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和菜鸟物流合作商有哪些有合作吗

跨境电商一周猛料|菜鸟将推100万辆新能源物流车;UPS和顺丰成立合资公司;Wish更新禁售品名单
速读:菜鸟将推100万辆新能源物流车,马云:未来可能扩到1亿辆;Wish更新禁售品名单,药物和治疗手段进黑名单了;UPS和顺丰成立合资公司,联手称霸国际快递;研究发现英国人最喜欢在星期一网购,周末流量居然是最低的。
菜鸟将推100万辆新能源物流车,马云:未来可能扩到1亿辆
5月22日,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网络发布了一项代号为“ACE”的未来绿色智慧物流汽车计划,联合上汽、东风、瑞驰等车企打造百万台新型智慧物流汽车。
据了解,该计划的目标是,打造100万辆搭载“菜鸟智慧大脑”的新能源物流汽车,让大数据助力绿色物流,让汽车上的“智慧大脑”直接用数据帮助快递公司、配送员做思考和决策,最终“连线成面”打造一张移动的绿色智慧物流骨干网。
Wish更新禁售品名单,药物和治疗手段进黑名单了!
近日Wish更新了一批禁售品名单,与此前四月底公布的名单不同的是:新增销售药物和治疗手段,这包含但不仅限于:睫毛增长精华液、皮肤美白产品、痤疮药物、减肥产品、湿疹治疗、紧肤霜和肌肉放松药物。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品类的产品尽管可以合法销售,但在Wish却是禁售品,因为这些产品不符合Wish的销售标准,和Wish的理念背道而驰。
UPS和顺丰成立合资公司,联手称霸国际快递
5月26日,UPS与顺丰宣布将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拟分别对合资企业投资500万美元,双方共计投资1000万美元。
助力双方共同开发和提供国际物流产品,聚焦跨境贸易,拓展全球市场。目前,合资公司的成立正在等待有关监管部门的批准。
奇葩数据:英国人最喜欢在星期一网购,周末流量居然是最低的
电商数据公司PCA Predict的研究发现,英国的PC和移动端电商流量在星期一达到最高水平,占了一整周全部流量的16%,平均访问量为1262665次。
此外,研究还显示,英国消费者最不喜欢在周末购物。周五、周六和周日浏览电商网站的消费者人数最少。星期六是最低的,只有986357个购物者会访问零售商的电商网站。这个趋势还指出,英国消费者最有可能会在周末期间到实体零售店购物。
内容来源:澎湃新闻、雨果网
图片来源:123rf.com.cn
跨境电商创新项目征选
5月31日截止报名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即可进入报名通道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我们
1.添加公众号“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或“chcecpa”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方便打个电话吗?QQ也可以,还有点小疑问。UPS我绝对是菜鸟级的,谢谢您的指点。_百度知道
方便打个电话吗?QQ也可以,还有点小疑问。UPS我绝对是菜鸟级的,谢谢您的指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的联系方式都不留,想帮你都帮不到。
我是单位数据库的,联系方式。在这里留个联系方式吧。非常感谢!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采纳率:22%
楼主想问什么呢,补充下相问的吧!
一句两句说不清。
你是做什么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ups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顺丰刚刚宣布同UPS战略合作,王卫为何要跟马云的菜鸟“对着干”?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顺丰刚刚宣布同UPS战略合作,王卫为何要跟马云的菜鸟“对着干”?》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顺丰刚刚宣布同UPS战略合作,王卫为何要跟马云的菜鸟“对着干”?》 精选一今天(5月26日)上午,顺丰宣布与UPS战略合作,在香港成立独立合资公司,中国国内市场+全球国际市场的全面合作,聚焦跨境贸易、拓展全球市场。据悉,合资公司注册资本,共同,分别持股50%。顺丰上市后,一路走高的股价,让创始人王卫以超过1500亿的身价也已经直逼首富马云和王建林。而顺丰的全球物流布局已经开始与阿里巴巴拉开差距,这一次马云落后了。就在前几天的菜鸟年会上,马云对快递物流业做了一场“训话”(详见钛媒体文章《马云“训话”民营快递企业老板:赶紧共享数据,做技术公司》),在马云训话的舞台下,坐着三通一大等几乎中国最主要的快递公司负责人,却唯独没有快递界的老大,顺丰和它的掌门人王卫。行业人士很多都已从这场演讲里闻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菜鸟希望能“一统”快递物流业,让大家分享所有的物流数据给它,同时又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从其诞生开始,它就在行业里已树敌无数,成为众人口中的“警惕”对象。日,马云组建菜鸟网络。成立之初便吸引了四通一达,天天以及顺丰等快递巨头出资加入。成立之初,菜鸟联盟风靡一时,菜鸟驿站等的确**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记得,马云在当时出任菜鸟网络董事长的演讲中,对四通一达与顺丰等快递为中国物流做出的贡献,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同时也提到了最关乎快递公司利益的一点:我们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是永远不会做快递的。一出生就被众人警惕的菜鸟话虽然好听,但实际情况可能不会是这样,刘强东在某次央视节目中直言:菜鸟物流就是在为几家物流公司上搭建系统,说得好听是提升这几家快递公司效率;说得难听点,最后你等着瞧,这几家公司的大部分利润都是被菜鸟物流给吸走。接着刘强东还说到,关于这个事实,这些加入菜鸟联盟的快递都心知肚明,只不过是被“套牢”了而已。刘总原话为:“其实他们都知道,只是现在已经没有能力离开了。因为你不这么做,就会被它踢走了,50%的业务就没有了。所以你的命根子已被抓在手里。”但刘强东提到,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顺丰。顺丰的“单飞”硬气来自哪里?看来,即便马云屡次强调,阿里绝对不抢快递公司的生意,刘强东坚决表示怀疑,而王卫也不再买账了。其实顺丰“单飞”是有迹可循的:第一,2014年5月,顺丰主动中止了部分与淘宝商户的合作,不再递送价格超低的物流件,转向与其他新兴电商平台合作。第二,日,是菜鸟网络成立两周年的纪念日,在菜鸟网络总裁童文红举办的菜鸟合作伙伴大会上,顺丰方面称其工作繁忙无法参加。第三,丰巢科技的成立。2015年4月份,顺丰联合申通、韵达、中通、普洛斯四家物流公司,共同投资创建丰巢科技。丰巢成立后,迅速形成”丰巢派“与”菜鸟派“开始抢占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第四,2016年3月份,天猫官方宣布,取消”顺丰包邮“服务,私以为,这也代表着顺丰正式退出了菜鸟网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述2015年4月份,顺丰带头反水马云,联手申通、中通和韵达一起投资5亿成立“丰巢科技”来直面菜鸟的竞争。曾经外界还有多个传言,关于王卫多次拒绝马云的“求见”,以及阿里对顺丰的收购要求。别人想抱马云的大腿都没有机会,为何顺丰的王卫却敢和马云对着干呢?在过去的 23 年间,顺丰是中国少有的口碑几乎没有什么瑕疵的服务类公司。两句民间传言足以勾勒它的地位。一句叫做,“快递分两种,顺丰和其他”。另一句叫做,“顺丰出错的概率,是其他快递不出错的概率”。可是,当顺丰的王卫加入菜鸟的时候,是以的身份加入,但是进入后,事实很多事情被牵着走。由于丰巢的聚合了国内最大的几家快递公司,顺丰以及“两通一达”四家公司在国内拥有超过87000个服务网点,85万名一线配送人员每日递送全国50%以上的快件,强大的网络优势令丰巢一出生就极具想象空间。就连竞争对手刘强东对顺丰的印象也是极好的,在节目中他对顺丰的赞赏也是溢于言表:全国的快递,只有顺丰是拒绝菜鸟的,所以未来可能只有一家快递能在行业中长久独立的生存下去的话,那就是顺丰,并且还能有很好的利润。如今京东配送,菜鸟网络,顺丰现在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三大巨头,孰优孰劣谁胜谁负现在很难断言。这是一场马拉松,而裁判,是每一位顾客。*本文由钛媒体编辑综合自微信号蠢萌***、搜狐科技等公开信息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顺丰刚刚宣布同UPS战略合作,王卫为何要跟马云的菜鸟“对着干”?》 精选二今日,菜鸟顺丰互相拉黑的消息在互联网爆炸。昨天下午,菜鸟网络发表《菜鸟关于顺丰暂停物流数据接口的声明》5月31日下午6点,菜鸟接到顺丰发来的数据接口暂停告知6月1日凌晨,顺丰关闭了自提柜的数据信息回传6月1日中午,顺丰又进一步关闭了整个淘宝平台物流信息的回传而顺丰则宣称,这是菜鸟对其“有针对性的封杀”。菜鸟称,顺丰暂停数据接口后,淘宝上顺丰包裹的物流详情无法正常回传,商家无法确定买家是否已经收货,买家也不能跟踪商品的实时信息。这可能对消费者和商家带来重大损失。如果此前的种种矛盾迹象还处于半遮半掩,那这次顺丰的反水则是将自己与菜鸟和阿里的矛盾彻底公开化。在这次声明中,菜鸟交代了顺丰此举发生的原因:“此事发生前,为保护消费者隐私、电话信息安全,菜鸟根据安全团队的建议正在对全网物流数据进行信息安全升级。我们将加强对海淘、快递柜等物流数据的多重交叉验证,但顺丰及丰巢等出于各种原因并不配合。”也就是说,菜鸟想想要数据,而顺丰不想给。菜鸟表示,已紧急建议淘宝商家暂时停止使用顺丰发货,改用其他快递公司的服务。而顺丰方面则称,事实是并非顺丰关闭数据接口,而是菜鸟在6月1日下线丰巢接口信息,菜鸟此次的行为其实根本是一场有针对性封杀行动,除丰巢外,其他平台均未关闭数据接口。而菜鸟之所以封杀顺丰,背后的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顺丰从腾讯云切换至阿里云。顺丰方面还称,旗下的丰巢在2016年跟菜鸟开始合作。但是菜鸟提出:所有快递柜信息的触发必须通过菜鸟裹裹,取件码信息无条件给到菜鸟,丰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给菜鸟(包括非淘系订单)。丰巢难以接受以上合作条款。今年5月,菜鸟提出,以数据安全为由停止对丰巢的合作,并在6月1日0点下线丰巢接口信息。今天菜鸟以到期为由,以信息安全为由,有针对性的封杀丰巢。之前,在5月22日,在菜鸟网络“GSLS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马云刚提出了一天10亿个包裹的“小目标”台下第一排坐着“四通一达”的高管们,马云当着会场的2000人警告他们:“不管同不同意,这儿至少一半的人十年以后不会在这里了。”不难想象,当时坐在第一排的物流公司高管,听了这话也会内心会有多不爽。关键还不是这句话,而是马云说的另一句话,几乎就差点名“顺丰”了他说:“很多公司已经上市,更多的物流公司在排队上市,但我没有发现上了以后和不上市有多大的区别,唯一感觉就是我变成了多少的富豪了,这没有意义。”这几乎是指名道姓说顺丰和王卫了,而恰好,顺丰的高管并没有出席这个峰会。马云想通过公开演讲的方式“点拨”顺丰和王卫,结果顺丰顿时开窍了,它随后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5月29日,中国邮政、顺丰等15家快递与菜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这15家企业与菜鸟将基于服务,推动行业的信息化升级。此外,除了数据层面的合作,各方还将提升快递流转各环节的服务能力。通过环节优化,从末端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第二件事,6月1日,对菜鸟暂停物流数据接口。此前,顺丰已经多次表现出跟菜鸟的距离感,并且作为中国快递业的龙头老大,它也在菜鸟网络之外组建自己的联盟来对抗菜鸟。2015年4月,顺丰联手申通、中通和韵达共同投资5亿元成立丰巢科技,而这次停止对菜鸟开放物流数据接口的,除了顺丰,还有丰巢。现在的格局似乎已经非常明朗:马云想靠菜鸟一统物流江湖,顺丰王卫则不愿做小弟而揭竿起义。事情会怎样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顺丰菜鸟打架,消费者遭殃。所以说:不以消费者为重的商业行为,都是耍流氓。,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绝不耍流氓。点击阅读原文,赶紧注册吧!《顺丰刚刚宣布同UPS战略合作,王卫为何要跟马云的菜鸟“对着干”?》 精选三核心提示:7月21日,京东声明将把天天快递从开放平台服务中暂时除名,理由是在其合作的众多第三方快递中,这家公司排名最后,而且存在部分违规行为。物流,一个不那么性感的名词忽然间成为互联网江湖混战的漩涡中心。7月21日,京东声明将把天天快递从开放平台服务中暂时除名,理由是在其合作的众多第三方快递中,这家公司排名最后,而且存在部分违规行为。关于天天快递一个很重要的背景信息是,它正处于被苏宁云商一家全资子公司进行100%的行为中,而苏宁则与阿里存在。据说,马云和张近东曾规划将苏宁云商、苏宁易购和天天快递进行重组,并于3年内上市。因此,天天快递事件最后演变成京东与苏宁之间的一场对抗。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发表博文称,京东“诬陷天天快递”,不要犯众怒;随后京东回击,奉劝孙为民不要“玻璃心”,并强调这是一场快递体验之争,不是商业利益之争,更不是数据之争。京东与阿里旗下菜鸟在电商物流领域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除了双方的直面冲突外,与其生态内企业的摩擦越来越明显。前不久,京东与苏宁同时成为安利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就是一个明显的注脚。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从京东电商平台脱胎的这家物流公司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然而自2007年刘强东决定自建物流,争议与质疑就始终缠绕着这家电商公司。当年他在董事会上提出这项规划,很客气地请他先做做预算,没有直接否掉仅仅是因为不好意思。当时,京东年营业收入还不到5亿元,而刘强东给出的预算是10亿美金,当时他们连2000万美金的都困难。此后的几年中,物流成为京东的吸金黑洞、亏损源头。直到2014年京东上市后,刘强东还在各种场合回应质疑,“有的人说很好,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有的说这是胡来,最愚蠢的决定,终有一天会把企业拖垮。”不可否认,物流这块的投入产出比牵动着所有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的神经,甚至就连互联网也为之躁动起来。因为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大家似乎恍然大悟,物流与商流是决然不可能脱离的。所以,腾讯还在持有易迅和拍拍的时候,就成为一家专注物流领域的LP。这个决策在腾讯内部过会时曾引起很大争论,他们想不明白,一个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要投一个物流基金?它能给你贡献什么?“物流只是一个起步,当它变成资源平台,你能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该称。此后,京东也成为这家基金的LP。当然,作为京东的直接竞争对手,阿里在物流领域的布局一直停下不来。不仅投资了圆通、百世等快递,更是通过菜鸟平台尽可能地连接一切物流公司与之共舞。同时围绕物流的战争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菜鸟与顺丰的对峙只是开端。2017年4月,京东物流正式对外宣布开放独立,刘强东希望它成为第四次零售革命真正的商业基础设施。同样的路径,亚马逊在走,阿里、苏宁同样志在于此。“我知道大家对京东物流期待挺多,老板也是如此。”京东物流集团CEO王振辉说。组织架构升级物流开放在京东不是什么新名词,铺垫了好多年。之所以2016年进入物流社会化落地阶段,王振辉的解释是,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与社会发生互动。京东现有六大物流网络在电商领域具有一定竞争力,同时也是对外开放的能力。现在京东物流每天有100万单来自非自营业务。事实上,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都在不断强化自身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比如顺丰和苏宁。如果再考虑到阿里旗下菜鸟的渗透,外部竞争环境也成为京东加快开放的一个因素。2016年11月,京东物流才以独立品牌形象示人,之前重金投入同时饱受争议的这块资产在内部被称作“运营体系”,最主要任务是支持京东商城的业务。王振辉是在2016年5月升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后全面掌管运营体系的。他走马上任后的第二个月,就对这个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部门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在过去五年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他承认,那时就在为物流的全面开放做准备。在京东,按重要级别程度部门被封为不同级别,两个等级之间差别很大。一级部门的负责人统帅少则几百多则几万人,可以参加京东月度精英会,在预算、决策等方面有非常独立的权限。当时开放业务属于二级部门,仓储、配送环节也有二级部门。所以,王振辉的第一把手术刀伸向了部门的权限问题。新增开放业务部和物流规划部两个一级部门,前者负责所有开放业务,后者则整合仓储配送的未来规划。他视为核心的物流规划职能,此前被分散在仓储、配送、大件、小件等几个独立部门。好处是垂直专业,缺点是横向联络成本高,可能只考虑部门自己的利益,没有全局观。如果涉及到全国网络规划问题,就需要一个角色居中协调,无疑这会影响效率。整合后的物流规划部负责人傅兵说,原先各个部门会定期聚在一起讨论新方向新需求,但没有哪个角色从行业的角度去思考外部竞争。王振辉落下的第二枚棋是,根据物流全链条的几个关键节点进行部门拆分。大件仓和小件仓被拆分成两个部门,中间运输环节从原来的配送体系同样拆分出来,成立独立的集运部。这些都是一级部门。他解释,过去京东最关心的三个名词就是仓储、配送和客服,几乎都是围绕这三个大的关键节点部署资源。物流全面开放之后,不可能再以这么笼统的概念进行组织管理。比如,目前集运部负责的从出仓到分拣这一段运输,此前划归配送。考虑到京东在加大干线运输的部署,部门独立的必要性也显而易见。此次涉及调整的有4个集团一级部门,12个二级部门,以及7个区的20多个二级部门,调整后向王振辉直接汇报的VP级别有18人。而这么大手术王振辉并没有跟刘强东做太多细节讨论,他只写了一封邮件,把想法和具体调整计划发过去,很快就得到肯定的批复。“他对管理层的信任授权是非常充分的。”王振辉说。很难想象,对于京东这家拥有十多万人的大公司,这场自上而下的组织变革竟然比他预想中要顺利,因为管理层普遍认同大方向。问题是,5年没有做如此大规模的调整,涉及几万人,个体心态很难把握。他跟几个事业部总裁、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做了大量的沟通说明工作。“比如物流生意是先有车后有单,所有人都觉得单量越多越好。对这些问题大家都有一个基本认同,对开放业务的重要性,大家也都很明白,认可物流行业处于上升期,大有可为。”2017年4月,京东物流集团正式对外成立。严格意义上讲,京东商城自营业务算是他们一个重要客户。在服务他们的同时,既要保证用户体验,又要在后台严格控制成本。这是集团对王振辉很重要的两个考核指标。比如他们最近推出的“京准达”、“京尊达”等服务,用户可以指定预约送货时间,享受更好的上门服务。对于商城而言,这是为用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但物流集团要做的是核算成本效率。“我跟商城是要收费的”,王振辉解释,目前在上市公司体系内他们没有做财务拆分,但是会进行模拟报价和计算的方式内部把账平掉。开放的意思不仅指输出能力,也包括集纳社会力量。与京东到家业务合并的新达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合作对象,他们在同城配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配送部副总裁王辉回忆,从2015年下半年京东就开始尝试众包与自营在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进行合作。他称,无论从流程制度还是配送人员的形象、行为举止,都已经形成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在人员培训和后期处理异常的标准化方面,双方是达成默契的。”刘强东看到一个关于成本的数字,问王振辉,你们价格怎么降下来了?王振辉笑说,“拧毛巾的空间很大”。刚刚过去的“618”期间,达达吸纳了接近20%的京东订单。对他而言,最核心的还是要不断扩大非京东自营客户,而且获取他们的信任和满意。“业务做好,后面资本分拆,甚至上市,才是水到渠成的事。对我们而言,什么时候上市不是关键,以什么样的成绩单上,才最关键。”王振辉说。开放业务的核心是入仓2016年初,李宁公司决定做全渠道项目,所有的线下门店和仓库都要求同时兼容B2B和B2C业务。他们已经有一个合作长达十年的物流供应商,但是李宁希望找一家拥有电商经验的公司。经人介绍,物流总监盛炜跟京东谈定了合作。盛炜告诉《中国企业家》,原先李宁的总仓、分仓和门店是多条线,交给京东管理的京津仓在存储、作业线路规划、进出运作等方面实现了三仓合一。李宁从仓到店、店到店的物流都由京东服务。虽然李宁是最早跟京东物流合作的品牌商之一,但盛炜也曾犹疑。毕竟京东被贴上了自有物流这个强烈的标签,能否转变角色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大家都在观察。“我的感受是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京东最牛的地方是从仓库到终端的管理,尤其是局部区域的订单处理效率,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王振辉总结道。前不久,他见某个通达系老板,谈话时对方不经意间较量起各自的实力所长,多点对多点还是快递公司厉害。王振辉点头,“我非常承认,但是一点对多点京东最强。”京东的物流网络也是按照由仓到配的逻辑进行布局的。从过去京东开放业务的历史合作数据来看,京东更多只是承接了配送环节的服务。在目前每天100多万的非自营外单中,单纯配送订单占比达到60%。傅兵说,京东POP平台约有1/3商户在使用京东物流配送服务。京东把商家入仓作为核心战略目标,王振辉说,“我们希望商家把货放到京东仓库,这是我们擅长的。”商户入仓比例低有一定的行业历史原因。几乎所有品牌商,甚至电商平台的配送环节都是外包的。但企业自主的比例却很高,租个几千平米仓库,自己打理或像李宁那样外包管理。行业现状注定仓配一体化客户小于纯配客户,国内客户外包仓比例也远低于国外。傅兵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仓库涉及到货物安全,以及所有操作的数据。一个仓库出入多少商品,这些对于企业来说是相对核心的数据。不过他提出,这个趋势正在发生扭转。仓库操作难度在加大,专业化趋势明显,不再是原来纯粹搬箱子那么简单。京东在全国多地仓库都拿出一定面积试验无人化操作。《中国企业家》曾实地探访京东位于固安的小件仓,20多个机器人按照既定地图路线运行在5000多平的仓库,只要一个操作员输入订单详情,机器人就会把相应的货架送过来,人找货变成货找人。尤其体量越大,企业会发现自己运营仓库的成本远高于外包的成本。原来大家只看成本,不关心体验,但是B2C涉及到用户时这个态度也被改变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商家由原来的异地仓、两地仓变成全国仓,因为只有离客户越近,才能提供更具时效的服务。如果要部署全国性仓储,管理幅度就会加大,一般企业很难具备这样的能力,外包成为必然的趋势。仓配一体化被认为是未来的趋势。据说,京东物流订单涨得很快,2016年相比2015年涨了200%。但是对于普通卖家来说,成本始终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一个东北卖家在京东开店,产品在广州卖得特别好,理论上把货物提前备在京东的华南仓,发货速度更快,体验更好,但是成本也增加了很多。京东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如果这种商品是标品,流通性很好,建议就近入仓通过周转降低成本,京东有一套数据和方法可以给到商家建议。毕竟京东自营400多万SKU只有3到7天的周转时间。而假如卖家的产品是个性化、手工、定制,总之比较稀缺,可能不适合全国备仓,王振辉建议跟通达系合作降低成本。“在京东开放平台,我们跟这些公司也是长期合作的。前提是你服务要好,服务不好我就不跟你玩了。”这还涉及到京东物流对外部客户的订单量预测能力,在服务内部自营业务时,商城平台对订单量是有基本的,但是开放后是否也可以根据商家订单的峰值或低谷自动调节服务能力?王振辉给出的答复是,这确实是京东物流开放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赋予开放业务部门更多决策权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做到相对完整的预案,假如超出预测,“我也顶得住。”因为团队里的那些兄弟都告诉他,订单多总是好事。数据保卫战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物流数据越来越被重视。仅仅一个多月前,阿里系菜鸟与顺丰因为快递柜业务还曾发生严重对峙。起因是,在双方续约条款中,菜鸟要求所有快递柜信息的触发必须通过菜鸟裹裹,取件码信息无条件给到菜鸟,包括返回非阿里系平台的所有订单信息。顺丰无法接受,发起物流数据保卫战。最后,在国家邮政局的介入下冲突平息。“丰鸟之争”的核心在于数据归属权,物流数据究竟有多重要,会成为巨头争夺的焦点?“虽然很难预判五到十年,和到底会在物流哪方面产生巨大作用,但数据绝对是作业层面整体优化的基础,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很核心的部分。”傅兵说。在所有物流作业环境的操作中,商品、客户、地理位置以及车辆行驶数据都是京东重点采集的信息。比如,京东最后一公里配送站点的建设、配送员责任片区划分以及每天送货路径优化,都是以大数据为操作基础的。尤其在空间越开放越分散的环境中,基于数据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再比如,根据物流轨迹,电商平台可以推测全国包裹流向。假如某两个城市之间的数据比较集中,平台可以考虑在目的地附近开仓以节省成本提高时效。数据对于商家同样意义重大。一场促销开始前,根据客户消费频次等历史数据,他们能大概推测出北京东城区会卖出多少货,库存前置的好处就在于快速响应,用户体验会更好。2016年国内往来快递包裹300亿,沉淀了海量的物流数据。问题在于,没有哪家快递公司找到数据应用或商业化的有效途径。有分析认为,菜鸟正是抓住了物流公司这一软肋,因此CEO童文红才放言:“你们干不好的事情,菜鸟来干;你们不愿意干的事情,菜鸟来干。”一位长期关注物流行业的投资人向《中国企业家》分析菜鸟背后的阿里的心态,“它是掌握最多数据的人,因此本能地想把所有数据汇总到它那里。从产业的角度,也许是比较合理的,阿里可以进行产业效率最大化提升。但站在顺丰等快递公司的角度,这也是他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数据免费开放,在阿里产业链合作中就会越来越处于弱势地位。”上述人士称,虽然他对此并不惊讶,但这场因数据之争引发的冲突在他看来还是提早发生了。产业链上每个角色都想通过降低成本而获利,但彼此形成怎样一种公平的合作关系,需要真正的大智慧来解决。但一位跨境电商平台物流负责人却很直接地告诉《中国企业家》,“如果想要顺丰的全网数据,这个要求并不合理。”他还补充,四通一达的老板都知道数据的重要性,他们也明白未来要靠智能化,数据被拿走就等于被拿走未来。阿里和京东都在大力鼓吹物流开放,阿里的逻辑核心是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在因物流数据归属权问题冲突不断的背景下,王振辉认为两家公司对未来思考的差异性体现在,“京东是以体验为核心”。但是,假如未来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和物流公司都愿意把数据开放给京东,进一步构建产业上游的智能供应链,京东是否乐于扮演这样的角色?这也是阿里的诉求。王振辉回答《中国企业家》,“这个肯定愿意,而且也是京东的一个方向。”他补充道,“第一,我会拿你愿意给的数据,第二,我不拿跟我业务无关的数据。我没有把数据当成业务来做,更没有说一切数据都是业务。我们都是搬箱子的,我是老师父,通过数据只是想告诉你,怎样搬得更好。”实际上,2013年开始的菜鸟网络建设与逐渐开放的京东物流越来越像。前者加大建仓力度,后者则在构建信息网络平台,他们弥补的短板分别是对方的强项。站在品牌商的角度,他们在电商渠道的业务也越来越同质化,随时可能爆发正面竞争。京东物流的志向不仅在于平台上的第三方电商卖家,王振辉最理想的状态是找到那些品牌商让他们直接把货的物流服务都外包给京东。“你想想是不是跟他们谈更好?”他反问。理论上这是最好的合作模式,但这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问题:与京东合作的品牌商在阿里平台的物流该由谁来服务?即便是李宁这样深度合作的品牌商,从天猫旗舰店和线下店面到用户的派单,主要由顺丰来完成。“我希望大家是开放的,他(阿里)不开放我也没有办法。我很难让他开心。”王振辉说,“其实生意很大,品牌商也有自主选择权。老刘早会还在讲,将来跟品牌商合作我们的利润是透明的,我们有信心把成本效率做到最好。”然而与京东争夺品牌商的并不只有菜鸟。7月18日和19日,京东与苏宁物流先后宣布与安利合作。自9月1日起,京东为安利自有移动社交电商平台“安利云购”提供面向C端用户的配送服务,并为其提供店面铺货等其他仓储物流服务;同样在这天,安利云购的仓储、运输、末端配送以及逆向物流等服务需求由苏宁负责。显然,安利在平衡物流合作伙伴。王振辉透露,京东2017年比去年业绩增长很多,而且今年目标被调高不少。3C、日百和服装等行业都签下一些大品牌,但他不愿透露具体名字,“这是个好生意,但不是高调的生意。”京东物流会成为谁?京东物流集团面纱被揭开后,外界都想知道,刘强东把谁视作竞争对手?这块由电商平台脱胎的资产,到底想成为怎样一家物流公司?从用户体验而言,外界更多把京东和顺丰放在一个维度来看。刘强东曾发过一条微博,点名未来民营物流公司会成为京东和顺丰引领的寡头局面,虽然有一点竞争,但都可以成为巨头,任何一家倒掉都是行业损失。值得一提的是,顺丰目前也是京东POP平台很重要的合作公司,每天拿走几十万订单。“大家都是配送公司,肯定有一定层面的竞争,顺丰也在搞电商,做优选、嘿客,但目前这不是重点。市场足够大,而且京东做的是仓到配,顺丰做的是快递。”王振辉点明,顺丰的优势在于商务件做得非常好,他们可以包机,但是京东没有飞机,只能跟别人合作。王振辉不愿意把京东物流单纯地跟某一家公司做直接对比,“5年后的样子肯定比现在更丰富,而且每个月行业都在变化。这个路径我们还在探索,老刘也给了时间,我们就是尽快往前跑。”刘强东给出时间表,未来五年京东物流自营业务必须低于一半,十年后不能超过20%,这才算成功。作为一名物流老兵,傅兵的观察是电商物流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物流技术的发展。十年前,一个物流仓储经理年收入能达到10万块就很不错了,现在收入则翻了四五倍甚至更高。2011年王辉想去电商公司看看,他在传统快递公司干了10年,电商平台对他而言是一种新奇所在。以前他在顺丰最关心的是货物的质量和安全,都在围绕货物转,一切工作流程甚至思考方式都被标准化。在京东他体验到的是另外一种场景,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从商流出发。但是如果说京东希望对整个行业有所触动或贡献,那就是通过技术驱动和供应链整体服务去实现。对于X事业部,刘强东一贯的态度是预算不设上限,所以在人才招募、技术试验方面他们都没有明显的禁忌或束缚。近两年,京东大肆鼓吹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技术,尽管无人机在宿迁和陕西都有试点,无人车也在一些高校和园区试运营,但外界还是怀疑这对京东物流尤其配送环节的成本和效率能起到多大作用?京东X事业部总裁肖军告诉《中国企业家》,“虽然没法把详细数据拿给你看,但我们测算过了,无人机配送成本比人工要低。成本是京东的生命线,我们很在意。”但他也承认,大规模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比如无人车路权问题、,需要一定时间去解决。一位长期关注物流的投资人认为,物流技术的创新必然来自于大公司,有资金实力,小公司想找一个理想的实验场地可能都比较难。他倒不认为京东的无人技术是噱头,但需要逐步落实。比如无人仓早已不是新概念,国内一些医药、烟草物流仓库,在很多环节都是黑灯操作的。2017年“618”之后,京东无人仓会在全国部署,会比无人机、无人车进度快一些。但肖军不会严格区分谁快谁慢,在他看来是三个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技术解决问题思路。“技术能不能跟上业务发展速度,这是我最关心的。”王振辉说,他希望上述无人技术都尽快大规模投入使用。据说,刘强东给的时间要求是五到十年。如果要王振辉列举京东物流正在建设的几个关键能力,除了技术外他还关心信息化和团队。目前物流集团有近10万人规模,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增加。当然,对外开放的技术能力也是重点发力方向,比如继续完善全国网络建设,发力航空路线。王辉透露,今年下半年京东会重点建设干线运输,提高异地发全国的时效,“全国范围内,今天下单,最晚第三天大部分货物能送达。”王辉认为,全国干线网络铺设完成,对于京东进入供应链、全生命周期市场甚至未来的快递、快运市场都提供了各种可能性。所以,京东还在进行局部多点对多点的路径搭建。虽然王振辉和傅兵都否认京东短期发展To C快递业务的计划,但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不想给出明确的答案,“开门做生意,不可能明确说这个不做,那个不做。路还很长,机会很多,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完)【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3】《顺丰刚刚宣布同UPS战略合作,王卫为何要跟马云的菜鸟“对着干”?》 精选四核心提示:7月21日,京东声明将把天天快递从开放平台服务中暂时除名,理由是在其合作的众多第三方快递中,这家公司排名最后,而且存在部分违规行为。物流,一个不那么性感的名词忽然间成为互联网江湖混战的漩涡中心。7月21日,京东声明将把天天快递从开放平台服务中暂时除名,理由是在其合作的众多第三方快递中,这家公司排名最后,而且存在部分违规行为。关于天天快递一个很重要的背景信息是,它正处于被苏宁云商一家全资子公司进行100%的股权收购行为中,而苏宁则与阿里存在股权关系。据说,马云和张近东曾规划将苏宁云商、苏宁易购和天天快递进行重组,并于3年内上市。因此,天天快递事件最后演变成京东与苏宁之间的一场对抗。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发表博文称,京东“诬陷天天快递”,不要犯众怒;随后京东回击,奉劝孙为民不要“玻璃心”,并强调这是一场快递体验之争,不是商业利益之争,更不是数据之争。京东与阿里旗下菜鸟在电商物流领域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除了双方的直面冲突外,与其生态内企业的摩擦越来越明显。前不久,京东与苏宁同时成为安利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就是一个明显的注脚。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从京东电商平台脱胎的这家物流公司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然而自2007年刘强东决定自建物流,争议与质疑就始终缠绕着这家电商公司。当年他在董事会上提出这项规划,投资人很客气地请他先做做预算,没有直接否掉仅仅是因为不好意思。当时,京东年营业收入还不到5亿元,而刘强东给出的预算是10亿美金,当时他们连2000万美金的融资都困难。此后的几年中,物流成为京东的吸金黑洞、亏损源头。直到2014年京东上市后,刘强东还在各种场合回应质疑,“有的人说很好,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有的说这是胡来,最愚蠢的决定,终有一天会把企业拖垮。”不可否认,物流这块重资产的投入产出比牵动着所有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的神经,甚至就连互联网也为之躁动起来。因为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大家似乎恍然大悟,物流与商流是决然不可能脱离的。所以,腾讯还在持有易迅和拍拍的时候,就成为一家专注物流领域基金的LP。这个决策在腾讯内部过会时曾引起很大争论,他们想不明白,一个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要投一个物流基金?它能给你贡献什么?“物流只是一个起步,当它变成资源平台,你能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该基金合伙人称。此后,京东也成为这家基金的LP。当然,作为京东的直接竞争对手,阿里在物流领域的布局一直停下不来。不仅投资了圆通、百世等快递,更是通过菜鸟平台尽可能地连接一切物流公司与之共舞。同时围绕物流的战争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菜鸟与顺丰的对峙只是开端。2017年4月,京东物流正式对外宣布开放独立,刘强东希望它成为第四次零售革命真正的商业基础设施。同样的路径,亚马逊在走,阿里、苏宁同样志在于此。“我知道大家对京东物流期待挺多,老板也是如此。”京东物流集团CEO王振辉说。组织架构升级物流开放在京东不是什么新名词,铺垫了好多年。之所以2016年进入物流社会化落地阶段,王振辉的解释是,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与社会发生互动。京东现有六大物流网络在电商领域具有一定竞争力,同时也是对外开放的能力。现在京东物流每天有100万单来自非自营业务。事实上,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都在不断强化自身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比如顺丰和苏宁。如果再考虑到阿里旗下菜鸟的渗透,外部竞争环境也成为京东加快开放的一个因素。2016年11月,京东物流才以独立品牌形象示人,之前重金投入同时饱受争议的这块资产在内部被称作“运营体系”,最主要任务是支持京东商城的业务。王振辉是在2016年5月升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后全面掌管运营体系的。他走马上任后的第二个月,就对这个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部门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在过去五年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他承认,那时就在为物流的全面开放做准备。在京东,按重要级别程度部门被封为不同级别,两个等级之间差别很大。一级部门的负责人统帅少则几百多则几万人,可以参加京东月度精英会,在预算、决策等方面有非常独立的权限。当时开放业务属于二级部门,仓储、配送环节也有二级部门。所以,王振辉的第一把手术刀伸向了部门的权限问题。新增开放业务部和物流规划部两个一级部门,前者负责所有开放业务,后者则整合仓储配送的未来规划。他视为核心的物流规划职能,此前被分散在仓储、配送、大件、小件等几个独立部门。好处是垂直专业,缺点是横向联络成本高,可能只考虑部门自己的利益,没有全局观。如果涉及到全国网络规划问题,就需要一个角色居中协调,无疑这会影响效率。整合后的物流规划部负责人傅兵说,原先各个部门会定期聚在一起讨论新方向新需求,但没有哪个角色从行业的角度去思考外部竞争。王振辉落下的第二枚棋是,根据物流全链条的几个关键节点进行部门拆分。大件仓和小件仓被拆分成两个部门,中间运输环节从原来的配送体系同样拆分出来,成立独立的集运部。这些都是一级部门。他解释,过去京东最关心的三个名词就是仓储、配送和客服,几乎都是围绕这三个大的关键节点部署资源。物流全面开放之后,不可能再以这么笼统的概念进行组织管理。比如,目前集运部负责的从出仓到分拣这一段运输,此前划归配送。考虑到京东在加大干线运输的部署,部门独立的必要性也显而易见。此次涉及调整的有4个集团一级部门,12个二级部门,以及7个区的20多个二级部门,调整后向王振辉直接汇报的VP级别有18人。而这么大手术王振辉并没有跟刘强东做太多细节讨论,他只写了一封邮件,把想法和具体调整计划发过去,很快就得到肯定的批复。“他对管理层的信任授权是非常充分的。”王振辉说。很难想象,对于京东这家拥有十多万人的大公司,这场自上而下的组织变革竟然比他预想中要顺利,因为管理层普遍认同大方向。问题是,5年没有做如此大规模的调整,涉及几万人,个体心态很难把握。他跟几个事业部总裁、HR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做了大量的沟通说明工作。“比如物流生意是先有车后有单,所有人都觉得单量越多越好。对这些问题大家都有一个基本认同,对开放业务的重要性,大家也都很明白,认可物流行业处于上升期,大有可为。”2017年4月,京东物流集团正式对外成立。严格意义上讲,京东商城自营业务算是他们一个重要客户。在服务他们的同时,既要保证用户体验,又要在后台严格控制成本。这是集团对王振辉很重要的两个考核指标。比如他们最近推出的“京准达”、“京尊达”等服务,用户可以指定预约送货时间,享受更好的上门服务。对于商城而言,这是为用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但物流集团要做的是核算成本效率。“我跟商城是要收费的”,王振辉解释,目前在上市公司体系内他们没有做财务拆分,但是会进行模拟报价和计算的方式内部把账平掉。开放的意思不仅指输出能力,也包括集纳社会力量。与京东到家业务合并的新达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合作对象,他们在同城配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配送部副总裁王辉回忆,从2015年下半年京东就开始尝试众包与自营在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进行合作。他称,无论从流程制度还是配送人员的形象、行为举止,都已经形成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在人员培训和后期处理异常的标准化方面,双方是达成默契的。”刘强东看到一个关于成本的数字,问王振辉,你们价格怎么降下来了?王振辉笑说,“拧毛巾的空间很大”。刚刚过去的“618”期间,达达吸纳了接近20%的京东订单。对他而言,最核心的还是要不断扩大非京东自营客户,而且获取他们的信任和满意。“业务做好,后面资本分拆,甚至上市,才是水到渠成的事。对我们而言,什么时候上市不是关键,以什么样的成绩单上,才最关键。”王振辉说。开放业务的核心是入仓2016年初,李宁公司决定做全渠道项目,所有的线下门店和仓库都要求同时兼容B2B和B2C业务。他们已经有一个合作长达十年的物流供应商,但是李宁希望找一家拥有电商经验的公司。经人介绍,物流总监盛炜跟京东谈定了合作。盛炜告诉《中国企业家》,原先李宁的总仓、分仓和门店是多条线,交给京东管理的京津仓在存储、作业线路规划、进出运作等方面实现了三仓合一。李宁从仓到店、店到店的物流都由京东服务。虽然李宁是最早跟京东物流合作的品牌商之一,但盛炜也曾犹疑。毕竟京东被贴上了自有物流这个强烈的标签,能否转变角色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大家都在观察。“我的感受是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京东最牛的地方是从仓库到终端的管理,尤其是局部区域的订单处理效率,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王振辉总结道。前不久,他见某个通达系老板,谈话时对方不经意间较量起各自的实力所长,多点对多点还是快递公司厉害。王振辉点头,“我非常承认,但是一点对多点京东最强。”京东的物流网络也是按照由仓到配的逻辑进行布局的。从过去京东开放业务的历史合作数据来看,京东更多只是承接了配送环节的服务。在目前每天100多万的非自营外单中,单纯配送订单占比达到60%。傅兵说,京东POP平台约有1/3商户在使用京东物流配送服务。京东把商家入仓作为核心战略目标,王振辉说,“我们希望商家把货放到京东仓库,这是我们擅长的。”商户入仓比例低有一定的行业历史原因。几乎所有品牌商,甚至电商平台的配送环节都是外包的。但企业自主建仓的比例却很高,租个几千平米仓库,自己打理或像李宁那样外包管理。行业现状注定仓配一体化客户小于纯配客户,国内客户外包仓比例也远低于国外。傅兵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仓库涉及到货物安全,以及所有操作的数据。一个仓库出入多少商品,这些对于企业来说是相对核心的数据。不过他提出,这个趋势正在发生扭转。仓库操作难度在加大,专业化趋势明显,不再是原来纯粹搬箱子那么简单。京东在全国多地仓库都拿出一定面积试验无人化操作。《中国企业家》曾实地探访京东位于固安的小件仓,20多个机器人按照既定地图路线运行在5000多平的仓库,只要一个操作员输入订单详情,机器人就会把相应的货架送过来,人找货变成货找人。尤其体量越大,企业会发现自己运营仓库的成本远高于外包的成本。原来大家只看成本,不关心体验,但是B2C涉及到用户时这个态度也被改变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商家由原来的异地仓、两地仓变成全国仓,因为只有离客户越近,才能提供更具时效的服务。如果要部署全国性仓储,管理幅度就会加大,一般企业很难具备这样的能力,外包成为必然的趋势。仓配一体化被认为是未来的趋势。据说,京东物流订单涨得很快,2016年相比2015年涨了200%。但是对于普通卖家来说,成本始终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一个东北卖家在京东开店,产品在广州卖得特别好,理论上把货物提前备在京东的华南仓,发货速度更快,体验更好,但是成本也增加了很多。京东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如果这种商品是标品,流通性很好,建议就近入仓通过周转降低成本,京东有一套数据和方法可以给到商家建议。毕竟京东自营400多万SKU只有3到7天的周转时间。而假如卖家的产品是个性化、手工、定制,总之比较稀缺,可能不适合全国备仓,王振辉建议跟通达系合作降低成本。“在京东开放平台,我们跟这些公司也是长期合作的。前提是你服务要好,服务不好我就不跟你玩了。”这还涉及到京东物流对外部客户的订单量预测能力,在服务内部自营业务时,商城平台对订单量是有基本预期的,但是开放后是否也可以根据商家订单的峰值或低谷自动调节服务能力?王振辉给出的答复是,这确实是京东物流开放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赋予开放业务部门更多决策权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做到相对完整的预案,假如超出预测,“我也顶得住。”因为团队里的那些兄弟都告诉他,订单多总是好事。数据保卫战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物流数据越来越被重视。仅仅一个多月前,阿里系菜鸟与顺丰因为快递柜业务还曾发生严重对峙。起因是,在双方续约条款中,菜鸟要求所有快递柜信息的触发必须通过菜鸟裹裹,取件码信息无条件给到菜鸟,包括返回非阿里系平台的所有订单信息。顺丰无法接受,发起物流数据保卫战。最后,在国家邮政局的介入下冲突平息。“丰鸟之争”的核心在于数据归属权,物流数据究竟有多重要,会成为巨头争夺的焦点?“虽然很难预判五到十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到底会在物流哪方面产生巨大作用,但数据绝对是作业层面整体优化的基础,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很核心的部分。”傅兵说。在所有物流作业环境的操作中,商品、客户、地理位置以及车辆行驶数据都是京东重点采集的信息。比如,京东最后一公里配送站点的建设、配送员责任片区划分以及每天送货路径优化,都是以大数据为操作基础的。尤其在空间越开放越分散的环境中,基于数据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再比如,根据物流轨迹,电商平台可以推测全国包裹流向。假如某两个城市之间的数据比较集中,平台可以考虑在目的地附近开仓以节省成本提高时效。数据对于商家同样意义重大。一场促销开始前,根据客户消费频次等历史数据,他们能大概推测出北京东城区会卖出多少货,库存前置的好处就在于快速响应,用户体验会更好。2016年国内往来快递包裹300亿,沉淀了海量的物流数据。问题在于,没有哪家快递公司找到数据应用或商业化的有效途径。有分析认为,菜鸟正是抓住了物流公司这一软肋,因此CEO童文红才放言:“你们干不好的事情,菜鸟来干;你们不愿意干的事情,菜鸟来干。”一位长期关注物流行业的投资人向《中国企业家》分析菜鸟背后的阿里的心态,“它是掌握最多数据的人,因此本能地想把所有数据汇总到它那里。从产业的角度,也许是比较合理的,阿里可以进行产业效率最大化提升。但站在顺丰等快递公司的角度,这也是他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数据免费开放,在阿里产业链合作中就会越来越处于弱势地位。”上述人士称,虽然他对此并不惊讶,但这场因数据之争引发的冲突在他看来还是提早发生了。产业链上每个角色都想通过降低成本而获利,但彼此形成怎样一种公平的合作关系,需要真正的大智慧来解决。但一位跨境电商平台物流负责人却很直接地告诉《中国企业家》,“如果想要顺丰的全网数据,这个要求并不合理。”他还补充,四通一达的老板都知道数据的重要性,他们也明白未来要靠智能化,数据被拿走就等于被拿走未来。阿里和京东都在大力鼓吹物流开放,阿里的逻辑核心是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在因物流数据归属权问题冲突不断的背景下,王振辉认为两家公司对未来思考的差异性体现在,“京东是以体验为核心”。但是,假如未来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和物流公司都愿意把数据开放给京东,进一步构建产业上游的智能供应链,京东是否乐于扮演这样的角色?这也是阿里的诉求。王振辉回答《中国企业家》,“这个肯定愿意,而且也是京东的一个方向。”他补充道,“第一,我会拿你愿意给的数据,第二,我不拿跟我业务无关的数据。我没有把数据当成业务来做,更没有说一切数据都是业务。我们都是搬箱子的,我是老师父,通过数据只是想告诉你,怎样搬得更好。”实际上,2013年开始的菜鸟网络建设与逐渐开放的京东物流越来越像。前者加大建仓力度,后者则在构建信息网络平台,他们弥补的短板分别是对方的强项。站在品牌商的角度,他们在电商渠道的业务也越来越同质化,随时可能爆发正面竞争。京东物流的志向不仅在于平台上的第三方电商卖家,王振辉最理想的状态是找到那些品牌商让他们直接把货的物流服务都外包给京东。“你想想是不是跟他们谈更好?”他反问。理论上这是最好的合作模式,但这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问题:与京东合作的品牌商在阿里平台的物流该由谁来服务?即便是李宁这样深度合作的品牌商,从天猫旗舰店和线下店面到用户的派单,主要由顺丰来完成。“我希望大家是开放的,他(阿里)不开放我也没有办法。我很难让他开心。”王振辉说,“其实生意很大,品牌商也有自主选择权。老刘早会还在讲,将来跟品牌商合作我们的利润是透明的,我们有信心把成本效率做到最好。”然而与京东争夺品牌商的并不只有菜鸟。7月18日和19日,京东与苏宁物流先后宣布与安利合作。自9月1日起,京东为安利自有移动社交电商平台“安利云购”提供面向C端用户的配送服务,并为其提供店面铺货等其他仓储物流服务;同样在这天,安利云购的仓储、运输、末端配送以及逆向物流等服务需求由苏宁负责。显然,安利在平衡物流合作伙伴。王振辉透露,京东2017年比去年业绩增长很多,而且今年目标被调高不少。3C、日百和服装等行业都签下一些大品牌,但他不愿透露具体名字,“这是个好生意,但不是高调的生意。”京东物流会成为谁?京东物流集团面纱被揭开后,外界都想知道,刘强东把谁视作竞争对手?这块由电商平台脱胎的资产,到底想成为怎样一家物流公司?从用户体验而言,外界更多把京东和顺丰放在一个维度来看。刘强东曾发过一条微博,点名未来民营物流公司会成为京东和顺丰引领的寡头局面,虽然有一点竞争,但都可以成为巨头,任何一家倒掉都是行业损失。值得一提的是,顺丰目前也是京东POP平台很重要的合作公司,每天拿走几十万订单。“大家都是配送公司,肯定有一定层面的竞争,顺丰也在搞电商,做优选、嘿客,但目前这不是重点。市场足够大,而且京东做的是仓到配,顺丰做的是快递。”王振辉点明,顺丰的优势在于商务件做得非常好,他们可以包机,但是京东没有飞机,只能跟别人合作。王振辉不愿意把京东物流单纯地跟某一家公司做直接对比,“5年后的样子肯定比现在更丰富,而且每个月行业都在变化。这个路径我们还在探索,老刘也给了时间,我们就是尽快往前跑。”刘强东给出时间表,未来五年京东物流自营业务必须低于一半,十年后不能超过20%,这才算成功。作为一名物流老兵,傅兵的观察是电商物流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物流技术的发展。十年前,一个物流仓储经理年收入能达到10万块就很不错了,现在收入则翻了四五倍甚至更高。2011年王辉想去电商公司看看,他在传统快递公司干了10年,电商平台对他而言是一种新奇所在。以前他在顺丰最关心的是货物的质量和安全,都在围绕货物转,一切工作流程甚至思考方式都被标准化。在京东他体验到的是另外一种场景,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从商流出发。但是如果说京东希望对整个行业有所触动或贡献,那就是通过技术驱动和供应链整体服务去实现。对于X事业部,刘强东一贯的态度是预算不设上限,所以在人才招募、技术试验方面他们都没有明显的禁忌或束缚。近两年,京东大肆鼓吹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技术,尽管无人机在宿迁和陕西都有试点,无人车也在一些高校和园区试运营,但外界还是怀疑这对京东物流尤其配送环节的成本和效率能起到多大作用?京东X事业部总裁肖军告诉《中国企业家》,“虽然没法把详细数据拿给你看,但我们测算过了,无人机配送成本比人工要低。成本是京东的生命线,我们很在意。”但他也承认,大规模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比如无人车路权问题、问题,需要一定时间去解决。一位长期关注物流的投资人认为,物流技术的创新必然来自于大公司,有资金实力,小公司想找一个理想的实验场地可能都比较难。他倒不认为京东的无人技术是噱头,但需要逐步落实。比如无人仓早已不是新概念,国内一些医药、烟草物流仓库,在很多环节都是黑灯操作的。2017年“618”之后,京东无人仓会在全国部署,会比无人机、无人车进度快一些。但肖军不会严格区分谁快谁慢,在他看来是三个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技术解决问题思路。“技术能不能跟上业务发展速度,这是我最关心的。”王振辉说,他希望上述无人技术都尽快大规模投入使用。据说,刘强东给的时间要求是五到十年。如果要王振辉列举京东物流正在建设的几个关键能力,除了技术外他还关心信息化和团队。目前物流集团有近10万人规模,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增加。当然,对外开放的技术能力也是重点发力方向,比如继续完善全国网络建设,发力航空路线。王辉透露,今年下半年京东会重点建设干线运输,提高异地发全国的时效,“全国范围内,今天下单,最晚第三天大部分货物能送达。”王辉认为,全国干线网络铺设完成,对于京东进入供应链、全生命周期市场甚至未来的快递、快运市场都提供了各种可能性。所以,京东还在进行局部多点对多点的路径搭建。虽然王振辉和傅兵都否认京东短期发展To C快递业务的计划,但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不想给出明确的答案,“开门做生意,不可能明确说这个不做,那个不做。路还很长,机会很多,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完)【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3】《顺丰刚刚宣布同UPS战略合作,王卫为何要跟马云的菜鸟“对着干”?》 精选五来源:肖磊看市
作者:肖磊顺丰和菜鸟之争,本来是一场大戏,但因为国家邮政局的介入,令剧情戛然而止。其实损失最大的应该是微博,每次这种事件出来,微博的活跃度会蹿升一个新的台阶,尤其是此次围观者都是重量级人物,包括腾讯、刘强东、丁磊等都出来助阵,整个事件一旦发酵,似乎非常有看头。很多人可能会说,作者这种心态属于看热闹不怕事大。这个要分开来看,任何践行市场经济国家的商业文明,都是竞争和博弈出来的,中国也不例外。从最早的“郎顾之争”,到六年前的“国美陈晓之争”,再到今年的“万科宝能之争”,实际上对于整个中国社会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提升自我认知的机会,这是一般的教科书难以企及的。然而,国家邮政总局已经出面,这个事情就完全被**化了,因此菜鸟和顺丰不得不表示,将从讲**顾大局的高度出发,恢复数据接口。一旦被**化,实际上就没有讨论的余地了。但任何问题,如果没有被充分的讨论和认知,双方没有从真正的实力和竞争层面达到平衡,问题就很难得到彻底解决。菜鸟和顺丰的竞争和博弈,实际上才刚刚开始,而非已经结束。事件爆发当天,我在微博上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菜鸟缺数据吗?不缺,顺丰缺数据吗?也不缺。菜鸟缺钱吗?不缺,顺丰缺钱吗?也不缺。菜鸟缺市场吗?不缺,顺丰缺市场吗?也不缺。恰恰相反,如果他们都觉得自己缺数据、缺钱、缺市场,肯定早就深度合作了,而不是走到互相封杀这一步。猜猜,菜鸟和顺丰到底在争什么呢?不思考的人,永远都是别人大脑的影子。”目前为止,我并没有看到一个整体性分析,能够解释菜鸟和顺丰争论的核心点。大数据固然重要,但在中国,菜鸟和顺丰积累的数据,都是上亿计,足以干很多事情,而且当数据量达到这样一个规模的时候,基本上大部分采样都是重复的了,采集更多的数据或减少一些数据的采集,并不会影响自身发展大数据和利用大数据的能力。盲目神话“大数据”三个字,也是一种病。至于很多人谈到的定价权等等,这个都非常的笼统,而且定价权的问题,顺丰根本不需要跟菜鸟去争夺,菜鸟也很难影响到顺丰的定价。由于快递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其定价早就是非常有效的了,就算是顺丰,除了持续提高自身服务增加溢价之外,也难以改变整个行业的定价水平。如果是缺钱或缺市场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也很难解释。顺丰的体量和现金流虽然比不上阿里,但也是两千多亿市值的上市公司,而且按照目前京东、腾讯、网易等的表态,只要王卫说句话,背后有的是资金和市场。那么他们到底在争什么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回到问题的原始节点去分析。去年八月份,凤凰网举办过一次关于物流的研讨会,我,还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菜鸟网络数据科学家丁宏伟,我们四人讨论了中国物流行业互联网+的问题。蔡进会长明确提出,中国物流成本高源于管理滞后。来自菜鸟网络的丁宏伟提到,整个陆上运输的成本,包含了三段,一是仓储成本,仓储装卸;二是干线运输的成本,从城市到城市;三是末端配送成本,城市内的仓储再送到消费者手中,一共三段,但末端成本偏高。理解这两人的观点,对分析当前的顺丰和菜鸟之争很关键。顺丰和菜鸟之争的背景,一个是蔡进会长提到的,中国物流成本高源于管理滞后。管理滞后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整息的能力欠缺,互联网的优势就是整合信息的能力,物流行业最后的竞争,肯定是基于互联网,因为只有互联网能够解决了物流行业管理滞后的问题。第二个是,菜鸟和顺丰此次事件的焦点,在于丰巢快递柜,也称丰巢自提柜(近日大家所关注的顺丰和菜鸟之争,准确的说,是两者在使用丰巢快递柜数据方面矛盾大爆发),这是问题的核心。刚才我提到的,去年我们一起讨论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的时候,菜鸟网络的丁宏伟提到,快递行业末端成本偏高,也就是说,谁能降低末端成本,谁下一步就能提高效率和利润。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由顺丰主导的丰巢快递柜,就是在解决这个末端成本问题,而且发展非常迅速,安装量明年可能突破十万(根据丰巢官方数据,目前丰巢完成了超过70个大城市、逾5万台柜机的布局,合作国内知名的物业集团超过200家,日均承接超过300万件包裹的派送,同时服务于80万名快递员、5000万消费者)。举个例子,京东物流很强大吧,但是,刘强东最佩服的是丰巢自提柜,京东5月底已经与顺丰旗下的丰巢自提柜正式开始全面合作,京东用户可以在下订单的时候选择将货物投递至就近的丰巢自提柜这一选项,目前双方的合作已经覆盖了 13个城市,年底计划范围扩展至 26个城市。做一个假设,如果丰巢自提柜发展到一定程度,稍微做个升级,很多消费者(比如大爷大妈)就可以直接在物业门口摆放的自提柜上面下单,用手指点击购买日常所需的物品。这将会给未来的商业带来更大的冲击。当然,这是战略上的思考,放在当下并不能解释顺丰和菜鸟的现实争论点。那么我们把逼格再提高一点来分析。如果从商业进化的角度讲,当商业模式和消费习惯逐步定型的时候,巨头之间的竞争就不再是产品创新了。就像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麦当劳和肯德基等等,产品和服务模式都会趋同,如果最终两者不选择合并,真正的竞争就不再是什么数据啊、产品啊、市场啊这些,这都是内容,不是架构。真正的竞争,是“品牌”二字。很简单,如果你手机终端所有的快递信息来源是顺丰,就算这个数据背后是菜鸟提供的(菜鸟可以赚大头),让你记住的服务者是顺丰,而不是菜鸟。相反,如果你每次购物所接收到的物流信息来源,显示的是“菜鸟”,你记住的就是“菜鸟”。这就好比麦当劳和肯德基,各自最在乎的,是承载产品的包装上面那个LOGO,而不是里面的薯条和汉堡。说白了,菜鸟和顺丰,未来很难有更加深度的合作,因为他们不会为了当下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品牌,这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但是,其他快递公司会放弃品牌,跟菜鸟合作。可以判断,不久的将来,可能“三通一达”会被大家遗忘(尽管三通一达还能赚很长时间跑腿的钱),因为他们只不过是穿着“不同服装”的快递员,大家记住的不是他们,而是我在哪里下的单,谁给我的取货信息。更深一层的讲,“LOGO”之争,是未来中国商业走向成熟的标志。改革开放初期,商业的逻辑是做产品,谁能做出产品谁就赚钱,因为物资匮乏;再到后来,商业的逻辑变成了技术,谁引进了技术,谁就能赚钱,因为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因此我们就用市场换技术,北京现代、广州本田、一汽大众等等就是这么来的,最后我们是赚了,但消费者只记住了大众、本田、现代……等反应过来自己要做品牌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如今,国内消费者已经进入了一个品牌消费时代,大家争夺的,表面上看是大数据和消费习惯,实际上争夺的是品牌认知,因为最终人们可持续性的选择,是由品牌认知决定的。菜鸟和顺丰所在乎的,已经不是这个数据由谁掌控或由谁获取,及如何共享,其在乎的是,这个数据是由谁传递给消费者,让消费者知道谁在服务自己。因此,顺分和菜鸟的竞争,不是谁给谁多少利益或谁给谁多少数据就能解决的,这一点,大部分人都搞错了。(编辑:朱成祥)《顺丰刚刚宣布同UPS战略合作,王卫为何要跟马云的菜鸟“对着干”?》 精选六“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以及汇通、天天都出自浙江西北部的小城桐庐,这些快递公司因为庞大而彼此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被外界统称为 “桐庐帮”。类似的出身,类似的创业经历,以及几乎重合的客户,让小城四大快递公司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小城恩怨,从未停止。壹想要理清“桐庐帮”之间的关系,需要从桐庐快递业鼻祖聂腾飞说起。1993年,在杭州一家印染厂工作的聂腾飞发现了进出口贸易中的商机,当时正值***南巡和上海浦东新区成立,外贸生意红火,但杭州市外贸企业面临一个难题,报关单必须次日抵达上海,而当时通过EMS则需要三天。于是,他与工友詹际盛合伙成立了申通快递,做起了连接上海与杭州两地之间的“代人出差”生意。同年,王卫创办顺丰,在深圳和香港之间开展类似业务。一年后,詹际盛从申通快递离开,创办天天快递。聂腾飞让妻子陈小英的哥哥陈德军接替詹际盛的业务。遗憾的是,最早打下快递江山的聂腾飞因车祸在1998年去世。陈小英与聂腾飞一样,出身于桐庐农家,家境贫寒,父亲去世后被迫辍学到杭州一家印染厂打工,并在那里与聂腾飞相识、结婚。申通快递成立后,她干劲十足,每天打上千次电话推销快递业务,每天累的倒头就睡,却充满希望。好景不长,聂腾飞去世后,申通失去主心骨,合伙人和员工相继出走,陈小英在哥哥的帮助下接手申通。目前,陈德军担任申通董事长,陈小英任副董事长。2012年,申通收购天天快递,由陈小英的第二任丈夫奚春阳担任董事长。2017年1月,天天被苏宁云商全资收购,目前,“天眼查”信息显示,天天快递董事长为侯恩龙,他同时也是苏宁易购总裁。申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桐庐快递的黄埔军校。聂腾飞去世后,弟弟聂腾云从申通离开,创办了韵达。陈德军的初中同学张小娟为申通快递财务,2000年,她劝木材生意亏损的丈夫喻渭蛟创办圆通快递。因为快递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快递员,中国人向来又有浓重的宗族观念,对乡里乡亲有着天然的信任,所以,这些快递企业发展起来后,大多面向桐庐当地人招收快递员,因此也吸引了更多桐庐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彼时,桐庐刮起的这阵“快递风”影响到了赖海松,他也是与陈小英兄妹一起长大的朋友,在合作伙伴的建议下,用从事木材生意赚来的资金创办了中通快递,而他的合作伙伴,则是来自申通的一位分公司经理。此后,汇通、中诚等快递公司相继成立,桐庐籍企业家创办的快递公司迅速崛起。2010年,中国快递协会授予桐庐“中国民营快递之乡”的称号,“桐庐帮”也成为中国民营快递业中势力最庞大的一个群体,据桐庐县商务局统计,全国由桐庐籍企业家创办和管理的快递企业达2500余家,占全国快递行业近60%的市场份额。快递也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以聂腾飞的老家夏塘村为例,几乎家家户户从事快递业务,村里650人有400余人从事快递生意。除了桐庐籍身份外,“桐庐帮” 之间还有许多相似之处。创始人大多出身农家、学历不高,彼此之间或为夫妻,或为兄妹,或为同学,或为朋友,敢闯敢拼,凭着一股猛劲儿打下江山。公司大多沿用了申通创办的加盟制商业模式,发展过程中**小小的选择也如出一辙,大多在公司创办十余年后,把公司总部迁到了上海,业务大多依赖淘宝,也几乎在同时上市。在快递业发展的最初十多年里,他们都面临一个“黑快递”的名字,当时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都由邮政企业专营,他们不得不玩一场场猫捉老鼠的游戏。直到2009年新邮政法出台,他们才告别了“小偷”的身份。不过,这些快递之间并没有过多业务往来,外界大多用不太亲近、攀比暗战形容他们之间的业务关系。据南方周末《“三通一达”的江湖快递“桐庐帮”》一文报道,韵达一位高管称,“走出大山以后,他们相互之间是不沟通的,自己做自己的生意。”上海桐庐商会一位与这些老板都很熟稔的人士,则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形容他们的关系。贰“桐庐帮” 之中,圆通快递后来居上。渝渭蛟的成功要感谢他的妻子张小娟,圆通创办的时候,申通已经创立七年,各方面圆通都不占优势。2005年春节前,张小娟在淘宝上买了一件皮大衣,直到年三十还没收到货,让她发现淘宝物流存在商机。当时淘宝刚刚成立两年,春节过完不久,渝渭蛟便赶去杭州与马云洽谈合作,这也是“桐庐帮”中最先与淘宝开展合作的企业,其他企业后来也陆续加入淘宝阵营,淘宝业务成为这些企业的主业。“桐庐帮”也因为靠近电商之都杭州坐享了电商的第一波红利。2013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共同宣布启动“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项目,合作各方共同组建了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其中,顺丰、圆通、申通、韵达、中通各出资5000万,各占股1%。菜鸟网络是一个基础设施平台,包括淘宝、天猫为主的“上游”商业平台,也包括快递企业为主的“下游”物流平台,在这个体系中,阿里提供资金、技术、数据支持,物流公司提供具体运营,菜鸟建立初衷在于弥补阿里电商在物流服务方面的不足,但一旦阿里掌握了商家选择物流的话语权和控制权,“桐庐帮”就有可能沦为“跑腿”的企业。这也造成了物流企业对菜鸟的依赖,如果失去商家资源,物流企业的成本和效率将**降低。菜鸟成立后,“桐庐帮”意识到形势的紧迫,2014年,很少抱团合作的“三通一达”共同投资成立蜂有限公司,圆通董事长渝渭蛟担任董事长,这也被外界解读为“桐庐帮”对抗顺丰和菜鸟的方式。此外,“桐庐帮”还搭建了一个快递业服务平台,连接物流企业,把快递物流行业不受欢迎的员工、企业拉进,但以上合作模式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动作推出,“桐庐帮”的合作貌合神离。叁自去年以来,快递企业陆续上市。圆通更是赶在顺丰之前进入资本市场,成为中国首个快递股。后来,桐庐籍快递陆续上市:10月27日,中通快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快递服务提供商;12月30日,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正式登陆深交所中小板;日,韵达股份借壳新海股份在深圳证券。对于桐庐快递之间的关系,喻渭蛟在上市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这个行业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在中国快递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要出现互相残杀的局面。”不过这更像是一句空话,近日,京东以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不及格为由封杀天天快递之后,又采用了比较隐晦的方式,将位列“三通一达”首位的圆通排除在京东快递推荐名单之列,不过,其他三家倒是被推荐了,这也反映出“桐庐帮”并没有抱团取势的能力。“过去几年,各大快递公司为了争抢市场份额持续开打价格战,尽管业务量迅速上去了,但是营业收入却是远远跟不上业务量的增幅,众多快递公司被拖进亏损和微利的泥潭。这当中,尤其以申通、圆通和中通快递三家最为典型,三家公司为了争夺业务量第一和市场规模第一在去年拼杀得极为厉害,快递业曾多次希望共同涨价,因为三家公司不愿放松市场份额的争夺而一再作罢”,菜鸟网络董事长童文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的这段话,也从侧面印证了“桐庐帮”的意气之争。今年5月,马云在杭州西栖小镇召开的物流大会中说,很多物流公司已经上市,更多物流公司在排队上市,但他没有发现上了市和不上市有多大的区别,他希望所有的快递公司都能够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去,他认为未来的物流公司不应该是“土不拉几”的代表,应该是一家技术公司,是一家时尚公司,物流公司应该高度关注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文化人才。不过,马云发现绝大多数公司并不具备相应的组织、人才、信息技术、眼光和格局。这次物流大会上,申通董事长陈德军、圆通董事长喻渭蛟、中通董事长赖梅松、韵达董事长聂腾云分别在台下就坐。很多媒体用《马云 “训话” 民营快递企业老板》为题进行了报道,这次会议顺丰并没有参加,使得这次 “训话” 更像是对 “桐庐帮” 未来的担忧。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即将起航!《顺丰刚刚宣布同UPS战略合作,王卫为何要跟马云的菜鸟“对着干”?》 精选七“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以及汇通、天天都出自浙江西北部的小城桐庐,这些快递公司因为庞大而彼此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被外界统称为 “桐庐帮”。类似的出身,类似的创业经历,以及几乎重合的客户,让小城四大快递公司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小城恩怨,从未停止。壹想要理清“桐庐帮”之间的关系,需要从桐庐快递业鼻祖聂腾飞说起。1993年,在杭州一家印染厂工作的聂腾飞发现了进出口贸易中的商机,当时正值***南巡和上海浦东新区成立,外贸生意红火,但杭州市外贸企业面临一个难题,报关单必须次日抵达上海,而当时通过EMS则需要三天。于是,他与工友詹际盛合伙成立了申通快递,做起了连接上海与杭州两地之间的“代人出差”生意。同年,王卫创办顺丰,在深圳和香港之间开展类似业务。一年后,詹际盛从申通快递离开,创办天天快递。聂腾飞让妻子陈小英的哥哥陈德军接替詹际盛的业务。遗憾的是,最早打下快递江山的聂腾飞因车祸在1998年去世。陈小英与聂腾飞一样,出身于桐庐农家,家境贫寒,父亲去世后被迫辍学到杭州一家印染厂打工,并在那里与聂腾飞相识、结婚。申通快递成立后,她干劲十足,每天打上千次电话推销快递业务,每天累的倒头就睡,却充满希望。好景不长,聂腾飞去世后,申通失去主心骨,合伙人和员工相继出走,陈小英在哥哥的帮助下接手申通。目前,陈德军担任申通董事长,陈小英任副董事长。2012年,申通收购天天快递,由陈小英的第二任丈夫奚春阳担任董事长。2017年1月,天天被苏宁云商全资收购,目前,“天眼查”信息显示,天天快递董事长为侯恩龙,他同时也是苏宁易购总裁。申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桐庐快递的黄埔军校。聂腾飞去世后,弟弟聂腾云从申通离开,创办了韵达。陈德军的初中同学张小娟为申通快递财务,2000年,她劝木材生意亏损的丈夫喻渭蛟创办圆通快递。因为快递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快递员,中国人向来又有浓重的宗族观念,对乡里乡亲有着天然的信任,所以,这些快递企业发展起来后,大多面向桐庐当地人招收快递员,因此也吸引了更多桐庐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彼时,桐庐刮起的这阵“快递风”影响到了赖海松,他也是与陈小英兄妹一起长大的朋友,在合作伙伴的建议下,用从事木材生意赚来的资金创办了中通快递,而他的合作伙伴,则是来自申通的一位分公司经理。此后,汇通、中诚等快递公司相继成立,桐庐籍企业家创办的快递公司迅速崛起。2010年,中国快递协会授予桐庐“中国民营快递之乡”的称号,“桐庐帮”也成为中国民营快递业中势力最庞大的一个群体,据桐庐县商务局统计,全国由桐庐籍企业家创办和管理的快递企业达2500余家,占全国快递行业近60%的市场份额。快递也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以聂腾飞的老家夏塘村为例,几乎家家户户从事快递业务,村里650人有400余人从事快递生意。除了桐庐籍身份外,“桐庐帮” 之间还有许多相似之处。创始人大多出身农家、学历不高,彼此之间或为夫妻,或为兄妹,或为同学,或为朋友,敢闯敢拼,凭着一股猛劲儿打下江山。公司大多沿用了申通创办的加盟制商业模式,发展过程中**小小的选择也如出一辙,大多在公司创办十余年后,把公司总部迁到了上海,业务大多依赖淘宝,也几乎在同时上市。在快递业发展的最初十多年里,他们都面临一个“黑快递”的名字,当时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都由邮政企业专营,他们不得不玩一场场猫捉老鼠的游戏。直到2009年新邮政法出台,他们才告别了“小偷”的身份。不过,这些快递之间并没有过多业务往来,外界大多用不太亲近、攀比暗战形容他们之间的业务关系。据南方周末《“三通一达”的江湖快递“桐庐帮”》一文报道,韵达一位高管称,“走出大山以后,他们相互之间是不沟通的,自己做自己的生意。”上海桐庐商会一位与这些老板都很熟稔的人士,则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形容他们的关系。贰“桐庐帮” 之中,圆通快递后来居上。渝渭蛟的成功要感谢他的妻子张小娟,圆通创办的时候,申通已经创立七年,各方面圆通都不占优势。2005年春节前,张小娟在淘宝上买了一件皮大衣,直到年三十还没收到货,让她发现淘宝物流存在商机。当时淘宝刚刚成立两年,春节过完不久,渝渭蛟便赶去杭州与马云洽谈合作,这也是“桐庐帮”中最先与淘宝开展合作的企业,其他企业后来也陆续加入淘宝阵营,淘宝业务成为这些企业的主业。“桐庐帮”也因为靠近电商之都杭州坐享了电商的第一波红利。2013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共同宣布启动“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项目,合作各方共同组建了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其中,顺丰、圆通、申通、韵达、中通各出资5000万,各占股1%。菜鸟网络是一个基础设施平台,包括淘宝、天猫为主的“上游”商业平台,也包括快递企业为主的“下游”物流平台,在这个体系中,阿里提供资金、技术、数据支持,物流公司提供具体运营,菜鸟建立初衷在于弥补阿里电商在物流服务方面的不足,但一旦阿里掌握了商家选择物流的话语权和控制权,“桐庐帮”就有可能沦为“跑腿”的企业。这也造成了物流企业对菜鸟的依赖,如果失去商家资源,物流企业的成本和效率将**降低。菜鸟成立后,“桐庐帮”意识到形势的紧迫,2014年,很少抱团合作的“三通一达”共同投资成立蜂网投资有限公司,圆通董事长渝渭蛟担任董事长,这也被外界解读为“桐庐帮”对抗顺丰和菜鸟的方式。此外,“桐庐帮”还搭建了一个快递业征信服务平台,连接物流企业,把快递物流行业不受欢迎的员工、企业拉进黑名单,但以上合作模式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动作推出,“桐庐帮”的合作貌合神离。叁自去年以来,快递企业陆续上市。圆通更是赶在顺丰之前进入资本市场,成为中国首个快递股。后来,桐庐籍快递陆续上市:10月27日,中通快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快递服务提供商;12月30日,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正式登陆深交所中小板;日,韵达股份借壳新海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对于桐庐快递之间的关系,喻渭蛟在上市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这个行业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在中国快递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要出现互相残杀的局面。”不过这更像是一句空话,近日,京东以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不及格为由封杀天天快递之后,又采用了比较隐晦的方式,将位列“三通一达”首位的圆通排除在京东快递推荐名单之列,不过,其他三家倒是被推荐了,这也反映出“桐庐帮”并没有抱团取势的能力。“过去几年,各大快递公司为了争抢市场份额持续开打价格战,尽管业务量迅速上去了,但是营业收入却是远远跟不上业务量的增幅,众多快递公司被拖进亏损和微利的泥潭。这当中,尤其以申通、圆通和中通快递三家最为典型,三家公司为了争夺业务量第一和市场规模第一在去年拼杀得极为厉害,快递业曾多次希望共同涨价,因为三家公司不愿放松市场份额的争夺而一再作罢”,菜鸟网络董事长童文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的这段话,也从侧面印证了“桐庐帮”的意气之争。今年5月,马云在杭州西栖小镇召开的物流大会中说,很多物流公司已经上市,更多物流公司在排队上市,但他没有发现上了市和不上市有多大的区别,他希望所有的快递公司都能够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去,他认为未来的物流公司不应该是“土不拉几”的代表,应该是一家技术公司,是一家时尚公司,物流公司应该高度关注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文化人才。不过,马云发现绝大多数公司并不具备相应的组织、人才、信息技术、眼光和格局。这次物流大会上,申通董事长陈德军、圆通董事长喻渭蛟、中通董事长赖梅松、韵达董事长聂腾云分别在台下就坐。很多媒体用《马云 “训话” 民营快递企业老板》为题进行了报道,这次会议顺丰并没有参加,使得这次 “训话” 更像是对 “桐庐帮” 未来的担忧。靠谱众投 kp899.com:您放心的投资,即将起航!《顺丰刚刚宣布同UPS战略合作,王卫为何要跟马云的菜鸟“对着干”?》 精选八6月1日,国内快递巨头顺丰与阿里旗下菜鸟物流突然中止合作,并爆发口水战,双方互相指责对方应为此次事件负责。菜鸟方面宣称是顺丰突然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停止给所有淘宝平台上的包裹回传物流信息,菜鸟建议商家暂时改用其他快递公司发货。顺丰方面则称,是菜鸟在6月1日下线丰巢接口信息,这是一场有针对性的封杀行动。顺丰同时指出,菜鸟封杀顺丰原因是阿里方面希望顺丰使用阿里云,放弃目前使用的腾讯云。顺丰在其回应中提到,菜鸟于5月基于自身利益出发,要求丰巢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丰巢拒绝这一不合理要求,菜鸟随后单方面于6月1日0点切断丰巢信息接口。阿里系平台已将顺丰从物流选项中剔除。针对顺丰的回应,菜鸟声明中称其出发点是为了信息安全,旨在共同促进信息安全和消费者隐私。并称信息安全不能有任何折扣,也不做任何退让。此事目前已经引发包括快递业、消费者、商家、等社会各界关注。国家邮政局已就此事与顺丰、菜鸟高层进行沟通,要求冲突双方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绝不能因企业间的纠纷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和负面效应。双方的口水战还在持续,事情的起因却已逐渐明晰:此事发生前,菜鸟正在对全网物流数据进行信息安全升级,加强对海淘、快递柜等物流数据的多重交叉验证,菜鸟想推出一个新的规则——物流数据多种交叉验证。而在顺丰看来,这样的行为已经触碰了其底线,即客户数据属于快递公司的核心数据,同时也是其核心竞争力。一旦拱手送人,企业也就毫无反抗之力。此事对于顺丰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尽管顺丰控股6月2日早间披露澄清公告,与菜鸟争端发生后,顺丰已通过媒体向公众及用户解释事件因由。但受此事件影响,今日顺丰控股低开低走,截止上午11时下跌逾3%,市值损失逾80亿元。针对顺丰和菜鸟之争,刘强东于今日上午表示了对王卫的支持。刘强东称,“我相信顺丰的品质、王卫的为人!现在公民发送的所有私人快递信息,不管是不是该平台的都被拿走!已经严重违法!公民的隐私信息谁来保护?呼吁有关部门调查!”2016年7月,刘强东在央视《对话》节目中直言,菜鸟物流就是在为几家物流公司搭建系统,说得好听是提升这几家快递公司效率;说得难听点,最后你等着瞧,这几家公司的大部分利润都是被菜鸟物流给吸走。王卫尽管身为顺丰掌门人,但其一贯低调行事,受到的关注较小。王卫最近一次受到公众关注,恐怕还是去年4月份的“顺丰快递员被打事件”。当时,王卫声明将对此事追究到底,还快递员一个公道,一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从这件事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位平日里十分低调的顺丰老板,面对员工被欺负和殴打,选择高调地强硬发声,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老板。众所周知,王卫和马云有着全方位的差距。马云的成就有目共睹,去年还曾再次登顶亚洲第一首富的宝座,当时其个人财富更是达到33。而在2016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王卫以185亿美元财富排名第四位。截止6月1日收盘,深交所上市的顺丰控股市值为2256.36亿元。而的阿里巴巴最新市值为3030亿美元,以当天兑6.8058元,2.06万亿元。估值600亿美元的阿里系旗下的支付宝,目前七日年化为4%左右。1个月即达到了6.5%,12个月产品为11.5%,收益稳健,501年,可获收益57500元。平台安全运营两年多,资金安全有保障。以2000亿元的顺丰对抗2万亿元的阿里,是否明智呢?有人认为是以卵击石,因为淘宝手握海量快递订单,大家都指望这些订单生存。但顺丰作为快递业的领导者,并不愿交出赖以生存的核心数据,从而丧失核心竞争力,或许他们认为那是饮鸩止渴。事实上,在这场看似2000亿与2万亿的悬殊对决中,顺丰不会是一个人战斗。因为顺丰使用的是腾讯云,又坚持不将阿里系以外的平台数据提交菜鸟,并受到京东的力挺,顺丰的坚决除了将得到腾讯等企业的支持,也必将引起其他接入菜鸟平台的快递企业的警醒和反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结局如何,我们拭目以待。《顺丰刚刚宣布同UPS战略合作,王卫为何要跟马云的菜鸟“对着干”?》 精选九此刻是京东(NASDAQ:JD)这家公司的历史高点。它的股价在过去一年累计上涨超过九成,6月23日收市时的市值是609.,距离中国市值第三的互联网公司百度(617.)差8.3亿美元。5月8日,它宣布2017年一季度实现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净利润14亿人民币,之前它连续亏损了11年。不少投资者预测,京东在近期市值即将超越百度——或许就在今天。BAT这个在中国诞生了10年之久的提法,也许终于要变成了ATBJ了。这一切来得似乎毫无征兆。多数人不知道,一年前,这家公司刚刚经历了成立后的最低潮。同样少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出现问题,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京东出现问题是从它变成一家大公司开始的。京东集团于2014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同年,刘强东卸任京东商城CEO,继续加大对公司的放权力度。但两年过去,他发现很多管理者不作决策,大量事情议而不决。“我们不是不想创新,我们是不想犯错误。”一位前京东高层人士说,他离开时发现京东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犯错了。而另一位京东现任总监说,不少新业务亏损严重,一些业务的投入就像挖油井,眼看马上就要见油,但没坚持下去,撤了。京东曾经是一家以成本效率、以牺牲和奋斗来成功的公司,一家以创始人为核心、强控制型的公司。他们当年是游击队是造反者,年轻且斗志昂扬,但现在京东已经超过12万人,过了这么多年,经历了收权放权又收权,到了2016年前后,整个公司面临的是——早期价值观被稀释,部分员工士气低沉,一些老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抱怨公司变得松懈。阿里巴巴对京东的进攻在加剧,而腾讯带来的在衰减。京东集团CFO黄宣德在2016年Q1财报电话会议中说,整个垂直品类,腾讯带来的流量转化出现了显著下滑,对增长速度带来不利影响。“去年8月前后,是京东最困难的时候。”刘强东说。股价几乎降到了底,但更大的隐患在于,公司的组织效率在下降、战斗力在下降——这是他难以容忍的。他难以容忍一家公司慢慢变得平和、臃肿。看起来,京东依然在正常运转,GMV依然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长,依然超出阿里巴巴旗下电商业务25%的交易额增长。它可能什么都没有做错,它只是进入了所有大公司都会面临的阶段——平稳期。而这种混乱、缓慢、员工的不尽责似乎都是不可避免的。2016年Q1,京东的经营亏损扩大到8.649,Q2时,股价跌至了19.51美元,为上市以来的最低点。营收和GMV(交易总额)增速也持续下滑——京东2016年营收增速首次跌下50%,而在2012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默生ups渠道合作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