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打假怎么弄的?赚钱

版权印作品库
网络职业打假人天天在家网购也可以月入万元(门槛居然如此低?)
发布日期:
网络职业打假人天天在家网购也可以月入万元(门槛居然如此低?) 职业打假人 作者: 冯耀宗
12:59:51 59.2K [ 久闻导读 ] 对于电商平台,在网络上相对而言是抱怨最多的,不仅仅是买家抱怨自己购物买到垃圾产品了,但买家还是有个维权的流程,而对于买家而言,碰到一些职业打假人或者是无赖买家,其实更为头痛。 职业打假人是如何通过购物月入万元呢? 大家都知道,目前网络上电商平台非常多,比如:淘宝、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等,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没有哪个平台敢100%保证自己的东西全部都是正品,而不出现假货问题,但平台为了让用户有这么一个更靠谱的方式,所以很多平台推出了相关假一罚十的等广告。 既然平台有相对应的承诺,那么商家就一定要兑现这个承诺,但是依然会有商家在平台销售假货等产品,因此职业打假人就通过这种漏洞来获取高额的回报。 1、职业打假人会通过搜索相关的品牌、查找相关的产品,然后批量购买低价产品,比如某品牌某产品统一销售价格是50元,而在某平台销售的价格则是10元,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东西的假货率是非常之高的。那么这类职业打假人则会一次性购买非常多,不然购买1000元的货回来。 2、虽然说卖家会对这种人感到好奇,甚至会打
不允许编辑作品内容 非专有使用 无转授权
授权价格:
作品认证详情
其他版权作品
发布时间: 18:15:30
发布时间: 18:11:11
发布时间: 18:04:39
发布时间: 18:02:21
发布时间: 17:57:54
作品数量254
授权次数48
版权印活动专区
版权印推荐作品
本作品系本权利人的原创作品,本权利人对本作品享有完整的著作权,任何个人或单位未经许可不得进行任何使用。使用者可以通过版权印平台获取授权在互联网环境下对本作品进行转载使用或素材使用。使用者必须按照授权说明中规定的使用方式使用作品。未获取授权或未按照规定的使用方式使用作品的,都属于侵权行为,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网络职业打假人,在家里网购也能月入万元?网络职业打假人,在家里网购也能月入万元?空手套白狼创业大百科百家号对于电商平台,在网络上相对而言是抱怨最多的,不仅仅是买家抱怨自己购物买到垃圾产品了,但买家还是有个维权的流程,而对于卖家而言,碰到一些职业打假人或者是无赖买家,其实更为头痛。职业打假人是如何通过购物月入万元呢?大家都知道,目前网络上电商平台非常多,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没有哪个平台敢100%保证自己的东西全部都是正品,而不出现假货问题,但平台为了让用户有这么一个更靠谱的方式,所以很多平台推出了相关假一罚十的等广告。既然平台有相对应的承诺,那么商家就一定要兑现这个承诺,但是依然会有商家在平台销售假货等产品,因此职业打假人就通过这种漏洞来获取高额的回报。1、职业打假人会通过搜索相关的品牌、查找相关的产品,然后批量购买低价产品,比如某品牌某产品统一销售价格是50元,而在某平台销售的价格则是10元,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东西的假货率是非常之高的。那么这类职业打假人则会一次性购买非常多,比如购买1000元的货回来。2、虽然说卖家会对这种人感到好奇,甚至会打电话以及客服在线沟通,咨询买家为何买这么多等,但买家会以批发、线下销售等形式去卖这些产品唯由让卖家发货,这个时候卖家是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发货,而不能选择缺货或者无货取消订单。如果以这两个理由拒绝发货,那更惨了,接着大额拍,这种理由退款,赔偿30%货款。后来某平台意识到这样形成了黑色产业链,所以30%以积分形式赔偿到买家号里,积分当时也可以全额抵现,后来才有限制每次最高抵现200积分,具体哪个平台大家心里都清楚,百家号不让说平台名字。3、当平台发货以后,买家会按时收货,并且会拿着这些产品到官方网站上去查询防伪码,当查询防伪码不同的时候,卖家则毫无疑问1000元的货通过平台申诉则要赔款1万元,那么哪怕是查询到了,确实是官方的东西,那么买家会继续查生成日期、成分等,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投诉要求卖家赔款,其实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卖家都会电话与买家沟通,而买家则是一句话,赔款即可解决。4、不过换句话来讲,如果一个产品,在其他平台有销售几十,而在某个平台则销售几元甚至十几元,可能会有些不正常,而实际上根据今年315的调查,电商行业类的假货率依然没有比去年低什么,所以可见网络商家的假货率还是相对较高的。打假人有多么的恐怖?别说职业的打假人了,咱们来看看前段时间某多多上一位小伙在平台上销售咸鸭蛋,因为卖了20个咸鸭蛋,被拼多多罚款9万。这个新闻被爆开以后,其实拼多多客服当时也回应了这个问题,其中是因为客户吃完咸鸭蛋后肚子不舒服,所以下架了全部产品,并且之前卖咸鸭蛋的钱也不能提现了。于是小编还特例找了一些相关的群,发现被罚款的人还真的不少,罚款少的可能就是几千,罚款多的甚至高达1900万。可见平台对产品质量以及假货要求的重要性,一个20元的产品投诉,可以让商家罚款9万元,那么针对那些专业从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人来讲,质量没问题也可以弄出问题,一样是可以申请到赔款的。用户和媒体是如何评价职业打假人的?对于网络职业打假人来讲,有人觉得可恨,但也有人觉得有必要存在,当然这是针对不同的入群,比如卖家,当然不希望这种职业打假人销售,而对于买家,当然希望有一部分网络打假人的存在,他们能够赚钱,但还能够维护网络假货率。2017年网络首例刷单被判刑,那么对于卖家而言,重点关注的是,职业打假人和差评师什么时候能够判刑?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表示,自己不卖假货,自己产品不存在问题,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自然职业打假人也弄不到你。不过对于媒体的报道,职业打假人中其实有存在的必要,但也有消失的可能,职业打假人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法院虽然不支持职业打假人,但是随着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等重大食药安全事件频繁曝出公众对假冒伪劣产品忍无可忍,因此职业打假人才有生存的必要。那么限制打假人的好处是满足了商家和部门的诉求,有的以“打假”之名行“造假”之实,如用化学试剂将商品的生产日期擦去,或将商品藏到货架深处,等到商品过期时再拿出来索赔……企业防不胜防。所以对商家和部门而言,限制打假人确实有很大的利益。但限制打假人却可能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因为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谁都不会购买几十块钱的假货,而去打官司、部门投诉等等,所以大多数都是不了了之,而有了这么一批打假人的存在,那么假货率会随之减少,有人觉得,虽然职业打假者获得的赔偿没自己的份,但看到自己无可奈何的商家受罚,很解气。总结:这个100%赚钱,并且被还没有立牌坊的职业却很少人去做。有很多人读完站长分享的项目会吐槽我:要是这么容易赚钱这么容易做,你自己怎么不做?当我们读者是傻瓜吗?又想骗我去创业!我只能跟你说:我自己有在做几个项目,我的精力是有限的,并不能有好项目我就去做,互联网创业做项目还是非常讲究专注性的,看到好项目就转行,那样一件事情都做不好。看到那么多好项目,我愿意分享出来帮助更多的人。有的朋友还会说:开玩笑呢?你又不傻,这么多好项目你开工作室、开公司,团队化运营起来,招员工帮你做不就得了!我只能跟你讲:互联网好项目遍地都是,项目的确是好项目,但是真正能把项目做到月赚 10万的不多,真正值钱的东西是能月赚10万的推广手段,这些手段不会有人写出来让大家看的。工作室我开过,招聘员工来做几天之后,他们都学会了我的推广方法,立马辞职回家,按照在我这上班学来的推广手段,自己干也能月赚10万,谁还在你这拿几千块的月薪呢?我还白白的教了他们推广手艺还得付他们工资,所以没办法招人做,只能自己做。那么多好项目我一个人又做不过来,不做又觉得很可惜,所以才想着收些徒弟互惠互利,在我这,你能真正学到收益一辈子的互联网营销手段!有兴趣看更多类似互联网黑灰产文章的朋友,请来站长的攻重号冰岩创业网,如果你看不懂这句,只能说明你与互联网没有缘分了。好了,就先给大家分享这几点,看似很寻常的道理,里面包含了很多赚钱的玄机,你只要能领悟到我上面这几点,自己的事业肯定会有很大的起色。觉得我的文章不错,请点击收藏、点赞、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您的这些鼓励是我继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我也会在评论区跟大家互动聊天的。对于网络职业打假人是否需要存在,您怎么看呢?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空手套白狼创业大百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著名杂志网络编辑,互联网财经版意见领袖。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职业打假人:花巨款买假货1年赚400万 打假起步价30万
来源:新京报
维权打假20年,每次出现在媒体镜头前的王海,总是戴副墨镜。
王海,42岁,山东青岛人。1995年3月,王海在北京隆福大厦买了两副索尼耳机,他意识到这可能是假货,紧接着又买了10副,依据《消法》第49条提出了双倍赔偿的要求,被称为打假第一人。现任和谐社区发展中心理事、王海热线消费者权益保护项目负责人、北京大海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5年,戴上墨镜的王海出现在媒体的镜头前。直到今天,他仍然在维权打假的第一线。这20年,王海本人和中国的打假维权境况都遭遇了哪些变化,有哪些争议和尴尬,祛除很多人固有印象中非黑即白的底色,我们试图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王海和职业打假人。
他不再站在舞台的中心。
打假人王海的光环被一个群体所取代。
这是一个没有门槛的行业。&鱼龙混杂&,王海说黑社会、大学生、律师等等谁都可以加入。
而王海,觉得正是自己的示范意义,给行业竖起了标杆。
二十年过去了,他需要面对这个群体的低价竞争。也需要适应这个时代给打假带来的变化。
他厌倦了别人给他戴的各种帽子。
王海更愿意用交易和成本论来描述自己的打假生涯。
最多的一次打假赚过几百万,是一笔好交易。
推掉造假企业光环,又赚钱,又有趣,还能受到肯定。划算。
他给自己定了30万的打假起步价,为什么不呢?他说公司成本很高。
王海说,打假从来和正义无关,赚了钱才能更高尚。
&王老板&巨款买假货
王海没有看央视3&15晚会。
3月15日晚9点,北京南站候车室,他正准备登上开往天津的动车。天津打假分公司和物业公司的生意需要他打理。
如今的王海,已不再是单兵作战的&打假英雄&,很多人爱叫他王老板。
王老板有四个职业打假公司,分别设在北京、天津、南京、深圳。
公司主营三种业务,帮消费者维权打假;知假买假;受雇于企业,替企业打假。第三种,是他生意的重头,占到整个业务的三分之一多。
他的打假团队共有30多人,去年业绩不错,王海说,一共打掉一千一百多宗(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照此计算,平均每人每月要打掉3宗案件。
王海没有说这个数字是怎么完成的,他拿出了手机,向记者展示一张银行卡的交易记录。&这张卡是专门用来买假货的。&
手机里显示,去年购买假货一共消费1444笔,消费额为元。&买了202万假货,赚了400多万。&
他赚钱的方式是索赔,上面的数字并不是全部。近日,他曾对媒体公开,&去年的打假成本在400万左右,总索赔额理论上应该有1000万。&
有些钱还在赔付的路上。王海说,去年,他在长春买了40多万的&问题(进口)牛肉&,计划索赔400万。
&今年打算再买1000万的假货。&去年《新消法》出台后,消费者获赔偿数额增多,王海打算加大投资。
王老板已经不需要再冲在打假第一线,&我去现场,没戏,一拿出身份证,人家一看王海俩字,不就露馅了?&
但个别案件,他会亲自介入。
前几天,王海就去了江苏某著名村庄调查。&这个村全国闻名,有代表性,得去。&
&打大老虎,是顺应时代&
和假货打了20年交道,王海越来越精明。
他把公司业务重点放在打击大企业上,&打大老虎,这是顺应时代&。
他曾发文质疑耐克的双重标准,一个月后,北京市工商局针对耐克的&双重标准&开出罚单,487万元。
&他们也会入乡随俗&。王海认为大企业的欺诈,是消费者弱势地位的反映。
但&打虎&行动并不是每次都成功。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996年至2011年,仅媒体公布的信息,王海就有11起案子败诉。其中面对的不乏中国移动、可口可乐、广州宝洁等企业。
电商的发展也改变了他的打假生态。最近几年王海逐渐让公司加强电商平台的打假比重。去年所打击的假冒伪劣涉嫌欺诈的案例中,三分之一来自电商。
电商,他同样喜欢去调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
他善于用数据去筛选和定位。
比如面膜,王海让工作人员先在网上海选面膜。通过数据对比,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0万的。剩下的,统计是否在电视或网络上打超过十次广告,是否有足够的赔偿能力。锁定之后,重点打击。
&当骗子越来越容易了&,现在通过朋友圈和QQ群,骗子很快可以收回成本。
王海打假同样在衡量成本与收益。
他慢慢变得温和,越来越愿意和政府合作。职业打假人王全忠说他觉得王海和其他人不一样,愿意参与政府的活动和研讨会。
以前的王海,脾气冲,他的&假想敌&,不光是假货和造假企业,还有一些政府部门。
有一次在成都,王海举报一种假药,无论怎么说,药监局的工作人员就是不受理。
王海指着人家鼻子骂,还要动手打。
当时他想的是&行使一个公民的批评权&,&作为了,要给我你作为的依据。不作为,也要给我依据。&
&后来把领导给闹来了,当时就受理了。&说到这儿,王海还强调,当时他们也不知道我是谁,我也没有仰仗我王海的名气。
他把这些称为过去:&过去一直是这样的人。&理直气壮。
吴广福认识王海17年,原在深圳法制报当记者的他,见证了王海的年轻气盛,那时聊天,王海嘴里总蹦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这些字眼。
现在的王海,打假的事儿,你问一句他答一句,不再侃侃而谈。聚会时,喝二三两白酒,就不再喝了。&低调、谦虚、说话小心翼翼。&
3月11日,谈到现在对政府部门的看法时,王海放缓了语速:&从对抗,到合作,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
前年,他关了投资12年的打假网站。
网站用他自己的名字命名,还在名字后面加上了颇具侦探味道的&007&。
&网站浏览量走低,空耗人力财力。&王海计算着成本。
仍然保留的是传统的热线模式。在北京大海商务顾问有限公司,8名工作人员去年接到了1200个咨询和提供线索的电话。
王海强调,打假线索不都来自于热线,更多的是靠他业内的资源,客户传客户。
原标题:职业打假人王海:花巨款买假货1年赚400万
编辑:高娟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新京报,版权归属原作者]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安徽资讯APP
扫一扫,安徽尽在您手中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每天10分钟,通晓合肥事
手机用户46569
炎炎夏日 美容护肤必不可少
小万送你一个关于美的礼 ...
每个宝贝是天使
我们给各个月份的守护天使精心准备了...
六月是个暖暖的季节,也是一个爱与感恩的季节。2018年端午节和父亲节,不期...
今日万家热线
扫描关注今日万家热线微信公共号
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男子成立打假公司 一年赚400万 他赚钱的方式有这些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揭秘职业打假人王海:30万起步最多一次赚几百万|王海|打假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揭秘职业打假人王海:30万起步最多一次赚几百万
维权打假20年,每次出现在媒体镜头前的王海,总是戴副墨镜。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王海有意让自己离开打假舞台中央,“保持点神秘感,挺好。”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日,戴着一副标志性墨镜的王海现身西安某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图/CFP
  王海 42岁,山东青岛人。1995年3月,王海在北京隆福大厦买了两副索尼耳机,他意识到这可能是假货,紧接着又买了10副,依据《消法》第49条提出了双倍赔偿的要求,被称为打假第一人。现任和谐社区发展中心理事、王海热线消费者权益保护项目负责人、北京大海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5年,戴上墨镜的王海出现在媒体的镜头前。直到今天,他仍然在维权打假的第一线。这20年,王海本人和中国的打假维权境况都遭遇了哪些变化,有哪些争议和尴尬,祛除很多人固有印象中非黑即白的底色,我们试图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王海和职业打假人。
  他不再站在舞台的中心。
  打假人王海的光环被一个群体所取代。
  这是一个没有门槛的行业。“鱼龙混杂”,王海说黑社会、大学生、律师等等谁都可以加入。
  而王海,觉得正是自己的示范意义,给行业竖起了标杆。
  二十年过去了,他需要面对这个群体的低价竞争。也需要适应这个时代给打假带来的变化。
  他厌倦了别人给他戴的各种帽子。
  王海更愿意用交易和成本论来描述自己的打假生涯。
  最多的一次打假赚过几百万,是一笔好交易。
  推掉造假企业光环,又赚钱,又有趣,还能受到肯定。划算。
  他给自己定了30万的打假起步价,为什么不呢?他说公司成本很高。
  王海说,打假从来和正义无关,赚了钱才能更高尚。
  “王老板”巨款买假货
  王海没有看央视3?15晚会。
  3月15日晚9点,北京南站候车室,他正准备登上开往天津的动车。天津打假分公司和物业公司的生意需要他打理。
  如今的王海,已不再是单兵作战的“打假英雄”,很多人爱叫他王老板。
  王老板有四个职业打假公司,分别设在北京、天津、南京、深圳。
  公司主营三种业务,帮消费者维权打假;知假买假;受雇于企业,替企业打假。第三种,是他生意的重头,占到整个业务的三分之一多。
  他的打假团队共有30多人,去年业绩不错,王海说,一共打掉一千一百多宗(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照此计算,平均每人每月要打掉3宗案件。
  王海没有说这个数字是怎么完成的,他拿出了手机,向记者展示一张银行卡的交易记录。“这张卡是专门用来买假货的。”
  手机里显示,去年购买假货一共消费1444笔,消费额为元。“买了202万假货,赚了400多万。”
  他赚钱的方式是索赔,上面的数字并不是全部。近日,他曾对媒体公开,“去年的打假成本在400万左右,总索赔额理论上应该有1000万。”
  有些钱还在赔付的路上。王海说,去年,他在长春买了40多万的“问题(进口)牛肉”,计划索赔400万。
  “今年打算再买1000万的假货。”去年《新消法》出台后,消费者获赔偿数额增多,王海打算加大投资。
  王老板已经不需要再冲在打假第一线,“我去现场,没戏,一拿出身份证,人家一看王海俩字,不就露馅了?”
  但个别案件,他会亲自介入。
  前几天,王海就去了江苏某著名村庄调查。“这个村全国闻名,有代表性,得去。”
  “打大老虎,是顺应时代”
  和假货打了20年交道,王海越来越精明。
  他把公司业务重点放在打击大企业上,“打大老虎,这是顺应时代”。
  他曾发文质疑耐克的双重标准,一个月后,北京市工商局针对耐克的“双重标准”开出罚单,487万元。
  “他们也会入乡随俗”。王海认为大企业的欺诈,是消费者弱势地位的反映。
  但“打虎”行动并不是每次都成功。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1996年至2011年,仅媒体公布的信息,王海就有11起案子败诉。其中面对的不乏中国移动、可口可乐、广州宝洁等企业。
  电商的发展也改变了他的打假生态。最近几年王海逐渐让公司加强电商平台的打假比重。去年所打击的假冒伪劣涉嫌欺诈的案例中,三分之一来自电商。
  电商,他同样喜欢去调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
  他善于用数据去筛选和定位。
  比如面膜,王海让工作人员先在网上海选面膜。通过数据对比,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0万的。剩下的,统计是否在电视或网络上打超过十次广告,是否有足够的赔偿能力。锁定之后,重点打击。
  “当骗子越来越容易了”,现在通过朋友圈和QQ群,骗子很快可以收回成本。
  王海打假同样在衡量成本与收益。
  他慢慢变得温和,越来越愿意和政府合作。职业打假人王全忠说他觉得王海和其他人不一样,愿意参与政府的活动和研讨会。
  以前的王海,脾气冲,他的“假想敌”,不光是假货和造假企业,还有一些政府部门。
  有一次在成都,王海举报一种假药,无论怎么说,药监局的工作人员就是不受理。
  王海指着人家鼻子骂,还要动手打。
  当时他想的是“行使一个公民的批评权”,“作为了,要给我你作为的依据。不作为,也要给我依据。”
  “后来把领导给闹来了,当时就受理了。”说到这儿,王海还强调,当时他们也不知道我是谁,我也没有仰仗我王海的名气。
  他把这些称为过去:“过去一直是这样的人。”理直气壮。
  吴广福认识王海17年,原在深圳法制报当记者的他,见证了王海的年轻气盛,那时聊天,王海嘴里总蹦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这些字眼。
  现在的王海,打假的事儿,你问一句他答一句,不再侃侃而谈。聚会时,喝二三两白酒,就不再喝了。“低调、谦虚、说话小心翼翼。”
  3月11日,谈到现在对政府部门的看法时,王海放缓了语速:“从对抗,到合作,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
  前年,他关了投资12年的打假网站。
  网站用他自己的名字命名,还在名字后面加上了颇具侦探味道的“007”。
  “网站浏览量走低,空耗人力财力。”王海计算着成本。
  仍然保留的是传统的热线模式。在北京大海商务顾问有限公司,8名工作人员去年接到了1200个咨询和提供线索的电话。
  王海强调,打假线索不都来自于热线,更多的是靠他业内的资源,客户传客户。
  退出舞台中央
  这些年,职业打假人已经成为一个行业。不再像20年前,王海就是打假的代名词。
  “想当年,王海现象,那是不得了的。”武高汉回忆。
  武高汉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原副秘书长,20年前,当王海作为“打假第一人”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后,当时全国有3000多份报纸,没有哪家报纸、哪家电视台没参与报道的,“当年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几十年来都罕见。”
  武高汉特意把王海请到中消协,集体讨论“王海现象”。
  参与过王海打假报道的一位记者回忆,经常是,王海刚到一个打假现场,立刻有二三十家媒体蜂拥而至。
  “现在,王海根本排不上号。”武高汉说,去年,北京朝阳法院受理的消费者纠纷案有数百件,其中只有一件是律师起诉,剩余的都是职业打假人起诉的,其中一个职业打假人的上诉就达到92件。“跟这个人相比,王海早就不行了。”
  王海对自己的定位是打假人的老师。但他的权威性也受到了很多职业打假人的挑战。
  北京职业打假人刘咏(化名)与王海打过几次交道。“他只是个时代的幸运儿,如果他不出现,也一定有李海、张海出现。”刘咏说。
  刘咏翻阅了王海的一些打假案宗,“发现他打假的魄力不够,有时候点到为止。”
  “你敢说第一个出名的,就一定是最优秀的?”刘咏反问。
  王海也明显感觉到,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湮没、分解了他“第一人”、“斗士”、“英雄”的标签。
  他坚持在微博、博客里发布一些打假案例及打假进程,截至3月16日19时40分,他的微博粉丝共64051人,连“中V”都很难算上;3月12日,他在博客里连续发布四条关于“厂商制造不合格汽车,申请召回”的信息,发出48小时,累积评论数为“1”。
  7年前,王海自筹经费,去清华、北大等高校开展消费者权益法的讲座,让他失望的是,“很多法学院学生根本不关注他的讲座,更在乎去上市公司赚钱。”
  新京报记者随机询问14名“80、90后”,只有两人知道王海;“王海007”的热线电话,也从之前的每天十几个,减到现在的每天三五个。
  自己的关注度降低,王海觉得很正常,“打假人常态化了,也就不是新闻了,公众会有审美疲劳。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有更多的维权渠道,主动性也比以前强很多。”
  王海有意让自己离开舞台中央。“我对当一个核心人物没有兴趣,保持点神秘感,挺好。”
  他始终不肯说出自己公司的位置,即便是新京报记者找到王海的公司,训练有素的公司员工也会下逐客令,“没有王总同意,我们不便接受采访”。
  职业打假人王全忠说,王海与朋友交往,表现得很谨慎,从来没有带哪个朋友去家里。“似乎始终包裹着一层坚硬的壳。”
  但王全忠记得,一次王海向他们感慨,“朋友满天下,知己有几人?”
  “打假起步价”30万元
  王海在微博的自我简介里写着:一个清道夫,以赚钱为手段,以打假为目的。
  很多人质疑,是不是把话说反了。现在的王海,应该是“以打假为手段,以赚钱为目的。”
  王海承认会向所打假企业索要赔偿,他说,打假与正义没什么关系,其实是一场商业交易,并且是公平交易。
  在王海看来,人类社会是靠交易来生活的。同样,案子的庭外和解,也是交易。
  去年,新消法规定,遇到假冒伪劣,消费者可获三倍赔偿。但王海的商业化运作有时候可索赔万倍。
  索赔的过程是种心理战。
  王海说,(造假)企业生产的商品卖十块钱,掌握证据后,也可以索赔十万元,“打假中要想得到更多钱,得拿出事实、数据、案例,让对方认为这种交易是划算的。”
  前提是充分的信息和证据。他举例,比如,牛奶改日期。工人(卧底)已经在你的生产线上上班了。为什么改,怎么做,证据搜集得很详实,这些信息都掌握的。
  “如果同行业间,A企业掏钱让你去打B企业,你愿意充当这个枪手?”
  “当然,这是行业自律,只要它(这件事)有正当性。”王海说。
  但正当性不代表正义,王海说,打假与正义无关。“这个才是正常的社会,别去标榜你多崇高和正义,那是骗人的。”
  每天都在想着维权的王海,给公司定了30万元的“打假起步价”。他觉得自己的公司成本高,“和警方也有很多合作”。
  对于不赚钱的活儿,王海提不起兴趣,“为了几百几千元去做一个案子,没必要接。”
  拿到高额赔偿后,王海坦言,利益受损的企业可能变本加厉地生产假冒伪劣,但“我没有义务继续管下去”。
  “拿到了赔偿,就放纵了假货?”
  “我可以告诉其他职业打假人继续去打嘛,获利分我一半。”王海笑了。
  “我不赚钱,哪来的钱去打假?与我们这些职业打假人相比,假货和欺诈对消费者的危害更大吧。”王海说。
  死亡事件后的风险管理
  打假二十年,王海小心翼翼。
  他说自己从未被打过。有人、有企业恨,但他有自己的一套风险管理系统。
  一个死亡事件,让王海经常把规避风险几个字提在口头上。
  死者叫黄立荣,是位律师。据媒体报道,他生前受雇于一家商务顾问有限公司,这也是家打假公司。
  日下午,黄立荣坐在车里,用望远镜和照相机对紫禁城国医馆监视拍照,被对方发现,有几个人冲过来抄起钢管、扫把和木板,暴打黄立荣。
  10根肋骨骨折、肝脏破裂。黄立荣被白布包裹,由一辆没有牌照的黑色佳美轿车载着,弃于北京医院附近的街头。
  黄立荣是北京首位在偷拍活动中死于非命的民间调查员。
  王海回忆,那之前,黄立荣去他公司应聘,但没被录用。恰巧在公司,一个客户找王海调查一家医疗企业,王海没有接手,“黄立荣在旁边听到了,他悄悄追出去,接了这个案子。”
  “如果因为打假失去了生命,那事业也就没有价值。”王海说,当时公司有200多名调查员,那件事之后,他把人员精减到30多人,把调查员分成几个组,每组5到8人。
  调查员中有很多是律师。招聘时,帅的丑的都不要,就要长得平庸的。长得太有特点了咋能做卧底,大众脸才能“扮猪吃老虎”。外表憨厚老实、内心聪明机敏是首选。
  他还制定检查清单和执行任务的风险防范清单,要求调查员保持通讯畅通,“如果卧底时被识破,要学会怎么避险。”
  有时卧底调查,就像电影里演的一样,“调查员之间都互不认识,各司其职,执行同一个案件时,不容易暴露。”
  打假的时候,他会看对方的气势。在深圳,他曾经帮别人成立业委会,每次去都会带几个陆战队员。“这很必要,也很正当”。
  他对自己也保护有加。墨镜,就是跟了他20年的“护身符”。
  央视前名嘴王志主持《面对面》时,让他摘掉,他不摘。“这是风险管理。”
  3月11日,面对记者的相机,王海条件反射般地摘下日常戴的近视镜,从兜里掏出一副镶着金边的圆框眼镜,金色镜片把王海的眼睛完全隐藏,清晰地映着眼前人的模样。
  新京报记者 申志民 实习生 罗婷 北京报道
(原标题:从两副假耳机到30万“打假起步价”)
  你扫或者不扫,我就在这里,不俗,不媚――一个有营养的公共号,杂志精选。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业打假人怕报警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