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融资平台有哪些需要什么条件

凭什么:健身APP咕咚能融资2亿 估值9亿 _ 东方财富网
凭什么:健身APP咕咚能融资2亿 估值9亿
作者:李文萍
商界招商网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导读:三年时间,咕咚先后融资三轮,金额2亿多,用户2000多万,估值9亿,稳坐运动健身APP的头把交椅,让同行难以望其项背!
  当你在跑步机上跑步,除了眼巴巴地看着数字艰难上涨,高强度锻炼导致体力不支,更多的是枯燥和乏味!
  “约跑,上咕咚!”
  也许是深谙运动爱好者的心理,咕咚喊出了这个口号,它依托智能硬件监测运动数据,整合社交元素,形成细分“运动”朋友圈,供人们分享和交流。咕咚“软硬结合”尝试着让运动变得更加有趣!
  三年时间,咕咚先后融资三轮,金额2亿多,用户2000多万,估值9亿,稳坐运动健身APP的头把交椅,让同行难以望其项背!
  敏锐的商业嗅觉
  申波,咕咚的创始人,这是一个善于发现商机且努力抓住商机的人。
  现在,超市存储柜随处可见,但在2001年,除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盛行以外,其他地方很少见。
  当时,国内外恐怖袭击事件盛行,一些超市竟然出现购物需检查包内物品的情况。申波敏锐察觉到储存柜是一个潜力市场,于是他成功找到一位合伙人并获得了50万的项目基金,据说收益还不错,储存柜进入到了很多城市的大型超市。
  在研一就能拉到50万的项目基金,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说起这些,申波仍有些激动,
  基于各种考量,毕业时申波将这个项目转手合伙人,前往上海,先后在阿尔卡特和思科工作。
  2007年,他回到成都诺西,做企业系统架构师。
  “我是那种始终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人,创业的想法从来没从我心里消失过。”
  天生的折腾命,一成不变的工作怎能满足?工作之余,申波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
  众所周知,因工作压力大,IT男猝死事件时有发生,作为一名IT狗,申波格外关注IT男的身体健康。
  在申波看来,要想改变这种情况,一可以做运动设备,二可以做医疗设备。综合比较,申波发现医疗设备较运动产品,准入门槛高,要想拿到国家许可证都需要一年时间,且想推入市场战线太长,不适合创业公司;与此同时,运动类设备在国内涉足企业较少。
  2009年底,申波的公司成立了,推出了运动可穿戴设备——计步器。同时,做了一个运动类的咕咚网站,服务于用户的社交需求,用户可将计步器上的数据分享到咕咚网上。
  2013年国内体育产业规模约为526亿美元,约占的0.56%,随着国民的运动热情持续高涨,体育运动产业市场必然会随之水涨船高。
  只因早走一步,咕咚就成功地站在了风口上!
  软硬结合
  2013年,微软在电视连续剧《Elementary》中,植入了Surface平板广告,凸显了微软软硬件结合的生态系统,此后,市场上刮起一场软硬件结合的封闭生态系统风。
  申波本科念的自动化,研究生念的计算机,对于他来说,软硬自成一统。
  申波发现身边的人经常办了健身卡,但是通常去了两三次之后就不去了。究其原因,无非是一个人跑步,枯燥乏味,难以坚持。
  “我们只需要把产品质量做好,在硬件中加入软件,增强它的可玩性,让运动更有趣就够了”。
  因此,创建之初,咕咚就同时推出硬件计步器和咕咚网。计步器用于用以记录运动数据,然后传输到咕咚网上,供运动爱好者交流。虽然数据上传需要连接电脑,用户体验不佳,但在移动互联网还未大势兴起时,咕咚的横空出世迅速集结了一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跑步者。
  对于一家初创公司而言,资金是最大的问题。咕咚靠着前期售卖硬件产品,带来了收入,以更快的速度实现现金流。
  如果只单纯做硬件,咕咚的实力远不如当时深圳的部分厂家,但依靠网站的社交服务,可以与深圳的生产商家区别开来。咕咚通过活跃的社交服务扩大影响力,提高用户黏度,反哺硬件市场。
  后来,咕咚产品更新迭代:推出智能手环,应用软件也从PC端转移至移动端。咕咚手环记录运动数据,同步手环app,打通微信、QQ、微博等诸多社交平台。
  在申波看来,在软件方面,咕咚致力于一个完整的社交系统;在硬件方面,咕咚致力于一个健身器材数据连接方案。在前期抢占市场份额的过程中,软硬结合成为最有效的经营策略。
  软硬分离
  硬件研发周期通常比较长,就拿咕咚手环来说,从2011年正式立项到2013年底正式对外发布,历时3年。
  可穿戴设备前期投入较大,申波说,在研发过程中,验证模具的开销是最大的,光是手环的验证模具他们就开了两套,正式模具开了两套半,一共花了五套模具的钱。
  随着越来越多的掘金者拥入硬件市场,导致大多数厂家压低价格,这就导致出现了硬件市场炒得很热,但赚钱的人并不多的局面。
  加之,软硬结合的链条太长,从外观设计、模具设计、电路板设计、软件设计、产品售后等等的链条都比较长。
  对创业公司来说,也许专注于某个特定环节才是最好的发展方向。
  几年来,申波一直在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面前,他们比不过很多传统的硬件公司,但在软件技术和服务方面,他们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因此,咕咚决定重心转移至软件和服务上。
  为了做得彻底,咕咚宣布要做开放平台:一方面开放自己应用 API,此外再开源其硬件,即咕咚将做硬件市场的Andriod,制作几款模板机,这样一来,合作方可以零成本、快速地推出产品,如果他们需要一些新的功能,可以自己直接添加或者由咕咚快速的定制。
  当运动成为社会时尚,健身成为社会习惯,减肥成为社会目标,运动市场温床已足够成熟。运动社交的形式可以让运动爱好者以群体的形式相互交流,这比单纯的运动监测APP更具有市场潜力。
  目前,咕咚在打造“运动社交”模式,用户可以和朋友、亲人分享运动数据,及时交流聊天,同时咕咚App添加了搜索和群组沟通功能,强化运动社交概念。在移动社交的大潮下,目前咕咚用户已突破2000万,并宣称在未来的1 至 2 年,用户群体将突破1 亿。
  当大数据形成,咕咚可以做些增值的分析服务,比如根据用户习惯,产生的数据来制定对其健康的指导。通过做一些数据之间的关联和分析,产生更有价值的东西。
  对于运动爱好者这样具有高粘度的用户群体而言,咕咚通过社交,打造大数据的宏观局面未必不可能实现。
  编后记:一直想知道咕咚究竟有何魔力能够稳居健康运动软件第一,但当你走进它时,你会发现它的每一步发展战略,都是站在一个制高点,透彻分析行业发展趋势,走在行业最前沿,以迅猛之势占领高地,让后来者无从挖角。
(责任编辑:DF154)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你的位置: >
> 美柚APP一年融资5000万美金背后的成功经验
爱盈利:除了自有一套规则和趋势的游戏App,钱多人也多的App集中聚拢在BAT的手上,有些创业者甚至认为,所留地块寸土寸金。但也有一类无背景的App,它们无一不是从垂直领域崛起,短时间快速爆发,靠几何增长的用户和高额融资,&占一亩地养活一大家子人&。这一类App,也称为痛点杀手。
,仅一年,已完成3轮融资,总金额超过5000万美刀。外界好奇的是,一个以计算女性经期为痛点的App,特别是在出现之前市场上已有相似产品,同时整个行业影响平平的情况下,她是如何从初期迅速崛起,并带动整个行业的影响,开辟出一个市场前景巨大的垂直领域?
美柚到底凭借什么?或者说是怎么做到的?
1、刚需是痛点,App更是杀手
刚需就不必多说了,现在更互联网的词叫痛(G)点,都是一个意思。针对痛点,开发相应的App,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理论。问题出在,App和用户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一是你在卖我怎么知道?二是你卖相差,我不如不要。
其实,这就是App是不是杀手的问题,同时也是痛点瞄准的问题。美柚的用户是女性,痛点是经期,那么怎样才算能瞄准痛点呢?其实美柚的先期成功就是抓住了女性的那点&feel&,也就是喜好。产品是高科技的(智能算经期),名字是洋气含蓄的,概念是温暖有诱惑力的(遇见更美的你),icon、界面是女性普遍喜爱的,功能使用是简单的,体验是良好的,口碑传播是容易的(算那个很准)……那么,如果痛点是陌生人社交,该怎么瞄准才是一个好杀手?
还不明白的话,再假设一个场景,你和妹子去超市买东西,她在面对天天广告的零食,包装漂亮的饮料,以及有马克杯赠送的牙膏时,购买冲动如何?
2、产品思维大于产品
产品思维的概念林林总总,但核心都和用户的需求相关。产品思维大于产品的意思就是,已有的App中,市场表现还不错的App中,通过用户行为发现、挖掘新的需求,测试直到实现这个需求,哪怕需求超越了现有的App。
一种是可预见可安排的,美柚以经期为切入点积累足够的用户之后,可预见的需求可以是怀孕相关,接着是育儿相关。另一种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潜藏的新需求,美柚在福布斯云集的公开活动中透露过,经期情况、体重、性生活等内容是隐私的,他们却在数据表现中发现,女性用户想要分享,却没有合适的平台。如果是男人说不定就没这个问题了。
美柚在App上线不到半年开始转型社区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不管当时的看客是觉得快得离谱,还是美柚太过急躁,转型之后美柚的高速发展,以及带动的行业影响力,足以说明问题。当然,转型不是由产品思维决定的,它只是一种逻辑,帮你寻找到动因。关于转型,下一点来解释。
3、适时转型看天时地利
转型的关键在于一个度的问题,前期的设定,发展过程中的调整。这就像有预谋的把妹,我和妹子搭讪是想约一跑呢,还是想长期做男朋友,还是当老公、孩子的爹。这个问题可以一开始想好,也可以慢慢变化。
上面说到通过产品思维挖掘出需求,这是动因,也是人和。App要怎么转型,关键看市场环境,也就是天时和地利。比如美柚转型垂直市场、社区,环境有三:1是市场纯女性社区的缺失;2是社区互补工具,最大限度提升用户活跃(美柚当时已经有经期、孕期两大功能);3是社区未来发展的足够可能性(做平台、做流量入口等等)。
4、不急着想粉丝经济,先种一茬粉丝
从现实来看,粉丝经济这个名词对于垂直领域的App来说,还是一个未来式,目前有看到构建的,也有看到山寨的,就是没看到牛8的。
我家楼下有一家山寨味极浓,英文读不出名字的咖啡店,味道一般。但是,调奶茶的妹子确实不要太迷人,而且爱跟客人搭话。所以我算这家店的忠实粉,有时间就要过去消费。那么,我是这家店的粉丝,还是妹子的粉丝?如果妹子不在了,我还会不会继续去消费?
答案是会,因为近,而且我可以建议老板再找妹子。
其实意思就是,作为店家要明确自己能够吸引粉丝的要素,因为它可能是妹子,也可能是地理位置,或者二者相加。粉丝起到的作用,是作为需求的发言代表,沟通媒介,能促进提升App本身的服务和技术,强化行业的潜力价值,再附属一定的口碑传播。至少目前来粉丝我不应该是店家市场营销的对象或发起人。美柚的达人模式就是典型的粉丝构建,达人其实就是粉丝代表,一方面为非粉丝用户输出社区内容,一方面向美柚提出需求或建议。
最新的市场数据显示,现有的App超过300万个,能够作为垂直领域杀手级App的却凤毛菱角。分析美柚成功背后可遵循的规律,为什么能有人有钱,还带着行业飞,也就没那么神奇了。
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你的反馈已经收到13被浏览1,592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融资500万 他的工具10分钟可创建一个App 15万用户遍布140个国家
◆ oh,帽子掩盖了元一独具特色(显得聪明)的大脑门。
文| 铅笔道 记者 薛婷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一个茶缸,张元一(以下称为元一)说, 创业这么年了,仍然喜欢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写代码。“把用户反馈的Bug修复完的一瞬间,整个人都放松了。随后进入下一个紧张阶段。”
◆ 元一的办公设备
误打误撞,16年开发经验的全栈工程师元一,于2011年在海外市场做起了App设计原型工具Mockingbot。然而,孤军奋战一年,效果并不如意,他转而做了其他项目,没成想,结果更加惨烈。
“Mockingbot虽然你都一年不维护了,但我有几个好朋友还在用。” 同行的一句话,让他重拾项目,转为主攻国内市场。2014年8月,产品正式更名为墨刀,由于一系列功能改善,其主打“让用户10分钟创建一款App”。
2015年3月,元一才结束“一个人的公司”状态,团队稳定至四人。无论组建团队,还是优化产品,元一越来越不着急。他说,“宁可只做半个产品,也不要去做一个完整的半成品。”
至今,墨刀在国内的总用户量为15万,付费用户9000人,其中海外版本用户3万,覆盖140个国家。周、月活跃度为34%~38%。已于今年3月实现盈亏平衡。
此前,该项目完成了150万天使融资。今年4月,元一又一笔500万Pre A轮融资到账,投资方为FreeS资本。
注: 张元一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采访前,见到张元一,他正趴在咖啡馆的桌上补觉,“昨晚熬夜写代码了”。 自始至终,对于创业,元一的角色更像是产品经理。
2011年9月,张元一买了第一个iPhone,加之受到电影《社交网路》影响,想做一款交友App,跟朋友去聊这件事儿,对方并不那么容易理解。
“如果有一款能展示的App原型,沟通效果会更好。”元一跑去谷歌搜索“原型工具”,发现当时该类软件以设计网页为主,几乎没有专门为手机App设计原型工具的。
做交友App的热情瞬时被转移,元一转身去做了App原型工具。彼时,已是他自由职业状态(全栈工程师)的第四年,上个创业项目余留的挫败感,让他对于此工具并未报以太大希望,“能有几千个付费用户,每月付费十几美元,就可以了”。
10月底,他敲下了第一行代码。2012 年春节后,一款名为Mockingbot 的网页版原型工具上线。“考虑到当时国内用户对于软件使用并无付费习惯,直接切入海外市场。”
第一款应用,元一形容其“较为丑陋”。它只是电脑上的一个应用,仅支持iOS(即只能设计iPhone 上的App 原型),不能上传图片,无法调整屏幕大小,更不能在手机上查看,“但核心流程功能均已具备,比如创建新应用,拖拽图片上传,点击运行可视化展示等”。
然而,产品在海外推广了大半年,并未达到元一预期。所谓推广,即他本人在各大科技网站、贴吧留言、回答问题等。“几千个用户,每月仅十几个付费用户”,每月7美元的定价,令他收入微薄。“当时市面上的手机原型工具刚出来,大家差不多处在同一起跑线。”
由于一位美国朋友拉拢他去做另一个项目,元一意外“退赛”了。 “没想放弃,但觉得另一个项目希望更大些。”
一年后,项目失败。
元一不得不另寻方向。在与叶玎玎(GrowingIO的技术大牛)在Skype聊天时,对方一句话让他重燃信心。“Mockingbot这款产品,虽然你都一年不维护了,但我有几个好朋友还在用。”
而这时他也留意到,国内的付费习惯初养成。未运营的一年间,元一发现,虽然服务器在海外,但超过一半的用户在国内。期间,国内各类视频网站纷纷采取收费策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万一做不成,就当训练技术了。”他笑着说。
10分钟创建一款App
元一把产品拿去国内试水。自2014年1月,他花费4个月调整改版,中文产品取名“墨刀”(8月更名)。“分析过竞品,大家功能都差不多,我觉得能从速度上做提升。作为一款工具,用户需要的是体验上的便利性。”
16年开发经验告诉他,产品经理最痛苦的是, “页面连接管理混乱,前100个页面连接到何处,很难找到”。于是,元一上线了拖拽创建链接功能,相互连接的两个业务出现时,会出现一条连线,显示二者的指向性。“一个月时间都在优化该功能。”
◆ 拖拽创建功能
元一表示,其他工具也能完成App原型设计,但是在创建链接时,需要用下拉菜单挨个设置,费时费力。 “相比同类产品,能节约3~5倍操作时间。”
此外,元一修改Bug讲究快速,尽量10分钟修复。而他修改的标准大多来自用户反馈。“新用户注册会发送一份邮件,以创始人口吻询问是否有问题。没想到,用户反响很热烈。”
每天几封至几十封不等的邮件,元一有时间便回复,根据用户反馈,综合为一个核心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什么问题被用户骚扰的次数多就会优先解决。” 由此,同事戏称他为用户问题的“编译器”。
其中,用户反应较为强烈的问题有“安卓手机无法查看设计后的文件”。之后,元一增加了生成源文件功能,用户通过在网页端扫码后,在手里内可保存文件,进行安装,可像真的App一样操作演示。
“有用户说,再加上后端开发,就完全是真正的App了。”令元一欣慰的是,过去一年,有2~3个用户反馈, 通过墨刀展示App原型拿到了融资。
此外,为方便用户在不同环境在使用,元一上线了“云端保存”功能。用户不需要保存本地文件,在网页端登录账号即可继续操作,设计作品。
手机端同样不需要下载安装客户端,用户扫描二维码,可以直接选择在浏览器里查看操作,整个过程不超过 30 秒。
5月份后,他在一些技术人员社区做了些推广,主打“10分钟创建一款App”, 至8月,用户量接近5000。
一波推广后,元一的邮箱会收到一些投资人邮件,表示想聊一聊项目。9月底的一次路演,他拿着一份8页的BP演示完毕,正坐地铁返回公司,没几站就被叫了回来。
原来,台下的投资人蒋涛(极客帮创始人)对产品流露出兴趣。
经过多次接触,9月,“墨刀”完成150万天使融资,由极客帮领投,天使汇等跟投。2014年年底,用户量破万。
转变付费策略
直到2015年3月,“墨刀”团队才稳定至四人。此前,元一事无巨细,全部负责。
元一的日常仍是每天查看邮件,修改Bug,余下时间思考新功能。去年,产品新增了动画效果、模板等功能。
此类功能,让相比复杂的Axure等同类工具,让App设计更为直观可视化,比如动画功能,可将A页面跳转至B页面的动作全部展示出来,是旋转还是飞进来;对于跳转时间等,用户也均能控制。
而其它同类工具的模板功能,一般的产品经理要学习2~4周才能学会使用。在“墨刀”,添加模板时,只需进行拖拽便可, “区别类似PS和美图秀秀在线版”。
但有的App有上千个页面,墨刀处理此类大型程序时会因网速问题出现卡顿。“99%以上的App不会出现类似情况。”
然而,随着产品功能的完善,元一的收入并未有所起色,这归咎于其收费方式。去年8月之前,墨刀只有一项收费标准,用户若不想作品被其它用户看到,需付费加密。“很多用户为了免费,就不在意会不会被别人看到。”
在朋友的建议下,同月,他把收费标准调整为按功能收费。目前,为他带来收入的主要是导出和多人协作功能。
通常情况下,产品经理需要把每个页面的图片导出来,然后设计流程图,用来表示页面之间的关联,可能还要备注一些文档;或者要抱着电脑给设计等人员查看页面。“像阿里或腾讯,产品研发部会有一面空白的墙,专门用来贴流程图。”
为此,元一把App设计过程中所有的页面图,绘制在同一张画布上,标记出彼此之间的关系。而这些页面关系图可直接付费导出,节省了挨张导出图片、绘制流程图的时间。
◆ 多人协同页面
多人协作版则是“墨刀”实现收入的战略性产品。此前,同一产品研发团队若想实现协作,需要远程工具辅助。在“墨刀”,不同岗位的人按账号登录(如产品经理、设计师),每个人操作的作品可形成单独版本的文件。比如,设计师有一个不给产品经理查看的版本,还可附加一个可供修改的版本。
参与协同的人员以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为主。“设计师在PS上完成图片通过点击墨刀的链接,直接进入页面,添加图片,查看效果。”
未来,元一希望加入类似程序员协同的功能,他们可以直接把墨刀里的产品原型拖入工作区,进行编码。 “让整个产品研发部门的人都能根植于墨刀上。”
目前,协同版本已有近7000用户使用,购买者有大型企业,还有IT在线教育平台,如火星时代等。
至今,墨刀在全球的总用户量为15万,其中海外版本用户3万,覆盖140个国家。付费用户9000人,周、月活跃度为34%~38%。已于今年3月实现盈亏平衡。“今年会重点会推广海外市场。”
4月,墨刀完成新一笔500万Pre A轮融资,由FreeS资本投资。接下来,墨刀将进行又一次改版。“现在不少功能处于隐藏状态,需要死忠粉自己去挖掘。下一版本,要把使用流程更加可视化。”
读完文章,有报道需求的创业者请加Pencil-news,可享受铅笔道可爱萌妹纸的热情服务,加好友请注明“求报道”字样;
也可以直接点击 “阅读原文 ”,提交报道信息;
如需转载、市场合作,请加微信号meera003。
继续阅读:科技 软件
此文由 热点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科技>> 融资500万 他的工具10分钟可创建一个App 15万用户遍布140个国家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约p都用什么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