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图,改cf老四图

帖子主题:雍正修改遗诏篡位为什么能流传至今
共&13079&个阅读者&
军号:3627338 工分:3326
左箭头-小图标
雍正修改遗诏篡位为什么能流传至今
文章提交者:falcon2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最流行的莫过于把的遗诏“十四”改为“于四”,这个故事真是家瑜户晓。很奇怪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信。清朝的遗诏都是满蒙汉三种语言书写,改了中文另外两个怎么改,这个问题反而没人去说?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雍正修改遗诏篡位为什么能流传至今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603997 工分:2745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我想有这么几个理由。一是,雍正是在康熙盛世之后登基的,而康熙盛世的光环下却是在后期吏治腐败、国库亏空严重,更在九王夺嫡之中,弄得康熙盛世不可成为盛世,倒是留给雍正一个烂摊子。而康熙实行的政策从来都是以宽容待人,这样笼络了很多满汉蒙的文化知识分子的青睐,同样也让三族的地主贵族们尝够了安定的甜美滋味。雍正上台以后,却是以雷厉风行的姿态,开始进行吏治改革,肃清官僚体制中的种种弊端,并且在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措施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让大清王朝的国库充实了起来,也有了攻打罗卜藏丹僧的后备力量。但是雍正的急切和改革措施,触犯了很多地主贵族的既得利益,所以必然会引来这些人的反对,而且雍正也算是得罪了以地主为主题的知识分子,所以曾静之辈才会明目张胆地奔走呼号。在一个汉族占主题的社会中,汉人说二是,雍正在做雍亲王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康熙在吏治改革方面做了很多成绩,而雍正又是在九王夺嫡中不很被看重的一个,八爷党权大力强,在太子再次被废之后,最有实力争夺皇位。但是作为仁圣的康熙帝是不会让八爷党做这个天下的,因为他知道八爷党的种种名声都是在损坏大清王朝的基础上得来的,也就是损公肥私。与之形成对比的却是雍亲王的冷面无情,一心为公,并且雍亲王做到了韬光养晦。所以这个篡改诏书的谣言,也必然与八爷党有关,因为他们不甘心失败,妄图在以后牵制雍正,所以这个消息很可能是八爷党所为。三是,想想在康熙那么多儿子之中,康熙真正亲近过谁,但是康熙却把雍正的儿子乾隆弘历抱进了宫中,悉心教导帝王之术。从这点依然表明了康熙的心境,他不仅仅是为大清王朝选择了一个接班人,而且连两代帝王一同选择了。况且在康熙明明知道十四贝勒是八爷党的人,还是如此重用他,也是为了迷惑八爷党,让他们之间产生嫌隙。一个病重的帝王,怎么能让一个将要继承皇位的人出师远征,所以康熙帝内心的继承人绝对不是十四贝勒,相反十四贝勒是他最为想提防的一个人,他怕八爷党继续利用他,也是为了保护他。然而康熙帝对于十四贝勒的宠爱,却让这个皇子产生了幻想,他自认为只有自己能继承皇位,虽然在雍正一朝,他是守皇陵的十四爷,可在乾隆朝他确实皇叔亲王。所以这个谎言消息也可能是他放出来的,如果是在雍正朝放出来,就是为了活命,或者不饿八爷党利用。如果是在乾隆朝放出来,就是他真的有争夺皇位的野心。当然还有第四,但先不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44497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这就是谎话的威力,人云易云,说多了人们就会相信.个人觉得<宫>上面的传位比较在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6394 头衔:天空骑士 工分:4820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铁血正义888
在第4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HERRY_GP
在第17楼的发言:......
现在的阅读量大,信息来源广泛,虽然不否认有部分脑残存在,但更多小孩还是分的清楚。
阎崇年分得清楚,把历史任意篡改,你以为皇权争斗是一群猪啊?你以为康熙是一头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863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铁血正义888
在第4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咔咔好笑
在第24楼的发言:......
你也太低估康熙和八王党了,雍正在康熙下面并没有拥有太大的实权,能在康熙周围串通出铁板一块的高层死党,是不可能的!
事实就是康熙传的位给雍正!
至于为什么有这么多流言,人治社会嘛,都这样!!三国演义里写的流言还少么?
为什么别人没有留言?为什么把十四子调往西北锻炼增加资望?为什么雍正获得皇位后大开杀戒敌弟兄们?为什么逼死自己的母亲?别在这里无聊了!过去皇帝的玉玺可是专人专门机构保管滴,雍正说用就可以用啊?看过史记么?皇帝的诏书都留有备份滴,窦婴搞出一个汉景帝的遗诏,结果人家皇帝找不到备份,窦婴被认定假传圣旨被灭族,你当封建王朝玩统治是小孩过家家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70413 工分:360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王冠辉
在第3楼的发言:我想有这么几个理由。一是,雍正是在康熙盛世之后登基的,而康熙盛世的光环下却是在后期吏治腐败、国库亏空严重,更在九王夺嫡之中,弄得康熙盛世不可成为盛世,倒是留给雍正一个烂摊子。而康熙实行的政策从来都是以宽容待人,这样笼络了很多满汉蒙的文化知识分子的青睐,同样也让三族的地主贵族们尝够了安定的甜美滋味。雍正上台以后,却是以雷厉风行的姿态,开始进行吏治改革,肃清官僚体制中的种种弊端,并且在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措施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让大清王朝的国库充实了起来,也有了攻打罗卜藏丹僧的后备力量。但是雍正的急......说的很有道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88142 工分:1131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回复:铁血正义888你应该好好看看有关史料,齐桓公英武神勇的地方是在床第之间,而康熙是寿终正寝在畅春园,所以和齐桓公的下场完全不一样。说一个最浅显的道理,雍正管的是户部,一没实权,二没兵权。他拿什么去软禁康熙?怎么去篡改遗诏?大清朝最具代表性的皇帝就三个:康熙,雍正,乾隆。康熙的作用是稳定了清朝初期的国内秩序,确定了清朝的疆土。雍正的作用是改变了清朝的旧制,做了全面的经济改革,让清朝贫穷的国库焕然一新。乾隆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少爷,一辈子唯一干的事情就是把雍正留下的存款花光了,重新留给嘉庆一个空空的国库。康熙选下任的时候应该考虑什么?我上面已经说过了,康熙朝基本稳定了疆域,下任的时候主要是吏治和国政问题,如果要非得让康熙选个能打的去理政,论人品,人望和带兵来说,十四比十三差远了,而恰恰只有十三和老四是肝胆相照的好帮手,而你为什么不去琢磨琢磨康熙为什么将与雍正要好的十三软禁起来?再说,如果选了头脑简单的十四,你认为十四斗得过整个八爷党吗?康熙会看不出来十四和老八谁厉害?传位给十四的话十四根本就坐不住皇位!史料记载康熙不止一次的教导雍正要做一个孤臣,还是那句话,结合康熙给雍正灌输的思想和他病重期间对张廷玉流露出自己很遗憾的就是无力去改革吏治这两点来看,康熙至少在临死前是打心底里要传为给雍正的!本文内容于
21:35:15 被scbls2009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3052 工分:94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HERRY_GP
在第1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铁血正义888
在第1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HERRY_GP
在第2楼的发言:这是戏说,连楼下念初二的小女生都知道。
我到发现现在不少把戏说的当历史了,把真实的历史当成戏说了。
就如同阎崇年说的雍正毒杀康熙不合常理不合人情,这就是阎崇年的脑残解释,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不合常理?哪么玄武门之变也不和常理,杨广杀父也不合常理等等多了,这些白痴根本不懂皇权争斗的残酷性,这就是万恶的帝制本质
现在的阅读量大,信息来源广泛,虽然不否认有部分脑残存在,但更多小孩还是分的清楚。阎崇年分得清楚,把历史任意篡改,你以为皇权争斗是一群猪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3052 工分:94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咔咔好笑
在第2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铁血正义888
在第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falcon2
在第1楼的发言:最流行的莫过于把康熙的遗诏“十四”改为“于四”,这个故事真是家瑜户晓。很奇怪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信。清朝的遗诏都是满蒙汉三种语言书写,改了中文另外两个怎么改,这个问题反而没人去说?
脑子进水了楼主和阎崇年一个智商,这样的小儿科问题都拿出来晒?退位诏书完全可以烧掉,然后雍正重新起草写三份啊。
你也太低估康熙和八王党了,雍正在康熙下面并没有拥有太大的实权,能在康熙周围串通出铁板一块的高层死党,是不可能的!
事实就是康熙传的位给雍正!
至于为什么有这么多流言,人治社会嘛,都这样!!三国演义里写的流言还少么?
为什么别人没有留言?为什么把十四子调往西北锻炼增加资望?为什么雍正获得皇位后大开杀戒敌弟兄们?为什么逼死自己的母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3052 工分:94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第三势力
在第2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铁血正义888
在第1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HERRY_GP
在第2楼的发言:这是戏说,连楼下念初二的小女生都知道。
我到发现现在不少把戏说的当历史了,把真实的历史当成戏说了。
就如同阎崇年说的雍正毒杀康熙不合常理不合人情,这就是阎崇年的脑残解释,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不合常理?哪么玄武门之变也不和常理,杨广杀父也不合常理等等多了,这些白痴根本不懂皇权争斗的残酷性,这就是万恶的帝制本质
你这样的脑残也太不把康熙当回事了,也太高估雍亲王的实力了。康熙好歹也是精通帝王之术,论政治手腕,9龙加起来也未必比得上康熙,雍亲王在继位前是出了名的孤家寡人,虽然暗地里也搞起了小势力,跟八王党比起来那就是小拇哥。
论篡位的实力,八王党来做更有把握,为什么八王党会坐以待毙?为什么隆科多把了九门都督?唯一的解释就是康熙事先安排妥当,一切为了让雍亲王登基,先是大量贬黜八王党的中下势力,翦除八王党羽,隆科多做九门提督可是康熙的任命,非雍亲王能插手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康熙默许并早就安排的一颗棋子。
以雍正在九子中的实力,没有康熙的暗中调度,恐怕就算真立他为嗣,也未必能坐得上。你说的什么李世民,杨广,你这样的脑残都知道了,难道康熙会不知道?正是康熙的前车之鉴,他又怎会不防?康熙本来就脑残,心胸狭隘鼠目寸光的一个帝王,近代的落后就是他造成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3052 工分:94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cbls2009
在第38楼的发言:古代皇家最重视的就是继任者的人选问题,我认为以康熙的资质和张廷玉等忠臣的聪明,不至于会出现篡改诏书的事件发生!从各种史料中都可看出,康熙在位时很注重对雍正个人的政务培养,而且后期常常刻意的孤立雍正,使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以此可以得出结论康熙已经是有意传位给雍正,因为康熙最痛心疾首的就是吏治腐败,国库空虚,他需要一个冷酷无情雷厉风行的继任者来改革大清,不需要一个和事佬来延续错误。
至于后世的雍正篡位之说和爱乾隆所以传位于雍正之说我认为应该是造谣泄愤,因为雍正的改革决心是坚定的,手段是冷......康熙聪明在哪里啦?春秋五霸之一的英武神勇齐桓公聪明吧?(也是康熙自己生前所一指的下场和他类似)。赵武灵王也是位英明神武的帝王差点没把秦朝灭的就是他,老了饿死沙丘宫。知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吧对太子党奋力一击,剿灭亲儿子哪一支。(他不剿灭,那齐桓公等就是他的下场)后来的那些没有什么名字的就不要说了,比比既是。康熙最可能的就是十四子,为什么让他出去锻炼,实际就是增加它的资本资望,可是老四给篡权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83993 工分:212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王冠辉
在第3楼的发言:我想有这么几个理由。一是,雍正是在康熙盛世之后登基的,而康熙盛世的光环下却是在后期吏治腐败、国库亏空严重,更在九王夺嫡之中,弄得康熙盛世不可成为盛世,倒是留给雍正一个烂摊子。而康熙实行的政策从来都是以宽容待人,这样笼络了很多满汉蒙的文化知识分子的青睐,同样也让三族的地主贵族们尝够了安定的甜美滋味。雍正上台以后,却是以雷厉风行的姿态,开始进行吏治改革,肃清官僚体制中的种种弊端,并且在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措施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让大清王朝的国库充实了起来,也有了攻打罗卜藏丹僧的后备力量。但是雍正的急......没有任何史料能说明“雍正又是在九王夺嫡中不很被看重的一个”,康熙对雍正极尽荣宠,所谓“九王夺嫡”,只不过经小说家之言编造的罢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92648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他们写的是阿拉伯数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49944 工分:6951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cbls2009
在第38楼的发言:古代皇家最重视的就是继任者的人选问题,我认为以康熙的资质和张廷玉等忠臣的聪明,不至于会出现篡改诏书的事件发生!从各种史料中都可看出,康熙在位时很注重对雍正个人的政务培养,而且后期常常刻意的孤立雍正,使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以此可以得出结论康熙已经是有意传位给雍正,因为康熙最痛心疾首的就是吏治腐败,国库空虚,他需要一个冷酷无情雷厉风行的继任者来改革大清,不需要一个和事佬来延续错误。
至于后世的雍正篡位之说和爱乾隆所以传位于雍正之说我认为应该是造谣泄愤,因为雍正的改革决心是坚定的,手段是冷......但问题绝不仅仅在于胤禛的政敌,所谓雍正篡位说原因主要有两个:一、康大麻子自己的原因,非常喜欢抓权,不肯立太子(历朝历代继承人纠纷多了,但想康大麻子这样的绝无仅有),又不相信自己马上要死了,直到临死前才匆忙口头宣布胤禛即位,对大臣和军队进行布置。胤禛手头没有了书面传位诏书,被人着了口实。二、胤禛太好面子,又好强辩,本来帝王之术在于皇帝神秘不可测,胤禛完全不用自己出面对即位事情出来辩,事情总会慢慢淡去。但是胤禛居然和一个钦犯进行当面辩论,出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大义觉迷录》公开刊行天下,本身就对满清没有好感的老百姓多了喜闻乐见的大好材料!本文内容于
15:02:45 被风楚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88142 工分:1131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古代皇家最重视的就是继任者的人选问题,我认为以康熙的资质和张廷玉等忠臣的聪明,不至于会出现篡改诏书的事件发生!从各种史料中都可看出,康熙在位时很注重对雍正个人的政务培养,而且后期常常刻意的孤立雍正,使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以此可以得出结论康熙已经是有意传位给雍正,因为康熙最痛心疾首的就是吏治腐败,国库空虚,他需要一个冷酷无情雷厉风行的继任者来改革大清,不需要一个和事佬来延续错误。至于后世的雍正篡位之说和爱乾隆所以传位于雍正之说我认为应该是造谣泄愤,因为雍正的改革决心是坚定的,手段是冷酷的!所以不可能不惹人怨,造谣诽谤是不可避免的了。本文内容于
14:42:15 被scbls2009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98970 工分:8167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有类似现象。就像是武大郎武植根本就不是《水浒传》里写的那样。还有很多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49944 工分:6951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风帽穿甲弹
在第3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风楚
在第2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风帽穿甲弹
在第12楼的发言:康熙挂的时候,雍正就在身边,隆科多带刀伺候,说什么改遗诏,简直是妇人之见。雍正就是直接写遗诏,然后用康熙死尸去按手印,啊不对,是用玉玺去盖章都没问题啊。
隆科多是九门提督,辖区是北京城内。
康大麻子死在城外的畅春园,隆科多拿步军营的士兵给老四护驾,恐怕步军营的士兵刚出北京城门,隆科多的脑袋就掉了!
康熙死的时候就雍正知道消息,这个消息就是隆科多传递的。隆科多本身就是康熙身边的侍卫头子,要做点手脚不难吧。所以遗诏肯定是真的,但是是谁写的就知道了。反正病重的康熙是没什么掌控力的。隆科多已经就任九门提督的实职,一等侍卫只是他得虚职,不过是他来往康大麻子跟前的通行证而已。隆科多不可能对康熙御前护驾有具体、实质性的担当和参与。按照清朝制度,御前侍卫和大内侍卫是由六位翎侍卫内大臣、六位内大臣统领,且至少有两位领侍卫内大臣、两位内大臣在康熙跟前,同时还有南书房大臣、大学士、亲王们担任的御前大臣同时在康熙跟前监管。当时康熙已经朝不保夕、随时可能嗝屁,御前的肯定不止两位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跟前的大学士、尚书、亲王及其众皇子,个个都会趴在康熙脚下。一个小小、且不担任康熙实际护驾任务的隆科多想拿张破纸宣布老四是皇帝,异想天开都不是这样的!~本文内容于
11:45:00 被风楚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49944 工分:6951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风帽穿甲弹
在第3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风楚
在第2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风帽穿甲弹
在第12楼的发言:康熙挂的时候,雍正就在身边,隆科多带刀伺候,说什么改遗诏,简直是妇人之见。雍正就是直接写遗诏,然后用康熙死尸去按手印,啊不对,是用玉玺去盖章都没问题啊。
隆科多是九门提督,辖区是北京城内。
康大麻子死在城外的畅春园,隆科多拿步军营的士兵给老四护驾,恐怕步军营的士兵刚出北京城门,隆科多的脑袋就掉了!
康熙死的时候就雍正知道消息,这个消息就是隆科多传递的。隆科多本身就是康熙身边的侍卫头子,要做点手脚不难吧。所以遗诏肯定是真的,但是是谁写的就知道了。反正病重的康熙是没什么掌控力的。康熙身边的重臣、亲王多的是,隆科多一个小小的侍卫那这张纸能镇压得住众多大臣和对皇位虎视当当的重皇子?小小的隆科多可以拿所谓“假遗诏”宣布老四是皇帝,那么老八的党羽(不乏中枢大臣、亲王)不一样可以宣布老八是皇帝?无论遗诏有或没有、遗诏真或假,都不可能成为老四登上帝位的依靠。唯一的解释是,隆科多有着满朝大臣、亲王和皇子们不敢动弹的“绝杀武器”:康熙皇帝临终前亲自口头宣布老四即位命令大臣皇子们服从,并将大内侍卫、护军营数千将士交到老四和隆科多手中!本文内容于
11:43:35 被风楚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88371 工分:3009
左箭头-小图标
想要知道真相,LZ学那两位姐们穿越回去就知道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4342 工分:243857
/ 排名:321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风楚
在第2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风帽穿甲弹
在第12楼的发言:康熙挂的时候,雍正就在身边,隆科多带刀伺候,说什么改遗诏,简直是妇人之见。雍正就是直接写遗诏,然后用康熙死尸去按手印,啊不对,是用玉玺去盖章都没问题啊。
隆科多是九门提督,辖区是北京城内。
康大麻子死在城外的畅春园,隆科多拿步军营的士兵给老四护驾,恐怕步军营的士兵刚出北京城门,隆科多的脑袋就掉了!
康熙死的时候就雍正知道消息,这个消息就是隆科多传递的。隆科多本身就是康熙身边的侍卫头子,要做点手脚不难吧。所以遗诏肯定是真的,但是是谁写的就知道了。反正病重的康熙是没什么掌控力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6835 工分:100960
左箭头-小图标
野史小说一直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正史则只有少数人去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6394 头衔:天空骑士 工分:4820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xiaopi
在第27楼的发言:那么重要的文档,只提皇N子不提名字?那是要包括皇子封号及名字的。再说当时人用“於”字,这个说法也不可能是当时的其他皇子或读书人编的故事。说不定圣旨是马尔泰诺曦去改的,于是就写成简体字了,哈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72686 工分:1856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铁血正义888
在第1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造反派小将
在第5楼的发言:“十改成於”,能改吗?请问那时候有简体字吗? 还简体“于”呢?难道当时也来个穿越。
用改吗?直接重写一份不就可以了,我不明白为什么脑残人真多噢,我恍然大悟,莫非阁下就是八王爷穿越后的。。。。龟儿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72686 工分:1856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铁血正义888
在第1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HERRY_GP
在第2楼的发言:这是戏说,连楼下念初二的小女生都知道。
我到发现现在不少把戏说的当历史了,把真实的历史当成戏说了。
就如同阎崇年说的雍正毒杀康熙不合常理不合人情,这就是阎崇年的脑残解释,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不合常理?哪么玄武门之变也不和常理,杨广杀父也不合常理等等多了,这些白痴根本不懂皇权争斗的残酷性,这就是万恶的帝制本质你这样的脑残也太不把康熙当回事了,也太高估雍亲王的实力了。康熙好歹也是精通帝王之术,论政治手腕,9龙加起来也未必比得上康熙,雍亲王在继位前是出了名的孤家寡人,虽然暗地里也搞起了小势力,跟八王党比起来那就是小拇哥。论篡位的实力,八王党来做更有把握,为什么八王党会坐以待毙?为什么隆科多把了九门都督?唯一的解释就是康熙事先安排妥当,一切为了让雍亲王登基,先是大量贬黜八王党的中下势力,翦除八王党羽,隆科多做九门提督可是康熙的任命,非雍亲王能插手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康熙默许并早就安排的一颗棋子。以雍正在九子中的实力,没有康熙的暗中调度,恐怕就算真立他为嗣,也未必能坐得上。你说的什么李世民,杨广,你这样的脑残都知道了,难道康熙会不知道?正是康熙的前车之鉴,他又怎会不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73055 工分:4203
左箭头-小图标
说一点就明白了,那个遗照在故宫藏着呢,上面有四阿哥的名字,这个怎么改,用得着改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1296 工分:19587
左箭头-小图标
那么重要的文档,只提皇N子不提名字?那是要包括皇子封号及名字的。再说当时人用“於”字,这个说法也不可能是当时的其他皇子或读书人编的故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8624 工分:4654
左箭头-小图标
老四得罪的知识分子太多了,平心而论他还是有作为的皇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19677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就是一猪。古代的于 写法是於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863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铁血正义888
在第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falcon2
在第1楼的发言:最流行的莫过于把康熙的遗诏“十四”改为“于四”,这个故事真是家瑜户晓。很奇怪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信。清朝的遗诏都是满蒙汉三种语言书写,改了中文另外两个怎么改,这个问题反而没人去说?
脑子进水了楼主和阎崇年一个智商,这样的小儿科问题都拿出来晒?退位诏书完全可以烧掉,然后雍正重新起草写三份啊。你也太低估康熙和八王党了,雍正在康熙下面并没有拥有太大的实权,能在康熙周围串通出铁板一块的高层死党,是不可能的!事实就是康熙传的位给雍正!至于为什么有这么多流言,人治社会嘛,都这样!!三国演义里写的流言还少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49944 工分:6951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风帽穿甲弹
在第12楼的发言:康熙挂的时候,雍正就在身边,隆科多带刀伺候,说什么改遗诏,简直是妇人之见。雍正就是直接写遗诏,然后用康熙死尸去按手印,啊不对,是用玉玺去盖章都没问题啊。隆科多是九门提督,辖区是北京城内。康大麻子死在城外的畅春园,隆科多拿步军营的士兵给老四护驾,恐怕步军营的士兵刚出北京城门,隆科多的脑袋就掉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16948
左箭头-小图标
凤凰浴火重生也是扯淡不也是有些人认为是远古时代的传说?文人墨客净扯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10664 工分:7601
左箭头-小图标
没有写过遗诏,所有有人以为作假很容易!以为是小孩过家家,一会就改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993 头衔:伊犁将军『李』 工分:53267
左箭头-小图标
因为动了官绅阶级的利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64827 工分:1627483
左箭头-小图标
根本就是个传说罢了 繁写的于你会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56247 工分:41
左箭头-小图标
你傻呀,跟故事较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6394 头衔:天空骑士 工分:4820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铁血正义888
在第1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HERRY_GP
在第2楼的发言:这是戏说,连楼下念初二的小女生都知道。
我到发现现在不少把戏说的当历史了,把真实的历史当成戏说了。
就如同阎崇年说的雍正毒杀康熙不合常理不合人情,这就是阎崇年的脑残解释,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不合常理?哪么玄武门之变也不和常理,杨广杀父也不合常理等等多了,这些白痴根本不懂皇权争斗的残酷性,这就是万恶的帝制本质现在的阅读量大,信息来源广泛,虽然不否认有部分脑残存在,但更多小孩还是分的清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3052 工分:94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造反派小将
在第5楼的发言:“十改成於”,能改吗?请问那时候有简体字吗? 还简体“于”呢?难道当时也来个穿越。用改吗?直接重写一份不就可以了,我不明白为什么脑残人真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3052 工分:94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HERRY_GP
在第2楼的发言:这是戏说,连楼下念初二的小女生都知道。我到发现现在不少把戏说的当历史了,把真实的历史当成戏说了。就如同阎崇年说的雍正毒杀康熙不合常理不合人情,这就是阎崇年的脑残解释,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不合常理?哪么玄武门之变也不和常理,杨广杀父也不合常理等等多了,这些白痴根本不懂皇权争斗的残酷性,这就是万恶的帝制本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3052 工分:94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falcon2
在第1楼的发言:最流行的莫过于把康熙的遗诏“十四”改为“于四”,这个故事真是家瑜户晓。很奇怪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信。清朝的遗诏都是满蒙汉三种语言书写,改了中文另外两个怎么改,这个问题反而没人去说?楼主我问一个问题?玄武门之变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呢?雍正的事情才多少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3052 工分:94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falcon2
在第1楼的发言:最流行的莫过于把康熙的遗诏“十四”改为“于四”,这个故事真是家瑜户晓。很奇怪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信。清朝的遗诏都是满蒙汉三种语言书写,改了中文另外两个怎么改,这个问题反而没人去说?脑子进水了楼主和阎崇年一个智商,这样的小儿科问题都拿出来晒?退位诏书完全可以烧掉,然后雍正重新起草写三份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4342 工分:243857
/ 排名:3218
左箭头-小图标
康熙挂的时候,雍正就在身边,隆科多带刀伺候,说什么改遗诏,简直是妇人之见。雍正就是直接写遗诏,然后用康熙死尸去按手印,啊不对,是用玉玺去盖章都没问题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6566 工分:141546
/ 排名:7244
左箭头-小图标
掌握话语权人的人需要这种传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78854 工分:52
左箭头-小图标
可能得罪了说书的了。呵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10909 工分:10072
左箭头-小图标
不但是三种语言,而且还一式两份:一份宣读公示,一份留底入库。办完事还有拿出库存的诏书对照,如有出入就死的人多了。宣旨的,接旨的,看守备份的一个都逃不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2545 工分:9345
左箭头-小图标
很简单,就像总是在找历史已有定论东西的茬,能迎合那些没脑子的而又想标新立异的人。一直看到网上污毛、侮孙等人的帖子,就这些人喜欢看到这样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19806 工分:16251
左箭头-小图标
这个是《步步惊心》带来的八卦问题吧?辫子戏,不关心。以前的《雍正王朝》还看过几集,等慢慢悟出是影射某某人以后,就没再看了。中国的文人哪,就是蛋痛----如果他们还有的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82913 工分:52
左箭头-小图标
“十改成於”,能改吗?请问那时候有简体字吗? 还简体“于”呢?难道当时也来个穿越。本文内容于
16:27:19 被造反派小将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78747 工分:194552
/ 排名:4672
左箭头-小图标
现在实行玩穿越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603997 工分:2745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我想有这么几个理由。一是,雍正是在康熙盛世之后登基的,而康熙盛世的光环下却是在后期吏治腐败、国库亏空严重,更在九王夺嫡之中,弄得康熙盛世不可成为盛世,倒是留给雍正一个烂摊子。而康熙实行的政策从来都是以宽容待人,这样笼络了很多满汉蒙的文化知识分子的青睐,同样也让三族的地主贵族们尝够了安定的甜美滋味。雍正上台以后,却是以雷厉风行的姿态,开始进行吏治改革,肃清官僚体制中的种种弊端,并且在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措施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让大清王朝的国库充实了起来,也有了攻打罗卜藏丹僧的后备力量。但是雍正的急切和改革措施,触犯了很多地主贵族的既得利益,所以必然会引来这些人的反对,而且雍正也算是得罪了以地主为主题的知识分子,所以曾静之辈才会明目张胆地奔走呼号。在一个汉族占主题的社会中,汉人说二是,雍正在做雍亲王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康熙在吏治改革方面做了很多成绩,而雍正又是在九王夺嫡中不很被看重的一个,八爷党权大力强,在太子再次被废之后,最有实力争夺皇位。但是作为仁圣的康熙帝是不会让八爷党做这个天下的,因为他知道八爷党的种种名声都是在损坏大清王朝的基础上得来的,也就是损公肥私。与之形成对比的却是雍亲王的冷面无情,一心为公,并且雍亲王做到了韬光养晦。所以这个篡改诏书的谣言,也必然与八爷党有关,因为他们不甘心失败,妄图在以后牵制雍正,所以这个消息很可能是八爷党所为。三是,想想在康熙那么多儿子之中,康熙真正亲近过谁,但是康熙却把雍正的儿子乾隆弘历抱进了宫中,悉心教导帝王之术。从这点依然表明了康熙的心境,他不仅仅是为大清王朝选择了一个接班人,而且连两代帝王一同选择了。况且在康熙明明知道十四贝勒是八爷党的人,还是如此重用他,也是为了迷惑八爷党,让他们之间产生嫌隙。一个病重的帝王,怎么能让一个将要继承皇位的人出师远征,所以康熙帝内心的继承人绝对不是十四贝勒,相反十四贝勒是他最为想提防的一个人,他怕八爷党继续利用他,也是为了保护他。然而康熙帝对于十四贝勒的宠爱,却让这个皇子产生了幻想,他自认为只有自己能继承皇位,虽然在雍正一朝,他是守皇陵的十四爷,可在乾隆朝他确实皇叔亲王。所以这个谎言消息也可能是他放出来的,如果是在雍正朝放出来,就是为了活命,或者不饿八爷党利用。如果是在乾隆朝放出来,就是他真的有争夺皇位的野心。当然还有第四,但先不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6394 头衔:天空骑士 工分:48208
左箭头-小图标
这是戏说,连楼下念初二的小女生都知道。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49条记录]&分页:
&对雍正修改遗诏篡位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凌源张老四闺女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