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刚换工作买房子贷款吗买了手机五千现在换了八千多了还要我们还还骂我们说你们别管还了多少钱分了24期就要还够24期

现金贷江湖:戒赌吧老哥月入五千负债十万 “撸口子”发工资只能算“入门级”
老哥们个个欠了十万八万,依旧该吃吃该喝喝;现金贷平台天天都在数钱,却时刻充满焦虑。
戒赌吧没有人在戒赌,只有借钱的老哥。
胡笑就不赌,他只借钱。银行的钱不好借,线下的小贷不敢借。借来借去只有现金贷最好,纯线上、1分钟放款,简单、快捷、普惠。
戒赌吧里,现金贷叫口子,借钱叫撸口子。额度高、周期长,是为大口子;额度低、期限短,是为小口子。撸大口子还信用卡,撸小口子还大口子,实在没口子了,就去戒赌吧找新口子。下款快的、额度高的、风控差的口子,戒赌吧的老哥都知道。
有了现金贷,就有了老哥。天南地北,三山五岳,到处都有老哥的身影。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老哥稳”,一切尽在不言中。
“自己风控烂,还好意思让我还钱?”
肉有五花三层,老哥也有三六九等,真老哥多的欠下一套房子,少的也能欠下一辆丰田皇冠,胡笑觉得自己欠的不少,其实只能算入门级。
老哥下面还有狗,现金贷的催收是狗催,赌博网站是狗庄,贷款中介是狗中介,芝麻信用分是狗屎分。敢跟老哥做对的、想赚老哥钱的,都不配做人。
胡笑认识赌神是在今年四月,不过不是在戒赌吧。
“戒赌吧都是假老哥,都是网友来看我们笑话的。”赌神说。他告诉胡笑,戒赌吧火了,凑热闹的网友来看老哥们直播修车,去沙县小吃吃霸王餐,还有贷款中介发广告,赌博网站的托在里面写小说——有一把All in翻身还清信用卡的,卖房子还小贷的,还有借不到现金贷借朋友钱继续赌的。
老哥怎么会有朋友?老哥的通话记录里只有催收和贷款中介。就算有朋友联系,也是不堪催收骚扰让老哥赶紧还钱的。
胡笑还没有逾期,通讯录也就还没被催收打爆,但他也快撑不住了,十几个平台,一个月30天有15天都在还款。别人刷微博的时候,胡笑就一个个App来回试,看哪个平台还能放款。
胡笑不想找中介,他觉得划不来,好不容易借1000块钱,砍头息就150,狗中介还得收150手续费——真是横征暴敛、敲骨吸髓。
他打算去百度上碰碰运气,便搜到了贷款论坛上赌神的帖子。胡笑也不知道赌神从哪知道的这么多口子,贷款超市都没赌神的口子多。他把赌神发的口子全注册了一遍,又借出了2000块钱,还了今天到期的还剩下500块。
胡笑加了赌神微信,赌神的头像是周润发,胡笑就叫他“赌神”。他又发了20块红包当作感谢费,但赌神没收。
“红包就算了,老哥我一百多万都喂狗庄了,这种小钱没感觉了。”赌神说。
胡笑吓了一跳,他只是听说赌博的人撸小贷不要命,没想到还真有欠下一套房的。胡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安慰赌神,有那么多口子还不如去做中介,多的是老哥来送钱,很快就还清了。
“赌狗哪有还钱的?饭都不吃也要拿钱去赌的,老哥你千万千万别赌。”赌神说。
胡笑想继续聊下去,赌神说要开飞行模式了,让胡笑夜里12点之后在找他。除了偶尔看看论坛,赌神的手机白天都在飞行模式,不然一直有催收的电话打进来。赌神都不知道自己欠了多少家小贷,最多的时候,手机里装了快100个现金贷的App,胡笑听过的、没听过的,赌神都借了个遍。
一开始借现金贷是为了还信用卡——赌神有三张信用卡,来回套几次,银行还以为赌神资质好,提额的授信全都被赌神拿去赌了,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赌神玩一天的。
后来,赌神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了现金贷的广告,就借了笔大额分期贷款,一半拿去填信用卡,一半接着去赌。再往后便是借新还旧,只是额度越来越低,期限越来越短。
赌神知道以债养债迟早要爆,便偷偷用老婆的身份证借了笔大额贷款,想把短期的一次还清。结果拿了钱的赌神又忍不住去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古人诚不我欺。
等到催收的电话打到老婆那里,家人才知道赌神已经欠了60多万,一个月光利息就有好几万。老婆觉得赌神三辈子也还不了这么多钱,任他涕泗横流一言九鼎还是坚决离婚回了娘家。
催收群发短信之前,赌神给通讯录群发了短信,说自己身份信息泄露,会有诈骗的打电话来。他又给父母换了新的电话卡,告诉他们自己要去深圳打工。
加上胡笑微信的时候,赌神已经在深圳待了两个多月。赌神说自己在工厂打工,包吃包住,一个月有4000多块钱,但一天要工作快14小时,根本没时间战狗庄了。赌神跟银行商量了还款协议,他打算靠工资慢慢还,至于那些现金贷,他也不打算还了。
“银行的钱还了,上征信的还了,那帮七天十四天的吸血小贷,傻逼才还。他们雇狗催天天骂我,还想让我还钱?”赌神说,他不怎么赌了,但钱还是继续借。“撸下来我就当发工资了,自己风控烂,还好意思让我还钱?”
他告诉胡笑,什么时候全面逾期了,可以跑路来深圳找他,给介绍包吃包住的工作。
胡笑不置可否,他当时欠了三万多,欠的钱除了用来吃饭,就是抽烟、上网。他平时抽48块的中华,或者42块的硬盒玉溪。实在没钱,25块的芙蓉王是底线,白沙、红塔山这样的烟,他不好意思给网吧的朋友发。
他和朋友玩DNF,后来玩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火起来的时候,朋友都用iPhone玩,胡笑问他们iPhone哪里来的,他们说网上贷款买的。
“我就是那时候下水的。”胡笑说。
胡笑的iPhone7 Plus花了快10000块钱,那个时候胡笑还有工作,他在4S店卖车,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4000多块钱。他又借了一笔钱给女朋友买了iPad,剩下的便用来玩游戏、或者抽烟。
“我工作一个月才赚几千,手机上随便就能借几万,你借了就停不下来,像吸毒一样。没钱了就会想去借,平台一直给提额,不会想还不上的事情。”胡笑说。
胡笑的朋友也借现金贷,买手机、去KTV、玩游戏,或者是抽烟,借到一笔大额的,都要给身边的朋友发烟抽,软中华是最低标准。
胡笑也思考过,自己即便没上完高中,好歹有份工作,好些朋友也不工作,天天在网吧里泡着,就能借几万块出来,他们怎么还钱?
“他们说不还,说小贷都不上征信,而且利息那么高,法院不保护。而且这些平台自己也有问题,说利息就几十块,放款的时候收你几百块服务费,这属于虚假宣传吧?”胡笑说。朋友告诉他,只有银行、老马(马云)和小马(马化腾)的钱要还,小贷的钱,还他做甚。
胡笑又问,你们不工作,怎么还借呗和微粒贷,朋友说小贷的钱就是发工资,再还不上,就去送外卖,一天就有两三百。逾期被爆了通讯录就去三和找工作,胡笑问三和是哪,朋友说在深圳。胡笑想起来赌神就在深圳,说不定就在三和。
“我们借小贷的钱,人民银行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还?你是不是有病?”朋友问胡笑。
胡笑这么一听,当天就辞职不干了。在日后的几个月里,胡笑没钱便去借,额度大、周期长,借到了钱,再去KTV、玩游戏,或者是抽烟。
他有时候很羡慕论坛上的老哥,很多老哥都能从朋友那借钱。他不行,自己的朋友全是老哥。
在论坛里,老哥们把撸口子变成了一门玄学,每个口子都得在特定的时间去申请,因为平台会在不同的整点开放额度,黑话叫放水。有时一到夜里十二点,老哥们一起上,App界面都会变卡。
注册和申请也有玄妙之处,注册尽量要用贷款超市的导流链接,申请也不能把额度一次用完,还要时刻提防还完钱被平台突然关了授信——老哥们称之为“套路”,和银行业的抽贷异曲同工。一旦套路,往往意味着共债链条断裂,全面逾期在即。
到了7月,胡笑欠了快十万,他已经有半个多月没借到钱了。
“就是论坛上都说放水的口子,我都借不出来。”胡笑说。他找过几次贷款中介,中介给发了些内部链接让他注册,但一个都没下款。后来赌神告诉胡笑,中介发的其实都是推广链接,注册就是给中介送钱。
“实在不行就把手机挂闲鱼卖了,先把7天的吸血贷还上,趁着没逾期申请张信用卡,套现还现金贷。”赌神说。他告诉胡笑,自己就是用信用卡还微粒贷和借呗,几张卡来回套现,芝麻分最多的时候有730多,平台都以为他是优质客户,拼了老命给他授信。要不是因为赌,首付都撸出来了。
胡笑不愿意,他的iPhone连个指纹印都没有,原厂贴膜用了半个月才舍得撕下来。手机卖出去,搞不好就被倒腾到华强北,再变成二手靓机装进别人口袋,想想就像女朋友跟别人跑了一样。
胡笑也不敢告诉父母,几个月没工作,父亲早就生气了,再知道还有十万负债,能把他脑袋拧下来。论坛里的人说可以去借大额的线下小贷,还有说套医保卡的,胡笑不敢去借,听说线下小贷逾期会有催收上门。现金贷的催收电话就够可怕了,群发短信一来,父母和女朋友都知道自己欠了钱,那还有脸活下去。
“瘫痪太久了,就不想工作了,就只想着借笔大额的一次还上,剩下的再说,能拖一天是一天。”胡笑说。账还是赌神帮他算清的,他自己都不敢写账单,也说不上是麻木、逃避还是纯粹的害怕,害怕写出来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害怕凝视深渊、害怕深渊回以凝视。
胡笑都想过一死了之,网上都说人死债清,你敢逼我,我就交了烂命一条。他又羡慕赌神的豁达,欠了一百万,照样该吃吃该喝喝,白天战狗催,晚上战狗庄,偶尔还能修个车。
“人还是要给自己一些压力。”胡笑说。全面逾期的前夜,胡笑照着赌神那样,给亲戚朋友群发了短信,给父母换了手机卡。他告诉赌神,自己在58同城上找了份工作,要去上海,论坛上说那边工厂正规,工资也高。等还清了小贷,要去三和找赌神三五瓶。
“加油老弟,把征信的还了,吸血小贷看情况,说话好听的就还,骂人的直接删App。”赌神说,“别忘了给老哥直播修车。”
跑路,上岸
胡笑喜欢上海,上海才是真正的大都市。
老家小城,一过夜里8点钟,3倍宽阔10倍造价的大马路上一个人影都没有。上海不一样,有12小时的地铁,24小时的全家,人人讲话客气、姑娘个个漂亮。消费水平也没高到哪去,硬中华还是48,芙蓉王还是25。
父亲偶尔来电话,说有亲戚借到诈骗短信,还叮嘱胡笑一定要去外滩和东方明珠看看,给他拍照片。
胡笑喜欢外滩,从工厂宿舍到外滩得做两个小时地铁,对面就是东方明珠,东方明珠边上就是平安银行。到了陆家嘴,胡笑才知道还有老外开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还有那些没挂上中文名字的银行,什么平安、浦发,都排不上号。
银行的大楼一个比一个高,难怪都说银行是吸血鬼。胡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修得起这么高的楼,什么样的人才能去那楼里上班,从那楼顶跳下来,又是什么滋味。
一条黄浦江,两岸都是跳楼的地方,不知道上海本地的老哥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上海没有老哥,人家房子好几套,还用撸小贷?都是外地老哥去上海。”赌神告诉胡笑。
那个时候,胡笑的借款开始陆续逾期。赌神告诉他,只要扛住三个月,后面就清净了。按照一家催收公司的数据,90天的回款率只有30%到50%,赌神的说法倒也没错。
“你就先问他是哪家平台的,然后使劲骂他,他一骂你你就去平台投诉,马上就找你协商了,说不定还能直接计坏账。”赌神教胡笑对付催收的办法,没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催收上来对着胡笑就是一通痛骂,胡笑问是哪家平台,对方倒反问“欠了谁的钱自己心里没数?”
最害怕的是女催收,声音温柔的要命,一口一个小哥哥,吓得胡笑几次险些把钱还了。
到后来,赌神便没怎么跟胡笑联系,听说前妻把赌神告上了法院,让赌神还钱。也有跟赌神熟络的论坛网友,说赌神在躲高利贷催收,不敢开电话。
无聊的时候,老哥们还会和催收聊天
到10月份,催收的电话少了很多。胡笑装了个查征信的App,每月把上征信的平台还一些进去——他一个月能有5000块的收入,还能存下一些钱。上论坛的时间也少了很多,他只有周末有时间,玩玩游戏,看看视频。
他不太去想还清那么多钱要多久,对他来说那实在太遥远了。
高额利润与共债危机
趣店和拍拍贷上市的时候,胡笑才知道现金贷这么赚钱,好些人才知道现金贷有这么高的利润率。
“行业里都知道,利润特别高,但大家的吃相也都挺难看的,所以普遍都很低调。”一位现金贷平台的负责人说。
整个2016年,在上市的、盈利的、起死回生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里,现金贷成为了无一例外的幕后英雄。
除了拍拍贷的10亿,2017年上半年,招联消费金融净利润达5.41亿元;二三四五净利润为4.53亿元,其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4469.09%,头部平台的发放贷款总额和复借率也在同一时期激增。
一些调查显示,超过千家现金贷平台在2016年诞生,整个现金贷行业的规模约在亿元,潜在的市场规模达到4到5万亿。高盛的一份报告也能提供佐证,在中国,P2P网贷的贷款余额在的三年间扩张逾36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0%。
极短的时间里,新生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刀刃和钢丝上试探着客群的信用水平的下限,与之对应的是利息水平的迅速抬升,30%甚至更高的砍头息并不鲜见,一些本被嗤之以鼻的高息平台也被衬托成了老哥们眼中的良心口子。
至少胡笑觉得,自己是被现金贷毁了,没有那么多授信,兴许自己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我以前就想,那些平台都把我的额度关了,也别催我,让我自己挣钱慢慢还就好了。”胡笑说。很难把老哥们与现金贷的出现关联起来,但在过去几年里,这个群体确实与校园贷和现金贷的增长一荣俱荣,休戚与共。
“没有准确的数据显示共债群体的比例和数量,平台、银行、监管层都没有。从单一平台的数据来看,这类人肯定是少数,但一些恶性事件造成的舆论影响很大。”该负责人说。“钱太好借了。这么多平台,这么多资金,对他们来说,就像赌徒进了赌场一样。”
共债是整个行业共同的敌人,一些数据显示,至少在两家现金贷平台上有借贷记录的共债者比例超过60%,这些人的逾期风险是普通客户的3到4倍,多平台借贷的风险更加难以想象。
“借别人的钱还了我的钱,于我而言就是利润。你还不上别人的钱,那是别人的坏账,关我屁事。”上述负责人说,”甚至有的平台就是给这些人提供类似过桥贷款的,那么高的利息,正常人永远不会去借。“
平台曾倡议用数据共享的方式对抗共债者——大家把借款数据和黑名单上传到一个第三方平台,就像银行与央行正在做的那样,但这些设想最终只停留在倡议里。
“没人愿意把自己的数据拿出去,有的平台甚至是把自己的好用户传到黑名单里,这样他们就只能在自己的平台上借钱。”该负责人说,“目前只能去猜,比如你注册了一般不可能不借钱,行业平均通过率30%,我就能算出来你大概借了多少笔,我再根据平均的授信额度算你总共有多少授信,差不多能得到一个模糊的数据。再根据我自己的风控标准确定是不是放款。”
按照一些贷款中介的说法,共债者从出现多头借贷到全面逾期的时间大概在3-5个月,但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会拉长这个周期,也遮盖了部分坏账。
“因为能借到钱的地方太多,本来要逾期的借款现在可以一直滚下去。如果说客户群体不变,但是平台砍掉一半,坏账率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上述负责人说,“万一出现这种情况,那真的太可怕了。”
监管的行动,平台的焦虑
胡笑曾经想过,要是平台倒闭了,债是不是就不用还了。
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当下,监管机构正在有所行动,P2P行业发生的事情有可能再度上演。
最新的消息显示,上海黄浦区金融办日前召集辖内现金贷平台开会,传递了规范现金贷业务活动的信息,包括严禁暴力催收,并要求所有手续费、利息等综合借贷成本不得超过年利息36%。同一时间,银监会2017年立法工作范围内的《网络小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暂定名)》已经在内部征求意见,但发文时间不详。该文件由银监会普惠金融部、法规部负责拟定。
“等着吧,政策会一个接一个的下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从业者称,“现在已经在限制银行向现金贷提供资金,没有具体的政策,但会有相应的通知。后面在资金供给渠道上肯定还会有政策。”
上海本地一家P2P平台透露,他们正在向监管机构报送包括共债在内的运营数据,作为政策制定的参考。一些消息显示,监管层对于P2P平台的备案把控相当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已经上市的平台,也很难说有足够的把握。
“都知道会有监管政策,但大家也都在拼命赚钱,谁都不愿意停下来。”上述现金贷平台负责人说,“就像彩票开奖一样,前面几个数字都对了,现在摇到最后一个了。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很焦虑,有的人是上市了,我们还在水下面等着上岸呢。”
据他透露,一些头部现金贷公司已经开始涉足其他行业的投资,或是把现金贷业务剥离出去,尽可能做到有备无患。
和传统金融业态相比,尽管现金贷的规模小得可怜,但平台们大多都清楚,自己的吃相并没有特别好看,一些恶性事件已经给了监管层足够的理由。
老哥也很焦虑,但他们的焦虑只在还款日,或是还款日的最后十几分钟。在大多数时间里,只要能借到钱,就能把债养下去。老哥们也都清楚,以债养债最后的结局只有逾期,但在哪怕无限逼近这一刻的短暂瞬间里,他们都可以没有自知、没有忧患、没有畏惧。
“我挺后悔的,应该早点逾期,反正迟早都要爆我通讯录,现在自己出来了,反而轻松了很多,轻松太多了。”胡笑说。
戒赌吧、贷款论坛、信用卡社区,每天都有老哥来,也每天都有老哥走。老哥们天天撸小贷、发工资,反倒还欠了一屁股债。现金贷在赚钱,贷款超市、催收公司也在赚钱,连中介都能赚好多钱,亏钱的好像只有老哥。
老哥大多都众叛亲离,更没有朋友,老哥想要找工作去还债,也就只能上论坛发帖找老哥帮忙。
“实在还不上了,跑路当厂狗,有没有老哥给介绍个工作。要包吃住,平时开销不大就抽两口烟,一个月有个8000就够还利息了。好久没工作了,所以不要太累的,双休是必须的,咱无产阶级斗争了一百年换来的8小时工作制,可不能让这帮资本家坏了规矩。也不能一直在厂里待着,等当上经理什么的,总得配辆车,本田雅阁是底线吧,有A6就更好了。”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
现金贷是个危险的游戏
想活下去要破除的四个幻觉
这段时间,围绕几家消费贷平台上市,现金贷再次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从开始一边倒的高利贷原罪质疑,到后续业内人士陆陆续续的辩白,热度一直不减。直至27日,有媒体曝出监管措施或将于近期出台,靴子总算是要落地了。
其实,所有关于现金贷的争论,归根结底在于对于现金贷的认识存在差异,而差异的背后很多都是幻觉而已。破除幻觉,方能看清现金贷行业的真面目,也才能为现金贷的明天选一条出路。
现金贷的爆发,源于对场景的抛弃
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情,现金贷是怎么火起来的?
2013年前后,在互联网理财、线下扫码付、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兴起的同时,消费金融作为一种传统的金融业态也开始焕发生机。与互联网理财、线下扫码等业态需要用户教育不同,线上借款是不需要用户教育的,因为对用户而言重要的是拿到钱,渠道不重要,相反,相比线下借款的繁琐流程,用户更喜欢线上操作。真正需要教育的,是贷款人自己。
对贷款人而言,最关心的是如何能把贷出去的钱收回来。通过互联网的模式,不与用户见面,甚至也不掌握精准的用户画像,所以,一开始贷款机构也是不放心的,大家便把消费贷款的切入点主要集中“消费”二字上,贷款只是消费场景的支付工具罢了。
在这个理念下,消费金融又被称作场景金融,场景分期是主流的玩法,不考虑场景的现金贷则是小众的尝试,并不被主流机构看好。此时的消费金融创业都集中在场景分期领域,校园分期、租房分期、3C分期、旅游分期、医美分期甚至是炒股配资分期、购房首付分期等,大家都是先要搭建或依附一个场景,然后再基于场景去开展分期业务。
既然是基于场景开展业务,那么场景的大小便决定了业务空间的大小,所以,大多数场景分期的创业机构都没有做大,相比P2P、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的火爆,消费金融业务似乎便一直不温不火。
转机来自哪里?便是对场景的抛弃。
场景分期模式下,消费贷平台积累了一批优质用户群,这部分人有着良好的还款记录,但无论3C消费还是医美分期,都是低频场景,好不容易积累的用户总不能就这么流失,一些平台开始针对性开发小额现金贷产品。现金贷产品的高风险倒逼出“利息覆盖风险”的模式,由于金额小、期限短,用户对实际利率缺乏感知能力,高利率本身并没有对用户体验带来太大负面影响。
既然现金贷在商业逻辑上可行,大量的从业机构便涌现出来。与此同时,2015年末至2016年初,互联网金融迎来强监管时期,P2P、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都不再是创业的好风口,一些P2P平台也开始通过砍掉理财端的方式淡化P2P色彩并最终变身现金贷平台。
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向零售转型、网贷行业向小额资产转型,通过助贷模式,为现金贷平台提供了大量资金。供给的增加反过来催生了新的贷款需求,需求的增加又催生了更多的供给,只要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个供给与需求互为促进的游戏就能持续下去,行业规模便能越做越大,现金贷逐步成为一种行业现象,一个新的风口诞生了。
一旦被视作风口,各种资源加速涌入,风口也就坐实了。
四大幻觉之下,你真的了解现金贷?
现金贷起来以后,争议从未断过,根本上看,在于以下几个幻觉。
幻觉一:借款需求一直都在,这是个朝阳行业
不少人秉持这样一个观点,想借钱的人一直都有,且借款需求是可以培养的,良好的还款记录带来更高的借款额度。理论上,只要平台的存量借款用户足够多,既便没有新用户,存量用户的可借款额度也是自然增长的。在这样一个自循环架构下,消费贷这个行业简直是潜力无穷,几乎看不到天花板。
但从行业可持续性上看,每个人的借款额度都是存在天花板的。借出去的钱要能收得回来,从借款人角度看,借的钱是要还的。当一个人借钱用于消费时,只能通过后续的收入来还钱,理论上,其未来收入的现金流折现便构成了这个人借款额度的天花板。通俗点讲,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速从根本上制约着消费金融行业的增速。
当行业短期的火爆过度透支借款需求,导致个人负担的债务增速远超其收入增速时,天花板便临近了,朝阳会瞬间变夕阳。
幻觉二:现金贷没门槛,有流量就有未来
得益于“利率覆盖风险”的展业模式深入人心,现金贷的火爆给市场这样一种错觉:人傻、钱多、速来。现金贷这个行业似乎没什么门槛,只要利率高,风控便不重要,能找来借款客户便有未来,以至于不少平台看来,获客引流能力比风控能力要重要地多。
行业越是重视引流,手握流量入口的贷款超市便越有价值,近期无论是随手记的C轮融资还是融360的赴美上市,得到资本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其卓越的引流的能力。据说,已经有更多的流量型选手着手布局现金贷业务,或为第三方引流,或亲自上阵。
流量的重要性自不必言,但唯流量论绝对是幻觉。
利率覆盖风险的模式之所以有效,首要的前提是能收到利息。极端情况下,若所有的借款都属于骗贷行为,年化利率500%又有何用?所以,定价再高,都要考虑风控。只不过,定价越高,对不良的容忍度越高、对风控精细化程度的紧迫性越低罢了。
从行业此前的发展路径看,把利率定高些,从按时还款的好人那里获得的高利息可以弥补坏人赖账产生的损失,便可以盈利。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商业逻辑,风控能力差些不打紧,有人来借钱才是王道。
只是,高利率已然被视作现金贷的“原罪”,行业不可能一直戴“罪”奔跑的,监管的手会出来纠偏,舆论的手也会出来谴责。同时,按时还款的好人是用来维护和服务的,而不是作为分母补贴坏人的,你不珍惜,有的是平台珍惜,这么玩下去,真的就不担心发生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好人都被好平台请走了,留下的都是不还钱的人。
所以,不抓紧夯实风控,更待何时呢?
幻觉三:高复借率的平台,资金更安全
不少平台都在宣传复借率的概念,从已披露的数据看,一家经营数年的平台用户复借率能达到70%以上,有的甚至更高。只有按时还款,平台才会允许复借,额度也会逐步升高,对平台而言,省却了拓展外部用户的麻烦,也摊薄了新用户获客的高成本。不断地提高复借率,便成为了有效的运营手段。
提升续贷率本身并没有错,前提是借款用途用于日常消费。如何判断借款资金是否用于日常消费呢?常识即可。
以一个典型的月光族借款用户为例,每个月末借款1000元,次月10日发工资进行还款。这一借款行为每个月都可以发生一次,一年可以为平台贡献1.2万的放贷额。既便偶尔用户存在购买手机等大额消费支出,使得借款金额骤然提升,但从下个月开始,其借款金额依旧会回落至千元左右。
所以,针对典型用户的复借行为,可以着重去观察其借款金额,如果每次借款金额是缓慢上升的,则可视作为正常的消费行为。如果单次借款金额环比增幅过大,如从半年前的单笔借款1000元升至单笔5000元甚至10000元,那么这个借款轨迹肯定有问题,起码借款资金不是用于日常消费的。此时,用户便存在以贷还贷、赌博甚至其他不良嗜好的风险。
从目前一些平台披露出来的存量用户人均借款金额的增幅来看,基本处于一年的时间内增长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区间内,既便考虑平台提额的影响,正常的消费增长可能这么快吗?
所以,高复借率是不是好事,还要看人均借款金额是平稳增长还是跃迁式增长,不能一概而论。
幻觉四:不良率逐步走低,行业发展会自然向好
不良率是衡量放贷机构经营质量的很重要的一项指标,不过,不良率指标天然存在操纵空间。同时,不良率是反映历史情况的静态指标,而贷款风险是后置的,在缺乏常态化贷款拨备计提机制的背景下,唯不良率论,是很危险的。
操纵不良率指标主要有两类手法,一是自定义口径,混淆视听;二是同一口径下,在分子、分母上作文章。
关于不良率的口径,商业银行通过贷款五级分类进行界定,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类都属于不良贷款的范畴,不良贷款余额/贷款总额即为不良率。而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则缺乏统一的标准。首先是不良贷款的界定,基于逾期天数的不同,有M1(逾期30天)/M2(逾期60天)/M3(逾期90天)之说,逾期多久才算不良,每家平台都可自定义计算口径;其次是不良率本身,有的平台是针对所有贷款公布不良率,有的平台针对特定时期公布不良率,有的平台则只计算特定品类贷款产品的不良率。
口径的影响能有多大?不妨看个例子。前几日,互金协会发布《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T/NIFA1-2017),其中对于逾期的界定为“按合同约定,出借人到期未收到本金和利息”;而在之前的版本中,逾期是指“借款人在借款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未足额偿还本金和利息”。按照新的口径,网贷平台频现零逾期的“奇观”便有了合理的解释,因为既便借款人逾期,只要不影响对出借人的足额偿付,便不会影响平台的逾期率指标。
而基于同一口径下的历史数据对比,分母便成了关键。有银行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四季度是放贷淡季,因为四季度放贷当期利息收益不能覆盖新计提拨备,影响净利润;而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尚没有计提拨备的意识,四季度反倒是放贷高峰期,可以做大分母,美化年末不良率。和某平台的信贷业务员聊天,据他所称,对于资质较差的借款人,他一般都会建议11月-12月期间来申请借款,成功率会大大提高,因为平台风控会有意放松准入标准以做大分母。
说完不良率指标本身的问题,再谈谈不良风险滞后性。随着行业黑名单共享机制的推动,借款人逾期或恶意拖欠的行为有很大概率被其他平台获知,从而导致在第三方平台也借不到钱。因此,借款人流动性状况恶化时,宁愿以贷还贷,也轻易不会逾期。在这个阶段,借款人的还款行为看似良好,实际上已经隐患重重。
有人要问了,当前宏观经济企稳、居民收入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借款人流动性应当不至于出现大面积恶化吧?像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如果不是因为基准利率提高导致利息负担加重和房价下跌,后果也不至于那么严重。
问题是,当贷款产品的年化利率达到40%以上时,过度贷款本身就在侵蚀借款人的流动性健康状况。因为对绝大多数借款人而言,其收入增速都不可能达到40%以上,借款金额越大、借款期限越长,借款人的流动性便会越差。尤其是借款人陷入以贷还贷的困局时,总的借款金额出现急剧上升,其流动性也会加速恶化。既便宏观层面、收入层面一切良好,借款人自身的资金链也总有断裂的一天。
当个体行为上升至群体行为,个人资金链的问题便衍生为行业不良的集中爆发。
关于现金贷的明天
抛开幻觉,我们会发现真实的现金贷行业远非看上去那么生机勃勃、健康可持续,相反,高速增长的表象之下的确潜藏着风险。
说到现金贷的风险对治,目前业内已经给出了很多有建设意义的意见,比如加强行业准入监管、对高利率进行管制、对借款人的多头借贷行为进行管制、强化资金用途管理、严控以贷还贷等高危行为等等,这些建议都对,但很多问题一环扣一环,若不考虑行业实情,很多长期看来有效的措施在短期反倒有可能火上浇油,提前引爆风险,酝酿出新的问题来。
如果承认现金贷是个危险的游戏,当务之急是控制增量,提高高利率的现金贷平台发展新借款用户的门槛,堵偏门才有更多地人走正门;其次便是对存量问题进行摸底排查,重点关注资金用途风险,扶持场景借款,谨慎对待过度借贷行为,避免粗暴停贷引发风险;风险可控后,最后才是从业机构的准入门槛和金融持牌问题。
最后的最后,现金贷有没有明天呢?当然是有的,从大趋势上看,依旧是蓝海。只是,短期的风险和问题需要先解决,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步子便不能太快。
本文作者:薛洪言,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
欢迎关注下方“梦露小姐”公众号。
你的身边有梦露
微信ID:mengluxiaojie7457
星座|阅读|金融|做梦|牢骚
生活不暖 但一定要有梦露
投稿合作联系微信:chenmeiqi7457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兄弟打印机换粉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