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顿uv400 120g评测能装到macbookair里面吗

解决绝地求生落地卡—金士顿UV400 SSD
解决绝地求生落地卡—金士顿UV400 SSD
最近绝地求生大逃杀想吃鸡的玩家越来越多,随着大家战斗技能的登峰造极,每一位玩家都不得不全方位思考提升自己技能的方法,有苦练战术战斗技巧的,也有从硬件下手提升作战效率的。
当处理器、显卡、内存都已经接近顶配的时候,当键盘鼠标都已经轻松上千的时候,甚至连鼠标垫和鼠标垫脚都考虑细微的时候,是不是还感觉少了些什么,落地时比敌人慢了一步?
走出误区 硬盘容量不等同性能
很多玩家会发现,当跳出飞机之后,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地面景物越来越清晰,而此时的主机硬盘灯会一直闪闪闪闪闪,如果使用的是硬盘,就会不断发出嘎吱嘎吱的读取声,甚至有时候伞降到地面后持续卡主3-5秒,游戏中的人物才会落地,这是为什么呢?
传统机械硬盘很难满足大型游戏的地图加载需求
其实,游戏的运行速度很大成都取决于硬盘。有人说自己的硬盘已经高达8TB,不可能有瓶颈!我们只能遗憾的告诉他,硬盘的性能并不取决于容量,而是读写速度。对于普遍机械硬盘而言,速度只有100MB/S左右。当跳出飞机下落的时候,大量的地图读写操作会榨干硬盘的全部性能。
当数据读写负载超过硬盘的极限的时候,只有卡顿才能给硬盘喘息的时间。于是,当你落地的时候,你发现房屋、树木还是虚幻的,你还不能灵活的运动。而游戏在时间上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此时此刻别的玩家会发现你一动不动,从而轻松的用乱拳“干掉”你。为什么他们可以灵活运动?因为他们都使用了像金士顿UV400这样的主流高速固态硬盘!
性能狂飙 法拉利秒杀夏利理所当然
不夸张的说,当下的固态硬盘就是汽车当中的法拉利,而机械硬盘充其量也就是个夏利。速度上的捉襟见肘不言而喻,看看法拉利的仪表盘,转速竟然标注了万转,速度竟然有360km/h。再看看夏利,6000转已经是极限,表盘也标注到了7000转,而速度更是可怜到只有180km/h。夏利唯一的优点就是容量大,能坐5人,虽然法拉利只能坐2人,但是豪车的称赞只能给法拉利,因为更多的车迷看重的是性能,而非载客量。硬盘亦如此!
只能坐2个人的法拉利
最多能坐5人的夏利
金士顿UV400 240GB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达到了惊人的550MB/s和490MB/s。而对于一般的7200转机械硬盘而言,读写速度一般在100MB/s上下,一些节能低速硬盘的性能会更低,而市面上常见的机械硬盘最高读取速度也只有区区160MB/s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下落的过程中只需要20秒,但是要读取3GB的数据,机械硬盘可能需要25秒,那么在地图没有全部读取完毕的时候,已经落地了,怎么办?等!过了几秒,地图全部读取完毕,可以正常游戏。而使用金士顿UV400固态硬盘的玩家同样的3GB数据可能只需要5-6秒,可以完全满足下落同步地图读取。如果地图加载速度够快,还可以落地前从天空中看到附近机动车的分布情况,抢在敌人前面获得交通工具。
240GB UV400 成就逃杀之王
《绝地求生大逃杀》对硬盘容量的需求只有30GB,而现在Windows10的容量也差不多60GB左右,再加上其他一些应用,100GB容量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的需求,但是考虑到未来安装更多的游戏和软件,240GB的UV400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并且在性价比上,240GB的UV400也是最高的。
但是有的玩家认为自己的电影,音乐,或者照片很多,区区几百GB根本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其实也很好解决,通过安装机械硬盘作为仓库盘,来满足对数据存储的需求,而一般的数据对速度是没有迫切需求的。现在4TB硬盘很便宜,挂1块,2块,3块,4块都不过分,既满足了对速度的追求,也满足了对容量的需求。
对于游戏笔记本电脑的升级,金士顿UV400还有不怕颠簸、零噪音和超低能耗等特点,适应温差大的先天优势。传统的机械硬盘是通过磁头读写磁盘实现数据读写,遇到颠簸状态,磁头会自动收回避免物理损坏,这将导致数据读写的速度大大降低,甚至不能正常工作,而遇到突发撞击,将会直接导致机械硬盘的物理损坏。而固态硬盘采用全芯片存储,没有磁头也没有磁盘,无惧颠簸,省电的同时更能实现零噪音。工作温度上可以实现0℃-70℃的大面积覆盖,要知道普通机械硬盘只能5℃-55℃区间工作。
强大的性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无论初装机或是台式机和笔记本用户进行硬盘提速升级,金士顿UV400固态硬盘都是可以信赖的上佳选择。【图片】传说中大号U盘金士顿 UV400 240G入手简单测试【固态硬盘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27,972贴子:
传说中大号U盘金士顿 UV400 240G入手简单测试收藏
测试机器镇楼CPU E3 1231 V3内存 美光 DDR3 4G DDR3小金条俩条主板:微星 B85I LGA1150 ITX 显卡:微星 GTX960 gamingSSD: 金士顿 UV400 金士顿SSD传说中大号U盘,UV400金士顿最新的入门级SSD,价格很理性于是在狗东看看后在某猫入了,镇楼机器简单看下就行,在SSD吧一起直播发帖
A1000 SSD支持NVME技术 2.M.2接口,PC2E3.0X2 带宽高达2000MB/s,64层 3DNAND存储芯片金士顿超级品牌日,下单享3期免息
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我为人民服务,党员先上
这次开箱算是伪开箱,手贱到手就给拆了,为了装逼还包起来拍下,UV系列我刚刚说了是狗屎顿入门级别的,就是性价比,作为党员要为人民服务
狗东找到的产品资料
这次UV400外观较于之前有很大的改观啊,以前UV系列都是黑色涂层贴个金士顿贴纸,这次标志性的金士顿红头标由之前贴纸变成刻印,SSD有关信息都贴在后面
这姿势稍后后入
个人观点,uv400&=tr150,刚上市时300-350的价格是合适的。
夏天热侧板都开着,线拖出来直接插上测,配置看镇楼
夏天热侧板都开着,线拖出来直接插上测,配置看镇楼
从网上找的拆解图,使用的Marvell 88SS1074这一主控也是目前TLC最新一种方案,比如浦科特的M7V也在使用,28nm制程,四通道设计,支持LDPC纠错。闪存方面为15nmTLC颗粒,金士顿自己其实并不产闪存而且习惯性把闪存打上自己标签,网上流传这颗闪存是东芝15nm TLC,缓存方面来自南亚DDR3-MB缓存,刚才提到这款主控支持LDPC纠错技术,他是ECC的一种,这一技术优点就是纠错能力更强,因为TLC是目前结构最复杂存储单元最多密度最大的闪存(价格低的原因),耐久度上确实不如MLC和SLC,得意于更强的LDPC纠错技术TLC在寿命有了质的提升,从LDPC纠错码资料里提到当前采用TLC的SSD产品,假设从目前的BCH码改成LDPC码后,P/E从1000提高到1500,耐久度有50%的提高,由于纠错能力更强,掉电后数据保存期也延长了。用技术来弥补不足来造福大众这正是科技不断进步的原因。Marvell 88SS1074主控(图片来源自网络)FT16B08UCT1-0F TLC颗粒(图片来源自网络)南亚DDR3-MB缓存(图片来源自网络)
固态硬盘ssdNGFF固态硬盘:MSATA固态硬盘,专用固态硬盘,企业级固态硬盘原厂正品行货
tlc能买吗天猫375左右
各种软件伺候
AS SSD Benchmark:可惜利用SLC Cache技术加速跑分持续写入没有突破500大关
PC MARK 7:PC mark7得分5120分
CrystalDiskMark跑分数据还好,比AS SSD Benchmark看起来舒服多了
TXBENCH: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PC MARK 8跑差不多有一个小时md,每次跑8等死劳资了PC Mark8得分4829分,成绩并不输MLC的SSD,PC Mark8在硬盘测试项目中更为贴切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测试包括大型游戏、Adobe作图软件以及office办公软件等这些用户常会涉及到的地方,分别考验硬盘在实际使用中读取和写入的能力
SLC Cache测试:其实上述几款跑分并不能代表这款SSD真实水平,目前上面上的TLC闪存利用SLC Cache加速跑分并不是什么秘密,随着固态硬盘价格持续走低开始普及,TLC占领越来越多的市场成为主流,那SLC Cache就会越来越普遍成为行业标准,那什么是SLC Cache?我们都知道闪存里SLC的速度要比MLC和TLC要快的多,那SLC Cache技术就是从TLC里划出一部分容量模拟SLC工作,在进行跑分时直接利用slc cache进行跑分,而tlc不进行跑分测试,所以跑分数据看起来相当漂亮,一般跑分软件一般都会生成大小1GB的测试文件进行读写操作,只要测试的文件大小不超过SLC Cache的容量,读写成绩就是SLC Cache跑的为了能区分SLC Cache和TLC的性能,我用HD Tune测试10GB跑分数据测试持续写入和读取,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写入方面在3.5GB后性能有大幅度下降,从450MB/s左右的速度下降到100MB/s左右,平均速度130MB/s,证明UV400的SLC Cache容量有3.5GBAS SSD Benchmark测试数据和HD Tune相当,一旦突破SLC Cache就会带来的写入速度的直线下降
总结下:从上述跑分来看在TLC上算不错,在持续写入较弱这都是TLC的诟病,而其他方面确实也不输MLC的盘,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当然在SATA设备上不论TLC还是MLC都是民用低负载环境下的,都属于够用不太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如果真要追求性能那就要突破SATA追求性能更高的NVME,PCIE盘或者U.2接口的盘,那价格可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的,那TLC作为拉低SSD价格,能让SSD普及大众确实功不可没,虽然SLC Cache存在一定跑分作弊,但起码有要比没要强,细细探讨的话SLC Cache也算一种优化,SLC Cache还可将随机写入合并后一起写进闪存,减少大量GC操作,一定程度上也算是降低写入放大率,进而降低负载也是延长寿命的手段,特别对TLC来说也是有些好处的,而且最新的Marvell 88SS1074主控支持更强的LDPC纠错,也让TLC寿命更加持久,也算TLC划时代的进步,这样TLC现在才被更多的厂商和消费者所去接受,其实如果对比下和他差不多方案的浦科特M7V,在持续写入上没有突破500大关,比M7V稍弱,或许和他的固件有关,但这么点性能差距根本不影响用户实际体验,据知金士顿采用的是Marvell公版固件,而浦科特一直有自己的固件技术,这一做法其实很金士顿,无论从闪存还是固件上金士顿一般都会套用现成的方案,作为最大的存储产品品牌,金士顿品控和销售渠道以及售后保障上一直做的很好,这也是大公司的优势,而且价格相对浦科特也较为良心,我在某猫上240G价格也就380左右,外加三年质保(换新)也值得考虑。所以嘛,买东西要考虑多些滴主要是穷。好了,扯了那么多估计你对TLC能了解不少,特别是TLC标配技术SLC Cache,结束狗屎顿是有多怕被拆,这螺丝口型号哪找去
所以说值得买吗?
用半年再来看看
金士顿在京东销售也前三,为什么到吧里来还不如ocz150,话说150不也是二季度的新品吗,怎么吧里却一个劲的推?
这款比 东芝Q300怎么样,打算入手,求楼主解答。
大号U盘要翻身了
我买的整机,就是这个固态
多少钱买的?现在一个uv400 240g都599
金士顿那么烂 主要是假货太多了
登录百度帐号金士顿UV400 固态好不好,各项参数如何
<p class="detail" data-data='金士顿UV400 固态怎么样,各项参数如何'>金士顿UV400 固态怎么样,各项参数如何[图片]
参数是不一样的
闪迪Plus返修率很低金士顿在我们这里电脑城返修的非常高
闪迪 z410系列
固态硬盘的好处 1. 启动快,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 2. 不用磁头,快速随机读取,读延迟极小。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
请输入私信内容: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入门装机之选,金士顿UV400 240G SSD开箱体验
2994浏览 / 3回复
緋色之空 把此贴设为精华,精华
现在用户装机,SSD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容量方面,现在主流的多数是240,256G。虽然容量依旧比不上HDD,但毕竟比几年前的容量大了很多。本人使用的第一款SSD,容量仅为64G,在安装完操作系统以及常用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剩余空间了。还有就是价格,当时那款64G的SSD售价560元,价格不菲,购买时间是2012年。在四年后的今天,240G的产品已经变得很便宜了,不过最近一个多月,受闪存颗粒价格的上涨,SSD的价格也跟着涨了起来。记得一个多月前金士顿UV400 240G SSD这款产品售价还是380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520元以上了,也不知什么时才能降下来。金士顿UV400 240G SSD这款产品的外包装采用了类似U盘的包装方案,一侧为透明塑料,可以让用户看到产品的实物。&包装盒为全封闭的,想要拿出产品,必须得破坏包装,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能保证用户拿到的产品是全新的。在包装右上角标注有SSD的容量,右下角则有一个三年质保的圆形图标。&包装盒背面是产品的多国语言说明。&包装盒背面的标贴展示,上面有产品的编号,品名,型号,产地,经销商等信息。其中型号为SUV400S37/240G,网上一般把它称为金士顿UV400(240GB)。&包装盒是一次性的,想要取出产品,就得破坏包装。&金士顿UV400 240G SSD产品及其附件展示,附件就是一张元素含量标识表,有些寒酸。&产品的外观展示,使用了银色金属外壳,中间为黑色的金士顿商标LOGO。&这个金属外壳摸上去,有种磨砂的感觉,应当是外壳所用的喷涂材质造成的。&&产品背面展示,中间也有一张标贴,上面有产品的电压,电流,编码,型号以及大量的产品认证图标。全新的SSD,金手指处是没有任何使用痕迹的,用户可以通过它,来判断产品是否为全新。&金士顿UV400 240G SSD重约57g。&产品的宽度约为69.88cm。&长度约为100.27mm。&产品的厚度约为6.89mm,属于超薄设计。&第一次使用SSD时,记得一定要做4K对齐,我这里使用第三方软件来进行4K对齐,个人感觉比系统自带的要好用一些。&首先我们使用CrystalDiskInfo软件,来查看一下金士顿 UV400 240G SSD的信息。通过这款软件,可以看到产品的接口为SATA/600,也就是SATA3.0的。通电时间为0小时,通电次数为3次,支持S.M.A.R.T.、APM、NCQ、TRIM功能。然后就是性能测试,现在最常用的就是AS SSD Benchmark这款软件了,对于入门级的SSD而言,这个速度还是可以接受的。&金士顿 UV400 240G SSD也使用了最近很流行SLC Cache技术,所以如果写入数据超过SLC Cache的容量,那写入速度就会出现明显下降。(补充:SLC Cache技术就是从TLC里划出一部分容量模拟SLC工作,在进行跑分测试时,直接利用SLC Cache进行跑分,而TLC不进行跑分测试,所以跑分数据看起来很不错。)&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软件性能测试展示。CrystalDiskMark软件性能测试展示。&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很有意思的软件,默认测试全0数据,支持或主控直接响应,不管实际速度有多慢,测出来必然是最大速度。所以很多厂家喜欢用ATTO软件做测试,这样得出的分数会很高,但实际意义不大。例如金士顿 UV400 240G SSD测出的最大的读取速度为528MB/s,最大写入速度为452MB/s。是所有测试软件中读写分数最高的。&HD Tune Pro算是一款老款软件了,用来测HDD很不错,但是用来测SSD也是可以的,现在测出的是读取速度,要测试写入速度,必须删除硬盘,比较麻烦。TLC闪存利用SLC Cache加速跑分也算是一大技术了,通过测试,感觉金士顿 UV400 240G SSD的SLC Cache容量大约为4.2GB,SLC Cache用尽后的持续写入速度大约为70MB/s左右。虽然SLC Cache容量不大,SLC&Cache外的速度也低,但SLC&Cache释放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如果仅仅是正常家用低负载使用,受到的影响不会特别明显。&最后再看看PCMark 8软件的测试得分,这款软件测出的速度是最接近实际使用的。PCMark8中Storge项得分为4814,其中硬盘的平均速度为146.02MB/s
思多雅天行健 发表于
支持朋友作品
感谢好友支持。
悄然离去 发表于
和闪迪一样偷懒,直接调用U盘的外包装设计
你忘了闪迪的U盘了吗?金士顿也是做U盘的。
wxf2288 发表于
发现金士顿的包装都是这样的,,
省成本,也安全。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图片】入门性价比新选择 金士顿UV400试用评测【固态硬盘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27,972贴子:
入门性价比新选择 金士顿UV400试用评测收藏
首先感谢本吧给了我这次试用的机会,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TLC固态硬盘,如果评测中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金士顿在存储领域多年来的耕耘大家都有目共睹,其推出的SSDNow系列固态硬盘一向以物美价廉广受好评。进入2016年,固态硬盘行业呈现着两大明显趋势,一是TLC颗粒全面替代MLC颗粒,特别是3D堆叠的TLC颗粒,大有一统江湖的潜质;二是,基于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迅速崛起,并随着技术的革新和成本的下降,逐渐由高端市场下沉到普通民用级市场。东芝、英特尔、三星、浦科特等诸多厂商都已发布了各自的TLC固态硬盘,而一向以沉稳、保守、不激进著称的存储大厂金士顿,也终于发布了旗下首款TLC闪存颗粒的固态硬盘UV400。 一、外观和细节赏析与金士顿其他产品相似,UV400也没有采用比较浮夸的盒子或者其他包装,而是采用了简单大方的纸卡包装形式。其正面利用标志性的红字来标注了硬盘的容量与“十倍于传统机械硬盘速度”的字样,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十分的简单直白,能够最为简单明快的了解产品特性。
背面则提供了防伪标志、品名(白金版)、产品编号、型号、产地等信息,以及保固条款等。UV400采用了最常见的2.5英寸规格封装,7mm的厚度让它可以轻松装进几乎一切的笔记本和台式机机箱中。磨砂的铝合金外壳正面采用了全新设计风格,标志性的老人头以及大大的Logo简单粗暴的展现了这是一款金士顿的产品。而背面则拥有着一些详细的盘片信息,标注了其台湾产的血统、5V1A的工作电流电压以及SN序列号、固件版本号(0C3J96R9)、具体型号(SUV400S37/240G)等等。其采用了SATA3.0的接口设计,6Gb/s的带宽,非常主流,并向下兼容SATA2.0/1.5的旧接口,无论是新老笔记本还是台式机都可以轻松升级。
A1000 SSD支持NVME技术 2.M.2接口,PC2E3.0X2 带宽高达2000MB/s,64层 3DNAND存储芯片金士顿超级品牌日,下单享3期免息
UV400采用了非常少见的梅花中空螺丝,让我一整套拆机工具毫无用武之地。无奈临时订购了一把T6H梅花中空螺丝刀,以致耽搁了数天才最终完成这份试用评测报告。UV400采用了蓝色PCB板,外壳对应主控的位置上贴有导热贴,非常贴心。在实际测试中也确实发现UV400温度较低。PCB正面有主控、DRAM缓存及8颗TSOP封装的闪存芯片。PCB正面标贴信息与外壳完全一致。UV400主控型号为Marvell 88SS1074,这是Marvell最新TLC 闪存主控解决方案,采用28nm CMOS工艺制造,SATA 6Gbps接口,四通道(8 CE/通道)设计,支持ONFI 3、Toggle 2闪存接口,最高速率400MT/s。它还支持DEVSLP低功耗技术、AES-256加密技术、第三代NANDEdge纠错技术以及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技术。缓存来自于南亚,型号NT5CC128M16IP-DI,DDR3-1600L规格,根据SSD大小配置不同容量缓存,其中240G缓存大小为256MB,按照1GB:1MB的比例配制,用于存放映射表,为SSD提供足够大容量做数据缓存。闪存方面,是由金士顿自己封测的,型号FT16B08UCT1-0F,选用了来自东芝的15nm TLC闪存芯片,其单颗芯片容量为128Gb(16GB),16颗组成256GB容量,16GB做OP冗余,实际使用容量240GB。PCB背面是另外8颗TSOP封装的闪存芯片,正反面共计16颗。
三、性能参数在进入测试环节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官方数据:Marvell 88SS1074主控芯片,四通道,闪存为NAND-TLC,功耗待机0.672W,平均0.693W,读取时最大0.59W,写入时最大2.515W。写入存储温度:-40°C~85°C。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00万小时。其中240GB版本的官方标称读写性能为:550MB/s读取速度和490MB/s写入速度,4K随机读写性能为90,000 IOPS和25,000 IOPS。耐用度(TBW)为100TB。
再来看下SSD-Z,显示金士顿UV400支持NCQ,并支持TRIM。
四、测试平台测试平台配置如下:
五、性能测试测试一:AS SSD Benchmark数据传输测试AS SSD Benchmark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标准检测程序,它涵盖了持续性读写、单线程4KB随机读写、64线程4KB随机读写以及磁盘寻道时间等关键数据的测试,最后还会根据公式将成绩标准化,能比较科学的反映固态硬盘的真实性能。测试小结:AS SSD Benchmark测试中,金士顿UV400 240G的顺序读写速度达到527/487 MB/s。在高队列深度下,随机读写速度达到316 /301 MB/s,IOPS值为81K、77K ,总分为1085,突破1000分,媲美主流SSD水平,表现十分抢眼。 测试二:CrystalDiskMark软件性能测试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但测试项目非常全面,涵盖连续读写、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 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队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盘能够同时激活的最大IO值,队列深度越大,实际性能也会越高。测试小结:CrystalDiskMark主要用来考查UV400的持续传输能力,由于使用了非压缩数据,它的测试结果就比较符合实际使用的表现了。金士顿UV400 240G的持续读取达到562 MB/s,持续写入达到519MB/s,4K(QD1)随机读写分别达到36MB/s、138MB/s,甚至比一些中高端定位的MLC SSD跑分性能还要强。 测试三:TxBENCH 软件测试TxBENCH是一款能够全面评估固态硬盘读写性能的测试软件,除了常规的持续读写和4kb随机读写外,它还支持定制化读写测试,可以根据测试需要,自由定制队列深度,随机读写文件大小,持续读写文件大小以及负载压力,是否全盘等,功能强大。测试小结: TxBENCH测试中,金士顿UV400 240G的持续读写速度跑出557MB/s、522MB/s,另外,可以看到4K Q32的随机读写性能达到342 MB/s及269MB/s,其性能已接近SATA接口的瓶颈。 测试四:Anvil Storage Utilities软件测试Anvil Storage Utilities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软件,它不仅能够测试常规的最大持续读写性能、4K随机读写、32位序列下4K随机读写等项目,还能根据产品特性进行定制化性能测试,十分强大。测试小结:在Anvil Storage Utilities测试,16队列的4K随机读写性能测试中,金士顿UV400取得了4K随机读取64K iops以及4K随机写入59K iops的成绩。其总分4227分与很多MLC SSD相当。 测试五:ATTO Disk Benchmark软件测试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硬盘, U盘, 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由于该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 数据包按0.5K, 1.0K, 2.0K直到到8192.0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 能够真实模拟固态硬盘等存储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模式,因而能够客观真实的反应固态硬盘的在实际生活中的性能,对于普通用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此款软件还有个创新之处在于,每一项数据测试完成后系统会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简洁明了展现出大小比例不同的文件对于磁盘读写速度的影响。测试小结:ATTO Disk Benchmark更倾向于测试极限顺序读写速度,测试结果读取560MB/s,写入504MB/s,均超过500MB/s,足以证明其速度强悍。 测试六:HD TUNE(SLC Cache)软件测试TLC闪存颗粒固态硬盘,内置SLC CACHE加速几乎是所有厂商通用的做法,也是固态硬盘发展至今,平衡性能和成本的最好选择,即用低成本换够用的高速度,在不增加额外支出的情况,享受够用的高速度。
但是对于产品本身而言,真实的读写速度能够反映固态硬盘的实际性能以及实际产品价值,去掉cache加速,才能真正还原本质。因而,采用持续读写超过10GB的文件,通过物理的方式消耗SLC CACHE总容量,以检测到此款TLC固态的真实速度。去slc cache模式的测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固态硬盘在长时间不间断工作时的实际效果。在达到3.6GB左右区间之前,固态硬盘速度保持在接近500MB/S的高点,而到了3.6GB以后的区间,固态硬盘速度迅速下降,走向低点并一直保持在100MB/S的区间。
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断定,金士顿UV400 240G的SLC Cache容量有3.6GB左右,去掉SLC加速后的真实写入成绩应该在100MB/S,而这样的真实速度对于低队列的日常应用而言已足够使用。 测试七:PCMark7综合性能测试测试小结:PCMark7测试中,金士顿UV400240G的子存储得分为5227分,相比于前面的光鲜数据,这项成绩稍显逊色。 测试八:PCMark8综合性能测试:PCMark8内置了多个测试项目,其中Storage测试项目针对硬盘性能做出评定,包括两款游戏以及各种办公应用测试。分别为《魔兽世界》和《战地3》的游戏载入测试,Photoshop,AdobeInDesign,Adobe After Effects,Adobelllustrator,微软Office Word、OfficeExcel以及Office PowerPoint等十项测试。这些应用和软件能够很好的模拟用户实际的使用情况,从而综合分析出此款固态硬盘的最终成绩。测试小结:更偏向于实际应用测试的PCMark8中,采用TLC闪存的金士顿UV400 240G得分4910分,成绩并不输MLC的SSD。 测试九:FastCopy文件拷贝性能测试FastCopy作为Windows平台上最快的文件拷贝、删除软件,它能够直观的展现文件在磁盘之间的复制粘贴的全过程,能够监控和测算磁盘读取文件的真实速度,直观而方便。鉴于实际使用过程中,读取单一大体积文件和读取大量小体积文件所耗有所差别,因而分别进行了测试。测试小结:在FastCopy大文件测试中,使用FileFiller软件生成了一个20GB数据完全随机的大文件,最终写入速度平均为106.4MB/s,受限于TLC闪存颗粒本身的速度。小文件测试中,使用了10万个随机生成的1KB(占用空间4KB)小文件以测试UV400的真实4K性能。最终写入用时25.4s,平均传输速率为3.86 MB/s。与之对比机械硬盘写入平均传输速率为0.31 MB/s,用时5分19秒,为UV400的12倍多。由此可知固态硬盘系统速度为什么相比机械硬盘要快上很多了。
六、总结SSD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拥有多种规格、完整的高中低端产品线划分的成熟行业。而金士顿UV400则乘着全新NAND TLC颗粒与成熟的Marvell主控芯片的春风,在多项测试中成绩表现的不像是入门型号。再结合其亲民的售价与金士顿安稳的三年保固承诺,这块UV 400的SSD如同其SSD NOW的系列名称一样,值得你现在就下手。
赶上直播了
这做工我怎么感觉我的是山寨的
固态硬盘ssdNGFF固态硬盘:MSATA固态硬盘,专用固态硬盘,企业级固态硬盘原厂正品行货
这款也就是放在楼主这配置的电脑上,低配机跑死也上不了八百
看下我的山寨跑分
楼主那相比金士顿A400呢,两者价格几乎没差啊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士顿uv400 120g评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