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看的懂新闻软件?

为了让孩子更爱读书 四个码农爸爸联手做了一个APP_网易新闻
为了让孩子更爱读书 四个码农爸爸联手做了一个APP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为了让孩子更爱读书 四个码农爸爸联手做了一个APP)
鼓励孩子阅读,就一摞一摞的书往家里搬,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家长?越堆越多的书如何处理最后成了问题,广州龙口西小学的学生就说了:把书借出去,和同学一起分享!在“共享经济”时代,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但“共享图书”你听说过吗?如今,一种新的“共享图书”方式在广州小学生圈里流行起来,这款分享软件叫“同学借书”,开发者是四位小学生的爸爸们,他们的初衷很简单——让孩子的图书“动”起来,让孩子享受分享阅读的乐趣。新快报记者 黄婷 实习生 王家豪让图书在同学之间流动起来一台手机、一本书,安装好“同学借书”软件,通过“扫一扫”就能将自己的图书上架,接下来就等着你的同学向你“借书”吧!昨日,新快报记者体验了一把线上图书分享操作,和传统去图书馆办借书证一样,在同学借书APP里,用户同样要实名注册,不过注册信息全部围绕“同学”元素展开,所在城市、所在区、所在小学,提交真实信息后,你就能马上找到同学,找到自己的“大本营”。“这是一个基于班级小圈子的分享平台,所有成员汇集在一个班级里面。”“同学借书”APP的创始人敖汉森对新快报记者介绍道,每位学生分享的图书最终都集合在班级共享里面,同学可以在书库中找到感兴趣的书,“确定借阅后,可以在平台上完成操作,系统会给拥有书的同学发送提醒信息,经图书的拥有者同意后,便完成了线上操作。”接下来,同学将借阅的书带回学校,交给借阅人,完成了借书过程。每位学生一次能借2本书,周期为一个星期。分享小达人上架73本课外书让孩子闲置的图书“动起来”,这是敖汉森开发此款APP的出发点。去年9月他的孩子入读广州天河区龙口西小学,在与其他家长交流中他发现,现在的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家里一般都有存书,同学之间也会有相互借阅图书的习惯,但最后要么书没看,要么忘记借给了谁。联想到时下很热的“共享经济”,从事互联网开发管理工作的敖汉森萌发了开发一款图书分享软件的想法。为此,敖汉森约上了三个朋友,他们同为“码农”,也都是小学生的爸爸。四位爸爸从去年10月开始,利用工作之外的周末、晚上讨论、研究,第一代产品在今年1月面世,龙口西小学一年级11班同学成为首批“尝鲜”的粉丝。经过几个月的运营,如今11班全班的分享读书近700本,参与分享的对象共38人,有学生,也有老师。叶廷隽是该班分享榜上的第一名,他分享图书73本;分享榜第二名是班级的数学老师,分享了67本书。数据显示,11班在五、六两个月,同学之间的借阅数达到317次。口口相传甚至有北京的小学参与虽然上线不久,但基于小圈子的传播,“同学借书”通过家长的口口相传,目前注册用户已经遍及广州约30所学校,甚至有北京的小学了解到这款APP后,在学校发动学生参与分享。敖汉森告诉记者,截至今年5月,用户数量已经超过5000人,分享图书已经超过万册,龙口西小学一年级全年级分享的图书达4500多本,全校分享的图书已经超过8000本。除了分享图书外,同学借书还提供一个捐书功能,如果学生这本书想捐出去,可以直接点击“捐书”。据悉,前不久敖汉森与朋友就在线上发起了一场“点对点”的捐书活动,参与学校是骏景小学——呼吁学生每人捐赠一本书,受捐学校是韶关始兴县司前庚靖学校,最终活动收集的图书约1300本。“同学之间相互借书是分享,将自己喜欢的东西捐出去,也是一种分享。” 敖汉森说。对话开发者“目前还没出现 图书损坏的情况”在分享经济中,分享物品的“安全”问题都备受关注。对此,敖汉森表示,其实“同学”这样的圈子定位,除了让分享阅读能持久下去外,还有相互监督的功能,“如果一位同学随意破坏书,也许以后就没人借书给他了;同样的,如果他损坏或弄丢了同学的书,可能需要买一本新书给同学,这样他也会明白,破坏东西是要付出代价的。”敖汉森告诉记者,相比共享单车这种陌生人的分享,基于同学这种熟人圈子的共享,目前还没有出现图书损坏的情况。家长: 让孩子在平台上 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对于这样的“新事物”,家长怎么说?昨日,龙口西小学共享小达人叶廷隽的妈妈梁女士接受了新快报记者采访,她说,孩子喜欢阅读,尤其喜欢与恐龙、人文历史相关的书籍,在同学借书上分享图书后,他发现了几位和他有一样阅读兴趣的朋友。“孩子三四岁时我就给他买书,家里存书比较多。”梁女士说,以前自己会在书库中帮孩子挑书,有些书孩子并不喜欢,“通过图书分享,孩子越来越能找到他自己的喜好,同学之间关于阅读的话题也多起来,比如班上有另一个男生也喜欢历史,他们就会一起交流,还有一个学生说自己有《中国历史》,他们也会讨论,这本书与《上下五千年》有什么不同。” 如今,梁妈妈还是会为孩子买书,但频率没有原来高了。家长刘女士也为孩子安装了“同学借书”,她告诉记者,除了为女儿在上面挑书外,她也会在平台上借阅学校老师关于亲子教育方面的书籍和孩子一起看,希望能营造阅读的家庭氛围,而参与图书分享她最大的感受是孩子班上阅读氛围浓了,孩子们交流的话题更多。链接
其他图书(阅读)分享软件1.“书乡”喜欢图书的朋友可以通过这款应用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图书馆。你还可以了解同城的朋友所拥有的图书,根据自己的爱好,在双方互相同意的情况下借阅交友。2.“漂漂共享书”这也是一款借书交友的图书共享APP,但是交友圈则相对较小。你可以建立或者加入附近的或朋友的读书圈,在书圈里与同事朋友分享图书,还可以通过图书分享认识附近的人。
(原标题:为了让孩子更爱读书 四个码农爸爸联手做了一个APP)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有什么软件可以让我看很多新闻_百度知道
有什么软件可以让我看很多新闻
我有更好的答案
采纳率:4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新闻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新《中小学生守则》让孩子看得懂够得着做得到_网易新闻
新《中小学生守则》让孩子看得懂够得着做得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凝练九条款
“三爱”—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三讲”—讲文明、讲诚信、讲法治;“三护”—护安全、护健康、护家园
热爱祖国具体化
“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这就是让学生知道升国旗时应如何做、唱国歌时应如何做
发型着装不硬性规定
《规范》中关于留短发的规定,大家认为没必要从全国层面硬性要求
更多内容“接地气”
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控制上网时间、低碳环保生活、保持阳光心态
争议内容不见了
删除“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这类争议内容
讯 天津日报记者张雯婧 近日,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与旧版相比,新版“守则”中没有了“热爱人民”、“见义勇为”等看似“高大全”的内容,却增加了更多“接地气”的内容,例如“按时完成作业”、“控制上网时间”、“低碳环保生活”等。这样的变化,不仅赢得了教育界人士,也得到了学生家长们的肯定与支持。
据了解,目前《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是由教育部在2004年发布的。由于随着时代的变化,其中的部分规定已经不符合实际,而且因为其中的一些内容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对较远,所以近年来一直为人诟病。为此,教育部2012年启动了《守则》、《规范》修订工作,并结合各方意见,将《守则》和两个《规范》合而为一,形成了此次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
记者注意到,与旧版相比,新版“守则”的最大特点便是更加“接地气”。“新版‘守则’共有9大项,短短300余字的内容都十分贴近时代、易记易行。像在‘爱学习’这项中提到的‘上课专心听讲,勇于发表见解,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阅读习惯’;在‘护健康’这项中提到的‘养成卫生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控制上网时间,抵制不良信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阳光心态’等都非常具有可操作性,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行动指南。”天津市教科院副院长刘金明表示。
同时,新版中删去了一些带有争议性内容的做法也赢得了教育工作者们的赞声。“旧版的《中学生行为规范》中要求学生们要‘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其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并不赞同这样的做法。我们的学生在遇到突发状况时,首先应做到的是保护自己,报警求助,我们鼓励学生要‘见义智为’而不是‘见义勇为’,此次新版‘守则’中删除了类似于这样有争议的内容,可以说是更好地保护了学生们的实际利益。”南开中学德育主任说。
此次新版“守则”出台后,几乎所有受访的家长都认为,新版“守则”不再“高大全”。“新版内容中特意提到了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远离毒品,珍惜生命,这些内容都是孩子们能够得着,实实在在的守则。”河西区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林宇表示。
作者:张雯婧
本文来源:天津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一个沉浸新闻业十四年的爸爸说:我为什么鼓励孩子每天看新闻?
今日的话题,让我惭愧又自豪,心情复杂。
后台总会收到一些带些许“恭维”的评论:二宝爸,你的文笔真好啊。
这份恭维,我就不客气地收下了。
你们又问:你一个理工男出身,怎么会有那么细腻的文笔呢?有何窍门否?
套用一句烂熟于语文教材上的话:无他,唯手熟尔。
用现在比较流行的版本解释:没什么窍门,平时越多输入,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输出。
自从我有记忆起,印象中最痴迷和念念不忘的,就是阅读。
但凡是文字,来者不拒。
夸张点说,我有强烈的文字迷恋依赖症——比如,上厕所时,要是手头没有书本或报纸,哪怕从裤兜找出一包餐巾纸,也可以让我蹲在马桶上,把包装上的文字,津津有味读上十分钟。
彼时的童年里,除了需要静心沉浸的书本阅读外,碎片时间里,我最爱读报纸。在那个尚未有互联网的时代,报纸意味着快速、简洁、思维方式和观点提炼,行文也是字斟句酌,行云流水,全然没有当下快餐文化的简单粗粝。
那个年代,报纸就是我的信仰,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不放过报纸上任何一个犄角旮旯的文字,直到中缝的寻人启事和征婚启事全部读完,才意犹未尽地合上报纸。
这里,回到了你们开头的疑问:如何才能做一个很会写东西的人。
答曰:报纸读多了,不知不觉就让自己成了一个既有独立思考和提炼观点能力、又不会被干巴巴文字束缚手脚的写作达人。
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少年时代的二宝爸,正是因为嗜书如命、读报如命,在写作能力上,鹤立鸡群于同龄人之中。大大小小作文竞赛,拿了不少奖状,报纸和书本上,也有我很多作品。
也当过大队长,主打领域,就是“新闻台台长”。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打开之前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颗吃到的是什么。
我这个小学当过学校新闻台台长的家伙,并未把擅长的文科之路走下去,阴差阳错进了交大计算机专业;
更阴差阳错的是,当了码农,百无聊赖地写代码时,又惦记着写作的快乐,重新投入了舞文弄墨的怀抱。
一任性,程序猿变成了靠码字吃饭的报社体育记者+头版编辑,一写就是十四年。
△我曾是意气风发的记者,也曾出过自己的书(右上)。
做记者编辑那段时光,每天,都会海量阅读国内外新闻,数十张报纸,数十个境内外网站。
整个大脑,俨然一台精密运转的新闻制造机:输入林林总总的海量信息,自主加工产出一条接一条新鲜出炉的新闻,从头条到边栏。
虽然每个领域都称不上精通,充其量是略知皮毛的三脚猫,但这段职业生涯,依然让我收获良多:
海绵般如饥似渴吸收信息的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养分汲取、加工、消化、吸收融合的学习能力;
搜集信息,判断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乃至如何有效和通俗易懂地输出信息,成了自己的拿手技艺。
大家平日看二宝爸的文章风格,就应该能体会一二。(把淘宝搜索玩得那么转,这种信息搜集的能力,也没谁了,哇哈哈)
△少年时代,曾拿过全国金钥匙科技竞赛上海赛区二等奖。没有任何备战,裸考上阵,靠的正是在新闻里曾吸收过的大量信息——这都是润物细无声的产物。
如麦肯锡这类顶级咨询公司的顾问,面对一个新领域的复杂case时,通常便会运用定框架,拆解问题等手法;
而对我们的孩子而言,最适合“模仿”、且就在身边信手拈来的训练好办法,就是陪着孩子阅读新闻——搭建完整架构,并提出问题的思考方式,对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帮助非常大。
当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学科,面对一种新的学问,踏进一个新的领域时,必须找到那门学问里几本经典书籍,仔仔细细地从头读到尾,在脑中建立起完整的轮廓——这种轮廓,也可以称作知识的基本架构。
有了这样整体的认识之后,后续找到的许多资料与琐碎的细节,才能适当安放在那个架构里,也才能形成有意义的了解与记忆。
因为对新闻爱得深沉,二宝爸在生活里,非常注重对孩子在这方面的培养与熏陶。
用一个偏学术化的词来概括:媒体通识教育。
当二宝爸陪同女儿看电视新闻或阅读报纸新闻,在跟小家伙的讨论过程中,起初,会发现她理解议题与解读新闻的能力偏弱,更多时候,只是简单就事论事。
我遂按照昔日的报社工作习惯,整理出一段时间内,适合孩子了解关注的热门话题、报纸专栏、专题报道等,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方式来表达。
然后,利用周末、寒暑假,或是一起晚餐的时间,和女儿一起聊这些我精选的时事话题。
女儿看完后,我会让她选出自己最好奇最感兴趣的新闻,来向我简单复述。更进一步时,努力引导她思索,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现象?这些状况又会如何影响我们?如果事情不这么发生,可以有那些改变,必须做哪些努力……
犹记得,去年幼儿园布置了一个“画新闻”的任务,要求孩子们回家以图文形式画出一则新闻。
我和女儿挑选的新闻,来自一起“日本养老院护工伤人事件”——乍一看似乎有些血腥和负能量,但透过事件表象,我反倒愿意让女儿去接触,去了解,去思考背后的故事。
比如,日本这个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度的无奈;比如,没有高薪养廉制度下,一线护工在低廉薪水前的心态失衡等。
最后,女儿上交的作业画面中,并没有呈现血淋淋的伤人现场,而是,一个年迈孤寡老人的泪水。
在每一次阅读新闻的过程中,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还可以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距离。
又比如,我还曾让女儿阅读并绘制了“上海大世界重新对外开放”的新闻。在她兴致盎然照着新闻照片,用水彩笔在纸上描绘大世界新景的过程中,我告诉她,“昔日大世界,在爸爸的童年时代,曾留下了多少美妙回忆,撒下多少欢声笑语。”
那一刻,时光仿佛穿越,又仿佛静止,把父女两代,定格在了同一幅美妙画卷里。
带孩子读新闻,真的是桩太美好的事情了。优点我能说上三天三夜。(我对新闻爱得太深了……)
引导式的对话,讨论新闻的成因。如果家有两个孩子更好,还能激发更多的观点碰撞和探讨。
探讨只是开始,对父母而言,更深层次的期望,还是从这些攸关每个人生活的事件里,刺激孩子们的求知欲,激发读书求知的动机。
每一次讨论,都可以看做一次求知活动的开始。孩子们新闻看得越多,越会带着问题广泛阅读,建立更扎实、更均衡的背景知识。
让孩子每日关注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还可以让在学校紧绷了一天的脑神经,得到很好的放松。
如果一个孩子热爱看国际要闻,眼界也会变得更开阔。 (比如美国大选、韩朝局势等,我这样的直男从小爱看)
时事新闻包罗社会万象,有积极正面的,也有消极负面的,通过“闲聊”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时,需要父母予以恰当的引导,让孩子辩证地看待负面新闻,认知社会现象的善、恶、美、丑。(比如,二宝爸主动让女儿了解日本养老院伤人事件)
好处太多太多了…………
二宝爸特别羡慕荷兰的孩子。在那里,孩子们有一档属于自己的新闻节目——《儿童新闻》。
这是荷兰国家电视台专门为荷兰9-12岁年龄段的观众制作的每日新闻节目。它的话题都是国际时政热点,但视角有所不同:它采用儿童的视角,照顾儿童的语境,把时政硬新闻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出来。它也常常以孩童为话题焦点。
△ 在《儿童新闻》担任了十五年主播的Milouska Meulens。
比如在难民问题上,节目会采访八九岁的难民儿童,让他们向荷兰的同龄人讲述个人经历。节目中没有宣讲也没有说教,完全地真实展现,就仿佛邻家孩子间的聊天互动。
在如此环境中成长的荷兰儿童,带给他们的幸福感,不是粉饰的童话,也不是隐瞒的碎片,而是真实的表达和由衷的体验。
在二宝爸看来,这种对世界进阶式的认知过程从容而理性,也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世界的欲望。
而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同理心的孩子,不会是个坏孩子,未来也一定不会太糟糕。
看着荷兰儿童看新闻时的愉悦表情,常会让我陷入沉思:我们,平时能给予孩子的是什么?
是琳琅满目的培训班?
还是花枝招展的新衣服?
有时,如二宝爸这般还算开明豁达的爸爸,也渐渐身不由己,尤其是女儿步入一年级后,每天要花费不菲的精力和时间陪她做功课——我越来越难做到,定期梳理热门新闻给孩子看。
而且,有时候自己又偷懒,直接把一个ipad扔给女儿了事,导致光影魅力十足的平板,吸引力远胜一张报纸。
我这个传统报人的孩子,居然越来越不爱读报。这是我的失败。
作为新闻人,我后来开始“曲线救国”,在手机里装了一款让孩子看新闻的APP神器——
就算孩子不愿意看报纸,装了这款“小步”APP后,我照样有办法让ta乐此不疲地去看新闻,保证足够的养料汲取,足够的闲暇思考。
这个很有意思的APP,一句话简介就是:一个斯坦福出身的学霸麻麻,用自己的方式和孩子们聊新闻。
这位二宝爸非常欣赏的云宝妈,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系,后赴美留学,在斯坦福商学院获得MBA学位。她选择了在家和孩子聊新闻这种特殊的方式,为孩子锻炼批判性思维、开拓眼界见识。
因为她在斯坦福求学期间,发现老师每节课至少会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和学生探讨各种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她发现,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好难。会提问的人,才懂得真正地独立思考与理性分析。未来并不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世界,有创造力,也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是未来世界的稀缺人才。
那么,她为什么选新闻作为基础素材呢?因为新闻的三大特点:
新闻与时代脉搏息息相关,随时可以让孩子接触到世界发展的前沿;
新闻里涉及到的知识不受学科限制,天然就是通识教育的最佳素材;
新闻往往最能反映真实世界里,道德和观念上的冲突和火花。
云宝家两位清华+斯坦福的父母,用文理搭配的思路,为孩子精挑细选的新闻主题,为期一年,每周两更。
首先是眼界的打开,你会发现世间百态都融入到了他们的教程当中。
谈到新闻,我们脑海里呈现地可能都是正儿八经的报道。但体验课程时,看到最新的一课我就放心地乐了,那不是孩子们最爱的小猪佩奇吗?
以孩子最爱的屎尿屁为例,他们居然可以这样和孩子聊东京的乌鸦:
云宝妈亲自录制专为孩子收听的新闻播报。
了解基本事实后,接下来的重点是对话。每个主题下可以延展的话题和可供讨论的路径。
云宝和爸爸妈妈讨论的实录作为抛砖引玉的例子。站在和孩子平等的视角探讨如何驱赶乌鸦,居然得到了找1000只猫上树猎鸟的魔幻回答。
还有云宝妈妈私藏的训练思维方式和培养知识眼界的方法、窍门。
进入核心群,留下你家的讨论记录,还可以有机会和云宝妈直接一起讨论每个主题的要点、最佳案例以及育儿的各种问题。
(聊上海禁烟新规)
(聊独自徒步8公里穿越森林的小女孩)
本课程适合4-12岁的孩子。年龄跨度真的可以这么大吗?当然!例如找到外星人的星球这样的新闻,和三四岁孩子聊,就会聊到外星人长成三头六臂的样子,和10岁孩子聊,就能一起梳理孕育生命的星球需要具备哪些客观条件,看过《三体》的还可以侃侃科幻。
这课只是聊天吗?当然不是!上这门课的家长,跟随孩子的节奏,一起查百科、泡图书馆、跑科学馆,一起画画、做手工、排练小话剧。聊新闻只是一个起点。
更高的亲子关系,更科学的思维训练,更有远见的家庭教育,欢迎加入斯坦福妈妈的新闻讨论课。
二宝爸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以一种平等和尊重的方式,滋养着孩子们,带给他们的,不是过度的拔苗助长,也不是强制的指令教条,而是像同路伙伴一般的搀扶与交流。
一边享受童年的放肆与自由,
一边进阶式地接触和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
这,应该就是“小步”对孩子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吧。
最后,今天二宝爸为大家带来的福利是:原价98元的全年课程,邀请10位好友扫码即可免费获得!课程开课后,可以永久听课哦。(PS.名额有限,抢完即止。)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孩子懂得感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