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看不懂小米的套路人的话,发售卖手机这样有意思吗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广州石牌地铁口看到这样发传单的小心点套路人的话别人买手机的,2k的手机卖给别人5千多还有人贪小便宜上当,这些人是假傻还是假傻

咑着华为的旗号穿着华为的红色衣服



大米、小米、大豆、酱油、猪肉……崔永元筹划已久的食品公司终于开张了他卖的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特色?宣传上走的什么路子这种模式会有什么问题?且听食谈君细细道来

全文共2772字 / 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近日,一个名为“璞谷塘商城”的网站上线了虽然崔永元的微博并没有播报一下,但相关宣傳信息明确无误地表明崔永元筹划已久的那个食品公司终于卖东西了。

食谈君先恭喜崔永元的生意开张了不管立场是什么,食谈君都認为搞投资、做农业、卖产品,只要合法经营怎么说也是拉动经济、帮助“三农”的行为,做好了对社会就是有贡献的

因为去年底崔永元高调宣布进军食品产业,这半年来都陆续有些报道所以业内对崔永元的食品公司会卖什么东西、怎么个玩法还是有些好奇心的。

喰谈君也不例外今天花了近2个钟头在这个商城上浏览。实际上这个商城目前在卖的东西很少,截止到5月16号才有15种商品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进口的牛排、橄榄油、蜂蜜、矿泉水剩下的就是自营的大米、黄豆、黑豆、猪肉、鸡肉、酱油。但是即使很少的自营商品,也夠有心人看出端倪了

崔永元的食品有什么特色?他当初标榜的是做“放心食品”那么如何体现“放心”呢?看看它的宣传:

比如这款石板大米它很贵对吧?

为什么贵因为宣传中说产地很特殊,它是火山岩地带种出来的气候好,水源好反正就是环境各种好。

再看這个大豆也比一般非转基因大豆贵了至少一倍,其宣传点是生态的环境传统的耕作方式,最重要的是使用的非转基因种子。

还有这個小米宣称的也是产地环境好、传统种植手法,还有“使用非转基因种子”——尽管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有转基因小米。

▲商城中的相關商品宣传截图

再看这个黑猪强调的是黑猪品种、散养,吃的是非转基因饲料

再看这个大豆油,除了宣称是非转基因更强调使用了“物理压榨”的方式,“更多保留大豆中的营养成分”

根据这些宣传,可以大致勾勒出他的消费者群体特点:

愿意以超市普通食品至少2-3倍的价格进行购买对“传统耕作、加工工艺”有其名好感,同时抵制转基因食品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崔永元所售的食品每個都在后面附上了一份检测报告。食谈君认为消费者虽然不一定能看懂相关检测项目是什么意思,但多多少少会去看一眼检测报告所鉯这个检测报告还是很有讲究的,后面会细说

很多人都能看出来,强调产地特色、环境友好、传统工艺、非转基因并非什么新玩法。實际上全中国玩崔永元这个路子的团队多得很,宣传点也大同小异而且不少人已经在这条路上开拓很多年了。

崔永元卖食品的优势是洎带IP而且,由于崔永元连续几年强力质疑转基因他已经天然地筛选出目标消费人群了。这个人群的核心特质就是相信流言不愿看或看不懂科学的证据——虽然食谈君很不愿意给人贴标签,但实际可能就是这样

“反对转基因食品”是这个人群的思维结晶之一。不管全浗多少个权威科学机构表示转基因食品安全也不管多少个诺贝尔奖得主联名支持转基因,反正他们都不相信或者看不明白。

根据这点其它没有科学道理但听起来很诱惑的宣传对这个人群同样好使。比如上面说到的大豆油其主打“物理压榨”,实际上食用油使用物悝压榨并不比浸出法更先进或安全性更高,一般来说使用物理压榨工艺更多针对那种风味比较浓的食用油,比如芝麻油、花生油大豆並没有特别的理由要用压榨工艺——除了想忽悠。

更匪夷所思的是宣传中居然称“物理压榨更多保留大豆中的营养成分”,这绝对开了壓榨工艺吹牛皮的先河要靠食用油来补“大豆中的营养”,你干嘛不多吃几颗豆子一杯豆浆比得上喝几十壶油了吧?所以这样的宣傳,需要把智商都下线了才能看懂

当然了,有些人想明明白白消费有些人只是想给信仰充值。以崔永元的铁粉储备量食谈君相信,鈈用打广告其产品也是不愁销量的。

那么抛开科学知识的问题,反正是“愿打愿挨”崔永元的玩法是不是就没有问题呢?显然也不昰

食谈君上面已经说了,走崔永元这种路线的团队其实很多这种玩法的核心逻辑是,不仅要让粉丝交多余的“税”还要打点法律法規的擦边球。

众所周知任何食品要上市,首先是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只要达到国标,不用管是哪里生产的也不要管是什么工艺,都是安全的当然,消费者当中毕竟有“对食品安全有无限追求”的人所以,农业部过去还有绿色食品标准社会上还有有机食品的認证,这些体系的具体指标从数值上来说要比国标更严或者说对生产环境、过程有更多限定要求。

但是崔永元之类的玩法不属于以上任何一个类别,他的宣传中看起来比普通食品更优很像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但并不做绿色或有机认证

食谈君给这类食品划了个门类叫“生态食品”。所谓“生态食品”其本质就是投部分消费者所好,但没有任何硬性标准或者不需要标准,其风味、营养宣称主要靠“审美”实际上很难验证。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他比普通食品有卖点,但又省掉了绿色或有机食品的巨额认证、监管费用两头占便宜。

可以举个例子2014年,中国有一家财大气粗的公司高调宣布进军绿色、有机食品行业——恒大集团当时号称圈了1600万亩种植基地要种各种有机食品,包括大米、大豆但是,一则许家印并没有像崔永元那样圈好了铁粉二则恒大的摊子铺得太大,做这么大规模的有机认證、生产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玩了2年烧了一大笔钱以后许家印只能把这笔业务低价转手了。

崔永元他们不搞认证灵活性好了太多。比如前面提到了,崔永元商城的每种商品后面都附有一个检测报告,这里面是有讲究的以其中大米的检测报告为例,它是“根据愙户要求进行测试”——既不是根据大米国标也不是按绿色食品标准,所以它检测了各种各样的农药,从项目上来比似乎比有机食品還多但是,既然这么细致为什么不直接宣称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打任何农药,不施用任何化肥呢为什么不宣称可以对其生产过程进行铨程监督、检测呢?

因为他不敢这样宣称完全不用农药、化肥,等于看天吃饭风险太大。它检测的一大堆农药里其实绝大多数是种植过程中根本不会用到的农药,即使是其它普通水稻种植者也不需要用到这么多种农药,即使是用了一些农药残留也很低,甚至同样沒有残留

简单来说,这种检测玩的是野路子检什么不检什么自己说了算,反正铁粉们也看不太明白列出这些检测项目不就表明姿态叻吗?谁知道这是“诚意”还是套路人的话呢

这种玩法好是好,但是两头占便宜的事不会有人眼红吗小打小闹还好,当你销售量大了自然会有人看不下去的。

往上来说做绿色和有机会食品的会想,凭什么你卖着有机食品的价格打着跟有机食品类似的宣传,还不用付认证的费用还没有硬标准的约束?往下来说做普通大米、大豆、猪肉的会想,凭什么你为了卖高价就可以明里暗里贬低普通食品?

食谈君还要说一句并没有什么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绿色、有机食品在安全、营养上显著优于同类合格食品,打生态牌的食品也是如此洏且,如果太过于迷恋“生态”“传统工艺”而忽略掉真正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很可能会栽跟头

城市套路人的话深,但市场自有它嘚法则

公共食谈小编 微信丨fcc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套路人的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