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做模具配件么,连接器模具零配件盖,罩子之类的,加个微信交流下想问一下广数980TDB挑螺纹是怎样收尾的

有了解广数980TDB系统的看一下,我写的这两个宏程序能用吗?_百度知道
有了解广数980TDB系统的看一下,我写的这两个宏程序能用吗?
请大家多多指教有了解广数980TDB系统的看一下,我写的这两个宏程序能用吗,下面这两个图是宏程序内容,不知道能不能用,加工50乘8的梯形扣丝杠?本人刚开始学宏程序
我有更好的答案
B类宏能用吗?用a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image]50 广数980用g76怎么样编m80x6的螺纹,螺纹长为52有8毫米的槽,急用_百度知道
[image]50 广数980用g76怎么样编m80x6的螺纹,螺纹长为52有8毫米的槽,急用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什么时候要
能把程编给我吗?明天上午要
你微信多少?把图纸用微信传过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是不是在找:
买家还在看:
当前位置:
关注行业资讯
数控机床主轴编码器,系统广数980TDB,1024线
detail3e达人选购¥398.00¥398.00¥398.00¥398.00¥888.00
detail3e周边优质供应商安徽省马鞍山市江苏省无锡市河南省安阳市浙江省宁波市
同参数产品
同参数产品
同参数产品
读出方式:
同参数产品
工作原理:
同参数产品
-----------各位朋友&具体产品&价格具体谈&-------------★&您好!&苏州广乐(5,,9,QQ:,):&http://SZGL168..com&--------产品&合同销售&&销售&&也可以&货到付款&&常规产品&货到付款&,谢谢!
慧聪网厂家姚庆宁为您提供数控机床主轴编码器,系统广数980TDB,1024线的详细产品价格、产品图片等产品介绍信息,您可以直接联系厂家获取数控机床主轴编码器,系统广数980TDB,1024线的具体资料,联系时请说明是在慧聪网看到的。
detail3e相关商品推荐¥398.00¥398.00¥398.00¥398.00¥888.00¥398.00¥888.00
detail3e店内热门商品¥100.00¥100.00¥100.00¥100.00
detail3e编码器相关资源编码器热门产品搜索
提示:您在慧聪网上采购商品属于商业贸易行为。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卖家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卖家负责,请意识到互联网交易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推荐使用,保障您的交易安全!
所在地:四川省&&
联系人:姚庆宁 & 先生
051 ******
请供应商联系我
手机号不能为空
姓名不能为空
请供应商联系我
您对该公司的咨询信息已成功提交请注意接听供应商电话。
detail3e同类其他品牌
detail3e您是不是在找
您采购的产品:
请输入采购产品
您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手机号码
*采购产品:
请输入采购产品
*采购数量/单位:
请输入采购数量
请选择单位
*采购截止日期: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input id="valid_Code1" maxlength="6" placeholder="请输入验证码" name="VALIDCODE" class="codeInput" onkeyup="this.value=this.value.replace(/\D/g,'')" onkeypress="if(event.keyCode
57) event.returnValue =" type="text">
免费获取验证码
为了安全,请输入验证码,我们将优先处理您的需求!
请输入验证码
发送成功!
慧聪已收到您的需求,我们会尽快通知卖家联系您,同时会派出采购专员1对1为您提供服务,请您耐心等待!
051 ******
联系人:姚庆宁&技术部销售部经理
公司名称:姚庆宁
备注:点击关注按钮后才可自动收到卖家电话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免费获取验证码
为了安全,请输入验证码,我们将优先处理您的需求!
请输入验证码
按字母分类 :查看: 9552|回复: 125
[单衣碎碎念] 阶段总结台机部分,linear5&25,x-sabre pro,sonica,h1.2,x20p,S7等
本帖最后由 ralfsoft 于
23:33 编辑
最近半年也玩了不少东西,在这里做个简单的总结吧。本文部分内容由本人首发于什么值得买,在此进行节选和重新编辑。本次总结涉及的器材有:
1. linear5&25
2. valhalla2
5. mini i pro
6. aune s6
10. x-sabre
11. x-sabre pro
12. sonica&牵牛星
一.欧博 linear5&linear25
欧博音响94年成立于,北京也算是家老厂了。不过由于以前主要生产针对箱子系统的黑胶唱机、电子管功放、数播等产品,因此在耳机发烧友中知名度不算高。老实说我之前只知道他家生产数播,接触了他家的耳放以后才知道他家有如此多的产品。开始熟悉这个品牌,是因为小伙伴换了他家的linear5。一.linear5先来闲聊几句linear5吧,这机器我听了不少次,不过都是在别人家听的,没搬回去自己玩过,所以只说聊聊,算不上评测。当时思途总把解码从nv4040换成了pavane,系统的短板主要就在耳放上了。由于错过了大湿兄的白菜DNA耳放,只能另作打算。一个偶然的计划,他了解到了这款linear5耳放,由于店家就在北京,又支持15天无理由退货,于是做了个大胆的决定:盲狙。他这一台linear5,是全国第二台订单,第一个到货的,可谓国内吃螃蟹用户第一人。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篇帖子。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63513&highlight=%C4%A7%B7%A8%B9%A5%BB%F7总体来说,听过的朋友都对这台耳放很满意,陆陆续续也安利了不少朋友入坑。
58febd627b0d87608.jpg_e600.jpg (84.04 KB, 下载次数: 7)
23:31 上传
▲这台耳放其实在之我的大乌的晒单里也出现过,就是上图下面那一台。
58feb118d360d1390.jpg_e600.jpg (91.77 KB, 下载次数: 8)
23:31 上传
▲机器自带的2a3放大管是曙光的,圆管适配的最好的还是hd800。我觉得对于hd800来说,圆管已经堪用了,不是有强迫症患者的朋友,只需要出三四百元把前级管换一只德律风根基本就ok,可以happy好一阵了。不过,这对2a3应付HEK还是不大够用,透明度和速度都不大理想。因此当时思途总借hek来考虑要不要收的时候,我建议他800足够了,hek在这台机器上的发挥还不够好,不建议折腾。
58feb122e69d06973.jpg_e600.jpg (71.15 KB, 下载次数: 7)
23:31 上传
▲这时候,胆机的优势就 体现出来了。所谓换管如换机并不是空谈,虽然总体的大声底方向不会有本质性的改变,但是音色、驱动力、透明度等通过换管子都能够产生很大的变化。在折腾了一阵以后,小伙伴更换了全真2a3q。这一对胖胖的管子看起来比曙光的2a3粗壮许多,看起来就比较威猛,容易打开脑放。
58feb11fd7afe930.jpg_e600.jpg (80.62 KB, 下载次数: 7)
23:31 上传
▲这对小胖子一上场,hek就达到了一个让人比较满意的状态,驱动力的增加反映到耳机上,十分直观的表现就是透明度和速度都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在这个组合下,如果不是非常贪恋hd800的低频,我觉得hek在交响上的表现也基本上可以取代hd800了,而人声和弦乐的表现力方面比hd800好,声音也更自然耐听。音色方面,全真的2a3q也比曙光更好,价格也不算夸张,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个组合在驱动大乌、T1、k812上也有很不错的表现,这些耳机的用户比较推荐尝试一下,官方有试听可以先一探究竟再做决定。总体来说Linear5在这个价位来说,并没有什么太有力的竞争对手,个人强烈推荐用HD800和用HEK的用户尝试一下,可以说是这个价位上的不二选择。HE6、kk的话这台耳放驱动的一般,还是功放更为合适一些。
58febdaf.jpg_e600.jpg (181.59 KB, 下载次数: 5)
23:31 上传
▲我一直很喜欢廉价毁三观的货,这里顺便再继续给大家安利一个挺好玩的,其实很多人可能都有,就是PS3。这货当CD转盘的能力让人大跌眼镜,光纤输出的效果居然比macmini(播放器amarra)/PC(播放器HQplayer)+线电hydraz的效果更好,实在是有点毁三观。考虑到这货便宜的价格,外加还能打打游戏,如果想买个廉价转盘偶尔播播CD的朋友可以考虑。不过这货有两个缺点,一是必须要配合电视/显示器才能用,二是有些录音比较早的碟会有爆音,比较新的录音和流行大都没什么问题。这两个问题得接合自己的使用场景考虑考虑。2.linear25这台机器我就比较熟悉了,因为听了小伙伴的linear5后对欧博兴趣比较大,正好当时欧博在组织linear25的测试,就参加了。这台机器作为linear5的下一级产品推出,价格亲民了许多。 淘宝搜索要加上欧博,不然搜不出来,这个机器应该目前只有赛尔独家代理。
58feb176c6f9a8378.jpg_e600.jpg (65.87 KB, 下载次数: 8)
23:31 上传
▲L25的体积比L5小一些,而且网罩是笼罩整个机器的。
58feb17bbc2846689.jpg_e600.jpg (63.96 KB, 下载次数: 6)
23:31 上传
▲拆下罩子,露出里面的管子。后面两个凸起是牛罩,里面是输出牛。欧博家的牛是有自己的专利的,都是自行生产。
58feb181b9e503385.jpg_e600.jpg (59.4 KB, 下载次数: 5)
23:31 上传
▲L25和L5的外观风格保持一致,不过无论是宽度还是厚度上都比L5小一些。管子方面,两根放大管有点像小萝卜,没有L5的看起来威武。从左到右分别是输入切换旋钮、平衡耳机插口、阻抗匹配开关、输出切换开关和音量旋钮。测试机的电位器用的好像是ALPS的电位器,正式版升级为步进式电位器。
e56996.jpg_e600.jpg (49.74 KB, 下载次数: 5)
23:31 上传
▲测试机放大管佩的是宝马的6ch6管子,由于管座不兼容,加了个转接柱。
5ebd5137.jpg_e600.jpg (54.79 KB, 下载次数: 4)
23:31 上传
▲正式版的L25配的是JJ的EL84管子,由于没有管脚不兼容的问题,直接插就可以了,比宝马的管子颜值高一些。据厂家介绍说JJ的管子素质上更好一些,宝马的味道上更好一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试。很多朋友对于胆机都有顾虑,因为要换管子的十分麻烦。而L25的放大管EL84可换的管子不多,除了非常稀有的古董管,这两种管子基本上也就不用再换了,而且这两种价格都比较便宜。整流管12au7也没什么可换的,可以花三四百元买一支德律风根,也不算贵。对于很多觉得胆机管子搭配麻烦的朋友来说,L25由于没什么折腾的空间,因此也减少了很多麻烦,可谓福音。
58feb189ee3659705.jpg_e600.jpg (56.7 KB, 下载次数: 6)
23:31 上传
▲机器的背面左边是电源插口,右边是两组RCA输入。电源插口有防呆设计。
58060.jpg_e600.jpg (54.73 KB, 下载次数: 6)
23:31 上传
▲正式版的电源插口使用和L5一样的材料,而且带防尘保护盖,并且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把一组输入改为平衡输入。不过受限于成本,L25的平衡输入并没有使用伦达牛,而是使用了电阻进行转换,并且L25本身的放大电路也不是平衡电路,因此平衡输入/输出与单端差的不多。这对AKG、拜亚来说是利好消息,因为这两家的耳机没法改平衡,现在大多耳放平衡都比单端好得多,难得有个单端靠谱的耳放了。
58feb18cccea5520.jpg_e600.jpg (69.34 KB, 下载次数: 8)
23:31 上传
▲L25使用分体式电源供电,之前很多朋友看到分体电源第一个反应是这东西要不要单买,答案是不用,这俩合起来才叫做Linear25,这个分体电源是耳放的一部分。
58feb3.jpg_e600.jpg (68.33 KB, 下载次数: 5)
23:31 上传
▲L25定价6880,从价位上来说,micro zotl2售价1200刀,价位与它比较接近。而从体积来说,二者也比较接近。不过zotl2正如其名,是otl结构的,l25则为牛出结构。
58feb3.jpg_e600.jpg (97.68 KB, 下载次数: 5)
23:31 上传
▲外置电源方面,zotl2搭配的是原厂线电,记得好像卖599刀。zotl2的线电略大,而且两边都要插线,搞得有点尴尬。。。说实话反复拖zotl2出来鞭尸有点不道德,不过我测试l25的时候正好手边上也就只有zotl2了,这俩价位又比较接近,对比的任务自然也就落到它头上了。刚开声的时候,L25就要比zotl略好一些,低频凝聚有力一些,动瞬态、结像和透明度要比zotl表现更好,但是略微显得有点生硬,人声方面比zotl稍远,高频比zotl略暗一点。胆机的管子需要一定的老化时间,基本上四五个小时以后,L25基本上就基本稳定了,结像变得更精致,声场的纵深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声音也柔和鲜活了一些,润泽感有所增加,这时候L25对比zotl的话就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了。
58feb1aa.jpg_e600.jpg (81.1 KB, 下载次数: 7)
23:31 上传
▲L25作为一款胆机,有着高频柔和,音色优美的特点,但是并没有中低端胆机软糊的毛病,透明度和动态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透明度比很多石机都要好。胆机的老化稳定时间比较长,热机所需时间也比较长,大概需要1小时左右才能进入状态,不像石机基本上十小时左右就ok,热机三十分钟就ok。老实说其实一开始我也是不信的,不过这次通过测试全新的胆机自己体会煲机的变化,也是一个新的学习的过程。其实能够多听设备多听曲子,听得越多越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以前很多想法可能都是肤浅、错误的。很多不怎么玩的朋友觉得玩HiFi的就是整天瞎折腾器材,听一些试音碟,脑放大开去杜撰一些虚无缥缈的名词和听感,但其实并非如此,我认识的很多烧友都在听曲子、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我推荐如果对音乐真的有兴趣的朋友,搞一些靠谱的器材去静静欣赏欣赏古典曲目,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
58feb1b74a6407531.jpg_e600.jpg (62.12 KB, 下载次数: 6)
23:31 上传
▲在耳机搭配方面,L25也比较不错,我拿它搭配过大乌、w5k、he500、he400i、hek、hd800、dt1770、dt235、shp9500等耳机,都没有恶声,推he500和Hek稍弱,另外几只都推得不错。L25搭配hd800算是比较合适的搭配,本身L25也是针对hd800调音的。个人认为,在这个价位上能把hd800发挥到如此水平,实属难能可贵。有位用schitt ragnarok推hd800的朋友也参与了测试,他成为了这款耳放的第一个用户,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这款耳放的水平。我听的还仅仅是测试版的机器,正式版的机器收集了意见以后进行了调整和升级,效果会更好。
58feb1ba88f1f1904.jpg_e600.jpg (75.68 KB, 下载次数: 9)
23:31 上传
总体来说,欧博的linear25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进阶耳放,音色优美,透明度高,结像精致,搭配hd800有非常不错的表现。同时,原厂管子已够好,管子搭配上不用费心,可折腾的空间也很小,比较省心,从三四千的档位上进行升级,linear25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3.总结前后接触Linear5和Linear25的过程中,欧博和赛尔之声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欧博的产品研发能力和产品的声音让人印象深刻,而赛尔的服务水平则让人印象深刻。烧友有疑问、用户有问题赛尔都会尽心尽力的解答,对于用户的服务细致周到,对于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认真的听取并能做出改变和提升,在接触了这么多鱼龙混杂的hifi厂商客服以后真是让人感到有如业界的一股清流。毕竟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大部分厂家都在忙着赚钱,如此专心于研发产品的厂商,还有能提供如此到位服务的经销商实在是凤毛麟角了,祝这两家越办越好。
本帖最后由 ralfsoft 于
23:35 编辑
二.schitt valhalla2Schitt的机器在烧友中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目前口碑最好的就是他家的解码Yggdrasil了,由于schitt看起来和读起来都很像shit,因此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屎家,而Yggdrasil因为简写是YGG,被大家亲切的称为歪鸡鸡。他家的东西都比较便宜大碗用料扎实,跟国内的何庆华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又被亲切的唤作美国何庆华。当然,屎家的东西都挺好看的,何的傻大黑粗小队可比不了。屎家的机器起名基本都跟北欧神话有关,又是世界树Yggdrasil,又是诸神的黄昏Ragnarock,又是阿斯加德Asgard,又是昆古尼尔Gungnir的。这次介绍的是他家的一款耳放,瓦尔哈拉2。
57e00af60f895.png_e600 (1).png (183.29 KB, 下载次数: 5)
23:34 上传
虽说背负了英灵殿这个恢弘的名字,但这货其实是屎家的中端耳放,他家7款纯耳放,valhalla2排第四,售价349美元,全新到手2k7左右,我是1k8收来的。
57dd53986c2fb.jpg_e600.jpg (59.47 KB, 下载次数: 7)
23:34 上传
▲机器是屎家经典造型,一整块U型铝板构成了机壳的上下和前面板。机器的顶部有屎家的logo,右面的四个窟窿是插胆管用的槽子。
57dd539a7cf91.jpg_e600.jpg (48.67 KB, 下载次数: 6)
23:34 上传
▲valhalla2的体积比较小巧,设计也很简洁,正面只有一个音量旋钮和一个6.3mm耳机孔。
57dd539c471be.jpg_e600.jpg (62.88 KB, 下载次数: 7)
23:34 上传
▲背面是灰色的,从左到右分别是RCA输入、前级输出、增益调整、开关和电源插孔。个人实在是不大喜欢开关在后面的机器,说实话太麻烦了,每次开关机还要从后面,民用机把开关放在前面天经地义啊。
57dd539cb916f.jpg_e600.jpg (50.98 KB, 下载次数: 6)
23:34 上传
▲侧面也是灰色,留有散热孔。
57dd53a00965c.jpg_e600.jpg (92.9 KB, 下载次数: 4)
23:34 上传
▲valhalla2是胆机,机带的管子是一对6H1n和一对6H6n。
57dd53a2c26d8.jpg_e600.jpg (63.46 KB, 下载次数: 6)
23:34 上传
▲插上管子以后,好看多了。valhalla2使用OTL结构,没有使用输出牛。关于OTL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百度百科。
57dd53a236cf0.jpg_e600.jpg (49.54 KB, 下载次数: 5)
23:34 上传
▲valhalla2的胆管并不怎么亮,并不像灯泡一样,只有灯丝微微泛红。另外虽然是胆机,但是热透以后除了管子比较烫以外,机身并不是特别夸张,热度介于IHA6(高电流高增益暖气片模式)和IDAC(胆管煎蛋模式)之间,手放上去不会产生什么直接的伤害。不过胆管一定要小心,通电状态务必不要用手去摸,不然容易烫伤。不过我们可以在胆管上面架起一个mini烤盘,一遍听歌一边烤烤香肠什么的也不错。
57dd.jpg_e600.jpg (68.6 KB, 下载次数: 4)
23:34 上传
▲Valhalla2的体积和IDAC比较接近,个人觉得valhalla2和idac6搭配也很和谐。valhalla2虽然是胆机,但是并不是那种味道浓郁的机器,整体比较清淡,没什么味道。不过可能是由于机带管子比较一般的缘故,略有些糊,高频延伸也不是太好。当然本身解析和延伸就不是中低端胆机的长相。说实话这台机器的PO口并不是很出色,适应面也不算太宽,比较适合高阻,低阻耳机用low gain推还凑合,但是9500和RS2E会觉得稍微有点冲,而HE400i则觉得有些电流喂得不够饱,即便用high gain通透度和动态表现也不算太好,HE560的话就显得有点闷了。HD600的话搭配起来不错,但是感觉驱动力并不太强,动态和速度表现不算出色,与甩小二比起来力度有一定差距。整体来说valhalla2的PO口只能说够用,与IHA6比起来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个人觉得瓦尔哈拉2最佳的适配对象就是hd600/650。虽然耳机孔表现平平,但屎家的东西一向便宜大碗,不可能表现仅止于此。试了前级口以后,发现果真如此。如果你只听这机器的耳机孔,你会觉得这机器也就不过如此,如果你听了它的前级口,你会发现原来这机器重点不在耳机孔。。。我不得不说这稍微有点尴尬。这机器有点像全面弱化入门版的ZOTL2,耳机孔和前级基本上是三七开的关系,前级的能力比耳机孔要强大得多。我尝试过用它当前级连接MAP1后级、声荟Q5,对比伟良的仿MBL6010D前级高级版,IDAC6自带前级,还有甩小二的前级来说,整体的效果还是蛮不错的,明显比仿6010D好一些,比IDAC6的自带前级好不少,比甩小二的前级强得多,主要体现在没那么冲,整体声音更柔和舒展,除了稍微有点糊以外没有太明显的缺点。鉴于它本身耳放也过得去,我觉得以二手1k8来说,属于难得的前级比较好的耳放了。对于只玩耳机的朋友可能用处不大,但是如果也玩箱子的话,比如配一对Q5就是非常不错的组合,还能把hd600驱动的不错,个人觉得算是个挺不错的选择。要说缺点那就是前级只有RCA,没有XLR。不过这个价位的前级耳放,相必也不会为它搭配过于昂贵的音箱,丹拿BM5mk3和真力的M030也是有RCA输入的,如果想选择略为贵一些的音箱可以考虑。不过箱子到了那个价位,我觉得zotl更加合适一些。总体上来说,Valhalla2有一定的不足,但是在功能性上都有一定的优势,而且二手价格比较低廉,如果玩箱子的话,在同价位产品中有一定的竞争力,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183.29 KB, 下载次数: 6)
23:35 上传
(183.29 KB, 下载次数: 4)
23:35 上传
本帖最后由 ralfsoft 于
23:36 编辑
三.J.C audio thor-x说起杰大,玩AKG的朋友应该认识的比较多。杰大的耳放对付AKG算是一把好手,尤其是701,之前我还晒过杰大的UDP3解码耳放一体机。当初还和朋友聊,如果这耳放能独立出来就更好了,搭配会更灵活。最近,杰大推出了一款独立的入门耳放Thor-X,不过不同于以往的路线,这一款并不是面向低阻和AKG调校,而是针对搞阻比如HD600这种耳机进行调校的。 同时,杰大还表示,同架构还有专门的低阻版本,目前还没搞完。这次我们先来看看高阻版吧。
da1182.jpg_e600.jpg (87.31 KB, 下载次数: 7)
23:36 上传
▲Thor-X的盒子是个方方正正的小黑盒子,上面有J.C Audio的logo。
c21440.jpg_e600.jpg (117.59 KB, 下载次数: 6)
23:36 上传
▲小盒子里是海绵填充保护,配件就是主机和一条电源线。
b710.jpg_e600.jpg (46.48 KB, 下载次数: 5)
23:36 上传
▲主机机身全部采用铝制外壳,顶部为银色,做了阳极氧化,边缘做了倒角,四周圆润,质感很棒。
db03266.jpg_e600.jpg (51.88 KB, 下载次数: 6)
23:36 上传
▲这台机器是非常小巧的,拿5寸的大法Z1来比较的话,Thor-X也就有两个半Z1那么大。
18479.jpg_e600.jpg (44.69 KB, 下载次数: 7)
23:36 上传
▲机身正面左边是耳机孔,右边是音量旋钮。机身的中间做黑色哑光喷涂,这个配色说实话有点像小PC。
a2b9028.jpg_e600.jpg (42.18 KB, 下载次数: 7)
23:36 上传
▲机身侧面是散热孔。这台机器螺丝隐藏的很好,从顶部、正面和左右都看不到任何螺丝。
c5571.jpg_e600.jpg (49.81 KB, 下载次数: 7)
23:36 上传
▲背面左边是RCA输入,右边是电源插口和开关。作为民用机,个人还是坚持把电源开关放在前面更好,放在后面开关还是不方便。另外背面这几颗螺丝是银色的不锈钢螺丝,虽然能够防锈,但是颜色上稍稍有些突兀。如果换成黑色的铁螺丝,应该会显得和谐不少。
bd6600.jpg_e600.jpg (47.9 KB, 下载次数: 8)
23:36 上传
▲机身底部同样是一块阳极氧化的铝板,上面有四个做工不错的衬脚。
ac9788.jpg_e600.jpg (79.71 KB, 下载次数: 4)
23:36 上传
▲Thor-X其实是针对高阻耳机的,但手头没有hd600,根据以前的经验,nfb6,甩小二,iha6这些推600很好的机器同样推400i都不错,手上正好有he400i,就拿它试试吧。解码么,我就不用4040来上了,mojo吧,价位上也比较平衡,mojo对上2k价位的台机除了声场也并不怎么吃亏。老实说一开声真是让人有些意外,这只是一台单端放,但驱动400i声场打的很开,比iha6的单端口声场更大,尤其是纵深和高度要更好,比iha6的平衡口稍微差些,驱动力在类似价位来说算是不错。另外,Thor-X驱动下的400i力度不错,不会有软绵绵的感觉,比较难得。Thor-X的三频分布略偏中下一点,低频量感稍大,氛围感很不错;中频比较厚实,韵味不错,声音比较润,人声比较靠前一些;高频稍微压暗了些,减少侵略性,柔和耐听。这台机器作为一款入门机器,两端延伸不是特别出色,声底也不算特别干净,但是氛围感极佳,很有韵味,听大编制和钢协可能不太尽兴,但人声尤和小编制表现很好,尤其是男声,在Mojo+Thor-X+400i组合下的Eason嗓音醇厚而且感情丰沛,让你完全忘掉素质三频什么的融入到歌曲之中,本来打算听一首《圣诞结》继续测试大编制,没想到一开声听就欲罢不能,直接听完了一张专辑。
a43765.jpg_e600.jpg (103.65 KB, 下载次数: 10)
23:36 上传
▲手里正好有560,就拿560也听了听。560比400i的驱动要求略高,要想推好来听古典是比较费心的,但是如果只听流行的话,相对来说还是不用特别好的前端,iha6就能发挥的不错。与400i差不多,560在Thor-X上的表现要好于iha6的单端口,比平衡口弱。在古典方面,综合水平相比iha6还是有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驱动力稍微弱一些,声场小一些,声音的透明度稍微差一些,但是从流行角度来说,iha6唯一的优势也就是声音比Thor-X干净点,乐感差距比较大。鉴于两台机器的价格有比较大的差距,我觉得素质上有差距是很正常的,但乐感往往跟机器的价位无关,Thor-X是我听过的机器里乐感比较好的了,不是浓墨重彩的暖糊声,而是相对比较清淡偏重氛围感和韵味的声音,主听流行音乐尤其是男声的朋友,如果手里有HD600/650或者HE400i,非常值得一试。对于低阻耳机比如X1、SHP9500来说,Thor-X有个问题,就是增益偏大,he400i我听流行拧不过9点,交响不过11点,DT235勉强刚能出偏音区。我用mojo输出是双蓝,属于偏低一些的电平,如果是高电平的话,那he400i只能到8点左右,DT235都出不了偏音区。另外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底噪。增益过大的话,底噪也会随之加大,小伙伴发散表示达摩插在Thor上底噪略为感人。建议杰大把增益调低些,感人认为流行11点交响12-1点更为合理,毕竟这是石机不是胆机,不容易出现失真,我觉得还是电位器打多些也更利于声音的发挥。
总体来说,Thor-X的外观十分漂亮,做工精良,体积小巧,是一款非常出色的偏向流行的机器,氛围感很棒,乐感出众,更重要的是价格很便宜,个人认为搭配Mojo、H1.2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非常值得推荐。
(46.48 KB, 下载次数: 6)
23:36 上传
本帖最后由 ralfsoft 于
23:37 编辑
四.Aune S7前一段时间,Aune就公布了平衡一体机S6和全平衡耳放S7,S6我前一阵晒过了。S7参考了Titans的Artemis耳放的电路设计。Artemis是一台非常不错的透明型耳放,我之前玩过一台,感觉性价比非常高,就是只以套件形式售卖,量也比较小,因此虽然口碑不错但是玩过的人不多。另外,Artemis有个问题就是只支持一组平衡输入,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这次正好Aune推出了S7,加强了驱动力,作为一款正式的商品,接口和功能也更完善一些,个人觉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算是Artemis的完成版。S7也延续了Aune一贯厚道的定价,全新2980,比iha6的渠道价都便宜,正好神仙搞巡回,我就蹭来听听。
167614.jpg_e600.jpg (107.13 KB, 下载次数: 4)
23:37 上传
▲S7的外包装延续了Aune的一贯风格,黑底银字。
5872009fab6361611.jpg_e600.jpg (146.01 KB, 下载次数: 6)
23:37 上传
▲内部空间比较紧凑,填充海绵,提供有效的缓冲。配上纸盒和外箱基本上快递小哥扔的暴力些也不容易摔坏。
9205865.jpg_e600.jpg (43.2 KB, 下载次数: 11)
23:37 上传
▲S7和S6的大小和风格基本一样,上面有 一条弧线,前面板底部会是平的,但是上面有一条和顶部曲线相同弧度的曲线做装饰。前面板从左到右分别是单四平衡口、双三平衡口、单端口、输入指示灯、增益指示灯、增益/输入切换按钮,最右边是音量旋钮。这个增益/输入切换按钮我要吐槽一下,短按切换输入,长按切换增益,说实话为什么不在增加一个按钮两个搞成独立的呢?前面板空余空间还很大啊。
ca4921.jpg_e600.jpg (48.19 KB, 下载次数: 4)
23:37 上传
▲背面最左边是一组RCA和XLR模拟输入,最右边是电源插孔和开关。这里还是要吐槽一下,电源开关还是做在前面合适,毕竟是民用设备,如果放在小架子上靠墙,去按这个开关会比较费力。
a378d3252.jpg_e600.jpg (60.09 KB, 下载次数: 5)
23:37 上传
▲与iha6放在一起,两者高度相近,S7宽一些,iha6前后比s7稍长一点点。按钮布局方面,个人觉得iha6更美观一些,并且使用了复合口,可以双三/单6.5复用,节省空间还很方便。3k价位的耳放,尤其是均衡型平衡放,与iha6的对比必然是躲不过去的。iha6是我很喜欢的一款耳放,外观漂亮,声音靠谱。我之前器材进进出出,一直留下了iha6,就是因为在类似价位上,一直没什么有力的竞争者出现,而S7的出现,结束了这个状态。
ea3078.jpg_e600.jpg (94.53 KB, 下载次数: 8)
23:37 上传
▲声音上,S7也确实延续了Artemis的整体风格,三频均衡,透明无染,驱动力方面相比Artemis有所加强。与iha6相比,两台机器的大风格在一个方向上,都是均衡透明的类型,平衡口方面素质相近,S7驱动力和低频略好点,iha6声音略暖一些,味道更好一点。单端口上,S7相比iha6有明显的加强。iha6的单端口相比平衡口差距比较大,虽说能用但你如果听过平衡口,一般就不再想用S7的单端口了,而S7的单端口虽然距离平衡口也有差距,但没有那么大的落差,让人觉得还能接受。耳机适应性方面,iha6推平板耳机稍微好一点,而S7感觉推动圈更好一些。两者总体来说都更适合高阻耳机,对于低阻适配的没有高阻更好,不过S7对于低阻耳机的适配效果要比iha6略好一些。整体上来说,两款耳放体积、素质都类似,S7略好一点。iha6标价虽高,但全新3k出头就能拿到货,二手两千七八的样子,因此和S7基本处于同一价位,可谓棋逢对手。这两个买哪个都可以,但是考虑到S7全新只有2980,赶上活动或者去收二手无疑会比iha6更便宜,可谓性价比出色,因此如果打新购耳放,个人更推荐买S7。而已经有iha6的朋友,则没有必要折腾,因为更多的是风格差异和细微的差别,没有太显著的差距,不值得折腾。
(60.09 KB, 下载次数: 4)
23:37 上传
(48.19 KB, 下载次数: 6)
23:37 上传
(43.2 KB, 下载次数: 6)
23:37 上传
(94.53 KB, 下载次数: 6)
23:37 上传
(107.13 KB, 下载次数: 7)
23:37 上传
(146.01 KB, 下载次数: 7)
23:37 上传
本帖最后由 ralfsoft 于
23:40 编辑
五.杨菁mini i pro杨菁的东西,尤其是Mini i pro基本上在绿檀紫檀不大常见,但是退烧论坛上评价非常不错,很多朋友都拿它来推入门的有源箱子。之前发帖子也有很多人问过我这台机器,但我自己并没有直接拿它和mojo pk过,主要参考另外两个朋友的听感进行推荐,正好近期有朋友出,本想借来玩玩,不过他着急出,我就直接接盘了,正好拿来对比一下mojo。1.开箱
57ecc191e82cb.jpg_e600.jpg (39.7 KB, 下载次数: 5)
23:39 上传
▲盒子干净小巧,没有什么多余的花哨图案,顶部就是杨菁的商标:Matrix Audio。
57ecbce7a4174.jpg_e600.jpg (85.82 KB, 下载次数: 8)
23:39 上传
▲里面的东西也蛮简单,一个主机、一个遥控器、一根USB、一根电源线,一张保修卡、一张驱动盘就是全部了。主机体积很小,与5寸手机比较可以直观的感受一下。
57ecbceef0795.jpg_e600.jpg (46.92 KB, 下载次数: 10)
23:39 上传
▲主机是黑色的,外观方方正正中规中矩,没什么太特殊的地方。机器的边角要么是圆的要么做了二次倒角,没有任何割手的地方,细节认真到位,值得称赞。
57ecbcf6a8c73.jpg_e600.jpg (43.55 KB, 下载次数: 4)
23:39 上传
▲主机正面做的还不错,一块亚克力板覆盖了很大的部分,左边是耳机孔,右边是音量旋钮。开机以后,中间是一块屏幕,会显示码率、音量、输入源等各种信息。这台机器还有三种运行模式,分别是解码耳放模式、解码前级耳放模式和纯DAC模式,需要关闭电源按钮以后按住音量旋钮开机,就可以调整。纯dac模式只能line out,不能调整音量。解码耳放模式line out被屏蔽,只能从前面的耳机孔输出。解码耳放前级模式则前面的耳机孔和后面的模拟输出都有信号输出,音量旋钮可以同时控制所有的输出音量。
57ecbcfe37351.jpg_e600.jpg (61.17 KB, 下载次数: 4)
23:39 上传
▲别看这机器很小,但是接口非常齐全。最左边的部分是模拟输出区,有一组XLR输出和一组RCA输出。在这个体积的机器来说,有XLR的还真不太多。然后中间是数字输入区域,有AES、RCA同轴、光纤以及USB输入个一组。最右边是开关和电源插孔。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机器开关在后面,但是可以休眠,所以还是比较人性化的。这台机器的界面使用xmos,过得去,对于这样价位的机器,不必外接界面使用。内置供电也比较省心,免去了购置线电的费用和麻烦,基本上来说这台机器接口和功能挺丰富,用起来也很省心,一根usb,再加一根电源线就ok了。
57ecbd0648e1c.jpg_e600.jpg (40.05 KB, 下载次数: 7)
23:39 上传
▲机器侧面还有个电压切换开关,可以无需开壳直接调整支持110v或是220v。
57ecbd113bd76.jpg_e600.jpg (54.15 KB, 下载次数: 8)
23:39 上传
▲随机还附送了一个遥控器,是全金属的,手感不错。钮也是金属的,按起来咔哒咔哒确认感很好,就是硬了点。另外还有一点,摇起来按钮会咔哒咔哒响,旷量太大,做得紧凑些,或者使用橡胶按钮或许可以解决。
2.听感评价最后来谈谈听感吧。先来说一下试听用系统。由于Mini i pro太拗口,后面统称杨菁。测试使用金波的珍珠2的数字界面,A15作为信号源,dock输出USB信号到珍珠2。珍珠2同时输出两路数字信号,一路廉价BNC转RCA同轴线输出给mojo,另一路使用范登美AES数据线传输给杨菁。mojo使用3.5转RCA的红白线连接朗泉,杨菁使用一对QED reference2 RCA信号线连接朗泉,基本上来说线材上杨菁还小占了点便宜。很多人会觉得很不屑,为什么要找个随身来比?台机胜了胜之不武,台机输了只能说明台机太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前加界面、后加耳放,作为纯解码使用的时候,mojo的实力会完全发挥出来,除了声场稍微小一点(和弦家全家都这德行),别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目前即便把价位放在全新3k左右,二手2k左右,我听过的所有产品里,并没有能够吊打mojo的存在,本身素质能大幅领先的就寥寥可数,素质够高的又都声音干涩,并不好听。mojo其实在2-3k价位的dac来说,声音还是很不错的,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参考。这次依然如此杨菁作为一台在二手2k价位上性价比非常高的机器,也并没能够全面放倒mojo。虽然之前没听过这台机器,但是有几个朋友玩过,还有的也有mojo,和他们交流过以后对这台机器的素质和听感还是有所把握的,这次听了基本上符合我的预期。
57ecbd3307c9e.jpg_e600.jpg (90.92 KB, 下载次数: 5)
23:39 上传
试听首先对比两台机器作为纯DAC,使用朗泉驱动KK。听下来,杨菁属于比较四平八稳的声音,三篇比较均衡,声音比较正,但是没什么特色,不算流畅但也不干涩,没什么太明显的数码味,总体上不过不失。声场上,mojo的宽度差一些,纵深和高度好一些,杨菁宽度好一些,但是高度和纵深差一点,基本上属于一个规模水平,mojo属于声场比较小了,杨菁声场和mojo一个规模,算是偏小了。之前听HPA3B也是声场偏小,估计和和弦一样都是家族传统。三频分布上,mojo有点偏上了,低频不够扎实,杨菁的低频扎实一些,但是高频上mojo优势比较大,泛音和延伸都更好,中频上mojo更凸出一点。密度上,mojo要略好一些。而调音上差距比较大,mojo比较流畅乐感不错,而杨菁就的乐感就差些声音也比较平淡。基本上纯当dac,杨菁并没讨到什么便宜,基本上调音还有些吃亏。而当解码耳放。。。比较毁三观的是,推9500的话,mojo的耳放口小幅胜出。。。控制力比杨菁还好点,杨菁这个耳放口基本上就是送的了。而充当前级的情况下,杨菁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我把朗泉的音量调到接近最大,用mojo和杨菁来控制音量。在音量比较小的时候,mojo的动态和低频的压缩要比杨菁厉害的多,杨菁的前级对音质的损失比较小,可用度还是蛮高的。加之杨菁还有一对XLR输出,可用非常方便的连接有源音箱,如果入门玩有源小箱子,杨菁这台机器还是蛮靠谱的,在同价位来说,拥有靠谱前级的解码可谓凤毛麟角,就我所知目前类似价位除了刚出的它的升级版mini2pro并没有其他前级靠谱的竞争对手。3.总结杨菁的Mini i pro总体来说是一台还不错的机器,外观简洁大方,做工扎实,输入输出非常丰富,前级功能很实用。虽然素质和调音不算出色,但是声音四平八稳没什么明显缺点,稍微白了点但并不干涩,很适合入门。mojo虽然便宜也不错,但是当台机用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不像杨菁这么省心。搭配入门的音箱,比如声荟的q5、PreSonus E5来说,效果都会不错,建议尝试一下。
本帖最后由 ralfsoft 于
23:42 编辑
六.Aune S6Aune家的东西一向便宜大碗,便携耳放B1也好,入门解码器X1S也好,入门耳放X7S也好,走的都是高性价比路线,普遍做工扎实,外观不错,声音靠谱。他家入门价位的产品居多,台机方面小胆放T1SE和数播X5S也是千元级产品,只有一体机S16是中端价位产品。最近,Aune新推出了平衡解码耳放一体机S6和全平衡耳放S7。从价位上来看,S6算是介于X1S和S16之间的产品,但是官网上,S6被放在了S16的前面,足见aune对S6的重视。这次要介绍的就是新出的一体机S6。
237670.jpg_e600.jpg (109.13 KB, 下载次数: 7)
23:41 上传
▲S6的盒子维持了AUNE的传统,就是个打黑盒子,上面有AUNE的logo。
a112398.jpg_e600.jpg (125 KB, 下载次数: 10)
23:41 上传
▲里面有保修卡、电源线、USB线和主机。
cd1c1740.jpg_e600.jpg (118.3 KB, 下载次数: 7)
23:41 上传
▲机器的体积属于中等偏小,宽度比较窄,不算特别小巧,但是比那些庞然大物还是省地方多了。
d4613.jpg_e600 (1).jpg (46.36 KB, 下载次数: 6)
23:41 上传
▲S6继承了一些X系列的设计元素,那个弧形的顶部线条很有辨识度。正面比较简洁,左边是平衡和单端耳机孔,右边是复合功能旋钮,中间是一块大大的屏幕。S6的所有操作都由右侧的复合功能旋钮完成。单机旋钮可以切换输入源,双击旋钮可以在PO和LO之间切换。PO和LO的音量独立调整,独立记忆。旋钮手感一般,阻尼感不强,而且音量调整比较慢,优点是音量调整比较精确,缺点就是从0到100要转很多很多圈,转到手酸。建议厂家可以在连续快速旋转时加快音量增加速度。
b72784.jpg_e600.jpg (53.01 KB, 下载次数: 4)
23:41 上传
▲机身的背面是各种接口,最左边是输出区,XLR和RCA输出各一组,支持前级功能。接口上面的字是反着印的,方便从前面探头过去看,这点比较人性化。中间是数字输入区,AES、RCA同轴、光纤、USB各一组,接口算是比较齐全了。鉴于机器的定位,我认为整体更偏重解码一些,不设line in接口比较合理。最右边是电源插孔和开关。个人觉得民用设备的开关还是做在前面更合理一些,在后面的话,放在桌面上够起来比较费劲,即便有器材架子,开关也不是特别方便。机身背后有两颗螺丝,暗色的,颜色位置形状都比较和谐。
bb5195.jpg_e600.jpg (57.52 KB, 下载次数: 7)
23:41 上传
▲它说不上惊艳,但是用料做工都不错,机身的顶部、正面、左右都看不到螺丝,整体上来说算是比较漂亮的,体积也不大,放在办公室也好,书房也好,客厅也好,都不会觉得不和谐。它这个液晶屏显示效果不错,算是中低价位里看着比较舒服的。LED的虽然更亮更容易看清,但是个人觉得显示起来不那么好看,颗粒感太强,这个液晶屏幕看起来舒服一些,就是文字可以再大一点,整体屏幕里显示的东西还是稍微有点空。
a329260.jpg_e600.jpg (71.24 KB, 下载次数: 7)
23:41 上传
▲直接作为一体机来听的话,S6延续了Aune一贯相对柔软一些的调音,它的声场不算大,不刻意突出素质,走的是均衡的路子,声音四平八稳的没什么太明显的槽点。三频分布整体稍微偏中下盘一点,高频不亮,声音比较干净,低频量感略大,凝聚力不错,整体来说它的人声表现中规中矩,人声不那么近,味道也比较清淡,喜欢味道浓郁一些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人声不够热情。听大编制来说在密度和整体爆发力上还是略有欠缺,但是不容易刺激。小编制和室内乐非常合适,表现不错。S6的界面部分表现还不错,比起珍珠2、730U这样的数字界面尚有欠缺,但是可用性不错,并且与机器本身的调音融合的也更好。感觉最近新出的一体机的界面水平相比前两年的解码普通有比较明显的提升,可能是得益于数字界面技术的整体提升。耳放部分,个人感觉比X7S还是稍微差一点的。对于DT235这种耳机,可以驱动的比较充分了,但是对于HE400i来说,对比IHA6来说,还是略为逊色,显得有些软了,声场、动态、低频都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是听人声,S6的耳放够用,不过古典会觉得略有些不足。不过毕竟IHA6都比S6整机都贵,这么比其实不大公平,它的竞争对手其实应该是S7。
68707.jpg_e600.jpg (84.26 KB, 下载次数: 5)
23:41 上传
▲解码和前级部分,S6的表现可圈可点。S6的解码部分在3k级的一体机里应该算是比较好的了。这个价位的一体机,解码部分能超过mojo的并不多,S6可以算是一个,像Mini-i pro的解码部分相比mojo就略为逊色一些。而前级方面,我连接功放试了试箱子,感觉效果蛮不错,由于具备平衡前级,拿它推一推有源箱子会非常不错。同价位除了S6好像也就只有杨菁的机器有平衡前级了,如果对体积没那么敏感,我更推荐S6一些,乐感和耳放效果都更好一点。另外,我觉得这机器最大的槽点其实是没做遥控器。。。其实数字音量控制的机器做个遥控器不难,功能性会方便很多,这种带前级的机器很多朋友会配合箱子使用,没有遥控器就要每次都跑过去宁旋钮,略有不爽,希望厂家在今后的产品上考虑。
与最近听过的山灵H1.2以及歌诗德A20H相比来说,山灵的价位与S6更接近一些。山灵1.2比S6更偏科一些,耳放弱一些,解码部分比S6强一些,没有前级,其实总的来说应该算是一个送了耳机的解码,而S6才算是功能齐全的一体机。而歌诗德A20H解码部分比S6略好一点,主要体现在密度上,这两者S6声音更柔和一些,更适合流行,而A20H声音更硬朗一些,更适合古典。耳放部分A20H要好一些,不过价位上来说A20H也贵一些。整体上来说,这三台机器实际上其实是没什么太多交集的机器,并不适合直接比较,各取所需就好。如果你需要一台价格便宜一些的一体机,尤其是你需要前级的话,自然是S6,预算更充足一些的话A20H,或者S6+S7/IHA6值得考虑。而如果你已经有一台不错的耳放,只需要一台素质不错,价格不贵的解码器,不需要别的功能,那么H1.2非常合适。S6的整体感觉就是全面加强的X1S,价格不贵,界面和耳放够用,解码不错,直接当一体机用不错,但也为后期升级数播和耳放留好足够狗的空间,这个度把握的很好,我该说厂家是老道呢,还是阴险呢。。。总之有需要可以考虑,这个价位产品可选余地本身也很小。
(46.36 KB, 下载次数: 5)
23:41 上传
本帖最后由 ralfsoft 于
23:43 编辑
七.歌诗德A20HA20H是歌诗德的新产品,全平衡设计,使用两片AK4497EQ解码,耳放孔也支持平衡输出,同时具备前级功能,算是一款泛用性比较强的机器。 价格方面官方定价4580,现在刚出应该不打折,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折扣。这价位算是竞争比较激烈的一个价位,3-5k正好是入门的朋友第一次买机器或者从1k档位的机器升级上来的朋友的一个绕不开的档次。我之前评测过的M9XX、杰大的UDP3、杨菁的mini i pro、山灵H1.2,这次评测的A20H,已经接下来要评测的GDX都在这个价位段,可谓拼杀惨烈。
5808bbebd0bb5.jpg_e600.jpg (134.81 KB, 下载次数: 6)
23:42 上传
▲A20的外观普普通通,铝板拼接外壳,铝板比较厚实,做工很扎实。机壳顶部有一块散热孔。
5808bbf29e044.jpg_e600.jpg (149.05 KB, 下载次数: 8)
23:42 上传
▲底部有四个脚垫,在于顶板差不多的位置上也留了散热孔。
5808bbee555b6.jpg_e600.jpg (53.24 KB, 下载次数: 4)
23:42 上传
▲机器的正面非常简单,左边是电源开关,然后是显示屏和三个按钮,再右边是单端和平衡耳机孔,最右边是音量旋钮。值得一提的是,这台机器使用了继电器来调整音量,在这个价位的一体机来算算是第一次见到,另一台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金波的琥珀2了。继电器和步进式电位器优点类似,就是左右声道的一致性很好,不会出现偏音,尤其是小音量,普通的膜式电位器在小音量下就非常容易偏音。同时,继电器的音量调节档位比较多,不会出现调整不到合适音量的尴尬情况,而且由于是电控,比较方便做遥控。不过这种电位器也有个不招人待见的地方,就是每拧一格就会“咔哒”响一下。。。想象一下连续调整音量那“哒哒哒哒哒哒”机关枪一样的声音,实在是太酸爽。。。用过琥珀2的小伙伴应该是深有感触。
5808bbf0ac295.jpg_e600.jpg (63.09 KB, 下载次数: 10)
23:42 上传
▲背面接口比较齐全,最左侧是XLR、RCA的模拟输出各一组,中间是数字输入,USB、光纤、rca同轴、aes,还有HDMI的I2S输入。最右侧是电源插孔,可以自行更改电压。值得一提的是,A20H的同轴接口支持DOP,最高到DSD64,。DOP在同价位机器支持的很少,这对于想升级独立数字界面又想听dsd的朋友算是不错。
5808bbf3e308f.jpg_e600.jpg (62.24 KB, 下载次数: 5)
23:42 上传
▲歌诗德的这个遥控器好评。很多机器的遥控器还是个头很大,一大堆按钮那种传统模式,用起来很不方便,歌诗德这个比较像电视盒子的那种外形和键位排布,很小巧,键也不多,用起来很趁手。
5808bbf85cd31.jpg_e600.jpg (93.85 KB, 下载次数: 5)
23:42 上传
▲A20H总体来说是相对均衡的走向,偏向中低频一些。整体密度表现不错,声音比较紧实,声场属于一般水平,不算开阔但也不算拘谨。整体声音略显厚重,不是轻灵的走向,高频的延伸一般,中频比较厚实,低频很扎实,比较适合醇厚男声和古典大编制音乐的聆听。单端口表现一般,对低阻不算太友好,推RS2E、高频略略有些冲,但平衡口表现可圈可点,驱动Ether表现不错,推得比较开。界面部分,A20H虽然使用了Xmos-U8的芯片,但是说实话调教一般,属于整机短板。无论链接本家的U12,还是珍珠2 ,都能感受到比较明显的提升。U12可以使用hdmi线I2S连接到A20H,价格便宜,效果远好于同轴连接,并且支持DSD,U12本身也很便宜,值得推荐。
5808bbf67e8b1.jpg_e600.jpg (103.56 KB, 下载次数: 4)
23:42 上传
▲整机对比的话,H1.2的耳机孔要强于A20H的单端口,但是由于A20H还有平衡口,耳放部分A20H还是明显要强于H1.2的,在驱动Ether时尤为明显,使用平衡口,Ether的通透度、瞬态和分离度要明显好一些。功率上A20H有一定的优势,驱动KK能到正常声压还略有余量,H1.2则拧到最大差不多能到正常的声压。大体上听来A20H的耳放部分还是非常不错的,基本有全新2k二手1k6档次的耳放水平,要明显比H1.2好一些。声场方面,A20H的平衡口比H1.2的单端口稍大一点,纵深更好一点。三频走向上,A20H略偏中下,稍微有点金字塔分布,高频略暗,H1.2分布均衡一些,高频亮一些,低频量感略少。A20H显得声音比较沉稳厚重,H1.2相对显得宽松灵动。延伸方面H1.2要好一些,低频方面A20H有一定的优势。
5808bbf536c4a.jpg_e600.jpg (87.91 KB, 下载次数: 6)
23:42 上传
▲由于两机都没有line in接口,因此无法单独测试耳放部分,只能对两机的解码进行直接的对比。两机均使用U12做界面,H1.2使用coax口接入,A20H使用AES接入,同时连接到朗泉50A上,分别使用KK和书架箱来听。绕过耳放部分以后,能感到两机在解码部分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H1.2的解码密度其实比A20H还略高一点,声场大得多,两端延伸也好一些。尤其是调音方面,H1.2声音显得宽松灵动,透明度非常好,略略带点甜味,不是一耳朵毒但是非常耐听;A20H一耳朵显得很饱满充实,但是声音显得有些紧绷,显得不够宽松,乐感上差了一些。个人觉得这是A20H为了突出密度和厚重感,把声场调的比较小带来的副作用,如果声场调的开阔一些,不那么过于追求密度的话,乐感应该会好一些。直接对比后,发现其实两机的解码部分是有差距的,但是之前整机听来互有千秋,看来A20H是纯靠耳放弥补了解码的差距,耳放部分的实力可见一斑。同时,A20H还具备前级功能,我用它连接了艾诗的MAP1后级功放,效果很不错,比之前用UDP3、M9xx、还有朗泉50A的前级效果都要好,个人觉得使用继电器作为电位器功不可没。使用A20H的话,可以买一对有源音箱比如真力的M030接上,效果应该会很不错。
总体来说,歌诗德的这款新机A20H是一款不错的一体机,功能丰富,声音沉稳扎实,听古典是个不错的选择。平衡耳放口驱动力很强,表现突出。解码部分相对来说弱势一些,不如耳放部分表现那么抢眼,声音也略有些紧,若厂家能调的宽松一些效果更好。前级部分表现良好,在同价位机器里属于上乘。而界面表现就比较一般,推荐升级独立界面,自家U12或者其他支持I2S的独立界面比较合适。不喜欢折腾,听古典比较多的朋友,可以考虑这款机器。如果听流行多一些,有升级独立耳放想法的,个人觉得H1.2更合适。
本帖最后由 ralfsoft 于
23:45 编辑
八.山灵H1.2升级版山灵是个老牌厂商了,认识这个牌子是因为朋友以前用的CD就是他家的。山灵给不少厂家提供OEM和ODM,其中不乏MBL和麦景图这种hiend厂家。
57fc.jpg_e600.jpg (72.9 KB, 下载次数: 8)
23:44 上传
▲山灵自己的产品也种类也蛮多,其中不乏价位比较吓人的东东。其实去京东搜一搜他家高中低档次的产品种类非常多,不过在论坛里面并不热门,之前都不知道他家还有这么多产品。。。 而H1.2其实也不是新产品,15年就有了,今年官方进行了一定的升级。官方定价3k8,去店铺买还能略有优惠,价格还是比较实惠的。后来又出了1.2S,其实就是换了一下遥控器,音质和升级版没什么区别。
57f.jpg_e600.jpg (82.51 KB, 下载次数: 5)
23:44 上传
▲这是官方的升级说明,这次升级级主要是更换了滤波芯片、升级电容、加强散热,以及增大了耳放孔的输出功率。
1.外观展示
57f.jpg_e600.jpg (124.02 KB, 下载次数: 5)
23:44 上传
▲山灵的产品好像机壳整体结构全都差不多,使用铝板拼接而成。机身是前后方向比较长的长条形。现在大部分的设备都是左右宽一些,这种形状不利于统一,建议厂家考虑一下。另外机身顶部七颗大螺丝 有点破坏整体感,我觉得应该把螺丝向下部和后方隐藏,最好上、前、左、右都不要看到螺丝最好,至少上、前不要看到螺丝。
57f7.jpg_e600.jpg (59.54 KB, 下载次数: 4)
23:44 上传
▲顶部有山灵的logo。
57f.jpg_e600.jpg (136.8 KB, 下载次数: 5)
23:44 上传
▲底部有四个大脚垫和两组散热孔。脚垫中间是中空的,不知道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57f7128fbbded.jpg_e600.jpg (56.7 KB, 下载次数: 7)
23:44 上传
▲H1.2的正面也算是家族脸了,他家正面全都是这种风格,左右拼接拐角铝壳,中间上下是铝边,中间是黑色亚克力面板。面板上左边是待机按钮和输入源切换,右边是耳机孔和音量旋钮。由于使用的是电位器,不是数字音量,旋钮手感不错,就是个人觉得有点小了,我更喜欢大一些的旋钮。
57fe.jpg_e600.jpg (72.43 KB, 下载次数: 5)
23:44 上传
▲机身背面接口还算丰富。最左边有RCA和XLR的lineout各一组,可以接驳耳放和功放。中间是数字输入区域,有USB、RCA同轴和光纤接口各一个,还有一个ipod专用口。这个ipod专用口就好像汽车里那种,ios和ipod设备用数据线连上就可以播放,还能同时充电,蛮方便。不过这个接口感觉上没有经过xmos芯片处理,也或者是IOS对音质进行了压缩,听起来要比USBOTG进来的音质略差一点。右边是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孔,下面是遥控输入输出接口,应该是用来连接同厂家的不同设备。
57f7.jpg_e600.jpg (46.14 KB, 下载次数: 8)
23:44 上传
▲山灵的机器用料很足,做工比较扎实。铝板很厚,缝隙也很均匀。不过个人觉得这个拐角的地方缝做的稍微大了点,感觉厂家应该不是工艺问题做的大缝,而是故意设计成这样,因为别的地方都严丝合缝的没有大缝。但是我个人感觉缝大了不好看。。。
57f71298a96ff.jpg_e600.jpg (65.52 KB, 下载次数: 5)
23:44 上传
▲另外背面这些拐角的地方应该稍加倒角打磨,现在这些拐角比较尖锐,有可能会划伤手指。
57f712aaed24a.jpg_e600.jpg (145.33 KB, 下载次数: 6)
23:44 上传
▲随机还附赠了一个遥控器。遥控器上面是一整块铝板,用料和手感都挺不错。不过。。。这是通用遥控器,h1.2绝大部分按键都用不到,只有输入源切换、待机和滤波切换三个按钮有用。。。看着密密麻麻的按键,只有三个按键能用实在是蛋疼。。。如果同一厂家设备多了倒是方便,但是只买1.2的话用起来实在不方便。
57f76357aedcf.jpg_e600.jpg (54.15 KB, 下载次数: 6)
23:44 上传
▲个人觉得mini i pro带的这种小遥控器用起来更加方便趁手。
2.内部展示
57f712a19b373.jpg_e600.jpg (137.54 KB, 下载次数: 5)
23:44 上传
▲由于对机器内部比较好奇,机器的盖子又比较好拆,拧下顶部螺丝就能打开,我就开壳看了看。里面模块化做的比较好,很整齐。右边的铝罩子里是牛,加罩子做了屏蔽处理。
57f712a7bdce9.jpg_e600.jpg (148.29 KB, 下载次数: 6)
23:44 上传
▲解码板子有一部分被界面板挡住了,看不到下面。不过靠电源这边一多半都是供电部分。h1.2的供电做的还是听扎实的。
57f712a614a57.jpg_e600.jpg (101.97 KB, 下载次数: 6)
23:44 上传
▲耳放部分很小,我是先听了以后才开壳的。说实话我实在没想到耳放板子就这么一小块。
57f76fb5b17ea.jpg_e600.jpg (144.34 KB, 下载次数: 7)
23:44 上传
▲上面这块小板子是数字界面板。H1.2的界面部分使用了一块独立的板子,与解码板分离了开来。这个机器的自带界面素质蛮不错了,完全可以拿出来焊上输出接口套个壳子做成独立界面,比一些廉价的数字界面效果还好一些,比如歌诗德U12。
57f76fb6ed3c3.jpg_e600.jpg (99.42 KB, 下载次数: 6)
23:44 上传
▲给U8芯片来个特写。官方在升级说明中并没有提界面芯片的事,但是其实15版使用的是老款xmos芯片,而16版更换为了最新的xmos-U8芯片,电路也有所调整。这个芯片和730U用的是一样的,表现很不错,比老款的xmos芯片表现明显要好不少。
57f76ed5b88a9.jpg_e600.jpg (99.3 KB, 下载次数: 4)
23:44 上传
▲官方的宣传文案还是15款的内容,与上面的图片对比,可以看出来耳放和界面部分都有变化,尤其是界面的布局都完全改变了。
3.听感及搭配简谈大部分的一体机,比如谷津U2S,M9XX,UDP3,双木三林M6,aune X1s,杨菁Mini i pro,歌诗德A20H,甚至于hdvd800,旷世cma800i,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短板,有的在界面,有的在解码,的在耳放,而其它某个部分会比较突出,让你觉得这机器不错,但总是有点遗憾,于是给它加界面、加解码、加耳放,好好的一体机,本来是想省事,结果弄得一点都不简洁。这在低价位的解码耳放一体机里尤其严重,低价机器大都界面比较差,只有解码或者耳放是比较突出的,另一样基本等于送的,只是插上usb就能出声而已,当一体机用并不爽。这也是我一直不大喜欢和推荐一体机的原因。而H1.2的界面、解码、耳放搭配的相对平衡一点,界面不错,解码优秀,耳放够用,个人认为是比较少见的一部让人不是特别想给它加外设的机器。
57f7b5ffa4776.jpg_e600.jpg (87.7 KB, 下载次数: 4)
23:44 上传
▲它的界面还不错,能达到低价位独立界面的水准。比起歌诗德U12和不加电池的珍珠来说,略好一些,而即使对上卷绕电池供电的珍珠2,也只是显得软了一点,整体上来说差距不大,。千元级能拉开明显差距的也就是QA730U了,1k收来算上线电也得1k3左右了,2k以上的界面配给H1.2我觉得就有点不值了。这机器本身就不贵,自带的界面能达到这个水准,我觉得如果不是太纠结的话,界面不必折腾了,毕竟更换界面势必调音也会变,山灵这个调音我觉得还是不错的。要是配的话,建议就730U加一个定制线电就好。730U的话,之前我晒过,可以去我晒单里面翻翻。
57f7b4ef7dba0.jpg_e600.jpg (87.91 KB, 下载次数: 7)
23:44 上传
▲1.2解码部分表现是比较抢眼的。我用它对比了杨菁Mini i pro和歌诗德A20H,使用郎泉分别驱动KK和音箱来对比,解码部分,山灵1.2有明显的优势。、声场上,1.2的横向、纵深和高度都明显要好一些,但也不是非常宽广的类型,跟nv4000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1.2跟我听过的山灵m5和m1是类似的路子,三频趋向均衡,中频略微凸出一点,人声略有点靠前,但又前压的不那么厉害,声音比较透明,没什么毒性,不是一耳朵抓人的类型。很多国产的解码素质都可以,但是声音过于“中正大气”,比较生硬紧绷,听起来比较木讷,一耳朵好像很厉害,但是。H1.2所幸没有沾染这种毛病,声音有一定的素质,不似nuwave那般凶猛彪悍,也不似老头家那么妖冶绵软,阳刚中带点柔润,中性略带点甜味,声音很健康,也很舒服,初听没什么过人之处,但久听则觉得甘之如饴。即便忽略1.2的耳放部分,它的解码在类似价位产品中也算是不错的了,比idac6这种价格相近纯解码还要强一些。机器有两种滤波模式,滤波2的线条感更好一些,素质显得更好,滤波1的声音软点,但更耐听,选择哪个就要看个人喜好了。不过略有遗憾的就是这台机器没有前级功能,搭配有源音箱还需要另行配备前级,略微麻烦了点。希望下一代增加前级功能。
57f.jpg_e600.jpg (96.37 KB, 下载次数: 7)
23:44 上传
▲相比界面和解码部分来说,1.2的耳放部分表现就没那么出众了。虽然说1.2相对来说算是平衡,但要说这机器最大的短板在哪儿,那就是耳放了。H1.2的耳放部分不算出色,但还算够用。我用它搭配了DT235,SHP9500、RS2E、Ether,也和其它几个买了、听了1.2的朋友交流了一下。基本上来说,1.2的耳放还是更适合好驱动一些的耳机,用来推推、RS2E这些耳机是足够用了,K812这种耳机也能搞到听着不错的水平。而HD600,880和400i这个级别的耳机搞起来听听流行还是可以的,听古典还是略差一点。1.2的耳放口适应性还不错,就我听过的几个耳机和几位朋友听过的耳机来说,都还不错,即便推不好,也不出恶声。自带的耳放口有个小问题,就是增益稍微大了点,又没有高低增益供选择。上面这几只耳机没有一支能开过11点,基本上听古典也就能打到10点,RS1E更是只能打到9点,个人认为调小点好,或者增加高低增益选择。耳放换为nfb6或者iha6以后,如果是平衡耳机,声场和分离度会有比较明显的提升,单端耳机这俩的单端口还不如H1.2。听流行的话,直接使用自带耳机孔就好,不会改变调音,用nfb6或者iha6味道上会稍微差一点。而古典方面,如果是平衡耳机还是有比较明显的提升的。因此如果是古典为主的朋友,可以考虑加一台iha6,而听流行的朋友我建议使用自带的耳机孔就好,没有必要加耳放了。接合上面的拆机图,考虑到这么豆丁大一小块板子就有如此表现,不得不说这电路设计让我蛮佩服。目前耳放板子周边还有不少空地,期待下一代可以增加平衡口。
4.总结H1.2是一款比较平衡的一体机,界面不错,解码出色,耳放够用,聆听流行乐的话,基本上只需要一跟电源线和一根usb线,插上耳机听就可以了,不需要折腾。如果是听古典,对素质要求较高,加一台QA730U界面和一台IHA6耳放就能获得非常好的效果了,万元内有这套系统,基本上算是听古典比较不错的搭配了,目前我试过的搭配里面也没有什么太好的选择了,素质上解码换成nuwave会有一定的提升,但是nuwave声音偏干偏冲一些。这机器比较合我胃口,并且没有硬伤。要说不足的话,第一机器是纵长横窄拜访还有叠叠乐不大方便,第二顶部有一堆螺丝略有碍观瞻,第三缺少前级,第四耳放口偏弱一些并且没有平衡口。如果厂商能把外观改善改善,进一步提升一下界面部分,加上前级,耳放模块重做一下加上平衡口,那这台机器就比较完美了。不过厂商恐怕没这么良心全都一次搞好,下一代全搞齐了还怎么出下下代。。。现在都跟着苹果学坏了。。。
1.2价位不算贵,个人认为以声音表现来说,非常值得推荐。不过毕竟听感都是别人的,还是要自己亲耳听听才靠谱。神仙的群里有试听,并且试听都属于群内活动,并非厂商举办的征集广告文的有奖试听,没有奖品,但也不用写听感,更适合只是纯粹想听听设备好不好听的朋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群参加试听活动,听听水平到底如何。
本帖最后由 ralfsoft 于
23:47 编辑
九.歌诗德X20pro这机器其实我一开始是不怎么感兴趣的,因为我印象中老黄的解码不是特别好。我听过老版的X20,素质还行,但是声音说实话有些生硬。前一阵我也评测过他家的一体机A20H,耳放非常厉害,解码部分虽然好了不少,但是依然还是有些紧,声音放不开,听着累。之前有值友问我x20pro怎么样,我还以为是说老x20,结果发现弄错了,并且有几个朋友听过x20pro以后评价都很不错,还有个朋友更是直接下单,勾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找朋友借了一台来听。这台机器其实只有老黄自己在卖,淘宝搜索里面最便宜的是他家的店,这才是正常价格,另外几家那价格看着着实有点吓人。。。
d1422.jpg_e600.jpg (69.96 KB, 下载次数: 6)
23:46 上传
▲歌诗德的包装比较简朴,就是双层瓦楞纸箱子,机器两头套着宽大的泡沫垫子缓冲。很多做hifi器材的厂家都是这个风格,比较简洁,没什么花哨的包装,但是足够结实安全。
cbe52109.jpg_e600.jpg (121.92 KB, 下载次数: 6)
23:46 上传
▲x20pro的外观风格延续了老x20,细节略有变化,顶部依然是一样的散热孔。
b8703.jpg_e600.jpg (47.7 KB, 下载次数: 6)
23:46 上传
▲机身正面左右各一个旋钮,中间是显示屏。其实左边是电源开关,为了美观做成了和右边一样的旋钮。右边的旋钮单击可以切换输入源,长按进入菜单。另外我觉得其实中间的显示屏可以做的大一些,看起来更好看,而且屏幕大了字也大,不用每次调设置都趴过去看。比如Aune s6中间的那个显示屏看起来就舒服一些。
b1946.jpg_e600.jpg (56.83 KB, 下载次数: 7)
23:46 上传
▲机器背面左侧是输出区,XLR和RCA各一组,支持数字音量前级。中间是数字输入区,USB、HDMI接口i2s、RCA同轴、BNC同轴、AES各一组,接口十分齐全。右边是电源线插孔,可以自己根据需要切换110V和230V电压。
b7790.jpg_e600.jpg (66.58 KB, 下载次数: 7)
23:46 上传
▲X20pro的遥控器和驱动盘单装了个盒子,这个盒子倒是蛮精致的。
81940.jpg_e600.jpg (62.54 KB, 下载次数: 5)
23:46 上传
▲盒子里面有保修卡、驱动盘和遥控器。遥控器和A20H是一样的,不过待机键没用,不知道为什么X20pro没有待机功能。另外静音功能貌似只能通过遥控器实现,机身上我研究了一下貌似没这功能。
7c1411.jpg_e600.jpg (72.47 KB, 下载次数: 6)
23:46 上传
▲老实说,一开始我还是带着怀疑的态度来听的,但是开声以后第一反应就是“握草”。这机器素质我是有预期的,毕竟用的是9028,老黄的机器素质上都是没什么问题的。实际听来,X20pro的素质是蛮可以的,比我的预期要高一些,比中端的经典机型Nuwave还要明显高出不少。不客气的说,如果比拼纯素质,万元以内能比它好的寥寥可数。如果仅仅是素质高,其实并没什么稀罕,因为国内做素质机的很多,素质不错的也不少,但大多听感不佳。最大的问题是这货居然声音一点都不紧,总体感觉居然是偏宽松的!说实话这就比较让人惊讶了,在类似甚至高一些的价位上,我听过的素质机都顶多做到不太紧,并没有这种宽松感。之前低价位的机器,我觉得山灵h1.2之前已经刷新了一次我的三观,没想到这次又被刷新了一次。这机器声场宽阔,略偏中低一些,密度很高,低频相当扎实,听古典是一把好手,可以说同价位甚至两倍价位你都难找到交响比它更好的机器了。听流行来说,不抓耳朵,稍微欠点润泽,但是也不算差,属于可听过得去的水准,搭配Elear、HE400i这种人声韵味好一些的耳机可以有效补足人声的不足。
5872008dcda887586.jpg_e600.jpg (53.35 KB, 下载次数: 5)
23:46 上传
▲而连接功放与nv4000对比来说,还是能够感受到略有差距的。X20pro解析接近4040,不过声场略小了一些,主要体现在纵深方面。横向上,声场的边际比4040稍宽一点。密度和解析上差距不算太大,最主要的差距还是在声音的宽松自然感上,另外人声4040也好听不少。X20pro能有此表现,说实话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之外,实在是目前在产万元价位内主听古典的最佳性价比之选,喜欢听古典的朋友一定要尝试一下。如果是纯人声流不在乎素质的话,也许明大的1704更适合你。1704我只听过v3,等听到v4的uk版再来开帖子谈一谈。
本帖最后由 ralfsoft 于
23:48 编辑
十.杨菁X-Sabre杨菁家的东西普遍做工很不错,声音也中规中矩,在同价位都还算可以。之前我晒过他家的mini i pro,价格便宜功能丰富,很适合搭配Q5等入门监听箱和9500组一套入门听音系统,全加起来也就4k不到,还是蛮不错的。今天要晒的,是他家曾经的旗舰解码器x-sabre。这台机器我记得曾经刚出来那会卖8K+,现在全新售价6k5,二手价格在4k上下。这台机器是斯文总买的,他前一阵耳机升级了HD800,耳放升级了屎家的RAG,瞬间觉得音源不够用了,正好有人出x-sabre,他就收了一台,我则搭顺风车听一听这台机器。
e7d1346.jpg_e600.jpg (109.05 KB, 下载次数: 9)
23:48 上传
▲x-sabre也是杨菁家一贯的包装风格,黑底白字,上面有Matrix Audio矩声音响的logo。话说大家都知道杨菁,倒是矩声这个牌子好像知道的并不特别多。。。
de721186.jpg_e600.jpg (124.08 KB, 下载次数: 10)
23:48 上传
▲里面的东西不多,只有一台主机、保修卡、说明书。
c3e6813.jpg_e600.jpg (43.43 KB, 下载次数: 10)
23:48 上传
▲x-sabre的体积还是非常小的,与手机比一下体积可以看出来。话说杨菁的东西都挺小巧精致的。
ce031444.jpg_e600.jpg (57.96 KB, 下载次数: 5)
23:48 上传
▲机身底部放有三个脚钉,金属钉体,接触面是橡胶。这个原配脚钉我觉得在我见过的机器里算是最好的了。
ac478861.jpg_e600.jpg (44.18 KB, 下载次数: 4)
23:48 上传
▲正面比较简洁,左边是产品logo,中间是一排指示灯,右边分别是输入选择和开关。
16379.jpg_e600.jpg (50.53 KB, 下载次数: 6)
23:48 上传
▲背面左侧XLR和RCA输出各一组,右侧是信号接入,AES、rca同轴、USB各一个,最右边是电源插孔。
d3582.jpg_e600.jpg (35.42 KB, 下载次数: 6)
23:48 上传
▲机身做工很精致,每条边都做了倒角。
d597519.jpg_e600.jpg (54.78 KB, 下载次数: 11)
23:48 上传
▲x-sabre的体积很小巧,iha6已经算是体积比较小耳放了,与iha6比起来,xsabre只是稍微宽一点点,厚度差不多是iha6的一半,实在有够小。不过虽然体积不大,但是x-sabre的素质并不含糊。x-sabre作为早期的9018机,9108这枚芯片的优点和缺点在它身上体现的都十分明显。它的解析和密度都比较不错,尤其是密度较为突出,能够明显好于山灵的H1.2,比较符合其原价应有的水平,若以4k左右的二手价来说,算是素质比较不错的了,素质上的不足也就是声场略显局促了。三频方面x-sabre比较均衡,没有什么突出的方向,也没什么味道,这也是杨菁家一向的调音路子。虽然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不过好在也没什么短板,比较万金油。要说国产解码和进口解码最大的差距,就在于这个
db13761.jpg_e600.jpg (68.2 KB, 下载次数: 5)
23:48 上传
▲但是x-sabre对于9018的缺点体现的也十分明显。9018的素质虽高,但是调校困难,一旦调不好,就会显得非常白和干。并且,由于无法关闭SCR,外部信号中的时钟数据会被丢弃由本地重构,导致外部界面给x-sabre带来的提升和调音变化会被大幅过滤,因此通过使用外置界面来调音效果也微乎其微。体现在听感上,就是直白、干涩,缺乏韵味。听古典音乐尚可以接受,听流行的话说实话我实在是有些听不下去。早期的国产DAC很多都是这种所谓“中正大气”有素质没听感的风格,再不然就是暖糊厚的风格,也因此国产器材给很多烧友留下了比较差的印象。不过近期山灵h1.2和歌诗德x20pro的出现,让人对国产器材有了新的认识,不得不说技术发展真是快。杨菁家也新推出了x-sabre的升级版x-sabre pro,做工更加精良,素质更高,而听感上据说有大幅的进步,有机会借一台来玩一玩。总体来说,x-sabre的优缺点都相当突出,鉴于现在新机频出,尤其是3k档位的h1.2和4k档位的x20pro存在,目前x-saber比较尴尬,论价位高于x20pro,论调音不如x20pro,更不如1.2,素质比1.2好一些但并不如x20pro,线电略有些尴尬,因此玩玩可以,但是购买的话还是不大推荐了。
本帖最后由 ralfsoft 于
23:50 编辑
十一.杨菁X-Sabre Pro前一阵子听过朋友的xsabre后写了篇帖子,对它的素质印象很不错,就是觉得声音稍微干了点。正好那阵神仙听了杨菁的X-sabre pro,大加赞赏,说比歌诗德的X20pro明显好不少,比xsabre润多了。之前听X20pro已经决定非常赞了,一下子被神仙把胃口吊起来了。不过厂家没有巡回活动,幸好神仙面子大,作保帮我借了一台来,在此再次表示感谢。x-sabre pro(后面为了省事简称xsp好了)的售价为11800元,他家价格控制一向非常严格,所有代理商的报价都一样,除了发售之前有波限量100台的预售,预售价格9580,之后再无任何优惠。这个有好处有也有不好的地方,好处就是以非常放心的购买不用担心跳水和贬值,不好的地方就是我这种蹲二手的人没有白菜可捡了。。。
58a.jpg_e600.jpg (78.21 KB, 下载次数: 6)
23:49 上传
▲xsp的包装是双层瓦楞纸箱子,里面的箱子和以前的白盒子不大一样,改成了原色箱子,个还是觉得原来的箱子更好看。
58a555.jpg_e600.jpg (123.5 KB, 下载次数: 6)
23:49 上传
▲里面配件比较简单,一台装在布带子里面的主机,一张说明书,一条电源线,一条USB先,一个遥控器就是全部了。
58ad5205.jpg_e600.jpg (97.52 KB, 下载次数: 8)
23:49 上传
▲说明书写的非常简单直观,很容易看懂。
58a76.jpg_e600.jpg (52.11 KB, 下载次数: 6)
23:49 上传
▲遥控器与mini i pro2的一样,比老版的遥控器做工更好,更圆润,按钮为橡胶,四周有银圈装饰。音量+ -按钮上分别有两个和一个凸起,方便盲操。
58af6061.jpg_e600.jpg (49.09 KB, 下载次数: 4)
23:49 上传
▲电池是纽扣锂电池,换电池稍微麻烦了点,个人觉得遥控器可以做的稍微大一点,用7号电池更好。
58a981.jpg_e600.jpg (44.05 KB, 下载次数: 5)
23:49 上传
▲机器的外壳是阳极氧化铝,质感非常出色,顶部有matrix audio的logo。从顶部看过去的话,忽略厚度非常像一台笔记本的感觉。
58a86.jpg_e600.jpg (56.81 KB, 下载次数: 7)
23:49 上传
▲从官方介绍来看,机器外壳使用整块铝cnc挖制而成,工艺相当精湛。
58a949.jpg_e600.jpg (48.13 KB, 下载次数: 5)
23:49 上传
▲这台机器的体积在高级台机里算是相当小巧的了,再次取出大法Z1来比比大小。体积是30x21x4.5cm,虽然也不算太小,但是比起动辄长40宽30的机器还是小巧多了。
58a.jpg_e600.jpg (47.47 KB, 下载次数: 7)
23:49 上传
▲机器的正面做做了复杂的切面处理,正中央是圆形显示屏,黑色的控制条延伸到两边,科技感很强。黑色的控制条支持触摸控制,而且带led背光灯,可以显示对应的状态。显示屏和控制条周围做了倒角,高亮打磨,与旁边的阳极氧化处理形成对比。毫不夸张的说,在工艺方面,这是我见过的HiFi设备里面做的最好的。
58ab3329.jpg_e600.jpg (35.34 KB, 下载次数: 7)
23:49 上传
▲机器的正面和两侧边角都做了多角度切割,质感及其出色。不同角度的斜面会反射不同方向的光线,从正面看过去有一种非常特殊的质感。
58a53.jpg_e600.jpg (53.18 KB, 下载次数: 4)
23:49 上传
▲机器的背面最左边是模拟输出区,分别有一组XLR和一组RCA输出。中间是数字输入区域,从左到右分别是AES、同轴RCA、光纤、HDMI IIS,USB输入。最右边是电源插孔和mlink接口。mlink接口是用来在不同的设备间传递遥控信号的,一些高级音响上有类似的接口,不过目前杨菁家只有xsp有,还用不上。
58a40.jpg_e600.jpg (51.49 KB, 下载次数: 9)
23:49 上传
▲机器底部的脚钉和x-sabre的一样,扁平锥形不锈钢顶部嵌入橡胶垫。整个机器由上面的一整块铝和下面的一块底板拼合而成,前后左右顶部看不到一颗螺丝,只有底部才有。底板的拼合精度也很高,缝隙均匀而且很细,做工非常赞。
58a65c2eb15ba7499.jpg_e600.jpg (64.88 KB, 下载次数: 7)
23:49 上传
▲与售价1W5的zotl2耳放比较,xsp更像是现代工业产品,而zotl2简直就是作坊货。这一套在宽度上倒是比较合拍。aune s7的长宽是28x21,与xsp的31x21,十分接近,放在一起会比较和谐。当然,作为音频产品,最主要的属性还应当是音质。外观再漂亮,做工再精致,如果声音不好,那么就是中看不-0中用的花瓶,而这样的hifi产品并不少见。所幸,xsp不在此列。xsp的素质在万元级里是非常出色的,细节分毫毕现,结像清晰准确,两端延伸很好。声场方面,形状规整,纵深和高度不错,形状很规整,大小一般,不像nv4k或者x20pro那么宽广,但也没有和弦家的那么小,算是中规中矩。这台机器最大的特点就是密度很高,声音显得非常扎实沉稳,听交响中的铜管非常有气势,钢琴的琴键也力道十足,能够达到nv4k和ygg同等级别的水准,让人印象深刻。
58a86.jpg_e600.jpg (79.12 KB, 下载次数: 7)
23:49 上传
▲调音方面,xsp延续了杨菁新产品的风格,三频分布很均衡,没什么凸出的地方,声音比较中性透明,没什么味道,人声位置适中,乐器自然不抢镜,没什么太突出的地方,属于比较万金油的类型,玩过mini i pro的朋友会比较了解。对于口味偏重的朋友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白,但实际上并不是直白干涩的类型,还是略有润泽度的,不过也没到很水润的程度,属于不过不失的类型,比上一代产品x-sabre进步巨大,不过说不好是杨菁本身的调音水平进步了,还是9038本身的技术进步带来的。这种调音虽然不容易在某些曲子上获得一耳朵抓人的毒性,但听什么曲子也都不会有明显短板。考虑到玩到这价位解码的朋友大部分都比较杂食,大小编制古典和流行都会听,万金油类型的调音适应性比较好。不过,个人觉得,如果能适当加强一下韵味和质感的话会更好。优点谈过,下面来说说缺点。首先就是声音还是略为有点紧绷感,不够宽松。虽然相比x-sabre已经进步很大,但是与nv4k、ygg这种的比起来,还是略差了一些。另外,在韵味和乐器质感上,XSP也略逊一筹,尤其是韵味方面。个人觉得保持高素质高密度的情况下,宽松、韵味和质感是那些好几W的高端机和这些1W上下的中端机器的最大的差距所在。个人觉得无论歌诗德也好,杨菁也好,虽然机器的素质都很不错,声音也不算干,但是就差那么一点韵味和质感,如果能够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那么将来大有可为。
58ad6186.jpg_e600.jpg (44.02 KB, 下载次数: 8)
23:49 上传
▲总体来说,x-sabre是一款工艺极其精湛、素质非常出众、调音中规中矩的机器,在万元上下目前综合看来属于性价比比较高的类型,对于听古典比较多或者题材很杂的朋友来说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类似的价格上,schitt的gungnir multibit,prism sound lyra2等机器和他的素质有差距,而类似素质的机器价位普遍在2W左右,要明显高出不少。并且,他家的价格控制很好,比较坚挺,不会出现跳水的情况,今后升级出二手也不会亏太多,因此综合各个方面,对此款机器还是比较推荐的。
本帖最后由 ralfsoft 于
23:56 编辑
十二.OPPO sonica & Auralic Altair HiFi玩了这么长时间,虽然daphile媒体小专机+数字界面+独立解码器+功放/耳放来驱动音箱/耳机能获得很不错的音质,但是抛开后面的功放/耳放部分,前面音源的daphile机、界面和解码要占用三个插座,再算上功放每次要按四个电源开关才能开始听,每次听音乐也是个工程。人总是懒的,而且会变得越来越懒。在玩过sonos以后,流媒体的播放模式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然而无奈的是这种多媒体产品的音质说实话比较残念,偶尔听个响可以,要是天天拿它听小编制这音质还是有些不够看。
58d22.jpg_e600.jpg (107.59 KB, 下载次数: 6)
23:52 上传
于是乎开始YY什么时候能有个公司出个集成流媒体的解码或者界面,比如声韵的aries系列什么时候能把国内流媒体加进来。但是声韵实在是有些不给力,挤了半天牙膏就出了个牵牛星,集成了无线数播、解码、耳放和前级的一个全功能一体机,其实也就是vega阉割阉割集成了小白羊再塞了一个小耳放模块而已,毫无创新,要说唯一的优势,也就是性价比还不错,但最近声韵居然还涨价了,涨到了15800,性价比也下降了不少。
58d37.jpg_e600 (1).jpg (100.7 KB, 下载次数: 8)
23:52 上传
就在声韵开始啃老本的时候,Oppo站了出来,sonica横空出世。这货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是支持流媒体的,并且支持APP遥控。也就是说可以像sonos或者那些wifi音箱一样,直接播放流媒体了。不同的是,它是个hifi解码器,而且你终于可以用自己的HiFi音箱来放流媒体了,不用再接电视盒子什么的,还得开电视才能用,只需要拿起手机戳几下,就可以开心的听音乐了。正好最近一个小伙伴买了牵牛星,我又借到了sonica,可以同台竞技一番。下面先来简单晒一晒sonica和牵牛星吧。1.oppo sonica
58d13b.jpg_e600.jpg (24.28 KB, 下载次数: 5)
23:52 上传
▲这台机器比较奇怪,好像是为了保护实体店,线上找不到任何购买链接,线下能买到,售价是6599。
58d269.jpg_e600.jpg (114.85 KB, 下载次数: 5)
23:52 上传
▲sonica的盒子是原色瓦楞纸,印刷比较朴素,只有oppo的logo。sonica的官方型号是sdac-3,不知道这型号是按什么编号的。
58d13592ede712972.jpg_e600.jpg (87.92 KB, 下载次数: 8)
23:52 上传
▲盒子的打开方式比较有意思,中开带舌头,即便不用胶带粘上盖子也不会自己打开。由于外面还有一层瓦楞纸外包装,这样内包装会比较美观,不会因为拆箱撕胶带破坏外观完整性,强迫症患者福音。打开盒子以后,是一张简易说明,正面是产品特性,背面是连接和使用方法,非常简洁清晰。
58d1359eac0a52028.jpg_e600.jpg (107.62 KB, 下载次数: 7)
23:52 上传
▲简易说明底部是一层减震泡沫,里面放着产品说明书。取下减震泡沫,里面是sonica主机。
58d135a6a.jpg_e600.jpg (123.76 KB, 下载次数: 7)
23:52 上传
▲除了主机,只有说明书、保修卡移机一条电源线,并没有配备遥控器,连USB线都没给。。。这点得吐槽一下,oppo真是能省则省,USB线倒是由于具有了数播、网播与流媒体功能不怎么需要,但是遥控器的话,虽然有手机app可以用,但是切换输入源还有调整音量来说,还是直接按遥控器来的方便的多,建议下一代产品还是要配一个遥控器。
58d135b.jpg_e600.jpg (111.2 KB, 下载次数: 7)
23:52 上传
▲主机是长条形,横窄纵长,不过纵深不算太大,放进电视柜里还是比较合适的。机身拼接设计的不错,顶部、两侧、正面都没有任何螺丝。
58d135ca9d6418772.jpg_e600.jpg (46.69 KB, 下载次数: 5)
23:52 上传
▲机身从左到右是电源开关、多功能选择旋钮、oled屏幕和音量旋钮。多功能选择旋钮直接旋转是选择输入源,而直接按下则是进入设置菜单,左右旋转选择选项,通过点按确认以及切换不同的选项。电源开关上面有指示灯,待机状态为红色,打开为蓝色。
58d135d3d7e307237.jpg_e600.jpg (61.23 KB, 下载次数: 6)
23:52 上传
▲sonica的输入输出比较丰富,区域划分也很清晰。四个方框区域,左上是数字输入区域,支持rca同轴、光纤和usb输入;右上是遥控器设备间互联通道,一进一出;左下是模拟输出区域,rca和xlr模拟输出各一组,带有前级功能;右下是模拟输入区域,支持一组rca输入。方框区域右侧是网线接口,接地柱和电源线插孔。
58d148fa93ae33069.jpg_e600.jpg (76.49 KB, 下载次数: 8)
23:52 上传
▲sonica相比于传统解码器,最大的优势就来自于APP了。这个APP可以在官方网站下载。
58d148fb4e3f26683.jpg_e600.jpg (100.36 KB, 下载次数: 7)
23:52 上传
▲软件安装好以后,按照提示添加sonica解码器设备,软件会自动连接。我使用的是无线连接。
58d148fc.jpg_e600.jpg (126.85 KB, 下载次数: 5)
23:52 上传
▲连接好解码器以后,就可以选择音乐了。sonica的流媒体目前支持qq音乐、虾米和喜马拉雅。但是qq其实是靠dlna播放的,有些取巧,因为如果使用dlna的话,那么网易云其实也是可以的。真正原生机内支持的,就是虾米和喜马拉雅了。机内原生支持和dlna的区别在于,原生支持不会受到手机影响,一旦开播,如果没有外界干预会一直按照歌单播放下去,而dlna会受到手机影响,如果播放软件进程中断,那么播放就会中断。除了流媒体,sonica还支持NAS播放。恰好我的daphile机自己生成了一个共享媒体库,通过daphile播放了一下,支持的很完美,192/24和dsd64也没有卡顿。同时sonica还支持本地的硬盘、U盘播放,可谓集流媒体播放、网播、数播、USBdac多种功能于一身。不过由于拥有数播和网播功能,USB基本用不上了。
58d149d203c694717.jpg_e600.jpg (55.91 KB, 下载次数: 7)
23:52 上传
▲流媒体播放最方便的地方就在于搜索了,不用储存任何音乐文件,只需要搜索一下,或者打开自己的收藏夹,就可以直接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
58d149e84aab72016.png_e600.jpg (108.64 KB, 下载次数: 8)
23:55 上传
▲比如我这几天一直无限循环的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很优美,休闲减压的好曲子。
58d149ec115cb5778.png_e600.png (142.15 KB, 下载次数: 4)
23:52 上传
▲除了wifi功能,sonica还支持蓝牙功能,这使得手机等支持蓝牙的设备都可以连接到sonica,看电影、玩游戏也可以得到加成。当然你也可以选择USB接口使用OTG功能。sonica的体验就是两个字:方便。用了几天sonica以后,我现在对流媒体功能深度中毒。作为桌面系统优势可能还不是特别显著,但如果是箱子的话,与传统HiFi相比实在是便利太多了,躺在沙发上戳戳手机就能播放,比daphile更好更舒适的app体验,有网络资源庞大的曲库支撑,不需要切换设备或者拷歌就可以随时播放全家人想听的曲目,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最近单位事多,一直在加班,每天回家之后生无可恋的就想摊在沙发上,实在是不想再开daphile界面解码那一大堆东西,这时候指挥儿子打开功放和sonica的开关以后从app里打开收藏-鳟鱼五重奏的第四乐章开始单曲循环,舒舒服服的歪在那里听音乐,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要说槽点的话,sonica的app目前不能控制模式的切换,app里有些功能目前还不能使用,有待后续的固件升级。
2.Auralic Altair下面再来晒一晒声韵的牵牛星。 这货本来定价是1W2左右,本来挺良心,结果这一阵不知为何涨到了14800,略坑。。。
58d135ec.jpg_e600.jpg (96.54 KB, 下载次数: 8)
23:52 上传
▲声韵牵牛星的外箱是白色,内箱是原色瓦楞纸箱子,也比较简洁,只有一个声韵的logo。不过牵牛星的箱子顶部有一个提手,电子消费品的气息更浓。但是说实话对于消费者来说,取出里面的东西就比较痛苦了,得从顶部打开,然后把东西抽出来或者倒出来,倒的话怕摔到机器,抽的话比较紧也不好下手,个人认为不如普通箱子方便。
58d135f8e.jpg_e600.jpg (84.22 KB, 下载次数: 6)
23:52 上传
▲里面是一个长条纸盒,还有两块减震泡沫夹着主机。
58d67.jpg_e600.jpg (66.6 KB, 下载次数: 8)
23:52 上传
▲牵牛星的配件相对来说就良心多了,USB线和遥控器一应俱全。不过这个遥控器我觉得按钮有点多,做成电视盒子那种简洁一些的会更好。▲牵牛星的外观继承了家族特性,与一般解码器比较起来,主要区别在于背面多了两根天线。外置的天线信号会好一些,但是我觉得外观是不是可以做的稍微美观一些,外露的少一些或者做成内置的,两个小犄角说实话不大好看。毕竟大小白羊都是内置天线,也没有播到一半掉线的情况。
58d46.jpg_e600.jpg (42.58 KB, 下载次数: 9)
23:53 上传
▲牵牛星的前面板基本上就是vega的翻版,就是最右边多了一个耳机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密模具配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