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微信发语音时普通话不标准,汉语不标准,微信上学习发照片,交流方式,每天3-4个小时差不多,白天晚上都行,有负责

“今日哈工大”微信公众号月推荐内容
【对标】图解北京建筑大学新媒体联盟章程()
&&& (来源:)
&&&&&&&&&&&&&&&&&&&&&&&&&&&&&&&&&&&&&&&&
76(已用)、哈工大6人进入2017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拟资助人选名单
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公布了2017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拟资助人选,公示期为4月25日至5月2日。共117个机构300名拟资助人员和25名候补人选。入选10人以上的有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哈工大有6人入围拟资助人员:
张国强 电气工程
&&& 罗 康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安 昊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高长永 机械工程
&&&&宋永佳 数学
&&&&王 桐 仪器科学与技术
同时还公布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公示名单,哈工大11人:
李 凯& 生物学
&&&&颜志淼 力学
&&& 白金刚& 机械工程
&&& 隋 义& 机械工程
&&& 陶 冶& 机械工程
&&& 耿延泉& 机械工程
&&& 王晨曦&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张 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章 欣 控制科学与工程
&&& 丁 安 土木工程
&&&&李文龙 环境科学与工程
&&&&&&&&&&&&&&&
76、【科研进展】温度响应的自组织螺旋超结构的动态正交开关特性研究(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信号)
&&& 外场敏感功能分子材料的自组织动态超结构的可控构建是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近日,哈工大的张伶俐博士利用热敏感的胆 相液晶成功研制出一种热驱动的液晶自组织螺旋超结构。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6
75(已用)、校史影像:&波兰人在哈尔滨&图片展中的两位哈工大人
黑龙江省博物馆举行的&波兰人在哈尔滨&图片展于日开展。波兰侨民是哈尔滨历史上诸多外侨中重要的一族,其人口最多时达7000人。为哈尔滨城市的开发建设以及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
《黑龙江广播电视报》发表了题为&波兰人与哈尔滨,一段被误读的百年历史&的文章,使读者了解这群曾经生活在我们这座城市的特殊&市民&。
此次图片展通过展出300多张在哈尔滨生活过的波兰人的老照片,真实反映波兰人在哈尔滨的历史,其中有两位哈工大人:
&&& ▲被誉为&波兰的马可&波罗&的波兰汉学家卡伊丹斯基
&&& ▲卡伊丹斯基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毕业证
一位是:波兰汉学家爱德华&卡伊丹斯基,1925年出生在哈尔滨。1944年,卡伊丹斯基考入哈工大机械系,这让他受益终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学水平很高,否则我在那里毕业后,也不可能多年在波兰那些上千人的大工厂担任领导工作。&
卡伊丹斯基1949年离开哈尔滨,两年后回到波兰。20世纪60-80年代先后在波兰驻华使馆和广州领事馆工作。著有关于丝绸之路、中国建筑、介绍中东铁路的修建等内容的多本著作。他是中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
&&& ▲1991年,斯托卡尔斯基在哈尔滨皇山俄侨墓地其母玛丽安的墓前(Н&扎伊卡/摄)
另一位是:最后一个归国的波兰侨民爱德华&斯托卡尔斯基,1916年他出生在哈尔滨,1937年毕业于哈工大。他是在哈尔滨工作时间最长的波兰&哈尔滨人&。解放后在汽车公司任高级工程师,1993年回到波兰。他的妈妈玛丽安&斯托卡尔斯基1954年去世,就安葬在皇山俄侨墓地。
斯托卡尔斯基退休后每星期都要去几次皇山公墓,在那里为所有的俄侨、波侨的坟墓做清扫和修补工作。1996年,波兰驻华使馆为了更好地照顾他,把他送回波兰的养老院,这是他第一次回到自己的祖国。但是,他回去不久后就去世了,去世前还念念不忘家乡哈尔滨。
(详见:)
&&&&&&&&&&&&&&&&&&&&
74(非原创)、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 考察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成果展示
广西日报()以&春风拂桂海天阔&&回访习近平总书记广西视察点侧记&为题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4月19日至21日深入广西北海、南宁考察调研之后,记者第一时间回访了总书记到过的地方和单位,听当事人讲述与总书记面对面交谈的难忘时刻。
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先后考察了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广西特飞云天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入驻企业,观看了企业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创新之星、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成果展示,了解基地推动外地企业同本土企业协同创新发展情况。
&&& ▲ 央视4月21日《新闻联播》截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天玑&
&总书记径直走向我们公司展台,对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天玑&很感兴趣。&据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广西分公司总经理吴辉介绍,这款无人机综合了多旋翼和固定翼无人机优点,完全不依赖跑道,作业效率高,可执行测绘、救灾、勘探、侦察等多种任务。&&
总书记对基地合作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并向入驻企业表示:技术需要交流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只有互利共赢、彼此受益才可能交流合作起来,要让适合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
&&& (来源:)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报道】
&&& 习近平总书记广西调研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无人机产品引关注
&&&&&&&&&&&&&&&&&&&&&&&&&&&&
73(已用)、哈工大航天馆入选首批&国家航天局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将改造扩建航天馆
哈工大报讯(科工院/文)在4月24日举行的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上,哈工大航天馆入选首批&国家航天局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哈工大航天馆网址】
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计划设立的一个纪念日。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今年4月24日是第二个&中国航天日&。今年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哈工大航天学院成立30周年。
为传承哈工大精神、彰显学校航天办学特色,面向社会宣传哈工大为航天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宣传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普及航天科普常识,日前,哈工大决定对现有航天馆进行改造扩建。
&&& ▲ 方案一:时空隧道
&&& ▲ 方案二:工大星辉
(图片来源:&哈工大航天馆&设计方案投票
&&&&&&&&&&&&&&&&&&&&&&&&&&&&&&&&
72(已用)、黄志伟课题组第三次在《自然》发表论文 揭示Anti-CRISPR蛋白抑制SpyCas9活性的分子机制
&&& 该研究成果相当于为原来只有发动机的基因编辑系统加上了制动系统,能让基因编辑工具变得更加可控。
& & 黄志伟团队在3年多一点的时间里,3次在《自然》发表论文,破解3个世界科学难题,在生命科学相关研究领域的世界最前沿发出了哈工大人的最强音。
哈工大报讯(王计/文)近日,哈工大生命学院黄志伟教授课题组通过研究揭示Anti-CRISPR蛋白抑制SpyCas9活性的分子机制,为设计时间、空间特异性地,条件性地精确控制SpyCas9基因编辑活性的工具提供了结构基础。4月27日,该项研究成果以研究论文形式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能够让人类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也就是说,通过基因编辑工具,人类可以像用文字编辑软件修改文档一样来&修正&基因,从而帮助人类攻克难以治愈的疾病,提高农业产量等。
虽然现在人类已发现十分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SpyCas9,这种基因编辑&神器&可将DNA中的特定基因进行&关闭&、&恢复&和&切换&等精准&手术&,但&神器&如果太活跃,就会产生副作用,很容易在编辑基因时出现脱靶效应。
&SpyCas9系统在对目的DNA进行敲除、激活、修饰、突变等编辑后,还会继续保持活性状态,将对其他DNA产生破坏作用。&黄志伟表示。
如何让&神器&听话?黄志伟教授课题组继去年向全球首次揭示了能够在人类细胞中高效编辑DNA的CRISPR-Cpfl系统工作机理后,27日在《自然》在线发表了题目为《Anti-CRISPR蛋白抑制CRISPR-SpyCas9活性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基因编辑的&制动系统&工作机制,黄志伟教授的最新发现将能够让SpyCas9这一编辑工具变得可控。
&也就说,AcrIIA4可有效降低这一基因编辑&神器&的负面作用,调节其工作时间和工作力度,在&神器&完成规定性动作后,及时停住,在体内&消化&掉,不产生副作用。&黄志伟解释说。
&&& ▲ 2014年,黄志伟教授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艾滋病病毒Vif&劫持&人CBF-&和CUL5 E3 连接酶复合物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该文章被选为精选文章在同期《自然》杂志《新闻与视点》栏目中重点推荐。
该成果是黄志伟团队继CRISPR-Cpf1(Nature,2016;RNA Biology,2017)、CRISPR-C2c1(Cell Research,2017)等研究成果之后,在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和基因编辑分子机制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黄志伟教授为本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该团队的博士研究生董德、郭明慧和硕士研究生王思涵3位同学为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该团队的师资博士后朱玉威、硕士生王硕、熊智、杨建增、本科生徐增亮参与部分研究工作。全部研究工作在哈工大完成。上海同步辐射中心为晶体数据收集提供了支持。本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哈工大青年科学家工作室等基金的资助。
黄志伟教授团队从2014年到2017年,在仅仅3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他们先后破解了3个世界科学难题,3次在《自然》上发表论文,在生命科学相关研究领域的世界最前沿发出了哈工大人的最强音。
2014年1月,他们揭示了世界顶级结构生物学家们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的结构,研究论文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
2016年4月,他们揭示出Cpf1的工作机理,使Cpf1成为特异和高效的全新基因编辑系统提供了结构基础,研究论文在《自然》在线发表。
2017年4月,他们揭示了Anti-CRISPR蛋白抑制SpyCas9活性的分子机制,为设计时间、空间特异性地或条件性地精确控制SpyCas9基因编辑活性的工具提供了结构基础,研究论文在《自然》在线发表。
作为团队负责人的黄志伟是哈工大从哈佛大学引进的高水平海外归来人才,自2012年来校后从零开始建设结构分子生物学与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研究室,现为结构分子生物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生命学院院长。
【哈工大新闻】
& &&& & http://news.hit.edu.cn/b5/13/c/page.htm&&
&&&&&&&&&&&&&&&&&&&&
71(已用)、中国医疗机器人行业图谱 近三分之一的团队来自哈工大
医疗机器人领域一直是机器人领域及医疗器械产业&金字塔上的皇冠&。据BCG波士顿咨询数据,截止2016年1月,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每年营收达到74.7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能稳定在15.4%,未来将形成万亿的产业链。对此,动脉网盘点了一下中国的医疗机器人企业,了解一下中国医疗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在盘点过程中,动脉网发现,在所有可查到创始人或主要技术团队的教育背景中,有超过28%的人曾在哈工大就读,哈工大俨然成了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的人才摇篮。
&在收集到的36家医疗机器人企业中,除了10家企业的团队资料不明确以外,在剩下25家企业中有7家公司的创始人或者主要技术团队来自于哈工大,比例超过了28%。
&&& (全文见:)
&&&&&&&&&&&&&&&&&&&&&&&&
70、哈工大牵头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启动
至15日,作为哈工大牵头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称&基金委&)重大项目,&空间翻滚目标捕获过程中的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启动会在哈工大(深圳)校区召开。该项目负责人、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哈工大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段广仁汇报了项目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基金委副主任高文指出,&空间翻滚目标捕获过程中的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重大项目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在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获批,具有重要意义。
该重大项目由哈工大航天学院段广仁教授牵头,曹喜滨和刘宏教授等共同申报的,日获评审专家全票通过立项。
&空间翻滚目标捕获过程中的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空间翻滚目标捕获过程中的位姿、形态测量、估计与模型、空间非合作目标的交会、超近距离航天器位姿跟踪和组合体的快速稳定控制,同时开展地面及空间实验验证。该项目将实现非合作目标航天器交会的多约束控制、非合作翻滚目标航天器的位姿估计与跟踪控制、变构型航天器联合体的姿轨控制3方面的理论突破;同时突破相对失效目标航天器高精度姿态指向跟踪的超近距离强迫伴飞控制、非合作翻滚目标捕获后联合体的快速姿态稳定控制等关键技术。
重大项目指南指出:由于空间翻滚目标(这里主要包括空间垃圾、失效航天器、失控航天器等)属于非合作目标,它在信息层面上不沟通、机动行为上不配合,其捕获更具挑战性。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对空间合作目标的抓捕技术已相对成熟,并成功应用于在轨服务中。
然而,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的抓捕,还没有进行过在轨演示验证。实际上,许多空间任务涉及非合作目标的抓捕,比如,对未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的卫星进行辅助入轨;对发生故障的卫星进行更换故障单 元仪器、辅助机构展开(如展开维修、未能正常打开的太阳帆板、天线等)、对燃料耗尽但其他系统工作正常的卫星加注燃料,延长寿命;将废弃卫星和空间碎片送入坟墓轨道。
该项目由哈工大牵头,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共同参与。
&&&&&&&&&&&&&&&&&&&&&&&&&&&&
69(已用)、哈工大12人获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名 创历史新高
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候选人。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工作于日结束。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最终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533位,平均年龄为55.78岁。
哈工大共有12人获提名,其中11人由院士提名,1人由中国科协提名。已知哈工大校友有10人获提名。
哈工大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名单(按照候选人姓名拼音排序):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曹喜滨,1963年生,飞行器设计,院士提名
陈 新,1960年生,机械电子工程,广东工业大学(1988年获哈工大硕士学位),中国科协提名
邓宗全,1956年生,机械设计及理论,院士提名
赫晓东,1961年生,工程力学,院士提名
刘 宏,1966年生,机械电子工程,院士提名
苑世剑,1963年生,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院士提名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马 晶,1956年生,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院士提名
谭久彬,1955年生,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院士提名
王跃林,1959年生,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1985年获哈工大硕士学位),院士提名
魏毅寅,1962年生,导航制导与控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获哈工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工学博士学位),院士提名
许荣庆,1958年生,雷达技术,院士提名
朱健强,1964年生,激光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988年获哈工大精密仪器系应用光学及光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中国科协提名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黄玉东,1965年生,复合材料,中国科协提名
武高辉,1955年生,复合材料,院士提名
严 密,1965年生,功能材料,浙江大学(1987年获哈工大硕士学位),中国科协提名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曹万林,1954年生,结构工程,北京工业大学(1988年、1995年获哈尔滨建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中国科协提名
杜修力,1962年生,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北京工业大学(1992年哈尔滨建筑大学力学博士后),院士提名
马 军,1962年生,市政工程,院士提名
梅洪元,1958年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院士提名
孙一民,1964年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华南理工大学(、1991获哈尔滨建筑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院士提名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王军成,1952年生,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山东省科学院(1978年获哈工大无线电工程系学士学位),院士提名
工程管理学部
刘 合,1961年生,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获哈工大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院士提名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
68(非原创)、&超级空中路由器&实践十三号卫星发射成功 哈工大研制的激光通信载荷搭载卫星顺利升空
日,中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哈工大研制的激光通信载荷搭载卫星顺利升空。
实践十三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刘方(2002年获哈工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学硕士学位)介绍说&实践十三号卫星通过多波束无缝切换,配合机载、车载或船载终端的自动跟踪捕获功能,为航空、航运、铁路等各类交通工具上的乘客联通世界&。
实践十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李峰介绍,实践十三号卫星采用的离子电推进系统,性能是常规化学推进的10倍。在长寿命航天器上应用电推进系统,能大幅减少推进剂的携带量,使卫星减轻自重、节约空间,承载更多有效载荷。
在完成试验验证以后,卫星将纳入&中星&系列,命名为&中星16号&。实践十三号卫星的通信总容量超过了之前我国研制的所有通信卫星容量的总和,被誉为&超级空中路由器&,创下国内通信卫星技术的多个&首次&。
首次使用电推进系统,执行卫星在轨的南北位置保持任务。专家说,在实践十三号卫星15年的寿命周期内南北位置保持至少需要675公斤化学燃料,使用离子电推进系统仅需90公斤。
哈工大在中国电推进技术理论与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和贡献。2005年,首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哈工大召开。2007年,哈工大电推进技术学科首次被列入国防特色紧缺学科,获得学位授权资质,电推进技术学科正式成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独立发展学科。日,由于达仁教授团队、材料学院特种陶瓷研究所和航天五院502所联合研制的我国新一代磁聚焦型霍尔电推力器HEP-100MF在实践十七号卫星上采用,该卫星搭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1月22日,推力器在地球同步轨道点火成功,标志着磁聚焦型霍尔电推力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应用。
首次应用Ka频段多波束宽带通信系统。这颗卫星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可为偏远地区,移动中的飞机、高铁、车辆、轮船等提供优良的宽带信号服务。
首次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上开展对地高速激光通信试验,由于激光通信具有高带宽、高传输速率优点,是满足大容量、高速率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航天五院研制团队与哈工大等单位联合攻关,成功将激光通信系统应用于高通量卫星,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卫星发射期间,哈工大副校长韩杰才院士带队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慰问激光通信载荷试验队,代表学校感谢试验队的辛勤付出,并希望试验队继续充满自信,一鼓作气,顺利完成首次高轨激光通信试验任务。马晶、谭立英团队长期以来专注激光通信技术研究,坚持创新,勇于实践,研制的激光通信载荷是航天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体现了哈工大在航天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创新能力。 
&&&&&&&&&&&&&&&&&&&&&&&&&&
67、哈工大校友潘际銮院士《朗读者》发出最震撼的声音
中央电视台最新一期《朗读者》节目最让观众震撼的,无疑是&中国焊接第一人&潘际銮院士与其他西南联大老校友共同朗读1935年清华大学救国会的《告全国民众书》,13位接近百岁的老人&燃爆&年轻人!他们的名字,是历史的见证。
主朗读者潘际銮,90岁高龄。几年前他曾因骑单车带着老伴儿在清华园里畅游成为关注焦点,如今他又带着自己的86岁的老伴儿李世豫来到央视《朗读者》的舞台,讲述曾经的抗战故事。
节目中,潘际銮讲述了自己从10岁开始历经抗战、异地求学,及投身焊接事业,为创造征服世界的中国高铁与核电站工程的提供了世界顶尖的焊接技术的一生。整个过程中,年迈的老院士始终透着一股充满少年气的单纯。
当他们一同朗读起那封著名的《告全国民众书》时,更是仿佛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激昂的属于他们的少年时代。
作为中国焊接技术学科的奠基人,在他的主导下,创建了哈工大和清华大学的焊接专业,并让这一学科得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50年,教育部决定从全国高校选拔150名优秀青年教师到哈工大进修俄语,为全面学习苏联、改革中国教育制度作准备,潘际銮入选。半年后,教育部又作出决定,将这批俄语进修生全部转为研究生,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深造并开展研究工作,为加速新中国工业发展进行人才储备。
在50多位苏联专家中,唯一获得过博士学位的教授、苏联知名焊接专家普罗霍洛夫引起了潘际銮的特别注意,潘际銮主动报名攻读焊接专业,从此与焊接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直到现在,90岁的潘际銮还奋战在科研一线,带着四位80多岁的老院士以及一帮年轻的博士生继续攻克焊接工程难题。
在这期《朗读者》中,潘际銮和这群老前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已经快忘却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展现了爱国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在网络上谩骂与叫嚣战争,而是为了国家的强盛奋发图强。
&&&&&&&&&&&&&&&&&&
66(已用)、&新工科&大学来袭 2017最具创新力高校百强榜出炉 哈工大排名第七
日,标准排名联合优客工场在北京发布&2017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位列前十名。
据介绍,该榜单旨在遴选出那些促进新技术进步、创新发展,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学。
榜单采用了各种权威机构的原始数据,从科研能力、创新潜能、学术水平、平台建设四方面指标来体现高校的创新力。
这些原始数据包括科技经费总额、人均科技经费、国家科技奖获奖数目、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量、中国专利奖获奖数目、ESI世界前1%学科数目、国际顶级期刊论文数量、自然指数、高层次人才数量、重点学科数量、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数目等。
在建设&双一流&和&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创新力量。
榜单显示:
&&& (1)百强高校的分布和中国制造业基地的分布基本重合。
&&& (2)资金扶持成为高校保持创新力的重要源泉。
&&& (3)获得科技及专利奖项或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能够显著提升一所大学的创新力排名,当然这有很强的时效性。真正具有创新力的是那些能够年复一年地持续地开展着创新性工作的大学。
基于这样的评价指标,百强院校基本都为综合性大学(包含一些师范类大学)或理工科大学(包含一些农林类大学)。而偏文科性质的财经类大学、语言类大学、政法类大学等几乎难以入榜。仅存的文科性质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也仅仅位列全国第95名。
目前迅猛发展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健康等新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新工科&概念之后,中国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的目标:到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到2050年,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建成工程教育强国,成为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
无疑,这百所最具创新力的高校也将是未来中国&新工科&大学的重要成员。
&&&&&&&&&&&&&&&&
65(已用)、最大梦想飞机波音787-10首飞 HIT校友刘亚洲曾在PCS设计中发挥关键作用获&美国杰出青年工程师&
日,美国波音公司蓝色全新客机&波音787-10梦想&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国际机场首飞成功。
这让我们更加期盼国产大飞机的&ABC&之梦!空客(Airbus)的首个字母是A,波音(Boeing)的首个字母是B,国产大飞机(C919)的首个字母是C。
4月18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通过首飞放飞评审,可择机开展首飞,这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的首飞进入倒计时。
波音787是航空史上首架超远程中型客机,2003年波音公司发布了超效7E7飞机的最新设计方案,&7E7&又称为&梦幻飞机&,2005年,波音公司为7E7梦幻飞机确定了正式的机型代号--787。
在日-25日举行的&国际工程师周&上,哈工大校友刘亚洲(Yazhou (Joel) Liu)获&美国杰出青年工程师&奖,是16位获奖者中唯一的中国工程师。
刘亚洲,1997年和1999年分别获的哈工大学士、硕士学位,2004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2005年成为IEEE最年轻的高级会员之一,他是中美航天工程师协会西雅图分会副主席,他在为梦幻飞机(dream liner)波音787的动力转换系统设计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曾领导该公司的波音787的辅助动力(APU)启动系统的系统设计。
刘亚洲曾任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之一的泰雷兹集团(THALES group)动力转换系统(PCS) 高级工程师,2008年任职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
&&&&&&&&&&&&&&&&&&&&&&
64(非原创)、哈工大学生自主研发的第二颗卫星&紫丁香一号&装载在美国&天鹅座&货运飞船中升空
&&&&将在飞船和国际空间站对接三个月后,国际空间站将首次释放中国卫星入轨
据哈工大报(吉星)报道:日23时11分,由哈工大学生微纳卫星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二颗卫星&紫丁香一号&和参与国际QB50工程的其他27颗立方体卫星一起,搭载宇宙神5运载火箭(Atlas5) /天鹅座货运飞船&约翰&格伦&号(Cygnus)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升空!
这是继两年前国内首个学生自主研发的&紫丁香二号&成功发射后,哈工大学生团队再次梦圆太空。
飞船将在22日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紫丁香一号&计划在对接3个月后,通过空间站机械臂释放入轨。包括&紫丁香一号&在内的28个卫星&乘客&将进行组网,对人类尚未深入涉足的90&300公里低热层进行研究。
&&& ▲ 宇宙神5运载火箭 / 天鹅座货运飞船
&紫丁香一号&是科学试验立方体卫星,重约2千克,属于标准的2U结构。卫星搭载了离子与中性粒子质谱仪、业余无线电转发器、低分辨率CMOS相机3个有效载荷,用于开展大气低热层组成研究、业余无线电转发通信与空间摄影任务。
早在日,由哈工大学生团队自主研发的&紫丁香二号&纳卫星就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乘&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入轨。&紫丁香二号&是当时中国首颗由高校学子自主设计、研制、管控的纳卫星。
尽管&紫丁香一号&先于&紫丁香二号&提出和研制,但在进度安排上,&紫丁香二号&却在发射上走在了前面。
&&& ▲ 哈工大学生微纳卫星团队的5名成员
哈工大的&紫丁香一号&&紫丁香二号&系列纳卫星是专为培养中国新一代复合型优秀航天人才所做的创新与尝试。哈工大通过组建学生微纳卫星研发团队,支持学生自主设计、研制、管控卫星,使学生获得最大历练。
同时,哈工大为确保团队可持续发展,专门规划打造了全国首个学生纳卫星研制工场,支持与鼓励校内外学生实现与卫星任务相关器件、单机、部件、系统、整星等各个不同层次的创新与实践。工场初期可支持40人/年学生创新任务,后续规划至100人/年。
团队累计吸纳了100多名哈工大学子参与设计与研发,凝聚了航空宇航、力学、计算机、控制、机械、通信、电气、热能、化工等9个学科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是一支学科交叉研制队伍。此次&紫丁香一号&主要汇聚了韦明川、俞阳、吴凡、冯田雨、胡超然、张冀鹞、阎菩提、吴庭丞、王骋、苗悦、邱实、龚肇沛、韩雍博等13名骨干学生。
&&& ▲习近平总书记的母校北京八一学校学生设计研制的小卫星是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
日,&八一少年行&卫星在太原发射。哈工大学生团队负责研制星上设备星载通信机和数码相机,并对后续的地面测控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日,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和北京市八一学校向哈工大卫星技术研究所发来感谢信。
目前,哈工大学生微纳卫星研发团队正在承担第三颗卫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支持的阿斯图纳卫星设计与研制任务,该卫星预计明年年底发射升空。
据介绍,阿斯图纳卫星将搭载先进磁传感器、生物燃料电池、高分辨率相机以及其他高校的科研成果。&&
&【立方体卫星QB50项目】立方体卫星是指尺寸为10cm&10cm&10cm,质量不大于1kg的皮卫星。标准大小称为1U,可根据需求进行升级、扩增为2U或3U大小的结构,它包含普通卫星的所有功能。其设计的理念为&载荷服从总体&。设计和制造都实行标准化,包括外形设计、内部构造以及配件接口、卡槽等均采用国际通用标准。
立方体卫星采用商业器件,成本低,一般为5万~10万美元。由于其功能极为受限,因此主要被大学用于教学目的。但多颗立方体卫星组网,携带相同的载荷,完全能够开展科学探测任务,并且,组网探测避免了由于单颗立方体卫星失效造成的任务失败。
欧洲航天局在欧盟第七框架计划(FP7)支持下,开展了大气低热层探测的QB50计划。QB50的任务目标描述为&演示验证全球大学团队研制的50颗立方体卫星网络,由低成本运载火箭发射,完成对大气低热层进行探测的一流科学任务&。
本次升空的28颗卫星是欧盟QB50计划首批发射的立方体卫星。
QB50项目向全世界开放,中国就有10所大学参与,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澳门大学和台湾成功大学。
&&&&&&&&&&&&&&&&&&
63、哈工大自主研发的喷火无人机 炫亮机器人无限制格斗职业联赛
到9日,机器人竞技大联盟无限制格斗职业联赛在北京开赛。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易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应赛事组委会官方邀请,携喷火无人机参加了此次联赛。
为期2天的揭幕战过程中,在用铝合金、钢铁和防弹玻璃密封的透明角斗场中央,HRG易翔提供的喷火无人机适时炫亮登场。技术人员遥控操作无人机不断喷射着火焰,点燃了比赛现场激情。
虽然,机器人竞技现场血战,火花四溅,但是,此次亮相的哈工大自主研发的喷火无人机主要用于电力巡检领域,将是电力检修神助手!
近年来,无人机行业的发展重心开始从消费领域向行业应用倾斜,尤其在植保无人机领域以及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款X4-700-DS型号无人机机身由碳纤维制成,轻便、防震、动力持久;主要可应用于清理高压线上的垃圾。火焰对导线完全无损伤,火焰长度可调节在50-80CM左右,且具备双倍抗风能力。既能够提高巡检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作业中发生高空坠落和触电的风险。
(详见:)
&&&&&&&&&&&&&&&&&&&&&&
62(已用)、哈工大2017年专项计划招生150人 即日起可网上报名
日,哈工大发布2017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今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150人,其中校本部90人,威海校区60人。初审合格考生最高减免60分。
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高中德才兼备、成绩优良的农村理科学生。符合2017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监护人户籍地在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的学生可报考。
考生即日起可到网上报名,初审合格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哈工大在生源地省份模拟投档线下60分以内且不低于生源地省份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可在高校专项计划志愿位置填报哈工大高校专项计划包含专业,专业服从调剂,学校将根据公布计划按照考生高考投档分数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择优录取。如录取考生高考成绩达到哈工大在生源地省份模拟投档线,满足前三个志愿之一。如录取考生高考成绩未达到哈工大在生源地省份模拟投档线,根据投档成绩确定录取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
61(非原创)、威海日报:哈工大机器人亮剑国际垄断
姚玉峰教授是&哈工大(威海)& 威高医疗装备联合研发中心&负责人,研究领域为系列医疗装备。同时,他与机器人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威海校区分支机构)负责人黄博教授共同领导&现代数字化医疗装备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为数字化医疗装备。&&&
&&& ▲研发人员正在对第二代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孵育盘部件进行检测
威海新闻网(文/杜晓莹,图/杨正)报道:日,哈工大(威海)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教授姚玉峰正在对基本组装完成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最后几项稳定性测试。
几天后,这台&私人订制&版的第二代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将飞往北京一家科研机构,用于肝硬化疾病的专项免疫分析。
免疫分析经历了三个阶段,放射免疫分析、酶促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因其准确、高效成为整个免疫分析行业的主流。2008年起,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开始在全国二甲及以上医院普及。这些仪器全部来自欧美,每一台都身价不菲,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那一年,威高集团看到了市场的发展前景,想要和哈工大(威海)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开展免疫分析的产学研对接。&国外垄断&这四个字每次都能激发姚玉峰的研发欲,在对市场上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评估后,他给出了&可以攻克&的回答。
痛快答应的背后,是50多名工作人员在内的科研团队一干就是三年。姚玉峰有一年时间吃住在威高集团,整个团队已经记不清多少个晚上彻夜未眠,反复修改的设计图比砖头还厚。
就是靠着这股不低头、不服输的劲,成百上千的零部件全部自主研发,获得近10项专利技术的第一代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样机被成功研制出来,每小时可对180名病人的血清进行精确专业的智能化检测。此后的事就非常顺利,2011年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证,2013年威高集团开始批量生产,并成功打入国内三甲医院市场,当年就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而一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价格只是国外产品的三分之一。
仪器价格降下来了,看病价格也随之下降,这才是打破国外垄断的最终目的。姚玉峰所在的团队并未停下脚步,第二代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相对于第一代产品而言更加小巧、专业。他们希望这台机器能普及在二甲以下医院或社区医院,让高科技更好地普惠大众。
&&& ▲试剂盒结构功能设计现场讨论
2001年,刚上研究生一年级的姚玉峰就跟着自己的导师第一次参与到威高集团的产学研项目中。姚玉峰认为,威海拥有非常好的产学研合作氛围,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打通了市场需求和科研项目的&最后一公里&,能防止科研的果子烂在树上。
16年后,从刚开始的几年一个项目,到现在每年多个项目,姚玉峰已经参与完成了几十个产学研项目。期间,不少企业重金挖他跳槽,可姚玉峰依然享受专心科研的过程,觉得能把爱好当成事业是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坦白地讲,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唯有创新能帮我们追回这&失去的几十年&。&姚玉峰说道。
(原文:)
(1-60 已用)&&&&&&&&&&&&&&&&&&&&&&&&&&&&
60、哈工大校友宫建伟获&全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师&和&中国医院建设匠心奖&新锐人物&&双奖!
&&& 忠于心,成于匠!宫建伟的作品获&2016年&十二五&全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和&2017年全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方案&
日,&中国医院建设匠心奖&2016年度『新锐人物』评选结果揭晓。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和行业媒体评审,最终,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IG工作室总经理宫建伟等7位建筑师荣获&2016中国医疗建筑设计年度新锐人物&。
宫建伟是哈工大建筑学院2002级研究生。这是他继3月19日荣获2017年&环亚杯&第二届全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师,又一次获得医院建筑奖!
打造健康社会、生态社会,是&健康中国&的思想精髓,生态社会、绿色医院,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宫建伟致力于通过理念的创新,借助科技的发展,将新时期的医院建设得更加务实、更加精细化,他注重对医疗建筑的研究和总结,这些研究包括医疗建筑的&城市综合体&理念、医疗建筑的交通流线设计,总结归纳并贯彻落实&地下落客系统&、&地下物流层&的创新理念。为打造&健康中国&贡献了力量!
&&& ▲&佛山市妇女儿童医院&获得2016年评选的&&十二五&全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群体建筑]&
&&& ▲&青岛平度医院项目&获得2017年第二届&全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方案&
&&&&&&&&&&&&&&&&&&&&&&
59、不忘初心: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科研团队中的哈工大人
新华社沈阳日(徐扬,等)发表了题为&海阔天空追梦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科研团队创新实录&的报道。
九天揽明月,五洋缚苍龙。报道中介绍了在中国飞天探海逐梦之旅中的一群幕后英雄,他们是机器人世界的&听风者&&追风者&&捕风者&,而其中的领军人物,该所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封锡盛和王天然都来自哈工大。
&&&&&▲2015年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封锡盛院士
在1986年之前,我国研制的都是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工作深度仅为300米。沈阳自动化所于1994年成功研制了&探索者&号无缆水下机器人,工作深度达到了1000米,并且甩掉了与母船之间联系的电缆,实现了从有缆向无缆的飞跃。&探索者&号总设计师是封锡盛院士。
2004年,我国水下6000米无缆自治机器人下海,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技术负责人为封锡盛副总师。
封锡盛院士,1941年生,1965年毕业于哈工大电机系工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是我国最早从事水下机器人研究的专家之一,第二台6000米水下机器人&CR-02&的总设计师。
&&& ▲2010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海试&&&
沈阳自动化所是&蛟龙&号大脑的研发者。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封锡盛看来,为蛟龙装上大脑、研制天宫二号机械臂手眼视觉系统,不是石猴出世,也不是靠&拿来主义&,凭的是一颗为国奋斗追逐梦想的心。
30多年前,沈阳自动化所起步之时,人们并不看好这个行业。如今,沈阳自动化所&功成名就&,但科研人员&旧习&未改,比如&翻墙&。&所里超过规定时间要锁大门,大家为了多加班就翻墙进出。&时任所长的王天然院士也翻墙,而且翻得特别溜儿。外面人看见了就指着喊:&瞧,所长翻墙!&
上世纪80年代,沈阳自动化所经过两年多努力,研制出中国首台工业机器人。这台机器人外形像只鸭子,仅能通过液压驱动自主地抬起手臂。&它精度很差,派不上用场,却是中国机器人的一次突破。&王天然说,&毕竟我们迈出了这一步!&
&&& ▲2012年,王天然院士在辽宁省科协大会上
王天然院士,1943年生,1967年毕业于哈工大自动控制系计算机专业。曾任6000米水下机器人项目领导小组组长。1994年,王天然从蒋新松手中接过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一职。
&&& 2003年,王越超(1960年生,哈工大博士毕业)接替王天然院士任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
&&& ▲2008年,韩建达(右)参与我国首次南极科考机器人现场实验
我国机器人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个,一是哈工大&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如今,哈工大人韩建达(1968年生,1998年获哈工大博士学位)任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硕(1970年生,哈工大电气工程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本科)任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成为新一代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代表人物。
据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中国专家介绍,韩建达作为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重点项目负责人,在地面移动、飞行、医疗康复、工业机器人等方向开展了有特色的研究工作。研制出旋翼飞行机器人、南极长航程科考机器人、救灾救援机器人、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并开展实际或示范应用。
&&&&&&&&&&&&&&&&&&&&
58、聚全球英才 哈工大(深圳)组团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 哈工大(深圳)人才引进聚焦三类人才
中国教育在线报道:为期两天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日在深圳开幕,系列专场招聘会为海内外高端人才提供3万多个岗位。
哈工大(深圳)组团参加了本次人才交流大会,哈工大校长助理、哈工大(深圳)筹建办常务副主任,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甄良介绍,哈工大(深圳)一直将人才作为核心战略资源,致力于建设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充分发挥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紧密围绕学科布局,依托优势学科和高水平实验室,为人才提供高起点的事业平台;另一方面发扬哈工大&大师+ 团队&的传统,打造由大师引领的一流学术团队,瞄准标志性学术成果协同攻关,形成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机制。
据了解哈工大(深圳)人才引进主要聚焦三类人才,第一类是作为首席学术顾问,能够站在世界学术前沿的高度谋划、指导学科发展的世界一流学术大师;第二类是作为学科带头人,能够带动学科整体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持续提升的世界著名学者;第三类是已在本领域崭露头角的、具有很好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
哈工大(深圳)理学院是人才引进的典型例子:
&&& ▲哈工大(深圳)引进的两位全职院士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区理学院首席学术顾问魏奉思教授
&&& ▲哈工大(深圳)理学院引进的长江学者:奥地利著名空间物理学家张铁龙教授。
张铁龙教授,长期承担欧空局卫星载荷磁探测器的研制工作,是弱磁测量技术领域的资深学者。欧空局&金星快车&探测器磁场探测项目首席科学家。2012年首次在金星的诱发磁层中发现磁场重联现象,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
&&&&曾受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千人计划学者。
&&&&▲哈工大(深圳)理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仲政教授
哈工大(深圳)理学院引进的4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仲政,1964年生,曾任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016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材料力学学科)。
&&&&沈超,曾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特聘教授。创建了中国双星地球空间探测计划科学运行中心。获欧空局CLUSTER计划突出贡献奖。
&&&&秦刚,曾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获&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空间物理)。在国际上首次通过数值模拟发现高能粒子在近slab模式湍流磁场中横向扩散蜕化为亚扩散。
&&&&芮和兵,1965年生,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
&&&&&&&&&&&&&&&&&&&
57、跨界大咖 奥斯卡电影特效背后的哈工大人
2016年5月,在第十二中国国际动漫节XTalents国际动漫人才交流大会的演讲嘉宾中,出现了一位跨界人才:国际顶尖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公司Double Negative(双重否定)拍摄总监兼中国事务总监贾光磊&&毕业于哈工大排水工程专业,却最终成为一名视觉特效从业者。
贾光磊从哈工大本科毕业后赴英国诺丁汉大学深造,研修环境管理与地球监测。他的毕业设计是创建校园数字模型,对激光扫描、建模、摄影、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操作运用,从此和视觉特效有了交集。
贾光磊阴差阳错就进入了视觉特效行业,2006年7月,他上班次日就来到了《哈利波特和阿兹卡班囚徒》的影片拍摄现场,这让他多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当时我印象特别深,拍摄现场有一小块墙,后期特效复制创立出整个阿兹卡班墙。好的视觉特效的标准,就是要让观众看不出来是特效,而是像真实存在的一样。&这份工作给30出头的贾光磊带来成就感。
他拥有十一年世界级视觉特效机构工作的经历,参与过的项目包括《复仇者联盟2》、《碟中谍5》、《木星上行》、《银河护卫队》以及美剧《权力的游戏》第1季和第2季等等。那真是一份华丽丽的名单。
日,贾光磊将回到母校哈工大,揭秘科幻大片电影特效的制作过程。
一支好的特效团队里会有数学、力学等方面的科学家参与设计镜头,还会聚集很多艺术家,花很长时间渲染雕刻特效画面。贾光磊说,特效的神奇之处在于,让人们的想象力在电影中变为现实。&
&&&&&&&&&&&&&&&&&&&&&&&&&&&&&&&&
56、哈工大(深圳)第二届本科扩招近3成&& 招生省份增至16个
深圳新闻网日(余俐洁、温婷)讯:记者从哈工大(深圳)获悉,从继去年首招本科生后,今年哈工大(深圳)第二届本科招生名额增加近30%,计划招收本科生500名,招生省份拟增加至16个。
&&& ▲哈工大深圳校区扩建项目效果图
据悉,今年本科计划招收的本科专业分布在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土木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经济学、自动化、环境工程等8大类专业。而招生省份在也从去年的12个(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安徽、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基础上,拟增加至16个,增加名单将于5月中旬公布。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哈工大(深圳)首度招收本科生,其首年招生覆盖的12个省份中有11个省录取提档线超过一本线80分以上,其中8个省录取提档线超过一本线逾100分,提档线最高的省份比一本线高出140分。
目前,深圳仅拥有哈工大(深圳)一所招收本科生的中国九校联盟(C9)成员、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高校。
哈工大深圳校区成立15年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322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5项,授权专利375项。近3年,科研经费总额近4.5亿元。截止目前,校区已与深圳500余家企业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与微软、腾讯、施耐德、中兴等知名公司共建近30个校企联合实验室,授牌西门子、华为、大族激光、美的等近60家企业为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
至今,校区累计培养15届800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整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留深率超过60%。60%以上入职BAT、IBM、新浪等高新技术企业,逾20%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016届硕士毕业生入职月薪1万元以上者占比63%,入职月薪7000元以上者高达95%,而全国2015届硕士毕业生平均月薪仅为4778元。
未来,校区将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集群&,按照&一室两区&模式建设&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深圳)&和&可调谐激光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深圳)&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以张乃通院士为核心建设&空间信息网络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以方滨兴院士为核心建设&网络空间安全重点实验室&、以欧进萍院士为核心建设&城市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等3个扎根深圳以国家级为目标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 ▲哈工大(深圳)本科生校区鸟瞰图
另据报道:哈工大深圳校区主体结构完成八成。
位于南山区大学城的哈工大深圳校区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目前校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工程主体结构已完成80%,新建建筑已基本成形。据了解,哈工大(深圳)以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为主,非全日制教育为辅。深圳校区是哈工大&一校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圳市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成员和建设一流创新城市的生力军。
&&& ▲哈工大(深圳)全景模型(中央为研究生校区,右上角为本科生校区)
&&&&&&&&&&&&&&&&&&&&&&&&&&&&
55、视频:哈工大无人机协会航拍&春日哈工大--美到窒息&
这是下文&哈工大学生叫板亚马逊 探索无人机运送快递&一文中提到的视频:他们花了半个月时间航拍哈工大校园的视频&春沐工大 美到窒息&,在优酷、腾讯视频播放量突破4万次。
&&&&&&&&&&&&&&&&&&&&&&&&&&&&
54、(非原创)、哈工大学生叫板亚马逊 探索无人机运送快递
哈尔滨新闻网日(王铁军)报道:差不多四年前,亚马逊透露了一个秘密项目:自主&八旋翼无人机&(也被称为巨型无人机),并称未来将使用无人机向客户运送快递。亚马逊是认真的,3月20日,亚马逊在加利福尼亚州进行了送货无人机的第一次公开试飞。
哈工大电信学院大四学生崔业璞叫板亚马逊,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台&高大上&的无人机,玩起无人机&送快递&了。
&&& 要做成这事儿,有三大技术难题:
后两点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目前,无人机实现避障大都使用的是双目视觉系统,其优势是精度高,但缺点是不适用于夜晚飞行,而另一种主要的红外技术又不适用于白天,两者在恶劣天气下也发挥不了作用。
&&& 小崔学的专业是电磁场与天线技术,他发挥专业特长,在无人机上面安装毫米波雷达,一个小小的毫米波雷达成本不过几百元,却能够轻松实现自动避障。
&&& 在飞行测试中,当无人机处于悬停状态时,人体从不同方向去接近它,无人机的这双&眼睛&都能迅速感应到,将障碍物信息传递给飞行控制系统,无人机立马做出判断朝相反方向进行躲避,而且雷达工作不受白天黑夜限制及天气条件的影响。
接下来,就是精准着陆了。市面上销售的无人机定位系统大都使用的是GPS,一般着陆误差在3米左右,万一落到一个不该落的地方肯定机身损毁,根本解决之道就是尽可能地将误差范围减小。
&&& 小崔想到了当下流行的二维码识别技术,他给自己的无人机加装了摄像头来&认路&,起飞前先将二维码扫描输入&大脑&,控制系统就会&按图索骥&,在一片地面上准确地找到A4 纸大小的二维码图片着陆,试验误差仅几厘米。
&&& 基于二维码识别着陆,可以降低无人机对起降场地的要求,避障系统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安全性。
值得骄傲的是,他的这台无人机除了机架和电机是买的外,全部硬件搭建和软件编程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搞出来的,其造价约2万元钱,他对自己的作品视若&掌中宝&。
后来,就连小崔自己也没想到,个人这点儿爱好还弄出了&名堂&,他的&无人机送快递&创新项目获得了学校和企业的资助,他花了半个月时间航拍哈工大校园的视频&春沐工大 美到窒息&,在优酷、腾讯视频播放量突破4万次。
现在,崔业璞与同学创办了哈工大无人机协会,他想为爱好无人机以及航拍摄影的同学留下一个交流的平台。
(来源:)
&&& ▲崔业璞及团队成员陈昂、唐浩誉,王长磊
让我们从2015年的一篇报道&赢得新生代创客&中进一步了解一下哈工大微波工程系90后小创客崔业璞的成长记:
崔业璞这代大学生出生于1995年前后,比起中国&70后&和&80后&,他们从小更有经济和教育条件做各类DIY尝试。在崔业璞小学时,日本赛车动画片《四驱兄弟》在中国热播,于是,他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玩的、也是最奢侈的游戏,就是拼装四驱车。后来,四驱车被撞坏了,崔业璞把其中的马达拆出来,在妈妈的点拨下,做了一台电风扇。
初中时,淘宝还不流行。崔业璞经常到汽车修理厂去淘货,来改装自己的自行车。他的自行车先后装上了汽车氙气大灯、两套音响和一堆闪烁的彩灯,可以遥控,在当时&很拉风&。而他的一位同学,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跑到外地购买本地不常见的化学试剂,做各种化学实验。
不过,崔业璞真正学习嵌入式编程是在进入大学以后。
【智能寝室】
崔业璞就读的哈工大,是一所有95年历史的著名工业技术院校。针对新生,学校每年都有一个&大一年度项目&&&会给每个学生小组大约500元经费,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东西。通常,电气和通信的学生会用单片机做流水灯和智能车;机械系的同学会做机械蛇和机器人......这些项目大都通过自学、在假期完成。崔业璞和同班王长磊、唐浩誉、陈昂3名同学选择做&智能寝室&。
这个&智能寝室&项目问鼎了&2014 TI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唯一的特等奖。
&&&&&&&&&&&&&&&&&&&&&&&&&&&&&&
53、&你在中国的黄金搭档&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美国首秀
日到6日,两年一届的美国国际自动化及机器人展览会(AUTOMATE)于芝加哥麦考密克(McCormick Place)会展中心开展。据无人机周刊4月10日报道,中国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也借此机会完成了在美国的首次亮相。以&你在中国的黄金搭档&为口号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展示了其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最新技术以及强大能力。
&参观者和国际同行对我们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热情,大大超乎我们的预期&哈工大副总裁朱磊说,&我们非常兴奋能够遇到那些有计划进入中国市场的厂商,我们相信与世界机器人工业顶级厂商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对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展示了三种类型产品:
&&& ▲智慧工厂项目&&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将锂电池后续生产单机与智能仓储系统有机结合,利用机器人技术对现有装备进行改造,实现锂电池生产过程的物流动化、包装自动化和仓储智能化。
&&& 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快速、便捷的配送物料,检测与分选。锂电池半成品在不同生产设备间流转耗时降低80%,平均减少操作人员85%实现日产15万支电池的生产任务。
&&& ▲工业级无人机项目&&天玑无人机:天玑无人机打破了传统旋翼无人机和固定翼无人机飞行模式的局限,兼顾了二者的技术优势。采用四旋翼式垂直起降固定翼巡航模式,该无人机产品具备续航时间长、飞行速度快、航程远、飞行高度高、垂直起降不需要跑道、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特点;能够广泛应用于海事搜救、海监渔政、公共安全等领域,如对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高清监控及检测;进行农作物普查、农作物长势监控、病虫害评估、产量预测等作业。
&&& ▲工业级无人机项目&&天璇无人机:天璇多旋翼植保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执行各类作物的喷药作业任务,具有精准作业、高效环保、操作简单等特点。
(来源:)
【哈工大新闻】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携多款智能产品亮相北美 推进国际合作
&&&&&&&&&&&&&&&&&&&&&&&&&&&&&&&&&&
52、重大工程防震减灾研究进入新纪元 哈工大6项目获国家重大研究计划资助
&&& 哈工大土木学院共牵头负责3个重点项目、3个培育项目,在全国高校中,负责项目数仅次于同济大学。彰显了哈工大土木工程学科的强大实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
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从&南水北调&到&西气东输&,从三峡水利枢纽到上海中心大厦&&近年来,我国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举世瞩目。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地震、台风等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重大工程防灾减灾国家重大需求的牵引下,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了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围绕重大工程防灾减灾科学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是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资助的第一个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资助总经费达1.5亿元人民币,研究计划执行期为2008年至2015年。
该项目主要针对长大型桥梁(超高层建筑、大跨空间结构)、大型建筑和高坝三类重大工程,研究强地震动场和强/台风场及其动力作用下重大工程的损伤破坏演化过程,为我国超大尺度重大工程的安全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支撑,为我国重大工程防灾减灾培养创新人才。历时8年多,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重大研究计划重点研究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大工程在强地震和强台风等大范围动力场作用下的损伤破坏演化过程,揭示其损伤机理和破坏倒塌机制,建立动力灾变模拟系统,发展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为保障重大工程的安全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支撑,使我国在成为重大工程建设大国的同时,也成为认识和解决相关防灾减灾科学问题的强国。
该重大研究计划设立指导专家组,并由跨学科领域的7位科学家组成。欧进萍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北京工业大学杜修力教授(1992年哈建大力学博士后出站)担任副组长。
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向哈工大科技处下达了2007年&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批准通知书。哈工大范峰教授和吴斌教授申请的两个重点项目全部获得基金资助。此外,由滕军教授、吕大刚教授以及李凤臣教授申请的3个面上项目也分别获得基金资助。
2009年&&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第三次学术交流会&上,哈工大李惠教授、范峰教授和吴斌教授作为重点项目负责人,吕大刚教授、凌贤长教授和翟长海副教授作为培育项目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此外,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田石柱教授、郭安薪教授、关新春教授等20位教师、学生参与了该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和培育项目的研究,并出席会议进行学术交流。
2010年&&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第四次学术交流会&上,哈工大土木学院欧进萍院士、李惠教授、范峰教授、吴斌教授、吕大刚教授、凌贤长教授、关新春教授、武岳教授、郭安薪教授、翟长海教授、张春巍副教授(现青岛理工大学&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贾明明博士,以及哈工大深研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科部教授滕军、肖仪清、段忠东,副教授彭细荣和许颖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参加人出席了会议。
&&& 哈工大土木学院教师共牵头负责<span style="color: #个重点项目、<span style="color: #个培育项目,另外,还参与了多个重点或培育项目,在全国高校中,负责项目数仅次于同济大学。彰显了哈工大土木工程学科的强大实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
2011年,哈工大教授、我国恢复学位制度后的地震工程领域第一批博士学位获得者陶夏新参加了&强地震动场、地下结构抗震、高坝抗震&项目群学术交流会。
另外,哈工大深圳兼职博导周福霖院士,已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杨庆山(重点项目,1995年获哈建大博士)、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波(1993年哈建大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叶继红(1989年和1991年哈工大学士和硕士)、同济大学王君杰(1985年哈建大学士)、南京工业大学李鸿晶(1988年哈建大学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袁晓铭(哈工大博士后)、南京工业大学陈国兴(哈建大博士后)、北京交通大学石志飞(哈工大博士后)、广州大学傅继阳(哈工大博士后)等一大批哈工大人参加了此项国家重大研究计划。&
&&&&&&&&&&&&&&&&&&&&&&&&&&&&&&
51、哈工大成果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每5年出版一集,2016年恰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30周年,遴选了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部分优秀成果,编辑出版了第六集,作为众多科研人员探索创新取得优秀成果的典型代表予以展示。
哈工大韩杰才教授等&超高温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热致损伤机理和失效行为&作为&数学物理科学部&项目成果入选,主要成果在Compos. Sci. Tech.、Acta Mater.等本领域国际著名刊物发表,SCI他引1500余次,得到国际国内著名学者和美国NASA、美国空军实验室、法国宇航中心、意大利宇航中心等知名机构大量正面引用与积极评价,相关成果已用于指导国家重大需求超高温防热复合材料的研制。
&&& 成果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已知哈工大校友入选项目】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 西北工业大学李贺军教授及其团队,研究成果获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李贺军,1957年生,1991年获哈工大金属塑性加工专业博士学位。
&&& 西北工业大学杨合教授等,成果获 2012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杨合(),1990年获哈工大博士学位。
信息科学部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枫教授等,上述成果得到了包括多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等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获得国内首篇IEEE TCSVT最佳论文奖,吴枫教授因在视觉数据编码方面的贡献被推选为IEEE
Fellow。该研究成果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吴枫,1999年获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师从高文教授。
&&& 北京大学高文教授带领的团队,陆续制定出一系列视频编码标准,并获得大规模产业应用,成果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高文,1956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88年获哈工大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陈熙霖研究员课题组,成果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陈熙霖,分别于和1994年在哈工大计算机系获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2016年度IEEE Fellow(会士) 。
(详见:)
&&&&&&&&&&&&&&&&&&&&
50、62岁我开始创业:哈工大校友许仰曾
许仰曾教授是上海豪高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董事长。1957年考到哈工大,在校期间,由于踏实肯干的精神与个人魅力,他担任班上团干部和系里的学生会干部。学业上,他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自学自控专业,日文,英文,计算机等各类知识。1962年哈工大毕业后,他来到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任助教,1965年,随着学校的整体搬迁,来到甘肃工业大学(现兰州理工大学),先后任甘肃工业大学流体动力工程系主任、液压气动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1983年,许仰曾成功的得到了美国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的机会。在外访学期间,他不仅解决了电磁阀的建模问题,还提出了以自己科研成果为基础的&许式建模法&,出版了相关书籍,美国的导师与同学对他大加赞扬,他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得到三年访问时间的中国学者。回国后,他带领的液压专业成为国内CAD有知名度的学科,他个人也成为学校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
1993年后任上海液压成套公司与上海液气总公司总工等职;1997年后任美国Vickers液压(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国总部、美国EatonVickers液压(上海)有限公司技术、培训、质量经理等职。
2002年,在他62岁的时候,他创立了上海豪高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减速机、液压阀、系统集成、液压泵及马达等产品。在上海发展期间,许仰曾教授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与语言的优势,企业业绩很好,事实证明,所有的努力都为今天优秀的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 他说,&创业的过程是痛并快乐着。很多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方可离梦想更进一步。在公司的发展中,一定要秉承社会责任心,坚持持产品结构和管理体制的不断改进,坚持研发工作的不断创新。&
日,许教授在杭州的全国会议上作了关于液压工业4.0和智能原件的报告,是这个行业做此报告的第一人。&
&&&&&我尚未成功,但我一直努力,下一个十年,先实现一个三年目标,三年后上全国会议报告打破年龄与新技术记录,实现数字阀产品化,打造液压智能原件。&77岁的许教授对学术的追求、事业的努力,依然不减当年。&&
&&&&&&&&&&&&&&&&&&&&&&&&&&&&
49、柳克俊少将获&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杰出贡献特别奖&
&&& 柳克俊少将是哈工大第一届苏联导师培养的研究生,设计了中国第一台军用计算机
1956年创办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启了中国研制计算机的时代,到2016年,中国计算机事业走过了整整60个春秋。
&&& 回望这一甲子的光辉历程,无数的科学家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和智慧,使中国计算机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他们的业绩已载入了中国计算机发展的史册。为表彰和感谢他们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在中国计算机事业创建60周年之际,中国计算机学会决定颁发&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杰出贡献特别奖&,授予那些参与中国计算机事业早期创建工作并做出杰出贡献的计算机科学家。
&&& ▲柳克俊,1933年生,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教授、少将。江苏南京人。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56年毕业于哈工大研究生班,是哈工大第一届苏联导师培养的研究生。
&&& ▲ 后排左起为柳克俊校友
柳克俊随苏联专家到哈工大自动化专业读研究生。为了能流利地跟苏联专家对话,学校要求必须在两个月内掌握俄语。于是,他夜以继日地学习俄语,俄语过关了,他成为苏联专家的得力助手。195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研究生毕业。
&&& ▲柳克俊与901型计算机
&&& (图片来源:)
1958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大学)海军系柳克俊的领导下,与海军合作自行设计的&901&海军计算机(即901型舰载计算机--901鱼雷艇指挥仪)交付海军使用,这是中国第一台军用计算机。随后,柳克俊领衔研制的国产晶体管军用计算机1961年也交付海军使用。&
&&&&&&&&&&&&&&&&&&&&&&&&&&&&&&&&&&&&
48、由42名机器人博士团队执教 哈工大孙立宁教授创建的汇博机器人学院开学
日,汇博机器人学院在苏州挂牌并举办了开学典礼。中国工程院院士、汇博机器人学院名誉院长蔡鹤皋先生为汇博机器人学院题词,现场由机器人为汇博机器人学院揭牌。&&
据悉,汇博机器人学院是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工业应用、教育装备与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之一,是汇博机器人公司&1+1+N&产教融合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 ▲汇博机器人学院创始人孙立宁教授(中)
汇博机器人学院依托哈工大和苏州大学的42名机器人领域博士团队,是中国唯一由博导博士师资团队执教的机器人学院。学院创始人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863项目专家,我国著名的机器人专家孙立宁教授。中国机器人研究领域泰斗蔡鹤皋院士为首席顾问。&
未来,汇博机器人学院将继续坚持&项目驱动+科研带动+两博辅导&的培训模式,不仅仅让学员学会机器人原理、机器人技术、机器人应用,还能学到机器人领域的教学方法、科研方法和创业方法,打造基于行业资源库和产业大数据的机器人教育培训平台。
&&&&&&&&&&&&&&&&&&&&&&&&&&&&&&&&
47、全国首批&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职业技术证书落户HRG哈工海渡机器人学院
&&& 哈工海渡机器人学院院长张明文成为全国首本&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证书获得人
据扬子晚报报道:近日,经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认证颁发的全国首批&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职业技术证书落户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哈工海渡机器人学院。
哈工海渡机器人学院是江苏哈工海渡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的独立部门,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旗下唯一一家专注于工业机器人教育培训与教学体系建设的独立学院。
&&& 哈工海渡机器人学院作为国内首家 &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培训认证机构,申报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职业技术课程已正式纳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培养工程课程体系。学院每届学员经考核通过可获得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职业技术证书,学员资料统一纳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人才资源数据库,可在工信部官网查询学员信息。
&&& 哈工海渡机器人学院院长张明文,毕业于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师承赵杰教授(哈工大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十二五&国家&八六三&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组长、&十三五&国家重大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总体论证组组长)。张明文院长同时也是全国首本&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证书获得人。
&&&&&&&&&&&&&&&&&&&&&&&&&&&&&
46、央视【与亲书】:施一公院士清明追忆哈工大毕业的父亲
家有家风、国有国之精神,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继承先辈的优秀传统和精神,从历史中获得启示,都决定着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播出了&施一公:子承父志写春秋&的报道。
&&&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曾说,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是在实现父亲在世时未完成的心愿。
&&& 施一公2015年在&父亲是我最崇拜的人&一文中说:&我过去48年唯一崇拜的人是我的父亲。在我的生命中,父亲对我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1962年,施一公的父亲施怀琳从哈工大毕业,被分配到河南省电力工业局工作。他和爱人一共有4个孩子,在1967年生下小儿子,取名&一公&。
&&& 一心为公,就是父亲施怀琳的选择。1969年,施怀琳一家被下放到河南驻马店的小郭庄,这里偏远贫穷,一家6口住在牛棚改造的房子里。即便自家的条件如此艰苦,父亲依然把帮助乡亲当作快乐。农村没有电,我父亲居然带着我大姐,自己架电线杆,一个一个从大队部引到了小郭庄。所以小郭庄这个村庄里,是当地方圆十几里第一个通电的村庄。
&&& 村里人的头发基本都是他理的,很多人家的衣服都是他裁剪的,做这些事,他分文不取。这些童年的回忆,让施一公觉得父亲即便从大学生下放到农村,也要有所作为、充满乐观。那时,父亲常常骑车带施一公出去。坐在自行车前横梁上,施一公经常听到父亲吟唱的曲段是《智取威虎山》选段,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其实《智取威虎山》在我看来,唱里边的歌词反映的是一种境界,总觉得是壮志未酬誓不休。
&&& 父亲的&壮志&是什么?施一公那时并不懂。但他记得,父亲很希望学有所用。即便在高考制度的中断时期,父亲仍然没有放弃。
&&&&&&& ▲施一公与父母的合影
1977年的秋天,已经深秋了。我父亲白天的时候,就给我表哥、表姐和我大姐他们三个人辅导,数学、物理、化学。在地上拿一个石头随便画几下,写一写,然后再擦掉重新写。我小时候根本看不懂,也听不懂,从小就听到X平方,圆周率&,听到氧气、氢气变成水,这些东西在我小时候神妙无比。
&&& 科学的神奇,在父亲的讲述中被施一公记在心里。当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立刻在河南驻马店的小镇上引起了轰动。
&&& 在父亲的启蒙下,施一公的表姐、表哥、大姐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全都考进了大学。施一公也在1984年获得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河南赛区第一名,保送进了清华。
我每次考试、每次学习,我觉得好像都是在为父亲。为啥呢?因为我想让我的父亲觉得我很不错,我想让我的父亲为我骄傲。
&&& 但施一公的心愿,却突现波折。日,施一公的父亲遭遇车祸,从此阴阳相隔。突然痛失父亲,对大三年级的施一公是无法承受的打击。
&&& 后来回到清华,我根本无法正常地生活、学习,所以晚上有时候半夜惊醒梦见我父亲,我会无法忍受这种悲痛,我会跑到圆明园痛哭一场,发泄所有的能量。
带着对父亲的思念,1989年,施一公从清华毕业出国留学。在美国奋斗十八年,施一公成为国外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但异国他乡的成功事业,并没让他忘记父亲未酬的&壮志&。
&&& 父亲活着的时候,总是在不遗余力地帮助着邻里乡亲和周边许许多多没有那么幸运的人们。子承父志,我不缺吃,不缺穿。我缺啥呢?我觉得我缺乏像父亲一样的胸怀和回报之心。这种心情跟随我在国外漂泊了十八个春秋。
&&& 两年的过渡期,施一公不顾很多人的反对,毅然辞掉美国教职、放弃美国国籍,全职回到母校清华任教。他最想做的回报,就是培养一批为科技强国而努力的科学家。
父亲的期望,激励施一公带领清华生命科学快速冲到世界一流,
&&& 我深深地怀念我的父亲,也希望自己能有像父亲一样的大爱和情怀。父亲的吟唱似乎就在我耳边: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
45、哈工大8人入选教育部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日,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哈工大8人入选:其中&特聘教授&范峰、李、孙澄、吴晓宏、叶强;&讲座教授&汉斯(Hans &Agren);&青年学者&邱剑彬、帅永。
范峰(结构工程),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大科学工程&巨型望远镜FAST&结构系统总工程师。
&&&&李(材料学),1973年生,哈工大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教授。2013 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1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孙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1971年生,哈工大建筑学院党委书记。2014年获&中国青年建筑师奖&&&
吴晓宏(化学工艺),1977年生,哈工大化工与化学学院副院长。吴晓宏教授团队的成果成功应用于&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主要载荷上。
&&& 叶强(管理科学与工程),1972年生,哈工大管理学院院长。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汉斯Hans &Agren(物理化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教授。1979年获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奖得主Kai Siegbahn教授。他在理论物理化学,计算化学,化学反应方法论模型建立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曾因杰出贡献获得理论化学领域著名的&Bj&rn Roos Award&(2013)和&Gold med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dvanced Materials&(2015)奖项。在过去的10年间,他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从基础创建理论化学学科,该学科目前拥有有60名研究学者,是欧洲在理论化学方面最大的研究团体。
邱剑彬(系统工程),1982年生,哈工大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帅永(工程热物理),哈工大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时入选的已知哈工大校友有:
(一)特聘教授
郑玉峰(材料学),北京大学教授。1998年获哈工大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年在哈工大执教。
&&&&陈树君(机械电子工程),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年哈工大本科、硕士及博士。
&&&&王同敏(材料加工工程),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年哈工大本科、硕士。
&&&&井立强(环境科学),黑龙江大学教授。2003年获哈工大环境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曾赛星(技术经济及管理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000年获哈工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学博士学位。
(二)青年学者
许辉(材料学),黑龙江大学教授。1978年生,2001年哈工大应用化学系本科;2003年获哈工大材料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王亚宜(市政工程),女,同济大学教授。1977年生,2001年和2004年获哈工大市政工程工学硕士、博士学位。
【附】高校入选2011年&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总人数(每项目入选人次在5人及以上的数量用绿色背景标出),哈工大入选30人,排第15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为提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于1998年共同筹资设立的专项高层次人才计划,该计划包括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两项内容。
&&& 教育部从2011年起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11年至今,共发布五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名单。2015年新增青年学者项目。
&&& (来源:)
&&&&&&&&&&&&&&&&&&&&
44、哈工大深圳校区引进2名全职院士
日,哈工大(深圳)等8家单位获深圳市首批&引才伯乐奖&。方滨兴院士成为哈工大(深圳)首位全职引进的院士。
&&& 在2017年双代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哈工大2017年主要工作任务第八项,其中一条是&切实发挥深圳校区人才引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桥头堡&作用&。
&&& ▲方滨兴,1960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89年获哈工大计算机博士学位。哈工大(深圳)首席学术顾问。曾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担任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主任,信息产业部互联网应急处理协调办公室主任,兼任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工大(深圳)理学院首席学术顾问魏奉思。
魏奉思,1941年生,空间物理学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希望以哈工大(深圳)校区为载体建立低纬赤道地区的空间研究机构。
&&& 他的目标是在深圳建设全球最先进的空间信息数据中心之一,以充分发挥深圳的信息技术优势,深入挖掘用户和产值潜在空间。近期,由他牵头的&低纬度空间环境监测与应用研讨会&和&我国首次数字空间小卫星建议研讨会&将在哈工大(深圳)召开。
&&&&&&&&&&&&&&&&&&&&
43、清明追忆:2016年那些远去的背影
近日,科技日报微信号发布了&我们不会忘记&专题,首期报道的是&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和&&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
&&& 张恩和是哈工大校友,他为我国在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上实现从中等推力到大推力,从涡喷到涡扇,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三大历史性跨越做出了杰出贡献!
&&& 我们不会忘记2016年那些远去的哈工大校友的背影!
(1)中国暖通专业奠基人之一:王兆霖先生()
&&&&▲日清华大学举行王兆霖先生百岁华诞庆寿会
王兆霖先生,清华大学教授。福建闽侯人,日生于北京。1934年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1939年毕业于贵州平越(该校抗战时期迁址)。清华大学暖通空调专业创始人,日仙逝,享年99岁。
&&& 1942年&1946年期间参与修建滇缅公路、呈贡机场等任务,为支持抗战做出贡献。解放前,王兆霖已精通英语和日语,解放后他自学俄语,年,王兆霖与吴增菲先后翻译了暖通专业本科生第一本专业课教材《供暖与通风》上、下册(苏联,马克西莫夫著,1953年第一版)。1954年10月赴哈工大,在苏联专家约宁的指导下学习,并完成当时国内仅有的苏联两本书《城市燃气供应》教材的翻译,后又自行编写了教材,为我国供热、供燃气、通风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著名有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胡宏纹院士()
&&& 胡宏纹院士,南京大学教授。1925年3月出生于四川广安,1942年9月进入原中央大学化学系学习;1950年9月至1952年9月在哈工大研究生班进修。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日因病逝世,享年91岁。
&&&&胡宏纹院士长期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涉及自由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冠醚的合成与性质、中氮茚合成等研究领域,在有机合成新反应、新方法和新试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胡宏纹院士是享有盛誉的化学教育家,所著《有机化学》于1961年被选为全国统编教材,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化学界被广泛采用,历经50余年再版四次,总印数超过50万册,成为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公认经典教材。&&&
(3)著名桥梁工程专家:曾庆元院士()
&&& 曾庆元院士,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江西泰和县人。日出生。1950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土木系。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日逝世,享年91岁。
&&&&1953年,曾庆元被派往哈工大攻读苏联专家的研究生,准备主修木结构。后因苏联专家未如期到职,曾庆元在哈工大学习了8个月俄语后,又被高等教育部转派到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攻读研究生,主攻钢结构。1956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
&&&&创立了一套崭新的列车-桥梁时变系统振动分析理论,解决了九江长江大桥、提速高速铁路桥梁等百多座桥梁的横向刚度分析问题及桥梁加固计算问题,1998年被铁道部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创立了一套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解决了列车走行安全性分析问题,2005年被铁道部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很高实用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
(4)国际知名学者:王文彬教授()
&&&&王文彬教授,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国际设备维修健康管理优化建模方面的知名学者。日,因病于英国曼彻斯特逝世,享年60岁。
&&&&王文彬教授曾在哈工大任教4年(),哈工大管理学院兼职副院长。&他是国际工程资产管理研究会会士,英国皇家统计学会会士,英国注册数学家,英国应用数学学会会士,英国运筹学学会会士。爱思唯尔(Elsevier)2016年&决策科学&中国高被引学者。
(5)英年早逝的我国材料加工领域著名科学家:杨合教授()
&&& ▲杨合教授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杨合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1962年9月生于陕西蒲城,1990年毕业于哈工大获博士学位。日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55岁。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杨合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第十届中国塑性工程学会理事长、第十一届名誉理事长,国际塑性成形&奥林匹克&会议ICTP常务理事,五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四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或委员。
&&&&长期致力于航空航天高性能轻量化构件精确塑性成形研究,开拓了精确塑性成形成性的新学科方向,攻克了四代机、大客、长征系列火箭、某型导弹等迫切需要的关键构件成形制造难题,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5项国家级科技奖和7项省部级科技奖。
&&& 杨合教授是首位应邀在ICTP作大会主旨报告的华人学者,在国际上享有重要而广泛的影响。2016年,杨合再度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6)抗日英豪、钢筋混凝土结构专家:黄棠()&
黄棠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祖籍江西清江,日出生于北京市,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黄棠教授1941年夏考入(平越)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土木系,在校期间于1944年秋~1945年9月黔南抗战吃紧、平越不保的情况下,交大学员集体参军抗战,黄棠教授时任炮兵翻译至抗战胜利复员返校。1948年2月在湖南衡阳参加地下党组织,后因工作调转而脱离了组织关系,经多年不懈追求于1985年12月重新入党。
&&& 1950年10月至1952年4月在哈工大研究生班读研究生。
(7)著名地球化学家、地质教育家:张本仁院士()
&&&&张本仁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日生于安徽怀远,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月在哈工大研究生班参加强化俄语学习,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日在北京不幸辞世,享年87岁。
&&&&20世纪90年代探讨秦岭-大别山造山带构造分区与演化,揭示了造山运动的深部过程及其动力学因素。代表作有《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和《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8)航空发动机专家、&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
&&& 张恩和,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1939年生,1964年毕业于哈工大发动机设计专业。日,张恩和在沈阳不幸逝世,享年77岁。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以《赤子心 动力梦》为题,报道了张恩和的先进事迹。
&&&&张恩和1991年担任&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太行&发动机标志着我国在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上实现了从中等推力到大推力,从涡喷到涡扇,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三大历史性跨越,使我军武器装备跃上一个新台阶,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最具标志性的重大成果之一。
(9)建筑工程管理专家:刘长滨()
&&& 刘长滨教授,生前任北京建筑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1969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97年由哈工大调至北京建筑大学(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创办人、原管理工程系主任。建设部专家、哈工大和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199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
42、HIT&紫丁香一号&微纳卫星将发射,新华社报道HIT&实战型&人才培养记:&航天摇篮&是怎样炼成的?
新华社哈尔滨日(孙英威、潘w、闫睿)电:&航天摇篮&是怎样炼成的?&&哈工大&实战型&人才培养记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博士生韦明川这几天很兴奋,他所在学生团队自主研发的&紫丁香一号&微纳卫星又将进入太空,这已是他们设计的第二颗微纳卫星。
&&& 这群&追星青年&何以频频逐梦太空?记者在哈工大航天学院采访了解到,凭借交叉学科设置、工程化能力培养,搭配严格的日常管理制度,使这里成为中国航天人才的&摇篮&。
一群&高大上&的&追星族&
&本科入学时,我和一群伙伴参加了校无线电爱好者社团,2010年就萌生了制作小卫星的想法。&团队总体设计和测控负责人韦明川说。
&&& 2011年,当时在荷兰做访问学者的航天学院教师王峰得知,由欧盟提出的&QB50工程&计划,将采用50颗立方体卫星组网的形式,邀请全球高校参与。他第一时间将消息回传给航天学院院长曹喜滨,提出学院组建学生团队参与的想法,得到赞同。
&&& 2012年,国内首个由学生自主参与设计、研制、调试与应用的微纳卫星团队在哈工大正式成立。学校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供学生们研发,&紫丁香一号&由此而生。
从小爱好动手探索的韦明川,依托校卫星技术研究所,凝聚了航空宇航与科学技术、力学、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等8个学科的本硕博学生40余人,组建起一支&混搭梦之队&。
&&& 在&紫丁香一号&研发期间,国内某科研项目启动。在学校支持下,2014年3月,韦明川团队正式提交了参与意向书,&紫丁香二号&卫星由此诞生,并于2015年9月顺利升空。
产学研结合铺就&追星路&
记者采访发现,航天学院在人才培养中坚持教学、实践并举:一是在学科设置上突出&大航天&理念,搭建交叉学科平台;二是注重学生工程化能力培养,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边学、边做、边突破。
&&& 据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孟松鹤介绍,学院在学科设置上既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这样的一级学科,也设置有控制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与航天&紧密相连&的专业。
&&& &我们学科是一个对象学科,在对对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涉猎多学科交叉,这就要培养学生在工程中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专业教师赵阳举例说,在研发载人航天机械臂动力学过程中,学生会被直接带进去一起做,这样理论、实践结合的起点很高。
此外,学院还注重学生的工程化能力培养,对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学校里有一个导师,相关研究所里还有一个导师。
&&& &我经常有博士生被借走去参与项目研究;有的博士研究题目跟国家项目相同,毕业也能直接去部委或科研院所工作。&孟松鹤说,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哈工大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到单位直接就能上手。
&规格严格&培养更多&追星族&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韦明川显得很成熟,对于生活和学习有着清晰的要求与规划。他认为,从事科学研究让他比同龄人更谨慎,学院严格的制度和航天精神传承更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 严谨的科研作风,同样被哈工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发语音时普通话不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