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亚马逊收购blink以 137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食超

郭之富微信:guo_05
亿欧新零售原创作者,关注消费升级,微信号guo_05,加我请备注。
阅读更多文章
几组数据告诉你,为什么亚马逊会收购全食超市
[ 亿欧导读 ]
昨日晚间,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发布公告称,以每股42美元全现金(总价约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收购仍等待全食超市的股东批准,以及监管部门的审批,预计在2017年下半年完成。
昨日晚间,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发布公告称,以每股42美元全现金(总价约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这一举动,将成为亚马逊历史上最大一单收购。收购仍等待全食超市的股东批准,以及监管部门的审批,预计在2017年下半年完成。
亚马逊方面表示,全食超市仍将以原有品牌运营,CEO也会继续留任。对于收购的原因,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在亚马逊官方新闻稿中说:“有数百万人喜欢全食超市,因为它提供最好的天然有机食品,让人们吃得更健康。”
全食超市联合创始人、CEO兼全球食品市场总监John Mackey表示:“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为Whole Foods Market的股东提供了最大价值的机会,同时扩大了我们的使命,为客户带来了最高质量、经验、便利和创新。”
根据公开资料查询,全食超市,1978年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大学城一家店面起家,目前,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拥有460多家门店、约87000名员工。在其2016财年,公司销售额约为160亿美元。截止昨天下午4点收盘,公司的总市值是105.65美元。
对此,外媒评价称,亚马逊不仅买下全食超市的品牌,也买下400余个位于黄金地段、高收入地区的门店以及运输网络。
从各方面来看,全食超市是老牌的实体经济下的企业。早在多年前,贝佐斯就曾说过,亚马逊是不会轻易踏入实体店领域,除非能够提供“独有”体验。
然而,在2015年11月,亚马逊便开设了第一家线下书店Amazon Books,2016年12月,又开了第一家线下便利店Amazon Go,2017年5月,第一家纽约亚马逊书店正式开张,成为亚马逊进军实体店业务的标志事件。时至今日,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业内人士认为,全食超市将接入亚马逊巨大的电商生态系统,并和亚马逊开设实体书店一样,对亚马逊线上系统进行优化和补充。
线上线下的融合已经不是新话题了。在国内,阿里布局实体经济的举动是最为明显的,不管是国内收购三江购物、入股联华超市,还是在国际上控股东南亚电商Lazada,投资印度电商市场,布局线下夫妻店、社区店等线下零售市场;京东也说要布局100万家线下便利店,这一切现象都引来企业家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思考:电商怎么了?实体经济怎么了?
在瑞士信贷的研究报告中显示,2017年以来,美国零售商的关店速度,已经快于金融危机时期的2008年。今年以来,鞋类折扣店Payless、年轻人服饰品牌Rue21相继宣布破产,并计划关闭全美数百家门店。根据商业地产咨询公司Cushman&Wakefield的数据,纽约最贵的商业地段第五大道的空置率将会从一年前的10%蹿升至16%,空置率的提高,让后来者以更低的价格“乘虚而入”。
根据互联网在线数据统计网站Internet live Stats的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的网民超过2.87亿,占据美国总人口超3.24亿的88.50%,同比去年增长了1.10%。从2012年至2016年,五年内,美国网民的增速是逐渐放缓的,这也说明美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在发生变迁。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数据,中国的电商规模已经占到全世界电商的47%。而到2020年,世界总的电商零售比重逐步从2016年的8.70%上升到14.60%。但与此同时,世界电商增速将从2016年的23.70%,降到2020年的18.70%。
这意味着几年后,电商巨头将面临增速放缓的瓶颈。此时,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需要提前为自己布局下一个新的增长点。
而下一个增长点在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体经济“实”起来,才能夯实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
于是,实体经济成为下一个巨头们抢夺的战场。
6月16日,在上,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表示:过去20年,互联网有渠道红利,对应的就是成本有优势,但是,到了今天,互联网做为渠道的红利已经基本消失。目前,线上成本和线下成本趋于一致。
另外,他还用三组数据说明,。第一组是,截至2016年底中国的网民人数为7.31亿,增幅为6.20%;第二组数字是2016年中国的网购用户数为4.67亿,增幅为12.90%;第三组数字是2016年中国的网购额为5.16万亿,增幅为26.20%。这三组数字可以代表互联网的大盘,相比几年前已经大幅下滑。对于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公司,要想保持30%以上的营收增速,必须往线下实体经济走。
这么一思考,几组数据说明重构商业版图,不仅是亚马逊,阿里和京东的事,而是实体经济的事,只不过他们站在金字塔尖,代表的是一个方向。在巨头们拓宽自身的生态链争斗中,实体经济的春天已经到来。
互联网新时代,实体零售积极寻找线上队伍,线上巨头也逐渐在蚕食线下实体。在技术不断迭代的今天,零售人该如何寻找新的机遇,应对新的变化,巩固行业地位?
6月15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和亿欧公司联合主办的“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智能+零售”峰会聚集10多位零售顶尖人士共同探讨,如何迎战新的零售格局。
了解详情请查看此链接: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如何评价亚马逊以 137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169分享邀请回答JET.COM后线上业务猛增,因为它家东西实在是便宜,而且退货方便啊,谁家门口没有WMT,这也是WMT上季度财报猛涨的原因。而且众所周知,AMZN线上零售已经不怎么增长了,它赚钱现在基本都靠AWS等服务,和零售越走越远,在如此背景下,AMZN再没有动作的话线上零售会被WMT一点点蚕食,情况不乐观。AMAZON GO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但是要上AMAZON GO真正运营起来还缺什么?不大不小的零售网络,和高购买力人群的线下数据。于是WFM进入了AMZN的视野。WFM只有四百多家店,基本覆盖全美,然而又没有多到泛滥。品牌口碑都不错,顾客基本都是中产,简直不能更对AMZN的胃口了。况且有数据显示WFM的顾客正在慢慢向KROGER和TRADER JOE等店流失,这年头WMT都有有机食品专柜了,去WFM基本已变成了一种情怀。若不是JANA PANTNERS宣布持有WFM的消息,WFM恐怕还在坠崖的路上呢,所以WFM也需要AMZN。最后再说这个收购。我认为这个收购synergy非常大,也许将彻底改变美国线下零售业的格局。我认为未来的线下零售一定是辅佐线上的,而不是现在看起来线上是线下的补充。所以线上的品牌和价格做到位,线下的门店只起到体验、客服、仓储、快速分发等等作用。这也是为什么百思买BBY还能取得较好的业绩,因为电子产品只能先去它家才能体验到实物。因此我也非常不看好目前还在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零售,比如KROGER和TARGET,这两家若不改变恐怕股价就要朝着零去了。COSTCO的模式是会员制,略有不同,其本质是个做服务的公司,卖菜只是其一项服务罢了,所以只要消费者心中依然认可它的服务,买水果照相换轮胎都只认它家,那就so far so good。而反观AMZN的股价虽然已经很高,但是目前股价尚未计入本次收购,周五只涨了3%,不在话下,我认为单单这个消息就能让AMZN的市值增加30%(我这里只说这件事的影响,无意预测股价)。市场有的时候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一个利好,就像当初英伟达NVDA出消息一样,看起来一天涨20%已经很多了,孰不知此时公司的内在价值因为这个消息可能已经立刻翻倍了。美国的零售和中国略有不同,中国人口和消费力目前还比较集中,而美国则分散,太多零售企业开太多店在小村镇,还动不动就24小时营业,所以危机一来就导致上百家关店,WMT毕竟走低端客户,线上布局早,多关几家就能挺过去,毕竟是百年老店,可是其它零售商呢?UBER等送货送菜越来越方便了,也许十年后真的没人出门买菜了,那时恐怕零售这块大蛋糕就只有AMZN和WMT来分了吧,想怎么切就怎么切呀。最后利益相关:本人长期持有AMZN及NVDA股票,没有并且不会在未来三天内持有本文提到的其它股票。33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公司报道
亚马逊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
  亚马逊将以每股42美元全现金收购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总价约137亿美元,较上日收盘溢价约27%。
(责任编辑:DF314)
免责声明:本网站资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其它媒体,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如何评价亚马逊以 137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土地公问答
如何评价亚马逊以 137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如何评价亚马逊以 137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亚马逊将以 137 亿美元收购 Whole Foods Market 北京时间 6 月 16 日晚间消息,亚马逊将以每股 42 美元的全现金交易收购 Whole Foods Market,交易总额约 137 亿美元,包括 Whole Foods Market 的净负债。交易预计在 2017 年下半年完成。
1. 关于市场:Whole Foods Market 所在的食品(grocery)市场营业额占全美零售市场的15%,占美国家庭总支出的30%。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支出类别只有政府税收,住房,和车。同其他零售门类不同,在互联网大潮中食品市场只有2%转移到了线上。主要原因在于这个门类的内在特点。食品市场的头部SKU数量少得多,大多数人要买的只是那么几样,这使得线上的长尾优势得不到发挥。而其中的生鲜部分又提高了物流的门槛,这对线上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2. 关于Whole Foods Market:Whole Foods专注在有机健康食品这个细分市场。2016年在美国整个食品市场占比排行第十。(作为比较,排行第一的Walmart占比另一方面,虽然健康食品整个市场的体量在逐年增长,Whole Food的状况却并不好。同店销售额在最近7个季度的财报中一路下滑。主要原因应该是由于健康食品逐渐主流化导致市场竞争升温。在最近的半年,由于股东Jana Partners的持续压力,Whole Foods一直在寻求卖掉公司。此外,Whole Food是食品递送独角兽Instacart的投资人。3. 关于Amazon别的不多说了,就说说Amazon在食品领域近十年的尝试吧。Amazon Fresh: 第一方生鲜快递,货直接从Amazon自己的仓库出。这个早在2007年就开始在西雅图试运营。2013年开始缓慢拓展,目前大概覆盖了20多个城市。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想先保证毛利率再扩张。Prime Pantry: 向Prime用户每周递送非生鲜类食品。Amazon Go: 到目前为止最黑科技的存在。像传统食品超市一样,但没有结帐台。拿了东西就可以走,钱直接从你的Amazon账户上扣。4. 关于收购价格收购价137亿,全现金。同时如果收购失败,收购方要付4亿分手费。这个价格决定了整个传统零售业根本没人能同Amazon竞标。除非Apple或者Google入场,否则Amazon势在必得。当然,这也是Amazon花钱最多的一次。作为对比,此前Amazon花钱最多的一次是收购Zappos,12亿。不过另一方面,Amazon目前手上有21个亿的现金,所以如果想的话还是可以继续任性地买买买。Whole Foods的股东Jana Partners成为最大赢家。在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用来增持的8个亿给他们带来了3个亿的回报。5. Amazon从这次收购买到了什么?生鲜分发结点:Whole Foods有440个冷冻仓库,以10英里算的话可以覆盖80%的人口。再加上带冷冻柜的零售店的话可以覆盖95%的Prime用户。这意味着即使没有任何额外的技术进步,光是靠着这些新增的分发点,生鲜快递的运转率就可以上好几个台阶。实体线下店:Whole Food一直走高端路线,因此实体店的地理位置极佳。这些店面如果配合Amazon的脑洞黑科技,玩法可以极为多样。比如说,Amazon Go。一个针对Amazon生鲜物流系统的第一方大客户:就如同Amazon自己的研发需求造就了AWS一样,Amazon需要一个可以用来研究和测试的生鲜递送需求,来打磨自己的物流系统。Whole Foods可谓是理想用户。数据:用户数据,SKU数据,物流数据。无数可以用来跑模型做优化的数据。6. 这场交易的输家?Instacart:自己的投资人和最大的合作伙伴被最令人恐惧的竞争对手买了。此前Instacart靠着外送Whole Foods的东西拉来了不少用户,这个合作协议恐怕不会再续了。不过Instacart的CEO本身就是Amazon前员工,所以应该有所准备。Whole Foods CEO:创始人兼CEO John Mackey此前一直期望保持独立。同时Whole Foods的高利润率与Amazon的文化有些相悖。7. 总结Whole Foods想卖,且斡旋出来的价格只有Amazon能买。Amazon觊觎食品市场已久,买下Whole Foods是一个合理的战略。线上线下的分界线将日益模糊。技术驱动的体验提升和技术驱动的毛利率提升将是新的分水岭。如果有的选,不要选Amazon作为对手。
首先定个性,这是美国零售业的分水岭,是质的改变,影响要比市场现在的估计要深远得多。下文AMZN代表亚马逊,WFM代表全食超市,WMT代表沃尔玛,GOOG代表谷歌。先说AMZN。AMZN的线上零售已经做得很好了,GOOG做的google shopping用户数还是不行,而且已广告为主,GOOG自己不卖东西,用户界面太小,看不方便,想买什么不如直接去AMZN搜索,所以表现一直不如AMZN。AMZN最近在线上的主要对手是WMT。如果你经常在美国网上买东西,你也许能发现AMZN的免收费最低购买额度调整了好几次,从25到35又回到25。我上个月在网上看一个摇椅,AMZN和WMT同一个产品两天内各降价两次,WMT说你来我店里取我免运费,AMZN几小时后直接免运费送家里。这只是众多商品价格战的一个缩影而已。WMT自从收购了http://后线上业务猛增,因为它家东西实在是便宜,而且退货方便啊,谁家门口没有WMT,这也是WMT上季度财报猛涨的原因。而且众所周知,AMZN线上零售已经不怎么增长了,它赚钱现在基本都靠AWS等服务,和零售越走越远,在如此背景下,AMZN再没有动作的话线上零售会被WMT一点点蚕食,情况不乐观。AMAZON GO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但是要上AMAZON GO真正运营起来还缺什么?不大不小的零售网络,和高购买力人群的线下数据。于是WFM进入了AMZN的视野。WFM只有四百多家店,基本覆盖全美,然而又没有多到泛滥。品牌口碑都不错,顾客基本都是中产,简直不能更对AMZN的胃口了。况且有数据显示WFM的顾客正在慢慢向KROGER和TRADER JOE等店流失,这年头WMT都有有机食品专柜了,去WFM基本已变成了一种情怀。若不是JANA PANTNERS宣布持有WFM的消息,WFM恐怕还在坠崖的路上呢,所以WFM也需要AMZN。最后再说这个收购。我认为这个收购synergy非常大,也许将彻底改变美国线下零售业的格局。我认为未来的线下零售一定是辅佐线上的,而不是现在看起来线上是线下的补充。所以线上的品牌和价格做到位,线下的门店只起到体验、客服、仓储、快速分发等等作用。这也是为什么百思买BBY还能取得较好的业绩,因为电子产品只能先去它家才能体验到实物。因此我也非常不看好目前还在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零售,比如KROGER和TARGET,这两家若不改变恐怕股价就要朝着零去了。COSTCO的模式是会员制,略有不同,其本质是个做服务的公司,卖菜只是其一项服务罢了,所以只要消费者心中依然认可它的服务,买水果照相换轮胎都只认它家,那就so far so good。而反观AMZN的股价虽然已经很高,但是目前股价尚未计入本次收购,周五只涨了3%,不在话下,我认为单单这个消息就能让AMZN的市值增加30%(我这里只说这件事的影响,无意预测股价)。市场有的时候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一个利好,就像当初英伟达NVDA出消息一样,看起来一天涨20%已经很多了,孰不知此时公司的内在价值因为这个消息可能已经立刻翻倍了。美国的零售和中国略有不同,中国人口和消费力目前还比较集中,而美国则分散,太多零售企业开太多店在小村镇,还动不动就24小时营业,所以危机一来就导致上百家关店,WMT毕竟走低端客户,线上布局早,多关几家就能挺过去,毕竟是百年老店,可是其它零售商呢?UBER等送货送菜越来越方便了,也许十年后真的没人出门买菜了,那时恐怕零售这块大蛋糕就只有AMZN和WMT来分了吧,想怎么切就怎么切呀。最后利益相关:本人长期持有AMZN及NVDA股票,没有并且不会在未来三天内持有本文提到的其它股票。
其它类似问题
其它人正在问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马逊收购卓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