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玄冰400和原装散热器是玄冰400

(ERROR:15) & 访客不能直接访问金鳞岂非池中物,用来降温顶呱呱 — DEEPCOOL 九州风神 玄冰400 金鳞版散热器使用体会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金鳞岂非池中物,用来降温顶呱呱 — DEEPCOOL 九州风神 玄冰400 金鳞版散热器使用体会
& & 头段时间个自己2009年的老机器升级了下配置,系统也安装成win7 64位,感觉再战三年不是问题。&& & 原来看见各种攒机文章,心里想为毛都喜欢折腾,各种不爽,想自己买主机,被奸商宰点也没什么。本来SSD,内存,都加了,心想大不了在更新下,但是确实老了,感觉更新划不来。对付了1个多月,上网,看视频都OK。&& & 但是,我还偶尔玩玩《战舰世界》、《坦克世界》,一进入白热战,显卡和CPU的“呜呜呜”声音起码高了几十度,这个难道是要爆炸的节奏。&& & 心里长草了,攒机真的有瘾。6月前,偶然发现京东预售,折下来金鳞版99元。&&九州风神DEEPCOOL这款玄冰400多平台CPU散热器采用塔式侧吹设计,作为一款主流的风冷散热器,在规格上采用了比较常见的120mm风扇+4热管组合,底部直触CTT工艺和4根6mm直径的铜质热管使散热效率更高。铝制鳍片和扣FIN工艺除保证散热外在坚固度方面也提供了不错的保障。标配12cm LED蓝& & &进入6月,直接99元,忍不住,凑单1元用100-10的卷90元拿下。&外包装好高大上的感觉。&金光闪闪有木有?&配件很齐全,该有的都有了。&九州风神DEEPCOOL这款玄冰400多平台CPU散热器采用塔式侧吹设计,作为一款主流的风冷散热器,在规格上采用了比较常见的120mm风扇+4热管组合,底部直触CTT工艺和4根6mm直径的铜质热管使散热效率更高。铝制鳍片和扣FIN工艺除保证散热外在坚固度方面也提供了不错的保障。标配12cm LED蓝&& & 本来(DEEPCOOL) 玄冰400 (12CM发光风扇/4热管/附带硅脂/超静音)也不错,但是本人不是什么光污染的爱好者。查了不少,也没发觉这两个有啥区别,网友有说金鳞版用料好的,我也买找到依据,自我安慰钱贵的好点吧。&导热硅胶!~&配置渣渣呀!~&一般运行的成绩。在这个火热的夏天,你要叫我怎么度夏?&运行《坦克世界》,要爆炸的感觉。&赶快开整。原来的CPU和风扇。灰!~&各种灰!~&拆开扫灰!~&清理完毕,涂抹硅胶。&这次架子好像反了。&&按照步骤装填完毕,机箱瞬间满了。网上也说玄冰400安装AMD的CPU各种逆天难装,我这个小白觉得不难呀。&开机运行,温度低了很多有没有!~&& & 运行《坦克世界》,温度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 世界顿时清净了!~&& & 总结:& & 优点:玄冰400金鳞版做工什么的还是不错的,配件也很齐全,安装简单。装上后降温效果不错。& & 缺点:太占空间,重量有种吊烂主板的感觉。价格本人觉得还应该在便宜点。& & 最后,这个显卡真的是拖累,下次换了?&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24)
文中提到的商品
Gowild狗尾草 公子小白成长版2 儿童智能教育机器人
微星Vigor GK50 RGB电竞机械键盘
心想 智能胶囊咖啡机
德国美诺Miele Blizzard CX1 Excellence尘桶式吸尘器
【轻众测】网易美学大牌惊喜盒
鹿客 智能指纹锁Classic
360手机 N7
西门子 西睿空气检测仪
Coway AP-1515H 空气净化器
美的 EVA 免安装洗碗机
三星(SAMSUNG)70A 55英寸 AI人工智能电视机
ILIFE智意天耀X800视觉导航扫地机器人
赞400评论203
赞124评论59
赞72评论86
赞1495评论176
赞812评论410
赞671评论306
赞1120评论804
赞428评论23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2017年完成的第一个心愿就是装一台RYZEN主机,结果9月超额实现,一口气完成了3台。评论于是有机会把手上的几款散热器综合起来做一次测试。评论所以这里就有机会拿散热器比较一下。简明扼要:1.九州风扇玄冰400&&&&&&¥992.超频三东海X5/X6&&&&&¥993.酷冷暴雪T400&&&&&&&&&&&¥129(T400i为¥99)它们是JD销量前三的百元风冷散热器。第四名销量好像不到第三的零头。评论以上三款99元的散热器进行统一对比:玄冰400:4热管东海X5:5热管(3全管+2半管)T400:4热管均为12cm单风扇,6mm热管,均没有镀镍。细节对比:(细节优劣不如实际散热效果来的有意义)评论▲可以看到三者全都采用了热管直触的方式,在理论上均热板和CPU之间的缝隙会更小,热管削得再平也不免有空隙。评论▲玄冰400的底部,热管和平面之间的缝隙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些缝隙需要额外的硅脂来填充。热管弯折过早,给人在视觉上铝底座边缘有点翘出的错觉。评论▲在我看来,酷冷T400的底座明显要好一些,这里要胜于玄冰400。评论▲再看超频三东海X5,数据上是五热管,图示中有两根热管并不是完整的,属于3+2。但是底座确实有五根热管覆盖,至于效果留待烤机测试验证。评论▲根据我的肉眼判断,超频三东海X5的底座是做得最平整的,缝隙也控制的最好,在底座的细节上X5领先。评论▲东海X5&和&玄冰400,在AM4平台的安装,依靠的是主板的原装底座和散热器自带的大力扣。而酷冷T400则分别为英特尔和AMD平台设计了金属扣具。即使不取出主板,直接在机箱内安装散热器,也只需要用一把稍长的螺丝刀拧紧扣具即可。而大力扣会受到空间的限制,把手伸进去也难以施展。评论[p=24,&null,&left]▲三种均采用了目前主流铝鳍片,这是一种兼顾散热效能和成本的一种选择。[/p][p=24,&null,&left]三款中只有东海X5有纯黑色顶盖,客观地讲我觉得东海X5在颜值上更胜一筹。其余两款都是铝色,表面有一层透明的镀膜来抗氧化,玄冰400顶盖颜色相比暴雪T400更加浅一点。[/p]评论▲三款顶盖对比,可以看到三者热管排列是相似的,相互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评论[p=24,&null,&left]▲风扇扣具上,玄冰400和东海X5均为钢丝扣,把钢丝卡在鳍片沟槽里即可完成风扇的固定。[/p][p=24,&null,&left]——不同的是酷冷T400,它赠送了两个塑料扣具,将风扇用螺丝拧在塑料扣具上,从此安装风扇变得非常容易,只需要往里一按就可以完成。[/p]评论[p=24,&null,&left]▲如果是掏出主板装散热器,那么酷冷的T400的优势不明显。可一旦要在机箱内完成散热器的替换,那么T400的底板扣具和风扇扣具的优势实在是太大。拧螺丝的扣具可以避免安装大力扣挤手的问题,一体化的风扇扣具省却了钢丝扣找孔位的麻烦。[/p][p=24,&null,&left]这里可以说在扣具成本上T400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碾压另外二者的钢丝扣+大力扣。[/p]评论▲当然,虽然玄冰400和东海X5都采用了大力扣的安装方式,但散热器也为大力扣的安装做出了一些优化。评论▲二者都削减了一部分散热鳍片的规格,用以插入手指的时候避免被鳍片刮伤,毕竟用户的体验是第一位的,相比用户的安全,宁可削减散热面积(其实也缩减了一部分成本,但肯定不多)。评论▲三款散热器的铝鳍片密度是不同的,其中玄冰400看起来最密集评论▲而视觉上,东海X5的散热鳍片密度最低。当然,依旧得看最终的散热效果。评论[p=24,&null,&left]▲这款是东海X5的铝底座,它的上方有多米诺骨牌一样的阵列,数量多,面积也大。这个结构应该是配合机箱风道来进行辅助散热,单散热器的12cm风扇吹不到它。[/p][p=24,&null,&left]所以在机箱中东海X5的表现可能会更好一些(理论上)但是此次测试是裸主板,没有环境风。这一块的效果如何也无从验证,只是顺带一提。酷冷T400也有类似的结构,不过留出的缝隙比较小,通风能力未必有X5理想(可以看上上图)。[/p][p=24,&null,&left]再补充一R7&1700幽灵风扇&&Wraith&Spire[/p][p=24,&null,&left]加上对Wraith&Spire测试,是为了让这次的测试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到底原装散热器性能如何?有没有必要更换掉?我想看过数据之后你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p][p=24,&null,&left]而且RYZEN7&1700标配的原装风扇是有RGB信仰灯的,这个就很了不起了处理器性能飙升的时代已经来临:百元散热器谁堪一战?&,现在B350主板支持调色的也是大把,就算主板不支持,它本身的灯控也会随着CPU的负载而变颜色。[/p]评论▲这款风扇非常小巧,属于下压式的构造,工艺为铝挤压。风扇有两个AMD的LOGO,工作时顶端的LOGO会发出白光评论▲&&Wraith&Spire底部有预涂好的硅脂评论▲除了风扇的四针温控线以外,还有一根灯控线,用来控制彩环的颜色。评论▲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款AMD原装风扇的灯是酷冷至尊的,底部有酷冷的商标,这里就不拆解了。①这次测试我不用任何机箱,就是裸平台测试,且平台放置在钢化玻璃上。②这次我采用同一块CPU——R7&1700盒装&并记录3.7GHz烤机、3.8Ghz烤机、3.9Ghz烤机三种情况。采用的测试项目是是单烤AIDA64&FPU,尽管这不是最严苛的烤机软件,但是日常使用CPU很难达到单烤FPU的程度。③选择封闭空间里,空调稳定在26摄氏度。每次测试结束后关机冷却15分钟。进行下一次测试时将CPU擦干净,重新涂抹硅脂。避免落下“硅脂已干”这种话柄。④所有散热器统一使用超频三GT1硅脂。⑤统一选用PWM模式,低温低转速,高温高转速,敏感度40-50-70-80。关闭节能,风扇插主板主板同一个接口:CPU&FAN电压表如下:评论评论[p=24,&null,&left]前后进行了两次测试,换了两个平台。因为第一次测试发现流程有缺陷(黑狼有风扇自启停,显卡经常到50多度才开风扇,短时间内对上吹的散热器的数据可能造成影响),于是改用第二个平台测试。但是第一次测试获取的数据已经很详尽,大致的分数我心里也有数,故此减少了二测的时间。[/p][p=24,&null,&left]贴出来的数据都是平台二所得出,但部分照片来自平台一测试环节,个人力量有限,没有全拍,望周知。[/p]取值是RYZEN&MASTER的数据,并增加了AIDA64作为对照,也就是CPU二极管的温度。平台一:RYZEN7&1700&/&MSI&B350&PC&MATE&&&ASUS&B350&PLUS&/&十铨&冥神DDR4&3000&8GB&×2&/&讯景RX480&4GB&黑狼&/&酷冷至尊&700W铜牌评论评论平台2:RYZEN7&1700&/&ASUS&B350&PLUS&/&十铨&冥神DDR4&3000&8GB×2&/&七彩虹GTX1070&8GB&UTOP&/骨伽GX600&金牌评论电源选用的是骨伽GX600&600W&半模组电源&80PLUS金牌认证,日系电容,也许会比较靠谱。评论测试一、AMD&RYZEN7&1700&&&Wraith&Spire&&&原装散热器[p=24,&null,&left]我把AMD原装散热放在第一位,因为我想用来做一个标杆,用直观地数据让玩家决定是否有升级散热器的必要。写下这行字的时候其实我心里也没谱。[/p][p=24,&null,&left]Wraith&Spire同时作为:Ryzen&7&1700、Ryzen&5&1600与Ryzen&5&1500X盒装的自带散热器,设计TDP为95W,需要面对的RYZEN系列涵盖了物理四核、六核、八核三种规格,三项全能真的是好累啊评论[/p][p=24,&null,&left]此次原装的&Wraith&Spire&来源于板U套装里的盒装CPU。[/p][p=24,&null,&left]因为原装散热器和这些塔式散热器,在性能上肯定有差距,这里选择了3.2GHz、3.5GHz、3.7GHz来进行测试,如果感兴趣的可以回头看各个频率的性能差异。[/p]评论一&、&AMD&Wraith&Spire&3.2GHz&单烤FPU&温度:65.25℃评论[p=24,&null,&left]作为八颗物理核心的R7&1700,在3.2Ghz满载的情况下,性能大约是3.7GHz满载的82%。[/p][p=24,&null,&left]如果的你的应用环境吃不满,那么二者的表现是没差。举个日常应用的例子,3.2GHz的R7&1700,打LOL极地大乱斗的匹配,CPU的占用率大约是18%上下波动,距离满载还很远,事实上对于家庭用户而言,即使是3.2GHz的1700,在很多场景下有巨量的富余。[/p][p=24,&null,&left]原装的Wraith&Spire幽灵散热器在3.2G满载的情况下,温度达到65.25℃,说实话确实一般,但是考虑到有多款散热器使用的都是这一型号(有无RGB灯环的区别),如果压制四核心的1500X,可能效果会好一些。[/p]AMD&Wraith&Spire&R7&+&GHz&单烤FPU&温度:75.38℃评论[p=24,&null,&left]温度提高了10摄氏度,这个温度已经相对较高了。本次对幽灵散热器的测试就结束了,因为8个物理核心全都拉到3.7GHz,由于温度过高直接导致电脑黑屏重启,所以我的结论是原装的幽灵散热器很难压住全核心3.7GHz的R7&1700。[/p][p=24,&null,&left]这也就是需要额外加购散热器的原因——至少也得安心地把睿频的性能给挖掘出来吧?(其实日常使用还是可以压住的,须知烤.机.和.日.常.使.用.完.全.是.两.种.概.念,不过没个好的散热器,跑分都跑不好也是事实)[/p]测试二、九州风神&玄冰400&散热器&单风扇四热管[p=24,&null,&left]第二个选是&九州风神玄冰400,在测试之前我很担心应验了那句老话: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正因为用户多,所以我比较关心它的表现。[/p][p=24,&null,&left]不过好在测试温度不是PK写作文,还要看阅卷老师的心情,这里一切凭实力说话。[/p]评论九州风神&玄冰400&+&R7&GHz&单烤FPU:62.5℃评论[p=24,&null,&left]一开始就决定用最高睿频来进行烤机测试,这个温度比原装散热压3.2Ghz还低,要知道这两个频率之间的功耗差距是很大的。[/p][p=24,&null,&left]值得注意的是,PWM模式下兼顾了散热和静音效果,后边这几款散热器其实都没有达到最大的散热效率。是主板“认为”,把温度压在这个程度就合适了,不需要进一步降低,因为这块主板在智能模式下,阶梯抬升的门槛应该70℃。不过在实际测试的时候,温控墙的作用并不明显,感觉散热器一直是全力在工作的。[/p]九州风神&玄冰400&+&R7&GHz&单烤FPU:71℃[p=24,&null,&left]超过3.7G这个阈值之后,R7&1700的提升不明显,但是功耗的显著增加,由此产生的是CPU的温度也在升高。[/p]评论九州风神&玄冰400&+&R7&GHz&单烤FPU:81.63℃评论[p=24,&null,&left]最终3.9GHz烤机的成绩是81.63℃,嗯,基本也就是主板启动温控保护——黑屏的边缘了。这个时候的风扇噪音也达到最大。[/p][p=24,&null,&left]最终的分贝数54,当然在机箱里声音会小很多。[/p]测试三、酷冷至尊&暴雪T400&散热器&单风扇4热管[p=24,&null,&left]对于酷冷,唉也没有特别想说的,不过在散热器领域,酷冷的产品线其实铺得不算很开,主要还是走中高端为主,水冷的产品线增加得倒是很快,但是酷冷至尊近两年似乎对风冷没有怎么上心过。[/p][p=24,&null,&left]但是T400出得比玄冰400晚很多,虽然有些小改动,但是我大胆预测后出的T400比玄冰400有一点小优势是理所当然的。就像曾经我们为RX480的性能欢呼,然后老黄以精准的刀法,后发GTX1060&6GB,在不少跑分软件上小胜RX480一点点,加上水军一叫嚣,导致舆论说AMD又要卖大楼了。所以说嘛,只有有心去竞争,出的晚肯定有一点优势。[/p]评论[p=24,&null,&left]首先我将CPU表面擦干净,重新上一次硅脂(所有测试过程都严格执行这一环节)[/p]评论酷冷至尊&暴雪T400&+&R7&GHz&单烤FPU&温度:66.63℃评论相比玄冰400的62.5℃,酷冷的T400的&表现确实有点糟糕,温度高了4℃。不过这时候我还是宁愿往PWM的温度墙去考虑。虽然按照转速白封闭而言都是一致的。酷冷至尊&暴雪T400&+&R7&GHz&单烤FPU&温度:72.13℃评论[p=24,&null,&left]接下来是3.8GHz烤机,比起玄冰400的71℃,这次的差距确实有缩小,控制在1℃左右,我稍微能接受一点了。[/p][p=24,&null,&left][/p][p=24,&null,&left][/p][p=24,&null,&left][/p]酷冷至尊&暴雪T400&+&R7&GHz&单烤FPU&&&测试失败[p=24,&null,&left]在1.3V的电压下,R7&1700八个物理核心全都拉到3.9GHz,在烤机10秒后,由于温度高于温控保护,平台选择关机。启动温控保护条件是瞬时85℃,应该是因为大幅度超出了设定的TDP,导致温度陡高。[/p][p=24,&null,&left]这里就体现了超频烤机的残酷性。有时候别小看2到3℃的差距,在特定的情况就是亮机和黑屏的区别。[/p][p=24,&null,&left]这里只能对酷冷T400表示遗憾。3.9GHz的测试未通过。不知道DC模式下能不能过。[/p][p=24,&null,&left][/p]测试四、超频三&东海X5&&单风扇&五热管&散热器[p=24,&null,&left]其实我本来看准了玄冰400出得早,思忖着把它当开胃菜,就把它放在第一位,让“后生们”踩着它的尸体上去,结果出乎我的预料,酷冷直接折戟。[/p][p=24,&null,&left]玄冰400宝刀未老,在经历了酷冷T400的饮恨之后,我对超频三&东海X5的表现其实也不甚乐观。我没有散热面积的数据,但是鳍片的间隙看着比较大。[/p][p=24,&null,&left]这三款散热器在我看来,东海X5在颜值和细节上还是领先的(另外两款在外观上确实平平无奇),但我生怕它是样子货。[/p][p=24,&null,&left]当然,我单方面唱衰也没有意义,具体成绩还是得跑过才知道。[/p]评论超频三&东海X5&+&R7&GHz&FPU单烤FPU&温度:62.5℃评论[p=24,&null,&left]成绩出乎意料的好,至少甩掉了样子货的帽子。[/p]超频三&东海X5&+&R7&GHz&FPU单烤FPU&温度:69℃评论[p=24,&null,&left]如果3.7GHz还可以有PWM因素的话,3.8GHz的略强于玄冰400,说明东海X5绝对是一款有实力的散热器。[/p]超频三&东海X5&+&R7&GHz&FPU单烤FPU&温度:81.63℃评论3.9GHz烤机,同样是81.63℃,这就很奇妙了,和玄冰400完全相同,这就是所谓的伯仲之间了吧。评论[p=24,&null,&left]尽管酷冷在以上三款中,拥有最好的扣具,但是散热器首先考虑的肯定是散热效果。如果是压一些TDP不高的CPU,譬如i5&7500、i5&4590等CPU,那么选择酷冷T400也无不可,绝对压得住。[/p][p=24,&null,&left]但是在面对功耗为150W-170W,甚至200W的情况下,T400的劣势会变得比较明显。尤其是3.9GHz烤机的情况,直接导致高温保护黑屏。[/p][p=24,&null,&left]与此相比,玄冰400和和超频三&东海X5表现难分上下(在一测的时候东海领先细微的温度)。我觉得如果真的要追求强大的散热效能,预算又不是很高,可以考虑这两款百元散热器。[/p]PS:本周末会补上DC模式的测试图和表格
网友评分:
适用配件:
散热器种类:
风扇尺寸:
电商报价:
喜欢光效的可以淘宝搜&新安思创”,能让灯光和音乐一起律动的控制器,现在买还送RGB风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责编:司宇
1CPU散热的不同方式&&&&夏天到了,散热问题变成了玩家之间讨论的热点话题,对于众多小白和不太了解散热知识的玩家来说,普及一些散热相关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今天,笔者便带大家了解一些CPU散热知识以及选购的时候应该关注的性能要点,帮助大家能够选择好一款适合自己的CPU。&&&&自打CPU诞生以来,伴随着CPU性能的不断提升,CPU的运行温度也是越来越高,因此,散热技术也是不断的更新换代。截止到目前,散热方式基本经历了被动式散热片散热、压固散热、热管散热、水冷散热以及高端的半导体散热和干冰、液氮散热等等阶段。&&&&被动式散热片由于效率太低早已被淘汰;普通用户电脑上的散热器基本是原厂自带的压固散热设备;游戏玩家之间流行的散热方式是热管散热和一体式水冷散热;分体式水冷有许多DIY玩家MOD时候会去尝试;而复杂的高端散热方式主要是超频玩家追求极限超频时候所用,一般玩家只做了解就好,并不适合去尝试这些方式。&&&&说了这么多不同的散热方式,今天笔者主要给大家介绍压固散热、热管散热和一体式水冷散热三种CPU散热器,给普通用户和游戏玩家一些选择散热器的参考。产品:
2低价亲民的压固散热器&&&&基本上所有的家用机和办公机使用的都是压固,压固散热器虽然拥有庞大的使用市场但是由于其往往被搭载装机销售,并且产品结构简单、散热性能有限,因此并不受到玩家们的关注,而且升级也很少去选择压固散热器,那么笔者就只简单的介绍一下。主板安装效果&&&&压固散热器一般体积都比较小,基本由风扇、散热片和扣具三部分组成,安装简单,占用空间小,并且对于主板的压力比较小,能够满足一般平台散热需求,因此也就成为了许多主机采用的标准配置。散热风扇散热片&&&&压固散热器为入门级CPU散热器,能满足一般家用和办公平台的散热需求,很多电脑整机已基本配置好散热器,玩家在后期硬件升级或改造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他散热器,当然,作为普通平台的CPU散热器,压固散热器还是非常适用的。产品:
3升级后的热管散热器&&&&对于游戏玩家和高性能CPU来说,简单的风冷散热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高热量平台的需求,因此在风冷散热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更为高效的热管散热,并且由初期的下压式散热改进出了针对CPU散热更加高效的侧吹式散热。&下压式和侧吹式&&&&侧吹式散热器散热效率高,能够有效压制,保持长效稳定运行;下压式散热器则在为CPU散热的同时能够为主板其他元器件同时降温,散热范围更广。下压式散热器适合入门级和小型机箱玩家选购,而侧吹式散热器则更适合高端玩家和机箱空间大的玩家使用。&热管直触导热率高&&&&由于CPU体积比较小,采用热管与CPU直触的设计能够将热管与CPU紧密贴合,有效提高导热效率,加强散热。热管数量越多散热越好&&&&热管数量越多,相同时间内导热量越大,自然散热效率也越大,目前热管多采用铜管设计,因此热管能数量的多少直接有效加强CPU的散热。镀镍处理&&&&散热器采用铜铝等金属制作,使用时间较长会产生氧化等问题,影响散热器使用,降低使用寿命。采用镀镍工艺不但不影响散热器性能,而且还让散热器外观更加时尚光亮而且能够有效保护散热器金属器件不受侵蚀,这也是玩家选购散热器时候应该注意到的一点。产品:
4散热新宠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相对于热管散热,一体式水冷散热的流行推广也自有它的道理:热气直接排到机箱外,不受机箱风道干扰也不会造成机箱热气聚集;流动水的导热效率高,散热效率大;运行比较静音,产生的噪音小。并且目前一体式的价格也一降再降,因此越发在玩家之间流行起来。一体式水冷&&&&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主要由水冷头、导管、冷排风扇和安装扣具构成,其中水冷头的工艺最为复杂,也最能体现一款散热器的性能,包括CPU接触导头、水道和水泵。由于采用水循环散热,因此整体散热器的密封性要好,防止水漏出造成主板短路。水冷头(预涂硅脂)&&&&水冷头采用铜底座,并且在接触面涂一点硅脂更能够加强导热效率,现在购买散热器基本会自带一小管硅脂,如没有,玩家也可自行购买,小小的硅脂作用还是比较大的;水泵的好坏影响水循环效率和扬程的大小,当然由于水泵都比较小,我们通过导管就可以看出扬程都不会很大,并且由于水冷头是密闭的,内部工艺玩家很难了解到,因此购买时候最好选择品牌大厂生产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器。&120mm冷排与240mm冷排&&&&冷排是散热器的散热关键,一般冷排均采用铝质的散热鳍片,将热量通过风扇排出机箱外,因此,散热性能的好坏往往与冷排材质、大小和风扇效率有关。目前市售的主要为120mm单冷排和240mm双冷排两种规格,分别对应机箱的单风扇位和双风扇位安装,玩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机箱空间和风扇位后再购买。产品:
5扣具安装以及硅脂的涂抹&&&&无论是风冷、热管还是水冷散热,目前采用的安装方式都比较简单,普通用户通过看说明书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安装,扣具也大多采用了免工具手动设计,更是贴心。&扣具与扣具硅脂涂抹&&&&涂抹硅脂的时候,首先在CPU表面中心挤上一点硅脂,然后压上,通过旋转和前后挪动,确保硅脂均匀和无气泡,最后,等硅脂均匀涂满CPU表面和散热器底座无缝隙即可。&&&&说在最后:夏天高温季节一定会是许多玩家升级改造的重点,选择一款适合平台的优质散热器是非常重要的。在选购散热器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平台发热情况,风冷就能有效解决一般家庭和办公平台的散热;热管和水冷则玩家根据平台适应性和经济能力选择购买。
6九州风神玄冰400详细参数
散热方式基本经历了被动式散热片散热、压固散热、热管散热、水冷散热以及高端的半导体散热和干冰、液氮散热等等阶段。
散热器类型 散热方式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995¥1006¥897¥998¥3699¥54910¥78九州风神玄冰400CPU散热器可以装的上去吗_百度知道
九州风神玄冰400CPU散热器可以装的上去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CPU是AMD的,直接把旧散热器拆掉,把新散热器拿起,风扇可以先不装,等散热器安装好了再装风扇,先把散热器没有按压的柄的那边钩子先斜着勾住散热器固定底座上面的角,然后左手按住有柄的那边的旁边的铁架,右手按住柄,两手一起用力按下去,左手用力按下去控制散热器别让它弹起来,右手按住柄,控制钩子勾住底座的角。勾住角了固定住了就可以松开了,没勾住不要直接松开,会弹起来的。一直没勾住要等下再弄,要慢慢松开。Intel的CPU的要拆散热器旧底座,如果旧散热器有背板的,可能也要把主板拆下,把背板拿掉, 旧散热器底座拆了,然后玄冰400的包装里有个圆形的塑料底座,安上去,在塑料上面有4个脚,上面有写cpu针脚型号的是正面,反面在下贴着主板,然后用塑料膨胀钉固定这个底座,膨胀钉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圆柱形的膨胀套,然后就是填充这个套的塑料钉子,先把膨胀套尖的在前(尖的那头有两个活动钩子),插到对应针脚的槽位里,按到底,然后把钉子按下去,也是按到底,然后钉子就会从中间挤开膨胀套上面的钩子,这两个钩子就会抓住主板,这样把4个都装好底座就固定在主板上面,是不可活动的了。这样会活动的就要检查是不是没装到位,如果钉子按不下去,可能是膨胀套的钩子碰到主板孔的中间了。底座按好装散热也是AMD那样的安装顺序。
采纳率:8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玄冰400散热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