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的小米note3充电时小米充电指示灯一直闪总是不正常闪烁,就像灯泡憋了似的,一会好一会坏,什么问题,正常应亮

当前位置:
小米Note 3面临三大尴尬 Note系列还能走多远?
如果这三个系列的产品有着鲜明的定位、各自的特色和不同的主打人群,那么今年小米还真是不能让人小觑。可惜的是,小米却没能完全做到这一点。Note 3推出这一段时间来,面临了三大尴尬。
这是智能手机行业最好的时代。全球经济蓬勃复苏,5G大幕即将开启,消费升级如火如荼……智能手机已然不仅仅是一个功能物件,而是成为了人们的品位物件,同时换机频率的不断提升,也使得智能手机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快消品”。这是智能手机最坏的时代。放眼整个TMT行业,没有哪一个行业的竞争会像智能手机一样如此的激烈。以互联网行业为例,中国厂商的竞争,主要是在国内的竞争,不像智能手机,竞争对手是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包括了苹果、三星、LG等顶级厂商。坏的时代,也常常带来坏的结果,比如Apple 8的遇冷。对此,很多人认为是意料之外,其实土妖认为也在情理之中。以往苹果手机代表的是身份象征,但是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苹果身份象征的作用被极大弱化了,用户选择手机更看重使用体验、个性化、气质调性匹配以及性价比。当然,Apple 8也并不寂寞,小米Note 3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没有发烧只有尴尬的Note 3,或将是小米Note系列的终结者,甚至有可能会成为小米复苏道路上,一个大大的绊脚石。小米Note 3面临三大尴尬,覆水已经难收9月11,小米赶在苹果发布会之前,开了一场发布会,推出了小米MIX 2、小米Note 3等产品,加之今年4月份推出的小米6,一时间小米智能手机以三驾马车之势,火力全开。如果这三个系列的产品有着鲜明的定位、各自的特色和不同的主打人群,那么今年小米还真是不能让人小觑。可惜的是,小米却没能完全做到这一点。Note 3推出这一段时间来,面临了三大尴尬。首先是定位问题。在这个重要的问题上,小米既和苹果不同,一年只发一两款手机,用不同的配置满足不同果粉的需求,走的是极简路线,省去用户选择的烦恼;也不同国内的同级别厂商,走的是“旗舰款+爆款”的方式,通过奢华高端和潮流高性价比,满足30+、30-用户的需求。“小米MIX 2、小米Note 3、小米6有啥主要的区别?”估计这样的问题,即使是最资深的米粉也难以回答。用雷军的话来说,Note 3是大屏幕的小米6。关键是,屏幕大小如今不是用户最大的痛点,CPU、拍照、全面屏、曲面屏、音乐等配置才是核心。所以说,因为屏幕大小,就定位、区分不同系列的产品,是有问题的。更为严重的是,此前的小米Note 2的定位是小米手机的高端旗舰系列,旗舰的含金量是高于小米5的,类似如今的MIX 系列;但是今年的小米Note 3的定位,旗舰的含金量又低于小米6,定位和此前的小米 MAX很像。如此种种,行业人士都看不懂了,消费者不晕头转向才怪呢。其次是定价问题。小米全系手机因为定位上的模糊不清,自然会导致定价方面的混乱。随便举个例子,小米6 移动定制全网通版 6GB+128GB,京东售价为2999;而公布的小米Note 3 6GB +128GB靓蓝版也为2999;而小米MIX 2 6GB+64GB,售价为3299元起。看到这些,如果你是消费者的话,你知道怎么选择吗?同样是2999,是选小米6,还是选更新的Note3?要不再加200直接上MIX 2?可是那款MIX 2又只有64BG的内存……如果消费者是天枰座的话,估计手机没买到,已经纠结不堪了。再次是口碑问题。客观地说,半年前小米6发布的时候,还是让一些人眼前一亮的。但是作为“大号的小米6”,却没能赢得太多人的掌声:中高端处理器骁龙660、6GB运行内存、没有特色的机身、不算好看的铝红框、和小米6完全相同的后置双摄……一切看起来没什么坏的,但是也没什么好的,就像老干部一样“中规中矩”,缺少活力、特点与创新。难怪网友会如此吐槽:比如网友“东山风雨”就说, 小米note3的配置很失望,非常非常失望;网友“请不要叫我测评君”认为,小米Note3的镜头光学素质一般,因此夜景样张的路灯部分炫光会比较明显;网友“砜小号”表示,小米mix2和Note3都有点失望。mix2没想象中的好看,全面屏还是觉得三星S8好看。Note3用的是660和emmc,配置一般;网友“有一点点记忆”用了一段时间后总结说,一般化的手机,没有让我惊喜的地方,反尔觉得不值这个价位,反应有些慢,竟然有一次充不了电;而网友“快乐的小银桑”则吐槽道,左为note3拍摄,右为小米2拍摄…小米的摄像头不是一般……当然,必须承认,如今自我表达的便捷性,一定程度上加快和放大的网友的心声,但是如此多的失望和批评,个人觉得还是应该引起小米手机注意的。虽然如今手机已然发了,有点覆水难收的感觉,但是补救的办法总是有的。舍弃发烧犹豫黑科技,小米Note 3模仿别人迷失自己早年小米手机借助“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七字真言,在手机市场上取得了摧枯拉朽式的成绩。一时间“为发烧而生”,不仅成为了小米手机的广告语,更是成为了很多年轻人对手机的态度,甚至是对生活的态度。其实,土妖一直认为“发烧”不仅没错,而且有特点、有气场、很张扬,非常适合年轻族群的特质。可惜的是,小米没有处理好发烧的内涵和外延,让受众误以为,发烧等于高性价比,高性价比等于没钱的年轻人,没钱的年轻人等于X丝,最终“发烧=X丝”这种错误的认知不断扩散。而后逐步有点钱的人,就想摆脱X丝的标签而不选择小米,这也是导致小米前两年深陷泥潭的一大原因。由此,后来小米自身也不再大规模的宣传“发烧”了。但是,土妖认为发烧真正的内涵和外延,是自由、平等、个性、极客的互联网精神,是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是世界的孤本,都在为发烧而生。让发烧从产品理念,到生活态度,再到对世界的解读和对自我的认可……如果这么演绎的话,还会有“发烧=X丝”这种错误认知吗,大家还会争先恐后想扯掉因为发烧而被贴上的标签吗?后来,小米手机又主打“黑科技”。但是时间不长,小米手机对这个标签又开始犹豫了。最根本的就是,如果真的要主打黑科技的话,断然是不能让一款旗舰机小米Note 3去搭载中低端的芯片高通660的。要知道半年前的小米6就已经上高通835了,半年之后推出的旗舰新品,竟然走了回头路?对手机行业来说,半年就是一个小周期,不说功能、配置怎么大幅提升,但是至少不能是退步吧。要么这让那些仍旧固守发烧的,极度憧憬黑科技的米粉、用户么,情何以堪?而往往失望之后,放弃和抛弃,就成为了大概率的事件。难怪有网友和用户会喊出类似的话,“将吴亦凡换成835”。土妖观察到,小米手机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变化,受到OPPO、vivo的影响,可能是一大原因。看到OPPO、vivo不断渠道下沉,在三四五六七八线市镇疯狂开店,小米也不断发展小米之家;看到OPPO、vivo冠名、赞助热门综艺节目,做大营销,小米也大手笔的挥金如土;看到OPPO、vivo请当红炸子鸡做代言,小米就请来了吴亦凡;看到OPPO、vivo主打拍摄、音乐,小米也舍弃了发烧、犹豫了黑科技,在小米Note3中最强调,“自拍美,拍人更美”。如此的盲目崇拜和模仿跟随:第一,会让小米手机自身感到迷失,也会让小米手机的米粉、核心用户、普通用户、潜在用户等众多群体感到疑惑,小米手机到底要走到哪里,小米手机的品牌理念和产品诉求,变成了什么?第二,用OPPO、vivo的策略和打法去追赶、超越OPPO、vivo,只能是事倍功半;第三,也是最严重的,既然当年小米用户有点钱了会开始甩弃产品带来的不好标签,那么当OPPO、vivo的二三四五六七八线用户民智进一步开化、认知进一步提升时,不愿意再接受“低配高价”,不愿意在为OPPO、vivo的“多代言人、大广告、强营销”的费用买单时,学习OPPO、vivo的小米是不是会又一次面临尴尬甚至是危机?事不过三,小米Note系列还能走多远?当然,上面的很多分析,都是一家之言。手机好不好,最有说服力的还是销量或者说紧俏程度。在这点上,多年来的实践,让广大用户有一个朴素的观点,“好手机经常缺货,一般的手机很好买到”。带着这样朴素的判断,土妖此前特意去小米商城的官网看了一下,确实小米6、小米MIX 2有的型号在某些地区会缺货,但是小米Note 3的供应则相对充足,甚至出现第三方平台价格微降的情况。虽然土妖本人认为,这种朴素的判断有一定的道理,当然也不是太过精确。不过,土妖确实听到身边很多朋友对小米Note 3的评价开始用“低配高价”这样的字眼,从高性价比到低配高价,小米手机不断向OPPO、vivo靠近,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实际上,相比于小米的其他系列,Note系列确实是属于出师不利的一个系列。15年初推出的小米Note,彼时Note系列担负这小米手机突破1999这一价格天花板的重任,相关的配置和功能,在当时来说也是很领先的,但是由于、2999的定价,对当时的小米和用户来说,价格还是太高了,加上高通旗舰芯片的发热问题、没有指纹识别功能、3D玻璃的工艺难度导致良品率低等等问题,让小米Note的市场表现并不好,价格也在推出半年及10个月后,一降再降,最终黯然退市。有了小米Note的失败教训,在推Note 2时,小米更加谨慎。小米Note 2采用的是当时的顶配高通骁龙821处理器,屏幕上双曲面屏幕带来的效果也很不错,在营销上为了不重蹈“小米Note的营销力度不够”的覆辙,小米请来了梁朝伟做代言。看似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可惜最终百密一疏。小米Note 2手机一直没能很好地解决屏幕的供应问题,在没能拿下三星成熟的AMOLED曲面屏情况下,只能转身用LG OLED屏幕替代,屏幕问题后来也成为了Note 2最终卖的不好的一大隐患。此外,当时小米手机的供应链和产品策略也都有问题,在初期部分用户想买的情况下,没能解决供应链尤其是屏幕的供应问题;后来屏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又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颗粒感、抹涂感、油画屏等等,“听说屏幕不好”成为很多用户不买小米Note 2的原因之一,时至今日,百度搜索“小米Note 2”,还有一组搜索提示是跟着“屏幕”两字的,可见屏幕问题当时闹得有多大;再后来小米6又箭在弦上,更是左右互搏地上演自己兄弟争用户的残酷局面。小米Note的高价问题,小米Note 2的屏幕供应和屏幕质量问题,让小米Note系列用户投诉和负面消息频频出现,使得小米Note系列没能很好地完成口碑沉淀和品牌积累。在这种情况下,小米Note 3竟然在最核心的处理器方面,玩起了“倒退”,走起了“低价高配”的路线,实在是令人担忧。中国有句老话,叫“事不过三”。如果小米Note 3真的因为“高价低配”卖得一般,使得小米Note系列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师不利,那么小米还有没有勇气出Note 4,就是一个问号了。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用户名/邮箱/手机: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最新活动更多 &&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广东省/广州市
江苏省/无锡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小米今天就要在北京发布包括&2和小米Note&3在内的两款重磅机型,昨天下午,雷军也在微博上正式公布了小米Note&3的宣传海报,果不其然,代言人就是你们的“凡凡”吴亦凡。雷军公布正式海报&&&&据悉,小米Note&3将搭载骁龙660移动平台,并辅以6GB+64/128GB的机身存储。采用护眼屏,以及四曲面玻璃机身,7系航空铝边框,并搭载前置+后置双1200万变焦双摄,前置还支持AI美颜功能。内置3500mAh电池,支持快充QC4。吴亦凡代言小米Note&3&&&&与此同时,小米Note&3还支持人脸解锁功能,采用RGB智能识别方案。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mobile.zol.com.cn/655/6551908.html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主屏尺寸 4G网络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10暂无报价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最新科技资讯下载ZOL APP正在初始化报价器爱国者充电宝四个灯一起闪是什么原因?傈僳花_519正常的,一般是闪几分钟后自动停止的,如果没去按电源键,充电宝指示灯还一直闪烁不止那就是电源的问题了,建议您联系卖家处理下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能够用有所帮助
更多回答云阙海藏小米充电宝充电的时候指示灯会一个接着一个的闪烁,当电量在百分之25以内时,第一个灯闪,电量在百分之25到百分之50的时候,第二个灯闪,电量在百分之50到百分之75的时候,第三个灯闪,电量在百分之75到百分之100的时候,第四个灯闪。充满电后指示灯常亮不再闪烁。给手机充电的时候指示灯不会闪烁的。充电的时候4个灯一起闪烁的话,就是充电宝的质量问题了,应该尽快联系厂家的售后客服,申请售后退换货处理,或者申请售后维修。
hanlong19831,看能否放电,如放电,则为电量充满
2,如不放电,则是电路损坏,需要维修或更换主板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2015上半年,小米手机销售3470万台,同比增长33%,环比下降1%。媒体的结论是:小米中国市场的增长正在放缓。  与小米手机销量未达预期同时传出的,还有红米Note2被曝屏幕、摄像头及售后“意外保”均与宣传不符。  “小米不行了”的传言,开始在网络上流行。  小米到底怎么样?我们找一个对标产品比比看。  2015上半年,华为共销售智能手机4820万部,跻身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前三,高出小米至少4个百分点。更难得的是,华为手机不仅销量大,而且售价高,以定价超过3000元的华为Mate7为例,目前已累计发货超过400万台,与苹果、三星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在国际市场上,华为手机表现同样扎眼,目前已进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市场增长尤快。  华为手机CEO余承东甚至说:“那些一时热闹的手机未来都将死掉。”  显然,小米与华为呈现出截然不同走势。  有趣的是:当年和雷军吵得很凶的董明珠,其领导下的格力电器2015上半年业绩同样未达预期。当年二人豪赌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二年后他们都会被人甩在后面。  但我认为,目前断言“小米不行了”为时尚早。但传言的流出绝非空穴来风,竞争对手变了,消费者观念变了,小米的玩法却没变,这就是危机的根源。  华为、小米分属两种企业模式,前者是“技术主导”型企业,后者是“营销主导”型企业。小米最大优势是善于经营粉丝,最大短板是缺乏技术支撑。国际企业的经验一再证明,一个企业若缺乏来自技术层面的强力支撑,这个企业注定行而不远。  华为对小米最大的威胁不是产品,而是其强大的技术与专利形象,一旦消费者对踏踏实实做技术、实实在在做产品的企业建立认同感,对于小米这类专注于“营销”的企业,将是一个灾难。  小米模式的本质是营销。小米的企业属性与大多数中国家电企业并无二致,它们不善于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它们喜欢在营销上动脑筋,所以它们基本上不可能创造革命性的产品。  所以,你很难说小米手机有什么独特的先发优势,雷军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对年轻人心态的洞察,和基于此洞察之上的营销手段。换句话说,小米的成功,是观念的成功、营销的成功。  问题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购买力的提高,年轻人的观念会随时间而改变,他们会逐步转向技术型、实力型品牌。好比年轻人交朋友,刚开始他可能对一个会讲段子的人有好感,但是时间久了,他们最终会选择有内涵、有修养的人做一辈子的朋友。  这实际上意味着,在过去五年,雷军有一个严重的疏漏,那就是没能及时把一个“营销主导”型的小米改造成一个“技术主导”型的小米——像苹果那样的科技型公司。事实上,小米此前已经接到一系列预警,比如在印度和台湾遭遇麻烦,但是,我们没有看到雷军及其团队做出实质性改变。  华为手机的成功,国际市场功不可没。强大的专利积累加上良好的品牌形象,让华为手机的国际化之路走得轻松自如。  事实上,雷军已经意识到小米的困境,推出3000元的小米Note,正是为了改变其中低端形象。但是,小米一直以来致力于营造“高性价比”(实质上是“中低端机”的代名词)形象,让小米高端机销售缺乏支撑。雷军是一个营销高手形象,不是一个产品和技术专家形象,无法托起小米Note的天空。  换言之,公众已经对小米产品的形象进行了心理锁定,那就是:价格适中,性能不错。为什么德国大众公司不用“桑塔纳”品牌推出30万元以上的轿车?就是这个道理。在品牌成长期,小米的中低端定位是合适的,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对品牌和产品进行改造,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但是,小米没有做这件事,或者说虽然做了这件事但没有产生实质性效果。雷军台过于享受被年轻粉丝追捧的快感。类似的例子还有,新飞多年的广告都是“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把“新飞”和“冰箱”两个概念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十五年前,新飞推出空调产品,发现根本卖不动,原来消费者不认新飞空调,理由简单到要死:你就是一个做冰箱的。当然,这么说不等于品牌形象必须一成不变,问题在于,你一旦让消费者形成品牌锁定,改变起来难度很大。  这几年,雷军把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小米生态布局,至于小米品牌形象怎么定位,品牌内涵应该是什么?我相信雷军想得不多。没有对小米进行前瞻性的技术布局,更是不可原谅的疏漏,直接导致小米发展后劲不足。须知,“台风口”不总是都有,内功修炼更重要。  美的集团的方洪波对小米互联网思维十分欣赏,甚至派高管集体取经。但是,细心人发现,方洪波对技术与研发的重视远高于雷军。近年来,方洪波对外谈得最多的是重视研发。美的最近的热点,是其创新平台1.0对外开放。方洪波如此重视技术与研发,实乃因为他亲眼看到竞争对手格力凭借技术优势,给美的带来巨大竞争压力。  止于目前,公众尚未看到雷军对“小米不行”的传言做出有力度的反驳,也许小米不认为传言会对它造成实质性影响,另一方面小米也确实拿不出更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依旧牛逼。  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最让人担心的。传言的威力不在于它是不是道出了事实真相,而在于它有可能最终成为大众的真实看法。一旦越来越多人信以为真,则反过来对市场形成负面影响。比如,当你听到越来越多人传言“小米不行了”,你面对小米手机的时候心里会打一个问号,你选择小米手机的概率就会降低。很多名牌的没落,不正是从不起眼的传言开始的吗?此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防患于未然”,即指于此。  苹果是个刚好相反的例子。四年前,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即预言苹果手机火不过2012年,许多人认为库克领导下的苹果缺乏创新将出现危机,事实上,人们确实看到苹果手机这几年并无大的改变。但是时至今日,即使三星发起一波又一波进攻,仍无法撼动苹果在全球智能手机领域的霸主地位,这到底因为什么?在我看来,根子在于苹果已经成为“伟大科技公司”的代名词,具有全球智能手机领域至高无上的主导权、定义权,而这一切的根本,仍可归结为苹果拥有全球最领先技术这个点上。  而“营销主导”型企业是永远也不可能拥有技术主导权的。  因此,小米最大的危机,不是小米真的不行了,而是“小米不行了”的传言开始流行,而且有一部分人相信,这才是最可怕的。谁敢说,这一定不是小米盛极而衰的开始?  虽然我对小米“营销主导”型模式并不完全看好,甚至担心其因为缺乏技术积累而后劲不足,但我仍然认为,小米的出现,对中国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公众观念的进步,仍然功莫大焉。  今天,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因为雷军倡导的“互联网思维”而建立“用户至上”观念,过去,“用户就是上帝”更像一个虽光鲜却不实的说辞,今天它已经成为推动企业进步的力量。这是中国企业观念的一个巨大进步。  中国企业对产品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过去,中国企业普遍采取“机海战术”,多产品、多型号竞争市场,能卖多少卖多少,卖不掉拉倒,单机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很低。现在它们更愿意实施“精品战略”,提高每一款产品竞争力。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来源|大熊老师很抱歉(ID:daxiongbaoqian)  最近从任何一个角度来分析,小米都不行了,这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雕爷老师则出来力挺小米,其实我也可以理解。小米毕竟是互联网忽悠思维的鼻祖,雕爷、黄太吉、罗振宇、李善友等老师都是互联网忽悠思维的衍生物。如果小米不行了,这个大旗就倒了,难免唇亡齿寒。  当然很多人也在分析小米为什么不行了,药方也开了七七八八,作为最靠谱的也是最了解小米的我来说,觉得都还不够全面,所以只好亲自全面的写一篇了。欢迎分享,谢绝起诉。  谁是最了解小米的人  如果你都不知道小米为什么会成功,或者不确切的知道,那么你去谈小米为什么不行了,自然是完全不会靠谱的。这个问题我还是可以深度回忆一下的,毕竟小米发展的全程我还都出演了一个还算有些影响的角色,而我今天的成长,其实也从小米身上学到很多。  在我所有的文章中,有几篇特别出名的,其中有一篇叫《公关的弱智和弱智的公关》,这篇文章据傅盛老师向媒体透露,雷军老师是内部组织公关学习过的,学习之后,就改变了策略,再也不理会当时掐的正凶的360了。而这篇文章老周也转发了,结果我也因此进了360。之所以雷军没有让我去小米的原因大概是,我文章中给他们起了外号周冷禅和雷不群。老周是可以容忍的,雷总是不会容忍的,大概就这么简单。这和小米公关稿中雷总每天花多少个小时招人,是有些出入的。  这篇文章从实质上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从传统行业就进入了互联网,那时候其实还没有什么自媒体的说法,我其实才是自媒体最早变现的人了。其实之后的工作倒是和小米没什么关系,我负责的几个产品对标的都是百度和腾讯,所以之后的跟小米的一些互动都是公益的,并没有谁的指使,这一点老周是背了黑锅的。  当然,我也并没有黑小米,只是积极的帮米粉解决问题,比如充电器爆炸了,转发帮他们换新的,还送数据线,比如告诉他们反复重启应该怎么在电池下面垫纸解决之类。所以一直倍受米粉爱戴,一直到他们换了苹果,还一直关注我。一般人肯定没有这么深入的接触过小米,加上小米一开始很抠门,也不送手机,所以很多媒体人也没有真的碰过小米。当然,我自己也不会买小米,但是运气很好,每次参加活动抽奖都能中一部,算是缘分吧。  小米成功的几个因素  对于小米后来的成功,我自己是有反思的,当年我觉得完全不可能成功的,这个误判给了我改变价值观的两个重大启发。第一个,不要忽略资本的力量,逻辑在资本面前不是核心问题。第二个,不要高估用户的智商,理性的项目都成功不了。当然,这个套路的成功我还是反对的,这有点类似长者说的,你们就想搞个大新闻。因为一旦你的成功是因为套路,当你的套路被习惯之后,就会失效的,这其实是小米现在下滑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说小米拉低了手机的价格,如果没有小米,我们现在用不到这么便宜的手机。这其实是个误读,小米初期的主流手机苹果、三星、HTC并没有降价的意思,反而价格还有所升高。而小米时代非常便宜的MTK山寨机,价格也不会比现在的MTK山寨机高到哪里。所以,从价格角度讲,我并不认为小米有什么重大的影响,只是影响了山寨机的思路,让山寨机开始注重品牌和营销了。所以现在也没有什么山寨机了,都是互联网手机。  从大环境讲,小米的成功是因为智能手机换代潮,那两年中国人换了几亿部手机,很多小牌子都卖的不错,现在都倒了,这是风口没错。再加上微博的爆发时期,降低了很多传播成本。我们可以随便的满嘴跑火车,后来这一点,被以前木讷的手机厂商都学会了。  从用户角度讲,刚刚抛弃凡客的屌丝群体开始工作,到了玩得起手机的年纪,所以廉价T恤就完蛋了。从这个逻辑往下推,下一个完蛋的应该是廉价汽车,当然这是指城市市场。现在北上广的年轻人,恐怕不会买奇瑞代步吧,怎么也要奔驰smart了。  从营销模式来说,大家看似小米成功的饥渴营销并不是成功在饥渴营销本身,而是成功在饥渴营销实现了渠道加价销售。这样黄牛成了巨大的分销商,解决了小米自身渠道不足的问题。而一旦无法加价,小米就要面临渠道缺失,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用户多了公司大了宣传多了,反而销量下来的原因。  总结一下就是,风口,用户,渠道。当然,这里边80%是碰上的,雷总的优点一向是把握大势很准,长线战略不足。  小米下滑的原因  很多人说小米下滑的原因是因为研发不行,这其实也不是核心原因,以前的小米产品更烂,反而卖的很好。现在小米手机其实已经整体都不错了,销量却下来了。这其实和魅族是反过来的,魅族以前认真做手机的时候,销量惨不忍睹,现在外包出去ODM,销量大幅上升。所以我一度得出一个结论,产品好的标志就是卖的不太好。比如卖的最好的米2,雷总也认为质量是个大问题。  看到小米成功的原因,自然你就知道失败的原因。  从大环境讲,智能手机风口已经过了。智能家居是不是一个风口还不好说,这个事情比尔盖茨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写了一本书叫《未来之路》里面就在鼓吹智能家居,现在二十年过去了,毛都没有。  从用户角度讲,五年前的屌丝刚上班,用个小米还有点潮,和当年穿凡客差不多,五年之后,你还在用小米,那真的不是我想要的人生啊。所以小米只好不断的渠道下沉,红米廉价机冲级更低层的市场。但是更底层的市场核心渠道是实体,这里碰到如狼似虎的vivo、oppo推销员们,最好的一块利润已经没有了。成了廉价的象征的产品,一般都没有太好的结局。  从营销模式来说,小米的那套,大家已经疲惫了。倒是华为学的活灵活现,满嘴跑火车的风格加上华为品牌技术的背书,一下子让工科男能忽悠小姑娘了。所以最后胜出的还是华为,小米则是浮夸了几年之后,一直没有硬货出来,当没有价格战可打的时候,就毫无优势可言了。就算还有一些产品有价格优势,也没有利润可言。在消费升级的新风口上,被用户无情的抛弃了。  小米的战略混乱  其实小米一直没有什么战略,开始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他们也没想到能火的这么快,所以膨胀的比较快,后来也提出了很多指导思想来解释。最早的时候是铁人三项理论,软件、硬件、互联网,后来米聊失败了之后,有些找不到方向。小米市场被360、百度、腾讯甚至豌豆荚、UC压着,也起不来,等起来了,市场产品也不吃香了。铁人三项之后,就是《参与感》了。  这个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直接导致了黎万强的出局,就是《参与感》是黎万强的书,显然越俎代庖了。小米的成功精神怎么能不是雷军老师的呢?所以虽然雷老师表面做了序,黎万强还是隐退了,还打了个去硅谷学习的旗号但只是在家拍照。雷总之后又努了很多次新纲领,都不太成功,一开始提出的是大数据就是未来,要布局大数据。后来又提出了学习的是同仁堂、海底捞、沃尔玛和Costco,因为大家记不住那么多,然后简化成了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然后这句话所有人都不信。后来又改成Costco要收会员费,一下子被喷的狗血喷头,然后就是智能家居战略,兴冲冲入股了美的,激活了格力的董大姐,然后发现又是一个此路不通。后来升级成了小米生态链,反正大家就知道投了很多,但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样子的。  因为不知道最后是什么样子的,也给了雕爷想象的空间。很多人觉得小米在走凡客的老路,而我在2014年2月就写了一篇凡客是小米的老师。两年多过去了,也就这样了。这也不怪小米,其实电商都是这样的,开始最求速度规模,到了瓶颈就要扩品类上销量,不早上市就会在自己的极限处倒下,扩品类唯一成功的是京东,我觉得原因有两点,一是从高客单价杀入低客单价,二是掌控物流体验。小米其实符合第一点,但是在第二个支撑上,没有着力点,毕竟京东是平台,产品无需自己研发搞好物流是重中之重,而小米是生产企业,在研发上,并没有可靠的壁垒支撑。当然,一开始雷总也是不要做低端的,后来估计也是没办法。  当然,我也不会轻易再说小米会倒掉了,这也是为啥我没有说河狸家会倒掉,包括凡客不也还在勉力支撑的同时犯贱撩骚试图东山再起么。  当然像我这样的耿直boy,一般都会觉得,既然不行了,就抓紧关了,不要浪费社会资源,但投资人估计还是不会舍得的。但大势已去之后,就好像足球比赛5:0之后,剩下的时间,都只是垃圾时间罢了。你说还是有可能的翻盘啊,万一成功了呢?  我只能说,祝福。
  没有工匠精神,以前在星宿科技的网站上看过一篇类似的文章,说的也很透彻,要做性价比高的手机,又便宜又好,结果做成了便宜没好货
  貭量太次。
  owiengaj
  国际企业的经验一再证明,一个企业若缺乏来自技术层面的强力支撑,这个企业注定行而不远。
  小米质量还可以吧,至少比我以前用的三星要好多了,而且价格也不高  
  难用,怪谁?给我妈买了个红米,不到半年电源键就不好使了,系统慢死  买了个华为荣耀,价位一样,现在用着还很好
  质量才是根本
  楼主提的这个问题很好啊。  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中国人的通病,我们国内的市场的购买能力实在是太强了,这就让某些企业开始进行膨胀了,认为自己做的还不错,还可以;但是我们只是迎合了国内这个市场,没有从真正的利润源头进行发展。 当然,对做生意的人来说,这个无可厚非,既然做好营销就能赚很多钱,那干嘛还去做吃力不讨好的研发呢?
  小米就像国产汽车一样,一直靠性价比,没有什么领先的技术核心,所以一直走不到中高端市场
  不好好当老总喜欢抛头露面的都是垃圾  说的就是你 小米 格力
  抢了几次。没抢到,所以不在关注了。而且小米想什么都涉及,步子走的大了,会扯到蛋的。
  主要是质量问题,之前部门有很多用小米的,基本都出现了各种问题,没用长时间的,现在就没人用。部门一人,小米粉,以前还抢的,现在换手机说考虑小米直接被我们鄙视了,说他是小米死粉被坑了2次,现在还想被坑,后来他换华为了
  我买了五部小米红米手机,米4用到一年多一点,就坏了,失望呀,从此告别小米了,,,
  没关系就算倒了雷军也可以到B站去靠唱歌赚钱。
  品牌气质发展跟不上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楼主的文采真不错,很多句子我读得还迷迷糊糊的,但读起来就是顺
  15年买了个米3现在依然在用 没什么问题 。那些说用不了多久的我估计是人品问题 ,买过好几部手机没遇到过质量问题的,最多性能根不上,买过一部山寨手机倒是没用几个月  
  写的真不错
  还是科技创新问题!
  质量才是根本, 华为的1000元以下的低端机也用过, 做工性能比小米好, 小米虽然标榜的性价比, 新出的几款还是标榜硬件的高配置, 但做工样式和性能真的达不到期待了
  小米第一代上市的时候,我见一人买了,就拿来看看,试了一下,看看做工,我就知道,这是新时代的尼采手机!忽悠人的,大家关注的元件用名牌,辅助的元件不怎么样!绝对不是好产品。
  就和美特斯邦威 被HM ZARA 优衣库挤垮一样。定位中低端,过几年大家消费起来了,一般都不会用曾经经济状况所迫才买的东西。比如我们这代人初中穿美邦。高中大学以后,都不想穿那个了。人往高处走,都不想走回头路,用以前的东西。加上美邦一直不思进取 走下坡路很正常。现在的美邦和我初中时代美邦几乎没什么变化。但是现在的服装市场 和0几年完全不一样了。 我看小米和美邦就很像啊。我印象中小米好像一直是那个样子。拿小米的人群 也基本是那种人群。但是这种人群随着时间推移,收入的增加。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了。由于时代不同 小米新的潜在客户群 也有更多的手机选择。所以不改变 不进步。下坡是注定的。
  小米早应该在上升期出一个更加高端的品牌了,现在处于下降期再出感觉上有点晚了。早年用小米的学生现在走上了工作岗位,收入增加了,再用和学生一样的小米手机就很尴尬了。建议出个更高端的手机适合白领阶层,时尚,又带有商务感。名字我想好了,叫做黑米手机,高端时尚商务手机,名字虽然会让人联想到黑莓,但这个是好的,有积极意义的,有情怀的联系。必定树立起更加高端的品牌。
  小米之所以没落,与其的产品是代工的息息相关,代工产品哪有华为自己造的产品质量好?其次是性价比,有了360,乐视,联想,华为等推出的产品,小米这一项优势已不复存在,也就是说,小米没有一项是有优势的,人家买你的产品干什么?
  质量才是根本
  技术,质量才是一个企业立足之本,小米,我老婆在用,我使用过,一点都不好,卡,慢,热。而且一样的钱,太多选择了,我有必要抢你的小米手机吗?虽然小米有钱,不在乎我的这样的消费者,但我何必往你身上蹭呢。。
  我觉得华为手机真的不错,之前我一直用诺基亚。
  小米成功以后应该走vivo的路,可惜一手好牌打丢了。  
  这么多水军得花多少钱呀?华为真有钱,棒棒哒,加油华为!世界第一非你莫属!看好你哦  
  小米不错,一直在用!
  卵技术,华为不一样容易死机,安卓系统跟IOS还是有差距的,华为的内部工程师都说了!既然大家东西都是组装的,也别抹黑小米之类的国产了,其实都一样,手机配件商的搬运工!但是华为卖这么贵就是你的不对!偏偏有这么多傻逼粉愿意买,所以华为打的一手爱国装逼的好牌!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note3充电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