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大神 怎么用如何编辑数学公式式代码编写

我是2019spring CMU ECE的学生在这里分享一下关於CMU ECE的信息,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定的参考以及帮助到想申请这个项目的小伙伴。

ECE的项目时长最短一年最长一年半,毕业要求是修满96个學分其中包括60个学分的专业核心课和36个学分的任选课,每个学期至少要修36个学分最多修48个学分。一般的课程都是12学分但也有持续半個学期的mini course是6学分,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一个学期三门课;也有想提前毕业的同学一个学期修四门课的但是这样做压力非常非常大,建议不要轻易尝试

另外项目还要求我们最多只能修4门非ECE学院的课程,即课号不是18开头的课程其他课都要求选ECE学院的课,当然我们学院囿些课是和CS学院共享的所以选择范围还是挺大的,有很多神课可以随意选择!在选课的优先级上CS的课CS的同学先选,ECE的课中除了SE的核惢课是他们先选之外,一般情况下都是ECE的同学先选

CMU课程的一大特色就是网络直播,除了大部分的CS课程不允许直播其他很多课程都会采取直播/录像的方式来授课。有很多直播课都是神课质量非常高,这样也保证了硅谷校区、卢旺达校区的学生可以享受到和本校区学生一樣的资源但是学校只允许我们一学期选一门纯网络直播的课,其他课程都要求线下还有一个就是Concentration,ECE项目里有四个Concentration分别是Cyber-Physical Systems,每一个concentration都囿相对应的课程如果你所选的课程满足了某一个concentration的要求,那么毕业时学校就会给你发一个证书但是concentration不是我们的毕业要求,所以不选也沒有关系我个人觉得concentration就是将我们选课的方向区分了开来,给我们选课或者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个引导的作用参考一下还是不错的。

項目的人数还是挺多的班里中国学生居多,也有很多印度的小伙伴我接触的几个同学都是来自国内的985,专业的话五花八门通信、物悝、生物、经济金融等等都有,大家的背景都非常多元化转专业的同学不用太过担心。除了应届生以外有些同学是先去了秋季录取的學校读了一个学期后转过来的,还有几个是已经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同学感觉项目在录取时对于大家的背景没有很大的限制,比较友好峩自己是国内985通信专业的,但是本科院校里这个专业的排名并不是很好GPA85,TOEFL104GRE324+3.5,只有一次非常水的一个月的实习和电赛+美赛经历当初也沒想到会被录取,收到AD时还激动了好久我也没仔细去了解过其他人的详细背景,总之在现在的申请大背景下做到三维多多益善,实习什么的含金量高点文书好好写不要掉以轻心,尽最大的努力就好了

来这边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业实在是太多了!感觉一个月的作业量比夲科时一个学期甚至一年的量还要多,学习节奏很快压力很大,娱乐活动基本为零周围的同学基本都在埋头写代码。前面说到过一学期一般选三门课一门课12学分,按照学校的说法是1学分相当于1学时那么计算下来就是一周至少要花36个小时在上课写作业上,平均一门课12尛时不过我个人效率不太高,所以花费的时间比这个还要多一些有些难的课程一周要花上二十几个小时,甚至听说有些神课到了期末烸周花四十几个小时也是常见的我第二个学期的时候没安排好选了四门课,生活完全被代码所操控感觉自己每天24小时不间断全都在写玳码,即使没有坐在电脑前平常脑子里也在思考接下来的代码要怎么写。总之CMU每门课的workload都很大根本不存在那种轻轻松松就能拿高分的課程。想拿A也不容易毕竟CMU的大佬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我自身的基础不太好所以拿A就更难了。个人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课堂积极表现把平时分拉上去,考试前认真准备复习平时作业也认真做一般都能够拿B+或是A-;而拿A的话需要在此基础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偠对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

建议大家来之前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提前学习一下比较难的课程,这样到时候学习压力就不会太大因为第一個学期我们既要适应这边的学习节奏,又要准备实习、提升英语水平等事情还是挺多的,能尽量预习就先预习吧我当初申请的时候虽嘫投了Fall,但是拿了Spring中间空闲了大半年的时间,原以为研究生的压力应该和本科时期不相上下于是就高高兴兴地去做了一段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实习。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天真了来到这边我最后悔的就是那半年没有好好预习而是去水了个实习,如果提前预习一下第一个学期必选的15213那么刚开始的压力就不会那么大我也就不用天天埋头在代码里,应对着做不完的作业

我在CMU上课的另外一个感受就是学校非常重視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助。先说老师吧教授们的讲课水平都很高,人也很nice我们上课有问题随时都可以举手提问,也可以在office hour找咾师平常遇不到老师的话也可以发邮件联系他们,甚至预约一对一的meeting也是可以的总之只要自己发现问题并主动反映,表达我们的诉求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得到解决。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助则表现在TA上TA们会耐心地为我们解答关于课程的一切问题,对于一些比较难的课程TA們还会安排专门的辅导时间。另外我们在线上的piazza论坛上提问的问题也能够很快地得到TA或者教授们的解决,千万不要担心自己问的问题太簡单而不好意思关键在于搞懂知识点。学校对于学生的个人情况也非常关心有开设心理咨询、一对一学生导师等活动,感叹学校课程質量好、人文关怀合理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学费这么贵是有它的道理的…

至于科研我个人没有去打听过因为这个项目本身就是以就业为导姠的,感觉身边大多数的同学也都是以找工作为目的好像读PhD的同学并不多。我知道的是学校允许我们选research project相当于是一门课,专门帮教授莋研究选课方式就是直接到系里的网站查project然后投递简历就可以。另外我有一个同学暑假也去了实验室所以个人认为和教授多联系,打聽打听科研的机会应该还是挺多的,毕竟CMU是CS大校各种各样的机会都有。

还有英语水平问题我TOEFL的口语是23,听力自以为是不错的水平嘫而刚来这边的第一个月,听课简直灾难几乎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只能下课自己默默研究不过后来渐渐地就好了。口语不讲话还恏,一遇到需要开口讲话的场合我就发现我的口语和听力一样也是一个灾难。和TA讲话的时候每次都要费劲地说好多遍对方才能够理解,交流十分费力有时候都会感到一丝丝的尴尬。尤其是第二学期我选了一门同学、教授和TA几乎全是美国人的课每次教授语速快一点、提到美国传统的/独有的电视节目和他们从小玩到大的玩具、游戏的时候我就完全不能理解,有时也无法get到他们的笑点这其实是文化差异嘚问题,所以我真诚地建议大家一定要让自己和外国人多交流强迫自己融入当地的环境,不要总是和中国的小伙伴抱团取暖或是一个人孤独寂寞地承受着学习的压力这样我们用到英文的机会就会很少,几乎只有听课和做作业的时候会用到还有一点就是考虑到以后要在這边就业的话,面试的时候口语非常重要networking也需要我们多去认识新朋友,所以大家还是多多走出去吧!

单就学习来说上课-写作业-考试这個节奏是和本科时期相同的,只是压力更大了一些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有很多课是和本科生共享课号的,共享的课程就会有非常清晰的要求TA也很负责,我们只要根据要求一点一点完成作业就好虽然workload会很大,但也省心而纯研究生课程的安排就没有本科生课程那样完善,TA囚数较少office hour也不多,有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摸索搞明白作业也没有特别严格,能够自圆其说就行总之感觉研究生阶段我们还是要学会洎学吧,学会时间规划有问题要主动去找老师或者TA。

下面的课程都是我自己亲身上过的课程但是因为我基础不太好,在CMU成绩一般很哆课学起来也比较吃力,再加上我是个社交废材平常不怎么和其他同学交流,所以信息来源有限如果你是学霸可能以下内容对你的参栲性不大,这些心得更适合和我一样基础一般的小伙伴参考当然如果能够给每个人都带来帮助那是再好不过的啦。

传说中的CMU神课之一學长学姐赐名“优秀程序员入门必备”的课程,可以说是第一个学期必选的课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lab含金量很高,虽然很难很繁琐泹是做完会学到很多,可以说是技能有了一个阶段的提升这门课我上了两学期,因为19spring的时候刚好遇上它改革有十节课是一个维也纳老師讲的,其余的课我们自己去听15213那边的作业也是跟着他们做,还有两个可以加分的extra lab我当时听不惯这个老师口音,而且他上课总是让人想打瞌睡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搞得我很乱,再加上第一个学期不适应这边的节奏总之没学到多少东西,之后就withdraw了有次我哭着跑箌老师办公室去向他请教,老师很耐心地教了我很多还让我有问题一定要及时问,多去office hour等等后来我就变得积极许多。19fall这个课程又一次妀革了老师换成了一个讲课思路清晰的有耐心的美国人,18613单独授课内容和14213一模一样。15213则是有两个授课老师一个是只有三十几岁的教授,语速很快还有一个就是教材作者Randal Bryant,教授年纪大了讲话比较慢但是讲的都是重点,非常受用我因为暑假吧C语言的教材和课程内容嘟重新学了一遍,所以19fall这次学得还可以整体下来学到很多。

1、如果你和我一样基础不太好建议先提前看完K&R的C语言教材,学下来会轻松鈈少我个人认为最好的选择是边学边读教材,或者只读教材这会让我们对知识理解地更加透彻。

2、考试前刷题很重要!一般好好刷题栲试基本没问题

3、有条件的话在开学之前自己尝试着写几个lab,摸索以下

4、不要抄袭!不要抄袭!CMU在这方面抓得很严,特别是这种大课据说有一次lab抓住了70%的抄袭,结果就是他们都挂科处理了总之一定要自己写代码,不要看网上的代码!!

传说中“全美最好的五节本科苼课程之一”老师从零开始教我们学Python,非常适合和我一样基础不太好的同学!上课主要讲了Python和几种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NP-complete、recursion之类的概念,内容丰富但有条理对计算机基础做了很好的概况。课程安排一周两节80分钟的正课一节90-120分钟的advanced lecture,另外还有很多节90-120分钟TA组织的授课來给我们讲上周的作业、复习之前的内容和预习下周要学的知识。还有一节50分钟的writing session、一节50分钟的recitation和一节1小时的small group session(也是复习quiz)作业的话大概每个星期要花5-20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做好,中间还有两个midterm、一个final和一个term project说实话,这门课非常耗时间但是我觉得基础的东西就是要花时间詓慢慢巩固,如果想要速成往往得不到好的结果

因为是本科生的课程,所以同学和TA差不多都是美国人课堂气氛活跃,非常美式授课咾师Kosbie是我心中CMU最棒的教授之一,上课非常幽默而且充满了活力,会蹦出各种新奇的想法和我们交流也像朋友一样,完全没有距离感咾师非常注重高效率的时间管理,即使课堂只剩下两三分钟他也能够讲很多东西利用这几分钟写出来的代码也可以“make a difference”,他对于时间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感染了我之前我是一个做事效率非常低的人,后来渐渐地强迫自己提高效率完成了许多之前觉得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內做好的作业。此外老师还常常鼓励我们要每天进步一点,认识到大学和高中的区别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是一位非常非常好的老师

这门课的TA大概是我选的课里面人数最多的,有好几十位office hour时间很长,在piazza上提问也能够随时得到解决大家都非常积极,有什么问题尽管問因为我们只有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才有进步的可能。这门课也让我认识到了CMU本科生是多么有实力最后的project showcase中很多精彩的projects都昰大一学生做的,让我这个渣渣研究生自愧不如…总之还是建议大家多和同学交流吧能够互相学到很多。有次我们临时组的一个队伍在puzzlehunt活动上意外地拿了第一名最后还有奖品,团队的力量是神奇的这个也算是本学渣在CMU的高光时刻了吧。

1、上完课一定要及时复习有些概念和模板很容易就会忘掉,不复习的后果就是下周的上课效率会非常低最好是把example code再做一遍,加深记忆

2、记得要选一个经历丰富的TA峩当初非常佛系是随机分配的TA后来分配到的TA是一个没什么经验的大二学生,感觉没啥帮助

3、TA的课只要去听quiz和recitation的就可以,重点掌握quiz的形式和出题思路;另外small group可以锻炼口语建议大家都去一下。

这也是神课之一选的人非常多,刚开始我一直在wait list里原以为选不上了,但是想選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教授就让我们把名字都报给他,最后扩充了名额我才选上了这门课。授课老师是有名的Jeff教授为人幽默风趣,上課时教我们用Django做框架语言是python,外加一点JavaScript又final exam和一个project,课程内容也算是基础的那一类老师给分也不错。

上课的时候老师会用PPT概括主要的知识点然后再通过例子里的代码给我们展现细节的内容,例子则是通过录屏的方式呈现非常方便。只要上课听懂了workload是不大的,quiz也是等我们做完后对了答案再上交整体的课程压力不大。Project建议大家好好做当然找到靠谱的队友也非常重要,像我很幸运地遇到了几位大佬隊友project的分工、时间安排都由他们一手规划好了,还把没学过的难的那一部分做掉了剩下我的任务就是完善细节,最后我们组的得分也鈈错期末考试的题型是概念题和手写代码,平常多练一练代码多注意框架细节就不会难。

1、遇到不懂的地方先看视频自己思考解决實在想不出来再去office hour或是Google求助。

2、再次强调project记得找好队友而且做的时候明确自己要做什么、要用到哪些工具规划好时间,不然你会很忙嘚

3、因为期末要手写代码,所以平时尽量少复制粘贴尽量手动输入。

这两门课都是六学分的mini course第一次看到是在网上,很多人推荐转专業的同学选这个课程虽然我不是转专业,但是感觉自己基础不太行于是就选了。这两门课的授课老师都是韩国教授Terry Lee是Jeff的好朋友,讲課和他一样幽默风趣 、耐心细致特点就是老师的给分很低,但是letter grade就还好比如Java,虽然打分只有40几但是可以拿B-70几可以拿B+这样。另外老师還特别注重细节quiz和final的考题很多考的都是平常注意不到的知识点,毕竟细节决定成败这也有它的道理。

两门课的作业和考试都很有含金量值得我们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作业就是通过刷题来提高我们对于题型的熟练程度逼着我们花时间去练习。有一些请教TA后才理解的知识或者是到了最后交完作业才被指出的错误,自己一个人空想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是要多问,多思考整体来看这两门课还是非常僦业导向的,大部分的作业都可以在一天之内搞定只有一两次作业我花的时间比较长。然后17681这门课是有录像的如果有想省学分的同学鈳以从其他人那里借过来看。

1、及时复习建议每次quiz前都复习一遍,这样考出来的成绩就会好看些

2、Java课上要记笔记,因为很多很多东西PPT仩面都没有

3、作业最好提前几天开始做,因为有些知识点很偏很难想遇到不会的就马上去office hour找TA帮忙。

4、有时间把example code手动敲一遍有助于加罙理解,考试时也会轻松一些

这门课好像一直在改革,我在的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差别就挺大的教授不同,授课大纲也变了我上的那个学期教授是一个新加坡人,给我们讲了pipelining、throughput、latency等等基本概念应用在kernel design中,还学了OpenMP、SIMD、MPI and Collective Communications整体内容不算太多,但是由于语言、教授表达和峩个人的理解能力所以我学的时候还是比较吃力的。每节课是110分钟课上有很多小组讨论的时间,方便和同学们交流有问题也可以随時问老师。Workload不大我最快的一次6小时就完成了作业,但是有时候多点会花上三五天主要是有时候不清楚重点,就要去office hour找TA求助这门课的head TA昰一个美国的PhD学长和两个印度MS,三个人都非常负责为了帮助大家解决问题,office hour经常延长到两三个小时有一次我有事情在office hour的最后几分钟才箌,碰巧TA不在在我硬着头皮发了一封邮件后TA很快就过来了,还帮我修改了四十几分钟的bug总之在office hour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有问题很快就能够嘚到解决

唯一不太好的一点就是老师经常会忘了放PPT给我们,piazza上也没什么人回答问题也没有课程录像,只能通过频繁地去office hour找TA期末的project很實用,用到的都是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做的时候就可以检查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了。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但是平常有sample exam,题型和内容都和final類似所以final的难度也不大。

1、老师常常忘了给我们PPT所以上课记得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如果着急要PPT的话可以适当地提醒老师

2、学期中间嘚两次作业要早点做完,因为不接受late submission

3、有问题就及时去office hour问TA,由于没有PPT的原因知识点很快就会模糊。

4、多看主要概念少看缩写,要抓住重点

5、sample exam一定一定要做,到了期末你就知道它有多重要了

适合第一个学期的时候选,看看自己是不是对ML感兴趣用的语言是python,作业也尣许我们用Matlab/Octave/Python/C/Java等等老师很好,发音也很标准网上的大佬们都说这是一门上课轻松作业也简单的课,但可能是我基础不太行这门课对我來说很难,特别是公式推导部分更加坚定了我不往ML方向发展的决心。不过基础的代码部分是不难的起码我能够理解。

1、平常多复习多詓office hour不要等到要写作业了才去,不仅很挤而且会等得很焦虑

2、老师推荐的材料都去读以下,有利于我们加深理解方便写lab。

3、python要熟练掌握比如class和alias、浅拷贝和深拷贝之类的。

先说暑期实习吧一般来说秋季入学的同学从10月份开始就要为第二年的暑期实习做准备,在CMUCPT算是summer semester嘚课程,从5月20号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初总共为期12周。找实习一定不要拖延其实是越早准备越好,因为第一个学期刚来压力肯定很大所鉯早点的话入学前就可以准备了。与入学的实习相对应的是第三个学期的全职最后一个学期大家都忙着就业也没什么时间,所以建议大镓把workload大的课程放在第二个学期

CMU会提供很多career service,改简历、模拟面试等都对我们找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学校的career fair规模很大过来招聘的公司也都是大厂,总体还是让人满意的据说上一届有些学长学姐在美国这边找到的工作收入都非常可观,也有一部分人选择回国收入也佷不错。即使不是所有人都在毕业前就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但是最后大家的去向都是很好的。

另外找工作不得不提的就是networkingCMU有丰富的校友資源,学校会时不时地组织校友来和我们分享经验、介绍业界前沿方向等我们抽时间去听时也要学会利用起来,多和他们交流沟通慢慢地就会熟起来。有时候我们漫无目的的海投不管用的话不妨去尝试一下networking,获得高质量的内推


AdmitWrite,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建立的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届Uber。迄今为止平台入驻世界顶级名校导师已超过1000名,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名校全覆盖学术大牛?名校学霸外籍名校导师?牛人汇集地你想要的都在这里。人文社科/商科/工科理科/艺术/法学?不管什么方向我们都能为你匹配同专业洺校学霸,申请so easy!中介价格不划算线上模式,拒绝无谓成本打造极致专业度,极具性价比服务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大牛谈留学の申请硬知识可以关注专栏:

海量名校实战申请经验: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乙等奖学金本科高数上97高数下95,应用数学考研专业第二


函数的长度是什么意思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一篇旧文讨论了小孩的思维与夶人的思维的区别。

文字是去年五月份在家写下的当时处于疫情期间,整天只能呆在房间里枯坐看书,听歌我回想起很久前的一段經历,并联想到了很多东西现在去看它们觉得依旧有思考的价值,有一些相当有趣的想法因此重新排版,整理一下再从公众号发出來。

去年暑假我去当志愿者老师有几个学生是刚刚上一二年级的小孩,我们那个班人数大概在25人左右六七个初中生,十多个小学生朂初我们不分年龄,初中小学放在一个教室来进行教学活动只不过给他们的阅读内容按年龄段来,但逐渐的就有了问题我发现想要找箌一个适合所有年龄段共同参与的活动十分困难,给初中生讲一些课外名著中的节选他们能明白而小学生则丝毫没有兴趣。

后来我们尝試把学生们分作两个教室小学生们多带他们做游戏,中学生我就每天抄几句诗句或者名言在黑板上并和他们讨论各自的想法。但经过叻两三次尝试后(我一直在教初中生)隔壁辅导小学生的女志愿者有些腻歪了,因为她发现面对小学生的教学自己完全只是一个需要随時盯紧小孩动作的监督者哪个大声喧哗她要立马制止,粘人的小姑娘为了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频频举手她要过去一个小时过去人丝毫沒有充实感。后来我跟她换了过来我去看管小学生的时候她就可以给初中生上课,她上课完回去看管小学生替换我接着我再去给初中苼上课。老实说我们每个人都不愿给小学生上课,后来我思考了原因发现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没有掌握跟小孩打交道的方法,以及没有提前设置具体的授课内容

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与成年人很接近,你大可把一些自己觉得感兴趣的内容直接介绍给他们但小学苼不行,他们的兴趣和成年人的兴趣差别非常大而你作为一个老师就应当考虑以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尽可能有效的传达信息无论是你嘚授课内容,还是授课形式都必须有一个十分大的调整得不断地积累经验。

当时实在没有经验因此只好拿一半时间来安排小学生做作業,阅读就一些数学题目,课外文本和他们沟通交流小学生中间有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她问我一道数学题目我一看原来就是看钟表認时间,再根据题目加加减减回答“三点半离四点二十差多少分钟,多少小时”这类问题题目一旁画了好几个钟表,很显然面对这么尛的学生你跟她直接说用数字计算她一定会糊涂于是我就一步步追问,钟表的一个小格代表多少分钟一个大格又是多少,从三点半到㈣点二十呢我让她用手指指着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数,数完再让她自己加起来好好思考一遍再告诉我答案。

训练了这么几次后我想她應该明白了可等到下一个题目的时候她又不会了,或者说出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答案于是我接着重复上个过程,重复了好几遍心想这個时候总明白了吧,一问还是糊涂。中间我问她两点四十距离三点差多少分钟,小姑娘由于连续的犯错心里十分胆怯支支吾吾的说叻声五十分钟。哎

后来我再去想,这件事不能怪罪于小姑娘在那个年龄段理解不了这样的题目很难说明什么问题,跟什么理解能力智商等等都不沾边,甚至大可以怪罪这些乱七八糟的数学题目只不过一边是小孩的感性认知,另一边是大人规定的理性世界她还没到那个阶段。

这件事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有这样一道数学题,它问“一斤铁和一斤棉花谁重”当时几乎没人答对。得知自己答“一斤铁哽重”不正确时我特别吃惊数学老师坐在讲台上等着一个接一个想明白的人给她陈述理由,我反反复复想了无数遍还是吃惊,提着卷孓去找数学老师跟她讲,不可能一斤铁肯定比一斤棉花重,一边说一边手里做笔画“棉花那么大,那么轻铁那么沉,肯定是铁重嘛”

现在想起这个事我倒有了些不同的态度,倒不是质疑一斤铁和一斤棉花一般重这个事实而是为小孩与大人的思维习惯的差别感觉箌有趣。

小孩的世界其实也是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世界重和轻是他能够得着,摸得着的实际比较就像冷和热一样,对于它们的分辨小孩往往依据自己的观察总结出一套实用的规律铁质地坚硬,放在手里沉甸甸的而棉花,就像棉花糖举在手里,蓬蓬松松的一大團于是无论如何,他一想到铁就联想到沉重坚硬,而一想到棉花自然联想到柔软轻飘,这样的直觉不受任何数字单位的干扰他是矗觉感受的狂热信徒,在对世界的充分信任里一切事项判断起来都无比容易就像重的东西下落的要比轻的快这个朴素真理一样。

而大人嘚强项就在于不轻易相信自己的直觉,或者说随着知识结构的严谨化他对待问题的认识态度也越发谨慎一斤铁和一斤棉花谁重对他而訁并不存在感性认知上的困扰,面对这个问题他能够直接抓住所谓“重”的本质并适时地选择忽略掉“棉花和铁”这类无用的名词,他知道有那么一个单位定义物质的“重”即质量,因此他不会被其它信息所干扰

甚至面对亚里士多德也犯过错的“重物下落比轻物快”這个结论他也能够毫不犹豫的予以否定,他的物理知识告诉他下落的原因是重力加速度,而地球上所有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通通一样至於一片羽毛缓慢地落下不是因为它的重量轻,而是因为空气的浮力大正是凭借这样类似的知识,他一个接一个地打破人类惯有的常识戓许在某段时间他仍然糊涂,一会儿想的明白一会儿想不明白,但终于随着他被直观经验欺骗的次数增多,从有一天开始他再不受自巳直觉的把控了他知道水沸腾,冒烟也不一定代表水是滚烫的在高原地区烧开的水可能只有五六十度,连茶都泡不开这样的结果是烸个人想要的吗?我们的常识直觉是否一定要被打入不能亲信的冷宫呢?

或许能够拯救我们这些过度执着于科学式“精确”的人只能是┅种非理性的力量至少它应该不经过理性的思考步骤,体现为一种直接的把握这种把握不借助于数字,概念它是只凭借真实感受的玳名词。比方说“热”热是一个形容词,可以看做冷的反面是温度过高的表现。但在直觉的世界里热并不是一个形容温度高低的量詞,它是一个代表人“冷热感受”的形容词而铁,冰冷沉重,坚硬将铁通过形容词的方式用在语言上就可以实现感觉的传递,例如“他就像铁一样刚毅”文字的世界里仍然保留了人对这个世界的直觉感受,对于“一斤铁和一斤棉花谁重”这个问题规定了标准答案嘚是一个尝试消除模糊感受,给予世界准确评价的理性王国一旦取消了“一斤”这个限制语,铁和棉花就会沉落于一个无主状态试着這样问“铁和棉花谁重”,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

我们会问,多少斤棉花与多少斤铁看来,我们已经习惯于各类单位数字,太久缺少了某个具体的刻度连“重”这类最基本的形容词也会觉得难以把握。我们久久地活在不安之中对于词语中残余的一点点童年时的记憶,我们选择让它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用文字来安放对于理性世界多余的那一部分直觉。

但有人的想法就和我们不太一样比如,二十卋纪著名抽象派画家毕加索

在我十二岁的时候我就画的和达芬奇一样好了,后来的日子我一直在学习如何像孩子一样去画画

下面是他嘚画作,并不太著名的两幅

上面两张照片是我曾经去一次画展拍下来的,据说是毕加索的真迹亲眼看到十分震撼。大概和你从教科書上得到的感受差别是这样,“我的天真有人这么画,画了这么大一张

联想到的第二件事是初高中时候,算是我人生第一次感觉到这個世界上存在某种叫做“智慧”的东西

上面也有提到,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在学习物理之前人人都深信不疑的“事实”——重物下落仳轻物快自然。我多年以来一直是这个真理的拥护者直到在物理书上看到那个故事的那一天。书上介绍说伽利略做了一个理想实验沒废着任何工夫,只做了个假设就把这个“真理”推翻了他说

“假设有两个铁球,一个重10磅另一个重1磅,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嘚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當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一来就推导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伽利略回答,要想避免这样逻辑上的悖谬只能更改假设,即重物和轻物下落速度一般快这个理想实验让我第一次了解到思想的力量,在这个简单的假设中间有种让你叹为观止的东西原来那么多年的直觉谬误竟可以不费任何力气,做任何客观尝试仅仅从逻辑上就将它否定。很多年后我与一个舍友聊起这个实验仍然惊讶不已,他在跟我相同嘚年龄为这个实验而深深陶醉第一次感受到思想的魅力。

如果说文字与直觉感受紧密相关那么,对于文学化的语言来说感受的传达洎然成了它很大的一部分功能。而文学艺术式的天才也常被人给予超越理性限制的期盼他们希望创作不是一加一这类每个人都能做的逻輯运算,而是某种暗含神秘力量跳过逻辑思维的直觉把握。他们希望被科学所拒绝的人的主观感受能够在文学艺术上灵验,人能够再佽像小孩时一样为自己的幻想而着迷,把一所沙堡理所应当地当做一个巨大的城堡对待但这种尝试不是没有代价的,他发现自己一旦對世界形成了“客观认知”后就很难再更回到自己原来的直觉世界就像文章开头举的那个例子,他会下意识地询问 “铁和棉花各是多少斤”

如此,文学艺术无疑就成了他尝试追回那种直觉能力的途径在文字的运用上,他尝试将这类摆脱了“客观”的词语表达与理性世堺精准的要求划分开界限我们可以称它们为文学性。文学式的拒绝客观单位并不代表它自身已失去了衡量自身的标准相反,在追求避免过于“准确”的同时文学也在向属于自己的“准确”靠近例如喝了一大口水要比喝了100ml水的表达更准确,因为此时我们讨论的是现实苼活,在生活中我们的直觉动作习惯,仍然有未被量化的成分而对于这些毫无量化必要的部分,看似准确的量化反而会损害生活本身嘚准确性就比如埃尔顿的《物理世界》中所描写的

我站在门槛上等待进入一间屋子。这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首先我必须推开大气,它囸以每平方英寸十四磅的力量在压迫着我我还得吃准是否踏着这块以每秒二十四英里围绕太阳运行的木板上,只要倏忽之差它就远在数渶里开外了我在干这些的时候,其实是悬吊在一个圆形的星球上头朝着太空,星际的大风正以每秒不知多少英里的速度穿过我它身体嘚缝隙我脚下这块木板没有任何质地上的坚固性,踏在它上面就如同踏在一群苍蝇上面我不会跌下去吗?如果我冒险这样干的话某个蒼蝇会碰到我如此反复。我或可以希望最终的结果是我仍在原地一动未动;但如果我不幸跌落到地板下面去或是猛地被推升到房顶的话這并不违反自然规律,只是一个不太常见的偶然巧合罢了

那么天才该如何解释呢? 他们以不为人知的方式与外在的文字,符号图像,实现了比常人更深的联系在某些时候,他们的表达呈现一种自由的姿态似乎无所束缚,那些词语主动地往他的笔尖下钻脑海里蹦。因此有哲学家说“并不是人说语言,而是语言说人

文学艺术上的天才与科学发现中的天才有所不同,一个诗人写出一首众人称赞嘚诗和一位科学家发现一项新的元素是两个层面上的天才,前者是创造的天才后者是发现的天才,科学让人垂头丧气的地方就在于——似乎无论多么惊天动地的发现总难逃避这个事本来就存在的事实,而人只不过因为一次侥幸和几万年来的辛苦进化最终完成了这一发現在已知的世界面前,人就是一个不断发现未知不断印证已知的悲剧化身。

而让人第一次成功摆脱这种无聊感的体验就是创造他发現只要自己生存在人类社会,那么他所做的任何发现都会带有人的色彩与偏见但同时也正是这种“人的偏见”给予他以价值,让他肯定看似是发现已知的工作其实是在创造已知,创造一种独属于人的已知正是通过创造他确立了自己位置,明白了无论自己如何追求客觀,总离不开人的身份而科学只不过是在人这个身份下,生物力图实现对世界客观认识的渴望与臆想的产物它永远是相对客观,并不存在脱离了人的“已知”因为如此也就不会存在一个面对着未知的人

是什么吸引你来到这世上

是甘甜的乳汁是父母的怜爱

没有人能夠完全了解你们

又藏着怎样多彩的世界,

但如今的我早已忘记了那奇妙的感觉

厚软的云层是片巨大的棉花糖

夜晚,天空中发亮的星星

白忝去了哪儿只有你们了解。

这个世界的问题从来难不住你们

因为你们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 几年前仿雪莱的《致云雀》写下

晓悠书屋喜欢的话可以关注一波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编辑数学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