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证,潘兴强的移动射击到底是强了还是弱了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坦克世界火线精灵-M26潘兴-作战意识详解 给所有中坦重坦火炮玩家参考.doc 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坦克世界火线精灵-M26潘兴-作战意识详解 给所有中坦重坦火炮玩家参考.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我玩坦克世界也一个月了,到今天高级账号还差两天。接下来近一个月由于个人原因会比较少玩游戏了,于是想写点东西,给同样热爱这款游戏的玩家参考。 M系终极中型坦克M26潘兴是本文的主角。潘兴的特点十分鲜明,一方面是布满全身的弱点,包括炮盾在内没有一处装甲可以抵御5级以上车辆的火炮攻击,另一方面潘兴具有目前为止9级以上车辆每分钟伤害值最高的火炮。潘兴的视野高居全游戏第一,移动射击精度也位居第一,火炮俯仰角十分优秀,配合高马力的发动机十分擅长山地作战。与此同时,潘兴的加速和转向能力十分出色,直线极速落后于T-54和黑豹2,不过无伤大雅了。由于潘兴脆弱的装甲,强大的火力和极具威胁的视野,导致在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玩家眼中,潘兴都是第一优先级的攻击目标。 本着具体-抽象,微观打法-宏观意识的顺序,我们先来讨论潘兴和T-54,黑豹2的对比。 T-54的优势在于防护和机动。以潘兴220左右穿深的火炮攻击T-54正面,不打击弱点的话很容易未击穿和跳弹,低矮的车身使T-54正面投影面积很小,可以说T-54的装甲防护比潘兴和黑豹2高出一个层次。比较T-54和潘兴孰优孰劣是没有意义的,两辆车在角色定位上差异很大。开着其中一辆车的玩家没有理由去鄙视开另一辆车的玩家,相反T-54是我最喜欢和最忠诚的战友。两款坦克优劣恰好互补,如果T-54和潘兴的驾驶员相互了解双方的弱点,并有意加以配合补偿,那么威力将是十分惊人的。冲锋时T-54打头,潘兴绕行侧翼输出,T-54要有意地利用自己的正面装甲掩护高仇恨的潘兴,潘兴也要在高速运动中有效地杀伤敌人。最近我找到一名出色的T-54玩家配合,相互间可以信任,作战效率非常之高。昨晚一场埃勒斯堡的战斗,我们两人突袭敌人后方,在己方火炮的配合下全歼敌人扎堆保护火炮的IS-7 VK工程 T-43,并顺利打掉敌人火炮。这场比赛的结局也就不难预料。 一般情况下我都会避免和其他中坦的单挑,不是因为打不过,而是因为潘兴的血量宝贵,护甲的薄弱使得单挑几乎一定会损失相当多的血。不过游戏中大多数地图里中坦都有其独有的战场,很多情况下是“山”,这种需要很高机动性能才能在开局不久抵达的优势地形在各个地图中有不同的好处,不过共同点是好处都很大...这也是现在有些地图中坦的数量几乎就能决定胜负的原因之一。当双方只有一名中坦,或者其他中坦损失殆尽的情况下,潘兴必须承担起单独歼灭敌人,取得优势地形的责任。T-54是最常见的对手。稍微开阔的地形之下潘兴要注意拿到T-54的侧后,我们要主动寻求“狗斗”,有时候打T-54和打TD一样,侧面贴上去十分有效。与此同时老练的T-54玩家则十分清楚自身侧后的弱点暴露的情况下,对炮换血几乎必输的事实,T-54这时应该十分注意把正面给潘兴,同时左右前后快速移动影响潘兴的瞄准。狭窄地形之下我一般会寻求侧面贴住或者顶牛,将T-54顶在某个墙上,然后照着顶部舱盖...你懂得。T-54的胜利机会则是尽量找潘兴的侧后顶住,同时注意前后移动,影响潘兴对舱盖弱点的瞄准。 我在游戏中比较少见到令我头疼的黑豹2。一个原因可能是潘兴的高视野使得开炮攻击我的黑豹2很多情况下都会被我点亮。被远程黑枪看不到的话就注意找掩体。中坦单挑时对付黑豹2一般利用机动性近身缠斗,能让对手射失一发,缠斗结束我就多一大块血。远程对射也不是不行,就考虑双方的心理博弈和对掩体的利用了。 潘兴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以火线上的游骑兵形容最为恰当。潘兴肩负整支队伍的开局侦察,抢占地形,侧翼火力支援,寻找敌人防御漏洞并配合其他中坦突袭等多种任务。大部分时间潘兴都会以其无比脆弱的身体活跃在交战的第一线,负责点亮敌人和高效输出。 下面仅以几张地图为例,说明潘兴以及潘兴的中坦,重坦,火炮队友的大概作战思路。不需生搬硬套,只需理解思路,欢迎讨论。
湖边的角逐 这张图各位都再熟悉不过了。抢山的必要性我也无需再提,需要提一下的是不管多少辆T-54,黑豹2上山,可能都不如一辆潘兴上山来得实惠。潘兴上山,可以点亮对面几乎所有的火炮和TD。玩过火炮的玩家都知道这几乎意味着胜利。举这张图为例,不是为了讲中坦怎么抢山,如何在山上狗斗。我认为这张图的重中之重是火炮与重坦对于抢山中坦的支援。如果说哪张图开局的20秒最珍贵,那么毫无疑问是这张。不仅是中坦,所有重坦,TD玩家开局都应该以最快的速度跑位,确保能攻击到图中两个红圈所指的中坦上山路线。火炮则应该稍稍跑位之后原地架炮,同样瞄准两个红圈所在开始缩圈。当己方中坦走到红圈时,就可以点亮对方走到红圈,或者甚至稍快的中坦,此时我们中坦应当分析双方实力,决定强上还是断腿,这张图的胜利与否就在此时决定,火炮和重坦能否有效攻击对方抢山的中坦,决定了整场比赛的胜负。当对方抢山实力强于我方,则应当有一名中坦挺身而出,冲向对方的红圈顶住对方上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斯大林”还是“潘兴”?二战美苏重型坦克哪家强?
双方背景1942年,随着二战德军“虎”式重型坦克的出现,导致了苏军IS-2“斯大林”和美军M26“潘兴”重型坦克的诞生。二战结束,冷战马上接踵而来,那么,IS-2“斯大林”和M26“潘兴”如果在战场上相遇,到底谁更厉害呢?▲IS-2重型坦克编队,背景为德国首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照片摄于1945年5月,当时欧洲战事刚落下帷幕▲保存在英国波维顿坦克博物馆里的美军M26“潘兴”重型坦克(其主要生产型号又称为T26E3)首先看火力:IS-2搭载了原为野战炮兵使用的A-19 122MM加农炮,并改称为D-25T坦克炮。D-25T的身管长度为43倍口径,高低射界为-3-+20度。在发射重25千克的曳光穿甲弹时,初速为781米/秒,其在1000米外可击穿146MM的垂直装甲;发射破甲弹时,破甲厚度为200MM;发射重24.94千克的杀伤爆破榴弹时,最大射程为14.6千米。M26“潘兴”装备一门53倍口径90MM M3型坦克炮,高低射界为-10-+20度,其中被帽穿甲弹的弹丸重11kg,发射时炮口初速为853米/秒,在914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倾角60度钢板)为122mm,在1828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06mm;高速穿甲弹的弹丸重7.6kg,在914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倾角60度钢板)为199mm,在1828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56mm。可见,在使用普通穿甲弹时,二者威力基本相当;但M26在发射高速穿甲弹时,威力则更为强大。不过,由于口径的差异,因此M26的榴弹杀伤力和最大射程均不及IS-2。
阅读下一篇“斯大林”还是“潘兴”?二战美苏重型坦克哪家强?
我的图书馆
“斯大林”还是“潘兴”?二战美苏重型坦克哪家强?
双方背景 1942年,随着二战德军“虎”式重型坦克的出现,导致了苏军IS-2“斯大林”和美军M26“潘兴”重型坦克的诞生。 二战结束,冷战马上接踵而来,那么,IS-2“斯大林”和M26“潘兴”如果在战场上相遇,到底谁更厉害呢? ▲IS-2重型坦克编队,背景为德国首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照片摄于1945年5月,当时欧洲战事刚落下帷幕 ▲保存在英国波维顿坦克博物馆里的美军M26“潘兴”重型坦克(其主要生产型号又称为T26E3) 首先看火力: IS-2搭载了原为野战炮兵使用的A-19 122MM加农炮,并改称为D-25T坦克炮。D-25T的身管长度为43倍口径,高低射界为-3- 20度。在发射重25千克的曳光穿甲弹时,初速为781米/秒,其在1000米外可击穿146MM的垂直装甲;发射破甲弹时,破甲厚度为200MM;发射重24.94千克的杀伤爆破榴弹时,最大射程为14.6千米。 M26“潘兴”装备一门53倍口径90MM M3型坦克炮,高低射界为-10- 20度,其中被帽穿甲弹的弹丸重11kg,发射时炮口初速为853米/秒,在914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倾角60度钢板)为122mm,在1828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06mm;高速穿甲弹的弹丸重7.6kg,在914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倾角60度钢板)为199mm,在1828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56mm。 可见,在使用普通穿甲弹时,二者威力基本相当;但M26在发射高速穿甲弹时,威力则更为强大。不过,由于口径的差异,因此M26的榴弹杀伤力和最大射程均不及IS-2。 射速方面,“潘兴”最高为8发/分;而由于采用分装式弹药,炮弹又十分沉重,因此IS-2仅为2发/分。 主要武器的弹药基数,M26为70发,IS-2只有28发,前者的火力持续性也大幅超过后者。 总体而言,“潘兴”在反坦克火力方面要优于“斯大林”。 ▲M26搭载的M3型53倍口径90MM坦克炮,原为美国陆军的高射炮 ▲苏联红军装备的A-19 122MM加农炮 其次看防护: IS-2战斗全重46吨,它的炮塔是铸造的,车体是焊接的。由于各部位(特别是前部)的倾角较大,因而具有良好的防弹外形。具体的装甲厚度为:炮塔正面100MM,防盾140-160MM;炮塔侧面90MM,倾角70度;炮塔后部90MM,倾角60度;炮塔顶部30MM,车长指挥塔厚90MM,舱盖厚20MM。车体方面,正面首上装甲厚60-120MM,倾角18-60度,后改为倾角30度厚120MM的均质扎制钢装甲板(相当于垂直厚达240MM的钢板);’车体首下装甲厚100MM,倾角60度;车体侧面上部为90MM,倾角75度,下部90MM,垂直;车尾上部厚度为60MM,倾角41度;下部亦厚60MM,倾角49度;车体顶部装甲30MM,车底20MM。 M26战斗全重41.9吨,它的车体一部分为焊接结构,其侧面、顶部和底部都是轧制钢板,而车体前面、后面及炮塔则是铸造的。M26的炮塔正面装甲厚102MM,防盾114MM;炮塔侧面76MM;炮塔后部也为76MM,顶部厚25MM。车体首上装甲厚102MM,倾角44度;首下装甲为76MM,倾角37度;车体侧面前部装甲厚76MM,后部51MM;车尾上部装甲厚51MM,倾角80度,下部为19MM,倾角28度;车体顶部22MM,底部前方厚25MM,后方13MM。 总体上,苏联IS-2“斯大林”重型坦克的防护是要强于M26“潘兴”的。 ▲ 美军M26“潘兴”重型坦克的详细内部剖视图:1.炮口制退器2.7.62MM并列机枪3.炮手座椅4.90MM主炮炮尾5.装填手舱盖6.无线电天线7.车长舱盖8.勃朗宁M2 12.7MM重机枪9.车长舱盖10.前部露天舱口盖的存放架11.车体内部弹药架12.坦克无线电台13.12.7MM重机枪的枪架14.发动机15.变速箱16.发动机散热器17.排气管18.变速箱进气装甲栅栏19.炮锁20.主动轮21.履带22.急救箱23.弹药篮24.侧裙板25.支撑轮26.负重轮27.可调式滚轮28.挡泥板29.车头灯30.驾驶员舱盖和潜望镜31.干燥机控制器32.驾驶员仪表板33.车体前部通风装置。 ▲上图为二战苏联IS-2重型坦克的装甲结构图。右上图清楚地显示了早期生产型IS-2各部位的装甲厚度,右下图则为IS-2的改进型(IS-2M)的相关图片。 最后,再来说说机动方面: IS-2重型坦克搭载一台V-2K型V型12缸水冷4冲程柴油机(为T-34中型坦克使用的500匹马力V-2型柴油机的改进版),在2000转/分钟时,最大功率为513匹马力,单位功率11.2马力/吨,最高公路速度37千米/小时,最高越野速度19千米/小时,公路最大行程241千米,越野最大行程160千米。IS-2采用扭力杆式悬挂,变速箱共有8个前进挡和2个倒档,因其采用了新开发的二级行星转向机构技术,故而有效提升了坦克的机动性能。 IS-2每侧拥有6个全金属负重轮(无橡胶轮缘),使用干销式履带,可调节其松紧程度。IS-2可爬上倾角55度的陡坡,通过0.99高的垂直墙,它的越壕宽为2.48米,在不做潜渡准备的情况下,可涉水1.3米深。 M26“潘兴”重型坦克安装了一台福特GAF6002B V型8缸液冷4冲程汽油机,最高转速2600转/分,可爆发出500匹马力的最大功率。二者的功率相近,但由于M26的战斗全重比IS-2低了4吨多,因此其单位功率稍高,为12马力/吨。 M26的最高公路速度为48千米/小时,最高越野速度32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60千米。M26同样使用了扭力杆式悬挂,变速箱拥有3个前进挡和1个倒档。其履带推进装置包括:每侧6个负重轮、5个托带轮以及主动轮、诱导轮等。M26采用T80E1式双销铸钢履带,其爬坡度为59度,通过垂直墙高1.17米,越壕宽2.44米,涉水深1.22米。 单就速度而言,更加笨重的IS-2要弱于M26。但IS-2搭载的柴油发动机扭矩非常强劲,使得坦克的动力澎湃,加速和牵引能力都更强。综上所述,二者的动力性能可以说是各有秋千。 ▲二战苏军众多坦克装甲车辆的重要动力源泉---V-2柴油机。IS-2的心脏即由其升级而来。 ▲M26“潘兴”搭载的福特GAF汽油机。该款引擎也常见于同时代的多款美军装甲车辆。 通过对比两方重型坦克的三大性能,可以看出双方在战术构想的不同。苏军IS-2“斯大林”重型坦克更重视突击性能,所以在防护方面和榴弹方面占优。美军M26“潘兴”重型坦克在反坦克火力方面占优。如果双方相遇,车组人员的素质和战场态势将起到决定性的因素。 ▲IS-2 ▲美军的M26仍不失为一款经典的重装钢铁骑士 本文为筑垒地域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雄魂。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更多精彩一战、二战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筑垒地域:zhulei1941更多精彩一战、二战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筑垒地域:zhulei1941
馆藏&30159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伯特.潘兴.瓦德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