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男女看问题的差别问题

查看: 8774|回复: 59
关于语言理解和逻辑部分语言理解的差别问题
发表于 08-11-16 14:39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五种题型考查的是应考者不同的能力,其中推理判断题型下的演绎推理题主要考查的是逻辑推理能力,也就是考查应考者是否能够进行严密的推理,比如从题干的内容向前推出其必然的结论或向后推出使其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等等。这些能力都是一个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但是遗憾的是,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很多人在日常的对话中存在着大量的逻辑漏洞,而自己却并未察觉。比如我们经常能听到类似的对话:
  甲:“中国队球踢的太差了。”
  乙:“你踢得好你怎么不去踢呢。”
  类似的争论极容易演化成互相谩骂,其实甲如果想反驳乙是非常容易的,因为甲说“中国队踢的不好。”,只是谈到了中国队的情况,从中完全推不出甲自己球踢的好不好,所以乙的话不着边际。也许乙认为只有会踢球的人才有资格评论别人的球技,但是正如并非只有母鸡才有资格评论鸡蛋的味道,这样的前提也是无根据的。
  日常语言是复杂含混的,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下意思往往是相反的,比如“你长得可真漂亮”往往意味着对方很丑;“你这人真讨厌。”却经常意味着对方很讨人喜欢。在另一些情况下日常的一句话的含义总要比字面的含义多,当我们说“有些人总是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时,意味着有些人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这种情况使得日常语言不够严密和精确,我们有时会误解对方的意思,有时又要煞费苦心地揣摩对方话语的真正意思。但也正由于此,日常语言是幽深的、意味深长的,神秘而富有魅力,这一点在诗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个人如果能够穿透语言的字面意思、深入其幽暗之处往往会获得旁人高度的评价,因为他们能够听出弦外之音;反之如果一个人只能理解字面意思则被认为是呆头呆脑的,因为他看不出讽刺和真正的赞扬有什么区别。
  但是在演绎推理题中,一切都反过来了。这时给我们一句话,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其字面意思来理解,而不能考虑其“言外之意”。
   比如:某日,小丁约小张次日去看电影。小张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要去图书馆查一个重要资料。”第二天下起了毛毛雨,小丁想,既然今天下雨了,小张一定不会去图书馆了。于是又去小张家里,约他去看电影。谁知小张仍然去图书馆。第三天再见面的时候,小丁责备小张食言。那么小张是否食言?
   在这个例子里,就出现了日常理解和逻辑理解的冲突。按照日常的理解,如果一个人说自己不下雨就去图书馆,那么言外之意就是“下雨就不去图书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小张确实是食言了。但是如果我们严格地按照逻辑来理解,小张只是说自己不下雨会去图书馆,并没有说自己下雨会不会去图书馆,所以小丁的指责是没有道理的。这样理解的话,小张就没有食言。尽管后一种理解可能显得不近人情,但是在行测考试中,我们必须如此理解。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某个场合曾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这话被公诸报端,引起国会议员的愤慨,纷纷要求他澄清或道歉。马克•吐温回应道:&日前我说有些国会议员是‘狗婊子养的',事后有人向我兴师问罪,我再三考虑,觉得此言是不妥的,故特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改如下: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幸祈鉴谅&。
  在该事例中马克•吐温正是巧妙地运用了日常理解和逻辑理解的关系。按照日常理解说“有些同学及格了”通常意味着其他同学不及格,所以说“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很难让人不产生类似的联想。但是如果议员们如果拿这话指责马克•吐温,他完全可以反驳说:我只知道某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至于其他人的情况我完全没有提及,请诸位不要歪曲我的话。
  最后,让我们回忆这样一句话“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你想到了什么?如果你想到有些力量不能让我们泪流满面,那么说明你还没有做好参加演绎推理考试的准备
大家要是想仔细体会差别,可以寻找07年的国考真题,逻辑部分的语言理解也许会给大家一启发~
发表于 08-11-16 14:40
发表于 08-11-16 14:41
大家要是看过觉得好,记得回帖哦
发表于 08-11-16 15:34
发表于 08-11-16 20:33
受益匪浅啊!
发表于 08-11-16 22:56
发表于 08-11-16 23:04
发表于 08-11-17 08:33
看迷糊;&&
发表于 08-11-17 09:50
发表于 08-11-17 10:00
发表于 08-11-17 21:05
发表于 08-11-19 14:24
发表于 08-11-19 15:18
发表于 08-11-19 15:49
发表于 08-11-19 15:50
赚点才智币
发表于 08-11-19 20:40
是写得狠有道理呢
发表于 08-11-19 21:03
看得晕晕乎乎........
发表于 08-11-19 21:26
有些人的言语理解能力比较弱,我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在此学习了!
发表于 08-11-19 22:34
发表于 08-11-20 21:39
Powered by Discuz! ,
GMT+8, 18-2-18 20:53沟通问题在讲不同语言的人之间更加重要
Communication is more important between people who speak different languages.
以上为机器翻译结果,长、整句建议使用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关于日语翻译面对的语言文化差异问题
江丽娟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都不断加强,但是语言逐渐成为相互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阻碍,这就需要借助翻译工作来完成。但是对于每个国家的语言来说,都是在整个民族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语言中具有较高的文化特征。这也就表示,在语言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加强对语言背后文化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将原文中的内容完整的表述出来。本文主要是对日语语言特征、导致在日语翻译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日语翻译中如何应对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在日语翻译中增强对语言文化差异尊重的意义四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这对在日语翻译中更好的消除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加强中日之间的友好合作。关键词:日语翻译 语言特征 语言文化差异 存在问题 意义与作用从每一种民族语言中,都能够很好的表现出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特征,而两种民族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一方面会体现在表达方式、结构以及形式上,另一方面会表现在文化气质上。简单来说,翻译就是连接两种语言的一种载体,通过翻译,相互之间就能够实现交流和沟通。但是由于每一种语言在行为意识、宗教信仰、人文风情、历史传统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不仅仅需要将一种语言转化成人们较为熟知的语言,同时还需要呈现出其中所表达出的文化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其民族特性,进而更好的合作。一、日语语言特征一种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人文环境、发展环境以及生长环境之间关系密切,在某种特定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和发展的民族语言,其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出该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心理特征、民族品行等多种信息。而日语作为日本这一民族在发展和崛起的进程中逐步发展的,并随着整个民族的发展而逐步完善,从中能够直接体现出日本这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在日语中主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文化特征:一是相较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来说,日语在表达上都比较含蓄、委婉。比如在日常的交流中,日本人不会直接的向他人索要物品或请求提供帮助,一般多是较为婉转的询问他人。二是在日语中,比较重视谦敬,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在社会生活中十分的重视等级观念,存在明显的上下级等级、长幼等级以及男女等级,因此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符合自身的身份,也要符合对方的身份。三是交流的语言比较暧昧,这主要是与日语表达含蓄、委婉的特点相关,就是由于在表达自身意見或建议的时候比较含蓄,导致语句的含义就较为模糊。四是男性和女性之间都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用语界限,在日本社会中,男性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低,由于地位之间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在语言中男性用语就相对比较霸道,女性用语就相对较为柔弱。二、导致在日语翻译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语言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思想交流和表达事物的重要工具。每一个国家在风情、民俗、文化、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表达思想的过程中具备相应的个性化特征,因此无论是在表达习惯、语法、词汇,还是在语音上,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也就表示及时在生活中人们已经能够十分熟练的应用某一种语言,但是当面对另外一种语言的时候,都很难开口叙谈,更可况是下笔成文。在翻译活动中,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不仅仅需要很好的理解原文中的含义,更需要掌握译文中的表达习惯和形式,如果想做到准确表达的话,就必须做到正确理解,两者之间是不可分的。在翻译的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准确的理解原文中的含义,第二步则是需要用准确的译文语言表达出原文中的含义,无论是其中哪一个步骤出现问题的话,都会导致翻译失败。在日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就需要同时掌握日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并充分的了解其表达特点,进而才能够成功翻译。但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译者来说,一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和应用的都是以汉语为主,这样对汉语的表达手法、语法特征都比较了解,但是对日语来说就会相对生疏。即使已经经过了系统的学习,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着很多模棱两可的地方[4]。这样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虽然在语义理解方面的难度不大,但是如果将其转化成文字表达的话,很可能会由于不够熟练,进而导致在翻译的过程中小心翼翼,影响翻译效果。2、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思维局限,常常会在译文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中国式”语句,反而与原文中的含义出现偏差。同时由于日语和汉语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导致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影响整体效果。3、无论是哪一种语言,在表达同一种思想或事物的时候,表达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虽然最终表达出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表达方式的差别,导致翻译的难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对译者的要求就比较高,需要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日语的表达方式,这样在翻译过程中才能够应对自如。4、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有些原文中的内容并不能吃准、吃透,这样对于缺乏经验的译者来说,翻译工作就会出现“卡壳”现象,不仅仅导致整体翻译的难度上升,同时还会影响翻译效果。如果译者的经验较为丰富的话,遇到这种情况很可能就会采用“意译”的方式,这样就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意译”出的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含义差别较少,不影响整体的效果;另一种结果就是“意译”出的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加大的差距,而译者尚不自知,整体的翻译效果受到严重影响。三、在日语翻译中如何应对语言文化差异(一)注重含蓄、委婉的表达对于我国人民在日常的交往中,比较喜欢直入主题,通常都是直来直往,变化耿直,但是日本人则是比较偏向于含蓄、委婉的表达。这样在翻译中为了缩小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应该尽可能的注重语义表达的含蓄性和委婉性,并且在翻译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原文作者所希望表达出来的含义的揣摩。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更好的将原文中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同时读者在阅读译文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的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另外对于日语来说,通常会表现出“言外之意”、“耐人寻味”,这样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在保证原文 含义不受到影响的基础上,直接省略或者是部分翻译,进而更好的适应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二)注重礼貌用语、谦敬有序由于日本的等级观念比较浓厚,在社会中对每一个阶层和群体应该用什么语言、说什么话都是约定俗成的。这样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就应该描述出相应的人物语言特点、地点、时间以及场合等,比如朋友与朋友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等,相互之间都是不尽相同的。也只有在翻译的过程中准确的描述出相应的场景和人物之后,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译文中所表达出的思想和情感。(三)注重男女用语之间的差别对于日本的社会来说,由于等级观念比较浓厚,尤其是在传统的社会中,男女之间的社会差异比较明显,一般男性在整个社会和家庭中都处于主导地位,这也就导致男性的行为和语言都比较强势,并且社会活动主要是在家庭之外,在语言表达习惯上就会比较霸道、强势;而对于女性来说,多比较柔弱,且性情温和,社会活动主要是以家庭为主,在语言表达习惯上就会比较柔弱、委婉。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男女用语之间还是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7]。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但是也还是需要尽可能的使用较为平和的语气,以免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四、在日语翻译中增强对语言文化差异尊重的意义作为人们相互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是各个民族之间实现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由于各民族之间的语言存在一定的差異和区别,两者之间如果想实现交流的话就比较进行翻译来完成。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译者仅仅只是依据自身所掌握的翻译技巧进行翻译的话,最终所获得的译文就会相对较为枯燥、单调,原文中的思想和情感得不到很好的展现。因此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除了需要熟练的掌握相应的翻译技巧之外,还应该了解和认识相应的民族文化特点,只有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好的将文化因素融入其中,才能够在译文中表达出原文中所具有的思想与情感,在增加译文真实性的同时,读者理解的难度也会随之降低[8]。结语:不同国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只是依据单一的语言的话,不重视对语言背后文化的挖掘,交流活动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意义。在每一个民族语言中,都能够充分的体现出该民族的社会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并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发展起来。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必须加强对文化差异的重视,只有在文化背景下实现语言翻译,才能够真正的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参考文献:[1]洪翱宙.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86+104.[2]李东奇,葛文光,张雪梅.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综述[J].热带农业工程,-55.[3]陈家兴.日语翻译面对的语言文化差异问题探究[J].办公室业务,6.[4]孙瑜.从语言到文化——浅析中西文化差异的成因及对英汉翻译的影响[J].科技信息,6.[5]王志勤.汉英语言中“黑色”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2.[6]王丽.基于英汉文化差异的翻译研究——评《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及翻译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7]苏婕.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评《文化话语视角下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6.[8]董召锋.从文化差异视角看汉英翻译中的不可译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66+87.(作者单位:黑河学院)
文学教育下半月
文学教育下半月的其它文章787被浏览45,964分享邀请回答zhihu.com/question/20187118/answer/5564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语言问题》以及b,p
p,p~,bbppp~bbp
b, as in burn, bard, is a sound unknown in most
parts of China, but is frequent as initial in the dialect of
Fuhkeen, the nasal m being interchangeable with it. In the north of
that province, however, the sound is changed either into p or
p, as in pippin, is also a sound of frequent occurrence in
Chinese. In some syllables it is often confounded with f. It
sometimes receives an aspiration after it, when it is pronounced as
p’k in the compound word, hap-hazard. It is then represented by a
Greek aspirate after it, as in p’ for want of which we are
obliged to use the inverted comma.
bpspypspypbburnbardbmbburnbbpp~,bburnbpbpiep~spyp
[pai][p’ai]spypies[p][p’]
[p][p’][p][p’]piespy
spy,sbyspiesby,spiesbybp
b, p, p~spie, sbysby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语言兔子繁殖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