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线水晶头老是压不好交子和网线水晶头老是压不好直接头哪个好点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c1ec0fdc8b0f61f9a4e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c1ec0fdc8b0f61f9a4e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c1ec0fdc8b0f61f9a4e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c1ec0fdc8b0f61f9a4ef_r.jpg&&&/figure&&p&(⊙_⊙) &/p&&p&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p&&p&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p&&p&本文出自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N5m_uvgasxVrMRHNNzcnu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河南为什么要换省会&/a&&/p&&p&&br&&/p&&p&NO.368-河南省会&/p&&p&作者:猫斯图&/p&&p&编辑、制图:孙绿&/p&&p&&br&&/p&&p&&br&&/p&&p&&br&&/p&&p&河南省会郑州在经济上相当有省会的样子,但是在政治和文化地位上它似乎缺乏作为一个省会的强势。尽管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作为王都的历史,可郑州作为一个省会,在名气上总比临近的古都开封和洛阳要差一些。&/p&&p&&br&&/p&&p&不过开封和洛阳作为古都的衰落有其地理和历史上的根源。全省范围内来看,能取而代之的也只有郑州而已。&/p&&p&&br&&/p&&p&不过既然关于河南省会的变迁问题至今仍有一些争议,今天的文章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河南在1950年代最终选择了新的省会。&/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cae52f1aa7f3e9bad06c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cae52f1aa7f3e9bad06c0_r.jpg&&&/figure&&p&&br&&/p&&p&君王神武不恬兵&/p&&p&气讋中原一扫平&/p&&p&&br&&/p&&p&现代陕西与山西之间的黄河以东古称“河东”,河南黄河以南的区域称为“河南”。再加上太行山和东行的黄河之间夹住的“河内”,构成了中华文明发源的三河故地。&/p&&p&&br&&/p&&p&现代河南的核心区,便是古代的“河南”。&/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2f24b91ac0bca15a9bde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2f24b91ac0bca15a9bdea_r.jpg&&&/figure&&p&&br&&/p&&p&在这个中华文明核心区域中,河南中北部位于天下之中。对于一个古代的帝国来说,选择这里作为政令之所出几乎是必然的决定。这样可以保证各方面的消息差不多同时传达,便于统治者及时统筹调控局势。&/p&&p&&br&&/p&&p&在这样的中心地带,相对更加具有运输潜力的城市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政治和经济中心。位于全省中部一线的郑州、洛阳和开封都是不错的选择。&/p&&p&&br&&/p&&p&居于天下之中的豫北三城&/p&&p&洛阳、郑州、开封&/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0d328ee4c84acdf60c88a300b320c4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0d328ee4c84acdf60c88a300b320c40_r.jpg&&&/figure&&p&&br&&/p&&p&如果仅仅看地利的话,在三者中居于中间的郑州看上去具有更大的地理优势,作为省域或是国家重心位置更加突出。&/p&&p&&br&&/p&&p&但是在黄河没有南侵之前(经过今天的鹤壁、安阳西、濮阳进入华北),郑州距离黄河水道的距离相当遥远;淮河流域也在东南侧太远的地方,水上交通难以构成体系。&/p&&p&&br&&/p&&p&汉代及汉代之前的黄河&/p&&p&离郑州还有点远&/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54d7110cafc64ab5401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54d7110cafc64ab54018_r.jpg&&&/figure&&p&&br&&/p&&p&而如果把视野放大到全国,那更西侧的洛阳就占有更多地利。洛阳盆地是第三阶梯向第二阶梯的突出部,控制着通向陕晋的主要通道,加之地形围护,是东西两个方向都大有可为的城市。&/p&&p&&br&&/p&&p&当然这种控制力的形成有赖于王朝自身的强大。假如王都空虚,原本东西出击的首都就会变成被夹击的对象。&/p&&p&&br&&/p&&p&洛阳所处的位置至关重要&/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0bd9a612d4e59423e16c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0bd9a612d4e59423e16cb_r.jpg&&&/figure&&p&&br&&/p&&p&不过洛阳作为中心城市也有很大的弊端:它距离越来越富庶的江南有点远。相比开封和郑州,洛阳获得南方的财力支持需要更多的转运成本。&/p&&p&&br&&/p&&p&随着唐末战乱、小冰期出现和降水线的南移,位于三座城市中最西边的洛阳率先衰落。&/p&&p&&br&&/p&&p&唐朝灭亡以后,就没有什么大一统王朝考虑将洛阳作为中心城市了。&/p&&p&&br&&/p&&p&唐代后期对北方控制力极差&/p&&p&王室运转全靠东南补助&/p&&p&开封借此机会获利多多&/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1f05858fefd4f2cce7385b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1f05858fefd4f2cce7385b0_r.jpg&&&/figure&&p&&br&&/p&&p&这就是河南省内城市地位演变的核心逻辑:作为全国十字路口的河南,必须选出一座有能力肩负起全国枢纽作用的城市作为中心。&/p&&p&&br&&/p&&p&宋朝开始,当中国的经济通道从东西向变为东西南北并重时,开封就凭借庞大的水运系统脱颖而出了。&/p&&p&&br&&/p&&p&&br&&/p&&p&万点照天红杏火&/p&&p&千门如水绿杨烟&/p&&p&&br&&/p&&p&开封的古都属性令所有缺乏历史的城市都羡慕不已。&/p&&p&&br&&/p&&p&从战国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开始,开封就开启了自己作为中心城市的历史。她成为了魏国的都城,名为“大梁”,作为魏国向东进取的前沿阵地,也可以避开西方强秦的锋芒。&/p&&p&&br&&/p&&p&三家分晋后的魏国&/p&&p&貌似强大,实则危机重重&/p&&p&韩魏交恶则河西必丧于秦&/p&&p&加之向东又败于齐,魏国由盛转衰&/p&&p&(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可横屏观看)&/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4f88dc1ec9c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0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4f88dc1ec9c5_r.jpg&&&/figure&&p&&br&&/p&&p&为了让地势低洼的大梁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发和保护,魏国王室一直在组织水利工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沟通黄河和淮河流域的鸿沟。&/p&&p&&br&&/p&&p&今天人们会用“鸿沟”这个词语来形容无法弥合的差距,它的词源便是后来的刘邦项羽利用魏国的这道水利工程作为瓜分天下的分界线。&/p&&p&&br&&/p&&p&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p&&p&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p&&p&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封建主义古代化强国&/p&&p&(来自微博读者)&/p&&p&(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可横屏观看)&/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e00f68c156a47e8799fddb32b99dde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0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e00f68c156a47e8799fddb32b99dde1_r.jpg&&&/figure&&p&&br&&/p&&p&这道鸿沟对开封的城市命运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鸿沟的存在,让原本互相平行的黄河和淮河水系互相沟通,让开封能够坐享来自南北的物产。&/p&&p&&br&&/p&&p&在稳坐长安的统治者眼中,这里是控制整个中国东部的经济枢纽。正所谓“北距燕赵,南通江淮,水路都会,形势富饶”。&/p&&p&&br&&/p&&p&此处通向南方诸地&/p&&p&一旦南方叛变,梁国可以先作为肉盾..&/p&&p&(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6e73ca3ced510a4532bad108b63ccc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6e73ca3ced510a4532bad108b63cccf_r.jpg&&&/figure&&p&&br&&/p&&p&隋唐年间的开发更加巩固了开封的水运城市定位。虽然隋唐两代由于出身关中,在河南更加看重洛阳,但对南方物资的需求让两朝皇室都对连接江淮地区有浓厚的兴趣。&/p&&p&&br&&/p&&p&隋朝开挖通济渠,由洛阳开始引水入黄河,又在荥阳西北引黄河水东南行,经过开封城下,到现安徽眙盱县北入淮河。&/p&&p&&br&&/p&&p&这条水道沟通了当时全国北方的政治中心长安洛阳和鱼米之乡淮扬一带,逐渐成为了一条富饶的血管中枢。开封借运河之利,闷声发大财。&/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fed6dfc556a0b90f409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5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fed6dfc556a0b90f409b_r.jpg&&&/figure&&p&&br&&/p&&p&随着唐王朝的倒台,传统的两都长安和洛阳难以为继,成为了破败的废墟。而经济地位始终超然全国,却没有什么政治负担的开封开始崛起。&/p&&p&&br&&/p&&p&当时人称:“大梁当天下之要,通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漕”(语出刘宽夫《汴州纠曹厅壁记》)&/p&&p&&br&&/p&&p&北宋已无力再供给&/p&&p&洛阳以及长安那样遥远的首都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08a0d15076efb97fef380cd8be663c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08a0d15076efb97fef380cd8be663c1_r.jpg&&&/figure&&p&&br&&/p&&p&其后的宋朝放弃了建都于长安洛阳,着力于开发开封这座重要的水城。当时的东京汴梁有惠民河、汴河、五丈河和金水河从东京城里穿过,人称“四水贯都”。&/p&&p&&br&&/p&&p&再加上不太稳定的黄河,开封的水运能力一时间达到顶峰。《清明上河图》中的百万城内官军商民,都是依靠复杂的水运系统维持生活运转。&/p&&p&&br&&/p&&p&清明上河图局部&/p&&p&(台北故宫收藏,可横屏观看)&/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04e60b8baad911a3265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11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04e60b8baad911a32652_r.jpg&&&/figure&&p&&br&&/p&&p&随着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黄河携带的泥沙量从宋朝开始明显地在河道内堆积。不断向南变道的黄河逼近开封,其附近繁密的水道也成为了黄河泄洪的最佳渠道。&/p&&p&&br&&/p&&p&不断泛滥的黄河对开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淤塞了开封的漕运河道,让这座城市的运输成本变得越来越高。&/p&&p&&br&&/p&&p&与此同时,黄河泥沙也把开封附近肥沃的平原农地盐碱化,到了“昔之饶腴裕,咸化碱卤”(《杞县志·康熙年》)的地步。&/p&&p&&br&&/p&&p&黄河下游饱受土地盐碱化之苦&/p&&p&多少富饶名城因之衰败&/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220dfe87a3f182fd17a9e8c608aef6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220dfe87a3f182fd17a9e8c608aef68_r.jpg&&&/figure&&p&&br&&/p&&p&这样一座交通不畅、物产紧张的城市,不仅不可能作为全国首都,即使作为省中心也显得困难。&/p&&p&&br&&/p&&p&随着元朝把大运河进一步东移,不借道河南而改走鲁西南,开封的衰败一发不可收拾。&/p&&p&&br&&/p&&p&而近代化中火车的汽笛声,彻底敲响了开封作为省城历史的丧钟。&/p&&p&&br&&/p&&p&大运河的东移打击了开封&/p&&p&却繁荣了江苏沿大运河诸城&/p&&p&(可横屏观看)&/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9c8deec82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2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9c8deec826_r.jpg&&&/figure&&p&&br&&/p&&p&&br&&/p&&p&满扇好风吹郑圃&/p&&p&一车甘雨别皇州&/p&&p&&br&&/p&&p&在很多河南人眼里,郑州是一座铁路带来的城市,缺乏底蕴,没有统摄全局的威信。这话不能说完全错,但失之于简单。&/p&&p&&br&&/p&&p&在黄河的折腾下,郑州的崛起几乎是大势所趋,即使政治地位得不到确认,也会迟早成为集中河南资源的大城市。&/p&&p&&br&&/p&&p&郑州人民眼中的郑州&/p&&p&河南擎天白玉柱&/p&&p&中原架海紫金梁&/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36e6c8cf9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36e6c8cf98_r.jpg&&&/figure&&p&&br&&/p&&p&从黄河以北南下长江中游的陆上通道有两条:一条是延津县至开封府,再经朱仙镇、许昌等地南下至江汉平原的东线;&/p&&p&&br&&/p&&p&另一条是由新乡至郑州,经新郑、襄城、叶县走南阳进入湖北境内的西线。&/p&&p&&br&&/p&&p&东西两线的关键节点分别是开封和郑州,从交通价值上看,两者本就相差无几。&/p&&p&&br&&/p&&p&只是开封附近地形平坦,再加上有繁密的水运之利,才让东线一度更为繁荣。&/p&&p&&br&&/p&&p&两条陆路通道&/p&&p&是在大运河向东搬迁以后&/p&&p&不得不重启的中原要道&/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e16ba14dfc63b0bf45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0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e16ba14dfc63b0bf451_r.jpg&&&/figure&&p&&br&&/p&&p&铁路选址,当然也希望地形越平坦越好,以减少翻山越岭的成本。故此在纵贯中原的京汉铁路筹建之初,张之洞等人还是建议走开封线:“宜由汉口直造至河南省城。”(《张文襄公全集·遵旨筹办铁路谨陈管见折》)&/p&&p&&br&&/p&&p&但是开封附近黄河决堤太烈,历史上共泛滥过84次,是河南受灾第二重的地区。从今天开封东北的兰考到郑州东侧的中牟,自宋朝以后,由于水灾太重,没有过修桥的历史。&/p&&p&&br&&/p&&p&而京汉铁路的重要中继点就是黄河大桥,铁路走开封并不现实。&/p&&p&&br&&/p&&p&黄河一旦南北摆动&/p&&p&受灾的首先是河南境内&/p&&p&开封被淹过多少次?&/p&&p&(可横屏观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90ceb9cc3facfcde2d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2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90ceb9cc3facfcde2db_r.jpg&&&/figure&&p&从中牟到兰考的一段&/p&&p&不仅是修桥者的噩梦&/p&&p&也是出社会主义模范干部的地方&/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f27b0b97cff682fa4d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f27b0b97cff682fa4d9_r.jpg&&&/figure&&p&&br&&/p&&p&在经过仔细考察后,张之洞改变了自己的意见,认为郑州以北荥阳附近的水利条件比较稳定,适合搭桥。&/p&&p&&br&&/p&&p&于是在京汉铁路的南段,线路从传统的东线变成了西线。后来修建的汴洛铁路(陇海铁路)和这条西线铁路交点正是郑州,让郑州一下子成为了河南省内的绝对中心。&/p&&p&&br&&/p&&p&如今的郑州&/p&&p&也再次成为高铁时代的内陆交通中心&/p&&p&地位极其稳固&/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eb28441eebf2d3bb9d4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eb28441eebf2d3bb9d44_r.jpg&&&/figure&&p&&br&&/p&&p&在京汉铁路通车之前,郑州火车站附近及其与郑州老城之间的地区还是“青葱无际之田园”(《陇海全线调查》)。但到了抗战前,郑州车站附近的大小商店已经达到一千余家。&/p&&p&&br&&/p&&p&借助铁路优势,郑州控制了全国的棉花供应。关中棉区、晋南棉区、豫西灵宝、洛阳棉区、豫北新乡安阳棉区的全部棉花在运向武汉、天津、上海、青岛等终端市场前,均需在郑州打包后转运。棉花贸易是当时郑州的支柱产业,占到全城产值的&b&80%&/b&。&/p&&p&&br&&/p&&p&郑州的棉花优势&/p&&p&使之在新中国建立以后&/p&&p&有了深厚的轻工业改造优势&/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efc45d7cb4dceea3371fb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efc45d7cb4dceea3371fb1_r.jpg&&&/figure&&p&&br&&/p&&p&这么好的区位优势当然不容错过。商人们干脆在郑州开办工厂,就地把棉花纺成布匹衣物,进一步提高了产业附加值。解放前的郑州,已经是一座轻工纺织业完备的经济强市。&/p&&p&&br&&/p&&p&郑州的纺织工厂&/p&&p&社会主义改造热火朝天&/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bed604d80d9b707d6b49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bed604d80d9b707d6b491_r.jpg&&&/figure&&p&&br&&/p&&p&而反观老省城开封,周围都是盐碱地,没有什么农业产值;唯一的工业也只是花生榨油工业,产值不高;商业也因为交通不发达而停留在自给自足的传统模式中,和郑州的差距越来越大。&/p&&p&&br&&/p&&p&1914年的开封铁塔&/p&&p&那时的省城人民应该还没有料到&/p&&p&隔壁不争气的小郑州&/p&&p&即将突然崛起&/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453069cefcaed04bdac669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453069cefcaed04bdac6693_r.jpg&&&/figure&&p&&br&&/p&&p&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指导思想上向工业化的倾斜,情况进一步发生了变化。郑州更靠近豫西和豫北的山区矿产,更适于发展工业,也有更好的工业基础。开封终于丧失了最后的反抗机会。&/p&&p&&br&&/p&&p&随着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一纸复文,郑州接过了省城的接力棒,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终于得以匹配。&/p&&p&&br&&/p&&p&清明上河园还是很不错的景点&/p&&p&请园方到后台补交广告费&/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06aef3dd1d27892ba17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06aef3dd1d27892ba17b_r.jpg&&&/figure&&p&&br&&/p&&p&曾经辉煌的开封,只能落寞收场,在时不时的午夜梦回中,想起自己身为大宋国都的激情岁月。&/p&&p&&br&&/p&&p&&br&&/p&&p&&br&&/p&&p&开封似有一种坊间传闻,说京广铁路过郑,是因为当时的河南官员不愿意让铁路通进汴城。&/p&&p&&br&&/p&&p&他们担心铁路便于调兵遣将,兵荒马乱之中能很快攻下省会。届时自己人头不保,得不偿失。&/p&&p&&br&&/p&&p&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郑开关系的转换就有更深层次的意味值得感慨了:人们常常会根据自己当下的经验和得失做出决策,殊不知这些决策长远看来会成为无可挽回的桎梏。&/p&&p&&br&&/p&&p&一个拍脑袋想出来的担忧,就大大加速了郑州的崛起和开封的衰落,城市和个人的发展,被历史进程的影响就是这么突然。&/p&&p&&br&&/p&&p&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p&&p&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p&&p&END&/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338b7bfbbe71bcbf58110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2& data-rawheight=&8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338b7bfbbe71bcbf581109_r.jpg&&&/figure&&p&&/p&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本文出自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 NO.368-河南省会作者:猫斯图编辑、制图:孙绿 河南省会郑州在经济上相当有省会的样子,但是在政治和文化地位上它似乎缺乏作为一个省会的强势。尽…
&p&某军事历史作家很有自知之明,果然是作家,编故事能力不错。为了防止这种人继续蛊惑人心,我尝试回答一下。&/p&&p&刚到某一地区的时候,首要资金来源当然是打土豪,一半收归政府,一半分给贫农雇农。但土豪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作为长期稳定经济来源,所以老毛本人不大赞同这种方法,还因此被打成右派,扣了个“富农路线”的帽子。&/p&&p&江西时期红军最大的收入来源其实是钨矿贸易。大家知道老毛写过著名的《寻乌调查》,这只是他在赣南地区所做的一系列调查之一,当时他为红军经济问题担心,调查的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为红军的经济想办法。&/p&&p&通过调查得知,赣南地区钨砂储量产量很大(世界第一),以前一直是由外国商人把持,红军到达此地后将外国人赶跑,但工厂也被毁坏。同时老毛从当地误杀商人那里得知,德国工业发展急需大量钨砂,与蒋介石签订协议用德械换钨砂,因此钨矿开采是一项极有前景的产业。&/p&&p&于是在老毛的支持下,“中华钨砂公司”成立,项英安排老毛的弟弟毛泽民负责经营。(看过我长征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当时老毛已经被项英博古等排挤出核心领导层,被安排负责后方经济工作)&/p&&p&当时蒋介石对苏区进行经济封锁,大宗货物很难出口。广东军阀陈济棠对这些钨砂觊觎已久,他也想和德国做这笔大买卖,但每次攻打赣南都失败,最终与TG签订秘密协议,不顾蒋介石的封锁令,从红军处购买钨砂再出口给德国。&/p&&p&鼎盛时期钨矿厂的职工超过5000人,实实在在地成为红军最大的经济后盾。&/p&&br&&p&tg的经济问题确实有意思。许多军事爱好者都知道,某种角度讲,打仗就是在打钱,tg控制的地区都是穷山沟,不要说工业基础了,就算搞农业困难也很大,他们究竟是怎样维持长时间高强度的战争的?&/p&&p&我曾经写过一篇“蒋介石为什么会败给毛泽东”,把第二部分“经济”转到这里,主要有“农业粮草”和“货币金融”两个部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p&&br&&h2&&b&1.农业粮草&/b&&/h2&&p&首先我们看看农业方面。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棉是否充足对战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p&&p&国民党部分资料:&/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b9fad31b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b9fad31bb_r.jpg&&&/figure&&p&我们就以最高的年度进行比较。42百万石相当于50.4亿斤,而同年解放区征粮总数是47亿斤,接近1:1&/p&&p&可是,国民党军队860万,解放军120万,超过7:1。&/p&&p&为什么差距这么大?&/p&&p&首先当然是共产党重视农村、重视农业。&/p&&p&早在抗战时期,共产党就在解放区用奖励垦荒、减租减息、提供低息贷款等方式大大提高了农产量。&/p&&br&&p&以奖励垦荒为例,据《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中的记录:&/p&&blockquote&在太行区,1944年据原有的六个专区统计,开生荒达亩,消灭熟荒30358.4亩,合计达亩,占到了六个专区耕地面积的10%左右。如果平均每亩以产粮五斗计算,则可增产细粮96000石。&/blockquote&&p&另外,重视科技,重视农业改良技术也是共产党始终在做的。&/p&&p&从抗战到解放战争,解放区建立了许多农业技术学校和试验田,研究推广改良技术,引进推广优良品种等等,到1949年初,已有农业试验场12个,农业示范场85个(49年1月在北平成立了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后来成为中国农科院)。&/p&&p&比如抗战时期边区推广的改良工作法,让单产翻了一倍还多:&/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dfdfbac1c67dc7bb65c4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dfdfbac1c67dc7bb65c4_r.jpg&&&/figure&&p&培育引进良种方面,成功推广的如下:&/p&&p&主粮类:狼尾谷,比边区本地谷亩产高10%以上;美国金黄后玉米,亩产一石五斗,比本地玉米高一倍以上;彭县黄皮马铃薯,亩产1462斤,比本地的紫皮马铃薯高34.9%;美国白皮马铃薯,亩产1371斤;老黑豆,比本地大豆亩产高9.1%;等等。&/p&&p&蔬菜类:粉红色西红柿、黄金后西红柿、蕃茄皇、法国菜豆、四季菜豆、球茎甘蓝、美国紫国茄、露八分萝卜等&/p&&p&瓜果类:小糖瓜、甘露西瓜、黄金梨瓜、草莓浆果还有各种水果,仅苹果就有国光、红玉、倭锦、黄元帅等。&/p&&p&以上大部分内容是在抗战过程中完成的,解放战争中推广程度更高,增产量更大。所以说,延安窑洞里那帮子人,看起来土不拉几的,其实搞的都是高科技,而且是和战争后勤直接相关的高科技;国军中某些高官,看起来体体面面,脑子里确是实实在在的土包子。&/p&&p&那我们看国军的实际情况。&/p&&p&重看刚刚那张表格,国军47-48年度征粮总额竟然只有20.3(百万石),还不到上一年的一半,军队怎么可能够吃?即使是这征粮总额最高的46-47年(42.0),国民政府最初计划的额征数其实是55.0(百万石),也就是说仅完成征粮计划的76%,还有四分之一的口子呢。&/p&&p&事实上,国民政府基层组织涣散,在基层的活动严重倚靠当地的豪绅地主阶层,对于土地和农民的实际情况掌握得很少,这就必然导致中间阶层上下其手从中牟利,严重降低了征收效率。&/p&&p&为此,国民政府不得不采用各种强硬手段提高税收甚至抢粮,可越这样农民生产效率越低,效率越低上交越少,上交越少国民政府又越要抢粮,恶性循环已然形成,矛盾越来越尖锐。&/p&&p&然后46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就陆续爆发了民变运动,反抗征粮和抓壮丁,另一方面城市物价飞涨,所以这些运动也席卷了各大城市。&/p&&p&另一边,共产党的势力趁势向这些地区渗透,号召农民起义反抗,号召学生工人游行——周恩来甚至亲自进行指导。&/p&&p&国民政府又不得不抽出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反而使军需进一步增加,更加激化矛盾。是不是有点像明末的景象?&/p&&p&农业谈完以后,我们再说说其他方面的收入,毕竟单从数额上看,他们才是国民政府收入的大头。&/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5333d7fff60d6b0502af_b.jpg& data-rawwidth=&759& data-rawheight=&2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5333d7fff60d6b0502af_r.jpg&&&/figure&&p&可以看出,解放战争开始后,盐税跳崖式下降,关税货物税则迅猛增长。&/p&&p&盐是生活必需品,更是重要军需物资,国民政府盐税收入大幅下降的原因很简单——八路军解放军接收占领了许多盐场,还有无处不在的游击队在运输过程中进行劫夺。&/p&&p&全国大规模产盐的也就是胶东半岛和四川等那么少数几个地方,从江西到陕北,从红军到解放军都是非常缺盐的,只能靠贸易从国统区进口。抗日战争时期华北的盐场都在日军手中,抗战胜利后,八路军由于就在敌后,因此对盐场迅速接收,国民党的精锐都远在西南,根本来不及赶来。比如山东的七个盐场,六个都被八路军接收。&/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d4a1ec7f72cd7a9ad9ad0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d4a1ec7f72cd7a9ad9ad0_r.jpg&&&/figure&&p&&i&大家看山东半岛,红色是日军,阴影是八路军的敌后根据地&/i&&/p&&br&&p&盐税不足,只能靠增加关税和货物税来补充,但这造成了另一个严重的后果——民族资产阶级迅速左倾。&/p&&p&国民政府的关税增加主要是由于从美国进口货物大量增加(还有超过100种美国货物享受减税免税优惠),而出口反而是下降的,这就导致大量洋货充斥中国市场。&/p&&p&另一方面,货物税的课征对象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货物税的提高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不得不提高价格。本来西方国家由于工业发达,其货物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就要低于国货,这才有了二三十年代的“国货运动”号召大家支持国货。而如今,洋货数量更多价格更低,国货由于税负增加不得不提高价格,已经远远高于洋货价格的数倍乃至数十倍。&/p&&p&以上海为例,美国灯泡在上海的售价为法币 200 元,而国产灯泡仅成本就在 400 元以上,美制六尺车床的售价为 20 万元,而国产成本却要 120 万元。&/p&&p&所以46年,上海工厂倒闭了四分之三,47年沈阳3000家工厂倒闭了超过2000家,48年青岛所有工厂全部倒闭,平津两地倒闭工厂数达到四分之三。&/p&&p&本来民族资产阶级是中间派,这时候被硬生生逼成左翼,纷纷开始反对国民党走上缓则的道路。&/p&&br&&h2&&b&2.货币金融&/b&&/h2&&p&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有关法币贬值的各种故事,我也就不多讲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0be98af1da033de210ef354cd973451_b.jpg& data-rawwidth=&252& data-rawheight=&2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2&&&/figure&&p&&i&100元法币购买力变迁&/i&&/p&&p&战争导致军费开支猛增,47年已经达到财政支出的80%以上,而同样由于战争破坏,税收又在不断减少,因此出现巨大财政赤字。怎么办?&/p&&p&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印钱来缓解。1947年,法币发行量已经达到战前的20万倍,上海共五家印钞厂,每分钟能印1600万元的纸币——也就是说只需要不到两个月就能印完当年全年的税收收入。可是这还不够,于是国民政府只好从美国印钱,然后再由轮船运到中国——这还不够!最后只好发行面值10万的钞票。&/p&&p&面对货币金融上的危机,国民政府并不是没有想过改变。1946年他们曾经出台政策,开放黄金和外汇市场,希望以此吸收社会流动资金缓解金融问题。但几个月后,除了损失掉一半的黄金储备、成功炒高黄金和外汇价格之外再没什么其他作用,法币依然疯狂贬值,物价依然飞涨。&/p&&p&没办法,47年初改变政策,禁止黄金外汇流通,改为出售美国公债和库券。结果当年物价上涨7倍,截至48年金圆券发行以前,上涨到406倍。&/p&&p&于是,最大的一次改革来了,发行金圆券。&/p&&p&48年8月确实已经是国民党的危急存亡之秋,蒋介石也是下了狠心,蒋经国亲自出马负责,不惜得罪一众大佬。&/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39fb4b0bd2b910ea4d7d587cfb8f2d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39fb4b0bd2b910ea4d7d587cfb8f2db_r.jpg&&&/figure&&br&&p&结果呢?&/p&&p&物价仅仅维持了2个月,从10月开始到第二年4月,不到半年时间物价上涨了62714倍。&/p&&p&比法币牛逼多了。&/p&&p&那么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就没出现过货币贬值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吗?&/p&&p&不是的,当然也出现过,战争年间财政赤字扩大、印刷钞票解燃眉之急是不可避免的。就以西北解放区为例,1948年发行货币数量是上一年的8倍还要多。&/p&&p&可是结果呢?当年西北区物价仅仅提高了一倍,而在不远处的西安,物价上涨1400多倍。&/p&&p&为什么会这样?&/p&&p&守着那么几块破地却能在连年战争中始终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不能不说当年共产党的货币金融政策极其成功。他们最重要的方法有两条:&/p&&br&&p&&b&1.统一货币&/b&&/p&&p&据统计,解放战争中新发行的货币有330多种,还有各种外币也在中国流通。当时除了中央政府发行的货币外,省有省钞,县有县钞,一些有权势和资金雄厚的银行、钱庄,乃至商号、货栈、酒铺、当铺也都发行流通券。有的国民党部队也发行了各自的货币。&/p&&p&吉林解放区抗战时一直由日军占领比较稳定因此流通货币种类比较少,就这样市场上都有十几种常见货币。像晋察冀边区这种地方,市面上可以见到上百种货币。&/p&&p&有些解放区为此吃尽苦头饱受损失,因为日军和国军都凭借自己雄厚的资本打金融战争,让大量劣币流入解放区,换出各种商品和良币,造成解放区物价飞涨经济混乱。&/p&&p&还好,党对金融工作一向非常重视,绝大多数解放区都在第一时间着手建立自己的银行,发行自己的货币。货币发行之后,还会采取各种方法将其他货币驱逐出去,当几个解放区连成片之后,又会再次统一货币。大部分解放区都保证核心区域内只流通共产党发行的货币,边缘区域和法币混用,禁止其他杂币流通。48年法币开始疯狂贬值而解放区进一步扩大,法币也被彻底驱逐出了解放区。&/p&&p&总之,统一货币,把解放区的货币发行牢牢掌握自己手中,是共产党能够保证货币币值稳定,保证物价稳定的重要原因。&/p&&p&&b&2.建立合理的准备金制度并且严格执行。&/b&&/p&&p&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行长毛泽民。为了对抗国统区印刷货币的不断贬值,银行决定发行自己的货币。实行银本位,纸币不能按照需要随便印刷,发行量绝不超过它所代表的银元价值。&/p&&p&当时蒋介石对根据地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银元从哪里来?毛主席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调查(见《寻乌调查》),得知赣南的钨矿储量极大,同时德国工业发展急需大量钨砂,与蒋介石签订协议用德械换钨砂,于是他命毛泽民想办法将钨砂开采并出口。毛泽民深入一线调查,最终开办了中华钨砂公司。而后又与广东军阀陈济棠秘密联系,出口钨砂给他,而他则将钨砂秘密卖给德国。&/p&&p&瑞金政府就这样获得了大量物资和银元,以此为坚实基础发行起自己的货币。&/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ecf224bbe88e62e7f9f7f7fdb945204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i&苏区第一套货币&/i&&/p&&p&抗日战争爆发后,边区没有足够的银,就以法币为准备金发行货币。具体怎样我直接上毛主席当年给聂荣臻、彭真二人的电报: &/p&&p&聂彭并告朱彭:&/p&&blockquote&边区货币政策应根据以下原则:&br&&br&(一)边区应有比较稳定的货币,以备同日寇作持久的斗争。&br&&br&(二)边区的纸币数目,不应超过边区市场上的需要数量。这里应该估计到边区之扩大和缩小之可能。&br&&br&(三)边区的纸币应该有准备金:第一,货物,特别是工业品;第二,伪币;第三,法币。&br&&br&(四)日寇占领城市及铁路线,我据有农村。边区工业品之来源是日寇占领地,边区农业产品之出卖地,亦在日寇占领区域。因此边区应该有适当的对外贸易政策,以作货币政策之后盾。 &br&&br&(五)边区军费浩大,财政货币政策应着眼于将来军费之来源。&br&&br&(六)在抗战最后胜利之前,法币一定继续跌价,法币有逐渐在华北灭迹之可能。杂币更会跌落,伪币亦会有一定程度的跌落。边区纸币如数量过多,亦会跌落。问题中心在于边区纸币应维持不低于伪币之比价。&br&&br&  我们提议下列具体办法:&br&&br&  甲、发行一定数量的边区纸币(此数量由你们考虑决定电告我们),收买法币,保留一部分法币,大部分购买工业品,用一部分法币兑换伪币。&br&&br&  乙、对于杂币应设各种方法使其流到边区以外去。 &br&&br&  丙、有无可能送一部分杂币至总部及一二○师,带一部分法币来延安,请考虑电复。&br&&br&  丁、扩大边区纸币的印刷,因将来印刷一定比现在更困难。&br&&br&八月十七日&/blockquote&&p&看看老毛对经济、对货币金融思考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细节——有这样的领袖,解放区的货币和物价怎么可能出现大问题?&/p&&p&对比国统区呢?一个国家,流通着300多种货币,省、县、军队、银行、票号、当铺甚至货铺都能发行自己的货币或流通券,他能控制币值稳定物价那才叫见了鬼了。&/p&&p&然后下定决心取缔其他所有货币发行金圆券,第一次限额20亿元,宣称以国有的诸班企业股票3亿美元和黄金白银外汇2亿美元做准备金。&/p&&p&但事实上,首先市面上流通的所有法币等其他货币加起来折合金圆券也不过2亿多,也就是说金圆券一开始就超发了10倍。而且那些所谓企业股票和金银外汇绝大部分都是空头支票,早就被卖光花光了,截至金圆券发行前2个月,国民政府实际掌握的金银外汇加起来只有870多万美元……&/p&&p&果然,金圆券迅速贬值,增发到80万亿元,是原计划的4万倍,很多地区美元和港币已经成了主币,国家已经完全丧失了金融主权。&/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23ced49f467cbf0afae6c0dc44d928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23ced49f467cbf0afae6c0dc44d9285_r.jpg&&&/figure&&p&&i&经济天才常凯申,让上亿中国人成为亿万富翁&/i&&/p&&p&所以,我一直很想知道,为什么那个故事,上海解放前夜资本家评论“共产党军事100分,政治80分,经济不及格”会流传那么广,会有那么多人相信。&/p&&p&因为这个题目是“蒋介石为什么会败给毛泽东”,那我们就再看看蒋公当时是怎么做的。&/p&&p&宋希濂回忆,1948年7月-8月,就是发行金圆券的时候,也是国民党的危急存亡之秋,蒋介石召集他们来召开了解放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会议。蒋公在会上是这么说的:&/p&&blockquote&……在经济上,我们有9亿美元的基金,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物产丰富,粮食绝无问题;国民政府仍然统治着广大地区,有众多的人力可以征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现在最要紧的是打破大家害怕“共匪”的心理……&/blockquote&&p&宋希濂则当场讲了几点:&/p&&blockquote&……第二,现在几百万元的法币抵不上一块钱,而物价仍不断飞涨,几乎是一天几个价钱……如果再不设法稳定物价,安定人心,又怎能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战争?&br&&br&第三,由于物价飞涨待遇太低,士兵吃不饱、穿不暖、面黄肌瘦、精神萎靡,许多中下级军官每月所得,不能维持其家属最低限度的生活,自杀者有之,卖淫者有之,弃儿鬻女者有之。这怎能维持军心使之杀敌致果呢?总统说,现政府还有基金九亿美元之多,我建议,自八月起,所有官兵的副食费一律改发现洋,每人每月三元……借以维持官兵们的生活。&/blockquote&&p&他的观点尤其是建议得到孙立人黄百韬等与会者的支持。&/p&&p&写到这里突然觉得这些话有点熟悉——不对,刚刚描述民族资产阶级左倾、农民运动学生游行的地方就感觉很熟悉了。&/p&&p&原来……这些话早就看过了。毛主席在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分析:&/p&&blockquote&因为外货的压迫、广大工农群众购买力的枯竭和政府赋税的加重,使得国货商人和独立生产者日益走上破产的道路。&br&&br&因为反动政府在粮饷不足的条件之下无限制地增加军队,并因此而使战争一天多于一天,使得士兵群众经常处在困苦的环境之中。&br&&br&因为国家的赋税加重,地主的租息加重和战祸的日广一日,造成了普遍于全国的灾荒和匪祸,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br&&br&因为无钱开学,许多在学学生有失学之忧;因为生产落后,许多毕业学生无就业之望。&br&&br&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就知道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样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blockquote&&p&20年前,在江西农村,他真不是吹牛逼,他真不是为鼓舞士气的信口开河,历史的发展与他当年的预测一模一样没有一点出入。&/p&&p&在那个革命最低潮,在那个连党员干部们普遍悲观,发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慨叹时,他是真的坚信革命必然成功星火必然燎原,而且是经过分析后的没有一点犹疑的坚信。&/p&&p&其实,说老毛不是穿越,我还……真有点不信。&/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405a7ebb8c2_b.jpg& data-rawwidth=&423& data-rawheight=&6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405a7ebb8c2_r.jpg&&&/figure&
某军事历史作家很有自知之明,果然是作家,编故事能力不错。为了防止这种人继续蛊惑人心,我尝试回答一下。刚到某一地区的时候,首要资金来源当然是打土豪,一半收归政府,一半分给贫农雇农。但土豪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作为长期稳定经济来源,所以老毛本人…
&p&有些问题要和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91195b0dfbe3baae8c54f415f59b8c08& data-hash=&91195b0dfbe3baae8c54f415f59b8c08& data-hovercard=&p$b$91195b0dfbe3baae8c54f415f59b8c08&&@Lee General&/a& 商量一下。&/p&&p&首先老毛自己说自己不是天才那个就跟乔帮主说自己不够高一样,听听就得了,当真了就搞笑了。&/p&&p&遵义会议的时候凯丰攻讦老毛说“把古代的《三国演义》无条件地当作现代战术,把古代的《孙子兵法》无条件地当作现代战略”。后来老毛说凯丰这是高抬他了,因为遵义会议的时候他压根连孙子兵法都没看过,就看过三国演义。&/p&&p&在遵义会议这个时间点之前,老毛其实真的没专门学过军事思想和军事历史的相关著作。按照《毛泽东阅读史略》的说法,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阅读面主要集中在传统哲学、启蒙哲学、马哲、伦理学、政治学、文学等方面,军事学方面他并没有多少涉猎。&/p&&p&唯一确定老毛青年时期看过的军事著作应该是《曾胡治兵语录》。但《曾胡》其实层次很低,尤其对于战略战役问题的讨论已经落后时代很久了,指导思想还是持重慎战那一套,说是前拿破仑时代大概已经算是表扬了。曾国藩吹拿这个说事也就罢了,真说老毛能从《曾胡》里得到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显然是不客观的。&/p&&p&此外,老毛确定看过《读史方舆纪要》。这本书虽然是讲地理的,但是因为结合王朝兴衰、兵要地志,有很多朴素的地缘战略要素在里面,带有历史军事地理学的特征。后世搞中国地缘战略理论,这本书是必读之书。&/p&&p&就我个人的看法,老毛在陕北之前基本可以说是在打天赋球。这货可是24岁就敢带着一百多学生和警察冲去缴几千溃兵的械的疯子,孤身一人说降几倍于己的土匪队伍顺便还拐了个老婆的天生冒险家。所以他同学说他“足智多谋、浑身是胆”。光有这两条,加上毛泽东的体格,放古代混个名将就毫无困难。&/p&&p&除了胆略过人,老毛最难得是他的想象力、空间感、时间感、煽动性和危险嗅觉都是顶级的,而且很早就形成了一套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自成一体方法论。虽然此时他还没把这套方法论总结出来。别人吹中国革命都是工人农民团结起来力量大,他上来就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红色政权的存在是因为“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在28个布尔什维克看来毛泽东你这是典型革命意志不坚定。红军时期开会老毛长期各种开群嘲,上来一句以上全错,下面听我的吧啦啦吧啦。所以那时候老毛特别遭人恨。&/p&&p&而最能体现老毛军事天赋的莫过于三渡赤水前的鲁班场和鼓新场之争。除了老毛,在场20多人,其中多个有“军事家”头衔的——包括朱德、周恩来和刘伯承——没有一个意识到鲁班场的周浑元部放着不管会有全军被围的危险,就老毛发现了。后来一复盘,真打了鼓新场就完蛋了,前面会被孙渡4个旅堵住前路,后面会被周浑元堵住退过赤水河之路,薛岳部再一夹,全成饺子馅。&/p&&p&后来周恩来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每次听到“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就会想起这一幕。从此他对老毛的军事才能彻底五体投地。&/p&&p&所以说天赋这个东西属于人比人气死人。&/p&&p&到达陕北之后,老毛才正式开始学习军事战略。这段时间老毛分出了很多精力用于哲学和军事学的研究。在哲学方面老毛写了《矛盾论》和《实践论》,这是毛思的核心部分。在军事学方面,就像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91195b0dfbe3baae8c54f415f59b8c08& data-hash=&91195b0dfbe3baae8c54f415f59b8c08& data-hovercard=&p$b$91195b0dfbe3baae8c54f415f59b8c08&&@Lee General&/a& 所说,老毛学习了很多军事思想和军事历史方面的著作,就包括克圣的书。按老毛自己的说法,他到陕北以后看了八本书,一本《孙子兵法》,一本《战争论》,还有鲁登道夫的 《全体性战争论》 ,蒋百里的《国防论》,苏联和日本的战略战役、合同战术方面的几本教材,以及列宁对于军事问题的一些论述。&/p&&p&比较有意思的是老毛看的《战争论》还是德文版的,为了研究《战争论》他还专门搞了个读书会,和政治局其他同志一起找了个德文翻译一边翻译一边学。后来还不满意又找机会多找了几个版本的《战争论》对照着看。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于老毛军事思想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我们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时候,把《星星之火》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些早期著作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这两篇延安时期以后的著作对比着看,可以非常显著地看出克圣对于老毛的影响。&/p&&p&所以基本上我们可以说,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凝炼,是在克圣思想的滋养下完成的,但其实践部分则是毛泽东本人天才的结晶。比如老毛关于人民战争的论述方式就很像克圣,但是其内涵又有很大不同。老毛在《论持久战》当中提出人民战争的内生动力是其进步性,这是其常年进行游击战和阶级战争,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经验总结,也是他在人民战争方面超越克圣之处。&/p&&p&除了军事思想和军事历史著作,我们也不应该忽略老毛对于苏联、日本的战役战略学教材的学习研究。老毛打仗绝不是像某些人想当然的那样,只管提想法,具体指挥都让朱德及各战区指挥员去做。实际上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中央与各战区电报稿可以清楚地看到,老毛对于战役进程的掌握和指导是非常细致的,可以精确到团级单位的具体位置,其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也是非常专业的。美国驻KMT顾问团那个巴达维还是哪个说共产党能赢就是老毛没有架美龄号不能像老蒋那样四处插手指挥,其实老毛插手指挥比老蒋多到哪里去了,只不过老毛是真的会打仗,老蒋是不懂装懂。&/p&
有些问题要和
商量一下。首先老毛自己说自己不是天才那个就跟乔帮主说自己不够高一样,听听就得了,当真了就搞笑了。遵义会议的时候凯丰攻讦老毛说“把古代的《三国演义》无条件地当作现代战术,把古代的《孙子兵法》无条件地当作现代战略”。…
&p&上个世纪上半叶,北京大学曾经有过一位20多岁的青年教授,可谓少年成名,声威赫赫,居新学领袖,月薪280元。同时期,北大还有一个南方农村来北大打零工的图书馆管理员,也是20来岁,名不见经传,每日为那些不屑与自己搭话的北大娇子们登记姓名办理借书事务,月薪8元。&/p&&p&这个图书管理员,整日泡在图书馆的书籍海洋里,这段时间学问进步颇快,对中国历史见解犹为独到。他也时常旁听那位北大青年教授的讲课,心里很是崇敬这位只比自己大两岁,却见多识广,深谙西方现代之道的海归学者。尽管二人的观点有诸多不同,但青年教授仍然深刻记住了这个独具气质的图书馆管理员。&/p&&p&后来,图书管理员决心回老家创办地方书刊,青年教授给予了很多建议和鼓励。默默无闻的图书管理员在自创书刊发表第一篇文章的时候,身为文坛领秀的青年教授立即亲笔给予评论支持,使得更多的人发现了图书管理员的见解和才华。&/p&&p&这位青年教授,少年留学美国,仪表堂堂,习得先进思想与意识,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学习西方以图强,他呼唤西方的科学与民主能在中国人心中落地生根。当他参与发起席卷全国的新文化运动时,图书管理员立刻在家乡发起运动予以响应。&/p&&p&这位图书管理员,出身农村,纵然文采飞扬,却显得一身土气。他本与同伴一起,欲到欧洲学习深造,却在开船临行前放弃出国。望着远去的邮轮,他没有追逐时代潮流下,这样珍贵的机遇与资本,他在心中愈发坚定:“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p&&p&他们都没有辜负五四精神。这位教授用自己毕生的认知,帮助中国人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这位图书管理员用自己毕生的实践,引导中国人知道自己应该改变什么。&/p&&p&数十年后,在反复震荡的二十世纪行至中叶,中国社会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即将面临一次惊天剧变。握起枪杆的图书管理员,恳切的挽留这位一生握着笔杆的北大教授,希望他能留在大陆。但此时的两人,无论在政治立场、国家前途或思想认知上,都已是天壤悬隔,截然不同。北大教授去意坚决。最后,图书管理员只淡淡的托人留了一句话给他:“你要不走,我可以让你做北京图书馆馆长。”北大教授闻之笑拒。他明白,世殊时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北大图书馆早已装不下昔日那个籍籍无名的管理员,却足矣困住昔日贵为思学领袖的自己。从此,这位北大教授从中共统战名单上被除名。&/p&&p&这位青年教授,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推动引发了一次震撼国人认知的青年运动,拉开了中国后帝制时代深度西化探索之序幕,开启由青年人拥护的,革旧立新的新思潮。青年群体的目光从此着重于国家之命运。&/p&&p&这位图书管理员,在二十世纪下半叶,领导发动了一次洗荡全民思想的青年运动,落下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最后一抹余晖。国人经此也彻底厌倦了各种主义,青年群体的目光渐渐回归到个体的实现。&/p&&p&这两次青年运动,无论成功亦或失败,堪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由青年舆论主导的国家命运之起始与终结。也许三千年中华信史中,都从未有过这样百年间,由青年群体占据政治舆论方向领导地位的时代。二十世纪,是新的社会秩序定型前,社会思想不断推陈出新,反复调头转向下,青年焕发勃然,崇尚国家主义,左右舆论时局的时代。&/p&&p&有人说,这位北大教授所倡导的新学运动,给了所有青年人以希望。有人说,这位北大图书管理员所缔造的社会,欺骗了所有青年人的希望。但无法否认的是,至今犹在,已然垂老的,那些后一个时代昔日“青年”们,他们大多仍怀念自己的少青时代。其实,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比之今日更为严重。无论是新青年,还是红小将,他们的思想本出一源,殊途同归。他们寄予着那一代领航者,在青年身上,寻找到重塑历史周期律的社会力量之期望。但那个独具年轻崇拜气质的时代,终将成为惊艳一现的历史过往。因为再有权力的个体,再有威信的文思,也无力撼动社会阶层框架,固有的惯性力量。当十年乱局结束时,当暮年孤独的图书管理员与世长辞时,二十世纪由青年思想左右国运的时代,也就彻底结束了。&/p&&p&如今的社会,西风虽然尚劲,但该回归的传统也已然回归。这个国家和民族,把渐渐远去的二十世纪那些风云激荡的时代遗产,能留下的都留下了。留不下的,或许今天学会打字先于写字的00后们,还有纸醉金迷的青年精英们,也渐渐感受不到太多了。现在的我们,有很多的自由去顺着世界攀爬,却没有太多机会去改变世界了。听惯了情歌摇滚的我们,再也无法敏感的理解“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时代味道。我们总以今天作为结果和结论去审视历史,其实我们与历史上任何一代我们轻蔑的古人一样,都未曾逃脱时代的轮回。站在前人肩头的今人不解,为什么图书管理员要那般折腾国家?回想我们解放前尚年轻的一代祖辈,工农阶层权责意识淡薄,那本就是以文盲遍地,绝大多数人思想昏沉作为起点,于是才有五四开启释放爆发的二十世纪时代精神,家国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否则无法密集完成几次剧烈的社会转型,直到路径依赖,物极而反...&/p&&p&五四精神,是一个即将在新的历史波位上,被遗忘的里程碑。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整个中国转型期的二十世纪之国运和定局,都是五四精神的果实。说它仅仅是一次历史上的游行施压,或一个年龄层的节日,还真是有些狭义化了。那一代青年追求的理想,百年后今天终于渐进得实现。可是引领那个时代的青年们,却在历史的记忆中,愈发的模糊,愈发的定格和脸谱化。人们渐渐只记住他们的成败功过,却淡忘了他们其实都是五四精神和五四节点的产物。五四被忽略的价值就是,它是奠基此后中国近百年,政治、文化、军事、经济变革的,一场意识层面的先行变革。&/p&&p&在二十世纪里,那些推动青年主导改天换地,革故鼎新的时代弄潮儿中,有一个北大的教授叫胡适,还有一个北大的图书馆管理员,叫毛泽东。&/p&
上个世纪上半叶,北京大学曾经有过一位20多岁的青年教授,可谓少年成名,声威赫赫,居新学领袖,月薪280元。同时期,北大还有一个南方农村来北大打零工的图书馆管理员,也是20来岁,名不见经传,每日为那些不屑与自己搭话的北大娇子们登记姓名办理借书事务…
&h2&中美之争,其实已经失去了悬念&/h2&&br&白云先生 原创 于 (微信公众号: 至道学宫 zhidaoxue)&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r7VSAdc0mYHyMyXR5PGmzg%23%23&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美之争,其实已经失去了悬念&/a&&br&&p&&strong&一、帝国木桶&/strong&&br&&/p&&br&&p&在至道学宫上篇文章《&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wOTQxNjgxNw%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e08f2b5d23f2f623e4b8fb0b40c8cb63%26chksm%3D835af482b42d7dee6a147fe5bdfd2fa59fdfd%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即将到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a&》中,我们论述了一个大争大乱之世即将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世界,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全面复兴,正面临着真正的考验和挑战,中国能够顺利过关吗,中国将如何迎接这次大考,如何赢得中美之间这场最后的竞争?&/p&&br&&p&本文,我们就接着论述,中国将如何迎接这次大考,如何赢得中美之间这场最后的竞争。为了更深入浅出的论述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我们这里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思想,“帝国霸权木桶理论”。&/p&&br&&p&在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任何一个全球帝国,它从发端到登顶,都需要翻过五座大山,按照要登攀和翻越的先后顺序,它们依次是工业大山,科技大山,金融大山,军事大山,和文化大山。这五座大山,对应的便是工业霸权,科技霸权,金融霸权,军事霸权,和文化霸权。&/p&&br&&p&同样,一个全球性帝国,失去它的帝国霸权,也是他逐步丧失工业霸权,科技霸权,金融霸权,军事霸权,和文化霸权,一步步走向衰落的。曾经的西班牙帝国如此,英帝国如此,今天的新罗马美国,也是如此。&/p&&br&&p&有一个问题,让特朗普百思不得其解。特朗普说,我们掌握核心科技,为什么我们和中国的竞争,却输掉了呢,为什么中国赚了我们那么多钱呢?&/p&&br&&p&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美国之所以在经济竞争上输掉了,是因为他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逐步丧失了自己的工业霸权。特朗普单纯的强调,构成帝国霸权的一个科技维度,而不去从帝国霸权全局的五个维度去思考,所以他才会感到困惑。&/p&&br&&p&如果把全球帝国霸权,比喻成是一个木桶。那么这个木桶,便是由五块木板构成的,它们分别是工业、科技,金融、军事、文化,五个维度。这便是霸权木桶理论。西班牙为什么会输掉竞争,英国为什么会输掉竞争,美国为什么会输掉竞争,都是因为,这个木桶的木板,有一块先漏了。紧接着,整个木桶的水都会流光。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p&&br&&p&补桶匠人特朗普,大概也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以他急切的试图引导制造业回流,搔首弄姿不遗余力地在进行招商引资。但是这样做的一个问题是,即便工业短板修补好了,特朗普的做法,会同时造成文化短板,和军事短板。也就是说,特朗普补木桶的根本做法,是锯掉了其他两块木板,来补目前漏水的一块短板。&br&&/p&&br&&p&特朗普抛弃民主革命,抛弃普世教意识形态,这是锯掉了文化维度的霸权。战略收缩,为了一点钱,抛弃北约,抛弃日本,这是锯掉了军事霸权。这么一通折腾下来,如果特朗普干两届,八年后,极其可能,剩下的科技霸权,和金融霸权,这两块木板也会被他锯掉。本来只是漏一块,特朗普折腾到最后,可能五块木板全漏了。&/p&&br&&p&看出来了吗,特朗普比戈尔巴乔夫能干多了。苏联帝国的霸权木桶是怎么破的呢,戈尔巴乔夫,先主动拆掉了文化霸权。一个木桶,拆掉了一块木板,它还能装水吗,当然是不能的。所以苏联就亡了。&br&&/p&&br&&p&戈尔巴乔夫只是拆掉了一块,特朗普的状况是,在一个已经掉了一块木板的破桶上,再去锯掉另外两块。&/p&&br&&p&西班牙帝国,是先被荷兰人拆掉了金融霸权,然后又在天主教联盟和新教联盟的战争中,失掉了文化霸权,两块木板都破了,最后一败涂地,连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驰名商标,都被英国抢走盗用了。西班牙帝国,第一块先漏的木板,是金融霸权。英国第一块先漏的木板,是工业霸权。苏联第一块先漏的,是文化霸权。美国第一块先漏的木板,是工业霸权。&/p&&br&&p&前面我们总括的论述了帝国霸权木桶理论。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五个维度来论述,为什么说,中美之争,已经失去了悬念。&/p&&br&&p&&strong&二、工业之维&br&&/strong&&/p&&br&&p&怎么来形容中国工业能力上,对美国的碾压般巨大优势呢。要对比,首先就需要有个指标。最能衡量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莫过于钢产量。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排名。这个排名是2011年的数据,如果拿出来2016年的数据,会显得更加的夸张。&/p&&br&&p&全世界钢产量排名:&br&第一名:中国(不包括河北省)&br&第二名:中国河北省(不包括唐山市)&br&第三名: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不包括瞒报产量)&br&第四名:日本&br&第五名:美国&br&第六名:印度&br&第七名:俄罗斯&br&第八名:韩国&br&第九名:中国河北省唐山市的瞒报产量&br&(2011年唐山市瞒报5000万吨产量,刚好比第十名德国多了一点)&br&第十名:德国&/p&&br&&p&按照占比来说,中国的钢产量,超过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按照数量来说,2016年,中国的钢产量大概是11亿吨多。可能很多人对11亿吨钢铁缺乏概念。我们横向对比一下,就能理解这钢铁洪流的力量了。&br&&/p&&br&&p&苏联在二战时期,造了将近10万架飞机,4万辆坦克。而苏联在二战时期的钢产量呢,最高的时候是1800万吨左右。我们换算下就知道了,如果中国开启战时经济,把钢铁都用来造武器,那么中国的11亿吨钢产量,就可以造出来600万架飞机,250万辆坦克。&/p&&br&&p&考虑到现在的飞机和坦克,比二战时期重量增加很多,我们再打个对折,那也有300万架飞机,120万辆坦克。&/p&&br&&p&平时,经常会听到一些耸人听闻的话,比如C形包围呀,肢解中国啊,第二次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呀,等等等的无知言论。这些人,真的完全不懂,什么是钢铁洪流的力量。如果大家都别用核武器,倒真希望他们一起上包围我们,跟我们打一仗,那样中国就能终于找到借口开疆拓土了。快来打架嘛,在线等,挺急的。&/p&&br&&p&武器上不存在代差,那么战争比的就是战争潜力。以中国的人口,中国的钢产量,中国的战略纵深,如果不使用核武器,中国用武力统一欧亚大陆,还是很轻松的。可能很多人,还没有真正能理解300万架战斗机意味着什么,更没有理解和中国打总体战意味着什么。&br&&/p&&br&&p&很多无知的言论认为,钢铁水泥,不等于工业就发达。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他的钢产量规模是低下的。也就是说,钢产量,是工业能力的必要条件。工业发达,钢产量一定高,钢产量不足,工业能力一定低下。&/p&&br&&p&除了钢产量这个硬指标外,衡量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还有另外的两个主要指标。第二个是,看工业体系是不是完整。中国目前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全体系,全门类,全产业链工业体系。反观美国,美国已经掉队了,用特朗普的话来说,美国现在连一只铅笔都造不出来。&/p&&br&&p&第三个标准,是看一个国家的工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的位置。中国目前处于中高端的位置,离攻破发达国家最后的工业堡垒,越来越近。这个最后的工业堡垒,就是高端产业。这方面,美国还存在一些优势,比如生物制药产业,比如半导体产业,比如军工产业,比如大飞机航空产业。&/p&&br&&p&特朗普逆势操作,他要想赢得中美工业之争。那么美国就需要在这三个方面全面超过中国。首先,钢铁产业,先追的上唐山再说。光这个就挺难的,曹德旺说,他在美国开玻璃厂,根本招聘不到年轻的产业工人,最后没办法,找的都是70多岁的老爷爷去生产玻璃。70岁的老爷爷,还干这么重的体力活,美国真是水深火热啊。&/p&&br&&p&美国的年轻人都在干嘛呢,他们都去了硅谷,去了华尔街。没学历,没能力的年轻人呢,他们就躺在家里,负责生孩子,吃低保,吸毒,搞同性恋,犯罪。&/p&&br&&p&制造业目前在美国最大的问题,便出在这里。美国要变成钢铁大国,要追得上唐山,美国还需要更多的70岁老爷爷,并且还要把他们都变成娴熟的钢铁产业工人。另外,即便这些老爷爷都到齐了,美国生产的钢铁,怎么保证能比中国的钢铁便宜呢?怎么保证这些钢铁厂不被冲击破产呢?显然他没法保证。所以特朗普只能加关税,把中国钢铁的冲击,阻挡在国境之外。&/p&&br&&p&第二个方面,特朗普还需要为美国,重新建设一个超过中国的完备工业体系。这可能吗?这比在钢铁产量上超过唐山,要难得多的多。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说,特朗普不仅要能造出来中国目前能造的所有商品,并且,还得比中国造的便宜。一个钢铁产业,就把美国的70岁老爷爷用光,其他产业去哪里找更多的老爷爷?&/p&&br&&p&第三,美国要全体系和中国工业进行竞争,刚好是从产业链从高端往中低端吃。中国过去之所以能从低端吃到目前的中高端,是因为中国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和环境红利。特朗普要做的事,目前美国并不存在如此巨量的人口红利和环境红利。首先,美国没有足够的年轻人,并且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制造业。其次美国的公会惹不起。再次,美国的环保教徒惹不起。最后,美国造的更贵。&/p&&br&&p&经过上面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特朗普的再工业化,制造业回流,其实就是一厢情愿,他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在挑战不可抗力。特朗普的亡羊补牢之举,注定要失败,中美的工业之争,大局已定,根本不存在什么悬念。特朗普死鸭子嘴硬,只是不肯面对失败而已。奥巴马也提出过再工业化的口号,结果呢,结果就是不了了之。工业,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违背并去挑战这个规律,结果肯定不会成功。&/p&&br&&p&美国不仅在工业上挑战中国不可能成功,而且,它目前仅剩的一些高端产业堡垒,在中国步步为营的进攻下,也会被攻破。特朗普守不仅进攻上要失败,而且他想在高端产业,防守住中国的最后冲锋,也守不住。这便是中美之间的工业竞争,最基本的格局和判断。&br&&/p&&br&&p&为什么说,美国守不住最后的高端产业堡垒呢。高端产业,说白了,就是科技之争,所以,要论述为什么美国连最后的堡垒都要丧失,我们就要进行科技之维的分析和阐述。&/p&&br&&p&&strong&三、科技之维&/strong&&br&&/p&&br&&p&工业革命是怎么来的,技术积累,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从西方爆发,而不是从中国产生呢。&/p&&br&&p&这些问题,主流权威的科技史学者们声称,西方之所以会爆发工业革命,是因为西方是思辨文明,中国是灵性文明,中国只重感性,不重理性和思辨。是因为西方有《几何原本》,中国没有《几何原本》。所以中国产生不了科学。&/p&&br&&p&这种说法,很有市场。但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智障式结论。&/p&&br&&p&我给你一个鸡蛋,你能把它生出来一只老虎吗?显然不能。我给你一颗葡萄树种子,你把它种在地里,然后就能长出来一艘核潜艇吗?显然更不能。那么我给你一本《几何原本》,为什么你就能把它种在地里,长出来一台蒸汽机呢?&/p&&br&&p&可见,蒸汽机的种子,根本不是什么思辨,理性,和几何原本,而是水力纺织机。那水力纺织机的种子,又是从何而来呢,从手工业而来。在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业文明在哪里?在中国。&/p&&br&&p&首先,第一个论断,工业文明,是脱胎于手工业文明。而不是一些西方人看了几本阿基米德,毕德哥拉斯,欧几里得,拍脑门拍出来的。其次,第二个论断是,西方手工业文明的科技种子,来自中国。&/p&&br&&p&那么,中国的手工业科技,是怎么传播到西方的呢。让我们先回顾一下科技发展和传播史。&/p&&br&&p&东方文明,第一次大规模孵化西方文明,是蒙古人西征对西方所进行的科技和文化输出。蒙古人的手工业技术积累从哪里来的呢,从大宋来的。大宋为什么要对蒙古人进行技术输出呢,因为大宋想让蒙古人帮着自己打契丹人,打女真人。&/p&&br&&p&随着蒙古人把东方手工业文明传入西方,也把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了西方,这让西方出现了知识爆炸。而蒙古人带来的火炮,则让奥斯曼土耳其,终于攻破了拜占庭的城墙。&/p&&br&&p&拜占庭亡国,地中海文明的火种,流入欧洲,主要是流入了意大利。这样,蒙古人带来的技术,和拜占庭帝国的技术,合在一起,都流入了欧洲那片和文明无关的蛮荒之地。蒙古人西征,为什么会出现压倒性的胜利呢。因为它背后所体现的,是东方手工业文明,对西方手工业文明的压倒性优势。&/p&&br&&p&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继续扩张,逐渐掌控了地中海的制海权,也掌握了地中海的贸易。巴尔干半岛沦陷后,欧洲人连亚平宁半岛也守不住了。欧洲人节节败退,退到了伊比利亚半岛。技术的火种,手工业匠人,也就一同随着意大利商人们,逐步的涌向了西班牙。&/p&&br&&p&在这段时期,中国明朝,又对西方文明,进行了第二次孵化。利玛窦所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们,把大量的中国手工业著作,翻译到了西方。其中就包括手工业集大成的《天工开物》。两次东方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孵化,同时加上奥斯曼帝国的向西扩张,使得西班牙成为了西方手工业文明的中心。&/p&&br&&p&西方人学习了中国的科技,因为后发优势的存在,他们在突飞猛进。这时期的中国呢,很不幸,随着满人入侵并殖民中国,这些只懂得在森林里面狩猎打鱼的野蛮愚昧民族,他们把《天工开物》这样的书,都变成了禁书。中国人在思想文化和科技的三重禁锢下,彻底丧失了创造力。&/p&&br&&p&西方在日新月异,中国则陷入了停滞。&/p&&br&&p&随着西班牙完成技术积累,西班牙帝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统治面积达到3000万平方公里,它的国王自称日不落帝国。那是哈布斯堡王朝最辉煌的历史时期。西班牙帝国在欧洲的统治领土,主要有伊比利亚半岛,也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尼德兰地区,也就是现在的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地区。还有奥地利地区,和意大利的部分地区。&/p&&br&&p&但是好景不长,被统治地区的荷兰人,逐步掌握了西班牙帝国的金融命脉。这时候爆发的宗教革命,成了奏响西班牙帝国走向衰落的序曲。西班牙帝国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国家,他们特别憎恶新教徒。于是规定,凡是新教徒,男的处死,女的活埋。&br&&/p&&br&&p&这样的宗教政策,引发了荷兰人的起义和独立革命。荷兰人虽然有钱,但是人口很少,正面对抗西班牙,显然是不自量力。怎么办呢,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钱,当然能找到人帮自己打仗。&/p&&br&&p&荷兰人找到了英国和法国,来为自己卖命,和西班牙打仗。在战争中,荷兰人的金融资本,引导着手工业匠人们,涌向荷兰,涌向英国,涌向法国。这样以来,荷兰,英国,和法国,便完成了技术积累。哪里有钱,哪里有战争,手工业匠人们,就会涌向哪里。蒙古帝国如此,西班牙帝国也是如此。&/p&&br&&p&随着战争的升级,不仅是西班牙对英法荷联盟,而是爆发了天主教联盟对新教联盟的全面战争。整个欧洲,陷入一片火海。这场延续几十年的战争过后,西班牙帝国很无奈的宣布新教合法。这样,荷兰人攻破了西班牙的金融霸权,英法荷联盟,攻破了西班牙帝国的军事霸权,宗教战争,攻破了西班牙帝国的文化霸权。&/p&&br&&p&属于日不落帝国的时代结束了。&/p&&br&&p&扳倒西班牙帝国之后,英国人又拉着法国人,扳倒了荷兰。在这段时期内,荷兰成了霸主。因为欧洲存在天然的均势策略,所有的国家,都不想一个国家一支独大,其他国家,都会自觉的联合起来,攻打最强大的那个国家。所谓均势策略,就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合纵之策。&/p&&br&&p&为了打倒新霸主,英国跟荷兰打,法国也跟荷兰打。三次英荷战争,终于扳倒了荷兰。但是法国却坐收渔利,成了欧洲最强大的国家。&/p&&br&&p&这时候英国人傻眼了。为什么呢,因为法国人口,是英国的四倍。工业发展程度,和英国都同样的级别。英国怎么对抗法国的霸权呢。靠英国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行的。所以,这时候英国就要扶植普鲁士来对法国进行均势平衡。德国迎来了统一,法国迎来了当年西班牙与荷兰那样的被群殴的遭遇。&/p&&br&&p&德国的技术积累,是怎么来的,源头上来说,是英国人给它的。为了扶植普鲁士夹击法国,所以要对普鲁士进行技术输出。从那之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反法联盟。&/p&&br&&p&法国人,相比之前的西班牙和荷兰,面对群殴,似乎更加的抗揍。连番几次的反法联盟,终于把法国揍趴下了。英国成为了欧洲霸主。在反法联盟中,俄国人也得到了成长。俄国的技术积累是哪里来的呢,首先是彼得大帝从荷兰学了一些基础。其次,是英国人给的。到了二战期间,苏联的技术积累,则是希特勒给的。&/p&&br&&p&虽然反法同盟,把法国人扳倒了,但是法国人不服气啊。为了出这口恶气,路易十六在美国和英国继续战斗。他联合英国北美殖民地上面的造反土匪,向英国开战。华盛顿的土匪军,没有像样的武器,没有制服,甚至连鞋都没有,就是一群抠脚大汉。&br&&/p&&br&&p&这群抠脚大汉对英国军队,屡战屡败,几乎到了被消灭的边缘。就在这样十分危急的时刻,路易十六,派大军入北美,和英军作战,在约克敦之战,英军被美法联军全歼,英国只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国父路易十六,为了缔造美国,掏空了法国。在北美打赢英国,终于出了一口恶气,没过几年,愤怒的法国人民便把美国国父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p&&br&&p&美国的技术积累是哪里来的,这些土匪,从欧洲逃过来的时候,会带一些技术和资本,美国初期的技术积累,主要来自意大利移民过来的的产业工人。但主要的,还是法国爸爸给的。随后呢,一战二战,美国又大发横财,很多资金和技术,为了避难,都涌入美国。二战后,又把德国的技术给抢了过来。这样美国才完成全部的技术积累。&/p&&br&&p&日本的技术积累,是怎么完成的呢。首先,日本被美国用大炮敲开国门,美国爸爸给了一些基础。其次,英国为了制衡俄罗斯在东亚的扩张,大力扶植日本来制衡俄罗斯,对日本进行技术输出。二战后,美国为了制衡苏联,再次对日本进行大规模技术输出。日本97%以上的技术,都是英美直接输入的。这跟日本人的创造力,几乎完全没什么关系。&/p&&br&&p&反观这些国家,中国的技术积累,则完成的异样艰难。因为中国是世界大国里面,唯一的一个,被技术封锁长达一百多年的国家。为什么那些国家都对中国进行不约而同的技术封锁呢。很简单,中国体量太大,一旦中国强大了,其他的国家,都会变成中国的点心。&/p&&br&&p&好比说,一群猴子在外面打来打去的,但是谁敢去给锁在笼子里的老虎,把门打开呢。很多人感到困惑,为什么日本人科技好像很容易就起飞了,怎么中国技术积累这么难。然后便陷入自我怀疑,自我谴责,认为是日本人太优秀,中国人不够优秀。能得出这样结论的人,都是因为无知。&/p&&br&&p&后来,主席借着冷战的东风,又跟联合国军打了一仗,诱逼斯大林把技术封锁的笼子打开。斯大林呢,拿着技术积累的钥匙,心里七上八下的给中国开了个小门。他也不知道,放出来中国这只巨龙,未来世界会怎么样。但是,在美国的威压之下,他已经没有选择了。这是中国技术积累的第一桶金。&/p&&br&&p&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同时得罪了美苏两强。遭到了整个世界的技术封锁。这段时间,技术积累,靠的只能是自力更生。&/p&&br&&p&中国人给美国人出了口恶气,把越南人打了一顿,中美80年代,有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期,美国人也假惺惺的赏了中国一些技术。这是中国技术积累的第二桶金。&/p&&br&&p&广场事件之后,中国再一次遭到全世界的技术封锁。如饥似渴的中国,只能跟乌克兰,俄罗斯,以色列,这样的国家蹭技术。&/p&&br&&p&2001年入世之后,“中美国”成立,中国倒向美国,同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美国人搬砖。腾出手来的美国人,则专心去收割欧洲俄罗斯和伊斯兰。这笔交易给中国带来了中国制造,全球的资本和技术,纷纷涌入中国。中国完成了第三波的技术积累。&/p&&br&&p&在长期的歧视,封锁环境下,中国的技术积累靠什么完成的呢,拿命换的,自己钻研苦出来的,做血汗生意换的。这是中国完成技术积累的三个路径。&/p&&br&&p&到这里,我们把全球主要强国,和历史上的强国,技术积累的来龙去脉都简单的交待完了。中国呢,也从笼子里走了出来。用李光耀的话来说,中国才是历史上最大的参与者,这才是美国思考中美关系的第一出发点。现在,历史上最大的参与者,参与了世界历史。世界文明史,科技史,未来会走向哪里呢?&/p&&br&&p&我们缺席的时候,他们侵略我们,侮辱我们,审判我们,剥削我们。现在我们出场了,锁链打开,想再锁上,就比登天还难。就好比说,你把笼子里的老虎放出来了,你还能把它装回去吗?&/p&&br&&p&中国现在盯上的,正是特朗普嘴里说的,美国所掌握的核心科技。这是中国产业升级,最后的冲锋,也是中国技术积累大厦竣工最后的一块砖。美国现在想在科技上把中国重新装回笼子,显然是不可能,不现实的。&/p&&br&&p&所以,中美科技之争,关键就看,美国能不能守住它的核心科技。中国的攻击方法很简单,就是国家资本的力量,大产业技术攻关的力量。这些产业,是汽车,半导体,大飞机,新能源,通信,精密制造,信息科技,生物制药。&/p&&br&&p&经常有人说,美国掌握核心科技,所以美国不会衰落。这样的说法,就是分析问题的时候,忘记了带脑子。如果掌握核心科技就不会输的话,那西班牙为什么输了,荷兰为什么输了,法国为什么输了,英国为什么输了,德国为什么输了呢?&br&&/p&&br&&p&在互联网时代,全球化时代,在中国已经基本完成技术积累的情况下,具备自主技术创造和技术更新的情况下,美国想守根本是守不住的。现在的技术扩散那么容易,而且中国有钱了还可以到处买买买。你不卖技术是吧,我直接买你的工厂行不行。并且,中国的科技工作者那么聪明,你不给我看,也不卖给我是吧,我直接发明一个比你更好的行不行。&/p&&br&&p&也就是说,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已经具备了颠覆式创造的能力。比如特高压比如量子通信,等等等等,都是中国科技工作者,颠覆式创造的体现。&/p&&br&&p&人类科技,始于中国,最终大成于中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叶落归根。历史才是真正的不可抗力。不仅科技如此,金融也是如此。下面我们来说中美之争的金融之维。&/p&&br&&p&&strong&四、金融之维&/strong&&br&&/p&&br&&p&人们都喜欢说,犹太人是最懂金融的民族。实际上,中国人才是最懂金融的民族。管仲利用金融手段,轻而易举灭亡一个国家的时候,宋朝发明世界上第一个纸币交子的时候,犹太人还在沙漠里割包皮玩呢。&/p&&br&&p&而且,犹太人对金融的理解,层次很低。这跟他们从小商小贩起家发迹有很大的关系。在犹太人的金融思维里面,投机就是他们最高的境界和追求。而中国人的金融思维,则一开始就导向金融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国家资本。&/p&&br&&p&很多人说,中国是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跟国际不接轨。为什么中国是这样,因为我们历史上一直都是这样的。站在中国特有的金融思维上看,犹太人的那种小商小贩式的金融观念,才是很低级,很不合理的。&/p&&br&&p&小商小贩们,自然是理解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因为大多数时候,犹太人连国家都没有,他们自然理解不了国家资本。正所谓,井蛙不可语于海。&/p&&br&&p&因为犹太人控制了美国人的金融体系。所以中美金融之争,说白了就是中国人和犹太人之争。而中国人和犹太人在金融上的较量,则表现为国家资本和小商小贩资本,两种截然不同的金融思维和模式的对撞。&/p&&br&&p&中国的国家资本,会让资本流向生产。犹太人的小商小贩资本,会让资本流向投机。国家资本,会天然的抑制投机,为什么我们的股市,和美国的股市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中国的股市,不是经济运行晴雨表。这都是因为,中国是国家资本的金融模式,美国是犹太人小商小贩的金融模式。&/p&&br&&p&犹太人的小商小贩金融资本,则和中国的国家资本相反。它们厌恶生产,而热爱投机,具有先天的反生产性和投机性。&/p&&br&&p&如何理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金融模式呢。我们来打个比方。种庄稼和薅羊毛能理解吧。种庄稼,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然后等待收割的时候,就收获了更多的粮食。薅羊毛则不然,看到羊,就冲上去,把羊毛薅光。&/p&&br&&p&在微观上,我们中国人,每一个家庭,都天然的热爱储蓄。这也是一个微型的国家资本金融模式。因为储蓄,就意味着更多的生产。生产,就意味着更多的财富,更多的财富,则意味着可以养育更多的孩子。我们的金融思维,其实都根植于我的文化里。&/p&&br&&p&生产型金融思维,用在了种庄稼上,就是买更多的地,种更多的粮食,盖更多的房子,娶更多的妻妾,生更多的孩子。为什么中国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因为我们有了这样的金融思维。我们民族扩张的边界,就是可耕地面积的边界。如果可耕地不够用,就在山上造梯田。&/p&&br&&p&生产型金融思维,用在了工业上,则是赚更多的利润,把钱储蓄起来,然后办更多的工厂,生产更多的商品,赚更多的钱,再储蓄起来,再继续去投资。我们商品扩张的边界,就是占领全世界的消费市场。我们之所以成为了世界工厂便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文化本能。海外华人之所以到处能主导当地的经济,也是因为这样的文化本能。&/p&&br&&p&而投机型金融思维呢,它们根本不事生产。见一个羊,去薅一个羊。等羊都薅光了,这群投机资本家,就只能互相薅。怎么才能互相薅呢,要实现投机利润的扩张,看看欧洲近代史,全是金融投机资本家,在背后主导着战争。&/p&&br&&p&这些可怕的投机狂魔,为了实现高投机回报,他们酷爱购买战争国债。如果打赢了,那么瓜分战败国,投机资本就能赚得盆盈钵满。如果打输了,投机资本就血本无归。&/p&&br&&p&中美的金融之战,都面临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情况。中国的金融战,最大的敌人目前看还不是犹太人。而是内部出现的金融买办势力,和犹太人一样的金融投机势力。而且,他们和犹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我们中间,有一大群叛徒。&/p&&br&&p&美国要和中国打金融战,他们内部的困局是,犹太人投机资本,对生产具有先天性的憎恶。美国的白人工业资本家,想要制造业回流,但是犹太人的投机资本,则要竭力的破坏这些。因为,白人的工资资本家一旦满血复活,那反犹主义的风暴是犹太人无法承受的。&/p&&br&&p&相比而言,中国的国家资本,想锄奸,肃清那些金融买办势力,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说白了,还是政治问题。谈不好,就来硬的呗。为了国家安全,没有人可以凌驾国家意志之上。&/p&&br&&p&但是对于美国内部的分裂来说,他们想要攘外必先安内,是很难的。中美的金融之战,只要中国肃清了买办内奸,斩断那些帮犹太人薅羊毛的手,稳固了金融长城。那么犹太投机资本薅羊毛的本事再强,你也没办法在城墙砖上薅到羊毛吧。&/p&&br&&p&这样,便可以利于不败之地。然后国家资本步步为营,向外扩张,储蓄,更多的生产,更多的市场份额,更多的储蓄,更多的生产,如此反复,直到占领全世界。&/p&&br&&p&我们可以挡得住犹太人投机资本的投机扩张,但是犹太人却挡不住中国的生产型金融扩张。这种低级的小商小贩,还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国家意志和国家力量。&/p&&br&&p&随着中国的扩张,那么全球的购买力,就会被中国人储蓄起来。而如果投机资本,一直从中国身上薅不到羊毛,那么他们的金融泡沫,就会越来越大,他们的购买力,就会被逐渐的掏光。中国的逻辑很简单,我不薅羊毛,我直接诚实劳动,把你们的钱赚光就行了。&/p&&br&&p&中美之间的经济失衡,为什么这么难以再平衡呢。跟中国人骨子里的生产型金融思维戚戚相关。而美国人想寻求中美之间的再平衡,只能薅中国羊毛,把钱再骗回去,然后才能再平衡。问题是,中国不给薅,而且美国也薅不动。&/p&&br&&p&比方说,中国赚了美国一块钱,美国能及时的把这一块钱再薅回去,然后中美之间就能实现再平衡。但是呢,它不但没薅成,中国又赚了它一块钱。现在的失衡就变成了两块。美国人一看,就急眼了,马上又来薅,结果又没薅成,再被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线水晶头老是压不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