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230日系发动机的国产车和国产有什么区别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外国最熟悉联想华为,日本最不认可中国创新
来源:作者:王上责编:远洋
近期,中国外文局发布了《2014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报告中从多个维度调查了海外民众对中国的认识,新浪科技整理出报告中关于海外对中国品牌认知以及中国科技形象的相关内容。《2014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覆盖了代表不同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9个国家:其中既包括英国(欧洲)、美国(北美)、澳大利亚(大洋洲)和日本(亚洲)等发达国家的民众,也涵盖了发展中国家,如中国(亚洲)、南非(非洲)、印度(亚洲)、巴西(南美洲)和俄罗斯(欧洲)的民众。每个国家的受访民众为500人,共计4500人,均来源于Lightspeed Research全球样本库。本次调查采用在线调查方式,并严格执行在线调查的国际标准。为保证每个国家抽样的代表性,受访者样本覆盖18至65岁的当地居民,男女比例各占一半。报告指出,联想、华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海尔、阿里巴巴是海外民众熟悉度最高的中国品牌;大多数海外民众认为我国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日本民众最不认可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仅有16%的受访者持正面看法。海外民众最熟悉联想、华为、海尔以及阿里等中国品牌报告显示,发达国家民众对中国品牌不太熟悉,而发展中国家民众整体对中国品牌的熟悉度更高。从熟悉程度来看,海外民众最熟悉的中国品牌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联想、华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海尔、阿里巴巴、中兴、海信、TCL、中国银行和中国移动。中国产品还需要继续提升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报告指出,2014年海外受访者对中国产品的整体评价相较2013年有所提升,但是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依然是阻碍他们购买中国品牌的主要因素;此外,售后服务也是中国产品亟待改善的方向。多数海外民众认为我国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报告指出,平均有64%的海外受访者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做出正面评价,其中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这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更高;在所有受访国中,日本民众最不认可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仅有16%的受访者持正面看法。据报告指出,从整体上来看,发展中国家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要高于发达国家民众。具体而言,在对中国理念的认同度上,有68%的发展中国家受访者表示认可,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中为38%。注: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和华通明略(MillWard Brown)共同打造,自2011年开始连续开展针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研究及成果发布。该报告以Lightspeed Research全球样本库为调查样本源,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实行在线调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从事对外传播理论研究和国际涉华舆情研究的国家级智库。▲多数海外民众认为我国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日本民众最不认可▲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依然是阻碍他们购买中国品牌的主要因素▲海外民众最熟悉联想、华为、海尔以及阿里等中国品牌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有哪些好的日系女装品牌?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3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062,666分享邀请回答milaowen.com/chn/shoplist.html)Mila Owen天猫旗舰店风格2:个性度低,女性化程度高总体来说,就是端庄优雅和女人味兼得的风格。不仅适合约会见家长,而且我也觉得还挺适合上班穿的,既有上班族的干练感,又不会缺少温柔的那一面。很多人喜欢的日系OL的穿衣也主要指这一种。讲真,我还是觉得这一类风格的衣服,从面料到色彩到版型,简直要太讲究了。只有各种细节都做得很到位,穿上身才能好看,否则稍微不留心就显得low。这一类千金风品牌,几乎都默认了是Arpege旗下的三个品牌:Rirandture、Apuweiser-riche、JUSGLITTY。刚好他们的年龄层定位,也是越来越大的。RirandtureRirandture的衣服一看就知道是年轻姑娘们喜欢的,一点点优雅、一点点活泼、一点点甜美,走的就是年轻女生的气质路线。每次看新品画册或者在日系杂志上看到它家的衣服,真。的。会。上。瘾。感觉穿上它家的衣服后,再随随便便化个妆就可以很美了。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上它家网站翻翻有没有出新品,光看不买就已经很喜欢~常年有合作的日本时尚杂志是《美人百花》《Sweet》《and Girl》,几乎每一期都能看到Rirandture的单品。偶尔Rirandture还会推出和杂志的联名纪念款,比如去年为纪念品牌的五周年(没错它才成立五年而已啊!),就推出了和《美人百花》的合作款式。如果说杂志上看中某件单品的话,在官网上也都能买得到▼Apuweiser-riche相比起Rirandture,Apuweiser-riche的气质更轻熟女一些,让人感觉是一个简单大方的温柔小姐姐。但我感觉其实也比较挑人的,如果自己和简单大方这种气质完全搭不上边,穿上身未免就会奇怪。可一旦气质对路,它家的衣服就会完完全全把你自身的特点凸显出来。它家的单品经常在《美人百花》《and Girl》和《AneCan》这三本杂志上看到,也是能在官网上买到杂志同款▼JUSGLITTY好啦,说到了这个类别下的最后一个品牌JUSGLITTY。正如这三个品牌定位的年龄层越来越大,JUSGLITTY给人的感觉就更加有职场熟女的精明干练,特别是它家的外套,风衣啊,小西装啊,冬天的大衣啊,都能穿出大气感,但并不会像一些欧美品牌一样让人感到冷冰冰的被拒于千里之外。其实JUSGLITTY的夏装我倒感觉不算那么成熟,有甜美可爱也有俏皮活泼的。如果把JUSGLITTY的夏装同Rirandture和Apuweiser-riche的混在一起,甚至都很难分辨出来。所以,相比起夏装,我还是更推荐它家的秋冬外套,其实如果能亲眼看到它家的外套就会更加感慨:真心有质感啊!购买方式:这三个品牌,嗯,在国内都是买不到的。只有代购,或者上它们同属的Arpege集团的日本官网了:风格3:个性度高,女性化程度低也就是酷酷的街头风。虽然我个人对这一种风格不太感冒,但对于喜欢酷帅风格的女生来说,我还是很建议学习日系的酷帅街头风的。相比我欧美风里硬朗朋克到极致的酷感,日本的酷帅街头风柔和了很多,加入了不少女人味的元素,比如荷叶边啦,印花啦,刺绣啦,有时甚至还有些小性感呢,这一类装扮的代表人物就是水原希子啦。这一类嘛,几乎都被Moussy、SLY、Murua和Emoda承包了,这几年在中国的知名度也是迅速打开,大家应该不会感到太陌生吧。MoussyMoussy应该算是这三个品牌里知名度最高的,十几年前从做牛仔裤开始起家,后来发展得越来越酷,活脱脱的一个叛逆少女的形象▼我觉得它家的单品风格算是娘man气质的结合体,既有蕾丝、雪纺这样女生的元素,又有好多牛仔服、军外套这样的单品。SLYSLY是Moussy的姐妹品牌,比Moussy更性感、更淘气、更狂野,令人联想到「辣妹」这个形容。每次看到它家的画册总觉得应该配上「老娘不在乎」这一类的画外音哈哈。对于喜欢欧美街头范的小个子女生来说,这一类日系的潮牌一般都会比欧美品牌更适合,毕竟在版型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亚洲人的身材特点,个子不高也能穿出酷感▼Murua能穿出叛逆少女一样不羁的风格,这个当然毋庸置疑▼熟女穿它家的衣服,不管是搭配凌乱的长发还是利落的短发,竟然也挺有味道的▼Emoda虽然同属一个集团,风格也挺相似的,但相比起Murua,我觉得Emoda的衣服会更日常一点,Murua的一些单品看着总感觉太潮太大胆了hold不住~购买方式:这四个品牌都有实体店和天猫旗舰店风格4:个性度高,女性化程度高软萌、梦幻、有时还有些小性感~哎呀,这种风格的品牌可就太多了,Snidel、MERCURYDUO、titty&Co. 、COCO DEAL、deicy、Honey mi Honey、rosebullet、nice claup……设计都很柔和乖巧,有很多饱和度低的马卡龙色,小碎花、蕾丝的设计也很常见▼春夏季节里的衣服也会稍微有些露肤度,马上到了夏天,最常见的就是一字领的露肩上衣▼其实我感觉这一类风格下,主要还是看具体某一件单品自己是否喜欢,没有必要特别忠实于某一个品牌。购买方式:各大实体店Snidel、COCO DEAL、rosebullet、nice claup都有天猫旗舰店最后来一张总结图哈,没被提到的品牌肯定还有好多好多,这只能算是我的一个比较私人的推荐啦~相关阅读:公众号搜:Sophia爱美补习社回复『日系』到公众号后台,就能收到关于日本时尚杂志、日系穿衣的精髓和套路、日系女装品牌的完整攻略;回复『基础款』到公众号后台,就能收到基础款冬装/秋装/春装/夏装/鞋子/裤子/包包的完整攻略;回复『冬季穿搭』到公众号后台,就能收到冬季穿衣从头到脚完整攻略,包含基础款冬装、秋冬基础款鞋子、秋冬内搭、围巾和帽子、秋冬穿衣配色;回复『资料包』到公众号后台,就能收到10G大小的超丰富干货资源包,包含20本时尚穿搭书籍+70本日本时尚杂志,各类时尚穿搭技巧干货应有尽有!欢迎来玩~2.7K6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6K6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买个自主品牌就爱国?这些SUV其实都是日系换壳车阅读http://img.mp.sohu.com/upload/c79b050a8a4ca2fb846d_th.jpg会长经常在回留言时,发现挺多粉丝都是十分爱国的,很喜欢支持自主车型,这是好事。因为国产品牌本来就比很多外国品牌起步晚了几十年,产品有差距是正常的事情,也是需要我们的支持。可是呢,并不代表买了国产车就是爱国噢,因为就像下面三款SUV一样,虽说是国产品牌,但它们其实都是日系的换壳车型啊。
东风启辰T70
指导价:8.98-12.78万
启辰是东风旗下的一个子品牌,T70则是启辰旗下首款倾力打造的SUV车型,而说到东风很多人就会联想到日产。确实,启辰T70就是基于日产C平台打造而来,通过该平台生产的车型还有逍客、老款奇骏,此外T70还有很多零配件也都是使用日产的,所以你说它是不是国产品牌,它的确是,但你说买它能说明你爱国吗?我看就未必。
再换个角度说,买一部廉价版的逍客不也是性价比很高吗?虽然它和逍客共用平台,但是在底盘调校、装配工艺和质量等等都差了一个档次。而和同级别的CS55、宋相比,产品力也仍然存在差距,所以换壳的逍客,确实只能说一般般。
东风风度MX6
指导价:12.28-16.98万
MX6是风度旗下首款SUV车型,作为东风旗下的新品牌,首款SUV想要获得市场份额,最快速的方法当然是采用东风其他品牌成熟的平台技术。看到它的外观,相信不用会长说你们都知道它用的是日产老款奇骏的平台,此外MX6的三大件、外观、内饰都可以说可老款奇骏是一样的,如果你换个日产车标上去,只要不是很熟悉这款车的人,估计都会以为这是一辆日产。
像这种借鉴,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有些反感。但在会长看来,如果是这辆MX6,我是赞同这种做法的。因为这辆MX6说白了就是一辆老奇骏,它继承了奇骏空间大、可靠性好、越野性能出色,可以说是一辆产品力十足的车型,而且价格相比奇骏打了7折,我觉得只要消费者能够得到实惠,没什么不好的。
指导价:8.88-14.68万
哈佛H6是每个月汽车销量冠军的常胜将军,因为它价格便宜、动力匹配完善、做工精良等,所以一直被消费者青睐。但如果不说肯定很多人不知道,其实H6的底盘是采用了许多CR-V的技术,而且借鉴的是07款CR-V。有了解过老款H6的人估计会比较清楚,因为11款H6不仅借鉴了底盘技术,内饰有许多地方都十分相似。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那只是老款H6是借鉴了CR-V的底盘技术,现款已经有了自己研发。然而会长告诉你现款底盘用的依然是那一套,如果你将车起来你就会发现,前后悬架都和老款CR-V如出一辙。也就是说H6经历了那么多年的改进、换代,都只不过是将外观内饰重新设计一下,底盘设计一直都还是在原地踏步。
你还知道哪些换壳车呢?欢迎留言讨论已被0人收藏
&日系只能手机那么价廉物美,怎么还有人买国产智能机?
来自:上海
发帖:129+777
我老婆用sony,我用sharp,用下来感觉不错,质量没的说。
身边很多人在用联想,小米,火腿肠,价格也不比日系的便宜。有点不太懂,用水果倒也算了,水果确实好,但搞不懂为何那么多人用国货?
不说我说什么,国产电子产品真不能买,保质期太短。以前我家的sony电视,用了十几年一次没修过,国产电视机用不了几年。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楼主...
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日系只能手机那么价廉物美,怎么还有人买国产智能机?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扫描下载客户端
奖励分值:您今日还有 3 点分值可以奖励 [ 20 点奖分可自动换取 1 点PP]
请输入4位有相同表情的数字
&违反国家法律&&&&&&&&&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恶意刷屏&&&&&&&&&&&&&&&内容重复&&&&&&&&&&&&&&&攻击管理员
&本人要求删除&&&&&&&&当事人要求删除
&与主题无关&&&&&&&&&&&水贴软文&&&&&&&&&&&涉及敏感政治内容
&被要求删除,你懂的&&&&&&&&&&&盗号并发布违规或广告内容
扣除hp值:
宽带山警务室
&恶意刷屏&&&&&&&&&水贴软文
&违反国家法律
&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网页不能打开
&图片不能显示
已报名参加的人员:“日本发达到什么程度”吓住你了吗?醒醒,看看中国发达到什么程度! | 宁南山“日本发达到什么程度”吓住你了吗?醒醒,看看中国发达到什么程度! | 宁南山请点击“风云之声”,打开新的世界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受过科学训练的理性爱国者们组建的智库。科学素养,家国情怀,横跨文理,纵览风云。导读:有些“日本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的知乎回答列举了日本几十项先进科技,令许多人惊叹“永远赶不上”。宁南山指出这是错误的理解,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强于日本,授权风云之声发布。与陈经的《百强创新企业数量第一的日本为何企业经营不利》()对照阅读,风味更佳。————————————————————————————————不管日本有多发达,中国都能在5年内再造一个日本。2015年中国GDP是10.5万亿美元,日本GDP是不到4.2万亿美元。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保持6.6%的平均增速,经济总量会比2015年增长37%左右,增量为大约4.2万亿美元,相当于在地球上新创造出一个日本这样的国家。日本民族从明治维新以来100多年一代代人奋斗,不惜通过战争死亡上千万日本人,不惜二战后过劳死一代人达到的成就,现在的中国5年就可以达到,这也表明现在中国的实力达到了多么强大的程度。这也是中国领土,人口和资源对日本压倒性规模优势的体现。实际上五年再造一个日本并非只是个预测,在过去的五年,这已经真实的发生了,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第一次超过了日本,而2015年,中国GDP总量已经是日本的2.44倍,过去五年中国经济的增量等于1.44个日本。如果是美国呢?美国2015年GDP大约17.9万亿美元,如果未来五年美国保持2.5%的增速,8年就能再造一个日本。要知道日本是世界前三的经济大国,中美两国都可以在8年内轻易的在地球上造出一个世界第三。这也说明中国和美国已经把地球上的其他国家拉开了多大的差距,只有中国和美国达到了10万亿美元级别,其他“经济大国”全部在1万亿-4万亿美元这个区间。实际上,2016年中国如果实现了6.7%的增速的话,今年的GDP总量将几乎是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和。我们再看看体现一个现代国家力量的工业,我们对日本的优势比GDP对日本的优势更大。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228974亿元,占GDP的33%,按照2015年平均6.5的汇率,就是大约3.43万亿美元。而日本2015年不到4.2万亿美元的GDP中,只有19.5%是工业,工业产值大约8200亿美元,中国是日本的4.18倍。如果中国工业增加值继续保持6.5%的增速, 那么到了201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将增长29.1%,增量为9980亿美元,4年增加的工业产值就相当于一个日本工业的规模。中国工业4年的增量=1个日本工业的总规模, 4年再造一个日本工业。我们再看看中国工业的利润情况。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为63554亿元,折合美元为9778亿美元,中国工业的利润超过全日本工业的总产值。我们再看看代表着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科技情况,在你的脑海里是不是会直觉一样的认为日本科技实力比中国强?接下来的数据相信又会给你冲击。中国的科技产出在几年前就超过了日本。首先是代表着一个国家对科技投入的R&D经费,中国2013年超过日本。2015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1.4万亿再创新高然后我们再看2015年的情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2015年中国的研发支出已经是日本的两倍了。2015年中国科研支出占全球20%仅次于美国投入超过日本了,甚至已经是日本两倍了,那科技产出呢?年十年间世界前1%高被引论文数量中国世界第四年,十年间世界前1%高被引论文数量中国世界第四,占全球比例11.9%,前三位是美国,英国,德国,中国超过了日本。如果我们再看发表在国际顶级科学刊物上的文章计算,2014年中国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为5505篇,排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也超过了日本。我们再看年度世界物理学十大突破,2015年,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中有两个来自中国,同样超过了日本。其中“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成果名列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第一名,中科院物理所方忠团队独立发现外尔费米子,成果入选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2015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中国科研成果居首我们再看《科学》杂志评选的2015年世界科技十大突破,同样有2项与中国有关,而日本一项也没有。中山大学首次编辑人类胚胎DNA,埃博拉病毒疫苗中国也是参与者。2015年Science十大科学突破公布《自然》杂志以封面标题和全文的形式发表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北京大学乔杰与汤富酬团队在世界上首次绘制人类原始生殖细胞转录组及DNA甲基化组景观图,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细胞》。有人问,那为什么日本这几年能得十几个诺贝尔奖,而中国除了屠呦呦,却没有获奖的呢?其实非常简单,诺贝尔奖得奖都是二三十年前的成就,具有滞后性,日本2008年—2016年诺贝尔得奖人数增加,并非是因为最近几年发生了科技爆炸,而恰恰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鼎盛时期他们GDP和研发投入冲到世界第二的结果。我们看看最近五年中日科研成果产出的对比,中国全面压倒日本,就可以看出,中国GDP超过日本的影响是多么巨大,有钱才能搞好科研。中国GDP,工业产值,工业利润,研发投入和科技产出全面超过了日本,但是这还不是让日本人最绝望的,最绝望的是双方的差距还在越拉越大,而日本永远没有追上的可能。中国的GDP是日本的2.5倍, 2016年还在保持6.5%以上的增速,相当于日本一年增长16.25%。中国的工业产值是日本的4.18倍,2016年还在保持6.5%以上的增速,相当于日本工业一年增长27.2%。中国的工业利润是日本工业产值的1.19倍,注意我是拿中国工业的利润比日本工业的总产值,中国工业利润在2016年保持8%以上的增速,相当于日本一年增长9.52%。中国的研发投入是日本的2倍,2016年中国研发投入还会增长大约10%,相当于日本研发投入增长20%。中国的1%高被引顶尖论文和发表在世界顶级科研杂志文章数量,2016年还在保持15%以上的增速,日本大约需要增长20%才有可能不被中国拉开。2016年,日本GDP要增长16.25%,工业产值要增长27%,研发投入要增长20%,科技产出要增加20%,才能跟上中国的脚步,日本有可能做到吗?没有丝毫的可能。这已经超出了日本民族能力的上限。而这一切就算做到了,也只是保持差距不被中国拉开而已。实际上,2016年现在已经到了10月份,日本今年的工业产值和利润为负增长。中国劳动力总量从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人口红利已经在中国消失。中国现在的发展是靠人口受教育程度提升的教育红利,资本红利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实现的。这个问题下很多回答,罗列了日本种种发达的数据,很多人表示“差距太大了”,“完爆大国重器”,“看完后还学什么习,纯粹追不上了”,“日本发展到这个程度登峰造极了”。看完后哑然失笑,这是对世界缺乏清醒认识的体现。很多回答里面有很多错误,角度展示的不全面。日本那么牛逼,为啥人均GDP从90年代巅峰期的4.3万多美元,下降到2015年的只有3.2万美元呢? 日本人均GDP排名, 从90年代一度排名世界第三,到2015年下降到了世界20位以后,意味着先后被20个国家超越,这日本那么强大,怎么就被别人超了呢?首先我们要肯定日本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这个世界上,真正公认的西方发达国家总共22个,这些国家都靠着自己发展的科技,经济和政治体系实现了现代化,其他180来个国家和地区都是靠着向西方现代化国家学习来实现自身的进步,其中有不少佼佼者,陆续被认定为发达经济体,例如日本,新加坡,以色列,韩国,香港,台湾,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等等。当然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是在这些国家中发展最早,也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也就是说,在180个向西方学习的国家中,日本可以算是第一名。日本也在现代化进程中,在历史上第一次压倒了中国,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100多年的时间,日本对中国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也让不少国人对日本产生了崇拜。在二战时期,中国战场中国兵死亡大约150万,而日本阵亡仅为44万,中国在有美苏援助下,也要四条人命换日本一条人命。二战后,中国在前三十年的发展速度尽管比世界大部分国家快,但是比日本却相对较慢,进一步拉大了差距,到了1990年,日本的GDP是3.05万亿美元,而中国只有3570亿美元,人口是日本10倍的中国,经济总量却只有日本的八分之一不到,人均差了八十多倍,这种几乎让人绝望的差距,让不少国人都感到,日本不仅在过去一个世纪领先我们,而且在以后的一个世纪也会继续领先。知乎上70后,80后应该记得,彼时中国人家庭省吃俭用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购买一台日本生产的电视机。我家在1990年购买一台18英寸的用日本零部件组装的长虹电视机,售价高达2500元,如果是日本品牌,价格更是达到惊人的3000元以上。而彼时国人月工资,普遍在100元左右甚至更低。这也侧面说明日本技术优势的强大。中国人面对日本是羡慕的,崇拜的,甚至是自卑的,日本几乎是不可超越的存在。我们把中国人对日本和美国的态度对比下,美国比日本强大的多,中国人反而对美国没有那么敬畏。非常简单,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中国都取得了胜利。而对日本,中国在过去日本强大的100多年里面,从来没有真正的战而胜之。甲午战争我们失败了,一战期间我们的山东省被日本占领了,北伐战争期间日本在济南屠杀中国军民,1931年更是四个月占领了东北三省,八年抗战期间更是一直压制着中国,如果没有美国,今天的中国都不再是960万平方公里。因此中国人对日本普遍有一种敬畏甚至崇拜的态度。今天中文网络上充斥的各种言论就是证明,例如“如果不是美国压制,日本分分钟造出XXX”,“日本科技世界第一”等等。然而今天已经时过境迁了,如果以前是日本是老师,中国是学生,那么现在双方的位置在逐渐转化,现在可以说,中国正逐渐成为日本的老师。我们一点点来看。一个常见说法:日本海外净资产高,日本好有钱。日本的海外净资产确实是世界第一,有大约3万亿美元,德国是世界第二,中国世界第三,都差不多是1.6万亿美元,这样看日本确实很强,有钱毕竟是好事。日本对外净资产余额五年来首缩水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海外净资产和国力强大挂钩。海外净资产主要是三个来源,一个是企业对外实业投资,一个是政府持有的国债,股票和存款,一个是个人和财团持有的海外资产。这其中只有企业对外投资这一项最有意义,这才是真正的体现国力的数据。因为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力量是科技的进步和企业在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而不是你在海外买了多少房地产,买了多少股票和债券玩金融业。单看海外净资产,美国还是负的2万亿美元,能说明美国很穷很弱吗?中国和日本都拿了大量外汇储备买美国国债,例如日本大约持有1.1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收益率并不高,倒是美国因此获取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自身发展。由于日元贬值的预期和对日本经济前景的不看好,日本的财团和个人投资者也持有大量美元资产。把钱都给别人用,这对日本有意义吗?增加日本的就业率了吗?促进日本的科技进步了吗?提升日本的劳动生产率了吗?中国国籍的有钱人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大量购买房地产,也是中国的净资产,然而这对中国有多大意义?真正最能反映一国国力的是企业对外投资。到2015年底,对外投资存量第一位是美国,有7万亿美元,日本大约1.5万亿美元,中国1万亿美元。而增量方面,2014年中国超过日本了。由于中国惊人的对外投资增长率,日本只会被远远超过。2014年中国首超日本成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2015年中国对外非金融投资是1180亿美元。日本是多少?日本2011年到2014年的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分别为670亿美元、512亿美元、640亿美元和534亿美元,一直在低位徘徊。2015年因为日元贬值,日本企业出于避险海外并购创造历史记录达到900亿美元,仍然比中国少。2015年我国对外投资存量首超万亿美元时间到了2016年,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外非金融投资就已经超过了2015年的总和,今年预计增长达到70%,远远超过日本。即使计算总对外投资金额存量,今年中国超过日本也没有悬念。中国和日本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是一个全面能力型选手,日本是一个局部能力型选手。日本新兴产业全面落后中美。列举一些1000亿美元产值级别的大型产业。互联网产业(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先看在互联网这个万亿美元的超级产业里面,世界市值前20名中国有7家,20名以外还有网易和唯品会,后期进入前20无悬念。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大批程序员群体,各种程序员文化和笑话在网络盛行,侧面反映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繁荣,中国程序员规模至少有200万人,这200万人有2个父母,一个老婆和一个孩子, 老婆还有2个爸妈,总共7个人,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可以让超过1000万中国人的生活步入中产阶级行列,日本在哪里?雅虎日本这颗独苗吗? 世界市值前20大互联网企业2015年腾讯和阿里任何一家的市值,就超过全日本的互联网企业总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产业全球每年卖出15亿部智能手机,4000亿美元的大产业,诞生了苹果这样世界第一大市值的科技企业,日本在哪里?日本手机已经彻底退出最赚钱的品牌领域,专心的做零部件了。同样的平板电脑也是一样,全球前几名是苹果,三星,华为,联想。世界智能手机销量排名然而零部件日本就万事无忧了吗? 手机零部件也在被中国侵蚀,最值钱的几个手机零部件:芯片中国有海思和展讯,最近的小米也出了自己的芯片,而日本手机基本是买高通的芯片,怎么见不到人喷日本手机没有核心技术呢?手机屏幕中国有京东方,华星光电,本文下方会提到日本的液晶面板产业只剩下了JDI一家,不管是产值还是利润都已经被中国超过。摄像头的欧菲光,舜宇光学。指纹识别的汇顶科技。即使是日本人擅长的电子元件,中国也在以快于日本的速度发展。2015年中国电子元件百强公司平均营业增速高达15%,增速远高于日本。例如作为手机声学元器件供应商的青岛歌尔声学占据微型麦克风市场份额世界第一,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深圳瑞声科技2015年净利润更是达到惊人的5亿美元。就连中国以前不擅长的PCB线路板,中国企业也打入了苹果供应链,例如广东超声印制板和依顿电子。当客户成为了中国,韩国和美国公司,而不再是日本公司,日本企业的命运实际已经被别人掌控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有一家做手机触屏玻璃的厂家,叫蓝思科技,这家公司最大的两个客户是苹果和三星。2015年蓝思科技营收26亿美元,增长18.8%,净利润2.6亿美元,增长41.5%,看起来很棒是吧?而到2016年上半年,就变成营收大幅下降34.6%,净利润下滑63%,而原因其宣称就是主要受第一大客户苹果业务调整的影响,可见零部件厂家是依附于品牌厂家存在的。再比如中国浙江有一家做手机摄像头和镜头的公司,叫做舜宇光学。国产手机品牌异军突起后,大规模采用了舜宇的摄像头和镜头。舜宇光学2016年上半年收入达到9亿美元,增长高达27%,净利润增幅更是达到50%。而国产高端手机之前大多选用日系摄像头和镜头,可见品牌厂家对于零部件企业命运的影响。日本在新兴产业的反应迟缓,让自己吃了大亏,智能手机的出现,几乎彻底的摧毁了数码相机行业,2010年全球数码相机销量有1.2亿台,到了2016年只有3000万台不到了。佳能,尼康和奥林巴斯都受到巨大冲击,奥林巴斯陷入了多年亏损。当然有人说了,日本还有高端单反相机,还有电视台用的摄像机,经常有人说央视用的是日本摄像机,以此证明日本强大。然而人类社会的视频由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拍摄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几年内,人类所有的视频和图片将有90%-95%来自人类持有的几十亿部手机和平板电脑,高端单反相机和摄像机的存量根本无法与之相比,这些只是总利润小的小众市场了。通讯设备产业日本完全落后中国和西方,4G领域已经只有中国和西方两大标准,到了5G日本话语权进一步丧失。不管是净利润,市场份额,还是标准,核心专利,日本都已经被华为+中兴彻底超越。5G将只有一个世界标准,且将由中国主导。不管手机,电视还是家电,日本要做任何有连接功能的设备,都需要用到中国的标准和技术专利。五大通信厂商运营商业务收入排行航空与航天产业美国早有了GPS。中国已经发射了23颗北斗导航卫星,2015年北斗导航系统产值已经接近300亿美元。中国A股已经有了数家北斗产业相关公司,2016年已经有4万多艘船装上了北斗终端系统,2020年会进一步爆发性成长。而日本20年内不会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十三五北斗产业化路径敲定民航客机这个全球超万亿美元的市场,美国早有了波音,中国ARJ支线飞机2016年交付后已经累计载客3000人,日本的MRJ支线客机试飞完成还遥遥无期,计划在2018年交付,实际至少到2020年。中国在2002年,日本在2003年几乎同时开始研制支线客机。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一整套民航飞机适航试飞体系,实现了成功试飞和交付。日本借助美国的适航试飞体系,反而进度慢于中国。值得一提,研制MRJ客机的是当年研制日本二战零式战斗机的三菱重工。当年零式战机在中国吊打中国空军不可一世,遇到了更强大的美国空军才被完虐。时过境迁,三菱如今在技术竞赛中落后于中航工业公司,不知道日本人心里是啥滋味?中日差距拉大:ARJ21已载客3000人,MRJ试飞受挫更进一步的,中国大型客机C919将于2016年底首飞,而日本至今还没有启动大飞机研制计划。按照MRJ 的研制进度,即使日本今年开始启动大型飞机研制,等试飞和交付至少也是2035年以后了。这个万亿美元超级市场,只能中美欧瓜分。C919总装下线军用航空和无人机中日不在一个量级上。中国的军用无人机翼龙和彩虹,尤其是彩虹无人机由于在伊拉克战场的出色表现,实现大量出口。民用无人机的中国已经形成大疆创新,亿航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全球占有率超过70%,日本则基本没有发展起来。军用航空中国运20,歼20,歼15舰载机,歼10均实现量产,日本目前则基本没有生产。特高压输电技术这个技术是过去20年全球电网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原始创新,在我国主要指±800千伏直流输电和1000千伏交流输电技术。 我国不仅拥有完全的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这项技术在世界上是唯一的。过去,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俄罗斯、前苏联和日本做过这样的工程实践。但是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没有成功,也没有实现商业化运营。我国目前已经在全球率先建立了特高压技术标准体系,形成特高压国际标准4项,特高压交流电压成为国际标准电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就设在国家电网公司。我国已经全面掌握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核心技术和整套设备的制造能力,在大电网控制保护、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目前建立了系统的特高压与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编制相关国际标准19项。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被定为国际标准电压,将向世界推广。世界电网特高压改造已经拉开序幕,中国相关技术装备出口以每年40%增长。例如2016年6月中标的巴西美丽山二期特高压项目,就带动国产装备8亿美元出口。再比如中国向埃塞实现15亿美元特高压设备项目出口。日本完全无此技术能力。埃塞俄比亚首条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列举了以上产业,我们再看看全球各个新兴行业未上市但是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包括了医疗,硬件,软件,零售等各个领域的企业,他们因为在商业模式,管理和技术上的创新而获得高估值。2015年美国CB insight评出的全球102家独角兽企业中有62家在美国,11家位于中国,欧洲分布10家,印度则有6家。日本新兴独角兽企业的数量连印度都比不上。2016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增加到了173家,中国猛增了3倍达到了35家,而日本则几乎没有独角兽企业。可见日本在新兴领域的创新基本停滞了。日本已经很多年没有出过新兴的创新公司了,相比中国和美国如火如荼的新经济,日本还固守在传统领域。2016全球独角兽榜:中国35家上榜那日本的传统行业呢?2015年汤森路透集团评选了全球百大创新企业,日本有四十家,高居世界第一,美国有三十五家。这也是很多人一直津津乐道日本虽然失去了二十年但是依然创新力强大的证据,甚至还有人说,这是日本在下一个一百年世界领先的保证。国内媒体更是大肆报道日本不得了,遥遥领先中国,那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呢?全球百大创新企业其实稍微愿意思考的人就可以对这个排名提出疑问,日本的创新能力竟然比美国还强?研发投入世界前五,专利世界第一的中国华为排不进世界前100?搞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站,载人航天,机器人探月,高分辨率卫星的中国航天集团排不进前一百?全世界唯一能在预警机,大型运输机,四代机,神盾驱逐舰,核潜艇,垂直发射防空导弹,反卫星武器,中段反导系统,巡航导弹,航空母舰等所有领域和美国针锋相对的中国各大军工集团创新能力进不了世界前一百?在基础建设方面,全世界唯一能在任何自然条件,任何地理环境修建桥梁,港口,道路的中国工程公司们,居然没有一家能进前一百?搞出了特高压这个过去20年全球电网技术最重大原始创新的国家电网公司进不了前一百?核电站能够出口发达国家的中核集团进不了前一百?法国有10家而德国只有4家,法国的创新能力比德国强?英国竟然一家也没有?如果再研究下就知道这个排名,是按照在国外申请的专利的数量,专利通过率等一系列算法来排名,这样本来就对爱在本国申请专利的企业不利。无怪乎日本的几家汽车企业全部上榜了,而德国的宝马,奔驰,奥迪却一家也没有上榜。而日本入选的这40家创新企业全部是来自日本的传统优势产业,包括松下,索尼,东芝,卡西欧,奥林巴斯,爱普生,川崎,日立,丰田,本田,NEC,富士通,大金,京瓷,NTT,三菱重工等等,没有一家是来自新兴产业的公司。这40家都是多年产值和利润没有增长,甚至很多还巨亏。NTT不过是个电信运营商,和中国移动类似,居然也入选了汤森路透集团评选的全球百大创新企业,我国的华为和中兴反而没入选。难道NTT比手握大量4G核心专利的华为中兴更有创新能力?40家公司中,三菱的子公司就占了三家。三菱重工业在前面提到的民航客机技术竞赛中,反而落后没有入选的中航工业。三菱造船份额也低于中国公司。三菱汽车2016年更是预亏156亿人民币,超过20亿美元亏损。燃效数据重测造假,三菱汽车预亏156亿元松下,索尼,东芝,NEC,京瓷,卡西欧总利润还不如中国格力海尔美的三家,这也是全球百大创新企业……东芝2015年大裁员,2016年初把家电部分卖给美的。我们以被汤森路透评为全球百大创新企业的东芝为例。美的收购东芝只花了4.73亿美元,加上承接2.2亿美元债务,总共花了7亿美元,就获得了东芝家电业务80%的股权,东芝品牌40年的使用权,和5000项专利。汤森路透对百大创新企业的排名,就是根据在国外申请的专利数量和通过率来排名,东芝就这样变成了“全球百大创新企业”,5000项专利+东芝品牌40年使用权+80%的股权才7亿美元,可见东芝在传统领域申请的大量专利都是根本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低端外围专利,不然怎么才能卖这点钱?仅仅凭借专利数量就能被评选为全球百大创新企业,可见这个排名的局限性。固守数码相机的奥林巴斯也是全球百大创新企业,常年亏损,至今没有盈利,以后也很难盈利,人类都已经习惯用手机拍照了……川崎和日立的高铁世界市场份额被中国中车排挤,世界市场份额下降了50%……既然号称创新能力世界第一,何以在世界竞争中节节败退呢?这充分说明日本创新的问题:在新兴领域没有创新,固守传统领域,真正赚大钱的新兴领域日本全面缺席。2015年和2016年全球硬件,软件,医疗,零售等新兴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几乎都来自中国和美国,日本几乎没有。新兴领域有多么赚钱?2015年日本制造业,如果除掉汽车,日本利润最高的制造业公司是日立集团,净利润是30亿美元。再往下是日本电装净利润24亿美元,佳能23亿美元。其他基本在20亿美元以下。而以互联网和软件企业为例子,微软2016财季净利润是168亿美元,Facebook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5亿美元,阿里巴巴2016财季净利润75亿美元。以半导体工业为例,Intel 2015年净利润117亿美元,台积电2015年净利润90亿美元。中国的中芯,海思,展讯,华虹等虽然小,但是在以20%的增速奋起直追。以航空领域为例,波音2015年净利润54亿美元。中航工业2015年净利润22亿美元,且中航的支线民航客机2016年开始推向市场销售,成为又一利润增长点。大疆创新这样一个营收不到100亿人民币的无人机公司今年净利润预计都能达到4.6亿美元。日本在功能手机时代多么强大,而在智能手机时代全面溃退,全球利润被中美韩三家瓜分。那么传统产业呢,日本表现怎么样?日本传统优势产业逐渐被中国等侵蚀液晶面板产业,1995年,日本占据了全世界液晶面板90%的出货量,而2015年已经迅速下降到10%以下。韩国占有率39%,台湾30%,中国大陆20%。这不是失去的20年是什么呢?夏普在2015年已经以35亿美元价格被富士康收购,日本面板产业只剩下JDI一家还在勉力支撑。看看下图全球液晶产业的利润,韩国的三星+LG获得了整个行业超过一半的利润,剩下的利润第三和第四是台企,第五,第七和第八是中国企业,日本利润份额最小,已经不如中国的京东方,华星光电。年全球面板厂营业利润走势半导体制造业产值已经被中国大陆和台湾超过。台湾不用讲了,这是台湾最值钱的行业。中国中芯和华虹营收合计为29亿美元,富士通仅为8.45亿美元(这是日本入选全球百大创新企业的富士通公司)。半导体企业营收排名笔记本电脑日本已经彻底溃败,全球前五已经看不到日本企业。日本NEC的笔记本电脑已经被中国联想收购(NEC也是2015年入选全球百大创新企业的日本公司)。2016年联想不仅在全球市场占有21%的市场份额,在日本本土,联想电脑占有接近30%的市场份额,比VAIO+富士通+东芝三家日系企业加起来市场份额差不多。是的,以前中国人习惯在本土看到索尼和东芝笔记本,现在已经基本看不到了。现在日本人已经习惯在本土看到联想。家电行业日本的松下、索尼市场份额已经急剧萎缩,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家电三巨头格力、海尔、美的,以及韩国三星、LG的急剧发展。三洋家电被海尔收购,东芝被美的收购。10年20年前,中国市场上家电都是日本货。现在不仅中国市场上日本货极少,日货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经跌到了可怜的3%-5%左右,在日本市场也开始出现中国货,中国已经反攻到了日本。华为平板电脑是日本市场占有率第二名,市占率9.2%。华为平板电脑跃居日本市场占有率第二名海尔日本2014年营业额人民币26亿元。海尔日本子公司首次实现盈利美的2016年3月收购日本东芝之后,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达到多少了呢?呵呵,东芝也是被评选成全球百大创新企业。美的2016年3月收购东芝是的,不仅30%的日本人购买联想笔记本,现在连15%-20%的日本人冰箱和洗衣机也买中国的。日本的家电三巨头,夏普已经被收购,我们看看松下和索尼(这两家是日本全球百大创新企业)。2015年松下净利润是16.3亿美元,索尼净利润是12.3亿美元。而2015年中国三巨头净利润,海尔集团是29亿美元,美的是20亿美元,格力也是大约20亿美元。我们要看到,松下索尼的净利润还是包含了汽车零部件,游戏,手机,音乐等业务的结果,而中国三强则主要是集中在家电业务,足见日本公司运营情况之糟糕。我们再看看2016年上半年的情况,美的净利润增长14%,格力净利润增长12%,海尔净利润增长21.2%,都获得稳健的增长。而反观松下2016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下滑63%,索尼2016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下滑75%。我们再看其他几家入选了世界百大创新企业的日本企业的情况,京瓷2015年净利润不到7亿美元,奥林巴斯2015年还在亏损。我们再看看世界份额情况。2016年上半年,中国三大家电厂家海外销售额,美的50亿美元,增长15%,海尔22亿美元,增长31.3%,格力17亿美元,增长24.5%,都获得高速增长,注意这是上半年,那么日本的索尼,松下呢?以松下为例,截止到2016年第一季度的整个财年,其海外销售额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高铁+轨道交通曾经,日本的川崎重工和日立多么强大,日本在2007年世界市场份额是22%,2015年只有9%了,下降了一半以上。这两家都是2015年被评选进世界百大创新企业的日本公司。对比之下,中国中车的世界市场份额2015年占到70%。日本高铁技术在海外输出目前为止只有台湾高铁项目,而且连年亏损。中国已经完成了土耳其高铁(让土耳其的高铁长度进入全球前十,位居全球第八),已经中标印尼雅万高铁,建设了巴西奥运会轻轨项目,制造了波士顿地铁车辆。中日已经在同一起跑线上。没错,日本在系统的份额下降了,还可以向中国卖高铁零部件。然而不幸的是,中国高铁的国产化率在逐年提高,这同时意味着日本零部件的市场在不断萎缩。中国中车占全球市场近7成核电毫无疑问,中国的核电技术已经在寻求对外输出,中日核电技术已经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日本核电技术自从2011年福岛事故之后,基本丧失了输出海外能力。入选了日本全球百大创新企业的日立公司的核电技术,在和中国中核集团的海外竞赛中全面处于下风。中国签下阿根廷60亿美元核电大单世界上投资最大的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于日批准,中国出资60亿英镑,大约500亿人民币。中英最大核电项目获批造船日本造船曾经在二战后稳坐世界第一半个世纪,一度世界份额占到40%以上。然而世界市场份额在2000年被韩国超过,又在2009年被中国超过,市场份额一度大幅跌落到10%以下,日本从2000年-2016年没有新建过一个船坞。下面是2016年上半年新接造船订单,日本只占8%左右,而按照修正总吨计算中国占了38%的世界市场份额。入选了全球百大创新企业的三菱重工,在民航领域技术竞赛比不过中航工业,在造船领域上半年只能拿到几条船的订单。2016年上半年新接造船订单机床产业曾经的日本是世界机床产业产值第一大国,产值占全世界25%。我们看下中国,德国,日本机床产业产值的变化。日本占世界机床产业产值比率从最高峰的25%下降到了20%,而中国从不到10%,增加到了30%。没错,中国2015年机床进出口仍然是逆差,然而我们要看创造的总价值,日本相比中国在不断下滑,已经低于中国。有人会说了,日本机床高端,中国机床处于中低端。这句话确实是没错,然而100元里面,以前中国赚走了10元,日本赚走了25元,中国那10%确实是低端,而现在100元里面中国赚走了30元,日本赚走了20元,已经不能简单把中国生产的机床就叫低端了。中国在逐渐往上升级,多赚了20元,其中有10元本来是日本的,那么请你告诉我,这从日本转移到中国的10元产值是高端还是低端呢?世界前三大机床生产国产值占比变化日本现在仅存的优势较大的大型行业,如果说机床算一个,那么剩下的就是汽车和机器人了。从规模来说,主要是汽车行业。然而实事求是的说,日本的这两个行业也面临着中国的挑战。机器人产业目前是个小型产业。2015年作为世界最大机器人市场的中国,市场规模也就是109亿元人民币。2014年机器人四大公司发那科,安川,库卡和ABB来自机器人业务的营收加起来也就是55亿美元,全球整个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仅110亿美元,跟手机产业4000亿美元,家电产业超过5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比较。日本目前机器人技术的领先,对其带来的收益还没有那么大,更何况中国机器人产业也在迅速发展。即使在这个小产业,中国也在迅速进步。2012年国产品牌机器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仅有8%,可谓惨不忍睹。到了2015年,国产品牌机器人占有率就上升到15%了,三年几乎增加了一倍。到2016年,机器人四大企业之一的德国库卡公司90%以上股份被中国美的公司收购。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汽车产业以及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可以说日本工业最后的支柱,正如半导体制造的台积电和联电是台湾最后的光荣。如果汽车产业垮了,日本将会彻底沉沦。汽车行业对日本有多么重要呢?我们看下2015年福布斯评出的日本上市企业2000强,我们筛选出净利润高于30亿美元的日本企业,总共有13家,其中以软银为代表的金融投资类4家,烟草公司1家,房地产公司1家,电信公司2家,制造业五家。福布斯2015上市公司200强排名这五家日本净利润最高的制造业企业是谁呢?按照净利润排名,丰田,本田,日产,三菱,日立。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制造业净利润前四名都是汽车公司,即使利润在第五的日立集团,也有卡车业务。其中丰田汽车净利润高达191亿美元,高居日本所有企业第一位,也是日本唯一一家净利润过百亿美元的制造业企业。如果我们计算下日本汽车七大汽车公司的总利润,丰田191亿+本田56亿+日产43亿+三菱38亿+马自达18亿+五十铃11亿+铃木10亿,总共有367亿美元净利润,如果加上其下游的轮胎,玻璃,钢铁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其总利润几乎占到2000强日本制造业总利润的接近一半。可见汽车工业是日本实实在在的支柱产业。如果汽车产业垮了,日本净利润在30亿美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只有日立一家,其他全部在25亿美元以下。2015年日本净利润在10亿美元—25亿美元的制造业还有24家,除掉采矿和石油,只有22家。我们耳熟能详的信越化学,小松机械,佳能集团,普利司通,立邦涂料,爱普生,富士重工,三菱重工,新日铁,日本钢铁,发那科,大金工业,村田制作所,久保田机械,武田制药,住友电工都在这里面,可以说是日本制造业的精华。我们也可以看到,这22家公司里面只有佳能和爱普生两家还属于消费电子领域,这也充分表明了作为日本支柱产业之一的家电和电子工业的衰落。夏普,索尼,松下,奥林巴斯,京瓷,尼康,东芝,NEC……都退出了盈利大户行列。有意思的是,这里面索尼,松下,奥林巴斯,京瓷,东芝,NEC都是2015年被汤森路透集团评选的全球百大创新企业。实际上2015年佳能和爱普生的净利润也仅24亿美元和11亿美元,是日本家电和电子工业净利润的前两名。对比下中国家电和电子工业,2015年华为净利润超过40亿美元,海尔集团净利润为29亿美元,格力和美的集团净利润为20亿美元。Vivo、Oppo都超过10亿美元,小米则接近10亿美元。其中华为集团和海尔集团如果放到日本,则是日本家电和电子工业净利润第一名。美的、格力如果放到日本,两家都可以排到日本电子工业净利润的第二名。Vivo、小米、Oppo放到日本,三家都可以排到日本电子工业净利润第三名。且中国这六家企业除了小米以外的净利润2016年上半年全部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而日本则在下跌,例如松下2016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下滑63%,索尼2016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下滑75%。然而由于产业规模无法和汽车工业相比,这22家日本制造业公司净利润加起来也就是和7家日本汽车公司的净利润差不多。如果汽车工业垮了,只靠这些公司是无法让1.2亿日本人继续发达国家生活的,事实上,如果日本汽车工业最终失败,这里面很多公司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例如普利司通,钢铁公司,久保田机械等。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20年,日本在造船,数码相机,手机,液晶面板,家电,笔记本电脑,机床等产业的衰退,已经让日本从人均4.3万美元的国家跌落为人均3.2万美元的国家。如果作为支柱的汽车产业再垮掉,日本的人均GDP会进一步跌落到2万多美元区间,甚至可能被韩国超越。所幸日本汽车企业多年经营积累下来的实力极其强大,日本汽车工业未来十年仍会保持强大,这也是一片阴霾的日本经济中闪闪发光的顶梁柱。然而中国并没有闲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2000年后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开始逐渐开花结果。2001年刚加入WTO时,在中国市场,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6.6%,而到2016年已经到了35%。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吉利上半年营业额为180.89亿元,同比增长3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7亿元,同比上涨36%。比亚迪发布的2016年度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9.50亿元,同比增长42.32%;净利润22.60亿元,同比增384.23%。长城汽车公司上周发布业绩快报,2016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9.30亿元,同比增长4.52%。同期,该公司的营业总收入达416.72亿元,同比增长12.19%。可见只看汽车业务的话,自主品牌里面,比亚迪2016年预计会达到120亿美元,长城汽车会达到130亿美元营收,吉利+沃尔沃今年更是会达到250亿美元级别。比起日本丰田的2500亿美元,日产和本田的1000亿美元,和三菱的700亿美元营收,还差距很大,但是差距已经大大缩小。我们也可以看到,率先在世界实现汽车电动化的比亚迪,其40%的营收增速在世界车企中处于领先位置。下图是月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排名。世界前20名里面只有2家日本企业,而中国有9家企业,比亚迪排在世界第一位,日产和三菱加起来的销量也不如比亚迪一家,相比于在燃油车的世界份额占有率,日本企业在新兴领域又慢了半拍。2016年1-6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名汽车工业,日本最后的顶梁柱。由于新兴产业全面落后,传统产业的步步败退,日本未来十年的国运岌岌可危。如果汽车工业保持稳步增长,日本还能勉强支撑三万美元级别的人均GDP。不知道日本人有没有意识到,汽车工业的成败几乎关系着日本未来的国运?如果汽车工业也如电子工业一般被中国韩国侵蚀,那么日本的人均GDP还会进一步下滑。在电动汽车浪潮中,日本人能不能继续在汽车工业中保持领先,看时间检验吧。客观科学的认识日本:日本现代化成就的确很高,然而在总体实力上已经被中国超越,并且永远不可能再走在中国的前面。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统一后的2200年里,只有在近代不到150年的时间总体实力落后于日本。日本等待了2000年才有机会领先中国100多年,具有高度的偶然性。日本现在科技和经济总量都落后中国。不能因为日本人均高于我国,不能因为日本在局部工业对我国还有优势,就得出“追不上日本”、“日本登峰造极了”这样的错误结论,我们明明总体在前面啊。要认清楚“总体超越,局部追赶”,这才是符合事实的结论。日本民族文化和环境先天的缺陷,注定了其能达到的上限远远低于中国。中国现在重新超过日本,回到自己该有的地位,该有的自信要有。除非中国再来一次满清入关,被落后文明统治300年,否则日本下一次超过中国,也许要1000年,也许要1万年,也许永远看不到了。背景简介:知乎问题“日本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引出了许多讨论,其中一些长篇回答列出了日本几十项先进科技,被多处转载,令许多人顶礼膜拜。正如本文作者宁南山指出的,盲目崇拜日本是对世界缺乏清醒认识的体现。日本的成就固然很多,中国的成就列出来会更多。因此宁南山写了这个长篇回答(),客观全面地比较了中国和日本的科技与工业水平,经最新修订后授权风云之声发表。请关注风云学会的微信公众平台“风云之声”,微信号fyvoice知乎专栏:一点资讯:今日头条:3.6K1,4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是由世界各地一群受过科学训练的理性爱国者发起的智库,基本定位是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对公众发出中国科技界的声音。
“风云”之名出自《周易·文言》:“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风云学会的成员大都是各个学科的博士,横跨化学、物理、控制论、电子工程、历史学、经济学等专业。科学与爱国是风云学会的两大主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系车和国产车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