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天中午为了玩手机,跟家长对孩子的寄语打了,求助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浙江一男童因父母只顾玩手机不陪他玩打110报警
来源:浙江在线作者:
小男孩:警察叔叔,我想请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完成一件事(注,具体是什么事,男孩语焉不详),可爸爸妈妈不帮我。桃园小学王清灵:每天上班很累,想回到家里玩玩手机放松一下,却也养成了女儿喜欢玩手机的习惯,唉。
浙江一男童因父母只顾玩手机不陪他玩打110报警
  这两天,有一篇新闻在网上传得很火,讲的是杭州一名三年级学生给父亲写了封信,说他父亲老捏着手机不放,觉得父亲对他太冷,不爱他了。不过,孩子与手机抢“家庭关注度”这事儿,和海宁这个小男孩相比,简直太弱了。因为,这名小男孩没写信,而是直接拨打了110。
  警察蜀黍:你好,这里是110,有什么事吗?
  小男孩:警察叔叔,我想请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完成一件事(注,具体是什么事,男孩语焉不详),可爸爸妈妈不帮我。
  警察蜀黍:你的爸爸妈妈在身边吗?怎么会不帮你呢?
  小男孩:爸爸妈妈都在玩手机,没空……
  当然,按照相关规定,对于小男孩的这通报警电话,警察蜀黍也是无能为力。为了让小男孩得到安慰,警察蜀黍告诉他,最好与爸爸妈妈好好谈谈,让他们放下手机,伸出援手。
  “手机奴”、“低头族”的日常
  吕先生在海宁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女儿7岁。他向记者描述了自己与手机、与女儿的日常:上午开车带女儿去小学,路上很少与女儿谈天,有时一边开车,一边玩手机;在公司里,空余时间用来刷微信和手机新闻;在家结束晚饭后,帮女儿整理好书桌,让她一个人做作业,自己与妻子开始玩手机,若女儿有不懂的作业问题,做好记录,向家教提问。
  “现在有许多事需要通过手机处理,而且大家的交际圈因为手机变得很广,打理交际圈的时间长了。”王先生说,女儿曾试图抢过他的手机,不准他使用,他还动了怒气,等冷静下来,他发现自己疏忽了女儿的感受,“我是独生儿子,出生后,父母在我身上倾注了大量精力。手机改变了这种情况,我觉得我做得不够好。”
  一头是亲生亲养的囡囡,一头是维系朋友圈、工作圈、娱乐圈的手机,孰重孰轻?昨日,在海宁日报“海宁少年新闻学院”QQ群,家长们也讨论了这个话题,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乐乐妈:有时候我玩手机,我女儿就说:不要玩手机,陪陪我嘛。然后还把我手机藏起来。我们一味要求孩子怎么怎么好,却从来不反省自己。在网上看到一个方法,说: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可以是和孩子一起游戏或打球;可以是一起听段音乐唱唱歌;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坐在沙滩上听海浪的声音,讲解大自然的知识。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爬山、一起坐在地上研究自然,观察小动物、小花儿、小草树木。
  科乐比妈:我家小孩好像也吐槽过我。有时候吃饭都忍不住看手机 ,要反省自己,感觉 不是太好。唉, 还是要克制啊
,那天我在那边看,儿子就瞪着我,我马上就放下了。
  桃园小学王清灵:每天上班很累,想回到家里玩玩手机放松一下,却也养成了女儿喜欢玩手机的习惯,唉。
  听心理咨询师怎么说
  年轻父母爱玩手机事出有因,如今的年轻一代对新鲜事、新产品好奇心强,即便为人父母,这种好奇心也很难立即消失,这就导致他们对手机施加了过多关注,以至于这种关注超过了自己的孩子。
  对于年轻父母的这种情况,将使年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受损,在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和教导的时期,父母和孩子却少了沟通、交流,父母不仅会错过孩子在成长时的种种细节,而且也会让孩子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一部手机重要。
  这种行为还会产生后果难以估计的安全问题。当年轻父母带孩子前往超市、游乐场等公共场所,一旦父母的注意力聚焦在手机上,容易对孩子的一举一动放松警惕,出现不可想象的安全事件。
  当孩子渐渐长大、独立,你会发现,很多和孩子最亲昵的时光,一旦错过,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妈妈求助―― 开学了,孩子还躲进厕所玩手机
  “昨天晚饭后,我意外发现儿子躲在厕所玩手机,这让我非常震惊,以前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近日,学生家长张女士遇到这个让她烦恼的问题,儿子竟然为了玩手机游戏而躲开她。
  已经开学了,担心儿子会沉迷手机游戏荒废学业,无奈的张女士向班主任求助。
  儿子借口上厕所,实际上在玩手机游戏
  张女士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成绩在班级排中上。“因为刚开学,他带回来的家庭作业不算太多。在我和他爸爸的催促下,晚饭前基本能完成。昨天晚饭后,他和我们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他请求拿爸爸的手机玩一会,因为功课已经完成了,我们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张女士说。
  但接下去的一幕,让张女士傻眼了,“玩了大概十分钟,儿子拿走手机走进卫生间,我们以为他去上厕所了。可是十多分钟过去,他也没出门。”
  又过去五分钟,张女士起身去敲厕所门,问儿子怎么了,是不是吃坏肚子了。这时候,儿子打开门走出了厕所。
  好奇的张女士拿来手机,发现手机滚烫,翻看记录,才知道儿子跑进厕所玩游戏去了。
  “寒假里,他也会拿我们的手机玩游戏。想想是假期,偶尔玩一下没有问题。我们告诫过他,上学后就不能再玩了。”张女士说,“只是没想到,他现在居然躲进厕所玩手机游戏,这让我很担心,如果不及时制止,会影响他的学业和视力。”
  小学高年级,一个班近半学生有手机
  记者在某小学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年级越高,拥有手机的学生越多,部分班级有个别学生带手机来学校。在五年级一个班,40名学生中有17人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有3名学生在向班主任申报后天天带手机来学校,按要求在中午或放学后与家人联系使用,其余时间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不管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会在空余时间向爸爸妈妈讨手机玩。
  只有仅个别学生不会玩手机或极少玩手机,原因是爸妈管理严格,但因学习需要用手机的除外。
  有自己手机的同学,玩手机以QQ、微信聊天和玩游戏为主,其中,女生喜欢聊天,男生喜欢玩游戏。
  记者在学校发现,因为刚开学,几个要好的学生还会聚在一起讨论手机游戏,他们玩的手机游戏项目有《我的世界》、《穿越火线》,或一些养小宠物的游戏。
  除了单机游戏不需要充值外,有些游戏需要付费买装备或衣服、玩具等,有学生表示会偷偷用零花钱充一点,费用有几元,也有几十元。很多学生表示不敢多花钱,怕父母发现后责骂自己。
  玩手机的时间大多集中在放学回家后,不少学生表示,会偷偷地玩手机或在爸妈不在场的情况下玩手机。也有学生会在假期联系好友聚在餐厅、肯德基等地方,一起玩或看视频。
  有家长允许孩子适当玩手机,也有家长果断禁止
  与张女士一样,很多家长同意把手机给孩子玩,是考虑到孩子作业已经完成,或者遇上假期可以轻松一会。
  “有时候孩子写作业前,会跟我谈条件,写完作业要玩会儿手机。”四年级学生家长朱女士说,“看他当天或前两天的表现,表现好,我会同意;更多时候,我会想法子拒绝他。”
  “也有时候,他的作业完成得好或考试成绩优秀,我也会主动奖励他玩一会儿。”朱女士说。在朱女士看来,儿子讨手机玩的情景,似乎与自己小时候向家长讨遥控板看电视的情景类似,她觉得以奖励方式满足一下也是可以的。
  学生家长黄先生对孩子的教育比较严格,他果断拒绝孩子玩手机游戏,偶尔因为学习或与同学交流时才允许他碰手机,但学习一结束,就必须归还手机。
  “有一次回到家,我发现儿子偷偷玩了一款养宠物的游戏,我立马要求删除。手机养宠物,定时要上去看它有没有吃饭,养到一定时间还要买衣服、看病等,担心他被游戏分心还会花钱。”黄先生回忆说。
  想避免孩子玩手机
  可培养其他方面的兴趣
  张女士的求助并非个例,之前也有几位班主任向记者提起过学生偷玩手机的事,甚至有学生晚上蒙在被窝里玩手机游戏。
  “学校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如果基于与家长联系方便,我们建议给学生佩戴电话手表,不建议用大屏智能机。”学正小学一位班主任曾这样回复一位家长咨询学生可否带手机的疑问。
  “我主要担心学生自制能力弱,在课余时间开机玩耍,迷上后一发不可收拾。”私下这位班主任告诉记者他的考虑。
  “现在网络游戏花样百出,诱惑性比较大,学生容易沉溺其中。”另一位班主任告诉记者,“对于孩子玩手机游戏这种不良习惯,家长应先把好关,以身作则,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游戏,更不要为了支开孩子好做事,而主动把手机给孩子玩。”
  “现在玩手机游戏的现象很普遍,不仅是孩子玩,大人也在玩。虽然不主张孩子玩游戏,但是想完全屏蔽也很难。”景苑小学一位班主任说,“如果孩子非要玩,或为了奖励他,我认为可以在家长的监督下,尝试让孩子适当玩一些益智类、娱乐性的小游戏,但也要设定时间。”
  “我更希望家长注重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用阅读、运动、旅游来引导孩子,把精力放在这些健康、有意义的事情上,孩子有事情做了,自然就不会沉溺于手机游戏了。”景苑小学班主任说。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在线
CERNET Corporation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浙江教育资讯
浙江高考快讯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家长总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竟然对孩子伤害这么大
在孩子最渴望爱、渴望被关注的年纪,很多家长却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而是把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玩手机。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尚领教育小编今天用一个小故事告诉你,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对他的伤害有多大。
我和孩子起了冲突
忙碌的工作中,突然接到孩子的老师打来电话说:“孩子最近很不像话,上课让他起来回答问题,他爱理不理,就当没听见,问他原因也不回答。”
孩子一直很有礼貌,性格开朗,这一点完全不像是想他能做出来的事情,听到这里,我有些疑惑,我只好先向老师道歉!
下班回到家里,我忍不住问孩子:“老师说,你今天上课有些不在状态,你是怎么了?心情不好?还是身体不舒服?妈妈知道你一直是个懂事,懂礼貌,听话的好孩子。告诉妈妈你今天怎么了?”孩子没吱声的看了我一眼,跑到电视机前看动画片了。我在旁边坐下来,陪他看了一会儿,等动画片放完我耐着性子问:“可以和妈妈聊聊吗?”孩子才嗯了一声,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的广告。
我耐着性子的问他“今天为什么不理睬老师呢?”我尽可能让声音听起来温和些,“是心情不好吗?”
“嗯。”孩子漫不经心地回答,眼睛依然盯着电视。
被人忽视的感觉让我非常难受。一股火从心中腾地烧起来,我轰地站起身,一把夺过他手里的遥控器,啪地关上了电视,居高临下地对着孩子吼道:“你是怎么回事!”
孩子吓了一跳,目瞪口呆地看着我,眼里闪过一丝惊恐和受伤。我心一疼,但依然保持着大人的威严,下命令:“马上回你的房间里去,想清楚你到底要干嘛!”他从沙发上弹起来,身影消失在门后,全是伤心。
我沮丧地坐在沙发上,一直没说话的老公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冷静点,你最了解孩子,应该相信他,事出肯定有因!”
是啊,我最了解孩子,他并不是冷漠的孩子,一定事出有因。我站起来,深呼吸,冷静下来后写了一张纸条:“宝贝,你不理妈妈,妈妈很伤心!之前冲你发火了,对不起,希望你原谅我。”我敲了敲门,然后把纸条从门缝塞了进去。
事情的真正原因
没过一会儿,孩子打开门,站在门口,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一边哭一边抽噎地告诉我事情的原因。是他今天一起床,就决定做一个实验—一谁的话也不理。
我一边安慰一边问:“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实验?”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说道:“妈妈,我不理你的时候,你是不是很不开心?”
孩子小声地埋怨说:“我也经常不开心!妈妈,你总加班,没时间陪我玩,好不容易周末了,你有空陪我去公园玩,但是,你都是自己在一边玩手机,你没有陪我玩滑梯,荡秋千!”
我拉着孩子的手,弯下腰,平视他的眼睛,真诚地道歉:“妈妈玩手机是不对。你能想出这个方法说明你很会思考.也很有自己的主见。你让妈妈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但是,下一次,你可以直接和妈妈沟通,别采取这样极端的办法,好吗?”
孩子重重地点头:“明天我就去向老师道歉!”
那个懂礼貌的孩子又回来了,我决定,陪孩子玩的时候关掉手机,享受高质量的亲子时光。
家长是一种称呼、一种天生的权力、但.家长更是一种职业!
不要以为你坐在孩子身边,玩着自己的手机也是在陪孩子。
不要以为你开着电脑玩着,嘴上督促下孩子,就是管孩子。
陪孩子耽误了你的时间,你却耽误了孩子一生。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努力, 80%取决于父亲教导。
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由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
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爸爸则是塑造孩子对人生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
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谁更重要? 答案是都很重要。一个人和母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事业是否有成就。
每天给孩子15分钟,你都做不到?
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需要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品质关系的建立,需要每天专注的陪伴孩子15分钟。所谓高品质的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父亲或母亲是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一起互动,心无旁骛没有跑神,没有想着工作,没有想着压力;固然这些都存在。
无论你是否相信,家长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
家长这种“职业”的特点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 也许你事业有成,但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失败。无论儿女,孩子不是母亲一个人的,孩子的成长教育,你只有一次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手机可以50年如一日陪你,和孩子和亲昵时光却会一去不复返
送给父母的话:请把手机放一边,如果我们现在30岁,如果我们一直到80岁,我们还有50年的时间可以和手机在一起;只要我们拿起它,它随时在我们身边;听我们召唤.....
如果我们的宝宝长大了,如果他们长到10岁、12岁、16岁,你就会发现:他们就会渐渐地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空间;他们不再咿咿呀呀地“纠缠你”;不再会“无理取闹”地让你陪他;不再会像小宝宝一样扎到你怀里撒娇;不再会拉你在床头,不再会像儿时一样央求你讲个故事陪她入眠;你会发现:在孩子身上,很多和你最亲昵的时光,一旦错过了,就再也不回来......
所以,尚领教育小编呼吁那些——陪伴手机多于陪伴宝宝的父母们:请把手机放在一边,用更多的时间,拥你们的宝贝入怀;慢慢地体味,真正拥有宝宝的这些年吧。
————————————————
【尚领国际教育集团】 “我最闪耀”英语综合素质冬夏令营,专为中小学生英语与素质培养为一体的综合训练,前身为李阳疯狂英语全封闭集训营,于1999年成立,已成功举办923届,学员近100万。 冬夏令营课程1/2内容为:口语表达、考试答题、交流应用;1/2内容为:公众演说、高效沟通、自信培养、感恩教育等综合素质教育课程。
成长的路上是什么“绑架”了孩子的快乐?
释放天性才最闪耀! 2017年寒假,8天7夜,让英语及素质能力闪耀提高!
关注更多假期课程请登录放假了网www.fjhappy.com或关注“尚领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ishiningorg
————————————————
精选文章推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孩子总玩手机?家长做好这三点了吗?-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孩子总玩手机?家长做好这三点了吗?
来源:QQ快报 &责任编辑:小易 &时间: 23:29:07
文末有免费体验课申请越来越智能的手机不仅“绑架”了一票成年人,也“控制”了孩子。家长不仅要担心孩子的综合素质跟不上别人家的孩子,还要烦恼怎么让孩子远离手机。针对孩子玩手机的坏习惯,你会怎么做?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过多接触手机及游戏,对儿童身心有一定影响。要想让孩子减少使用手机,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迷恋手机的原因是什么,才能正确有效地去引导孩子。我们先来根据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对照:孩子迷恋手机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再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1原因一: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陪伴。这种陪伴并不是时间上的问题,而是家长如何满足孩子心灵需求。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爸爸妈妈应该毫不吝啬地关爱自己的孩子,利用业余时间多和孩子交心,了解孩子的所见所闻,了解他的所需所求。多倾听孩子心声、多疏导孩子情绪。亲子沟通不求时长但求方式方法和效果。2原因二:家长为了省心,让孩子玩手机。有的家长在忙手上的活儿,没空搭理孩子,就把手机塞给孩子,让他自己玩,家长自己就可以安心做自己要做的事。家长如果要做事,没有时间陪孩子,在孩子央求陪伴的时候,就应该和他说明情况,并告诉他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亦或者来做小帮手。从而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体贴他人。这也是一种相互陪伴的需求。3原因三:孩子提出要手机时,家长没有正确回应。给还是不给,决定权完全在于家长,如果考虑周全就应该坚决行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让孩子使用手机,什么样的情况下坚决不能给,这一点必须慎重。假如为了激励孩子按时做完作业或者完成大人交给的任务而给孩子玩手机,也应该事先商议决定,避免孩子为了达到玩手机的任务而行动。最好别用玩手机游戏来奖励孩子写好作业。4原因四:孩子缺乏自控能力。对于玩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个成年人都很难自控,何况一个孩子,当他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家长喊停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很多时候你越催促他就越着急,一着急就玩不好,或者越着急就越想多玩一秒钟。在这里,建议家长教会孩子看时间,比如在手机上看,在闹钟上看,学习用时间约束法来调整自己的行动。5原因五:缺乏有秩序的作息安排。孩子在放学后到上床睡觉这段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加上家庭成员各做各的事,很容易产生某个时间段无事可做。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作息表不只是针对孩子本人的,而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去做的,在相互提醒、督促、评价之后,增强每个人的时间观念,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这样一来孩子也不会总想着玩手机。6原因六: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如果你经常在家里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电影,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手机中获得满足。另外,做到下面几点也能让孩子缩短玩手机的时间。1.摆事实,讲道理将孩子当成一个“小大人”和他讲道理,不仅可以使孩子觉得自己受到尊重,同时也让他感到有种家庭责任感。挑选一个轻松的外出机会,在孩子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与之交流,告诉他手机的危害,从而逐渐缩短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带孩子发现一两项他喜欢的运动,转移他的注意力。2.培养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带孩子发现一两项他喜欢的运动,尽量抽出时间陪他玩,让孩子发现运动的乐趣。运动结束后,多与孩子交流运动的心得,让他觉得家长有在关心他的兴趣爱好以及受到了关注。如果,孩子能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领域获得某些成就感和满足感,那么孩子可能会形成自觉,自然而然减短玩手机的时间。3.潜移默化引导孩子多带孩子参与一些有质量适合他年龄阶段的展览,有质量的展览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孩子获取一些知识点和正向的价值观、人生观。比如画展,通常孩子会喜欢较直观的事物,家长在带孩子参观画展时,可以自己提前做案头工作,在观展时给孩子讲解并且观展前就应该郑重其事的告诉孩子观展过程中不得喧哗。来源:成长守护平台兰博文运动顾问长按即可添加南京兰博文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创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少儿体质健康监测、少儿专项运动技能培训、少儿运动健康数据管理、品牌儿童运动馆连锁经营。通过联合国内外权威专家,研发符合我国少儿身心健康发展特点的“MAH”课程体系,旨在让孩子在快乐体适能、篮球、羽毛球、轮滑等运动中达成“运动技能习得-生活方式养成-社会化人格健全”的全生命周期价值目标。作为华东领先的少儿体育教育运营机构,在相继获得奥运冠军,华谊兄弟战略投资以后,未来兰博文体育将围绕社区、学校、商圈建立2公里儿童运动辐射区,秉承“让运动更快乐”的使命,以提升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为己任,打造中国少儿体育教育旗舰品牌,努力实现“少年强则中国强”的伟大中国梦。
本文相关:
- Copyright & 2018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家长玩手机对孩子造成的三大危害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智能的状态,手机成为现代人的出门前的必备通讯工具,人们几乎是吃饭睡觉都离不开手机的诱惑,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习惯,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父母沉溺手机或许会影响亲子关系。那么家长玩手机对孩子会造成哪些负面影响呢?
1.让孩子变成手机党 家长在陪孩子时如果玩手机,孩子就会对手机发生兴趣,进而有样学样,发展成手机党。而孩子玩手机不但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因为长期保持固定姿势不动,影响脊柱发育。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发张成手机党。 2.影响亲子关系 当孩子有沟通欲望的时候,父母只顾玩手机,孩子就有被忽略的感觉,甚至认为在父母眼中,自己没有手机重要。为了弥补这种伤害,孩子可能以哭闹、乱砸东西等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也可能用玩手机、打游戏等方式来自娱自乐。这样会严重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 3.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心理专家表示,父母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其实是一种&冷暴力&,是对孩子感情上的冷漠。在家庭教育中,长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性格,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心理不能健康地发展;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很冷漠,对他人也是漠不关心,甚至有可能成为冷暴力这个&接力棒&的传递者,尤其是他们在处理自己家庭问题时也可能出现障碍。 以上内容介绍的就是家长玩手机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专家建议家长们在孩子面前要放下手中的手机,把孩子拉在身边多交流交流,比如说吃饭时、孩子写作业前等,多跟孩子聊聊学校发生的趣闻趣事,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或者陪孩子一起玩他们感兴趣的游戏等。这样既健康,也达到了亲子互动的效果。
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帮助选择][皮肤综合][帕金森][消化内科][生殖孕育][白癜风]
[帮助选择][皮肤综合][帕金森][消化内科][生殖孕育][白癜风]
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有问题向医生咨询,百万医生在线解决您的健康问题。
大家都在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长给孩子的一封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