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移动支付,为什么微信支付获取客户端ip客户越来越少了

手机支付渗透生活:周围人都用小商贩称不用“吃亏”
近日,一篇“中国移动()支付震惊日本网友”的文章引起网友热议。中新网在实地调查中也发现,中国的移动支付(也叫手机支付)渗透率确实很高,有小商贩甚至坦言,不支持移动支付连生意都会受到影响。那中国的移动支付为什么这么强?使用时在安全方面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不少小商贩都用上扫码支付。中新网 吴涛 摄小商贩坦言:不支持移动支付会“吃亏”在北京某所高校门口,每当夜色降临,几十家小商贩就开着电动三轮车聚拢于此,麻辣烫、扬州炒饭、铁板鱿鱼、热干面等,各色小吃一应俱全,种类不一。但是有一点相同,都支持支付宝和微信的扫码支付,塑封的二维码都贴在摊子的显眼位置。“用现金的人很少了,八成以上的顾客都是扫码支付。”某出售热干面的小商贩对中新网说,来这儿吃东西的人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微信支付。至于为什么非要支持扫码支付?该商贩说:“周围商家都在用,你不用生意就会受到影响,因为有些人不带现金,你不支持扫码支付顾客就走了。况且用起来也很简单,把收款的二维码打印下来就行,不费事儿。”中新网了解到,目前身上不带现金成为了很多人的新习惯,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提供移动支付服务已经成为商户的短板。某水果摊,收款二维码贴在显眼位置。中新网 吴涛 摄在北京西城区露园百姓生活服务中心,支持这样的扫码支付几乎成为每家商户的标配。其中,有菜贩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她这个菜摊子支持扫码支付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也不是服务中心强制执行的,都是自愿的——周围商家都有,你不用不就吃亏了嘛。”那支持移动支付后,生意如何呢,流水有没有增加?其中一个菜贩说,和原来相比(不支持扫码支付时)没什么变化。不过另外一个菜贩表示,“流水有增加,因为留住了不能用现金支付的顾客。”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使用移动支付的好处也很明显。“买菜时会找回一堆零钱,其中不乏有硬币,携带不便还容易丢,用起来也麻烦。”有移动支付的“深度用户”对中新网说。还有用户表示,“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时,系统会自动记录下具体的花销数字和用途,相当于一个记账本,每月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钱究竟去哪了。”有顾客正在用微信支付结账。中新网 吴涛 摄中国的移动支付仍在高速发展,还有下沉空间其实,这只是中国的移动支付蓬勃发展的冰山一角,中新网了解到,在很多县城,当地不少服务都支持移动支付,无论是综合性的商超还是路边摊。而且这个行业还在飞速发展,互联网产业研究机构易观国际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到12.8146万亿元,环比增长41.72%。企鹅智酷4月底发布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显示,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有50%左右的用户选择现金作为常用的支付方式,这意味着无现金化仍有下沉空间。蚂蚁金服发布的2016年支付宝全民账单显示,2016年移动支付笔数占整体比例为71%,而2015年这一数据为65%。资料图:民众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时使用手机支付。中新社发 许康平 摄为何中国的移动支付这么强?“震惊日本网友”、“震惊世界”,中国的移动支付为何这么强大?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研究咨询中心副主任李易()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这主要因为原来中国传统银行服务意识较薄弱,互联网企业看到这一点后,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了改造升级,使中国的移动支付起到了弯道超车的效果。”李易说,“从全球看,越是传统金融发展落后的地方,移动支付或者其他非现金支付越发达,比如肯尼亚,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非常高。”据了解,在肯尼亚,大部分居民都在使用一个叫M-PESA的移动支付平台。有外媒也报道,移动支付在中国兴盛的原因除了得益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外,也有“因祸得福”的原因。称由于中国内地银行网络的不够完善,中国的移动支付相当于在一张白纸的基础上没有包袱地异军突起,使中国由现钞时代,跳过支票时代和信用卡时代,直接进入移动支付时代。另外,移动支付的使用和当地居民线下消费习惯也有关系。据多家媒体报道,在日本,人们更习惯于使用交通卡支付,这样的“一卡通”在交通、零售、服务等行业都能刷卡支付,人们也已经习惯刷“一卡通”,便利的“一卡通”反而成为移动支付在日本发展的一大障碍。中国移动支付的爆发,相关政策的支持也“功不可没”。2016年9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提到,推动电子支付创新应用,大力发展移动支付,促进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共享,构建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环境。2016年1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无线网络、移动支付、自助服务、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资料图:用户在使用中的支付宝客户端界面。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使用移动支付时注意啥?在中国,移动支付使用频率这么高、覆盖人群这么广,其安全如何保障呢?用户使用时又应该注意什么?蚂蚁金服商学院研究员叶文添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提醒网友,一些二维码,尤其是网上的不明二维码,可能会被植入木马,因此,不要轻易扫陌生人二维码。叶文添还表示,用户要提高防骗意识,尤其是,网上购物平台不会以办理退款为由,要求用户进行借款、转账、刷二维码等操作。不过,随着移动支付用户群体的扩大,仍有不少人在这方面上当受骗。中国银联年初发布的《2016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不仅遭受支付欺诈的用户比例有所上升,受损金额也持续走高,其中约四分之一的受调查者曾受骗,骗取验证码是常见的诈骗手段。精选视频推荐
正在加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adeleyua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随着的不断发展,生活也变的越来越便利。特别是的普及,人们出门只需要带手机,不论是购物,吃饭,看电影等等娱乐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支付。现在的移动支付可以说是被和微信垄断着。从这几年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移动支付中,马云的支付宝占据着上风。人们虽然用微信聊天,但是支付理财方面更倾向于支付宝。我们都知道腾讯是由社交起家的,根据微信最新的数据显示,微信用户已然超过10亿。微信在社交方面可以说是占据着统治地位,人们通过微信进行聊天,可以说是每天都需要使用到微信。马云也是对于社交这块蛋糕非常眼红,然而却因为微信和QQ,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成果,创立钉钉,想在社交领域占据一席。那么为什么同样都是移动支付,使用支付宝的人数为什么远远高于微信呢?一、领域问题支付宝可以说是国内的领军者,凭借着优质的服务和功能为支付宝沉淀了大量的忠实粉丝。而微信其本质还是一款,虽然拥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但是在金融领域,支付宝的优势是微信不可比拟的。马云的“网商银行”对于的“微众银行”无论是安全和利息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距。二、安全问题马云曾经公开承诺过,放在支付宝里面的钱如果不见了,支付宝将会全额赔偿,用户对于将钱放在支付宝也比较安心,而微信方面则没有关于这方面的承诺。三、优惠力度支付宝可以说是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让用户们享受到了很多优惠,如红包,集福活动等,反观微信这类活动就很少了,即使有红包,也是套路满满。你常用什么支付呢?最新评论娱乐资讯,广播资讯娱乐大众相关新闻老外中国亲身体验移动支付,表示自己以后离不开微信了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马化腾不解:同样可以付款,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用微信?
科技带来进步,也带来了方便。
现在很多人上街,都不用带零花钱,原因很简单,只要带上手机就可以搞定一切,这就是移动支付。
用手机支付,大家最喜欢用的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因为微信每个人的手机上都安装,所以使用非常方便,因此更多的人选择了用微信扫码支付。但最近这一两年,有很多人忽然发现,用微信支付的人越来越少了。
同样是移动支付,同样是进行扫码,为什么大家不用微信了呢?这让马化腾十分不解。
原来这几年支付宝为了获得更多的用户,开展了各种优惠活动,动不动就给商家和客户发红包,只要使用支付宝支付,都会有不同的返利,而且都会有小红包。钱不在多少,这是一份心意。同时钱放在支付宝里还可以涨利息,收益比银行都高很多。
其实从便利程度来说,用微信支付比用支付宝支付要便利些,因为单独再安个支付宝,毕竟占内存比较大,影响手机的性能。要知道如今微信已经发展到9亿用户,按理说每个人手机上都安装微信,确实比支付宝方便多了。但是大家都感觉微信太小气了,从来不给用户发红包,而且钱放在微信里也不涨利息。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家觉得支付宝就是做支付的,把钱放在支付宝里放心,而且支付宝承诺,钱丢了进行赔付,微信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承诺,因此很多人觉得钱放在微信里不是太安全,有点不太放心。毕竟微信是做社交的,你现在玩钱怎么说也感觉让人不放心。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用支付宝支付,当然如果需要聊天的话,还是会用微信的多。
近期操作:
2月12号早盘分享的海南高速(000886),涨幅超17%;
2月13号分享的天华院(600579),连获两个涨停,涨幅20%;
2月14号提示的罗山牛(000735),当天涨停,涨幅10%。
薇:MACD856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注册 | 登录
汪汪社区里的一只喵。
从零开始学运营,10年经验运营总监亲授,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学习,做个有竞争力的运营人。
对微信来说,ISV是一把市场利器;对支付宝来说,ISV则成为了鸡肋,甚至是灾难。
去年开始,在线下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份额下滑非常严重,相对应的则是微信支付快速崛起。
在线下支付领域,无论起步时间还是力量投入,支付宝都远超微信,为何如今节节败退?
归根结底,是战略层面出了大问题。
1.先从线下移动支付的两种类型说起
移动支付流量可划分为纯支付流量、运营流量两类:
(1)纯支付流量 解决的就是收钱问题,它是单向的,由买家到卖家
纯支付流量的规模效应,是负的,也就是说:流量越大,价格越便宜(卖家愿意付出的成本越小)。
打个比方,一个卖家交易规模10万的时候,他可能愿意接受0.6%的费率(价格);但当交易规模增长至100万、1000万的时候,商家对费率(价格)的要求是向下的,他会更倾向于使用低成本的收款方式,如现金、转账、费率更低的POS机等。
(2)运营流量 指撮合而成的交易,如淘宝卖家通过直通车等活动拉动而来的客户,它是双向的,买卖家间相互都可流动
运营流量的规模效应是正的,就是流量越大,价格越高(卖家愿意付出的成本越大)。
因为运营流量直接为卖家创造了收入,只要他有利润,价格可以一直往上提,这也是为什么淘宝天猫交易费率可以高达4%的原因,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卖家用很高的佣金,吸引淘宝客去做推广。
2.那为什么微信支付在市场上快速崛起呢?
事实上,在线上,微信支付一直都没有取得突破,纯支付流量没有,运营流量更无从谈起。
在线下,微信做的事很简单,那就是纯支付。
微信支付的策略很简单:发展自己的ISV渠道体系,提供支付接口、收取商家佣金并返部分给ISV。
而且,微信ISV申请异常简单,可以说,是开放给所有人的;微信支付对ISV的管理,也是非常松散的。
这个粗放的、简单的渠道体系,并不具备强大的运营基础,在这种渠道体系下,有实力的商家,可以快速的开拓市场;没有实力的的商家,也会最后自己消亡。
所以,微信支付目前线下的成功,主要是市场和客户推动的,而并不是微信支付的推广有多牛。
但它为什么依然能做出现在的成绩?
答案很简单,就是客户习惯。
微信目前是用量规模、使用频率最高的APP,可以说几乎人手一个,天然的,大家打开手机就是在聊微信、刷朋友圈,买家付款的时候自然而然会优先选择微信,尤其在县乡级市场,很多人的手机上,都装了微信,却没有支付宝,所以移动支付只有微信一种选择。
所以,微信支付线下的成功并不是源自于推广,而是市场本身的选择。
3.再来谈谈支付宝
支付宝的问题在于,线下推广缺乏统一的战略,导致纯支付流量、运营流量两方面都没有达到预期。
支付宝不只是蚂蚁金融旗下的一款产品,作为打通阿里巴巴整个业务生态的核心功能业务平台,它承载了阿里系太多的期望。
但也正是因为期望太高,用力太猛,反而出了问题。
在纯支付流量上,支付宝也通过ISV拓展商户。但与微信不同,支付宝对ISV的管理要严格的多,但效果却不明显。
从根本原因上讲,ISV都是聚合支付,它们向商户提供收单通道,自然是通道越多越好,所以ISV通常是兼顾支付宝和微信的,也不会关心客户用的,到底是支付宝还是微信,因为这对它们讲,没有实质区别。
虽然支付宝可以管理ISV准入、下任务,但这个市场并不是ISV能改变的,在ISV没有意愿的情况下,很难有所作为。
这导致了一个非常触目惊心的后果,那就是越依赖ISV,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就越小。
笔者所接触的ISV,微信支付占比都在50%以上,规模越大的,微信支付占比越高。有一些商户,微信支付上线后,交易流量快速的超过支付宝,且差距短时间内就会拉开非常大的距离。
更为关键的是,有的ISV还截断了支付宝的运营流量,自己去利用。例如,在聚合支付平台上做活动、甚至发贷款、打广告等。
简单的说,对微信来说,ISV是一把市场利器;对支付宝来说,ISV则成为了鸡肋,甚至是灾难。
进一步谈到运营流量,口碑作为蚂蚁金服打入O2O的专业子公司,面对的最重要的是餐饮。
餐饮是一个高频应用,但口碑却加载在支付宝中,而支付宝是一个低频应用。种频次的落差,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蚂蚁金服、支付宝、口碑不得不作战略统一:例如,口碑优惠使用支付宝就可享受等等。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拖累运营流量的体验与价值。
就像口碑是什么、能自己提供什么优惠与帮助,大部分商家与顾客都没有一个明确意识,结果大量补贴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反而沦为羊毛党的福利。
在渠道体系上,战略的不统一造成的影响尤其严重。
口碑的渠道(城市服务商)在2016年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为支付宝坚守住了相当一部分线下支付市场,他们只提供支付宝服务,且口碑对这些渠道的掌控也非常强。
然而,随着支付宝对ISV进行大量无效的补贴,甚至ISV的活动力度大于口碑活动,导致大量商户由口碑迁到聚合支付平台,让口碑的O2O运营雪上加霜。
口碑,这个定位于运营流量的产品,现在最大的尴尬之处就在于,不但要在正面战场跟美团血战,还不得不在自家后院应付ISV的抢商户。
4.最后说几句结束语
在线下支付市场,支付宝想要扳回一局,我觉得需要至少做好下面4点:
统一渠道体系、解决渠道冲突问题,判断ISV是否适用自己;
注意ISV流量截断问题,究竟是否与口碑定位相冲突,是否重蹈当年美丽说覆辙;
解决支付宝低频、O2O运营高频矛盾,例如口碑优惠只有进入口碑后找到商家才能享受,与纯支付区分开来,必须强拉客户进口碑,把支付宝往高频应用方向拉;
利用好口碑城市服务商这个直接渠道,这是一只直属军、掌控力也很强,但由于战略的不统一、渠道的冲突等原因,这个军队还没形成战斗力,且已有大量伤亡。这个问题不解决,这支强军将难有作为。
作者:董坤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技杂谈
本文由 @科技杂谈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收藏已收藏 | 35赞已赞 | 11
汪汪社区里的一只喵。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数据分析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12个回答16人关注
17个回答59人关注
19个回答24人关注
16个回答20人关注
7个回答31人关注
86个回答74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支付客户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