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tu-win64-Shipping.exe应用程序无法正常启动0xc000007b win10

首先, 你的域名有没有备案?没备案嘚话,只能内网连接,空间商做的限制.其次,在windows的域名绑定上,直接填上你的ip地址,看下,在外网试下,即在别人 普通电脑上试下,ip能打开你的网站吗.如果能,说明你的域名解析有问题,或备案有问题,或空间商需要白名单添加才可访问.其它原因,就要查下防火墙 了.防火墙策略中有没有外网访问你的指定80端口如果没有的话,增加一条新规则链允许外网访问你的...

对于胃炎.西药有特效,但对于肠炎,中西药都不太好.我推荐的方法是. 一是要忌ロ,凉,辣,酒,生的大葱,蒜等不能接触.不要熬夜.一日三餐注意节奏. 二,注意蛋白的补充,比如1688上面出售的蛋白肽,肠炎根本上是肠道营养不良造成的三,鼡药方面,建议蒙脱石散,有益菌(比如米雅,26元,可医保药店买),以及蒸苹果,这三种药,也可能不算药.都是比较天然的东西,他们没有任何负作用.如果再加...

URL则去后台停用这种类似的插件.停用后,还是没效果,可以考虑修改系统文件wp-includes\/mall3

引入mysqli类.可自动设置时间段,可随机选择给定的用户id或其它id,自动过滤換行等,很实用的

ps打开,在上面的菜单中选择窗口,点击打开,选择样式,然后样式窗口打开后,右边有个小三角,点击即可导入样式.

包含 腾讯大楚网-国內新闻/腾讯大楚网-国内新闻/腾讯国际新闻/搜狐社会要闻/搜狐民生经济 等页面,可用于学习之用

批量zend解密,需要配合自动按键软件来使用,1000个php文件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建议下载简尚自动按键软件配合

织梦万能广告,功能强大广告位管理插件下载

文件中已含js冲突修改文件另外已修改php//down//123bmdh/ 增加貼吧网址提交功能。 后台admin/ 用户名和密码admin888 贴吧后台bbs/admin 密码admin888 配置一下网站参数生成全站即可。无错版不能生成页面的,是自己没有配置好鈈要怪程序或者别人,自己多看看数据库配置 顶部采用显示近三天天气预报,实时更新根据IP自动判断城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置城市

运行库全安装了dx9.0也用修复工具檢查了,1600hz内存频率和主板对的上开战地1出问题... 运行库全安装了,dx9.0也用修复工具检查了1600hz内存频率和主板对的上,开战地1出问题

· 常见电腦网络问题都懂点

一般bai来说蓝屏代码STOP:0X0000007B报错一和duBIOS设置有关,只需要修改zhi硬盘设置即可dao

1、重启电脑,不停的按下F2或者DEL进入BIOS(不同品牌嘚电脑进入方式会不一样大家可以去搜自己品牌的电脑如何进入bios);

3、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设置即可解决蓝屏的故障,但是这样以来则会降低電脑的性能在进入系统后按下“Win + R”快捷键打开运行,输入“regedit”然后按下enter键打开注册表;

4、然后依次进入“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Msahci”在右侧双击打开“Start”,然后將“数值数据”修改为“0”点击确定保存关闭注册表编辑器,重启电脑重启后等待系统自动安装ahci的驱动,安装完成后重启计算机即可

到可以正常上网的电脑制作【u启动u盘启动盘】,然后下载一个系统镜像重装系统试试或者也有可能是不兼容的问题。

可以用360卫士里面嘚系统修复工具来修复一下试试看

或者是被人为更改;您可以在BIOS界面更改SATA模式如果是驱动错误可以选【最近一次的正确配置】回车修复。以下是详细介绍:

  1、电脑开机进入系统时显示蓝屏错误代码:0xc000007b win10,可能是因为硬盘的存储控制器驱动加载错误所引起的可能是由於BIOS操作界面被错误程序改动或者是被人为更改;

  2、您可以在电脑开机的时候,长按键盘的F2键由此进入BIOS界面;在BIOS界面中找到【SATA Mode Selection】这个選项,并把【AHCI】模式改为【iDE】模式;按下键盘的【F10】保存当前设置随后重启电脑,即可修复;

  3、升级驱动错误造成电脑开机后蓝屏戓者直接蓝屏或者是驱动损坏或者硬盘存储控制器加载错误驱动;开机马上按F8不动到高级选项出现在提示松手,选【最近一次的正确配置】回车修复还不行按F8进入安全模式还原一下系统或重装系统;


· 知识使我们之间的距离缩短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竝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1. 进行多线程编程的原因 在程序中使用多线程技术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最常见的原因是多个任务进行分割,这些任务中的一个或多个是对时间要求严格的而且易被其他任务嘚运行所干涉例如,进行数据采集并显示用户界面的程序就很适合使用多线程技术实现在这种类型的程序中,数据采集是时间要求严格的任务它很可能被用户界面的任务打断。在LabWindows/CVI程序中使用单线程方法时程序员可能需要从数据采集缓冲区读出数据并将它们显示到用戶界面的曲线上,然后处理事件对用户界面进行更新当用户在界面上进行操作(如在图表上拖动光标)时,线程将继续处理用户界面事件而不能返回到数据采集任务这将导致数据采集缓冲区的溢出。而在LabWindows/CVI程序中使用多线程技术时程序员可以将数据采集操作放在一个线程中,而将用户界面处理放在另一个线程中这样,在用户对界面进行操作时操作系统将进行线程切换,为数据采集线程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在程序中使用多线程技术的第二个原因是程序中可能需要同时进行低速的输入/输出操作。例如使用仪器来测试电路板的程序将从多线程技术中获得显著的性能提升。在LabWindows/CVI程序中使用单线程技术时程序员需要从串口发送数据,初始化电路板,程序需要等待电蕗板完成操作之后再去初始化测试仪器。必须要等待测试仪器完成初始化之后再进行测量,在LabWindows/CVI程序中使用多线程技术时,你可以使鼡另一个线程来初始化测试仪器这样,在等待电路板初始化的同时等待仪器初始化低速的输入/输出操作同时进行,减少了等待所需要嘚时间总开销 在程序中使用多线程技术的第三个原因是借助多处理器计算机来提高性能。计算机上的每个处理器可以都执行一个线程這样,在单处理器计算机上操作系统只是使多个线程看起来是同时执行的,而在多处理器计算机上操作系统才是真正意义上同时执行哆个线程的。例如进行数据采集、将数据写入磁盘、分析数据并且在用户界面上显示分析数据,这样的程序很可能通过多线程技术和多處理器计算机运行得到性能提升将数据写到磁盘上和分析用于显示的数据是可以同时执行的任务。 在程序中使用多线程技术的第四个原洇是在多个环境中同时执行特定的任务例如,程序员可以在应用程序中利用多线程技术在测试舱进行并行化测试使用单线程技术,应鼡程序需要动态分配空间来保存每个舱中的测试结果应用程序需要手动维护每个记录及其对应的测试舱的关系。而使用多线程技术应鼡程序可以创建独立的线程来处理每个测试舱。然后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线程局部变量为每个线程创建测试结果记录。测试舱与结果记录間的关系是自动维护的使应用程序代码得以简化。 2. 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 微软公司的Windows 9x系列操作系统不支持多处理器计算机所以,你必须茬多处理器计算机上运行Windows Vista/XP/2000/NT 4.0系统来享受多处理器带来的好处而且,即使在单处理器计算机上多线程程序在Windows Vista/XP/2000/NT 4.0上的性能也比在Windows 9x上好。这要归功于Windows Vista/XP/2000/NT 4.0系统有着更为高效的线程切换技术但是,这种性能上的差别在多数多线程程序中体现得并不是十分明显 对于程序开发,特别是编寫和调试多线程程序而言Windows Vista/XP/2000/NT 4.0系列操作系统比Windows 9x系列更为稳定,当运行操作系统代码的线程被暂停或终止的时候操作系统的一些部分有可能絀于不良状态中。这种情况使得Windows 9x操作系统崩溃的几率远远高于Windows Vista/XP/2000/NT 4.0系统的几率所以,NI公司推荐用户使用运行Windows Vista/XP/2000/NT 4.0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来开发多线程程序 3. 软件开发工具包线程API)相比,LabWindows/CVI的多线程库提供了以下多个性能优化: Thread pools帮助用户将函数调度到独立的线程中执行Thread pools处理线程缓存来最尛化与创建和销毁线程相关的开销。 Thread-safe queues对线程间的数据传递进行了抽象一个线程可以在另一个线程向队列写入数据的同时,从队列中读取數据 Thread-safe variables高效地将临界代码段和任意的数据类型结合在一起。用户可以调用简单的函数来获取临界代码段设定变量值,然后释放临界代码段 Thread locks提供了一致的API并在必要时自动选择合适的机制来简化临界代码段和互斥量的使用。例如如果需要在进程间共享互斥锁,或者线程需偠在等待锁的时候处理消息LabWindows/CVI会自动使用互斥量。临界代码段使用在其它场合中因为它更加高效。 Thread-local variables为每个线程提供变量实例操作系统對每个进程可用的线程局部变量的数量进行了限制。LabWindows/CVI在实现过程中对线程局部变量进行了加强程序中的所有线程局部变量只使用一个进程变量。 可以在Utility Library?Multithreading下的LabWindows/CVI库函数树状图中找到所有的多线程函数 4. 在LabWindows/CVI的辅助线程中运行代码 单线程程序中的线程被称为主线程。在用户告诉操作系统开始执行特定的程序时操作系统将创建主线程。在多线程程序中除了主线程外,程序还通知操作系统创建其他的线程这些線程被称为辅助线程。主线程和辅助线程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开始执行的位置操作系统从main或者WinMain函数开始执行主线程,而由开发人员来指萣辅助线程开始执行的位置 在典型的LabWindows/CVI多线程程序中,开发者使用主线程来创建、显示和运行用户界面而使用辅助线程来进行其它时间偠求严格的操作,如数据采集等LabWindows/CVI提供了两种在辅助进程中运行代码的高级机制。这两种机制是线程池(thread pools)和异步定时器线程池适合于執行若干次的或者一个循环内执行的任务。而异步定时器适合于定期进行的任务 使用线程池 为了使用LabWindows/CVI的线程池在辅助线程中执行代码,需要调用Utility Library中的CmtScheduleThreadPoolFunction函数将需要在辅助线程中运行的函数名称传递进来。线程池将这个函数调度到某个线程中执行根据配置情况和当前的状態,线程池可能会创建新的线程来执行这个函数、也可能会使用已存在的空闲进程执行函数或者会等待一个活跃的线程变为空闲然后使用該线程执行预定的函数传递给CmtScheduleThreadPoolFunction的函数被称为线程函数。线程池中的线程函数可以选择任意的名称但是必须遵循以下原型: Library的线程安全隊列,可以在线程间安全地传递数据当需要用一个线程来采集数据而用另一个线程来处理数据时,这种技术非常有用线程安全队列在其内部处理所有的数据锁定。通常说来应用程序中的辅助线程获取数据,而主线程在数据可用时读取数据然后分析并/或显示数据下面嘚代码显示了线程如何使用线程安全队列将数据传递到另外一个线程。在数据可用时主线程利用回调函数来读取数据。 int

  •   本文介绍了基于LabWindows/CVI 的虚拟示波器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然后给出了LAN接口的设计最后重点给出了虚拟仪器的系统软件设计。经过實例分析证明该虚拟示波器具备了传统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各项功能均能达到指定要求与传统示波器相比,该虚拟示波器具有开发成夲低、开发周期短、升级和维护容易等优点而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方便实现人机交互   0 引言   随着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采用“虚拟仪器”来取代传统仪器的新的测量方法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测控系统虚拟仪器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仪器技术,结匼高效的各类软件平台来完成各种测量的技术与传统的仪器相比虚拟仪器具有开发成本低、开发周期短、升级、维护容易和增加了系统嘚灵活性等特点。   虚拟仪器利用各种通信端口完成对信号的采集和调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处理能力对数据进行运算和分析,利用监控软件模拟各种仪器的操作界面   虚拟仪器主要包括3 个组成部分:高效的应用软件、模块化的I/O硬件和用于集成的软硬件平台。   本攵虚拟示波器界面采用LabWindows/CVI平台开发LabWindows/CVI是NI公司推出的交互式C语言开发平台。LabWindows/CVI将功能强大、使用灵活的C语言平台与用于数据采集分析和显示的测控专业工具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它的集成开发环境、交互式编程方法、函数面板和丰富的库函数大大增强了C 语言的功能,为设计人员编寫检测系统、自动测试环境等应用软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软件开发环境   1 系统整体框架   1.1 系统组成   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1.2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数据采集卡是虚拟示波器的硬件基础本文采用绿扬电子的数字示波器YB54500的内部数据采集卡采集数据。其基本的笁作原理为:被测量信号经过通道送入数据采集电路经过数据采集板上的交直流选择电路、滤波电路、衰减电路、放大电路再通过AD 采样量化后送入到数据存储卡中。   LabWindows/CVI通过LAN口获取数据存储卡中的的数据再通过虚拟界面显示波形和数据,从而获得近似真实仪器的测试结果   1.3 LAN接口设计   使用网络化的虚拟仪器,可方便人们在异地交换数据与传统仪器相比,在网络化仪器环境条件下被测对象可以通过测试现场的普通仪器设备将测得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给异地的高档次的仪器去分析、处理;能实现测量信息的共享;可掌握网络节点处信息的实时变化的趋势。   本文上位机通过LAN与YB54500的内部数据采集模块相连LAN 的传输速率高(10 Mb/s),且易于扩展方便在同一台计算机上控制哆个设备。   数据采集端的网口硬件电路图如图2所示   2 软件设计   2.1 虚拟仪器的软件开发工具   虚拟仪器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操作環境和强大的处理能力。本系统选择LabWindows/CVI 软件平台   LabWindows/CVI的用户界面编程器可以创建并编译图形用户界面(GUI),用户界面库函数可以在程序中創建并控制GUI.LabWindows/CVI 中仪器库包含GPIB、VXI和RS 232等仪器的驱动程序LabWindows/CVI的功能强大还在于它提供了丰富的库函数,可以实现复杂的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系统的開发   2.2 波形显示模块   测量波形采用LabWindows/CVI中提供的Graphs来显示,将采集的数据保存在动态数组中对数据进行时域分析并画出波形图。数据吔可经过运算后再显示波形运算包括通道1和通道2的波形的相加、相减、相乘和相除。   2.3 波形分析模块   波形分析是将时域信号通过┅定的数学运算转换成频域信号可以更加方便地对信号进行研究分析。   2.4 信号调节模块   信号调节模块主要完成信号的垂直增益和沝平增益的调节图3为信号调节模块程序流程图。   2.5 程控命令树   本系统中包含16个子程控命令树TIMEBASE根级子系统命令、CHANNEL1和CHANNEL2根级子系命令、TRIGGER根级子命令系统等。以波形运算程控命令树为例如图4所示。   2.6 TCP协议与TCP库   TCP 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在IP 协议之上与IP 协议提供不可靠傳输服务不同的是,TCP协议为其上的应用层提供了一种可靠传输服务这种服务的特点是:可靠、全双工、流式和无结构传输。   LabWindows/CVI 的TCP 库函數提供了与平台无关、面向连接的、字节流网络通信协议编程接口   下面是LAN通信代码实例:   3 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的软件设计思想,完成图3虚拟界面的设计以正弦波信号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虚拟示波器的功能包括:   (1)通道垂直偏转系数开关(VOLTS/DIV):调节通道衰减档位偏转系数;(2)显示屏:显示波形及相关信息的主要输出界面;(3)通道功能键:用来打开或关闭对应通道及菜單;(4)通道垂直位移旋钮:用来调节通道波形垂直位移;(5)触发电平调整旋钮(LEVEL):根据触发电平决定扫描开始的位置;(6)运行/停圵功能键:按一次波形停止,再按一次波形运行;(7)自动功能键:按一下此键自动捕获波形的相关数据在屏上准确显示;(8)运算功能鍵:按下该键打开或关闭运算功能及菜单;(9)LAN接口:外接网线   4 结语   虚拟仪器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仪器由厂家定义功能鼡户无法改变的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仪器系统。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仪器正向着智能化、网络化的形式迈进基于LAN 设计的虚拟示波器满足了工业智能控制系统的要求,有效的降低了监控、测控工作的人力和财力投入虚拟仪器结合了计算机技术与測量技术,开创了个人计算机仪器时代是测量仪器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  摘要:针对工业现场对扭矩扳手的检定点、自动检定次数、加荷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扭矩扳手相关资料的录入、存储、查询,及扭矩仪表的数据采集、电动机控制等功能的要求为了适应现場环境,提出了一种将传感器技术、数据库技术、控制技术及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以研华TPC-1570H工控机、PCI-1761采集卡和TCA称重传感器结合AT-150扭矩测量仪为平台,设计了数据采集模块、扭矩 测量仪控制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应用虚拟仪器软件LabWindows CVI编写程序,实现了对扭矩扳手檢定值的采集、分析、存储、打印和报警经过试验测试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扭矩扳手是广泛使用于航空、航天、舰船、汽車、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的一种高精度装配工具。各种扭矩扳手在出厂前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均需检定以保证使用要求。 目前检定单位使用机械式检定仪,通过人工手动检定扭矩扳手的检定结果需要人工录入计算机后保存、打印输出,这种检定方式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檢测结果受操作者的经验影响,容易造成人为因素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系统不但可以进行扭矩扳手的人工手动检定,还具备自动检萣的功能并且将扭矩扳手的基本信息、标准装置的基本信息、每一检定点的3个检定值、示值相对误差、示值重复性及准确度级别等参数保存到Access数据库中,以便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打印输出 硬件方面,由于2~3 000 N·m的扭矩负荷输出相差太大要想将多个量程的传感器集成于一台加载装置上,用一台伺服电机驱动很难对大小量程进行兼顾,所以本系统用两台设备来实现此功能。一台装置用一个传感器实现2~10 N·m量程段的检测功能;另一台装置用4个传感器实现10~3000 N·m量程段的检测功能软件方面,采用虚拟仪器编程软件LabWindows CVI编写了手动示值式扭矩扳手(指針式、数字式)和手动预置式扭矩扳手的检定程序。 本系统检定准确、性能稳定、功能丰富、操作简便在扭矩检定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成为企业、科研机构控制扭矩扳手、扭矩螺丝刀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1 系统硬件设计 1.1 总体设计 数据处理系统由工控机、采集卡、软件平台、扭矩仪表、伺服电动机、减速器和扭矩传感器(4个)等主要部分组成。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4个TCA称重传感器完成10~3000 N·m量程段扭矩扳手嘚检测功能,AT—150扭矩测量仪将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扭矩值通过RS232串口发送给工控机工控机根据在LabWindows CVI环境下编写的程序,通过PCI—1761采集卡控制伺垺驱动器从而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向和转速,以不同的控制要求完成对扭矩扳手扭矩的加载和卸载 1.2 硬件介绍 1.2.1 AT-150扭矩测量仪 AT-150扭矩测量仪,具囿精度高、性能稳定、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等特点主要用于扭矩峰值检测。该测量仪具有以下功能特点:1)荧光双显示屏清晰直观;2)4通道傳感器输入;3)自动零位跟踪功能;4)全面板式数字调校及工作参数设置;5)模拟、数字滤波参数设置;6)4种力矩单位示值自动转换;7)峰值保持及第一峰值保歭;8)6组预设值及超差设置。 AT-150扭矩测量仪与工控机通过RS232接口连接AT-150扭矩测量仪与TCA称重传感器的连接如图2所示。图中EX+:激励正EX-:激励负SIG+:信号正SIG-:信号负SH:屏蔽 1.2.2 TCA称重传感器 TCA称重传感器材质为不锈钢,广泛应用于悬挂容器称重、起重设备测力应用船用、港口机的测力应用,材料試验机应用等其他测力装置 1.2.3 PCI-1761是一款PCI总线的继电器输出及隔离数字量输入卡,它提供8路光隔离数字量输入通道在噪声环境下为采集数字量输入提供3750VDC的隔离保护;它带有8个SPDT继电器可以用作开关控制设备或者小型电源断路开关。为了便于监控每个继电器都带有一个红色的LED指示燈,用来显示继电器的开关状态PCI-1761的8路光隔离输入通道是噪声环境或电位漂移下数字量输入的理想选择。 本系统主要完成两个控制要求:掱动示值式扭矩扳手(指针式、数字式)、手动预置式扭矩扳手的检定恒扭矩加载率控制要求。手动示值式扭矩扳手(指针式、数字式)的检定需要结合手动操作;手动预置式扭矩扳手的检定程序可以人工手动检定,也可以自动检定在自动检定时,首先控制伺服电机以一定速度囸转完成扭矩的加载过程,当扭矩扳手的实测值下降10%时该实测值即是扭矩扳手的实际扭矩值,此时控制伺服电机以一定速度反转,唍成扭矩的卸载过程并按国家标准JJG707—2003要求,自动判断扭矩扳手是否合格将检定结果记录在表格和数据库中。如果在加载过程中为了防止扭坏扭矩扳手,当扭矩的实测值超过待测扭矩扳手的扭矩值的10%时控制伺服电机反转,进行卸载恒扭矩加载率控制方框图如图3所示,首先给定扭矩加载率将实际扭矩加载率和给定扭矩加载率比较,如果实际扭矩加载率等于给定扭矩加载率控制伺服电机保持目前加載速度不变;如果实际扭矩加载率小于给定扭矩加载率,控制伺服电机加速;如果实际扭矩加载率大于给定扭矩加载率控制伺服电机减速。 根据AT-150扭矩测量仪的通信协议编写了相应的数据处理函数,方便的将扭矩值显示在计算机上 2.3 Access的初始化程序 在扭矩扳手检定前需要将扭矩扳手的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程序中设计了“录入”界面;在扭矩扳手检定后需要给出打印报告并将检定结果存储到数据库中。在程序安裝以前需要在“管理工具”中用“ODBC数据源”配置数据库Access的初始化程序如下: 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图中的“检定次数”栏中设定扭矩扳手嘚检定次数可以自动完成扭矩扳手的检测,界面上设置有“超限”和“检定点”指示灯用于指示扭矩值超量程和扭矩的实测值。界面Φ的“证书编号”可以自动生成选择了“检定点”的个数后,表格中的检定点自动生成界面中的左下方为电机控制区域,右下方为扭矩仪表控制区域 通过对不同量程扭矩扳手的连续检测发现,LabWindows CVI可以实时的用收到的数据按照国家标准IJG707—2003计算出被测扭矩扳手符合的的精度等级并可以依据系统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自动对检定结果是否合格进行判断,反应迅速 4 结束语 文中研制了一种扭矩扳手自动检测系统,数据处理平台基于LabWindows CVI的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介绍了系统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的整个流程成功实现了LabWindows CVI对扭矩扳掱数据的处理,及扭矩扳手检定点的自动和手动的控制通过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效果良好。

  • 摘要 介绍了使用Labwindows/CVI和DAQ/PXI-2005數据采集卡搭建的数据测量系统通过传感器将所测特征信号变为电信号传输,再用数据采集卡采集传送给处理器用LabWindow/CVI搭建数据处理和顯示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物体特征的测量该系统可以实时显示所测物体特征,修改数据采集时的各项参数显示采集到数据的波形,存储、调用采集到的数据 物体的特征有多种,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本文以温度为例。通过获知部分特征可以确定其当前狀况。因此特征的获知尤为重要通常用专业的仪器测量这些信号,所需仪器较昂贵虚拟仪器利用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加上高效灵活嘚软件完成测试目前国内、国际虚拟仪器市场,主要采用LabView软件但LabView作为一款图形化的开发工具,不够灵活因此NI公司推出了面向测控领域的LabWindo ws/CVI软件开发平台,这款测量软件将控件和编程结合在一起灵活高效。 1 总体架构     首先通过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特征以温度为例,将模擬温度信号转换为相应大小的电压信号对电压信号进行调理放大并去噪,然后通过数据采集卡对电压信号进行采集实现A/D转换,处理所采信号将之转变为相应的温度信号加以显示,如图1所示 Duo双核处理器。PXI-8106插在PXI机箱的0号插槽上通过机箱上的高速PXI总线与插在1号插槽上嘚PXI数据采集卡相连接。LabWindows/CVI与NI的数据采集卡配套使用灵活方便但考虑到成本,选用了凌华公司的PXI-2005数据采集卡其是一款4通道16位并行多功能數据采集卡,最高采样速率为500 ksample/s满足项目需要。 1.2 软件方面 LabWindows/CVI是NI公司推出的面向计算机测控领域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能够在多操莋系统下运行。LabWindows/CVI将用于测控的专业工具与C语言平台结合利用测控专业工具的集成化开发环境、交互式编程方法、函数面板和丰富的库函数大幅增强了C语言的功能,为开发设计人员编写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过程监控系统等应用软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软件开发环境     LabWindows/CVI适用于测试盒测量的ANSI C开发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广泛用于制造测试、军事/航天、通讯、设计验证和汽车工业等领域。 2 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首先要驱动数据采集卡对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将处理结果显示到界面上。 2.1 数据采集卡的驱动     在驱动数据采集的過程如下:数据采集卡首先要经过硬件初始化这个过程多数由生产商提供的驱动程序完成。初始化完成以后在工程内加入D2K-Dask.lih,就可使鼡生产商提供的软件操作语句对数据采集卡进行控制         将采集到的数据显示到界面上,有两种方式:(1)静态方式将所采集到的点一次性显礻在界面上,如果要继续显示则要将之前界面上的点擦除后才可以继续。(2)动态方式以带状图实时显示图形数据,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哃时刷新的曲线每一条曲线代表一个连续量的数据通道。为显示处理过的数据要选用静态显示。而静态显示只能显示一次因此需要使用CVI内置时钟Timer隔几秒刷新显示数据。某一区间的数据可以以横轴为时间、纵轴为幅度显示也可以其他方式显示。这里选择环形图显示 2.2.2 环形图显示     环形图显示如图4所示,显示的是温度信号单位℃。图中有两个圆大圆代表最大量程值,小圆代表最小量程值图中共囿86条线段,代表这一段时间被平分为86段每条线段代表一个时间点。测量到的数据依照时间先后在这86个线段上逆时针标出数据越大越靠菦大圆,数据越小越靠近小圆将这些点依次连接,易看到哪一时间点上的数据较大而哪一时间点上的数据较小。直观地显示出所测时間内数据的大小变化左下角最大量程显示的是大圆代表的值,最小量程显示着小圆代表的值这两个量程可以重新输入设置,以便观察數据在更小量程里的变化 3 数据的处理 3.1 数据的分离     数据采集卡是将采集到的数据以交错方式存储内存当中。所谓交错即内存中的存储依佽是第12,34通道的数据。以4通道采集为例把第一位数据和每隔3位后的第4位数据存放在一起,形成了第一通道数据从第3位开始,每隔3位数据存储在一起则形成了第3通道数据。再将这些数据用于处理和显示 3.2 数据的转换     数据采集卡采集到的数据并不是10进制的电压数据,而是由某种对应关系对应得到的数字信号需要进行一次转换得到10进制电压数据。转换原理如下:PXI-2005这款数据采集卡是16位的采集最大电壓范围是-10~+10 V;基准电压是+10 V,因此数字0对应-10 V数字215对应0 V,数字216对应10 这样就将从模拟电压上采集到的原始数字数据(data_collect)转换为相应的10进制数字电压數据(data_D) 3.3 数据的存储     数据是以TDMS格式存储,TDMS是NI公司主推的一种二进制记录文件拥有高速、易存取等多种优势,能在NI的各种数据分析或软件の间进行无缝交互而且提供一系列API函数供LabWindows/CVI使用。     存储的数据是采集转换后的电压数据每通道内的数据都是单独存储的,互不影响存储后的TDMS文件可以通过安装CVI时同时安装的一个插件一Excel Importer打开,打开效果如图5和图6所示     PXI-2005这款数据采集卡是4通道的,本试验中只用到了两通道如图6所示,只有1、3通道有数据存储2、4通道的数据是0。 3.4 生成报表     将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后整理到word文件上以供打印报表如图7所示。报表Φ存储的是已经转换的温度数据单位℃。     使用word的函数语句包含在wordrepoit.fp文件里因此要先要在工程内加载wordreport.fp,然后才能使用其中包含的函数來制作word文件     由LabWindows/CVI搭建的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快速测量、实时显示等功能搭配相应的传感器,容易制作成相应领域的测量仪器同时CVI可鉯应用到大多数操作系统上,具有良好的移植性、使用简单相比MFC,CVI的研发因为拥有大量专业测控插件而显得更加方便快捷;相比LabView,CVI的鈳编程性使其更加灵活更能满足研发人员的思想。同时CVI插件的随意放大缩小功能也适合移植到大小不一的触摸屏上使用,适用于嵌入式系统由此可见CVI在测量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将成为虚拟仪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 摘要:给出了一种基于C单片机实现无线温度采集嘚系统方案。将AT24C16数据储存电路、AD590温度采集电路、实时时钟电路、无线收发模块和C控制电路置于采集环境中采集到的数据可根据用户需要通过无线模块向主机发送,主机只需发送不同的控制命令即可完成多点无线温度采集,然后主机再将接收的数据通过串口发给PC机用户茬LabWindows/CVI实现的PC机数据处理界面下,完成系统操作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很好地达到了设计目的 测控软件开发平台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在对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的温度采集卡和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的多点无线温度采集系统阐述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实现多点无线温度采集的过程。硬件系统设计包括USB转串口、无线收发模块、温度采集等;软件系统设计包括用户界面、串口通信、无線发射、接收处理等 1 从机通过温度传感器AD590采集环境温度产生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完成I/V转换送入单片机进行A/D转换,单片机将转化得到的信息保存到AT24C16中同时保存时钟电路的实时时间。用户只需简单操作上位PC机软件界面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通过串ロ传给主机主机发送地址和控制指令,若与某从机的地址匹配则返回相应指令;若地址不匹配,则不做处理主机收到相应匹配应答指令后,向从机发送温度传输指令从机收到后,将保存在AT24C16中的信息发给主机主机则将接收到的信息由串口传给上位PC机,用户只需在上位机操作界面进行操作就可以观察到相应区域的温度变化情况当从机地址重叠,主机接收到错误信息时可通过上位机发送新地址,修妀从机地址以确保区域内各个子系统的稳定运行。 2 硬件电路设计 2.1 硬件总体设计     整个系统主要由从机采集、存储和发射系统主机接收囷处理系统和上位PC机操作界面三部分组成。 从机部分由AT24C16数据储存电路、AD590温度采集调理电路、实时时钟电路、无线模块和C控制电路构成;主機部分由无线接收模块和串口转USB电路组成;上位PC机操作界面用于方便用户操作系统总体电路(包括主机系统和从机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2.2 从机部分电路     信息储存电路主要由AT24C16构成AT24C16是具有I2C总线接口的E2PROM,其存储容量为16 KB字节地址空间为0~2 047。AT24C16的数据输入引脚有过滤外部扰动信號的作用在智能控制中广泛用于常数、重要参数、系数参数的存放。     温度采集部分采用AD公司的AD590单片集成两端感温电流源它是利用PN结正姠电流与温度关系的原理制成的,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和性能稳定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输出阻抗高等优点。将AD590的输出信号转化为电壓信号处理后送给单片机A/D采样,如图2所示     实时时钟电路采用Dallas的高性能、低功耗、带RAM的I2C总线的串行时钟/日历芯片DS1302。I2C总线通过使能交叉开关配置在C的P0.0(SDA)和P0.1(SCL)并加上拉电阻4.7 kΩ,完成DS1302的初始化和时间数据的传输。     无线模块由PT2262编码电路、PT2272解码电路和315 MHz无线发射模块组成PT2262/2272昰PTC公司生产的一种CMOS工艺、低功耗、低价位通用编解码电路,PT2262/2272最多可有12位(A0~A11)三态地址端管脚(悬空、接高电平、接低电平)任意组合可提供531 441個地址码,本系统从机地址码固定且不同且从机地址码和主机地址码均由单片机控制。PT2262最多可有6位数据端管脚设定的地址码和数据码從17脚串行输出。当PT2262的17脚为高电平时315 MHz的高频发射电路起振并发射等幅高频信号,当17脚为低电平时315 MHz的高频发射电路停止振荡,所以高频发射电路完全受控于PT2262的17脚输出的数字信号从而对高频电路完成幅度键控(ASK调制)相当于调制度为100%的调幅。实际运用时要注意PT2262每次发射时至少發射4组字码PT2272只有在连续两次检测到相同地址码加数据码时才会驱动相应的数据输出端为高电平和驱动VT端同步为高电平。 2.3 主机部分电路     串行通信是一种适用于两机之间的通信通过通信接口,两机的发送、接收口按照预定的串口地址、传输速率(波特率)、数据格式、校验方式、传输方向完成数据交换其中RS 232串行通信端口是计算机中常见的总线形式,在测量测试和仪器控制的过程中大量使用然而现在笔记本電脑很少有串口,大多数PC机提供USB接口所以系统采用了一种基于PL2303HX芯片的USB转串口的方法。PL2303HX是Prolific公司推出的USB转RS 232接口的转换芯片能解决RS 232全双工异步串行通信与USB功能接口的连接,支持完整的RS 232接口可编程波特率,并可为外部串行口提供电源且低功耗、低成本。 3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部汾分为单片机程序设计和LabWindows/CVI程序设计两部分系统总体流程图如图3所示。 3.1 单片机程序     单片机程序分为主机系统程序和从机系统程序 LabWindows/CVI囿许多标准函数库。串口通信设计时采用RS 232函数库提供的串口通讯控制函数和I/O函数。用户通过选择界面上相应区域的按钮按下温度采集按钮,此时上位PC机发送一次该区域温度采集指令下位机则传送该区域存储的温度数据,上位机将收到的温度数据保存到数组中再通過画图函数绘制动态温度曲线。该上位PC机软件操作界面可以将不同从机的温度数据显示在同一界面上方便用户进行温度数据对比。实际顯示效果如图4所示 4 结语     本系统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很好地实现了既定要求,既能够修改从机地址码又能动态显示温度情况,对不同区域嘚温度采集也较为准确操作界面便于管理人员使用。实验结果表明以无线收发装置取代电缆线传输数据,可降低功耗节约成本,安裝简单灵活灵敏度高,可靠性强可移植性强。空旷环境下无线传输距离超过150 m;遮挡情况下,无线信号可绕过多层建筑物可以增加Φ继站,以增加传输距离数据编码组数可以任意扩展。

  • 1 虚拟仪器和LabWindows/CVI简介 虚拟仪器是1986年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提出的一种新型仪器概念他是計算机技术介入仪器领域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仪器种类。在虚拟仪器中计算机处于核心地位计算机软件技术和测试系统哽紧密地地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仪器的结构概念和设计观点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虚拟仪器技术的实质是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和擴展传统仪器的功能。其基本构成包括计算机、虚拟仪器软件、硬件接口模块等在这里,硬件仅是为了解决信号的输入输出软件才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当基本硬件确定了以后就可以通过不同的软件实现不同的功能。虚拟仪器应用软件集成了仪器的所有采集、控制、数據分析、结果输出和用户界面等功能使传统仪器的某些硬件甚至整个仪器都被计算机软件所代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计算机即是仪器,软件即是仪器 虚拟仪器的软件是其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硬件执行通信和控制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及对結果进行恰当的表达和输出等虚拟仪器的软件开发平台目前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基于传统语言的Turbo C,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Basic与Visual C++Borland公司的Delphi,Sybase公司的PowerBuilder这类語言具有适应面广、开发灵活的特点,但开发人员需有较多的编程经验和较强的调试能力;第二类用专业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开发如HP公司嘚VEE,NI公司的Lab-VIEW和Lab Windows/CVI等NI公司的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是一种专业图形化编程软件,采用图形化编程方式结构流程清晰,但缺点是对硬件的要求较高仳较依赖NI的专用产品,对信号控制方式不够灵活而Lab-Windows/CVI以ANSI C为核心,将功能强大使用灵活的C语言平台与数据采集,分析和表达的测控专业工具有机地接和起来他的集成化开发平台,交互式编程方法丰富的控件和库函数大大增强了C语言的功能,为熟悉C语言的开发人员建立检測系统自动测量环境,数据采集系统过程监控系统等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软件开发环境。 2 基于LabWindows/CVI平台开发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 2.1 硬件组成 仪器硬件主要由计算机及其接口、多功能数据采集卡和滤波及放大电路组成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多功能数据采集卡采用NI公司生产的1200系列Lab-PC-1200這是一种性能优良低价位适合PC及兼容机的数据采集卡,他能够完成信号采集(A/D)数字信号的模拟输出(D/A)及定时/计数功能。他具有8个模拟量输入通道2个模拟量输出通道,24个数字量I/O接口和3个16位定时/计数器Lab-PC-1200输出的模拟信号通过滤波器进行滤波平滑、放大后即可使用。其中滤波器的選择视输出信号频率范围而定放大倍数根据实际需要分不同的档位。 用户界面共有8个控件:1个Panel控件1个Graph控件,1个Ring控件1个ButtON控件和4个Numeric控件。创建过程如下:启动CVI在工程窗口中选择菜单File→New→User InterFace(*.uir),打开空白用户界而编辑窗口在其中单击右键,依次选择所需控件并置于面板的合適位置 (2) 设置控件属性 将鼠标置于各控件图标上并双击左键,在掸出的编辑窗口中设嚣好各控件的属性主要属性设置包括控件名称(CONSTANT NAME)、回調函数(Callback Function)名、控件标题等。 2.3 软件设计 在完成用户界而设计后CVI可自动生成许多代码以及缺省消息处理函数,只要在这些函数中添加所需的代碼即可完成程序的设计具体操作如下:在以上完成的界面窗口菜单中选Code→Generate→All Code,点击OK键即进入代码编辑窗口整个程序部分源代码如下,其中加粗部分代码是需要程序开发者自己添加的             完成以上代码添加并保存后,在工程窗口中选择:Ed-it→add File To Project→a11 Files(.*)依次将前述界面文件、代码文件以及自动生成的头文件加入到工程文件中。通过Run dun Project命令即可运行工程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LabWindow/CVI软件开发平台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利用此岼台开发的软件可形成独立的安装程序可完全脱离LabWindow/CVI环境独立运行,易于安装使用性强。 3 结 语 通过对该信号发生器所产生的信号进行测試结果表明该信号源输出正弦信号性能优于普通传统信号源产生的信号。可以相信随着虚拟仪器技术向纵深发展和各项高新技术的进步,人们完全可以实现将电子实验室"装入"电脑的设想虚拟仪器不是计算机功能简单的扩展,也不单纯是传统智能仪器的替代品虚拟仪器的概念代表了当今测试仪器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 简称 NI)近日发布了 LabWindows/CVI 2012,该平台是为测试测量軟件的编程人员所开发的最新版本的ANSI C IDE 感言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复杂系统的开发周期不断被缩短一些公司为确保高质量和高可靠性作出了极大的努力。”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市场营销副总裁Ray Almgren如是说“LabWindows/CVI 2012体现了我们长远发展,矢志创新的信念我们提供给工程师最具苼产效益的软件工具,帮助他们搭建复杂的测试测量系统” 产品特性 并行运行引擎功能,通过将应用程序绑定到某特定运行引擎的版本帮助受限行业的开发者防止已验证的代码免于不需要的更新。 执行评测能够提供运行时每个线程和函数所花费时间的图形化信息从而找到代码的瓶颈所在。 超过100个新的射频应用高级分析函数包括信号噪音发生、窗口函数、滤波器设计与分析函数,信号运算函数等等 妀进的LabWindows/CVI实时模块,提高了实时目标的定时和控制功能

  • 摘要:在复杂的大型测试系统的软件开发中,面对大量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处理數据库是测试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式数据库互联(ODBC)规范提供的一组对数据库访问的标准API为数据库的管理和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基于此介绍了在LabWindows/CVI平台下,应用ODBC和SQLToolkit工具包与Oracle数据库交互的过程和程序实例实践证明,此方法简单、可靠实际开发中可鼡性比较强。 在测试系统的应用开发中测试数据通常是以文件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的。这样的数据存储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远程测试系统,对于大量的数据不能及时的反馈要实现方便灵活的管理和访问,数据库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LabWindows/CVI是一个完全的标准C开发环境,鼡于开发虚拟仪器应用系统CVI5.5及以后的版本提供了支持数据库的sQLTOOLKIT工具包,该工具包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库操作函数给开发带来了方便和快捷。 1基于PCI的数据采集 对于非NI公司的PCI数据采集卡一般的驱动程序都是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提供的。对于CVI而言可以直接利用驱动程序的动態链接库文件实现对采集卡的控制。本文采用中泰PCI-8333数据采集卡进行信号采集、存储和输出PCI-8333数据采集卡具备丰富的采集与控制方法,同时吔提供了动态链接库文件和头文件 1.1缩写采集卡头文件 虽然厂商提供了头文件,但是LabWindows/CVI需要用c语言对头文件进行改写参照厂商提供的头文件,编写部分方法声明如下:     注意头文件中包含的方法一定要与动态链接库中的方法—致。编写后将该头文件添加到应用程序中。在程序源文件中声明头文件添加#include“PCI8KP.h”。 1.2产生dll导入库文件 将采集卡厂商提供的动态链接库文件加入刭应用程序所在的文件夹中选择菜单:Option-GenerateDLLImportLibrary,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OK按钮会弹出动态链接库选择对话框,选择加入到程序中的动态链接库后会在该文件夹下产生导入库。将该导叺库也加入到当前程序的工程中 1.3应用动态链接库 上面的两个步骤完成后,便可在CVI应用程序中使用该动态链接库调用头文件中已声明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源程序的编写,实现对效据采集卡的控制 2ODBC及SQLToolkit工具包 ODBC(OpenDatabase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套开放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接口規范它提供了统一的数据库应用编程接口(API),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套高层调用接口规范和基于动态连接库的运行支持环境使用ODBC开发数据庫应用时,应用程序调用的是标准的ODBC函数和SQL语句数据库底层操作由各个数据库的驱动程序完成。因此应用程序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可移植性 LabWindows/CVISQLToolkit是用于CVI数据库访问的附加工具包,它集成了一系列的高级功能模块这些模块封装了大部分的数据库操作和一些高级数据库访问功能。LabWindows/CVISQLToolkit支持主流的数据库驱动对于数据库开发商及第三方开发者提供的驱动,LabWindows/CVISQLToolkit也一样采用标准的ODBC编译方式通过这种扩展方式,可以灵活支歭任何符合ODBC开发标准的数据库系统 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以关系型和面向对象为中心管理数据的数据库管理软件系统。Orade数据库有如下几個强大的特性:支持多用户、大事务量的事务处理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有效控制,支持分布式数据处理等因其在数据安全性与数据唍整性控制方面的优越性能,以及跨操作系统、跨硬件平台的数据互操作能力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将Oracle作为其应用数据的处理系统。 3.1创建數据库     最后创建数据存储DATA_ACQUIRE这里不再列举数据库脚本代码。 3.2创建DSN 在使用工具包之前首先需要在操作系统中的ODBC数据源中创建一个DSN,工具包與数据库的链接就是建立在DSN基础上的创建DSN的步骤如下: (1)在操作系统控制面板中选择“数据源(ODBC)”。 (2)选择“系统DSN选项卡”添加按钮 CVI和数据庫是开发虚拟仪器应用软件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利用专门的数据库接口工具包可以方便地实现CVI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链接本系统的实現表明,通过CVI与Oracle数据库质检进行数据交互使得测试系统有了强大的功能,在组建复杂的测试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阐述了借助LabWindows/CVI環境实现飞行模拟器测控系统的设计过程。介绍系统的硬件结构同时描述了利用软件的方法实现操纵负荷系统信号的采集、控制TCP通信,洎动参数测试等功能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人机界面友好工作性能稳定可靠,为模拟飞行器的检测维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为了满足基于教学工作过程需要,凸现航空特色创设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情境环境,开发了运5简易飞行模拟器设備该项目以真实的运5飞机为载体,以LabWindows/CVI为开发环境主要面向学生演示飞机的飞行的姿态(纵向、升降、倾向、俯仰、横滚和航向)以及飞荇过程中各种仪器仪表的变化,使学生对飞机的飞行原理以及驾驶技术具有一定了解使其在模拟器上完成简单的飞行操作。   1 系统结構   由于该模拟器仅用于教学参观演示,仅涉及了飞机飞行过程一些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必须设备和必须功能因此,对模拟器简易化處理后它主要包括仪表控制系统、操纵负荷系统和视景环境模拟系统,该飞行器控制系统用框图如图1所示   1.1 操纵模拟控制系统   操纵模拟控制系统义称操纵负荷系统,是整个项目的核心主要为飞行员提供逼真的座舱操纵感觉。座舱操纵感觉是飞行员移动操纵感覺时的负荷感觉它受到操纵面偏转的影响,并由此产生操纵输入引起飞机的响应操纵负荷系统分为操纵负荷装置和飞机操纵系统模型兩部分。其中操纵负荷装置用于产生实际的模拟器座舱操纵力;飞行操纵系统模型用于仿真给定条件下特定飞机操纵系统的各种力的形荿。通过这两部分的集成仿真实现所需的座舱操纵力,从而产生操纵力的感觉这种感觉与飞行员在真实飞机中的体验感觉相似。   運5模拟器的操纵负荷系统采用电动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主要的子系统:操纵负荷计算机子系统和操纵负荷装置子系统。前者用于计算飞機飞行操纵系统以及作动器控制回路的数学模型控制器的输出提供驱动作动器通道的控制信号;而后者用于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动作动器的运动,驱动座舱操纵装置   1.2 模拟仪表控制系统   运5模拟器仪表控制系统是运5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主要实现运5飞机茬模拟飞行状态时各个仪表在操纵系统作用下的指示,让操作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运5简易模拟器采用运5飞机上的真实仪表,座舱内基夲保持运5飞机结构不变整个仪表控制系统的驱动信号由模拟信号控制系统和气压信号控制系统构成,它结合视景及音响实时显示飞机的飛行姿态以及所处的高度等   1.3 3D环幕视景仿真系统   3D环幕视景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舵通道图形处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处理高分辨率的视频文件或图片在图形处理系统内部实现源文件的多通道分割,舵通道图像重叠融合带的亮度调节、像素级的边缘集合校囸、羽化处理。最后实现多通道无缝完整图像输出;二是3D多通道输出系统接收到经图形处理系统处理过的源文件后,经过本身处理器件嘚2D、3D效果的多通道视频或图片   整个系统从性能与方便性着手。在保证了完美融合效果的基础上简化了系统的控制过程使整个系统哽实用、更人性化。   1.4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整个模拟器以工控机为核心运行信号均源于操纵负荷系统,操纵负荷系统分为操纵负荷装置和飞机操纵系统如图2所示。其中操纵负荷装置可以产生实际的模拟器座舱操纵力使升降舵、副翼和方向舵发生相对的运动,通過传感器对位移角度进行测量。工控机对所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通过以太网传给视景仿真计算机,使视景显示器显示相应的视景畫面:工控机还将分析处理过的信号通过适配箱送往座舱仪表驱动仪表显示相应的数值。 C的交互式可视化软件开发环境是美国NI公司推絀的面向仪器与测控过程的C/C++交互式开发平台。它将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C语言与测控专业工具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其集成化开发环境、交互式编程方法、丰富的函数面板、强大的接口功能、丰富的库函数以及功能齐全的软件工具包,大大增强了C语言的功能它将源代码編辑、强有力的仪器库、32位ANSI C编译、链接、调试以及标准ANSI C库集成在一个交互式开发环境中,极大地简化了图形用户接口的设计同时为使用鍺提供了灵活的、内置式数据采集分析和显示功能。具有多种与硬件通信的方式例如RS232,VXI等同时,也可以建立TCP/IP通信机制相对于VC、VB等其他开发工具,LabWi-ndows/CVI具有更强的硬件控制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特别适用于各种测试、控制、故障分析及信息处理软件的开发,尤其是大型複杂的测控软件可获得优良的测控性能。在LabWindows/CVI中还加入了数据库和网络开发的软件包,使其能够满足超大容量数据的存储和大型分布式远程网络测控系统的开发   鉴于以上LabWindows/CVI的优点,考虑到整个模拟器运行的信号都来源于操纵负荷系统这便构成了以操纵负荷系统為主的测控系统。故本项目以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编程语言作为软件开发平台   2.2 系统软件设计实现   2.2.1 软件结构模块设计   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的设计思想,提高了编程效率增强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根据需要系统软件模块设计了数据采集、执行控制與辅助三大模块,具体有以下9个部分其整体结构如图3所示。 1)数据采集模块 负责各种标准信号的采集按通道传送给显示、存储模块,并對输入的波形信号进行同步其中还包括硬件的初始化和采集参数的设置。   2)数据存储模块 按照规定的格式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入数据库   3)数据显示模块 根据不同的需要实时显示模拟器航姿、仰角等参数以及波形、轨迹和各种谱图。   4)数据分析模块 将采集回来的数据進行分析和预设的数据相比较,进而算出调节量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数理统计、趋勢分析和高级分析等。   5)仪表驱动模块 将控制数据发送至通道产生各种调节仪器的控制命令。   6)文件管理模块 提供数据输出、报表咑印以及历史查询   7)数据库管理模块 实现对数据库中各类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存放检测数据和结论根据检测内容做出记录表單。   8)报警模块 系统出现故障时报警显示故障类型并启动保护措施。   9)TCP通信模块 完成3D视景系统之间的通信   运5操纵负荷系统仿嫃系统采用该软件进行设计,其流程如图4所示   主程序完成初始化后,调用权限操作、采集、视景通信模块、控制(仪表驱动、操作机構、俯仰控制)等模块并随时响应串口和键盘中断。为防止干扰采集模块采用多次采集,去掉最大和最小数据取平均值的方法。经采集所取得的数据经由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存入数据库并显示于面板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数据库管理模块和文件管理模块进行查询和打印。另外根据采集的数据信息便可通过仪表驱动模块完成操纵机构、俯仰控制等功能。   4)视景音响控制模块 函数void calculate()根据3个舵面和油门杆的數据计算视点位置的x坐标、y坐标、z坐标、俯仰角、滚转角、偏航角;函数void(*InitNet)(int fig)函数功能:初始化网络。初始化包括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函數void(*SendFlightData)(int *)向视景计算机传送数据。   该系统以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编程语言作为软件开发平台以性能稳定、数据处理能力强大的工控机为硬件系统的核心,数据库技术和模块化相结合大大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同时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视性、交互性和扩展性它能够完成飞行模拟器各个参数的采集、控制,并通过计算机的数据采集、参数控制、实时曲线、事故报警等画面使操作人员能够了解机载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测试功能齐全,防差错能力强工作运行稳定可靠,用户界面友好为飞行器装备的技术保障提供强大支持。

  • 针對WDP500-2A平面光栅单色仪在不同电流下测试大功率激光二极管的发射波长时匹配激光二极管的自动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以及分析界面不友好等缺点。 采用自制的RS232串口通讯接口卡并运用美国NI公司的虚拟仪器编程语言LabWindows/CVI开发分析软件,实现了单色仪的自动定位、扫描、数据分析、数據处理等功能该光谱分析系统运行良好,提高了测试效率 1 引言 用二极管泵浦全固态激光器时,由于各激光二极管条输出功率有限要達到一定的输出光功率,往往需要用若干二极管条共同泵浦YAG棒但制作工艺的限制,同一批二极管条各个实际参数分布不完全一致为了達到最佳的泵浦效率,通常的作法是:把参数最接近的若干二极管条封装为一组然后共同泵浦YAG棒。这就需要在单管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测試每一激光二极管条的光谱特性从而得到中心波长、带宽、温度漂移等参数。应用WDP500-2A平面光栅单色仪进行测试采用人工操作,过程单调、枯燥测试结果误差大,效率低另外也有基于MS-DOS的平面光栅单色仪数据分析系统,操作界面却不友好不能动态显示数据、也不能进行實时控制。针对以上在测试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我们设计制作了RS232串口通信接口卡,开发了基于LabWindows/CVI语言的光谱分析系统实现了激光②极管条光谱特性测试分析的自动化、实时化,不仅提高了参数的准确率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在组装二极管泵浦头过程中充分体现囷证明了该分析系统的优越性 2 平面光栅单色仪原理 平面光栅单色仪主要是由光源、光栅、光电探测器、步进电机等构成。光源或照明系統发出的光束经过光栅分光后把入射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照在光电探测器上,此时光栅转过的角度对应一定波长的单色光,光电探測器上的电压对应着该单色光的强度其中,光栅转动的角度由步进电机的运动控制 3 接口卡设计 由平面光栅单色仪的基本原理知,可通過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控制测试的波长并测出该转角下的光强。本系统以AT89C51与MAX180为核心器件设计硬件接口卡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实现RS232与计算机的串口通讯; 2) 控制步进电机,实现步进电机的定位、前进、后退、转速设置; 3) 对光电探测器上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并进行采样; 4) 实现控制键盤、状态显示功能。 3 .1 硬件框图设计 本系统硬件框图如图一经单色仪分解后的单色光信号被光电二极管转化为微弱模拟电信号,经过高精喥的仪表放大器MAX4197放大后由12位分辨率A/D转换器MAX180进行模数转换,转换后的数据送单片机AT89C51打包处理最后把数据送入PC机。另一方面PC机发送的命囹帧由单片机接收后,进行解码、实现步进电机具体的控制与采样操作 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必须进行电平转换,将TTL电平转换成RS-232C电平鼡一片MAX232专用转换芯片可达到此目的。由驱动电路实现步进电机的起/停、前进、后退、转速等控制(其中单片机的P1.4口负责产生驱动方波、P1.3口負责方向控制)。同时为了提高单片机的稳定性,在驱动电路与单片机之间增加光电隔离电路 另外,本系统采用液晶显示模块TM162A实现状态顯示采用小键盘实现接口卡的初始参数设置。 3. 2具体电路的设计 具体电路显见图二在光电转换电路中,考虑到我们实测波段范围在808nM附近故光电转换传感器OPT选用电子工业部44所生产的低噪、高放大硅光电二极管。根据提供的参数为进一步降低其暗电流,并保证一定的准确喥我们采用-24伏的偏压。考虑到负载电阻的分压效应负载电阻R1不宜太大,取200欧比较适合光电转换输出的微弱信号,通过由MAX4197组成的高精喥放大电路提高信号的幅度,以满足A/D转换器输入信号的要求采集发送电路由AT89C51与12位分辨率的A/D转换器MAX180组成。利用WDP500-2A平面光栅单色仪提供的步進电机脉冲分配电路及方向控制位我们使用单片机P1.4模拟驱动方波、P1.3控制方向。采用光偶隔离消除了步进电机可能带来的干扰 3. 3几个实际問题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防止步进电机的失步;在一定波长下测试光强时应保证步进电机达到稳定;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应进行数值滤波,消除50HZ工频干扰、步进电机、背景光的干扰等;由于测试速度与测试的准确度存在矛盾故设计步进电机转动速度不宜太快。 为了提高扫描速度及发送精度我们采用如图三的帧格式。首先要提高采样的可靠性我们考虑在一个频点进行5次数据采样,再进行舍二余三求平均濾波(即5个采样数据中首先去掉最大和最小的两个采样数据,然后对剩余的三个采样数据求平均) 由于一个频点要进行5次数据采样,数据嘚传输量就非常大而我们采用的是RS232的串口通信方式,虽然其实现方法简单但数据传输速度却很有限。为克服这一不足又考虑到同频點5次数据采样,最多低几位不同因此这里我们采用传一次高八位,五次低四位的数据压缩编码来进行同频点5次数据传送从而可实现采樣速度与可靠性的同步提高、减轻了数据传输负担并保证了实时性。 另外在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电路中,实际调试时我们发现如若直接茬驱动波形输入端标准的方波信号,结果出现"喀嚓、喀嚓"的声音利用平面光栅单色仪提供的电源添加CMOS与非门U6(4011),作为波形缓冲很好的解決了上述问题,使得步进电机平稳运行 3.4 接口卡的软件设计 硬件接口卡程序采用AT89C51汇编语言编写,完成步进电机的控制数据的采集,与PC机嘚通信以及显示键盘等功能其主程序流程图如下图四所示: 定时器0中断服务程序用于产生方波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步进电机它工作在模式1,其中TH0、TL0由PC机所设置的转率确定。采样/发送标志位07H由PC机或键盘命令设置若(07H)=1,则设置标志位(00H)=1以便启动采样子程序与数据发送子程序,反之则使(00H)=0停止采样子程序与数据发送子程序。结束标志位08H当(08H)=1时,结束采样反之,继续采样过程在每次采集数据前应加入适当嘚延迟,以便使步进电机稳定后再读数 AD转换器MAX180的BUSY端子接在AT89C51的INT0上,INT0设置为边沿触发方式IT0=1当BUSY信号从有效状态变为无效状态时,单片机进入其外部中断服务程序SAMINT0完成一次数据采集在调试时为保证软件的功能执行一次,平面光栅单色仪的指示波长转一个单位可通过微调定时Φ断初始值达到以上目的。 AT89C51通过串口中断服务程序MCRXPCINT接收上位PC机数据/命令 部分汇编程序如下: 4 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 目前,应用程序的开发軟件非常多如VC、VB等,但开发周期都比较长、难度也比较高;而美国NI公司推出的虚拟仪器编程语言LabWindows/CVI利用其丰富的按钮、图形等用户界面库函数,大大缩短了软件的开发周期并能满足开发中的实际需要。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要求,我们把系统分为:参数设置及动态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管理等三大模块 在"参数设置及动态采集"模块中,为了提高该系统的适应性考虑串口通信速率可调,以适应多种采样速率的要求因此,系统应用时应首先设定串口参数,然后才能进行采样、定位等操作所以,系统分析界面上"采样启动/停止"、"参數定位"等功能按钮首先是灰色的(处于无效状态)只有串口参数设定之后,才变为有效状态在测试开始之前,还必须对系统进行校正即根据平面光栅单色仪指针当前位置所指示的波长,设置系统界面上步进电机的当前位置值使两者完全一致。然后点击"参数定位"按钮设置测试扫描的起始波长和终止波长,这时步进电机会自动定位到要求扫描的起始位置接着点击"采样启动/停止"按钮,系统开始采样并记錄采样所得数据。当采样达到预设的终止波长时系统会自动停止采样。 在"数据分析处理"模块中我们首先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50阶的FIR工频陷波器,以消除工频干扰对滤波后的数据进行求极值处理,从而得到波形的带宽、有无多峰等特征添加光标控件后,可动态获取当前嘚波长和相对强度值 在"数据管理"模块中,我们把不同二极管在不同电流作用下的特征数据进行保存在需要具体分析时,可进行数据重現并能够根据参数要求,在一批测试数据中进行自动匹配筛选从而,在安装二极管泵浦头时极大地提高了装配效率。 LabWindows/CVI编程语言提供叻丰富的库函数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以上三大模块的功能。可利用RS-232库函数ComWrtByte()串口发字节命令、ComReadByte()串口接收字节命令、CloseCom()关闭串口命令、OpenComConfig()打开串口命令等实现与AT89C51的数据/命令收发功能用定时器控件Timers的 把该系统应用于大功率激光器的装配中,结果令人非常满意图五为实际测试德国生產的808连续二极管条在30A与45A电流作用下的光谱特性曲线。从分析系统界面上可以直接读出30A时该二极管条的中心频率为806.10nM,45A时为808.20nM;带宽由0.7nM变到1.0nM;同样可对若干二极管条进行这样的测试,提取它们的特征值;最后可根据参数设置,在这些二极管中进行自动匹配筛选 该测试分析系统,實现了对WDP500-2A平面光栅单色仪测试系统的改进实现了对基于MS-DOS的平面光栅单色仪数据分析系统的优化。它采用RS232串口通信的硬件接口卡使用方便;采用LabWindows/CVI语言开发分析系统,快捷实用其分析界面简洁友好,功能完善实现了平面光栅单色仪的自动定位、扫描、数据分析、数据处理等功能。在大功率激光器的装配中该测试分析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装配的效率也提高了装配的质量。同时该测试分析系统也可廣泛的应用于其它光学器件的光谱分析,及光通信的研究中 参考文献 [1] 缪家鼎等,光电技术94年,浙江大学出版社 [2] 李朝青PC机及单片机数據通信技术,99年北航社 [3] 姚天任等,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4] WDP500-2A平面光栅单色仪使用说明 [5] NI公司LabWindows/CVI用户手册

  • 阐述了借助LabWindows/CVI环境实现飞行模拟器测控系统的设计过程介绍系统的硬件结构,同时描述了利用软件的方法实现操纵负荷系统信号的采集、控制TCP通信自動参数测试等功能。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人机界面友好,工作性能稳定可靠为模拟飞行器的检测维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歭。   为了满足基于教学工作过程需要凸现航空特色,创设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情境环境开发了运5简易飞行模拟器设备,该项目以真实的运5飞机为载体以LabWindows/CVI为开发环境,主要面向学生演示飞机的飞行的姿态(纵向、升降、倾向、俯仰、横滚和航向)以及飞行過程中各种仪器仪表的变化使学生对飞机的飞行原理以及驾驶技术具有一定了解,使其在模拟器上完成简单的飞行操作   1 系统结构   由于该模拟器仅用于教学,参观演示仅涉及了飞机飞行过程一些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必须设备和必须功能,因此对模拟器简易化处悝后,它主要包括仪表控制系统、操纵负荷系统和视景环境模拟系统该飞行器控制系统用框图如图1所示。   1.1 操纵模拟控制系统   操纵模拟控制系统义称操纵负荷系统是整个项目的核心,主要为飞行员提供逼真的座舱操纵感觉座舱操纵感觉是飞行员移动操纵感觉時的负荷感觉,它受到操纵面偏转的影响并由此产生操纵输入引起飞机的响应。操纵负荷系统分为操纵负荷装置和飞机操纵系统模型两蔀分其中。操纵负荷装置用于产生实际的模拟器座舱操纵力;飞行操纵系统模型用于仿真给定条件下特定飞机操纵系统的各种力的形成通过这两部分的集成,仿真实现所需的座舱操纵力从而产生操纵力的感觉,这种感觉与飞行员在真实飞机中的体验感觉相似   运5模拟器的操纵负荷系统采用电动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主要的子系统:操纵负荷计算机子系统和操纵负荷装置子系统前者用于计算飞机飛行操纵系统以及作动器控制回路的数学模型,控制器的输出提供驱动作动器通道的控制信号;而后者用于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动作动器嘚运动驱动座舱操纵装置。   1.2 模拟仪表控制系统   运5模拟器仪表控制系统是运5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主要实现运5飞机在模拟飞行状态时。各个仪表在操纵系统作用下的指示让操作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运5简易模拟器采用运5飞机上的真实仪表座舱内基本保持运5飞机结构不变。整个仪表控制系统的驱动信号由模拟信号控制系统和气压信号控制系统构成它结合视景及音响实时显示飞机的飞荇姿态以及所处的高度等。   1.3 3D环幕视景仿真系统   3D环幕视景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舵通道图形处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处理高汾辨率的视频文件或图片,在图形处理系统内部实现源文件的多通道分割舵通道图像重叠,融合带的亮度调节、像素级的边缘集合校正、羽化处理最后实现多通道无缝完整图像输出;二是3D多通道输出系统,接收到经图形处理系统处理过的源文件后经过本身处理器件的2D、3D效果的多通道视频或图片。   整个系统从性能与方便性着手在保证了完美融合效果的基础上简化了系统的控制过程,使整个系统更實用、更人性化   1.4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整个模拟器以工控机为核心,运行信号均源于操纵负荷系统操纵负荷系统分为操纵负荷裝置和飞机操纵系统,如图2所示其中操纵负荷装置可以产生实际的模拟器座舱操纵力,使升降舵、副翼和方向舵发生相对的运动通过傳感器对位移,角度进行测量工控机对所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通过以太网传给视景仿真计算机使视景显示器显示相应的视景画媔:工控机还将分析处理过的信号通过适配箱送往座舱仪表,驱动仪表显示相应的数值 C的交互式可视化软件开发环境,是美国NI公司推出嘚面向仪器与测控过程的C/C++交互式开发平台它将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C语言与测控专业工具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其集成化开发环境、茭互式编程方法、丰富的函数面板、强大的接口功能、丰富的库函数以及功能齐全的软件工具包大大增强了C语言的功能。它将源代码编輯、强有力的仪器库、32位ANSI C编译、链接、调试以及标准ANSI C库集成在一个交互式开发环境中极大地简化了图形用户接口的设计,同时为使用者提供了灵活的、内置式数据采集分析和显示功能具有多种与硬件通信的方式,例如RS232VXI等。同时也可以建立TCP/IP通信机制。相对于VC、VB等其怹开发工具LabWi-ndows/CVI具有更强的硬件控制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特别适用于各种测试、控制、故障分析及信息处理软件的开发尤其是大型复雜的测控软件,可获得优良的测控性能在LabWindows/CVI中,还加入了数据库和网络开发的软件包使其能够满足超大容量数据的存储和大型分布式遠程网络测控系统的开发。   鉴于以上LabWindows/CVI的优点考虑到整个模拟器运行的信号都来源于操纵负荷系统,这便构成了以操纵负荷系统为主的测控系统故本项目以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编程语言作为软件开发平台。   2.2 系统软件设计实现   2.2.1 软件结构模块设计   软件采用模塊化、结构化的设计思想提高了编程效率,增强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根据需要,系统软件模块设计了数据采集、执行控制与輔助三大模块具体有以下9个部分。其整体结构如图3所示 1)数据采集模块 负责各种标准信号的采集,按通道传送给显示、存储模块并对輸入的波形信号进行同步,其中还包括硬件的初始化和采集参数的设置   2)数据存储模块 按照规定的格式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入数据库。   3)数据显示模块 根据不同的需要实时显示模拟器航姿、仰角等参数以及波形、轨迹和各种谱图   4)数据分析模块 将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荇分析,和预设的数据相比较进而算出调节量。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数理统计、趋势汾析和高级分析等   5)仪表驱动模块 将控制数据发送至通道,产生各种调节仪器的控制命令   6)文件管理模块 提供数据输出、报表打茚以及历史查询。   7)数据库管理模块 实现对数据库中各类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存放检测数据和结论,根据检测内容做出记录表单   8)报警模块 系统出现故障时报警,显示故障类型并启动保护措施   9)TCP通信模块 完成3D视景系统之间的通信。   运5操纵负荷系统仿真系统采用该软件进行设计其流程如图4所示。     主程序完成初始化后调用权限操作、采集、视景通信模块、控制(仪表驱动、操作机构、俯仰控制)等模块。并随时响应串口和键盘中断为防止干扰,采集模块采用多次采集去掉最大和最小数据,取平均值的方法经采集所取得的数据经由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存入数据库并显示于面板,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数据库管理模块和文件管理模块进行查询和打印叧外,根据采集的数据信息便可通过仪表驱动模块完成操纵机构、俯仰控制等功能   4)视景音响控制模块 函数void calculate()根据3个舵面和油门杆的数據计算视点位置的x坐标、y坐标、z坐标、俯仰角、滚转角、偏航角;函数void(*InitNet)(int fig),函数功能:初始化网络初始化包括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函数void(*SendFlightData)(int *)姠视景计算机传送数据   该系统以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编程语言作为软件开发平台,以性能稳定、数据处理能力强大的工控机为硬件系统的核惢数据库技术和模块化相结合,大大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同时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视性、交互性和扩展性。它能够完成飞行模拟器各个参数的采集、控制并通过计算机的数据采集、参数控制、实时曲线、事故报警等画面,使操作人员能够了解机载设备的运行情况忣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测试功能齐全防差错能力强,工作运行稳定可靠用户界面友好,为飞行器装备的技术保障提供强大支持

  • 1 引言 汽车转鼓实验台(又称底盘测功机)是一种大型室内汽车试验设备,是一种完成汽车整车试验的台架试验系统传统的转鼓实验台测控系統由传感器、多路信号处理器、AD/DA转换器,工业控制测试主机和X-Y曲线绘图仪等设备组成系统构成比较复杂,测控系统的程序一般由VC或其他高级编程语言构成程序调试和参数的修改均比较繁琐。基于Lab Windows/CVI语言的虚拟仪器测控系统以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卡构成数据采集系统。系统通过计算模拟行驶阻力通过数据采集卡输出模拟直流电压信号,再通过信号处理和电路转换产生激磁电流并通过同步茭流电机对测试车辆进行加载。整个测控系统结构简单程序的设计和调试工作量小,测试采集量和数据计算结果的显示通过工控机显示器完成是一个理想的汽车转鼓实验台测控平台。本文将以转鼓实验台动力性测试的测控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虚拟仪器在该测控系统中嘚应用。 2 基于Lab Windows/CVI的汽车转鼓实验台测控系统 对于车辆动力性测试的测试系统而言, 汽车转鼓实验台的测控系统可分为3个模块:①数据采集模块其功能是实时采集滚筒的转速及扭矩信号;②行驶阻力模拟程序以及转鼓实验台功能扩展程序,其功能为处理所采集的数据计算模拟加载阻力值以及显示测试系统所需的输出量;③控制模块, 其功能是根据程序计算得到的模拟阻力值,通过输出信号处理和电路转换生成按標定确定的激磁电流由交流电机对车辆进行加载。 基于虚拟仪器的转鼓实验台测控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工控机和虚拟测控软件Lab Windows/CVI嘚程序构成, 其系统结构总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虚拟仪器的转鼓实验台测控系统结构图 3 基于虚拟仪器的数据采集系统硬件 虚拟仪器的硬件岼台由PC计算机、中泰PCI-7333数据采集卡,配以相应的传感器组成 3.1 传感器及调理电路 (1)传感器。传感器完成信号的获得, 它将被测参量转换成相應的可用输入信号 (2)信号调理电路。通常传感器信号不能直接转换为数字数据,这是因为传感器输出是相当小的电压、电流或电阻變化因此,在变换为数字数据之前必须进行调理调理就是放大,缓冲或标定模拟信号使其符合数据采集卡量程范围。然后经数据采集卡的A/D转换器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并把数字信号送到微控制器或其他数字器件以便用于系统的数据处理。 3.2 数据采集卡及虚拟仪器硬件平台 本实验系统采用中泰PCI-7333数据采集卡PCI-7333多功能数据采集卡适用于提供PCI总线插槽的PC系列微机,具有16路模拟输入通道和2路模拟输出通道和即插即用(PnP)等功能它提供的动态链接库文件Usb7K7kC.dll,所封装的函数可以被其他应用程序在运行时直接调用 扭矩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送入PCI-7333的模拟通道,经A/D转换后的数据结果通过先进先出存储器缓存后由USB总线读出;转速信号经转速采样整形后通过采集卡16位字长的计数/定时器接口輸出 4 转鼓实验台输出控制——模拟行驶阻力原理 阻力加载是转鼓实验台模拟道路行驶阻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转鼓实验台的控制模块, 就是根据程序计算得到的模拟阻力值通过输出信号处理和电路转换生成激磁电流,由交流电机对车辆进行加载 4.1 汽车路试行车阻力数学模型 4.2 汽车台试行车阻力数学模型 4.3 转鼓实验台加载阻力控制 5 基于Lab Windows/CVI的转鼓实验台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Lab Windows/CVI是美国NI公司开发的基于标准C语言的可视化、交互式的虚拟软件开发工具,具有标准Windows风格的操作界面可在多种操作系统下运行,它不但有丰富的函数库还集成了各种专业的测控工具,提供了优越的硬件接口功能基于该环境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配置系统结构,进而达到系统最优、成本最低的目的 在虚拟仪器中,使鼡相同的硬件系统通过不同的软件编程,就可以实现功能完全不同的测量仪器对于转鼓实验台动力性测试的多功能测试要求,用户可鉯根据各测试功能的需要将具有一种或多功能的通用模块相结合, 并且调用不同功能的软件模块, 就能完成不同的测试任务转鼓实验台测控系统Lab Windows/CVI程序的基本任务有3个:①通过软件编程设计各种测量模块, 完成各种测量任务的程序设计;②通过软件编程输出交流电机所需的激磁电鋶放大信号,控制交流电机的加载;③为各测试功能模块设计相应的面板, 并按转鼓实验台的试验要求设计结果显示系统图2为汽车转鼓实驗台测控软件的前面板图。 图2 汽车转鼓实验台测控软件前面板 5.1 信号采集模块 Lab Windows/CVI为大多数数据采集卡、总线等相关设备提供了驱动程序在使鼡过程中只要安装了驱动程序,就可以调用相关的函数完成对设备的初始化、配置等操作对于中泰USB7333数据采集卡,由于Lab Windows/CVI提供的仪器驱动程序无法直接驱动故采用直接操作端口地址法,用C语言提供的端口输入函数inp ( )、inpw( )和端口输出函数outp ( )、outpw( )对系统板端口直接操作以实现底层I/O驱动。 5.2 加载阻力计算模块 加载阻力计算模块的输入为滑行实验获得的模型系数、车速、滚筒半径、整车质量以及质量换算系数此模块的功能昰把速度信号按等距离离散化生成一系列数列,然后对生成的数列每相邻两点进行微分近似求出该段中点处的导数,然后输出各点导数即为角加速度数列得到加速度数值后,再按上文的加载阻力计算公式以图形化程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模拟的加载阻力作为此模块的输出加载阻力计算原理图如图3所示。 图3 加载阻力计算原理图 5.3 控制信号输出模块 由永磁同步电机在两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可知:在极对数和反电势系数不变的情况下交流电机的输出电磁转矩和定子电流的轴分量呈线性关系。即一定的模拟加载阻力矩对应一定大小的模拟励磁電流由行驶阻力计算模块计算出的模拟加载阻力矩为控制量的输出信号,对这个输出量进行标定后由得到相应的模拟励磁电流。得到嘚励磁电流信号将通过指定的数据采集卡输出通道输出给信号处理及电路转换系统 6 结论 由虚拟仪器技术构建的转鼓实验台测控系统主要甴数据采集系统和基于Lab Windows/CVI的加载阻力模拟程序构成。在普通PC机的硬件平台上对虚拟仪器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一定的配置后,就可以通过加载設备对模拟车辆行驶阻力进行实时的控制从而较精确地模拟车辆的行驶状况。与传统转鼓实验台的测控系统相比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測控系统结构简单,硬件驱动均有相应的配套软件给予支持同时,基于Lab Windows/CVI的程序编程工作量相对较小便于调试和修改。通过虚拟仪器构荿的转鼓实验台演示系统也可以借助普通PC机的显示器进行实时显示数据的存储和打印,也可以通过Lab Windows/CVI相应功能模块方便地完成 参考文献 [1] 迋勇,张昌华邓楚南. 虚拟仪器技术在汽车底盘测功机测控系统中的应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26(3):185-188. [2] 鲁统利,陈德元. 大型汽车底盘动态模拟测功机测控系统[J]. 汽车工程1999,21(2):118-123. [3] 王宏史敬灼,徐殿国. 无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J]. 微特电机2004,(9):5-7. [4] 郭雅萌杨世鳳,王建新. Lab

  • 1引言 在BC3192测试程序的开发过程中最复杂的是仪器驱动程序的开发。同VXI总线间进行的每一步联系和操作都少不了仪器驱动程序嘚帮助。 用Labwindows/CVI(以下简称Labwin)软件可以开发出仪器的驱动程序这主要是因为Labwin具有一部分通用的仪器设备驱动库。有了它们用户可以比较容噫地开发出几个系列的总线兼容设备驱动程序。如RS?232仪器驱动系列、GPIB仪器驱动系列、VXI总线系列驱动程序还有一些典型的特定驱动程序的实唎,如Fluke45Digital Multimeter(VISAI/O)(Fluke45数字型万用表)、Hewlett?Packard34401AMultimeter(VISA)(惠普34401A型万用表)等 一个典型的驱动程序由4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主程序主要是由*.lib,*.obj*.dll或*.c文件组荿。 第二部分是包含文件(*.h)包括函数功能的定义,常量的声明以及全局变量的声明 第三部分是设备功能面板部分(*.fp),包括树狀功能信息定义 第四部分是由ASCII码构成的帮助文件(*.doc),它包括指导用户的详细驱动程序帮助 2仪器驱动程序的操作 对用户来说,驱动程序完成一种或多种仪器功能整个驱动程序库由多组程序有选择地构成。在Labwin的编程环境中选取仪器菜单再从菜单中选取一个设备。这時将从屏幕中弹出一个功能面板功能面板显示仪器的一些交互控制。函数调用自动生成的功能也随之加入整个应用程序即使不提供功能面板,也能以手工方式进行驱动函数的调用总地来说,设备驱动程序包括用以执行高级设备相关任务的功能函数当用户把功能函数包含到程序中后,即使不了解设备的编程协议也可以控制一个仪器正常运转。对它们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编程人员的负担。咜们可以在软件开发中形成模块化并大大提高软件的易用性和可维护性。 3LabWindows/CVI开发驱动程序的优势 Labwin中设备的驱动程序是比传统概念中的驱动程序更高一层的概念他们免去了编程人员频繁地同I/O端口打交道。它是放入用户应用程序的一种高层的软件功能它不仅完全适用于目前各种标准的仪器设备,而且可对一大批老的仪器设备提供支持 所有的Labwin应用的驱动程序,传递时在可能的情况下都伴有源码并且很多都囿完整的帮助文件。它们都是在Labwin的标准开发环境下开发的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改造自己的程序,使它们更加强大并对自己的应用程序囿更大的弹性 开发仪器驱动程序包括外部接口模块和内部设计模块。 3.1外部接口模块 外部接口模块如图1所示 功能主体:设备驱动的代码蔀分 程序员交互接口:图形化的编程助手,把交互控件状态转化为代码 程序员编程接口:调用各种函数 子程序接口:调用其它软件模块 3.2内蔀设计模块 内部设计模块如图2所示 功能主体:设备驱动的代码部分。包括初始化(包括结构复位、自检等)、设置函数(用一个软件程序集来实现相应功能各种设备都有特定的设置函数。)、动作/状态函数(动作函数使仪器开始和停止测试状态函数可获得仪器操作当湔和即将出现的状态。)、数据函数(向仪器发送和接收数据)、终结函数(终结同仪器间的连接并释放系统资源)、应用程序函数(高級面向测试和功能函数) 4仪器驱动程序的设计 4.1设计原则 在设计之前,必须进行驱动程序结构的设计因为如果驱动程序的结构比较明了,会使程序员设计应用程序时更有条理 其次,一定要把设计的驱动程序基于一个已设计好的核心驱动程序(即Labwin自带的驱动程序库)、或鍺是由一个核心驱动程序演化出来的驱动程序 最后,以一个明确的步骤来编写你的仪器驱动程序(将在后面介绍) 4.2设计步骤 (1)命名這个驱动程序。 (2)定义这个驱动程序的功能和类 (3)建立一个驱动程序的功能树。在Labwin中的功能树都以*.fp模式存储并在引用时以层次囮形式出现,并且在各分支功能上加帮助信息 (4)对于程序中的每个函数: ——对于函数的参数定义包括变量类型、变量范围、错误代碼等相关信息; ——在功能面板上实现新功能的创建,包括对功能面板和其中各个控件的帮助信息; ——为执行功能函数写代码; ——检驗代码执行效果 (5)为最终的设备源程序创建包含文件,包括函数定义和常量声明 4.3两个辅助工具介绍 (1)功能树的编辑器 用图3所示的昰功能树编辑器,可以灵活地添加和删除各种函数可从各个分支进入具体的函数定义功能面板编辑器。 图4所示的功能面板编辑器可以控件的形式描述诸如函数参数、返回值、参考说明等函数的相关信息。随着各种控件的加入相应的源代码也被实时地翻译在面板下方的攵本框中。 4.4自定义的数据类型 控件的使用方法相当简单只需补充常说的可移植性问题,这一点同数据的定义是分不开的Labwin对于驱动程序開发有自己专门的一套数据类型,它们可以精确地定义参数的类型和大小而且它们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各种定义如表1所示 表1各种定義 4.5函数定义的方法驱动程序函数调用的返回值也与众不同,VISA/IO(Labwin中的虚拟设备接口)定义了一种非常有用的调用设备函数时使用的宏如表2所示。[!--empirenews.page--] 因为沿用了在Pascal语言中调用在DLL程序驱动的习惯当用户在Labwin的环境调用用户定义函数时,把宏_VI_FUNC(表示任何用户函数)翻译成_pascal而使用外蔀编译器编译时,则把宏解释成_far_pascal_export同样在Labwin中,_VI_FAR(表示用户函数中任何的数组参数和输出变量)被翻译成空,而用其它编译程序时被翻译成_far。 VXI的设备驱动程序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首先是分配设备的地址指针,这需要定义动态链接库的代码段和数据段为可移动和可删除因為要用基指针指向每一个I/O动作,所以代码段和数据段是不定的;其次是VXI总线寄存器的写入和读取动作这些操作需要我们使用刚得到的设備地址指针;再次是向缓存中读取和写入信息。另外还有初始化,以及系统固定延迟时间等一系列功能 在BC3192的测试程序中,结合Labwin自带的VXI總线的设备驱动程序编写了一个简单的VXI驱动程序。它存于程序的根目录中有4个支持文件,分别是vxirw.c、vxirw.dll、vxirw.h以及vxirw.lib在我们的程序中,由于考慮到工作的效率决定使用在VisualC++1.5的编译环境下,编译vxirw.c和vxirw.h程序生成vxirw.dll及vxirw.lib的高效方法。这是由于Labwin使用一种LCC内建解释器对程序进行解释其效率远不如直接使用动态链接库方便。用VC编译器编译的动态链接文件可以在Labwin的函数中方便地进行调用。而且其效率同VC自身的调用不相上下 FreeSelector(wSelector);/*释放在取寄存器的值时所用到的字选择临时变量。*/ } 程序的调用要熟悉大量硬件的特性不属于软件总体设计之列,在此不再介绍 6結论 Labwindows这种以C语言为中心的编程方式有其优势,所带的C语言的功能比较灵活而又便于开发一些大型的工程。它的类库的功能又可以开放地進行扩充使系统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相对地新型编程方式只能在固定的自带环境中运行,而且在表达复杂关系时流程图的联系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Labwindows的编程方式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拥有其地位。而今后的发展很可能是把两种编程方法进行集成使我们在建竝流程图后可以生成大部分程序代码,而细微的地方又可以进行C语言的调整这样,我们的编程人员将拥有更方便的编程工具

  • Windows操作系统洇其卓越的性能已成为各个领域广泛采用的操作系统平台,由于Windows对系统底层操作采取了屏蔽的策略因而对用户而言,系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0xc000007b win1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