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片的说明书碟机340h说明书,先锋片的说明书碟机主屏幕显示全部都是英文的,可不可以转换中文,有那个热心人可以指点下

您现在的位置: >
已浏览:次
施耐德浪涌保护器PR 20r 20kA 2P 340V
(联系:189-&) 坚持“诚信打造品牌,追求用户满意”的核心理念。主要经营,施耐德,ABB,西门子,上海人民电器,常熟开关等品牌。主要包括:低压控制及自动化产品、推荐:塑壳断路器、微型断路器、交流接触器、双电源转换开关、漏电开关、等低压元器件。
&欢迎您前来询价.100分的服务.100分的质量.100分的售后.100分的发货速度
大量现货&&24小时在线服务
【速川电气】专业代理ABB塑壳断路器,PLC、接触器、软启动器、中间继电器、自动化产品等全系列产品。一律为
全新原包装正品货,货真价实,质量有保证!
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Schneider Electric SA)是总部位于法国的全球化电气企业,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集团2016财年销售额为250亿欧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16万名员工。[1]& 1836年由施耐德兄弟建立。它的总部位于法国吕埃。
中文名 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 外文名 Schneider Electric SA 地 位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类&型 公司
施耐德电气是法国的工业先锋之一。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顶级电工企业。
19世纪,施耐德电气从事钢铁工业、重型机械工业、轮船建造业;20世纪,从事电力与自动化管理业。在成立的170多年里,施耐德电气遇到过无数次挑战,也做过数次重大战略选择,集团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导者。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能源。随着在中国业务的成功开展,施耐德电气更加重视在中国的发展,并愿意以进一步的商贸合作为中国的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施耐德电气公司为100多个国家的能源及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及网络、楼宇和住宅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其中在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和数据中心与网络等市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住宅应用领域也拥有强大的市场能力。2012财年,施耐德在全球的总营收达到240亿欧元,在1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140,000名员工。
EcoStruxure是基于物联网的,开放的、具有互操作性的系统架构与平台,可以为楼宇、基础设施、工业和数据中心领域的用户实现更佳的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互联互通。
施耐德浪涌保护器PR 20r 20kA 2P 340V
EcoStruxure遵循标准化通信协议,支持智能设备高效运行分析功能,做出控制决策,藉此实现“嵌入式互联互通和智能化”。EcoStruxure由施耐德电气与微软、英特尔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对开发与共同创造解决
方案及应用的开发人员、数据专家、硬件与服务合作伙伴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开放。[1]&
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采用了物联网、移动、传感、云、分析和网络安全领域中的先进技术,以推动从互联互通的产品到边缘控制,再到应用、分析与服务各个层级的全面创新。
凭借在楼宇、工业、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四大终端市场积累的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应用经验,以六大经过验证的参考性架构为基础部署解决方案,即楼宇、配电、信息技术、机器、工厂和电网。
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是施耐德电气物联网系统架构的核心,实现从生产车间到管理层的全面互联互通;借助传感器,收集关键数据到云端,并深入分析数据,发现有价值的分析结果。通过实时信息及业务逻辑间的贯穿与打通,助力客户把握机遇,果断行动。[1]& 施耐德电气面向数据中心的EcoStruxure架构的应用、分析与服务层,为数据中心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提供广泛的服务选项和灵活组合,解除业务发展的后顾之忧。[4]&
施耐德电气推出了新一代的EcoStruxureTM分别面向楼宇、基础设施
、工业和数据中心市场提供了开放及可互操作的系统架构,推动从互联互通的产品到边缘控制,再到应用、分析与服务三个层面的全面创新。其中,EcoStruxureTM电网(即EcoStruxureTMGrid)作为专门面向配电的开放且安全的架构,通过收集和管理丰富数据,并实现更高等级的资产管理、电网运营和电网灵活性,响应能源新世界“3D+E”的发展趋势,帮助配电领域创造更高效运营,优化资产管理,加速数字化转型。[5]&
(一) 在中国,为中国,这是施耐德电气扎根中国发展恒久不变的历史使命。施耐德电气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奇迹,更参与中国的每一步成长,相濡以沫,携手共进。
(二) 施耐德电气创建于1836 年,以钢铁制造业起家,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能效管理领域的领导者。一直以来,公司恪守创新、国际化和尽责的发展理念,在时代发展的各个阶段为行业的变革和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公司的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3万名员工,帮助客户实现“善用其效,尽享其能”。
(三) 变革就是使命,施耐德电气坚信,在充满挑战的未来世界中,施耐德电气所秉承“善用其效,尽享其能”[6]& 的绿色理念将开创新的历史,施耐德电气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更要成为改变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力量。
(四) 更多收获,更少消耗,是施耐德电气发展的愿景。施耐德电气提供产品,更提供智慧。投身中国,助力中国地区建设提质升级,传递绿色能效的理念和价值,与我们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期望。
1836年:施耐德兄弟接管当时正处于困境的Creusot铸造,两年后他们成立了Schneider & Cie。
1891年:已成为专业武器制造商的施耐德开始进军当时新兴的电力市场,对自身进行了改革创新
20世纪前50年
1919年:通过欧洲工业和金融联盟(EIFU),
施耐德在德国和东欧建立了基地。在随后的几年里,施耐德与当时主要的国际电气集团西屋(Westinghouse)进行结盟,从而拓展了自己的业务范围,使其扩大到发电站、电气设备和电力机车的生产制造。
战后:施耐德逐渐停止武器制造,转向建筑、钢铁和电力行业。为了实现公司业务的多样化以及打开新的市场,施耐德进行了整体的结构重组。
施耐德浪涌保护器PR 20r 20kA 2P 340V
20世纪后期
年:施耐德电气[8]& 抛开一些非战略活动,继续将重点放在电力工业上。为了贯彻实施这项战略,施耐德进行了几次战略并购:TE电器、实快电力和梅兰日兰分别于1988年、1991年和1992成为施耐德电气集团的成员。
1999年:通过并购欧洲配电业第二大巨头Lexel,施耐德在超终端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1999年5月,集团改名为施耐德电气,更加明确地强调了公司专业致力于电气领域。改名之后的施耐德电气采取加速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战略。
年:随着自身结构的发展和公司合并政策的贯彻,施耐德电气在新的市场细分中进行了自身定位,这些市场细分包括:人机对话、不间断电源(UPS)、运动控制、声音数据图像系统、传感技术、建筑自动化和安全(如Digital、Crouzet、Clipsal、MGE不间断电源系统、TAC、Kavlico、Andover控制等)等。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
自1987年在天津成立第一家合资厂,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30年的时间让施耐德电气深深扎根中国,并且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脉搏共同跳动。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起跑,加速和起飞的各个历史阶段,更是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为己任,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卓越贡献者。
1987年,施耐德集团在中国的第一个合资公司——天津梅兰日兰有限公司正式营业[6]&
1992年,施耐德集团全额收购法国梅兰日兰公司,并于次年调整在天津梅兰日兰有限公司中所持股份,以50.1% 实现绝对控股。
1995年,施耐德集团将原设香港的东北亚总部迁至北京[7]& ,
提升中国在亚洲市场的战略地位。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SECI)成立,在中国的第一轮大规模投资开始,同年成立了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SSIC)上海施耐德配电电器有限公司(SSPA),上海施耐德低压终端电器有限公司(SSLVTA),施耐德(广州)母线有限公司(SBG)。
1997年,[9]& 施耐德(北京)中压电器有限公司(SBMV)、施耐德(北京)低压电器有限公司(SBLV)成立。
1998年,企业管理解决方案(SAP)在内部实施,施耐德电气(中国)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得到完善。
1999年,施耐德集团更名为施耐德电气集团施耐德集团以天津梅兰日兰有限公司销售队伍为基础统一中国的配电销售系统,由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领导。
2000年,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物流中心,集中配送各个投资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覆盖全国的高效物流网络得以建立。
2001年,施耐德电子元件(东莞)有限公司(SEDD)。&
2002年,与台湾士林电机共同投资成立施耐德士林(苏州)变压器有限公司(SSTI),收购无锡普洛菲斯电子有限公司。施耐德(苏州)变频器有限公司(SSD)成立。&
2003年,施耐德(上海)电器部件制造有限公司(SSAM)、施耐德(苏州)机柜系统有限公司(SSES)成立。&
2004年,收购天津万高公司,成立施耐德万高(天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SWEEC);与日本富士电机合资成立施耐德富士断路器(大连)有限公司(SFBD)
2005年,独资成立艾佩斯(厦门)电力设施有限公司,与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施耐德电气华电开关(厦门)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建立,中国成为继法国、美国之后施耐德全球重要研发基地。[7]&
2006年,与陕西宝光集团合资成立施耐德(陕西)宝光电器有
限公司(SSBEA)
2007年,节能增效战略全面实施。与德力西集团合资成立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9]& ,巩固中国低压电器市场的领导地位。原客户呼叫中心(2001 年成立) 更名为客户关爱中心,启用关爱热线。
2008年,参与北京奥运会建设,为47个奥运场馆及周边配套设施提供节能增效解决方案。[6]&
2009年,参与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供电服务[6]& ,为天安门及周边地区电力设施提供保障。
2010年,施耐德电气亚太区总部迁至北京,进一步提升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战略的新里程碑。EcoStruxureTM能效管理系统在中国推出,胡锦涛总书记参观施耐德电气集团卡罗斯中心自动化工厂。
2011年,为深挖中国业务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施耐德电气以中国原创战略布局中国,并加速西部投资步伐,助力西部地区产业提质升级。
2012年,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正式运营,进一步推进中西部地区业务拓展。
2017年,以EcoStruxure?引领物联网时代,为楼宇、电力、工业和数据中心领域的用户提供规模化的,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推动从互联互通的产品到区域控制,再到应用、分析与服务各个层面的全面创新。
http://www.testmart.cn/Home/News/data_detail/id/.html
施耐德电气积极的并购战略已经将 100 多个品牌纳入了它的版图。虽然其中的某些品牌已经消失,但是它们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却是构成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的基础。探索隐藏在这些老品牌背后的故事,以及他们是如何助您善用其效尽享其能的。
产品概览编辑
施耐德电气产品应用于广阔的电力市场,其中
施耐德电气业务涵盖: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工业自动化.智能生活空间.楼宇管理系统./配电产品设备
施耐德电气产品应用涵盖:光电/剩余电流保护/包装/原材料处理/室外/室外设备/探测器/接入控制/无线/暖通空调系统控制/机器安全及可用性/楼宇安防/楼宇自动化/泵/照明控制与安防/照明控制设备/电力保护及控制
施耐德电气产品涵盖:双电源切换开关、气动元件变频器/软起动器/断路器/继电器/接触器/稳压器/仪器仪表/建筑电器等二类机电及高中压元件/双电源转换开关/电脑保护神/充电机避雷器/绝缘子/主令电器/光电开关/接近开关/电磁器/制动器/隔离开关/电源/调压器/倒顺开关/负荷开关/跌落式熔断器/控制器/启动器/电容器/补偿器/防爆电器/热电偶/温控仪/电阻器/接线端子/变压器/施耐德互感器等一系列电器。
施耐德电气解决方案涵盖:电力能源解决方案/水处理解决方案/海事解决方案/石油天然气解决方案/矿山冶金解决方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自1987 年进入中国以来,施耐德电气一直深深扎根中国、服务中国,并时刻铭记企业社会责任。2000年至今,施耐德电气已向中国社会机构捐赠现金及物资价值近1亿元人民币,其中员工个人捐款近1000 万人民币。施耐德电气精心策划了LuLi 项目、碧波计划、紧急救助项目和大学项目等一系列社会责任项目持续地回报中国社会。
Luli 项目—凝聚爱心,播种希望
Luli 项目是施耐德电气总部基金会发起的,在施耐德全球推行的员工公益项目,旨在在全体施耐德员工中推行施耐德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和理念,并通过员工参与,改善贫困孩子的健康及教育状况。Luli项目至今已走过11年,资助建立了9所希望小学,多次向孤儿院、特殊教育学校及儿童公益机构捐款,并开展了贫困儿童医疗救助等项目,为无数儿童及家庭带来了希望[12]& 。
碧波计划—绿色能效,点亮人生
碧波计划是施耐德电气在全球开展的意将最安全、最清洁的能源提供给社会最需要帮助的人民,同时用电气相关教育培训来帮助贫困青年掌握专业技能,开启人生的一项创新且可持续发展的计划。自2009 年起,碧波计划在中国先后实施了农民工子弟职校资助项目、大学生公益奖学金项目、无电村新能源援助项目和乡村电工培训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施耐德电气希望为中国无电地区的家庭带来光明,为贫困青少年带来学习和就业的希望。
紧急救助—救援行动,大爱无疆
施耐德电气中国通过紧急救助计划,向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区进行灾后重建资助。2008 年,中国湖南和四川地区先后遭受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施耐德电气先后向受灾地区捐赠物资总价值近900 万人民币,并积极投身灾后重建工程。2010 年,甘肃省舟曲县遭受重大泥石流灾害,施耐德电气向舟曲县全部104 所学校捐赠价值超过千万人民币的图书和电脑帮助其建立图书馆及电脑教室,并于2011 及2012 连续两年组织志愿者舟曲走访慰问活动。
志愿者组织—星星之火,爱满人间
2010 年,施耐德电气正式成立志愿者队伍,并成为唯一一家被北京团市委授予“节能增效志愿服务队”称号[13]& 的外资企业。至2012年,该组织已经拥有500余名员工志愿者,400余名合作高校大学生及合作伙伴志愿者。
大学项目—桥连高校,施志未来
支持中国教育,合作高校遍及全国,致力于人才培养及创新研发;支持国际学生赛事,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发起赞助商;在高校中推广宣传节能理念,推动绿色校园建设。
施耐德断路器
施耐德电气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 异常回路条件(包括短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主要为全世界的客户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全系列的产品和元器件以及周到的服务。
中文名 施耐德断路器 外文名 circuit-circuit breaker 划&&& 分 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断路器 名&&& 目 微型 塑壳 框架断路器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断路器
英文名称:circuit-circuit breaker 定义1: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 异常回路条件(包括短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变电(二级学科) 定义2:用以切断或关合高压电路中工作电流或故障电流的电器。 所属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力发电(二级学科);水电站电气回路及变电设备(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将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 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开关,俗称"空气开关"也是指低压断路器,它是一种既有手动开关作用,又能自动进行失压、欠压、过载、和短路保护的电器。它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施耐德电气是法国的工业先锋之一。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顶级电工企业。
19世纪,施耐德电气从事钢铁工业、重型机械工业、轮船建造业;20世纪,从事电力与自动化管理业。在成立的170多年里,施耐德电气遇到过无数次挑战,也做过数次重大战略选择,现在集团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导者。
施耐德电气公司以其驰名全球的四大主要品牌,为全世界的客户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全系列的产品和元器件以及周到的服务,开发了五大市场: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建筑和民用住宅,数据中心和网络。这些全球领先品牌包括——梅兰日兰、美商实快电力、TE电器及奇胜开关,还有强有力的本地化品牌以及在各自领域广受认可、已成为领先品牌的专家品牌,另外还有阿海珐(注:2010年阿海珐的配电业务被施耐德电气收购)。
施耐德包括微型断路器 塑壳断路器 框架断路器(智能断路器)
断路器名目
微型断路器
施耐德微型断路器代号标注方法:
举例:1-C65N-C20A/2P+VE+30mA+SD,各项含义为
1---------识别号
C65------序列代号
N--------分断能力,N为6000A,H为10000A,L为15kA
C--------脱扣曲线,B为电子保护,C为配电保护,D为动力保护
20A------额定电流,有1、2、4、6、10、16、20、25、32、40、50、63A
2P-------极数,有1、2、3、4极
VE-------剩余电流附件,有VE、VEG、VM、VEA,VM为电磁式
30mA-----剩余动作电流,有30、100、300mA
SD-------选配附件,有MX、OF、MN、MV、SD、Tm、ATm,其中SD为报警辅助接点。
(其它不同品牌的微型断路器标注方法类似)
另施耐德微型断路器还包括新产品C120 、EA9、INT125系列产品
施耐德浪涌保护器PR 20r 20kA 2P 340V
塑壳断路器
施耐德塑壳断路器常见的有NSX、CVS、EZD、NSC系列产品。
举例:NSX100N TMD100 3P3D
&NSX---------产品系列
100---------壳架电流大小,有100、250、400、630A
N------------分断能力,有F为36KA N为50KA H为70KA L为100KA
TMD--------脱扣执行器,有TMD-热磁脱扣器 MIC2.2 MIC5.2A 5.2E 6.2A 6.2E电子脱扣器
100--------额定电流100A 下有16 25 32 40 50 63 80 100A
160A下有80 100 125 160A
250A下有125 160 200 250A
400A下有400A
630A下有630A
3P3D------极数 有3P2D 3P3D 4P3D 4P4D
框架断路器
施耐德框架断路器有MT MTE NW系列产品
举例:MTN106 mic2.0 3P
MT---------系列号
N1----------分断能力 有N1 N2 50KA 、H1 65KA 、 H1b 85KA、H2 100KA、NWN1 42KA
06----------电流 06-630A 08-800A 10-0A 16-0A 25-0A 40-0A 63-6300A
mic2.0------控制单元 有:
基本型 mic2.0 基本保护
mic5.0 选择性保护
mic6.0 选择性保护+接地故障保护
电流表A mic2.0A 基本保护
mic5.0A 选择性保护
mic6.0A 选择+接地故障保护
mic7.0A 选择+漏电保护
电能表D mic5.0D 选择性保护
mic6.0D 选择+接地故障保护
功率表P mic5.0P 选择性保护
mic6.0P 选择+接地故障保护
mic7.0P 选择+漏电保护
谐波表H mic5.0H 选择性保护
mic6.0H 选择+接地故障保护
mic7.0H 选择+漏电保护
3P----------极数 分3P 4P 2档
另外还有固定式 抽屉式断路器之分。
一个完整的框架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控制单元、上端接线、下端接线4大基本器件。抽屉式断路器还需选配抽架
为了使主断路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必须加强维护管理。
1. 保持空气潮湿或不洁,管道不干净,都可能造成一下后果:
(1) 潮湿气体在电弧作用下分解成氢、氧等混合气体,破坏主触头分断后断口间的绝缘,是电弧困难或电弧重燃,严重时会造成灭弧室炸裂。
(2) 使支持瓷瓶和灭弧室内腔绝缘强度降低,造成沿面放电。
(3) 管道中的漆皮、锈渣等异物可能堵塞气口,使主断路器动作失灵,发生卡位现象。
(4) 异物若进入灭弧室,可能会造成主触头接触不良,使非线性电阻因长期通电而烧损,严重时会造成非线性电阻瓷瓶炸裂。
因此,在主断路器储风缸的进气管上装有油水分离器,下部有放水阀,使用维护时应定期排水以保持气路洁净。
2.定期更换橡胶件
主断路器是一种结构复杂的气动电气,各部件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为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应定期更换橡胶件。
3.定期检查各主要部件
应定期检查各主要部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1)灭弧室
定期检测主触头超程和动触头复原弹簧的状态,动、静触头由于分、合频繁,会因相互摩擦而磨损,从而造成超程减小,接触压力减小。当超程减小到一定程度时,要更换动、静触头。动触头复原弹簧变形超过一定限度时,必须及时更换。
(2)非线性电阻
保持非线性电阻瓷瓶内控清洁,密封良好,定期更换非线性电阻瓷瓶中的干燥剂。检测非线性电阻片的阻值,阻值变化超过一定限度时,必须及时更换。
定期检查活塞与阀体间的配合尺寸,尺寸不符合要求应及时更换。
(4)传动风缸
适当调节传动风缸的缓冲,保证隔离开关动作良好。定期检查活塞与缸体之间的配合精度,通过修整或更换零部件,保证其良好的动作性能。
(5)通风塞门
必须定期更换塞门中的填料,检测塞门的通风量,将其调整至允许范围之内。
一、电压速断保护
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母线电压急剧下降,在电压下降到电压保护整定值时,低电压继电器动作,跳开断路器,瞬时切除故障。这就是电压速断保护。
二、电流速断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分为无时限电流速断和带时限电流速断,当线路出现故障时,无时限速断保护能瞬时动作,但它只能线路的一部分,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能保护全线路另外带时限速断保护比下一级线路无时限保护大了一个时限差,因此下一段线路首端发生短路时,保护不会误动。
三、变压器差动速断保护
差动保护是变压器的主保护,是按循环电流原理装设的。
主要用来保护双绕组或三绕组变压器绕组内部及其引出线上发生的各种相间短路故障,同时也可以用来保护变压器单相匝间短路故障。
差动速断保护 ,为了防止在较高短路电流水平时,由于电流互感器饱和时产生的高次谐波量增加,产生极大的制动力矩而使差动保护拒动;当短路电流达到4-10倍额定电流时,速断元件快速出口
差动保护的性能非常好,可以瞬时切除全线范围的故障,一般只用于元件保护,如变压器和发电机等。其原理是比较元件两侧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电流速断保护反映相间短路故障,在10~35KV配电线路和小容量变压器上应用广泛。其动作电流按短路电流整定,数值大,只有线路始端故障时的短路电流才会大于其动作电流,即速断保护才会动作,所以其保护范围只限于线路前一部分。
施耐德浪涌保护器PR 20r 20kA 2P 340V
限时速断的功能:
MGK31C重合器控制器是专为中压35kV及以下ZW□永磁开关设计的户外型控制器。能方便的配合柱上永磁开关实现分、合闸管理...线路保护功能 ¨ 过流Ⅰ段:速断保护功能 ¨ 过流Ⅱ段:限时速断保护 ¨ 过流Ⅲ段:定时限过流保护 ¨ 自动重合
过电流保护功能:
过继电器电流保护器具有过载,堵转,过压,欠压,断相,电流不平衡的保护功能,过电流保护器能对任何类型三相电动机起快速,可靠的保护.过电流保护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而且无功耗,寿命长,体积小的特点.
断路器工作原理编辑
断路器一般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脱扣器、外壳等构成。
当短路时,大电流(一般10至12倍)产生的磁场克服反力弹簧, 脱扣器拉动操作机构动作,开关瞬时跳闸。当过载时,电流变大,发热量加剧,双金属片变形到一定程度推动机构动作(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短)。
现在有电子型的,使用互感器采集各相电流大小,与设定值比较,当电流异常时微处理器发出信号,使电子脱扣器带动操作机构动作。
断路器的作用是切断和接通负荷电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防止事故扩大,保证安全运行。而高压断路器要开断1500V,电流为A的电弧,这些电弧可拉长至2m仍然继续燃烧不熄灭。故灭弧是高压断路器必须解决的问题。
吹弧熄弧的原理主要是冷却电弧减弱热游离,另一方面通过吹弧拉长电弧加强带电粒子的复合和扩散,同时把弧隙中的带电粒子吹散,迅速恢复介质的绝缘强度。
低压断路器也称为自动空气开关,可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也可用来控制不频繁起动的电动机。它功能相当于闸刀开关、过电流继电器、失压继电器、热继电器及漏电保护器等电器部分或全部的功能总和,是低压配电网中一种重要的保护电器。
低压断路器具有多种保护功能(过载、短路、欠电压保护等)、动作值可调、 分断能力高、操作方便、安全等优点,所以目前被广泛应用。结构和工作原理低压断路器由操作机构、触点、保护装置(各种脱扣器)、灭弧系统等组成。
低压断路器的主触点是靠手动操作或电动合闸的。主触点闭合后,自由脱扣机构将主触点锁在合闸位置上。过电流脱扣器的线圈和热脱扣器的热元件与主电路串联,欠电压脱扣器的线圈和电源并联。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过电流脱扣器的衔铁吸合,使自由脱扣机构动作,主触点断开主电路。当电路过载时,热脱扣器的热元件发热使双金属片上弯曲,推动自由脱扣机构动作。当电路欠电压时,欠电压脱扣器的衔铁释放。也使自由脱扣机构动作。分励脱扣器则作为远距离控制用,在正常工作时,其线圈是断电的,在需要距离控制时,按下起动按钮,使线圈通电,衔铁带动自由脱扣机构动作,使主触点断开。&&
销售热线:010-
展会合作/友情链接:010-
传真:010-
Email:info#testmart.cn(使用时请把#换成@)
Copyright&&2003 - 2017&&&&All&&Rights&&Reserved&&仪器仪表交易网 版权所有全新原装,质量保证,保修一年
专业销售及维修西门子各类工控自动化配件;
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S7-200CN、S7-200SMART、S7-300、S7-400、 S7-1200、S7-1500、ET200、LOGO逻辑控制模块
西门子HMI人机界面:触摸屏
西门子变频器:MM420、MM430、MM440、G110、G120、6SE70
西门子工业以太网:通讯网卡、通讯电缆、通讯接头、总线连接器 工控机、交换机、自动化软件等系型号齐全,快速报价,买我们的产品无忧所值,我们的产品都承诺质保一年,让您买的省心舒心,用的放心!
S7-200和S7-300之间的MPI通信
S7-200 PLC与S7-300 PLC之间采用MPI通讯方式时,S7-200 PLC中不需要编写任何与通讯有关的程序,只需要将要交换的数据整理到一个连续的V 存储区当中即可,而S7-300 PLC中需要在组织块OB1(或是定时中断组织块OB35)当中调用系统功能X_GET(SFC67)和X_PUT(SFC68),以实现S7-200 PLC与S7-300 PLC之间的通讯。调用SFC67和SFC68时VAR_ADDR参数填写S7-200的数据地址区,由于S7-200的数据区为v区,这里需填写 P#DB1.DBX×× BYTE n 对应的就是S7200 V存储区当中VB××到VB(××+n)的数据区。例如交换的数据存在S7-200中VB50到VB59这10个字节当中,VAR_ADDR参数应为 P#DB1.DBX50.0 BYTE 10.首先根据S7-300的硬件配置,在STEP7当中组态S7-300站并且下载,注意S7-200和S7-300出厂默认的MPI地址都是2,所以必须修改其中一个PLC的站地址,例子程序当中将S7-300 MPI地址设定为2,S7-200地址设定3,另外要分别将S7-300和S7-200的通讯速率设定一致,可设为9.6K,19.2K,187.5K三 种波特率,例子程序当中选用了19.2K的速率。
S7-200 PLC中通过系统块定义自身的MPI地址和波特率,
分别在STEP7 MicroWin32 和STEP7当中监视S7-200和S7-300 PLC当中的数据,数据监视界面如下:
1 虽然MPI的波特率可以达到12M,但是受到S7-200通信能力的限制,所以可设为9.6K,19.2K,187.5K三 种波特率。2 如果PPI或者MPI的通信距离超过50m,需要加中继器;如果中继器之间没有任何站点的情况下,最远距离可为1000米。3 MPI不能与作为PPI主站的S7-200PLC通信。
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16ES7AA16ES7AA16ES7AA1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0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AV6AX06AV6AX06ES7AA06ES7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16ES-0AA16ES-0AA1
工控产品的更新换代是必然的,尤其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工控业的发展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作为一名工控行业的工程师,面临这么快的发展和产品升级速度,压力也增大很多,我们公司周期长的基建项目,可能等做下一个项目时用到的产品已经升级了。
记得2000年前后,我们选型、设计、调试用的工控产品,可以连续几年不用重新选型,现在就不同了,工作中会频繁遇到选用新产品、新型号的事,大大增加了我们第一次使用新产品的经历。
2014年第一次在国际项目中使用6RA80的经历颇多,也是我近些年众多第一次用新产品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从集团和公司层面来说,国外项目是不容许出任何问题的,另外,第一次选用西门子新的6RA80直流调速器在等离子行业中的应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当时感到压力很大。
首先调试的是S的自由口通讯,大家会说6RA80了还用USS,岂不是白白浪费了高性能的PROFINET和PROFIBUS功能!确实如此,200PLC和6RA80的通讯只能用USS,200CPU程序中未使用现成的USS库指令,我想通过自由口发送和接收USS报文,达到USS通讯的目的,使用发送和接收指令,可以自己组态PZD,PKW的数据内容和通讯字长,另外,选用S7 200/S7 400还是选用DCS直接通讯,方案设计还要经过业主和设计院同意,其中不乏业主指定等原因。
利用200PLC的XMT、RCV指令编写通讯程序,按照USS报文格式组织发给6RA80的报文、做BCC效验,CPU处理接收的报文、做BCC效验,这部分工作还算顺利。接下来设置6RA80的通讯参数、接线、进行通讯调试时,整整调试了两天都没正常,其间电话咨询技术支持的工程师,把我的问题和现场接线情况、参数设置情况、PLC收发报文的格式等和工程师一一做了详尽的交流,在此对技术工程师再次表示感谢!
在官网下载了《SINAMICS_DCM_communicate_with_S7_200_by_USS》手册,详细地看了几遍,接线、设置6RA80通讯参数、200PLC通讯程序都和手册一致,为啥就是无法正常通讯呢?接下来就是在现场折腾、接线无非就两根,颠倒一下非常容易;接下来频繁修改6RA80与通讯相关的参数,按手册的要求设置不好使,如下图:
几经折腾,终于找到问题,是参数P8839的原因:该参数出厂默认根据CBE20通讯卡自动选择通讯接口1F1/1F2:如果没有插入该通讯板,则内部通讯接口 (PROFIBUS/USS) 通过 IF1 通讯;如果插入了 CBE20,则通过 IF1 进行 PROFINET CBE20 通讯,通过 IF2 进行 PROFIBUS/USS 通讯,原因是我调速器上配置了CBE20,错误的认为使用IF1接口与USS之间进行通讯,其实是使用的1F2接口。
这个故事说明了我自身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面对新产品、自己第一次使用时担心出现其他问题,不敢大胆尝试,过于受手册约束;
二是新产品的手册和调试说明,尤其是中文版的资料,也是在逐步完善中,有些特殊功能可能描写的不是特别详尽,这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反复查找产品手册,必要时下载英文版的手册作对照;
三是需要拓宽思路,在明确手册上描述的功能的基础上多做试验
变频器在提升设备的相关应用
这一期和大家谈谈变频器驱动提升类负载的相关问题,提升类负载实际上是位能性恒转矩负载的一个通俗说法。大家能直观想到这类负载的实际应用,比如:起重机的主钩副钩,卷扬机、电梯,扶梯,堆垛机升降机构,矿井罐笼,上料小车,斗提机,塔机,港口的装卸桥,门机,车厂的搬运设备等等。
我们在之前的栏目中曾经介绍过机械负载的分类,其中包含位能性恒转矩负载,这里再次回顾一下这种负载类型的特点:
1、 负载转矩恒定。
2、 负载转矩方向始终向下。
3、 特性曲线位于第一、第四象限。
4、 重物下放,存在能量回馈情况。
针对这种负载特性,无论哪个行业,什么工况的提升机设备,对于变频器电机构成的电气传动系统来讲,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就是:
位能的处理。
抱闸的控制。
一、位能的处理:
1、重物下放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过程
a.重物下放,重力势能转换成重物的动能。
b.重物通过钢丝绳、减速机等机械机构反脱电机(电机转子速度超过变频器输出的速度),使得电机处于发电状态,重物所具有的动能转化成电能。
c.电能通过变频器的逆变桥二极管,流向直流回路。
d.由于直流环节的电容容量所限,电能不可能无限制地吸收。
2、直流环节电能的处理:
a.如果变频器配备了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可以通过CU单元控制制动单元的开通,将制动电阻接入,将电能转换成电阻发热的热能。
b.如果变频器的整流桥具备能量回馈功能,可以通过CU单元控制控制整流单元,将能量回馈到电网。
c.电机回馈能量的及时处理, 确保变频器不发生过电压故障。
d.当然直流环节的电能是通过发热消耗掉,还是回馈电网再利用,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工况和变频器的投入预算。
二、抱闸的控制:
电机抱闸的控制,西门子变频器提供了抱闸控制方式,比如顺序控制,通过BICO互联参数进行控制。当电机的控制方式为矢量控制时,开闭抱闸条件为设定输出扭矩的门限值;如果电机的控制方式为V/F方式,开闭抱闸条件设定为速度的百分比。
对于西门子的S120、G130、G150系列变频器,还提供了扩展抱闸功能,扩展抱闸的控制功能更强大一些,可以加入一些更复杂的状态参量,去控制抱闸。
当然电机抱闸的控制也可以用外围的PLC进行控制。
三、提升类负载变频器调试注意事项
1、 抱闸的逻辑的调试、打开关闭延时时机调试(P1216,P1217)。
2、 多变频器控制多电机的系统,抱闸的动作需要一致。
3、 抱闸线圈不允许接到变频器的输出,需要正确接到相应电源上。
4、 制动单元、制动电阻参数正确设置(P219、P1531)。
5、 制动电阻工作过程中会发热,需保证制电阻周围有足够的散热空间。
6、 速度环优化、考虑 加速度预控。
7、 各种限幅保护,比如转矩、电流、功率等。
8、 对于载客人电梯,需要考虑舒适度,可以增加圆弧曲线;增设称重传感器,进而调整速度环PI参数。
9、 这类负载通常需要带载启动,要求变频器能够在低频输出大的扭矩,需要调整低频补偿电压。
10、 通常提升类应用,在轨道上或者钢丝绳滚筒上,都会设置极限、超极限保护,系统超速保护、钢绳过卷保护,防止重物冲顶或者坠底。
11、 对于垂直载人电梯,设置机械电气的多重保护,比如机械限速、超重、井道安全钳等。
四、提升类负载常见问题及处理
1、 溜车:需要检查抱闸延迟时间,开闭抱闸的扭矩,或者外围控制抱闸的逻辑,抱闸的机械执行机构是否有问题。
2、 过流:抱闸打开过晚,电机处于堵转状态;重物由悬停状态进行二次起升时抱闸打开过早,重物开始下落,电机的输出扭矩不足以克服重物向下的扭矩,电机降速过程中抱闸投入过早;提升重量超过额定负载;速度环参数不合理。
3、 过压:可能制动电阻功率不够,或者参数设置不合适。
4、 制动电阻发热严重, 检查电阻功率选择,是否满足负载回馈功率的峰值及平均功率的曲线,是否满足电阻本身负载的重复周期。制动模块和制动电阻的负载曲线请参考下图:
前几天遇到两个事。
第一个是我熟悉的朋友, 合作的项目。 我要他把盘柜图纸给我,特别叮嘱要PDF格式的。
到了下午,图纸发来了, 一个压缩文件。打开一看,嚯,几十个PDF文件。兄弟确实是把图纸给输出到了PDF格式。 但每张图纸都老老实实一个PDF文件。我以前电脑上有PDF聚合软件的,现在没有了。 就顺便在网上搜索了一个网站,可以帮忙聚合PDF文件。
合并完成后, 把文件下载下来, 又顺手发回给朋友一份,一会儿,惊喜地问, 是怎么实现把多个PDF聚合的?
嗯,我就知道,虽然方法很多, 但很多人甚至连其中的一种都不知道。有可能是, 压根没往这个方向想过。
之后遇到的第二个事是一个客户。要把设计资料发给我。 我为了方便看,也叮嘱把图纸转化为PDF后给我。对方答应了。可过了小半天, 跟我说,输出PDF太费劲。还是直接给我DWG图纸吧。 我只好同意。 收到后用CAD看图软件还打不开,QQ群里找人帮忙,看谁有较新的AUTOCAD的版本, 帮打开转换一下, 但找到的热心人士, 也都表示打不开。 不知道是版本问题还是文件传输中出了问题。
没办法, 硬着头皮再去找客户, 客户给转化成较低的版本后再次发来。 这回总算好了,可以用CAD看图软件看了。
关键词:输出PDF太费劲。
不用我说,大家也一定可以脑补出这是什么样的图纸了。
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这种方式的画图。 机械、电气专业都有喜欢这样的。 一个文件里面把所有的图纸平铺开摆放。 需要借用啥样的元件,就从邻近的图纸中复制参考。而当下的图纸边框,其实也都是从别的图里整个复制来的。
这种方式的最大的缺点就是打印输出不方便。 打印的时候需要挨着每张图纸逐个窗口选择打印范围,效率那是相当低。 而如果一个文件里面只有一张图纸的话,上次打印选择的窗口位置, 图纸会记忆, 下次再打印, 直接按打印按钮即可。 而事实上, 还可以直接使用打印图形最大范围,或者设定好图纸limit,打印的时候式来打印。
我使用CAD的时候,通常是使用后者。设定好图纸空间的limit, 打开栅格, 栅格的显示范围即图纸的limit,设定栅格间距为1,则画线的时候数着格子来画即可。
到了需要的长度, 停止光标,也是相当方便,精准。
而打印的时候,因为默认就是选择limit, 默认打印机,除了可以打开文件后选择打印之外, 还可以直接对文件右键选择打印。 多个文件的打印,可以多选后一次选择。 后面就是电脑和打印机的事了。 不需要太多人工操作。 当然,对于PDF,打印完成之后, 还需要使用聚合工具来处理成1个文件。
我猜会有人跟我补充有专门的CAD批量打印软件,或者某个版本的AUTOCAD有自动批量打印的功能。 但请死了这条心吧!如果你在绘图的时候前期没有按照它的规范做, 或者图纸压根是和我一样, 从别人那儿收到的,上图那样的,那神仙也做不到自动批量打印。
其实存在一个问题,图纸输出时所耗费的时间, 难道不也是设计时间的一部分吗?你设计的时候选择的设计模式,会影响输出的效率。 而任何一个项目的图纸, 都不可能只输出一次完事。 都要不停地有版本修订,以及分发给多人,有多次打印输出的过程。 从整体效率的角度出发,设计者要把图纸分发给别人, 只要不涉及合作修改,就应该直接使用PDF方式,而且是一个项目, 多张图纸, 一个PDF文件的方式。
有一部分这样的原因, 俺们电气图纸早就改用EPLAN了。 在EPLAN中, 要输出PDF文件, 相当方便, 一个指令即可。 我本人做完图纸设计后,通常输出两份, 一份为彩色, 一份为黑白的。 彩色用于在屏幕上浏览清晰, 黑白的便于打印输出到纸质的时候黑白打印机清晰。 否则彩色图纸的彩色线条, 在打印时通常以灰度输出, 没法看。
而至于图纸之外的其它资料, 比如合同, 标书,样本,使用说明书等等,只要不涉及修改,或者不允许浏览者篡改,都应该使用PDF这个格式。 当然了, 一般人还不知道,针对PDF格式, 微软自己也出过用于浏览的XPS文件格式规范,内置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使用起来也算方便。 但微软以往百战百胜的利用操作系统优势的垄断手段, 在PDF面前失灵了。 到目前为止, PDF仍是最流行的电子文档的文件格式。 所以仍然是我们的首选项。
这一片文章的姊妹篇叫做《EXCEL是个好工具》,已经先期发表了。本篇耽误了几天, 对不起大家的期待了。
关于电加热器的控制程序的编写参考
前一些日子,与众大侠们讨论过关于电加热器控制的一次回路的配置问题,使我有重新整理该加热控制的想法。该设备为西门子840D系统,由德国一家设备制造公司制造,但实际应用时,加热器由于国内好几家电加热器生产厂家无法达到加热外形尺寸精度及单位空间功率的限制,境外订购时间周期长等原因,最后,只能被放弃使用该电加热控制单元,改电加热方式为天然气加热方式使用至今已经有10多年时间了。另外一个放弃的原因是由于模具事先需要掏空处理(均分在底模18个直径40*200mm的加热器安装孔),且需要分多层安装(主要是预埋连接铜排,高温导线层面,耐高温绝缘处理),其中还需要有隔热板处理与主轴的连接,模具总装后,对同心度±0.05mm的要求,在实际操作起来也具有一定的加工、安装难度。
为说明该控制原理,先上一张电加热一次侧控制图:
一次侧回路由电源总开关(断路器3RV),及漏电保护器(5SM/1000mA)、交流接触器(3RT)、加热驱动器单元组成对加热总功率18KW的温度控制,其中,温度反馈传感器采用PT100热电阻,需要事先预埋在模具内部并连接好端子。
加热工作原理:
当需要实现主轴设备模具加热或者保温时,先让主轴运行主轴定位步骤(NCK的spos(角度)指令完成定位),完成主轴定位后,加热器通过气动单元将三相加热电源插入到模具加热端子上,一种带弹性(紫铜结构件)的环氧材料连接器,同时,将热电阻PT100一起插入到对应的端子上进行模具的加热和保温,加热器分6组(3KW/组)中心点不接地方式连接。另外,加热控制单元由3个电流变送器检测三相工作电流,控制器的输入为模拟量控制方式。
控制程序:图示部分程序段
三相输入电流检测:
#Korr_Faktor_Stromistwert
//将常数695装入数据块DB106.DBD72中。
//Stromaufnahme Phase 1
"Analogeing.Heizstrom Ph1"
//A相输入电流值。
#Korr_Faktor_Stromistwert
//除695的常数。
#Ist_Heizung_A_Ph1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1
//Stromaufnahme Phase 2
"Analogeing.Heizstrom Ph2"
//B相输入电流值。
#Korr_Faktor_Stromistwert
//除695的常数。
#Ist_Heizung_A_Ph2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2
//Stromaufnahme Phase 3
"Analogeing.Heizstrom Ph3"
//C相输入电流值。
#Korr_Faktor_Stromistwert
//除695的常数。
#Ist_Heizung_A_Ph3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3
//Stromauswertung min.1
#Stromaufnahme_min_10A
//将常数8装入数据块DB106.DBD74中。
加热控制:
"Sch Werkzeugheizung ein"
//加热开始。
#Ist_Heizung_A_Ph1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1
#Stromaufnahme_min_10A
#Ist_Heizung_A_Ph2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2
#Stromaufnahme_min_10A
#Ist_Heizung_A_Ph3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3
#Stromaufnahme_min_10A
"verz.Feh.Heizstrom"
"verz.Feh.Heizstrom"
#Heizpatronen_defekt
//Anzeige Heizpatronen berprfen 小于10A时加热启动。
//Stromauswertung min.1
#Stromaufnahme_min_10A
//将常数8装入数据块DB106.DBD74中。
"Sch Werkzeugheizung ein"
//加热开始。
#Ist_Heizung_A_Ph1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1
#Stromaufnahme_min_10A
#Ist_Heizung_A_Ph2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2
#Stromaufnahme_min_10A
#Ist_Heizung_A_Ph3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3
#Stromaufnahme_min_10A
"verz.Feh.Heizstrom"
"verz.Feh.Heizstrom"
#Heizpatronen_defekt
//Anzeige Heizpatronen berprfen 小于10A时加热启动。
//Stromauswertung min.5
#Stromaufnahme_min_5A
"Sch Werkzeugheizung ein"
#Ist_Heizung_A_Ph1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1
#Stromaufnahme_min_5A
#Ist_Heizung_A_Ph2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2
#Stromaufnahme_min_5A
#Ist_Heizung_A_Ph3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3
#Stromaufnahme_min_5A
#Heizen_ein
#Funktion_warmhalten
#Ist_Temp_Werkz
#Ist_Temp_Werkz
// (21500)
27650 =>10V
"Analog Sollw.Heizpatron."
//输出PQW334
加热器工作判断:
//Parameter beschreiben
#Heizwert_Grenze_Min
#Heizwert_Grenze_Max
#Heizwert_Add_Faktor
//Timer f. Regeltakt laden
"Imp.Heiz_Reg_Takt_1"
"Imp.Heiz_Reg_Takt_0"
"Imp.Heiz_Reg_Takt_0"
"Imp.Heiz_Reg_Takt_1"
"Imp.Heiz_Reg_Takt_0"
#Heiz_Reg_Flanke
#Heiz_Reg_Impuls
#Heiz_Reg_Impuls
#Soll_Temp_Maske
#Ist_Temp_Werkz
#Soll_Temp_Maske
#Ist_Temp_Werkz
#Heizwert_Add_Faktor
//Temp. zu hoch, Heizleistung reduzieren
#Heizwert_Grenze_Min
#Ist_Heizung_A_Ph1
#Heizwert_Add_Faktor
该控制单元的工况由840D系统屏中组态页面,有三相工作电流、加热器工作状态的设置;显示信息,图示:
由于境外编程习惯都喜好FB的接口变量,所以解释上诉控制程序确实有一定难度,尤其是中间过程的变量转移部分,但整体编辑的控制思路还是可以借鉴的,比如工作电流偏小和工作电流超额定电流的判断(我理解为加热器断线和超温保护)。
加热驱动器外形,图示:
加热器位置的判断:
#Heizen_ein
#Dockstation_Abdeckung
//启动加热器的互锁条件1
//启动加热器的互锁条件2
"MV Dockstation vor"
//加热器的气缸加到位
"DB Nocken".E1_geschlossen
//设备加载门的负行程
"DB Nocken".E1_geoeffnet
//设备加载门的正行程
#Schuetz_Freigabe_heizen
#Schuetz_Freigabe_heizen
"verz.Heizung aktivieren"
"verz.Heizung aktivieren"
"Sch Werkzeugheizung ein"
//Schtzansteuerung heizen 输出启动加热Q39.1
因为该原程序是德文版本的,我截取的部分程序段注释有乱码,所以,我在转换为中文时会有一些西里古怪的注释字符,这个大家应该在其它德文版的程序转换为中文版本的也有遇见,不足为奇,实际查看程序时,按电气原理图和实际竣工图纸理解后再自己做一点注释。
考虑相对周到的加热器连接机械部分图示:
与主轴模具电气连接部分还有风冷却单元(防止电气接点发热),弹性连接缓冲装置(气缸推出到模具连接时的缓冲与可靠连接),各种位置的检测单元(安全角度、逻辑控制需要),以及设备的防水处理等均做的十分到位。
总体该加热控制单元设计是比较完善的,无论从机械还是电气方面的设计考虑,均可以作为以后类似工程上的借鉴。6ES-0AA1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SL-4CA1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ES-0AA06AV-3AX06AV-3AX06ES-0AA06ES-0AA0
6ES7XB06ES7XB06ES7XB06ES7XB06ES7XB06ES7XB06ES7XB06ES7XB06ES7XB06ES7XB06ES7XB06ES7XB86ES7XB86ES7XB86ES7XB86ES7XB86ES7XB86ES7XB86ES7XB86ES7XB8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86ES7XA86ES7XA86ES7XA86ES7XA86ES7XA86ES7XA86ES7XA86ES7XA86ES7XA86ES7XA86ES7XA86ES7XA86ES7XA86ES7XA86ES7XA86ES7XA86ES7AA06ES7A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7XA06ES-0AA06ES7XA06AV6AX0
6ES-0XB06ES-0XB06ES-0XB06ES-0XB06ES-0XB06ES-0XB06ES-0XB06ES-0XB06ES-0XB06ES-0XB06ES-0XB06ES-0XB86ES-0XB86ES-0XB86ES-0XB86ES-0XB86ES-0XB86ES-0XB86ES-0XB86ES-0XB8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86ES-0XA86ES-0XA86ES-0XA86ES-0XA86ES-0XA86ES-0XA86ES-0XA86ES-0XA86ES-0XA86ES-0XA86ES-0XA86ES-0XA86ES-0XA86ES-0XA86ES-0XA86ES-0XA86ES-0AA06ES-0AA06SL-4CA1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ES-0XA06AV-0AX06ES7AB06ES7AB06ES7AB06ES7AB16ES7AB26ES7AB06ES7AB06ES7AB16ES7AB26ES7AB06ES7AB06ES7AB06ES7AB16ES7AB26ES7AB06ES7AB16ES7AB26ES7AB06ES7AB06ES7AB06ES7AB06ES7AB06ES7AB06ES7AB06ES7AB06ES7AB06ES7AA06ES7AA06ES7AA0
工控产品的更新换代是必然的,尤其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工控业的发展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作为一名工控行业的工程师,面临这么快的发展和产品升级速度,压力也增大很多,我们公司周期长的基建项目,可能等做下一个项目时用到的产品已经升级了。
记得2000年前后,我们选型、设计、调试用的工控产品,可以连续几年不用重新选型,现在就不同了,工作中会频繁遇到选用新产品、新型号的事,大大增加了我们第一次使用新产品的经历。
2014年第一次在国际项目中使用6RA80的经历颇多,也是我近些年众多第一次用新产品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从集团和公司层面来说,国外项目是不容许出任何问题的,另外,第一次选用西门子新的6RA80直流调速器在等离子行业中的应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当时感到压力很大。
首先调试的是S的自由口通讯,大家会说6RA80了还用USS,岂不是白白浪费了高性能的PROFINET和PROFIBUS功能!确实如此,200PLC和6RA80的通讯只能用USS,200CPU程序中未使用现成的USS库指令,我想通过自由口发送和接收USS报文,达到USS通讯的目的,使用发送和接收指令,可以自己组态PZD,PKW的数据内容和通讯字长,另外,选用S7 200/S7 400还是选用DCS直接通讯,方案设计还要经过业主和设计院同意,其中不乏业主指定等原因。
利用200PLC的XMT、RCV指令编写通讯程序,按照USS报文格式组织发给6RA80的报文、做BCC效验,CPU处理接收的报文、做BCC效验,这部分工作还算顺利。接下来设置6RA80的通讯参数、接线、进行通讯调试时,整整调试了两天都没正常,其间电话咨询技术支持的工程师,把我的问题和现场接线情况、参数设置情况、PLC收发报文的格式等和工程师一一做了详尽的交流,在此对技术工程师再次表示感谢!
在官网下载了《SINAMICS_DCM_communicate_with_S7_200_by_USS》手册,详细地看了几遍,接线、设置6RA80通讯参数、200PLC通讯程序都和手册一致,为啥就是无法正常通讯呢?接下来就是在现场折腾、接线无非就两根,颠倒一下非常容易;接下来频繁修改6RA80与通讯相关的参数,按手册的要求设置不好使,如下图:
几经折腾,终于找到问题,是参数P8839的原因:该参数出厂默认根据CBE20通讯卡自动选择通讯接口1F1/1F2:如果没有插入该通讯板,则内部通讯接口 (PROFIBUS/USS) 通过 IF1 通讯;如果插入了 CBE20,则通过 IF1 进行 PROFINET CBE20 通讯,通过 IF2 进行 PROFIBUS/USS 通讯,原因是我调速器上配置了CBE20,错误的认为使用IF1接口与USS之间进行通讯,其实是使用的1F2接口。
这个故事说明了我自身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面对新产品、自己第一次使用时担心出现其他问题,不敢大胆尝试,过于受手册约束;
二是新产品的手册和调试说明,尤其是中文版的资料,也是在逐步完善中,有些特殊功能可能描写的不是特别详尽,这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反复查找产品手册,必要时下载英文版的手册作对照;
三是需要拓宽思路,在明确手册上描述的功能的基础上多做试验
变频器在提升设备的相关应用
这一期和大家谈谈变频器驱动提升类负载的相关问题,提升类负载实际上是位能性恒转矩负载的一个通俗说法。大家能直观想到这类负载的实际应用,比如:起重机的主钩副钩,卷扬机、电梯,扶梯,堆垛机升降机构,矿井罐笼,上料小车,斗提机,塔机,港口的装卸桥,门机,车厂的搬运设备等等。
我们在之前的栏目中曾经介绍过机械负载的分类,其中包含位能性恒转矩负载,这里再次回顾一下这种负载类型的特点:
1、 负载转矩恒定。
2、 负载转矩方向始终向下。
3、 特性曲线位于第一、第四象限。
4、 重物下放,存在能量回馈情况。
针对这种负载特性,无论哪个行业,什么工况的提升机设备,对于变频器电机构成的电气传动系统来讲,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就是:
位能的处理。
抱闸的控制。
一、位能的处理:
1、重物下放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过程
a.重物下放,重力势能转换成重物的动能。
b.重物通过钢丝绳、减速机等机械机构反脱电机(电机转子速度超过变频器输出的速度),使得电机处于发电状态,重物所具有的动能转化成电能。
c.电能通过变频器的逆变桥二极管,流向直流回路。
d.由于直流环节的电容容量所限,电能不可能无限制地吸收。
2、直流环节电能的处理:
a.如果变频器配备了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可以通过CU单元控制制动单元的开通,将制动电阻接入,将电能转换成电阻发热的热能。
b.如果变频器的整流桥具备能量回馈功能,可以通过CU单元控制控制整流单元,将能量回馈到电网。
c.电机回馈能量的及时处理, 确保变频器不发生过电压故障。
d.当然直流环节的电能是通过发热消耗掉,还是回馈电网再利用,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工况和变频器的投入预算。
二、抱闸的控制:
电机抱闸的控制,西门子变频器提供了抱闸控制方式,比如顺序控制,通过BICO互联参数进行控制。当电机的控制方式为矢量控制时,开闭抱闸条件为设定输出扭矩的门限值;如果电机的控制方式为V/F方式,开闭抱闸条件设定为速度的百分比。
对于西门子的S120、G130、G150系列变频器,还提供了扩展抱闸功能,扩展抱闸的控制功能更强大一些,可以加入一些更复杂的状态参量,去控制抱闸。
当然电机抱闸的控制也可以用外围的PLC进行控制。
三、提升类负载变频器调试注意事项
1、 抱闸的逻辑的调试、打开关闭延时时机调试(P1216,P1217)。
2、 多变频器控制多电机的系统,抱闸的动作需要一致。
3、 抱闸线圈不允许接到变频器的输出,需要正确接到相应电源上。
4、 制动单元、制动电阻参数正确设置(P219、P1531)。
5、 制动电阻工作过程中会发热,需保证制电阻周围有足够的散热空间。
6、 速度环优化、考虑 加速度预控。
7、 各种限幅保护,比如转矩、电流、功率等。
8、 对于载客人电梯,需要考虑舒适度,可以增加圆弧曲线;增设称重传感器,进而调整速度环PI参数。
9、 这类负载通常需要带载启动,要求变频器能够在低频输出大的扭矩,需要调整低频补偿电压。
10、 通常提升类应用,在轨道上或者钢丝绳滚筒上,都会设置极限、超极限保护,系统超速保护、钢绳过卷保护,防止重物冲顶或者坠底。
11、 对于垂直载人电梯,设置机械电气的多重保护,比如机械限速、超重、井道安全钳等。
四、提升类负载常见问题及处理
1、 溜车:需要检查抱闸延迟时间,开闭抱闸的扭矩,或者外围控制抱闸的逻辑,抱闸的机械执行机构是否有问题。
2、 过流:抱闸打开过晚,电机处于堵转状态;重物由悬停状态进行二次起升时抱闸打开过早,重物开始下落,电机的输出扭矩不足以克服重物向下的扭矩,电机降速过程中抱闸投入过早;提升重量超过额定负载;速度环参数不合理。
3、 过压:可能制动电阻功率不够,或者参数设置不合适。
4、 制动电阻发热严重, 检查电阻功率选择,是否满足负载回馈功率的峰值及平均功率的曲线,是否满足电阻本身负载的重复周期。制动模块和制动电阻的负载曲线请参考下图:
前几天遇到两个事。
第一个是我熟悉的朋友, 合作的项目。 我要他把盘柜图纸给我,特别叮嘱要PDF格式的。
到了下午,图纸发来了, 一个压缩文件。打开一看,嚯,几十个PDF文件。兄弟确实是把图纸给输出到了PDF格式。 但每张图纸都老老实实一个PDF文件。我以前电脑上有PDF聚合软件的,现在没有了。 就顺便在网上搜索了一个网站,可以帮忙聚合PDF文件。
合并完成后, 把文件下载下来, 又顺手发回给朋友一份,一会儿,惊喜地问, 是怎么实现把多个PDF聚合的?
嗯,我就知道,虽然方法很多, 但很多人甚至连其中的一种都不知道。有可能是, 压根没往这个方向想过。
之后遇到的第二个事是一个客户。要把设计资料发给我。 我为了方便看,也叮嘱把图纸转化为PDF后给我。对方答应了。可过了小半天, 跟我说,输出PDF太费劲。还是直接给我DWG图纸吧。 我只好同意。 收到后用CAD看图软件还打不开,QQ群里找人帮忙,看谁有较新的AUTOCAD的版本, 帮打开转换一下, 但找到的热心人士, 也都表示打不开。 不知道是版本问题还是文件传输中出了问题。
没办法, 硬着头皮再去找客户, 客户给转化成较低的版本后再次发来。 这回总算好了,可以用CAD看图软件看了。
关键词:输出PDF太费劲。
不用我说,大家也一定可以脑补出这是什么样的图纸了。
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这种方式的画图。 机械、电气专业都有喜欢这样的。 一个文件里面把所有的图纸平铺开摆放。 需要借用啥样的元件,就从邻近的图纸中复制参考。而当下的图纸边框,其实也都是从别的图里整个复制来的。
这种方式的最大的缺点就是打印输出不方便。 打印的时候需要挨着每张图纸逐个窗口选择打印范围,效率那是相当低。 而如果一个文件里面只有一张图纸的话,上次打印选择的窗口位置, 图纸会记忆, 下次再打印, 直接按打印按钮即可。 而事实上, 还可以直接使用打印图形最大范围,或者设定好图纸limit,打印的时候式来打印。
我使用CAD的时候,通常是使用后者。设定好图纸空间的limit, 打开栅格, 栅格的显示范围即图纸的limit,设定栅格间距为1,则画线的时候数着格子来画即可。
到了需要的长度, 停止光标,也是相当方便,精准。
而打印的时候,因为默认就是选择limit, 默认打印机,除了可以打开文件后选择打印之外, 还可以直接对文件右键选择打印。 多个文件的打印,可以多选后一次选择。 后面就是电脑和打印机的事了。 不需要太多人工操作。 当然,对于PDF,打印完成之后, 还需要使用聚合工具来处理成1个文件。
我猜会有人跟我补充有专门的CAD批量打印软件,或者某个版本的AUTOCAD有自动批量打印的功能。 但请死了这条心吧!如果你在绘图的时候前期没有按照它的规范做, 或者图纸压根是和我一样, 从别人那儿收到的,上图那样的,那神仙也做不到自动批量打印。
其实存在一个问题,图纸输出时所耗费的时间, 难道不也是设计时间的一部分吗?你设计的时候选择的设计模式,会影响输出的效率。 而任何一个项目的图纸, 都不可能只输出一次完事。 都要不停地有版本修订,以及分发给多人,有多次打印输出的过程。 从整体效率的角度出发,设计者要把图纸分发给别人, 只要不涉及合作修改,就应该直接使用PDF方式,而且是一个项目, 多张图纸, 一个PDF文件的方式。
有一部分这样的原因, 俺们电气图纸早就改用EPLAN了。 在EPLAN中, 要输出PDF文件, 相当方便, 一个指令即可。 我本人做完图纸设计后,通常输出两份, 一份为彩色, 一份为黑白的。 彩色用于在屏幕上浏览清晰, 黑白的便于打印输出到纸质的时候黑白打印机清晰。 否则彩色图纸的彩色线条, 在打印时通常以灰度输出, 没法看。
而至于图纸之外的其它资料, 比如合同, 标书,样本,使用说明书等等,只要不涉及修改,或者不允许浏览者篡改,都应该使用PDF这个格式。 当然了, 一般人还不知道,针对PDF格式, 微软自己也出过用于浏览的XPS文件格式规范,内置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使用起来也算方便。 但微软以往百战百胜的利用操作系统优势的垄断手段, 在PDF面前失灵了。 到目前为止, PDF仍是最流行的电子文档的文件格式。 所以仍然是我们的首选项。
这一片文章的姊妹篇叫做《EXCEL是个好工具》,已经先期发表了。本篇耽误了几天, 对不起大家的期待了。
关于电加热器的控制程序的编写参考
前一些日子,与众大侠们讨论过关于电加热器控制的一次回路的配置问题,使我有重新整理该加热控制的想法。该设备为西门子840D系统,由德国一家设备制造公司制造,但实际应用时,加热器由于国内好几家电加热器生产厂家无法达到加热外形尺寸精度及单位空间功率的限制,境外订购时间周期长等原因,最后,只能被放弃使用该电加热控制单元,改电加热方式为天然气加热方式使用至今已经有10多年时间了。另外一个放弃的原因是由于模具事先需要掏空处理(均分在底模18个直径40*200mm的加热器安装孔),且需要分多层安装(主要是预埋连接铜排,高温导线层面,耐高温绝缘处理),其中还需要有隔热板处理与主轴的连接,模具总装后,对同心度±0.05mm的要求,在实际操作起来也具有一定的加工、安装难度。
为说明该控制原理,先上一张电加热一次侧控制图:
一次侧回路由电源总开关(断路器3RV),及漏电保护器(5SM/1000mA)、交流接触器(3RT)、加热驱动器单元组成对加热总功率18KW的温度控制,其中,温度反馈传感器采用PT100热电阻,需要事先预埋在模具内部并连接好端子。
加热工作原理:
当需要实现主轴设备模具加热或者保温时,先让主轴运行主轴定位步骤(NCK的spos(角度)指令完成定位),完成主轴定位后,加热器通过气动单元将三相加热电源插入到模具加热端子上,一种带弹性(紫铜结构件)的环氧材料连接器,同时,将热电阻PT100一起插入到对应的端子上进行模具的加热和保温,加热器分6组(3KW/组)中心点不接地方式连接。另外,加热控制单元由3个电流变送器检测三相工作电流,控制器的输入为模拟量控制方式。
控制程序:图示部分程序段
三相输入电流检测:
#Korr_Faktor_Stromistwert
//将常数695装入数据块DB106.DBD72中。
//Stromaufnahme Phase 1
"Analogeing.Heizstrom Ph1"
//A相输入电流值。
#Korr_Faktor_Stromistwert
//除695的常数。
#Ist_Heizung_A_Ph1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1
//Stromaufnahme Phase 2
"Analogeing.Heizstrom Ph2"
//B相输入电流值。
#Korr_Faktor_Stromistwert
//除695的常数。
#Ist_Heizung_A_Ph2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2
//Stromaufnahme Phase 3
"Analogeing.Heizstrom Ph3"
//C相输入电流值。
#Korr_Faktor_Stromistwert
//除695的常数。
#Ist_Heizung_A_Ph3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3
//Stromauswertung min.1
#Stromaufnahme_min_10A
//将常数8装入数据块DB106.DBD74中。
加热控制:
"Sch Werkzeugheizung ein"
//加热开始。
#Ist_Heizung_A_Ph1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1
#Stromaufnahme_min_10A
#Ist_Heizung_A_Ph2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2
#Stromaufnahme_min_10A
#Ist_Heizung_A_Ph3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3
#Stromaufnahme_min_10A
"verz.Feh.Heizstrom"
"verz.Feh.Heizstrom"
#Heizpatronen_defekt
//Anzeige Heizpatronen berprfen 小于10A时加热启动。
//Stromauswertung min.1
#Stromaufnahme_min_10A
//将常数8装入数据块DB106.DBD74中。
"Sch Werkzeugheizung ein"
//加热开始。
#Ist_Heizung_A_Ph1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1
#Stromaufnahme_min_10A
#Ist_Heizung_A_Ph2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2
#Stromaufnahme_min_10A
#Ist_Heizung_A_Ph3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3
#Stromaufnahme_min_10A
"verz.Feh.Heizstrom"
"verz.Feh.Heizstrom"
#Heizpatronen_defekt
//Anzeige Heizpatronen berprfen 小于10A时加热启动。
//Stromauswertung min.5
#Stromaufnahme_min_5A
"Sch Werkzeugheizung ein"
#Ist_Heizung_A_Ph1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1
#Stromaufnahme_min_5A
#Ist_Heizung_A_Ph2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2
#Stromaufnahme_min_5A
#Ist_Heizung_A_Ph3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3
#Stromaufnahme_min_5A
#Heizen_ein
#Funktion_warmhalten
#Ist_Temp_Werkz
#Ist_Temp_Werkz
// (21500)
27650 =>10V
"Analog Sollw.Heizpatron."
//输出PQW334
加热器工作判断:
//Parameter beschreiben
#Heizwert_Grenze_Min
#Heizwert_Grenze_Max
#Heizwert_Add_Faktor
//Timer f. Regeltakt laden
"Imp.Heiz_Reg_Takt_1"
"Imp.Heiz_Reg_Takt_0"
"Imp.Heiz_Reg_Takt_0"
"Imp.Heiz_Reg_Takt_1"
"Imp.Heiz_Reg_Takt_0"
#Heiz_Reg_Flanke
#Heiz_Reg_Impuls
#Heiz_Reg_Impuls
#Soll_Temp_Maske
#Ist_Temp_Werkz
#Soll_Temp_Maske
#Ist_Temp_Werkz
#Heizwert_Add_Faktor
//Temp. zu hoch, Heizleistung reduzieren
#Heizwert_Grenze_Min
#Ist_Heizung_A_Ph1
#Heizwert_Add_Faktor
该控制单元的工况由840D系统屏中组态页面,有三相工作电流、加热器工作状态的设置;显示信息,图示:
由于境外编程习惯都喜好FB的接口变量,所以解释上诉控制程序确实有一定难度,尤其是中间过程的变量转移部分,但整体编辑的控制思路还是可以借鉴的,比如工作电流偏小和工作电流超额定电流的判断(我理解为加热器断线和超温保护)。
加热驱动器外形,图示:
加热器位置的判断:
#Heizen_ein
#Dockstation_Abdeckung
//启动加热器的互锁条件1
//启动加热器的互锁条件2
"MV Dockstation vor"
//加热器的气缸加到位
"DB Nocken".E1_geschlossen
//设备加载门的负行程
"DB Nocken".E1_geoeffnet
//设备加载门的正行程
#Schuetz_Freigabe_heizen
#Schuetz_Freigabe_heizen
"verz.Heizung aktivieren"
"verz.Heizung aktivieren"
"Sch Werkzeugheizung ein"
//Schtzansteuerung heizen 输出启动加热Q39.1
因为该原程序是德文版本的,我截取的部分程序段注释有乱码,所以,我在转换为中文时会有一些西里古怪的注释字符,这个大家应该在其它德文版的程序转换为中文版本的也有遇见,不足为奇,实际查看程序时,按电气原理图和实际竣工图纸理解后再自己做一点注释。
考虑相对周到的加热器连接机械部分图示:
与主轴模具电气连接部分还有风冷却单元(防止电气接点发热),弹性连接缓冲装置(气缸推出到模具连接时的缓冲与可靠连接),各种位置的检测单元(安全角度、逻辑控制需要),以及设备的防水处理等均做的十分到位。
总体该加热控制单元设计是比较完善的,无论从机械还是电气方面的设计考虑,均可以作为以后类似工程上的借鉴。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E06ES7AE06ES7AE06ES7AE06ES7AE06ES7AE06ES7AE06ES7AE06ES7AE06ES7AE06ES7AE06ES7AE06ES7AE06ES7AE06ES7AE06ES7AE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B06ES7AA06ES7AB06ES7AA06ES7AA06ES7AB06ES7AA06ES7AB06SL-4CA16SL-4CA16SL-4CA1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54974UC11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X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YE06ES7YE26ES7AA06ES7AA16ES7AA26ES7AA06ES7AA06ES7AA16ES7AA26ES7AA06ES7AA16ES7AA2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06ES7AA16ES7AA26ES7AB06ES7AA06ES7AA06ES7AA16ES7AA26ES7AA0
工控产品的更新换代是必然的,尤其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工控业的发展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作为一名工控行业的工程师,面临这么快的发展和产品升级速度,压力也增大很多,我们公司周期长的基建项目,可能等做下一个项目时用到的产品已经升级了。
记得2000年前后,我们选型、设计、调试用的工控产品,可以连续几年不用重新选型,现在就不同了,工作中会频繁遇到选用新产品、新型号的事,大大增加了我们第一次使用新产品的经历。
2014年第一次在国际项目中使用6RA80的经历颇多,也是我近些年众多第一次用新产品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从集团和公司层面来说,国外项目是不容许出任何问题的,另外,第一次选用西门子新的6RA80直流调速器在等离子行业中的应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当时感到压力很大。
首先调试的是S的自由口通讯,大家会说6RA80了还用USS,岂不是白白浪费了高性能的PROFINET和PROFIBUS功能!确实如此,200PLC和6RA80的通讯只能用USS,200CPU程序中未使用现成的USS库指令,我想通过自由口发送和接收USS报文,达到USS通讯的目的,使用发送和接收指令,可以自己组态PZD,PKW的数据内容和通讯字长,另外,选用S7 200/S7 400还是选用DCS直接通讯,方案设计还要经过业主和设计院同意,其中不乏业主指定等原因。
利用200PLC的XMT、RCV指令编写通讯程序,按照USS报文格式组织发给6RA80的报文、做BCC效验,CPU处理接收的报文、做BCC效验,这部分工作还算顺利。接下来设置6RA80的通讯参数、接线、进行通讯调试时,整整调试了两天都没正常,其间电话咨询技术支持的工程师,把我的问题和现场接线情况、参数设置情况、PLC收发报文的格式等和工程师一一做了详尽的交流,在此对技术工程师再次表示感谢!
在官网下载了《SINAMICS_DCM_communicate_with_S7_200_by_USS》手册,详细地看了几遍,接线、设置6RA80通讯参数、200PLC通讯程序都和手册一致,为啥就是无法正常通讯呢?接下来就是在现场折腾、接线无非就两根,颠倒一下非常容易;接下来频繁修改6RA80与通讯相关的参数,按手册的要求设置不好使,如下图:
几经折腾,终于找到问题,是参数P8839的原因:该参数出厂默认根据CBE20通讯卡自动选择通讯接口1F1/1F2:如果没有插入该通讯板,则内部通讯接口 (PROFIBUS/USS) 通过 IF1 通讯;如果插入了 CBE20,则通过 IF1 进行 PROFINET CBE20 通讯,通过 IF2 进行 PROFIBUS/USS 通讯,原因是我调速器上配置了CBE20,错误的认为使用IF1接口与USS之间进行通讯,其实是使用的1F2接口。
这个故事说明了我自身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面对新产品、自己第一次使用时担心出现其他问题,不敢大胆尝试,过于受手册约束;
二是新产品的手册和调试说明,尤其是中文版的资料,也是在逐步完善中,有些特殊功能可能描写的不是特别详尽,这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反复查找产品手册,必要时下载英文版的手册作对照;
三是需要拓宽思路,在明确手册上描述的功能的基础上多做试验
变频器在提升设备的相关应用
这一期和大家谈谈变频器驱动提升类负载的相关问题,提升类负载实际上是位能性恒转矩负载的一个通俗说法。大家能直观想到这类负载的实际应用,比如:起重机的主钩副钩,卷扬机、电梯,扶梯,堆垛机升降机构,矿井罐笼,上料小车,斗提机,塔机,港口的装卸桥,门机,车厂的搬运设备等等。
我们在之前的栏目中曾经介绍过机械负载的分类,其中包含位能性恒转矩负载,这里再次回顾一下这种负载类型的特点:
1、 负载转矩恒定。
2、 负载转矩方向始终向下。
3、 特性曲线位于第一、第四象限。
4、 重物下放,存在能量回馈情况。
针对这种负载特性,无论哪个行业,什么工况的提升机设备,对于变频器电机构成的电气传动系统来讲,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就是:
位能的处理。
抱闸的控制。
一、位能的处理:
1、重物下放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过程
a.重物下放,重力势能转换成重物的动能。
b.重物通过钢丝绳、减速机等机械机构反脱电机(电机转子速度超过变频器输出的速度),使得电机处于发电状态,重物所具有的动能转化成电能。
c.电能通过变频器的逆变桥二极管,流向直流回路。
d.由于直流环节的电容容量所限,电能不可能无限制地吸收。
2、直流环节电能的处理:
a.如果变频器配备了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可以通过CU单元控制制动单元的开通,将制动电阻接入,将电能转换成电阻发热的热能。
b.如果变频器的整流桥具备能量回馈功能,可以通过CU单元控制控制整流单元,将能量回馈到电网。
c.电机回馈能量的及时处理, 确保变频器不发生过电压故障。
d.当然直流环节的电能是通过发热消耗掉,还是回馈电网再利用,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工况和变频器的投入预算。
二、抱闸的控制:
电机抱闸的控制,西门子变频器提供了抱闸控制方式,比如顺序控制,通过BICO互联参数进行控制。当电机的控制方式为矢量控制时,开闭抱闸条件为设定输出扭矩的门限值;如果电机的控制方式为V/F方式,开闭抱闸条件设定为速度的百分比。
对于西门子的S120、G130、G150系列变频器,还提供了扩展抱闸功能,扩展抱闸的控制功能更强大一些,可以加入一些更复杂的状态参量,去控制抱闸。
当然电机抱闸的控制也可以用外围的PLC进行控制。
三、提升类负载变频器调试注意事项
1、 抱闸的逻辑的调试、打开关闭延时时机调试(P1216,P1217)。
2、 多变频器控制多电机的系统,抱闸的动作需要一致。
3、 抱闸线圈不允许接到变频器的输出,需要正确接到相应电源上。
4、 制动单元、制动电阻参数正确设置(P219、P1531)。
5、 制动电阻工作过程中会发热,需保证制电阻周围有足够的散热空间。
6、 速度环优化、考虑 加速度预控。
7、 各种限幅保护,比如转矩、电流、功率等。
8、 对于载客人电梯,需要考虑舒适度,可以增加圆弧曲线;增设称重传感器,进而调整速度环PI参数。
9、 这类负载通常需要带载启动,要求变频器能够在低频输出大的扭矩,需要调整低频补偿电压。
10、 通常提升类应用,在轨道上或者钢丝绳滚筒上,都会设置极限、超极限保护,系统超速保护、钢绳过卷保护,防止重物冲顶或者坠底。
11、 对于垂直载人电梯,设置机械电气的多重保护,比如机械限速、超重、井道安全钳等。
四、提升类负载常见问题及处理
1、 溜车:需要检查抱闸延迟时间,开闭抱闸的扭矩,或者外围控制抱闸的逻辑,抱闸的机械执行机构是否有问题。
2、 过流:抱闸打开过晚,电机处于堵转状态;重物由悬停状态进行二次起升时抱闸打开过早,重物开始下落,电机的输出扭矩不足以克服重物向下的扭矩,电机降速过程中抱闸投入过早;提升重量超过额定负载;速度环参数不合理。
3、 过压:可能制动电阻功率不够,或者参数设置不合适。
4、 制动电阻发热严重, 检查电阻功率选择,是否满足负载回馈功率的峰值及平均功率的曲线,是否满足电阻本身负载的重复周期。制动模块和制动电阻的负载曲线请参考下图:
前几天遇到两个事。
第一个是我熟悉的朋友, 合作的项目。 我要他把盘柜图纸给我,特别叮嘱要PDF格式的。
到了下午,图纸发来了, 一个压缩文件。打开一看,嚯,几十个PDF文件。兄弟确实是把图纸给输出到了PDF格式。 但每张图纸都老老实实一个PDF文件。我以前电脑上有PDF聚合软件的,现在没有了。 就顺便在网上搜索了一个网站,可以帮忙聚合PDF文件。
合并完成后, 把文件下载下来, 又顺手发回给朋友一份,一会儿,惊喜地问, 是怎么实现把多个PDF聚合的?
嗯,我就知道,虽然方法很多, 但很多人甚至连其中的一种都不知道。有可能是, 压根没往这个方向想过。
之后遇到的第二个事是一个客户。要把设计资料发给我。 我为了方便看,也叮嘱把图纸转化为PDF后给我。对方答应了。可过了小半天, 跟我说,输出PDF太费劲。还是直接给我DWG图纸吧。 我只好同意。 收到后用CAD看图软件还打不开,QQ群里找人帮忙,看谁有较新的AUTOCAD的版本, 帮打开转换一下, 但找到的热心人士, 也都表示打不开。 不知道是版本问题还是文件传输中出了问题。
没办法, 硬着头皮再去找客户, 客户给转化成较低的版本后再次发来。 这回总算好了,可以用CAD看图软件看了。
关键词:输出PDF太费劲。
不用我说,大家也一定可以脑补出这是什么样的图纸了。
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这种方式的画图。 机械、电气专业都有喜欢这样的。 一个文件里面把所有的图纸平铺开摆放。 需要借用啥样的元件,就从邻近的图纸中复制参考。而当下的图纸边框,其实也都是从别的图里整个复制来的。
这种方式的最大的缺点就是打印输出不方便。 打印的时候需要挨着每张图纸逐个窗口选择打印范围,效率那是相当低。 而如果一个文件里面只有一张图纸的话,上次打印选择的窗口位置, 图纸会记忆, 下次再打印, 直接按打印按钮即可。 而事实上, 还可以直接使用打印图形最大范围,或者设定好图纸limit,打印的时候式来打印。
我使用CAD的时候,通常是使用后者。设定好图纸空间的limit, 打开栅格, 栅格的显示范围即图纸的limit,设定栅格间距为1,则画线的时候数着格子来画即可。
到了需要的长度, 停止光标,也是相当方便,精准。
而打印的时候,因为默认就是选择limit, 默认打印机,除了可以打开文件后选择打印之外, 还可以直接对文件右键选择打印。 多个文件的打印,可以多选后一次选择。 后面就是电脑和打印机的事了。 不需要太多人工操作。 当然,对于PDF,打印完成之后, 还需要使用聚合工具来处理成1个文件。
我猜会有人跟我补充有专门的CAD批量打印软件,或者某个版本的AUTOCAD有自动批量打印的功能。 但请死了这条心吧!如果你在绘图的时候前期没有按照它的规范做, 或者图纸压根是和我一样, 从别人那儿收到的,上图那样的,那神仙也做不到自动批量打印。
其实存在一个问题,图纸输出时所耗费的时间, 难道不也是设计时间的一部分吗?你设计的时候选择的设计模式,会影响输出的效率。 而任何一个项目的图纸, 都不可能只输出一次完事。 都要不停地有版本修订,以及分发给多人,有多次打印输出的过程。 从整体效率的角度出发,设计者要把图纸分发给别人, 只要不涉及合作修改,就应该直接使用PDF方式,而且是一个项目, 多张图纸, 一个PDF文件的方式。
有一部分这样的原因, 俺们电气图纸早就改用EPLAN了。 在EPLAN中, 要输出PDF文件, 相当方便, 一个指令即可。 我本人做完图纸设计后,通常输出两份, 一份为彩色, 一份为黑白的。 彩色用于在屏幕上浏览清晰, 黑白的便于打印输出到纸质的时候黑白打印机清晰。 否则彩色图纸的彩色线条, 在打印时通常以灰度输出, 没法看。
而至于图纸之外的其它资料, 比如合同, 标书,样本,使用说明书等等,只要不涉及修改,或者不允许浏览者篡改,都应该使用PDF这个格式。 当然了, 一般人还不知道,针对PDF格式, 微软自己也出过用于浏览的XPS文件格式规范,内置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使用起来也算方便。 但微软以往百战百胜的利用操作系统优势的垄断手段, 在PDF面前失灵了。 到目前为止, PDF仍是最流行的电子文档的文件格式。 所以仍然是我们的首选项。
这一片文章的姊妹篇叫做《EXCEL是个好工具》,已经先期发表了。本篇耽误了几天, 对不起大家的期待了。
关于电加热器的控制程序的编写参考
前一些日子,与众大侠们讨论过关于电加热器控制的一次回路的配置问题,使我有重新整理该加热控制的想法。该设备为西门子840D系统,由德国一家设备制造公司制造,但实际应用时,加热器由于国内好几家电加热器生产厂家无法达到加热外形尺寸精度及单位空间功率的限制,境外订购时间周期长等原因,最后,只能被放弃使用该电加热控制单元,改电加热方式为天然气加热方式使用至今已经有10多年时间了。另外一个放弃的原因是由于模具事先需要掏空处理(均分在底模18个直径40*200mm的加热器安装孔),且需要分多层安装(主要是预埋连接铜排,高温导线层面,耐高温绝缘处理),其中还需要有隔热板处理与主轴的连接,模具总装后,对同心度±0.05mm的要求,在实际操作起来也具有一定的加工、安装难度。
为说明该控制原理,先上一张电加热一次侧控制图:
一次侧回路由电源总开关(断路器3RV),及漏电保护器(5SM/1000mA)、交流接触器(3RT)、加热驱动器单元组成对加热总功率18KW的温度控制,其中,温度反馈传感器采用PT100热电阻,需要事先预埋在模具内部并连接好端子。
加热工作原理:
当需要实现主轴设备模具加热或者保温时,先让主轴运行主轴定位步骤(NCK的spos(角度)指令完成定位),完成主轴定位后,加热器通过气动单元将三相加热电源插入到模具加热端子上,一种带弹性(紫铜结构件)的环氧材料连接器,同时,将热电阻PT100一起插入到对应的端子上进行模具的加热和保温,加热器分6组(3KW/组)中心点不接地方式连接。另外,加热控制单元由3个电流变送器检测三相工作电流,控制器的输入为模拟量控制方式。
控制程序:图示部分程序段
三相输入电流检测:
#Korr_Faktor_Stromistwert
//将常数695装入数据块DB106.DBD72中。
//Stromaufnahme Phase 1
"Analogeing.Heizstrom Ph1"
//A相输入电流值。
#Korr_Faktor_Stromistwert
//除695的常数。
#Ist_Heizung_A_Ph1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1
//Stromaufnahme Phase 2
"Analogeing.Heizstrom Ph2"
//B相输入电流值。
#Korr_Faktor_Stromistwert
//除695的常数。
#Ist_Heizung_A_Ph2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2
//Stromaufnahme Phase 3
"Analogeing.Heizstrom Ph3"
//C相输入电流值。
#Korr_Faktor_Stromistwert
//除695的常数。
#Ist_Heizung_A_Ph3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3
//Stromauswertung min.1
#Stromaufnahme_min_10A
//将常数8装入数据块DB106.DBD74中。
加热控制:
"Sch Werkzeugheizung ein"
//加热开始。
#Ist_Heizung_A_Ph1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1
#Stromaufnahme_min_10A
#Ist_Heizung_A_Ph2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2
#Stromaufnahme_min_10A
#Ist_Heizung_A_Ph3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3
#Stromaufnahme_min_10A
"verz.Feh.Heizstrom"
"verz.Feh.Heizstrom"
#Heizpatronen_defekt
//Anzeige Heizpatronen berprfen 小于10A时加热启动。
//Stromauswertung min.1
#Stromaufnahme_min_10A
//将常数8装入数据块DB106.DBD74中。
"Sch Werkzeugheizung ein"
//加热开始。
#Ist_Heizung_A_Ph1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1
#Stromaufnahme_min_10A
#Ist_Heizung_A_Ph2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2
#Stromaufnahme_min_10A
#Ist_Heizung_A_Ph3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3
#Stromaufnahme_min_10A
"verz.Feh.Heizstrom"
"verz.Feh.Heizstrom"
#Heizpatronen_defekt
//Anzeige Heizpatronen berprfen 小于10A时加热启动。
//Stromauswertung min.5
#Stromaufnahme_min_5A
"Sch Werkzeugheizung ein"
#Ist_Heizung_A_Ph1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1
#Stromaufnahme_min_5A
#Ist_Heizung_A_Ph2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2
#Stromaufnahme_min_5A
#Ist_Heizung_A_Ph3
//Istwert Stromaufnahme Heizung, Phase 3
#Stromaufnahme_min_5A
#Heizen_ein
#Funktion_warmhalten
#Ist_Temp_Werkz
#Ist_Temp_Werkz
// (21500)
27650 =>10V
"Analog Sollw.Heizpatron."
//输出PQW334
加热器工作判断:
//Parameter beschreiben
#Heizwert_Grenze_Min
#Heizwert_Grenze_Max
#Heizwert_Add_Faktor
//Timer f. Regeltakt laden
"Imp.Heiz_Reg_Takt_1"
"Imp.Heiz_Reg_Takt_0"
"Imp.Heiz_Reg_Takt_0"
"Imp.Heiz_Reg_Takt_1"
"Imp.Heiz_Reg_Takt_0"
#Heiz_Reg_Flanke
#Heiz_Reg_Impuls
#Heiz_Reg_Impuls
#Soll_Temp_Maske
#Ist_Temp_Werkz
#Soll_Temp_Maske
#Ist_Temp_Werkz
#Heizwert_Add_Faktor
//Temp. zu hoch, Heizleistung reduzieren
#Heizwert_Grenze_Min
#Ist_Heizung_A_Ph1
#Heizwert_Add_Faktor
该控制单元的工况由840D系统屏中组态页面,有三相工作电流、加热器工作状态的设置;显示信息,图示:
由于境外编程习惯都喜好FB的接口变量,所以解释上诉控制程序确实有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锋片的说明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