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只和一个女孩见过最贱的女孩 知乎一次面,就只知道她的微信名字叫什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加上她呀

就是,只和一个女孩见过一次面,就只知道她的微信名字叫什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加上她呀_百度知道
就是,只和一个女孩见过一次面,就只知道她的微信名字叫什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加上她呀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太可能的,因为微信名字是可以随意改的,其次就是微信也不支持通过搜索微信名字从而找到具体用户,只能根据你的判断,判定她是属于那个范围,看能不能通过一个区域范围判断他在哪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有点难,加她干啥
这个有点难吧??
需要帮忙吗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情感问答NO.01」怎么去追只见过一次面的女生
我和她有一段时间没有联系了,现在找她聊天不知道聊什么,她很少发朋友圈,找不到话题怎么办?
你和她之前是你朋友还是男女朋友呢?这个我觉得你应该表述清楚。如果只是朋友,那就随便聊聊生活工作有趣的事,打开话题就好慢慢深入,然后找机会约她出来见面。如果已经是男女朋友关系了,那就是危险信号了,因为她不联系你,你也不联系她,有了冷战的感觉,必然给你们的感情造成裂痕,还是尽快约她见面谈谈吧。
初次约会去哪里好,看电影就不用说了,有什么安排是可以让女生轻松有趣、不容易忘记的,求大神们指点迷津!
其实第一次约会的地点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给女生的印象和互动,你的情绪带给她的感觉要比地点重要的多。举个例子,你带她去最豪华最好玩的会所,你却一句话也不会说,也不会逗她开心,那她一样不会对你留下好印象。懂了么?
不过可以推荐你几个地方,如果她还是学生或者小女生,那就带她去好玩的娱乐项目多的地方,比如游乐场;如果她是成熟的女人已经工作了,可以去咖啡厅或者DIY的地方。
怎么去追一个只见过一次面的女孩子,是别人介绍的,相当于相亲认识的,而且他对我的印象不是很好。
首先纠正你一个误区兄弟,女孩子不是追来的,而是来的。如果你去追,我可以这么说,你只能以失败告终。我们家的约会学就是教你如果把妹子吸引到你的身边,快速的成为你的女朋友。她对你印象不是很好,是你自己想象的还是她做出了什么拒绝的举动么,如果是相亲认识,我建议你找个机会和她单独约会一次,换上你最帅气的衣服,做一个比较时尚的发型,用最成熟而不失幽默的姿态跟她有个接触,然后再确定你是不是有机会。
跟妹子聊天,怎么主动又不显得自己在跪舔呢?
跟妹子聊天,如果她和你还不熟,那比如需要你主动开启话题,主动聊天而又不显得自己在跪舔,这个话说的很到位,这就是我的连招恋爱法的第一招,自我引导。通过阐述你的生活来让妹子对你欲罢不能,聊天其实每个人都会,只是很多人方法不对,举个例子,很多男的聊天就是查户口,这样的聊天让女人极度反感,同时也是跪舔的感觉,最终的结果只会导致妹子把你拉黑。
我们的里面有详细的方法教授你如何聊天,如何让妹子对你的话感兴趣,如何让妹子跟你聊天上瘾的方法。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你可以报班学习我们的兄弟,有意的添加个人微信号:love01,你一定会有质的改变。
中国互联网首席恋爱教育团队:爱上情感教育,已解决1万多名学员的情感问题。
搜索微信公众号:puaaishang,你将获得:
1、价值198的聊妹指南;
2、轻松约到心仪妹子;
3、免费学习各种把妹技巧;
4、成为魅力男人,让女神倒追你。
想得到更多“撩妹”技巧,添加微信:pualove01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撩妹、追女生文章,微信公众平台:puaaishang
文章转载爱上情感教育:www.puaas.com
文章为爱上情感教育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关注爱上情感教育,学习追女生技巧,最专业最全面的恋爱教学频道。
关注爱上情感教育,学习追女生技巧,最专业最全面的恋爱教学频道。
今日搜狐热点亲戚介绍的一个女孩子,还没和她见过面就加了微信聊聊,她说叫我发张照片给她看看有没眼缘,_百度知道
亲戚介绍的一个女孩子,还没和她见过面就加了微信聊聊,她说叫我发张照片给她看看有没眼缘,
还没和她见过面就加了微信聊聊,她说叫我发张照片给她看看有没眼缘,先做个朋友接触了解下看看,说不定有这个缘份在一起呢?她说好亲戚介绍的一个女孩子,我把照片发给她看,她说不是我的菜。我就说我们今天刚认识都还没见过面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貌不决定她对你的好感,主要是你得会哄她开心,有才华,这样你才有希望,不然你就撤吧
采纳率:39%
第一眼就没相中你
那怎么处理
就是说她不符合她的要求,但是可以做个朋友
长的不是她喜欢的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有只蘑菇有只蘑菇一次关注 终身免费关注专栏更多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找不到对象?总之都是这个世界的错!&,&author&:&cui-bobby&,&content&:&\u003Cp\u003E中国人有一句老话,叫做谈婚论嫁。我听到这词,觉得有点意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谈一谈论一论,就好像双方在博弈——总有点东西得拎出来称称斤两,要不理论个清楚仿佛谁就吃了亏一样。而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双方父母对于这件事的操心程度,让一件本该顺其自然顺理成章的事情,有时竟变成了让两个年轻人都有些惴惴不安的一块悬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面还是有点东西值得玩味一下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1.\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不得不说,关于家庭构成和家庭分工这方面,男耕女织这个词可以很好的概括中国人在这方面的认识。男人在外躬耕劳作,为一家人提供口粮;女人在家打理家事,相夫教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了现代,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之后。双方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变化,不仅仅局限于男耕女织。但是整体的思路发生了变化,指导思想却没发生太大的变化。大多数人的观念中依旧是男主外、女主内。换言之,男性在外赚钱养家,女性则尽量以家庭为主。当然这里我不是想去讨论这种传统观念的对错,是否歧视女性等等。因为家庭需要分工,某一方注重家庭、某一方注重经济,或者二者协商均可。这不是问题的关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我想谈的重点在于,在一段关系中,社会对于男性的认识,往往把其定位为\u003Cb\u003E物质生活保障者\u003C\u002Fb\u003E。什么意思,就是说期望男性应该成为这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或者说他的收入最好是高于他的另一半。而我们看现在的婚庆市场上(其实我很反感婚庆市场这个词,好像毛都是交易),也少有女性在寻找对象时会首先就从收入比自己低的男方开始。而男性的情况则截然相反,基本都是定位在收入没有自己高的女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举个例子:\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A. 硕士毕业,长相中上。年薪十万,身体健康。二线城市,有车有房。\u003Cbr\u003E\u003Cbr\u003EB. 本科毕业,性格温柔,长相中等,孝顺老人,工作不会太忙。\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这两条哪个是男性的标准,哪个是女性的标准。而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双方往往也都接受这样的标准。关于这个现象,我以前的文章里有解释过为什么,这是因为社会对于男生和女生优秀的标准不相同造成的,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可以移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u003E女生节后特刊——假如我是个妹子\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2.\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但是,在刚刚描述的这个场景下,往往具有两个不可调和的矛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即满足A标准的男生,假设比例占适龄男性的10%;而满足B标准的女生,比例一定不止占适龄女性的10%,可能是20%,可能是30%。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优秀”的男生不够用了。许多好小伙找不到另一半,许多好姑娘不愿“下嫁”。这是矛盾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我详细解释一下。因为男女平等是必然的趋势,也是绝对应该支持的政策。现在重男轻女的思想远远没有过去那么严重了。女孩子一样上大学,一样找很好的工作,赚的并不比男生少,甚至可能犹有过之。当然我承认,在就业方面,可能某些用人单位还存在一些对女性的歧视,但是整体的大环境是在变好的,向上走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u003Cb\u003E社会对于男性物质生活保障者的身份定位还未完全转变,但是女性却可能不再需要男性来提供物质生活保障。\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什么意思,说人话就是——女孩子工作能力比你强,赚的比你多;再不济,自己养活自己没问题,用不着花你的钱。于是女性对于另一半率先有了新的需求,即精神伴侣。于是网上有一句很俗气的话,但是很多女青年都很喜欢,大约是这样:\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一辈子太短,一定要找个有趣的人一起过。\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而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男性,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可能还停留在物质生活保障者这一个层次。还没有意识到女性需求的变化,于是很多好小伙在年轻的时候就是忙着工作、努力赚钱,还是按照以前的需求去生活。于是乎,网上有了一篇热文,叫什么“中国的男人配不上中国的女人”,大致云云如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造就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找不到对象。因为一方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另一方却没有察觉到。所以女生会觉得身边的同层次男生low,不懂时尚,没有见识,不会享受生活。于是乎,部分女性会觉得,既然我找不到想要的另一半,那我至少找个比我强点的另一半吧。这是我能想到的可能性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PS.\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并不是要说女性这样的想法有什么错,毕竟人往高处走。但我要区分的是女权主义和田园女权主义。女权主义者,号召的是男女平等平权,我认为这是合理的,没问题的。而田园女权,则是咪蒙这种傻逼。我举个例子:\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女权:凭什么我要相夫教子,你在外赚钱养家?也可以是我赚钱养家,你当家庭妇男。逻辑:你能干的事我也能干,权利和义务相等。\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田园女权:凭什么要我洗碗做家务,谁规定女性一定要洗碗做家务?凭什么让我挣钱,你是男人你不挣钱养家?逻辑:我的权利至少要和你一样,但我的义务一定要比你少。\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有很多奇葩女就是中华田园女权,这种人脑子有坑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个矛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99%的父母,都还停留在男性是物质生活保障者这个认知上。诚然,有很多女方的父母是开明的,睿智的。但是我相信,这部分父母绝不是大多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现在不论大江南北,比较好的情况已经是默认男方出首付,女方出车,可能出装修和家具。然后婚后小两口、四个老人共同还贷。这算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一步,而且这种时候,一般来说男方会相较另一半在收入上,稍微高一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我觉得这真的是匪夷所思的现象。本来缔结婚姻应当是一件自然而浪漫的事情,到了现实中,变成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好像是把女儿“卖”给了一个好人家。为什么没有人说这是物化女性?按理说,不应该是双方家庭有多少力出多少力,为这桩美事感到高兴么。只是,很多没有走到最后的情侣都不愿去想。有两个字是绕不开的——房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归根到底,这还是因为社会对于男性的认识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男性本身对自己的认识。所以我说,找不到对象,这不是你的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是这个世界错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3.\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再谈一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男性应该怎么提升自己除了物质生活保障者之外的价值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认为这个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很多时候,恋爱这种事是没有标准的,相亲才有标准。什么意思呢,我以前解释过。喜欢一个人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的,只有拒绝一个人才有标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实中你问一个女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男生,她说高高瘦瘦,白白净净,工作怎么怎么样,为人怎么怎么样,噼里啪啦一大堆。但是真要有一个这样的男生站他面前,她也不一定就喜欢上他。因为这时她又有了新的说辞,比如他家是外省的我不喜欢等等。这时你就可以发现,喜欢一个人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的,只有拒绝一个人才有标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以女性视角举了个例子,男女其实一样。所以,是没有一个什么标准能让你招人喜欢的。但是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叫做投资自己。这句话简直被说烂了,\u003Cb\u003E但是没有人教你,怎么去投资自己\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也不能教你,但是我能帮你排除一些错误的选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是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就叫投资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是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就叫投资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是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就叫投资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重要的事情说三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现象在女性身上比较严重,当然这里的讨论不论男女。不是你月光你自豪,把钱花去旅游、购物、吃好吃的、买化妆品就是投资自己。当然买化妆品我还是支持的,这至少保证了颜值。其余的选项,摆脱请真的考虑一下投资回报率。旅游、购物、美食,这些高收益短半衰期的事情,长远来看对你的个人成长有什么帮助?在这篇回答里我详细的讲过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u003E起点相当的朋友,为什么几年之后我不如别人?\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其中的大多数人只不过是用一个合理的借口——曰投资自己,掩盖了自己愚蠢的行为——曰冲动消费。所以,真的投资自己,做一笔合理的理财规划,参加一些价格昂贵但是有用的课程,培养一些高雅的兴趣爱好都算,请结合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还有一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是难免男女双方都会存在一些天生无法改变的“缺陷”。当然并不是真的缺陷,比如我对外宣称172cm,真实身高却是个谜。“缺陷”这点会成为很多人介意的一点,或者说不自信的一点。在我看来,这倒没什么。比如有的妹子就是想找个180cm+的汉子,这样两个人看上去般配。我觉得这想法挺好的啊,应当尊重人家的择偶标准和价值观,同时也表明我完全不是人家的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何必庸人自扰呢?其实,没有哪一个单一的点会成为你的死穴,比如穷、丑、矮,等等。当然蠢和坏另当别论。因为有人会介意这些,当然也有人不介意。而过于关注外在的人,往往内心比较贫瘠。就拿身高举个例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妈建议我以后找对象不要找个子太矮的,这样以后孩子个子也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此我完全嗤之以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我的孩子以后到了二十多岁找不到对象。\u003Cb\u003E我首先考虑的不是我没把他\u002F她生好、养好,而是我没把他\u002F她教育好\u003C\u002Fb\u003E。假设我未来有个儿子,如果他像我,就算身高只有120cm又怎么样。我丝毫不会为他担心。他会是生活中的侏儒,思想上的巨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在保障了物质的基础上,我唯一考虑的因素只剩下——她能不能带给我的生命更多的可能性。至于她高矮胖瘦,黑白美丑,我想我看不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4.\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最近重温武林外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到第七十九回:《李大嘴遭遇老情敌,杨蕙兰展开新人生》,杜子俊的老母亲,强势的要求杨蕙兰离开她的儿子。这里面有一句话很打动我:\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杨蕙兰:跟着我,逃亡一生,不是那么好玩的。\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杜子俊答:不是逃亡,是旅行。\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当你还停留在保障物质生活这个层面上时,人生就是一场逃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你的思维发生了变化,开始探寻人生的可能性时,人生就是一场旅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愿你我最后都能和那样一个人牵手——开始的,不是逃亡,是旅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6ce1204.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960\&\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申申学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9b3ac457d92c6.jpg\& data-rawwidth=\&1712\& data-rawheight=\&1223\&\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祝好。\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2:40:1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review&,&commentCount&:9,&likeCount&:1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40:1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0edfc98737fe25dea3cd0fef88a9833a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9,&likesCount&:14},&&:{&title&:&周年记——滚蛋吧!标题君&,&author&:&cui-bobby&,&content&:&\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更新公众号和知乎,到今天为止刚好是一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些碎碎念就记录在这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1.\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这一年过去了。说句心里话,以文章内容来看,这一年的传播量或者说涨粉数..算是差强人意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很多朋友和读者曾善意的提醒过我——你应该取一个有噱头的标题,学一学现在的标题党,转发量阅读量肯定就上去了。我听了听,觉得有些道理,一个能够设置悬念,制造冲突的标题是能吸引人点进来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我也曾抓耳挠腮的想过那么一两个钟头,想要模仿出一个朋友圈爆款的标题,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一是我真想不出一个满意的..再一个,我想不出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我是排斥这么做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为什么我的内心深处是排斥标题党的,先暂且不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2.\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金庸的小说里,有很多女性角色塑造的十分成功。其中便有一位周芷若姑娘,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是今天要说的却不是她起伏的命运,而是另一件小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话说这位周姑娘受师父灭绝师太所托,取得了倚天剑和屠龙刀里的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习得了其中失传多年的无上武学九阴白骨爪,击败张无忌,一时之间风头无两。转眼过后却被黄衫女所败,而这位黄衫女所用招式,恰好也是九阴白骨爪。而究其原因,也无非是周姑娘急于求成,根基不牢。落败则是必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段情节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周姑娘凭着招式的精妙获得一时之利,但要想成为真正的宗师泰斗,怕是还要从头练起,好好修习这九阴真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3.\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而现在,世人太多“周姑娘”,不仅只是标题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自媒体从业者,不去想怎么把内容做好,不去挖掘和传递价值观和思想,而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琢磨“招式”上。怎么取一个有噱头的标题,怎么夸大其词骗取流量。这就好比一心钻研九阴白骨爪,却忘了九阴白骨爪实则来源于九阴真经。不把基础做好,内容做好,急于求成,这就好比本末倒置,缘木求鱼。怎么可能收获持续的长远的利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人了,标题党只是其中之一。而其实,这么做最大的坏处我想很多人都不清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还是用武功来做个比喻。有些弟子一入门就不愿意下苦功夫去打好根基,专习一些花里胡哨的招式,战斗力短时间内极快的增长,甚至超过一些入门数年的师兄师姐,不禁要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但三五年过后,别人还在一点一点的进步,他们的武功却停步不前。在一开始选错了道路,终究会成为他们挣不脱的桎梏,打不破的瓶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人都是喜欢占便宜的。尝到了一次甜头之后,就不愿意再放弃这种套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人考试作弊一次没有被捉到,考了高分,下次还会去尝试。也许他这一辈子考试都顺顺利利的通过了,作弊没有被抓过。但终有一天,在人生这件事情上作弊,他会被时间捉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人一开始尝试赌博,赚了点小钱。也许以后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赢了的还想赢,输了的想翻身。人都听说过一句话,久赌必输。本质上这是一个概率问题。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样的事情上,这种人生已经输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科学研究也表明。人这种生物其实是非常不理性的,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言,人类的理性也许只是“海市蜃楼”。人们在做选择时,往往会更加侧重眼前的收益,而不去更多做长远的考虑,即使另一种选择在未来能带来更多的收益。这是写在我们的基因里的,因为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当然是今朝有酒今朝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是时候该用我们的“理性”和这落后的基因做一下对抗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4.\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也有不少朋友问我这样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你为什么要写公众号?\u003Cbr\u003E你打算把你的公众号做到什么样子?\u003Cbr\u003E你想做自媒体?\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说实话,我没法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回答——因为许多问题的答案我自己都没想好,或者说没想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什么要写公众号,是因为我喜欢写点东西..帮助我整理一下思路,顺便和有缘人分享讨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打算做到什么样子,把公众号发展成什么规模。其实我倒是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在我看来,写成大V也好,还是说十万粉丝也好,这都只是个时间问题。只要我一直写,也许两年也许五年,总会到的。但是十万粉丝,并不是我的目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想不想做自媒体,这不是已经在做了,没有想不想。而相比市面上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信息源,这个公众号能提供给你的价值,谦虚一点的说,总好过这市面上99%的公众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并不是因为想要赚钱或者说圈粉才更新公众号,我只是单纯的在做写作这一件事情。而它所带来的其他,赞誉亦或是金钱,在我看来都是附加品罢了。做好手头的事情,该来的好处早早晚晚总是会来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我和朋友谈起经营知乎和公众号这件事,也不过十六个字:\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并无想法,纯属爱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5.\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最近身边很多朋友经历了所谓的“三年之痒”,即在一个行业或者工作上从事了三年左右,纷纷萌生了转行\u002F休息一段时间\u002F读个研究生的想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实话我觉得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挺好。因为这表明大家开始有意识的去思考,当初的选择是不是合适。而那些只知道低头赶路的人,或许已经不会再有憧憬和期待。而更重要的是,倘若遗忘了热爱,每一天都将只是前一天的重复。如果不主动跳出来,以后回过头来看一定会为那些浪费掉的时间而可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反复提过——热爱,是一个有趣的人身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想保证生活中有热爱的事情也很简单。就是每个周日睡觉前问问自己,明天我想去上班吗?因为工作往往是我们生活中比重最大的一件事。倘若这件事让我们觉得枯燥和想逃避,那想必生活会多多少少有些沉闷。若不充实,罔论热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我来说,对工作的热爱正在逐步的建立;而对写作,或者说对传播思想的热爱,大约是已经建立了。我想就这样写下去,不疾不徐,涓涓细流,汇成江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金庸书里的另一武学九阳真经的口诀:\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前行的时候记得自己为什么踏上这条路,就够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6. \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有一位朋友,曾给我留言,他说了一句话我很喜欢,作为结语分享给诸位。他是这么说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朴实走得远。\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你,都走的朴实而坚定,记得住起点,找得到方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初心。\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0a7ccab427bfeb99f8c.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7\&\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祝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申申学子。\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9b3ac457d92c6.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712\& data-rawheight=\&1223\&\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4:37:0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review&,&commentCount&:1,&likeCount&: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37:00+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8fccdef740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4},&&:{&title&:&颜值高or收入高?也许只是运气好!&,&author&:&cui-bobby&,&content&:&\u003Ch2\u003E1.\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以前读中学的时候,想必学校都在教学楼两侧挂过这样的对联:\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u003Cbr\u003E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对联中的这两个故事,跌宕起伏。如果你了解这段历史的话,应该会对那风起云涌的岁月心驰神往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我今天想谈的,不是这段历史,而是人们时常念叨的、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的——要想成功,就要有持续不懈的努力。或者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实话,农耕文明流传下来这样的思想其实并不奇怪。在我们祖先的年代里,种植、畜牧亦或是渔业,尽管有天公不作美的时候,但是大抵是遵循多劳多得的自然规律的。勤劳朴实的中国人民也确实把劳动和创造价值紧密联系在了一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也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人的命运,究竟是靠自我的奋斗多一点呢,还是靠历史的进程多一点呢?\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52ebfec9f8bc4d53de7.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014\&\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2.\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有一句名言大家都听过:\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当然据传闻这句话还有后半句,即——但那1%的灵感却是最重要的。这句话真实的样子是什么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人活着是需要一个念想的,不能宣传天才论或者说运气论。当人们都相信努力就能使自己的未来变的更好的时候,就看到了好好生活下去的希望。所以努力能带来成功,这是一件需要弘扬的政治正确的事情;但究竟是不是正确呢,其实未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生活中有一些完全不可控的事情,纯看运气,比如买彩票;生活中还有一些完全可控的事情,纯看能力,比如做数学题;但是还有很多事情,其实是二者共同作用的。小到号称自己是竞技游戏的炉石传说,大到创业、股票交易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生活中大家习惯把努力和运气分开讨论。造成的结果是往往夸大了努力的作用,而不愿意承认,其实运气也是决定一件事成功与否的关键。可能接受成功的不可控性,对有上进心的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今天的第一个观点,首先我们要承认,\u003Cb\u003E不可控的因素对于我们成功与否存在重大的影响\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3.\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有人提出过这样的模型:\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能力 = k × 出身 + b (努力程度)\u003Cbr\u003E \u003Cbr\u003E机会 = 能力 × 运气\u003Cbr\u003E \u003Cbr\u003E成功 = 机会 × 运气\u003Cbr\u003E \u003Cbr\u003E(因为出身很难改变且作用巨大,因此设定一个系数k)\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其实不难理解。从个人的能力来看,系数k带来的影响远远比常数b要大得多。举个简单的例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个贫苦出身没有任何背景的学生A,凭着不懈的努力名校cs毕业进BAT,每年为公司创造300w的价值,于是他获得了30w的收入;另一个二本毕业继承家族企业的学生B,雇了几个程序员,每年程序员为他创造300w的价值,于是他获得了150w的年收入。而人们常见的误区在于认为:\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能力 = k × 努力程度 + b (出身)\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其实努力程度是这一代的事情,而出身却是前面几代人的积累。夸大个人奋斗的作用在当下是普遍现象,也给了人们一种欣欣向荣的错觉。综上:\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成功 = (k × 出身 + 努力程度)×
运气^2\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可以看出来运气在里面作用了两次,这还是没有考虑系数k的情况。简单的来讲,努力奋斗也许能让你考上名校,找到不错的工作,换言之脱贫。但是想要更上一层楼,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单纯靠努力是难以实现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百度,我觉得百度成功的最大因素是因为谷歌被墙了..于是给了他几乎完美的生长空间。然后他的发展轨迹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现在回想起来\u003Cb\u003E很多成功人士把他们的成功归结于运气好,我倒是觉得也不全是谦辞,可能他们心里真的是这么觉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行业的机遇、国家政策的扶持、亦或是简单的狗屎运,回顾历史每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那是机遇。但是在此时此刻的当下,我想很多人更愿意相信这是运气。所以这也是我标题的意思,颜值也好收入也罢,也许只是运气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4.\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可能有朋友看到这里会去想,难道我们的生活就是这么的丧嘛?努力只能在很小的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命运?那我们干脆不要努力好了。就像某些毒鸡汤所讲的,努力也没有什么用,但是放弃努力就可以很舒服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呐..其实也不是这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成功的人往往在不自知的让自己和好运有更多的交集\u003C\u002Fb\u003E。这其中根据我的观察,大概有以下几点小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但是与获得好运呈正相关趋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爱笑。人们常说爱笑的女孩子运气不会太差,这句话其实是有依据的,并且对男女同样适用。笑容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科学研究表明笑容的感染力是真实存在的。身边的人会因此受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并有可能最终完成一些本不愿或是不能完成的事情。而这个结果再反馈到我们本人身上,其影响往往是正向的、积极的。虽然这不算是“撞大运”,但是相比一个天天垂头丧气的人,爱笑的那位会一点一点的与他过上不同的生活。也许十年之后,当得起一句称赞,她\u002F他真好命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做一个“好人”。中国人讲吃亏是福,这句话有很深的智慧在里面。通俗来讲吃亏是攒人品。因为我们生活中的“贵人”,那些让我们觉得天降好运的人,无非两种。一是真的达官贵人,即比我们优秀的人;再来便是普通朋友甚至是生命中的过客,但是机缘巧合改变我们命运的人。一个不贪功,承认运气因素的人,即使是短暂的接触,想必也会在他们心里留下一个诚恳、值得信任的形象。他们的信任对于我们的成功往往是大有裨益的。而以前所吃的亏,在以后往往会带来远高于预期的收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技多不压身。运气的触发需要一定的条件。现在流行一种“T”字型人才,就是所谓有深度,其次也有广度(当然也需要努力在前)。而创业中的所谓运气,不过是在新兴前进入了即将新兴的领域。这样的领域,最有可能在多项技能的交叉应用中被发现。而我认为这一点也是所谓的,主动地去抓住运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其实,做了这些事情之后,就一定会使自己更好运,离成功更进一步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然运气为什么叫做运气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5.\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今天到底讲了些什么——努力只能改变生活的小小一部分,想要更进一层,运气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运气又是无法掌控的,败了是命,成了是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生活。我想起来以前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既然知道有些事情很努力也不能做到,那我还为什么要努力?我想过很久这个问题,直到今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前学量子力学,有一个现象叫做tunnelling(隧道效应)。经典物理学认为物质要穿过一个能量壁垒,需要有不低于此壁垒的能量才能成功穿越。比如我们经常做的物理题,小球具备一定的动能往坡上滚,如果动能小于摩擦力和重力做功之和的话,小球是滚不到坡顶的。但是在量子力学里,即使粒子能量小于阈值能量,很多粒子冲向势垒,一部分粒子反弹,还会有一些粒子能过去,好像有一个隧道,故名隧道效应(quantum tunnelin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在生活中,我们其实不能决定自己是那个幸运的粒子还是那个不幸的粒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运气好的人,尝试一次就成功了;但尝试了三次五次还是失败,最终放弃尝试的也大有人在。在我看来,这两种人并无高下之分,因为他们都在骗自己。第一种成功了,于是骗自己说我努力才能成功;第二种则骗自己说我努力了也不能成功,于是放弃了。尽管因为一点小小的因素导致以后的轨迹彼此偏离,但他们都活的很麻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那些失败了三次五次,还依然在尝试的人,大概是我想成为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虽然我不能决定我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粒子,但我能决定的是——我要不要再去试一次\u003C\u002Fb\u003E。我明白,运气是不可控的,而我的人生也许努力到最后也还是黑暗。但是,我身为一个人的尊严,大约是由那为了些许微光而不断发起冲击的血性来维护着。而我所追求的可能性,那向外看一眼的可能性,即是我人生存在的意义。上穷碧落下黄泉,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有了希望而愿意坚持下去的人比比皆是。但我希望你早点明白的是,人生的很多事情,是因为坚持下去才会看到希望。而许多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运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6.\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最后有一首小诗,本来写的是爱情。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是因为我把它理解成写人生:\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小巷\u003Cbr\u003E又弯又长\u003Cbr\u003E没有门\u003Cbr\u003E没有窗\u003Cbr\u003E我拿把旧钥匙\u003Cbr\u003E敲着厚厚的墙\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许多人——包括你我——的一生都只会是无情的长夜,但倘若足够努力,会活成自己的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祝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申申学子。\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9b3ac457d92c6.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712\& data-rawheight=\&1223\&\u003E\u003Cimg src=\&v2-a9160a3efefcba.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152\& data-rawheight=\&1152\&\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5:02:1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review&,&commentCount&:4,&likeCount&:1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02:1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e4db0cc7a9f78db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16},&&:{&title&:&不去爱,就去死。&,&author&:&cui-bobby&,&content&:&\u003Ch2\u003E1.\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实不相瞒,李白其实是个负心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倒不是说他负了自己的四任妻子——许氏,宗氏,刘氏,某氏,而是说他负了另一个人,杜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杜甫较李白年幼,相差十一岁。杜甫相识李白之时,后者已是名动天下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于是,杜甫写过好多诗给李白,表达自己的敬意:\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赠李白》(二首)\u003Cbr\u003E《梦李白二首》\u003Cbr\u003E《春日忆李白》\u003Cbr\u003E《天末怀李白》\u003Cbr\u003E《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u003Cbr\u003E《冬日有怀李白》\u003Cbr\u003E《寄李十二白二十韵》\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而李白的回应是:\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李太白怕不是个基佬哟..也许下面这四句更适合青莲居士。\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红衣佳人白衣友,朝与同歌暮同酒。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不过话说回来,前面的都是玩笑话。李白杜甫二人被并称为李杜并不单因为诗歌造诣。二人实为至交好友,一生曾多次携游,访仙问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的是,这个写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也写得出闺中望远,情辞哀怨的乐府精品:\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念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一个被红尘俗务绕住的酒中仙,随便抖出只言片语都是佳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才华也有爱,这是李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2.\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实不相瞒,苏轼其实是个老司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倒不是说他写出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的老司机心态,而说的是另一个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苏轼有一位忘年交老先生,张先张子野。这位老先生的儿子野不野我不晓得,因为他有十个儿子,但是他本人路子很野。老先生八十高寿尚能饭,娶了一位十八岁的小妾,得意满满的题诗一首:\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苏轼这个小伙子鬼点子多,得知此事之后即兴赋诗一首《赠张先》,想必大家都听过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一树梨花压海棠,这是我见过写得最含蓄的H文了。但就是这样一个天天开车的老司机苏轼,写出来了最深沉的爱:\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u003Cbr\u003E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u003Cbr\u003E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u003Cbr\u003E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u003Cbr\u003E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u003Cbr\u003E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夜来幽梦忽还乡,一树梨花压海棠。玩世不恭中藏着的缱绻深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才华也有恶趣味还有爱,这是苏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3.\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实不相瞒,陆游是个悲催少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倒不是说他一生仕途不顺,复国无望,而是另有其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陆游和远房表妹唐婉是青梅竹马,两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不料陆游母亲担心陆游儿女情长,荒废学业,因此迁怒于唐婉。于是以死相逼,棒打鸳鸯。二人被迫分离,唐婉改嫁当地士族赵士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年之后,陆游再游沈园,偶遇唐婉夫妇。唐婉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于园壁题词,即是这首著名的《钗头凤》:\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u003Cbr\u003E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而唐婉见词,亦无比悲伤,回赠陆游一首,之后未过多久,即郁郁寡欢,不幸辞世:\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u003Cbr\u003E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这一年陆游二十七岁。四十岁、六十岁、甚至八十岁的陆游,又多次踏上沈园,追忆源自五十年前的情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痴情的、无力的陆游,也是那个写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嘛?是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抱负也有爱,这是陆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4.\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所以,爱和什么有冲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你的才华冲突?和你的往事冲突?还是和你的抱负冲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案是都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听到很多年轻的朋友跟我讲:我现在自己未安定下来,我现在事业上升期很忙,我现在还未从前一段失败感情中脱身,我感觉身边没有合适的对象。类似的理由还有一万个,我知道你没骗我,但我统统不想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是不能去爱,还是不敢去爱\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总是等待着一个机会,一个自己准备的最好的时候。并且期望在那个时候遇到一个soulmate或去追逐自己的soulmate。但是其实,人生并不存在一个这样的时候,而且一个更好的你,未必就能遇到一段更好的感情(苏轼、陆游等二人表示赞同)。因为优秀≠合适,这两件事情是分开的。而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也许你现在爱的那个——不会这么浪漫的等着你慢慢变好。并不是每个好姑娘在最后都嫁给了一个好小伙,因为你在规划如何去爱的时候,别人已经去爱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倘若爱,在一开始就千焦百虑,顾此失彼,少了这种惊天动地、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气势,还有什么意思。细水长流、相敬如宾也很好,但——\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白马啸西风》\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也许准备来准备去,等自觉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心仪的对象给你来一句: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岂不是全剧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这件事情,规划不了,书本上学不到,期盼带不来结果,唯有去尝试才可能变美好。If not now, when?\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去爱,就去死。\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ce9d750c3f8.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316\&\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请勿撩作者。作者被高人指点,三年内无桃花,只追求事业。对,所以作者本人现在已经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申申学子。\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9b3ac457d92c6.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712\& data-rawheight=\&1223\&\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7:27:1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review&,&commentCount&:3,&likeCount&:15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27:12+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bc4d7eb392cd05fb919d7dc1b1f5143f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likesCount&:154},&&:{&title&:&凌晨4点的番茄炒蛋,我觉得很OK。&,&author&:&cui-bobby&,&content&:&\u003Cp\u003E昨天朋友圈被一个番茄炒蛋刷屏,实不相瞒我也转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天的朋友圈被一篇《凌晨四点为了一盘番茄炒蛋吵醒你妈,我觉得不行》刷屏。我拜读了这篇文章,以为能看到什么立意深刻的观点。但实在是看不下去这个作者妹子自诩清醒的点评,抱歉,凌晨四点的番茄炒蛋,我觉得很OK。\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1.\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妹子吐槽分三点:\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1. 男的不会利用其他渠道解决问题,遇到困难哭着喊着找妈妈。\u003Cbr\u003E2. 妹子要小心这样的汉子,这是妈宝男。\u003Cbr\u003E3. 对待爱人有个底线叫【不能低于路人】\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是可忍孰不可忍,逐条反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点,这个吐槽简直无力吐槽。是不是生活中的大大小小所有问题你都去问谷歌,你从来不问身边的亲人朋友?\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你:妈,我穿这件衣服好看吗?\u003Cbr\u003E你妈回复:你怎么不去问谷歌?\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你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是先去找资深同事请教还是先去问谷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白了是效率的问题。人都会默认自动选择效率最高的方式来获取信息。有经验的人给我来传授,比我自己在网上搜寻、筛选也高效得多,当他们也无能为力的时候,我才会选择其他效率没那么高,不能定向检索的渠道。就像我写论文的时候不会去问我妈应该怎么写,因为我知道没有用,问也白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这个吐槽不成立。番茄炒蛋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可以谷歌可以依靠自己解决。有些问题,你依靠自己解决不了或是效率极低。做过科研的人都明白,老板一句话比你看十篇paper还有用。拜托动点脑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点,妈宝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问妈妈怎么做番茄炒蛋我就成妈宝男了?我说你特么是不是有病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妈宝男定义:\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顾名思义就是什么都听妈妈的,什么都以妈妈是对的,什么都以妈妈为中心。说白了就是以“妈宝”形象作为挡箭牌,没主见,没原则,没责任感。\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你从哪看出来这样男生是妈宝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句实话,我也不知道是先炒番茄还是先炒蛋,我也得问我妈。但我和身边诸多年轻人一样,孤身一人在海外求学、然后留下来,站稳跟脚,追逐自己的人生。我全靠我妈?她帮我写论文答辩找房子找工作创业?我不会做饭我就是妈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抱歉,我会赚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点,对待爱人有个底线叫【不能低于路人】。怕有的读者没听说过,我解释一下。就是说你不好意思对陌生人做的事情,也不要对你爱的人去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真心是扯淡。爱的这么理智,你的人生一定很无趣吧。\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下雨了我女朋友没带伞,不能让陌生人送她回家吧,那当然我也不能去接她了。她会不高兴的:我不好意思让陌生人送我回家,怎么好意思麻烦我男朋友呢?你千万别来接我,你接我就坏了我的原则了。——这么懂事的女生,我配不上你。\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你牙膏用完了,不会让对门邻居去帮你买,但是肯定不会介意让你妈去买。很简单一个道理,希望所有以为自己很独立的人都记清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爱是亏欠\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互相亏欠的两个人,必不是真心相爱;真心相爱的两个人之间没有距离,只有边界。正因为你为我做了别人做不到或不愿做的事情,我才明白原来你爱我,我才坚定决心,我也会为你做同样的事情。爱都是一步一步亏出来的,只有这样“无理”的纠缠,“让步”和“妥协”,才会让另一方萌生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想法,愈发的对另一半好。就像DNA的双螺旋,彼此交错上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真的别把自己所谓的“独立”看做是成熟的标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2.\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妹子接着吐槽一众广告:不能塑造一个独立的个体。一定要孩子不离开父母,父母操一辈子的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一个老人做了一大桌子菜,但是儿女都忙没时间回来吃饭的那个公益广告。对呀,为什么父母不能自己找点乐子呢,一定要把身心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我觉得任何有这样想法的人,真的愚蠢且自私。\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小的时候缠着爸妈的时候,不见爸妈对你说,你怎么不去自己找点事情做,为什么缠着爸爸妈妈呢?可能有人会辩解说,这不一样的啊。爸妈是成年人,不是小孩子,这不是一码事。要我说,是你从不曾真的去理解他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的时候你是爸妈生活的全部。现在你长大了,要求爸妈不要再那么关心你了,拥有自己的生活。其实是你承受不起这么多无力偿还的爱,良心有愧,所以要求他们不要再这么爱你了,也留一点爱给自己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可拉倒吧小姑娘。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对父母做得到你说的那样。而他们能做到的,不过是把对你的爱藏于心而不再宣于口。他们还是那么爱你,并不曾少上哪怕半分。只是你不让他们告诉你,你烦了。于是,你可以心安理得的过上自己的生活。但是他们出去旅游,他们和老伙伴聊聊天,他们按照你期待的方式去生活,然后呢?他们牵挂最多的会是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你可真残忍啊。\u003C\u002Fb\u003E明面上是为了父母好,实际还是为了自己活得安心。你或许会说外国的父母就不这样啊,我懂。但是你的爸妈,是中国人啊。他们这样长大,这样过了一辈子,他们没有别的活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何不食肉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3.\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唯一不妥的是,凌晨四点打扰爸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我想,还是应该给他们的爱一个宣泄口,不要那么残忍的让他们憋在心里。只是选取的角度要合适。可能我不知道怎么适当的去关心爸妈,但我知道怎么适当的让爸妈为我们再“付出”一点,那样也会使他们很快乐。毕竟付出的人,往往更快乐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应该庆幸的是,至少现在,还有人可以被我们“麻烦”。子欲养而亲不待。其实只要父母尚在,都是父母“养”我们,从不曾反过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个月外公去世,妈妈哭的死去活来。因为我妈妈,永远的失去了她的父亲。我不敢问她,但我想如果有机会,她一定还想吃一次外公做的番茄炒蛋,即使是凌晨四点。因为子女总觉得在麻烦爸妈,但是在爸妈眼里,这不是麻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知道这辈子是还不上爸妈给的爱。但正是这种亏欠,使得爱在流传。有朝一日我亦为人父母,凌晨四点起身的时候,我会想起我的妈妈曾在这寒冷的长夜里给我炒过一盘番茄炒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会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一盘番茄炒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4.\u003C\u002Fh2\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打我记事开始,爷爷就是个老头 \u003Cbr\u003E他那么老,好像从来不曾年轻过 \u003Cbr\u003E他那么老,好像生来只为了做我的爷爷 \u003Cbr\u003E可我从未认真想过他有一天会死 \u003Cbr\u003E我总以为,一个人再老,总可以再活一年吧 然而有一天他还是死了, \u003Cbr\u003E就像土垛的院墙 \u003Cbr\u003E风雨多了,总有一天会塌下来 \u003Cbr\u003E没了。 \u003Cbr\u003E完了。 \u003Cbr\u003E他的一生我也知道得很少 \u003Cbr\u003E他说过一些,我记不大起来 \u003Cbr\u003E就像他爱我很多, \u003Cbr\u003E我只是喊他爷爷。\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孝敬爸妈,“麻烦”要趁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申申学子。\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9b3ac457d92c6.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712\& data-rawheight=\&1223\&\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6:55:4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review&,&commentCount&:4,&likeCount&:1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4:55:4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v2-ac0bb43aca0d3d1d82c9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17},&&:{&title&:&杂谈(一)——我们即将老无所依。&,&author&:&cui-bobby&,&content&:&\u003Ch2\u003E1.\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最近中国统计局发布了16年的年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出意外的,去年整年中国人口的出生率为1.29%。同比有增长,但是不得不说,二胎政策开放以来并未收到预想中的效果,中国的人口形势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因为作为对比,发达国家或地区,香港是1.18%,日本是1.40%,而他们所面临的人口结构老龄化的问题已是众所周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近十年来的平均出生率大约在1.17%,考虑到对生育率的统计存在低估的情况,假设实际的出生率在1.4%左右,那么五十年之后,中国的总人口数将缩减一半;而假设实际出生率在1.6%左右,那么55-60年之后,人口会减少大约一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写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还不明白人口基数和经济有什么关系,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95年的时候,日本人均GDP43440,美国28782。15年,日本38894,美国57466。这二十年日本经济算是发展停滞,相比美国已经远远落后。这其中有80年代经济泡沫的影响,但是老龄化,甚至是超老龄化带来的劳动人口减少,市场规模萎缩,严重影响了日本的经济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目前的出生率,并不比当年的日本好不到哪里去。有些省份,比如吉林辽宁,生育率本就低(1.0%)再伴随着人口外流,GDP已经开始负增长。\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e04a610b6956dfcd56e9.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368\&\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2.\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主要是一个循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计划生育\u002F独生子女这一代将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目前的80后应该已经体会到了一些。社会的劳动力数量,相对于老年(需要赡养)人口数量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因此养老的负担会越来越重,很可能体现在税收上。而另一个问题是,老人群体本身的消费意愿相比年轻人较低。这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劳动力减少,市场规模下降,同时税收高,购买意愿低,市场规模进一步萎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国家目前发布的政策比如推迟退休,开放二胎等等,根源都在于补充劳动力。推迟退休是扬汤止沸,开放二胎算是釜底抽薪,但是目前的生育率不容乐观,两方面因素,一是教育,一是房价。换言之,接不起婚,其次养不起孩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中国,政府比较难负担起居民的全部养老任务(养老+医疗)。以香港为例,在如此高龄化的社会(香港男性平均寿命82,女性86,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突破90),香港的强积金每个月提供的数额只能勉强保证不会饿死,别的均覆盖不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3.\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而老人的养老主要靠两方面,一是自己的积蓄,二是子女的赡养。抛开子女本身的赡养不谈,老人的积蓄一般是不动产为主(房产),以及少量的低回报低风险投资(定期、基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市场规模萎缩带来的投资的不稳定甚至亏损,这个可能性是有的,暂且不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多数老人的积蓄以房产为主,未来必定会有很大一部分家庭选择房产变现来安度晚年。但是举个简单的例子,房子在没卖掉之前都不算钱。比如深圳有一套自住房,甭管是10万一平的地段还是12万一平的地段,这房子要自己住不能卖,那它虽然理论上值一千万,但是这钱变不到你存折里去,就不能作为资金来源和生活保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等到90后空巢老人变成真正的空巢老人的时候,这房子怕是卖不出去了。房本就供过于求,大家也不是为了自住而买房,往往没有刚需。倘若未来要卖房的时候没有人接盘(没有人相信房价还会涨),就会导致房价的崩盘。目前经济形势好,平稳增长,居民的购买力和购买意愿强,但是这些隐患很可能在未来20年内爆发。遭受影响最严重的应当不是北上广深这样的特大城市,很有可能是目前房价虚高的234线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所以现在还在考虑无脑买房的,确定自己能在泡沫爆之前全身而退吗?如果这么自信的话,我建议投比特币\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还是有一部分房产是适合投资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考虑到欧洲的发展路线,中国或许会建设特大城市群和经济体。比如北京雄安,广州深圳。未来这些特大城市群会承载更多的经济任务,人口容量也会比现在要大很多。预计广州+深圳未来可能会有五千万常住人口。所以现在考虑投资,珠江新城或者前海这种地方,是没有多大意义。这些房子不愁卖但是不会有很好的上升空间。反而是广深郊区的一些三甲医院房+学区房,或者类似珠海唐家湾的高端生活区,在未来还有较大的升值可能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说实话,扭转这个局面的关键,还在于出生率能不能够达到并稳定在2%甚至2.2%以上。就目前的教育形势以及房价来看,不甚乐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4.\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而说回养老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危机。因为在新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面临过类似的情况,所有老人都是养老金+子女赡养过活,而80后90后步入不惑之年时,这个模式将会逐渐被打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质在于——交的五险一金应该不够我们在老了的时候,过上和年轻时同等质量的生活。而现在有意识为自己老年生活做安排的年轻人,可说凤毛麟角。其实不月光的已经是屈指可数。而我的标题,我们很可能老无所依,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十年之内中国的出生率不能回复到2%以上,未来将会有一段时间的小危机;如果十五二十年都还是在百分之一点几徘徊,那之前提到的种种恶性循环很可能会发生。祖\u003Cb\u003E国的经济形势好,是谁都乐于见到的。但是我们常说未雨绸缪,如今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抛开我的职业不谈,这是我近期的一点想法。若是一定要牵扯到我的职业,我建议工作了的年轻人,现在就开始每个月做定期储蓄,先存后花,理智一点,切莫月光。不是你的钱不够花,是你从来不去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时候,就要衡量,是当下的享受重要,还是老来的生活质量重要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怎么做合理又有保障的长期储蓄,私戳我即可。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申申学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祝好。\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9b3ac457d92c6.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712\& data-rawheight=\&1223\&\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2:48:2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review&,&commentCount&:68,&likeCount&:10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48:2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c35a2adaddb7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68,&likesCount&:102},&&:{&title&:&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SYSU&,&author&:&cui-bobby&,&content&:&\u003Ch2\u003E1.\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熟悉我的人都知道,作为一个在广东参加高考的学子,我是看不上中大的。我这数年来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辣鸡三本,毁我青春,骗我钱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山不放假大学,双鸭山魔法学校。情侣二人一同考入中大,不料竟四年异地?兄弟二人先后考入中大,不料哥哥的专业已成绝版?手挽手一起去洗手间的闺蜜二人为何打破同年同月同日一起毕业的誓言,罪魁祸首竟是体测?学霸小哥为何突然旷课,竟是因为台风淹了榕园,自己又游不了25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痴如醉的非凡体验,耐人寻味的大学四年,打碎了牙也只能往肚里咽,埋怨自己当初填志愿为何瞎了眼。再加上近些年新校长上任,大刀阔斧的整改:南校宿舍改革、门禁森严;院系合并整改,原院系被取缔,学生利益受损;中珠女子乐园,教育资源稀缺等等一系列问题,终于将中大推上了风口浪尖。累得我也暗自叹气,我竟然是这种学校的毕业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就是这么一间“千疮百孔”、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的小破学校,却让我在毕业之后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忍不住驻足回望,肚挂肠牵。\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71f7a02ab16fde05ba618f.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97\&\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2.\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于是我回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从北门偷偷溜进了南校。等不及去登记入住,便匆匆忙忙的逛起了校园。不得不说,这个新修的大草坪让整个北门附近的视野都变好了,从学人馆可以直接看见180宿舍。不过这180宿舍下面卿卿我我的一对对小情侣是什么鬼..还有十五分钟就门禁了你们知道不知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拉拉扯扯,保安叔叔在瞪你们呢。唉,冇眼睇冇眼睇。算了,我说什么来着,学风不端,辣鸡大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不是我信口雌黄,真的是中央这么说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2017年中共中央第三巡视组专项巡视中山大学,其反馈意见称中山大学“政治站位不够高,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全面,办学方向有偏差,意识形态领域问题较多”。\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要我说啊,就是天高皇帝远把我们“惯”坏了。其实从没想过当清北,只想偏安一隅,做个南蛮霸主。却不小心印证了孙中山先生1923年十二月在怀士堂发表的演讲: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u003Ci\u003E。\u003C\u002Fi\u003E想到这里却又有点小小的自豪——这间大学,其实也不算太差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我看向那些小情侣的目光都柔和了半分,当然也只是半分而已。有道是:\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u003Cbr\u003E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等有朝一日住的起学人馆,不再担心自己囊中羞涩没钱约妹子去吃37°2的时候,才能明白原来那错过的心境,才是朱砂痣和明月光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3.\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就是这么一间奇怪的学校,培育出了奇怪的我——嘴上说着辣鸡中大,却暗自发誓要好好努力,不给你丢脸的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Q音乐的喜爱列表里,从毕业那天起就多了一首山高水长,两年来听过成百上千遍。每每在我感觉到生活庸碌,梦想远去的时候,一句“明辨笃行,为国栋梁;莘莘学子,济济一堂”总能又让我咬紧牙关。说来也好笑,在学校的时候觉得不会唱校歌才光荣;现在毕了业,听到校歌却又要挺起身子,直起胸膛。谁敢说你一句不好,我便说他两句,你说幼稚不幼稚。人的情感便是这么奇怪,拥有的时候不甚珍惜,等无可追溯的时候才又视若珍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我时常在想,中大是想教育我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有没有辜负所接受的教育。有用的人?有趣的人?自由的人?直到近来我才明白,原来我首先要成为一个善良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前我也曾相信一句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后来才发现我好像被少年这个词洗脑了。我以为从中大毕业过后,我的内心会永远是一个少年,因为我有热爱有梦想,有对丑陋的鄙夷和对美好的向往。但其实,并不是每个口口声声说着“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人,都光明磊落,不行苟且之事。有梦想有热血有盈眶热泪的不一定是少年——善良的人,才是少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守住梦想很难,守住善良,更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我的生意为例。我时常要帮客户申请学校,其实有的客户根本不知道他的水平能去到什么样的学校。我若帮他申请一个QS排名差一些的,可能很轻松就拿了Offer,客户也会很满意。他不会知道其实他有机会去到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他的人生轨迹也可能因此而不同。\u003Cb\u003E但是,我知道啊\u003C\u002Fb\u003E。所以,当他有10%的概率能去更好的学校时,要为他去争取吗?5%呢?1%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不知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强调的不是有趣不是有用不是自由,首先是善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4.\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毕业后的我们,不知究竟是变的成熟,还是变的世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想必大家都经历过,因为自己不懂察言观色,说话不得体而导致工作没有做好。或是按照自己“本真”的想法,结果搞砸了任务等等。这是所谓第一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踩的坑变多了,说话便谨慎,人也小心了起来。推杯换盏之间尽是些商业互吹,不免春风得意,场面也和谐。在酒席散去之后,却又暗自感慨——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在这个阶段不免会有小小膨胀,觉得自己身边结交的都是达官贵人,有所谓的人脉和圈子。这是所谓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我想要讲的,却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尽早走到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少一些你来我往的套路,多一些淡泊明志的本心。最近一段生意略有起色,其实也没有加大宣传力度,我也只不过是按部就班的更新文章。但是却多了很多旧客户推荐来的新客户,往往第一句便是:我是xxx介绍来的,她(他)说你们特别靠谱。说实话,当听到客户这样说的时候,会觉得过往的善良、真诚,在当下回望过去简直是熠熠生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世人中有很多“低知识水平、低道德水平”的善良。比如农村的医病偏方,但是一剂偏方下去反而病更重了;再比如简单的原谅曾经罪大恶极的人,可能只是因为他现在看上去可怜。对于这些人来说,善良不仅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但是对于一个从中大毕业的学子来说,我们有能力去坚持一种“高知识水平、高道德水平”的善良,只看你想不想这么做。当拥有了更多选择之后,我们还会不会活的笨拙而朴素,替那些没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的同胞,去坚持他们所不能坚持的事情,我觉得应该是所有高校毕业生的担当。倘若只想着做大官,发大财,不能说绝对有错,只能说党性不够,还没有脱离低级趣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5. \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因此,值此母校93岁生日之际。我不想说祝福各位朋友都成优秀更成功,只敢说,希望各位朋友都守住自己的善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必超过别人,做好自己,那也很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申申学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姊妹篇:\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u003ESYSU · 谁不曾是少年\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9b3ac457d92c6.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712\& data-rawheight=\&1223\&\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3:50:4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review&,&commentCount&:12,&likeCount&:7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50:41+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8a4edeee2e58e8ea9bb95ed89125dce3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2,&likesCount&:73},&&:{&title&:&落叶聚还散,分离才是我们永恒的宿命。&,&author&:&cui-bobby&,&content&:&\u003Ch2\u003E1.\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昨天毕业典礼,很多朋友都回来了。很多一年没说过一句话的同学,见了面也道一句毕业快乐,勾肩搭背的拍个照。这份熟络虽并无来由,但那诚挚的笑却让我深深地感动和铭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天宋宋生日,大家得以聚一聚。席间三三两两的聊起自己的工作、学业,才发现其实大多已搭不上什么话了。于是男生聊起体育和游戏,女生聊起八卦和化妆。似乎曾经无话不谈的好友,如今见面虽不尴尬,却也陷入了多是相顾无言的境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都在朝不同的方向生长着。\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c4c2d8f8.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59\&\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2.\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许多人都会去追寻一段“完美”的友情,也包括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无话不说还不够,还要互相明白对方的小心思,即使是那些没开口的话也能了然于胸。一个字,懂;两个字,认同。所以我们会去向往武侠小说里大侠之间的惺惺相惜,那是最高等级的你懂我,我也懂你,但是一切尽在不言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现实中,这样的友情几乎不可得。原因很简单,因为友情的产生,是有科学的规律。研究指出,友情往往源自于相似性和重合度。如果两个人的经历相似,或者两个人的生活重合度较高,那他们会有更大的概率成为朋友;其次,如果两个人的生活空间重叠度高,则有更大概率成为朋友,正是所谓人以群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们常听老人讲,学生时代的朋友大多是一辈子的朋友,工作了、走上社会之后,再想交朋友就变的很难了。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学生时代的我们,彼此之间的相似性都很高,无非是上课、上补习班、看相似的动画,打相同的游戏,甚至喜欢同样类型的女孩子。我们的生活内容很少,无忧无虑,所以重合度和相似性就会高。而上了班之后,彼此的工作内容不尽相同,下了班的生活更是大不一样,相似性和重复度就降低了。所以成年之后,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因为生活的多样性而变的巨大,想要成为朋友自然就变难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能有朋友要问了,那小时候的同班同学,也就和某几位玩得好而已呀,并不是和每个人都成为了朋友。这就要请大家想一想了,小时候的朋友是不是多是同一个院子的,或者住的距离不远呢?这就是我之前所说的生活空间的重叠度。两个人住的近一些,自然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彼此,从而成为朋友。说白了,不过是我们“碰巧在一起”罢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长大了之后,不是人心变了,是我们从一个小池塘来到了大海呀。而友情这件事,就是这样的属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3.\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刚刚讲的是友情的产生,而友情的维持(加深),往往需要更多的精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友情的加深有两个工具,一曰曝光,一曰亏欠。曝光是指,有一方率先分享了自己的“小秘密”,这个小秘密相对而言被别人知道的话是有些危险的。而另一方,则会感激于这份信任,进而分享一点自己的小秘密。终于,由于他们知道了彼此太多的秘密,已经当不了路人,所以只能当朋友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有就是亏欠。人类的情感是奇妙的,倘若真的“越界”一点点,麻烦别人做了一件分外之事——往往不是把别人吓走了,而是彼此之间的距离又缩小了一点点。所以在互相“麻烦”彼此的这个过程中,两人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近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两个人关系的发展就像两个齿轮,不断地撕裂,却又不断地吻合。就这样“相爱相杀”,继而走向更紧密的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太看重那相视一笑的心有灵犀,而忘记去感恩“恰好遇见你”的那一点小幸运\u003C\u002Fb\u003E。这两个人,也许本就没有成为朋友的机会,却因恰好遇到,让彼此的生活多了一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4.\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马丁·海德格尔提出过一个理念,叫做向死而生,我觉得很有激励意义。而我现在想要讲的则是,即使明知分离是必然,却还愿意真心开始、诚心维系一段友情,看起来不是更浪漫和热血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长大了之后,往往会去期待结果。自然也期望每一段友情都有好的结果——即是我前面描述的完美的友情。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愿主动去社交,不愿再去寻找新的友情,往往是觉得即便接触了一段时间,也很难成为真正的知己。对此,胡适先生有一句话讲的极好:\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怕什么基情无限,进一寸有一寸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见过几次面的女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