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网络通信,如何快速通信

古代人没有现代通讯设备,是如何指挥几十万人作战的?如今科技兴旺了,有电报、电话、卫星视频啥的,能够完成真正的主帅坐镇军中,便能对前线一切的战况了如指掌,从而更好地指挥战役。但是在古代,这一幕是绝对不会呈现的,那么当时将帅又是如何指挥一场战役的呢?两种方式:旌旗、金鼓。
击鼓进攻,鸣金收兵这样的常识大家早就有所耳闻了,但这样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在传达命令的时分,音乐容易走样,要晓得战场的环境是极为吵杂的。所以这种方式只能承载简单的指令,比方进、退、止步等等,最多也就能控制一些部队的进攻节拍而已。所以这古代战场上的指挥,更多的还是要依托旗帜来处理。明代重要的军事著作《武备志》中就有一篇章是特地引见的旗帜,形形色色的军旗可不是为了举着美观的,每一类的旗帜都有其特地的指挥用处。
比方:四方旗就能够指示何处有敌军来袭,又或者说应该向哪个方向进攻;星宿旗能够对应麾下的相应部队,挥舞哪一面就是请求相应的部队要惹起留意了;日月水火图案的旗帜能够分别表示此时该用何种方式迎敌;五色旗则可下令用何种阵型来应敌等等。当统帅挥舞旗帜下令时,对应的部队要立马“应旗”,就是依照一定的节拍挥舞着本部的旗帜给予回应。这边一“应旗”,那么其所辖的各个小分队也会看到本部的军旗,接下来就明白会有任务、该行动了,能够提早做好相应的准备。同时,各级部队又有本人各自的队旗,像什么百人队旗、千人队旗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认旗”。其功用十分明白,就是在列阵时,让兵士们在数千乃至数万大军中,可以很快找到本人所属部队的位置,同时也是让上司晓得本人所属的详细的位置,以便其更好协同。
为了避免搞混部队,同级别间的部队旗帜是要有明显区别的;不同级别的部队旗帜同样有区别,以不同大小、不同高度的旗杆加以区别,越是高级的旗帜就要越显著。假如说某一军阵中的低级别军旗减少了,那么则阐明该军阵的伤亡就增加了。当战役打响,兵士们疾速找到本人所属部队后,新问题又来了,那就是不晓得该详细列何种阵型应敌。而且此时大家都在整队,口令声此起彼伏,又该怎样办呢?此时军官手中的令旗就开端发挥作用了,以五色令旗肯定到底是要列进攻队形还是防卫队形,是先放箭还是先冲锋,是步兵在前还是骑兵在前等等。同时令旗挥舞的方向就是要面对的方向。当然了,队旗还有另外一个用处,就是向上司传达一定的信息,比方本队伤亡过多无法完成任务,本队达成战役目的等等。
不过这旗帜的运用方式,比拟带有激烈的统帅个人性格特性,不会有统一固定的运用方式。这样一来的话,有好也有坏,好的一面就是可以保证指令的失密性;这坏的一面就是一旦临战换帅就完蛋了,每个将领都有各自不同的旗帜信号,如此一来就必需请求大家从上到下重新熟习一遍,临战时基本没时间去完成这一过程,会形成指挥上的脱节。
另外普通来说,上下级关系的将领都会有比拟接近的旗鼓约束,这也在一定水平上形成了古时兵为将有,世代将门的状况,由于外人基本不懂得如何去指挥。战争是一种集体和组织互相使用暴力、虐袭的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一般来说,战争的发起往往带着掠夺的成分,即战争的基层就是来源于掠夺。在一方的资源不足时必须以"生存"或种种原因为理由对一方进行的掠夺行为,而被掠夺方认为自己是自卫反击,因而两种"正义"碰撞在了一起就形成战争这种极端社会现象。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vxBpGWTEgqObkIZdTvUHAg9hu914OmYQuaiu6RRTdQHBU4.jpg(最爱可乐和奶茶)
(?o??o??o??o??o?)
第三方登录:点击这里,将文章分享到自己的动态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一):快速理解网络通信协议(上篇)
正文引言我们每天使用互联网,你是否想过,它是如何实现的?全世界几十亿台电脑,连接在一起,两两通信。上海的某一块网卡送出信号,洛杉矶的另一块网卡居然就收到了,两者实际上根本不知道对方的物理位置,你不觉得这是很神奇的事情吗?互联网的核心是一系列协议,总称为&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uite)。它们对电脑如何连接和组网,做出了详尽的规定。理解了这些协议,就理解了互联网的原理。下面就是我的学习笔记。因为这些协议实在太复杂、太庞大,我想整理一个简洁的框架,帮助自己从总体上把握它们。为了保证简单易懂,我做了大量的简化,有些地方并不全面和精确,但是应该能够说清楚互联网的原理。内容概述五层模型互联网的实现,分成好几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就像建筑物一样,每一层都靠下一层支持。用户接触到的,只是最上面的一层,根本没有感觉到下面的层。要理解互联网,必须从最下层开始,自下而上理解每一层的功能。如何分层有不同的模型,有的模型分七层,有的分四层。我觉得,把互联网分成五层,比较容易解释:如上图所示,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实体层&(Physical Layer),最上面的一层叫做&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中间的三层(自下而上)分别是&链接层&(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和&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越下面的层,越靠近硬件;越上面的层,越靠近用户。它们叫什么名字,其实并不重要。只需要知道,互联网分成若干层就可以了。层与协议每一层都是为了完成一种功能。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就需要大家都遵守共同的规则。大家都遵守的规则,就叫做&协议&(protocol)。互联网的每一层,都定义了很多协议。这些协议的总称,就叫做&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uite)。它们是互联网的核心,下面介绍每一层的功能,主要就是介绍每一层的主要协议。实体层我们从最底下的一层开始。电脑要组网,第一件事要干什么?当然是先把电脑连起来,可以用光缆、电缆、双绞线、无线电波等方式。这就叫做&实体层&,它就是把电脑连接起来的物理手段。它主要规定了网络的一些电气特性,作用是负责传送0和1的电信号。链接层定义单纯的0和1没有任何意义,必须规定解读方式:多少个电信号算一组?每个信号位有何意义?这就是&链接层&的功能,它在&实体层&的上方,确定了0和1的分组方式。以太网协议早期的时候,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电信号分组方式。逐渐地,一种叫做&以太网&(Ethernet)的协议,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太网规定,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叫做&帧&(Frame)。每一帧分成两个部分:标头(Head)和数据(Data)。&标头&包含数据包的一些说明项,比如发送者、接受者、数据类型等等;&数据&则是数据包的具体内容。&标头&的长度,固定为18字节。&数据&的长度,最短为46字节,最长为1500字节。因此,整个&帧&最短为64字节,最长为1518字节。如果数据很长,就必须分割成多个帧进行发送。MAC地址上面提到,以太网数据包的&标头&,包含了发送者和接受者的信息。那么,发送者和接受者是如何标识呢?以太网规定,连入网络的所有设备,都必须具有&网卡&接口。数据包必须是从一块网卡,传送到另一块网卡。网卡的地址,就是数据包的发送地址和接收地址,这叫做MAC地址。每块网卡出厂的时候,都有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MAC地址,长度是48个二进制位,通常用12个十六进制数表示。前6个十六进制数是厂商编号,后6个是该厂商的网卡流水号。有了MAC地址,就可以定位网卡和数据包的路径了。广播定义地址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步骤:1)首先:一块网卡怎么会知道另一块网卡的MAC地址?回答是有一种ARP协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留到后面介绍,这里只需要知道,以太网数据包必须知道接收方的MAC地址,然后才能发送。2)其次:就算有了MAC地址,系统怎样才能把数据包准确送到接收方?回答是以太网采用了一种很&原始&的方式,它不是把数据包准确送到接收方,而是向本网络内所有计算机发送,让每台计算机自己判断,是否为接收方。上图中,1号计算机向2号计算机发送一个数据包,同一个子网络的3号、4号、5号计算机都会收到这个包。它们读取这个包的&标头&,找到接收方的MAC地址,然后与自身的MAC地址相比较,如果两者相同,就接受这个包,做进一步处理,否则就丢弃这个包。这种发送方式就叫做&广播&(broadcasting)。有了数据包的定义、网卡的MAC地址、广播的发送方式,&链接层&就可以在多台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了。网络层网络层的由来以太网协议,依靠MAC地址发送数据。理论上,单单依靠MAC地址,上海的网卡就可以找到洛杉矶的网卡了,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这样做有一个重大的缺点。以太网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所有成员人手一&包&,不仅效率低,而且局限在发送者所在的子网络。也就是说,如果两台计算机不在同一个子网络,广播是传不过去的。这种设计是合理的,否则互联网上每一台计算机都会收到所有包,那会引起灾难。互联网是无数子网络共同组成的一个巨型网络,很像想象上海和洛杉矶的电脑会在同一个子网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区分哪些MAC地址属于同一个子网络,哪些不是。如果是同一个子网络,就采用广播方式发送,否则就采用&路由&方式发送。(&路由&的意思,就是指如何向不同的子网络分发数据包,这是一个很大的主题,本文不涉及。)遗憾的是,MAC地址本身无法做到这一点。它只与厂商有关,与所处网络无关。这就导致了&网络层&的诞生。它的作用是引进一套新的地址,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计算机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络。这套地址就叫做&网络地址&,简称&网址&。于是,&网络层&出现以后,每台计算机有了两种地址,一种是MAC地址,另一种是网络地址。两种地址之间没有任何联系,MAC地址是绑定在网卡上的,网络地址则是管理员分配的,它们只是随机组合在一起。网络地址帮助我们确定计算机所在的子网络,MAC地址则将数据包送到该子网络中的目标网卡。因此,从逻辑上可以推断,必定是先处理网络地址,然后再处理MAC地址。IP协议规定网络地址的协议,叫做IP协议。它所定义的地址,就被称为IP地址。目前,广泛采用的是IP协议第四版,简称IPv4。IPv4这个版本规定,网络地址由32个二进制位组成:习惯上,我们用分成四段的十进制数表示IP地址,从0.0.0.0一直到255.255.255.255。互联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会分配到一个IP地址。这个地址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代表网络,后一部分代表主机。比如,IP地址172.16.254.1,这是一个32位的地址,假定它的网络部分是前24位(172.16.254),那么主机部分就是后8位(最后的那个1)。处于同一个子网络的电脑,它们IP地址的网络部分必定是相同的,也就是说172.16.254.2应该与172.16.254.1处在同一个子网络。但是,问题在于单单从IP地址,我们无法判断网络部分。还是以172.16.254.1为例,它的网络部分,到底是前24位,还是前16位,甚至前28位,从IP地址上是看不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从IP地址,判断两台计算机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络呢?这就要用到另一个参数&子网掩码&(subnet mask)。所谓&子网掩码&,就是表示子网络特征的一个参数。它在形式上等同于IP地址,也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字,它的网络部分全部为1,主机部分全部为0。比如,IP地址172.16.254.1,如果已知网络部分是前24位,主机部分是后8位,那么子网络掩码就是11.,写成十进制就是255.255.255.0。知道&子网掩码&,我们就能判断,任意两个IP地址是否处在同一个子网络。方法是将两个IP地址与子网掩码分别进行AND运算(两个数位都为1,运算结果为1,否则为0),然后比较结果是否相同,如果是的话,就表明它们在同一个子网络中,否则就不是。比如,已知IP地址172.16.254.1和172.16.254.233的子网掩码都是255.255.255.0,请问它们是否在同一个子网络?两者与子网掩码分别进行AND运算,结果都是172.16.254.0,因此它们在同一个子网络。总结一下,IP协议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为每一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另一个是确定哪些地址在同一个子网络。IP数据包根据IP协议发送的数据,就叫做IP数据包。不难想象,其中必定包括IP地址信息。但是前面说过,以太网数据包只包含MAC地址,并没有IP地址的栏位。那么是否需要修改数据定义,再添加一个栏位呢?回答是不需要,我们可以把IP数据包直接放进以太网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因此完全不用修改以太网的规格。这就是互联网分层结构的好处:上层的变动完全不涉及下层的结构。具体来说,IP数据包也分为&标头&和&数据&两个部分:&标头&部分主要包括版本、长度、IP地址等信息,&数据&部分则是IP数据包的具体内容。它放进以太网数据包后,以太网数据包就变成了下面这样:IP数据包的&标头&部分的长度为20到60字节,整个数据包的总长度最大为65,535字节。因此,理论上,一个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最长为65,515字节。前面说过,以太网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最长只有1500字节。因此,如果IP数据包超过了1500字节,它就需要分割成几个以太网数据包,分开发送了。ARP协议关于&网络层&,还有最后一点需要说明。因为IP数据包是放在以太网数据包里发送的,所以我们必须同时知道两个地址,一个是对方的MAC地址,另一个是对方的IP地址。通常情况下,对方的IP地址是已知的(后文会解释),但是我们不知道它的MAC地址。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机制,能够从IP地址得到MAC地址。这里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1)第一种情况:如果两台主机不在同一个子网络,那么事实上没有办法得到对方的MAC地址,只能把数据包传送到两个子网络连接处的&网关&(gateway),让网关去处理;2)第二种情况:如果两台主机在同一个子网络,那么我们可以用ARP协议,得到对方的MAC地址。ARP协议也是发出一个数据包(包含在以太网数据包中),其中包含它所要查询主机的IP地址,在对方的MAC地址这一栏,填的是FF:FF:FF:FF:FF:FF,表示这是一个&广播&地址。它所在子网络的每一台主机,都会收到这个数据包,从中取出IP地址,与自身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同,都做出回复,向对方报告自己的MAC地址,否则就丢弃这个包。总之,有了ARP协议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同一个子网络内的主机MAC地址,可以把数据包发送到任意一台主机之上了。传输层传输层的由来有了MAC地址和IP地址,我们已经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两台主机上建立通信。接下来的问题是,同一台主机上有许多程序都需要用到网络,比如,你一边浏览网页,一边与朋友在线聊天。当一个数据包从互联网上发来的时候,你怎么知道,它是表示网页的内容,还是表示在线聊天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一个参数,表示这个数据包到底供哪个程序(进程)使用。这个参数就叫做&端口&(port),它其实是每一个使用网卡的程序的编号。每个数据包都发到主机的特定端口,所以不同的程序就能取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端口&是0到65535之间的一个整数,正好16个二进制位。0到1023的端口被系统占用,用户只能选用大于1023的端口。不管是浏览网页还是在线聊天,应用程序会随机选用一个端口,然后与服务器的相应端口联系。&传输层&的功能,就是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相比之下,&网络层&的功能是建立&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只要确定主机和端口,我们就能实现程序之间的交流。因此,Unix系统就把主机+端口,叫做&套接字&(socket)。有了它,就可以进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了。UDP协议现在,我们必须在数据包中加入端口信息,这就需要新的协议。最简单的实现叫做UDP协议,它的格式几乎就是在数据前面,加上端口号。UDP数据包,也是由&标头&和&数据&两部分组成:&标头&部分主要定义了发出端口和接收端口,&数据&部分就是具体的内容。然后,把整个UDP数据包放入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而前面说过,IP数据包又是放在以太网数据包之中的,所以整个以太网数据包现在变成了下面这样:UDP数据包非常简单,&标头&部分一共只有8个字节,总长度不超过65,535字节,正好放进一个IP数据包。TCP协议UDP协议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容易实现,但是缺点是可靠性较差,一旦数据包发出,无法知道对方是否收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网络可靠性,TCP协议就诞生了。这个协议非常复杂,但可以近似认为,它就是有确认机制的UDP协议,每发出一个数据包都要求确认。如果有一个数据包遗失,就收不到确认,发出方就知道有必要重发这个数据包了。因此,TCP协议能够确保数据不会遗失。它的缺点是过程复杂、实现困难、消耗较多的资源。TCP数据包和UDP数据包一样,都是内嵌在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TCP数据包没有长度限制,理论上可以无限长,但是为了保证网络的效率,通常TCP数据包的长度不会超过IP数据包的长度,以确保单个TCP数据包不必再分割。应用层应用程序收到&传输层&的数据,接下来就要进行解读。由于互联网是开放架构,数据来源五花八门,必须事先规定好格式,否则根本无法解读。&应用层&的作用,就是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举例来说,TCP协议可以为各种各样的程序传递数据,比如Email、WWW、FTP等等。那么,必须有不同协议规定电子邮件、网页、FTP数据的格式,这些应用程序协议就构成了&应用层&。这是最高的一层,直接面对用户。它的数据就放在TC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因此,现在的以太网的数据包就变成下面这样:本文小结至此,整个互联网的五层结构,自下而上全部讲完了。这是从系统的角度,解释互联网是如何构成的。下一篇《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二):快速理解网络通信协议(下篇)》,我反过来,从用户的角度,自上而下看看这个结构是如何发挥作用,完成一次网络数据交换的。敬请期待!作者:JackJiang来源:http://www.52im.net/thread-.html
若觉得本文不错,就分享一下吧!
评论加载中...
看过此文的用户,还看了以下文章
正在加载中
作者相关文章古代其他的通信方式_小星星_新浪博客
古代其他的通信方式
【风筝通信】&我们今天娱乐用的风筝,在古时候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盘(即鲁班)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纸糊之,便成了“纸鸢”.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上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这个词便由此而来.&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鸿雁传书】&“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凶,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信鸽和信猴
】为了传递信息,古时候的人们还想出了许多奇异的方法,比如漂流瓶、信号树、信鸽和信猴等等.  在尼日利亚贝喀萨地区,人们用猴子送信.人们将母猴和子猴分别关在两地,并时常将母猴带去寻找子猴,使母猴认得路线.当人们需要通信时,将信装在竹筒里绑在母猴身上,放它出去寻找子猴,母猴总能将信送到目的地.  信鸽从古至今,一直是有效的信息传送工具.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鸽仍有用武之地.在战争中,通信联络至关紧要.然而一旦爆发核战争,核爆炸产生的强烈电磁辐射将使现有的各种电子通信系统陷于瘫痪,但信鸽仍能自由飞翔.瑞士军队训练培育出了能双向投书的信鸽.这些信鸽不再传送传统的文字书信,而是携带着装在胶囊里的计算机芯片,内中的密码情报也只能在专门的装置上阅读,保密性极高.信鸽甚至有可能成为特种通信兵.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14,817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古代没网络 如何快速通信?
当前位置:&&
古代没网络 如何快速通信?
发布日期:&&&文章来源:安阳网-安阳晚报&&&
移动发短信DDSJB至,联通发短信3ay至,电信发短信503至订阅河南手机报安阳版(大鼎手机报),3元/月。
在文字产生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相互通信了,原始通信大多采取以物示意的方式,人们在社会生活及相互交往中使用某些特定的物品,用来表示某种象征意义。如用辣椒表示自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用手帕表示约会,用首饰代表爱情,用刀剑表示要打仗了等。
据古书记载,早在周幽王时期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军事情报的方法,这个昏君“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
当时的人们在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烽火台里装满柴草。遇到外敌入侵时,士兵便一个接一个地点起烽火。诸侯们见到烽火,就会派兵前来救援,共同抵御侵略。这种利用烽火台来传递信息的手段相沿很久,在军事防御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商周时期,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政府在道路上设置驿马和邮车,用以传送官府的重要文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车同轨”制度,在全国修筑统一标准的驰道,促进了邮驿通信的发展。到了唐代发展到鼎盛,当时的邮驿分为陆驿、水驿和水陆兼办三种,遇到紧急事件,驿马一天最多能跑八百里,传递信息的人每到一两个驿站就会换乘一匹马。诗人岑参在其诗中描绘邮驿速度之快:“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邮驿通信对军事防御和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广大人民来说却是个沉重的负担。唐玄宗李隆基为了让杨贵妃吃到新鲜荔枝,就为她从长安到四川专门开设了一路邮驿,昼夜飞驰。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汉武帝时期,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却被囚禁于北海。后来,汉匈和好,要求释放苏武,匈奴却诈称苏武已死,后来汉朝这边得到了一只从北飞来的鸿雁,鸿雁的脚上系有帛书,说苏武还在北海,匈奴不得不放回了苏武。
从此,鸿雁便成为信使的象征,屡屡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如李煜的“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现代人用信鸽传书就是从这儿发展而来的。
明代永乐年间,传统的通信方式已无法满足当时人们的需求,民信局就应运而生了,这是一个由私人经营的营利性机构,可以邮寄信件、物品、办理汇兑业务等,是现代邮政局的前身。
到了清代光绪年间,全国大小民信局达数千家,机构遍布国内及华侨聚居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构成了联系紧密的民间通信网,极大地方便了平民百姓的通信联络。
(据腾讯网)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安阳晚报、安阳慈善、大鼎手机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
&&&责任编辑:方敏
·频道精选
·图片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