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普通音响和索尼电视配什么音响的区别了

做自媒体到底如何赚钱盈利?
很多人纳闷我怎么做到每天坚持写一篇文章的,这个和我自身每天看一些这方面的书有关,每天除了看一些这方面的书,我还会去一些问答平台,回答他们的问题,比如:像知乎,豆瓣,百度知道,搜外问答,这些是我常去的问答平台,在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即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还能引发我的一些思考,我想既然别人会遇到这些问题,那么我的读者和网友们是不是也会遇到类似这种问题,我把这些话题经过整理,编辑。写出一篇文章,是不是就能帮助更多人,让更多人看完文章解决一些问题或者能产生一些共鸣,时间长了,慢慢养成了习惯,都知道21天会养成一个习惯,写文章也是,我现在觉得自己应该过了那个坚持阶段了,更多的是习惯。
即便这样,每天看书学习,相信像我一样做自媒体的达人们,也多多少少会遇到像我一样的问题,&思想空洞&不是因为写不出来,也不是不想写,泛自媒体时代,大多数的文章都是一些千篇一律的。就拿我来说吧,平时比较关注A5、站长之家发布的一些关于运营方面的文章,闲下来时会去这些平台看看这方面的文章。之前写文章的时候,想到一句话,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千古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泛作者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写,但不代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者。做好自己,写出自己的观点才是重点。也是每个自媒体人的必备的品质。
好了,回到正题。
昨天发了一条说说:&假如给你一个机会问一个问题我来答,你想问什么?&
有几个读者评论道:&做自媒体怎么赚钱?&&自媒体未来的趋势?&等等。
从这些评论上看,大家做自媒体都是冲着赚钱去的,没错,做任何事都离开利益,说我不是为了以后赚钱那是扯淡,因为只有利益才是真正能促使我们去执行某件事最好的驱动,我们都活在现实中。我也不例外。
之前有一个读者问我:&你做自媒体一定赚了不少钱吧?&
我说:&我到目前为止没赚过一分钱,你信吗?&
读者:&不信,至少有10万以上了。不赚钱谁干啊!&
我说:&信不信由你,我为什么不想这么快赚钱变现,说了你可能不信,我对未来的巅峰更具有诱惑。&
读者:&那你每天靠坚持写文章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巅峰。就算达到一个你所谓的巅峰最后不还是一样为了赚钱吗?&
我说:&不知道,不过每天像你一样问我问题的大概有俩三个,我都会用心的回答他们,尽我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他们现在每天都在看我的文章,也许这就是他们对我最好的回馈吧。因为我不知道未来的巅峰是什么,所以我现在不为短期的利益所诱惑,不赚快钱,不滥发广告,久而久之,也许追随我的人会越来越多。我告诉每个做自媒体的人都不要急,其实就是告诫自己不要急,我一直坚信一句话:&帮助的人越多,我得到就会越多&虽然现在不是金钱方面的,我已经觉得很知足了。假如我现在开收费圈子,多了不敢说,几十人是愿意付费的,这种模式,我每天想的是怎么给他们提供价值,假如哪天我不能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东西的时候我会从心里产生一种觉得对读者的愧疚,也会给自己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所以对于赚钱,我更喜欢自愿打赏的模式。
在说自媒体怎么赚钱之前,我先说一下昨天的日志,昨天日志提到了懂懂大牛,他目前保守的说一年赚1000万是没什么问题的,懂懂确实是我们做自媒体的标杆,他的成功我们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只看到了他成功后的光鲜亮丽,却忽视了他背后的付出,昨天的日志也有很多读者的评论比较有争议,说如今的自媒体和他是没有可比性的。据我所知,懂懂在写日志前在圈里的名气就很大了,包括现在得网络推广技巧等,也有很多借鉴他当年的思路。他的网络基础和人脉也成为他写日志之始的基石。而如今的自媒体时代,我们没有那时懂懂的机会,没有人脉,没有基础。所谓的干货不过是千篇一律。在如今的泛自媒体时代,泛作者时代,我们只有拼一拼谁的毅力更坚定些,谁的所谓干货更干一些,谁更用心一些。如果你看完这些确定自己还要做自媒体,那就继续往下看,我在来说说自媒体以后的趋势和赚钱的方式。
先说几个典型的例子。
逻辑思维,日推出&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5000个普通会员,200元/每位。500个铁杆会员。1200元/每位。这5500个会员名额只用半天售罄,160万元入账。
2013年7月程苓峰一天一万的微信广告位收到三十万广告费。
2013年11月鬼脚七双十一当天7.8W广告费。
随后像知名自媒体人卢松松的(松松兄弟会),秦刚和王通的(秦王会)江礼坤、朱卫坤、冯东阳等人先后开启付费订阅模式,也有很大的收获。从这些典型的例子来看,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的是一种信任,一种跟随。看出媒体的威力了吧。
这只是说的一种付费订阅和收会员的模式。这种模式和自己的影响力与信任度是同等对比的。也是我比较崇尚的模式。
有了这些前辈的案例并不说明自媒体就没出路了,自媒体又分很多种,现在还有不少自媒体活的挺滋润的,根据自己的自媒体特点还有很多赚钱的方式,我也接触过不少,比如平台广告分成、广告收入、公关宣传、品牌植入、演讲、会员制、出书、线下活动等等。我这里简单说一下自己接触过的比较擅长的几种模式。
1、自媒体平台广告提成模式
像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百度百家等这些自媒体平台,都开通了广告分成,吸引了很多自媒体人入驻,也包括我,这种模式就比较适合能写的自媒体人加入,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用心写,文章的浏览量越高,广告分成越多。
打赏模式相信大家也都听说过了吧,微信里面的打赏以及新浪微博里面的打赏,微信打赏功能要去坚持写原创文章,目前还是系统邀请才能开通的。不过幸运的是,我的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开通了原创和打赏功能。每个想打赏作者的人,最少不低于1元,每天坚持更新文章使读者们产生共鸣,每天有100人打赏,这也是不小的一笔收入。前提是坚持写文章,用心写。
3、销售产品
这个玩的就是信任度,读者们信任你,你卖的产品读者们就会倾向。就像我当时买鬼脚七销售的&土豪巾&一样,这款
围巾,我买的时候是990元,购买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知道正式售价是1290元,鬼脚七当时之讲述了有48小时不问理由的购买时间,也就是说只需要你花990元买这个产品,并且不问是什么产品,我和众多鬼脚七的粉丝一样,毅然决然的购买了,而且我真的没去问是什么产品,当时想的只是对他的一种支持和信任,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自媒体的威力有多大了吧,信任有多重要了吧。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逻辑思维在进行售卖会的时候,粉丝们的那种疯狂了。
出书,这个模式我比较推荐,有合适的机会我也会这样做。不过需要写作能力比较强的,感觉只有自媒体平台的广告分成太少,也可以自己出版书籍,但这要求写作能力相当更高。目前也有用低成本的电子书模式,很多微博及微信公众号都有销售电子书籍售卖。这种模式每个自媒体人都可以,你只要确定你的写作能力过关,不但能靠卖出挣钱,你的影响力也会有一个突破。
其实还有不少的方式,我建议自媒体定位:最好只做推荐,不做推销,帮助别人成功,自己才会赚钱,所以我们更多的是想给别人创造价值。
以上这几种模式往往不会是单一的,常常会混合,比如:招募会员的方式吸引一批忠实用户,然后给他们提供线上培训,或是咨询服务,再比如:一些自媒体表面看起来是做会员制,但实际上是一种称之为广告费前置的模式,先收取大家的会员费,然后让商家给会员发福利,自己并不收取商家的赞助费,这种方式非常高明,把钱先赚了,然后光明正大的发广告,也不会有人反对,因为是给会员发福利嘛。
在和谐全网营销看来,粉丝经济成就了自媒体,里面充斥了情感营销,如果你是一个意见领袖,不少意见领袖可以影响带动很多人,如果再互相推荐一下,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自媒体人不管是以何种方式赚钱,只要能够体面的生存下去,甚至可以把自媒体做成自己的事业,不管如何,那都会是一次从自媒体起向商业的成功转型。
文/魏鹏超 每天分享一篇互联网营销、推广、自媒体运营、微信营销与生活感悟方面的原创文章。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频道。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魏鹏超,(微信公众号:wpcseo)自媒体狂热爱好者,自媒体百强,爱生活、做自己。偶尔...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如何在自媒体平台上不花一分钱达到推荐量10万+
我的图书馆
如何在自媒体平台上不花一分钱达到推荐量10万+
&近两年今日头条在资讯分发领域的迅速崛起,以及阿里(UC头条)、腾讯(腾讯新闻、天天快报、企鹅号)、百度(百家号)在转变观念之后的迅速追赶,让自媒体概念在营销界耳熟能详,分析文章汗牛充栋,但鹿豹座认为,想要在其中挖掘营销价值,首先还是要弄清这些自媒体平台的运营机制。与微信公号的半封闭性不同,自媒体平台主打的无一不是开放性的智能推荐算法,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记录用户使用习惯、兴趣标签等形式,为用户画像,之后推荐更多“感兴趣内容”给客户,如此,文章的阅读量与推荐量直接相关,如果文章没有推荐,阅读量必定很低,但只要你能摸清平台算法的脉,不花一分钱,也能10万+甚至100万+的爆文。&作为入驻了今日头条、一点资讯、UC订阅号、企鹅号等诸多自媒体平台的鹿豹座,在如何提升平台推荐量方面有以下经验分享给你:好题一半文&&不过,也并不是鼓励大家去做纯粹的“标题党",相反,现在很多平台都在打击"标题党”。一个好的标题,首先要恰当准确的表达信息,而且信息量要大。文章标题直接影响文章被推荐后的打开率,当获得机器大量推荐之后,并不代表文章阅读量就会好,这就是很多人的在推送文章之后,推荐量和阅读量相差几十倍的原因,因为这里还涉及到从推荐到打开的转化。文章被推荐给用户后,当用户第一眼看到你的文章,是否能吸引用户打开。&此外,所有平台的算法都很重视你所发文章与你账号本身定位的一致性,所以我们在推送文章的时候,千万不要推送一些标题与内容无关的文章,举个例子,你的标题讲的是搞笑的,但是你的文章内容讲的是悲伤情感类的内容,推荐效果极差;更不要夸大事实,故弄玄虚、震惊耸动、挑衅威胁、低俗挑逗等方式的标题,吸引用户点击。这样文章不仅没有推荐,而且还有可能被处罚或者封号。热点词和关键词每个自媒体人所写的文章,都希望能推荐给自己的目标读者,文章标题和内容中能够包含读者所感兴趣的关键词,对文章打开率有比较大帮助的。标题和文章内容能够紧跟热点信息,带上热点长尾词和关键词,一般推荐都不会太差。所以在写文章的时候,文章的标题和内容,一定要体现一些热点词和关键词,我们在找文章的时候都会搜索关键词进行查找,在看文章的时候我们会注意到关键词。推荐机器也是一样的,会注意关键词,如果命中的比较多的热点和关键词,相对来说也能获得较多的推荐。举个例子:我们发送完文章以后,在文章的末尾都会出现文章的标签,出现的标签就是文章的关键词,如果你的文章的关键词多的话,就会得到更多的推荐。&对于文章的热点词和关键词,可以参考不同平台的热搜排行榜,热力排行,或者微博话题,能够将文章所写的内容与热点事情,热度词结合起来,必将会获得更好的推荐。看上面的热搜排行榜排欧洲杯德国3-0胜排在第一,这说明了这段时间欧洲杯时间是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是热点事件。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是时候,尽量在文中切入这个事件,文章紧跟热点。但是切记不要堆砌关键词,为了加强某词汇的曝光,在文章中对关键词反复描述。高度原创现在很多平台都大力扶持原创者,但也有说:我的文章都是自己100%原创的,为什么推荐量一直都很低?原创的文章比搬运的文章的推荐要低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涉及到你的文章在平台是否是首发,也就是说你写好文章以后,首先在该平台进行推送你的文章。因为系统的推荐机制会对相似文章进行排重,如果你写的内容已经有类似文章存在,那么被推荐出来的几率不大,所以保持原创首发是王道。比如:你运营的是微信公众号和UC订阅号,你选择在微信公众号发,还是选择在uc订阅号平台首发,获得的推荐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因为uc订阅号在审核文章的时候,会先搜索你的文章是否其他的平台发表过,素材库有没有相类似的文章。通常如果你首发在UC订阅号里面的话,推荐量会更高,如果你的文章虽然是原创首发,但是你的内容和素材库里面的文章内容相似度很高,那么自然推荐会低一点。所以大家在创作文章前,最好先在你运营的平台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的文章,看同样的主题别人是从哪个角度阐述的,尽可能的写出有差异化的文章。平时要对比,哪个平台的推荐量大,引流量大,在写完文章的时候,尽量首发到大流量的平台,等文章有一定的推荐量以后,再进行其他平台的发文。垂直度&&在申请入驻平台的的时候,已经选择账号的所在领域,以及在推送文章的时候都会让你选择文章所属的类型,选择这个分类类型大致的确定你后期发文的类别。如果后续发表的文章,也能贴合该领域,那么这个账号对于推荐机器而言,就具有比较高的“识别性”。所以,大家不要盲目追热点,而最终导致账号定位不清晰,失去了能被算法系统推荐的分类和标签。比如:你的媒体号名称为xx美食类的,你选的分类也是美食这一块的,那么你的文章就不要写旅游或者搞笑类型的,否则都会因为内容不够垂直而只能获得较低的推荐量。排版美观度首先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系统推荐机器更偏爱图文并茂的文章,虽然现在很多平台在排版上都还没有做到多样化,但并不代表排版不重要,恰恰在最简单的功能中,编辑出美观的阅读版式,显得更为重要。&&&版式编辑如何加分:1、文本的排版的段落格式。每一个段落内容不要太多,尽可能5-10行分一个段落。另外传统的首行缩进一般不建议,这样手机上阅读会更整齐美观。2、内容的标题整理。对于大篇幅的文字内容文章,尽量做到主标题,副标题清晰明确,利用加粗或者下划线包括引用等,让整个文章版式内容一目了然。3、配图。图片质量:清晰度要高,没有水印,图文一致,一般300字以上的文章,配图不少于3张。 图片尺寸:建议配图统一宽度:640。我们平时在写文章的时候,配图都是来自不同渠道的,尺寸大小不一。这一点往往会因为我们在手机端预览而被忽略。当你在电脑上点开文章查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图片的大小和文字的宽度往往不够统一,不同大小的图片,在电脑端查看的时候,大小也不尽相同。这也就直接影响了整个图文的阅读美感。当我们把所有图片宽度设置为640的时候,你会发现,在不同的客户端打开,图文的版式都会美观而整齐。除了以上的内容,还可以在文章的开头进行引导读者进行阅读,这个有利于读者阅读完文章,在结尾的时候可以预告一下明天发什么内容,这样可以增加粉丝粘度。希望悟空说以上这些经验可以对你今后在内容创作上有所帮助,但还有最终要的一点请谨记,想成为一个优质的自媒体人没有捷径,唯有坚持优质原创,笔耕不辍。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自媒体人15种赚钱方法
导语:2013年7月程苓峰一天一万的微信广告位收到三十万广告费,2013年11月鬼脚七双十一当天7.8W广告费。
哇塞,做自媒体一天收入相当于我一年工资了,走,做自媒体去。也是从这两次事件开始,自媒体火了。可是,两年过去了,99%的自媒体人还在苦苦探索盈利模式。
做自媒体,收这样高级别的广告费,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两个极品,就从未出现过。
但这并不说明自媒体就没出路了,现在还有不少自媒体活的挺滋润的,而在本文介绍的15中赚钱方法中,卢松松也接触过不少,比如平台广告分成、广告收入、公关宣传、品牌植入、演讲、会员制、出书、线下活动。那么本文介绍了自媒体人15种赚钱方法,供大家思考。
1、自媒体平台
现在很多大型网络公司都建立了自媒体平台,筑巢引凤,吸引自媒体入驻,给自媒体人广告分成,像著名的百度百家,上线才半个月,就有一部分自媒体人收入过万了,当然,这种方式适合于比较能写的自媒体人,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
2、广告收入
既然自媒体当中有媒体二字,自然就具有媒体属性,之前在传统媒体当中,电视台、报纸、杂志靠什么赚钱呢?我相信,最大的一块肯定是广告费,自媒体也不例外,很多自媒体人的第一笔收入可能就是广告费。
广告有两种:硬广和软文,硬广是赤裸裸广告性质,容易引起关注用户的反感;软文就好很多了,写得好的软文,甚至你都不觉得这是广告,一般自媒体收费以活跃度及关注量等因素收费。几百上千不等。
3、公关宣传
公关宣传主要就是软文了,目前有不少自媒体以写专访的形式区别于软文,于是专访比软文高端不少,对于找不到媒体能专访的小公司,这种自媒体无疑起到重要性作用。在传播的时候,自媒体除了文笔费可能还有些推广费用。
4、品牌植入
严格意义上来讲,品牌植入也是广告的一种,但是它更加润物细无声,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硬广、软文和品牌产品/服务植入的区别。
例如:变形金刚3里边不少都是软性的广告,让用户产生不少的直观映像。如舒化奶就是一个软性的例子,而直接显示地方的时候,直接点明位置,也是一个硬性的广告,其中的车子就是相当于品牌的植入。
注意:知名品牌的品牌植入一般只有自媒体的大咖们才有资格参与,大多数自媒体人只能望而兴叹。
自媒体不一定就是专门写文章的一群人,也可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比如买各种东西的体验,因为他们是有独特的见识,对这个感兴趣的人就会关注他们,后序推荐点产品什么的,很多人都会买单。
自媒体赚钱越多,一般都是意见领袖,能影响很多人,最重要的是,这些人会直接购买东西,也就是他们的自媒体价值现。
6、销售产品
这里所说的卖自己的品牌产品,不是发广告帮别人卖产品。
目前,也有不少出售服务的自媒体人,比如:微信公众号:和谐电商 是在网上开展网络代运营业务,前期已经有和谐设计的先有品牌,再有其它相关服务,我们发现一点,在互联网时代,只要有用户,卖什么都成!
7、咨询服务
这个服务的钱一般来说非专业人士不好做,因为你在某个领域做得好,同行也认可,然后找你咨询一些项目问题,完全是可以收费,自媒体人相当比较难,也许专访比较可靠点!
8、演讲,培训
媒体人多方面发展,也可以从写的好,再慢慢开讲,再慢慢的去做演讲和培训,一般参加一场商业演讲,看行业影响程序,可以少至几千块多至几万不等的辛苦费,
自媒体做得好,一般就会有学习者,比如用户粉丝或者企业需要一些内训(效果一般是要好于社会上的那些讲师),价格也不便宜,一次5000到几万,一个月能有几次,收入也不错哦!
其实做付费会员制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付费的人数多还好,可以多请人维护,会员少的情况下,请不起人,全凭自己服务会员一至两年,难度是不可想象的。
比如:罗辑思维就是会员制,两万会员一共收了960万会费,还有一些是采用会员制,会员可以享受到免费参加一些版块或者赠送热门书籍及咨询服务等等。
10、新闻客户端
新浪/搜狐/网易等新闻客户端的费用,其中搜狐可以达到500-1000,如果自媒体的产量一个月20篇,也有二万的收入,有很多时候稿子也不能只发独家,当然如果你专心在一个平台上写个十篇八篇,也是大几千一万的收入了,加上客户端有新的广告及分成计划的,也许可以做一些格外的收入。
有些写作能力比较强的,感觉只有自媒体平台的广告分成太少,也可以自己出版书籍,但这要求写作能力相当更高。目前也有用低成本的电子书模式,很多微博及微信公众号都有销售电子书籍售卖。
12、被"包养"或跳槽
这是目前不少企业与自媒体的关系,自媒体形成一定的品牌价值之后,会被一些大的机构注资或收购,自媒体做得好,然后被挖走跳槽的很常见。
13、直接卖号
现在也有将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微博账号直接转卖掉的,具说,有人用一个20万关注用户的微信公众号换了一辆价值四十万元的越野车不在少数。
14、线下活动
目前很多自媒体常用活动方式:组织线上用户参加线下活动,比如,对于食品类自媒体可以食品分享大会;对于旅游自媒体可以组织旅行的集会,这种线下活动都可以向商家申请赞助费或者场地支持,如果不想商家加入,也可以用AA制的形式向参加活动的人收取合理的费用。
其实还有不少的方式,当然我们的自媒体定位建议:最好只做推荐,不做推销;帮助别人成功,自己才会赚钱;自己一个尽的写稿子,版权要求各种,未来发展方向不大,所以我们更多的是想给别人创造价值!
以上这十五种自媒体赚钱的方式,往往不会是单一的,常常会混合,比如:招募会员的方式吸引一批忠实用户,然后给他们提供线上培训,或是咨询服务,再比如:一些自媒体表面看起来是做会员制,但实际上是一种称之为广告费前置的模式,先收取大家的会员费,然后让商家给会员发福利,自己并不收取商家的赞助费,这种方式非常高明,把钱先赚了,然后光明正大的发广告,也不会有人反对,因为是给会员发福利嘛。这个比较高,可以学学哦!
在和谐全网营销看来,粉丝经济成就了自媒体,里面充斥了情感营销,如果你是一个意见领袖,不少意见领袖可以影响带动很多人,如果再互相推荐一下,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自媒体人不管是以何种方式赚钱,只要能够体面的生存下去,甚至可以把自媒体做成自己的事业,不管如何,那都会是一次从自媒体起向商业的成功转型。
延伸阅读: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频道。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2016年自媒体通过微博获利117亿&自媒体是如何赚钱的?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a/2016_45/ae8e9bcbee1a084_size43_w300_h193.jpg" WIDTH="300" HEIGHT="193" ALT="" STYLE="vertical-align: display: margin: 0 max-width: 100%; height:"
TITLE="2016年自媒体通过微博获利117亿&自媒体是如何赚钱的?" />
有网络公司为了推广自己的自媒体,向潜在用户推荐热点话题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a/17cf2c62c3dd_size49_w300_h199.jpg" WIDTH="300" HEIGHT="199" ALT="" STYLE="vertical-align: display: margin: 0 max-width: 100%; height:"
TITLE="2016年自媒体通过微博获利117亿&自媒体是如何赚钱的?" />
直播也是一种自媒体形式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a/d69ea_size51_w300_h192.jpg" WIDTH="300" HEIGHT="192" ALT="" STYLE="vertical-align: display: margin: 0 max-width: 100%; height:"
TITLE="2016年自媒体通过微博获利117亿&自媒体是如何赚钱的?" />
自媒体已经成商业利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这是一个人声鼎沸的场合,其间更是混杂着人性的正直和虚伪、贪婪和欺骗、利益和盲目——这就是自媒体江湖,一个以虚拟世界为主战场,但却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世界。
如今,热闹纷繁的自媒体江湖大致分为三大阵营,其一为各行各业中的高人,本身就是佼佼者的他们,凭着自己所创作的内容在自媒体这个新平台上自是如鱼得水,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来关注。其二为遍布互联网上的草根一族,自媒体给予了他们去展示自我的机会。最后一个阵营则是由各路商贾组成,自媒体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又一个新的营销平台。
自媒体门派四立、大小纷争不断。自媒体并没有所谓的门槛,人人都可以加入,谁都想在当中分一杯羹,而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自媒体乱象。
春光背后是肃杀江湖
就在几天前的10月25日,新浪微博“2016
V影响力”峰会在北京举行。
新浪微博在会上公布,在2016年自媒体通过微博已获得117亿元的收入,这其中电商领域自媒体收入达108亿,自媒体广告收入达4.3亿,就连来自粉丝打赏、付费订阅内容等收费项目的收入也有4.7亿。
显然,赚钱成为了现在自媒体的一个终极命题——商业化是每个试图用个体来发声的自媒体人必须要面对的,因为你首先要养活自己。
而事实上,自从四年前微信推出微信公众平台、2014年微博自媒体计划启动以来,自媒体已经越来越红火,制造内容、积累粉丝、寻求变现、实现盈利成为大多数公众号“做大”的首选路径。
如今随着电商加入、粉丝变现方式不断丰富,更有自媒体从业人员表示:“自媒体的春天正在灿烂。”而这次V峰会晒收入也无疑是给各路自媒体人士打了一剂强心针。
但是自媒体春光灿烂的背后则是一片肃杀的江湖,这里门派四立、大小纷争不断。自媒体并没有所谓的门槛,人人都可以加入,谁都想在当中分一杯羹,而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自媒体乱象。
如今自媒体江湖之中大致分为三大阵营,其一为各行各业中的高人,本身就是佼佼者的他们凭着自己所创作的内容在自媒体这个新平台上自是如鱼得水、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来关注。
其二为遍布互联网的草根一族,虽然没有金光闪闪的头衔,但常人中也不乏有着相应才华却苦于无处施展的民间高手,而自媒体恰好给予了他们去展示自我的机会。但是这其中也有着毫无真才实学、一心想着搏出位赢得虚名和金钱的小人,他们为了出名获利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算是自媒体乱象的根源之一。
最后一个阵营则是由各路商贾组成,自媒体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又一个新的营销平台,没有原创能力不要紧,兼并、收买,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与此同时,营销号大行其道地背后却制造了更多的问题。
各路高人,自成一派
对于很多资深媒体人而言,自媒体刚诞生时只是一个较为新鲜的传播工具,最初他们仅仅是抱着兴趣和娱乐的初衷投入其中,并针对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发出相应的见解,与大众充分互动、分享自己的知识与观点,并没有太多盈利的想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自身作品吸引来的粉丝不断增多,自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得到增强。同时自媒体粉丝变现手段的成熟使得自媒体的影响价值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巨大的前景使得很多媒体人纷纷跳槽转业,专门从事起了自媒体相关的工作、打造属于自己的IP。
如今一些热门原创型自媒体大咖坐拥数百万粉丝,而他们的主创文章也都有着“10万+”的阅读量。享有这样关注度的自媒体大咖们往往也有着多种多样的粉丝变现方式,除了对自身IP进行经营以外,他们对自己庞大的粉丝群也有着相应的统筹和维系活动。著名财经作者吴晓波打造的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吴晓波频道”如今已有180万粉丝,同时他还以这个自媒体为核心成立了覆盖全国81个城市的书友会组织、每年举办几千场线下活动。就在今年,吴晓波还跨界与电商合伙发售了自己代言的“吴酒”,
首批5000套单价199元的吴酒礼盒套装仅33小时就宣告售罄,瞬间进账了近100万。
鱼龙混杂,竞争激烈
2015年,原名姜逸磊的网络红人“papi酱”的无厘头恶搞视频火遍了新浪微博的每一个角落,得益于她自身浮夸的演技和清新脱俗的形象,以及内在清晰的价值观,“papi酱”凭借她的视频成功引起了广大年轻一代的共鸣与追捧。
“大V”们试水的成功也带动了大众的兴趣,网络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也使得自媒体主创并不一定要个个满腹经纶,有可能说一个有趣的段子,直播吃一碗口味奇特的泡面都会引来几千几万、甚至现象级的关注与传播。
这样的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理念在大众心中生根发芽,随着网络的发展,每个人
都可以运用图文、视频制作、直播等方式去创作自己擅长的内容。是金子总会发光,优秀的原创内容都会吸引到大量的关注。而当草根自媒体的粉丝积累到一定数量时,一些企业自然而然会找上门来请求他们发布广告或软文,甚至投资入股进行包装,从而实现了相对良性的变现方式。
“papi酱”成功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papi酱”那样的幸运儿,国家网信办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9月,有11428个微信公众号被关停。获取粉丝与提升阅读量的难度越来越大,自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起一个好ID就可以躺着涨粉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有从业者因此感叹“自媒体的红利期已过”。
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
互联网时代草根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当大多数人在自媒体辛勤耕耘、创造和推广着自己的“青青世界”甘苦自知时,也有少部分人为了流量,利益熏心。有道是“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民众自己组成的媒体在进行相对自由表达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可以对内容随心所欲地进行编辑。而在当下,为了博取眼球、骗取点击量,对真实信息标题和内容进行篡改、有保留表达,对假信息不加甄别就转发推波助澜等行为,在自媒体行业中早已屡见不鲜了。
如今,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都提倡所谓的“浅阅读”或“碎片化阅读”,这样的阅读习惯使得读者很容易被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自媒体“带节奏”、牵着鼻子走,从而忽略了事件的真相与本质。
例如近日,一篇名为《四川最穷的地方有多穷?孩子十年没吃过肉》的文章在各朋友圈里各种刷屏,文章里宣称四川大凉山的孩子十年都没吃过肉,有孩子7岁了还没洗过一次澡,一时间这篇文章成为全国热议话题。
虽然随后凉山教育局进行了辟谣,表示此文纯属造谣。但实际上发布该文章的自媒体目的已经达到——点击率、阅读量都创了新高,至于大凉山地区扶贫的现状如何?自媒体不在乎,读者也不会深究,之前的热议犹如一场狂欢,最后留下的只有“十年没肉吃”的错误印象。
针对这些自媒体热衷造谣传谣的现象,日,中国法院网刊出《对造谣自媒体关闭账号是不够的》一文,表示对于这些突破社会底线的个人或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谴责上,必须要让造谣的公众号付出相应代价、受到法律的惩罚。
复制粘贴,营销串烧
并非所有的自媒体都有自己的原创经营能力,一些从事自媒体营销的企业为了快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往往会选择与一些已经小有名气的草根自媒体合作,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获得粉丝与对他们的影响力,从而实现暗中对相应的品牌进行推广的目的。
而在收购成功、失去了原创作者的运营之后,“1人原创,99人抄袭”就成了微信公众号里的真实写照。每当有足以成为热点的原创内容出现时,很多营销号会一拥而上,进行手动“截留”,复制粘贴、盗取他人的劳动果实转为自己的作品,从而使账号能持续运营、保持粉丝数。
很多草根微信公众号主创在发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他人窃取后却表示无计可施,他们唯一能做的只是在发现后向微信平台举报,但是被举报的抄袭文章需要满足“大量用户”同时举报才有可能会被微信公众平台删除或封号处理,有的作者表示,面对抄袭自己最初还会发动家人朋友一起举报,然而被抄袭的次数只增不减,“时间一长就麻木了”。
据了解,腾讯公开表示2016年第1季度共接到关于公众账号文章类侵权投诉及申诉约为10000例。在众多申诉案例中,著作权类投诉始终保持在首位,所占比重超过50%。而此前微信公众平台也曾发布公告,明确规定出现5次抄袭现象将永久封号。
但与造谣相似,自媒体平台降低了侵权成本,即使因侵权被封号,也可以再重新注册一个。但被侵权一方的维权成本则很高,需要投入的不仅是财力,还有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同时,仅靠平台官方进行监管不仅不能全面有效,其自身公正性也有待商榷。
刷阅读,无异饮鸩止渴
不久前,腾讯公司一次不经意的升级,导致微信公众号刷量工具失效,导致很多之前看上去很美的自媒体公众号,瞬间现出了原形。
国内自媒体大数据公司“新榜”对8744个微信公众号的监测显示,近期明显出现阅读数大幅下降的公众号,类别涵盖了汽车、民生、娱乐等多个领域,其中缩水最严重的一个汽车微信公众号,其9月底的单篇平均阅读数与上周七天的日均单篇阅读数对比下跌了99.85%。
新华社的一篇报道援引北京快侠科技创始人的观点称,“根据快营销统计分析,大号的粉量是真粉的三到五倍。10个号称几百万的大号,我们分析仅20%的真粉。”
“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一位广告从业人士看法更让人失去信心,他称,近一年来,公众号刷流量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他们在投广告时,也会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判断来剔除水分。“但是现在的情况显示,我们还是低估了”。
刷阅读,给自媒体人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毕竟一篇篇10W+是自媒体在面对客户时最大的资本,但是这终究是“虚假的繁荣”。
“我也不想干,但别人都在干,你不干就要被市场淘汰了,他们(客户)只认阅读数。”自媒体人小柯无奈地说,他运营着一个电影公众号,他承认自己公众号上很多文章阅读数都是刷的。“淘宝上买的,很容易。”
这似乎是一场饮鸩止渴的悲剧,它让这个行业带来了繁荣,但虚假的背后是一条黑暗之路。
创造力减弱,优质内容匮乏
据了解,2015年微博和微信五百强单月流量为9.1万;而到了2016年4月份,中国微信五百强单月流量却只有5万。造成流量下降的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优质内容创造能力匮乏,而热门内容也逐渐丧失了吸引力。
有专业人士表示“对于自媒体平台来说,持续、优质创造能力是核心”,虽然现在优质的内容很多,但流量的吸引能力却在不断下降,如果紧紧靠着谣言、标题党炒作话题,整个自媒体平台充斥着各种千篇一律的“爆款”文章,即使短期内产生了话题性,但不用多久就会被人遗忘,并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使粉丝成为用户,对相应的自媒体品牌产生认同和归属感。
蓝瘦、香菇
试水自媒体,被呛了
小光(化名)是一名90后大学生,出于对体育的兴趣,他在微信公众号刚刚面世的时候就开创了一个公众号、做起了自媒体。
“我喜欢体育,大学时间多,我可以经常看比赛。我还建了个微信群,经常和几个志趣相投的小伙伴聊这些。那时候刚好微信公众号出来了,我就把它当做和QQ空间差不多的平台来用,经常在上面写一些对比赛的心得和见解的文章。”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小光非常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社会话语权、向周围展现自己的才华,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见解。“我觉得互联网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或者绝活,依靠互联网的各大平台你就有可能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引起别人的围观。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我觉得自媒体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能够将自己想表达的传递给更多人,引起共鸣,甚至让你成为很多人喜欢的偶像。”
原来小光的公众号“产量”并不是很多,一周大概只有一两篇。直到有一次他的一篇关于某场NBA比赛的文章突然爆红,产生了比平常文章高几十倍的阅读量与转发量,他才对自媒体真正产生了兴趣,并且把它当一件正事来做。
小光也了解到,他的一些玩自媒体的师哥师姐已经有广告商找上门来,每个月都能利用自媒体额外赚取几百元的外快。这使得他对自媒体的未来心动不已,“在创作的同时你有可能会受到一些商家广告主的青睐,收获一笔可观的费用;能够在展露自己的同时,还能获得收入这点真的很吸引人。”
小光开始潜心钻研自媒体,他除了运营自己的体育公众号以外,也尝试了很多其他行业方面的自媒体,创作的初衷也从最初简单的分享,变为想尽办法增加粉丝数。
毕业后,小光自告奋勇加入了一家自媒体营销公司,正式开始了他的自媒体运营生涯。但没过多久他发现,自媒体运营并没有之前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和美好,而是很难很难。首先在内容创作上,在当今这个网络浅阅读时代,每天都有无数的新闻或者八卦产生,无论是原创作者还是二次创作的写作者都要跟得上热点,熟悉各种网络用语,绞尽脑汁找到不一样的事件切入点,并用粉丝可以接受的方式撰写文章,每一篇优质的文章背后都是创作者的无数份咖啡和宵夜。
“这也许还不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我觉得最艰难的地方在于这种创作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因为大多数自媒体作者为了提高粉丝的黏度都需要每天坚持推送文章,不间断的坚持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毅力,而耐得住寂寞和孤独也是一个自媒体人必备的职业素质。”小光表示,在工作期间,他很少有假期去陪伴家人或独自放松,而每当有新鲜热点传来时,他都要第一时间把信息和工作结合到一起。
除此之外,把运营自媒体作为职业的小光意识到,现在自己所创作的文章早已不和自己的兴趣挂钩了,如何增长粉丝才是脑中最重要的一杆标尺,“现在的推广难度和成本都很大,往往一篇文章推送出去之后要及时地抓取和监测数据,还要注意粉丝的反应,很多自媒体作者都有被网友谩骂甚至言语侮辱的经历,我觉得用当下的两个词来描绘就是:蓝瘦,香菇……”
工作半年后,虽然小光运营的自媒体公众号下的粉丝数比较乐观,但是他逐渐感到自己的投入和收入并不对等,自己运营的自媒体公众号变现能力并不是很高,但是工作压力却越来越大。他开始萌生退意。
如今,小光已经离开了自媒体营销公司,到了一家传统媒体。虽然他还在更新着之前的微信公众号,但已很现实地回归到兴趣上,“我决定在传统媒体工作一段时间,通过学习和工作丰富自己的见识,等自己足够强大了,再去做自媒体。”
来源:&作者:陶魏斌
原文网址/a/0808_0.shtml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便携式音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