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神我想知道MacBookPro到底比别的牌子梵高的画好在哪里里?

&2018来了&&MacBookPro2017值不值得买?
2018来了&&MacBookPro2017值不值得买?
日06时45分来源:
又到了岁末年终,自从找了新工作,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来张大妈写(pian)原(jin)创(bi)了。一个月前老板刚刚批了一台2017款的13寸MacBook Pro,用上了酷炫的Touch Bar。另一方面,同时由于比较好的键盘手感,2015年款的MacBook Pro至今还受到不少人的肯定。正好手上的2015款也还没有退休,可以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离17款发布已经过去了五六个月,各种测评和跑分也随处都能搜到,为了让这篇文章不至于炒剩饭,跑分之类的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结合一下小众的工作,来聊聊怎么使用Mac,和15款有什么使用上的区别。去年的一篇原创“我的笔电进化史”中我稍微介绍了一下Mac的使用,这次根据我个人工作中的不同需求,芟繁就简的具体聊聊。
首先来张对比照,今后两款我都选择的13寸,主要是希望比较便携(当然还有穷)。图上可以看到,同为13.3寸屏幕,2017款比2015款要小上一圈,同时薄了不少。官方数据来看,2015款的重量为1.58kg,2016/17款的重量为1.37kg,2015款重量差不多是2017款本子加上充电器。此外17款由于轻薄化,去掉了A面的信仰灯,让好多人觉得逼格顿失不少,不过在我看来还是轻薄来得比较实在。
打开上盖,2015款和2017 with Touch Bar款的主要区别便显现出来。
这里Touch Bar到底好不好用之后再说,先说一下这个被苹果吹上天的二代蝶式键盘到底怎么样。其实结论就一个,很简单:不如老款。但是!用久了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其实人就是这么奇怪,如果硬要把这两块键盘放在一起比较,其实很容易觉得键程长的2015款打起来更加舒服,但17款一个月使用下来,打字的效率好像并没有受到影响,而且习惯以后觉得这个蝶式键盘的反馈其实挺足的,也不觉得很累。此外17款的触摸板有所加大,但实际使用中我个人感觉没什么太大变化,还是会出现拖拽距离不够的情况。
另外一个主要区别在于音频系统。应该可以这么说,17款带Touch Bar的音质好过15款两个JBL GO。虽然JBL GO只是最普通的小型便携音箱,但好歹人家还是外置音箱,而17款音频系统的中频实在超出JBL GO太多,15款对比起来基本只能算作能出个声。
搞物理的用电脑都干些啥
既然题目说了要搞物理,那也得说说搞物理的用电脑到底要干啥。Mac在各种测评中向来是被推荐给设计师,摄影师和码农人群等。一大众民间高手,捧的就说Mac逼格高,损的就说Mac性价比是个渣还不能玩游戏。其实逼格和性能,都还是要看用的人的期望和需求。Mac由于其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对各种Unix命令和软件的原生支持,受到了欧美科研界和学生的追捧。另外如果真要看各大PC品牌的同等级商务机,性价比这个问题还得另说。
作为一台笔记本,首先需要满足的功能便是收发邮件,浏览网页,视频听音乐等等日常需求。除此之外,作为低端学术人群,我对笔记本的需求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 阅读+笔记+思路
- 数据处理+可视化
- 某些,对于像我这样搞点理论的,需要在服务器上算算小算术,所以需要连接服务器或者集群
- 写论文,做Slides或者Poster
以上需求从广义来看,除了第四条,其实人人都可能会在不同场合碰到。我在开始使用Mac的时候也经常寻找一些所谓的效率利器,但几年使用下来,发现各种软件打着解决痛点的旗号,最终增加了不少学习和适应成本。再当看到我老板拿着纸笔画草图算算术写日程,却年年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发论文的时候,回头想来,其实这些所谓的效率利器,如果没有真正的核心需求,往往都是浮云,还会让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分神。于是在不断的使用和摸索中,我对各种软件的选择标准最重要的一条便是简洁,同时在不十分影响效率的情况下,能用一个软件解决的便不用第二个。下面分别介绍我在MacBook Pro 2017上满足以上需求用到的工具或者小技巧。
首先要说的是17款的接口,从15款转到17款后接口丰富程度骤然减少,只剩下四个USB-C的Thunderbolt口,无Touch Bar版本更是只有两个。老实说对这种统一接口的做法个人是很拥护的,但是目前USB-C的普及程度还不够,导致必须使用转接器。由于原装转接头太贵,我目前使用的第三方Baseus的一个USB-C转HDMI和两个USB-C转USB-A接头,价格合适,感觉够用。
浏览器我目前是Safari和Chrome同时使用,Safari为主力。Chrome的优势在于跨平台和数不清的插件,而Safari的杀手锏是MacOS和iOS之间的Handoff与钥匙串同步。如果不是特别依赖各种高级的密码管理软件,就钥匙串同步这一点几乎就让我放弃了Chrome。
收发邮件方面,我认为Mac原生Mail已经足够好用,加上MaigTag这个神奇的插件,可以对多个邮箱内容同时归类或者标记。比如我在不同阶段曾经有过四五个不同的邮箱和不同的人联系,但主题有相近的或者讨论的同一个内容,希望把这些邮件放在一起添加关键词归档,由于项目主题比较多,所以系统自带的旗标标记方法并不够用。尝试过很多客户端,但目前只找到MailTag这个插件能实现这个功能。
此外如果没有这个需求,Mac上也还有很多其他强大且颜值高的客户端,例如Readdle出品的Spark;也有老牌Mozilla出品的Thunderbird,优势是可以和其他平台共用相同的Profile。
视频播放推荐IINA这个Github上的开源项目,由苹果原生的swift语言编写,功能非常强大,美观且免费。
音乐播放的话,如今各大流媒体当道,我还是用的老早就使用的网易云音乐。本地播放使用VOX,其实原生iTunes也不错,不过交互相对复杂,不如VOX轻量快捷。这里顺便提一句,修改文件默认打开软件的方法与Windows上有所不同,只需直接在要打开的文件上点击右键之后获取信息,或者选中后直接cmd+i,在Open with一栏选中想要的程序后点击“Change All”,这样以后打开同类型文件就会使用刚刚指定的默认程序打开了。
同时推荐一些非常实用的小工具。Moom或者Magnet,这两个软件可以帮助调节窗口大小,我基本只使用左右分栏和窗口最大化这三个,需要的话还可以进入软件设置各种不同的分栏比例。注意这里的最大化和Windows上的窗口最大化逻辑是一致的,仅仅是在本桌面最大化窗口,而不是进入全屏模式。
Popclip和Paste是我觉得很值的另外两个小工具,都是在打折的时候入手的。Popclip的作用是在选中字符旁添加类似iOS的选中选项,如图所示。里面有非常多的后续操作选项,且支持扩展。我比较常用的是复制,去格式粘贴,搜索,高亮,在终端中运行代码和在豆瓣上搜电影等功能。Paste是一个颜值非常高的剪切板记录工具,由两个俄罗斯小伙开发,最近他们也在加紧开发iOS版本,支持同一账号下MacOS与iOS共享剪切板,可能会比原生的通用剪切板要好用点。
还有几个免费软件。Irvue是一个自动换壁纸软件,图片来源是大名鼎鼎的Unsplash,无版权,所以精美壁纸可以任意下载。Scroll Reverser提供鼠标滚轮的方向设置,且可以指定触摸板和鼠标分别设置。CleanMyDrive 2提供像Windows一样的外接磁盘集中管理,想要一次推出多个磁盘的时候非常方便。
芟繁就简,其实还有一些我在老本子上安装了的工具,在新意过后基本就没怎么使用了的这里就不介绍了。换新本子也正好帮助我挑选出那些真正需要的软件。下面开始根据上面列出的需求介绍所谓的生产力工具。
阅读+笔记+思路
作为一个搞物理的人,阅读文献是日常基本工作,但阅读也不仅限于文献的阅读。我平时主要接触的文本形式主要是pdf和网页。所谓pdf阅读器来说,Mac原生的预览工具我认为已经做的足够好,轻量且强大,高亮,添加注释等都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能够很方便的拼接文档和删除某些页面,只需打开侧边栏缩略图,选中要删除的页面直接点击键盘上删除,或者直接从其他pdf文档中拖动要导入的页面到本文档缩略图中的合适位置。
然而阅读这个需求的核心其实不是打开文档,而是管理文档和对文档的笔记。对于学术论文,我目前使用的是Papers,界面和老牌的Endnote或者Mendeley大同小异,我选择它的主要原因是相较于Endnote的天价和Mendeley丑陋的界面,Papers价格适中颜值高,并且有学生优惠。基于Mac开发,这一点上比从Windows上移植过来的Endnote和Mendeley也好很多。同时,Papers对BibTex和Markdown的编辑提供了很好的支持,默认情况下引用文献时只需双击control,便能调出搜索窗口,选定文献后可以直接在文档中插入文献的key,支持pages,word自动生成文献列表。同时,如果使用内置阅读器,软件会自动识别在文档中做的笔记,以供之后在搜索窗口中搜索笔记。
除了文献笔记,有时候开会或者做实验需要做记录的时候,也需要一个方便的工具来记录。早前我是使用Evernote的,不过之前一段时间Evernote似乎有些不思进取,各种周边搞得风风火火,而客户端却越来越臃肿,而且免费版限制登陆设备数量。现在基本被我用来和它自家的剪藏配合来收集知识片段了。目前的主力笔记工具我用的Notion,一个独立开发者开发的纯笔记应用。免费版支持600个block,也就是所谓的笔记单元,早期通过邀请好友可以达到无限条。订阅版每个月8美元,可享受无限条block以及上传文件无限体积和无限分享等服务。Notion的优势是完美支持Markdown以及各种多媒体文件,插入数学公式和图片等也很方便,全平台且支持在线编辑。各平台界面风格非常统一,且类似Ulysees等一众优秀Markdown编辑器。主要问题其实是价格,如果没有早期邀请好友的无限条笔记优惠,其实我会选择订阅Bear。
在写论文或者各种报告之前一个帮助理清思路的办法就是思维导图。Mac上比较著名的导图工具便是大名鼎鼎的MindNode,同时也有iOS版本,可以通过iCloud同步。这里我就不多介绍了,唯一阻碍是价格……于是我用的是一支笔和一张纸……需要展示的时候就在keynote或者PPT里面随便画画,而且要做示意图的话笔和纸要方便很多……当然,如果有ipad的话,iOS版本没有那么贵,效果也不错。
数据处理+可视化
下面终于到了真正的日常工作了,搞物理的人,无论是偏理论还是偏实验,总避免不了处理大量的数据,不过感觉在不远的将来这个职业会被AI取代掉。我的数据处理工具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和很多人一样,大致说来从最初的Excel到后来的Origin再到现在Python Matlab或者R任选一。不知道为啥,在科研界Excel貌似从来都是不入流的,其主要问题可能在于数据拟合功能比较弱,早期使用Excel做拟合的速度确实很慢,弃用之后很久没用Excel做过类似任务了,不知道最新版有没有改进。作为国内科研界被盗版最多的软件之一,OriginLab出品的OriginPro可以说大致成为了不愿写代码的科研人员作图标准工具,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各种非线性拟合,离散计算,信号处理等等都不在话下。直到我开始从实验转向做一点模拟仿真工作,要处理的数据成几何增长,突然发现鼠标点点点的数据处理方式实在太低效了。虽然OriginPro内置了LabTalk脚本语言,但“人生苦短,我用Python”。尽管LabTalk语言能够完成Origin内几乎左右的任务,但由于Origin最初由C语言写成,后来加入了C++和C#的特性,使得LabTalk语言对初学者不太友好,总感觉有些地方逻辑会混乱。Python如今这么火而且免费方便易学,没有什么理由不选择它。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OriginPro没有Mac版本,要使用的话必须安装虚拟机或者双系统,在本就不大的硬盘里面划出一部分来装不是那么必要的虚拟机,比较不能忍。
IDE选择Spyder,像极了Matlab。数据基本会录入Pandas这个包中的DataFrame结构来管理,在Spyder中可以很方便的查看,很像Excel和Origin的数据表格,可以轻松对行、列或者某一个数据单位进行操作。作图我用的最多的是Bokeh这个包,优势是可以生成HTML格式图片,用任何浏览器可以方便打开,且支持交互,比如数据选择,放大缩小等等,并能保存为svg矢量图,强烈推荐。
此外还有一个免费绘图小工具值得推荐,Plot2。作为一个仅仅9M的免费软件,内置非常强大的2D绘图功能,可以直接拖拽数据表格进入绘图区,能对图上所有元素进行精确调整,支持修改数据,并提供简单的曲线拟合功能。我目前的使用流程是用Python完成数据处理,将最终需要展示的数据输出到ASCII格式直接拖入Plot2调整最后出图,其交互性比Bokeh还是好很多。Plot2唯一的槽点是拖入的ASCII文件的首列必须是横轴坐标值,目前我还没有发现可以在Plot2中指定坐标轴的方法。
绘制示意图的话,我使用的是Affinity Designer,一个类似Adobe Illustrator的软件,终身制,价格不到Illustrator的N分之一。此外开源的Inkscape在Mac上也可以使用,不过需要安装XQuartz 跨平台的图形界面,相较于Windows版本会显得很不流畅。
接触仿真工作后要和Linux系统打交道,这也是我选择Mac的重要原因,原生支持Unix系统的shell命令,逻辑极其相似的软件管理机制(Homebrew),以及不用任何配置就能直接使用的终端。除了直接使用终端ssh与服务器和集群交互,一个叫做Filezilla的免费软件可以方便的与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支持FTP,SFTP等等协议,在家玩树莓派也是很好的工具。
此外Mac上还有一个替代默认终端的工具iTerm,诸多优点我在此就不详细叙述了,目前已经用它完全替代原生终端了。此外2017款有指纹识别,现在在终端中sudo的时候也再不需要手动输入密码了。
此外,有Homebrew这个软件管理器存在,很多软件都不用自己编译了,比如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LAMMPS,可以直接用brew tap homebrew/science && brew install lammps --with-mpi一条命令安装。平常提交任务的话,先在笔记本上测试一下输入文件,之后就可以用Filezilla上传服务器计算了。这里17款用的7代i5比15款用的同等级5代i5计算能力还是有明显提升的,在内存都为16Gb的情况下,无论是处理数据还是测试LAMMPS输入文件大概都有20%提升,这一点与GeekBench的跑分也基本一致。
分子动力学模拟
写论文+Slides+Poster
输出工作也算是每一阶段对工作的总结了。相信诸多搞物理的人写论文都用Latex,在上一篇里我简单介绍了一下Sublime Text 3 + TexLive的组合。不过最近Markdown语言的兴起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作为标记语言,Markdown比Latex更加简洁易上手,且有了Pandoc这个神器的存在,可以很方便的将Markdown文档转成Latex文档或者,docx文档。这样无论是需要什么样格式的文本,都可以用Markdown写成,然后用Pandoc轻松转换。下面就介绍几个我觉得不错的Markdown编辑器。
Atom&Sublime Text
严格来说这两个并不是专门的Markdown编辑器,但用编辑器届的超级瑞士军刀来形容它俩绝不为过。Atom是Github 开源的文本编辑器,完全使用Web技术构建。优势是内置Packages管理器,相当于Chrome的插件管理器,很多小众或专业软件的脚本高亮插件都能在上面轻松找到,比如我算算术用的LAMMPS,各种支持Markdown的插件就更不在话下。最大槽点是由于使用Web技术,可以将其看作一个Chrome文本编辑器,相较于C语言写成的Sublime Text或其他编辑器显得比较“卡”。这篇原创的原稿本来是用Atom写的,但由于其对Mac原生中文输入法的支持貌似还有问题,每输入一段中文后都会卡顿,不得不放弃,不过只写西文的话还是没有问题的。Sublime Text是一个老牌文本编辑神器,也支持各种插件,不过安装过程比Atom麻烦,而且有些插件质量不如Atom上同类的,比如Markdown中对图片插入的支持,Atom上有提供直接粘贴图片生成代码的插件,而ST上并没有支持Mac的版本。ST优势是速度,优势是速度,优势是速度!一些超大log文件用ST打开不费吹灰之力,而Atom几乎就要死机了。目前这两个文本编辑器加起来几乎解决了我所有编辑问题。不过,由于以上陈述的Atom输入中文的问题和ST插入图片的问题,让我重新启用了专门的Markdown编辑器,Typora。
Typora是全平台通吃的免费Markdown编辑器。它并不需要你记住任何标记,需要的格式在菜单栏上都可以找到,使用起来跟word等类似的WYSIWYG编辑器相同,同时如果你熟悉Markdown语法,你也可以直接输入,这样就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最重要的是,它对图片和表格的完美支持,让我快要抛弃掉Atom和Sublime Text作为Markdown编辑器的功能。同时,Typora原生支持导出到docx, OpenOffice, LaTeX, MediaWiki, Epub等格式。这篇文章除了引言部分全部是在Typora完成,强烈推荐。
其实前面介绍的Notion笔记工具也可以算作一个Markdown编辑器,但我并不想把它当作单篇文章的写作工具,主要是因为Notion主打是笔记,写作的话由于里面功能过多,且结构比较复杂,反而会影响注意力。
参加各种学术会议需要准备大大小小的Slides或者Poster,这些我目前主要是用Mac自带的Keynote完成。很多人更熟悉PowerPoint,在我看来其实PPT在编辑方面更加强大,但同样也是希望各方面更加简洁,我慢慢从PPT转向Keynote。其实在完善好几代之后,原来Keynote的杀手锏神奇移动在PPT中也已经加入了,两者真没有什么高下,无非是更倾向于功能强大还是界面简洁了。好的Slides和Poster核心本不在用什么软件做,而在于工作的意义以及做的人的展示逻辑。
之前挖了一个坑说Touch Bar,要说与without Touch Bar版本的差距值不值那RMB2500,其实我觉得要说值,也更多的算在CPU和散热上(without Touch Bar版本CPU和散热有所缩水,但是续航比Touch Bar版本好)。目前来说除了设计软件,其他各种软件对Touch Bar的支持仍然不足,我觉得它的实用性并不大。倒是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Typora对Touch Bar的支持很不错,插入图片和链接功能都默认放到了眼前,也算是提高了一点效率。
一个月使用下来,对于新到手的2017款MacBook Pro 13" with Touch Bar还是很满意的。虽然键盘手感对比起来不如2015款,Touch Bar功能也有待完善,不过它有更小的体积和重量,边框虽不如Dell XPS那样惊艳,但也比2015款减小不少。CPU的提升在日常使用中,特别是在数据处理中还是能够感受到的。同时在不跑计算的正常使用情况下,个人感觉续航比15款并没有减少太多(从大约7-8小时减少到6-7小时,非严谨测试),也能满足基本需求。购买的话,如果手上已有2015及之后版本的MacBook Pro,无论带不带Touch Bar,若不是要换屏幕大小,建议可以观望2018。不要钱的话大家就随便上吧。
最后,祝大家新年愉快!搞物理的童鞋来年多发PRL当前位置: >
新款MacBook Pro到底好不好?两张图告诉你
2016款MacBook Pro为用户带来了许多变化,不少人称它是苹果迄今为止造过的最佳笔记本,但是,因其设计上的调整,它又成为了最困扰用户的笔记本之一。关于新设计的问题大家已经谈论很多,不过都不及下面这两张图片来得简单粗暴。可以看到,当用户需要把iPhone 7连接到全新的MacBook Pro时,那么他就必要得用上两个适配器才行。如果用户想要将USB-A的设备跟MacBook Pro的USB-C接上,那么...显而易见,还需要再配另一个适配器。不过以上这种情况仅出现在iPhone 7机型上,因为它们取消了3.5mm的耳机接口,而以往的iPhone手机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如果需要将iPhone 7机型之前的iPhone连接到全新的MacBook Pro时,那么用户只需要一个适配器即可。看起来是不是稍微好些了呢?此外,iPhone 7还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当用户把手机插到某一台电脑上时,那么手机自带的Lightning耳机无法支持。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耳机根本就形同虚设。看完后,不知道你对新款MacBook Pro的设计有什么看法呢?
扫一扫,关注265G果粉网官方微信,最新iPhone8资讯抢先看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265G果粉网官方微信,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搜索“265G果粉网”,关注后即可每天了解最新iPhone动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获取苹果一手资讯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获取最新苹果情报
265G推荐游戏★怎样知道自己笔记本电脑适合安装的内存条,随便安装会不...
笔记本技巧排行
笔记本技巧推荐​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2011末13寸高配MBP软硬件升级回顾
Abstract:记一次足够折腾的升级。引用文献有超链接,点开就能看到。&
Introduction&
&&&&&&&&2011年末买的马克本已经用了快两年了,最近卡的厉害,风火轮也转个不停,打开个firefox都要差不多10秒,更别提开机了,看paper打paper上网修图各种不能忍<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s_xnimg_cn/b6f53adf989f5c.gif" ALT="抓狂"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作为一个理科PhD(应该不会有比理论数学更理科的了吧),哥决定好好开发从我爸那边遗传的工科基因(以前碰啥啥就坏的糗事我会乱说)。虽说哥从来没有开过一个机箱,没有做过任何DIY,本科时没有帮女生修过电脑,用过最高级的coding是Latex,之前也不知道DDR2和DDR3的区别,所以就是个电脑小白,但还是为了恢复小Pro往日的雄风还是抱着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心态义无反顾的踏上折腾之路。现在回顾看来这些研究等待踌躇纠结还都是很值得的,尤其是对我这种喜欢同时开很多程序把很多事情放到一起做还喜欢在浏览器里面同时打开十几个网页的人,电脑要是卡了真的很不爽。废话不说,效果如下(系统为OS
X Mavericks):
升级前同时开Cog,Chrome,Firefox,Mail,Calendar,QQ,DjView,Adobe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e597f347a8d41ffde3d2.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升级后同时开Cog,Chrome,Firefox,Mail,Calendar,QQ,DjView,Adobe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164aa5bef19aa73224c37.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
为了公平起见以上程序都是开机之后启动的。现在单独打开一个程序(不是同时打开好几个)都是图标跳一下就开了,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速度。虽说大部分Macbook用户都不经常开机关机,不过还是把这方面对比拿出来作为参考:
升级前开机: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dca22e00ea75b9fc8c5e4f506eb2be4c.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升级后开机: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7a16fd80cab6094603cec1.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升级前关机: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8ba11edd9a60.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升级后关机: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13fa32dfcdbef5ab59fdbef.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
我想说这才是这才是真正的pro啊!
Preliminaries&
前期准备:备份!备份!备份!可以用移动硬盘或者是TimeMachine备份。&
材料准备:三星840
pro 128G SSD,光驱位托架: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6edc85ac4f87a.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Kingston&8GB
DDR3&(KTA-MB1600/8G)*2(不要问我为什么一个是台湾组装一个是大陆组装的<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s_xnimg_cn/55d1f70cd4d9f.gif" ALT="啊啊啊"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5b3a255c18c4c2b45d57288.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外接USB光驱盒: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7a5be2c8a0.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一个00号螺丝刀(修眼镜那种不够给力):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a30fc93f5ef5feabbcbc4ba7.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一个至少8GB的空白U盘(Optional)。
这里推荐大家使用一个测试内存使用情况的小软件Memory
Clean。不仅可以查看内存用了多少还可以清理内存,内存小的话就多清理一点吧,毕竟你也不想出现以下的情况: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274bfeb4c9d6e9b075bfbcffe60b7a72.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
以下的都是方案的背景,想看具体操作的可以直接跳到Steps部分&
SSD?:&&关于SSD的好处可以看,对我来说最看重的就是开机快,反应快,运行大程序没有噪音,发热低,至于体积啊重量啊极端温度啊抗震啊对我来说差别也不是很大(就像我去爬山也肯定不会背个MBP,电脑用了两年也没有发生过掉到地上的惨剧)。很多机械硬盘的缺点都可以靠SSD来弥补,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大容量的U盘。关于SSD升级的好处也可以参照。
关于SSD选择:2011款的13寸的硬盘接口和光驱接口都是SATA3,最高速度都是6Gb/s&。但是寸以及2012款的所有光驱接口却只支持SATA2(真够匪夷所思的),如果在那里装上了SSD的话就最多只能到3Gb/s,就像开着法拉利在Atherton或者是国内的二级公路上开一样<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s_xnimg_cn/182d3f49a86c2bee27e1.gif" ALT="赖皮"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事实上打开我的马克本,点下左上角的苹果logo,点“关于这台Mac”,点“更多信息。。。”,再点“系统报告”,检查出来的SATA接口的资料如下: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123d8d238d667f73f1780b67feccdc68.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dcf84fae70159acf4f1d30cb.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
结果显示我的电脑无论是光驱接口还是硬盘接口都是可以开法拉利的高速公路<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s_xnimg_cn/1f41e6f8bc8.gif" ALT="开心"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看着那光驱可怜巴巴的1.5Gb/s的速率用着可以到6Gb/s的接口,就知道“暴 殄 天
物”这四个字怎么写了。你他妈这不就是开着拖拉机上高速吗怎么忍啊怎麽忍SSD
升级完之后再去看同样的地方: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c299bed269e5c11b5efd7f7c4e3b0e64.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
看到这些我真想对以前的自己说,你说你天天背着个没什么用还浪费资源的光驱累不累啊!&
既然光驱接口不是瓶颈,那就看看牌子和大小,120G拿来装Mac的系统和程序再加上以后有可能加上的WIN就差不多,土豪们可以考虑256G的。
至于840 pro是比较新的SSD,买新不买旧,而且这家伙最吸引我的就是省电&。关于840
pro和别的SSD的性能比较可以参照。
而840pro的评测可以参照这里。如果你是追求容量大的SSD的话,可以了解一下三星的840EVO。(前两天Newegg上840
pro卖白菜价哥后悔买早了。早知道就买那个256G的)
关于硬盘位还是光驱位:网上有两种装SSD的办法,一种是直接把SSD装到原来的硬盘位置上,然后把原来的硬盘装到光驱托架上放到光驱位(简称硬盘位);另一种是硬盘不动,把SSD装到光盘托架上然后放到光驱位(简称光驱位)。本文采用的是光驱位。里面关于光驱位的优缺点有如下的描述:
”至于为什么要将SSD安装在光驱位而不是原来硬盘的位置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Macbook
Pro硬盘位拥有一个叫做SMS的突然运动传感器,它的功能就是在笔记本意外跌落的时候在瞬间将磁头收回以防止在跌落过程中震动划伤盘片,可以有效的保护数据的安全。而SSD根本没有盘片,所以也不怕跌落,因此还是将原来的传统机械硬盘放在硬盘位比较好,毕竟数据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该方案也有一个缺点:光驱位的SSD不支持OS
X的系统深度休眠。所谓深度休眠就是在电池完全耗尽之后自动关机时,系统会将原本保存在内存中的数据转移到硬盘,这样连接电源之后可以从硬盘读取数据转到内存再唤醒机器,让电脑恢复到自动关机前的状态。如果把SSD放在光驱位就无法使用这个功能,但是小编觉得这种情况很少出现,所以即使没有这个功能应该影响也不大。“
简单来说,就是在硬盘的位置那里有保护措施,离开了这个避风港脆弱的机械硬盘就没有保护了,而SSD比较坚强,不需要保护,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对我来说,只要是缺点能接受的,都是值得考虑的。而且我也是个懒人,光驱位的安装相对简单一点。土豪们可以买两个512G的SSD分别装在光驱位和硬盘位,那就变成个高能版air了,good
luck。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P.S.:如果你很悲催的是寸或者是2012款的也别怕,可以把SSD装在原来的硬盘位,把原来的机械硬盘装在光驱位,这样机械硬盘用SATA2接口,SSD用SATA3接口就不会有任何的资源浪费。&
关于内存大小:从[10]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的句:<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76f124be6b17db9ed2653.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
貌似我买的内存不能用哎<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s_xnimg_cn/8a47b26bc300.gif" ALT="转圈哭"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但是,装上后查一下电脑的配置就出现了这个: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fc0af355c4facdf94ad9a.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s_xnimg_cn/dcab0579624fbbd959ae5.gif" ALT="狂笑"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其实我觉得对现在的我来说8G的内存应该就够了(Mac
Pro也才12G),而且Mavericks系统还能压缩内存提高内存的使用率[11],内存暂时也还用不到第9G。不过买的时候8G单条内存也就比4G的贵40%,而且以后还可以装到别的电脑上,未来的软件肯定还是越来越吃内存的,以后还想学着做视频和装双系统,所以我还是选择两条8G的。内存就像是个物流的中转仓库,容量小的话货物的运输时间就要高。至于为什么选这个型号,一是因为这款是为了MBP设计的,二是价格比较合适(一条70刀),三是Amazon上的评价一边倒的五星。
最近这款内存的价格虚高(99刀),需要换内存而且不需要那么多内存的可以考虑买两条4G的。
关于买rMBP还是换SSD和内存:去年rMBP刚出的时候还是心动了一阵的,主要是因为屏幕和便携性。不过我更青睐大屏而不是高清屏,但是大屏又丧失了便携性,所以最后我买了一个外接的23寸屏幕在办公室打paper和上网。rMBP是用SSD的,容量有限,而且我觉得SSD最好的用法就是用来装系统和程序,而照片音频视频等用的相对少的部分放在机械硬盘里面就好。我买的是13寸的高配版,i7的CPU放到现在也不是很过时,750G的容量也用了大部分了,我需要SSD来加速我的电脑。至于移动硬盘对我来说就只是备份用的,要是平时带着个Air加个移动硬盘的话和带着个尿袋差不多。外接的无论是USB3.0还是Thunderbolt对我来说都不如电脑里面的东西好用,Thunderbolt接口在我看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接外接显示器。而且MBP有光驱这么个天然的放SSD的地方,用高使用率的SSD去换使用率极低的光驱,然后把光驱做成外接的,对我来说还是reasonable的。
还有一点,rMBP无法升级内存,因为内存是焊死在主板上的[12],就算可以自己弄也不是我这个水平的小白可以搞定的。至于那毫无性价比的定制高内存版本,你不是土豪的话就只能呵呵了。关于rMBP的改装问题网上也有相关的讨论[13]。
SSD升级缺点:在说优点后我也来讲讲SSD的缺点,以供参考:
(1)&如果你的电脑还在保修期内的话,自己动手换光驱的话是不保修的。
(2)&SSD和机械硬盘一样也会变慢,但是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可以大大提高性能和使用寿命。具体可以参照这篇[14]。关于Trim的部分我会在系统优化那边做介绍。
(3)SSD的数据恢复不如机械硬盘[15],也就是说一旦你误删了资料就找不回来了,机械硬盘花点钱还是可以找到人帮你恢复数据的。所以平时重要的资料还是备份为好。更详细的讨论可以参照[16]。
网上有很多教程,譬如[17][18][19]。
Amazon把准备材料送来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开箱了,三星的SSD摸上去的那种磨砂质感和冰凉手感真是我的最爱啊<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s_xnimg_cn/4a006dbecf1ef43a5f940e2.gif" ALT="谄笑"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刚开箱就直接把SSD装到了光驱位托架上。光驱位托架附送四个小螺丝,用螺丝刀拧上去,拧一半就可以了。然后把SSD插上,再把螺丝拧死。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50f0af99d563e460fa430.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
用螺丝刀把后盖的螺丝拧下,先拧右上方三颗长的,再拧其他短的,拧下来后放到一旁,注意顺序哦。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b10a9eede88.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打开后盖就可以看到笔记本内部的构造了,顺便还可以清理下风扇和底板上的灰尘。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3d05ea250b2b9ba6d59cd6.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我们来换内存,就是那坨绿绿的东西。把内存旁边那个内部电源给拔出来这样整个电脑就不带电了。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bc59e24709dff3f5cc5c1.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然后可以参考苹果自己的说明书[20],从第44页开始看(苹果看来还是很鼓励用户自己升级内存和硬盘的嘛)。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33e97d5cf6feab9ada81e5.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拔第二根内存的时候稍微费了点事,不过一切顺利。然后就是安上新内存: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3f9138ffbb4cc11ac1f31d.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安上新内存后要赶着去Katok的Seminar,只能盖上后盖先用着第二天再搞SSD了。不过当天晚上就已经感觉的提升了,具体体现在程序运行的流畅度上,电脑再也不会卡,也没有万恶的风火轮,不过开程序还是一样的慢,所以看来升级SSD还是很有必要的。
3:第二天上完Dima的课就跑回办公室继续折腾了,安装SSD这一部分我是按照[18]的教程一步步来安装的。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1f17ec9098a6fae8cf949.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先把黄色框框里面的三个接口松开,再把1,2,3,4处的螺丝拧下来,这样就可以移开光驱上方的无线网卡,再把无线网卡下边的5处螺丝拧下来,最后拧下6处的螺丝,这样就可以把光驱拆下来了: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9d2a9a86a6bf88e8afc9bf.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光驱拆下来之后有两个零件还是有用的,把下图中的1和2两部分弄下来,装到光驱位托架的相应位置上: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e9baf28bc8ea77ffe9960d.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
然后就可以把光驱位托架装回原来的光驱位,把所有螺丝和接口都安上: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bab.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拆下来的光驱还是有用的,可以装到买来的外接USB光驱盒上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c87a3adbca8a8.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argin: 5px 0 overflow:"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fmn_rrimg_com/1d6f52e6bb9a0f043d2247.jpg"
ALT="&#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TITLE="&#8203;怎么让你的Macbook&Pro变得更快更强?" />
硬件部分完成后就是安装系统转移数据了,在数据转移这一部分我参照的是。以防万一我还是制作了一个OS X
Mavericks的系统启动U盘。具体可以参照[21]的方法,由于OS X
Mavericks的大小有5G多,建议使用8G的空白U盘,以后系统崩了也可以重装,虽说这个在这次升级里面没有用到。
我一步步的按里面的做,毕竟我不是专家也就只能依葫芦画瓢了,里面的都还是之前的系统,不过对于Mavericks来说都是一样的,都很简单,比起安装硬件来说。
5:安装完SSD设完Trim设好启动磁盘后电脑就是秒开秒关了。最后就是一点小的系统优化的部分,我参考了里面系统优化的第3部分,把深度睡眠这个功能给关了。这样子就大功告成啦!
基础知识:Time Machine
笔记本升级SSD硬盘的十大好处
&600元装SSD
苹果MacBook大翻身&
& 款 Macbook Pro 13/15/17 换 SSD
固态硬盘(光驱)需注意
年 13 寸 Macbook Pro 光驱位不支持SATA III 接口,HDD支持
&其他性能及测试总结
参与测试的SSD与及测试结果&
&强劲性能--840 pro评测
Pro升级SSD及数据转移完全教程&
[10]&MacBook Pro (13 英寸, 2011 年末机型) -
[11]&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OS X
Mavericks&
[12]&拆解13寸Retina MacBook
[13]&Retina MacBook Pro MC975
内存升级方案
[14]&越用越慢?谈谈使用SSD的几个注意事项
[15]&我偏要逆势而行
细数固态硬盘“七宗罪”
[16]&千元硬盘选购之SSD数据恢复能力探讨
[17]&2012款13寸Macbook
pro笔记本彻底拆解详细教程资料
[18]&2011款MBP光驱位升级SSD教程
[19]&Macbook
pro 升级SSD和8G内存过程
[20]&13-inch
Macbook Pro User Guide
to Perform a Clean Install of OS X Mavericks
&关于Macbook Pro
改装SSD之后应该如何优化调整的个人见解
Dong Chen,
at State College, Pennsylvania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加索的画好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