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怎么看产品销量Surface Studio和iMac两款产品?

微软Surface Studio和苹果iMac你愿意选择谁?
如今的台式电脑主要分成两派:一种是传统的主机+显示器或者TV,另一种就是广受消费者喜爱的一体机(例如苹果iMac)。微软最新发布的Surface Studio属于一体机范畴,但不仅仅如此。巨大的触摸屏和手写笔标志着这显然是针对艺术家、创意人员、高需求用户所准备。更令人吃惊的是早在2012年初代Surface开始发售的时候,Surface Studio就已经开始了研发。
事实上早在几个月前,Surface Studio就已经被曝光。今天微软在美国纽约公布了Studio的全部细节。据报道,这是史上最薄的桌面显示器。仅有12.5mm。 28英寸192ppi拥有DCI P3色域(目前最大的色域范围)。DCI P3也是制片人最喜欢显示器色域,这样他们就可以校准电视或者电影的色彩。显示水平和苹果最好的iMac 5K显示屏不相上下。
微软Studio有一个非常华丽的屏幕,一些漂亮的配置例如i7处理器加上GTX 980m。虽然没用最新的10系列显卡,但是980m还是可以完全胜任游戏和视频编辑的要求。机身内部是配备2TB存储的超大硬盘和32GB的运行内存,2.1声道杜比音效。此外它还支持通过无线协议连接最多4个Xbox手柄。对于并非玩家的普通而言Surface Studio还准备了其他很酷的东西,例如内置麦克风的高清摄像头和一个很棒的铰链,使得你可以轻易的调整屏幕的角度。
这个非常酷的刻度盘,微软叫它Surface Dial具备触觉反馈功能,对于视频和音频的编辑创作非常有帮助。例如你在绘画的时候可以把刻度盘放到Studio的屏幕上,它就会自动生成一个快速颜色调整,创作者不必将笔移开就能看到即时效果。
音乐创作的时候放上去即可快速调整音符。
有了这个刻度盘以后可以减少很多浮动窗口和滑动条等等工具栏,屏幕就可以有更多的空间用来显示创作内容。这个就和特斯拉的大屏幕一样非常具备科技感,一下就和普通电脑拉开了距离。
微软Surface Studio无疑是目前最具有吸引力的PC一体机,最好的屏幕加上科技感十足的刻度盘,强悍的硬件配置。不过它的目标用户还是专业用户,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很多功能都用不上,也可以说是钱没花到刃上来。所以给出的最终结论就是推荐设计师、制片人等专业人士购买,而普通的用户实际上购买4K或者5K屏幕iMac更加实用。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小编的个人微博
科技浪尖头条号
今日搜狐热点&评论&&&&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价格的确秒杀了
本大师修图只用手机,美图秀秀复古滤镜一键式变文艺
WIN10连1080P支持都有困难
屏幕显色水平怎样?说说
硬件不错,可惜了使用Win10这种半成品。
硬件还好,操作系统没法比
屏幕是不是广色域的?
外观就是一个丑,更别说各种软件运行的流畅度。用过imac的人一般都不愿意再使用pc一大原因就是系统相对不稳定。再说苹果的上一代5k屏一体机才16k。硬件这个东西总是有个度的,苹果这个度把握的相对很好,给你的不一定最新的硬件,但是能给你相对的稳定运行和流畅,做设计的人虽说都器材崇拜,但是遇见机器卡,软件自动退出还是想摔鼠标的
苹果的系统才是卖点。。。我配置低。。。我就是不卡。。。
有多少说MAC好用的人真正用过,尔等对微软有偏见,看着吧,这款机器要不大卖我通州老于提头来见
那你等着提头吧,逗比!
13楼说的极是,盲从可怕的很
价格1W以内可以考虑。
alt+control+delete
抬着手臂去触摸(画画)本身就不是人性化的设计!一小会没问题,时间长点你就受不住了!
靠图片赚钱的人,一般不会买他,性价比太差,,只有装逼的会买,不过这部分人大部分会买萍果产品,所以不会大卖,最终只是叫好不叫座。
硬件很不错,系统是硬伤,坐等破解装苹果系统
说用imac装逼的人我只能说你在工业体系之外,还是个爱好者
微软的品控垃圾!15000多的本本买还泥坏点!
【【放毒科技】昨晚,微软发布了一款设计师神器!行业一片哭声!】http://m.toutiao.com/group/0470017/?iid=&app=news_articl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一分货一分钱
说丑的你是真没见过世面 这个机器的短板在显卡 不多说了反正英伟达也拼错了 看来真的没人关心硬件
一群夸夸其谈的SB,喷所有的公司,喷所有的设备,喷软件等等一切东西,其实对所有的东西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不懂,真是悲哀。
27楼还是你懂,对你来说这些公司根本不存在失败的产品!只要看到他们的LOGO你就觉得无可挑剔!
13楼是行家 鉴定完毕。
说系统是硬伤的人其实是什么都不懂,道听途说 要不就是没怎么好好用过win10
预定老于的头
苹果3万的机器,渲染30秒钟只能渲染1帧,而搭载NV显卡1万的PC机,1秒钟就能渲染1帧,苹果现在都是中低INSTALL B工作室的SHOW B装备。
这个定位显然是家用一体机,不是为设计准备的。如果是工作站,应该是用windows server了。
#4, Win 10 even 4K no problem, CPU & graphic card are important, I'm using Intel CPU icore 6700. If just loading Win 10 in old computer... no way.
教你们做产品系列,,苹果iMac整体上干净利落这才是重点,就一条电源线,但并不适合快速操作,我两个月把鼠标用出问题了,在公司只是抠图和修图。。。
看看新帝的产品再来比较也许地豪会选择这个
那個什麼老于屢發腦殘言論。微軟創新是好事,可是系統太垃圾,沒完成就趕上馬,見過鬼也怕黑,永遠也不會再裝WIN10。
31楼兄弟,我老于的头还是我老于的,据说已经脱销了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
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摄影网观点。
现在有39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当前位置 &
出处:&& 23:11:50&&&&
作者:DR.琰
编辑:振亭[])
一、外观很科幻
Surface家族的产品质量一向不错,也深深地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不论是轻薄便携的Surface Pro还是Surface Book,亦或是强大易用的Surface Laptop,都是不错的产品,从产品的工业设计到实际的使用表现都是一流的水平。
而Surface家族呢?其实还有一款给设计师使用的一体机,Surface Studio,超大的屏幕和超高的识别精度,以及强大的渲染能力,让这款产品成为了一款颇有竞争力的产品,是蛮优雅而又富有科幻气息的一个选择。
这款产品的外观看上去还是挺整洁的,优雅的圆角设计是Surface家族一贯采用的设计语言,干脆直接,对比明显的配色方案也是许多用户选用Surface产品的原因之一。
而最重要的是,Surface家族一贯采用的高精度触摸屏也被继承到了Surface Studio上,干净整洁、清晰锐利的屏幕让人第一眼看上去就会被折服,而顺畅丝滑的操作交互体验则更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整个机身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触摸显示屏、转轴和底座,硬件单元主要集中在底座部分,而灵活的转轴则带来了一种科幻的使用体验&&个人来说,我最喜欢的就是站着使用电脑,不论是玩游戏还是处理音视频,亦或是码字,站着能让我感到精力充沛、精神集中。
而Surface Studio的这一设计则匹配了我的不同使用需求,看电影和玩游戏的时候就把TA的屏幕立起来,而码字和处理视频的时候,我更喜欢TA以60度的角度倾斜,至于处理建模的时候&&当然是让TA轻轻地斜倚在桌面上啦,看起来就像是在等待着我的到来~
此外,Surface Studio的边框部分也有不少亮点可寻,上部的正中央如同平板产品一样暗藏了一个摄像头在这里,大体看上去根本就不影响整体机身设计的完整性。
&&&而周边圆角光滑的设计则不会给人一种过于尖锐的感觉。
&&&周边经过阳极氧化的机壳摸上去也很舒服,搭配简洁的工业设计,让TA看上去就像是在数字朋克当中才会出现的产品。
&&&和其他Surface产品一样,TA的电源和音量键都是在机身的侧面。
背部及转轴
&&&触摸显示屏的背部,印有一个比例恰到好处的微软的标志。
&&&而转轴则使得显示屏可以以一定的轨道进行姿态变换,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键鼠和数绘笔
&&&鼠标和键盘自然搭配的是微软自家的蓝牙鼠标,轻便的特点让它们在使用和外观美感上有了不错的优势。
&&&键盘的背部也是印有微软自家LOGO的。
&&&而电池则采用的是标准的七号电池,用手轻推电池舱盖即可打开。
&&&在录入效率和体验方面,配备键盘的键帽材质摸上去感觉不错,但是录入效率上也只是达到了合格的水平而已,键程太短而且键帽比较小,比较容易输错文字。
&&&数绘笔作为Surface一贯采用的交互方式,当然是一如既往的好用,而且能够磁吸到屏幕侧边的设计也大大提升了使用的舒适度。
&&&接口方面,这款产品则出于美观的考虑,将一众接口设计在了底座的后面,不太好用,而且配备的接口也不够多,只有四个USB接口、一个网线接口和一个DP接口以及一个读卡器插槽。
&&&耳机/麦克风二合一接口则排在这些接口的最后面,对于使用者而言,这无疑提高了对耳机线长度的要求。
二、使用体验超赞
使用体验超赞作为Surface家族的一员,这款产品当然也是带有许多Surface家族的特点的,除了一致的设计语言,对产品精心雕琢的态度和多样的功能一样是它的亮点,良好的使用体验作为家族一贯的特色也被继承了下来,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都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特点吧~
首先是高分辨率,Surface Studio最高分辨率达到了。大屏和超高分辨率搭配,视觉体验简直不能更好&&更高的分辨率带来了更好的图像辨识度,平常看起来不够清晰的字体和颜色差异都被很好的弥补了回来,而在玩游戏时,即使没有抗锯齿的加持,高分辨率仍然能替代一部分的&抗锯齿&功能。
视频、呈色
有了超高的分辨率,当然要说这款产品对于视频播放方面的表现了,从下图可以看出,作为对比,我们同时播放了4k分辨率的电影和1080p分辨率的电影,可以看到在高分辨率下,两种视频的原始窗口差别非常明显,而平常肉眼不太清晰可见的图像差别也因此变得更加明显了起来。
不过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款产品的颜色校正仍然是有待提高的,因为灰度区分表现不够好,这款产品在更为细节的暗部表现的不是很好,特别细腻的暗色差异就不是很明显。
触摸屏,手势操作
此外,这款产品在交互方式上也有着不少的花样,Surface家族一贯不会缺席的就是触屏功能,而这款产品因为有超大屏幕和可调整姿态转轴的加持,与屏幕的交互操作之间颇增添了几分科幻感&&特别是在操作3D建模软件的时候。
转轴方面,这款产品的转轴设计是这样的,屏幕会沿着一个既定的轨道进行移动,既可以把它当作一般的电脑显示屏那样使用,也可以像科幻电影中那样让它以轻微倾斜的角度立于桌面之上与之交互和使用,对于我这种喜欢站着办公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一样的存在。
而作为一款能够优雅地调节姿态的可触屏交互的设计师专用产品,不搭配相应软件和功能怎么可以呢?这款产品搭配了许多设计类软件,首先是这款名为Fresh paint的画图软件,它不仅完整的模拟了真实的笔刷纹理和效果,还加入了模拟真实作画过程的功能,像是水彩可以&风干&,笔刷可以涮水以清除颜料,都有着不错的体验。
&&&不同的笔刷之间也有不同的设置选项和效果,这些都是可以调整的。
&&&而Word也针对触屏和手写笔做了相应的功能,比如页面设置为A4纸的话,其页面大小真的就和A4纸一样大,而手和手写笔也可以直接在Word上进行标注和作画(灰色区域则不行),可以用来给别人演示和讲解文档。
&&&当然,自带的画图软件肯定不止前面提到的一种,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不同的画图软件会被用来针对不同的功用&&而3D绘画与2D绘画相结合就是这么一种功用。
&&&首先是2D作画,在这一模式下,有着不同的笔刷可进行选择,而笔刷的纹理和效果也是可以进行选择的。
&&&而在3D作画模式下,不仅可以通过笔刷画出3D的图像。
&&&而且还可以将纹理和图案画在3D图像上。
渲染、处理效率
当然,设计师如果使用的话,用的最多的应该还是Adobe家的产品,这里我们通过Premiere这款视频剪辑处理软件来测试了这款产品的处理效率。
测试的影片是1080P的《蝙蝠侠超人:正义黎明》,通过对这部长达3个小时的影片进行粗略的&大幅删减&,我们完成了我们的剪辑工作。
顺理成章的,剪辑工作完成后就要对影片进行重新编码与合成,这一部分是非常考验硬件性能的,优秀的(或者有针对性的)硬件能够大大提高这一部分的工作效率&&而不出我们意料的,Surface Studio编码这部两个半小时的影片只花了不到45分钟的时间,挺强大的(我自己的电脑呢....根本就不敢用来做这样规模的工程)。
而从图中我们也能看出,编码期间这款产品对于硬件的调用效率是很高的,由于有了稳定的性能输出,这样的处理效率才成为了可能。
三、测试来一发
测试来一发!当然,鉴于TA并不是针对游戏游玩设计的产品,因此这里也不会用针对游戏PC的测试方式来进行测试,我们会测定一下TA的各项硬件属性,并作出总结。首先,当然是要先了解下TA的硬件配置信息啦!先是CPU-Z,这款软件可以测出CPU处理器的各项属性。
&&&可以看出,Surface Studio的处理器采用的是i7-6820HQ,14纳米的工艺和2.70GHz的主频是TA的最大亮点,四核心八线程的这款处理器拥有8MB的三级缓存。前面提到的Premiere的渲染部分就是通过CPU来完成的,效率之高令人惊讶。
&&&作为对比,i7-6820HQ的实际性能基本是和i7-3960X持平的。
&&&32GB的DDR4内存当然是这类产品的标配,双通道也保证了内存的运行效率。
&&&而作为并不是用来玩游戏的产品,这款一体机搭载了9系列移动端显卡中的旗舰显卡GTX 980M,拥有4GB GDDR5显存的这款显卡实力自然是不用怀疑的(只是,作为工作站,不应该配备的是专业的图形卡么)。
&&&这款显卡在运行效率上也很牢靠,并不会出现突然降频之类的情况。
&&&还有,别忘了,这款产品可是搭载了2TB固态硬盘的!用CrystalDiskMark测得TA的读写速度分别为1925MB/s和549.3MB/s,而4k的读写速度往往更能反映其真实的表现,成绩分别是35.48MB/s和80.53MB/s,很爽。
以下是AIDA 64给出的硬件总结,可以看到搭载的SSD是三星的固态硬盘,品质当然是有保障的。
看了这么多枯燥的硬件数据,那么测试软件的轮番轰炸,TA受得了吗?CINEBENCH R15的测试中,TA在OpenGL和CPU测试当中分别拿到了102.46fps的成绩和700cb的成绩,可以看到在官方排名当中,CPU的成绩是仅次于4.4GHz主频的i7-4770k的。
而在传统的3DMark测试项目中,针对4k性能、2k性能的测试中这款产品分别拿到了2243分的成绩和4269分的成绩,这两个测试的测试场景都是在封闭环境中的,所以整体来说测试压力相对于开阔环境会低一点。
而在针对开阔环境进行2k分辨率的Time Spy测试中,这款产品则拿到了2932分的成绩,从监测的曲线中可以看到,这款产品的CPU和显卡输出在测试期间一直都比较稳定。
而刚出不久的PCMark 10的测试数据则更为详细,激动的我一手抖就把钱包交给了Steam。这一版本的PCMark 10总共带有三种,详细测试结果的类型也都差不多,下面就针对这三项测试当中测试报告的每一板块进行评估。
首先是PCMark 10 Express测试,在这一测试当中,Surface Studio拿到了4156的分数,在联机测试报告当中指出,这款产品的综合表现处于中游水平(这是报告的第一个模块),可以看到更高的都是针对游戏进行设计的计算机。
&&&报告还给出了详细的硬件清单。
第二个测试是PCmark Extended,在这一测试中,Surface Studio拿到了5006分的分数。
而第三项测试才是最详细的,测试项目包括了办公和娱乐的方方面面,网页响应速度和图形处理效率均在考察范围之内。
在联机报告当中,可以看到,这一测试针对这款产品的基本特性、生产力水平、数字内容创作和游戏表现均进行了评估。
详细报告中给出了这款产品基本特性的响应和处理速度,从上往下分别是针对软件、网页浏览、视频聊天的报告,可以看出TA的处理速度还是很快的。
而在生产力方面,报告则给出了针对录入效率和扩展表格时响应速度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到,这样的响应速度是完全在舒适度接受范围内的。
数字内容产出方面,则统计了图像(图片和影像)的处理速度。
四、不玩游戏总是心痒痒~
不玩游戏总是心痒痒~但是搭载了980m的产品不用来玩一把游戏,心里还是痒痒的,设计师也是需要休息娱乐的嘛(假装自己是设计师并且公然在办公室里摸鱼)。先来玩一把蝙蝠侠:阿卡姆骑士好了,众所周知,这款游戏的游戏性是相当不错的,可惜优化比较差,对硬件方面的需求也比较高。
在的分辨率下,我们使用了低阴影质量和低细节等级的画面设置,得益于高分辨率的加持,加上这款游戏不同设置下,在贴图细节方面的变化并不是很大,使得我成功地以远高于2k的分辨率运行起了这款硬件要求苛刻的游戏,特别是高分辨率加成使得画面看起来特别的清晰明了,舒服。
哥谭一日游,总的来说在这样的设置下,这款游戏能够稳定在35帧左右,是不错的表现了,流光溢彩的画面表现也让眼睛不那么疲劳。
游戏自带的效能测试中,甚至还一度达到了50帧的帧率,总体来说还算比较顺畅的。
而在实际游戏中,我也拿Fraps这款软件捕捉了一段帧率的变化,能看出来运行的时候帧率还是很稳定的。
而巫师3著称的,当然就是它美不胜收的画面、风景还有强大的优化水平啦~
也因此,在巫师3中我则采用了高画质的画面设置,2k分辨率&&一气呵成地设置完了以后,进入到游戏当中,犹如现实世界当中的云朵和美丽的风景一下就征服了我,顿时我就觉得,以前玩的巫师打的一定是假的昆特牌。
可以看到截图中左上角的帧率,在实际游戏当中也的确是一直维持在这个帧率之上的,顺滑的游戏体验和高分辨率高画质的表现正如这款游戏美丽的风景一般迷人。
总的来说,Surface Studio不论是在外观上还是性能表现上都是一款蛮优秀的产品。
多样的交互方式和优秀的交互体验大大的节省了人们在使用它时的精力损耗,你可以专心于办公或是娱乐,而自带的多样化设计软件也挺好用的,优秀的软件体验和高分辨率带来的舒爽体验让我在用完之后很快就被圈粉了,而强大的处理效率更是让我吃了一惊&&真的是很想要这么一款产品,来提高自己处理视频时的舒适度(但是真的,太贵了)。
最大的缺憾就是它对黑色的表现、散热,以及接口设置的问题了,由于将散热口设置在了底部,导致这款产品的散热效率不尽人意,而接口的设置则在原本高效率的交互体验中增添了不少烦恼,昂贵的价格也是一大劝退的因素。
不过这世上没有完美无瑕的产品,总的来说它仍然是一款相当优秀的产品。
阅读更多:
相关阅读:
文章观点支持
为文章报道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微软Surface Studio与苹果iMac:这是关于创造者的竞争
来源:作者:仲平责编:仲平
非常有戏剧性的是,微软在苹果发布会的前一天,正式公布了这款名为“Surface&Studio”的一体台式机,从其28英寸的屏幕、加上DCI-P3屏幕调色标准,显然能与其抗衡的产品只有最大屏幕为27英寸、美国最高售价为2299美元的苹果iMac,与iMac目前顶配在售产品相比,顶配硬件性能比iMac更为强大:顶配第六代i7处理器+GTX&980M显卡+32GB内存+2TB混合硬盘。由于散热的问题,普通台式一体机在前几年一直是性能孱弱以及散热不佳的代名词,伴随着PC硬件半导体制程的升级,与传统分体电脑相比更为简洁的设计都愈发受到有品质消费者的关注。或许微软觉得最大的敌人不是自己,而是苹果,所以在苹果新品发布会之前召开更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与苹果iMac系列主机屏幕一体式设计不同,微软Surface Studio支架采用80个部件以及自定义调整的弹簧组成,这款采用零重力铰链设计的产品,从任何角度去按压都能够实现机械结构稳定性。有记者以趴在电脑上的姿势来测试其支架稳定性可以发现,电脑屏幕在几十千克的重力下丝毫不动,当然这种姿势普通使用时也不会出现,体验者表示,微软Surface Studio是一款在价格、性能上完全碾压苹果iMac的产品。与Surface Studio的名称当中的“工作室”相同,微软对于这款设备的定义并非是普通消费群体,处于产品“创造者”序列的设计师、工程师和建筑师都将是这款配置不俗、具备触控屏的大型平板的潜在用户群体,而这也将进一步缩减原本曾经是苹果iMac的潜在购买对象。与苹果iMac相比,至少在使用形态上,微软Surface Studio可以完成大部分苹果iMac无法完成的姿势:屏幕垂直使用:这种使用方式与传统的电脑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依然是一台普通的台式电脑。值得注意的是为了Surface Studio微软还专门为其开发了全新的外部设备,分别为Surface鼠标、一把标准键位键盘,以及一把人体工程学Surface键盘,当然该键盘价格也是不菲,达到了129.99美元(约合880元人民币)。为Surface Studio打造的另一特色产品Surface Dial,一个圆筒形的多功能转盘。只要把Surface Dial放在屏幕上,就能配合如Photoshop、Microsoft Word等软件作调色、功能转换等功能:在Word里,它可以用来协助编辑格式;如果转到Photoshop,又能用来对颜色进行管理。屏幕平放:这种使用方式主要集中于需要多人操作的模式,可以看做成一个具有投影仪功能的桌面电脑,可以供多个用户使用。45度斜放:笔者认为该角度是最适合创作人使用的角度,配合Surface Pen在绘画等细分领域前景广阔。负责微软设备工业设计的格鲁尼则表示,他相信用户在精确工作时会用到画板模式,而普通模式则会留给日常任务。而负责Surface Book神奇转轴设计的设计师对这一观点非常认同。屏幕方面,这次微软也带来了相当诚意的配置:28 寸 PixelSense 显示屏;3:2比例;4500 x 3000 分辨率,192 PPI;略低于iMac 5k的217ppi;色彩模式:Adobe sRGB,DCI-P3,Vivid Color方案,经过单色校准;10 点触控,另有surface pen触控笔。虽然在分辨率上略低于苹果5K iMac,但是其它参数上基本都要超过iMac并且支持十点触摸操作,用户还可以自由在Adobe sRGB,DCI-P3,Vivid Color方案之间进行自由调换,需要注意的是采用10bit色深的戴尔UP2715K目前在戴尔美国官网的售价为1549美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其价格也没有那么夸张。2014年开始,苹果推出了5K分辨率()的iMac,在色彩调教以及色彩管理方面苹果拥有充足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这块屏幕满足了一个屏幕内同时处理4K视频、视频需求文档、视频制作素材等需求,而不需要在多个任务之前频繁切换,满足了专业设计软件或者图像处理软件对于精细型的要求。在今天凌晨的苹果发布会当中,我们并不能够确定苹果是否会为iMac系列推出新品,不过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至少苹果在iMac的外观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在屏幕参数方面目前并没有更多的对比数据,不过远超4K的分辨率让这两款产品都符合设计师的苛刻要求。Surface Studio发布之后,微软在一体机、笔记本、二合一产品市场都恰好对应苹果的iMac、MBP以及MBA。正如Studio的名字一样,微软希望用Surface Studio打动创造者,至少一台能随意、自在地对屏幕进行调节,可以大大提升效率,改善工作体验。在生产力方面,微软并非在效仿苹果,Surface Studio意味着微软在未来希望在高端市场超越Mac系列产品。微软昨晚放大招,苹果今晚如何接招?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imac和surface studio对比评测 哪一个好呢
  surfacestudio和imac哪个好?相信很多用户对于这两款设备还不是很清楚,下文介绍imac和surfacestudio对比评测,一起来了解下吧!  imac和surfacestudio对比评测:  设计外形:你们自己衡量吧,各花入各眼。  产品质量:目前Surface系列的产品质量反馈一般,赶不上Mac。iMac占优  配置:  1.触摸和手写:surfacestudio看家本领,完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这个功能并没有什么用,对设计使用户很有吸引力。  2.iMac是标压U,最高i76700;SS不清楚,有可能用低压U。iMac可能占优。  3.内存:双方都可选配,打平  4.显卡:surfacestudio是965M或980M,目前没更新钱的iMac最高是395X,surfacestudio占优。  5.硬盘:surfacestudio是混合硬盘,iMac标配FD,可选SSD固态硬盘。iMac占优。  6.屏幕:色域打平,色准目前看来也差不多,分辨率iMac略高,尺寸SS略大。打平  7.接口:iMac主要多出thunderblot2,这个对高端用户/影视用户很有用,surfacestudio这点算是硬伤。iMac占优。  价格:surfacestudio要刀,不可选配;iMac5K是刀,可选配。  系统:这个不对比了,每个人想法不一样。  对比:就surfacestudio2999美元那款配置(i5/8GB/1TB混合硬盘/965M显卡)和iMac5K1999美元中配(标压i5/8GB/1TB混合硬盘/M390显卡)对比为例,两者核心配置基本差不多(显卡有区别,不过iMac很可能今晚会更新)。  也就是说surfacestudio的触摸和手写大概值1000美元左右(税前,税后***8000元左右吧)。或者说surfacestudio贵50%,在配置类似的基础上多出手写和触摸,我想绝大部分普通消费者都不会为这个功能多花50%的价格吧&&  总结:对触摸和手写有需要的设计师可以考虑下是否值得多花1000美元换取surfacestudio的触摸和手写特性,普通消费者洗洗睡吧,surfacestudio与你们无关。&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相关软件:
大小:1.95MB
授权:免费
大小:10.66 MB
授权:免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产品保质期怎么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