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输掉全球5g标准了5G标准怎么办

导读:5G标准是什么?大家也明白,意思就是我定一个标准,大家以后都按照这个标准来,所以谁掌握了这个标准实际上就是掌握了话语权——还有相关的经济利益,尤其是通信相关的专利费。

  5G标准是什么?大家也明白,意思就是我定一个标准,大家以后都按照这个标准来,所以谁掌握了这个标准实际上就是掌握了话语权——还有相关的经济利益,尤其是通信相关的专利费。

  在这场5G大战的竞争中,一共有三家。

  美国高通队:LDPC

  而需要竞争的项目也有三个:

  数据信道(短码编码)

  数据信道(中长码编码)

  控制信道(控制码)

  其中在控制信道-短码这块,华为倡导的Polar方案是有压倒性的优势的,所以基本上是相当于内定了华为提出的方案;而数据信道-长码则是高通的LDPC方案占了压倒性优势。那么也就是说,最终的争夺重点,是在数据信道-短码部份,需要投票决定。

  5G标准的利益大饼

  从3GPP官方下载的一份文档显示,以中兴、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展讯、联发科等为代表的中国厂商投了华为一票,主推长码LDPC+短码Polar的方案。但是联想和摩托罗拉却没有投华为一票,而是全部支持了高通的单独采用LDPC码的方案。

  联想为什么要投高通的票?

  根据联想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目前联想70%的营收均来自海外。所以联想当时选择站队高通可能是从当时的技术角度和市场角度考虑的。但是如果从民族情感上来看,联想的行为则是令人失望,因为只有联想这家中资厂商在86次会议上选择支持了高通主导的LDPC方案。

  为什么说华为没有败?

  简单对比一下华为的营收/利润增长速度,我们就可以发现,华为的营收增长正处于壮年期,十分稳定、甚至于是在加速,而高通已经是止步不前、反复摇摆——甚至于最近还传出了要被收购的消息。当然,你拿华为整个公司跟高通比较是不恰当的,但是也算是可见一斑了。

  华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

  高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

  所以华为是一家依旧保持快速成长的企业,而高通则显得有点儿后劲不足,在目前这个状态下,华为就已经能够跟高通打得互有胜负,可见未来华为只会更好。等到下一个时代的时候,华为一定可以实现赶超。

  华为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美国政府正试图压制公司在领域的上升势头,但是华为誓要赢得无线技术行业的未来。

在美国,华为被视为国家安全威胁。但是远离美国市场,这家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正设法引领下一代移动网络的开发和设计。


华为派出大型团队参加行业发起的会议,包括近期在印度南部港口城市举行的一场会议。就像家庭影院行业在多年前就DVD播放机规范达成一致,无线技术公司眼下也在开会寻求建立5G标准。

积极争夺5G标准话语权 据与会人士和外部分析师称,在此类会议上,华为代表无处不在。他们就新系统的运作方式提出建议,利用华为庞大的研发预算和规模越来越大的专业工程师队伍。


借助西方公司的专业技术,美国和欧洲首先推出了今天的3G和4G网络。现在,业界领导者称,在华为的引领下,中国在5G网络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5G网络将由中国引领,”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研究总监迪米特里斯·马拉基斯(Dimitris Mavrakis)表示。


5G网络能够提供更高的可靠性,更快的速度,并有望充分利用自动驾驶汽车等新技术。但是,无线技术行业仍在开会制定5G网络的技术细节,就像近期在金奈(Chennai)举行的会议。一些公司正在推动制定基于自身专利技术的特定标准。同样地,硬件制造商支持的是可兼容他们当前所开发产品的标准。


华为还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机制造商。会议记录显示,华为派出了40位代表参加金奈会议,与会人数仅少于三星电子的41位。在此次会议上,高通公司派出了30位代表。华为在无线设备领域的主要对手爱立信、诺基亚分别派出了25位、18位。


投行杰富瑞集团的研究人员称,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的决策小组拥有57名主席和副主席,中国公司代表占据了其中的10席。即使在目前的5G技术标准讨论展开之前,华为已加大了在研发和专利申请上的努力,在4G技术标准上的贡献几乎和当时的行业巨头爱立信不相上下。

华为全球电信设备份额领先对手 初期统计数据显示,华为向规范制定小组提交的5G提案最多。无线专利开发商InterDigital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初,华为向3GPP提交了234份提案,高于排在第二位的爱立信的214份。

大力投资研发 华为周五表示,去年公司研发预算增长17%至143亿美元。这超过了爱立信和诺基亚的总和,后者去年的研发支出分别为46亿美元、60亿美元。不过,和华为不同的是,爱立信和诺基亚都没有重要消费者业务。


美国特朗普政府已清楚地表示,不希望看到华为及其中国同行主导电信设备行业,担心中国会通过这些设备窃取美国商业机密或对其发动网络攻击。华为发言人称,华为是一家员工持股公司,从来没有一家政府要求公司对另外一家公司实施监听或破坏活动。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在本月稍早时候否决了博通公司收购高通公司的提议,认为这笔交易可能会导致高通研发支出减少,降低高通在5G开发上的影响力。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在一份信中解释称,华为在行业会议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公司,已经增加了他们在5G标准化工作小组的参与度,”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称。


此次金奈会议在一家豪华酒店的会议室内举行。与会代表挤成一团,前面摆满了笔记本电脑。经过4天讨论后,代表们制定了“新空口”规范,也就是指导未来基站与智能机和其他设备通信的方式。大约来自176家电信公司的400名代表敲定了这一新规则。

与爱立信争话语权 尽管代表们迅速在新空口规范上达成一致,但是依旧在一个程序性问题上存在争议。无线技术行业的下一次重要会议将于6月份在旧金山举行。华为和爱立信代表在这场大会应该解决多少议题上争执不下。


爱立信代表认为,金奈会议的工作量本已过大,并提交正式提议希望削减旧金山会议的议题数量。然而,华为则提议讨论更多议题。一些与会人士称,鉴于华为代表团庞大,处理更多提议对他们有利。 


“我们派出的代表比他们少,”爱立信标准化业务主管让·法尔基(Jan Farjh)在会议举行前接受采访时称,“我们不打算拼代表团规模,”他表示,“而是拼能力。”


华为发言人称:“公司尊重和遵循标准化规则。在这一过程中,成员间存在争论和分歧很正常。”


在休息时,爱立信和华为的代表纷纷在酒店走廊里向其他代表推荐他们的提案。当主要讨论结束时,酒店献上了一段传统印度舞蹈表演,代表们也达成了一项妥协:暂时在工作小组的下一次大会议程上列出了20个议题,多于爱立信的要求,但少于华为的要求。

(原标题:摆脱亦步亦趋华为打入5G核心标准)

美国时间11月17日凌晨,在3GPPRAN187次会议关于5G短码方案讨论中,中国华为推荐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获得认可,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的最终解决方案。

在此之前,美国高通所提出的LDPG确定为5G中长码编码解决方案。此次短码决定Polar码解决方案让法国主推的Turbo2.0则再次失落5G方案规则。

虽然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摆脱3G、4G时代亦步亦趋的技术形式,在5G规则制定上拥有更多话语权,但这并不代表华为已经可以左右5G技术发展,更不代表华为技术已经碾压高通。

“一流公司做标准,二流公司做品牌,三流公司做制造。”通信技术标准制定一直是业内具有研发实力企业必争之地。

此次华为Polar码的竞争对手包括美国高通为主导的LDPC编码以及法国主导的Turbo2.0编码。而这两个阵营所代表的是此前在3G、4G技术的主导力量。

第三代通信技术包括CDMA2000、WCDMA以及TD-SCDMA三种标准。其中前两者占据最大市场,欧美以及日本为主要技术主导国。无论是3G还是4G技术,高通在标准制定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这次是以华为为首的中国厂家推荐的方案第一次获得编码级别标准认定,代表华为地位获得国际认可,”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道。“2G时代华为跟着跑,3G时代能够看到,4G时代参与一部分,到了5G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华为在5G技术上的布局很早就开始。2009年,华为展开了相关技术的早期研究,并在之后的几年里向外界展示了5G原型机基站。2013年11月6日华为宣布将在2018年前投资6亿美元对5G的技术进行研发与创新,并预计在2020年用户会享受到20Gbps的商用5G移动网络。

在此次会议中,对于短码标准选择上,具有竞争资格的三家企业是来自美国的LDPC方案,法国的Turbo2.0方案,以及中国华为推荐的Polarcode方案。LDPC方案为麻省理工学院RobertGallager于1962年提出,Polar为土耳其毕尔肯大学ErdalArikan教授在2008年提出。最终,支持华为公司提案的公司达到了59个,Polarcode最终成为控制信道上行和下行的编码方案。

根据记者了解,此次Polar解决方案中兴等中国公司也有参与其中。据内部人士介绍,此次中兴对于Polar方案亦有较深入的研究与贡献。

在此之前,中国技术一直寻求在全球通信网络标准制定中的突破。在3G、4G中所出现的TD-SCDMA和TD-LTE中,都不乏中国通信技术身影。但是其中的核心长码编码Turbo码和短码咬尾卷积码领域,中国技术介入较少。

11月15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国际电信联盟(ITU)2016年世界电信展”上,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透露5G标准将在2019年发布,中国5G商用将在2020年开展。

虽然华为拿下了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的最终解决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华为就能完全碾压高通,也并不能说明中国在通信技术领域已经超过美国,事实上,在推行5G技术上,华为以及国内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次华为所拿下的eMBB不过是5G应用的其中一个场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定义了5G三大场景:eMBB、mMTC和URLLC。其中,eMBB对应的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业务,而URLLC对应的是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较之3G、4G只有语音和数据业务,5G应用场景更多所涉及业务范围也更广。

在eMBB之后,后续还将决定URLLC场景下的信道编码方案,最后再决定mMTC场景。

对于物联网信道连接上,中兴提出了MUSA多址接入技术或许也将在明年进行讨论。

而在核心的5GeMBB场景上,Polar为信令信道编码方案,LDPC码为数据信道编码方案,两者平分秋色。

“这两个协议谈不上非此即彼,可以同时存在,只是应用场合不一样。中国厂家确实第一次进入核心标准,但是核心标准有很多方案、领域,单项胜利并不能说明中国通信技术已经超越美国。”王艳辉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道。

对于两种技术而言,现在谈优劣为时过早。无论是高通还是华为,下一步应该是对基于自身技术的产品开发,争取更大的市场。

“规则提出需要实现,这考验企业对于高端通信技术的这种理解与相应的研发能力。”通信行业人士孙燕飚说道。

曾经,高通公司在其拥有的CDMA、WCDMA和LTE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组合的国内市场份额为100%;CDMA、WCDMA和LTE无线通信终端基带芯片的市场份额也超过了50%,具有了绝对的市场支配地位。

尽管华为力推的Polar编码已经获得肯定,但是在5G时代到来之前,高通所掌握的3G、4G核心技术依然在市场发挥重要作用。“(从运营商角度出发)做5G的同时也不可能放弃4G、3G,这样还是用了高通专利。”王艳辉说道。

目前,在4G核心专利数量上,美国依然领先于中国。而国内企业也出现赶超势头。未来5G技术将覆盖更多领域,而在这些领域的布局上,中美之间差距在缩小。

11月14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年度课题申报的通知》,5G研发作为其中重点项目列入。根据计划,2017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中的5G研发项目,总数达到24个。未来,在5G核心技术上,中国将发出更多声音。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李德雄_NT2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输掉全球5g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