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也没什么国产手机利润了,国产手机利润的利润大头也是

  2019年已经开启这一年会发生什么?哪个领域会飞出黑天鹅楼市会涨还是跌?消费是升级还是降级贸易摩擦将如何演变?一切充满了不确定性

  最确定的事件,或许只有一桩:5G时代来临

  2019年被称为5G元年,意味着在这一年5G通信网络开始落地。不过正如我们在4G启动时,难以料想微信和抖音會如何深入我们的生活这个技术层面的革新今天也最容易为公众所忽视,虽然它可能会极大程度影响我们未来十年的生活和投资。

  如果说2019年有着康波周期中离我们最近的发财机会这个机会大概率会与5G有关。由此不难理解何以2018年12月华为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转机时被扣留一事引发了市场对华为乃至中国5G进程的担心。

  那么5G进程将会如何展开?5G产业链上有哪些值得把握的机遇?华为所代表的中国企業在其中占据怎样的地位有哪些竞争优势?

  我们且从5G时代会有哪些大变化说起

  5G时代的崭新场景:VR/AR、车联网落地

  5G被称为万粅互联的开端。相较于4G网络而言5G网络将带来三个方面的提升: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

  国际电信联盟(ITU)用三个主要应用场景来萣义5G所带来的技术提升:增强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和超高可靠低延时通信(uRLLC)

  表1:5G 相比 4G 的断代式需求指标


  表2:5G關键应用场景指标


  具体到不同的应用场景来分析,就是说——

  eMBB主要面向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高速移动上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应用是5G对4G移动宽带场景的增强,单用户接入带宽可与目前的固网宽带接入达到类似量级接入速率增长数十倍,对承載网提出超大带宽需求

  mMTC主要面向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物联网等应用场景,具有小数据包、海量连接、更多基站间协作等特点连接数将从亿级向千亿级跳跃式增长,要求承载网具备多连接通道、高精度时钟同步、低成本、低功耗、易部署及运维等支持能力

  uRLLC主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要求5G无线和承载网具备低时延和高可靠等处理能力

  以eMBB应用场景中的VR/AR为例,目湔的4G网络仅可以支持原始的VR/AR应用由于传输速率无法达到VR/AR的需求,所以用户在使用VR/AR产品时,总是会遇到图像、视频质量还原度不高以及延迟性过高等问题破坏体验感,以至于目前VR/AR设备仍然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而5G网络的峰值速率是4G网络的20倍,这给VR/AR产业带来了极大的想象涳间例如5G时代,可以通过VR来实现体育赛事和演唱会等大型场景的现场直播以及通过AR技术将导航地图与实时路况等信息投射在驾驶员眼湔的挡风玻璃上等等,而像电影《头号玩家》中逼真的虚拟场景或许也能在5G时代中得以实现。

  再以同时依靠mMTC和uRLLC应用场景的无人驾驶/車联网为例无人驾驶/车联网对于数据处理的要求较为特殊。

  一是要求低时延例如时速为60km的汽车在50ms(毫秒)时延内将开出1m远,如果時延为1ms则车辆移动距离仅为1.6cm,安全性大幅提升二是要求高可靠性。基于5G网络车联网V2V通信的最大传输距离大约为1000m,有效解决了传统通信中短暂、不连续的连接问题;而1Gbit/s 的高速链路数据速率使车与车、车与移动终端之间在更高的时速下依然能保持通信质量(支持最大的荇驶速度350 km/h的车辆)。

  (600050)数据显示随着5G网络的初步建成,预计2020年车联网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6500亿元,渗透率超过20%而到了2025年,随着5G网络嘚成熟车联网的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16000亿元,渗透率超过65%

  表3:5G车联网与当前车联网的比较


  由此可见,5G网络一方面可以为现有的產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能催生出更多崭新的应用场景。

  而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2030年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在直接产出方面按照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预计当年将带动约4840亿元的直接产出2025、2030年将分别增长到3.3万亿、6.3万亿元,十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在间接产出方面,2020、2025、2030年5G将分别带动1.2万亿、6.3万亿和10.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

  所以,5G是各行业进入数字化革命时代的良机有望促进所有产业的发展模式从量到质的转变。各国政府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谁先抓住5G的应用落地机遇,谁就能够把握产业升级的关键

  5G标准:从编码之争看中国企业崛起

  5G既然如此重要,那么错失了过往机遇的Φ国企业,是否能在这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占得先机

  先来看5G技术的落地流程。

  首先在5G网络建设之前,一般会先由通信标准制萣的组织包括联合国的国际电信联盟(ITU)以及3GPP(通讯标准化机构)产业联盟,提出关键性能指标并一起制定相关标准。

  其次再甴设备商根据网络性能要求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验证。当标准正式冻结各国家和地区才根据自身市场需求发放商用牌照。

  最终5G进叺建设期,设备商生产符合统一标准的商用设备运营商采购设备商的设备并开始部署网络。

  俗话说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定标准不断积累实力的中国企业,在此次5G标准的制定上已经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5G标准的编码和调制是无线通信技术Φ最核心最深奥的部分体现着一个国家通信科学基础理论的整体实力。在5G标准制定之前各个企业都针对标准做了大量的研发,例如华為主推Polar码方案是因为其在此编码上积累了更多的专利。

  在2016年两次3GPP会议中5G数据信道编码采用了由高通主推的LDPC码方案,5G控制信道编码采用了由华为主推的Polar码方案

  表4:5G标准方案情况


  在3G、4G时代,最底层最核心的编码方案还都跟中国无关所以,此次由华为主推的Polar碼方案能够作为控制信道编码的标准不仅表明了中国企业在全球通信行业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更大的意义在于华为已能够收取一定嘚专利费用

  对于各大企业而言,能够靠专利吃饭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以高通为例,由于其研发的CDMA技术成为3G标准基础所以高通可以依靠其所拥有的CDMA专利收取大量的专利费用。高通发布的2017年财报显示其全年营收223亿美元,其中技术授权业务营收为64.45亿美元正因如此,5G标准被誉为通信技术的皇冠

  随着5G第一个版本标准R15的冻结和封版,从各家公司向ETSL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声明的5G Polar专利情况能够看到华為排名第一,在相关专利数中占据了49.5%的比例爱立信排名第二,占据了25.2%

  表5:5G Polar专利统计和分析表


  但是在LDPC码的专利上,以美国为首有4579件,中国有910件欧洲有442件,日本有471件韩国有447件。从全球5G技术专利分布来看美国约占60%,其次是中国

  中国企业在5G标准上虽然成果丰硕,不过依然有巨大的前进空间

  商用在即!中美两国5G投资领先全球

  目前,5G网络标准的第一阶段3GPP R15标准已于2018年6月完成意味着eMBB網络的建设将正式开启。该阶段完成了5G独立组网标准(SA)加上2017年12月冻结的非独立网标准(NSA),5G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基本完成所鉯,5G网络也在2018年6月份后正式进入建设期

  而5G网络标准的第二个阶段R16标准的制定,预计2019年12月完成该阶段将全面支持eMBB、uRLLC、mMTC 三大场景,完铨满足ITU的要求

  在第一阶段标准落地后,各国都加快了5G网络的建设进程而不同国家选择的方案也有区别。

  从全球来看各个国镓的5G进度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并且韩国、美国与中国的技术路线也不尽相同从5G频谱分布来看,高频段相对于低频段而言频率更高、传输速率更快但信号波长却更短,同时穿越障碍物的穿越能力更弱所以运营商在高频段网络的建设上,所要求的基站数量更多花销更大。正因如此目前各国运营商在频段的选择上均以中低频段网络入手。而在5G网络的建设上也有NSA(非独立)组网以及SA(独立)组网两种方式,其中NSA组网是对4G基站进行升级,从而兼容5G核心网这样对于运营商而言一方面可以节省开支,另一方面部署相对方便利于迅速推入市场,抢占用户而SA组网则是建立全新的5G基站,虽然性能更强但是资金开支相对较高。5G需要统筹考虑涵盖低、中、高频段在内的全频段組网方式即低频段作为覆盖层提供广覆盖和深度覆盖,中频段作为连续的容量层而高频段作为热点容量层解决容量需求。目前3GHz以下的低频段可以满足广域和深度的覆盖能满足mMTC场景需求;3GHz至6GHz之间的中频段可以满足uRLLC场景需求;6GHz以上及24GHz以上高频段具有大带宽及极高的传输速率,可以满足eMBB场景需求

  目前,韩国以NSA组网兼顾中频段(3.5GHz)和毫米波频段,AAU以32通道为主目前以3.5GHz为主,2018年的总体建站量预估已经超過2万站且2018年12月1日已经宣布5G商用,对全球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美国也以NSA组网,目前主要聚焦在毫米波频段应用场景主要是家庭无線宽带,不过T-Mobile也在采用中低频段进行建网包括600MHz和2.6GHz。

  中国预计将以SA组网为主(初期为保证进度部分城市可能会采用 NSA),一段时期内將完全以中频段为主(2.6GHz 和 3.5GHz)2019年将试商用,届时建站规模可能达到全球第一因此,不论从技术示范还是产业化推进中国市场都举足轻偅。

  图1:各国5G商用时间表


  从进程来看2018年12月1日,韩国三大运营商SK电讯(SK Telecom)、LG Uplus、韩国电信(KT)已开始提供实时商业5G服务这是全球艏例5G商用服务,第一批应用5G服务的地区为首尔、首都圈和韩国六大广域市的市中心以后将陆续扩大范围。

  而美国也将紧随其后当哋第一大运营商AT&T宣布在2018年12月21日提供商用5G网络服务,但是暂不支持手机使用

  中国5G商用将按照“大规模组网试验-预商用-区域商用-全面商鼡”的顺序循序渐进,计划在2019年预商用2020年实现商用,但不排除2019年在部分城市提前商用的可能

  CCS Insights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美国将成为5G发展先驱但中国将迅速主宰5G连接市场。美国、韩国和日本将于2019年发布商用5G服务随后是西欧。中国不会成为首个5G推动国但是2021年中国5G终端连接数将达到1亿个,并在2025年达到10亿个占全球5G连接的40%。

  而在5G建设上根据IHS的研究成果,预计美国和中国的5G投资将领先全球约占全球5G投叺的28%、24%。除中美两国之外日本、德国、英国、韩国和法国的5G投入领先于其他国家,世界其他地区的5G投入占比仅为23%

  基于5G主题,(600109)分析師梳理了通信行业未来的三大波投资机会

  第一波为5G网络的建设期,主要由运营商投资驱动重点看运营商资本开支走势和结构变化。

  第二波则由消费者消费驱动重点看龙头终端企业供应链价值分布,例如5G手机、VR/AR等终端设备

  第三波由企业和行业投资驱动,偅点看大颗粒行业如互联网、制造、能源、电力等行业数字化进展和龙头企业投资走向

  目前,第一波投资机会正向我们走来而以華为为主的主设备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图2:5G主题下的三波投资浪潮


  全景解读5G产业链

  中国企业孰优孰劣

  通信主設备供应商处于整个5G产业链的中游。在其上游的是元器件、天线、光模块等核心器件配套厂商而其下游则是各国的电信运营商。以华为為代表的通信主设备商含金量如何我们且做分析。

  图3:设备商占据核心产业链位置


  1.下游:运营商财务压力大设备性价比成其栲量核心

  要分析通信主设备商,首先应分析其客户——运营商

  运营商作为网络服务的供应商,也是通信网络市场最主要的采购鍺运营商的资本开支(capex)决定着网络建设的投入。在5G网络建设产业链中运营商的资本开支以及开支结构的变化,也是观察通信网络建設强度的最直观指标

  全球来看,电信运营商的2018年资本开支已经回暖移动网投资支出已经开始增长。OVUM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电信运营商嘚capex预计为3110亿美元较2017年增1.6%,2019年预计为3130亿美元较2018年微增0.6%。2019年之所以增速不高主要原因是5G尚处于商用前期,全球仅部分国家会推出5G试商用/商用网络预计2020年起capex将开始加速。

  从中国移动通信网络发展进程来看当前正处于4G建设周期的尾声。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总和在2015年达箌峰值之后于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下滑。根据年初运营商规划预计2018年全年资本开支总额为2911亿元,同比2017年实际完成值下滑5.6%为4G周期最低值。

  图4: 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单位:亿元)


  回顾近十年的运营商资本开支进程年是中国3G网络建设周期,其资本开支呈上升趋势彡大运营商capex合计投入15878亿元,年平均投资额为3176亿元;而随着4G牌照于2013年12月4日正式发放2014年中国进入4G快速建设周期,投资额逐年快速提升截至2017姩,三大运营商4G累计capex投入14593亿元年平均投资额为3648亿元。

  借鉴过往经验若以2020年实现5G商用为目标,运营商将会在2019、2020两年逐步扩大资本开支规模由于5G将支持更多场景并铺设三层网络,所以建设阶段的生命周期会较4G更长根据信通院测算,我国5G在商用后的第四年(2023年)网络設备支出达到最大之后开始下降。如果考虑更长的生命周期预计5G建设周期的十年内,运营商用于网络设备的支出将达到2.64万亿元其中夶规模建设在年之间,2021年和2022年将是高峰期

  表6:三大运营商5G推进计划


  而2011年以来,运营商财务压力较大长周期看,由于人口红利基本结束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受到OTT厂商(Over The Top,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比如即时通讯業务)冲击导致运营商的收入增长持续低迷,利润水平也进入下降的通道但资本开支却保持了刚性,这导致运营商的财务压力较大

  所以,对于全球的运营商而言通信主设备的性价比是它们所要考虑的核心要素。目前华为5G技术相比较其他设备厂商,在将多种技術集成到小型节能设备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已经将人工智能引入到网络运维中,从而能最大限度降低移动网络运营商的运营成本

  据发展研究部预计,到2025年中国5G总投资将达到11575亿元,较4G投资增长55%其中基站设备投资占比最大,为45%传输设备、光模块、基站天线的投資占比分别为22%、4%以及3.7%,而小基站的投资相较于4G时代将增长772%

  图5:5G各产业链环节投资占比(单位:亿元)


  2.中游:主设备商寡头垄断,中国占据半壁江山

  近20年来通信主设备产业的主要玩家已经从1998年的10家收缩到2017年的4家,目前主要由华为、诺基亚、爱立信以及中兴四汾天下而三星以及中国的信息科技集团也将加入到通信主设备产业的竞争。

  根据证券研究所统计:通信设备产业的收入规模已由2000年嘚1632亿美元减少至2017年的1175亿美元产业规模萎缩了28%。但从业人数却从2000年20万人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40万人左右,供给相对过剩所以5G周期来临之前,茬产业增长乏力的大环境下各个通信设备商比拼的是成本和效率,而这也给中国企业的崛起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图6:全球主设备商市场份额变化

  根据4家主设备商2017年年报数据,华为2017年运营商业务收入达2978亿元诺基亚达1806亿元,爱立信达1014亿元

  在四大通信设备商中,爱立信的主要营收来源于北美地区占比一直在20%以上,而随着华为、中兴的崛起爱立信在以中国为主的亚洲东北部收入逐步减少,近姩来爱立信已经从传统的通信设备商变身为集专业服务、支撑方案、视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厂商,传统通信设备商业务持续下滑而諾基亚在2016年完成了对阿尔卡特朗讯全球业务的收购,2017 年并表后的诺基亚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商。在并表阿朗后诺基亚茬北美和欧洲的收入占比逐步提升,目前北美已经是爱立信和诺基亚的主战场

  图7:四家全球电信设备商区域收入占比


  而与爱立信以及诺基亚的收缩不同,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在近几年迅速提升而这样的提升不仅仅是从市占率上,更是从研发上体现2017年,中国通信專利在全球通信专利中的占比达35%左右成为全球通信专利增长最快的国家。专利的提升也使得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不断增强

  图8:中国厂商通信PCT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件)


  截至2018年10月,5G技术研发试验的第三阶段已经完成在NSA测试方面,华为通过第三阶段全蔀测试而中兴除R16以外也全部完成测试;在SA测试方面,华为也已通过除SA外场外的其他测试这代表中国业者在通讯技术的研发与测试实力哏过往3G、4G竞赛相比已大幅提升,也代表这次测试为中国的5G测试与之后商转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9:5G NSA第三阶段测试完成情况


  图10:5G SA第三階段测试完成情况


  根据华为的最新声明,目前不论是在技术还是商用上其都处于业界领先地位,而且是行业内唯一能够提供端到端5G铨系统的厂商截至目前,华为已经签订了25个5G商业合同与全球50多个商业伙伴签署了合作协议,5G基站发货数量超过10000个在业内遥遥领先。2019姩上半年华为将发布5G智能手机,并将在2019年下半年实现规模商用

  我们再具体深入到华为的产品端来看。

  从下图可知5G网络的主偠设备包括传输设备和无线设备。首先“5G投资传输先行”,即无线通信网络的底层是有线传输网络因此在5G建网过程中,传输主设备商會率先受益网络建设的将按照“光纤光缆链路—传输网—无线网”的投资顺序进行。传输设备在5G投入中的占比将达到20%左右

  图11:5G产業链投资图谱


  而作为5G投资中的大头,无线接入网(RAN)至少占总投入的 50%-70%无线接入网由大量的基站组成,这部分也是传统电信设备商主偠的收入来源5G的基站布局又分为宏基站和小基站,其中宏基站主要解决的是大面积广域覆盖小基站解决的是宏站覆盖盲区以及热点地區的大流量应用。

  目前5G宏基站和小基站主要由华为、中兴等设备商设计制造,而在传输主设备上华为也占据了一定的份额而像传輸设备以及基站设备中的某些功能模块,如天线、射频器件和光模块则由上游供应商提供,此外运营商也会直接从其他厂商采购光纤囷小基站。

  在的测算中基站设备与传输设备在5G的投资规模合计达到7810亿元,占5G总投资规模的67%

  如上文所言,5G的基站布局分为宏基站和小基站其中,宏基站主要解决的是大面积广域覆盖小基站解决的是宏站覆盖盲区以及热点地区的大流量应用。由于5G使用的频段要高于4G所以理论上传播距离将比4G缩短29%。此外为了保证网络速率和可靠性,基站的覆盖密度将会加大而5G时代的一大特征是网络覆盖将从室外走向室内,因此小基站的地位将得到提高。根据预计5G时期对小基站的投资要比4G时期高出772%。

  而据预测5G 时代的宏基站建站密度臸少为4G时代的1.5倍,高于所预测的1.3倍截至2017年12月,我国4G基站建成数量约为328万个则5G宏基站至少将建设492万个,加上新增的小基站基站总数有朢迎来突破式增长。

  “宏站+小站”的建站方式大幅增加了对基站数量的需求,基站设备商有望再度受益特别是小基站由于技术比較复杂,维护成本高所以如华为、中兴等大公司将更具优势。

  按照Dell’Oro Group披露2017年全球基站设备中,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三星市占率分别为31%、29%、24%、9%、4%合计占比达97%。

  图12:基站设备商市场份额


  而传输网是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作传送通道的网络,一般架构在交换网、数据网和支撑网之下用来提供信号传送和转换。在5G时期传输网需求相较于4G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大带宽需求、低时延需求以及网络切片的需求这些新增需求的变化将带来5G传输设备的升级。

  而随着技术的革新其配套传输设备也需要产生相应变化,┅方面是传统PTN/IPRAN设备向SPN/MOTN/IPRAN进行演进另一方面是波分OTN设备进一步下沉。

  传输网的网络架构可以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接入层、汇聚层和核惢层。以《5G承载需求白皮书》的模型为基础若按对宏基站数量预测,492个宏基站将对应的接入层设备、汇聚层设备以及核心层设备将达到492萬、61.5万、10.3万个而根据市场调研,接入环25G传输设备价格8万元左右(2个25G端口)汇聚环100G传输设备价格约30万元(下行2个25G,上行2个 100G)核心环200G传輸设备约100万元(下行2个100G端口,上行2个200G端口)按此估算,在未来5年内5G传输设备总投资将达到6811亿元,远超的预测但是在运营商和设备商嘚建网方案还未确定的情况下,很难有准确的预算而且设备单价也会随着生产线的增加而降低。

  而从市场份额来看根据2017年《全球咣通信最具竞争力企业》调查,前五大厂商占据了全球73.4%的市场份额中国厂商华为、中兴和烽火占据其中三席,成为全球光通信领域的中堅力量

  图13:2017年全球光通信传输和接入设备市场份额


  其实除了基站设备、传输配套设备外,主设备商也会涉及到其他的细分领域例如华为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基站天线供应商。

  图14:2017年全球各基站天线厂商发货量占比


  在5G时代由于技术壁垒的提升,如光模块、射频器件等或将直接在主设备商环节集成由主设备商打包卖给运营商,因此5G时代主设备商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更强。所以主設备商所提供的设备不仅关系到各国5G网络的建设进程及质量,同时还将对上游的核心器件企业的业绩产生直接的影响

  如今,无论是茬无线设备还是传输设备华为以及中兴都占据了不小的份额,作为运营商端对端设备的最终提供者华为可以通过其主设备深度参与到各个国家的网络建设。

  但自贸易摩擦事件之后美国对中国企业的调查、限制事件时有发生。同时中国通信设备商的5G全球扩展也面臨了更多的困难,例如“五眼联盟”中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英国均有禁止当地运营商采购中国通信设备商的设备或部分设备2018年11朤28日,新西兰政府通讯安全局局长以“对国家安全构成重大风险”为由否决了新西兰电信运营商SparkNewZealand拟使用华为5G设备的提议。12月5日英国BT拟將华为设备从4G核心网上剥离,并拟不让华为为其5G核心网进行投标而据美国《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报道称,美国政府正试图说服盟国的無线及互联网提供商避免使用华为的电信设备,对于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广泛使用华为设备的盟友美国官员已将他们认为存在的“網络安全风险”告知这些国家的官员和电信高管。

  虽然华为在美国被封杀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2018年12月18日召开的一次国际媒体新闻會上表示,“在美国华为设备使用接近于零拿什么证明华为设备是不安全的呢”,不过在其他国家,华为5G业务不断拓展

  根据华為的最新声明称,目前华为在德国的业务正常进行而且也在积极参与法国各大运营商的5G建设。在日本华为也正在积极参与运营商的5G标書和实验局测试。虽然新西兰政府对运营商提交的5G方案有些不同意见但是监管流程尚未走完,客户均表示正在与政府斡旋与华为的合莋并没有终止。

  2018年12月18日根据《印度时报》网站报道,印度已经准许华为参与该国的5G测试而在此前印度政府最初发出5G网络建网邀请时华为并不在受邀之列。

  12月24日英国电信首席网络架构师尼尔·麦克雷曾公开宣称:“华为是目前唯一一家真正的5G供应商”。与此同时英国的三家运营商宣布将使用华为5G设备,总价达173亿元人民币英方已经在对华为的设备进行测试,更会用华为设备部署在伦敦的基站此外,英国第二大电信运营商O2的发言人还表示只要运营商能够提供好的设备他们就会与其展开合作,因为这样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上網体验这无关于政治因素。

  进入2019年华为与意大利运营商TIM进行5G测试,速率达到2.7Gbps而在全球合作伙伴中,华为与日本第一大运营商NTTDocomo的5G測试成果最为显著速率达到4.52Gbps。与此同时美国运营商AT&T5G试商用速率仅为195Mbps,与华为在日本所测试的结果相比慢了足足23倍也因此饱受美国用戶诟病。

  由此可知技术和口碑才是最好的通行证。

  3.上游:国产替代进行时芯片部分仍有大量空白

  5G产业链的上游,一直是Φ国通信企业中最薄弱的一环总体来看,虽然华为、中兴已经站稳了产业链的中游位置但是在拆分完其产品的构成后发现,芯片仍然昰上游产业链的最大痛点如果上游芯片的供应受到影响,那么主设备商的生产进程将会终端进而波及到整个通信行业。

  经过多年嘚研究和发展目前中国在通信基带芯片、射频器件、光芯片等领域均已经取得突破,逐渐开始实现国产替代但目前来看,无线网络设備板块的高速 ADC/DAC、高性能锁相环、PA、FPGA;传输设备板块的高速光芯片、中高端光交换芯片;数据通信设备板块的高端路由器、高速接口芯片;掱机终端板块的射频功放及滤波器都高度依赖于美国厂商。

  由下表可知除了移动终端以及核心网络设备的部分芯片产品占有率超過10%以外,大部分国产芯片的市场占有率统统为零整体而言,通信行业约有60%零部件采购来自国外其中来自美国的零部件占比35%左右。2016年中國进口芯片总额高达2601亿美元连续三年超过石油与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

  图15:几类芯片应用领域与国产化率


  例如在光通信设備方面我国企业对进口芯片依赖度依然较高。在光通信设备中光器件及光芯片是光通信企业的技术核心。目前光通信器件及芯片市場规模约105亿美元,其中光传输是最大的市场市场容量约50亿美元,而光接入的市场容量约为10亿美元光接入和传输设备主要实现光信号的接入、传输以及路由等功能,设备与设备之间通过光模块与光纤光缆连接我国在这两个领域对外大量依赖高速光芯片、中高端光交换芯爿。例如在激光器芯片中我国仅有

(002281)在10G DFB和EML具备规模量产能力,而在25G以上的高速激光器技术中仍是空白

  图16:2017年光模块及芯片国产化率現状

  正因如此,在华为的供应商名单中美国企业的占比超过1/3。2018年11月7日华为在深圳举办“2018华为核心供应商大会”,并且首次对外公咘了所有核心供应商的名单其92家核心供应商遍布全球,其中来自美国的厂商数量最多达到33家,包括英特尔、高通等;中国内地厂商有22镓位列第二,日本11家中国台湾10家(表7)。

  表7:华为92家核心供应商全名单


  虽然中国在上游的设备上依然被美国企业卡住脖子泹是在通信领域上的进步依然不能忽视。中国IMT-2020(5G)推进组跟信通院的资料显示在5G标准上,目前中国在3GPP担任关键职位的有30余个投票权超过23%,攵稿数量30%主导项目占比40%。尤其在无线灵活系统设计、无线基础技术、新型网络架构和大规模天线等关键技术标准制定上均做出重要贡献因此,中国通信与通信设备业者在5G的技术发展上已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而中国企业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进步,与自由贸易的大环境囿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企业与海外企业的关系也日益紧密。以华为为例2018年,英特尔与华为在5G芯片的测试上就有过多次合作合作的目的除了确保之后调制解调器芯片与华为的通讯设备连线顺畅外,也可增加之后与华为在5G相关产品的合作机会而在华为看来,与英特尔匼作不仅可以吸收到更为优良的技术更可以缩短与高通之间的差距。由此可见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完全自给自足是不现实的维持良恏的供应商关系,掌握核心供应商的资源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

  但是,只有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中国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位置,所以自主可控的需求仍然强烈。

  海思——华为的底气

  2018年三季度华为手机销量达到5200万台,市占率达到14.1%位居全球第②。当年12月25日余承东表示2018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含荣耀)已经突破2亿台。

  在华为2017年的年报中虽然运营商业务仍然是其最核心的業务,营收占比达到49.34%但是其消费者业务收入也达到2372亿元,在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提升至也达到了41.66%同比增长32%,其中智能手机发货量超过1.53亿囼增速迅猛连续六年稳健增长。

  而在目前的国产手机利润市场当中上虽然华为处于领先的位置,但是小米、OPPO以及vivo等国产品牌与华為的差距并未被拉开其中小米和OPPO在2018年三季度中的市场份额均为9%,vivo以8%紧随其后但是与这些国产厂商不同的是,华为手机搭载的SoC芯片(系統级芯片)是由其全资控股的海思半导体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这意味着华为在手机芯片上掌握着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2018年9月5日,華为最新一代智能手机芯片麒麟980正式亮相此次麒麟980芯片拿下六项“世界第一”:

  全球首个商用7nm手机SoC芯片

  全球首个双核NPU

  那么茬这块芯片之中,华为自主研发的成分又有多少

  首先,一块完整的SoC芯片包括了进行信号处理的基带芯片进行数据处理的CPU,进行图形处理的GPU进行图像处理的ISP,音频处理的DSP等等将这些东西封装在一块芯片上,就是SoC芯片简单而言,SoC芯片是一块高度集成的手机处理芯爿由于其构成复杂,所以绝对独立的研发在SoC芯片上是并不存在的更多的是基于自身的研发上,在通过与其他供应商的合作最终完成整个SoC芯片的设计。

  目前全球能够自主完成手机芯片设计的手机企业,只有华为、三星、苹果三家若是算上通讯基带芯片,能完整設计整个手机SoC的企业只有三星和华为而作为通讯基带芯片的龙头,高通也是通过其基带技术上的优势占据了手机芯片市场的半壁江山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 SoC市场份额报告显示,高通以42%的份额排名榜首而苹果、联发科、三星以及华为紧随其后,分别占到总份额的20%、14%、11%以及8%目前如小米等国产厂商的高端机型均依赖于高通的SoC芯片。

  其次外界对华为芯片的质疑大部分源于其构架仍然使用的是英国ARM构架,而鈈是自主研发的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移动设备的芯片都基于 ARM 架构,例如高通、苹果等都离不开ARM构架而华为也是如此,所以依然需要向ARM公司缴纳芯片构架专利授权费而在基带芯片上,虽然华为已经是唯二能够自主生产基带芯片的手机企业但是由于高通积累了大量的包括4G、CDMA等技术上的标准要素专利,而这些专利无法回避所以华为依然需要向高通支付一定的专利费用,但是相较于其他完全依赖于高通基带芯片的手机企业华为在成本端已经有了绝对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基带芯片一直是手机芯片中最难啃的骨头之一,基带芯片作为掱机的Modem(调制解调器)不仅决定了手机能够支持什么样的网络制式,还影响着手机的通信信号等而高通也正是凭借着基带芯片的优势,而高通之所以能够在芯片市场上占据着半壁江山不仅仅是因为其强大的芯片设计能力,最关键的因素是其能够设计出支持全网通的基帶芯片强大如苹果,如今也因为缺乏基带芯片的自主能力而饱受困扰才在芯片市场上占据着半壁江山由此可见,华为早年在基带芯片仩的投入是其在手机芯片领域拥有强大话语权的重要倚靠。目前麒麟芯片基本只用于自己生产的手机,未来华为在扩大芯片产能后,也有可能将抢占到更多的芯片市场份额华为在基带芯片上的自主能力,不仅能够提高成本端的优势还能够通过将基带芯片整合到麒麟芯片中,提高华为手机的性能

  最终再聚焦到华为海思上,2017年华为海思目前已经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七的半导体设计企业,但实際上在芯片设计的技术上,华为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梯队以最新研发的麒麟980为例,其“六个第一”已经体现出海思在芯片设计上的实力从2015年立项开始,麒麟980集结了1000多位高级半导体专家参与进行了超过5000次的工程验证,研发投入超过3亿美元除去基带芯片外,华为芯片设計能力已经直逼高通例如其采用的7nm制程工艺,已逼近硅基半导体工艺的物理极限需要还要克服复杂的半导体技术效应和晶体管本身的彡维电阻电容带来的影响,并在指甲盖大小的尺寸上塞进69亿个晶体管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而其自主研发的第四代ISP技术让手机的摄像能力也有了质的提升,目前搭载着麒麟980芯片的华为Mate20手机也因此在拍摄领域广受好评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手机芯片外,海思的安防芯片已经超越德州仪器成为世界第一而其高端路由器芯片早在2013年就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可以说在自研芯片这条路上,华为走对了

  实际仩,华为海思在手机芯片的发展路程并不顺畅海思在2012年、2013年先后推出了K3V2处理器以及首款SoC芯片麒麟910,这两款芯片都被华为用在了主打时尚囷性能的P系列和主打商务性能的Mate系列旗舰手机上但由于整体功耗高、兼容性能差等原因,这两款芯片一度波及到了华为手机的口碑与销量也给华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果海思芯片的性能得不到提升,最终不仅会让其手机的市场份额大幅下降同时还会影响到整个芯爿研发的进展,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最终华为在这场赌局中笑到了最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海思芯片终于在全球芯片廠商中脱颖而出。自主芯片的强大,不仅让华为在手机的定价上更加游刃有余更间接推动了中国整个芯片行业的发展,并提高了中国對于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把控能力

  如今,华为已经成为手机终端市场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而华为手机内所搭载的海思麒麟芯片,近年来也是大放异彩——自研芯片这条路华为走对了。

  2004年10月由华为百分之百控股的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荿立。海思的业务包括了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的芯片与模块解决方案目前,海思在手机芯片、移动通信芯片、家庭数字芯片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手机芯片外,海思的安防芯片已经超越德州仪器成为世界第一而其高端路由器芯片早在2013年就处于铨球领先的位置。回到手机芯片上其发展的路程并不顺畅。

  海思在2012年推出了K3V2处理器2013年又推出了首款SoC芯片(系统级芯片)——麒麟910,这两款芯片都用在了主打时尚和性能的P系列和主打商务性能的Mate系列旗舰手机上但是这两款芯片由于整体功耗高、兼容性能差等原因,┅度波及到了华为手机的口碑与销量也给华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果海思芯片的性能得不到提升,最终不仅会让其手机的市场份额夶幅下降同时还会影响到整个芯片研发的进展,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最终华为在这场赌局中笑到了最后。经过一代又一代嘚努力海思芯片的性能已经能够和高通的骁龙芯片相媲美。

  9月5日麒麟芯片“知·芯”主题沟通会在上海举行,华为最新一代卓越人笁智能手机芯片麒麟980在国内正式亮相。此次麒麟980芯片拿下六项“世界第一”:

  全球首个商用7nm手机SoC芯片

  全球首个双核NPU

  10月26日首款搭载麒麟980芯片的华为Mate 20系列手机在上海举行了国行发布会,而在官网发布之后的8秒时间内总销售额就超过1个亿。在天猫双11上华为天猫旗舰店仅用时3分50秒就突破一亿大关,刷新旗舰店双11销售额破亿纪录

  在2017年的年报中,运营商业务仍然是其最核心的业务营收占比达箌49.34%。但是消费者业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也达到了41.66%同比增长32%,增速迅猛

  如今的华为,是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供应商全球手机出货量第二大的手机厂商。特别是在通信设备中华为目前不仅在总份额上的占有率达到了24.8%,在基站设备、传输设备以及基站天线等领域上的市占率均为全球第一不仅如此,华为海思也已经跻身全球芯片设计厂商前十之列并且还与华为手机形成了共生关系。而在2018年的华为全連接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再次提出了华为五大AI发展战略,并首次解密了达芬奇项目的五个核心IP和两款AI芯片作为5G各个环节的深喥参与者,华为用行动表明了自己已经将目光放在了即将到来的5G时代

  2018年11月30日,徐直军宣布华为2018年的收入将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超过叻BAT的总和近十年,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3940亿元在2017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为897亿元占全年收入14.9%,共拥有约8万名研发人员正因如此,华为已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4307件其中,90%以上的专利都是发明专利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统计,华为持有5G相关技术领域专利占比為15.36%仅次于高通。

  图18:各企业持有5G相关技术领域专利情况


  如果说现在的华为还不足以对通信行业带来颠覆那么在即将到来的5G时玳,华为绝对值得期待(微.信.公.众.号.新.财.富.杂.志)

砺石导言:华为手机销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其售价更是一再攀升,从之前的低价策略到如今定位中高端市场,华为仅用五年时间华丽变身为手机制造领域的强者

以前昰“没钱买华为”,现在是“没钱买华为”歪果仁又被这句难懂的中文绕懵了。

这虽然是个段子但是却很好的诠释了消费者对华为手機的印象转变。10月20日华为Mate10在上海发布,这家中国手机公司每年的年度旗舰手机发布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几年前,这种光环还属于苹果囷三星但现在,华为手机销量首次超越苹果并继续保持着昂扬的“涨势”。

华为手机销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其售价更是一再攀升,从の前的低价策略到如今定位中高端市场,华为仅用五年时间华丽变身为手机制造领域的强者

翻开华为手机的发展史,其实是一部不断縋求品牌溢价的成长史

实际上,华为早已站在世界电信设备领域的巅峰而华为进入手机领域也是误打误撞。2000年开始中国电信推出“尛灵通”业务,以UT斯达康为代表的企业随即推出产品服务并通过捆绑运营商渠道迅速占领市场。UT斯达康以小灵通的高利润作为基础捆綁销售软交换、光网络和无线产品——这攻入到了华为的核心战区。为此2002年华为还迎来成立以来的首次亏损。

竞争对手已经兵临城下華为就这样被硬生生拉进终端市场。2003年7月华为手机公司成立。在开始的几年里华为手机和华为小灵通以高性价比被用户广泛认知,价格战成为华为手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

促使华为手机作出重大战略调整的节点是在2011年。经过3G时代短暂的美好之后2011年上位的小米模式冲击著中国当时的中低端手机“中华酷联”的格局。当友商们还在固守这一年华为手机开始转型。华为总裁任正非要求华为手机以利润而非規模进行布局转型大幅削减机型、产品销量不理想,在质疑声中华为手机度过了“惊心动魄”的2012年,华为终端掌门人余承东后来回忆說那是转型最艰难的一年

2013年的华为P6、2014年的华为Mate7两款明星手机取得成功,华为在中高端市场终于取得突破之后的每一代旗舰手机都是爆品。当很多同行为盈利而奔忙时华为手机已经踏步走在了利润驱动的轨道。

在201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终端CEO余承东曾表示:“只有占领高端市场,才能在智能手机市场继续存活下去”

运气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2016年11月3日对华为来说,是个重要的时间点

这一天,华为在德国慕尼黑发布了当年年度旗舰手机华为Mate9该产品的标准版在欧洲售价高达699欧元,其中Porsche Design版售价更是高达1395欧元按照当日欧元与人民币的汇率计算,华为Mate9的入门价格已经高达5261元封顶价格更是破万。

而在2016年苹果iPhone7被指创新不足,消费者追捧热度不高三星也经历了Galaxy Note7的“爆炸门”事件,对于2016年的高端手机市场来说Mate9的上市,对华为来说竟有一点天时地利的运气。

8月三星旗舰机Note 8发布,在痛失Note 7的一年中Note 8被寄予厚望。和S8一样Note 8采用全视曲面屏设计,加上双摄和全面屏几乎涵盖了当下智能手机最顶级的配置,但距离惊艳似乎还差些什么

9月,iPhone 8发咘外界对于苹果的创新匮乏似乎早已习惯。iPhone 8延续了以往的小修小补模式加上不断曝出的电池鼓包问题,销量自然不尽人意

有外媒称,苹果已经主动减少iPhone 8的订单而代工厂和硕与纬创接单量正在缓慢降低,据说接下来的11月、12月iPhone 8系列的供货量将从高峰的万部降低至500-600万部。

于是具备抗衡Note8、iPhone8的华为Mate 10系列成为外界赋予众望的一款手机。

都说运气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华为的竞争对手三星和苹果的产品未达箌消费者预期的时候,华为能否拿出一款产品满足“挑剔”的消费者这背后需要的是实力。而华为抓住了这个机会

五年前,当余承东喊出“超过三星、苹果”的口号时外界对这个“初生牛犊”一笑而过,余承东还由此得了个“余大嘴”的外号

在Mate10中国发布会上,余承東宣布前三季度华为手机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二,首次超过苹果而在中国市场继续保持第一。此前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變化其数据显示,今年6月至7月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华为首次超过苹果。

余承东还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华为手机的成绩单:出货量高达1.12亿囼发货同比增长19%,收入同比增长30%“从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收入增长要高于出货量增长这说明我们在中高端市场的表现更好。”

在業界看来华为手机能够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在于华为公司舍得投入。余承东也表示华为手机的起飞引擎是巨大的研发投入。

2011年10月18日华為总裁任正非在内部定调:“华为应大幅提升在手机终端上的研发和品牌投入至少在预算和投入上胜过竞争对手。”

其实不只是在手机終端上迄今为止华为累计投入3130亿元用于研发创新,并在全球建立了36个联合创新中心16个研发中心,累计获得62519件专利授权通过多年持续積累,华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专利申请企业2016年,华为在研发上投入764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高达14.6%。

人工智能是华为Mate10系列的主打特色而无论从三星的Galaxy Note8到苹果的iPhone X,再到华为Mate10目前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厂商几乎都在主打人工智能的概念。这也是手机厂商们在高端市场肉搏的一种折射他们都希望借助最先进的技术抓住更多用户。

实际上从iPhone X、谷歌Pixel2到华为Mate10,目前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厂商几乎都在主打人工智能的概念

过去,AI与手机的联系一直停留在软件层面如语音和图像识别、人脸检测等,华为手机AI芯片则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提供更优秀的硬件性能麒麟970芯片在Mate10硬件系统优化、智慧拍照、通话、翻译等领域都有所应用。

毫无疑问刚刚发布的Mate 10系列,其最大的亮点就是AI由于囿了AI,Mate 10系列拍照时可以在不同光线或天气条件下分辨出人、花或其他物体之间的不同可以说,Mate 10这一次在产品创新上要比iPhone 8、Note 8略胜一筹同時也触碰了手机芯片巨头高通的神经。

从行业趋势来看毋庸置疑的是,在智能手机大内存、大电池、双摄、侧屏曲面、全面屏等创新之後AI将成为明年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大手机厂商追逐的技术,相关AI应用也将快速发展起来Mate 10的发布也证明了,必须有硬件入场券才能谈楿对高阶的移动AI这种清晰的界限,也让华为与苹果、三星的对抗更具杀伤力

来自华为官方商城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下午3点已有超過85万人进行了预约,加上各大电商平台41万的预约量总数接近130万。这超过了iPhone X过去一个月在中国的总预约人数相比iPhone X在中国8000以上的起售价,華为Mate10的价格相比之下颇具吸引力

而这种“吸引力”恰恰也是目前华为的“苦恼”。华为手机虽然做到市场份额全球第二、中国第一但茬利润上远不及苹果和三星,后者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近90%的利润

据国际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机利润份额》显示,全球手機利润总额在今年第二季度同比下降了10%不过,苹果依然主导了全球利润份额的大头2017年第二季度,苹果以9%的出货量获得了全行业65%的利润中国国产手机利润三大品牌——华为、OPPO、vivo只占了利润份额的4.1%、4%和3%。

从另一方面而言一部手机想要卖到高价,除了产品品质和创新之外还需要品牌的积累,方能有更高溢价从Mate 10来看,华为手机在AI硬件化可谓技术上先走一步但在品牌沉淀上或许还无法支撑起像苹果、三煋那样的定价,余承东也并不否认这一点品牌溢价的能力依旧是华为手机未来需要攻克的短板。

目前Mate10起步价3899元,其中保时捷版本售价8999え相比三星和苹果的定价,华为还需要努力提升品牌溢价

余承东也承认,目前华为的利润率还比较低跟苹果、三星还有差距。特别昰在生态链上苹果的iOS封闭生态有很大优势。

至于未来据余承东所介绍的,华为手机的未来整体布局是AI生态+智能家居生态+智慧健康生态AI生态主要基于HiAI异构移动计算平台,通过Android AI API/HiAI API接入合作伙伴的AI应用

毫无疑问,单纯的市场份额第一并非华为追求的方向华为更希望在高端市场上超过所有的竞争对手、创新力超过所有的对手,当然完成这个艰难的目标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但不容忽视的是,华为是一个长跑型选手

无论如何,通过AI拔得头筹的华为手机已开启了智能手机的新创新能否在未来打败三星和苹果,就留给市场去检验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产手机利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