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点击拉动手机没关系都是神经病啊吧?

寿险“开门红”五年来首现缩水_网易财经
寿险“开门红”五年来首现缩水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寿险“开门红”五年来首现缩水)
日前,保监会披露了公司今年1月份的“开门红”战况,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寿险公司“开门红”增速颇不尽如人意。今年1月份,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5600.41亿元,同比下降25.50%,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这是五年来1月份保费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2018年1月份,在可对比的74家寿险公司,有33家原保费同比负增长,占比44.6%;在可对比的68家寿险公司中,有42家万能险同比负增长,占比62%;在可对比的74家中,有33家规模保费(原保费+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投连险新增交费)出现同比负增长,占比44.6%。33家险企原保费负增长寿险公司“开门红”周期一般为每年的一季度,其中1月份最为重要。历年来1月份保费在多数险企全年保费中占比可到达两到三成。如果“开门红”保费大幅下降,对全年保费及新业务价值增长均有负面影响。因此,针对1月份的“开门红”,险企往往从上一年的第四季度就开始从产品设计、人力建设、经费支持等诸多方面做足了准备,业界多谓“开门红,全年红”。1月份的保费增速也反映出这一点,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自年历年1月份寿险公司原保费增速分别为88.06%、20.22%、73.35%、39.28%。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寿险公司1月份原保费五年来首现负增长。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5600.41亿元,同比下降25.50%。具体到公司来看,有33家寿险公司出现负增长,有26家负增长超过20%;有14家甚至降幅超过50%,包括吉祥、华汇人寿、和谐健康等险企。从保费来看,1月份,原保费排名前十位的险企分别为:国寿股份(1268.1亿元)、(1152.2亿元)、太保寿险(501.9亿元)、(364.5亿元)、太平人寿(359.8亿元)、泰康人寿(202.0亿元)、新华保险(186.4亿元)、富德生命人寿(166.4亿元)、华夏人寿(162.7亿元)、建信人寿(131.7亿元)。这10家险企中,有7家保费出现负增长。
对于1月份行业原保费的负增长,安信证券研究员赵湘怀认为, “主要原因在于快返型产品的消失以及大单减少,带来人均产能中件均保费的下降。一方面,“134号文”等政策文件落地使得快返型产品消失;第二方面,其他金融类收益率提高削弱了险企“开门红”产品的吸引力;第三方面,货币政策收紧挤压了保险市场的需求。”本报记者梳理也发现,今年1月份原保费下降明显的险企,渠道保费普遍占比较高。有代表性的是上市险企,例如,在行业下降超两成的大背景下,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1月保费均出现正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1.47%、24.44%、9.95%。而这三家险企近年来大幅压缩银保渠道,推动个险渠道发展,在1月份储蓄型产品销售难度加大情况下,拉动总保费保持稳中有升。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程思齐_NBJS5804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要上市了!称霸非洲的中国手机公司,国内99%的人不认识_网易科技
要上市了!称霸非洲的中国手机公司,国内99%的人不认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3月1日,临时停牌的新界泵业(002532)发布重大重组的公告,称公司拟通过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传音控股”)的控制权。一时间,这家公司被暴露在了聚光灯下。来源:世界华人周刊(ID:wcweekly)已授作者:唐僧牛仔说起国产手机,你想到的都是哪些品牌?是搅翻欧洲市场的华为、中兴,还是雄心勃勃进军海外市场的小米、VIVO……?跟这些手机比起来,还有一个国产手机品牌,去年一年就出口了1亿多部,不仅出口量超过了“老大”华为,更是在全球第2大手机市场——非洲,硬生生把三星、苹果这俩“国际巨头”拉下马,市场占有率第1。2017年8月非洲市场畅销机型排行这个从山寨手机的“黄埔军校”——深圳华强北走出去的手机品牌,只用了10年时间,就在非洲称王。在非洲许多国家,10个用手机的人中,就有4个人在用它。它就是中国品牌——传音。黑马有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传音的手机销量排名第4,仅次于三星、苹果和华为。不过,如果你没听过这个牌子,也别紧张,因为这个牌子的手机,在国内没得卖。但在非洲,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许多国家,传音旗下的tecno、itel、Infinix系列产品,占据着当地40%的市场份额,去年更是超越三星成为非洲第一大手机品牌。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当Tecno的标识出现在转播画面上的时候, 许多中国人,甚至是不少手机行业的业内人士,都不清楚Tecno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手机品牌。别说中国人不清楚了,就连传音手机的用户,也有人不知道它是地道的中国制造。传音公司的一位高管,有次到喀麦隆出差,跟一个当地人聊天的时候,那位非洲兄弟拿着传音手机骄傲地炫耀着功能,还跟他介绍,大致的意思就是“这手机功能强大,质量又好,而且价格便宜,德国品牌就是好!”弄得这位传音的高管既开心又尴尬。机遇中国有句老话叫“祸兮福所倚”。在传音手机横扫非洲市场之前,“中国制造”的手机,在非洲也非常“著名”(臭名昭著)。那时,在非洲的市场上,中国制造的手机,代名词是 “仿名牌”和“短命”。价格便宜的劣质手机,一度被一些人认为,已经影响了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2012年,数百名肯尼亚手机销售商游行抗议,针对的就是中国手机销售商。这次游行的直接后果,就是当地移动运营商与政府合作,调节手机信号,打击销售假冒和劣质的中国手机销售商。传音手机在曾经中国山寨假货泛滥的时期,也曾遭到冷遇不过,传音却因此脱颖而出,因为他们并不像其他许多中国手机厂商那样想着赚“快钱”。从2006年这家公司创立之后,经过短暂的贴牌代工时期,2008年,他们就把所有的精力投在非洲,创建自己的品牌,努力一步步成为手机中的“非洲王”。策略和当年深圳华强北一帮山寨机厂商,拿着国内那套山寨抄袭,低质低价挣快钱的玩法去开拓海外市场不同,传音在一开始就走正规路径,铺货做品牌。传音从踏足非洲开始,就拿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从贫穷落后的地方做起。原因很简单,这些地方,当时的手机巨头三星和诺基亚都瞧不上。可再穷的地方,也是有市场的。2005年,“双卡双待”手机被华强北的手机制造商发明时,就是为了方便当时买不起2部手机的中国人。没想到,这项创新在几年后,成了传音手机敲开非洲市场大门的钥匙。初到非洲,传音只做双卡手机,甚至还出过4卡手机这样的“怪兽”。因为在非洲许多国家,人们大多有数张SIM卡,却跟当年的中国消费者一样,没有买多部手机的能力。双卡手机相当于两部手机,对消费者来说更划算。数据来源:旭日大数据传音把自己的渠道渗透到了非洲大大小小村落。2010年,传音手机的出货量才650万部,2013年就窜到3700万部,2016年出口量8000万部,成为国产手机外销冠军,2017年出口突破1亿部。传音手机就这么低调扩大着市场规模,闷声发着大财。创新不过,可别以为传音能在非洲称王,只是靠转移国内的“山寨技术”那么简单。“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要么第一个做”,这是传音营销人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非洲的黑人兄弟们喜欢什么功能,传音手机就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私人订制”。比方说,当地的消费者热情奔放,听见个音乐就要开始唱歌跳舞?超长开机音乐,巨响的来电铃声,拿去嗨!缺少电力供应?“火箭充电”技术,充电半小时能用7个小时,巨大的电池容量能超长待机半个月,行不行!喜欢视频聊天,可是皮肤颜色太深摄像头拍出来一团黑?手机前置摄像头有专门的照明灯泡,可以吧!爱自拍,可是就算用拍照功能强大的苹果手机拍照时,人脸还是一团黑?没问题,2008年,传音手机就专门开发针对黑人皮肤的手机美颜拍照模式,发明了根据眼部和牙齿对焦成像的美肌模式,帮助非洲消费者拍出漂亮的巧克力肤色。还有,用制作防弹衣材料——凯夫拉材质做电池后盖的手机、专门针对炎热天气出手汗厉害的防滑设计……关键,它价格还便宜。这么宠溺消费者,可是让热烈奔放又爱自拍的非洲人民,对传音手机爱不释手。这些结合非洲当地人生活习惯和特点开发手机的功能,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接地气”。也正是因为传音这些无孔不入地关注细节,所以在跟苹果三星这些大牌在非洲傲娇地只做“国际标准”的竞争中,传音靠着亲民的功能赢得了认可。扩张传音公司内部常用“黑手党提案”(Mafia Offer)来形容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超越的品牌营销策略。他们甚至还在非洲开辟了一种独特的营销方式——涂墙。从内罗毕的机场道路到坎帕拉的贫民窟,只要有墙的地方,就少不了TECNO的涂墙广告。由于TECNO的涂墙运动,竟然还拉动油漆生产成为非洲的热门行业。一位通信行业记者曾经形容在东非商品大市场卡里亚库(Kariakoo)看到的情景, “我看到了铺天盖地、从近到远、密密麻麻、让我永远不会忘记的Tecno。全世界都是Tecno??”这位记者的感觉,得到了应验。如今,传音的名字,已经冲出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在2015年进军印尼市场后不到1年,传音获得了2016年度最佳新兴品牌奖;2016年4月,传音的5款手机在印度发售,并宣布要在印度建厂;5月初,传音手机再次在埃及推出年度旗舰音乐手机Boom J8;9月,传音年度旗舰机Phantom 6/6 Plus在迪拜哈利法塔亮相,并正式宣布进军全球市场。2017年7月,传音手机正式进入孟加拉市场;9月正式进军尼泊尔市场;10月,传音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发布了一款旗舰机新品,发布会在迪拜的卓美亚海滩酒店召开;11月14日,在迪拜发布了新款旗舰机……2016年,传音宣布和曼城足球俱乐部达成协议,曼城的科特迪瓦球星亚亚·图雷在非洲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而曼城本身的控股股东则有着阿拉伯王室背景。这一合作也得以进一步提升传音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知名度。看来,传音手机已经启动了一场更大规模的全球性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共赢传音公司的官网上,赫然写着这家企业的核心价值观“Together, We Can”共创、共享。这似乎能够从根本上区分传音的发展思路和山寨企业的不同。有句话这么说“山寨企业的经营者,只有生意人没有企业家”。经历过漫长被殖民的历史,而且现在仍被视为低端市场饱受“歧视”的非洲当地人,对外来企业的社会责任非常敏感,他们常问的问题就是,“你们来了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中国企业了解外资企业当年进入中国时的情况,更加清楚大量使用当地员工的重要性,而传音尽量融入本地的做法也吸引了原本在一些著名厂家工作的本地员工加入传音,他们认为这家公司是与自己“在一起”的。和传音合作的当地广告商,从没有办公场地到成为全国十强广告公司传音还是第一个在非洲本地建设售后服务网络的外国手机企业。几年来,耗资数亿人民币,在非洲建立了86个世界级售后服务中心和超过1000个售后维修收集点,目前已经是非洲最大的用户服务网络。如今,已经在非洲卖出2亿多台手机,并且开始全球扩张的传音,不知不觉中竟然掌握了非洲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入口。而这其中的关键,是别人没在非洲这么做。
数据来源:旭日大数据不知道那些曾经的“老大哥”们,究竟是该叹息“不是我们做得不够好,实在是中国人太‘狡猾’”呢,还是该想想如何放下傲娇的身段,真正用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对待消费者?参考资料:《“手机出口王”背后传奇:传音手机卖遍非洲》 南方日报传音控股官方网站传音之秘《财新周刊》 2015年第18期
本文来源:世界华人周刊
责任编辑:张洁_NT563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我的所有网页怎么那么大? 上下没问题 但左右要拖动。 和缩放比例没关系是100. 怎么调回去?_百度知道
我的所有网页怎么那么大? 上下没问题 但左右要拖动。 和缩放比例没关系是100. 怎么调回去?
我有更好的答案
调显示器的分辨率,在桌面空白处点鼠标右键选属性—设置—把分辨率调大一点就好了,只不过桌面的字会变小!!
采纳率:34%
是你屏幕小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格力电器董事长谈“学酒哥”事件:周少强跟格力没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称,格力不是喝酒文化
日08:36&&&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董明珠:家电限期报废可以拉动内需
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递交了“建议立法规定家用电器强制性报废标准”的提案。3月11日,她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下一轮发展中拉动内需不能再用财政补贴的方式了,更需要市场机制来运作。对于周少强事件,她回应称,周少强跟格力没关系。
真正的市场启动靠消费意识
新京报:你提出今年的提案《立法规定家用电器强制性报废标准》主要出于什么考虑?
董明珠:过去几年,国家为了拉动内需,采取了很多政策性补贴,比如家电下乡,节能惠民政策。政策出来后,对产品升级有意义,高能效产品补贴一下把产品提到二级以上,消费者已经习惯买高能效产品。但补贴中也带来了成本的浪费,一个是以次充好,低能效冒充高能效,一个是节能惠民政策结束的时候,有些企业马上开始亏损,或可说明这些政策并没有到消费者身上,而是到了企业里。
真正的市场启动不是简单靠政府政策拉动,而是靠消费者自己主动的消费意识。下一轮发展中拉动内需是国家长期战略,怎么拉动,我认为既要考虑消费者利益,也要考虑企业的发展,不能再用财政补贴的方式了,更需要市场机制来运作。
怎么来拉动内需?这就说到电器产品有老化的过程,电器老化后可能造成各种各样的隐患,所以要有一个限期报废。对不同产品要有科学认证,有不同使用年限,到了年限提醒消费者换新的,不换也不强制,但这时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应该由消费者自己承担。
新京报:会不会有人认为格力是在以自己的角度,促进销售?
董明珠:拉动国内需求,是总理提出来的。老化产品每年耗电量比买新一件产品还要多,消费者可以选择不报废,但如果发生故障责任,要由消费者自己承担。
新京报:你的另一个提案《建议立法回收利用电子废弃物》,是不是与家电强制性报废的提案是相辅相成的?
董明珠:没有直接关系,我是从目前大气环境变化而提出这个技术升级问题。我觉得,回收废弃物不是简单的拆解,而是资源再造。
格力全年招待费不超500万
新京报:你对周少强事件怎么看?(春节期间,周少强以珠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身份招待客人,因“一顿宴会喝掉红酒12瓶”,被珠海纪委核查。他还兼任格力集团党委书记、总裁、董事。)
董明珠:周少强跟格力没有关系,他是以金控总经理身份去吃饭喝酒时发生的事情,是为了金控的工作,在格力不可能发生。
如果说他的这种作风在格力是司空见惯的,那对格力绝对有影响,但这在格力不存在也不可能复制,格力不是喝酒文化,不适应格力这种文化的人必然要离开。
新京报:有人会觉得周少强消费并不是很多,为什么会因为这样的事情被免职。你觉得他消费多吗?
董明珠:多少算多呢?格力十几个公司,全年招待费用不超过五百万。如果周少强没有到金控,他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格力有很好的制度,不管任何人,一定按照格力的制度运行。格力电器是上市公司,所有行为按照上市公司法运作,集团作为全资国有机构,按照相应规则去做,我认为格力集团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只是格力集团还有很多需要完善整治。
新京报:未来格力集团会不会与格力电器发展业务合作?
董明珠:虽然我是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董事长,但是双方绝对不会做任何关联交易,集团可以有新的增长点,这是我接下来要考虑的,集团会另外找一条更好的出路,会有更多实体经济要发展。
一年后或成高端家电卖场
新京报:格力提出“大店”概念之后,北京又开了很多300平米以上的店面,以后这会成为格力主要的渠道形式吗?
董明珠:格力不只有300平米以上的,还有1000平米的店面。格力店面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第一,所有的家电产品都可以在这个店里完成;第二,世界一流的技术最先进质量最好的产品在店里实现;第三,更加贴近消费者的一体化设计在店里实现。
新京报:这意味着格力将引入其他高端品牌,成为高端家电卖场?
董明珠:说国美也好,说沃尔玛也没有问题,怎么想都可以,我只能说消费者所有需要的电器产品在这里都可以得到满足,而且技术质量都是全世界最好的。我们目前更多考虑的不是产值变化,而是如何满足消费习惯变化。
新京报:有时间表吗?
董明珠:争取一年以后,格力的渠道一直在变革。(记者 李媛)
(责编:李源、姚奕)
更多关于&&的新闻? ? ? ? ? ? ? ? ? ?“两票制”全面铺开:医药流通行业的爱与痛|并购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两票制”全面铺开:医药流通行业的爱与痛
“两票制”全面铺开:医药流通行业的爱与痛
  日,国家卫计委印发《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宣告全国“两票制”的开始。缘起2006年广东的“两票制”,发扬光大于福建(三明),让从业者欲仙欲死,那种痛,你懂得...这也就难怪会出现“广东人吃福建人”这种梗...
  两票制的全面铺开,意味着更剧烈的行业集中度提高,也意味着用票降药价的设想证伪,对于商业公司而言,在当下的经济背景下,可谓冰与火共存...
  ▌一、“两票制”的变与不变
  纵观这一轮医药政策的变改革,套路种种,其实背后的逻辑是非常一致的,提高行业集中度,就像每个人都有最佳的管理团队规模一样,对于政府而言,行业的监管最好的局面就是管好那么十几个重要参与者,然后鞭策他们安安分分就可以了,而最差的局面就是一个监管部门对茫茫多的参与者,这种队伍就非常难带了...上一个标杆案例就是,证监会主席天天被人骂,你什么时候听过银监会、保监会的主席被人骂的?
  在整个医疗行业也是,集中度低的问题就是难管,就像疫苗案一样,这种个人作案的风险和回报率显然不成比例,但是如果这个业务在一个几百亿级的公司身上呢?作案的风险显着的大于回报,而且监管部门也好管,不行就剁掉让其他大厂上...
  所以这波医疗行业的各种大招的核心导向就很清晰了,全面提高行业进入门槛,提高行业集中度。
  新药注册:从药审改革+临床自查核查挫制“无意义”药品品种的增量,优化未来药品品种构成,良币驱劣币。
  药品质量:到一致性评价+新版GMP提高门槛控制药品品种及生产企业的存量,优化存量品种,优化存量厂家,净化行业,优化竞争环境。
  医药流通:新版GSP+两票制+营改增+流通企业自查等一系列流通环节整顿,加速行业集中度提高,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管。
  医药商业公司本质上业务就是两个部分:物流+垫款...聚焦流通领域来看:
  1、背锅的“高药价”
  “两票制”是指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再开一次发票,以“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多级代理模式,压缩流通渠道空间。简单点理解就是压缩层级,提高效率。“两票制”对于行业业务流程的改造如下:&
  落实到商业公司来讲,核心的矛盾就是:
  名义上的流通环节变小了,但是商业公司直接与医院结算,对手盘从相对弱势的中小经销商变成强势的医院,对于经营层面来说,一个直接的体现就是:应收账期增加,回款周期变长...
  至于说希望压缩流通环节来压缩药价就是属于典型的开心就好的预期...终端价格是招标决定的,和流通环节没关系,所谓的流通环节加价率实际上是不同环节的利益分配,两票制之后,只需要憋出一种新的利益分配方式就好了...
  药价降不下来的核心原因是,大量的药是非标产品,所以谁掌握了处方权,谁就有议价能力,谁就能主导利润的分配,将药价需要的是规范、回收医生的自由裁量权,限制大处方,处方行为统一到临床路径、治疗指南等行业规范中,辅之以大量使用一致性评价后的高仿...这是医保控费在做的事情。
  所以行业总体上的判断是:医药流通的总盘子会持续的缩小,同时行业的账期会因业务的重构变长。
  2、集中度提高
  回顾美国大型的医药分销商的发展路径,并购始终伴随着行业的发展,在行业上下游集中度都提高的过程中,分销商两头受压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越往后对于资金、规模的要求越高,最终形成寡头垄断。美国的医药流通公司最终CR3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96%...&
  美国的集中度,国内短期内是达不到的,因为前10的除了几个全国性的大哥,剩下的都是地方豪强(地方国资委),用市场行为就别想着并购过来了...唯一的路径是通过市场竞争把它打下去,但国情是有地方保护主义,So,你懂得,快不了...上药下血本5.57亿美元承债并购的康德乐应该是前10中唯一的标的,外资能撑到现在算不容易了,再不卖也卖不出去了...为了冲老二,精明的上海boy也冲动了一把,国企对规模的爱真的很深沉...
  行业格局来讲,座次很清晰了,大并购驱动的行业格局变化也不会再有了,小修小补的并购影响不了大盘...剩下的就是看各自修为,市场竞争刚正面的结果了。
  第一集团:(1099.HK)、(601607.SH;2607.HK)、
  (3320.HK)三个全国性流通巨头,地位稳如狗,市占率会持续提高,攻势。
  比较特殊的位于一、二集团之间的九州通(600998.SH),唯一的全国性民企流通公司,业务也是基层为主,路径和三个大哥不太一样...
  剩下的地方土豪,就守着一亩几分田过过小日子了,守势。
  “两票制”棋至中盘:
  不变的是: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政策利好龙头;
  变的是:经营上的压力更大(账期)...
  ▌二、来自账期的暴击
  现在的问题在于,大部分人都看到了集中度提高的这个利好大逻辑,但是忽视了市场容量变小、行业账期加长的利空的因素,当下在全球加息周期的背景下,来自账期的暴击会进一步压制行业的估值。
  由于行业的发展,但凡是个好好做业务的公司,营收、应收都是在增长的,比绝对值是没意义的,所以还是看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比较好的纵向衡量指标,回看行业的绝对龙头:国药控股(1099.HK)这些年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前期一直在放大,符合从优势区域到普通区域扩张,放大账期来拉动营收的节奏,在2015年到顶后逐步下滑,但是在2017年又迅速的提高,符合“两票制”让增加账期的节奏。&
  “两票制”棋至中盘,接下来的还要全国推广,这就意味着账期加长的周期仍未到顶,前文提及,商业公司做的就是:物流+垫款,物流就不用说了,成本端来考虑一定是逐步上涨的,再看垫款,此前行业都是“承债+垫款”的模式,国企的资金成本优势在这里被剧烈的放大,前10主要都是国企,除了历史原因国企起点比较高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经营中的资金成本优势,要不单纯比物流跑腿,国企怎么可能跑得过民企...
  现在问题来了,逐步放大的账期现在要迎来加息周期的冲击了...美国加息这个就不展开了,老大哥都加了,最近感觉还要加速加,你们看着办,加上国内银行去杠杆的周期,资金成本的提升是必然的,简单看看10年期国债利率的水平就能体现这个趋势了,轻描淡写已经去到3.8%了...&
  还是国控,讲道理,商业公司是个苦逼的业务,行业中的标杆,做得最好的国控,赚的也就那么一丢丢跑腿钱,回看上市以来的趋势,销售费用基本稳定在2.4%左右,管理费用从上市的2.14%持续下降到1.28%,财务费用波动比较大(08-11年是上市融资降杠杆后的短暂异常),自2012年开始,资产负债率稳定在70%以上波动,财务成本占比在2014年大放水短暂下行两年后(参照10年期国债数据走势),2017年的占比又开始往上走了...
  那问题来了,销售费用相对稳定,管理成本的下降是有边界的,财务成本的上行呢,在加息周期下不敢想...那问题来了,一个净利润率只有2.62%左右的业务,在行业账期变长的大背景下,能承受多大的资金成本压力?
  对于商业公司而言,经营端账期变长,资金端成本变高,两头受压,大量规模以下的小兄弟是做不下去的,会更剧烈的提高行业集中度,但是集中度的提高只是在规模上的扩张,利润上依然是释放不出来的,因为两个变量(账期、资金)都还没有发生变化,规模的扩张只是因为国企老大哥更能抗,更能借...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性的低估值是可以理解的,规模会增长,但利润的波动率会大幅提高,头部公司肯定会股权融资降低自身压力,放大对中小公司的资金优势的,这时候纯上债务杠杆就是找死...
  So,现阶段,加息的预期会死死的按着纯商业公司的预期,估值起不来的...
  也许等三个大哥集中度加起来去到50%以上的时候,可能会有变化吧...
  ▌结语
  有时候看医药商业觉得它其实并不是大健康范畴里的行业,它更像物流公司+金融公司,甚至金融公司的权重更高,核心竞争力是垫款驱动...
  就像大部分的建筑公司,核心能力也是垫款,也是类金融公司,但凡是垫款驱动的行业,貌似国企都还行,也许这就是利用好国企的资源禀赋吧...
  商业公司的价值,在跑腿业务上是体现不了的了...就看怎么利用好这个信道优势,挖掘信道价值吧...就跟中国建筑(601668.SH)一样,垫款帮别人修房子,房子修的再好也是没出路的,还是自己也做甲方才有前途啊,这才有了(688.HK)...
  【作者简介】&
  啊咪老师 | 格隆汇·专栏作者
  八年港股投资经验,医药行业老司机
责任编辑:白仲平
文章关键词:
@@status_text@@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关系是爱情免费观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