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黄仁勋显卡有vsr吗

我想给你说说大逃杀
我的图书馆
我想给你说说大逃杀
我想给你说说大逃杀我必须用双线叙事才能说清楚为什么我如此热爱大逃杀。所有的故事都开始于童年。当我敲出这句话的时候却发现我是个例外,至少在电影启蒙上,我的开始在已经离童年好几站路的高中。高中的我就是那种特别特别闭塞的人,手机通话记录基本上只有我妈,在家在学校除了每周一次的微机课就没有上网的机会了,现在的我大概已经很难想像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网络的那时候是什么样子了。在一个远离市区还得住校的高中如何保持活下去的信心?大概只有每周一次的微机课了。依旧记得每周四拿着脚套欢乐的奔向信息楼的日子,微机室永远有很轻很轻的嗡嗡的声音,开机,登录qq,听歌或者看视频,微机老师很清楚自己课的作用,每节课草草了事的完成课堂任务——照着书处理图片或者文档之后,我们就脱离主机控制自由上网。另一条线头还在报纸上连着,某一天在报纸上看到说日本著名电影《大逃杀》要纪念上映十周年,转制3D版本重映,随着短新闻登了一张海报,大约是一张黑白的班级的合影,几个学生脖子的部位被粗暴的画上了一个叉号。这则新闻随着报纸被翻页而被我遗忘。而后有一天再次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大逃杀》的新闻,某杂志评选新千年来最好的亚洲电影,新闻配图是一个拿枪的少女站在雨中,图注写着“血腥暴力的大逃杀也赫然上榜”。之前那则新闻突然就在我的记忆里苏醒了,血腥暴力、死亡、学校——寥寥几个元素让我产生了无比浓厚的兴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啊。于是至此两条线路交汇,能看到大逃杀的唯一途径是在微机室。多么简单而顺理成章。那会儿的版权意识还不像现在这样,百度视频就有完整版的电影。电影的开头简洁有力,父亲自杀、学生伤师。纯洁如我,这样的元素简直太另类太吸引人。直到一把刀插进一个女生的前额,一个男生脖子被炸得稀烂的关键时刻,聒噪的下课铃把刚刚开了条缝的新世界大门又给关上。 之后的每个周我都无比期待微机课,微机课又无比期待自由上网。于是就那样用了好几节课把整部电影一点点拼凑完整。现在想想也奇怪,老师在班里转悠的时候为什么不及时拯救深陷反人类视频中的我呢?当我看完电影的那一天,那种震撼简直无以言表。那种肆意的暴力似乎很适合高中那种略压抑的环境和十七八岁的孩子心理,作为电影小白的我简直要兴奋哭!初中学校放的主旋律和动画片太幼稚! 于是我给所有愿意听我唠叨的人推荐《大逃杀》,可当我说完BR的规则后,几乎所有人都是一种深深怀疑我脑回路是否正常的表情,只有白琛啊!能听下来电影剧情还和我讨论光子的死,能看着我各种手舞足蹈模仿光子死前的挣扎。于是我把三年B班的四十二个人的名字写了一遍又一遍,按照他们学号的顺序。在练习册在课本在草稿纸在书堆里的犄角旮旯在一切细碎无聊的时间上无意识的写上他们的名字,就好像为纪念他们曾经真真实实的存在过,并为生存战斗过。所有的喜爱从不会无缘无故,即使那个起因非常卑微,它就潜藏在你的生活里普通到让你视而不见。开头所说的无聊的高中生活其实就是一切的起因,如果我的日子过的生龙活虎一些,我又怎么会被《大逃杀》感动的涕泗横流。高中,高中,那些日子留下的痕迹清晰得历历在目。平淡、重复、缺乏趣味。彼时的我还没有学会制造乐趣,而在新环境里随波逐流。《大逃杀》就像北野抛出的那把匕首,精准迅速地切中要害——颠覆生活环境的熟悉,让普通关系走向极端。我想像过被抛进生存游戏会怎样,我再怎么以为我会是山本和彦和小川樱,其实说不定还会是相马光子。 一切对它的热爱都是因为它足够极端,永远不会降临在我身上,那时候希望一切都是轰轰烈烈的,包括友情包括爱情包括生命,以为白水般的的日子不叫青春。所以死亡前的告白、童年阴影造就的恶魔、朋友终结于一瞬间的不信任还有患难时被噩运衬托的分外动人的感情都让人欲罢不能。现在当然不会那样想了,已经过去四年。现在我大三,离彻底进入社会还不到一年,北野说要好好努力成为合格的成年人啊,可我还想着可以不去拼命,可以从来没有那场致命的毕业旅行。说了这么多还没有好好介绍这部电影。改编自高见广春唯一作品的《大逃杀·东京圣战》上映于2000年,导演深作欣二。在一个架空的背景下讲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为了生存必须杀死同班同学的时刻所表现的众生相。男主角藤原龙也尔后出演《死亡笔记》,女配角栗山千明被昆汀看中而出演《杀死比尔》,还有现在依旧很火的出演了光子的柴咲幸,为《秒速五厘米》澄田花苗配音的的花村怜美,还有日后与宫崎葵结婚再离婚的高冈仓浦,北野武出演班主任北野。原作上映后毁誉参半,甚至一度引起禁映风波,但也取得了三十多亿日元的票房。第二年导演集合起全部演员拍摄了篮球赛场景,导演剪辑版再映,加入了光子的童年回忆以及片尾三章挽歌。2003年,第二部《大逃杀·镇魂歌》开拍。不幸深作导演因病去世,其子深作健太完成拍摄,女主角前田爱正是前作女主前田亚季的姐姐,作为北野老师的女儿出场。第二部与前作有许多细节的呼应,却再无前作的震憾人心。2010年,3D重制版本上映。而原作小说,似乎只有台湾有出版,省图书馆有读者捐赠的一套,小说少了视觉的震憾,在人物与背景刻画上更具体更广阔。 后来我看《图书馆战争》时,栗山千明在那一段奔跑的戏中依旧长发飘飘,十余年的时光都不曾留下什么痕迹,还有着穿黄运动服奔跑的千草贵子的影子。柴咲幸在银幕上是内海、是多罗罗、是律子……还在ins上晒着成堆的吃的和猫,却再也没有她十八九岁时拿着镰刀说不想坐以待毙的样子感动我。他们离开那个岛,有的依旧风光,有的湮没入人海,时光流转,与电影有关的故事,都磨不过时光。最后附上3年B班名单作为第四章挽歌男子1号 赤松义生/男子2号 饭岛敬太/男子3号 大木立道/男子4号 织田敏宪/男子5号 川田章吾/男子6号 桐山和雄/男子7号 国信庆时/男子8号 仓元洋二/男子9号 黑长博/男子10号 世川龙平/男子11号 杉村弘树/男子12号 濑户丰/男子13号 泷口优一郎/男子14号 月冈彰/男子15号 七原秋也/男子16号 新井田和志/男子17号 沼井充/男子18号 旗上忠胜/男子19号 三村信史/男子20号 元渊恭一/男子21号 山本和彦/女子1号 稻田瑞穗/女子2号 内海幸枝/女子3号 江藤惠/女子4号 小川樱/女子5号 金井泉/女子6号 北野雪子/女子7号 日下友美子/女子8号 琴弹加代子/女子9号 神佑子/女子10号 清水比吕乃/女子11号 相马光子/女子12号 谷泽遥/女子13号 千草贵子/女子14号 天堂真弓/女子15号 中川典子/女子16号 中川有香/女子17号 野田聪美/女子18号 藤吉文世/女子19号 松井知里/女子20号 南佳织/女子21号 矢作好美/三年B班 友谊长存
馆藏&14737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伟达黄仁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