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市公司有哪些公司为什么不选择在国内A股上市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互联网公司为什么不选择在国内A股上市?而要出走海外呢?“不是不想,而是臣妾做不到啊!”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在国内是无法满足上市的条件的,国内对上市公司的要求较高,主要有下面几个硬性要求。一:要求公司三年连续盈利。这项门槛就难倒了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要知道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上市之初是烧钱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之前一直亏损的京东。二:审核时间久。国内是审核制,要进行长年排队,而美股是注册制,只要符合条件,能很快上市。例如在国内上市,排队排一两年,等排到自己了,估计风口已经不在了,时间成本太高,而在国外4个月左右就可以走完全部的流程上市了,差距明显。三:同股同权。在A股要求同股同权,有多少股份就能行使多少权利。而纳斯达克的股权结构更灵活,存在同股不同权的情况。比如马云只有阿里8%的份额,但仍然具有绝对控制权。综上所述,大家大概明白是什么原因了吧!是在国内上市太难了!
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416家上市公司涉“互联网+” 占A股15%
来源:新京报
  现在是互联网最好的时代吗?显而易见,答案是肯定的。今年两会以后,在政策利好的鼓舞下,“互联网+”的热潮,席卷了A股市场。
  新京报记者统计发现,保守估计,目前已有416家上市公司明显涉及到了“互联网+”业务,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15%。这其中,既有高新企业,也有身处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的企业。各家公司搭车“互联网+”的途径,各不相同。躁动的市场却回馈给了触网的公司相同的“大礼包”―股价狂涨、市值倍增。借机推出巨额定增的公司,还“圈到了钱”。
  公司高兴、股民赚钱,看似“双赢”的格局下,风险不可忽视。倘若不顾实际的搭车“互联网”,湘鄂情的境遇,便是前车之鉴。
  谁站在了“互联网+”的风口?
  这一轮热潮中,“互联网+”不再只是那些生来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的“专利”。钢铁企业、畜牧企业、饲料企业等传统企业,正纷纷“触网”。
  “一场名为&互联网+&的风潮,正席卷产业及资本。”近日,一位国内知名的券商TMT研究员多次阐述道,“互联网+”犹如兴奋剂,打在每个创业者和投资者身上,“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热度急剧升温,渐成为资本市场的新风口。有评论说,“互联网”顿成显学,“报告言必称互联网+,投资标的非互联网+不看”。
  拥抱“互联网+”也正在成为上市公司的潮流。同花顺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所属概念包含互联网+”的公司,共有172家。
  从“触网”的时间看,这172家公司中,最早涉及互联网业务的,可以上溯至2012年。而自2015年3月以来,2个多月的时间内,接近25家上市公司先后宣布开展“互联网+”业务。
  实际上,当前,A股跟“互联网+”挂钩的上市公司数量,远不止172家。综合各方的研报和信息,电商、游戏、互联网金融、智能穿戴、智慧城市、在线教育等,均属于较为典型的“互联网+”概念。
  按照各关键字在同花顺搜索,涉及电子商务的上市公司有112家,互联网金融概念股有74家,开展智能穿戴业务的公司有50家,53家公司的业务与智慧城市有关。
  同时,32家公司进军了“在线教育”领域,游戏概念股则有55家,34家公司涉足了“智能医疗”业务,从事“在线旅游”的企业有6家。
  如果不考虑重复的情况,单纯统计上述数据,共计416家公司走上了“互联网+”的道路,约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15.4%。
  倘若将“4G”、“在线娱乐”、“智能制造”、能源互联网等板块也视作“互联网+”概念的话,“互联网+”公司在A股的占比,无疑将更大。
  这一轮热潮中,“互联网+”不再只是那些生来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的“专利”。部分身处传统行业的企业,正纷纷“触网”。比如钢铁企业、畜牧企业、饲料企业等,目前都站上了“互联网+”的潮头。
  以电商概念股为例,其中不光有苏宁云商这种“老牌”电商劲旅,如美邦服饰、杉杉股份等服装企业、隆平高科和獐子岛等农产品企业、华新水泥和宝钢股份等重工业企业,均开建了自己的电商销售渠道。
  为“触网”放尽大招
  眼见江湖热闹异常,各家公司为了跻身“互联网+”阵营,亦是“各显神通”。并购、改名、“傍大腿”、“独立自强”等手段,分别为不同的公司所用,进而实现了“一秒钟触网”的神迹。
  对此前未涉足过互联网的企业而言,并购是搭上“互联网+”的最佳方式。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5月第二周,A股共有398家公司发布了并购公告。
  而另有不完全统计称,其间,剔除掉计算机和通信企业后,共有87家居于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了“互联网+”的布局,占到同期并购总数的22%。
  比如,5月11日,金新农宣布以5.3亿元的对价收购盈华讯方80%的股权。并购前,金新农的主业是生产猪饲料,而盈华讯方则向网站提供小额充值服务。
  金新农对这次并购的期待是,未来利用盈华讯方的人才团队,“建立生猪养殖服务平台,建立以养殖户为服务对象的互联网金融运营平台”等。
  部分上市公司采取了自建平台的方式,向“互联网+”进军。5月15日,原本主做药物制剂的翰宇药业,拟募资19亿元,其中的8.7亿元用于打造一个叫做“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的项目。稍早之前,豫园黄金拟募资80亿元,用于互联网平台的建设。
  无论是并购,抑或是自建平台,上市公司大多会通过定增的方式募集资金,少有公司自掏腰包。
  券商的跟踪报告显示,今年5月4日至5月10日,A股共有25家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其中,不下10家公司的定增,与“互联网+”有关,“定增触网公司越来越多”。
  从定增的金额看,既有像海伦钢琴2.1亿元的小规模融资,也有像豫园黄金100亿元、鹏博士50亿元的巨额定增。“钱多、人傻。”一位市场人士评价说。
  还有部分公司,试图以一些“低成本”的手段迅速挂钩“互联网+”。一种常见的做法是,有的公司在天猫或京东上开一家网店,然后对外宣布“积极布局电子商务业务”。再如,王府井百货与腾讯合作推出的微信购物,也被其宣称为“转型O2O”。
  上述手段虽然成本低,尚算是“名正言顺”。与之对比,如熊猫烟花、多伦股份等公司,在业务未取得实质进展之际,便利用改名熊猫金控、匹凸匹“变身互联网企业”,则要奇葩得多。
  “股市的钱不拿白不拿”
  一位日海通讯的投资者给公司留言,“股市这么好,管理层为何不考虑增发,收购一些互联网企业?”该投资者写道,如此一来,“公司圈到了钱,高兴;股票涨了,股民高兴”,“管理层一定要有上进心呀,股市的钱不拿白不拿”。
  现在的确是互联网企业“最好的时代”。从结果上看,无论公司以何种方式宣布“触网”,复牌后股价涨停,几乎是没有悬念的事件。
  以8亿元并购两家做短信挂机、本地搜等业务的公司后,通鼎互联自4月28日复牌后,连拉12个涨停板。股价从20元一直涨至65元,带动市值增加166亿元。即使是多伦股份什么也没做,只是打算改个名,市场亦回报了2个涨停。
  伴随股价的大涨,互联网概念公司,在A股中的市值排名也在大步前进。截至5月15日收盘,苏宁云商市值达到1404亿元,超过了中国远洋、宝钢股份等“巨无霸”国企,列A股55位。同时,乐视网、东方财富的市值均超1300亿元,远超伊利股份、中兴通讯等知名企业。同期,全球最大房地产公司万科A的市值是1564亿元。
  一种更直观的对比,苏宁云商、乐视网、东方财富和恒生电子,四家“互联网+”龙头的市值,合计达到4838亿元,超过“招保万金”四家房地产巨头。招保万金的市值合计4389亿元。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华泰证券在研报中写道,本轮互联网狂欢,“部分资质平平的公司宣告触网”。另有分析文章则直陈,目前已是“牛鬼蛇神上街、股价如脱缰野马,浑然不顾价值规律”。
  眼见部分公司坐享了“互联网+”的股市红利,一些置身事外的公司和投资者已按捺不住。近日,一位日海通讯的投资者在互动易平台上敦促公司,“收购一些互联网企业”。
  “股市这么好,管理层为何不考虑增发,收购一些互联网企业?”该投资者写道,如此一来,“公司圈到了钱,高兴;股票涨了,股民高兴”,“管理层一定要有上进心呀,股市的钱不拿白不拿”。
  一位做并购的券商人士,也有些焦虑。他说,互联网如此狂热,他经手的并购集中在实体企业,“担心做出来市场不买账,投资者不高兴”。
  市场狂欢之下,亦有隐忧。5月14日,《证券时报》刊发社论称,“一些公司不务正业,痴迷于跨界并购与资本运作,有的打着市值管理的旗号,游走于法律边缘。”
  该社评将这种现象与基金控盘创业板并列,并提醒“潜在的风险,要引起市场各方高度警觉”。
  去年的年报显示,中青宝、综艺股份等高溢价收购的手游、网络彩票等资产,2014年的业绩承诺未能达标。还有的说法是,很多传统行业的企业,认为开了电商或进行了网络营销,就是实现了“互联网+”,会造成转型失败率居高不下。
  湘鄂情,被视为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失败的典型案例。这家原来的餐饮企业,向大数据、影视等领域转型未遂后,跌入深渊。
  “互联网大潮,现在每个公司都在转型,但最后成功的会是极少数。”一位研究员在微信里写道。
  新京报记者 尹聪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黄瑶)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都观望回归A股?- 百度派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 prevData.uname }}
:{{ prevData.content }}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0 || contentType !== 1" class="separate-line">
:{{ item.content }}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都观望回归A股?
问题说明(可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迫于某些压力,你懂的!
迫于某些压力,你懂的!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一个有温度的工程师
1、首先,要说明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都去国外上市网上经常有些帖子,说百度是美国的,阿里是日本的,我们都是在给老外打工,李彦宏、马云都是卖国贼。要知道,他们并不是想在国外上市,也并不是想把股份卖给老...
1、首先,要说明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都去国外上市网上经常有些帖子,说百度是美国的,阿里是日本的,我们都是在给老外打工,李彦宏、马云都是卖国贼。要知道,他们并不是想在国外上市,也并不是想把股份卖给老外,而是在最开始在国内融资的时候,一分钱没有融到。比如百度,在最开始就去找过柳传志,以柳传志这种传奇人物,也没有看出百度的发展前景,没有投,最终,李彦宏不得不跑去美国融资。至于上市,国内要求必须要盈利,而互联网企业,在最开始都是大额烧钱的,不是他们不想在国内上市,而是国内不允许他们上市。2、为什么又要回来现在全球经济,哪国最好?无疑是中国。整个欧洲的经济都在走下坡路,美国也开始疲软,只有中国坚持每年近7%的增长。所以说,中国是最好的土壤。另外,看一下去年的股市就知道了,中国股市这种连续几百个涨停板的疯狂,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互联网公司比传统公司更缺钱,所以希望得到中国股民的支持。另外,中国是移动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可以说,在互联网这个产业,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还有,不知道是不是可信,但很多企业家还是说,要汇报国内股民,把企业搬回A股上市,回报本土人民,享受企业发展的红利。当然,这里面可能也有寻求政策庇护的可能性。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A股坐地起庄点击进入新启航官方
A股坐地起庄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都观望回归A股?
,才能进行回答
一个问题只能回答一次,请&nbsp点击此处&nbsp查看你的答案
4人关注了此问题人民日报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去海外上市了”中国第一家在A股上市真正互联网公_二三四五(002195)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人民日报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去海外上市了”中国第一家在A股上市真正互联网公
人民日报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去海外上市了”中国第一家在A股上市真正互联网公司2345借道海隆重组,2345与百度、360同为入口级互联网三甲,仅次于百度列第二位。入口级门户网络的价值越来越被市场挖掘,市场形成了抢购潮。一批创新型互联网公司,百度、360、腾讯、阿里巴巴、搜狐、新浪、网易都到海外上市了,股价上涨十几倍、上百倍,市盈率几百倍、上千倍。百度17O多美元、360为108美元,腾讯600港元,业务相对单一的搜狐、新浪、网易,股价也有七、八十美元。买互联网股就是买未来。
中国人的素质嘿嘿,再好股票也是糟蹋了,不信走着看,小肚机肠的中国文化,太地大心暴了
说的没错,好东西在中国不会被认可的,只会糟蹋,海隆迟早会夭折。
人民日报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去海外上市了”中国第一家在A股上市真正互联网公司2345借道海隆重组,2345与百度、360同为入口级互联网三甲,仅次于百度列第二位。入口级门户网络的价值越来越被市场挖掘,市场形成了抢购潮。一批创新型互联网公司,百度、360、腾讯、阿里巴巴、搜狐、新浪、网易都到海外上市了,股价上涨十几倍、上百倍,市盈率几百倍、上千倍。百度17O多美元、360为108美元,腾讯600港元,业务相对单一的搜狐、新浪、网易,股价也有七、八十美元。买互联网股就是买未来。 发表时间: 22:48:30董秘直通车 举报 | 转发 | 赞 | 回复全部回复(2)只看楼主发言 排序最早最近
人民日报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去海外上市了”中国第一家在A股上市真正互联网公司2345借道海隆重组,2345与百度、360同为入口级互联网三甲,仅次于百度列第二位。入口级门户网络的价值越来越被市场挖掘,市场形成了抢购潮。一批创新型互联网公司,百度、360、腾讯、阿里巴巴、搜狐、新浪、网易都到海外上市了,股价上涨十几倍、上百倍,市盈率几百倍、上千倍。百度17O多美元、360为108美元,腾讯600港元,业务相对单一的搜狐、新浪、网易,股价也有七、八十美元。买互联网股就是买未来。 发表时间: 22:48:30董秘直通车 举报 | 转发 | 赞 | 回复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上市公司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