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不能初始化初始化出现致命错误怎么办?

怎样使电脑固态硬盘初始化_百度知道
怎样使电脑固态硬盘初始化
我有更好的答案
当正常增加新硬盘后,登录系统,打开磁盘管理;系统会自动打开【磁盘初始化和转换向导】;单击“下一步”;正确选择要初始化的磁盘;单击“下一步”;新增的硬盘建议转换成动态磁盘;正确选择想要转换的磁盘;单击“下一步”;核实信息,单击“完成”;转换完成后,新增磁盘显示联机;即可创建并格式化分区,存放数据了。
采纳率:70%
html" target="_blank">http://ssd.zol.com.cn/453/4532482,注意要先插电在查数据线,而拔下是要先把数据在拔电源线。使用diskpart这个工具给硬盘做个初始化。所以在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方法:先将硬盘取下,讲此硬盘使用移动硬盘盒挂到其他机器上,相当于移动硬盘,或者如是SATA硬盘可以在通电状态下接待其他台式机上diskpart这个工具给硬盘做个初始化在电脑诊所里看到有些同学提问关于硬盘的问题例如使用这个工具无法分区,或者开机光标闪烁,各种引导设备无法引导器来。或者有隐藏分区,如何去除,这个也可以去看以看一下<a href="http://ssd.zol.com.cn/453/4532482,步骤:单击开始--运行--输入cmd--然后输入diskpart---回车--select =X(x)代表你的硬盘在机器上识别的是0还是1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Windows 7和以上系统均可以根据默认操作执行,则会显示“ATA Device”。
2、安装完成后,可以在“设备管理器”中查看该SSD信息。右击“我的电脑”,即分区大小。系统默认的大小是整盘大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设置大小时,系统单位是MB,1024MB=1GB,系统会自动安装驱动。我们可以用过查看磁盘信息看到此时磁盘是在“联机”状态,如图,创建分区。5.7等待分区完成后.4 “格式化分区”设置1、把新购买的SSD接到电脑上,开机:如果在“初始化磁盘”对话框点击了取消,或者是在初次联机时没有初始化。但是此时在我的电脑中并不会找到新的磁盘。“USB Device”是因为笔者是用USB转SATA工具连接到电脑上的,如果是直接连接到SATA线上,如下图。只有创建了主引导记录才可以进 行常说的分区操作。5,分配单元大小选择默认的“默认值”,再执行“下一步”即可保证分区后的SSD是“4K对齐”的。
也就是说。这是指还没有对SSD进行分区操作。只有进行分区操作才能读写数据:自此代表SSD已经正确安装驱动,直接“下一步”即可:此时,只要右击上图红框处,手动选择“初始化磁盘”,即可再次弹出“初始化磁盘”对话框。因为接下来的步骤才是“初始化”的重点。
3、右击“我的电脑”,此时会弹出“初始化磁盘”对话框。系统会提示找到新的磁盘.2此时会弹出“新建简单卷向导”对话框,选择“下一步”即可:5.3指定卷大小.6分区信息核对:5,格式化操作时,只要直接默认“下一步”,SSD分区就是“4K对齐”的,选择“管理”,再选择“设备管理器”。5,文件系统选择默认的“NTFS”分区格式。这个操作与前面教程中“4K对齐”息息相关。格式化设置时。此时对话框中会创建分区操作的所有参数,供用户确认。确认无误后,点击“完成”,如图:这 就是“初始化”SSD的主要操作了,如下图,系统就会对SSD进行格式化操作,选择“MBR(主启动记录)”,点击“确认”就完成初始化 SSD操作了。 “MBR”是即主引导记录,是对IBM兼容机的硬盘或者可移动磁盘分区时,在驱动器最前端的一段引导扇区、此时,SSD的初始化工作就算完成了:
点开此条信息即可查看SSD的安装信息,如下图:
中红框内“tigo SSD 120G”即为金泰克SSD的基本信息形式,这里一并分享。
5.1首先右击磁盘未分配部分。一般初次连接到某台电脑上时,强迫症患者可以自己换算,选择“新建简单卷”,在“磁盘驱动器”可以查看到磁盘信息。再按步骤3完成初始化SSD操作即可,我们看到容量部分是“未分配”的,选择“管理”,再选择“设备管理器”。
“GPT”主要是一些追求极限性能的玩家来使用“高大上”的复杂方法来使用的。这里不再多述,避免造成干扰。
4、SSD已经创建主引导记录,初始化完成后。图中我们需要选择SSD的磁盘分区形式。对于一般用户来说。
5,这时,系统会认为磁盘处于“脱机”状态,如图.5分配驱动器号和路径。这个即为SSD分区分配盘符,只有分配盘符 ,才能在“我的电脑”中找到该分区。一般默认会分配到最后一个盘符。当驱动安装完成后,会如下图提示,我们就可以在SSD中存放自己的数据了。若需要多个分区,只需要重复以上操作即可。
5.8通过“AS SSD Benchmark”工具查看刚创建的分区,如图,创建的分区大小为29.5GB,分配的盘符为F盘,各容量略有差别,分区格式为NTFS格式,新分区的盘就能在“我的电脑”中看到了。如图。此时,SSD初始化分区操作就完成了:
我们可以看到图中第二行绿字显示“1024-OK”,即代表已经“4K对齐”。第一个OK代表已经开启“AHCI”,由于笔者是用USB转SATA工具连接到电脑上的,第一行绿字前面就没有如“iaStorA”。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固态硬盘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固态硬盘文件分区表错误与解决办法
服务电话:010-
&>&技术支持&>&
固态硬盘文件分区表错误与解决办法
& & & & 固态硬盘在使用过程中,很有可能由于分区故障,造成开启计算机时无法进入熟悉的Windows界面,甚至通过系统启动盘也无法正常识别固态硬盘,这时候大家肯定都会束手无策吧?
& & & & 如果贸然对固态硬盘进行重新分区操作,固然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不过固态硬盘中的所有重要资料也会随之灰飞烟灭。如果你不幸遇到固态硬盘的分区故障,先别急着重新分区,按照下文介绍的方法来尝试一下,没准儿会有个意外的惊喜呢。
一、分区表为何会出故障?
& & & & 在分区表被破坏后,启动系统时往往会出现&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disk and press a key to reboot&(非系统盘或盘出错)、&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装入Dos引导记录错误)或者&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不能进入ROM Basic,系统停止响应)等提示信息。那么分区表故障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 & & & 1. 病毒引发故障
& & & & 病毒导致分区表损坏是最为典型的故障之一。比如典型的CIH病毒的变种除了攻击主板的BIOS之外,同时也会对分区表进行破坏,而且还有很多引导区病毒也会对分区表进行破坏。
& & & & 2.&环境问题导致
& & & & 如今的Windows 2000/XP都支持NTFS文件格式,而且程序默认的都是采用这种文件格式来安装系统,如果对固态硬盘进行分区转换或者是划分NTFS分区时意外断电或者死机,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分区表损坏。而且在通过PQMagic(分区魔术师)之类的第三方分区软件调整固态硬盘分区容量、转换分区格式的时候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果死机或者断电也会导致固态硬盘分区表故障,甚至有可能丢失固态硬盘中的所有数据。
& & & & 3.&操作不当
& & & & 如果在一块固态硬盘上同时安装了多个操作系统,那么在卸载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分区表故障,比如在同时安装了Windows 2000和Windows 98的计算机上,直接删除Windows 2000内核会导致分区表的错误。另外,在删除分区的时候如果没有先删除扩展分区,而是直接删除主分区,也会出现无法正确读出分区卷标的故障。
二、分区表故障急救策略
& & & & 1.&查杀病毒
& & & & 如果是由于引导区病毒造成分区表故障,则可以借助KV3000、瑞星、金山等杀毒软件提供的引导软盘启动计算机,接着在DOS环境中对系统进行病毒查杀操作。比如用KV3000的引导盘启动计算机之后输入&KV3000/K&命令进行病毒扫描,如果发现引导区存在病毒,则程序会自动进行查杀清理,建议同时对整个系统进行完整的扫描以查找出隐藏的病毒。一般说来,将引导区中残留的病毒清除之后即可恢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 & & & 提示:使用软盘引导计算机之前一定要将软盘的写保护关闭,否则有可能导致病毒感染软盘。
& & & & 2.&用Fdisk命令修复
& & & & Fdisk不仅是一个分区程序,它还有着非常便捷的恢复主引导扇区功能,而且它只修改主引导扇区,对其他扇区并不进行写操作,因此对于那些还在使用Windows 9x的朋友而言无疑是个非常理想的分区表修复工具。通过Fdisk修复主引导区的时候,先用Windows 98启动盘启动系统,在提示符下输入&Fdisk /mbr&命令即可覆盖主引导区记录。
& & & & 提示:&Fdisk /mbr&命令只是恢复主分区表,并不会对它重新构建,因此只适用于主引导区记录被引导区型病毒破坏或主引导记录代码丢失,但主分区表并未损坏的情况使用。而且这个命令并不适用于清除所有引导型病毒,因此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
& & & & 3.&用Fixmbr修复引导记录
& & & & 在Windows 2000/XP中,我们一般会用到故障恢复控制台集成的一些增强命令,比如Fixmbr用于修复和替换指定驱动器的主引导记录、Fixboot用于修复知道驱动器的引导扇区、Diskpart能够增加或者删除固态硬盘中的分区、Expand可以从指定的CAB源文件中提取出丢失的文件、Listsvc可以创建一个服务列表并显示出服务当前的启动状态、Disable和Enable分别用于禁止和允许一项服务或者硬件设备等等,而且输入&help&命令可以查看到所有的控制命令以及命令的详细解释。 比如输入&fixmbr&命令可以让控制台对当前系统的主引导记录进行检查,然后在&确定要写入一个新的主启动记录吗?&后面输入&Y&进行确认,这样就完成了主引导记录的修复。
& & & & 4.更换工具调整分区
& & & & 在删除分区或者是重新创建分区的时候,如果遇到意外原因死机或断电,这时候再使用原先的工具可能无法识别当前固态硬盘的分区表,必须更换另外一款分区表软件进行修复。比如我们通过Fdisk分区时意外死机,这时候再通过Fdisk就无法顺利进行,可以采用PQMagic之类的第三方分区软件解决。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分区表对于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影响非常大,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采用DM之类快速分区格式化软件,否则有可能导致后期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
& & & & 5.&通过KV3000固态硬盘救护王修复
& & & & KV3000固态硬盘救护王是KV3000套件中提供的一款固态硬盘急救软件,在分区表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它进行修复。用KV3000软盘引导计算机之后,在DOS提示符状态下输入&KV3000&命令,并且从出现的主菜单中按下&F10&键,此时可以看见程序对系统的有关参数和固态硬盘分区表快速测试的画面。如果固态硬盘分区表正常,则会显示&Hard Disk Partition table - OK &信息,否则会依据分区表故障类型给出相应的信息,这时可以按下&F6&按钮查看固态硬盘分区表,或者直接按下&Y&按钮进行引导扇区的修复操作。而且为了安全起见,程序在修复前会让你先备份当前的固态硬盘分区表,然后才会真正对固态硬盘分区表进行修复操作。
& & & & 提示:但是如果固态硬盘只有一个分区,而且文件分配表和文件根目录表已经被病毒严重破坏,那么即使恢复了C盘分区表也不能使C盘引导,此时需要手工配合其他专用修复软件来恢复数据。如果还有D、E等扩展分区,KV3000一般都能找回后面没有被破坏的分区并重建一个新的固态硬盘主分区表,这时再用DOS系统软盘引导计算机就可进入固态硬盘的D、E等分区。
& & & & 虽然分区表故障属于系统软故障,也可以通过上述提及的方法进行尝试性修复,但这毕竟不是灵丹妙药,对于一些破坏性非常强的分区表病毒或者是由于其它原因导致分区表损坏,这时只能通过重新对固态硬盘分区来解决。
& & & & 6.&用KV3000备份恢复分区表
& & & & &KV3000虽然是个防杀病毒软件,它也具有非常强的分区修复的能力,而且它还能进行系统分区的备份。这样,即使固态硬盘上的分区表全部损坏,我们还能用备份在软盘上的分区表进行修复。
& & & & 1)&备份固态硬盘主引导记录
& & & & 通过KV3000备份的时候,事先要确认计算机中没有病毒,接着用KV3000软盘引导计算机并输入&KV3000/B&命令,此时程序将向A盘备份一个无病毒的固态硬盘主引导信息文件,备份的文件有2个,其文件名称分别是HDPT.DAT和HFBOOT.DAT。
& & & &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备份得到的固态硬盘主引导信息只适用于这款固态硬盘以及当前的分区模式,如果用于不同容量或者相同容量但是分区模式不同的固态硬盘,将会对固态硬盘的分区表造成破坏,因此建议备份之后,在软盘的标签上写明机器型号、固态硬盘容量、分区大小等信息后保存。
& & & & 2)&恢复固态硬盘主引导记录
& & & & 当固态硬盘主引导信息被病毒破坏或主引导记录损坏,固态硬盘不能启动时,就可以使用干净的系统盘启动。在KV3000的A盘下输入&KV3000/HDPT.DAT&,这样就能将备份在软盘上的原主引导信息内容恢复到固态硬盘中,不过恢复用的备份文件必须是从该固态硬盘上备份的,这样可以解决大部分主引导信息损坏、系统不能启动的问题。同样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恢复固态硬盘主引导记录的时候不要将它用于其他固态硬盘,而且在固态硬盘重新分区时也不能进行恢复操作。
& & & & 7.&用Disk Genius备份恢复分区表
& & & & Disk Genius不仅提供了诸如建立、激活、删除、隐藏分区之类的基本固态硬盘分区管理功能,还具有分区表备份和恢复、分区参数修改、固态硬盘主引导记录修复、重建分区表等强大的分区维护功能。此外,它还具有分区格式化、分区无损调整、固态硬盘表面扫描、扇区拷贝、彻底清除扇区数据等实用功能。
& & & & 提示:如果只是想利用Disk Genius查看、备份固态硬盘分区信息,可以直接在Windows下运行它,但如果涉及更改分区参数的写盘操作,则必须在纯DOS环境下运行,而且在使用前应将CMOS中的&Anti Virus&选项设为&Disable&。
& & & & 运行Disk Genius后,程序将自动读取固态硬盘的分区信息,并在屏幕上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固态硬盘分区情况。如图所示,这是Disk Genius检测笔者固态硬盘得到的分区信息结构图。其中左侧的柱状图显示固态硬盘上各分区的位置及大小,屏幕右侧用表格的形式显示了各分区的类型及其具体参数,包括分区的引导标志、系统标志、分区起始和终止柱面号、扇区号、磁头号(SSD固态硬盘中实际不存在磁头等)。在柱状图与参数表格之间,有一个动态连线指示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鼠标在柱状图或表格中点击来选择一个分区,也可以用键盘上的光标移动键来选择当前分区。
& & & & 需要备份分区表的时候,按下&F9&按键或者运行&工具&备份分区表&命令,并且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即可备份当前分区表。按下&F10&按键或者运行&工具&恢复分区表&命令,然后输入文件名,软件将读入指定的分区表备份文件并更新屏幕显示,确认无误后即可将备份的分区表恢复到固态硬盘。
三、保护好分区表
& & & & 由于分区表故障属于软故障,因此我们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的时候需要养成正确的使用习惯,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减少分区表出故障的可能性。
& & & & 1.&计算机中一定要安装杀毒软件,这不仅可以防止各种常见的病毒入侵计算机,更能够减少使用软盘或者光盘时,分区表误中病毒的可能性。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来源不明的软盘与光盘。
& & & & 2.&新购置的固态硬盘建议在安装Windows 2000/XP的时候采用内置程序进行分区,或者借助Fdisk程序进行分区,尽量不要用第三方快速分区格式化一体的程序,这有可能导致日后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出现故障。
& & & & 3.&对分区进行划分或者调整操作的时候,尽量选择电源比较稳定的时间段,有可能的情况下最好能够使用外接UPS电源。
& & & & 4.&在计算机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尽可能不要对分区表进行调整和转换操作,尤其是NTFS分区,在进行上述操作之前一定要备份分区中的重要数据文件。
& & & & 5.&安装好操作系统之后,建议对分区表进行备份,以防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看完上述介绍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遇到分区表故障的时候也不会一筹莫展了吧,希望分区表故障不再困扰我们正常使用自己的计算机。
四、小知识
& & & & 当通过Fdisk或其他分区工具对固态硬盘进行分区时,分区软件会在固态硬盘0柱面0磁头1扇区建立一个64字节的分区表,包括固态硬盘主引导记录MBR(Main Boot Record)和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其中主引导记录MBR的作用就是检查分区表是否正确以及确定哪个分区为引导分区,并在程序结束时把该分区的启动程序调入内存加以执行;而分区表DPT则以80H或00H为开始标志,以55AAH为结束标志,位于主引导扇区的最末端。整个分区表决定了固态硬盘中的分区数量,每个分区的起始及终止扇区、大小以及是否为活动分区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初始化失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