一些常见问题:  一、为何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   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成功地预防乙肝,实际就是防硬化、防肝癌第一针。目前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几元钱,民众都能接受。   二、选用怎样的乙肝疫苗?   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昔日使用的血源性疫苗已基本淘汰(原因是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现在用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为乙肝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酵母疫苗和重组牛痘病毒疫苗,剂量为每支5微克。   三、乙肝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为2年以上,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后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四、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该怎么办?   (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五、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   六、乙肝疫苗能和其他疫苗同时使用吗?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接种程序按照计划免疫所要求的顺序进行。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   七、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如何打乙肝疫苗?   (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然后接种乙肝疫苗(打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1周)。(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3)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注射1针疫苗;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八、接种乙肝疫苗会不会传染上其他传染病?   接种肝炎疫苗不会引起其他肝炎发生,也不会被传染上其他疾病。乙肝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中许多工序都能杀死血液中包括爱滋病病毒在内的病原微生物,经过临床观察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提出的是,使用不合格产品如注射破损、变质疫苗,或注射过程不按无菌要求操作,共用注射器或针头,可染上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还有一部分人原来是隐性传染者,病毒呈低水平复制状态,“两对半”检查正常,需要用核糖核酸增殖法检出病毒(HBVDNA阳性),这种人注射疫苗后不会有表面抗体形成。   九、如果在边远地区,尚无法做到乙肝疫苗的普种怎么办?   至少要对以下处于乙肝病毒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全部新生儿和幼儿园的孩子;危险职业的工作人员(传染病、口腔科、血液透析室、血站、保育员等等);使用血液制品者;新入伍的军人;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人、性接触者。   十、乙肝患者有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对由于以往感染乙肝病毒而现在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乙肝“二对半”检查表面抗体呈阳性),更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不过接种后也不会产生不良副反应,其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可能会有所增高。如果是急性乙肝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治愈并康复,检查乙肝病毒“二对半”表面抗原已阴转,只剩下核心抗体为阳性,而保护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又始终不能自己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体产生,使自己以后不再得乙肝。   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由此可见,新生儿的预防尤为重要,所有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次,学龄前儿童也应进行接种。第三是HBsAg阳性者的配偶及其他从事有感染乙肝危险职业的人,如密切接触血液的人员、医护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第四是意外受乙肝病毒感染的人,如意外地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于眼结膜或口腔黏膜,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等,均应接种乙肝疫苗。   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采用注射2支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出生后1、2、7月各注射1次)的方案,对于新生儿的保护率可达97.13%。   母亲HBsAg阴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以了,一般每次10μg,注射3次(出生后立即、1个月及6个月)即可取得满意的预防效果。   学龄前儿童的接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抽血查HBsAg及抗-HBs,两者均阴性时再进行接种。另一种方法是不进行血清学检查,直接进行接种,采取0、1、6月各注射10μg的方案。   由于成人中大多数已接触过乙肝病毒,易感者仅属少数,接种前应先检测HBsAg及抗-HBs,两者均阴性时再进行接种,可采取0、1、6月各10μg方案。   如发生意外感染,应立即(24小时之内,越早越好)肌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IU/kg(成人200IU3~4支),2周后再按0、1、6月各10μg方案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成功地预防乙肝,实际就是防肝硬化、防肝癌第一针。目前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几元钱,民众都能接受。  乙肝疫苗的接种是控制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进入80年代,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发展非常迅速,自1981年起,国际上疫苗生产供应已经商品化,我国研制的乙肝疫苗经多年观察证明安全有效,亦已批准生产。乙肝疫苗的发展与应用,将对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起重要作用。  血源性乙肝疫苗是一种不同于其它传统生物制品的特殊免疫制剂,是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液中分离HbsAg制备的,在制备疫苗时,除采用能分离HbsAg的纯化技术和能灭活已知病毒的灭活步骤外,还需要系列化的综合性安全和效力检定程序,以控制疫苗质量。由于制备乙肝疫苗的原材料来自人血,且制造检定程序复杂,目前还不可能提供足量的疫苗施行普遍接种,在我国,现阶段主要采用选择性免疫,即针对乙型肝炎的高危易感人群实施免疫接种。  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昔日使用的血源性疫苗已基本淘汰(原因是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现在用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为乙肝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酵母疫苗和重组牛痘病毒疫苗,剂量为每支5微克。  乙肝疫苗的接种需视具体情况并遵医嘱进行,接种疫苗后一般反应轻微,少部分人可能出现低热、接种部位红肿、压痛等症状,一般均在1~2天内消失,乙肝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有可靠的保证。从免疫效果看,大量研究表明,受种者的抗体阳转率在90%以上,接种疫苗后三年,保护率在80%以上;而且,只要疫苗合用方法适宜,疫苗HbsAg含量足够并稳定,疫苗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十分理想。  人类是乙肝型肝炎病毒的唯一宿主,当安全、有效、足量的乙型肝炎疫苗提供接种使用时,肯定将对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已计划实施新生儿普遍免疫,并准备将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范围,全国范围内控制乙型肝炎运动的序幕已经拉开。  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如果未感染乙肝,应尽快接种疫苗,最好全程免疫接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不少人注射乙肝疫苗后,在体格检查时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于是有人问:“乙肝疫苗不是预防乙肝的吗?为什么已经注射了疫苗还得乙肝?”有的人因此怀疑检查结果有误或是疫苗有假,要状告医院。那么接种乙肝疫苗后到底还会不会得乙肝呢?   大量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证明,注射乙肝疫苗的确是预防乙肝的好方法。但是乙肝疫苗的保护率为90%~95%,对少数人可能无效。影响乙肝疫苗效果的因素很多,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的保护作用。   注射疫苗后能否预防乙肝,取决于疫苗能否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以及抗体产生的多少(用滴度表示)。一般认为,血清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时才能预防乙肝。约有30%的人注射乙肝疫苗1个月后出现抗体,完成全程注射1个月后抗体达到最高水平。因此,在完成全程注射前,抗体未产生或滴度比较低时,仍有感染乙肝的可能。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仍须注意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据研究,人体对乙肝疫苗产生抗体滴度的高低可分为四组:1.无反应组,约占注射人数的5%。人对乙肝疫苗无反应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遗传因素。注射疫苗产生抗体的能力是由Ⅱ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控制的,属于显性遗传。2.低反应组。注射疫苗后产生血清抗体的滴度小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约占注射人数的10%。这与遗传、年龄大、肥胖、免疫抑制、免疫耐受等因素有关。3.中反应组。注射疫苗后产生血清抗体的滴度为10~100国际单位/毫升者,约占注射人数的65%。4.高反应组。血清抗体滴度大于100国际单位/毫升者约占注射人数的20%。无反应组和低反应组的人仍有可能在注射疫苗后得乙肝。   另外,有的人在注射疫苗前未检查“两对半”,在全程注射完成后,经检查发现表面抗原阳性,便认为是注射疫苗引起了乙肝,这是误解。注射乙肝疫苗是绝对不会引起乙肝的。事实上,即使注射疫苗前做了检查,肝功各项指标正常,仍有可能因处于感染的潜伏期而检查不出来。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只对血液中的病毒有效,对已经进入肝细胞的病毒无效。所以,如果注射乙肝疫苗前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注射乙肝疫苗无效。   乙肝疫苗不宜冰冻,冰冻可破坏其结构。37℃保存不宜超过1个月,4℃保存不宜超过1年。保存时间过长,疫苗效价会降低。另外,乙肝疫苗宜在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注射,不宜在臀部注射。因为臀部脂肪组织多,免疫活性细胞少,注射后产生的抗体滴度低,抗体下降速度快。可见,疫苗保存和使用不当,影响抗体的产生,也是接种疫苗失败的原因之一。   即使注射疫苗产生了高滴度的抗体,少数人仍有得乙肝的可能。这是因为乙肝病毒可以发生变异,而现有的乙肝疫苗是针对正常乙肝病毒的。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发生了突变,注射疫苗的人不幸感染了这种变异病毒,就仍有可能得乙肝。   鉴于少数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仍然可发生乙肝,而其主要原因是未产生抗体或抗体滴度不高等。因此,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不能以为万事大吉了,而应进行乙肝全套检查。如果没有产生抗体,还应重新接种疫苗。为了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应加大疫苗剂量,如每次15微克(重组疫苗),并且最好另选生产厂家的产品。有些专家认为,补充锌、IL-2或胸腺素有可能增加抗体滴度,不妨一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您好,欢迎登录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被乙肝病人用过的针扎到了手指,会被感染吗
| &&&&浏览2094次 &&&&| &&&&提问时间: 08:44:36 &&&&|&&&& 回答数量:
病情描述:
我给乙肝病人起过针后不小心扎到了手指,扎的特别浅,做了挤血流动水冲洗消毒,24小时内打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之前的前一天我正好去化验血,我都是阴性。请问会不会被感染。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手机号:&&&&&
验证码:&&&&&&&&&密码: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你好。如果是你说的这个情况,被感染的几率不大,不用担心
指导意见:
因为有注射疫苗,这个没有太大问题,不用这么紧张。以后一定要小心。
病情分析:
根据你的描述,这种情况不会感染乙肝,不用担心。
指导意见:
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可以挤出里边的血,可以用碘伏消毒。
咨询相关专家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擅长:心理科综合
擅长:内科疾病
育儿|两性|男性|整形|养生|老人已经感染了乙肝的人打乙肝疫苗会出现什么情况_乙肝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6,305贴子:
已经感染了乙肝的人打乙肝疫苗会出现什么情况收藏
两对半第二项会变阳性吗
不会有事。乙肝疫苗就是经过特殊加工的乙肝病毒,估计是没有活性或者没有复制力的病毒。你有乙肝,代表你身体里面都是病毒,要是自己身体好,就会自动产生抗体,清除病毒。
你有乙肝,为啥打疫苗,
打这个没有用!毫无意义
甚至会加重病情
你打一下试试回来告诉我们。反正医生不敢给你打。
打了也白搭,灭活病毒,身体本来就有,打了也不会产生抗体
没有效果,但也没有伤害
乙肝疫苗说白点就是两对半的第一项表面抗原,你现在体内不是有吗?
安徽的路过,安徽乙友群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为什么打过乙肝疫苗并产生抗体后仍然被感染?_百度知道
为什么打过乙肝疫苗并产生抗体后仍然被感染?
我以前注射一组疫苗后,两对半检查结果是第2项阳性,表明已经获得抗体。过了一两年再查结果是第2、5项阳性。其中第5项阳性表示曾经被乙肝病毒感染过。有没有懂医的请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已经获得抗体仍被病毒感染过?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举例如下,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向全世界推荐过吃盐的量,理由是口味重是有得高血压的风险的;l 。血糖指的是单糖葡萄糖,原因只是世卫全是胡子医生,胡子越长越有经验是错误的从你的逻辑可见,你认定医学界对于乙肝病毒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只是你想没想过如果医学界在病毒认识上要是错的呢?如果乙肝病毒根本就不存在,但很少会超标,即使超标也是短暂的并且会很快恢复正常,大量的出汗是中暑的原因,多出来的盐会通过小便排出体外。夏天为避免中暑为啥要喝盐白开,这才是糖尿病的的真实过程,与吃韭菜的世卫理论没有任何一点关系。世卫之所以出如此问题,出现钠水潴留,血管里的压力肯定将表现为过高的。肾脏里有一个类似自动化管理的盐水开关。但这能表明平时吃盐太多导致高血压这么个因果关系就科学的成立吗?钠: 135-145 mmol/L;氯:95~~105mmol/l 。空腹血糖正常值范围是:3.89~~6.11mmol&#47。只是真正的现实是钠氯浓度能在一正常范围内波动表明人体本身就有盐摄入与排泄的调节机制,这才会在尿里化验出葡萄糖来,表明是一个正常值范围,且一个人的血钠与血氯浓度并非一成不变的。吃盐吃多了导致血液钠氯浓度偏高超标且血压也高这才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血压正常者推广少吃盐的理论基础,正常人血糖浓度也是会波动的,只有血糖的糖异生异常(糖异生是人体用蛋白质与脂肪为原料自已合成出葡萄糖),葡萄糖合成加速,而分解储存的量有限,当超出肾脏糖泵触发的血糖浓度。多摄入的糖会分解或者转化成糖原储存起来,血盐浓度并不会超标,因为汗液也会排盐的,医学知识的胡子越长则说明该知识就越古老,那么目前再专家级别的回答全都将成为垃圾,原因与摄盐的理由大差不差,吃糖多会导致未来得糖尿病。而食物里的糖一般是双糖蔗糖。只是世界卫生组织没考虑排尿的钠水潴留这一根本常识,只考虑进却不考虑出。正常人要是吃盐吃多了,盐浓度与水压力高将自动触发排水泵开启。这个泵出问题了也就是钠水潴留了这才会导致高血压。再说世卫组织限糖,或者未来被证明目前的认识是错的,极端些说,现代没有哪个人会用原始人的巫医知识来给自已看病的。现在又规定了摄糖量,其它的多糖如淀粉与纤维素。如按世卫要限糖,是不是连吃的韭菜也得限,因为韭菜里的多糖——纤维素含量非常的高,如果世卫说限吃韭菜预防糖尿病你是不是觉得很搞笑。同理,补盐水这才可预防中暑。那么高血压又是怎么回事,如果盐水无法排泄。这是建立在正常人血钠与血氯的化验结果的统计。的确,高血压化验血液电解质钾、钠、氯表现为氯化钠增高,对于如此高血压患者是会限盐的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肝疫苗怎么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