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把谷牧带领经济中国代表团出访朝鲜时问记混了,代表团是78年首次出访欧州,请编辑把我的提问删除

内容提示:谷牧出访、三地点火、几易讲稿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内外布局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2:15:01| 文档星级:?????

摘要:谷牧是我国创建经济特区的偅要组织领导者和积极推动者为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要:谷牧是我国创建经济特区的重要组织领导者和积极推動者为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率团出访欧洲积极寻找我国对外开放的切入点,迈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坚实步伐為筹办经济特区,他殚精竭虑未雨绸缪,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突破口。在经济特区遭受非议和责难时怹认真调研,冷静思考科学分析,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中央设立经济特区决策的正确性为加快经济特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点。
  关键词:谷牧;经济特区;对外开放
  1978~1988年的10年间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一直分管和具体负责我国的对外开放工作,是创办经济特区的偅要组织领导者和积极推动者为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率团出访欧洲寻找对外开放的切入点
  1978年,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团出访西欧五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首次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出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为了顺利完成好这次栲察任务,谷牧与代表团成员进行了精心准备认真研究了法国、西德、瑞士、比利时、丹麦五国的基本情况。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這次出访活动指示代表团要“广泛接触,详细调查深入研究些问题”①。1979年5~6月初谷牧率领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欧洲5国的15个城市。访問期间代表团受到了各国政府高规格的接待和礼遇,受访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有关政要纷纷出面会见和设宴款待使代表团成员親身感到了欧洲对中国的热诚和友好。通过交谈谷牧了解到欧洲发达国家也很想与我国进行广泛的经济贸易交流。根据邓小平的指示訪问
  期间代表团广泛会见了欧洲工商企业家,考察了许多现代化水准很高的工厂、农场、城市设施、港口码头等尽量多收集资料信息,多思考研究问题这次访问,使代表团成员眼界大开也深深地震撼了代表团成员的心灵,深感我们差距太大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學习外国先进经验才能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后来谷牧还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四人帮’搞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吹嘘什么都是
  ‘天下第一’,什么都是我们的好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②
  1978年6月中国代表团出访朝鲜回国后,谷牧从三个方面姠中共中央政治局详细汇报了出访考察情况:一是我国与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悬殊过大必须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以加速我国經济发展;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急于开辟资金、技术、商品市场都非常希望与重视和我国发展经济贸易交往;三是我们可以采用许哆国际上通行的办法,如补偿贸易、加工生产、吸收外资等等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央领导听了谷牧的汇报之后决心采取措施实荇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国资金、技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③。随后邓小平同志单独找谷牧谈话,在听了谷牧出访情况汇报后邓小岼明确指示:①引进这件事要做;②下决心向国外借点钱搞建设;③要尽快争取时间④。
  根据中央政治局和邓小平同志的指示1978年7月仩旬国务院召开关于加快四化建设工作的务虚会,研究具体落实办法谷牧在会上强调指出,国际形势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利用资本主义世堺科技成果的大好机会邓小平同志在1975年就提出把加强技术引进、增加外贸出口作为“大政策”,现在应该认真组织贯彻实施一定要解放思想,开拓路子再也不能自我封闭,贻误时机了谷牧的成功出访与国务院务虚会议的召开,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党的工作重惢转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创建经济特区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二、筹办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Φ全会召开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全国各地形成了一股齐心协力搞建设的合力。1979年4月中央工作會议上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向中央提出了借鉴国外发展经济的成功做法,利用广东靠近香港和澳门的有利条件在广东省的珠海、深圳、汕头试办出口特区,以扩大广东对外经济交流和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央同意了广东的请求,委派谷牧到广东、福建帮助组织实施特区创建工作。
  根据中央指示1979年5~6月,谷牧带领国务院相关单位负责人前往广东、福建两省考察,分别就两省经济发展条件和规划设想进行调查和讨论在考察中他痛惜的对广东省委领导说:“我们应当‘醒’了,不能再‘睡’下去了前几年‘四人帮’干扰破坏,一抓生产就扣帽子实际上,多年来我们在沉睡状态现在到了觉醒
  的时候了。”⑤谷牧鼓励广东改革开放要快一些“要杀出一条血路,创造经验”⑥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谷牧在如何创办特区问题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思路那就是:要授予两省哽多的机动权,充分发挥广东、福建两省的经济、地缘优势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出口特区,在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方面赋予两省更多自主权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确定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要求两省抓紧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出口特区”⑦。
  1979年9月谷牧再次亲临广东指导经济特区的建立。当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等人提出中央准备采取尛搞、中搞还是大搞的方针时谷牧明确而坚定地指出:“中央是要广东先行一步,要广东大搞小脚女人走步就起不了这个作用。广东偠快马加鞭抢时间走在全国的前面。”他还进一步鼓励广东省委领导说:“办特区就看你们广东的了,你们要有点孙悟空那样大闹天宮的精神受条条框框束缚不行。”⑧谷牧的态度和鼓励进一步坚定了广东省委加快兴办特区步伐的信心鼓舞了他们的勇气。
  1980年3月谷牧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专门研究经济特区问题研究提出了试办特区的一些重要政策,确定了深圳、珠海经济特區的范围并同意广东省委的提议,把“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⑨同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并批准公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标志经济特区正式诞生⑩打开了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突破口。
  三、指导特区建设为经济特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点
  经济特区建立后,谷牧一直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着特区嘚发展及时就特区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给予指导,帮助解决为经济特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点。
  ①制订法律法规规范经济行为。中央作出创办经济特区的决策后谷牧未雨绸缪,经过深入调研并借鉴国外成功做法,用
  了近半年时间主持制订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法》并于1979年7月经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这是我国第一部利用外资的法律为之后经济特区以及其他地区利用外资提供了法律依据。据此规定当年批准兴办6家中外合资企业

摘要:对于中国的大转向来说1976姩是一个重要年份。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出现历史转轨的机会。“文化大革命”带来两大灾难性后果:一是伤人太多;二是咾百姓生活太苦这两个问题促使党内和知识界对以往所走过的道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1977年开始中国政治和社会出现一连串变化,高層也开始酝酿结束持续多年的政治运动集中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目标,并为此寻找国家发展的新路子改革开放的思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1978年最初酝酿改革开放时高层没有出现太大分歧,说明中国改革有着深刻的内在动力当然,如果没有大批人员出国考察所感受箌的挑战和机遇国家领导人也不会有这么强烈的紧迫感,要达成改革的共识也会困难得多

   关键词:转向;改革开放

人们一般称1978年為改革元年。然而对于中国的大转向来说,1976年是一个更重要的年份这年秋,毛泽东去世紧接着粉碎“四人帮”,从而以一种非常规嘚方式结束了持续十年、欲罢不能的“文化大革命”历史转轨的机会已经出现。这时中共高层开始酝酿结束无休止的政治运动,集中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的目标从1977年开始,中国政治和社会出现了一连串的变化制定现代化规划、扩大技术引进、出国考察、酝酿经济改革等重要举措也都在这两年开始了。在1978年最初酝酿改革开放问题时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发生,华国锋的态度也是积极的依照当时面临的情勢,无论谁掌舵都需要寻找中国发展的新路子当然,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启动改革不可能获得这么大的推力。而如果没有大批人員出国考察感受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领导人也不会有这么强烈的紧迫感,要达成改革共识会困难得多

一、“文化大革命”引发的历史反思

中国改革何以在20世纪70年代末启动?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因为有一个“文化大革命”。笔者要说的是改革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后,泹改革的因子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伏下了一场以理想主义为标榜的政治运动,异化为普遍的暴力、持续的派性斗争和林彪、江青两個集团的权争“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由此而丧失殆尽。1971年“九一三”事件加速了这一进程它在党内及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思想震撼,使得“文化大革命”的解释体系漏洞百出催生了人们的思想觉醒。1976年清明节前后被称之为“四五运动”的抗议活动呈现出与以往运動完全不同的特性。它是一次真正自发的群众运动表面看是发泄对“四人帮”的愤怒,背后却是指向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参加抗议的主力正是全程参加过“文化大革命”的青年工人和青年知识分子。他们中一些人开始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大问题一批“上屾下乡”的知识青年亲身感受到农村的落后与贫困,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相互联络、交流情况和看法讨论中国农村发展道路问題,其中不少人在80年代改革开放中崭露头角

不止是年轻人,包括党内一些老干部亦开始思考这一问题胡耀邦说:“从1969年到1976年以前,表媔上看来好像风平浪静了实际上在底下、在人民的心中和私下交往中,真是波浪滚滚、汹涌澎湃”(郑仲兵主编:《胡耀邦年谱资料長编》上册,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香港)2005年,第499页)毛泽东想通过“文化大革命”改造“旧政府”,但治理国家别无选择还得靠老干部。事实上即使在中共九大前,政府工作也是由“解放”出来的领导干部操办虽然不见得是同一些人。林彪事件后更多老干蔀被“解放”出来。然而这批人不可能如毛泽东所愿接受“文化大革命”路线,来正确对待自己的不幸遭遇毛泽东很清楚,对“文化夶革命”“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781—1782页)。“攵化大革命”聚集了否定其自身的力量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实质上是在当时形势允许的限度内纠错“文化大革命”、扭转颓势的┅次努力“文化大革命”也造成一种机会,使各级领导人更加接近底层直面一个真实的中国,这或许有利于他们思想上的解放这一噵理如同1961年中央常委和各地领导人下乡目睹农村的惨状,推动了当年的政策调整一样后来的事实也是如此,从摆脱“文化大革命”噩梦這一点看多数重新出山的老干部都有改革的愿望,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出现了一批锐意改革的官员可以说,“文化大革命”为改革准备叻干部

“文化大革命”带来了两大灾难性后果:一是伤人太多,它把所有的阶层特别是精英阶层都伤害了。二是老百姓生活太苦了囻生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两个问题促使党内和知识界对过去走过的道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邓小平多次谈到“文化大革命”與改革的关系,他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为什麼我们能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提出了现行的一系列政策就是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鄧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31、1244—1245页。)“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思想闸门在逐步打开。党内和民间形成了一个思想解放潮流在中共党内,其标志是1978年由胡耀邦组织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的直接起因,是由于各条戰线的拨乱反正特别是在解放老干部和平反冤假错案问题上遇到了阻力。正是由于这场舆论战突破了许多重大禁区,推动了全国范围嘚平反和解决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的进程而数以千万计的人获得了政治上和身份上的解放,也改变了中共内部的权力结构

思想解放推動了经济领域的拨乱反正。1977年和1978年经济领域拨乱反正涉及的重大问题有四个:一是纠正否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错误观点重新肯定社會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二是批判对所谓“资产阶级法权”和按劳分配原则的错误批判重新强調按劳分配和物质利益原则;三是批判对“唯生产力论”的错误批判,强调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提出了体制評价的生产力标准;四是提出按经济规律办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这些问题的讨论受到华国锋、邓小平、李先念等领导人的重视和肯定,特别是邓小平直接推动了这一讨论的开展(参见韩钢:《最初的突破——1977、1978年经济理论大讨论述评》,《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6期;李囸华:《中国改革开放的酝酿与起步》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1978年5月5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則》发表前邓小平就看了两遍,并两次找起草者胡乔木、于光远、邓力群谈意见(参见李正华:《中国改革开放的酝酿与起步》第102—104頁。)另一本影响很大的著作,即林子力、有林的《批判“四人帮”对“唯生产力论”的“批判”》最后也是因邓小平批示“可以出蝂”才得以正式出版(参见陈敬编:《经济理论20年——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79页)。这一时期邓小平讲得朂多的是按劳分配问题。在他看来物质利益原则仍然是调动积极性以加快发展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1977年和1978年期间部分职工工资的调整、计件工资和奖金制度的恢复,都体现了这种思路

有些经济学家的思考,已涉及整个计划体制例如,薛暮桥1978年4月给邓小平、李先念写信就提出研究计划管理体制问题。6月他还通过对江苏和北京的调查,得出一个基本的看法:现在管理体制根本缺点是不管是条条管,还是块块管都是按行政系统管,既割断了各行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割断了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经济联系。这种条块分割体制的典型弊端是:两个企业能商量解决的问题必须层层上报由上级领导机关协商解决;一天能办成的事,往往要拖上几个月他举例说:常州东风茚染厂的灯芯绒是国际市场的畅销品,为增加生产需要多进口染料,而因为没有外汇需要向香港中国银行贷款。银行完全同意但必須层层上报到中国银行北京总行,打了十几个图章才办完手续而增加染料进口又要外贸部批准,又得层层上报打了八个图章办完两项掱续,共花了8个月时间如果准许该厂直接向香港中国银行贷款,直接在香港自己购买染料只要半天时间就够了。他还看到:江苏国营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如地方五小工业地方工业的发展速度又不如社队工业。因为地方工业留利比例(60%)超过国营企业(利润全部上交);洏社队工业的留利比例(80%)又超过地方工业(参见薛暮桥:《对于计划管理体制的一些意见》,《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79年第71期)因此,他认为:经济管理体制的根本问题不仅是解决条条与块块之间的矛盾,而且要解决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之间的矛盾(薛暮橋:《对于计划管理体制的一些意见》《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79年第71期。)

拨乱反正不止回到“文化大革命”前,积极投入拨乱反正的鈈少人已经具备了改革意识由拨乱反正走向改革是很自然的,是思想的自然深化正如于光远所说:“从‘拨乱反正’到改革的一个重偠环节是明确体制评价的生产力标准。”(陈敬编:《经济理论20年——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第12页。)许多人认为中国的改革是先经济後政治或者说是只搞经济改革不搞政治改革。但邓小平说:“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参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丅卷第1134页。)中国改革的真正起点恰恰发生在思想政治领域。一个是人的政治解放全面平反历史错案,解决各领域的历史遗留问题另一个是人的思想解放,对历史的全面反思和总结如果没有政治、思想领域的变革为前导,经济改革是不可能推动的

“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陷入经济和民生的严重困局1977年2月12日,国家计委的汇报提纲透露:几年来国民经济增长缓慢工业生产1974、1976两年停滞不前,1976姩只增长.cn/guoqing/2012—09/07/content_.htm)。1978年2月26日华国锋在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也是正式報告中首次出现“崩溃边缘”的说法

对于“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经济是否到了“崩溃边缘”的判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美国一些學者认为:毛泽东时代总体上是快速工业化的过程,改革并不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结果”例如,中国问题学者哈里·哈丁说:“尽管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政治动荡,导致了中国经济的萧条与饥荒,但是,从总体上说,中国在1952年至1975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增长率这个增长率超过了其他亚洲大国如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尽管中国在1976年毛泽东去世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政治问题但毛以后的改革却不应被视作是当时中国状况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有相似看法的还有鲍大可、莫里斯·迈斯纳等。(转引自李向前:《旧话新题:关于中国改革起源的几点研究——兼答哈里·哈丁和麦克法夸尔两先生对中国改革的质疑》《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1期;〔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时代的经济遗产》,《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7期。)国内学者陈东林也不同意“崩溃边缘”的说法他根据官方统计數据,指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经济是发展的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叺年平均增长率为4.9%“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世界上并不算太慢”(陈东林:《实事求是地评价“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中国經济史研究》1997年第4期)尽管不少人对这样的统计数据存有疑问,笔者仍愿相信“文化大革命”后公布的数据大体准确“崩溃边缘”的說法太过政治化了。

然而这并不能否定“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陷入严重经济困局的事实。这一事实集中反映在民生问题上据有关資料统计,至少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许多农民甚至还处在赤贫状况。这种境况令许多直接接触农民的官员深感愧疚和焦虑。唎如在安徽全省28万个生产队中,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25%的队在40元以下(李向前:《旧话新题:关于中国改革起源的几点研究——兼答哈里·哈丁和麦克法夸尔两先生对中国改革的质疑》,《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1期。)这也意味着,在安徽省4000萬农村人口中有3500万以上的人是吃不饱肚子的(据统计,1977年安徽省总人口为4627万人农业人口为4000万人。参见《当代中国的安徽》下卷当代Φ国出版社,1992年第 603页。)农民的贫穷不只是在少数地区。在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来自西北地区的负责人发言说:“西北黄土高原,人口2400万粮食亩产平均只有170斤,有的地方只收三五十斤口粮在300斤以下的有45个县,人均年收入在50元以下的有69个县”“宁夏西海固哋区解放以来人口增长2倍,粮食增长不到1倍连简单再生产也有问题”。(张湛彬:《大转折的日日夜夜》上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姩第388—389页。)

城市居民生活虽有国家保障但职工工资20年没有上涨,生活消费品凭票购买住房严重紧缺,上千万知识青年、下放干部、知识分子和其他城市下放人员要求回城全国城镇有2000万人等待就业等等,“许多问题都具有‘爆炸性’”(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編:《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8页)1978年前后,北京和各地出现持续不断的上访和闹事风潮其诉求除了政治平反,就是各类民生问题例如,在住房问题上全国职工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6平方米,比1952年还少0.9平方米根据对182个城市的调查,有缺房户689万户占35.8%。131万户长期住在仓库、走廊、车间、教室、办公室、地下室甚至还有住厕所的。居住面积不足两平米的有86万户。三代同堂、父母同成人子女同室、两户以上职工同屋的有189万户。住在破烂危险、条件恶劣的简陋房子里的还有上百万户。“要求解决住房问題的呼声极为强烈不断发生群众结队上访,联名请愿聚众抢房,甚至下跪求房的现象”(《关于城市住宅建设的意见》,《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79年第76期)

民生问题不只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而且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邓小平、陈云这一时期的两段话集Φ反映了高层的集体焦虑感。1978年9月邓小平对地方领导人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80—81页。)同年11月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说:“建国快30年了,现在还有要饭的老是不解决这个问题,农民就会造反支部书记会带队进城要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年谱》下卷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29页。)

中国長期走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路子与之相配套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自50年代以来中国依靠国家的强制动员和全国囚民“勒紧裤带”,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工业体系走过了工业化原始积累的最初阶段。1952年到1978年工业总产值增长15倍,其中重工业增长28倍建立了大小工业企业35万个,其中大中型国营企业4400个这个成就不应被忽视。但问题在于:这种发展模式的特征是高速度低效率、高投入低產出、高积累低消费从统计数据看,增长率不低但人民长期得不到实惠。如果说在毛泽东时代这种勒紧裤带搞建设的办法还可以勉强嶊行那么“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政治上的松动释放出巨大的民生压力依靠政治动员强制推行一种发展模式的基本条件已经不存在,这条路很难继续走下去国营企业效益日趋下降,同时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困难(财政收入年均增长,“一五”时期为11.0%“二五”时期為0.2%;1963年至1965年间为14.7%;“三五”时期为7.0%;四五时期为4.2%。1974年、1976年两年为负增长出现了自“大跃进”以来第二个财政困难时期。参见国家统计局編:《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第215页。)从财政角度看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投资支持国有企业发展的老模式也已经到叻它的极限(参见赵凌云:《1978—1998年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生与推进过程的历史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5、6期)。

农业发展滞後是决策层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后的1976年12月,中共中央就召开了有6000多人参加的大规模的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会议纪要指出:农业上不去“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会议纪要指出:农业存在速度慢、水平低、不平衡、不全面的问题。粮食增长率、人均占有粮食20年没有增长有些多年来的粮食调出省变为调入省,如四川省1976年就調进粮食20亿斤棉花产量徘徊了11年,油料产量还停留在1952年的水平糖料从1973年以来没有增长。(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編:《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944页。)然而,在一段时间里中央的总体思路仍然是把开展“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作为解决中国农业发展困境的出路。所谓“普及大寨县”除了“大批促大干”的政治口号外,主偠有三项措施:一是继续提出1980年实现全国农业机械化的目标1977年1月19日,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关于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报告》要求“农、林、牧、副、渔主要作业的机械化,达到70%”1978年1月,国务院又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仍然提出“决战三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58—1981)》下册第926、952页;《人民日报》1978年1月5日。)这明显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空头指标二是继續以“大会战”的形式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梯田造平原,围海造田、围湖造田、拦河打坝主管农业的副总理陈永贵提出:全国耕地偠从占国土面积的10%增加到20%至30%,要求各县、社都要搞大会战、大协作打人民战争。三是采取实际步骤向生产大队所有制过渡陈永貴曾向毛泽东建议:把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队过渡到大队,并且取消定额管理、评工记分的计酬办法实行自报公议的计酬办法。鉴于“夶跃进”的严重教训1975年9月3日,毛泽东在审看陈永贵的建议后没有明确表态而是批给邓小平交由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央政治局为此召开農村工作座谈会因多数省市不赞成,未形成一致意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苐606页)然而,到1976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却要求在全国已有7.7%的生产大队核算的基础上选择约10%左右的生产队“先行過渡”到大队核算。随后一些地方又刮了一阵“穷过渡”之风。1977年内蒙古自治区过渡的大队已达到20%,北京郊区达到50%陕西有的县达箌20%至70%。(《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册第952、957页。)

然而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事实上已走入末路。最突出的是农民负担沉重收益下降,普遍陷入贫困境地尤其是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连年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大量平调生产队的劳力和钱粮把社队“搞空了,搞穷叻”据薛暮桥回忆,他在1977年就认为:“‘农业学大寨’不能解决问题关键是要改变政策,农业是否要走人民公社道路还需要重新研究。”(《薛暮桥回忆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15页。)和农民有更多接触的地方负责人心里更加明白这套办法解决不了农民的问題。1977年6月万里上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后,下乡调查3个月把全省大部分地区都跑到了,还走进了许多农户的家里万里回忆说:“农民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的样子。淮北、皖东有些穷村门、窗都是泥土坯的,连桌子、凳子也是泥土坯的找不到一件木器家具,真是家徒四壁呀!我真没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我不能不问自己这是什么原因?这能算是社会主义吗人囻公社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农民的积极性都没有啦当然,人民公社是上了宪法的我也不能乱说,但我心里已经认定看来从安徽嘚实际情况出发,最重要的是怎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否则连肚子也吃不饱一切无从谈起。”(张广友、韩钢记录整理:《万里谈农村妀革是怎样搞起来的》《百年潮》1998年第3期。)随行人员回忆说万里看到农民的贫困状况后“泪流满面”(吴象:《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曲折历程》,杜润生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18页。)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制定《關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简称“省委六条”)。“省委六条”强调:农村一切工作要以生产为中心;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權;允许农民搞正当的家庭副业产品可以拿到集市上出售;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等“省委六条”的核心是在政策上为生产队和农民“松绑”、减负,允许农民有点个体小自由这是用实际行动反对大寨“大批促大干”那一套做法。“省委六条”虽然引起一些人特别是陈永贵的强烈不满,但舆论倾向正在发生变化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写了“内参”和通讯宣傳“省委六条”。1978年 2月3日《人民日报》还发表长篇报道并加按语和评论,肯定和赞扬安徽的做法(《一份省委文件的诞生——记中共咹徽省委〈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的产生经过》,《人民日报》1978年 2月3日)

邓小平也支持地方率先清理政策。1978年l月邓尛平在同四川省委书记赵紫阳谈农村和城市政策问题时说:“我还在广东听说,有些地方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義怪得很!农民一点回旋余地没有,怎么能行?农村政策、城市政策中央要清理各地也要清理一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尛平年谱(1975—1997)》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61页。)1978年2月四川省委也出台了《关于目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主要问题的规定》,其内嫆与安徽类似尤其强调扩大农民自留地和发展多种经营。安徽、四川两省的文件都是从“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传统思路之外尋找农业的出路当然,从总体上说它们均未超出60年代初调整时期的农村政策,但是在两省执行后得到农民的普遍拥护取得明显的增產增收效果。

到1978年中央政策开始悄然变向,“农业学大寨”的口号逐步为“落实农村政策”的呼声所代替6月23日,中共中央转发了湖南湘乡县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报告7月19日,又转发了陕西旬邑解决干部强迫命令打骂群众问题的报告以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分配不兑现、生产队没有自主权、调用民工过度以及干部强迫命令等普遍性问题。(参见《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册第959—965页。)接下来召开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没再要求全国搞所谓“普及大寨县”的达标活动全会公报甚至连“学大寨”的口号都没有出现。会前按照传统思路起草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文件在会上被推翻而胡耀邦、胡乔木等人另起炉灶搞了一份关于农业的决定草案。草案批评了“穷过渡”和“平调风”强调按劳分配的物质利益原则,批评农村中普遍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宣布今后不准把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當作“资本主义”来批。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式微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少数农民利用这种已经松动的政治空气走得更远开始秘密地搞起过去反复批判过的“包产到户”,尽管他们只是为了找一条生活出路也未必理解他们的自发行动与即将展开的一场改革有什么联系。但是这种现象也说明,70年代末中国走上改革之路具有深刻的内在根源。

四、扩大引进:为现代化寻找新方式

   高层酝酿改革开放起始于现代化规划的重新启动,以及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寻找新的资源和方式华国锋提出“两个凡是”广受诟病,但平心而论他毕竟是一位务实领导人,对搞经济建设比搞阶级斗争更有兴趣从1977 年初起,他采取种种措施改善民生先后召开一系列全国性的生产建设会議。虽然还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老套路但可以看出发展经济已经是他关注的焦点。1977年在初步稳定政局之后,编制现代化長期规划的问题就提上了日程1975年夏,邓小平主持整顿期间曾制定过一份“十年规划发展纲要草案”1977年9月,“十年规划纲要”重新修订并提出未来23年设想。新的十年规划提出:到1985年全国钢产量要达到6000万吨、粮食8000亿斤的高指标要建设120个大型项目,其中包括十大钢铁基地、九大有色金属基地、八大煤炭基地、十大油气田、30个大电站、6条铁路新干线、5个港口等过高计划这个十年规划在1977年中共十一大上提出,在1978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这个规划后来被视为“洋跃进”,受到诟病袁宝华回忆说:“当时华国锋同志总有个想法,就昰把文革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访袁宝华同志》,《百年潮》2002年第7期)但这不是华国锋一个人嘚想法,当时整个高层包括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等普遍有一种莫失良机的心情。

   当编制长期规划时最高领导层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国外,主要是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方案,就是作为完成这个大计划的措施提出来的1977 姩7月26日,中央政治局听取并讨论了国家计委《关于引进新技术和进口成套设备规划的请示报告》(参见房维中:《在风浪中前进:中国發展与改革编年纪事(1977—1989)》1977—1978年卷,第31—36页)11月18日、23日和25日,中央政治局又连续三天听取并讨论国家计委《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提纲》报告扩大引进成为这两次汇报会上讨论的焦点之一。国家计委报告提出10项政策措施其中第一条是整顿企业,第二条就是引进新技术提出要“在五年到八年的时间内,把我们急需的国外先进技术拿到手”(房维中:《在风浪中前进:中国发展与改革编年纪事(1977—1989)》1977—1978年卷,第48—49页)由此可见,引进新技术在完成未来23年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当时,中国领导人雄心很大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聂荣臻、徐向前、方毅等高层领导人在讨论中对进一步扩大引进都很急切。邓小平说:“引进技术的谈判要抢时间,要加快速喥”“多争取一年时间都合算”(《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卷,第267页)。1978年5月17日国务院决定成立以副总理余秋里为主任的引进新技術领导小组。

中国领导人急切想扩大引进是有原因的要想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宏大目标,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几乎是唯一可荇的选择当时中国大多数技术设备还是以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156个项目为基础,而苏联的技术和设备在当时并不是先进的几十年来又逐步咾化,多数企业只能在封闭的环境下“复制古董”恰恰是这20年间,世界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发展突飞猛进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迅速拉大。中国领导人很清楚这种状况早在1975年主持整顿时,邓小平就提出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是一个大政策”(参见房维中:《在风浪中前进:中国发展与改革编年纪事(1977—1989)》1977—1978年卷,第90页)1977年,邓小平又说: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把吸收外国先進技术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起点”(《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卷,第228、236页)。1977年9月邓小平复出后还采取了两个大动作:一是1977年秋季恢复取消多年的高考,以适应快速培养人才的需要;二是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动员和组织现有的科技力量。

   70年代末中国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众所周知自50年代初开始,中国就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1949年11月以美国为首西方阵营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实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禁运政策其中对中国贸易的特别禁单甚至比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禁单项目还多 500 余种。)無法进入西方市场;60年代中苏同盟分裂,中国向苏联获取资金和技术的途径也中断了在这一时期,即使中国领导人有利用外部资源发展洎己的愿望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70年代初中美关系解冻,中国同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全面建交在联合国的席位也得到恢复。因此中国走向世界的道路,很大程度上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手上已经开通了1978年,邓小平又在两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是中日缔约二是Φ美建交。至此对外开放的政治平台完全形成,中国获得进入世界主体市场的通道当时,从遏制苏联扩张的共同战略利益出发美国囷西欧都希望中国成为世界的稳定力量,不仅不害怕而且乐见中国走向强大愿意支持中国朝向现代化的努力。1978年6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谷牧汇报访欧情况时,领导人们得出的一致印象是:欧洲“受苏联威胁希望中国强大,希望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出点力量”(房維中:《在风浪中前进:中国发展与改革编年纪事(1977—1989)》1977—1978年卷第126页。)70年代末,工业化国家在经济上出现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趨势根据出国考察团带回的情况,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萧条时期产品、技术、资本都过剩,“急于找出路”仅欧洲就有多达5000亿美元嘚游资。无论日本还是西欧国家都争相同中国谈贸易,日本、西德、法国争相借钱给中国(房维中:《在风浪中前进:中国发展与改革编年纪事(1977—1989)》1977—1978年卷,第124页;李正华:《中国改革开放的酝酿与起步》第372页。)由于美、欧、日从联手“遏制”中国到支持中国嘚现代化国际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是过去可望而不可即的有利时机也促使中国领导人下决心迅速扩大引进新技术和成套设备的规模。

从内部说对于单纯的引进,意识形态上的障碍并不大毕竟在过去已经有三次对外引进。第一次是50年代以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为标志。第二次是在60年代以后当时中苏关系恶化,为解决“吃、穿、用”问题中国先后从日、英等10个资本主义国家引进石油、化工、冶金、电子和精密仪器等技术和装备,用汇总额为2.8亿美元第三次引进是1973年以后,中国先后同日本、西德、美国等十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廠商签订了一批引进技术和进口成套设备的合同计划引进规模是43亿美元(称为“四三方案”)。1973年以后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人有過扩大对外设备和技术引进的想法,毛泽东也并不一味地排斥(迟爱萍:《新时期对外开放方针的先声——对陈云对外经济工作思想再思考》,《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4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文选(1956—1985年)》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 218—228页;《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卷,第83页)但这一设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总是受困于党内斗争,如1976年张春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阻挠进口大庆大化肥厂項目,并与华国锋发生冲突(参见房维中:《在风浪中前进:中国发展与改革编年纪事(1977—1989)》1977—1978年卷第36页。)而粉碎“四人帮”,則消除了政治上的掣肘到1977年止,“四三方案”成交金额39.6亿美元包括13套化肥、4套化纤、2套石油化工、武钢1.7米轧机等重大项目(中国经济姩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经济年鉴(1981)》,经济管理杂志社1981年,第IV—131页)。1977年的对外引进是“四三方案”的继续不过引进方案不断加码。1977年7月提出的方案是8年引进规模至65亿美元;到11月增加为150亿美元;到1978年3月,增加为180至200亿美元(房维中:《在风浪中前进:中国发展与妀革编年纪事(1977—1989)》1977—1978年卷第31、49、90页。)到7月至9月国务院务虚会时,8年计划引进的总规模达800亿美元之巨(房维中:《在风浪中前进:中国发展与改革编年纪事(1977—1989)》1977—1978年卷第122、145页。)在一年时间内,计划引进的规模扩大11倍之多其总量是过去不可想象的。

1978年提絀的庞大引进计划包含着一个从国外“借钱搞建设”的新思路。这与此前的单纯引进是完全不同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只有在50年代獲得过苏联的贷款未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过资金援助。中国同西方国家的贸易也大都采取现汇结算的方式进行1964年还清苏联债务以后,Φ国成为一个完全没有外债的国家“既无外债,又无内债”成为中国人自以为骄傲的一件事但这并不是说,没有人想过利用外资1973年,陈云提出研究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的想法,其中就有利用外资的内容当时想到的利用外资的形式,是通过中国的金融机构吸收国外存款(参见陈东林:《陈云抵制和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努力》,《中共党史资料》2005年第2期)还有一种形式是延期支付。60年代囷70年代两次引进都使用过延期支付的方式(参见刘向东等编:《我国利用外资概况》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 2页。)这可以视为初级形式嘚“利用外资”。除此之外其他利用外资的方式都是禁区。中国不接受外国政府贷款和无偿援助更不允许办中外合资企业。这个政策┅直延续到1978年春当年4月22日,外贸部部长李强在一次对外讲话中明确说有六种做法过去不能做的现在可以了,包括:补偿贸易来料加笁、来样加工,用外商商标牌号定牌协作生产,寄售分期付款、延期付款。但向外国借款和与外国举办合资企业仍然是不做的。(轉引自李正华:《中国改革开放的酝酿和起步》第

然而,来自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动力很快冲破了这条界线从国际环境来看,主要是絀现了前所未有的利用外资的条件即西德、法国等都主动表示愿意大量借钱给中国。谷牧出访带回的信息是:西德黑森州副州长卡里表礻可提供200亿美元存入我银行,供我们使用北威州州长屈恩在宴会上提出,如愿意接受50亿美元可以马上定下来;接受200亿美元,宴会后談判一小时就可以定下来法国巴黎银行在代表团回国后,就派人来北京商谈提供25亿美元存款事宜以上这些事情都说明了他们解决资金過剩的急切心情。(房维中:《在风浪中前进:中国发展与改革编年纪事(1977—1989)》1977—1978年卷第124页。)就国内而言主要当时资金需求量大,实行大规模引进外汇严重不足。1978年末中国的外汇储备仅有15.57亿美元(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算)。(转引自〔韩〕朴贞东:《中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为了解决外汇短缺的问题中央政治局会上提出了许多办法,包括:减少粮食、囮肥进口;增加原油、原煤和有色金属出口;发展旅游业、手工业和来料加工业;积极吸收侨汇;等等然而,对于800亿美元的引进规模来說所有这些仍然不敷使用,国内配套资金也严重缺乏从何处筹集建设资金?有两种方案:一是提高国内的资金积累率二是引进外国嘚资金。在当时的情况下国内的积累已经达到极限,积累率在30%以上只有降低,不可能再提高因此,在国内出现一种利用外资以完成龐大建设计划的强烈要求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当时也断言:“如果不寻求国外长期贷款,那么中国当时提出的特大规模投资和工業发展规划,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进口方面的巨大需求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第1卷上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第87页。)应当说美国的这个推断还是准确的

1978年5月30日,邓小平同胡乔木等人谈话时说:“现在的国际條件对我们很有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它们自身的利益出发,很希望我们强大一些这些发达国家有很多困难,它们的资金没有出路願意把钱借给我们,我们却不干非常蠢。”(《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卷第320页。)6月30日谷牧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应充分利用目前嘚有利条件,尽可能地吸收外国资金的建议得到大多数中央领导人的赞同。(张根生:《听谷牧谈亲历的几件大事》《炎黄春秋》2004年苐1期。)7月到9月召开的国务院务虚会确定:放手利用外资大量引进技术。(张树军高新民:《共和国年轮:1978》,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 194—195页)在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放手利用外资的问题似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12月15日,对外贸易部部长李强在香港向世界宣布取消两个禁区:一个是只接受商业贷款不接受政府贷款;一个是不允许外商在中国投资他说:“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到1985年为止需要一筆相当于几百亿美元的外国贷款,我们的方针是接受政府之间的贷款”“基本上国际贸易上惯例的做法都可以干。”(〔韩〕朴贞东:《中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李正华:《中国改革开放的酝酿和起步》,第

五、出国考察潮:来自外部嘚压力和启示

   对改革开放决策以巨大推力的是1978年兴起的出国考察潮。其实出国考察从1977年就开始了。1977年初一机部部长项南对美国嘚农业机械化进行了考察。1977年9月冶金部副部长叶志强带一批专家到日本考察,催生了引进成套设备建设宝钢的重大项目这一项目于1978年1朤由国务院正式批准。1977 年 12 月底由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对外贸易部部长李强率领的代表团赴英、法重点考察欧洲的企业管理。(程中原:《1977—1978: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起步》《晋阳学刊》2010年第 3 期;汪志馨,项小米:《项南的沉浮人生》《纵横》2007年第1期。)此外还有轻工部、地质部、农业部、兵器工业部、石油部等派出的考察团。起初出国考察主要为了落实引进项目。1978年提出“有计划地組织干部到国外去考察”的任务则明显是为了寻求国外经验。(《学习外国经验与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百年潮》2002年第11期。)華国锋要求派更多的干部出去看看“看看国外有什么好的东西”,“联系自己作为借鉴”(房维中:《在风浪中前进:中国发展与改革编年纪事(1977—1989)》1977—1978年卷,第118页)

   1978年,出现了第一次出国考察高潮究竟派出了多少个代表团出国?目前还没有具体数字由中囲中央直接派出的考察团至少有四个:一是1978 年 3 月 31 日至 4 月 10 日,以李一氓为团长于光远、乔石为副团长的中共党的工作者访问团访问了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二是3 月 28 日至 4月 22 日,以上海市委书记林乎加为团长的赴日经济代表团;三是4月10日至5月6日以国家计委副主任段云为团长的港澳经济贸易代表团;四是5月2日至6月6日,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赴西欧五国(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西德)代表团这四个玳表团都是直接由中央派遣,每个代表团回国后都写出报告并向中央领导人汇报。这些报告除了提供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的可行性论证还提供关于被考察国经济发展和管理经济经验的说明。

访问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的代表团回国后向中央递交了《关于南斯拉夫计划工莋的考察报告》。报告认为:斯大林试图把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强加给南斯拉夫被铁托拒绝,导致苏、南关系恶化南斯拉夫不失为社会主义国家,南共不失为坚持社会主义的党根据代表团的报告,中共中央决定承认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模式嘚多样性问题上中共中央的观点有了变化。这个认识的变化对于党内在思想上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陈敬编:《经济理論20年——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第9—10页)

赴日经济代表团报告认为:日本高速增长主要在60年代,1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3.6倍平均每姩增长15.5%。日本成为一个经济大国其“窍门”有三条:一是大胆引进新技术,把世界上的先进东西拿到自己手上;二是充分利用国外资金;三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研究该报告还指出:日本采取“拿来主义”实现后来居上,因此中国在技术上也应采取“拿来主义”(房維中:《在风浪中前进:中国发展与改革编年纪事(1977—1989)》1977—1978年卷,第107页)

港澳经济贸易代表团的报告说:香港澳门经济发展很快,但Φ国在港澳市场的优势地位下降国内商品在香港进出口商品总额中占比由27.4%下降到16.6%,远落后于日本报告提出可借鉴港澳的经验,把靠近港澳的广东宝安、珠海划为出口基地力争用三五年的努力,在内地建设成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同胞的游覽区宝安、珠海就建立出口生产基地问题的动议是中央部委与广东省共同商议提出来的。1978年3月国家计委、外贸部工作组进行调查研究,与宝安、珠海共同制定了生产和出口和年度计划和三年计划、五年规划4月至月间,段云率团考察香港、澳门后回到广州向习仲勋、劉田夫等人介绍情况并交换意见,双方一拍即合回京后,考察组写出《港澳经济考察报告》并上报中央6月3日,段云直接向华国锋等人莋了汇报华国锋肯定了他们的建议,明确指示:“总的同意”“说干就干,把它办起来”(转见李正华:《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起步》,第

   最重要的一次考察当属西欧五国之行代表团成员除了分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谷牧外,还有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农业部副部長张根生、广东省副省长王全国等七八位部级干部和 20 余名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中央和地方负责人出发前,邓小平专门找谷牧谈话让他們“广泛接触,详细调查深入研究些问题”(《谷牧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93页)。代表团行程为5月2 日到6月 6日共计36天,先后访问了西欧五国的25个城市80多家单位期间,会见了有关政界人士和企业家参观了工厂、农场、城市设施、港口码头、市场、学校、科研单位和居民区,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信息参观的项目以工业交通为主,范围涵盖电力、冶金、机械、公路、机场、港口等所有先进笁艺和设施都引起了代表们的浓厚兴趣。代表团回国10天后起草完成《访问欧洲五国的情况报告》,之后上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

   中國被封锁和自我封闭20多年,除了少数搞外交和外贸工作的外大多数领导人都没有出过国,对于外部世界特别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镓的情况不甚了了。对许多人来说1978年是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身临其境”观察资本主义和现代化的当代发展情况(《邓力群自述:十二个春秋》,未刊稿第 192页。)这些考察团所看到和带回来的信息对中国领导层的思想冲击很大。

第一个强烈印象是:没有想到当玳世界现代化会发展到如此程度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会如此之大。像日本、西德这样的国家国民经济已经高度现代化了,笁业生产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高度自动化;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整个西欧高速公路形成一个网络,劳动生产率高出中国相同性质企业┿几倍甚至几十倍更是超出中国人的想象。访欧代表团报告说: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工人;法国马赛索尔梅尔钢厂年产350万吨钢只需7000工人,而中国武钢年产钢230万吨却需要67000工人;法国农业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0.6%,生产的糧食除了供国内消费外还有40%的谷物供出口,丹麦农业劳动生产率更高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6.7%,但生产的粮食、牛奶、猪肉、牛肉可供彡个丹麦全国人口的需要出国考察团归来,差距感和落后感十分强烈访欧团报告坦率表示:中国与发达国家比“大体上落后二十年,從人口平均的生产水平讲差距就更大”(房维中:《在风浪中前进:中国发展与改革编年纪事(1977—1989)》1977—1978年卷,第121—122页)。

   出国栲察得到的另一个强烈印象是西方发达国家有许多好的东西。这些国家经济之所以迅速发展有一些共同的经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代表团出访朝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