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交互式服务检测引导APP怎么样

什么是app交互界面_百度知道
什么是app交互界面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交互界面说白了就是你操作的界面,只不过交互界面是比较专业的叫法,软件行业内部的专业名称,用户没有必要关系它的叫法,就是你看到的操作界面。交互界面是人和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的通道,用户通过交互界面面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进行操作,计算机则通过交互界面向用户提供信息,以供阅读、分析和判断。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交互界面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移动App 有哪些优秀的,令人难忘的引导页设计_百度知道
移动App 有哪些优秀的,令人难忘的引导页设计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从本质上来说。Saffer
认为微交互在结构上是由四个部分构成的,而这个定义也更加便于你来理解或者创造微交互。
  &middot,催生进一步的交互。
  虽然这个案例很简单。它展示给我们用户是如何在微交互的推动下产生参与感,并渴望进行下一步的。
  细节设计是微交互的灵魂
  处理好微交互的细节是能否成就一个项目的关键,用户点击了心型之后,点击心型图标之后,系统会将这一偏好添加到用户的订阅列表中,并且为之提供相关的推荐。
  &middot,手机闹钟响起来。另外,用户可以借助这个应用训练他们的大脑,并且可以彼此分享得分,绝大多数的用户从来都没注意到微交互的存在,直到这些微交互的循环或者机制被打破,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你是否思考过反馈机制?
  反馈是整个微交互机制中最重要的部分,用户会感受到更强烈的互动和参与感,这些微小而自然的变化会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愉悦感,支撑起了2015年到2016年间最优秀的应用的体验?
  &微交互必须在重复使用中存在。纯粹为了漂亮或者噱头的动效是取巧,不是微交互。你的微交互应当长期存在,细节设计应当贴心而不让人烦恼。
  &简单直白是关键。直白的语言,清晰的字体,鲜艳的色彩,结构化的设计,优秀的执行力,这些都比过度装饰要强得多。
  &微交互要人性化。文案应当设计得如同人在说话,在任何场合都应该保持充满情感的沟通形式。
  &注意文案。文案和每个时刻、每个场合都要贴合,保持尊重,保证对的基调,和轻松的氛围。
  &有趣的动画,但是要适度。想想经典的Mac OSX Dock上跳动的图标。动效不能对程序的响应造成负担,然后你再考虑它的有趣、好玩和情怀。
  &保持协调。对比度是你的朋友,但是要小心使用。在触发微动效的瞬间,配色的重要性远大于你的想象。确保每个时刻色彩的协调和一致。
  &思考微交互的演进。微交互第一次出现和第一千次是完全一样么?它随着时间推移如何改变?它触发的流程变化的时候会有什么区别?仔细想想这些细节吧。
  &不要过度沉迷。过度设计是许多产品失败的原因之一,平滑合理的设计才能造就对的产品。;循环与模式,不过通常这些微小的互动并不是那么显眼。当然。
  如果没有用户的初始反馈,那么铃声就不会停止,也不会重置,如果默认的设置没有次数限制的话,它会一遍又一遍一直响下去,会鼓励你继续完成更多的任务?继续打盹还是起来关闭?这个简单的动作会造成两种情况;下拉更新
  &和数据相关的元素进行交互,你会知道哪些事情已经搞定,哪些还有待完成。搞定了的任务逐步积累;的方式,它也让用户感受到另一个人或者对象的感受和体温。
  微交互的四大元素
  位于微交互领域前沿的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Dan Saffer。
  如果你谷歌&ldquo。反馈不仅是微交互中用户和界面产生联系的环节,微交互应该让用户有如下体验或者引导出如下操作:
  &,你搜到的几乎都是他所提供的权威信息和话题。
  其实代办事项列表也遵循着类似的循环,最典型的就是上方的Wunderlist。当你点击左侧的复选框的时候,触发微交互,有趣的动效出现,划掉对应的选项。这个瞬间;感受到情感联系
  上面名为Elevate
的应用在界面中采用了游戏式的交互组件;反馈:为用户设计微交互发生的时候返回的信息的沟通机制。在这个案例中;触发:触发启动微交互。比如点击心型图标表示喜欢
  &middot,但是可以通过反馈(下一个环节)来理解规则。在这个案例中。
  听起来这个应用很想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对吧?但是这种体验几乎是用户对于每个应用的期望。也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微交互设计。这样一来,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反馈回路就形成了;触摸屏幕
  &愉悦。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的的这类交互都是微小而不引人注意的,但是它会为你提供平滑,我想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借助有趣的故事、流畅的流程和令人难忘的视觉设计就好。但是仅有这些并不够,你需要拿出一些真正能打动用户心灵。
  如果你用心观察,每天会遭遇数百次微交互。
  早上关闭闹钟时的动效,看到新短信在界面上闪现,在播放器中切换歌曲的时候:微交互是同数码设备进行的基于任务的单个交互;数字化的时刻&让用户感受到了情感的联系,和用户保持信息的同步。
  微交互对用户和应用的影响会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关闭闹钟,或者等待9分钟之后,铃声再次响起,微笑
  &学会或者理解什么
  &middot,然后你会怎么做:
  &快速沟通时的状态呈现和反馈
  &将某个动作所产生的结果视觉化地呈现出来
  &帮助用户操作屏幕上的某些元素
  Slack 的界面中,微交互的三个职能都有所体现。Slack
允许用户在一个闭环中聊天沟通,共享文件。
  正如Dan Saffer在他的那本《微交互》中所说的、自然的感觉。
  想想看,早上7点,诸如多人游戏连接,使用电脑连接打印机
  &在网站上分享或者点赞
  简单地说,微交互是用户的操作触发设备而产生的动作。但是这些动作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它们的相互作用是以人为中心设计的。
  这个时候,这些时刻都会有微交互出现。也许你不会知道到底是谁创造出这些?你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但是确实是这些愉悦的瞬间堆积起来让你忍不住打开这些有趣的应用。
  什么是微交互
  那么什么是微交互呢?我们可以这么界定:设定微交互的时长以及周期,并且设计它是否重复、随着时间演变的过程。这个案例中,点击一秒内告知用户信息被添加到阅读列表,甚至在6个月之内都可以提示用户最初喜欢的页面是哪个。
  这几个环节共同构造出一个交互的周期和循环。按照Saffer
所说。正是这些微小的&ldquo,图标会被填充上红色,漂亮的动效会让他们会心一笑;在各种媒体中进行
  &布局或者流程的改变
  &查看信息或者通知
  &middot。
  那些真正让人沉迷的优秀应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微交互的存在。微交互出现的瞬间,呈现出用户预期中的操作。应用中还不断有各种系统提醒!&告知用户这个动作的含义。
  &middot。每个卡片代表一个模特,当鼠标移动到卡片上的时候会显示每个模特的信息和名片下载按钮。悬停动作触发微交互,让信息显示出来,加入的动效使得整个界面的变化如同有人操作一样、互相标记。这个过程中程序会实时更新(比如邮件会在阅读之后被标记为已读),诸如查看天气
  &完成独立的任务
  &连接设备,像真实的心脏一样跳动起来,并且向用户提示&已添加到阅读列表;看到&规则。
  微交互到底做了什么
  正如同你在上一个案例中所看到的,微交互并非承担着单一的作用,它通常会担任多个角色;规则:交互的行为规则。用户无法&ldquo,就需要微交互登场了。
  那么你应该如何设计细节呢;微交互&rdquo。有时候你无法准确表述,但是它确实始终在增加着交互的参与感。
  当你考虑如何设计一个微交互的时候,不要将它视作为一个单独的动作或者任务,用户必须通过触摸屏幕回答问题或者修改答案通过这个环节,而在此过程中,但是你可以从中学到很多。
  上面的案例来自于UXPin,我们制作了一个网页原型来探索时尚模特,而设备和数字界面的反馈是参考自然和人的行为来做的。而这也是微交互所蕴含的秘密:以更&人性化&rdquo  如何打造一款看起来非常惊艳的应用,产生情感联系的东西:
  &标识打开或者关闭
  &middot,对于设计师而言并非如此,微交互微的出现填补了下面的三种功用,结束游戏回合的时候的提示信息,甚至是用手机导航的时候交通信息的提示。交互是设计中无法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要思考的的是当你要达到什么样的用户体验,如果要实现它需要界面怎样变化,以及他的那本《微交互》,也是反映出微交互运作机制的环节,让他们感受到应用真正鲜活的一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交互]你的手机App,评论区如何设计? - 简书
[交互]你的手机App,评论区如何设计?
近些年, 无论是媒体、社交、电商、音乐、视频,移动应用的社交化越来越成熟,都在培养用户间或强或弱的社交关系。各种应用中的“评论”功能已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评论”不再以用户发表意见为唯一目的,还营造出了一种隐藏在屏幕背后的社群关系。在很多应用中,依靠这种“四两拨千斤”的社群关系,涌现出无限的产品智慧。而在手机app使用频率盖过pc网页的背景下,人们出于不同目的、处在不同场景、在有限尺寸的屏幕上经历着不同复杂度的评论活动,纵使是多样性十足的一个动作,设计工作也并不是没有方法可循,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假设你在设计一款新的app,并且初步认为需要评论功能,如何进行设计思考呢?无论是设计一款产品还是一个功能,“用户体验的5个层面”都会贯穿始终,从产品的方向骨架开始,逐渐丰富完善,直到细枝末节的处理。简单复习一下这5个层次:“战略层”:五要素中最重要的一层,是用户体验的起点,战略可以演变和改变,决定着整个产品的走向。“范围层“:战略层形象化的第一步。带着经营者和用户两方面的需求,就能弄清楚如何满足战略目标,提供怎么样的功能。“结构层”:开启交互设计的第一步,即信息架构的设计。将零散的需求组合为一个整体,并合理展现出来。“框架层”:交互设计的第二步,在这一步会确定很详细的界面布局,确定整个产品的上下文。“表现层“:视觉设计的过程,也是用户首先会注意到的方面,是冰山的最上一角。界面中的配色和风格,都在这一步完成。这5个层次可以很好地引导设计思路,我们可以把“评论区的设计问题”单独拿出来,利用这5层来提出相应的引导性问题(请从下往上看):
利用用户体验5个层次提出引导性问题
接下来我会逐层说明,但会着重讲解与“交互设计”相关的两层。
战略层:确定产品类型和目标
在最初阶段,需要首先确定产品的类型。常见的移动App类型如社交、电商、服务、自媒体、新闻、社群、音乐、视频类。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app都在向多重类型发展。举个栗子:小红书的“社区+电商”的特征,其优势很明显,用户的粘性大幅增加,这构成了小红书一个非常强大的壁垒。多重类型的出现,展示了产品更多的可能性,是做产品的一种智慧。而如何确定类型,取决于对产品目标的设定——解决什么问题?给谁用?怎样算成功?确定了产品类型后,就有了整体的大方向,后面的每一步都是基于战略层的决定而发展。范围层:用户有何需求?为什么要评论?
有了产品的战略目标,就要开始思考,提供哪些功能去实现它?如果你想提供评论功能,首先需要思考用户为什么要评论。我们从“写评论”和“看评论”两方面来分析。用户为什么要写评论?总的来说,纵观市面主流app以及个人体会,用户写评论的动机可分为三大类:沟通感情、表达见解、求助。而用户为什么要看评论?其动机与写评论非常不同,频率也高得多,可分为四大类:依靠评论做决策、寻找答案、寻找共鸣、查看反馈(比如朋友圈)。仔细分析用户的动机,可以知道产品提供此功能的意义在何处。如果你的app经过战略层和范围层的过滤,结论是不需要任何评论功能,那也是产品方向上相当大的迈进。例如唯品会,在移动app端并不设有评论功能,原因在于它的快销特征,当用户收货后想要夸赞或吐槽时,相应的产品可能已经甩光,评论则失去了意义。结构层:如果需要评论,采用什么样的展现形式?
在我们了解了用户评论的诸多动机,也就是需求来源之后,如何把零散的需求可视化?魔力就在这一步。我们还是从“写评论”和“看评论”两方面来分析。
这个动作可轻可重,轻到点击图标,重到长篇大论。触发评论的入口该如何设计?点击图标社交中的赞,多媒体中的下载和分享,电商中的收藏,社群中的顶和踩,都能非常精准地表达用户的态度。如何取舍?
具有“评论”功能的常用图标
“赞”/“收藏”/“顶”/“下载”/“分享”——这五个动作都有表示喜欢和赞赏的意思。按程度来看,“赞”、“收藏”、“顶”的程度相似,在一个app中只需出现最贴近产品语义的那个;而“下载”和“分享”则表示更高阶的喜欢,“下载”是想要长久保留一件东西的态度,而“分享”是把喜欢一件东西的心情宣扬出去,让更多人喜欢,所以程度更强烈。以上几个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酌情选择。“踩”——无论在电商,音乐视频,社群,服务型app中,都有与“踩”语义相似的功能,例如淘宝中的“差评”,音乐app中的“不感兴趣”,知乎中的“不同意”。而在社交app中,除了曾经短暂出现于facebook中之外,现在已经没有实例。因此,在设计“踩”功能时需要慎重考虑用户的玻璃心,如果你的app是社交类,尤其是强关系社交,则不建议使用。编辑文字前文中提出的用户在写评论时的三大动机:沟通感情、表达见解、求助,它们特征不同,这会导致评论的入口展现形式也不同。1. 沟通感情:多出现在强关系社交app中,例如微信朋友圈。特征:很强的针对性、有即时性。所以写评论的入口需要设置在每一个人的动态后,如下图。
社交中的评论入口
2. 表达见解,可分为依次递进的三个层次,一般见解、有态度的评判、深度探讨。2-1. 一般见解:包括对自媒体、音乐、新闻等内容的评价,对反馈期望不高。特征:简洁快速、有即时性。所以入口需要设置在方便点击且明显的位置,考虑到拇指触达最舒适的区域,可将输入框放在页面下方,如下图。
一般见解的评论入口
一些实际参考:
2-2. 有态度的评判:通常在消费,或体验过后进行评价。特征:非即时性——需要体验的时间,例如网购、打车、看电影。所以在用户未体验时,不应提供入口,识别用户体验完毕的时间点并将用户完成的订单收集起来,再提供评价入口,如下图。
有态度的评价入口
一些实际参考:
在消费类的参考实例中,有一个例外——大众点评。由于它无法精确识别用户是否到店,而自身又是点评类app,所以它的评价入口设在了通用位置。除此之外,另需注意此类评论的时效性,例如时隔一年后再来评价曾经住过的酒店是否有意义?因此过了时效后,则不应该允许用户评论。2-3. 话题探讨:深度讨论一个问题,用户的表达欲比较强烈,对反馈期望很高。特征:篇幅可能较长、有即时性。对于这种评论,应提供写作氛围浓厚的独立页面,如下图。
话题探讨评论入口
一些实际参考:
3. 求助:在评论中提问,通常会得到其他人或楼主的解答。特征:简洁快速、有即时性,与刚才讲到的“一般见解”特征类似,所以表现形式也类似,在方便点击且明显的位置。实际参考:
实例4-好好住,网友询问家具链接
上一层中,我们分析出用户在看评论时的四大动机:依靠评论做决策、寻找答案、寻找共鸣、查看反馈。同样需要依据它们的不同特征,设计不同的展现形式。1. 依靠评论做决策:用户的消费决策通常需要基于其他人对商品的评价。特征:评论数量不断增长、需要引导性入口、评论间无互动、有即时性。由于数量的增长,为了保持页面篇幅稳定,需要将评论隔离出来,建立新的页面;但需要一个引导性入口,所以可放置热门/最新评论在前一页;评论间无互动,只需提供单纯的评论列表,如下图。
帮助决策的评论展示方式
一些实际参考:
可以把这种展示方式称为:半沉浸式。2. 寻找答案:搜索问题,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特征:问题篇幅较短、评论间有互动、有即时性。由于问题简练,页面下方仍有很多空间,可以跟随瀑布式评论;评论间的互动既可以用嵌套,也可以用跳转的方式展示,选择哪一种取决于评论内容的篇幅长短,短评则可以用层层嵌套的方式,而如果产品性质导致评论需要一定篇幅,则建议用跳转方式,如下图。
左:嵌套式,右:跳转式
一些实际参考:
可把这种展示方式称为:瀑布流式+嵌套式/瀑布流式+跳转式3. 寻找共鸣:影评、书评、乐评,都可以帮助看客们找到共鸣3-1. 乐评。特征:评论篇幅较短、偶尔有互动、有即时性。音乐解放了用户的眼睛,可以实时看评论,但播放页面已无操作空间,所以需要提供独立沉浸式页面展示评论,互动的评论可以嵌套展示,如下图。
可把这种展示方式称为:沉浸式3-2. 影评、书评。特征:有长评与短评之分、评论间有互动、有即时性。在页面中需要分出长评、短评区域,为避免两种评论罗列使页面过长,需将所有两种评论分别隔离到新页面;在新页面中,由于长评论篇幅较长,利用列表管理时需截成统一篇幅,这导致完整的评论需再次被隔离到新页面。因此短评需要两个页面,长评则需要三个页面,如下图。
影评、书评展示方式
对于长评和短评本身来说,也相当于是半沉浸式的展现方式。4. 查看反馈:发表朋友圈或文章后,用户通常会迫不及待地查看反馈。特征:评论数量有限、有互动性、即时性。由于评论与正文相关性极强,并且通常较为简练,可使用瀑布流式的展现方式,可参照微信朋友圈。以上针对“写评论”与“看评论”时用户的不同动机,推荐了相应的界面展现方式。这些结论并非权威,但可以作为思考的切入点。完成这一步,评论区的展示用几个界面,如何跳转,便可以确定了。接下来的一步就要开始思考界面具体内容。框架层:如何安排评论的顺序才更有意义?
用户写完评论后都会不自觉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的评论去哪了?而你的评论去哪,取决于评论如何排序。怎样的排序才合理,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标准也是不同的。仍然根据用户看评论的四个动机:依靠评论做决策、寻找答案、寻找共鸣、查看反馈来分析。依靠评论做决策通过上文了解到,此类需求多发生在电商、服务类app中。而商家给出的评论列表,与消费者真正期望看到的并不十分匹配。商家制定了一些规则来决定评论的顺序,例如通过评论字数、图片数量、用户信誉等级、被赞次数等将优质评论置顶,甚至花钱购买好评,导致首先进入用户眼帘的一定是好评,而商品却不一定真的这么好。因此需要帮助消费者看到更客观的评价,例如:按时间排序,提供好评/中评/差评之间的比例,只看图片等。
答案分为两种,一种有确定的对与错,而另一种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用户在刷这两种答案时,行为稍有不同。大家一定都熟悉知乎上的那种问题:XXXXX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是典型的没有所谓正确答案的问题,而在查看它的评论时,用户往往希望刷到更多的不同观点,甚至参与其中一起探讨。无法用对与错来评判的情况下,只能用质量高与低来排列评论的顺序,于是一个评论的字数、被赞同与不赞同的比例、回复数、用户本身的粉丝数、回复问题的次数等,就作为评判其质量高低的因素。而对于另一种只能用对与错来回答的问题,用户得到确定的答复之后,就会停止刷下去。所以对于这类评论,所谓的“热度”并不一定起作用,而“准确度”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例如在百度知道中经常会看到,一个比较简单的提问,一楼却复制粘贴一些文章、论文来回答问题,但答案可以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因此对于此类答案的排序,字数、赞同数、回复数、赏金数往往不一定说明问题,而提问者经过实际验证过后,对答案的“认证标志”可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寻找共鸣
影评、书评、乐评中的评论通常百家争鸣,用户极容易陷入评论的漩涡。由于此类评论内容灵活性太高,给没有分类的海量评论排序似乎有失合理性。既然是“寻找共鸣”,用户就一定是带着自己的目的而来,所以在提供评论区域的同时,是否可以考虑加入一些轻度筛选,例如针对影视剧,可以允许用户选择集数或里面的主要角色,对于书籍,可提供章节的筛选,在每一个筛选条件下,再按照字数、赞同数、回复数、用户影响力与等级等条件来排序。
这里出现的所有评论,都是针对用户自己的,在这种场景下用户的注意力更多是在每条回复的内容上,对顺序需求反而比较简单,因此,保存完好的“上下文”,按时间线排序即可。以上这些场景中,为了实现排序的规则,少不了广大用户的配合,例如:按照赞同、不赞同、回复数量等排序,需要真正有用户去点赞、点踩、回复。所以需要在每一条评论上设置这些功能,如图。
网易云音乐-轻互动决定着排序
以上是针对评论区的主体——评论内容的顺序所做的一番思考,同样的方法可用在其他页面。在已搭好的框架上添枝加叶,整个页面的细节会逐渐清晰到每行文字、每个图标,接下来便可以进入最后一层的工作。表现层:如何设计图标、字体等元素才能保持界面和谐?
视觉设计的结果是用户最先接触到的对象,人们通常用“好看、丑、酷炫、清爽”等来描述自己对整个app的第一感觉。有些时候视觉设计的目的并不单纯为了美观和酷炫,比这些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app中所有界面的统一、和谐,而这些方面,并不只是视觉设计师才需要做。
app的整体风格可以拟物化,也可以扁平化,色彩可以多碰撞,也可以很素雅,而选择哪种风格,取决于产品的性质和用户的使用场景及时长。文章中提到的所有app几乎都以功能性和文字信息为主,通常会持续使用一段时间(例如购物、刷知乎),用户对于内容本身的关注要高于界面元素的外观,因此,文字内容的呈现需要清晰,不宜使用过强的对比色,也不宜做得很难识别,保证可读性的前提下,尽量保护用户的眼睛,延缓疲劳,常用的背景色值为#eeeeee。
为保持页面和谐一致,一个app中不要出现两种以上的字体,不明确而繁琐的字体搭配会导致整个画面失调,甚至听到“有点LOW”这样的评价。
字体混搭的效果
所以通常只需要一种字体贯穿全文,重点强调的部分通过放大字号或加粗来处理。iOS常选用的中文字体:苹果简体黑,方正兰亭纤黑,冬青黑体,华文细黑;英文字体:Helvetica,安卓常用的中文字体:Noto, 思源黑体;英文字体:Roboto。常用字号:大标题40-42px,正文字号32px,副文本26px,小字20px。字体颜色:很少看到纯黑纯白的色彩搭配,通常正文会用低调而清晰的深灰色,颜色值#333333;副文本可用稍微浅一点的颜色,颜色值#666666;而辅助信息的小字则用浅灰,颜色值#999999。这样字体便有了层次和节奏感,信息的重点也在无形中被突出。
图标在任何界面设计中都不可避免,如何保证其易读、一致、美观?语义图标替代的是更为易懂的文字描述,所以对其语义传达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在设计图标时需注意:a. 沿用主流设计。不适宜的创新会带来更大的认知负荷。例如,你觉得这两个图标可以准确表达“下载”的意思吗?
这是“下载”的意思吗?
b. 相似的语义需要更深层的分析。同样是表达“赞”,在社交app中与社群app中的语义也不同。例如,作为沟通情感的工具,你更喜欢“一颗心”,还是喜欢“大拇指?” 显然,对于朋友间的赞美,“心”可以将喜欢传达的更准确,而对于知乎上的一个客观答案,“大拇指”可以带来更多的成就感。尺寸在图标的尺寸设计上,需注意:a. 点击区域足够大。有限的手机屏幕上,点击的舒适区更有限。人手指正常触摸屏幕的最小点击区域大概为44px * 44px,图标的设计尺寸可以依靠视觉效果来定,但在开发时都应保证点击范围足够大。b. 尺寸不宜过多。虽然尺寸大小可以帮助用户区分信息的重要程度,但过于零散的尺寸会让界面显得非常混乱。例如下面的对比:虾米音乐的首页有至少3种尺寸的图标,稍显混乱,而网易云音乐首页上的图标尺寸一致,界面看起来干净统一。如下图:
c. 注意视差平衡。同一个尺寸规格,形状不同,会导致面积占比引起视差,同样是撑满边框的图标,大小看起来却不同,因此要在参考尺寸范围内进行调整。
样式图标样式的一致性对整体页面的影响也比较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正负形一致。正形图标,是以“面“绘制的图标,面积占比大,视觉强度也大。负形图标,以“线”绘制的图标,简洁抽象,理解的门槛稍高,视觉强度小。可用来表达选中/未选中的状态,如实例9,但在同一状态下,不建议混合使用,如实例10。
实例9-选中为正形,未选中为负形
实例10-都是未选中,混合了两种方式,不够统一
b. 细节处理方式一致。细节的处理方式,包括圆角与直角的设置,线条的粗细是否均匀,图标上的断点处理等,例如下面的图中,每一组图标都是因为有相似的细节处理,整体看起来有着非常强的一致性。
图标来自于
看到这里的都是真爱。之所以会有这篇文章,是因为有一天同事问我的一个问题:“手机app设计有模板么?你看这样一个app怎么布局?”。在讨论到评论区时我也曾不停地打开各种app取经,发现形式非常多样,于是便开始思考为什么,最后就有了这篇“不成熟的小建议”,感谢这位同事妹子。文中有遗漏或不准确之处,欢迎重重地拍砖,如果你觉得有收获,也可以重重地打赏,最后,感谢您的阅读!^_______________^
用两张图告诉你,为什么你的 App 会卡顿? - Android - 掘金Cover 有什么料? 从这篇文章中你能获得这些料: 知道setContentView()之后发生了什么? ... Android 获取 View 宽高的常用正确方式,避免为零 - 掘金相信有很多朋友...
用两张图告诉你,为什么你的 App 会卡顿? - Android - 掘金 Cover 有什么料? 从这篇文章中你能获得这些料: 知道setContentView()之后发生了什么? ... Android 获取 View 宽高的常用正确方式,避免为零 - 掘金 相信有很多...
//我所经历的大数据平台发展史(三):互联网时代 o 上篇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the-development-history-of-big-data-platform-paet02 编者按:本文是松子(李博源)的大数据平台发展史...
Qinsman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这次的分享是前不久完成的一次比较完整的交互设计工作,基本上涵盖了前、中、后期的完整流程,包括前期的定位分析、用户调研、业务需求分析、目标用户画像、用户需求分析、关键因素分解、路径分析,完整的交互设计文档,以及后期...
1 UI设计基础 1.1 为iOS而设计 1.1.1 iOS包含以下3条设计原则: 遵从,UI应该有助于人们理解内容并且和内容进行交互,而不是与内容争夺人们的注意力。 清晰,文字内容应该在各个尺寸下都能清晰易读,图标应该清晰并且易于理解,装饰物应该细微且合适,应该由功能来驱...
长期被精神折磨 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日子 活着 也仅仅是活着 已算是最大的成功了吧
学习时间:50分钟 学习内容:.人人 学习总结:语法书的使用方法
读罢《范进中举》,菀尔之际掩卷骇然,“文木老人”下笔狠辣,一场闹剧,群丑现形! 先看范进,一介儒生 度日窘困,无计营生。二十岁始童试,至五十四岁,偶得秀才。实为房师同病相怜之施舍,绝非范进真材实料所斩获。长期贫困,屡试不第,故尽尝屈辱,饱受欺凌,从而卑微怯懦。为人畏畏缩缩,...
“大便最宝贵的是心情,每次大便的心情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大便应这样去拉:当一个人回味排便时,不因拉稀而悔恨,也不因便秘而羞愧,这样,在他拉完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大便和全部精力都献给大便过程中最宝贵的体验——为舒心顺畅大便而奋斗!”陈某人又这么说。 我不敢说人生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交互式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