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删除文件能和普通的硬盘是不是固态硬盘删除文件能存文件更安全

&&|&&&&|&&
您当前位置:
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
发布日期:&&浏览次数:323
[&导读&]&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是什么?首先是两者的访问速度不一样,固态硬盘在传输速度上有很大的优势,最高可达500M/秒,其中读取速度达到400-600M每秒,写入速度同样可以高达200M每秒。 和普通硬盘式大家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两种硬盘,随着时代的进步,两者的使用方法也不一样,这就需要了解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更好的应用两种硬盘,那么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到底有哪些呢?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是什么?首先是两者的访问速度不一样,固态硬盘在传输速度上有很大的优势,最高可达500M/秒,其中读取速度达到400-600M每秒,写入速度同样可以高达200M每秒。对于1G的文件只需几秒就可搞定,而传统的IDE硬盘读取速度极限是无法超越200M每秒,写入速度也很难突破100M每秒,平时基本在几拾M每秒,这样对于常常需要读取大文件或处理大文件的用户来讲,使用固态硬盘是不错的选择。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是什么?两者在数据安全方面的性能也不一样呢。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的区别是什么?听了小编的介绍是不是更加了解了呢?(本文来源:会商宝数码电脑网)
您可能还会关注的
由于无法获得联系方式等原因,本网使用文字及图片的作品报酬未能及时支付,在此深表谦意,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取得联系!为何固态硬盘上误删的文件无法恢复?罪魁祸首原来是它
为何固态硬盘上误删的文件无法恢复?罪魁祸首原来是它
谁也没法保证一定不会有误删或者删完文件又后悔的时候,其实在DOS时代开始微软就提供了Undelete命令来恢复已删除的文件,Windows开始提供了回收站体系,删除的文件不会直接从硬盘上抹除,而是先进入回收站,待回收站空间用满或手动清空时才实际执行删除操作。
不过即便如此也避免不了有手滑的时候,熟练的电脑用户可能会利用Shift+Del快捷键来不经回收站直接删除文件,而很多处女座用户也有随时清空Windows回收站的强迫症。已从回收站清空的文件可以借助Handy Recovery一类的工具来尝试恢复。
这一招在机械硬盘时代百试不爽,只要是刚刚删除的文件,还未被其他数据覆盖之前恢复成功率几乎百分百。
而到了固态硬盘里,各种数据恢复软件全部哑火,即便能显示出文件名,恢复出的文件内容也全部是空白的。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还要从两种硬盘的存储原理说起,机械硬盘使用带有磁性涂层的盘片记录数据,删除操作只修改文件头或文件分配表,在被实际覆盖写入前数据不会被清除。而固态硬盘使用了闪存作为存储介质,速度更快延迟更低,不怕震动没有噪音,但诸多优势之外有一个与磁性记录不同的特点,那就是数据写入之前闪存必须先进行擦除。
东芝Q300固态硬盘使用的原厂15nm eTLC闪存颗粒,在耐久度测试中被证明拥有高达3000PE的擦写寿命,达到了近似于MLC水平:
为了满足随时写入和磨损均衡等需求,写入固态硬盘的数据在闪存内的存放位置并不是与外部存取地址一一对应的,而是由一张叫FTL的动态链表来维护。要想通过实际地址来恢复数据无异于刻舟求剑。
为了保障固态硬盘内随时有空白位置可直接写入,操作系统使用了名为Trim的指令,在删除文件时会通知SSD的主控哪些地址的数据已经没用了,可以回收重利用。
SSD主控收到Trim信息后会将这些位置的数据放入固态硬盘内的"回收站",并在空闲时将对应的闪存进行擦除,这样数据就再也不可能被恢复出来了。
即便固态硬盘内的"回收站"一时还没有清空,SSD主控也会在FTL表中将这些位置标注为全零空白,通过外部软件也无法恢复SSD中已Trim过的数据。如果关闭固态硬盘的Trim功能,可以用管理员身份运行命令提示符,然后输入fsutil behavior set disabledeletenotify 1并回车,这样就可以在操作系统层面禁用Trim,让固态硬盘表现出机械硬盘一样的数据可恢复性。当然这样做会对SSD性能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如何权衡还要看大家的选择了。51CTO旗下网站
固态硬盘上存储的数据能确保安全吗
时下最新潮的固态硬盘或许并不安全。很少有专家认为:擦除存储在固态硬盘上的数据比擦除存储在普通硬盘上的数据来得困难。业内专家们被这项研究大吃一惊,但是强调市面上有些固态硬盘本生具有加密功能,就算硬盘报废后,也能防止里面的数据被人看到;一些固态硬盘销毁方法比另一些更有效。
作者:佚名来源:chinaitlab| 14:25
在固态硬盘上的数据确保安全是项困难的任务;覆盖或密码擦除似乎是销毁固态硬盘的最有效方法。安全技术专家Bruce Schneier说:&我不认为谁都了解这一点。&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展的这项研究表明,销毁固态硬盘的数据是项困难的任务,甚至几乎不可能实现。虽然数次覆盖数据能确保可以擦除许多固态硬盘上的数据,但研究人员发现他们还是能够恢复一些产品上的数据。
肯定可以保护固态硬盘上数据的一个办法就是密码擦除(cryptographic erasure)。密码擦除需要先对固态硬盘进行加密,那样只有持有密码的用户才能访问里面的数据。固态硬盘报废后,用户可以删除硬盘上的加密密钥,这就排除了解密或者访问数据的可能性。
除非你能破解128位AES加密算法,否则根本没办法获取数据。报废后的硬盘现在仍是完全可以使用的硬盘,能够再次开始写数据。那只是一刹那的工夫。采用SandForce技术的固态硬盘提供的另一种安全方法是,擦除所有NAND闪存。我们不但执行密码擦除,还检查可能存储用户数据的每一个逻辑块地址(LBA)和每一个位置。这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你得擦除闪存。这可能需要几分钟。
SandForce的控制器(大多数知名固态硬盘厂商都使用它)包括自带的128位AES加密功能,让用户可以设置密码。但一些固态硬盘并不自带基于硬件的加密功能。还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对硬盘进行数据擦除,一个是安全擦除单元(SEU)命令,另一个是不久将发布的SATA规范的附加命令:Sanitize Device Set。Secure Erase是嵌入式SATA存储设备,允许用户将数据从可能存储在普通硬盘或NAND闪存产品上的所有位置删除。
用户选择SEU命令后,Device Configuration Identity里面的所有逻辑块地址都被擦除,固态硬盘将用户数据存储在Device Configuration Identity。此外,加密密钥被归零或被销毁,因而任何现有的数据都是乱码数码,所有映射数据也被擦除,那样硬盘甚至无法找到之前的乱码数据。控制器可为任何新写入的数据自动创建新的加密密钥。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写道:&密码销毁的效果不但取决于设计人员杜绝&旁路&攻击的能力&&旁路攻击让攻击者可以提取密钥或者以其他方式绕开加密机制,还取决于所用加密系统(如AES)的安全性。&
AES(高级加密标准)是旧版DES(数据加密标准)的后续技术。美国政府采用了这项标准,分别使用128位强度和256位强度来加密机密文件和绝密文件。但仅仅提供AES加密还不够;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如何采用加密技术。这之所以很重要,一方面是由于用户并不总是希望使用与生成有效密钥所需要的长度一样长的密码。如果用户选择的密码所用字符少于生成128位密钥或256密钥所需的字符(一个字符是8位,所以我们谈论的分别是16个字符或32个字符的密码),其余字符常常变成零。
这种情况下,IDC公司的安全内容和威胁管理产品调研主管Charles Kolodgy表示,密码更容易被猜出来。Kolodgy建议用户创建口令短语(passphrase),而不是创建密码。 他说:&第一步是满足外头90%的用户的需要。&之后,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硬盘上有一个随机密码字符生成器。
即使你使用的硬盘本身自带加密功能,Schneier认为,还是无法判断厂商的安全是否万无一失,&除非厂商投入了巨资研发加密技术&。Schneier主张购买尽量便宜的硬盘,然后使用自由软件对里面的数据进行加密,比如TruCrypt或者像PGPDisk这些成本比较低的产品。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员一致认为,密码擦除是个好方法,可以确保固态硬盘报废后或者准备重新使用时,数据已被销毁。
研究人员测试了12款固态硬盘,结果发现用来擦除单个文件的软件技术没一个有效。利用本地销毁命令擦除整个固态硬盘是最有效的,但前提是使用得当;软件技术大多数时候管用,但不是总是管用。研究人员没有具体透露测试中所用的产品。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非易失性存储系统实验室设计了一个程序,绕开固态硬盘上的闪存转换层(FTL),直接访问原始的NAND闪存芯片,看看任何一种特定的销毁技术是否成功。固态硬盘的FTL通过ATA或SCSI接口,在逻辑块地址(LBA)与NAND闪存的物理页面之间进行数据映射工作。这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份题为《可靠擦除闪存型固态硬盘上的数据》的报告中写道:&所有单个文件覆盖销毁协议都失效了:文件中4%至75%的内容仍留在SATA固态硬盘上。&
U盘的情况好不了多少。进行覆盖操作后,0.57%至84.9%的数据仍留在U盘上。研究人员甚至试图覆盖固态硬盘上的闲置空间,对硬盘进行碎片整理,以便重新分布数据,鼓励FTL重新使用更多的物理存储位置,但结果证明这是无效的。他们使用固态硬盘自带的Erase Unit命令进行测试后发现,12款固态硬盘中只有4款真正被擦除了。一款固态硬盘声称已销毁,不过研究人员还是可以恢复里面的数据。
在单独的覆盖测试中(有些固态硬盘的测试时间长达58小时),研究人员发现剩余8款固态硬盘中只有1款被真正销毁。经过两次覆盖后,所有固态硬盘中只有1款被擦除干净。就算覆盖了20次后,有一款硬盘中仍留有1%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销毁普通硬盘则比较简单。消费级普通硬盘可以重新格式化和覆盖。对于商业用户来说,消磁器可以有效地擦除所有数据,这种装置采用了强磁场对磁盘碟片进行消磁处理。但固态硬盘的工作原理与普通硬盘不一样。
在普通硬盘上,写扇区和擦除扇区是相同的;这意味着当主机覆盖数据时,它会进入到与原始数据写入的同一个数据块。闪存则由许多页面和块组成。数据写入到8KB页面中,而擦除操作在2MB块(又叫&段&)中进行。因而,擦除进行后,整个2MB块必须被标记为删除。所以,数据写到NAND闪存时,这是分为两步的过程,名为读-修改-擦除-写周期。首先,现有数据必须被擦除,然后旧数据连同新数据可以写到内存中的不同页面。不过,写入新数据时,旧数据其实并没有被擦除;它只是被标记为删除。
制造商使用&废料收集&算法,以便晚些时候(通常是硬盘空闲时),回去擦除标记为删除的数据。所有NAND闪存设备都采用这种工作原理。在此期间,重复数据留在NAND闪存上。市场研究公司Forward Insights的分析师Gregory Wong说:&而有些硬盘不擦除所有那些重复数据。&
比如在现在的大多数固态硬盘上,损耗均衡算法用来在固态硬盘上更均匀地分布数据,以便NAND闪存上的任何一个部位不会出现损耗。问题是,损耗均衡也会让数据擦除失效,因为会在首次写入数据与随后被覆盖之间的这个时间段重新安置块。
固态硬盘行业目前在竭力要求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重新定义一些军事级擦除覆盖协议,以便识别不用覆盖闪存,就可以通过密码来擦除的加密硬盘。但这一幕不会马上就会看到。政府机构在很长的时间后才会积极采用标准。
【编辑推荐】
【责任编辑: TEL:(010)】
大家都在看猜你喜欢
热点头条热点头条热点
24H热文一周话题本月最赞
讲师:11839人学习过
讲师:12261人学习过
讲师:3561人学习过
精选博文论坛热帖下载排行
本书是一本以示例形式直接面向应用的网络管理图书。书中以大量示例和大量实用网络管理与故障排除经验介绍了当前网络管理工作的各主要方面。...
订阅51CTO邮刊[ 本主题由
16:35:27 设为精华1,原因:内容丰富 ]
前言:可能是年龄增加的关系,最近发现自己越来越健忘,特别是一些技术性的东西总是记不住,所以习惯性的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方便日后翻看,顺便分享也方便遇到同样问题的朋友解决。最近又遇到上一件奇葩事儿,遭遇SSD低容量陷阱,容量不足挂了我的固态硬盘,悔当初只考虑速度都没考虑容量问题。一、128G固态空间不足,考视频引发的悲剧。评论看过我之前文章的朋友肯定记得这机器,曾经用了5年的老机器升级,换到单位当非编服务器用。评论2600K现在还是我们单位最NB的机器哈哈!因为录像机用的SD卡了,所以现在捕捉卡很少了,索性换成了HD7300亮机卡。Ps:别嫌弃我寒碜!已经是单位能找到的最强的显卡了,:&&反正我不玩游戏,对显卡要求不高,总比我的集显强。声卡用了5年的SB0060装上KX驱动,录音刚刚地。网卡收了张HP的拆机卡80大洋,用了1年一直稳定。评论主力SSD是128G的,视频编码时有速度加成很好使,不过意外地成了悲剧的主角。为了提升硬盘的速度我把两块老电脑的500G机械盘做成了raid0。评论这机器一直用得很好,是我单位干活儿的主力机器,系统装在C盘开机有SSD加速,速度也不慢。评论这次编辑家庭教育的的视频去省里参评,为了增加非编时的速度我都是习惯性地把视频放复制到C盘,这样能才利用SSD的高读写来节省视频非编的时间。然而意外就是这么发生了。因为原来的SSD才不过128G,安装完一大把非编软件和插件之后,只剩下60G可用,大家都知道WIN7的系统空间增长很快,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只有31.6G可用了。我当时没有注意看硬盘空间,24G的视频就这么复制过去了。轻松越过了SSD&30%预留的警戒线,速度掉到12.7MB/S,我还一边聊着QQ一边等。评论悲剧就这么发生了000004蓝屏,多方求助有的兄弟说是内存,有的说是显卡。我只得一样一样排查,拿橡皮擦金手指这个大家都懂的,拔显卡、声卡最后只留下三大件问题依旧。折腾了一上午没有解决问题。评论最终直到从另外的品牌机上拆了块机械盘重装上去这个问题才解决,看来问题出在了SSD上,想当初SSD兴起的时候,咱也算是首批体验到固态硬盘飞起来速度的受益者,,不过当时考虑到价格我不得不牺牲容量,而正是因为这个错误的选择,导致了这次的悲剧。当大伙看到这么长的散热片一定很奇怪。评论这事儿就有点说来话长了,OCZ&Vertex4在2012年刚刚上市的时候我就入了,稳定用了一年多。13年8月的时候挂了,售后倒是挺好,直接从台湾邮回来了块新的,用了3个月又挂了,有点小郁闷,最后工程师直接帮我升级换了块饥饿鲨450。评论欢天喜地地把这家伙抱回来,因为之前接二连三地挂SSD所以怀疑电源供电不稳,大家也可以从第一张图看到,我已把原来的金牌电源换成了振华白金电源。主控有发热我就自己加装散热片,所以我的SSD最后变成&了这个样子,本来以为稳稳的了,但是2年后的今天还是没有逃过夭折的命运。评论最惨的是说好的五年保,2013年OCZ申请破产,最后东芝接盘,而我的Vertex450不在保修行列。。。。。。伤心。二、企业级eTLC颗粒,东芝&A100&240G救场。评论习惯了SSD速度加成,用回机械硬盘的“龟速”,士可忍孰不可忍。于是速度着手解决速度的问题,因为有了前面的教训,选择SSD除了速度这外,稳定可靠才是第一位,因此最终选择了东芝A100&240G,原因无它看重它的企业级的eTLC颗粒,而在容量上吃过128G的亏,240G成了我的最低标准。所谓eTLC相比普通的TLC颗粒不仅仅是多个E的问题,可以理解为企业特供,企业标准大家都懂的比民用级高出不不少,而只有数据完整性和耐久度测试通过企业标准的才会定义为“eTLC”&,因此eTLC颗粒的东芝A100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较普通的TLC更为出色颗粒。评论东芝A100&采用了金属外壳更利于散热,随带说明书及保修卡。说明书内随专版NTI&Echo&3这款数据大挪移软件免费版,如果是从旧盘升级建议使用,转移数据特别方便都不需要重装系统,不过这次我的旧SSD挂了所以暂时不用上了。对NTI&Echo&3数据转移软件有兴趣的请百度《让老电脑飞起来,老本本加速有妙招》一文内有详细使用图解。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把折腾过的经历分享出来挺好,不但自己能用到还能造福他人。评论东芝&A100&240GB&采用了2.5英寸SATA&III设计,标签上提供了240G容量、出厂日期、等详细信息。评论虽然是老机箱,五年前的侦察兵还是挺好使的,把东芝&A100&240GB&安装上开始装机。评论习惯性地使用GHOST方便好使,唯一麻烦的就是一堆非编软件又得重新安装。评论装完Adobe全套和插件包后可用空间还有162G,除去WIN7的系统空间增长30G左右,至少还有120G可用,这回不会再出现非编视频时空间不够用的问题啦。评论用鲁大师5.15版简单跑了个分,9.7万分处理主流配置,换成5.12估计轻松上十万了。可以看到拉低分数的就是那块亮机卡了,不玩游戏而且单位也玩不了游戏,所以无所谓了。评论可以看到SSD已经1024&OK说明对齐,不过这个写入成绩有点奇怪,于是换软件再测。评论换软件后读正常,写入依然偏低,虽然我是做系统盘用,但也不至于写入不到300MB/S,所以开始找原因,多次看说明书后无果,最后问度娘,对比网上数据普通比我高出很多,最后联想到盘的生产日期是9月,是不是固件版本的问题引起的?评论在固件下载页里找到了最新的10.3版固件。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这个页面隐藏太深,官网只有产品介绍和产品规格,从服务于支持进找到的是APP下载。最后我还是从快速安装指南上找到的入口,希望能在产品介绍后面加入固件下载连接。评论东芝的Update&Tool使用还算方便,WINDOWS下支持图形化界面,遗憾的是并不支持在线升级固件,而且当SSD是系统盘的时候是灰色锁定,必须挂从盘才能在WINDWS下更新固件,而这个又不太现实,所以我选择了制作引导盘的方式升级。评论制作引导盘对于我这种经常使用U盘引导进PE的人来说并没有多少难度,只要做U盘时别选错盘符就行,第一次使用的朋友建议打开我的电脑确认一下盘符再进行。评论复制引导盘格式化U盘内的数据请注意,制作完成用把最新的固件文件复制到U盘内。评论然后开机从U盘引导,进入刷固件程序。评论从U盘内找到固件文件点open打开。评论点更新后会出现确认警告点OK进行,整个刷新过程在10秒左右,这里务必等显示:更新完成后方可重启。评论再次进入系统可见到固件已升级到10.3最新版本。评论更新固件后东芝A100&240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准,写入速度接近400MB/S。评论再次换测试软件确认东芝A100&240速度正常,测试时我是当系统用多少有些影响,而且用的五年前的Z68主板速度有所降低,不过本来SSD就是用来干活加速的,谁会天天挂在D盘跑分看呢。评论依然是边在QQ群里学习KX驱动的VST插件,一边把之前的视频复制到桌面。这次稳稳定的,再也不需要考虑容量的问题,东芝A100&240的容量足够我把视频编完,这时限制速度的倒是我的机械盘的读取速度。评论虽然有前20多个G容量的1080P视频,不过有了东芝A100&240的高读写速度加持做起视频编辑来游刃有余,特别是当片断多的时候,可以直接边在左侧预览视频,或者直接从右边屏幕打开的素材直接拉视频到时间线上都是零延时,在编辑时工作的效率提升了很多,最爽的就是制作完成的视频转码的时候大幅度缩短。评论这种加速效果体现在PhotoShop上也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把单反中的原格式照片直接拉到PS中的时候,以前我只敢10张10张拉,现在可以20张同时扔到PS中效率提升了一倍。当然这种速度提升必须是把照片和软件统统安装到C盘,也就是必须在SSD上才有效果,因此240的容量是必不可少的,不用担心空间不足的问题。几点心得:1.安全永远很重要,数据无价要是之前没有做自动备份桌面资料,硬盘一挂数据全丢,几天的活白干,这个时候我非常庆幸自己做了NAS自动备份。2.容量比速度重要,如果不是当初SSD贵,为了省那几个钱,也不会出现空间紧张的情况,更不可能把硬盘搞挂了。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家还是尽量选择200G以上的SSD比较靠谱,128G的SSD在安装系统后随便装点软件,WIN7跑个一年半年容量轻松过60G,可用的空间就岌岌可危了。所以这回我选择了240G的东芝A100,不但提升了速度更解决了容量的问题,现在处理视频时再也不用再担心不够用的问题。3.稳定永远是第一位的,像我这种5年挂了3块SSD的用户应该也数不出几个来了,第一次块挂的时候数据全丢,一周的工作白干,后来虽然养成了及时备份的习惯&,但是硬盘坏掉在没有新盘的情况下无法用电脑还是挺郁闷的,所以这次选择了企业级标准的东芝A100,在制造要求上为更严格,至少坏的几率小上许多。4.选择大品牌才能有保证。比较郁闷我的选择了之前比较小众的品牌,虽然没有过五年保但公司已经挂了后来被东芝收购,而我这个型号正好不在保修行列,导致了我现在有保无处修的尴尬。所以这次选择了东芝这颗大树,以避免之前的窘境。5.朋友永远是最重要的,这次要不是一大波线上朋友的帮忙,估计到现在我还没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更别题去把它救回来,虽然最后因为磨损大的问题只能当移动硬盘用了,至少还能发挥一下余热。所以珍惜身边的每个朋友吧!2017祝大家新快乐!最后本文中所涉及到的文件容量比较大,所以有需要的朋友请留下你的邮箱吧!助人者人恒助之,喜欢我就关注我吧!新浪微博&@sanghua拆机
旧的SSD不能修复了吗
你这样用,明显是SSD高强度用户,这新的也用不了几年的。。。。。。
可以外挂USB的硬盘用呀,外挂的硬盘可以选择1T~2T或5T的
既然工作那么重量,为毛不买&某&些&品牌的&高配SSD,比较某金的,最高档或中档MLC的,
恕我直言,没什么陷阱不陷阱的,容量大小都显示在那里,发生了这样的事只能怪自己蠢啊。
真确认OCZ不给保修么?
容量不够没有提示?能复制过去?现在的ssd这么先进?
No pains,No gains!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itbbs//_it.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  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具有读写速度快、功耗低、无噪音等优点,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笔记本也采用了固态硬盘。随着固态硬盘数量的增长,有人开始质疑传统硬盘的主流地位已受到威胁。那么传统硬盘会被固态硬盘所取代吗?   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的优缺点对比:   固态硬盘优点:1.无噪音 2.耐振动不怕摇 3.速度更快 4.更省电 5.更轻 6.发热小   固态硬盘缺点:1.容量相对小 2.价格昂贵 3.易写入碎片 4.寿命较短 5.数据不可恢复   机械硬盘优点:1.容量大 2.价格便宜 3.寿命相对较长 5.损坏后可进行数据恢复   机械硬盘缺点:1.有噪音 2.怕振动 3.速度相对较慢 4.相对来说更费电 5.笨重 6.发热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固态硬盘贵死人,还容易损坏
  前排插入。。。。。
  容易损坏,还不能恢复,谁还敢用呢
  固态硬盘取代机械硬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ANYHOW短期不会吧
  固态硬盘没那么容易坏,很皮实的。  256G的镁光M4,现在大概是1300元。128的在700以下。在250G机械硬盘刚出来的时候还不止这个价呢。  多数人用SSD是做系统盘和程序盘,不是文档储存盘,所以不需要恢复。
  @mvpbryant24 3楼   前排插入。。。。。  -----------------------------  我以前给网吧装机,他们系统盘都是固态硬盘(哪个牌子就不说了),一般1年就挂了,一测全是坏道
  先出个1000块人民币以下1T容量的SSD再来说取代传统硬盘吧
  消费者有权决定 吗?
  技术强帖,学习一下
  有本事做个2T的SSD给我看看。SSD只是吃掉一些HD的市场,如平板,但永远不会取代。
  不懂,据说固态硬盘的数据,百分之百可以恢复
  硬盘主要的作用是储存数据。固态硬盘储存数据不安全。  快慢的问题方面。。。现在玩游戏都是用传统硬盘时而说用传统硬盘玩游戏速度不行?影响游戏速度的主要是CPU和显卡还有内存吧?
  目前是不发替代的,太贵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如果价格和现在的机械硬盘差不多,那肯定能够替代的,老百姓用得还是讲实惠的
  时间问题
  @biochc
15:34:30  硬盘主要的作用是储存数据。固态硬盘储存数据不安全。  快慢的问题方面。。。现在玩游戏都是用传统硬盘时而说用传统硬盘玩游戏速度不行?影响游戏速度的主要是CPU和显卡还有内存吧?  -----------------------------  硬盘影响游戏载入速度,一般在启动时比较明显,有些数据量特别大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也有些影响,但对游戏体验的影响一般不大
  前几天看到的消息,HP 将和 Hynix 合作,在 2013 年前让使用忆阻器(Memristor)的记忆装置上市。  闪存的ssd替代硬盘是没指望了,如果这个能做固态硬盘还有可能。
  首先能将容量搞上去和价格降下来,再来说能不能取代机械硬盘。
  真的不敢恭维,等数据找不回来的时候,不知道是啥想法了。
  取代机械硬盘?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现在2T的HDD750元左右,512G的SSD最便宜的3000块。
  贵的要死
  看1080P的时候有差别,固态盘明显效果好啊,特别在拖拉进度条时,机械盘会卡。不过256G,现在X-ART的片片都是1080P的,能存几片啊?  硬盘对游戏体验影响只有在U、显卡和内存都不够强大是才会体现出来。我大学时玩魔兽,在野外练级时,只要硬盘嘎啦一声,就知道附件有人出现。
  @a12-08-20 12:33:54  @mvpbryant24 3楼  前排插入。。。。。  -----------------------------  我以前给网吧装机,他们系统盘都是固态硬盘(哪个牌子就不说了),一般1年就挂了,一测全是坏道  -----------------------------  我靠,固态硬盘有坏道只说????
  新一轮A片存储介质的革命?  --------------------  我是被这个标题吸引进来的。
  固态硬盘,未来的趋势  毕竟机械硬盘已经进入瓶颈区  按照当年U盘发展情况看,3~5年价格开始亲民普及
  固态硬盘贵死人,而且容量小的可以。
  学习了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相信机械硬盘的命运应该是淘汰。即使不是被SDD,也是被新的技术淘汰。
  这东西现在属于新产品,等技术成熟了价格也就下来了。就像当年液晶刚出来的时候一样,很多人认为液晶不可能替代CRT,认为液晶速度太慢,再看看现在,CRT几乎绝迹了。
  需要技术成熟后大批量生产把成本冲下来 个人估计至少还得三年现在好多电脑都是双硬盘 固态硬盘大都是几十G的 容量大一点的整机就贵的多
  我几个月前买电脑的时候~IBM都上8TB的机械硬盘了,这里固态还在纠结1TB和512G呢~~~
  我是被这个标题吸引进来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那些说容量的,98年我们去配电脑,我同学说,你别买二手的640M的硬盘了,买个4.3G的,一年都不用删东西了。  就是想说,时代在发展,现在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用不了两三年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体积小,重量轻是硬盘的必然发展趋势。  就像笔记本电脑正在取代台式电脑一样。
  一代新人换旧人,在IT行业尤为明显,光盘是怎么取代软盘的。U盘又是怎么取代光盘的。
  其实挤压机械硬盘市场的还有一个东西就是云存储技术,试想如果如果我们很多雷同的影音文件,音乐以及程序等只用存在那么几个个版本的话,那么人们对存储容量的需求也会下降,同时大存储量硬盘的需求也会大量的减少。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8月,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其中城市为85.39%,2011年中国城市户均拥有住房为1.22套。具体到套数,城市家庭中只有一套住房的占69.05%,两套的占15.44%,其余的拥有三套或三套以上。报告指出,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家庭自有住房率很高:世界水平为63%,美国为65%,日本为60%。中国老百姓真有钱啊,户均120万,城市里85%的局面都有住房,而且户均1套多。像这样的数据,除了调戏公众情绪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体积小,重量轻是硬盘的必然发展趋势。
  LCD取代CRT主要是CRT的尺寸做不大,或者说crt的技术发展已经到了尽头。而目前,硬盘的发展显然没有减缓。事实上,硬盘的很多技术还没有被商用呢。  ------------------------------------------------------------------  作者:用户名先空着 回复日期: 19:04:23   回复   这东西现在属于新产品,等技术成熟了价格也就下来了。就像当年液晶刚出来的时候一样,很多人认为液晶不可能替代CRT,认为液晶速度太慢,再看看现在,CRT几乎绝迹了。
  容易损坏,还不能恢复,谁还敢用
  价格昂贵,寿命较短,数据不可恢复  都很致命
  学习学习!!!!!!!!
  来学习的
  固态硬盘用来做系统盘还是不错
  不会被取代哦
  不管是不是固态硬盘,现在的温氏硬盘以后肯定要被取代。  电脑的关键部件中,就是硬盘的技术进步最慢。从IDE到SAYA,只是接口变了,这机械硬盘,实在是太慢了。
  就普及度来说,固态硬盘的市场份额肯定越来越大,毕竟速度是个不小的诱惑,但说取代的话,如果固态硬盘在寿命和数据恢复这块没有大的技术革新,那就完全不可能
  @西域之疯
20:30:48  那些说容量的,98年我们去配电脑,我同学说,你别买二手的640M的硬盘了,买个4.3G的,一年都不用删东西了。  就是想说,时代在发展,现在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用不了两三年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  呵呵。。电脑就这样,不过你同学说错了,我99年才买的电脑,那时候中等偏下的配置都是6.4G的硬盘,10G是主流,我一同学也是98年买的联想电脑,4.3G硬盘,到99年完全不够用,那时候已经很多游戏就上G了,动不动就是四张CD光盘以上。。。呵呵。。想想那时候还真是好玩
  我是来学习的。
  不起个爆尿的帖子名称能死吗?
  钓鱼岛是中国的,苍老师是世界的
  来学习的
  关键看价格。物美价廉才是真的好。
  .......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毗卢遮那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卢舍那佛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金光王佛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不空成就佛 南无金刚手菩萨 南无大通智胜佛 南无龙树菩萨 祝愿扎西德勒
  如果只看现在,永远不能预测未来。汽车才出来的时候速度只有5迈,很多人说汽车不可能取代马车,后来呢?固态硬盘取代机械硬盘是必然的
  SSD取代机械硬盘是迟早的
  @minglangsky
20:40:34  其实挤压机械硬盘市场的还有一个东西就是云存储技术,试想如果如果我们很多雷同的影音文件,音乐以及程序等只用存在那么几个个版本的话,那么人们对存储容量的需求也会下降,同时大存储量硬盘的需求也会大量的减少。   -----------------------------  中国的网速,中国的3G费用,云存储至少从目前来看还是个笑话
  暑假回家,打开电脑一看,我爸的80G空空的,我妈的500G装的QQ飞车,也空空的。感觉很多人128G和1T选的话,128G好。64G加500G也不错。
  @何处不逢
12:16:53  固态硬盘没那么容易坏,很皮实的。  256G的镁光M4,现在大概是1300元。128的在700以下。在250G机械硬盘刚出来的时候还不止这个价呢。  多数人用SSD是做系统盘和程序盘,不是文档储存盘,所以不需要恢复。  -----------------------------  固态硬盘是不是皮实,现在时间还太短,看不出来的,五年以后才能判断得出来。  现在的情况下固态硬盘还是只做系统盘好些。
  按硬盘以前的容量发展速度,考虑现在用户的需求,如今的主流硬盘应该在10T以上,但是现实没有,还在2T上下徘徊。我以为温彻斯特硬盘已经到了存储容量的瓶颈,也许还有进步,但速度会减慢,成本会提高。  在家用领域,芯片存储技术取代磁盘应该不会太久了。原因有三,一是便携的需要,大量的计算由平板和本子承担,计算机会更轻薄。二是网速的提高,象高清电影这样的大体积的文件可以存在云端,网速能到10MB就行(机械硬盘的速度大致是六七十MB)。三是更细的刻写、多层刻写技术的发展,能在同样大小的芯片上储存更多的信息。TB级的芯片存储器,两年以后应该能进入家用市场了吧。
  来学习的
  主要在价格上
  不会。未来HDD肯定越来越薄,还有Flash闪盘别忘了.  
  至少目前容量小,而且对其使用寿命没底,不可能完全取代hd硬盘
  目前位置固态硬盘的成就高得惊人,目前只能占据高端市场,中低端还是无法接受它的价格;再者,固态硬盘虽然比传统硬盘有很多优势,但其数据的存储方式本质上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我认为固态硬盘短期内是无法取代传统硬盘的位置。
  20年以后可以~
  @allmony
19:20:26  目前位置固态硬盘的成就高得惊人,目前只能占据高端市场,中低端还是无法接受它的价格;再者,固态硬盘虽然比传统硬盘有很多优势,但其数据的存储方式本质上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我认为固态硬盘短期内是无法取代传统硬盘的位置。  -----------------------------  不不,没那么贵。  以镁光M4为例,64G的400元,装个系统勉强够。装不太大的临时文件,系统速度明显提升。  128G的700元,装系统加常用软件。可以满足设计和影片制作的临时文件存取。  256G的1300元。系统加多数软件。  现在SSD是能最明显地提高机器性能的产品。400-700元是多数人都能消费的。
  其实,问题的真相就是,一定是固态取代机械?不能是其他形式的取代么?  来,看看问题的症结。  首先,硬盘,是用来储存数据的,并非用来运算的,而且是一种低速的设备。  固态硬盘相对于机械硬盘,解决了最不重要的速度,丢弃了数据储存的安全性,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作法,显然不符合人们对数据储存的要求。  其次,高速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比如办公、普通家庭,他们对于高速的体验仅仅是,开机快了十几秒,但是储存的文档、照片会在硬盘损坏的时候消失,得不偿失。  最后,固态硬盘实现的方法是通过一个芯片,将数个固态储存介质以并联的方式实现高速的,简单来说就是磁盘阵列的模式,这种方法,用两个以上的机械硬盘raid 0也能实现,而且通过调整模式,安全性还可以不打折。  因此,短期来开,固态硬盘代替传统硬盘还有很多路要走。  其次,看看bd 和hd的故事、rambus和ddr的故事大家就明白,取代旧的产品未必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产品,也有可能是其他后来出现的产品。所以,固态未必能代替机械,也有可能是以后出现的其他数据储存载体。
  在电脑里面,速度最慢的是硬盘。这是性能瓶颈和短板。用SSD是一个解决方案。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很经济。用六七百元升级CPU和显卡,日常操作中不会有明显的感觉。  用SSD不仅是开机快,开程序,用程序,开网页都快。这是可以感受到的速度提升。也许刚用SSD时还没什么感觉,但过些日子回到机械硬盘的时候就受不了了。  我知道有一些品牌的SSD用的颗粒不可靠,但只要选用靠谱的SSD,不会坏的。我的机械硬盘坏了2个了,但SSD正常使用。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文件系统类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