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3t性能模式2性能怎么样?

从手感到质感,一加2手机做到了吗?
阅读量:8834
一加发布会主题“从手感到质感”,一加2手机做到了吗?
昨天真是黄道吉日,据统计,7月28日,仅仅互联网大型峰会和发布会就超过100场,创造了有统计以来的最高记录。 包括百度、腾讯、小米、诺基亚、乐视、华为、一加等企业,而如何在这一百多场的会议中吸引到最多眼球,成了各大会主办方绞尽脑汁想做的事。一加2手机发布会在昨天成了科技媒体朋友圈的主角,光小编就发了三条,微博#一加手机2#话题阅读数5078.3万(PS:发稿前的统计数)。弹幕斗鱼直播、国名岳父韩寒站台,成了本次发布会致胜的关键。那么本次一加发布会主题“从手感到质感”,一加2手机做到了吗?一、不发热的骁龙810发布会上,一加CEO刘作虎在介绍“骁龙810”时,虽然没有深入讲降热专利,但请上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璞站台,足以表明一加在骁龙810这款芯片上的决心。一加2其他配置最大的升级如下:1,4GB 运行内存+64GB 存储内存,目前的旗舰配置还停留在3GB+16/64GB的水平,为此一加也提供了3GB+16GB的版本。2,1.3μm像素的1300万主摄像头,现在的绝大数旗舰手机的相机配置是Sony2100万像素摄像头,而一加做到了足够大的1.3μm的像素点,来弥补像素的差距,这样的好处是有足够大的进光亮,夜景表现不错。此外还支持OIS光学防抖。3,0.36s的指纹识别,一加2采用触碰式指纹识别,在机身的正下方,虽然有点像实体按键,但不具备按压功能。4,Type-c双向正反插接口,Type-c是目前最先进的usb接口,可实现盲插。5,64位八核骁龙810处理器,这款处理器是性能和发热并存,目前多款已使用的手机都存在诟病,发热特别厉害。二、为了通透做了块屏一加二将搭载一加自主研发的氢OS、氧OS,分别针对一加的国内和海外市场用户,替代一加之前搭载的Color OS和CM。花了两分种讲完硬件参数的刘作虎,用了更多的时间在讲质感,如五种可更换后壳,标配版为砂岩黑,其他四款为黑杏、竹质、酸枝和凯夫拉材质。另外,官网还提供定制版本,再在此基础上增加100元。刘作虎表示,一加2没有采用2k屏,原因是2k屏亮度不足、功耗太大,这样的说法华为的余成东也一直挂在嘴边。为了让手机屏幕看起来更加通透,一加2为屏幕进行了专门定制,亮度为600尼特,和iPhone6 Plus的屏幕水准持平。三、售价便宜了九毛九截止目前,一加一的出货量已超过150万台,销售覆盖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亚洲的印度。而相比较其他国产安卓手机热衷的价格战,一加一代推出400多天以来,仅仅在发布会前为了给二代让步经历过一次降价,这种市场策略最常使用的是苹果。150万台的销量对于461天的一加来说,还算可以,但相比现在动不动千万级的销量手机,一加还有还有很多的想法。从美国和国内同时开发布会来看,海外市场的拓展一加将加大力度,而上海的第二家线下店开张,则是一加的线下打法在进一步落实。发布会后的群访环节,刘作虎坦诚,一加未来还将坚持海外和国内“两条腿”走路的市场策略,今年将会加大在印度市场的投入。目前,一加二公开的首销时间为8月4日上午十点,一加商城、京东、天猫三大平台同时首发,售价3GB+16GB版 1999元,4GB+64GB版本 2399元,相比于上代产品便宜了九毛九。至于销售目标,刘作虎保守地锁定在了300万台左右。但据一加内部人士透露,一加目前已经在与硅谷风险投资公司洽谈融资事宜,以扩大公司整体规模和吸纳更多人才,2016年销售目标将要翻一番至1000万部。写在最后,一加在国产手机里算是口碑不错的品牌,但一加一150万的销量和目前的小米、魅族的千元机相比还相差很远,从一加本次发布会的战略来看,一加的野心才刚刚开始。
要评论?请先或者
Ta的其他文章 >>
极客实验室
近日,在美的2018经营管理年会上,美的集团董事长...
新闻发布会
09:00:00 上海
09:00:00 湖北
14:00:00 北京
09:00:00 北京
00:00:00 北京
09:00:00 上海
09:00:00 四川
09:00:00 北京
13:00:00 天津
09:00:00 浙江
09:00:00 浙江
09:00:00 上海
09:00:00 北京
09:00:00 北京
09:00:00 北京
09:00:00 浙江
13:00:00 湖北
09:00:00 北京
09:00:00 浙江
13:00:00 北京
新闻排行榜
新闻时间轴
蓝鲸时间轴—清晰标明未来即将发生的事件。蓝鲸新闻时间轴—让你了解即将发生的事件
新闻线索通道
蓝鲸旗下蓝鲸TMT新闻线索通道
新闻发言人俱乐部
蓝鲸旗下蓝鲸TMT新闻发言人俱乐部
蓝鲸记者训练营
从新闻爆发源头开始复盘式演练,全程、深度的从每个细节回顾模拟,以及专业解释,对记者进行整体培训
蓝鲸记者猎头
最专业的传媒行业招聘平台。切实解决传媒行业“专业媒体人才难招,媒体人找工作更难”的长久问题。
在线新闻发布会系统
邀请进入发布会需要输入邀请账号和邀请密码,如您还没有您所要参与的发布会的账号密码请联系蓝鲸在线客服当前位置 &
15:48:41&&&&
编辑:随心[])
从诞生年龄上讲,一加是一家新公司,从出货量上来讲,一加是一家小公司。但其在手机行业的知名度却是一般小公司难以匹敌的,君不见,在国内互联网上,百万级别年出货量的一加,甚至可以跟小米、华为这些动不动六七千万出货量龙头企业叫板。
上个月底,一加 2正式发布,这是该公司的第二款旗舰手机,当然,也是第二款手机。回顾往昔,,中间虽有JBL版本一加手机推出,但整体而言还是有着跨度长达1年有余的空白期。对于期待这款手机的消费者而言,时间不可谓之短。
左边一加1,右边一加2
一加1发布时,采用了当时还比较鲜见的3GB大内存,使得该机成为当时3GB内存中最便宜机型;而一加2的发布再次刷新记录,成为当下最便宜骁龙810处理器机型。
作为一加手机的另一大卖点,手感,也在一加2上得到延承,除了广受好评的砂岩黑背壳,这次还带来了三种木质后壳及一款商务气息浓郁的凯夫拉材质后壳,并搭配不同的定制主题,逼格进一步提升。
配置上,一加2配备5.5寸1080p屏幕,搭载骁龙810处理器,4GB LPDDR4内存+64GB机身存储(还有3GB+16GB版本),提供500万像素+13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极速指纹识别,提供Type-C接口,内置3300mAh电池,支持双卡双4G,预装氢OS系统。
售价方面,3GB内存版1999元,4GB内存版2399元。其实就在发布会的前一天,刘作虎还打算把一加2的价格定为和第一代一致的1999.99元起,但如此定价比较麻烦,用户下单后支付2000元,1分钱不好找兑,所以抹零变成了1999元。
闲话少说,阔别1年之久,一加这款新旗舰究竟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PS.我们拿到的是4GB内存版,外带四款不同材质制后壳。
提起一加手机,相信很多人都记得1代发布会上的那句话:&这手感,真TM爽。&那么一加2爽不爽呢?
首先是包装盒说起,一加2盒子架构设计有变,从1代的扁平化更改为更为常规的双层结构。盒子同样是红+白格调的包装设计,充电器、数据线也都有红白配色,看起来很有档次。
对比手机正面,整体来看,一加2和一加1代变化不是很大,两端弧度有所收敛,长宽都小了一圈。一加1的机身宽度是75.9mm,一加2则是74.9mm,别看仅仅窄了1mm,其实人手对手机宽度的感觉最为明显,对于手型较小的笔者来说,上手后一加2明显握持的更加牢靠。
细节之处,一加2正面的黑色面板非常简洁,最大的改变是底部加入了前置指纹识别模块(非按压),兼顾Home键。同时两端的返回键和多任务键则弱化成两条小横杠(支持背光),因为两个按键的功能是可以互换的。
而在背部,一加2摄像头相较1代而言,有了明显下移,摄像头不突出好评。另外,双闪光灯移到镜头上方,底部则集成了&激光对焦&模块,拍照时可以看到里面一颗小红灯在亮。
一般来说,手感可以拆解为三部分:造型尺寸、材质、重量。
我们先看造型尺寸,同时5.5寸,一加2后壳中部的起伏更为饱满,加上宽度更窄,整体更加贴合手心,单手握持走路时,这种感觉比较明显。
接下来是材质,最初的手机对设计的要求就不那么严苛,一个大塑料横贯中西,放之四海而皆准;后来玻璃后壳火了一阵,双面玻璃看起来晶莹剔透,十分漂亮;最近最火的恐怕就是金属后壳了,一身全金属看起来逼格十足。当然也不乏皮革、锦缎之类的后壳,就比较小众了。
一加是国内首批宣布推出竹质后壳的厂商,当时竹壳版只用在64GB高配版上,而且供货一直不是很充足,让不少购买普通版的用户羡慕嫉妒恨。相比起更常见的塑料后壳,天然的竹子在吸汗、防滑等方面有着很大优势,手感真的没的说。如今一加2在竹壳之外又推出了黑杏、酸枝两种木壳以及凯夫拉后壳,而且售价和竹壳一样仅多了100元(2099元),购买起来可以更任性了。
需要注意到是,三款木(竹)壳厚度几乎比默认的砂岩黑后壳厚一倍,用手掰也很难掰弯,做工用料相当是目前见过木壳中最好的,如果不在乎100块钱,强烈建议大家选择木质后壳版。
除了后壳材质,边框的质感也非常重要,一加1代采用的一体式全包裹设计,后壳覆盖了整个背部和侧边;而一加2则使用了全金属中框,因为散热模块主要在上部,而手一般握持下方,夏季来说有了一丝凉意。
眼尖的读者应该已经注意到,一加2代在金属边框的边缘采用了倒角设计,相比起一加1代的金属边更显精致,摸起来也不会有太明显的咯手感。
最后是重量方面,因为内部主板布局的休整、金属边框的加入,一加2重量达到了175g,比一加1(160g)增加了15g,如果将两者放左右手对比的话,还是比较明显的,一加2要更沉稳一些。
综上,一加2的手感在同尺寸机型中依然数一数二,相比不少人开始纠结要买哪种后壳了,其实一加2的这几个后壳手感都出类拔萃,笔者更喜欢黑杏后壳一些,但也是主要考虑到颜色跟黑色面板更配。
了解了手感,我们再来看看一加2细节变化之处:
官方表示一加2代延续了上一代产品的&悬浮屏&设计,如果从正面来看时似乎没那么明显,到是从金属边框中延伸出来的塑料边对屏幕面板有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金属边框让手机看起来更显结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四边跌落时碎屏的风险。
一加2选用的指纹识别模块来自瑞典Fingerprint Card,我们后面有专门的介绍。
一加2在机身左侧加入了一个与iPhone相似的静音拨动开关,不过功能更为丰富,提供响铃、勿扰和静音三种模式,从上到下,越往上去越安静。
一加2充电器及数据线
一加2(左)数据线USB接口触点更为细密,并且采用USB Type-C接口,目前只有三个品牌手机采用该接口,除了一加2,还有乐视三款手机(、、)以及刚刚发布的ZUK Z1()。
新一代充电器同样为5V/2A,更加小巧。
正如所言,如今指纹识别白菜价了,就连某些千元机都开始支持指纹识别之时,旗舰机再不支持总有点儿说不过去。
一加2也采用了指纹识别技术,位置是放在前面的,这在Android手机中仅三星、魅族等为数不多的厂商使用,与众多至于背部的手机体验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指纹识别模块位于底部正中央,因为一加2的指纹识别功能暂时还比较常规,仅支持长按解锁、单击(回主页)和双击(下拉通知栏)三种操作,而上滑调出快捷开关在整个底部都可以实现,而不用从Home键上滑,所以官方也没有将按键进行下移以留出足够的上滑空间。&&
首次指纹录入流程较长,先要按9次来完成内圈的指纹录入,然后再按8次来完成边缘的指纹录入,两次加起来比iPhone 6要多那么一两次,但换来的是更高的识别率,对手指的接触面积要求就不是那么高。考虑高一加2这款手机的指纹模块较窄,这一设计可谓非常人性化。
目前来看,一加2的指纹还仅能实现屏幕解锁功能,鉴于氢OS这款系统刚刚迎来正式版,一加2后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加入指纹APP加密、指纹文件加密、指纹支付等等。
在先前,双卡双待几乎是千元机的专利,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旗舰机开始支持双卡设计甚至与或卡槽(即可放SIM卡、也可放Micro SD卡),并且开始支持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推出越来越多的运营商版本,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余地。
其实从横向对比来看,一加2的网络优势并不怎么明显,它搭载了骁龙810处理器,是一颗相当完整的移动平台Soc,理论上支持所有的移动、联通、电信网络。而实际情况是,一加2支持移动、联通双4G,电信制式则被阉割。这是为什么呢?
刘作虎表示,一加2没有全网通版本,其原因在于一加2的生产量级。一加2手机单品产量没有华为、小米等这些行业成熟企业那么大,在量较小的情况下还要做各种网络制式,会对生产造成压力。对于未配备全网通问题,刘作虎也坦言,希望用户能够谅解,他表示之后的产品有望配备全网通功能。
纵向对比来看,一加2的进步依然值得肯定,先前的一加1仅支持单卡(Micro SIM卡),并且仅有移动4G版,虽然官方论坛有破解联通3G的工具,但对普通用户来说学习成本较高。
对了,一加2的后壳是可以拆卸的,两个一体式Nano SIM卡槽也插在里面,所以不需要卡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加2预留的后盖开孔比较窄,笔者尝试用大拇指指甲撬开,发现竟然插不进去,必须借助刀片一类的工具,在撬开的同时注意不要太暴力,我们手上这台就出现了一些细小的损伤,看着让人心疼。
SIM卡托位于左上角,可直接抽出。
打开后盖,电池完全包裹,整体做工非常平整。顺便一提的是,一加2背部取消了NFC,加入了后壳识别触点,可识别后盖并启用相应的主题。另外,既然有了触点,未来推出支持NFC的后壳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
下一篇张,我们就瞧一瞧不同后壳对应的主题:
在一加2发布之前,氢OS都是内测版,我们当时也做过详细的体验,感觉整体偏原生一些,也有不少一加自己的独特设计。随着一加2的发布,氢OS也迎来了正式版,又有哪些变化呢?
系统版本V 1.1.0,基于Android 5.1.1深度定制。
先来看传说中的定制主题,以上四款后壳(中间砂岩黑没有触点)的内测都具备触点,一加2手机系统就是靠它们来识别不同的后壳材质及颜色的。
在换壳的过程中,屏幕没点亮,一般主题就已经替换完毕了,包括壁纸、图标都有了明显改观,竹子后壳就会换成清新的绿色,壁纸上也有竹子元素;凯夫拉则是热烈的红色,上面也有独特的编制纹理。
遗憾的是,笔者翻遍系统都没有找到在哪能手动修改这些主题,目前只好通过换后壳来实现不同的主题了。不过相信随着氢OS的完善,未来专门的主题商店也将上线。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系统的功能和细节,总体来看,正式版和UI和测试版变化不大,追求极致简洁。有趣的是,氢OS在更换壁纸时只能更换主页的视窗部分,而桌面的其他部分会自动根据壁纸显示相近的颜色,这样就不会出现背景扰乱图标APP的现象。
一加在首页预留了1/3的空间,名之为&氢视窗&,点击会出现一个全屏界面,用于集中展示短信中收到的航班、电影票、火车票等信息。
有一个小细节非常人性化,在调节亮度的过程中,无关的设置项自动消失,如此一来调节亮度更为直观,类似的设计,在MIUI 7中也有体现。
上图同时也展示了氢OS的一个特点,底部划出快捷开关,从底部任何位置上划都可调出,笔者是这种设计的死忠粉,原因无他,方便性完胜下拉方式。
在文章开头,我们简单介绍了那个特殊的静音拨动开关,大家还记得吧?
注意每张图左上角
这个开关可提供响铃、勿扰和静音三种模式,从上到下,越往上去越安静。响铃和静音就不用说了,那么什么叫勿扰模式呢?在该模式下,默认只有微信、QQ、邮件等高权限应用通知才会提示,而联系人中则只有收藏的才会提示来电,其他号码除非5分钟内连续拨打3次才会有提醒。如果你在赶稿子、专心作图,这种模式 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打扰,同时也不会漏接重要的通知,贴心之处可见一斑。&
正式版&&&&&&&&&&&&&&&&&&&&&&&&&&&&&&&&&&&&&&&&&&&&&&&&&&&&&& 内测版
相对于内测版,正式版在功能上的改进比较大,增加了黑屏手势,笔者最喜欢其中的双击亮屏和划&V&打开手电筒,尤其是打开手电筒功能,有时爬楼梯时突然某个楼层灯泡坏了,这时在点亮屏幕找到手电筒真心太麻烦了,而对于一加2来说,只需在屏幕上划个&V&就能打开手电筒,再次划&V&就能关闭手电筒,不但极为方便还能小小的装下X,Perfect。
对于不同的使用习惯的用户,一加2也提供了左手习惯和右手习惯,也就是将多任务键和返回键互换。
系统的最后部分,我们来看看拍照界面,左边缘右滑是各种拍照模式,右边缘左滑则是打开相册。界面简洁的同时,美颜、全景、HDR、慢动作等功能都还具备,而且是可以设置关闭开门声音的。
在拍照方面,一加2也是蛮拼的,增加了OIS光学防抖和激光对焦功能,在此前的测试中,激光对焦在夜间的对焦成功率等方面都有着明显优势。
此外,一加的摄像头组合是主流的500+1300万像素,不过主摄像头选用的是OV13860传感器,作为曾给iPhone供应CMOS的厂商的产品,我们自然要和iPhone 6对比一下。
拿出手机准备拍照,发现奇怪的东西乱入,原来一加2将摄像头下移,手握时手指遮住了一部分镜头,就像下面。
笔者习惯一手握持手机,另一只手按快门,所以出现了如下情况。当然在拍摄过程中只需轻轻移动一下手指就好了,也不用太过纠结。
或许是氢OS刚刚起步的缘故,一加2的快门时间略慢一些,这从电动车及出租车上的拖影可以看出,iPhone 6快门时间更短,拖影也控制的比较好,一加则还有进步的空间。
另外,一加2的白平衡和色彩表现都是比较棒的,色彩微微偏暖,比起iPhone 6的偏冷更加耐看。
左边1加2,右边iPhone 6
夜景方面,上图左侧是一加2、右侧是iPhone 6,依然是快门较慢的缘故,一加2的图案上的&1&较为模糊,喷泉的细节也不是很清晰。
左边1加2,右边iPhone 6
不过一加2在夜间的色彩表现让人眼前一亮,红色鲜艳,绿色鲜脆,视觉上比iPhone 6更为养眼。同时,一加2的夜的噪点控制也比iPhone 6优秀的多,如上图,一加2通透的同时,iPhone 6的画面已经白茫茫的感觉。
左侧一加2,右侧iPhone 6
虽然骁龙810存在一些发热上的争议,但仍有不少旗舰争先使用这颗CPU,这也很好理解,首先是当前依然性能为王,无论是顶级旗舰、还是千元旗舰,最看重的就是CPU,而从810的表现来看,性能全开轻松过6万,加上以往高通处理器的高端品牌印象,厂商自然愿意继续采用高通平台。
另外,骁龙810是All-in-One整合方案,手机厂商购买骁龙810就等于拥有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包括CPU、GPU、ISP、高清解码、导航、蓝牙、WiFi、网络等多种模块,尤其是基带解决方案,高通已经占据垄断优势。这种All-in-One的整合节省了手机厂商很大的研发精力。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高通只是单纯的硬件供应商,他们自己并不出产智能手机,这就让手机厂商同高通的合作没有后顾之忧。你采用三星的处理器,万一人家给你断货怎么办?此前HTC在屏幕上没少吃亏。
总而言之,一加2义无反顾的采用了,而且是目前最便宜的骁龙810手机,售价仅1999元。
对于骁龙810的发热问题,官方表示,一加手机2采用采用了软硬结合的散热方式,软件部分采用H-Cube多核调度专利技术,硬件部分采用3层石墨片、铜合金屏蔽层以及导热凝胶,号称&810的性能、801的温度&。
测试结果显示,一加手机2搭载的骁龙810安兔兔跑分接近58000,分数和小米Note顶配版、中兴AXON保持一致,都是目前顶级旗舰的水准。
我们通过多款CPU检测软件发现,一加2的最高主频限制在1.766GHz,这比性能全开的2.0GHz要低一些,看来一加还是非常看重一加2的发热表现的。
背面最高温度位于摄像头处,刚过40℃
背面底部温度35℃,低于人的皮肤
正面最高温度,不足40℃
在运行了20分钟的跑分测试中,我们测量了其温度,整体来看,一加2的表现非常出色,最高温度刚刚超过40℃,表现与搭载骁龙801的一加1处于同一水准,在搭载骁龙810的机型中表现名列前茅。而且发热主要出现在背部靠上的地方,也就是摄像头附近,一般握持也很少触碰到。
一加1到一加2,间隔了460天,在这一年来,国产手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见证了双面玻璃、超薄机身、全金属、指纹识别、双摄像头、相位对焦、QC快充&&一加2的到来可谓姗姗来迟,但总算带来了一款颇为理想的旗舰产品。
外观设计上,同是5.5寸,得益于金属中框的加入和更大的后壳弧度,一加2握持更为沉稳,有了旗舰机的厚重感。独特的竹纹后壳终于可以和金属中框交相辉映,而新加入的酸枝、黑杏、凯夫拉后壳的做工非常出色,坚固耐用,触感也是各种材质中的翘楚。
系统方面,氢OS迎来了正式版,主打简洁风格,拥有上拉快捷开关、双击下拉通知栏等快捷手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独具特色的根据后壳变换主题功能让人眼前一亮。当然,这款系统的后续完善更值得期待,比如加入指纹加密文件、上线主题模块,丰富在线影音功能等等。
一加2也带来了指纹识别,兼顾正面Home键的设计,目前来看识别算法已经足够优秀,它还会提醒更大范围的输入指纹,在手指接触面积、方向等方面的要求极低,带来了更高效的识别速率,后续就随着系统完善增加更多功能吧。
一加在选择了810之后声称会带来一款不发烧的810,确实也做到了,5.8万跑分性能登顶,而最高的发热刚刚超过40℃,功耗、散热表现超出预期。另外,不管是3GB、4GB内存,都是目前旗舰的主流水准,承托着氢OS这个新生ROM可谓驾轻就熟。
拍照方面,一加2集成激光对焦,夜间对焦成功率更高,画质相比iPhone 6更加通透,色彩更为浓艳养眼,接下去提升一下防抖及锐化就更理想了。
总之,对于魅族、小米、华为这些恨不得一个月发布一款新机的厂商,一加的节奏可以说非常的不急不缓。最终,官方也带来一个让人振奋的旗舰,骁龙810、指纹识别、激光对焦、双卡双4G、极致手感、Type-C&&对于1999元的售价来说,或许你已心动。
最最后,能买到才是旗舰,买不到那是耍猴,希望一加2能在供货量上做好充足准备,让喜欢这款手机的消费者如愿以偿。
阅读更多:
相关阅读:
文章观点支持
为文章报道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一加手机2长测(1):最不发烧的骁龙810?
来源:作者:唐蛋蛋责编:唐蛋蛋
今年高通骁龙810处理器着实坑了一大笔队友,一方面骁龙810处理器作为高通目前量产的最强芯片,就连高通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存在过热问题,另一方面,跟高通合作的小伙伴们为了自家新品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强上骁龙810,这样一来二去弄得双方都比较尴尬。与此同时,手机厂商们也都在积极寻找补救策略,从软件和硬件上针对高通骁龙810做了优化,不过都收效甚微。而同样采用高通骁龙810处理器的一加手机2也一直强调自己采用了软硬结合的顶级散热做到了“强劲又冷静”,那么一加手机2的发热及性能究竟表现如何、它又能否真正做到“冷静”呢?下面让我们一探究竟。声明:本次测试所使用的一加手机2固件版本号为ONE&A726。不同的固件版本发热及性能表现也会有所差异,以下内容仅针对此固件版本展开。日常使用中的CPU状态实测(常温下充分冷却):从下图我们能够看出,在日常软件的使用中骁龙810的两个A57核心基本是处于离线状态不工作,剩下两个A57核心频率则基本维持在384Mhz来降低功耗,而面对日常的应用,四个A53核心则比较活跃,主频在384Mhz到1555Mhz之间。此时机身基本没有发热现象,温度维持在32.4℃。▼在游戏测试中,加载游戏时四个A53核心则非常活跃,基本维持在Mhz,另外的四个A57核心则会开启两到三个核心,偶尔也会有四核全部开的情况。▼进入游戏后,由于更加依赖GPU,所以八个核心的频率都基本不算太高,基本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但偶尔也会冲到一个较高频率,此外仍有一到两个A57核心会处于离线状态。▲在游戏中手机温度上升较快,最高温度在摄像头上部的CPU位置,温度为41.4℃,而且一加手机2采用了较大面积的石墨散热涂层,整个机身散热均匀,所以手机并不至于到烫手的地步。下面我们在完全冷却状态下对一加手机2进行全八核满负载压力测试,实际测试开始后不久,一加手机2的四个A57核心在最高主频维持在了1766Mhz(经过IT之家多次测试,四个A57核心的最高主频为1.7Ghz,离骁龙810最高的2.0Ghz还有着一定差距,这应该是一加为了降低发热和功耗而作出的降频妥协),在坚挺了大概10秒左右,四个A57核心则迅速降频至960Mhz,而四个A53核心随后降至864Mhz,这种状态维持了大概快两分钟,四个A57核心突然离线,只剩下四个维持在864Mhz的A53核心。▼在温度测试中,手机发热较快,但温度并不算太高,在最终推出测试时,温度为38.9℃。▼退出压力测试后,我们立刻用GeekBench3进行了一个CPU跑分测试,在跑分中,四个A57核心依旧没有缓过神来,一直处于离线状态,一加手机2用四个A53核心完成了测试,跟之前冷却状态下的CPU跑分相比,整体的CPU水平下降还是非常明显的。GPU性能测试:我们使用最新GFXBench软件进行GPU的跑分测试。▼在1080P的曼哈顿和霸王龙离屏测试中,一加手机2整体表现更均衡,所有核心之间的负载比较均衡。只不过CPU和GPU的频率并不算高,整体的发热也可以接受。我们将一加手机2的跑分跟同样采用骁龙810处理器的HTC&M9和LG&G&Flex2相比,我们可以看出一加手机2的性能是强于后两者的。另外经过多年的积累,高通自家的GPU性能和兼容性都达到了安卓阵营的第一梯队。在性能和兼容性上无须担心,笔者测试的《真实赛车3》《真人快打X》等大型游戏,在流畅性和画质上都做到了游刃有余。PCMark日常应用环境测试:PCMark是一款非常贴近日常使用情况的测试软件,软件会以脚本的方式依次进行网页浏览、视频播放、文本编辑以及图片编辑四大项目测试,并最终给出工作场景得分。▼从测试结果我们也能看出一加手机2表现比较均衡,温度控制的不错,但是整体表现较为保守。▼接下来我们将一加手机2同索尼Z3+和小米Note高配版的分数进行比较。从图中我们能够看出,一加手机2的分数跟后两者差距还是挺大的,经过对比,我们发现,在文本编辑是一加手机2与索尼Z3+和小米Note高配版最大的拉分之处,跟后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总结:通过我们的实际测试,我们发现一加手机2由于降低了CPU的频率,并没有出现高烧不退的现象,在发热控制方面确实值得称赞,但也因为如此一加手机2很遗憾地做出了一些牺牲,没有发挥出高通骁龙810处理器的全部性能。对于高通来说,这次的810处理器其并没有足够实力来支撑起2015上半年的高端移动芯片市场,是一次失败的过渡产品。而三星却凭借着强劲的14nm&FinFET工艺的Exynos&7420顺势占据了2015上半年智能手机芯片的头牌。面对下半年Exynos和MTK更为猛烈的攻势&,高通真的要加快进度了。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加5t手机性能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