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张柏芝种子哪位大神有是修手机的

数码翻拍——零成本实现高分辨率底片扫描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数码翻拍——零成本实现高分辨率底片扫描
数码翻拍——零成本实现高分辨率底片扫描
本文作者:Greeny
tholopotami
★★☆☆☆
★★★☆☆
保存老照片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数码相机翻拍底片然后用图片处理软件去“冲印”。我用数码相机建立了一个数字化系统来处理我那些富有深刻历史价值的古老的底片。
因为没有微距镜头,我把一个单反镜头和一对便宜的转接环连接在了一起,剩下的部分用木头、卡纸、pvc管甚至meccano金属积木(就是由带有孔的铁片、螺丝、螺母组合的积木)来凑合。
1. 这是爱克发100——一种典型的彩色胶片构造。
黑白胶片摄影是建立在卤化银(碘化银、溴化银等)感光原理的基础上的。胶片的最上层是一种含有明胶的卤化银涂层。
当有光照射溴化银时,溴化银分解为离子,之后接触还原剂的时候,部分银离子会在被还原为银原子并聚集在卤化银晶体表面。光线越强,溴化银分解的就越多。只要在卤化银晶体表面积累到五个银离子,就形成了稳定的潜影,足以使溴化银晶体对还原剂(显影剂)敏感。
用显影剂冲洗底片的时候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曝光部分的溴化银会被还原成中性的银原子,形成一个个微小的银核,在胶卷上留下不透明的影像,
彩色胶片比黑白胶片复杂,不过原理是类似的,一般是用三基色的乳剂涂层混合卤化银,做了三层叠加。
黑白负片的影像由稳定的金属银颗粒构成,它们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虽然明胶对湿度和温度比较敏感,但如果保存的好,黑白底片能保存数百年。
彩色负片就要脆弱的多了。因为各色染料的不稳定,它们对环境会比较敏感。比如说青色的染料相比更容易褪色,所以彩色底片放时间长了会看起来发红。另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会使品红染料褪色。
1. Smena 8M,我的第一个相机,很小很耐造的小工具。它有个有三组结构的40/4镜头,我经常用它来拍伊尔福黑白片和彩色反转片。
2. 佳能 eos 1000f,我在数码时代之前用得最多的一部相机。镜头是35-80/4.0-5.6,有时也会用LEICA 58/2
3. ILFORD FP4 125ASA 22DIN(ISO125),很赞并且还不算贵的黑白药水,我在家冲洗底片和照片都用它。
至少在国内,ILFORD很贵……
图像的分辨率不仅取决于底片的分辨率,也取决于镜头的分辨率。。如果你像我一样在同时用多台相机和各种品质的底片,就有必要来评测一下使用各种相机和镜头在底片上究竟能记录多少细节。
评判镜头分辨率的指标可以叫做分辨率(又称鉴别率、解像力),用R表示。它取决于镜头的尺寸和光源的波长,直径D的镜头的分辨率R一般可以由以下公式推出:
R(单位:角秒)=120/D(单位:毫米)
58/2的镜头的焦距是58mm,光圈是2,所以直径是58/2=29mm。它的分辨率是:R=120/29=4角秒。相机的视场角大约30°,投射在36毫米长的底片上。于是在胶片上最小的线宽是36毫米×4角秒/(30×60×60)角秒=1.3微米
这台相机的能够完全的开发出胶片的潜能,记录下所有的信息,密度大概是350线/毫米(175线对/毫米)。
如果你用一个低端的劣质相机再算一次,能得到的最小线宽应该是这个的10倍,这样的相机基本无法使胶片体现出价值,哪怕极为普通的胶片(普通胶片的固有分辨率为50-150线对/毫米左右)。
注:评测镜头分辨率有一套比较复杂的测试体系,以上公式只提供简单的参考。
1. 这是一个典型的分辨率测试图。每一个部分都由几组等宽的黑白线条(一组黑白线就是一个“线对”)构成,拍摄的底片先被冲印出来,再在显微镜下被检视。能看清的最细的条纹表征着该套光学系统(镜头+底片)的最高分辨率。
既然随便一张普通的底片的分辨率都远远超过你的商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分辨率,那么答案是:
尽你所能,越多越好。
我们来解释一下上面那个结论:
民用底片的分辨率是50-150线对/毫米(比如,你可以看Agfapan 100的参数表。)让我们来算一下最低的数据量。
50线对/毫米大致相当于 100像素/毫米的数据密度。如果你要用扫描仪扫描底片,你需要至少100像素×25.2/每英寸=2520每英寸像素的分辨率。
用数码相机的方式来算,36毫米x24毫米的底片所含的数据量就是36×24×100×100像素=8.64兆像素,这相当于一张10兆的图片。
如果用更高级一点的胶片,比如150线对/毫米的,那就是3×每英寸像素 ,也就是 3×3×8.64=77.8M的数据量!
这个计算轻易展示了胶片作为一种存储媒介潜在的强大信息量。所以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胶片如今在某些领域依然不可替代,比如航空摄影。
经过了漫长的,我希望对大家多少能有点用的理论描述,现在是时候投入到实践中来了。
你的数码单反系统包含几个部分:
1. 数码单反相机。
2. 一个能拍摄36×24mm负片微距镜头,这个也可以用普通的单反镜头和转接环代替。
3. 一个持片器,这个你可以自己做。
4. 一个不透明的塑料片窗
5. 一个光源。我用了两个不同的幻灯机钨丝灯来营造射在白墙上的自然光。
我们需要准确的控制持片器和镜头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准确的适应片窗。我用meccano金属积木制作了一个事实证明很好用的X形平台,不过你也可以用更简单的设计来代替它。
1. 58/2镜头。
2. M42接口的近摄接圈。我在它的里面加了一根PVC管,改变了目镜直径。
3. 奥利巴斯用的M42转接环。我有两个这种接环,可以用在不同的地方。
1. 这是3个完整的M42扩展环,真是无价之宝啊!
如果你很幸运的拥有一支微距镜头,那就用吧。我用的是一只58mm F2单反镜头。
为了把这个镜头转接到相机上,我用了M42 (42mm口径)转接环,和两个M42近摄接圈。
我已经有M42转接环了,以前用来把不同的镜头装到不同的相机上,还可以把相机装到望远镜上。
M42扩展环有3种尺寸,e-bay上我曾经看到有不到10刀一套卖的。
我的这一对M42是在跳蚤市场淘的,很好用,总之买了不后悔。
请不要用任何其他方式来转接镜头和相机(比如pvc,卡纸)。万一弄坏了相机和镜头里面的结构,修理费比买一套全新的转接环贵多了。
1. 用钻床切下这些圆木片来支撑平台。方法简单,但效果很好。
1. 一个1/4英寸螺钉。
2. 这个孔用来让改锥通过,好上紧螺钉的。
我用了30cm长的木板做了整个结构的台基,并且把相机装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
这样的安装结构又好做又好用,我在其他项目中也这么做的。
1. 我把这个平台做成一个独立的单元,所以也能用在其他的项目上。
1. 驱动螺丝的支点。
1. 平台的位置可以通过螺母在螺纹上的的运动来控制。
1. 这是平台的滑轨。
2. 我需要扩大这个洞,这样才能把这一部分做成平台滑轨。
1. 唯一没用到meccano的部分——一个黄铜角铁,作为滑动螺丝的引导线。
做一个X-平台可以精确地控制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这样就能保证胶片边缘和相机的传感器的边缘完全对齐,以保证所有的像素点都能被利用到。
浪费像素点可耻!
当然你可以通过一个可以滑动的木质或者塑料或者其他材料的平台来实现这一点。我用meccano金属积木只是为了找回童年的体验。
平台在两个垂直的导轨上滑动,用一个4*6cm螺丝钉固定。
1. 一个底片夹就是一个完美的片窗。
考虑了弹簧、塑料、金属什么的一堆设计方案,我选了一个最简单的东西——硬纸板。
持片器用硬卡纸制作,然后用一片薄木片来支持。
底片夹上的塑料就是一个理想的片窗,它必须与镜头平行。
最后用黑卡纸做一个管子,这个系统就建成了。
这些东西不用的时候都可以拆开放到箱子里。
这里有两种基本的照明方式。
1. 有谁不知道厕纸筒芯是用来固定柔光幕的么。
你可以在室外操作,把相机放到太阳能照到的地方,让阳光从片窗的后面直射过来,这种方法对彩色负片非常有效。
1. 桌子应该擦擦干净的,不过这不是该走神的时候对吧?
用钨丝灯和一片柔光幕当光源。我试用了两台不同的幻灯机。
1. 对图案对焦。绿色的矩形是相机的对焦点位置,你可以自己选择,这个很有用。
1. 实际的比看起来要好些。
关于相机的设置:
1. 曝光时间:
我倾向于过曝几挡,曝光时间范围应该控制在1/100s到1/250s之间。
数码单反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放大10倍并且对细节对焦。
我喜欢对焦在一个整齐平面上(如果画面中有),或者选择一个在亮部和暗部之间的边缘清晰的区域。
1. 布的纹理能帮助你很好的对焦。
2. 对焦很好的图片。
3. 这张是我自己冲的底片,已经有32年历史了,但它看起来并不古老。
1. 反色并转为灰度图。
1. 要不惜一切代价的保存全部的影调。
2. 这个影调的过渡很梦幻。
虽然我们习惯生活在三维的彩色世界中,可当黑白胶片把世界投影在灰度平面上时,却能展现出这个世界中的某种纯粹。
像绘画一样,摄影最重要的是平衡画面中的各个元素。
这就是你在数字暗房中需要去做的。
底片使用幻灯机的光源(200w的灯泡)来翻拍,快门设置1/250s。
幻灯机放在离不透明屏幕60cm的地方。
镜头光圈设置为F8以减小像差并得到较大的景深。
我选了椅子那部分的影像,把相机放在“即时取景”模式上,并且放大10倍,对细节对焦。这个功能是多数数码单反的一个非常有用的特点。
我用了PS6.0,用其他软件也可以,反正原理是一样的。
1. 首先你需要复制、旋转、反色。
2. 把色彩模式调整为灰度,你会得到一个很浅的影像,这些影像的调子需要进一步调整。
3. 现在最大的挑战是在灰度上尽量保存细节(比如麻豆的头发那里),当你想加强暗部的时候。我喜欢调整通道色阶,而不是用亮度/反正工具。
4. 如果需要让影像看起来柔一点,可以稍做一点模糊(3像素之内的高斯模糊)
5. 最后你也许需要为凸显主题做一些照片裁剪。
我用1979年的劣质SMENA拍的,胶卷是伊尔福FP4黑白负片,自己冲的。我喜欢照片中这个三个人的影调过度:摄影师/观察者,画家,还有麻豆。这几年我最喜欢的照片。
1. 我对着衣服上的这个图案来对焦。
2. 这个女人是居住在Matmata(南Tynisia)的柏柏尔游牧民族。镇子里的房子都是挖进地里建造的。这个盛装打扮的女人在一天内对着相机摆了1000多次姿势,显然,从她脸上的倦容就能看出来。
1. 这块黑线是因为数码相机是4:3的比例,而胶片是36mm×24mm(3:2的比例)导致的区域。
2. 根据这张光照下的负片可以看出成像质量很高。红色和蓝色色调同时存在。
1. 做反色处理之后就能看到正常的色彩了,然后需要调整各色彩通道的色阶。
1. 照片中的蓝色调太多了,需要调低一点。
这张底片已经有15年历史了,色彩保留的不错。
相机设置和翻拍黑白基本上是一样的
用幻灯机投影并1/200s曝光,白平衡设置为钨丝灯模式。
1. 裁剪和翻转
2. 然后反色
3. 这里难点是保持影调和色彩平衡。我喜欢分别调整色彩通道的色阶,然后在从整体上调整色调。我不喜欢亮度/对比度工具。
4. 然后是调整色相/色饱和度,这样你就能得到自然的色彩过渡了。通常,蓝色可能需要降低一些饱和度。
1. 威尼斯的“诺亚方舟”,我用PS的“变化”功能做出了最好的调整。
1. 暗部的绿色略重了一些。
2. 我用这个红点作为调整红通道色彩平衡的参照。
3. 我按照顺序把每个色彩通道的色阶都都调了3次。
还原彩色照片的色彩是比较困难的,我不得不单独调整每个色彩通道的色阶、色调和饱和度。这个步骤反复做了一两次。
这是张有30多年历史的来照片,我试着自己调了很久色阶啊之类的都不是很理想,最后只好用PS6.0的“变化”(variations)功能,得到的效果居然比我手工调的好多了。虽然比起前两张还是不那么自然。
这个多功能翻拍装置作起来很稳定,效果也不错,光源和对焦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你值得拥有。
用它来对付黑白胶片没有任何问题,即使是34年高龄的旧底片,处理起来也毫无压力。
彩色底片的话,没有超过20年的基本没太大问题,只是逐一去调色太麻烦了。
更老的底片看上去会有点像上色夸张的图片。不过用调整不同通道的色彩和对比度可以做出较好的还原(译注:其实“自动色阶”就能解决啊亲),如果实在不行,你还可以把它调成黑白的嘛……
一般你不可能留住所有细节的,总得曝光过度或者曝光不足,不然就是虚焦。
这个方法比扫描快多了,而且能方便的控制光源以及控制对比度。还提供了许多利用阳光的的可能性(比如对着一面户外的墙壁)。
到目前为止,从总体的结果来看(我翻拍了200多张底片了),我打算继续用这种方式来翻拍剩下的底片,还有朋友们那个我让我帮他们处理的那些。
你可能感兴趣
天文爱好者
很实用。。。不过某lomo店二十五冲扫
摄影穷三代
土木工程专业
额,如果是伊尔福,肿么会舍得拿去lomo店?引用BigShape的回应:很实用。。。不过某lomo店二十五冲扫
土木工程专业
那是单反,玩暗房应该不止……引用凌日的回应:摄影穷三代
科学松鼠会会员,物理系
非也。。。玩暗房的人才知道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引用灰色泰迪熊的回应:那是单反,玩暗房应该不止……
土木工程专业
是吗?我有刀刃,但是没钱,肿么办?引用小菊的回应:非也。。。玩暗房的人才知道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
总之让钱袋子泪奔引用灰色泰迪熊的回应:那是单反,玩暗房应该不止……
非摄影控,但对那个金属积木很感兴趣
玩上胶片的不差这点折腾了
无机化学硕士生,DIY爱好者
看到这句话“我用了PS6.0,用其他软件也可以,反正原理是一样的。”这个作者是多久前写的文章啊= =,ps现在都已经出到cs5了……其实我觉得对于器材党来说,前面的都不算啥,调整底片反相后的色调比较麻烦……
果壳视频编辑,实验党
写文章的是个大叔。。。另外在国外升级软件不像国内这样乱来啊,大家懂的。。。引用comein的回应:看到这句话“我用了PS6.0,用其他软件也可以,反正原理是一样的。”这个作者是多久前写的文章啊= =,ps现在都已经出到cs5了……其实我觉得对于器材党来说,前面的都不算啥,调整底片反相后的色调比较麻烦……其实这个项目的核心就是 如何获得较高的放大倍率并避免杂光的干扰。如果你有全画幅数码单反+1:1倍率微距头,那问题就简单多了。其实后面的调色步骤,一个“自动色阶”基本就能达到目的了。用普通变焦头长焦端翻出来的死德性。浪费了2/3的像素点。
其实应该用av档,然后将镜头调节到最佳光圈拍摄。选择成像质量过硬的老镜头拍摄更好,性价比高。但是只能使用中间的对焦点,不过够了。一般老镜头最佳光圈都在f8到f11
对,但是,还是比不过底扫的效果,不相信去试试看就知道了。
刚有数码单反的时候我就做了这个,效果很好,我那个成本更低。
反转片党发来贺电~~~
彩色负片的色罩很难去除,所以很难准确还原色彩。最悲催的是,不同品牌的负片,色罩并不一样。因此,反转片和黑白片多的同学可以用这个方法试一试,至于负片么。。。。。买个底扫吧。
别说那个复杂的玩意了……我就用了一个鞋盒做了翻拍器,光源是鞋盒里的昂pad开屏幕手电筒。片夹没有就用纸板和废胶片用双面胶糊一个。目测成本800块其中200块是鞋500块是昂pad,剩下100是用来垫pad的书费。最后拍了几张以后我意识到:1、咱烧得起上面那大哥的相机和镜头的话,不如烧个底扫2、即使有那大哥那级别的设备,估测效果依然不如底扫,腾龙90微表示已跪。3、即使不管那些了,负片色罩把我爆出了翔,我在PS里折腾了3个小时颜色和我放大出来的照片还是有差距——除非你肯不顾质量损失猛调。4、底扫还能干点别的,搞搞其他艺术创造或者扫描放大过的照片,翻拍表示面对卷曲的6寸照片直接跪。
说实话,我基本没有看懂。。。一点实验经验也无。。。鄙视我吧。。。只是!在“举个栗子”的时候,我在吃黄桃罐头,差点没直接噎气管里!这是卖萌吧!是吧!是吧!
收下了,超喜欢的,还算比较复杂
我自己就是暗房和底片扫描都用的人,说句实在实在的话,这个翻牌器我最早也自己做过,但是根本没办法达到完全反映胶片色彩和精度的效果,玩玩可以,拿来称之为“数字化胶片”就有点贻笑大方了……
我自己就是暗房和底片扫描都用的人,说句实在实在的话,这个翻牌器我最早也自己做过,但是根本没办法达到完全反映胶片色彩和精度的效果,玩玩可以,拿来称之为“数字化胶片”就有点贻笑大方了……
真是长见识了我
目前还没大看明白,我觉得单反在我手里就是暴殄天物啊~~~马一下 ,留着慢慢研究
非常专业,学习啦,对我们老照片修复师来说很有用!谢谢!上两张老照片翻新对比图,让大家欣赏一下!
这是老摄影师才能够想到的办法,简单实用的翻拍老底片的绝佳方法。值得嘉奖!学习了。 但现在的照相机包括手机都可以很轻松的完成底片翻拍,只要按照不同底片尺寸做一个框能够将底片夹在两块质量好的玻璃中卡进框内,对准光源,调整焦距,拍摄即可。另外,后期用PS制作才是关键。
底片的平整是得到高质量照片的关键。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扫描胶卷底片更要专业
留住你的珍贵瞬间 老照片翻新不求人 作者: 责任编辑:李刚 【原创】
●扫描胶卷底片更要专业&&& 有些用户在扫描老照片时可能由于设备的制约,使用的是采用CIS扫描单元的,但在扫描胶卷底片时,用户只能使用更为专业的可以采用投射式扫描的影像级,而大部分影像级扫描仪都是采用CCD扫描单元的。这是为什么呢?
&&& 除了我们前面对比中说道CCD扫描单元的优势外,CCD扫描单元还具备一个CIS扫描单元不具备的数值---OD值,这一数值直接关系到扫描黑白胶片中灰阶的还原精度,这也是CIS扫描单元无法胜任扫描胶卷底片的最重要成因。
采用CCD扫描单元OD值为3.4的爱普生Perfection
Photo扫描黑白底片效果
&&& 透射式扫描仪的原理很简单,由光源发出一定强度的光透过胶片之后用探测器读出透射之后的光的强度。透射光强度除以入射光强度得到胶片该点的透射率。但是往往透射率很小比如0.001或者0.0001不够方便,所以多采用透射率的负对数称为光学密度(OD)。比如透射率0.001的OD值为3,透射率0.0001的透射率为4。所以透射式扫描仪的最重要的参数即为透射率或光学密度,它描述扫描仪穿透性的能力,通俗的说就是高OD的扫描仪可以扫很黑很黑的胶片。
采用CCD扫描单元OD值为3.4的爱普生Perfection V600 Photo扫描黑白底片效果
&&& 因为胶片是黑白的,所以透射式扫描仪得出的灰度图像。灰度图像像素值的定义为将理想的黑到理想的白之间分为n等分,分的越细灰阶越多。所以8等分即为8级灰阶,16等分为16级灰阶,而我们说的8位灰度图像为2的8次方级256级灰阶,同理16位图像为2的16次方65536级灰阶以此类推。当扫描仪得到胶片透射率分布之后,将它转化为灰度的分布,最终成为图像。而OD值越大,透射率越高,分的灰阶越多,成像质量越高。
&&...&&&&&
频道热词:&&&&&&
精彩内容推荐
办公打印应用指南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扫描仪排行榜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19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办公打印百科> 胶片扫描注意事项
留住你的珍贵瞬间 老照片翻新不求人 作者: 责任编辑:李刚 【原创】
●胶片扫描注意事项&&& 胶片扫描与照片扫描虽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其根本原理还是不同的,由于胶片采用的是透扫原理,用户在扫描胶片时需要将胶片上的灰尘污点加以清洁,否则在扫描后会发现胶片上的一颗灰尘经过扫描后变得更大,有损图像画质。
爱普生Perfection
Photo在300dpi下扫描的彩色负片效果
爱普生Perfection V600 Photo在600dpi下扫描的彩色负片效果
爱普生Perfection V600 Photo在1200dpi下扫描的彩色负片效果
爱普生Perfection V600 Photo在2400dpi下扫描的彩色负片效果
&&& 而在扫描胶片时,用户需要注意到,胶片较小,用户最好是通过框选需要扫描的胶片后,将扫描精度提升至1200dpi以上,此时画质才可达到打印输出的要求,如果扫描分辨率过低,胶片上众多信息将会丢失,不利于后期打印观看和扩印。&&& 老照片翻新从硬件到软件都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伴随着扫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软件功能的增强翻新的技术也不断提高。虽然现阶段已成霸主,但当年底片时代的遗老遗少急需扫描设备将其电子化进行永久保存,也许我们能从这些老照片中找到曾经的回忆。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
频道热词:&&&&&&
精彩内容推荐
办公打印应用指南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扫描仪排行榜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19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办公打印百科总页数 (6):&&&&1&&&&&&&&&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积分: 15957
发帖数: 14968
注册日期: 2007-05
【胶片扫描】——进了一台扫描仪,EPSON GT-X970
爱普生GT-X970底片扫描仪,原装进口,相当于国内型号V750。从135到8x10都能扫描,初次使用感觉不错,打算把以往的胶片都扫描成电子文件保存,多一种备份。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机诚可贵,镜头价更高;若是不摄影,两者皆可抛。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积分: 15957
发帖数: 14968
注册日期: 2007-05
617相机拍摄,当时忙乎拍数码,忘了卷片,结果成了误操作的两次曝光。
渔泊涯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机诚可贵,镜头价更高;若是不摄影,两者皆可抛。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积分: 5699
发帖数: 4822
注册日期: 2008-01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积分: 15957
发帖数: 14968
注册日期: 2007-05
6x6相机拍摄,在长城上百无聊赖,20分钟拍了这一张胶片。目的只有一个,显示东蔡司镜头的素质。
渔泊涯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机诚可贵,镜头价更高;若是不摄影,两者皆可抛。
级别: 高中一年级
积分: 6222
发帖数: 6102
注册日期: 2011-11
Re:【胶片扫描】——进了一台扫描仪,EPSON GT-X970
引用:最初由 渔泊涯 发表爱普生GT-X970底片扫描仪,原装进口,相当于国内型号V750。从135到8x10都能扫描,初次使用感觉不错,打算把以往的胶片都扫描成电子文件保存,多一种备份。好方法!
欣赏似海市蜃楼般的佳片!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积分: 18641
发帖数: 18042
注册日期: 2008-02
750好机器,期待佳作
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药蛋影像联盟喜欢在太行山行走,喜欢在黄河边歌唱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积分: 15957
发帖数: 14968
注册日期: 2007-05
6x6相机 卡尔蔡司耶拿50广角镜头 柯达E100VS胶卷 如果再往后退2米,空间再大一些视觉会更开阔一些。
渔泊涯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机诚可贵,镜头价更高;若是不摄影,两者皆可抛。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积分: 15957
发帖数: 14968
注册日期: 2007-05
YASHICA 124G相机 最近摄距 柯达E100VS胶卷 因为衔环侧下方索带的影响,兽头未能居中
渔泊涯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机诚可贵,镜头价更高;若是不摄影,两者皆可抛。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积分: 15957
发帖数: 14968
注册日期: 2007-05
引用:最初由 道无为 发表750好机器,期待佳作 原装水货全新品,接近出厂时半价,经销商自制中文菜单,电话指导安装。我以前用过其它扫描仪,操作大同小异。以前拍摄的胶卷不少,应该有一台质量较好的扫描仪。 佳作极少,越看问题越多。近期不敢乱拍了,一卷30多元,加冲洗就50多了。
[ 此帖由 渔泊涯 最后编辑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机诚可贵,镜头价更高;若是不摄影,两者皆可抛。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积分: 18641
发帖数: 18042
注册日期: 2008-02
这么着也得四千多吧。据说比V700的优势在于120以上篇幅的底片,底片夹不知道是不是一样的。要不要买防牛顿玻璃
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药蛋影像联盟喜欢在太行山行走,喜欢在黄河边歌唱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积分: 15957
发帖数: 14968
注册日期: 2007-05
PENTACON 6 相机 施耐德60小广角镜头 富士100F这只镜头据说锐分辨率与色彩还原都超过对手,但我觉得影调干涩,不如东蔡司50油润诱人。
渔泊涯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机诚可贵,镜头价更高;若是不摄影,两者皆可抛。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积分: 15957
发帖数: 14968
注册日期: 2007-05
引用:最初由 道无为 发表这么着也得四千多吧。据说比V700的优势在于120以上篇幅的底片,底片夹不知道是不是一样的。要不要买防牛顿玻璃 接近5000元。附带4种扫描底片夹,扫了几张大中幅底片,没有出现异常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机诚可贵,镜头价更高;若是不摄影,两者皆可抛。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积分: 15957
发帖数: 14968
注册日期: 2007-05
Re:Re:【胶片扫描】——进了一台扫描仪,EPSON GT-X970
引用:最初由 毒蚂蚁 发表海市蜃楼
错版印刷,只当扫着玩!引用:最初由 梦幻彩虹 发表好方法!
欣赏似海市蜃楼般的佳片!
拍胶片理念与数码不同,有个花费问题。以往胶片拍了一堆,扫描后PS处理使用(做电子相册或打印照片),效果十分好,许多人都在走这条路。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机诚可贵,镜头价更高;若是不摄影,两者皆可抛。
级别: 大学一年级
积分: 15957
发帖数: 14968
注册日期: 2007-05
俄罗斯3.5/30鱼眼镜头拍摄的星轨
渔泊涯 上传了这个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机诚可贵,镜头价更高;若是不摄影,两者皆可抛。
级别: 高中三年级
积分: 13145
发帖数: 12476
注册日期: 2008-02
值得进一台扫描仪,可喜可贺!
总页数 (6):&&&&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位大神有片给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