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仪可边测量边绘图测量v表示什么意思

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地形圖 地物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 A 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 B 等高线一定是閉和的连续曲线 C 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 D 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2、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3.方位角 3.什么是地物地物符号有哪几种? 3.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 A.0.2cm B.2cm C.0.2m D.2m 6.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   ) A.点号与坐标 B.点号与高程 C.坐标与高程 D.高程与方向 7.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米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两点A、B之间的图上距离为0.01米,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   ) A.1% B.5% 8.在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所以地面坡度与等高线平距关系正确的是( ) A.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平距越小; B.地面坡度与等高線平距无关; C.地面坡度均匀,等高线平距不一定相等; D.坡度越缓等高线平距越小;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江河、平原、洼地属于地物; B.江河、湖泊、森林属于地貌; C.江河、平原、丘陵属于地貌; D.江河、湖泊、道路属于地物;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高程相等的點不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 8.山脊线也叫( )。 A.分水线 B.集水线 C.山谷线 D.示坡线 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6.17m,B点高程为15.26mAB距离为178.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 等高线与 、 正交。 等高距 1.地物符号中能表示地物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是( )符号 A.比例符号 B.非比例符号 C.線性符号 D.注记符号 2.在大比例尺1:500的地形图上,一个20cm×30cm的方格所对应的实地面积是( ) A.600m B.1500 m C.15000 m D.7500 m 8.在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所以地面坡度與等高线平距关系正确的是( ) A.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平距越小; B.地面坡度与等高线平距无关; C.地面坡度均匀,等高线平距不一定相等; D.坡度越缓等高线平距越小;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江河、平原、洼地属于地物; B.江河、湖泊、森林属于地貌; C.江河、平原、丘陵属于地貌; D.江河、湖泊、道路属于地物;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 4.一幅地图的仳例尺为1:20000,该图的比例尺精度为_____米 3.等高线平距: 1.简述等高线特性。 3.要在AB方向上测设一条坡度为1%的坡度线已知A点高程为24.050米,AB的实地沝平距离为120米则B点高程应为_______________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第1 单元:房产测量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3 总则………………………………………………………………………………………629

4 房产平面测量……………………………………………………………………………630

5 房产调查…………………………………………………………………………………636

6 房产要素测量……………………………………………………………………………639

7 房产图绘制………………………………………………………………………………645

8 房产面积测算……………………………………………………………………………649

9 变更测量…………………………………………………………………………………651

10 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652

附录A(標准的附录) 房屋、房屋用地调查表与分类……………………………655

附录B(提示的附录) 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和共用面积分摊……………………662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房产测量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适用于城市、建制镇的建成区和建成区以外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及其毗连居民点的房產测量。其他地区的房地产测量亦可参照执行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礻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0 房产测量规范 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

CH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3.1 房产测量的目的和内容

房产测量主要是采集和表述房屋和房屋用地的有关信息,为房产產权、产籍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交易、征收税费以及为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数据和资料。

房产测量的基本内容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变更测量,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等

房产测量成果包括:房产簿册,房产數据和房产图集

3.2 房产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

3.2.1 房产测量的精度指标与限差

本标准以中误差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以两倍中误差作为限差

3.2.2 房產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

末级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25m。

3.2.3 房产分幅平面图与房产要素测量的精度

3.2.3.1 模拟方法测绘的房产分幅平面图上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

3.2.3.2 利用已有的地籍图、地形图编绘房产分幅图时地物点相对於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6mm。

3.2.3.3 对全野外采集数据或野外解析测量等方法所测的房地产要素点和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m。

3.2.3.4 采用已有坐标或已有图件展绘成房产分幅图时,展绘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1 mm

房产界址点(以下简称界址点)的精度汾三级,各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间距超过50m的相邻界址点的间距误差不超过表1 的规定;间距未超过50m的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差不应超过式(1)计算结果

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

式中:mj——相应等级界址点的点位中误差,m;

D——相邻界址点间的距离m;

△D——界址点坐标计算的边长与实量边长较差的限差,m

需要测定房角点的坐标时,房角点坐标的精度等级和限差执行与界址点相同的标准;不要求测定房角点坐标时则将房屋按3.2.3的精度要求表示于房产图上。

3.2.6房产面积的精求要求

房产面积的精度分为三级各级面积的限差和中误差不超过表2计算的结果。

注:S为房产面积m2

房产测量应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采用地方唑标系时应和国家坐标系联测。

房产测量统一采用高斯投影

房产测量一般不测高程,需要进行高程测量时由设计书另行规定,高程测量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

4.1.1房产平面控制网点的布设原则

房产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級布网的原则也可越级布网。

房产平面控制点包括二、三、四等平面控制点和一、二、三级平面控制点房产平面控制点均应埋设固定標志。

4.1.3房产平面控制点的密度

建筑物密集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100m 左右建筑物稀疏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200m左右。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可选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导线测量,GPS定位测量等方法

4.1.5各等级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4.1.5.1 各等级三角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4.1.5.2 三角形内角不应小于30°,确有困难时,个别角可放宽至25°。

4.1.6.1各等级三边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4.1.6.2 三角形內角不应小于30°,确有困难时,个别角可放宽至25°。

4.1.7.1各等级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 的规定。

注:n为导线转折角的个数

4.1.7.2导线应尽量咘设成直伸导线并构成网形。

4.1.7.3导线布成结点网时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间的附合导线长度不超过表5中的附合导线长度的0.7倍。

4.1.7.4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2时导线全长的闭合差可放宽至不超过0.12m。

4.1.7.5各级导线测量的测距测回数等规定依照表4相应等级执行。

4.1.8.1各等级GPS 靜态相对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 和表7 的规定

4.1.8.2 GPS 网应布设成三角网形或导线网形,或构成其他独立检核条件可以检核的图形

4.1.8.3 GPS 网點与原有控制网的高级点重合应不少于三个。当重合不足三个时应与原控制网的高级点进行联测,重合点与联测点的总数不得少于三个

控制测量前,应充分收集测区已有的控制成果和资料按本规范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比较和分析,凡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已有控制点成果嘟应充分利用;对达不到本规范要求的控制网点,也应尽量利用其点位并对有关点进行联测。

水平角观测使用DJ1、DJ2、DJ6三个等级系列的光学經纬仪或电子经纬仪其在室外试验条件下的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分别不超过±1″,±2″±6″。

水平角观测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不超过表8的规定。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

各级三角网的起始边、三边网或导线网的边长主要使用相应精度的光电测距仪测定。4.3.2 光电测距仪的等级

光电测距仪的精度等级按制造厂家给定的1km的测距中误差m0的绝对值划分为二级:

光电测距各项较差不得超过表9的规定。

往返测或不同时段观测结果较差

注:a、b为光电测距仪的标称精度指标;a为固定误差mm;b为比例误差;D为测距边长,m

光电测距时应测定氣象数据。二、三、四等边的温度测记至0.2 ℃气压测记至0.5hPa;一、二、三级边的温度测记至1 ℃,气压测记至1hPa

4.4 平面控制测量成果的检验和整理。

4.4.1.1 当三角形个数超过20个时测角中误差按式(2)计算:

式中:W——三角形闭合差,(″);

4.4.1.2 三角网极条件、边条件和方位角条件自由项的限差分别按式(3)、式(4)、式(5)计算。

 …………………(4)

…………………………(5)

式中:mβ——相应等级规定的测角中误差(″);

,——起算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起算方位角中误差(″);

n——方位角推算路线的测站数。

4.4.2.1 用光电测距仪往返观测或不同时段觀测时距离测量的单位权中误差按(6)式计算。

根据及pi估算任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按(7)式计算。

式中:d——往返测距离的较差m;

p——距离测量的先验权,为测距的先验中误差,可以测距仪的标称精度计算

——距离测量的单位权中误差。

4.4.2.2 三边网中观测一个角度嘚观测值与由测距边计算的角值较差的检核

a)根据各边平均测距中误差检核,按式(8)计算限差

 ………………(8)

b)根据各边的平均测距楿对中误差检核,按(9)式计算限差

 ………………(9)

式中:mD——观测边的平均测距中误差,m;

h0——观测角顶点至对边垂线长度m;

α,β——三角形中观测角以外的另二个角度;

mβ——相应等级规定的测角中误差,(″);

——各边的平均测距相对中误差

4.4.2.3 三边网角条件,包括圆周角条件与组合角条件自由项的检核按式(10)计算限差

式中:mD——观测边的平均测距中误差,mm;

a——圆周角条件或组合条件方程式的系数

4.4.3.1按左右角观测的三、四等导线测量的测角中误差按式(11)计算。

式中:Δ——测站圆周角闭合差,(″);

n ——测站圆周角闭合差的个数

4.4.3.2 以导线方位角闭合差计算测角中误差按式(12)计算。

式中:fβ——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 " );

n―—计算fβ的测站数;

N―—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

b)多边同步环闭合差的限差按(14)式计算

σ——相应等级规定的精度(按平均边长计算);

a) 同一边任何两个时段的成果互差,应小于接收机标称精度的2倍

b) 若干个独立观测边组成闭合环时,各坐标差分量闭合差应符合(15)式規定

σ——相应等级规定的精度(按平均边长计算) ;

二、三、四等和一、二、三级平面控制网都应分级进行统一平差或联合整体平差。平差后应进行精度评定

平差计算和数据处理的数字取位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 平差计算和数据处理的数字取位

水平角观测方向值及各项改正數( " )

边长观测值及各项改正数m

房产调查,分房屋用地调查和房屋调查包括对每个权属单元的位置、权界、权属、数量和利用状况等基本凊况,以及地理名称和行政境界的调查

房产调查应利用已有的地形图、地籍图、航摄像片,以及有关产籍等资料按附录A 中的Al 、A2规定的“房屋调查表”和“房屋用地调查表”以丘和幢为单位逐项实地进行调查。

5.2.1 房屋用地的调查与测绘单元

房屋用地调查与测绘以丘为单元分戶进行

房屋调查与测绘以幢为单元分户进行。

丘是指地表上一块有界空间的地块一个地块只属于一个产权单元时称独立丘,一个地块屬于几个产权单元时称组合丘

有固定界标的按固定界标划分、没有固定界标的按自然界线划分。

5.3.3.1 丘的编号按市、市辖区(县)、房产区、房产分区、丘五级编号

5.3.3.2 房产区是以市行政建制区的街道办事处或镇(乡)的行政辖区,或房地产管理划分的区域为基础划定根据实際情况和需要,可以将房产区再划分为若干个房产分区

5.3.3.4 编号方法:市、市辖区(县)的代码采用GB/T 2260 规定的代码。

房产区和房产分区均以两位自然数字从01至99依序编列;当未划分房产分区时相应的房产分区编号用“01”表示。

丘的编号以房产分区为编号区采用4位自然数字从0001至9999編列;以后新增丘接原编号顺序连续编立。

市代码 十 市辖区(县)代码 十 房产区代码 + 房产分区代码十 丘号

丘的编号从北至南从西至东鉯反S 形顺序编列。

幢是指一座独立的包括不同结构和不同层次的房屋。

幢号以丘为单位自进大门起,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用数字1 、2…… 顺序按S形编号幢号注在房屋轮廓线内的左下角,并加括号表示

在他人用地范围内所建的房屋,应在幢号后面加编房产权号房产權号用标识符A 表示。

多户共有的房屋在幢号后面加编共有权号,共有权号用标识符B表示

5.5.1房屋用地调查的内容

房屋用地调查的内容包括鼡地座落、产权性质、等级、税费、用地人、用地单位所有制性质、使用权来源、四至、界标、用地用途分类、用地面积和用地纠纷等基夲情况,以及绘制用地范围略图

房屋用地座落是指房屋用地所在街道的名称和门牌号。房屋用地座落在小的里弄、胡同和小巷时应加紸附近主要街道名称;缺门牌号时,应借用毗连房屋门牌号并加注东、南、西、北方位;房屋用地座落在两个以上街道或有两个以上门牌號时应全部注明。

房屋用地的产权性质按国有、集体两类填写集体所有的还应注明土地所有单位的全称。5.5.4 房屋用地的等级

房屋用地的等级按照当地有关部门制定的土地等级标准执行

房屋用地的税费是指房屋用地的使用人每年向相关部门缴纳的费用,以年度缴纳金额为准

5.5.6房屋用地的使用权主

房屋用地的使用权主是指房屋用地的产权主的姓名或单位名称。

房屋用地的使用人是指房屋用地的使用人的姓名戓单位名称

房屋用地来源是指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时间和方式,如转让、出让、征用、划拨等

用地四至是指用地范围与四邻接壤的情况,一般按东、南、西、北方向注明邻接丘号或街道名称

用地范围的界标是指用地界线上的各种标志,包括道路、河流等自然界线;房屋牆体、围墙、栅栏等围护物体以及界碑、界桩等埋石标志。

用地用途分类按附录A中的A3执行

用地略图是以用地单元为单位绘制的略图,表示房屋用地位置、四至关系、用地界线、共用院落的界线以及界标类别和归属,并注记房屋用地界线边长

房屋用地界线是指房屋用哋范围的界线。包括共用院落的界线产权人(用地人)指界与邻户认证来确定。提供不出证据或有争议的应根据实际使用范围标出争议蔀位按未定界处理。

房屋调查内容包括房屋座落、产权人、产别、层数、所在层次、建筑结构、建成年份、用途、墙体归属、权源、产權纠纷和他项权利等基本情况以及绘制房屋权界线示意图。

房屋的座落按5.5.2要求调查

5.6.3.1 私人所有的房屋,一般按照产权证件上的姓名产權人已死亡的,应注明代理人的姓名;产权是共有的应注明全体共有人姓名。

5.6.3.2 单位所有的房屋应注明单位的全称。两个以上单位共有嘚应注明全体共有单位名称。

5.6.3.3 房地产管理部门直接管理的房屋包括公产、代管产、托管产,拨用产等四种产别公产应注明房地产管悝部门的全称。代管产应注明代管及原产权人姓名托管产应注明托管及委托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拨用产应注明房地管理部门的全称及撥借单位名称

房屋产别是指根据产权占有不同而划分的类别。按两级分类调记,具体分类标准按附录A 中的A4 执行

房屋产权来源是指产權人取得房屋产权的时间和方式,如继承、分析、买受、受赠、交换、自建、翻建、征用、收购、调拨、价拨、拨用等

产权来源有两种鉯上的,应全部注明

5.6.6.1 房屋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以上 计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内层高在2.20m 以仩的,计算自然层数房屋总层数为房屋地上层数与地下层数之和。

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

5.6.6.2 所在层次是指本权属单元的房屋在该幢楼房中的第几层地下层次以负数表示。

5.6.7房屋建筑结构

房屋建筑結构是指根据房屋的梁、柱、墙等主要承重构件的建筑材料划分类别具体分类标准按附录A 中的A5 执行。

5.6.8房屋建成年份

房屋建成年份是指房屋实际竣工年份拆除翻建的,应以翻建竣工年份为准

一幢房屋有两种以上建成年份,应分别注明

房屋用途是指房屋的实际用途。具體分类标准按附录A 中的A6 执行

一幢房屋有两种以上用途,应分别调查注明

房屋墙体归属是房屋四面墙体所有权的归属,分别注明自有墙、共有墙和借墙等三类5.6.11房屋产权的附加说明

在调查中对产权不清或有争议的,以及设有典当权、抵押权等他项权利的应作出记录。5.6.12 房屋权界线示意图

房屋权界线示意图是以权属单元为单位绘制的略图表示房屋及其相关位置、权界线、共有共用房屋权界线,以及与邻户楿连墙体的归属并注记房屋边长。对有争议的权界线应标注部位

房屋权界线是指房屋权属范围的界线,包括共有共用房屋的权界线鉯产权人的指界与邻户认证来确定,对有争议的权界线应作相应记录。

5.7 行政境界与地理名称调查

行政境界调查应依据各级人民政府规萣的行政境界位置,调查区、县和镇以上的行政区划范围并标绘在图上。街道或乡的行政区划可根据需要调绘。

5.7.2.1 地理名称调查(以下簡称地名调查)包括居民点、道路、河流、广场等自然名称

5.7.2.2 自然名称应根据各地人民政府地名管理机构公布的标准名或公安机关编定的哋名进行。凡在测区范围内的所有地名及重要的名胜古迹均应调查。

行政机构名称只对镇以上行政机构进行调查

应调查实际使用该房屋及其用地的企事业单位的全称。

6.1 房产要素测量的主要内容

6.1.1.1 界址点的编号以高斯投影的一个整公里格网为编号区,每个编号区的代码以該公里格网西南角的横纵坐标公里值表示点的编号在一个编号区内从1~99999连续顺编。点的完整编号由编号区代码、点的类别代码、点号三蔀分组成编号形式如下:

编号区代码由9 位数组成,第1 、第2 位数为高斯坐标投影带的带号或代号第3 位数为横坐标的百公里数,第4 、第5 位數为纵坐标的千公里和百公里数第6 、第7 位和第8 、第9 位数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十公里和整公里数。

类别代码用1位数表示其中:3表示堺址点。

点的编号用5位数表示从1~99999 连续顺编。

6.1.1.2 界址点测量从邻近基本控制点或高级界址点起算以极坐标法、支导线法或正交法等野外解析法测定,也可在全野外数据采集时和其他房地产要素同时测定

6.1.1.3 丘界线测量,需要测定丘界线边长时用预检过的钢尺丈量其边长,丘界线丈量精度应符合本规范规定也可由相邻界址点的解析坐标计算丘界线长度。对不规则的弧形丘界线可按折线分段丈量。测量结果应标示在分丘图上供计算丘面积及复丈检测之依据。

6.1.1.4 界标地物测量应根据设立的界标类别、权属界址位置(内、中、外)选用各种測量方法测定,其测量精度应符合本规范规定测量结果应标示在分丘图上。

界标与邻近较永久性的地物宜进行联测

行政境界测量,包括国界线以及国内各级行政区划界测绘国界时,应根据边界条约或有关边界的正式文件精确测定国界线上的界桩点应按坐标值展绘,紸出编号并尽量注出高程。国内各级行政区划界应根据勘界协议、有关文件准确测绘各级行政区划界上的界桩、界碑按其坐标值展绘。

6.1.3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测量

6.1.3.1 房屋应逐幢测绘不同产别、不同建筑结构、不同层数的房屋应分别测量,独立成幢房屋以房屋四面墙体外侧為界测量;毗连房屋四面墙体,在房屋所有人指界下区分自有、共有或借墙,以墙体所有权范围为界测量每幢房屋除按本规范要求的精度测定其平面位置外,应分幢分户丈量作图丈量房屋以勒脚以上墙角为准;测绘房屋以外墙水平投影为准。

6.1.3.2 房屋附属设施测量柱廊鉯柱外围为准;檐廊以外轮廓投影、架空通廊以外轮廓水平投影为准;门廊以柱或围护物外围为准,独立柱的门廊以顶盖投影为准;挑廊鉯外轮廓投影为准阳台以底板投影为准;门墩以墩外围为准;门顶以顶盖投影为准;室外楼梯和台阶以外围水平投影为准。

6.1.3.3 房角点测量指对建筑物角点测量,其点的编号方法除点的类别代码外其余均与界址点相同,房角点的类别代码为4

房角点测量不要求在墙角上都設置标志,可以房屋外墙勒脚以上(100±20) cm处墙角为测点房角点测量一般采用极坐标法、正交法测量。对正规的矩形建筑物可直接测定三個房角点坐标,另一个房角点的坐标可通过计算求出

6.1.3.4 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测量是指不属于房屋不计算房屋建筑面积的独立地物以及工礦专用或公用的贮水池、油库、地下人防干支线等。

独立地物的测量应根据地物的几何图形测定其定位点。亭以柱外围为准;塔、烟囱、罐以底部外围轮廓为准;水井以中心为准构筑物按需要测量。

共有部位测量前须对共有部位认定,认定时可参照购房协议、房屋买賣合同中设定的共有部位经实地调查后予以确认。

6.1.4陆地交通、水域测量

6.1.4.1 陆地交通测量是指铁路、道路桥梁测量铁路以轨距外缘为准;噵路以路缘为准;桥梁以桥头和桥身外围为准测量。

6.1.4.2 水域测量是指河流、湖泊、水库、沟渠、水塘测量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以岸边線为准;沟渠、池塘以坡顶为准测量。

6.1.5其他相关地物测量

其他相关地物是指天桥、站台、阶梯路、游泳池、消火栓、检阅台、碑以及地下構筑物等

消火栓、碑不测其外围轮廓,以符号中心定位天桥、阶梯路均依比例绘出,取其水平投影位置站台、游泳池均依边线测绘,内加简注地下铁道、过街地道等不测出其地下物的位置,只表示出入口位置

6.2.1.1 采用极坐标法时,由平面控制点或自由设站的测量站点通过测量方向和距离,来测定目标点的位置

6.2.1.2 界址点的坐标一般应有两个不同测站点测定的结果,取两成果的中数作为该点的最后结果

6.2.1.3 对间距很短的相邻界址点应由同一条线路的控制点进行测量。

6.2.1.4 可增设辅助房产控制点补充现有控制点的不足;辅助房产控制点参照三級房产平面控制点的有关规定执行,但可以不埋设永久性的固定标志

6.2.1.5 极坐标法测量可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也可用经纬仪配以光电测距儀或其他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设备

正交法又称直角坐标法,它是借助测线和短边支距测定目标点的方法

正交法使用钢尺丈量距离配以矗角棱镜作业。支距长度不得超过50m

正交法测量使用的钢尺须经检定合格。

6.2.3线交会法测量

线交会法又称距离交会法它是借助控制点、界址点和房角点的解析坐标值,按三边测量定出测站点坐标以测定目标点的方法。

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500 、1:1000 房产分幅平面图可采用精密立体测图仪、解析测图仪、精密立体坐标量测仪机助测图和数字测图方法。

6.3.1对航摄资料的基本要求

6.3.2像片控制点测量

6.3.2.1 像片控制点分为平媔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和平高控制点

6.3.2.2 像片控制点的起算点为基本控制点。

6.3.2.3 平面控制点和平高控制点相对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1 mm高程控制点和平高控制点相对邻近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lm。

6.3.2.4 像片控制点可以采用全野外布点法或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区域网平差布点法

6.3.2.5 像片控制点的平面坐标,一般采用三角网、三边网、测距导线和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等方法测定用GPS 静态相对定位方法测定时,GPS观测应使用优于10 mm + 3ppm 标称精度的接收机进行

6.3.2.6 位于高层建筑物上的像片控制点,允许用GPS方法测定平面位置的同时同步测定拟合计算平高控制点的高程。

6.3.2.7 内业加密点分为平面加密点、高程加密点和平高加密点

6.3.2.8 内业加密控制点对邻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点位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不超过表11的规定。

界址点和房角点如采用航测法内业加密测量时其精度分别应符合3.2.4 和3.2.5 的要求。

6.3.2.9 选用的区域网平差计算程序应能對像点坐标分别进行系统误差的改正相对定向限差不超过表12 的规定;模型连接较差不超过表13 的规定。

解析测图仪联机空三加密

解析测图儀联机空三加密

表中: —— 平面位置较差m;

mt—— 像片比例尺分母;

fk——航摄仪焦距,mm;

b——像片基线长度mm。

6.3.2.10 绝对定向后基本定向点残差、多余控制点不符值及区域网间公共点较差不超过表14 的规定

6.3.2.11 加密点中误差以全区或单个区域为单位按式(16)、式(17)进行估算:

式中:——控制点中误差,m ;

——公共点中误差m ;

△——多余野外控制点不符值,m;

d——相邻航线或相邻区域网之间公共点较差m;

n ——评萣精度点数。

6.3.3.1 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房产图一般采用全野外像片调绘和立体测图仪测绘的方法。当采用立体测绘仪测绘时可以在室內用精密立体测绘仪或解析测图仪进行地物要素的测绘,然后用所测绘的原图到外业进行地物要素的补调或补测要求判读准确,描绘清楚图式符号运用恰当,各种注记正确无误

6.3.3.2 调绘像片和航测原图上各种要素应分红、绿、黑三色表示。其中房产要素、房产编号和说明鼡红色水系用绿色,其他用黑色

6.3.3.3 像片上无影像、影像模糊和被影像或阴影遮盖的地物,应在调绘期间进行补调或补测

6.3.3.4 外业直接在像爿上表示某些要素有一定困难,可采用“调绘志”方法即在调绘片上蒙附等大的聚酯薄膜,划出调绘面积与像片上准确套合作业中着偅对界址、权属界线、阴影、屋檐改正等有关情况及数字,记录在上面表述有关地物的形状、尺寸及其相关位置或某些说明资料,为内業提供应用

对像片上无影像的地物,影像模糊的地物被阴影或树木影像覆盖的地物,作业期间应进行补调或补测补调可采用以明显哋物点为起点的交会法或截距法,在像片上或调绘志上标明与明显地物点的相关距离2~3 处取位至0.01m ;补测或补调难度较大且影响精度时采鼡平板仪可边测量边绘图作业。对航摄后拆除的地物则应在像片相应位置用红色划去,成片的应标出范围并加文字说明

当屋檐宽度大於图上0.2mm 时,应在像片或采集原图上相应位置注明实量的宽度丈量取位至0.01m。内业立体测图或图形编辑时应根据实量长度对屋檐进行改正

6.3.6.1 利用航空摄影像片对,在解析测图仪或数字化扫描仪上采用航测数字测图的原理和方法获得数字图以满足房产管理的需要。

6.3.6.2 数据采集可鉯选用各类解析测图仪或精密立体测图仪与图形工作站联机作业

6.3.6.3 解析测图仪内定向的框标坐标量测误差不超过±0.005mm, 个别不得超过±0.008 mm ;绝對定向的平面坐标误差不超过图上±0.3mm个别不得超过±0.4 mm;高程定向误差不超过加密点的高程中误差;绘图桌定向的平面误差不超过图上±0.3mm。定向残差要配赋至最小且配赋合理。

6.3.6.4 建立统一的符号库和控制点文件库

6.3.6.5 相邻图幅图形文件必须严格接边。

6.3.6.6 数据量测主要是规定量测模型的比例尺、数据量测间距、量测元素的颜色等;量测有方向性的线状地物符号应用符号部分落在量测方向的左侧;图像轮廓明显清晰嘚房屋、围护物等地物按图式要求用测标中心切准地物外轮廓和定位点、定位线,不得遗漏、变形、移位

6.3.6.7 房产数字图的数据采集成果應进行检核,在保证数据采集成果无误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数据处理与图形编辑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检查和更新、数据的选取和运算、图形的变换和表示等。图形编辑包括按有关技术规定建立符号库、规定图形要素的层次及颜色、数字注记和文字注记应符合GB/T 17986.2的规定

6.3.8 根据要求的文件格式建立数据文件与图形文件。

6.4.1 全野外数据采集的主要内容

全野外数据采集系指利用电子速测仪和电子记簿或便携式计算机组成嘚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的数据可以直接传输至计算机,通过人机交互处理生成图形数据文件可自动绘制房地产图。

6.4.2.1 每个测站应输入測站点点号和测站点坐标仪器号,指标差视准轴误差,观测日期仪器高等参数。

6.4.2.2 仪器对中偏差不超过±3mm ;仪器高、觇点高取至厘米;加、乘常数改正不超过1 cm 时可不进行改正

6.4.2.3 以较远点定向,以另一已知点作检核检核较差不得超过±0.lm,数据采集结束后应对起始方向進行检查。

6.4.2.4 观测时水平角和垂直角读至1′,测距读到1 mm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200m,施测困难地区可适当放宽但距离超过100m 时,水平角读至0.1′

6.4.2.5 观测棱镜时,棱镜气泡应居中如棱镜中心不能直接安置于目标点的中心时,应作棱镜偏心改正

6.4.2.6 野外作业过程中应绘制测量草图,草圖上的点号和输入记录的点号应一一对应6.4.3 作业代码

野外作业时可以使用自编的房地产要素代码,代码应以有利于对数据的编辑处理且噫为观测人员记忆和减少野外作业的工作量。

每日施测前应对数据采集软件进行测试;当日工作结束以后,应检查录入数据是否齐全和囸确

将外业采集的图形数据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编辑修改和检查,形成图形文件

生成绘图文件,通过数控绘图仪可自动绘制房地产图

测量草图是地块、建筑物、位置关系和房地调查的实地记录。是展绘地块界址、房屋、计算面积和填写房产登记表的原始依据在进行房地产测量时应根据项目的内容用铅笔绘制测量草图。

测量草图包括房屋用地测量草图和房屋测量草图

6.5.2房屋用地测量草图的内容

a)平面控制网点及点号。

b)界址点、房角点相应的数据

d)房屋产别、房屋建筑结构、房屋层数。

e)房屋用地用途类别

h)有关地理名称,门牌號

i)观测手簿中所有未记录的测定参数。

j)测量草图符号的必要说明

l)测量日期,作业员签名

a)房屋测量草图均按概略比例尺分层繪制。

b)房屋外墙及分隔墙均绘单实线

c)图纸上应注明房产区号、房产分区号、丘(地)号、幢号、层次及房屋座落,并加绘指北方向線

d)住宅楼单元号、室号、注记实际开门处。

e)逐间实量、注记室内净空边长(以内墙面为准)、墙体厚度数字取至厘米。

f)室内墙體凸凹部位在0.lm 以上者如柱垛、烟道、垃圾道、通风道等均应表示

g)凡有固定设备的附属用房如厨房、厕所、卫生间、电梯楼梯等均须实量边长,并加必要的注记

h)遇有地下室、覆式房、夹层、假层等应另绘草图。

i)房屋外廓的全长与室内分段丈量之和(含墙身厚度)的較差在限差内时应以房屋外廓数据为准,分段丈量的数据按比例配赋超差须进行复量。

测量草图选择合适的概略比例尺使其内容清晰易读。在内容较集中的地方可绘制局部图

测量草图应在实地绘制,测量的原始数据不得涂改擦拭汉字字头一律向北、数字字头向北戓向西。

测量草图的图式符号参照GB/T 17986.2 执行

房产图是房产产权、产籍管理的重要资料。按房产管理的需要可分为房产分幅平面图(以下简称汾幅图)、房产分丘平面图(以下简称分丘图)和房屋分户平面图(以下简称分户图)

分幅图是全面反映房屋及其用地的位置和权属等狀况的基本图。是测绘分丘图和分户图的基础资料

分幅图的测绘范围包括城市、县城、建制镇的建成区和建成区以外的工矿企事业等单位及其毗连居民点。

7.1.2分幅图的规格

7.1.2.2 建筑物密集区的分幅图一般采用1:500比例尺其他区域的分幅图可以采用l:1000 比例尺。

7.1.2.3 分幅图的图纸采用厚度为0.07mm~0.1mm 经定型处理、变形率小于0.02%的聚脂薄膜

7.1.3.1 展绘图廓线、方格网和控制点,各项误差不超过表15的规定:

方格网长度与理论长度之差

图廓对角线长度与理论长度之差

控制点间图上长度与坐标反算长度之差

7.1.3.3 图幅的接边误差不超过地物点点位中误差的倍并应保持相关位置的正确囷避免局部变形。

分幅图应表示控制点、行政境界、丘界、房屋、房屋附属设施和房屋围护物以及与房地产有关的地籍地形要素和注记。

分幅图编号以高斯一克吕格坐标的整公里格网为编号区由编号区代码加分幅图代码组成(见图1 ),编号区的代码以该公里格网西南角的橫纵坐标公里值表示

图1 分幅图分幅和代码

编号区代码由9位数组成,代码含义如下:

第1、第2位数为高斯坐标投影带的带号或代号第3位数为橫坐标的百公里数,第4、第5位数为纵坐标的千公里和百公里数第6、第7、和第8、第9位数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十公里和整公里数。

分幅圖比例尺代码由2位数组成按图1规定执行。

在分幅图上标注分幅图编号时可采用简略编号简编号略去编号区代码中的百公里和百公里以湔的数值。

7.1.6 分幅图绘制中各要素的取舍与表示办法

7.1.6.1 行政境界一般只表示区、县和镇的境界线街道办事处或乡的境界根据需要表示,境界線重合时用高一级境界线表示,境界线与丘界线重合时用丘界线表示,境界线跨越图幅时应在内外图廓间的界端注出行政区划名称。

7.1.6.2 丘界线表示方法明确无争议的丘界线用丘界线表示,有争议或无明显线又提不出凭证的丘界线用未定丘界线表示丘界线与房屋轮廓線或单线地物线重合时用丘界线表示。

7.1.6.3 房屋包括一般房屋、架空房屋和窑洞等房屋应分幢测绘,以外墙勒脚以上外围轮廓的水平投影为准装饰性的柱和加固墙等一般不表示;临时性的过渡房屋及活动房屋不表示;同幢房屋层数不同的应绘出分层线。

窑洞只绘住人的符號绘在洞口处。

架空房屋一房屋外围轮廓投影为准用虚线表示;虚线内四角加绘小圈表示支柱。

7.1.6.4 分幅图上应绘制房屋附属设施包括柱廊、檐廊、架空通廊、底层阳台、门廊、门楼、门、门墩和室外楼梯,以及和房屋相连的台阶等

a)柱廊以柱的外围为准,图上只表示四角戓转折处的支柱;

b)底层阳台以底板投影为准;

c)门廊以柱或围护物外围为准独立柱的门廊以顶盖投影为准;

d)门顶以顶盖投影为准;

e)门墩以墩的外围为准;

f)室外楼梯以水平投影为准,宽度小于图上1mm不表示;

g)与房屋相连的台阶按水平投影表示不足五阶的不表示。

7.1.6.5 圍墙、栅栏、栏杆、篱笆和铁丝网等界标围护物均应表示其他围护物根据需要表示。临时性或残缺不全的和单位内部的围护物不表示

7.1.6.6 汾幅图上应表示的房地产要素和房产编号包括丘号、房产区号、房产分区号、丘支号、幢号、房产权号、门牌号、房屋产别、结构、层数、房屋用途和用地分类等,根据调查资料以相应的数字、文字和符号表示当注记过密容纳不下时,除丘号、丘支号、幢号和房产权号必須注记门牌号可首末两端注记、中间跳号注记外,其他注记按上述顺序从后往前省略

7.1.6.7 与房产管理有关的地形要素包括铁路、道路、桥梁、水系和城墙等地物均应表示。亭、塔、烟囱以及水井、停车场、球场、花圃、草地等可根据需要表示

a)铁路以两轨外缘为准;道路鉯路缘为准;桥梁以外围投影为准;城墙以基部为准;沟、渠、水塘、游泳池等以坡顶为准;其中水塘、游泳池等应加简注。

b)亭以柱的外围为准;塔、烟囱和罐以底部外围轮廓为准;水井以井的中心为准;停车场、球场、花圃、草地等以地类界线表示并加注相应符号或加简注。

7.1.7.1 地名的总名与分名应用不同的字级分别注记

7.1 .7.2 同一地名被线状地物和图廓分割或者不能概括大面积和延伸较长的地域、地物时,應分别调注

7.1.7.3 单位名称只注记区、县级以上和使用面积大于图上100cm2的单位。

7.1.8.1 接边差不得大于本规范规定的界址点、地物点位中误差的2倍并應保证房屋轮廓线、丘界线和主要地物的相互位置及走向的正确性。

7.1.8.2 自由图边在测绘过程过程中应加强检查确保无误。

7.1.9.2 分幅图、分丘图仩每隔10㎝展绘坐标网点图廓线上坐标网线向内侧绘5.0 mm 短线,图内绘10.0mm 的十字坐标线

7.1.9.3 分幅图上一般不注图名,如注图名时图廓左上角应加绘圖名结合表

7.1.9.4 采用航测法成图时,图廓左下角应加注航摄时间和调绘时间

分丘图是分幅图的局部图,是绘制房屋产权证附图的基本图

7.2.1.2 汾丘图的比例尺,根据丘面积的大小可在1:100~1:1000之间选用。

7.2.1.3 分丘图的图纸一般采用聚酯薄膜也可选用其他材料。

7.2.2分丘图的技术要求

7.2.2.1 展绘图廓线方格网和控制点的各项误差不超过7.1.3.1中的规定。

7.2.2.2分丘图的坐标系统和分幅图的坐标系统应一致

分丘图上除表示分幅图的内容外,还應表示房屋权界线、界址点点号、窑洞使用范围挑廊、阳台、建成年份、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墙体归属和四至关系等各项房地产要素。

7.2.4分丘图上周邻关系的描述

分丘图上应分别注明所有周邻产权所有单位(或人)的名称,分丘图上各种注记的字头应朝北或朝西

测量夲丘与邻丘毗连墙体时,共有墙以墙体中间为界量至墙体厚度的1/2处;借墙量至墙体的内侧;自有墙量至墙体外侧并用相应符号表示。

房屋权界线与丘界线重合时表示丘界线,房屋轮廓线与房屋权界线重合时表示房屋权界线。

分丘图的图廓位置根据该丘所在位置确定,图上需要注出西南角的坐标值以公里数为单位注记至小数后三位。

7.3.1分户图的主要用途

分户图是在分丘图基础上绘制的细部图以一户產权人为单位,表示房屋权属范围的细部图以明确异产毗连房屋的权利界线供核发房屋所有权证的附图使用。

7.3.2分户图的技术要求

7.3.2.1 分户图嘚方位应使房屋的主要边线与图框边线平行按房屋的方向横放或竖放,并在适当位置加绘指北方向符号

7.3.2.3 分户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200,当房屋图形过大或过小时比例尺可适当放大或缩小。

7.3.2.4 分户图上房屋的丘号、幢号、应与分丘图上的编号一致房屋边长应实际丈量,注记取臸0.0lm注在图上相应位置。

7.3.3分户图应表示的主要内容

分户图表示的主要内容包括房屋权界线、四面墙体的归属和楼梯、走道等部位以及门牌號、所在层次、户号、室号、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边长等

7.3.4.1 房屋产权面积包括套内建筑面积和共有分摊面积,标注在分户图框内

7.3.4.2 本户所茬的丘号、户号、幢号、结构、层数、层次标注在分户图框内。

7.3.4.3 楼梯、走道等共有部位需在范围内加简注。

7.3.5墙体归属与周邻关系的表述

房屋权界线包括墙体、归属的表示按GB/T 17986.2 执行。

图面整饰按GB/T 17986.2 执行文字注记应相对集中。

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距仪、电子平板、电子记簿等设备在野外采集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屏幕编辑,生成图形数据文件经检查修改,准确无误后可通过绘图仪绘出所需成图比例尺的房產图。

将各种航测仪器量测的测图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图形数据文件;在屏幕上对照调绘片进行检查修改。对影像模糊的地物被陰影和树林遮盖的地物及摄影后新增的地物应到实地检查补测。待准确无误后可通过绘图仪按所需成图比例尺绘出规定规格的房产图。

利用正交法、交会法等采集的测图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编辑成图形文件。在视屏幕上对照野外记录草图检查修改,准确无误后可通過绘图仪,绘出所需规格的房产图或计算出坐标,展绘出所需规格的房产图

平板仪可边测量边绘图测绘是指大平板仪可边测量边绘图(或小平板仪可边测量边绘图)配合皮尺量距测绘。

7.4.4.1 测站点点位精度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3mm

7.4.4.2 当现有控制不能满足岼板测图控制时,可布设图根控制图根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

7.4.4.3 采用图解交会法测定测站点时前、侧方交会鈈得少于三个方向,交会角不得小于30°或大于150°,前、侧方交会的示误三角形内切圆直径应小于图上0.4mm

7.4.4.5 平板仪可边测量边绘图测图时,测圖板的定向线长度不小于图上6cm并用另一点进行检校,检校偏差不超过图上0.3mm

7.4.4.6 地物点测定,其距离一般实量使用皮尺丈量时,最大长度1:500 測图不超过50m , 1:1000测图不超过75m采用测距仪时,可放长

7.4.4.7 采用交会法测定地物点时,前、侧方交会的方向不应少于三个其长度不超过测板定向距离。

7.4.4.8 原图的清绘整饰根据需要和条件可采用着色法、刻绘法各项房产要素必须按实测位置或底图位置准确着色(刻绘),其偏移误差鈈超过图上0.1 mm各种注记应正确无误,位置恰当不压盖重要地物。着色线条应均匀光滑色浓饱满;刻绘线划应边缘平滑、光洁透亮,线劃粗细、符号大小应符合图式规格和复制的要求。

7.4.5编绘法绘制房产图

房产图根据需要可利用已有地形图和地籍图进行编绘作为编绘的巳有资料,必须符合本规范实测图的精度要求比例尺应等于或大于绘制图的比例尺。编绘工作可在地形原图复制或地籍原图复制的等精喥图(以下简称二底图)上进行其图廓边长,方格尺寸与理论尺寸之差不超过7.1.3.1 表中的规定补测应在二底图上进行,补测后的地物点精喥应符合3.2.3 的规定

补测工作结束后,将调查成果准确转绘到二底图上对房产图所需的内容经过清绘整饰,加注房产要素的编码和注记后编成分幅图底图。底图的清绘整饰要求按7.4.4.8规定执行

面积测算系指水平面积测算。分为房屋面积和用地面积测算两类其中房屋面积测算包括房屋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产权面积、使用面积等测算。

房屋建筑面积系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筑

8.1.3房屋的使用面积

房屋使用面积系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投影计算8.1.4 房屋的产权面积

房屋产权面积系指产权主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的房屋建筑面积。房屋产权面积由直辖市、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确权认定

房屋共有建设面积系指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築面积。

各类面积测算必须独立测算两次其较差应在规定的限差以内,取中数作为最后结果量距应使用经检定合格的卷尺或其他能达箌相应精度的仪器和工具。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取至0.01m2

8.2 房屋建筑面积测算的有关规定

8.2.1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

a)永久性结构的单层房屋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多层房屋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

b)房屋内的夹层、插层、技术层及其梯间、电梯间等其高度在2.20m 以上部位计算建筑面积

c)穿过房屋的通道,房屋内的门厅、大厅均按一层计算面积。门厅、大厅内的回廊部分层高在2.20m 以上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计算

d)楼梯间、电梯(观光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房屋自然层计算面积。

e)房屋天面上属永久性建筑,层高在2.20m 以仩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及斜面结构屋顶高度在2.20m 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f)挑楼、全封闭的阳台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g)属永久性结构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各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h)与房屋相连的有柱走廊,两房屋间有上盖和柱的走廊均按其柱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i)房屋间永久性的封闭的架空通廊按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j)地下室、半地下室及其相应出入口層高在2.20m 以上的,按其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保护墙)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k)有柱或有围护结构的门廊、门斗,按其柱或围护結构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i)玻璃幕墙等作为房屋外墙的,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m)属永久性建筑有柱的车棚、货棚等按柱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n)依坡地建筑的房屋利用吊脚做架空层,有围护结构的按其高度在2.20m 以上部位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o)有伸缩縫的房屋若其与室内相通的,伸缩缝计算建筑面积

a)与房屋相连有上盖无柱的走廊、檐廊,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b)独立柱、单排的门廊、车棚、货棚等属永久性建筑的,按其上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c)未封闭的阳台、挑廊,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d)无顶盖的室外楼梯按各层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e)有顶盖不封闭的永久性的架空通廊按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a)层高小于2.20m以下的夹层、插层、技术层和层高小与2.20m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b)突出房屋墙面的构件、配件、装饰柱、裝饰性的玻璃幕墙、垛、勒脚、台阶、无柱雨篷等。

c)房屋之间无上盖的架空通廊

d)房屋的天面、挑台、天面上的花园、泳池。

e)建筑粅内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及利用建筑物的空间安置箱、罐的平台

f)骑楼、过街楼的底层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

g)利用引桥、高架路、高架桥、路面作为顶盖建筑的房屋

h)活动房屋、临时房屋、简易房屋。

i)独立烟囱、亭、塔、罐、池、地下人防干、支线

j)与房屋室内不相通的房屋间伸缩缝。

8.3.1用地面积测算的范围

用地面积以丘为单位进行测算包括房屋占地面积,其他用途的土地面积测算各项地類面积的测算。

8.3.2 下列土地不计入用地面积:

a)无明确使用权属的冷巷、巷道或间隙地

b)市政管辖的道路、街道、巷道等公共用地。

c)公囲使用的河涌、水沟、排污沟

d)已征用、划拨或者属于原房地产证记载范围,经规划部门核定需要作市政建设的用地

e)其他按规定不計入用地的面积。

用地面积测算可采用坐标解析计算、实地量距计算和图解计算等方法

8.4 面积测算的方法与精度要求

a)根据界址点坐标成果表上数据,按下式计算面积

…………………………………(18)

或 …………………………………(19)

式中:S——面积,m2

Xi ——界址点的纵坐标m ;

Yi——界址点的横坐标,m;

i——界址点序号按顺时针放心顺编。

b)面积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20)

mj,---- 相应等级界址點规定的点位中误差,m;

----多边形中对角线长度m。

a )规则图形可根据实地丈量的边长直接计算面积;不规则图形,将其分割成简单的几哬图形然后分别计算面积。

b )面积误差按3.2.6规定计算其精度等级的使用范围,由各城市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决定

图上量算面积,可选用求积仪法、几何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閱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板仪可边测量边绘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