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14岁未成年人网上买手机要负法律财务负责人的法律风险吗

小孩擅自买手机引热议 多数商家卖过手机给未成年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西区一家手机营业厅里发生了争执:一名男子进店后脸色不悦,很快和该店负责人周女士红了脸。原来这名家长14岁的女儿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到手机店购买了一款新手机,家长知道后退货遭拒。
近日,西区一家手机营业厅里发生了争执:一名男子进店后脸色不悦,很快和该店负责人周女士红了脸。原来这名家长14岁的女儿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到手机店购买了一款新手机,家长知道后退货遭拒。家长认为,商家不该向未成年人出售手机。而商家认为,孩子属于主动消费。孩子背着父母买手机,家长要求退货和周女士起争执的是市民张先生,原来在过年之前,张先生14岁的女儿瞒着他,偷偷在周女士的手机店里,花了900块钱买了一部手机。女儿拿到新手机之后,经常拿在手里玩,期末考试也考得很不理想。张先生得知女儿私下买手机影响学习后,于是就带着女儿来店里,要求周女士把手机退了。营业厅负责人周女士随即和张先生起了争执,周女士认为手机外包装之类的都没有了,表示可以退张先生750元,但不能退全款。张先生听了该方案后不同意。争执引来了民警,面对民警,周女士表示,手机已经售出,而且也没有什么质量问题,全额退款肯定不可能。后来在民警的协调下,两方达成了协议,张先生一时冲动,跑到周女士店里起争执,张先生主动提出赔礼道歉,同时表示手机也不退了,回去之后会好好教育孩子。多数商家卖过手机给未成年人张先生的案例中,其埋怨商家将手机卖给小孩的做法不妥当。商家可否向未成年人出售手机?记者昨在四望亭路走访,一家手机店工作人员称,买手机不需要身份证,未成年人虽没有赚钱能力,但拿钱购买手机,说明其购买行为是征得监护人同意的,所以并没有什么不妥。一些市民则提出看法,他们表示,商家把手机卖给未成年人,这就跟未成年人买烟酒一样,卖方有义务监督,但是家长也有教育的责任,这是监护人的作用。&如果卖给未成年孩子,反映出商家把关不严,家长教育不当,双方都应该检讨。&家长不认可,商家应该退货扬州大扬律师事务所周俊律师针对张先生的案例表示,《合同法》中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在张先生的案例中,其14岁女儿是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因此如果在监护人认可的情况下,购买手机是可以的,如果不认可,那么商家应该退货。&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监护人不确认此事时,法律上规定此买卖合同可以撤销。家长可以过去跟店主协商,说小孩买手机我并不知情,要求商家退货。如果商家不予退货,就要通过法律诉讼的途径解决此事。&周俊提醒说。我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也提醒广大经营者,向未成年人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应当注意是否符合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等特点。他山之石澳大利亚这样监管未成年人大额消费在澳大利亚,即使&熊孩子&意外进行高额消费,免费退货制度也能让家长足够安心。免费退货制度在澳大利亚非常普遍,而且是无条件退货,大到一台电视机,小到一件衣服、一双袜子,在规定时间内要求退货,商家不会有任何刁难行为。虽然原则上要求退还货物的外包装需要完好,但在实际生活中外包装有一些因为开封导致的损坏商家不会刻意为难,如果以自家&熊孩子&淘气,不小心买到货物为由退货基本不会有问题。
[责任编辑:刘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播放数:698626
播放数:683691
播放数:675686
播放数:66239514岁未成年人负什么民事刑事责任_百度知道
14岁未成年人负什么民事刑事责任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刑事上,只对故意杀人等八类种罪承担刑事责任,并不适用死刑:  一、在民事上,未成年人违法造成他人损害的,要承担责任,但由其监护人承担替代责任;  二;  三、在行政上,会从轻或减轻处罚,可拘留的不执行拘留 在法律上,对于年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民事上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行政上属于限制行政责任能力人,在刑事上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根据违法性质的不同,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四人殴打未成年人 该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您好&&我14岁的孩子和15岁同学在饭店吃饭与4个大人 分别是 27的 31的&&19&&23的发生争执&&被四人殴打 我家孩子被打得 鼻孔出血&&衣服都是血迹&&脸上都被打肿以住院&&他们该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律师回答地区:吉林-长春咨询电话:帮助网友:34406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需根据后果确定,最低是行政拘留同时赔偿损失 11:16地区:吉林-长春咨询电话:18643***帮助网友:5596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要求赔偿!如果造成后果严重可以要求行政拘留或是承担刑事责任。 12:14
无锡推荐律师
400-400-400-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乐山 凉山 泸州
查看: 21021|回复: 288
微信扫一扫 转发朋友圈
校园暴力屡见不鲜,群殴、扒衣欺凌、烫烟头…全国人大代表刘晓翠建议制定反校园暴力法,修改《刑法》对未成年人特别是14岁以下不承担法律责任的量刑处罚规定。即便是未成年人,只要触犯刑律,并达到了一定的后果,就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校园霸凌:高三女生被下药
近日,安徽黄山一高三女生在网上控诉,自己遭同班3名男生下“春药”,之后又被威胁如果找老师或报警就用“砒霜”毒死她。幸好所谓“春药”不靠谱,女生未出现不良反应。
可也正是因为没“出事”,甚至未保存物证,在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下,3名男生的行为“并没有造成任何恶果”,成功逃过了法律的制裁,只被认为是“恶作剧”。3男生中2人被记过,1人被警告。当地警方通报案情:涉事双方已达成谅解,祝涉事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很多类似的校园欺凌案件,因为没有达到法定意义上的“违法”标准,即便受害人在精神上遭到了严重创伤,加害者也可以轻松逃过法律的惩罚。
>>人大代表:制定反校园暴力法
《刑法》规定,14周岁以下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14到16周岁只承担部分恶性犯罪的刑事责任。可14周岁以下未成年犯罪的现象近些年却日益突出。校园暴力呈现团伙化、残忍化、低龄化的态势。本意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在现实中异化为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权”甚至出发点。
因此,人大代表刘晓翠建议制定反校园暴力法。考虑到制定法律需要过程,现在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刑法中增补新的条款,或由相关部门抓紧作出必要的司法解释。“即便是未成年人,只要触犯刑律,并达到了一定的后果,就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律师:提前“14周岁”刑责年龄
针对“黄山下药事件”,律师江梅洁建议加强立法:一是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大对校园暴力的打击力度;二是将刑事责任年龄提前,《刑法》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划分是14周岁以下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和当前孩子的身体、心理状况不相符;三是对未成年人的伤害后果,要考虑心理因素。
>>读者:校园暴力不是“闹着玩”
@夏尔谢夫工程师:我国中学一个最可怕的氛围就是“闹着玩”。我欺负你,侮辱你,往你的杯子里下春药,撒尿。不管你愿不愿意,都是“闹着玩”。你必须顺从,你不许反抗,否则就是“不识趣”。
@单曲循环:我妹妹的书包里被人放了死老鼠,让她到现在都还有一点神经质。
@停步望天: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不能以他们年纪小不懂事来搪塞。自己要为自己做的事负责,没有受过惩罚的施暴者,终将会再次施暴,并且毫无愧疚。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6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Loading...
全部枪毙,看还有几个学生赶乱来
我觉得太了,在腾讯上看到好多这样的事,就应该出台这样的法律
法制社会,人人平等
赞成入刑,现在的学生早熟没有他们不懂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午一人也要追责。
应该付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未成年也是一样。应该尊法守法
强烈支持。孩子是国家的未来,现在都这么暴力,未来会怎样?现在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未来又怎会为自己负责?!不能再以“还小”“打闹”为借口纵容“孩子”犯罪!!!
严惩校园暴力。
我要点个赞
未成年犯罪,学校不敢管,公安部门不去管,拿什么来约束这些少年狂。法律的滞后性会多伤害更多的人!
现在学校里有些人牛逼的很仗着有点钱不得了
我赞同,虽说他们未成年,不能完全分辨是非,但是打人,欺负同学对不对,他们一定有这个分辨能力,‘未成年’这个名头,就给他们壮了胆子,庇护了他们,未成年也是中国公明,中国公明只要触犯中国法律,就要受到中国法律的约束和制严惩
&&当前版块已开启挖坟预警模式,日之前所发贴将无法回复!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 四川麻辣社区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您的位置:>>>正文
大量未成年人拥有手机 浏览不良网站令人担忧
  万建中 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导
  专家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与戒瘾成功的青年交流(资料图)
  &孩子想要一部手机,给还是不给?&六一儿童节前夕,市民黄女士为孩子的节日礼物踌躇不已。是否给孩子配一部手机,其实是很多家长心中纠结的问题。有了手机便于联络,但手机强大的功能又令家长担忧。上网聊天、玩游戏,家长非常担心孩子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市政协委员万建中表示,现在手机已经普及,让孩子与手机隔绝是不可能的,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健康使用手机需要全社会的重视。
  孩子手机上网首选聊天
  &现在有不少孩子上小学就开始用手机上网了,这个现象值得关注。&市政协委员万建中对未成年人过早使用手机有一丝担忧。他找到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09年底,在3.84亿网民中,有50.7%的网民是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其中青少年手机网民竟高达1.44亿人。
  万建中表示,如今手机已成为青少年上网的首选,而北京青少年手机上网比率在全国是最高的。由于手机上网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使手机功能日益强大,手机终端已经完全是个小电脑,逐渐成为游戏终端、上网终端、录音终端等等,随之而来的很多不良问题陆续出现,不少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通过手机观看色情短片或浏览不良网站,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记者从某门户网站的一项手机上网调查中了解到,成年人主导的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和广泛。在关于2010年网络热点事件,如凤姐征婚、兽兽门等知晓率调查中,仅有25%的未成年人选择&都不知道&。对&你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吗&这一问题,72.7%的未成年人选择了&偶尔有&、&经常有&、&比较多&和&非常多&。
  控制孩子手机伤透脑筋
  李先生去年给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买了一个平板手机。因为孩子那时要上补习班,放学后便于联系。手机还带有中英文字典,可以作为孩子的电子工具书。然而李先生不久发现,孩子经常偷偷地用手机玩游戏,一看到他立刻切换界面。开始李先生并未在意,觉得学习之余玩一会儿游戏可以放松一下。然而没过多久,他接到了孩子班主任的电话,说女儿在课堂上玩手机被没收了。
  李先生到学校领回女儿的手机后,又看到了存在手机里的上网聊天记录,都是与学习无关的闲话。这下让他大为光火,就此收回了手机。可也因为此事,女儿很长时间没有和他说话。在女儿写下保证书不再用手机上网玩游戏后,李先生把手机还给女儿,可从此就忧心不已。
  黄女士的儿子今年将升入初中,就在不久前,孩子向她请求,希望在自己最后一个儿童节前得到一部手机,这让黄女士很是纠结。她看到邻居家与儿子同龄的孩子都已经买了手机,但她又看到有的孩子走路都在玩手机又非常担心。&玩手机影响了学习怎么办?&
  就在黄女士琢磨怎么委婉地拒绝儿子时,孩子的奶奶已经把买手机的钱塞给了他。&人家都用为什么咱们没有。&黄女士见了只有苦笑。
  万建中还记得2010年元月16日央视播发的新闻报道:河北省一名12岁男孩使用手机上网下载浏览黄色淫秽信息,下载时间多为深夜时分;还有一个14岁女孩怀孕,经调查却是在手机上浏览到了黄色信息之后,产生了好奇心理,做下了不该发生在这个花季少女身上的事。
  万建中表示,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不能不给孩子用手机,出门入户有个手机也方便联系。现在最辛苦的就是父母们,一边教育孩子一边监督看管,话又不能说得太深。&现在的孩子都挺叛逆的。说深了怕惹出更多的麻烦,对孩子也不好。&
  不提倡孩子在校用手机
  本市一所重点小学大队辅导员倪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小学生使用手机主要集中在五六年级,但数量并不太多。孩子们集中配手机还是在初中以后。不过由于手机早已普及,孩子们肯定很小就能接触到手机了。
  据倪老师介绍,在其所在的学校,没有明令禁止孩子携带手机,只是不提倡用手机,但绝对不能在课堂上使用。为了便于孩子和家长联系,学校配备有专门的插卡电话,而且所有老师办公室的电话甚至老师的手机都是孩子们的公用电话,随时可以使用。
  &我认为手机对孩子来说唯一的作用就是和家长联系,现在学校已经提供了便利的公用电话,你还带手机来做什么呢?&倪老师表示,其实很多孩子在学校根本用不上手机,这时给孩子买手机很可能会分散他们的学习精力。
  记者从本市部分中小学了解到,学校是严格控制学生使用手机的。学生携带手机上学,有时老师会代为保管。学生在课堂上偷玩手机属于违反课堂纪律,学校会与家长进行沟通后做出处理。
  网络运营商监管不力要追责
  万建中向记者表示,近年来,由于上网成瘾的危害宣传较多,家长对此都有提防,然而孩子用手机上网却让很多家长防不胜防。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逆反心理强,家长又不敢没收手机,只能干着急。
  &看到这一例例的手机上网危害,我们不得不重视青少年手机上网这个问题。&万建中认为,加强青少年手机上网的监督和管理已经到了必须必要的时候了。
  万建中建议,教育相关部门应加强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训练,教育青少年在正确价值观下使用手机网络。另外,通信运营商要加强监管不良信息进入手机终端,加大对不良网站的浏览监控和过滤,彻底杜绝浏览不良网页,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过滤设备监管内容。
  万建中还建议,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运营商的终端监控,制定合理的法规制度,一旦监控不力,家长有权举报及进行法律诉讼,运营商承担相应的法律和惩罚责任。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强制未成年人手机不得上外网。18岁以下青少年的手机卡上,设置关闭上网浏览器,关闭外网浏览。
  万建中也指出,未成年人正处于对社会和自身探索的阶段,强烈的好奇心会导致他们对不健康的网络文化的追逐。因此,为了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更健全的文化意识,应该加大手机上网内容建设力度,满足青少年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信息需求,提升网络文化的道德情操水平,增进网络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发展的作用。
  有害信息及时清理
  今年市&两会&期间,万建中特别以&加强未成年人手机上网监管&为题上交提案。市公安局对提案回复表示,近年来,公安部门一直通过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实现对不良互联网的制约,对不良互联网接入服务单位和违规移动信息服务责令整改。
  2010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整治手机网站淫秽色情信息&、&电网四号&、&春风行动&、&打击整治淫秽色情手机网站&等专项行动,共破获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类刑事案件5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5人;行政处罚网站277家次,运营商15家次;关闭淫秽色情网站60余家,封堵境外色情网站131家;删除网络淫秽色情信息4万余条,依法关闭不法网站158家。
  目前本市各大网站日常审核队伍正不断加强力量,并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信息网络安全保护技术研发。对相关有害信息一经发现立即进行处置、清理工作。为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公安部还专门开设&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对提供有价值破案线索的举报人给予现金奖励。
  市公安局表示,下一步将在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管理、监督,做好改善互联网环境工作的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提起建议,推动人大立法。另外,还要积极加强与市通信管理局等相关网络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防范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的网络犯罪活动,推进相关网络信息过滤及信息屏蔽工作。
  万建中 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导
  俄罗斯专家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与戒瘾成功的青年交流(资料图)
  &孩子想要一部手机,给还是不给?&六一儿童节前夕,市民黄女士为孩子的节日礼物踌躇不已。是否给孩子配一部手机,其实是很多家长心中纠结的问题。有了手机便于联络,但手机强大的功能又令家长担忧。上网聊天、玩游戏,家长非常担心孩子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市政协委员万建中表示,现在手机已经普及,让孩子与手机隔绝是不可能的,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健康使用手机需要全社会的重视。
  孩子手机上网首选聊天
  &现在有不少孩子上小学就开始用手机上网了,这个现象值得关注。&市政协委员万建中对未成年人过早使用手机有一丝担忧。他找到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09年底,在中国3.84亿网民中,有50.7%的网民是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其中青少年手机网民竟高达1.44亿人。
  万建中表示,如今手机已成为青少年上网的首选,而北京青少年手机上网比率在全国是最高的。由于手机上网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使手机功能日益强大,手机终端已经完全是个小电脑,逐渐成为游戏终端、上网终端、录音终端等等,随之而来的很多不良问题陆续出现,不少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通过手机观看色情短片或浏览不良网站,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记者从某门户网站的一项手机上网调查中了解到,成年人主导的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和广泛。在关于2010年网络热点事件,如凤姐征婚、兽兽门等知晓率调查中,仅有25%的未成年人选择&都不知道&。对&你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吗&这一问题,72.7%的未成年人选择了&偶尔有&、&经常有&、&比较多&和&非常多&。
  控制孩子手机伤透脑筋
  李先生去年给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买了一个平板手机。因为孩子那时要上补习班,放学后便于联系。手机还带有中英文字典,可以作为孩子的电子工具书。然而李先生不久发现,孩子经常偷偷地用手机玩游戏,一看到他立刻切换界面。开始李先生并未在意,觉得学习之余玩一会儿游戏可以放松一下。然而没过多久,他接到了孩子班主任的电话,说女儿在课堂上玩手机被没收了。
  李先生到学校领回女儿的手机后,又看到了存在手机里的上网聊天记录,都是与学习无关的闲话。这下让他大为光火,就此收回了手机。可也因为此事,女儿很长时间没有和他说话。在女儿写下保证书不再用手机上网玩游戏后,李先生把手机还给女儿,可从此就忧心不已。
  黄女士的儿子今年将升入初中,就在不久前,孩子向她请求,希望在自己最后一个儿童节前得到一部手机,这让黄女士很是纠结。她看到邻居家与儿子同龄的孩子都已经买了手机,但她又看到有的孩子走路都在玩手机又非常担心。&玩手机影响了学习怎么办?&
  就在黄女士琢磨怎么委婉地拒绝儿子时,孩子的奶奶已经把买手机的钱塞给了他。&人家都用为什么咱们没有。&黄女士见了只有苦笑。
  万建中还记得2010年元月16日央视播发的新闻报道:河北省一名12岁男孩使用手机上网下载浏览黄色淫秽信息,下载时间多为深夜时分;还有一个14岁女孩怀孕,经调查却是在手机上浏览到了黄色信息之后,产生了好奇心理,做下了不该发生在这个花季少女身上的事。
  万建中表示,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不能不给孩子用手机,出门入户有个手机也方便联系。现在最辛苦的就是父母们,一边教育孩子一边监督看管,话又不能说得太深。&现在的孩子都挺叛逆的。说深了怕惹出更多的麻烦,对孩子也不好。&
  不提倡孩子在校用手机
  本市一所重点小学大队辅导员倪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小学生使用手机主要集中在五六年级,但数量并不太多。孩子们集中配手机还是在初中以后。不过由于手机早已普及,孩子们肯定很小就能接触到手机了。
  据倪老师介绍,在其所在的学校,没有明令禁止孩子携带手机,只是不提倡用手机,但绝对不能在课堂上使用。为了便于孩子和家长联系,学校配备有专门的插卡电话,而且所有老师办公室的电话甚至老师的手机都是孩子们的公用电话,随时可以使用。
  &我认为手机对孩子来说唯一的作用就是和家长联系,现在学校已经提供了便利的公用电话,你还带手机来做什么呢?&倪老师表示,其实很多孩子在学校根本用不上手机,这时给孩子买手机很可能会分散他们的学习精力。
  记者从本市部分中小学了解到,学校是严格控制学生使用手机的。学生携带手机上学,有时老师会代为保管。学生在课堂上偷玩手机属于违反课堂纪律,学校会与家长进行沟通后做出处理。
  网络运营商监管不力要追责
  万建中向记者表示,近年来,由于上网成瘾的危害宣传较多,家长对此都有提防,然而孩子用手机上网却让很多家长防不胜防。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逆反心理强,家长又不敢没收手机,只能干着急。
  &看到这一例例的手机上网危害,我们不得不重视青少年手机上网这个问题。&万建中认为,加强青少年手机上网的监督和管理已经到了必须必要的时候了。
  万建中建议,教育相关部门应加强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训练,教育青少年在正确价值观下使用手机网络。另外,通信运营商要加强监管不良信息进入手机终端,加大对不良网站的浏览监控和过滤,彻底杜绝浏览不良网页,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过滤设备监管内容。
  万建中还建议,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运营商的终端监控,制定合理的法规制度,一旦监控不力,家长有权举报及进行法律诉讼,运营商承担相应的法律和惩罚责任。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强制未成年人手机不得上外网。18岁以下青少年的手机卡上,设置关闭上网浏览器,关闭外网浏览。
  万建中也指出,未成年人正处于对社会和自身探索的阶段,强烈的好奇心会导致他们对不健康的网络文化的追逐。因此,为了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更健全的文化意识,应该加大手机上网内容建设力度,满足青少年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信息需求,提升网络文化的道德情操水平,增进网络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发展的作用。
  有害信息及时清理
  今年市&两会&期间,万建中特别以&加强未成年人手机上网监管&为题上交提案。市公安局对提案回复表示,近年来,公安部门一直通过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实现对不良互联网的制约,对不良互联网接入服务单位和违规移动信息服务责令整改。
  2010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整治手机网站淫秽色情信息&、&电网四号&、&春风行动&、&打击整治淫秽色情手机网站&等专项行动,共破获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类刑事案件5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5人;行政处罚网站277家次,运营商15家次;关闭淫秽色情网站60余家,封堵境外色情网站131家;删除网络淫秽色情信息4万余条,依法关闭不法网站158家。
  目前本市各大网站日常审核队伍正不断加强力量,并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信息网络安全保护技术研发。对相关有害信息一经发现立即进行处置、清理工作。为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公安部还专门开设&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对提供有价值破案线索的举报人给予现金奖励。
  市公安局表示,下一步将在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管理、监督,做好改善互联网环境工作的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提起建议,推动人大立法。另外,还要积极加强与市通信管理局等相关网络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防范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的网络犯罪活动,推进相关网络信息过滤及信息屏蔽工作。
责任编辑:梁宏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委托人负法律责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