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玛雅动画22推得动at2020吗

玛雅文明与华夏文明
玛雅文明和华夏文明
提要:玛雅文明和华夏文明的相似之处、它们的相异之处、对玛雅文明和华夏文明的疑问和解答。玛雅文明与华夏文明之比较。无可否认,玛雅文明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朵璀璨的奇葩,而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更是屈指可数。这里,将它们作一番系统的比较,或许你会收获更多感叹号和问号,因为它们留下了太多省略号。
一、横向比较&&&
相似之处:&&&
1、人种:不少资料显示,玛雅人相貌很接近黄种人,例:在墨西哥发现的一万多年前的人头骨复原像酷似亚洲的蒙古人种。又如现在的部分印第安初生的婴儿的臀部有块青记,也与蒙古人相似,史称“蒙古记”。这些可以说明中国人与玛雅人可能源于同一个祖先。
2、文字:玛雅是美洲大陆唯一留下文字的民族,他们的文字被称为角形文字。而中国的文字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甚至更早。令人吃惊的是1979年美国人类学家尼尔&斯蒂得在发掘墨西哥城东南850公里处的玛雅文化遗址时发现刻有中文的碑文,并发现遗址中砌金字塔用的砖中,近3%的砖上的文字图画属于亚洲文化。事实上,玛雅象形文字的发展水平与中国的象形文字很相近,只是符号的组合远较汉字复杂,块体不像汉字要求方正而是以近似圆形或椭圆为主。字符的线条也不像汉字的笔画那样夫整竖直,更多地依随图形起伏变化、圆通流畅。在文字这方面,似乎也能提供一些证据来“拉拢”玛雅与华夏文明。
3、雕刻与雕刻玛雅与华夏在这方面可能有很多的不同,但细究之,其实也可以发现它们惊人的相似之处。建筑是玛雅艺术最突出的成就,那么金字塔则是精华中的瑰宝了,很多人认为玛雅的金字塔与埃及的如出一辙,我倒也认为它更像中国天坛或者诸如此类的祭坛,且它们在功用上也几近相同——祭神、祭天。玛雅人的雕刻同样令人叹为观止。额鼻人是由玛雅人雕刻遗留而闻名,但竟在苏州紫金庵也存有其雕像,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4、崇拜的图腾:众所周知,中国历来崇拜龙虎,而玛雅人则崇拜蛇(羽毛蛇)和豹,这可以从很多的古代建筑雕刻上得到答案。龙本蛇身,是古人在此基础上空幻出来的,不能不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虎豹的凶猛,迅疾的速度,也使人们很快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5、饰物:玛雅人和中国人一样偏爱玉。玛雅人的装饰品以玉石为主,他们视玉为生命和繁衍的象征,还有用玉为死者陪葬的习俗。这在中国古代也是不足为奇的。
6、纸与书:玛雅与中国一样,有自已的纸与书。玛雅的纸是一种很精致的工艺品,它用当地的一种无花果树的嫩皮制成。玛雅人先把树皮捣成纸浆,与另一种树上的胶液混合,压平晒干后成为硬纸板,再在这硬纸板上涂抹一层石灰,将石灰面擦拭得平滑而光亮,一张可以写字作画的纸就制成了,把这些硬纸板折叠成册,就是玛雅人奇特的书了。玛雅人的这种纸张和图书在古典期就已流行,它发明的时间与中国纸张出现是时间差不多。从其他迹象看,玛雅人用纸写书、写信是比较常见的,但由于象形文字的艰深和纸张的昂贵,写书写信只是祭司和贵族享有的特权,书籍也只有上层人物才能拥有。
相异之处:&&&
1、从事劳动:古代中国农商兼施,务农为主。而玛雅似乎只注重农业,而且方法是原始的,甚至在现在看来是破坏生态的。他们用刀耕火种的原始方法耕田(在更早的时期,玛雅人巢居树穴时,则是以鱼猎为生,生活几近原始)。然而他们却是最早培育玉米的民族。据玛雅人传说,是天神奎茨尔科特尔教授他们如何种植穗轴长得像人那么粗大的玉米的,还教他们如何种植不同颜色的棉花。
2、社会性质:中国在此时应该以进入了封建主义制度统治,由蒙昧进入文明。而玛雅社会则形同希腊,在当时形成了城邦国家,并未形成中央集权的态势。其中以三个互相分隔的区域为中心发展。根据史料,我们可以知道,当时著名的城邦有:蒂卡尔、帕伦克、博纳帕克、科潘、玛雅潘等。
3、器具材料:古代中国的可谓是丰富多彩的,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等等。而在玛雅竟没有铁器,也几乎没有铜器。在后古典晚些时候,他们从外地引进青铜器制造技术,但也只是一些比较小的装饰品,没多少进入生产领域。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玛雅人的制陶方法也很原始,用盘绕法,而此时中国已使用陶轮。
4、轮子的发明和使用:在旧大陆,轮子似乎在很早就发明并很好的投入使用了。而在玛雅乃至整个美洲地区早些时候都没有发明和使用轮子,主要是因为中美洲地区地表非常崎岖,加之也没有可用于驾车的大型牲畜(牛、马之类),车辆对他们并没有很大的用处。同时,因为美洲文化几乎是孤立发展的,他们也无法向其他民族学习使用轮子。
5、祭祀:古代人民对神明的崇拜是令世人不可思议的,中国有可怕的活人殉葬,建了很多的祭坛,如天坛等。但这些比起玛雅人的方法就大巫见小巫了。对于玛雅人来说,有着比呼吸空气还重要的意义。其中烦琐的礼仪、庞杂的祭品、浩大的场面与他们贫乏的物质生活形成不可思议的对照,而以自我牺牲的方式献祭神灵,更是让人费尽思量。玛雅人常常砍下牺牲者的头颅用以献祭。杂库艾罗遗址的建筑里发现有被砍杀的儿童和成年人的头颅,有的连着身体,另一些则没有,在阿尔塔遗址的一座墓葬中发现的陶瓶里,绘有一名年轻女子正在用刀割断自己的脖子。而在著名的彻琴伊特扎天文台附近有一口被当地人视为神圣之物的“圣井”,却是一个埋葬无数童男童女以企求久旱逢霖的“墓地”。
6、命运:中国的顽强使华夏文明不因此而消失殆尽,与此同时,玛雅这个在某些方面天才而在其他方面愚弱的民族已成为荒唐神秘主义的奴隶,致使16世纪西班牙入侵时显得不堪一击,最终土崩瓦解迅速夭折。
以上几处相异,我们似乎可以断言玛雅只是一个原始而荒蛮的民族,完全无法与华夏文明相提并论,而读完以下几段,你是否回改变你的初衷呢?
7、文明起源的地理位置:中国和其他一些古老的民族一样,文明之初总在河流域,像中国发祥于黄河,后来扩展到长江;奇怪的玛雅人却避于中美的一些热带雨林里,远离河海。据统计,各国考察人员在南美洲的丛林和荒原上,共发现废气的古代遗址170多处。就拿提扎尔为例,它是一个位于深山中的城市,为解决饮水问题和灌溉农作物需要,他们建立了13个大水库供水,宁可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却不愿在近水地带安邦筑城,实在令人费解。
8、天文:中国人的特安稳知识甚至所有古代文明对于地外的认识都是无法和玛雅人那些精确的相提并论的。位于彻琴的天文台是玛雅人建造的最早的一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在这里玛雅人精确的计算出金星历年为584天,与现代技术下的数值只差0.92。在这里他们知道天王星和冥王星。在这里,他们了解了北极星是恒定不动的,甚至建造房子、庙宇也以北极星为基准选定方位。在这里,他们计算出太阳年与金星年其差数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四个数字……从玛雅石板上刻绘的图案可以表现,他们充满奇异的“想象力”,其中竟有一幅图画是一个宇航员控制着舵向,两眼盯注着仪表,那宇航员的模样却多少有些像玛雅人。
9、历法:中国的农历可以说沿用至今,而今的公历也广为世人所接受。而玛雅也有着他们独一无二的历法。神历:是按玛雅的20进位数字计算法规定了20天的名字,各有象形文字符号,然后用的一个部首符号(出是数字)把一年的总天数分成13组,因此13x20=260。太阳历又称“阿布”历,是根据天文测算而来的。他们的一年分为18个月,每个月为20天,另外的5天作为禁忌日(他们认为这5天是不吉利的),共365天,禁忌日每4年一闰,加一天。18个月和5个忌日,都各有一个专有的图象和名词。轮回历就是组合神历与太阳历,18980天即52年(365天)一轮回。还有“长纪年历”,说世界5200年毁灭一次,第5次复生是在公元前日。由此可见,玛雅的历法众多,且精确详实,很难想象是出自一群以农耕为生的人。
10、数学:中国和其他一些古文明国家一直使用的是十进位制计数方法,而奇怪的玛雅人却使用二十进位制计数方法和十八进位制计数方法。同时玛雅人也是最早掌握“0”概念的民族,玛雅人在这方面的才能比中国人要早年之多。
二、纵向比较(年代表)&&&
中国&&&&&&&&&&&&&&&&&&&&&玛雅
商(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 & &
周(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
秦(前221年-前206年) & &
& & 前古典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3、4世纪)
西汉(前206年-公元250年) & &
& (形成期)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
晋(公元265年-420年) & &
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
隋(公元581年-618年) & &
古典期(公元3、4世纪-10世纪)
唐(公元618年-907年) & &
(美洲的希腊)
五代(公元907年-960年) & &
宋(公元960年-1279年)
辽(公元907年-1125年)
金(公元1115年-1234年) & &
& & 后古典期(公元10世纪-17世纪)
元(公元1206年-1368年) & &
& & (衰落期)
明(公元1368年-1644年)
清(公元1616年-1911年) & &
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
三、问题&&&
1、玛雅祖先为何长得像蒙古人?原因可能是白令海峡在一万多年前曾结冻,成为亚洲与美洲之间的一座天然桥梁,此时可能有一大批在亚洲的部落民族通过白令海峡迁徙到美洲大陆上,成为美洲大陆第一批居民。当然也不排除其它可能,比如关于亚特兰蒂斯,复活节岛或者埃及……
2、玛雅人所谓的天神是东方未知国家的神,含义何在?玛雅人崇拜羽毛蛇,也就是玛雅人所敬崇的天神库库尔坎,后来出现的另一位天神奎茨尔科特尔可能与库库尔坎为同一人物,而在玛雅的传说中,奎茨尔科特尔是位长着长胡子,身穿白袍,来自东方的一个未知国家的神,教他们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这似乎可以说明玛雅与东方文明的关系所在,但一个未知国家究竟指哪一个国家,而即便这些都成立,那么他们所说的是否只是一个神话还有待考证。
3、为何在中国和玛雅都存有额鼻人塑像,而不存于其他古文明?中国额鼻人塑像出自800多年前雷潮夫妇之手。可能由于唐宋期间国际与中国交往颇多,额鼻人由玛雅流入中国;可能是中国古文化遗物,华夏大地上众多原始部落中一个部落以额鼻人为图腾,后来这部落中一部分人通过白令海峡到了美洲大陆,形成了玛雅文明,额鼻人也就此传入玛雅;更有胆大的设想,额鼻人可能是一种外星人,创造了玛雅文明,玛雅人拜他们为神,雕刻下来作为图腾或纪念物。后来这群外星人又来到苏州,被当时人们所目睹,广为流传,多年后,流传到雷潮耳中,并以此形象做了紫金庵雕像。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可能而已。
4、玛雅为何回突然抛弃文明,回归蒙昧?可能因为瘟疫,但玛雅盘踞的上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内,要大规模流行一场瘟疫,是不太可能的;那么是外族侵略,但在9世纪左右,哈没有与玛雅对抗的强大民族;可能是阶级斗争,但阶级斗争是部分的,而大迁徙是全局的……有很多可能,但无确凿的谜底。
5、重点问题:玛雅和华夏文明究竟有何联系?他们是否同源?且先看几个例子:1752年,法国汉学家吉涅写信给法国传教士宋君荣,说道:公元500年,中国人就去过墨西哥,而中国历史典籍《文献通考》中有记载的“扶桑国”纪事,其实扶桑国就是美洲。1761年,法国文史学院一研究报告提出中国人在哥伦布前1000年发现了美洲的。
更有人认为扶桑国就是墨西哥,扶桑木就是龙舌兰、玉米、棉花。而玛雅文明的先驱奥尔梅克和查文文化先进于周边文化的“突发性”就是源于中国,因为当时中国(殷商、周时期)造船业发达。
同时就上述的相似及相异处,至少可以说明中国文明比玛雅文明起源更早,延续时间更长,文明形式更为完备,而玛雅的未解之谜,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和玛雅文字的进一步释读,最终会找到答案,当然也会有一些问题永远无法回答,这正是玛雅的神秘所在。关于玛雅与华夏文明究竟是否是同源,还将有待于更多资料的发掘和更多谜底的揭示,相信会有这么一天!
————————————————
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关系
创造了世界古文明之一的美洲玛雅人和中国人在五千年前曾经是一家人。这首先从玛雅语言和汉语的特殊对应关系可以明显看出。先看词汇方面的对应(第一个词是汉语,第二个词是玛雅语):
han(男子)汉:han女婿、丈人;tan谈:tan说话;tan炭:taan灰;cha叉:cha叉;suan酸:suun酸;
bao包:pauo包;chi吃:chii吃肉;chi齿:chii口;chai柴:che柴;chuan船:chem船;zhong种:chum种;tuan团(圆):tom圆;keng坑:kom坑洼;wa蛙:uo蛙;gan干(戈):kan(捍卫);an俺:en我;
yi伊(他,她):y他的;den g登,凳:tem登,凳;tan坛:tem神坛;pang胖:pem胖。
   如果把古汉语词和古玛雅语词进行比较,对应关系就更为突出,亲属关系更加清楚:
ka苦:ka苦的;kai歌:kai歌唱;hiua雨:ha雨,水;miua无:ma没,不,无;tau刀:ta刀;ta肚:taa肚子;diek直:tek(toh)直;piek壁:pak墙壁;chiak赤:chak红色的;shiuok数:xok(x在此读sh)数;dok读:xok读;biuat伐(砍):bat斧;liang亮:lem亮;diang长:tam深,长;iang央:yam在中央;giuan倦:kan疲倦;giang强:kan强有力的;huang黄:kan黄色的;sheng生:sian生的时间;dzian前:tan在前。
  这里的古汉语是上古汉语,为语言学大师王力所构拟,主要是《诗经》里的词。玛雅语是中古语,也有的是上古语、原始玛雅语的词。
  由于玛雅人和中国人之间隔着浩瀚的太平洋,所以这些相同或相似的词不可能是互相借用的,而只能是共同语言的遗迹。又由于这样的词数量很大,对应规律性很强,所以不可能是偶然的相似,而只能是必然性的显示。
  玛雅语和汉语共有的基本词汇,提供了计算玛雅语和汉语分开的时间。语言学家使用一张100个基本词的表,找出两种语言共有的词在这100词里所占比例,就可以确定两种语言分开的时间。玛雅语和汉语的共同词在100基本词中占26个,减去4个可能偶然相似的,还有22个两种语言共有的词。依据统计概率,两种语言的共同词如果有22个,分开的时间是5000年,这也就是玛雅人和中国人分开的时间。这个时间与语言学、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已有研究结果非常一致:
1、原始玛雅语在4600年前开始分化为现在的各玛雅方言;
2、在玛雅地区考古发现的最早陶器制造于4500年前,已相当成熟;
3、玛雅古文献把历史、历法开始的时间定在公元前3113年,也就是大约5000年前;
4、学术界认为,玛雅人是最晚从亚洲到美洲的。而古代亚洲人到美洲的最晚时间是5000年前;
5、玛雅人传说远祖从西方来,或是从北方乘船来。从中国到美洲大方向是自西而东,如果乘船顺太平洋洋流从福建、台湾、琉球,沿日本、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再沿美洲海岸向南,到达中美洲,就是从北方乘船来。
   此外,在语音和语法方面,两种语言也具有共同的特征。下面简略介绍一下:
1、两种语言都是声调语言。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调,入声就是以p、t、k收尾的促声,现在闽粤方言仍然有。玛雅语也有低调、高调、降调和促声,和汉语完全一致。用声调区别意义,“这是汉藏语系的一大特点。”(王力)。远在美洲的玛雅语也具有汉藏语系的特点,这有力地说明了两种语言的关系密切。
2、两种语言的方言中都存在有n、ng鼻辅音在词末尾的变化。如汉语北京普通话的许多带鼻音的词在浙江温州话里都不带鼻音。在玛雅语里尤卡坦语算是标准话,因为玛雅古文字书所反映的就是尤卡坦语,而尤卡坦语的一些带鼻音的词在危地马拉的玛雅语则只是一个送气音,没有鼻音。汉语词末尾鼻辅音的变化是汉语语音发展的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在玛雅语里的存在同样表明了两种语言的密切关系。
3、玛雅语和汉语的发展都共同体现了元音高化,也就是a变o,o变u,e变i。王力先生曾强调指出:汉语史的任务就是要研究汉语发展的特殊的内部规律。例如元音高化就是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如今我们看到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在玛雅语里也同样存在,对此合乎科学的解释只能是两种亲属语言遵循共同发展规律而发展的结果。
   4、玛雅语和汉语共同具有大量的重叠现象,特别是在一些方言里。汉语说“天天”,玛雅语说kin
kin(日日),意思一样。汉语说“红红的”,玛雅语说cha
chak(赤赤),意思也一样。另外,玛雅语和汉语还共同具有一种特殊的重叠结构。汉语说“黄澄澄”,玛雅语说kan tel
tel,意思一样。汉语说“白苍苍”或“白生生”,玛雅语说sak tin
tin,意思也一样。除这些例子以外,对应的重叠用法还有很多。不但结构相同,意思相同,连听觉感受都相同。
5、玛雅语与汉语都使用大量的单位名词,也就是量词。汉语的量词在玛雅语里一般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词。例如:表示动物的量词在汉语里常用“口、头、匹”,玛雅语常用的则有kot、tul、pok。表示植物的量词在汉语里常用“枝、棵、株”,玛雅语常用的则有tsit、hek、xek(x发sh音)。表示绳子的量词汉语常用“捆”,玛雅语用kan;汉语用“束”表示成束的东西,玛雅语也有一个表示同样事物量的词chuy,音义都像。单位名词(量词)也是汉藏语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汉藏语言所特有的。而玛雅语也有,令人感到十分亲切。
  玛雅语和汉语的语音和语法还有另外一些共同特征,如单元音词根为主,缺少形态变化等。全面的语言对应表明两种语言确有亲属关系。
  玛雅人与中国人的亲缘关系,除语言方面的证据之外,在思维方式上也有大量的证据。玛雅人和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的共同特点都是反映天人合一,自然与社会的一致。从社会发展的大方面来说,玛雅人认为兴盛、和平与富强同衰落、战争与贫困成周期性的交替。而这又和玛雅人的天文历法的计算有一定的关系,他们认为大约每13个历法上的20年就有一次祸福循环。例如奇钦伊查城的放弃和玛雅潘城邦的称霸,以及后来玛雅潘城的衰败和西班牙人的征服都表现了这种历法兴衰的周期循环。这种历史观与中国古代历史观是很一致的。
  玛雅人的基本人生观可以用“一切都不要过分”来概括,这与中国古代占主导的人生哲学“中庸之道”又非常一致。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玛雅人很尊重自然环境。狩猎很节制,一是不愿滥杀无辜的动物,二是要给其他猎人留下觅食的机会。种田,焚烧林木,事前要祭祀,祈求神灵原谅和保佑,同时要按人口所需来量耕地,既保证食用,又不过多生产,破坏自然。所以玛雅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玛雅人的天人合一思想表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很多都和中国人一样。玛雅人管诗人叫“阿风”,诗等于风。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里各地方的民歌也叫风。在玛雅人的言语里,花可以表示自然的花,也可以指人好色贪淫,与中国人相同。玛雅人所认为的颜色的社会象征也和中国人一致:红色象征权力,黄色象征吉祥,白色象征不实,所以白父等于汉语的伯父,白母等于汉语的伯母,这可说是很有趣的特殊一致。中国民间常管太阳叫老爷儿,玛雅人也普遍这样叫。中国古代楚国人管乳叫谷(粮食),而玛雅人则管玉米叫乳汁,管玉米棒叫乳房,又是特殊的一致。更为特殊的的一致是,中国古代管年叫载,起源于夏朝之前,这种时间观念同玛雅人一样:玛雅人认为每个年都由一种神来负载,一个接一个的班,所以年和载密切相关,一个年也就是一个神的负载物。
  玛雅人观念里人和自然的一致在玛雅语言里还有很多与中国人思维和语言相同的实例。玛雅人称呼小孩、小动物、鱼子用同一词al,表示人和动物的舌头和火焰(火舌)用同一个词ak,人的手臂(肢)和树枝也用同一个词kab表示,火k
ak则可以表示愤怒(怒火)。更有意思的是玛雅词tan可以表示堂屋(客厅),可以表示胸膛,还可以表示堂堂男子汉(成熟的小伙子,25岁左右的年轻人)。玛雅语tom是圆的,而tom
tom则是乱,相当于汉语“团团转”中的团团。这些更是思维方式的特殊对应。
  玛雅人和中国人思维的共同特点在玛雅文字和中国文字的创作上也有所表现。玛雅文字中有象形字,如“田”,有指事字,如“中”,有假借字,如“中”假借为“种籽”,叉假借为“初”。而且田、中、叉字形也很象中国字。此外,玛雅文字中还有很多形声结合的形声字。玛雅人和中国人在思维方面成体系的一致,证明了玛雅人和中国人必然存在的亲缘关系。
  玛雅人与中国人的亲缘关系不但在语言和思维方式方面有许多表现,在风俗方面也有许多表现。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有时还能促进古代中国文化的研究。比如,上古中国占卜,如果说一个人数奇,就以为是不吉利。汉武帝与匈奴作战,不重用著名将军李广,就是因为给李广占卜的结果是数奇,不吉。怎么占卜,在中国已经失传。玛雅人占卜也有同样的说法,偶数吉,奇数凶,而具体的做法则保留了下来。玛雅人使用的是一堆玉米粒,先随便取出一些放一边,然后四个四个地数余下的。如果这四个一组的总数是奇数,剩下的也是奇数,即三粒或一粒玉米,那就是凶;如果二者都是偶数,那就是吉;如二者一个是奇数,另一个是偶数,就是凶吉不定。玛雅人和中国人不光在占卜的偶数是吉,奇数是凶的说法上一样,连对占卜人的称呼都一样。中国古代管这种人叫“日者”,玛雅人管这种人叫ah
kin。Ah相当于汉语的“阿”,汉语的“阿”不只在南方方言里普遍存在,古代人名也常加“阿”。在最古的《书经》里,商朝有名的大臣伊尹就叫阿衡。曹操的小名叫阿瞒。K
in在玛雅语里是太阳,是日。所以ah
kin就是阿日,换成文绉绉的说法,也就是日者。如果玛雅人和中国人没有亲缘关系,这种非常特殊的共性是不可能有的。
  在占卜方面,玛雅人和中国人还有另外的共同之处。中国古时候有一种用来占卜丢失的东西或人的方法,叫做圆光。让天真的孩子在镜子里看,据说能看到所丢失的东西或人在什么地方。玛雅人同样也有这种习惯,如果丢了东西就让小孩在一块透明的晶石片里看,说出看到的情况。玛雅人和中国人在娱乐活动形式方面也有共同的特点。玛雅人和中国民间一样,经常进行玩绳子的游戏。中国有一种玩法叫鸡爪扣,玛雅人同样也玩鸡爪扣,而且玛雅名字就叫鸡爪扣。都是把绳子两头结扎在一起,然后翻来翻去,套来套去,最后在中间绕出三个互相连结的扣,像鸡爪子。
  玛雅人和中国人一样,也玩掷色子。他们叫玩玉米,因为是用四粒玉米当色子,都有一面染成黑色。如果掷出两面或四面是黑,就是赢。中国古代掷色子,数目不定。可用六粒,都有一面染成红色,掷出四面红为赢,杨贵妃和唐明皇就这样玩过,玩法很像玛雅人。在风俗方面,玛雅人很讲究男女有别。吃饭时,男女不一起吃,总是男的先吃,男的吃完,女的才吃。走路时,如果一男一女相遇在路上,女的要回避在路的旁边,低头等男的走过去,女的再走。更有意思的是,一对夫妻走路,也不能并排走,而是男的在前,女的在后,要保持一段距离。古代玛雅社会男尊女卑还表现在一些禁忌上:妇女生孩子,来月经,都不能让男人看到,看到就要倒霉。而且妇女必须保持贞操,男女通奸要处死刑。可见古代玛雅社会礼俗完全像古代中国。
  玛雅人和中国人风俗的共同特点是多方面的,比如解梦:一个人梦见掉牙,就意味着要死亲人。还有征兆:猫如果洗脸,就意味着要有客人来。当然这都是古代玛雅人和中国人的共同风俗表现,虽然属于迷信,但其特殊的对应特点则是值得注意的。
  在衣食住行方面,玛雅人和中国人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在吃的方面,玛雅人和中国人都用碗吃东西,不像欧美人用盘子。另外,玛雅人吃东西不是在桌子上,而是在席子上。中国人古代也是这样,要不然,怎么管吃东西叫筵席呢。玛雅人在席子上吃饭,这同他们的居住生活是有关系的。他们睡不在床上,坐不在椅上,而是在席子上,和古代中国人相同。说到坐,古代玛雅人分踞坐和跪坐两种方式,踞坐是两腿在前,屈膝两足着地。这和中国古代的踞坐一样。中国古代身份高的人踞坐,身份低的人跪坐。玛雅人也是这样,因为男尊女卑,所以妇女习惯于跪坐。
  玛雅人的住房同过去中国人的住房建筑方法是一样的,都是柱梁结构,先立四根柱子,柱子上架梁,梁上再架屋顶。普通人的住房为泥坯或茅草房,贵族的住房为石头建筑。另外,古玛雅人的国家是城邦,城中央住的是最高首领,向外依次住的是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奴隶。地位最低的人住的离城中心也最远,很像中国过去的帝王都城。说到贵族,玛雅人的贵族叫“子男”,和中国古代的叫法一样,想法一样。
  在衣和行方面,古代玛雅人和中国人也有共同特点。中国人在上古穿的衣服是一块方布,叫包方,也就是袍。袍就是包,从后往前包住上身,在前胸或一侧结个扣。玛雅人的上衣也是这样的一块布,叫pati,名称也近似于汉语的袍。玛雅男人的下衣也是围腰布,分成一些条幅。上古中国男人的下衣也是围腰布,叫裳。最早的“常”字就是“裳”字,是一个象形字。玛雅人管围腰布叫ex,x发近似sh的音,同中国“裳”字有共同的辅音。
  玛雅人重视道路修筑。他们的道路很像《诗经》里所说的周朝时代的道路,像一块放在地上的磨刀石,平坦而又笔直,修得高出地面很多。另外,中国古代的道路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住所供行路人使用,叫庐。玛雅人的道路同样也是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住所,叫lub,在发音上同中国的“庐”很相似。
  上古玛雅人和中国人在葬俗方面也有共同特点,特别是儿童的埋葬。一是用瓮棺,二是瓮棺上部或盖上凿有小孔。玛雅人陪葬小孩还有母亲的一段手指。这自然令人想起我们中国人经常描述母爱的一句话:十个手指头咬哪一个都疼。很可能这意味着中国人在很古时也有同玛雅人一样母亲咬断手指陪葬夭折孩子的风俗。
  玛雅人和中国人在语言、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全方位一致,形象地展现了两地人民的亲属关系。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玛雅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某种相似性,从此次《神秘的玛雅———墨西哥古代文明展》中,观众可以窥见一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多年来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 
  一、文字结构的相同之处。玛雅的文字大约形成于公元之前不久。现存的玛雅文字大多刻在石碑上或金字塔的台阶上。由于西班牙征服者的破坏,到近代发现玛雅文字时已无认识此种文字的人了。
  前苏联学者克诺罗索夫(Knorozov)利用汉字表意和表音相结合的构字方法,在50年代释读了部分玛雅字,打开了研究玛雅文字的大门。60年代,苏联学者的研究发现:玛雅字既不是表意文字,也不是表音文字,而是跟汉字类型相同的表意兼表音的一种“意音文字”和“意形文字”。玛雅字中的基本符号大多能用作音符,音符都是单音节的,音节结构分为“元音、辅音加元音、元音加辅音”等类。意符也有一定数量,还有常常出现的定符,所以说玛雅文字又是“意音文字”。意音和意形相结合的文字在世界上是很少的,现在尚在应用的只有汉字一家了。  
  玛雅字的外貌跟汉字迥然不同,可是它们的实质如出一辙,玛雅字的符号多数写成方块形,或者用方框线条围起来,跟汉字写在方格子里相似。二者都是相当发达的文字,是世界的珍宝。  
  &二、树碑立传和宗教思想。玛雅人常在城市里立柱记事,每个玛雅城市相隔一段时间(一般为20年)就要建立一根石柱,上面刻有文字,记载了这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重要事件。这些立柱,既是优美的艺术作品,又是一部城市的编年记事。中国古代也有树功德碑刻石记事的习惯。  
  在宗教上,玛雅文化也有与古代中国相同的东西。中国人早就有了天堂和地狱的说法,认为天堂是美好的,地狱是惩办恶人的精神世界。玛雅人中也有类似的天堂和地狱的说法。中国古代人有自然崇拜的思想。他们把一切有巨大力量的自然现象或自然力都崇拜为神,如风婆、雷公、龙王、山神等等,玛雅人则是典型的自然崇拜者。不但如此,就连许多玛雅雕刻绘画中的形象与许多中国神像的面具都是十分相像的,如玛雅和印第安人的壁画或雕刻中的形象与贵州的傩戏面具简直是一脉相承。玛雅文化中的一些神的形象完全是中国古代凶神恶煞的演绎。如四大金刚、阎王判官等都可以在玛雅文化中找到演绎的影子。  
  &三、人种和历史交往。玛雅人与中国人同种。美洲的印第安人是从亚洲去的,属蒙古利亚种,这已成了世界人类学家的共识。玛雅人也属蒙古利亚种。许多去过玛雅地区的人都看到玛雅人酷似中国人。中国学者早就提出:公元前1200年时中国的殷人就已到了美洲。当初因根据还很不充分,所以被一些人斥为“天方夜谭”!然而时至今日,这个“天方夜谭”已被学者们考证为事实了,因为殷人东渡到达墨西哥的说法已经找到了确凿的证据。  
  在美洲发现的许多奥尔梅克时期的出土文物突出地具有殷商文化的特征。如在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出土的玉器与殷商的玉圭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更为惊人的是日纽约的《世界日报》说:有一位来自北京的甲骨文专家(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陈汉平)在华盛顿举办的一项美洲奥尔梅克文明展览中,发现一件1955年墨西哥出土的拉文塔第四号文物的玉圭。上面刻有四个符号,是3000多年以前中国商代的甲骨文。这位专家读出了这四个竖形排列的符号的大意:“统治者和首领们建立了王国的基础。”美国俄克拉荷马中央州立大学的华裔教授许辉寻觅到200多个奥尔梅克的玉圭、玉雕,上面也刻有与甲骨文相同的符号。他认为:美洲文明之母“奥尔梅克文明”和中国商代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许辉曾带着其中的146个甲骨文两次回中国,请教数位中国甲骨文权威专家,得到的鉴定意见是:“这些字属于先秦文字字体”。许辉所收集到的这些与中国的甲骨文相同的奥尔梅克文字符号涉及的内容很丰富,有农业方面的,例如雨、水、天、禾、田、木、树苗、太阳及方位和表现拜祖祭祖和巫术神法的,还有中国所特有的天干地支、数字和卜卦等符号。南京大学历史系的范毓周教授说:许辉带来的文字,与甲骨文的相似不是个别的、孤立的。这充分说明殷商文化与中美洲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因为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两种或多种文化不可  
  根据历史记载,殷纣王儿子武庚禄父在国家灭亡后带领族人北奔,很可能渡过白令海峡,到达过中美洲。美国哈佛大学学者艾克霍姆曾提出:“美洲文明可能起源于青铜时代的商朝,因为太平洋两岸同时期拥有类似的艺术风格和宗教意识。”玛雅文物中有很多是玉器,在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和美洲玛雅人两个民族,喜爱玉石并且具备精巧的玉器雕琢能力。更为巧合…。除此以外,玛雅人对于羽蛇神,和中国人对于龙的祭拜,都与祈雨有关。  最后,现在的事实就是两者的文明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这已经不能用偶然来解释了。地理上中国距离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都更加的接近。但是四大文明确完全的不一样。而中国和玛雅人隔着太平洋,就算是从白令海峡过去的,那也太不可思议了。到底,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到底两者为什么如此相似,只有等待以后的考古发现了。也许终其人类一生也搞不懂来龙去脉。但是,无疑两者的不可思议的相似之处,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遐想。(来自:
烟涛微茫信难求。殷商末年,周武王率军闪击殷都朝歌。当时殷军主力正在山东一带打仗,驻守朝歌的殷军仓促应战,结果在牧野全军覆没,帝辛自焚,国破家亡。据史书记载,在山东作战的殷人共达25万,是殷人中最能征善战的一族,唤作飞虎族。亡国后,这些人不愿做周的臣民,于是在将军攸侯喜的带领下,夺海东渡…。然而,从此海外再也没有传来这群冒险家的信息。攸侯喜率领的二十五万殷人哪里去了呢?是被浩渺汪洋吞没了吗?
天之浮桥与黑潮暖流。正如大西洋东西海岸线轮廓能几乎完美地契合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太平洋两岸的华夏文明与玛雅文明也存在一种令人不解的文化契合现象。这一奇特现象的最早发现者,大概是中华民国第一任驻智利公使欧阳庚。1922年,他偶然发现公使馆的马车房后面有三亩涕竹,不由得大为奇怪,因为滋竹原是中国福建、广东一带的植物群,乃是造舟材料。于是,他问印第安仆人这些涕竹是从哪里来的,仆人说:“涕竹是印第安人的祖传外伤药,是Hosi王三千年前不知从什么地方带来的,现在印加的Hosi医师都用涕竹治外伤,用针灸治疗内科百病。”欧阳庚闻听此言,心念一动,当年盘庚避水迁都,不是发明了针灸治疗瘟疫么?《神异经》上则说涕竹可以治疗瘟疫,这等中药偏方,印第安人又是如何知道的?这个Hosi王会不会就是殷末逃亡海外的商人后裔攸侯喜?至少从发音上讲,相似得令人遐想。
41年后,一位名叫布·德·布尔的学者在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历史学院档案馆里,发现了三百年前兰达主教所记载的玛雅人的许多传说。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岛上居住的玛雅人,他们自称是“三千年前由天国乘涕竹舟经天之浮桥诸岛,到科潘河畔种豆麦黍粟的农民”。
这里的“天之浮桥”暗示的是殷人的东渡路线吗?三千多年前,殷人的造船技术与航海知识是否足以使他们跨越迢迢万里的大洋呢?可能性是有的。考古学家曾发现五千年前山东沿海人民出海捕鱼的遗迹。四千多年前,中国人已在黄海的海岛上有了殖民点。此外,在山东长岛还发现了四千年前的木板船。这说明,殷人在当时已经具备了远海航行的技术、知识和物质条件。
北太平洋黑潮暖流的存在,又将这一设想的可能性大大推进一步。源于北赤道海流的黑潮暖流,从台湾东部北上日本南岸向东,与常年顺风的西风漂流相接,至美洲后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即为加利福尼亚海洋,直达墨西哥海岸。学者们认为,在东北太平洋上航行的木船一旦进入这股长年性质稳定的漂流带,是可能到达美洲的。为此,他们做了一系列探险试验。1852年,美籍华人乔治·休率众驾小艇八艘,从广东下海,随后进入黑潮,果然漂亮至加利福尼亚。也许,对于冒险家而言,大洋并非想象的那么宽阔不可逾越。
人,人种,语言,文字。南美球星雷科巴因为外貌的原因,被国际米兰的队友送了个外号,叫“中国男孩”。他就是印第安人的后裔。玛雅人、印第安人与中国人相似这一点,得到了人类学家的证实:玛雅人与中国人同属蒙古利亚人种,不仅拥有内眦皱裂、幼年骶部色斑、体毛较少等蒙古人种的独有特征,而且两者的掌纹线也极为近似。科学家在近年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亚洲特异等位基因M130T,在东亚分布广泛,并在西伯利亚下阿穆尔河流域及鄂霍次克海地区达到最高频率。M130T起源于东亚的南部群体,穿过中国大陆,到达西伯利亚,并最终进入美洲。
南美奥尔梅克文明以几十座玄武岩质雕像而闻名。这些玄武岩质雕像嘴唇肥厚,鼻子扁平,眼睛深邃冷漠,戴着古怪头盔,是典型的中国圆颅人种。这种雕刻巨大头像的文化传统可能就来自中国——在宝鸡陈仓、广汉三星堆洛水城,就还保持着雕刻这种巨头像传统。更为奇妙的是,这位墨西哥大头爷的帽子上还雕刻着中国“风”姓的标志。风姓,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帝王世纪》云:伏羲氏,风姓也。另外,奥尔梅克人和商朝人一样,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玉石喜好者,而不喜欢黄金。
———————————————————————
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的默契
研究梵语、希腊语、拉丁语的学者发现,这些语言中许多古老词汇的发音大致相同或相关。比如父亲,都有“P”音。后人根据这种语言特征提出了印欧语系的概念,这一门科学观在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人”在玛雅语里读做“in”——记得自从赵本山的小品走红后,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将东北人戏谑地称为“东北银”。
语言同源结构在语言进化研究中的重要性,等同于“同源器官”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意义。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使用一张100个基本词的表,找出玛雅语和汉语所共有的词在这100个词里的所占比例,就基本可以确定两种语言分开的时间。玛雅语和汉语的共同词在100个基本词中占26个,减去4个可能偶然相似的,还有22个两种语言共有的词。依据统计概率,两种语言的共同词如果有22个,分开的时间则对应的是5000年,这也就是玛雅人和中国人分开的时间。
玛雅人的语言习惯很多都是和中国人一样。玛雅人管诗人叫“阿风”,诗等于风。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里各地方的民歌也叫风。在玛雅人的语言里,花可以表示自然的花,也可以指人好色,相信大家都知道汉语中“花心”的意思。中国古代楚国人管乳叫谷,而玛雅人则管玉米叫乳汁,管玉米棒叫乳丨房。更为奇特的是,中国古代管年叫载,起源于夏朝之前,这种时间观念同玛雅人一样:玛雅人认为每个年都由一种神来负载,依次接替,所以年和载密切相关,一个年也就是一个神的负载物。
20世纪六60年代,苏联学家者研究发现:玛雅字既不是表意文字,也不是表音文字,而是跟汉字类型相同的表意兼表音的一种“意音文字”和“意形文字”。意音和意形相结合的文字在世界上是很少的,现在尚在应用的只有汉字一家了。玛雅字的外貌跟汉字迥然不同,可是他们的实质如出一辙,玛雅字的符号多数写成方块形,或者用方杠线条围起来,跟汉字在方格子里相似。
生肖,计数,历法,占卜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十二生肖。伊朗人不知龙为何物,所以他们用鳄代替了龙,用豹代替了猪。如果说这一文化现象是丝绸之路带来的结果,那么,地球另一面的玛雅人也使用十二生肖就匪夷所思了。玛雅人的十二生肖是虎、免、龙、猴、狗、猪及六种与中华文明不同的事物。
为什么世界大多数民族都采用10作为计数进制呢?这其实很好解释。人类的祖先是扳着自己的手指来计算一天狩猎的头数的—如果章鱼也会数数,它肯定会选择八进制。蜈蚣?老天!但愿它还没学会……至于玛雅人为什么选择二十进制,这似乎与他们赤脚的习惯有关。在某个收获的季节,一个聪明的玛雅人突然发现自己的双手不够数了,便灵机一动,望向了自己的脚趾头……
除了20,玛雅人对13这个数字也情有独钟——玛雅人把天堂分为13层,把金字塔坛庙修成13层。
玛雅人的天文学知识领先于世界,他们对金星会合周期的计算精确到每6000年只差一天。但是同时,他们却信奉一种神秘的卓金历:把一年分为13个月,每个月20天,一年260天。260天既不是雨季和旱季的长度,也不是人类怀胎期长度,太阳系里也没有一颗行星以这样的周期运转。因此,显然这并不是为节气变化规律设计的。那么它的纪念意义又是什么呢?
中华六十干支的配合记年法是世界历法中极其独特的。而玛雅人的卜卦历也是用20个日名(天支)和1~13配合,只不过,中华干支是60一轮回,而玛雅干支是260一轮回。至今,在墨西哥城西的奥达德博物馆还可以看到这种历盘。该历盘由两块石圆轮组成,左轮刻1~13点棒数码,犹如苏州码,右轮刻日名,以尖齿相咬合。这亲左轮转20周,右轮转13周,经260日又回复到初始状态。
玛雅人的宗教历是每月20天,日名都用象形文字表示。中国的干支本来就是象形文字,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十二月相图、十二个月的名称,都用历史上十二个著名的氏族图腾或姓氏表示。商代人的祖先及后代曾用干支命名,如上甲、祖乙、帝辛,中美洲印第安人至今仍有这种用生年生日命名的做法。这种宗教历把一年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还剩5天称为不吉祥的日子。这与华夏历法存在巧合。《尧典》记:期有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时成岁。至今在中国许多地方,初五被称为破王,为禁忌之日。破五之内,不得生火以炊,妇女不得出门。
学者研究玛雅人的数字系统时,发现他们的数字表达与算盘的算珠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使用三个符号:一点、一横、一个代表零的贝形符号——就可以表示任何数字。一点表示一,正如下档算珠所代表的,一横代表五,正如上档算珠所代表的。
在占卜方面,玛雅人和中国人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中国古时候有一种用来占卜丢失的东西或人的方法,叫做圆光,即让天真的孩子在镜子里看,据说能看到所丢失的东西或人在什么地方。玛雅人同样也有这种风俗,如果丢了东西就让小孩在一块透明的晶石片里看,说出看到的情况。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玛雅也有太极图,亦即阴阳鱼。
玛雅人和中国人一样,也玩掷色子,不过他们叫玩玉米,因为是用四粒玉米当色子,都有一面染成黑色。如果掷出两面或四面是黑,就是赢。中国古代掷色子,数目不定。可用六粒,都有一面染成红色,掷出四面红为赢,杨贵妃和唐明皇就这样玩过,玩法很像玛雅人。
玛雅人也流行“周公解梦”,比如一个人梦见掉牙,就意味着要死亲人;猫如果洗脸,就意味着要有客人来。这些虽然属于迷信,但其特殊的对应却引人注目,因为迷信同时又象征着原始与久远。
金字塔、台、龙、天文……
埃及金字塔因其外形似汉字“金”字而得名。而玛雅金字塔则似乎应叫“京字塔”才对,因为他们一律在锥形四方台上加建了一个大殿。反观京、高、亳、郭等象形字,它们以简洁的笔法形象地暗示我们,中华远古时期曾存在大量京形建筑。翻开神秘的《山海经》,我们在其中的《海内北径》中可以找到答案:“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此外,还有共工之台,轩辕之台,浩如繁星。即便是今天,我们仍然能在中国找到这种古老的天文观察台孓遗。比照阳城的周公测景台与玛雅金字塔,不难看出它们结构与外观的相似。
库库尔坎金字塔坐落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是严格按照玛雅历法和宗教仪式修建的。这座金字塔四壁雕有环形饰图,基座底部从北朝南的台阶升口处,各雕砌有一倒立怪物头像——此物被西方学者定义为“羽毛蛇”,但若是一个中国游客路过此地,他定会脱口而出:这不就是龙嘛。所谓羽毛,不过是为艺术手法所夸张表现的鳞片。以云龙为墙柱雕饰是中华的建筑风格。《尚书》载:“舜沉壁于少,荣光休至,黄龙负卷舒图,出于坛壁。”
库库尔坎金字塔最令人惊叹之处就是“龙降光影”奇景的出现。在每年的春分日,当日落偏西到某个角度时,阳光斜射,阴影遮住金字塔台阶断面,形成如龙身般呈波浪形的长条,并与队梯底部的一个龙头部雕像连成一体,随着落日角度的变化,光影自下而上浮动,有如龙走蛇移,这一景象持续3小时22分,分秒不差。每年秋分,这一景象重现,只是龙游动的方向相反。日,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在此遗址上,通过电视和互闻网现场传播了当地春分的景观。让人叹服的是,这一奇观恰是对龙文化的完美演绎。据《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小能大,春分登天,秋分入川。”玛雅人正是利用龙“春分登天,秋分入川”的习性,以龙形“能幽能明、能小能大”的光影变化来表现和验证历法。
令人称奇的是,前秦王嘉的《拾遗记》中就描述过美洲金字塔:“……有金峦之观,饰以众环,直上干云,中有青瑶几,覆以云纨之素,该碧玉为倒龙之状……于地下为机枢,以测昏明,不亏弦望。”
如今,这种“以测昏明,不亏弦望”的地下机械就陈列在墨西哥城西奥达德博物馆中,即阿兹特克太阳石历盘。这一历盘与中国古代天文铜镜非常相似,简直可以把阿兹特克太阳石历盘的铜制复制品拿到中国文物市场上以假乱真。阿兹特克太阳石历盘第二环内,有四个方框内雕刻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图像,另有半圆形框内刻有龙头,代表太阴太阳及五个圆点,代表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即五曜,几乎与唐代二十八宿铜镜完全一样。
海外冒险家的梦想……
对于古人来说,太平洋真的是不可逾越的吗?其实中国从来不缺少探险家,缺的只是对探险家作公允评价的史学家。从春秋到秦汉,中国流行一种奇怪的职业:方士。这群人上天下海无所不能。其中,东方朔曾自称到过“纯阳之陵”,也就是北极,因为极昼乃是北极圈内的独特现象。其实他还不算什么,早在帝尧时代(约公元前2333年至前2234年),尧帝就派遣了一支北极科考队到达北极圈“不见日这处”,以测冬日至日影。这支队伍由和叔率领,成员多为天文历法专家。他们能否经白令海峡,沿阿留申群岛岛链踏上阿拉斯加,辗转到达中美洲尤卡坦半岛呢?
在没有先进的航海工具的远古,中国人能从海路进军美洲吗?公元409年,东晋和尚法显到天竺取经,三年后搭乘由大秦回国的中国商船东归,目的地是广洲。结果遭遇大风,迷失航向,在大海上漂流了105天,所见尽是“鼋鼍怪异之属”,“大浪相博,晃然火色”,最终到达一个叫做“耶提婆国”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地方?1767年,法国历史学家歧尼向法国文史院提交《中国人沿美洲航行和居住》的论文,认为法显到达的“耶婆提国”实际上是今天的美洲大陆。法显所记录的“大浪相博,晃然火色”,是大浪相博所激发的一种发光现象,这种特征只有深海航行才会体验到。“鼋鼍怪异之属”,则很可能是乘客们见到了近海滩少见的鲸、鲨、海豚、玳瑁等异类海洋生物。
美洲印地安人中流传《侯喜王歌》,则又带给我们某种暗示。歌中唱道:“二十五族为呀兄弟,跟着侯喜过天之浮桥,途中艰难不能忘,分发麦黍众相亲,兄弟莫将兄弟辱,天国再逢冬复春。”攸侯喜,那位亡命天涯的商朝将军,是否有足够的智慧与勇气,把他的族人带到浩渺无边的大洋彼岸并安家乐业?
不妨做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现在,我们已知上海到墨西哥的航程大约为16000km,由于筏子不具动力,只好随波逐流,考虑太平洋自西向东的黑潮暖流,流速为2.5kmk/h,通过简单的运算,我们意外地得到一个约数;260天!联想到玛雅人那个莫名其妙的卓金历,他们的历法是否正是不了纪念先祖那一段艰辛的漂泊历史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数千年的玛雅文明将不再孤独。
————————————————————
玛雅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更是美洲非常重大的古典文化。玛雅(Maya)文明孕育、兴起、发展于今墨西哥合众国的尤卡坦半岛、恰帕斯和塔帕斯科两州和中美洲内的一些地方,包括今日的伯利兹、危地马拉的大部分地区、洪都拉斯西部地区和萨尔瓦多中的一些地方。这一地区的总面积为32.4万平方公里。后世研究者推测玛雅文化流行地区的人口最高峰时达1400万人。
  神秘的玛雅文化和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东西呼应,相映成趣。玛雅象形文字的发展水平与中国的象形文字很相近,但符号组合远比汉字复杂,至今未有人找到解读的突破口。乳状袋足是中国史前陶器中最有特色的器形,但它竟然在美洲多只印第安民族的陶器上可以看到——玛雅文化遗址出土的袋足彩陶罐的乳状袋足和夸张的色彩给了这件器皿特殊的吸引力,对比强烈的红、黑色几何图案非常醒目。
  玛雅有着惊人发达的玉文化,玛雅文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玉器。珍爱玉石并且将琢玉技艺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在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和美洲玛雅人两个民族。更为巧合的是这两个民族都有把玉与生命、繁衍联系起来的信仰,有些玛雅玉器竟与江南史前文化——良渚文化以及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的玉饰惊人的相似。
华夏与玛雅&中国与美洲印第安
科学会议:美洲移民有四万多年&&&
1997年底在费城召开的“美洲科学发展学会”的年会上,加州柏克莱大学语言学家约汉娜.尼克丝教授与众多美洲古文明科学家,发表了他们对南美洲智利维德山(TheCapeofVerde)文化的研究发现:美洲古文明在这里至少已有一万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越来越多的语言、地理、人类学家的实验及实地考察所得的具体证据,再根据电脑模拟显示:美洲最早的人类在大约四万年前,从亚洲移来,而非原来认定的一万年到二万年间。
科学家们经过对黄种人与美洲大陆、太平洋岛屿上的印第安人的骨干、血型的考古研究,以及对他们现在的肤色、头发和体型对比,发现他们差异甚微。印第安人的血型与中国和蒙古人所常有的“O型”血也一致,其骨架、小脚趾和尾骨与中、日、朝及环太平洋的亚洲人的相同。其文物的年代越久远,越更相近。因此传统上被称为“红种人”的美洲土著民族,实际应该是黄种人。
科学家们说:亚洲先民跋山涉水,踏过冰层进入美洲,从阿拉斯加到达智利的德维山,两地相距八千英里,如果不受干扰地笔直走,也要两千年左右才能到达,如果正常地群族繁衍、迁移,则需要上万年。地质学家说:一万四千年前,美洲大部分为厚重的冰层覆盖,因此,亚洲的先民到达这里应在此以前的数万年之间。航海家认为:那时使用原始的浆船从遥远亚洲划过太平洋或漂过来,都不大可能。
这一发现在美洲古文明学界引起爆炸效应,因为根据科学研究,具备同样发展程度的欧洲新石器时期,其历史也不过在一万五千年至一万三千年之间(陶器、高级木器、弓箭、新型石器及金属之制造)。由此推论,做为美洲文明母体的亚洲古文明应该在此前或更早。
另一个明显的证据是语言学家的研究:今天美洲本土有一百三十到一百五十种不同的语系,他们至少需要三万年才能繁衍出这么多族裔,每一个语系通常需要六千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形成。研究发现:当时可能还有第二度的大规模移民,在美洲西部沿岸有一狭长地带的不同语系,其语言形态与环太平洋、亚洲族裔语言形态相符,但只有一万两千年的历史。越是后到者,带来的文明越先进。
科学家们推测:四万年至一万年前,这些住在黄河冲积平原和蒙古高原上的先民,因各部落人口爆炸或其他原因,义无反顾地离开他们的家园,分批挟带着其原生文明,不断从远古的亚洲跚跚而来,或为了某一美丽的传说,或为了寻找更美好的生活,他们不受冰河封冻、冰天雪地之影响,成群结队,北上到俄国远东西伯利亚(Siberia),东进渡过亚洲与阿拉斯加相连的唯一陆桥,或阿留申群岛(AleutianIslands)一路繁衍生息,忍受着猛兽和疾病的吞噬,一个又一个的人失踪或死了,更多的孩子又出生。他们足迹遍布从阿拉斯加到北美大陆,在各地安居乐业、或继续迁移,历经万年,才到达中美大陆的墨西哥,及南美洲的智利,开创了曾经一度辉煌的美洲古文明史。
古老的中国与悠久的文化&&&
亚洲的文明基地,中国文明最大的特色就是其延续性,中国最早并流传至今的先秦时期的经典书籍,包括孔子修订的《书经》、《诗经》、《礼记》、《周礼》、《春秋》以及先秦诸子的孔孟之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即流芳万世的中华瑰宝“五经四书”,另外还有一部书《易经》,它反映的年代应比诗经更早。它们汇聚了从公元前三千多年至公元前两百年,流传于当时的各种历史书籍和文件,集中记载了数万年来中华民族的社会科学、文化传统、道德修养、民间传说、歌谣和部落、民族、国家发展史。紧接着这些书的是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记载“上下八百年”中国文明史的《史记》,此后中国的历史记录更加清晰周详,从未间断过。其中史书中很多文字记载了中华民族东迁、外移、殖民海外的史实、传说。
相对而论欧洲历史却是支离破碎,不仅从四千二百四十一年的古埃及建国到公元前七世纪的希腊、罗马的兴盛是一个文化断层,从公元前二世纪希腊、罗马衰亡到十三世纪后的***文明复兴,又是一个断层。西方著名的经典历史学家兰.索恩戴克(Lynn.Thorndike)对中国历史评论道:“中国有最充足和最广泛、继续不断的历史记载,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能及的,不仅她的史书记载,其历史、文化发展也是承先启后的”。
中国的神话传说,把中国历史上溯到数十万年前,历史第一人盘古,用他的大斧开天劈地,首创中华文明,此后他的继承人共有十纪:既第一九头纪、第二五龙纪、第三摄提纪、第四合锥纪、第五连通纪、第六叙命纪、第七循悲纪、第八因提纪、第九禅通纪、第十疏讫纪(《春秋.元命苞》。
这一时期的中国天皇形象都是神的化身,几种不同部族将各自的崇拜物鱼、蛇、鹰、兽等图腾,组成的一个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幻想的庞然大物的形象:“龙的图腾”。这类似于古埃及的半兽半人神(人面狮身像),古希腊半兽半人的第一个国王,和传说中的文明开拓者“罗马七国王”,及《旧约》中各部落的长寿族长。中国盘古开天后的13个天皇,各自在位一万八千年。
从后来出土的兽骨和陶器、石器上的图案、文字,可以判定,1万年以前,中国就出现了半图象、半文字的象形文字。根据语言学家研究:中国近代大量出土的曾在商代(公元前一千八百年至公元前一千二百年)广泛、成熟使用的“甲骨文”,显然已经过数万年以上的不断演进。期间中国的陶器制作、居室建造、壁画艺术、金属使用、丝织生产等,各种高级文化陆续发明、使用。
商朝以前,中国人已发现并使用了磁石,商都安阳本身就座落在磁矿旁边,所以从陆地使用的“指南车”,发展出“指南针”和“指南舟”等,这航海所必需的工具,给海外探险创造了条件。秦汉时期,“方士”文化盛行,这些具有探险、和献身精神的开拓者,幻想遥远的海外有着使人长生不老的仙境。先秦前汉所著的《海上三仙山》记载,秦始皇曾数度派出军队和“寻仙方士”探险队。史书还记载秦朝著名的徐福大将,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寻仙访药的故事:徐福的探险远征队没有发现仙药,却发现了富饶的蓬莱,便殖民定居下来,建立了日本国。
日本和中国的史家研究:至今,日本南部和琉球原住民的神位上供奉的依然是徐福,方士们先后殖民“蓬莱(日本)、瀛州(琉球)、方丈(济州岛)”。《前汉书.地理志.吴地》和《三国志.吴书》的“东堤人、倭人”,所居的“擅州、夷州、倭女王国”和“侏儒国”就是日本和琉球;此以南的“裸国”为台湾,更南的“黑齿国”是菲律宾。
那时方士探险队已随着环太平洋的“东海潮流”,跨越了太平洋。据《梁书.东夷传》记载:渡海方士们发现“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余里,扶桑国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国东千余里有女国。”史家考证日本以东的文身国、大汉国是太平洋岛屿,扶桑国就是美洲大陆,而扶桑国以东的女国,则是美洲东海岸了。
亚洲中国:美洲古文明发源地&&&
1998年4月份,中国科学家在大陆发掘的象形文字和文物化石,做放射性测试后,证明年代在一万七千年前,这也证明了一些西方科学家猜测是没有根据的:中国的象形文字的源头,可能源自一万五千年左右古埃及南部的美索不达米亚。
“五经四书”记述了万年前远古先民的各种历史传说和神话,叙述“人面蛇身”的原祖伏曦和神农先皇,创造了中国原始社会。并清晰记载了从公元前二六九七年的中国第一位君主,皇帝即位、传到炎帝,及后来的尧、舜、禹,最初的“三皇五帝”。然后才形成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封建文明的社会。那时中国就早已制订了历法、天文、占卜、祭祀、制典、礼乐、刑法和官吏等文明制度,不仅“治历象,正四时,置闰月,定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尚书》),也早已发明和使用文字,到了皇帝时期,更命令史臣仓吉统一了各族文字。
中国科学家最近在黄河流域和蒙古高原上,发掘的人类头盖骨化石等证据,经放射性碳14测试显示:最早在一百三十万年至八十万年前,这里已经有了“直立人”存在,这比全世界公认的发现最早的“非洲直立人(七十万年)”,还要更早,也打破了西方公认的:人类起源于非洲然后逐渐散布全世界的说法。
几万年以前的亚洲、中国正处于漫长的“新石器时代”,华夏文明迎来她最初的爆发期,此时人口空前膨胀,并从人口密集的黄河流域外迁到各地,先民在亚洲各地形成众多新的殖民地,经过一段时间后人口再度膨胀,为求生存发展空间,再次分批、不间断地向外迁移。这时期在朝鲜、日本、琉球、南洋群岛及西伯利亚、蒙古高原、阿尔泰山及太平洋岛屿、南亚等地区。新移民在适应当地天气地理,和慢长的发展过程中,一个个新民族产生了。但他们仍然携带着中国人种和文化的基本特征,特别是日本、韩国、越南、缅甸、泰国、老挝及东南亚等地,甚至在二百年前的印度尼西亚,还长期存在过一个完全中国文化的“民主国家”,后来才被荷兰吞并。由于中国移民和文化不断殖入更新,不但种族、血缘、人体特征基本相同,其语音、字义、和民族文化、风俗也近似,只是近一百年来才有了重大改变。
西方科学家推测:亚洲先民就是在此时从西伯利亚和阿留申群岛跨过亚美陆桥,不断地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亚洲大陆,一批批进入美洲,来到这个陌生世界。锻蚯洲科学家根据中国史书则大胆推测:亚洲先民乘坐大木船,由山东半岛和舟山半岛等地出海,乘着经日本海到东北太平洋,再往东漂流,沿美洲外海南下的“太平洋夏季黑流”,分期分批飘流来美洲各地。当然能飘到美洲的只是少数,更多人中途就被饥饿、大海和绝望吞食。正是这些从海、陆分头来美、并幸存下来的先民,在天海苍茫中,上下求索,生生不息,开创了人类的另一个文明世界。
晋朝王嘉(传说)撰的《名山拾遗记》记载:出海方士们探险曾发现“日出于西方,其国混混常暗”的“背明国”,史家研究:这正是中国先民沿着太平洋环流到达了北方的欧亚陆桥地带的阿拉斯加(Alaska)。
《新唐书.东夷传》记载:先民探险队发现“流鬼国”的情景:“去京师万五千里,直黑水秣褐东北,少(意:北)海之北,三面皆阻海,其北莫知所穷,人依屿散居,多菹泽,有鱼盐之利,地骚寒,多霜雪,以木广六寸,长七尺系其上,以浅冰逐狗走,以皮为裘”。这种冰雪、裘皮、雪鞋和狗拉爬犁的生活,正是北美大陆和勘察卡半岛(Kamchatka),千岛群岛和阿留申群岛印第安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先秦前汉时期,方士探险队以“东方朔”之名著作的《海内十州记》记载:“生洲在东海寅之间(中国二十四方位图:东北三十至六十度),接蓬莱(指日本)十七万里,地方二千五百里(指面积),去西岸(指中国东海岸)二十三万里,上有仙家(先前东海探险的“方士”)数万,天气安和,草长生,地无汉暑,安养万物,亦多山川仙草众芝,一洲之水,味如饴酪,至良洲也”。“生洲、良洲”这种迷人的地理气侯,美物产,实际就是美洲西海岸和中、南美洲各国。
消失的世界:美洲神秘古文明&&&
亚洲先民到达这里的时候,人类正处于少年期的“石器时代”,他们带着亚洲最初的文化,在陌生的美洲大陆上生根开花,先后创造了几处著名文明。主要有瓜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墨西哥等中美国家的“马雅文明”;中美“阿兹梯克文明”和他们的祖先“墨西哥文明”;南美秘鲁、智利和波利维亚的“印加文明”和其祖先“秘鲁文明”。从至今仍然存在的建筑、城堡和出土的文物看,亚洲先民们不但继承、发展了亚洲文化,更曾经创造出辉煌的美洲文明。
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居住在中美洲的马雅人就发展起来,公元前六百一十三年,马雅的历法和计时就已精据设立。那时,正是中国早期的封建帝制周朝时期。公元两百多年,马雅已建造宏伟建筑物,且至今还遗留着。而此时,亚洲的秦帝国吞并其他大小诸侯,大举东进,统一了中原,缔造了世界上最庞大的专制帝国(秦的县郡官僚体制与周的封建贵族政治不同),而欧洲的希腊文明和罗马帝国则到了未声,正末落下去。当时世界上其他两处文明发源地,古印度和巴比伦古文明还在一片宗教与战争的混沌之中。
公元七世纪,马雅人建立了第一个美洲帝国,并发展出辉煌一时的马雅文明。此时正是中国传统文明达到鼎盛期的唐代,而欧洲正处于中世纪千年的“黑暗时代(TheDarkAge)”。但当十六世纪西班牙人侵入马雅帝国的玉嘉坛(Yucatan)的时候,这里已是城垣荒废、遍地遗迹,马雅文明早已消失了。一九二六年,马孙斯朋登探险队(MasonSpindenExpedition)沿着玉嘉坛海岸,又发现了年代更晚的马雅城池和建筑遗址、文物。此时,三本印又马雅人艺术画和古建筑插图的书籍,《马雅文学(MayaLiterature)》出版发行了,这成了研究马雅文明的主要资料。
阿兹梯克民族(Aztecs)于公元十二世纪迁居至墨西哥,约在一三二五年,建立了宏伟的墨西哥的城市,并用残酷的武力征服附近的各民族,统而治之。在墨西哥,也很发达的土尔梯克(Toltecs)人文化,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八世纪。
在秘鲁兴起的印加族(Incas)得到统治权时,是在一一三四年,在此以前的好几个世纪里,她的文化曾有过长期的发展,直到印加帝国被西班牙的比撒罗(Pizarro)覆灭前的一个世纪里,达到她的文明极点。
但是,当一四九二年哥伦布和西班牙人第一次踏上美洲土地时,这些文明早已成为历史,曾经辉煌的建筑和文物,伴随着回复到野蛮状况的“印第安人”,与猛兽们快乐地过活。许多西方历史学家们说:“从总体上讲,她们后来的文明发展都远逊色于她们各自的祖先”。从亚洲带来的、和他们独创的先进文明,在这里光辉闪烁过后,就这样神秘地消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
曾经辉煌:亚洲文明与印第安文化&&&
西方的历史学教授们考证:美洲的几种古文明大致相似,证明她们同出一源,从许多方面的直接证据看,她们无疑是从亚洲直接输入的。最显然的一个证据就是:美洲人的一件艺术品“太阳轮(SunDiskorCcalandar)”,它是土尔提克和马雅等美洲人的图腾和崇拜物,代表着日月星相的转换,和天人合一的命脉,也用来占卜吉凶。在亚洲与此十分类似的图腾也同样流传至今,它类似于中国以指南针定位,以“子午寅
”等方位表示的“二十四方位图”。甚至同一渊源的还有现在韩国的国旗图案(八卦图),以及中国最古老神秘的哲学流派之一,老庄道家和易经玄学的象征和图腾,即中国的“阴阳八卦”,其作用和象征与印第安人无异。即使在今天,中国及亚洲国家的古庙里,道士们悬挂的图腾跟远在万里以外的美洲人,仍然类似。艺术家们考证:另一件两地相似的艺术品是一个大象和象夫,而那时美洲没有象。
古代秘鲁人的“结绳索和雕刻记事法”,及北美洲印第安人用于算帐的“贝壳串珠(wampumbelt)”,令人惊讶地与孔子修订的《书经》中记载:中国没有文字前的记事、算术就是“结绳记事、雕木算术”相同。
在美洲各民族的艺术品中,都有一副神秘的图案,象一条巨蛇,但有足和翼,有着猛虎的头和利牙,有时是人头龙身,雕在王位宝座后,象征最高权威,这与中国的半人半龙的伏曦、神农形象类似,也是中国“龙的图腾”。在皇宫和墓壁、石碑上经常出现的还有凤鸟、蛇、蛙、虎和鱼的图腾,其中的凤鸟与中国的最古老的崇拜物之一凤凰,极其相似,是皇后或仙女的象征。蛙、蛇也跟中国谕意相同,象征着繁衍。在古美洲皇宫大门口,也有勇猛的虎和狮子雕塑。古印第安人的塑像跟中国古代的文明人物的衣服、发式类似,却不同与现在的印第安人。
科学家还发现了美洲人数学中也有“零”的概念,虽然印度人可能用桨船划过很长的距离,移民到了波利尼西亚(Polynesians),但科学家否定了这一数学概念,是印度人横跨太平洋传播到美洲。对于为什么波利尼西亚与美洲土著的食料、习俗极其类似的奇异现象,一些科学家也怀疑亚洲人那时横渡太平洋的能力,推测那是欧洲十四世纪早期航海家的长途贩运的结果。
马雅文明在天文历法上的进步,完全可与世界其他四个文明发源地(中国、欧洲、印度、两河)相媲美。公元前七世纪,马雅就订制一年为三百六十五日,每一百零四年增加二十五日,以改正年差,并配合其所有文化原素,以具体图象“太阳轮”表示出来。这种工作不经过数百年的一贯承传的专业天象观察家的研究,是无法完成的。他们每年分十八个月,每月二十日,每年余五日。这与流传到现在的其他文明都不同,却类似于六千年前已失传的古埃及历法。他们以二百六十日为一季节周期,每天以二十个名称计时,以十三个数字配合标识。
古墨西哥人以五十二年为一周期,以十三个数目,配给予四个名称,这就是他们的文化信仰中,构成所有物质的四大元素:水、火、风、土,类似于中国的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说。他们代表了世间的四个时期:每到一周期的世界末日,就有一次洪水;一次大火;一次暴风雨和一次大地震。这类似于中国、蒙古、西藏等与天干、地支相配合八卦图,每六十年为一世间周期的文化。
墨西哥马雅人历来有十二生肖属相,与天体五行星象相配合;马雅的天文学家特别爱观察金星;秘鲁的诗人以星象做诗。每一个墨西哥儿童出生时,都请来星相家,看天象黄道十二宫占卜(horoscope),为儿童定生辰八字,将来结婚时,要请算命先生(suncalculator)看生辰八字,不相冲才能结婚。这完全与中国的算命文化一样,没人相信这只是巧合。
灿烂的建筑、绘画和神秘象形文字&&&
美洲人最出色的才能体现在其巨大的石质建筑物上。秘鲁的印加人将石块凿成适宜结合的凹凸形,建筑得非常精巧和据。一九三零年代才在安达斯山(Andes)上发现的马储匹克洲(MachuPicchu)石头城,城墙用中国式的长砖和巨石砌成,美观古雅。墙壁上的雕刻属于早在公元二百年至九百年,就高度发达且流传很广的奇洪安哥第二(TiahuancoII)文化,这种雕刻是把人和动物的形象溶合进宗教和神话的意义,表现出各种奇特、复杂的宗教习俗的形式化图案(ConventionarizedDesigns),这些图案也常出现在印加人的织物和染色的陶器上,这使现代的纺织工人也对他们的纺织物自叹弗如,赞不绝口。而印加人优美的陶器设计、进步的制造技术,至今仍使现代人叹为观止。
马雅人和土尔提克人建造了宏伟的金字塔(Pyramid),但这与古埃及法老的金字塔本质不同,埃及的完全是地上结构。而美洲的金字塔,地上只是一个四角形庞大土台或砖石阶梯建筑,地下才是地窖式的墓穴,称阶梯状逐级缩小,直到底层的棺木。它的塔顶也与埃及的不同,被铲成一个平台,上面建筑一个神庙或祭坛,这正是中国式的祭坛式样。墨西哥的金字塔比后来的马雅人还大,但只是用土砖坯砌成,表面由混凝土涂抹。不同与用石头砌块与碎石填缝的乔露拉(Cholula)的金字塔,所占面积比埃及的乔普斯(Chopes)金字塔大两倍,但不如乔普斯的高大整齐。这与中亚的波斯波利斯(Perspolis)和东亚中国的古陵墓结构类似,最惊人的是最近在北美发现的帝王墓,与中国陕西的秦皇陵极其相似,墓中都有活人殉葬。
印第安人的墓穴屋顶是由许多圆形的拱桥组成,墙壁上刻满各式各样的壁画,还有神秘象形文字,这只有万年前的古埃及和中国才有,但只有中国的象形文字流传下来。至今西方科学家们仍不能破译这些图象文字,因为西方传统文化历来都是拼音文字,西方科学家们只是停留在这样的表面争论中:美洲象形文字是独立发生?还是由亚洲传入?
在建造金字塔时,阿兹提克人崇拜太阳轮(TheAztecCalendar)的指导,马雅人则按照罗盘的四角据定他们的方位。这实际上也正是中国用八卦图掐算日子,以罗盘定风水宝地的传统。而金字塔的四周以雕刻精细的城墙围绕,也类似中国和印度的传统。
从总体看,美洲古文明仍然没有超出人类少年期“新石器时代”的范畴,但阿兹提克等民族在某些方面,则远远超越了那一时代,他们不仅制造黄金、白银,也已开采红铜和锡矿,并可以把这两种矿石合炼成坚硬的青铜器了,他们在机械制造上的技术也是上乘的。十四世纪后,西班牙侵略者在秘鲁和墨西哥掠夺了储存在那儿的大量金银和珠宝。一九二零年在义窟渡尔(Ecuador)的山中,美国挖掘出大量武装甲胄、精密的妆饰品和无数黄金珠宝,现在保存在宾西法尼亚大学,这是自西班牙入侵以来发现的最大宝藏。
奇异的工艺、风俗与残酷的宗教&&&
西方科学家坦承:印加人的耕作者和工程师已超过了同时代的欧洲人。他们建设城乡,开山铺路,设置驿馆(这种文化只有中国古代有过)的技术水平据实很高,只是当时的辉煌现在已一无所有了。但在马雅的玉嘉坛仍可以看到昔日的石铺大道,畜水池和地下水槽的遗迹,这些建筑都是用坚固的三合土筑成,以保存水量,供干旱季节饮食。那时土地的所有权仍是部落的而非个人,从这点来看,中国周代以后就没有再大规模移民美洲,因为东周战国时,中国封建社会结束,全面私有制已先在秦国,后在各国开始了,中国历代的土地都属私有。阿兹提克人还拥有了农业灌溉所用的沟渠,和用凿好的石头砌成供应皇宫饮用的水库,他们还没有耕犁,而使用尖锐的木棍、木铲,和青铜锄头耕耘。
印加人那时已使用铜或金泥制作的流通货币,他们有商人组成的行会商队,住在各地驿站,做远距离贩运、销售货物,印加文中没有买和卖这种字眼,但他们的语言却能将酒的度数区别得很。而阿兹提克人则只允许成人饮酒,幼儿饮酒者则“杖死”;酒醉闹事者也得用石头砸死(这与中国商周以前就订有严厉“戒酒律”相似);诽谤者需以木火把贴着头皮把头发烧光;偷窃金银者则要活剥肉皮来祭祀金神;惩罚儿童的方法竟然是:若无其事地把孩子的头按在火上熏烤;而宫廷的祭师们常在金字塔顶的祭坛上,杀活人做为牺牲,先剥开其胸,取出心脏祭神,再支解身体,大家一起分而食之;有些祭奠日子,阿兹提克人把婴儿画成花脸,再贴上纸翼,做飞鸟滑翔,摔死祭天;有时把活人的皮剥下,众人在上面跳舞;所以他们最常见的艺术表现就是:祭司或殉道者对神的血祭,做法是隔一间一,将众人的舌头穿孔,以一条血淋淋的细长绳贯穿在一起,这也正是中国古代道士所谓的“拉索祭天”的道教仪式。
有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图画是:几个厨师在火上烤着人肉,旁边的桌子上是烧好的人的头骨和手掌,其他几人一边喝酒,一边香喷喷啃着人的胳膊和大腿。而那些古美洲的宗教狂热者,以他们的身体能贡献给祭坛牺牲,并以此为快乐和荣耀,并且心甘情愿,这是印第安人神圣的宗教信仰和神秘文化训教的结果。从宗教和司法角度讲,阿兹提克族应是最残酷无情的民族,人类历史上,只有中国商朝以前和近东的亚述人有过类似的记载。
在美洲西海岸外,风光奇异的西印度群岛上生活的加利布人(Caribs)是吃人肉的民族,不仅战争中吃敌人,祭神时吃牺牲的活人,自家人也相互吃,就跟我们今天吃动物肉时的情景,没有什么两样。但他们深恶痛绝的一件事就是偷窃,如果他们任何人的小东西在侧所中找不到了,就说:“一定是基督徒来过”。
在墨西哥和中美洲,贵族和皇室玩一种类似与蓝球的游戏,他们竞赛把像皮球抛入两个环中任何一个;美洲织物和古雕画中的一些代表富贵和长寿的图案、字符,有些与亚洲宗教的字符一样;秘鲁人爱以诗文吟唱,穿着类似中国歌仔戏中的长袖戏装,自演自娱;马雅人和墨西哥人有各种神和动物的雕刻面具,戴着精制的头饰和长发,人们喜欢在脸上涂彩色,爱好香料,用刀、火和草药纹身和画体,以穿耳和洞鼻为美,也喜欢削牙和镶牙。更有一种特殊的风俗:用木板把婴儿的头逐渐压扁,成为一个塔糖(sugar-loaf)的形状,并使婴儿从小开始斜眼,人们以此为最美。
在北美的一些族裔中,一名印第安男孩,一夜之间与五十名女孩在一个大房间睡觉,当男孩与前一女孩结束后,另一个女孩就假装嗑嗖,向男孩叫春。
欧洲侵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在十五世纪哥伦布(Columbus)年代以前,中国航海志中曾数度记载,中国商人南洋航海途中,遇到台风或乱流而迷失方向的故事:船队随着季节性的“太平洋黑潮(从西北方的亚洲流向东南的美洲)”,东漂月余后,到达一处陌生的大陆,并遇到奇异的土人。最后他们历尽艰险回到中国时,还以为所到的仍是南洋呢。航海和历史学家怀疑他们所到的就是美洲大陆,显然那时中国不但已有了抵达美洲的能力,还有回航的能力。
实事上明朝的时候,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强的航海大国,郑和曾率领一百三十余艘各种舰艇组成的庞大舰队,使用先进的罗盘导航技术,先后六次远征南洋、印度洋沿岸和非洲大陆,无论其船队的规模或舰艇吨位(大约一千七百多吨),都是后来的哥伦布探险队的几条小船(最大的二百三十吨)所无法比拟的,只是他们之间目的不同:一个是巡抚探访,公平贸易,一个是武装掠夺、扩张殖民。
十四世纪欧洲逐渐从千年的“黑暗时期”复苏过来,在古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在欧洲中心的意大利,开始了催生近代化发展的“文艺复兴(TheRenaissance)”运动,它在发掘以前和其他民族的文化艺术的瑰宝的同时,也开始了自身的启蒙和创新。当时年轻的哥伦布就参与其中,被人们创造的各种新思想、新文化深深吸引,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幻想。此时欧洲正流行一本对欧洲近代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书,它就是《马可.波罗游记》,它描绘到: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Cathay(中国)”。哥伦布在自己的祖国意大利怀才不遇,就来到当时欧洲最活跃的西班牙,毛遂自荐游说西班牙君主贝迪南和依萨伯拉,出资派船让他探访中国和印度。百年以后,意、西两国常常为争夺哥伦布的归属权,而撕破脸皮。
1492年,哥伦布自信他的船队终于到达了印度,绕过半岛就到中国了。所以把中美洲外海上的岛屿取名为:西印度群岛(WestIndian),而当地美洲人称为“印度人(Indian)”,即印第安。到底哥伦布环球探险的目的是寻找人间天堂的中国呢?还是某些现在西方历史学家所谓:“为西班牙君主在大洋中寻找和占有群岛和大陆”?至今众说纷纭。
70年前经典文化史学家桑戴克(Thorndike),在笔者现在读书写作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他在图书馆著书写到:“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已到了中国的边界,过了印度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人间天堂了,他至死都抱着这一信念呢”。
此后哥氏的船队几次后续航海探险,抢在别国之先,用武力征服美洲人,占领了美洲的大多数土地,另一个早期航海小国葡萄牙也分得一份美羹。而哥氏发现“遍地黄金”的中国和印度的美妙故事,迅速传遍欧洲,各国都开始造船出海,也来抢夺美洲和别的国家了。
早期西班牙和欧洲列强对美洲占领时,遇到美洲人的顽强反抗,他们使用原始的石刀、石剑(已没了他们祖先使用过的金属盔甲)护卫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与白人战争,虽然屡战屡败,但依仗人多势众,宁死不屈,使这些西班牙侵略者损失严重。开始由佛罗里达出发的纳瓦兹(Narvaes)远征队,共三百人在历时八年的内陆征服,到达北美加利福尼亚的时候,只剩下四人。因而这些西人十分野蛮和残忍,他们使用先进的火药枪和大炮,大开杀戒,掠夺美洲人的土地、财富,烧毁他们的村庄,不惜把这些“印第安人”赶尽杀绝。
年,西班牙科德司(Cortes)征服阿兹提克人夺取墨西哥;2532,比撒罗(Pizarro)征服印加人占领秘鲁;1540年,科罗那多(Coronado)探险时发现了大峡谷;1541年德.苏图(DeSoto)发现密西西比河。
16世纪时,荷兰和英国逐渐战胜西班牙,加入了对美洲的掠夺,到了17世纪法国人也并入掠夺、奴役者的行列,德国因那时陷于内战,始终没能伸出手来,只有大量人民为了躲避战乱移民美洲。荷、英、法殖民者与西班牙所不同的是:千方百计地把印第安人赶走、消灭,或与那些从非洲贩运来的黑奴一样,隔离起来,连南美西班牙式的混血民族也没有出现,使北美大陆成了纯粹白人的天下。
现在美洲大陆上,人们依然沿用印第安人的旧名称。欧洲人从印第安人那里学会了吸烟,嚼烟;种植和食用玉米、南瓜,胡椒、马铃薯和番茄、花生;制作和享受秋千摇床、独木舟、雪橇和雪鞋;做薯糖(maplesugar)、朱古利(chocolate)、香草(vanilla);制造治疗梅毒的萨尔沙(sarsaparilla)、医治疟疾的金鸡纳霜和葛根粉(arrow-root)等类似中国的草药。
当年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大部分与西班牙人混血,变成了今日的“南美人(即美西混血儿)”,少部分被追杀、压迫到一些保留地,或穷乡僻壤和山区森林之中,过着更野蛮原始的生活。自此,原有五百万之众、遍布美洲的印第安各族,人口剧减,被一步步逼向了亡种灭族之路。至今美洲大陆上纯种的美洲人已不超过几十万人,且正在继续减少、逐渐消失。
中国研究:揭开美洲古文明之迷&&&
中国历史发展到17世纪,由于长期安闲懒惰,封闭自守,没有竞争,竟被另一个比她落后许多的游牧民族征服,清朝的部分政治状态倒退成封建贵族专制,虽然历经两百多年同化,贵族统治者的本性仍然未除,使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最终失败,坠入内战外患的深渊,直今仍然内战不止,自顾不暇。目前中国没有一个学术组织参与研究美洲古文明,更没有国内相对开放的学术自由、国际交流的畅通无阻,为国内研究人员提供基本的研究条件、及遥远的美洲古文明的信息。
西方科学家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中国文明与美洲的关系,或大多缺乏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或者缺乏对中国文化和美洲文化的共同研究,结果总是不得要领,至今美洲古文明的很多神秘和迷团,仍然无法解开。笔者的这点美洲文明的资料,都是取自西方对美洲文化长期研究的书籍,但唯独关于中国文化的部分,在西方学术资料中或者一知半解,或者无资料可查。
1898年,也就是百年前的今天,一代国学大师康有为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失败,远离祖国经香港、日本流亡北美,他专门参观美国印第安人的保留地(IndianReservation)时大吃一惊:这些美洲人的眼睛、皮肤、头发、语音为什么如此象中国人?后来,他访问墨西哥,并受到墨西哥总统的亲自接见。到马雅文明遗址研究后,他发现:“此处一砖一石,一城一庙,与我万年来的中华文明无异也”!当他看到那些传统印第安人被压迫在穷乡僻壤,住在落后的农屋、过着原始的野蛮生活、穿着粗糙简陋织物时,更沧然泪下:“此乃我族同母兄弟也,沦落至此,情以何堪!若我族贪图安逸懒惰,不奋起直追,不思不改,必有今日矣!”
又一个百年过去了,中华民族内战外寇、政治混乱、文化革命不止,国家民族的实质发展却止什么也没有改变,而飞速发展的世界各国早已遥遥领先,并面临下一个崭新世纪了?
199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举办了一个“墨西哥马雅文明艺术展”,墨国展出的不太显眼的一堆“玉石上的雕刻画”,忽然吸引了一位来自中国学者的注意。著名的《LosAngelesTimes》在它的头版头题报道:
中国来的王平(译音)教授认出了146个象形文字的一部分,他甚至可以读出它们的读音,并翻译出了它们的意思。“这类似中国的甲骨文”,王说。他是一名中国甲骨文研究专家。王还指着一块大玉石上的四个图案说:“这是悬在皇宫的匾额,中国古代常见,四个字的意思是:[KingandAncestorFoundedtheBaseofCountry(尊王奠基)]”。
报道最后说:很多教授对此感到震惊,也有的教授对此怀疑,但多数教授要求与王合作研究。现在,王带着大量的甲骨文图象拓片,回中国去了。从后,就再也没有听到过“中国王教授”的任何信息......然而大量的问题仍然等着人们去寻找答:美洲文明为什么忽然兴旺起来?然后为什么又忽然消失了?那些神秘的图象文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到底记录了些什么秘密?印第安文明覆灭前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是否美洲人的宿命预示着人类的未来?
显然若这样下去:中国学者不能参与这些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研究,西方学术界也不与中国合作更祥细、综合的学术交流,随着美洲各地的文物古迹正遭受的人为和大自然的迅速破坏,神秘的印第安古文明可能会成为一个永远的不解之迷。
作者: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杨东晨;来源:
2004年第1期《文史研究》
摘要:人类起源问题有多种说法,以一祖(一元)、起源地为“亚非洲”的说法比较妥切。人类发展到5万年至1万年前的“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后,形成的蒙古利亚人,约于二三万年前至一万年前迁入美洲。他们在被大海隔离而孤居美洲后,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下创造了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原始文化(乃至中古世纪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胡太玉《破译(山海经>》一书,将美洲的原始文化归为中国史前“三皇、五帝”(几乎都判定为今四川人)创造的,是不客观公正的,如是不科学的。【】
正文:就世界文明史说,存在着先后、地区的差异和不平衡性,也相继存在着互相影响,且交通、信息、科学越进步,影响就越大。但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各大洲、各国家及其各地区的“文明”是“多元”的,有共性、有特殊性、有全球性,也有洲或国家的差异性、地方性,非是一个洲或一个国家的文明传播而创造了世界文明史的。因为人类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世界文明不仅发轫于欧亚大陆及北非地区,而且也产生于中、南非洲和美洲,世界各族人民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本文仅从近几年被抬高到“吓人”程度的美洲“玛雅文明”,以及美洲文明是中国人创造的论点谈些肤浅的认识。
一、人类起源与迁入美洲简述
1、原始群。由非洲森林古猿进化来的人科猿,发展到万年前时,进入腊玛古猿阶段。在非洲肯尼亚特南堡、亚洲巴基斯坦与印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区、中国云南禄丰、欧洲的一些地方,均发现有腊玛古猿化石。腊玛古猿经漫长时间的发展,进化为“南方古猿”。“南猿”阶段又分为“纤细、粗壮”两种,前者逐渐进化为人类,都是“正在形成中的人”(又称原始蒙昧人),处在“原始群”阶段。
<font COLOR="#、血缘家族公社。南方古猿纤细种发展到300万年前时,进化为“完全形成中的人”(亦称直立人)。从此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也就开始了创造文明的伟大历程。“直立人”又分为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两个阶段。在东非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地,相继发现了300万年至250万年人类化石,在亚洲南部中国云南元谋、重庆巫山等地,相继也发现了从200万年至17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非、亚、欧“完全形成的人”(尤其是晚期直立人),在具有共同特征的同时,已呈现出地区的差异,在文化上说,均处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社会组织处在血缘家族公社时期。
<font COLOR="#、母系氏族公社。晚期直立人发展到距今二三十万年至四五万年前,进化到早期智人(又称古人或尼人)。非、亚、欧三洲均发现有古人化石。早期智人发展到5万年至1万年前,成为晚期智人(又称新人),体质形状与现代人相似,在文化上的特点是会制造技术较复杂的石器。其化石在欧、亚、非三洲均有发现,澳洲、美洲也有发现。
<font COLOR="#、晚期智人的大迁徙。晚期智人约在距今3.5万年左右,水深36.5米的白令海峡水位大降,露出了海底,成为一片片陆地,一批蒙古利亚人从中国到亚洲的东北,经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再向南迁徙进人北、南美洲各地。其后,蒙古利亚人又有陆续徙人者,直至1万多年前亚洲、美洲被白令海峡隔开。大约于此同时,另有一批人从东南亚跨印度尼西亚群岛迁徙到了澳洲、大洋洲。“自此,世界三大人种的地理分布已渐趋明朗: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部、中部及美洲、大洋洲;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西部、非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大部分地区(第10页)”&#9312;。这就是说,旧石器时代晚期世界各地已有人类分布。
<font COLOR="#、关于人类的起源。目前有非洲说、北亚说、中亚说、南亚说、西欧说,但因不同时期的人类化石在非洲均可找到,人、猿的祖先“原上猿”及“埃及猿”叉在非洲,故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类的起源地是在非洲。日,一个国际性的研究小组,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采样的163个群体来自中亚、中西伯利亚、鄂霍次克海与鄂穆尔河、堪察加半岛、东北亚、中国北方汉族、中国南方汉族、台湾土著、东南亚、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密克罗尼亚群岛和东北印度等等,涵盖了非常广的地域范围,对这163个群体、1217个男性个体的测试、研究表明:
人类共同的起源地在非洲,东亚智人的祖先来自非洲,而且迁移之后直立人和智人之间几乎没有发生杂交。换言之,起源于非洲的现代人在东亚彻底取代了更早的来自非洲的群体&#9313;。亚洲南部的中国云南发现腊玛古猿后,专家们认为人类的发祥地是在非洲和亚洲南部的广大地区。从考古发现资料中可知,非洲与亚洲南部在四五万年前还是连在一起的大陆,因而人类起源的“非洲、亚洲”二说,实际上是一种说法。《辞海》在解释“人类起源论”时说:“根据一系列猿猴化石和猿人化石的发现地点以及现代猿类的生活地区来看,起源地点在亚、非洲两洲。”又云:人类起源“一祖(一元)或多祖(多元)的问题:一祖论认为全世界人类起源于一种古猿,属于一个物种;而多祖论认为全世界人种由各种不同的古猿演化而来。近几十年来,由于一系列猿类化石和人类化石的发现以及各人种的解剖和生理学的研究,充分证明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玛雅动画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