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公司网站百度闲鱼网站怎么搜索不到到了怎么办!

热门城市:
A - B - C - D - E
F - G - H - I - J
K - L - M - N - P
Q - R - S - T - W
可可西里 鼓浪屿申遗:它们为何吸引世界目光?
中国申报的自然遗产项目“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和文化遗产项目“鼓浪屿”有望双双通过审核。届时,中国有可能与意大利并列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拥有50项世界遗产,位居世界第二。
当地时间7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大会在波兰古城克拉科夫拉开帷幕。中国申报的自然遗产项目“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和文化遗产项目“鼓浪屿”有望双双通过审核。届时,中国有可能与意大利并列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拥有50项世界遗产,位居世界第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与“鼓浪屿”为何能被成功推荐?它们有何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文艺星青年带你一睹为快,俯瞰可可西里的寂静与壮美,领略“海上花园”鼓浪屿多元的文化魅力!鼓浪屿:“海上花园”,步步皆是景鼓浪屿隶属厦门市,是厦门岛西南隅一座面积1.8839平方公里的小岛。鼓浪屿自宋代开始有人定居,见证了清王朝晚期的中国在全球化早期浪潮冲击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历程,是全球化早期阶段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与互鉴的典范。鼓浪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20组共30座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NASA公布年度地球最美瞬间TOP16在巴金心中,鼓浪屿是他永不忘怀的“南国的梦”。他多次到鼓浪屿小住,“在这个花与树、海水与阳光的土地上”,沉醉于人性的温馨梦幻。鼓浪屿就是他冲破网的梦,是使他“容易变得年轻的空气”。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青色的山梁,美丽的少女可可西里,它的名字有两个意思,蒙语是指“青色的山梁”,藏语则是指“美丽的少女”。青海可可西里世界遗产提名地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莱县境内,被公认为是“人类最后一片净土”,是高寒生态系统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这里具有举世无双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有210种植物,其中有72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如短梗藓状雪灵芝、青海翠雀花、可可西里点地梅等;有脊椎动物75种,包括哺乳动物20种、鸟类48种、鱼类6种、爬行动物1种,有12种是青藏高原特有种,如藏羚、盘羊、野牦牛、藏野驴,以及棕熊、狼等大型食肉动物。上搜狐,买好房!贵阳楼市更多品质特惠楼盘:PS:史上最全面,最省钱,最方便,最可靠,可同时覆盖300个城市,用户数超过1000万的生活房产APP——搜狐购房助手来了!有了它,买房8折?有了它,免费拨打电话?有了它,随时查阅楼盘?有了它,下几场红包雨?有了它,该买哪个盘?有了它,一键计算房贷?有了它,看房登记?有了它,参与活动?……这些是事吗?不是,那就吧!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责任编辑:韦明丽&&JN1627
【延伸阅读】
14000元/㎡
118万元/套
平均价格 : 7500元/㎡
位置 : 甲秀北路8号(圣泉流云花园对面)
热线 : 400-683-0099 转 99987
平均价格 : 待定
位置 : 南湖路66号
热线 : 400-683-0099 转 13796
平均价格 : 4800元/㎡
位置 : 新添大道中段北二环、东二环互通立交旁
热线 : 400-683-0099 转 37311
平均价格 : 14000元/㎡
位置 : 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思雅路与博士路交汇处(贵州民族大学旁)
热线 : 暂无
14000元/㎡
平均价格 : 待定
位置 : 中华中路与中山东路交汇处
热线 : 400-683-0099 转 62307
最低价格 : 20000元/㎡
位置 : 长江路与珠江路交汇处
热线 : 400-683-0099 转 37305
20000元/㎡
最低总价 : 118万元/套
位置 : 贵新高速与中铁大道交叉口西北侧
热线 : 400-683-0099 转 38068
118万元/套
平均价格 : 15000元/㎡
位置 : 金阳南路与金源街延伸段
热线 : 400-683-0099 转 37666
15000元/㎡
平均价格 : 6500元/㎡
位置 : 三桥中坝路16号(原种子市场)
热线 : 400-683-0099 转 37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京ICP证030367号保护区设立20年,藏羚羊恢复到5万只
可可西里为何要申遗(热点解读)
本报记者 张志锋 王梅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可可西里为何要申遗(热点解读)
  藏羚羊在可可西里雪山下的草场活动。
  新华社记者 吴刚摄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意图。
  资料整理:吕中正 制图:宋嵩
  核心阅读
  面积4.5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保护区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
  去年底,青海省正式启动藏羚羊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工作。通过申遗,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可可西里的保护,唤起更多人关心和参与。
  “可可西里藏羚羊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工作从去年底就正式启动了,青海省力争在2017年完成世界遗产委员会年会表决所需的所有准备。”日前,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贾应忠在青海省的两会上透露,2015年,青海将推动申遗工作,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10年前,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在参加青海省两会时,建议将可可西里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那时,才嘎坚定地认为,可可西里既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又有尚未为世人所熟知的独特自然景观,更是独有的珍稀和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符合“申遗”条件。
  保护区设立20年,藏羚羊每年增加9%以上
  可可西里藏语意为“昆仑雪山之地”,也是“千湖之地”。
  可可西里野生动物很多,最有名的当属藏羚羊,它们是“可可西里的骄傲”。每年5、6月份,藏羚羊会跋涉几百公里,来到可可西里卓乃湖等地产仔,8月份以后,它们又浩浩荡荡地离开,返回各自栖息地,最多时曾有20万只高原精灵生活在可可西里。
  不曾想,一种美丽的披肩给高原精灵藏羚羊带来血光之灾。
  20世纪后期,藏羚羊绒制品“沙图什”披肩在西方走俏,一件沙图什披肩至少需要三四只藏羚羊的羊绒,价格十分昂贵。对动物皮毛的需求就意味着杀戮,大量可可西里藏羚羊一度遭受猎杀,数量骤降,最少时不足2万只。
  可可西里是无人区,一度也是盗猎横行的“无法区”。为保护藏羚羊,时任治多县委副书记的索南达杰,曾12次率队由昆仑山口进入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腹地。日,在押送18名偷猎者和缴获车队途中,40岁的索南达杰被盗猎者残忍地射杀在可可西里零下40摄氏度的雪地里。
  为保护藏羚羊,青海省政府1995年建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1997年底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这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也是我国第一个为保护藏羚羊而设置的自然保护区。
  目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有5万只左右藏羚羊,每年增加9%到15%,种群有了明显的恢复。
  栖息地环境恶化,是野生动物更普遍的生存威胁
  对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来说,盗猎者是生存的威胁,而更普遍的威胁则是栖息地环境的恶化。
  “乱采滥挖致使草场千疮百孔,直接破坏可可西里的植被,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更加险恶。”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说。
  据介绍,可可西里保护区内,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个,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07个,而1平方公里以下的湖泊达到7000多个,保护区内冰川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冰储量为800多亿立方米。同时,可可西里是高寒生态系统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区内动物种类丰富,其中青藏高原特有种有80多种,还有丰富的金、银等矿产资源。
  “在高寒缺氧的数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只有50多名林业民警,在日常搜山行动、打击重点偷猎者时常感到警力不足、装备不足。”可可西里管理局森林公安分局副局长罗延海说。
  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也缺乏资金投入,保护可可西里很大程度上依靠民间的力量。后来,政府的投入有所增加,民间依然保持了较大投入。青海当地环保人士仁青加措认为,可可西里的金矿、可燃冰等资源,对不法分子有很大的诱惑,对可可西里未来的保护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可可西里一旦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不仅会让世界认识到这个地方的重要性,投入力度肯定会加大。而且,国际公约通过评估、监督、技术支持等,客观上会提高青海当地的保护水平和能力。”仁青加措憧憬道。
  有专家认为,如果申遗成功,自然会出台长期的和可持续的保护政策,使一些好的保护政策延续下去。在世遗所在区域会划分出核心区和缓冲区,管理将非常严格。这些都能为未来可可西里的保护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
  申遗是进一步深化保护的过程
  目前,中国境内有47处世界文化(自然)遗址和自然景观。素有“中华水塔”之誉的青海,是全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却没有一处入列。
  “申遗的过程,是对可可西里进一步深化保护的过程,可以唤起更多人的关心和参与。这也是青海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体现和有力措施。”贾应忠说,在申遗的准备工作中,申报者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按照国际惯例来组织编写材料,思考当前的形势、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以及要设计出良好的管理计划和措施。
  日,青海省政府召开了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正式启动青海省可可西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根据申报地周边交通、输油气管道、输电及通讯线路、建筑设施以及可可西里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各保护站内建筑现状,青海省确定了整治内容,提出了工作方案。
  青海省还成立了由省内外20多名专家组成的申遗工作专家队伍。根据专家建议,初步确定申报区范围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全境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各拉丹冬、索加―曲麻河自然保护分区、格尔木市管辖区域内的藏羚羊主要栖息地等。
(责编:崔东)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可可西里申遗,
藏羚羊。 江文才仁 摄
本报记者 邢曼玉
高原深秋奔赴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神驰向往之间,更充满对这片土地的敬仰与敬畏。
沿途,保护区内藏羚羊在自由休憩或奔跑跳跃,辽阔的保护区远山雪色苍茫,蓝天白云辉映之下的土地一派祥和宁静。曾记得这里有枪声响起、有生命倒下、有鲜血流淌,缘由都起于誓死守护这一方高原净土、守护这里的一草一木和栖息在这个大家园的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而今,再一次走进可可西里,注目可可西里,眼目的一切,让我们的身心在完全沉浸于自然和谐的同时,更充满无限的欣慰,充满对未来更多美好的祈愿。
可可西里,蒙古语“青色的山梁”之意,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北角。据悉,青海可可西里世界遗产提名地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莱县境内。提名地面积约为370万公顷,缓冲面积为230万公顷,总面积约600万公顷。地域面积涵盖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索加-曲麻河保护分区一部分。
世界关注可可西里这片神奇土地的目光从没有中断过。自然原真性,地理独特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完整性,诗意奇美性,神秘未知性,又让可可西里代表中国踏上了2017年申遗路。
可可西里保护区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
2014年10月,青海正式启动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日起,地方性法规《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施行。青海可可西里作为2016年中国政府申报的唯一自然遗产项目,将参加2017年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可可西里申遗是青海更好地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申遗不是目的,保护才是根本,青海可可西里申遗,必将让全世界更进一步认识认知生态青海、美丽青海。
这里是一片净土,生物生态等价值举世鲜明
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程序严格,竞争较为激烈。根据规定,缔约国1年只能申报1处参选。
“世界自然遗产的评价标准主要有四项:地质、美学、生态学过程、生物多样性,申报的项目具备以上条件之一即可。”省申遗工作领导小组指出,青海可可西里申遗可以适用于以上四项全部标准,但申遗的关键在于独特性及唯一性。
可可西里被公认为是人类最后一片净土,是高寒生态系统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对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物种产生、地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可可西里申报的两条标准即为顶级自然现象或者具有绝佳自然美景和美学价值的地区和最重要的在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为保护可可西里藏羚羊,青海省政府早在1995年就建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1997年底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多年的保护,据统计,目前,可可西里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个,如西金乌兰湖、可可西里湖、卓乃湖等,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07个,而1平方公里以下的湖泊多达7000多个,这些密集的湖群展现了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高原内陆湖泊景观。
可可西里具有举世无双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有210种植物,其中有72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如短梗藓状雪灵芝、青海翠雀花、可可西里点地梅等,特有种数量占34.2%。上述植被类型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础,可可西里共分布有脊椎动物75种,包括哺乳动物20种、鸟类48种、鱼类6种、爬行动物1种。以此为食的食草哺乳动物全部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占到了该地区哺乳动物的60%,约20种哺乳动物中有12种是青藏高原特有种,如藏羚、盘羊、野牦牛、藏野驴,以及棕熊、狼等大型食肉动物。
而且,可可西里庇护了世界上近一半的野牦牛种群以及藏野驴、藏原羚等野生动物,遗产提名地保护了全球濒危物种、青藏高原特有物种———藏羚在我省的完整栖息地、产羔地和迁徙路线,这里因为自然现象和生态系统轮番更替被专家认为是“全球生态系统变化的活态实验室”。
完成迎检前预演,冲击“金字塔尖的荣誉”
位于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内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路过乡里的每户人家,你会看到路旁摆放的简易垃圾桶、家家门口捆扎的垃圾,你会看到清澈见底的河水、绿茵怀抱的小山,你还会看到野生动物成群多样、雪山绵延不绝。
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曲麻莱县管理处资源管理局局长尕塔告诉记者,经过大力宣传,现在牧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都积极参与到了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队伍中。
从2014年年底开始,我省就走上可可西里申遗路,通过申遗,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可可西里的保护,唤起更多人关心和参与。
可可西里申遗是我省积极履行国际公约,保护全人类共同遗产的实际行动,是省委省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建设“三区”,更好地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自可可西里申遗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完成了申遗文本及附件的编制、评审、报送工作,制定了《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规划建设工作方案》,全面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展示中心布展和环境因子监测站点规划建设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赴可可西里实地考察路线工作方案等。
今年以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还重点开展了大规模、高密度、高频率的专项巡山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进入保护区的一切违法行为。每年完成大规模巡山不少于12次、巡线巡护400余次。每年及早安排部署藏羚产仔以及回迁保驾护航工作,在大批藏羚陆续经过辖区时开展巡逻。
按照国际考察的标准程序和工作要求,10月14日,我省完成了专家迎检前的申遗预演工作,督查了拟考察的自然景观及地质遗迹、野生动物景观、藏羚迁徙通道及监测设施、保护站建设情况;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建设情况;会议安排和访谈工作情况;各地保障工作准备情况。
从现在起到2017年6月,将近8个月时间,青海可可西里将面临最终挑战和冲刺。2017年夏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召开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青海可可西里获得自然遗产资格。
据了解,世界自然遗产的列入标准极高。截至目前,全球共有1031项世界遗产,被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仅有197项,我国也只有10项。世界自然遗产代表着全球最为典型的自然资源。该项荣誉因其权威性被称为“金字塔尖的荣誉”。
赋予立法保护,保护的脚步将永不停止
今年10月1日开始,地方性法规《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施行,标志着这片中国最大的自然遗产地获得立法保护。这意味着,生活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动物们可以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了。可以说,《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既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一个硬件,更是可可西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依据。
申遗进程怎样?记者了解到,目前可可西里已列好了申遗的倒计时“时间表”,其中包括迎检前的查漏补缺、环境提升等一系列工作。到2017年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将讨论决定,可可西里是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申遗究竟为何?申遗不是目的,保护才是根本。对可可西里而言,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强化管理、加强保护的过程,可以唤起更多人的关爱和参与。这也是青海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体现和有力措施。
可可西里申遗成功将给青海带来什么?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旦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将极大地提升大美青海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拓展青海走向世界之路,从世界视野和高度保护可可西里自然遗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高我省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中国境内有50处世界遗产。素有“中华水塔”之誉的青海,是全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却没有一处入列。如果可可西里申遗成功,可以填补青海没有世界遗产的空白。
我们充满期待,更满怀责任,无论申遗能否摘下“桂冠”,青海人民保护可可西里的脚步都将永不停止。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可可西里申遗成功
可可西里申遗成功&
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
  波兰当地时间日下午,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中国在世界遗产申请上几乎从未失手,每年都会至少有一个中国申请的世界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青海可可西里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青海省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康学林此前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则认为,青海可可西里符合自然遗产的标准(vii)和(x),并具有较高的完整性、真实性,保护管理整体状况良好。
  一些业界学者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
.)采访时表示,可可西里早就应当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了,这次如愿以偿列入世遗,对于可可西里的保护其实是一个开端,也对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给保护带来了更大责任。
可可西里白象山
布喀达坂和红水河河谷
  对于世人来说,可可西里不仅意味着那部同名电影、藏羚羊的栖息地,同样更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后一块净土之一。
  据一直在波兰现场进行世界遗产大会专题报道的“清源文化遗产”刚刚发布的消息,波兰当地时间日下午13时,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青海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角,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提名地囊括了位于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面积的高山和草原系统。可可西里为寒冷的高原气候,在不间断的地质变迁中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区域内拥有青藏高原上最密集的湖泊,以及极其多样的湖泊盆地和高海拔内湖湖泊地形。
  可可西里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大量高原特有动植物的重要庇护所。可可西里是濒危野生动物藏羚羊种群的主要产犊地,维系着其至关重要的迁徙规律。本次提名的区域内包含一条从三江源到可可西里的完整的迁徙路线,是迄今已知的藏羚羊所有迁徙路线中保护最好的路线。
  青海省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康学林此前对媒体介绍,青海可可西里世界遗产提名地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莱县境内。提名地面积约为370万公顷,缓冲面积为230万公顷,总面积约600万公顷。地域面积涵盖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索加-曲麻河保护分区一部分。只有具备以下特点之一的自然风貌,才可列为自然遗产: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从科学、保存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据介绍,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四项标准的一项或几项: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物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康学林说,青海可可西里申遗可以适用于以上四项全部标准,但经过专家组认真讨论,决定最终向世界遗产中心提交两条标准,以证明可可西里具备独立申报自然遗产的条件:即顶级自然现象或者具有绝佳自然美景和美学价值的地区和最重要的在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根据以往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经验,有的申报地符合一项就被通过,有的申报地四项全部符合,因此,符合项有多少并不是申报自然遗产的关键,关键是其独特性及唯一性。青海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广袤空阔,洪荒生机,具有全球独一无二的自然美。这里广达数万平方公里的荒野和繁衍其间的生灵,与高山、冰川、原野和湖泊一道,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鲜少人类干扰的荒野栖息地和青藏高原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景,不见于地球上任何其他地区。提名地内超过1/3的高级植物为青藏高原特有,与之共存还有大量特有的食草哺乳动物。可可西里有74种脊椎动物,包括19种哺乳动物,48种鸟类,6种鱼类和1种爬行类,是藏羚羊、藏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狼和棕熊的故乡。提名地范围内生存的藏羚羊数量占到了全球总数的约40%,保存了藏羚羊完整生命周期的栖息地和各个自然过程。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为,青海可可西里符合自然遗产的标准(vii)和(x),并具有较高的完整性、真实性,保护管理整体状况良好。
喜马拉雅旱獭
黑苞风毛菊
  在保护管理方面,青海可可西里面积广阔,几乎没有现代人类活动的冲击。提名地的设计适应了大型哺乳动物的分布范围,划定了一定面积的缓冲生态系统,能支持藏羚羊迁徙路线和生命周期全程的大部分。同时,咨询机构的报告也指出,对可可西里保护形成巨大挑战的是穿越提名地东区并连接青海和西藏的一条公路和一条铁路,以及气候变化对提名地特有物种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潜在威胁。成功跻身世界遗产也给可可西里的保护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唯有不忘初心,继续加强科学化管理,才是中国作为世界遗产大国应有的做法和态度。
俯瞰布喀达坂冰川
  据悉,日,青海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正式启动,成立了生物多样性、地质、水利水文、气象、美学等专业的青海省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专家组。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青海可可西里申请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工作。
  日至日为开展资源调查及申报世界遗产正式文本撰写阶段;日至日为综合整治阶段,日至日为迎检阶段。
  2016年1月,青海可可西里终于拿到了代表中国申报世遗的资格。
  2017年2月,青海申遗代表团由青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姚宽一率领,访问瑞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总部和法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协调可可西里申报世界遗产相关工作,报送青海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补充材料,沟通、解释答复有关问题,拜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遗产项目负责人和专家,了解世界自然遗产表决列入程序和申遗的最新动态。
可可西里风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站在百度上搜索不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