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电信诈骗九大套路套路很多吗?

开学季 在校园和你聊聊电信诈骗那些事儿_fina|校园|学生_新浪新闻
  原标题:开学季 在校园和你聊聊电信诈骗那些事儿_fina  各行各业都有“金九银十”的说法,意思是九、十月份是全年业务的旺季。这句话在电信诈骗分子中也同样适用。伴随着9月开学季,忙碌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们,在骗子眼里就是一个个行走的ATM机,他们早已经盯上了校园这块肥田。
  那么,针对校园学子,这些犯罪分子到底有哪些惯用的伎俩,他们又是如何得手的呢?
  骗子手法迷惑性强 细思量全是套路
  如今,黑市上每个网民的个人信息被明码标价,甚至存在打包售卖的现象。之所以不法分子会瞄准校园,正是看中了学生们毕竟Too Young,人生经验少,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据了解,目前的学生信息市场价:“新生4毛1条,老的打包8万条5000元,量大价优,10万条以上,1分钱1条”。一个学生的个人信息,很可能包含了身份证号、手机号、家庭情况、录取情况等,骗子掌握了这些,就可以精准行骗。
  图1:360发布防电信诈骗五大安全提示
  他们主要的诈骗手法包括:
  1、兼职工作
  不法分子谎称可以为学生提供兼职工作,往往都是门槛较低的“网店刷信誉”、“网上做任务”等虚假信息,骗取学生缴纳佣金。
  点评:天上不会掉陷饼,只会偶尔掉掉陷阱。
  2、冒充老师
  老师或者学校的特殊身份最容易让学生消除戒心。比如就有骗子谎称学校领导,需要送礼,让学生到银行转账给他。
  点评:同学,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东特窝瑞,先拿手机录个小视频发朋友圈得瑟一下,然后举报就好了。
  3、冒充公检法办案人员
  冒充公检法是骗子们屡试不爽的“高招儿”,他们往往谎称学生涉及案件,即将被抓捕,从而误导学生一步一步走进圈套。
  点评:这个比装老师的级别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啊!但是同学,如果真的“犯事儿”了,你见过哪个执法部门会先给犯罪分子发个短信:“先生您好,我们来抓您了,麻烦您准备一下跑路的相关事宜。”
  此外,虚假中奖、购物退款、异地消费、无担保贷款、办信用卡、谎称亲戚朋友被绑架或者遭遇意外等方式,也都是学生群体容易中招的套路。
  360深入百大高校 宣传反诈骗知识
  仅仅通过网络宣传反诈骗知识还远远不够,深入校园的面对面宣传同样不可少。这两天,互联网安全公司360组织专业人员,走进百家校园,现场提醒学生们防电信诈骗。
  图2:360走入高校提示防电信诈骗
  图3:遍布校园各处的防电信诈骗提示
  其实防止电信诈骗并不复杂,首先记住一点,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凡是接到电话或者短信要求您把银行卡里的钱转入别人的账户,或者是向您索要任何验证码的,都是电信诈骗的典型手段,千万千万不要照着做。
  此外短信链接不要点,170开头的电话要当心。如果没办法识别李逵还是李鬼,可以安装一个360手机卫士,不仅能查杀病毒,还能拦截诈骗短信和电话。
  小编认为,他们这些专业人士讲的肯定比一般宣传资料更清楚。也希望360等公司能继续肩负自己的社会责任,多开展这些对学生有帮助的活动,减少学生和家长们的损失。所以呢,不管你是刚走进校园的新同学,还是“久居校园的老司机”,多问问,多聊聊,平时擦亮眼睛,提升自己的姿势水平,提升手机安全系数,骗子就只能沦为被你调戏的对象了。
  (财编:欧阳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生命中,眼、耳、鼻、舌、身、意,都有让人愉快的事儿。
现在年轻人的权利意识、规则意识开始增强,这一代人变得具体了,了解自己了,知道疼自己了。
人的最佳生活状态是物质上的独处和精神上的交流,这种交流当然不仅是和具体的人,还包括所有那些已逝的美好灵魂。
全局调整结束了,传言也休止了,出乎意料,局长被没有走,所以该出手解决问题了。【团青聚焦】警惕 | 新生必看!反“电信诈骗”套路的最强攻略 - 简书
【团青聚焦】警惕 | 新生必看!反“电信诈骗”套路的最强攻略
美好的新学期如期而至,大家马上就要踏入山威的校门,开启一段崭新的生活。可是,最近接连发生的电信诈骗学生案件,是不是感觉有点慌有点怕呢?新学期报到前后,是诈骗案、盗窃案等案件的高发时期。不法分子利用新生及新生家长迫切的心情,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等一系列手段进行诈骗活动。这里有穷毕生心血整理的“大学新生电信防骗秘笈”提醒新生,谨防诈骗!新生必看防骗“三不”①不轻信。对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管对方怎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短信,不给对方进一步下圈套的机会。②不透露。不要因贪小便宜而轻易透漏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如有疑问,可拨打110咨询。③不转账。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的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绝不按照对方的要求操作、转账。六个一律①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②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③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④所有短信,但凡让我点连接,一律不点。⑤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连接,一律不点。⑥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八个凡是①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②凡是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③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④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⑤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⑥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⑦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⑧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都是诈骗!都是诈骗!案例剖析①“公检法”等机关要求协助。这些电话通常+87、+897、+58开头,冒充公检法机关以“怀疑你涉嫌洗黑钱”、“法院传票未领取”、“刑事案件需要协助”等进行诈骗。此时,一定要高度警惕,及时报案,并向相关单位咨询,千万不要轻易汇款。②号称机关单位发放补贴。此类案件通常冒充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要求接听者把“手续费”等打到指定账号,并承诺之后返还。大家要注意,发放助学金等政策会按照重大事项公示制度进行公告,可以上网或拨打相关单位的电话进行核实。③ “熟人”急需用钱。不法分子通常让事主听声音猜测他是谁,或声称事主的亲人因车祸、手术等急需用钱,取得信任后以“急需用钱”让事主汇款。此时,一定先让对方表明身份,通过特征描述、事件复述等方法进行反复确认,并及时与亲人和朋友取得联系。④隐私信息诱导汇款。不法分子通常会在掌握隐私信息后,以“航班取消”、“列车停运”等为由,发送包含事主姓名、出行信息等隐私的短信或邮件,要求点击网络链接支付“改签手续费”等费用。大家注意,此类文本消息中的网络链接通常是钓鱼网站,大家千万不要随便点开,应第一时间登陆官方网站进行查询,并拨打官方咨询电话进行核实。重中之重在开学报到期间,会有大量不法分子走进校园、寝室,进行冒用他人身份诈骗、兼职招聘诈骗、代管物品诈骗、盗用证件等多种“实体”诈骗。一定不要轻信他人,要看管好个人财物,保护好隐私信息,多加提防!若遇紧急情况,要自我疏导,主动寻求帮助。越是身陷困境,越要“每临大事有静气”,第一时间做好自我情绪管理和心理疏导,在必要时主动向学校团委、心理咨询机构等寻求帮助。要知道,办法总比困难多,任何一个问题都至少有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小编也在后台随时为您解决问题~希望大家能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修炼出一双“火眼金睛”,具备一颗强大的内心,积极防范各类意外的发生。一旦发生意外,同学们要在第一时间向学校团委或公安部门寻求援助。来到山威就是来到大家庭我们一直在等你
文本/学校保卫处编辑/策划推广部
前两天邻知君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面一口浓浓的台湾腔:“你鹅(儿)子在我手上,他开车撞了人,你马上拿一百万来赎人!”邻知君很淡定,“别扯了,怎么可能在你手上,分明在我手上!”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跟邻知君一样机智!尤其是快过年了,各种诈骗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各位邻居们该怎么防骗呢?...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接到过诈骗电话或者短信你是怎么和骗子周旋的? 看完下面这些神回复保准你能学几招年关将至,让你学几招,不给电信诈骗可趁之机 一、电话诈骗类 1、冒充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
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
公安部刑侦局 天下说法 电信诈骗是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等通讯工具,采取远程、非接触的方式,通过虚构事实诱使受害人往指定的账号打款或转账,骗取他人财物的一种犯罪行为。 尽管公安机关开展了持续不断地打击,但是受各种因素的...
文章内容摘自“反欺诈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日前,一篇“广州女博士被假冒的公检法人员卷入一个荒谬的骗局,连续汇款85万”的新闻再次惊爆了大众。这位女博士却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科研上”,10年来都泡在实验室里,对新闻八卦没兴趣,连朋友圈都是关闭的,甚至连徐玉玉案都没听说...
《消失的爱人》(Gone Girl)是改编自吉莉安·弗琳的同名小说,由大卫·芬奇执导。该片讲述了平凡又恩爱的一对夫妻,突然有一天妻子却消失不见,丈夫通过各种方式疯狂寻找,然而在妻子留下的一本日记中却发现,种种线索都表明是丈夫将妻子杀害。 张爱玲说:婚姻,就是一辈子的卖淫。虽...
L-lucks 以此文章祭奠color的初恋
22:44:2614 伤――以泪为痕 这是个浪漫的平安夜 人们用各种装饰来宣告它的到来 说是崇洋媚外 倒不如说是一种信阳 然而单调的我注定和这样的氛围不副 圣诞树 圣诞老人 糖果 苹安果 一切的一切都好像一...
最近大话西游又重映了,还是大家的呼声太强烈,承载着多少人的回忆,诉说着多少人的美好愿望,还是难忘那善良温柔的紫霞…
有多少女孩子懵懂时就心里住了一个“盖世英雄” 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 上天既然安排他拔出我的紫青宝剑, 他一定是个不平凡的人, 错不了! 我知道有...第03版:民事
本版新闻列表
台州日报社旗下媒体:
开学季,学生要小心电信诈骗
  又是一年开学季,骗子们也动起歪脑筋,将目标瞄向了学生。除了常见的一些“热心人”帮忙看行李借机偷行李;冒充老乡骗吃、骗喝、骗钱;假装丢失财物“借”手机等伎俩,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等电信诈骗也是诈骗分子经常采用的手段。台州市公安局侵财型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张宇翔介绍,以前电话诈骗目标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而近几年,年轻人却成了不少诈骗分子诈骗的主要对象。特别是当下开学季,学生们可要注意擦亮眼睛,明辨是非。  市反诈骗中心提醒——  记者&姚苗苗  电话诈骗  公安不会在电话里办案  近日,山东临沂准大学生被骗后离世的事情,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探讨。其实,像这样的电信诈骗,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少见。  张宇翔说,就在那名女孩被骗的前几天,台州警方发现在我市出现了类似的针对学生的诈骗手法。虽然没有接到台州地区学生被骗的警情,但是市反诈骗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是及时与学校联系,提醒校方加强学生防骗意识,防止受骗。没想到,台州一高校反馈消息称有学生接到以医保卡故障为名的诈骗电话。  “对方称学生的医保卡使用出现故障,可能涉案需要配合公安调查,要求对方到银行用银行卡操作激活才行。”张宇翔说,警方绝不可能在电话里办案,更不可能要求银行转账或者提供银行卡密码等,因此,接到这类电话,学生一定不能信。  张宇翔介绍,发现一个诈骗号码后,反诈骗中心的工作人员查询该号码拨打过的人,一一提醒,若对方无人接听,还会上门确认。像这样的提醒电话,反诈骗中心每天都要打三四十个。  兼职诈骗  天上更有可能掉“陷阱”  说起兼职诈骗,张宇翔很无奈:“像兼职刷单的诈骗,几乎每天都会有。”很多学生喜欢找兼职,在网络上,类似刷单的兼职随处可见。  去年,我们晚报就曾报道过一起准大学生通过某手机APP找了份刷单的兼职,只要在电脑前刷刷单,就能赚钱。结果第一次刷了100元返回105元,轻松赚了5元钱,第二单却拍了好几次都不成功,没几分钟,6600元学费就被骗个精光。  张宇翔说,像这种刷单先充钱的肯定有猫腻。而且现在找工作这么难,怎么可能会有这样既简单、来钱又快的工作轻易上门。  他提醒学生千万不要贪小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很有可能掉陷阱。  短信诈骗  小心链接有“毒”  除了电话诈骗,短信诈骗也是诈骗分子常用的手段之一。对方不会直接发短信要求转账汇款,而是以“选课表”、“学费发票”、“学生成绩单”、“返还学杂费”、“体检报告”等含有链接的短信。只要学生或者家长点开链接,就有可能导致手机中木马病毒,银行卡里的钱很有可能莫名其妙就不见了。  张宇翔提醒,最好能在手机上安装防护软件。收到含链接的信息,不要轻易点击。如果确实有可能是真实消息,可先跟班主任或者学校等确认是否属实。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平安开学季|喜从天降18万,不领要被“抓起来”?骗子套路多,我们需谨慎!如果有人告诉你:你中奖了!你信还是不信?如果有人告诉你:你不来领奖要被“抓起来”。你信还是不信?不要以为这是一个段子,前几日宁乡坝塘一名学生真的就遇到了这事!日,宁乡坝塘镇洋西村一名刚被录取的大学生李某收到短信,被告知获得了《奔跑吧兄弟》栏目二等奖,奖品是:180000元+笔记本电脑1台李某半信半疑的点击了短信链接,并填入了个人信息。不料,“栏目组”工作人员先后21次拨打李某的电话,要求李某按流程领取奖品。交谈之初,对方十分客气,称要将18万打到李某的银行账户上。但在准备转账时,对方开始提出先支付5000元定金的要求。正在李某犹豫不决之时,“栏目组”工作人员开始恐吓他:不交定金就是违约,我们会转交公安和法院处理。随后,李某又接到了自称公安和法院工作人员的电话,先后通话15次,对方称:如果你违约,就要马上执行拘留、罚款,甚至会影响读书!不就是中个奖,不打算领吗?为什么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再三思考,李某最终还是决定去派出所一问究竟。来到宁乡县公安局坝塘派出所后,对方又打来电话,机智的警察蜀黍当即见招拆招,骗子被逼匆忙挂断电话。随后,警察蜀黍向李某进行反电信诈骗宣传,李某恍然大悟。一切原来都是骗子的套路!当下利用新媒体的常见诈骗还有以下几种代购诈骗诈骗者声称价格非常优惠,一次为诱饵,打折代购。网友付款后,骗子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理由,让网友加付“关税”。等网友付钱后,骗子消失了,商品也没有了。警方提醒到正规网站上买东西,别只顾捡便宜,实体店更保险。盗号诈骗与盗用QQ号诈骗类似,骗子盗取你的微信身份,冒充你的好友跟你联系,并以各种理由向你要钱。警方提醒与微信好友取得联系,核实真假。不要太“热血”!交友诈骗骗子一般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与你搭讪,或骗取你的感情信任进而以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警方提醒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认识的朋友,都要牢记:交友需谨慎!点赞诈骗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集满N个赞后,实际收到的礼品、优惠“缩水”。二是商家发布“点赞”信息时并未透露自己的具体位置,而是留下电话,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电话和姓名发到微信平台。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这种“皮包”网站会自动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人的真实个人信息。警方提醒:对这种点赞的信息要先查证、电话咨询,必要时可把咨询答复录下,防止商家“赖账”。假公众账号诈骗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信诈骗套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