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做外卖,对美团外卖大红包插件影响大吗?

www.canyin168.com-职业餐饮网
您的位置:>>&&&&>>正文
美团打车PK滴滴送外卖,到底谁的胜出几率会更高呢?
来源:作者:王新喜 发布时间:日
美团要做打车,滴滴要送外卖,两者互相入侵对方的堡垒腹地,日前,一则“滴滴骑手招募令”在网上曝光,滴滴外卖首批上线的9个城市为无锡、南京、长沙、福州、济南、宁波、温州、成都和厦门。并且当前滴滴已经上线了面向骑手的“滴滴配送”App。而网约车市场也迎来了美团这个重量级选手,去年12月28日美团就已经开通了北京、厦门、福州等7个城市的打车入口,到底谁的胜出几率会更高呢?我们知道,无论是外卖市场,还是打车市场,当前的市场格局都基本上是已经定下来了。打车市场滴滴基本上已经垄断了出行领域,而外卖市场,则是美团与饿了么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对于美团来说,它的布局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全覆盖,而做打车也是水到渠成的业务延伸,补足自身吃喝玩乐之外的出行版块。但是对于滴滴来说,它当前做的是依然出行这个单一的市场领域,做外卖与其打车业务本身并无协同关联优势。滴滴无法利用其平台上的私家车资源去送外卖,需要招募骑手、配备电单车等资源。比如滴滴将外卖骑手划分为“忠诚骑手”和“自由骑手”两类。其中,据消息指出,“忠诚骑手”月保底10000元,但要求每周在线时间大于48小时,而“自由骑手”可以随时接单,订单收入翻倍。如果仔细去想的话,它拥有的优势在于它的品牌声量与它的用户规模。但无论如何,无论是美团涉足打车,还是滴滴做外卖,业务铺开的初期,所采用的的手段必然是价格战与补贴战,都需要烧钱。外卖市场没有明显短板,用户大规模涌入新兴平台的可能性不大在打车这个市场,基本上已经被滴滴垄断,数据显示,滴滴在2017年一年平台服务约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占据中国网约车市场超过90%的份额。对于美团切入打车市场有没有戏,要看用户的迁移与它是否能进一步满足用户还未满足的需求,因为我们如果从网约车市场的用户与司机两端的需求度与意愿度来看,司机与乘客对于美团切入打车市场都是欢迎的,而美团相比其他新兴打车平台或者滴滴之外的打车平台的优势在于,它本身就拥有规模巨大的稳定用户群。数据显示,美团在生活服务O2O领域拥有6亿用户、2.2亿活跃用户,而网约车平台的价值又主要体现在平台用户的活跃度、订单数量以及平台流水上,打车作为一项功能业务嵌入美团平台之中,没有从0到1去拉新拉量的难题,在规模化的用户之外,也有庞大的地推团队作为支撑的。而滴滴切入外卖市场,相对来说,在用户体验没有明显短板、商家规模化与送餐服务稳定以及用户习惯已经形成的外卖O2O市场,用户大规模涌入另一家新兴平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我们知道,在外卖O2O市场与网约车市场,两种平台的本质是一样的——均是创建一个双边市场,链接两端,如果要规模化,需要采用单边市场策略,即先围绕单一群体使用者提供产品与服务,然后再吸引想和这个群体互动或者交易的群体加入。比如说打车平台需要先吸引大量乘客用户,再吸引大量想赚钱的司机加入平台。而外卖市场,肯定也是需要有大量活跃稳定的用户流入,才能吸引大规模的商家群体加入。而当前的外卖市场无论在商家规模、配送服务等用户体验环节已经没有明显的短板,用户习惯已形成,如果说在外卖市场,用户本身已经可以通过美团与饿了么两个平台吃到它所想要吃的口味与餐馆,配送服务也已经成熟,用户体验层面已经基本完善,那么滴滴很难再去从外卖市场去转移用户习惯业已形成的稳定用户群体。其次,滴滴作为打车平台这种单一的品牌调性已经形成,从用户习惯与第一直觉上以及当前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已经基本能满足用户外卖需求的情况下,用户缺乏很强的意愿与去通过打车软件叫外卖,因此它很难形成相对规模化与稳定的外卖用户群。而外卖业务又需要从头开始去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地推,需要大量招募骑手团队,这意味着很高的运营成本,滴滴的基因是基于互联网平台链接双边关系,做互联网的中介平台,基因是轻量化运营而不是将业务做重。而送外卖是一个极其依赖人力的行业,滴滴则是一个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当然滴滴依然可以将它的“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理念应用到外卖市场,比如配送远程与更加高端的,但这个细分市场可能只是外卖市场的一小块蛋糕,但带来的是更大的运营成本,而滴滴若要做到全面覆盖外卖商家市场并且形成规模化的骑手团队,并且做到良好的送餐体验,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与运营成本非常大,短期而言难度极高。总体而言,对于滴滴来说,它的路径是从交通切入,再到消费、交易场景,这个思路也是可行的,比如Uber在2014年就面向美国推出了外卖业务,并且在2016年将外卖业务做成独立的App UberEats推出市场,目前已至少覆盖全球近29个国家,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Uber核心的打车业务,目前其外卖流水占据全球近10%的市场份额。滴滴目前计划将通过降低抽佣和奖励来获得首批商家和用户,但当前在国内的外卖市场与国际市场不同,无论是美国市场或者全球其他市场,均缺乏类似美团这样的单一市场的极具竞争力的巨头。前面说到,美团与饿了么发展到今天,基本上已经将线下餐饮商户覆盖的差不多了,用户所需要的口味与餐饮店已经基本满足需求,用户已经不再需要另一个外卖平台,因为它带来的是同质化的外卖餐饮商家群体。网约车市场痛点犹存,美团的机会可能更多在网约车市场,当前的痛点却相对明显,包括打车价格、品质化服务与高峰出行的难题。在司机端,相对较高的抽佣与补贴减少,油价上涨,收入已经大不如前,司机对于加入另一个具备海量用户群规模又有前期补贴的平台的意愿是很高的,毕竟多一个平台多一份收入。对于用户来说,无论是用哪个打车平台,最关键与最重要的是在安全出行的前提下,能够打的到车,那么在高峰出行的节点,如果在一家平台打不到车,用户愿意尝试下其他的打车软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许多用户来说,在城市上下班的高峰出行时间节点,通过滴滴等打车平台打不到车或者高峰期加价太高的的时候会很有意愿用美团。因此,在乘客与用户均有意愿的情况下,美团就避免了打车市场初期需要连接双边关系所需要的大量运营成本,可以快速吸引市场用户与司机两端的加入。因此,从美团的基因与业务布局来看,它做出行市场是可行的,但基于当前出行市场基本上被滴滴垄断的情况下,在用户端与司机端的规模,滴滴都占据绝对优势,美团在外卖,团购,酒店三大业务都在烧钱,美团打车很难大规模、长时期的拼价格战与补贴战去抢滴滴的用户,但如果在车辆调度与规模、运营与用户体验层面做到较好的水准,还是有机会切下一小块蛋糕。美团打车的抽成比例为8%,与之对应滴滴的抽成比例大致是20%,对于司机来说,收入的诱惑会非常大。而滴滴做外卖也是同样的思路,降低抽佣,对商家也有一定的诱惑。本质上双方都是通过补贴的方式来换取商家与用户资源,但这种模式对于双方都很难撼动商家(司机)全面倒向另一个平台,而是给商家(司机)多一个选择,双方本质上都在针对对方的核心城池与命门进行攻击,对商家与用户是利好,但都降低了彼此的盈利空间。总结可知,而从用户体验与意愿上来说,在打车市场,基于出行刚需的用户更希望多个选择,但在外卖市场,用户叫餐服务与体验已经基本满足,转入其他平台的需求并不强烈,况且外卖市场不仅仅需要流量资源,更需要成熟的规模化商户资源和体系化配送团队,着重于线下服务体系与网络的厚度。滴滴有前者,但在后者是软肋,在打车市场,需要链接双方的平台、大规模的司机与用户与地推团队以及资金,而由于司机与乘客也有意愿,美团或许前期推进的难度会低一些。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团做打车的胜算或许要高于滴滴做外卖的胜算。美团打车与滴滴外卖,最终或只是各自一项可有可无的业务因此,从分析来看,美团打车相对于滴滴外卖尽管更有想象空间,但有机会不代表能做成,况且当前美团面临多线作战的难题,多项业务都要烧钱,另外在网约车市场还面临政策监管与牌照等难题。比如在进入北京市场招募满20万人的美团打车北京站却没等来上线,被北京市交通委约谈并叫停了。美团当前除了在南京进行了网约车牌照办理,而其他几个城市也没有正式拿到网约车牌照。无论是外卖O2O市场还是网约车市场,当前已经形成了平台生态化格局,在互联网领域,一旦某一市场领域,形成了相对稳固的寡头市场格局与强势的平台黏性,时间越长,根基越深,平台生态的稳定性就越强,外力很难打破。即便有机会打破各自还有底牌——当前美团掌控了大多数外卖商家资源,滴滴掌控了绝大部分司机资源,一旦遭遇外力强势入侵,挟持各自商家(司机)资源要求二选一可能又会是各自不得已会打出的牌。从过去到今天的互联网市场格局来看,还几乎没有出现某一领域的寡头被新玩家打败的先例,况且市场份额决定了盈利能力,美团如果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内无法在打车拿下一定的市场份额,各个城市推进乏力,打车体验很难与滴滴相媲美,迟迟无法盈利,司机与用户两端就会陷入疲态并逐步退出,那么打车业务就会变得鸡肋。反之滴滴亦然。双方都想做生活服务的一站式平台,往全家桶的方向发展,做大自身的业务增长空间与未来估值,但在打车与外卖市场,最终结果可能只是各自一项可有可无的业务罢了。
阅读更多相关知识,返回【
】栏目列表
餐饮业资讯
下一篇:没有了!
职业经理人
还没有任何内容!滴滴要做外卖,直抵美团核心腹地,这回美团能守得住吗?
不久前,美团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正式成立出行事业部,要在2018年全力出击打车市场。没想到滴滴的反击很快就来了,即将试水外卖业务。看来,这回美团和滴滴的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而美团的腹地能守住吗?
其实,这一年来美团一直在高举扩张大旗,渗透各个领域,战线拉得越来越长。短短的时间内,美团就开辟了到店餐饮、外卖、电影、酒店旅游、KTV、婚庆、生鲜电商、美容、出行多条战线。在每一条战线上,美团都面对着强大的竞争对手。
尤其在出行业务上,美团在今年2月就在南京上线打车业务,11月在成都试点运营汽车分时租赁业务,12月正式成立出行事业部,并成为2018年的重点布局方向!
只不过美团没想到,滴滴的反击竟然如此迅速,而且直指美团腹地!据报道,滴滴外卖业务相当神秘,产品与技术开发人员都搬到了单独的地点秘密办公。有意思的是,美团在做共享汽车的时候,试点城市是在南京。而滴滴外卖业务,据称试点城市也将在南京。
不过,在这场对飚中,滴滴显然更具优势。从实力对比上,滴滴的估值高达500亿美元,而美团的估值不过300亿美元,相差悬殊。从各自核心业务市场份额上,滴滴有着90%以上的市占率,拥有绝对份额;而美团在外卖业务中和饿了么平分秋色,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更何况,出行巨头涉足外卖业务,已经有了成功经验。美国打车巨头Uber已经成功运营了UberEats外卖业务,而且到今年十月外卖业务已经扩展到165个城市,并且在近40个城市获得了盈利,交易额达到了7亿到8.7亿美元。
对比之下,美团想要切入打车市场要困难得多。不但要面对拥有绝对份额的滴滴,自身也难以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硬拼这场战役。在根基不牢的情况下,美团恐怕出行业务还未能成气候,自己的核心腹地就要被滴滴攻破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滴滴准备做外卖了,美团已开始做打车,互联网界是怎么了|美团|外卖|滴滴_新浪网
滴滴准备做外卖了,美团已开始做打车,互联网界是怎么了
滴滴准备做外卖了,美团已开始做打车,互联网界是怎么了
提起美团,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做外卖的。但如今的美团早已打进了打车的领域,日美团打车在江苏南京试点上线运行打车业,日,美团打车在全国7个城市的美团APP上线打车入口,这些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温州、福州和厦门。看来,以后叫美团外卖的时候,外卖小哥还可能戴着微笑问你:大哥,打车吗?而提起滴滴,大家第一印象认为它是做打车的。但这些样的情况马上就要发生变化了,滴滴目前已经成了一个百人规模的外卖团队,外卖业务大概于2018年3月上线。到时候,你在打车的时候顺便还可以叫个外卖,坐在车上吃,岂不乐哉?其实滴滴早在2015年就涉及了外卖业务,只是没有自己做,而是选择投资了饿了么。美团开始做打车了,滴滴开始做外卖了,很多小伙伴都蒙了,这个世界这是怎么了。做外卖的不好好做外卖,做打车的不好好做打车,怎么非得抢别人生意呢?其实这也好也理解,这两家之前做的其实不只是外卖或打车,而是一个网络平台。这个网络平台建立起来后,因为成功运营引来了大量的流量,而这样的流量就是业务,就是经济。如何把流量和影响力转化为经济利益,才是两家都在考虑的方向。美团做打车,更像是其原有业务的延伸。因为美团的王兴一开始就宣称美团要做衣食住行等全生活服务app。而滴滴打车在一开始并没有布局,这次做外卖可以看作是对美团侵入自己业务领域的反击。其实滴滴之前有更好的机会,当年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后,一时风头无二,拥有大把流量。当当时的滴滴选择了在打车领域深耕,并没有拓宽产品线。其实滴滴应该明白,除了优步外,每一个正在快速成长的平台都可能是自己外来的竞争对手,不管它现在的主业是什么。滴滴做外卖,美团做打车,这些都并不奇怪。也许不久的将来,你会看到摩拜单车和ofo共享单车也开始做打车和外卖了。网络时代,什么事情都不意外。亲爱的朋友,对于滴滴做外卖,你怎么看?一起来交流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美团做打车是降维打击 而滴滴做外卖:呵呵|滴滴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美团做打车是降维打击 而滴滴做外卖:呵呵
美团做打车是降维打击 而滴滴做外卖:呵呵
  滴滴的唯一出路
  不论是短期的融资租赁,还是长期的无人驾驶,我相信只有控车一条路可以真正让滴滴的市值落地为安(甚至包括美团要继续做打车也是一样)。
  42章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 | 42章经&&曲凯 季文仪
  上个月的一个饭局上,正好有一个人来自滴滴,一个人来自美团,话题自然也就围绕两家近来的竞对展开。
  滴滴的哥们说,我们本来做的就是路线调配,人是分散运动的,外卖点是固定的,我们能送人肯定也能送外卖。
  美团的哥们说,我们本来做的就是路线调配,外卖最讲究时效性,多一分钟都不能等,我们能送外卖肯定也能送人。
  全桌大笑,说怪不得你们两家能掐起来。
  再后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美团打车正式在上海上线,据说几天就攻下了三成市场份额。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多人也讲了,我们 16 年的文章里《为什么滴滴最终会成为一家汽车制造商》(结尾已附链接)也写到过,其实归根到底就一句话,在规模效应有限的出行领域,滴滴这家公司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壁垒?
  有壁垒就能阻止对手攻击,那目前从美团这件事看来,滴滴的壁垒似乎是不高。
  反过头看,滴滴也确实不全是靠自己的壁垒起来的,有两次打到关键时刻,都是同一个结果——合并,结果滴滴就变成了现在的滴滴。而美团却确实是千团大战里剩下的,中间似乎只合并过一次大众点评?应该更多还是为了沉淀的数据。
  所以,都是打硬仗的伟大公司,但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滴滴手里一直多了一只叫做“资本”的拐杖。也所以,后来大家就说滴滴是有规模优势,天底下所谓的规模,说穿了不都是钱堆起来的么。
  不巧,现在这个市场,缺流量、缺用户、缺创新、缺大饼,就是不缺钱。
  所以,滴滴这个模式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分别来看下。
  先看供给端。
  首先,滴滴当初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一个个的教司机安装和使用打车 APP,结果让司机学会了多部手机,多家接单,哪里赚钱去哪里。
  这样,在市场竞争初期看起来特别难的壁垒和优势,在后期可能就不复存在了。这真的是这个市场最残酷的地方,先发优势变成了教育市场,为他人做嫁衣。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讲,强调 first mover advantage 在巨头林立的市场中,有时候不一定比 last mover advantage 好。
  再者,我们发现,现在很多投资人认可的 SaaS 公司投资逻辑都从面向小 B 客户,转变为了面向大 B 客户,因为大家都发现,小 B 的留存很差,可能是因为公司死掉了、没钱了、业务方向变了等等,而大 B 虽然一开始难啃,但一旦合作就是一纸合同,可能能吃三年。
  所以,任何商业世界都一样,小 B 越小,越不稳定。而打车市场的小 B 已经小到了每个都是个人,于是供给和需求有了惊人的一致性,就是“逐利”二字,结果就是对平台毫无忠诚度。
  当然,说到这我们也想过,那为什么淘宝上也都是小 B 商家,就看起来比较忠诚?
  首先,客观事实是,目前确实有很多小的淘宝商家在外逃(到拼多多等平台)。
  其次,淘宝做得好的地方就是把交易数据和信用体系打造的非常完美。所有淘宝上的商家开店后的目标都是先做到几钻,因为那样能带来更多的客流。
  而对司机来说,几颗星影响的是司机与平台之间的关系,而非司机与乘客之间的主观选择关系,何况绝大多数正常司机也不会相差过大。
  这就又要讲到另一点,就是标准化产品带来的劣势。
  滴滴是一个典型的标准化服务流程的产品,天下的车大多也就是分成快车和专车,司机是谁,车长啥样,都不重要。
  这让滴滴能迅速规模化并且用相对比较轻的模式来运营。
  但这同时,也让美团有机会直接替代供给端。
  所以,滴滴的供给端相对来说是没有壁垒的(后文我会讲那对于滴滴来讲该怎么办)。
  我们再来看需求端。
  之前的太多文章都在讲滴滴的服务做得如何。在我看来,很多人分析这个事情的一个问题是,太把人当人看了,通篇去分析滴滴怎么让顾客不开心了。
  但实际上,人就是这个商业模式的一个单元而已,而这个单元的问题就是,越小的个体越没有忠诚度,越无法绑定。
  服务本身并不是壁垒,无法垄断。就好像海底捞的服务再好,也没有人每次吃饭都必须吃海底捞的。
  所以其实用户就是认补贴,哪里省钱去哪里,哪怕之前滴滴的服务再好也是一样。
  那是否有什么解决办法呢?从需求端来说,滴滴之前的会员制、积分制、拼车顺风车社交元素等都没有做好,而从用户需求的完成上来说,滴滴确实本身也不像 Amazon 能用自建物流差异化,也不像一些视频平台能用 IP 留住人,所以还真的不好办。
  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短期能从会员和积分上努努力(我一个用了 N 年滴滴的白金卡用户,和第一天用滴滴的人并没明显服务或定价体系上的区别,那我当然也没啥动力留下),但长期解决问题还是要靠供给侧的变化。
  最后,不管是供给还是需求端,都还有一个共同问题,就是这个业务太地域化了。
  线下服务本身就是个地域化的市场,打车因为车牌的限制,尤其是。
  所以美团可以在南京先撩拨一下,再在上海猛攻一阵,说不定下次又跑去某个三线城市占个据点。真跟打仗一样,还是游击战,滴滴应付起来估计要疲于奔命。
  那讲完滴滴的问题,我们再说为什么美团天生适合做这件事呢?
  我们来举个偏题一点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总有人问我,该不该出国留学。
  我一般都说,你要知道留学是工具而不是目的,留学是为了让你能找到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工作。那如果你现在就有,或就能找到,那就别去了。
  出行,就像留学一样。很少有人把出行本身当做目的的,说我的爱好就是每天出门做三公里专车。
  大家的目的是: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
  而我相信这里的目的地绝大部分占比是“公司”、“餐厅”、“Shopping Mall” 或 “亲戚朋友家”。
  而这里有一半(餐厅、Shopping Mall、等其他逛吃玩乐场所)本来就是属于美团的,这部分用户心智和流量也在美团。所以美团是天然适合做打车业务的。
  这就好像说,滴滴是一家留学公司,把留学申请做到了极致。但美团出来了,对用户说,你不就是想去 XX 公司工作么,我帮你申请留学吧,你也别管去的学校咋样,反正最后我能把你弄进那个公司。
  这就是掌握了人、掌握了目的地场景,然后做中间的服务连接。
  所以美团现在做打车,就和当初从点评到外卖的逻辑一样,一个是把吃的带到人旁边,一个是把人带到吃的地方。
  而场景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微信支付为什么能把支付宝市场份额侵蚀的那么厉害,就是两个字,场景。
  于是,逼得支付宝线下大布局,到某些地方只能使用支付宝。但滴滴真的挺难的,总不能说你要到天安门,必须用滴滴打车才放行。
  这样长久下去,美团打车也许真的会一点点侵蚀滴滴的场景和用户习惯了。
  然后我们再讲,为什么美团可以低价做这件事。
  美团做的是人和服务的连接,而滴滴做的是出行。对于美团来讲,出行是其中服务的一环,是顺手做掉的,而对于滴滴来讲,出行是主营业务,是拿来赚钱的。
  所以,美团可以用平台的思路来做,而滴滴就要在其中努力牟利。
  试想,对于行车 1 公里的一单,和行车 100 公里的一单,滴滴在背后所做的事情有任何区别吗?那为何滴滴对司机端要用总费用提成来收费呢?那美团就可以都以成单的基础价格收费,也就可以把利返给供需两端。
  这样,到头来美团打滴滴变成了一种合情合理的降维打击,而不只是补贴大战。
  那滴滴该怎么办呢?目前看来滴滴的一个回应是,做外卖,颇有点围魏救赵的意思。
  但这里有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单从商业模式的组成单元来说。
  美团是:商户 =& 外卖团队 =& 用户
  滴滴是:司机端 =& 用户
  所以,美团自己手中有用户和用户场景,翘掉了司机端,这事情就成了。而滴滴虽然可以翘美团的外卖团队,却还缺少商户资源和用户场景这两件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滴滴要做美团的事情,更难。
  第二个问题,美团做的是人和服务的连接,是横切市场,做出行是自然而然,滴滴做的是出行市场,是纵切,做外卖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们假设滴滴的外卖做的和美团的打车一样好,谁的好处更多,谁的杀伤力更大呢?
  再进一步说,哪怕美团和滴滴最终和解了,这并不能解决我们最开始提到的滴滴本身的问题。滴滴仍然是一家以规模/资本勉强支撑起壁垒的公司,所以你看市场这一乱起来,高德也做顺风车了,嘀嗒拼车也又出来了,更别说一直有的神州、首汽或莫名冒出来的曹操专车等。
  所以,滴滴到底该怎么办呢?
  我们已经讲过,在出行的整条服务流程里,司机控不住,乘客控不住,但还有一个东西是有可能控的,这也是孙正义敢大手笔全球投资出行公司的核心原因。
  那就是:控车
  不论是短期的融资租赁,还是长期的无人驾驶,我相信只有控车一条路可以真正让滴滴的市值落地为安(甚至包括美团要继续做打车也是一样)。
  在这个方面,我们已经看到滴滴做了一些布局,我相信美团的进来会让滴滴加速转型成为一家汽车产业链公司与无人驾驶技术公司,我也相信这对于滴滴来讲是件大好事,因为如果今天没有美团,可能未来滴滴直接面对的就是一些汽车厂商,到那个时候会更难应对。
  但控车毕竟是一个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情,在这个时间窗口内,就要看美团做出行的心有多坚决了。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收官阶段,能看到这样的市场战争,对我们这些看客来说也是一大幸事。除了美团 vs 滴滴,未来我们还会持续关注抖音 vs 快手,头条系流量 vs 腾讯系流量,腾讯系电商 vs 阿里电商等话题。
  来源:42章经
  原标题:滴滴的唯一出路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文章关键词: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滴滴做外卖,美团做打车:这是什么逻辑,谁的机会大?
>>资讯详情
滴滴做外卖,美团做打车:这是什么逻辑,谁的机会大?
发表时间:
网上无论PC端和移动端,一搜,除了水军和软文,没有不骂滴滴的,一家互联网企业做成这样,也没谁了。
滴滴做外卖,美团做打车:这是什么逻辑,谁的机会大?营销人都应该知道,一个营销事件或者策划要成功,不管创意多惊艳,策略多完美,最终是要讲逻辑的,逻辑不成立,营销就会失败。网上无论PC端和移动端,一搜,除了水军和软文,没有不骂滴滴的,一家互联网企业做成这样,也没谁了。背后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自从打车市场基本只剩下滴滴一家重量级选手之后,打车的天就变了。滴滴为什么从人见人爱,到人见人恨,就是因为没有相当量级的竞争者与之竞争,而美团加入打车市场,滴滴当然会调整竞争策略,对整个市场的服务质量都有好处,司机和乘客就会有好处。滴滴和美团分别进入到对方的核心领域,意欲攻城拔寨。有人问我的看法,我说: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好事。向对方的核心领域进攻美团进军打车,滴滴进军外卖,大家都向对方的核心业务发起进攻。滴滴还向共享单车下手了,在深圳,这几天深夜陆续投放了2万辆青桔单车,不过一天之后,就被禁止投放。滴滴的外卖也将在4月1日登陆无锡市场,这对美团来说来说,也不会是好消息,既然战火已经点燃,只有接招。滴滴刚刚融资了100亿元,有的是钱,外卖的补贴大战即将开始,但竞争也需要有一定的秩序,垄断的对立面就是恶性竞争,也会从根本上损害市场的长期发展,并造成不可持续性。从竞争的角度来看,适度的竞争对市场是有好处的,垄断一定会造成服务质量下滑和相关者的利益受损。打车的竞争,最后投资者也要收入投资,那资本只能协商整合,投资者的钱还是要拿回来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提价,服务变差,相关者利益都会受到损害。这是什么逻辑?第一,为了抢占更多的场景、流量和入。在场景化的流量和入口上,抢占生态圈的竞争优势和机遇未来的大数据。如果能够跟新零售、区块链结合,想象空间是不是更大呢?第二,赢者通吃。有人说,二元竞争,什么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那是传统营销。互联网的逻辑就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就算做了老二,那也只能分的残羹冷炙了。你看看滴滴做成第一之后,快的没有了,陈伟星高区块链去了,uber退出中国市场了,补贴没有了,优惠也没有了,从此乘客和司机变“暗无天日”。你会要说,百度、360,搜狗,还有天猫、京东啥的,咋回事?这根本不是一回事,京东和天猫模式也不同,百度和360,在搜索上,还不是一个级别。所以啊,互联网,羊毛最初出在狗身上,猪买单,但最终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只是,后来的羊买单。第三,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在互不信任的时候,只有进攻才能降低风险,占据主动,因为你根本无法判断对手的意图,是有进攻,打出别人的意图。滴滴和美团,谁的机会大?很多人想当然的会以为,滴滴的机会大,美团的机会小。因为滴滴估值更高,资本更雄厚,沉淀的用户更多,司机,乘客等,所以,大家的直觉,认为外卖做起来很简单,打车做起来很难。其实不然,原因如下:首先,作业方式不同。外卖涉及两次交接,看似简单,其实流程要复杂的多。其次,运营维度不同。外卖三个维度多于打车(两个),每个维度形成优势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努力和代价;同时,真正形成优势后,壁垒也就形成了。再次,无论是滴滴还是美团,都是为了完善自己的服务链、平台和生态。美团是在自己的应用覆盖吃、喝、玩、乐的基础上把各个场景(餐饮、娱乐、酒店、城际交通枢纽)用本地出行(打车)串联起来并形成闭环。而滴滴则是刚好相反,用打车融合到吃喝玩乐的本地生活中,也是抢占场景和入口,形成生态闭环。个人觉得,美团还是有机会的,但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策略,烧钱,刚开始也是无法避免,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应该没事,大家都靠着大山呢,弄来弄去,还是腾讯和阿里),加上天时、地利,还是有一出好戏看的,也是有一些胜算的。虽然谈不上美团打车干掉滴滴打车,至少大家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享受到打车优惠券和订餐券了,那也不是坏事啊,互联网赢者通吃,类似企业不能只有一家存在,这也是一个天大的悖论了。深夜写就,时间关系,敬请指正。PS:看到一个10年前的品牌大咖说,互联网害死了很多企业,想想也是的,你几十年不变,能怪谁啊,不是别人害死你,是这些企业的寿命已到,该寿终正寝了。
深圳市深知精准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中心城紫薇苑西区6栋802&&&2;&
DESIGNED BY SHENZHIYINGXIAO&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团外卖好评回复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