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静态扫码限额支付宝没有执行静态码限额500的规定

为什么静态扫码支付每日限额500元?_百度知道
为什么静态扫码支付每日限额500元?
我有更好的答案
扫码支付每日限额500元,不够用? 你可能误解了。12月29日电限行,央行发布的条码支付新规昨天刷屏了。看到扫码支付日限500元的消息,很多人抱怨额度不够用。其实,大家误会了,日限500元只是针对静态条码,如扫商家贴在摊位的二维码的付款方式。专家表示,500元限额已满足绝大部分的用户需求。如果消费超500元,商家扫用户条码方式收款则不受此限制。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限额? 静态条码不安全,真伪难辨27日晚,央行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自日起实施。新规将个人客户的条码支付业务根据风险防范能力等级进行限额管理。风险防范能力分A、B、C、D四个等级,大家平时购物扫的商家贴在摊位前的收款二维码,为静态条码,风险防范能力最低,为D级。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静态条码易被篡改或变造,宜携带木马或病毒,真伪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因此,新规明确,使用静态条码,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9月26日,广西柳州现假违停罚单,该“罚单”可扫码缴纳罚款。图为真假罚单对比。&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教授黄震说,对静态条码的额度限定,主要是基于安全性的考虑,大额支付要生成动态条码来扫。静态条码放在那里,确实方便,但便利性和安全性有时有冲突。如之前曝出的条码被偷换,小偷把钱偷走的案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建议,使用条码支付时,尽量不要拿手机扫别人的静态条码,而是让别人扫你的手机。静态二维码的安全性远低于实时生成的动态二维码。专家:绝大部分条码支付<500元 额度足够用那么,扫静态条码支付单日限额500元够用吗?其实,真的够用了。央行表示,依主要市场机构条码支付交易数据显示,该额度已覆盖绝大部分使用条码支付付款客户的需求。据董希淼介绍,年,主流支付机构每日条码支付95%以上都在500块钱以下,今年上半年,主流的支付机构条码支付人均每日金额是108块钱。“500元限额是针对用户而言,对商户并无限制。我想对于实际使用,无论是商户还是消费者个人,都不会带来影响。若你在饭店消费600元,要扫码付款就有点困难了。不过,这时让收银人员扫你手机上的二维码即可。&”董希淼说。据了解,目前条码支付中,商家扫用户条码的多为使用动态条码进行支付的方式。相对应的有另外风险防范能力分级及交易限额。动态条码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分级及交易限额。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旻表示,使用静态条码,针对的就是小额消费主体,风险等级标准的制定符合市场需求,具有现实意义,并不会打压像煎饼果子摊位、奶茶店这类经营主体的实际经营。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强调,为防范静态条码风险,静态条码应由后台服务器加密生成,宜采用防伪纸张展示条码,防伪纸张应具备一定防伪特征;静态条码应采用防护罩等物理防护手段避免被覆盖或替换,宜使用防伪标签对防护罩进行标记等。不得烧钱、补贴 对微信、支付宝有影响吗?新规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简称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技术的付款服务的,应当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同时,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参照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标准科学合理定价,不得采用交叉补贴、低于成本价格倾销等不正当手段排挤竞争对手,不得采取“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一直以来,移动支付市场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两大巨头。据易观智库报告,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宝占据53.70%的市场份额,腾讯金融占39.12%。针对新规,两大巨头也做出回应,称认同央行一直以来为规范条码支付所做出的努力,将与业界、监管部门一起探索创新模式和可行性。董希淼认为,新规要求不能有排斥竞争对手的行为,如只能扫某家的二维码而不能扫另一家的;禁止低于成本价格的竞争,如扫码收单收100万,但投入200万,这样是不合理的;央行强调支付业务要有稳定、可持续的投入和运营,是要防止类似共享单车不断扩展出现多家公司倒闭的情况。资料图:民众扫码付款。&李旻也表示,支付宝和微信的补贴、红包活动不一定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因此红包与补贴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要进一步认定。条码技术不得滥用 理财、货币兑换等业务被禁止新规提出,支付机构不得基于条码技术,从事或变相从事证券、保险、信贷、融资、理财、担保、信托、货币兑换、现金存取等业务。黄震表示,央行之所以审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是为了支持电商消费,不是为了让其成为理财、投资机构,否则就背离了审批支付牌照的初衷,也会产生不对等竞争,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公平。“这是原则性问题,要从账户性质上来看,支付只能是支付,不能将支付账户用于其他领域。”董希淼说。对于实体特约商户(小微商户),新规要求,收单机构可以通过审核商户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文件和辅助证明材料为其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董希淼认为,央行此举是接地气的,将按规定无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的小微商户,纳入到条码支付受理范围。也就是说,你在农贸市场摆摊扫码卖菜,央行也是支持的。
教育工作者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扫码支付新规4月起执行 静态扫码每日限额为何是500元央行扫码支付新规4月1日起执行静态扫码每日限额为何是500元根据央行规定,使用静态条码支付,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看到这一规定,有些消费者第一反应就是抱怨额度太低:“以后每天扫码支付不能超过500元了,真不够用啊?”事实上,这是大家的误解。业内人士指出,受500元额度限制的主要是使用静态二维码的街边小商小贩,大部分的扫码支付特别是额度较大的消费还是用动态码多,也就是商家用扫码枪来扫消费者手机上的动态二维码。从以往消费数据来看,500元的限额也完全满足绝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扫码支付从4月1日起将有章可循。去年年底,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配套印发了《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日起实施。关注静态码支付每天限额500元对于即将执行的新规,部分消费者担心额度不够用。业内人士指出,一些消费者之所以产生误解,主要是因为动态码和静态码没有区分。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如果消费者用自己的手机扫商户提供的印在纸上的二维码,就是静态码支付;如果消费者调出自己手机上的付款码,商户用扫码枪扫这个码,就是动态码支付。一般街边的小摊贩可能用的是静态码,大部分有固定店面的商户多会选择用动态码。根据央行规定,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最高,风险防范能力最低,在央行的风险等级体系中为D级,限额也最低。使用静态条码支付,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动态条码的风险防范能力由高到低分为A、B、C三级,不同等级对应的交易验证方式条码和支付限额也各不相同。越安全的动态码支付,交易限额就越高。具体来说,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动态码,风险防范能力为A级,可以由银行、支付机构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额度。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注:如指纹、密码等)进行验证的,风险防范能力为B级,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最高为5000元。采用不足两类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动态码支付,风险防范能力为C级,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最高为1000元。因此,笼统说扫码支付4月1日以后每日限额500元是不准确的。因为在央行新规中,每天限额500元,仅仅针对静态条码。如果是消费超过500元以上,可以请商家用扫码枪扫顾客的支付宝或者微信的动态付款码。这样就不会受到500元的限制。聚焦扫码支付设限主要是为安全随着扫码支付的迅速普及,与之相关的欺诈案例也越来越多。最常见的是,商户设置在收银台边的静态码被不法分子悄悄更换。因为二维码图案复杂,难以仔细辨别,连店主都没有发现,结果货款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进了别人腰包。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微信、支付宝静态码支付一天限额500元,不够用怎么办?
澎湃新闻记者 杨鑫倢
4月1日,央行关于静态码限额500元的新规正式施行。新规指出,消费者每天扫静态码支付,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以保障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的资金安全。
但不少消费者疑惑,扫码支付会不会受到限制?“我一上午静态扫码消费了五百块钱,晚上我要吃碗拉面没带钱怎么办?”
微信支付静态码支付超出500元后的消费会跳转中间页
连日来,澎湃新闻记者在线下体验测试发现,如果消费者一天用足500元静态扫码支付以后,微信支付会对超过500元的消费提供动态码进行支付,确保用户能继续支付。支付宝目前仍可以继续支付,但其尚未对超额支付流程做出更新,该公司表示由于涉及面交大,正在稳步推进。
所谓静态码,通常是商家打印后放在柜台的收款码,或者是我们向别人收款时出示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付款。超市、饭店等POS机提供的收款码一般是动态码,不受新规影响。
微信:超额跳转中间页,确认后可继续支付
4月4日,澎湃新闻从微信支付团队获悉,微信已经根据央行新规完成了合规改造,划定了支付500元的分界线,同时没有完全封死用户超过500元进一步支付的通道。
打开微信,扫静态码,超过500元无法直接支付成功,而会弹出一个中间页,需要用户来确认。该页面将被支付对象的信息放置在非常显眼位置,微信支付会自动出示一个中间动态码,付款人确认无误后,就可以点击继续支付了。
在苹果iOS端,微信于两天前上线的最新版(版本号:6.6.6)对静态码支付流程进行了升级。不过旧版本微信目前仍能直接扫静态码支付500以上额度,建议用户尽快升级,以保障资金安全。
在安卓端则更为便利,微信已经直接对支付流程进行更新。这是由于安卓的开发机制决定的。
支付宝:暂不受影响,正推进改造方案
不过记者发现,支付宝扫静态码消费超过500元,依然能直接支付。
支付宝方面回应澎湃新闻称,对于本次规范的相关内容,我们已经根据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升级改造方案。由于线下商户范围广、数量多,系统升级改造也需要保证稳定运行,目前支付宝正在稳步推进中。
至于升级之后的具体方案如何,支付宝方面表示需等待进一步的消息。
如何平衡安全和实用性
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于4月1日起施行,按新规解读,央行此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保障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的资金安全,将意外产生的损失将被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各种移动支付欺诈行为将受到限制。
条码支付在国内发展很快,但静态条码存在很大的风险。此前,共享单车上面的条码被不法分子替换之后,用户扫码支付的钱并没有进入共享单车公司账户,而是进到了一些不法分子的账户。
专家认为,像微信支付超额部分用中间页机制来确认的形式, 让用户可以主动识别商家的相关信息。如果静态码被替换,消费者也可以很容易从动态码显示的页面中察觉,兼顾安全和便利。
业内人士表示,《条码支付业务规范》目前处于试行阶段,很多细节在具体落地上仍有待商榷。
本期编辑 郦晓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从4月1日起,你每天都会用到的扫码支付,就要开始执行一波新规了。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每人每天使用静态条码累计不能超过500元。
需要注意的是,单日限额500元的规定只针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通常通过扫描街边摊位或者小卖部张贴的、打印出来的二维码进行的支付;你打开手机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向商家出示的二维码,属于动态条码,不受这一限制。
手机里的这两款App
能让你的隐私“裸奔”
无论是安卓手机系统还是苹果手机系统,软件商店里有两款叫做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的免费软件。它的下载排名非常靠前,销售业绩非常火爆。
然而,这两款软件借用消费者的手机,会窥探这部手机周边和经过地点所有的Wi-Fi信息,悄悄偷取各类Wi-Fi的密码信息,在消费者丝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些信息传到软件的后台。
记者在北京展开了一系列测试,无论是普通居民小区、商业机构,还是政府机关、金融机构,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两个软件都能顺利窃取到Wi-Fi密码,并顺利连接。而且通过后台,可以清楚查阅Wi-Fi的后台数据信息,在这两个软件面前,很多公共机构如同裸奔一般,毫无任何秘密可言。
一脚蹬飞电梯门……
3月27日,在河南一小区楼内,一名11岁的男孩在运行中的电梯内,一脚把安全门给一下子蹬飞出去了。目前,电梯由于机械损坏严重已暂停使用。
事发时,兄妹二人从7楼进入电梯。11岁的哥哥突发奇想,尝试在电梯内做“伸展运动”。他一边用手臂撑住墙,一边用脚抵住电梯门。可是没想到的是,当男孩把脚蹬在电梯门上时,电梯内侧的安全门一下子“飞出去”了。巨大的冲击力散出一团白烟,电梯主控板弹出墙壁。幸好还有电梯外包墙保护,两个孩子被吓得缩成一团。
当时的监控视频,被男孩的妈妈发到了小区群里。孩子的母亲说:当时孩子出于好奇,想试试电梯里能否伸开腿,可谁知,还没等腿伸直,刚碰上门,没来得及使劲呢,电梯门就爆开了。
关于物业提出的让她赔钱换电梯的处理方法,孩子妈妈无法接受,她认为:物业应该感谢自己儿子的所作所为,要不是他碰一下,大家在使用中说不定会出什么事呢。为什么微信支付宝没有执行静态码限额500的规定?-移动支付网
为什么微信支付宝没有执行静态码限额500的规定?
来源:POS圈支付网&&&& 14:53
4月1日愚人节,除了各种黑科技玩笑以及恶搞之外,关于静态二维码限额500的新闻也刷屏了,众多媒体竞相报道,然而不幸的是遭遇愚人节.....
首先小编拨打了支付宝的客服电话咨询本人尚未通过商户认证的收款码是否限额,客服回答&并无接到此类通知,您的限额以现有评测为准&,尝试支付1001元后我们发现依然可以支付成功。
同时据我们亲自测试和接到部分地区粉丝的反馈,微信的个人静态收款码也并未执行&500&限额这一规定,也有粉丝反馈扫了一张微信的个人静态收款码进行支付600元时,出现了一张动态码提示,按扫码并支付按键就支付成功了。我们不能确认这是否是微信支付针对不同地区的用户静态码的所做出的解决方案,这种静态转动态的方式是否合规呢?
让我们来分析下为啥微信支付宝没有执行也没公告说明的原因吧。
静态码分为个人静态码和商户静态码
个人静态码顾名思义,是独立个人通过自己的微信支付宝账号并绑定了银行卡进行实名认证,就可以申请到一张固定的静态码,通过手机展示或者打印张贴的方式进行收款。
此时的交易是:用户微支账户钱包余额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微支账户钱包,或者是用户通过微支账户调用绑定的银行卡(储蓄卡)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微账户钱包。这类交易更多是个人转账性质。
商户码则是小微商户提供有效经营证件及个人证明向微支申请的用于日常经营的收款码,在线下场景中,通常是摆放在柜台的纸质的或者是塑料卡座的静态收款二维码。
此时的交易是:用户微支账户钱包余额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微支账户钱包,或者是用户通过微支账户调用绑定的银行卡(储蓄卡、信用卡、花呗等)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微账户钱包。这类交易属于消费支付性质。
所以这里面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微信支付宝自身的账户体系之间的资金转移,在用户没有&提现&时,其资金都在微信支付宝的备付金账户内没有变动,只是做了一个加减记账;另外一种是只有用户在使用银行卡支付时,会需要在发卡行进行资金划拨到微信支付宝备付金账户,未&提现&的情况下也只做记账处理。
那么这两种情况怎么适用《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第一种情况属于&支付账户间转账&性质,如果执行此规定,那么第三方支付账户和支付牌照都失去了意义,自身账户体系内的资金转移都限额到500是否合理?因为在支付用户和收款用户都使用第三方支付账户进行交易时,不论方式是&静态条码&支付还是&加好友转账&,其本质都是两个支付账户之间的转账业务。所以关于规范中的&风险防范能力达到D级,即使用静态条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应该更加具体清晰。
另外一种情况是用户通过微支账户调用银行卡进行支付,那么执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主体是否应该是发卡行?因为该规范中提到&第十三条支付机构向客户开户银行发送支付指令,扣划客户银行账户资金的,同一客户全部银行账户合计日累计交易限额执行第十二条的规定。&
以上只是从业务逻辑流程和范围来分析为啥微信支付宝没有执行该规范,或许分析的不对,欢迎大家下发留言探讨,虽然这份《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只是试行,但在媒体广泛的报道下让所有人都认为开始限额了,没有执行此规定的微信支付宝或许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微信支付宝理应正面回应通知下所有用户,否则真的很尴尬呀。
月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静态二维码限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